首页 教科版《微生物与健康》教学设计、教案与同步练习

教科版《微生物与健康》教学设计、教案与同步练习

举报
开通vip

教科版《微生物与健康》教学设计、教案与同步练习教科版小学科学《1.7微生物与健康》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六年级上册《微小世界》单元的总结课。本课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人类研究微生物和细胞技术的成果。学生在查阅资料和研讨交流中,了解人类探索微生物的一些成果,知道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的密切关系。二是回顾与总结。学生回顾从古至今人类的观察工具是怎样发展的,人们的观察视野又是怎样拓展的,尝试用图片、文字和箭头相结合的流程图来体现两者之间的关系。本课是让学生对本单元学习进行回顾和总结,对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以及对人类探索微生物的成果进行梳理,形成知识网络,并通过查阅资料、汇报...

教科版《微生物与健康》教学设计、教案与同步练习
教科版小学科学《1.7微生物与健康》 教学设计 散步教学设计免费下载洗衣歌教学设计免费下载汽车材料教学设计下载爱护水资源教学设计下载一师一优课教学设计下载 【教材分析】本课是六年级上册《微小世界》单元的总结课。本课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人类研究微生物和细胞技术的成果。学生在查阅资料和研讨交流中,了解人类探索微生物的一些成果,知道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的密切关系。二是回顾与总结。学生回顾从古至今人类的观察工具是怎样发展的,人们的观察视野又是怎样拓展的,尝试用图片、文字和箭头相结合的流程图来体现两者之间的关系。本课是让学生对本单元学习进行回顾和总结,对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以及对人类探索微生物的成果进行梳理,形成知识网络,并通过查阅资料、汇报交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了解更多的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学生分析】通过前面一系列的学习,六年级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用流程图梳理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以及人类观察范围拓展之间的关系。在查阅资料、汇报交流的过程中了解人类探索微生物成果时,相对有一些困难,容易流于形式而缺乏理解。六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具有收集资料的能力,但是整理资料、归纳信息的能力需要继续培养;在信息输出时,能按研究主题分类,但总是原样搬抄信息,缺乏自己对信息的鉴别和理解。【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2.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它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总结人类在观察工具开发及探索范围扩大方面的成果,并用流程图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示它们之间的关系。2.能够根据学习主题查阅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归类、交流。科学态度目标1.热爱科学技术,敬佩人类在探索微小世界过程中不懈追求的精神。2.知道我们周围还有许多没有被发现的物质及自然界的秘密。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还将了解越来越多的自然界的秘密。3.养成积极参与交流、选择吸纳信息的良好习惯。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资料收集和交流研讨知道微生物与我们的健康生活有密切关系。难点:能进行信息的获取、加工和交流。【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各组学生按自己选择的主题整理好资料(照片、图表、实物等),如需用多媒体汇报交流,要自己准备好课件。教师准备:课前了解学生收集资料的情况,并根据学生的要求提供相应的设备;对教室做一定的环境布置,给学生提供展示交流资料的场所。【教学过程】课前活动:课前师生要共同收集有关人类在探索微生物取得成果方面的资料。为了收集的资料比较全面,教师课前拟订一些专题,如医药、食品、污水和垃圾处理、农业新品种改良等专题,把学生分成几个专题小组,从不同方面去收集资料。在收集资料时,注意不要仅限于人类探索和利用微生物方面的成果,其他如冶金、地质、微电子、侦缉、探索物质内部微小结构等方面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可收集。设计意图:课前布置资料收集、整理活动,并以专题小组的形式开展,利于学生借助团队的力量、有足够的时间去了解人类探索微生物的成果。有了前期的知识储备,学生在课堂上才能旁征博引,各抒己见。一、谈话导入1.谈话:自列文虎克发现微生物后,有许多科学家对各种微生物进行了观察和研究。随着光学显微镜的发展和电子显微镜的发明,人们看到了更多的微生物,包括发现很多细菌、病毒。让我们来看一看显微镜下的一些微生物吧。2.课件展示。谈话:随着对微生物的观察和研究,也引发了许多科学的新发现和技术的创新,由此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本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微生物与人类的健康的关系。3.揭示课题:微生物与健康。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展示,加深学生的认知。微生物的种类很多,包括细菌、病毒、真菌、显微藻类、小型原生生物等5大类,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微生物与医药1.出示资料:新型冠状病毒来了,怎么办?2019年12月,在某地区陆续出现不明原因的肺炎病人,有的病人只是发烧、咳嗽,有的很快发展成肺炎,有的则更为严重,甚至死亡。2020年1月,实验室利用电镜检测,从病例样本中分离出致病病毒,确认这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性比较强,并获得该病毒的全基因序列。2020年2月,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把该病毒命名为SARS-COV-2。在2020年1月到7月期间,由于缺乏针对该病原体的有效抗病毒药物,同时有些地区疫情防控措施欠缺,造成全球1700多百万人受到感染,60多万人死亡。(1)谈话:这里有一个名词——新型冠状病毒。如果人们感染普通致病病毒或细菌,一般是怎么处理的?有关这些药物的发明,你了解吗?(2)全班交流。(3)谈话:过去,伤寒、鼠疫、霍乱等传染病到处肆虐,人类对此束手无策。例如,十四世纪五十年代,鼠疫曾经夺走欧洲2500万人的性命,占当时欧洲总人口的1/3。随着显微镜的发明和不断改进,科学家发现疾病的元凶是病毒和细菌,并研制和发明了对付病毒和细菌的药物和方法,使许多传染病的传播得到了遏制,大大提高了人类的健康水平。请收集微生物与医药方面相关资料的小组,和大家一起分享他们收集的人类研究微生物的过程及其在医药方面的成果。2.专题汇报。(学生的资料板块,建议涉及亚历山大•弗莱明和青霉素、疫苗的产生、巴斯德的消毒法和灭菌法等)3.交流:有关微生物与医药方面的事例,你还知道哪些?4.小结:原来人类疾病中有50%是由微生物引起的。例如,肺炎链球菌会引起人们肺部炎症和支气管炎,伤寒杆菌会引起高烧和腹泻,等等。人类与微生物不断斗争,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有效地遏制了传染病的肆虐,发明了各类抗生素,并且发明了人工主动免疫等。设计意图:以社会热点为 案例 全员育人导师制案例信息技术应用案例心得信息技术教学案例综合实践活动案例我余额宝案例 ,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带着问题去分享收集、整理的有关人类研究微生物在医药方面的成果,更能激起学生探讨的兴趣。三、微生物与食品1.课件展示:馒头、面包为什么疏松、多孔?2.谈话:微生物与我们的健康密切相关,有的微生物能直接提供给人类食物,如木耳、蘑菇;有的微生物能帮助我们生产食物。你知道馒头、面包为什么疏松、多孔吗?酸奶、酒、腐乳等,又是怎样制造出来的?3.小组交流。请收集微生物与食物方面相关资料的小组,和大家一起分享他们收集的人类研究微生物在食物方面的成果。4.讨论:微生物对于食物都是有益的,对吗?认识霉菌和霉菌的生长环境。5.交流:怎样可以使食品保存时间更长?设计意图:从学生熟知的面包发酵现象展开研讨,激起学生深度了解的欲望,从利、弊两个方面引导学生认识微生物与人类食物之间的联系。三、微生物与其他方面1.出示资料:地球生物去哪儿了?谈话:地球上从古至今有无数的生物个体,它们死亡后又去了哪里?这与微生物有关吗?2.全班交流。3.专题汇报:微生物处理垃圾和污水。4.集体研讨:(1)微生物还在哪些方面对人类生活产生影响?(2)人类利用显微镜探索自然世界还有哪些成果?5.引导学生了解袁隆平和杂交水稻。设计意图:以“地球生物去哪儿了”为研讨主题,展开微生物处理垃圾和污水相关知识的理解。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出发,有针对性地探讨,了解微生物自身的特性与人类利用其功能之间的联系。组织讨论“人类利用显微镜探索自然世界还有哪些成果?”引导学生认识到更多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如农业新品种的改良等。四、回顾与总结1.谈话:人类研究微生物有这么多的成果,是建立在观察工具的发展的基础上的。回顾这个单元的学习内容,想想从古至今人类的观察工具是怎样发展的?人们的观察范围又是怎样拓展的?2.学生说一说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以及相应的观察范围的拓展情况,教师引导学生形成工具发展过程的流程图。3.小组交流: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我们印象最深、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最感到意外和惊讶的是什么?我们还有什么问题?4.总结: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但目前人类所看到的还只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我们周围还有许多没有被发现的物质及自然界的秘密,对此,我们人类探索的脚步是不会停歇的……设计意图:通过这一板块设计,引导学生回顾、整理单元知识,构建观察工具发展和观察范围拓展之间的相关联系。五、布置作业收集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编制成小报。【板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设计】微生物医药食品农林业垃圾处理微生物与健康一、二、回顾与总结眼睛放大镜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200万倍左右2000倍左右几十倍左右约0.1毫米《1.7微生物与健康》 教案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教案 下载北师大版¥1.2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的教案关于坚持的教案初中数学教案下载电子教案下载 【教材分析】本课是六年级上册《微小世界》单元的第7课,也是对整个单元学习的总结。教材设计分为两个板块,一是人类研究微生物和细胞技术的成果,学生在查阅资料和研讨交流中,了解人类探索微生物的一些成果,知道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的密切关系;二是回顾与总结,学生回顾从古至今人类的观察工具是怎样发展的,人们的观察视野又是怎样拓展的,尝试用图片、文字和箭头相结合的流程图来体现两者之间的关系。通过本课让学生对本单元学习进行回顾和总结,对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以及对人类探索微生物成果进行梳理,形成知识网络,并通过查阅资料汇报交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了解更多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学情分析】通过前面一系列的学习,六年级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用流程图梳理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以及人类观察范围拓展两者之间关系。但学生在收集处理有关人类探索微生物成果的信息时会遇到一些困难,容易流于形式而缺乏理解。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收集资料的能力,但是整理资料、归纳信息的能力需要继续培养,在信息输出时,能按研究主题分类,但总是原样搬抄信息,缺乏自己对信息的鉴别和理解。【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学生通过回顾总结旧知,知道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学生通过收集整理人类探索微生物成果方面的资料,了解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它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科学探究目标学生通过梳理知识,总结人类在观察工具开发及探索范围扩大方面的成果,并用流程图表示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学生能根据学习主题查阅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归类、交流。科学态度目标学生通过对观察工具发展历程的总结,能热爱科学技术,敬佩并学习人类在探索微小世界过程中不懈追求的精神。学生需要知道我们周围还有许多没有被发现的物质及自然界的秘密。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还将了解越来越多的自然界的秘密。学生需要养成积极参与交流、选择吸纳信息的良好习惯。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学生需要认识到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通过资料收集和交流研讨知道微生物与我们的健康生活有密切关系。难点:学生能进行信息的获取、加工和交流。【教学准备】教师:各类微生物卡片、板贴、课件小组:各小组按自己选择的主题整理好汇报资料(文稿、照片、图表、食物、自制课件等)。【教学过程】课前准备:课前师生要共同收集有关人类在探索微生物取得成果方面的资料。为了收集的资料比较全面,教师事前拟订一些专题,把学生分成几个专题小组,例如医药、食品、污水和垃圾处理、农业新品种改良等专题,从不同的方面去收集资料。在收集资料时,注意不要仅限于人类探索和利用微生物方面的成果,其他如冶金、地质、微电子、侦缉、物质微小结构等方面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可注意收集。设计意图:课前布置资料收集、整理活动,并以专题小组的形式开展,利于学生借以团队的力量有足够的时间先行了解人类探索微生物的成果。有了前期知识的储备,学生在课堂上才能旁征博引,各抒己见。聚焦:微生物与健康(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各类微生物卡片、板贴、课件]1.PPT展示各种各样的微生物如酵母菌、乳酸杆菌、冠状病毒、木耳、硝化细菌、青霉菌等,请学生思考它们在哪些领域发挥着作用,并请2-3位学生拿着卡片到黑板上进行分类。提问:(1)同学们,你们认识课件上的微生物吗?(2)这些微生物在哪些领域发挥着作用?什么作用?2.谈话:我们发现微生物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微生物与我们生活的一些领域息息相关,正如青霉菌在食品行业也许存在着害处,但在医药行业它可分泌青霉素,这是一种抗生素可以帮助治疗疾病。3.板书课题:微生物与健康。4.讨论:你知道哪些有关微生物与健康的事例?跟同学分享一下。二、汇报与交流:(预设30分钟)[材料准备:课件、汇报资料](一)医药方面1.出示资料——新型冠状病毒2019年12月,在某地区陆续出现不明原因的肺炎病人,有的病人只是发烧或咳嗽,有的发展成肺炎,有的则更为严重甚至死亡。2020年1月,实验室利用电镜检测,从病例样本中分离出致病病毒,确认这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性比较强,并获得该病毒的全基因序列。2020年2月,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把该病毒命名为SARS-CoV-2。在2020年1月到5月期间,由于缺乏针对该病原体的有效抗病毒药物,同时有些地区疫情防控措施欠缺,造成全球上百万人受到感染,二十多万人死亡。提问:为什么新冠病毒会造成全球大面积人群被感染?(预设:传播途径主要以呼吸道传播为主)你有办法遏制这种病毒的传染吗?那有其它致病普通病毒或细菌吗?如果人们感染普通致病病毒或细菌,一般是怎么处理的?(预设: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即隔离、戴口罩、疫苗等。)有关治疗这些疾病的药物的发明你了解吗?2.全班交流。3.谈话:过去,伤寒、鼠疫、霍乱等传染病到处肆虐,人类对此束手无策。例如十四世纪五十年代,鼠疫曾经夺走欧洲2500万人的性命,占当时欧洲总人口的1/3。随着显微镜的发明和不断改进,科学家发现疾病的元凶是病毒和细菌,并研制和发明了对付病毒和细菌的药物和方法,使许多传染病的传播得到遏制,大大提高了人类的健康水平。请收集微生物与医药方面相关资料的小组,和大家一起分享他们收集的人类研究微生物过程中在医药方面的成果。4.专题汇报。(学生的资料板块建议涉及弗莱明和青霉素、疫苗的产生、巴斯德的消毒法和灭菌法等。)5.交流:有关微生物与医药方面的事例你还知道哪些?6.小结:原来人类疾病中有50%是由微生物引起。例如肺炎球菌会引起人们肺部炎症和支气管炎,伤寒杆菌会引起高烧和腹泻。人类与微生物不断斗争,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例如遏制传染病的肆虐,发明各类抗生素,还有发明人工主动免疫,种疫苗等。(二)食品方面1.出示资料:馒头、面包内部结构的图片。提问:馒头、面包为什么疏松多孔?(预设:酵母菌分解淀粉产生了二氧化碳,导致馒头面包内部有气孔。)2.谈话:微生物与我们的健康密切相关,有的微生物能直接提供给人类食物,例如木耳、蘑菇,有的微生物能帮助我们生产食物。你知道有关微生物与食品行业的事例吗?和大家分享一下。馒头、面包为什么疏松多孔吗?你知道酸奶、酒、腐乳等又是怎样制造出来的?3.专题汇报。请收集微生物与食物方面相关资料的小组,和大家一起分享他们收集的人类研究微生物过程中在食物方面的成果。(面包、酿酒、酱油、醋、腐乳、泡菜、酸奶等)4.讨论:微生物对于食物都是有益的,对吗?(1.从利弊两个方面引导学生认识微生物与人类食物之间的联系。2.认识霉菌和霉菌的生长环境。)交流:怎样可以使食品保存时间更长?(预设:真空、干燥、低温等。)(三)污水与垃圾处理方面1.出示资料:地球生物去哪儿了?提问:地球上从古至今有无数的生物个体,它们死亡后又去了哪里?这与微生物有关吗?2.全班交流。3.专题汇报:微生物处理垃圾和污水。4.全班研讨:(1)微生物处理垃圾和污水有哪些好处?(成本低廉、不对环境造成污染、降解能力强、处理范围广)(四)其它方面1.出示资料:袁隆平杂交水稻。提问:杂交水稻有什么优势?你还知道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哪些成果?2.全班交流。3.专题汇报:杂交水稻、多莉羊、转基因技术、微电子科技等。4.谈话:人类对微小世界的探索远不止于这些,这些人类探索的成果造福于人类的方方面面,我们也要学习前人不懈追求的精神,去探索微小世界的更多秘密。三、总结回顾(预设:5分钟)1.谈话:人类研究微生物有这么多的成果,是建立在观察工具的发展的基础上的。回顾这个单元的学习内容,想想从古至今人类的观察工具是怎样发展的?人们的观察范围又是怎样拓展的?2.学生说一说观察工具的发展,以及相应的观察范围拓展情况,教师引导形成流程图。3.小组交流: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我们收获了什么?我们印象最深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最感到意外和惊讶的是什么?我们还有什么问题?4.总结: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但目前人类所看到的还只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我们周围还有许多没有被发现的物质及自然界的秘密,对此我们人类探索的脚步是不会停歇的……四、布置作业搜集人类探索微小世界获得的成果,并编制成小报。【板书设计】7.微生物与健康一、微小世界成果回顾总结【作业设计】1.下列观察工具中,()能够观察到新冠病毒。A.眼睛B.放大镜C.光学显微镜D.电子显微镜2.()能使面包、馒头变得疏松多孔。A.酵母菌B.青霉菌C.乳酸杆菌D.伤寒杆菌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微生物对人类只有害处,没有好处B.疫苗是通过人工减毒、灭活,使其毒性削弱或消失的各类病原微生物C.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发现了青霉素,使千万人免受肺炎等疾病侵染致死D.放大镜的发明,可以让我们清晰地观察病毒的结构《1.7微生物与健康》同步练习一、填空题1、人类利用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制成的各种_______为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日常生活中,保持_________可以防霉。3、苍蝇的_______是由许多小眼组成。4、_______能分解面粉里的糖类,排出二氧化碳。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微生物都可以食用。()2、木耳和蘑菇属于真菌。()3、弗莱明发明世界上第一支疫苗。()4、青霉素能治愈肺炎。()5、克隆羊是人们研究微小世界的最新成果。()6、水稻杂交之父是袁隆平。()三、选择题,将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人们在制作馒头或面包时,常会加入(),使其变得松软多孔。A.酵母菌B.乳酸菌C.霉菌2、人类研究微小世界的最新成果是()。A.微生物B.细胞C.克隆羊3、下列微生物中,能引起伤寒的是()。A.志贺氏菌B.伤寒杆菌C.酵母菌4、下列科学家中,发明了“巴氏消毒法”的是()。A.巴斯德B.弗莱明C.袁隆平5、下列关于微生物和人类关系的描述错误的是()。A.我们周围的垃圾和污水的处理也要靠微生物B.有些微生物能为我们提供食物或者帮助我们生产食物C.所有微生物对人类都是有害的6、下列微生物可以直接食用的()A.酵母菌B.乳酸菌C.蘑菇四、连线题请将我们想要观察到的物体信息与所选择的观察工具进行连线。病毒的样子肉眼食盐晶体的形状光学显微镜池塘里的微生物电子显微镜一朵花的颜色和形状放大镜五、综合题生命世界的研究2019年12月发现新型冠状病毒,并于2020年1月12日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2019-nCoV。该病毒具有很强的感染性,人感染了冠状病毒后常见体征有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等。在较严重病例中,感染可导致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肾衰竭,甚至死亡。目前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所致疾病没有特异治疗方法,需根据患者临床情况进行治疗。根据实时监测数据显示,藏至5月20日21时28分,全球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达到4935167例,累计死亡病例达到321095例。1、医学家在研究2019新型冠状病毒时需要用到的科学仪器是()。A.放大镜B.光学显微镜C.电子显微镜2、下列微生物中,属于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是()。A.B.C.3、面对2019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全球,你有什么好的建议与大家一起抗击疫情,请你写在下面的横线上。(至少写出两条建议)(1)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4、像2019新型冠状病毒一样,所有的微生物都是有害的。这种说法是()的。A.正确B.错误C.无法判断5、与2019新型冠状病毒不同,下列能自己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营养的微生物是()。A.草履虫B.大肠杆菌C.鼓藻。6、早在1663年,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观察到细胞的英国科学家是()。A.列文虎克B.罗伯特。胡克C.培根7、要让我们观察到洋葱内表皮细胞,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将洋葱切成薄薄的-片,放在载玻片上,用显微镜观察B.切出一小块洋葱,直接放在载物台上,用显微镜观察C.在洋葱内表皮上划出“井"字,用镊子轻轻地撕下内表皮,做成玻片,用显微镜观察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疫苗2、干燥低温3、复眼4、酵母菌二、判断题1、✘2、√3、✘4、√5、√6、√三、选择题1、A2、C3、B4、A5、C6、C四、连线题五、综合题1、C2、B3、不聚集,少出门勤洗手、通风,外出戴口罩4、B5、C6、B7、C
本文档为【教科版《微生物与健康》教学设计、教案与同步练习】,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5.0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和风细雨
本人是从教二十多的教师哟,平时积累了大量资料,愿与大学分享。
格式:doc
大小:422KB
软件:Word
页数:12
分类:小学科学
上传时间:2022-04-10
浏览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