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陶匏壶”问题

关于“陶匏壶”问题

举报
开通vip

关于“陶匏壶”问题 关 于 “ 陶 鲍 壶 ” 问 题 产 曾 凡 一 、 问题的提出 二 、 关于“ 陶袍壶” 与“ 投壶” 的起源问题 卜 峨 护一户 寸 我曾在《关于福建史前文化遗存的探讨》 一 文中 , 提到福州地区出土的 “小 口 细长颈鼓 腹陶壶 ” 。 这种壶 , “其形式与河南汉代画像 石上的投壶相似 , 而实物在河南 、 广东 、广西 、 浙江等地均有出土 , 说明它可能是受中原汉 文化影响的产物” � 。 最近有同志发表文章 , 并引证《礼记》, 提出不同意见 , 他说 � “关于福 建地方出土的陶鲍壶...

关于“陶匏壶”问题
关 于 “ 陶 鲍 壶 ” 问 题 产 曾 凡 一 、 问题的提出 二 、 关于“ 陶袍壶” 与“ 投壶” 的起源问题 卜 峨 护一户 寸 我曾在《关于福建史前文化遗存的探讨》 一 文中 , 提到福州地区出土的 “小 口 细长颈鼓 腹陶壶 ” 。 这种壶 , “其形式与河南汉代画像 石上的投壶相似 , 而实物在河南 、 广东 、广西 、 浙江等地均有出土 , 说明它可能是受中原汉 文化影响的产物” � 。 最近有同志发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文章 , 并引证《礼记》, 提出不同意见 , 他说 � “关于福 建地方出土的陶鲍壶 , 有的同志把它与 中原 地区出土的投壶相提并论 ” , “其实是不对的。 就用途而言 , 投壶为中原汉族士大 夫阶级宾 主宴饮时助兴娱乐之器 。 ” 又说 � “鲍壶则是 江南地区盛贮酒或水的容器 , 其造型模仿植 物葫芦瓜样式 。 … …其次 , 仔细观察投壶和 鲍壶的形制 , 也能找到其中的差别 , 投壶口 颈 部作直长 圆筒形 , 口部较广 , 颈肩交接处界线 明显 , 构造有一定规格 , ‘壶颈修七寸 , 腹修五 寸 , 口径二寸半 , , 腹内部 ‘容斗五升 , 壶中实 小豆焉 , 为其矢之跃而出也 ’ 。 而鲍壶口部狭 小 , 颈部以下渐大 , 与肩腹连接流畅 , 腹内中 空 , 没有设置小豆 。 所以 , 不应把两者不加区 别的混为一谈。 ”� 关于鲍壶与投壶两者之间是否 无 联 系 � 它们是否又是各 自独立发展 � 而 “舱壶”是否 仅限 “江南地区 ”所特有而不受黄河流域的文 ’ 化所影响� 对于这些问题 , 我认为似乎还有 商榷的必要 , 因此 , 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 , 再 谈谈我的一点意见 , 就教于读者 , 有不妥之 处 , 尚希批评和指正 。 关于这个问题 , 我拟从以下两个方面的 资料谈起 。 �一 � 有关的文献记载 这两种陶制的器物 , 都同时见之于中国 古典文献中之《礼记》的 “郊特性 ” 与 “投壶 ” 篇 , 可证它们都是一种礼器 。 根据这部古典 文献中所说 , 《投壶》篇的郑氏《注》云 � “ 投壶 者 , 主人与客燕饮讲论才艺之礼也。 ” 《郊特 性》篇云 � “ 器用陶鲍 , 以象天地之性也。 ” 又 云 � “器用陶艳 , 尚礼然也 。 三王作牢 , 用 陶 鲍 。 ” 郑氏《注》云 � “言太古无共牢之礼 , 三王 之世 , 作之而用太古之器 , 重夫妇之始 一也。 ” 这 里所说的“共牢 ” , 用现代的语言来说 , 就是 “同居” 。 以社会发展史来解释 , 就是在母系 氏族社会解体 , 而父系氏族社会确立之后 , 产 生了 男婚女嫁的习俗 , 并逐渐形成为一种社 会风尚 , 不论贵族豪门 , 还是普通百姓 , 都十 分重视这个 习俗 。 故《礼记 · 昏义》云 � “ 昏 礼者 , 礼之本也。 ”所谓“礼之本” , 就是人类的 “礼 ” 是从男女结婚时开始的 。 这种 “ 昏礼 ” , 从而巩固了父权制 , 同时也确立了父子关系 和私有财产的继承 , 以及而后渐次产生 的君 臣等级种种差别 , 都是由此而开始的 , 因此 , 有着十分重要的社会历史意义 。 关于古代 “ 昏礼 ” 的举行 , 根据《仪礼 · 士 昏礼》的记载 , 要 “ 实四爵合晋 ” , 即 “ 初醋 ” 、 “再醋 ” 、 “三醋用香 ” 的 “合香 ”仪式。 其《礼 记 · 昏礼》 记载这个过程是这样的 � 新娘来 到时 , “婿揖以人 ” , 接着进行的婚礼就是夫妇 第 , 期 妥 “共牢�同居 �而食 , 合香而醋�饮酒� � 所以 合体同尊卑 , 以亲之也。 ”什么是“ 合香” � 依 据郑氏《注》云 � “破瓢为危也。 ”孔颖达《疏��� “ 谓半瓢 , 以一抓分为两瓢 , 谓之香 。 婿与妇 各执一片以醋 , 故云合香而醋 。 ”同时 , 郑氏和 阮湛的 《三礼图》也解释说 � “合香 , 破鲍为 之 , 以线连两端 , 其制一同鲍爵”�图一 , �� �。 上述这种风俗 , 在我国一直流传至今 , 新 婚夫妇饮交杯酒 , 叫“合香 ,’� 夫妇成婚 , 也叫 “合香 ” , 但现在不用瓢而用各类杯子来代替 了 , 仅存古义而已 。 《礼记》一书 , 记载了我国秦汉以前各个 时期的礼仪 , 是礼仪方面著作的一种选集 , 全 书共 �� 篇 , 相传为西汉时期戴圣所编纂 , 而 今流传下来的 , 则是东汉时期郑玄的注本。 而 这本选集 , 都是孔丘弟子及其再传 、三传弟子 们所记述的 , 因此 , 成为儒家的经典著作 , 是 研究我国古代的社会情况和文物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的一部 重要典籍。 �二� 有关的考古发现 上述所说的 “三王 ” , 即是指的夏禹 、商汤 和周文王 , 另一说 , 还有周武王 。 在 “ 三王之 世” , “而用太古之器 ” , 这 “太古” , 依照我们现 在的理解 , 就是原始社会 �以考古学来说 , 也 就是新石器时代 。 因为新石器时代才有陶器 的发明 , 而“陶鲍 ”作为 “礼器” 来使用 , 无疑是 更晚了 , 可能已经到了阶级社会。 以我国 考 古资料来看 , 大致是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了。 但 “陶鲍 ” 的起源却是比较早的 , 在我国新 石器时代的裴李岗文化 、 磁山文化 、 仰韶文 化 、 龙山文化诸遗址中都有发现 , 从这些发 现 , 可以反映出来有关 “陶韵 ” 起源的一些情 况。 �, 裴李岗文化 , 目前是黄河流域的中原 地区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一种文化类 型 , 经碳 �� 测定 , 距今约七千余年左右。 从其 遗址的调查和发掘中 , 出土的“双耳壶” , 器身 作球形 , 或椭圆形 , 小 口 , 其领或高或矮 , 确象 � 其造型模仿植物葫芦瓜样式” , 而且是这种 文化类型中“最常见 , 也最有代表性 ”的器初。 由此可以推知 , 当时的人们是大量播种这类 植物的 , 以作为食物的一种来源�图一 , � �� 。 �� 磁山文化也是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一种 文化类型 , 经碳 �� 测定 , 略与裴李岗文化的 年代相当。 �� �� 年 , 首次发现于河北武安县 磁山 , 其遗址中所出土的 “双耳壶”也与裴李 岗文化相似 , 可知当时也有播种葫芦这类植 物 , 或其文化互为影响所致 �图一 , � � 。 �� 仰韶文化是我国黄河流域诸新石器文 化中的一支主干 , 它主要分布在“以渭 、汾 、洛 诸黄河支流汇集的中原地区为中心 , 北到长 城沿线及河套地区 , 南达鄂西北 , 东至豫东一 带 , 西到甘 、青接壤地带 。 共发现遗址约 �� �� 多处 , 经较大规模发掘的典型 遗 址 有 �� 余 处 。 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 , 年代约为 公元前 � � � � � 前 �� � � 年” , 可 知 这 类 文 化 “分布之广 , 延续之长久 , 内涵之丰富 , 影响之 深远 ” 了� 。 根据上述发现 , 在其泉护村� 图 一 , � 、� 、�� � 、北首岭� 图一 , � 、� 、��� 、 史家� 图 一 , � 、 � 、��� 、大地湾 �图一 , ���等遗址中 , 都 出土有大量的 “葫芦瓶” , 我认为这种 “葫芦 瓶 ” , 也就是《礼记》上所说的 “太古之器 ” 的 “ 陶鲍” 了。 � � 龙山文化是晚于仰韶文化的一种新石 器时代遗存 , 其遗址多分布在黄河流域的中、 下游地区 。 但由于地域的不同 , 而根据遗物 发现的特征 , 又可分为山东龙山文化 、 庙底沟 二期文化 、 河南龙山文化 、 陕西龙 山文化等 。 而在 “陕西龙山文化 �即客省庄二期文化 � 中 的石赤遗址和柳子镇遗址分别发现有 “整个 器形近似葫芦形 ” 或小 口 细长颈鼓腹陶瓶 � 图 一 , �� 、 �� �� 。 其 “小 口 细 长颈鼓腹陶瓶” , 就 与福建“ 闽越 � 式鲍壶” 相似 , 如果追溯它的 起源的话 , 我以为“陕西龙山文化” 中的这类 陶器 , 很可能就是它的初型了。 这种“ 陕西龙 山文化” , 主要分布在径 、渭流域 , 经碳 �今 测 定并经校正 , 约为公元前 ��。。� � � �。年� 。 从以上几种主要的黄河流域的新石器文 火 呜、� � 、、 士 考 ’占 化遗址 中出土的“葫芦形 ”陶器来看 , 我以为 “陶鲍 ” 起源于这一带是可能的。 长江流域的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中 , 虽然发现果籽中有 葫芦 , 并且与鲍皮一起出土 � , 但从其出土的 陶器中 , 尚未见 “陶鲍” , 可证河姆渡文化中 , 尚无此类器物。 再从南方其它新石器文化中 , 如大溪文 化中的 “细颈壶”� 、 屈家岭文化中的 “壶形 器 ”� 、 裕泽文化中的“陶壶” � 、 昙石 山文化 中的 “陶壶”妙 和几何形印纹陶诸遗 址 中的 “陶壶”� , 等等。 都不以上述北方新石器文 化中的“陶鲍”形 。 同时 , 在原始青瓷中亦未 见到 , 可知这类器物在南方诸文化中, 尚不流 行 。 至于 “投壶 ” 的起源 , 在上述诸文化遗址 中都未见到 , 商 、 西周 、春秋 、 战国遗址或墓葬 中 , 亦未见出土 , 可见它的出现年代是很晚 了 。 如果从类型学的角度来探索 , 我以为很 、、��了产��、气�一�一���喃�七、、,��,�, ��决了‘、一�丫�、��一一��之�、、、一一刁内一�、、月��少�日��几�行甘件 晰 一丫 含 、��、�、、厂个�厂���� �之 � � 裴李岗文化 湖北云梦秦墓 �� 史家 � , � 图一 鲍壶 � � 泉护村 � ��� � � 泉护村 � � � � 磁 山文化 � � 北首岭 � � � � � 铜 � � � 史家 � � � � 今 , � 史家 � 以 �� 切 � 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 � �� · 西安西汉墓 �铜� �毛 大地湾 � � �。曰 �� · 合霍示意图 � · 北 首岭 � � � � � � � � · 北首岭 � � � � � , · 柳子镇陕西龙山文化 � � � 广东佛山东汉 墓 村战国墓 �� � 广四 贵县酉汉晚期墓 第 , 期 �‘� 石筛陕西龙山文化�� � 西安张家玻西周墓� 山西邱家庄战国墓 �� � 泉护村 � � � � � 河北 百家� � � 广东四会东周墓 可能是由战国晚期的“蒜头壶 ”衍变而来。 从 李陈奇的《蒜头壶考略》 一文中得以启示� , 他把这类壶从战国晚期出现 , 到三国时期的 发展序列排成一表 , 由其表中 , 可以看出它的 主要发展趋势是 � 蒜头渐次消失 , 而颈部逐 渐加长 , 腹部愈来愈扁 , 而圈足却愈来愈高 。 这与我们现在从南阳出土的画像砖上所见或 实物的发展是相吻合的 。 南阳画像砖 , 大约 发生于西汉末至东汉早期 , 兴盛于东汉中期 , 没落于东汉后期 , 且仅见一例 , 可见在当时 士大夫的宴饮中也不是普遍使用的一种 “礼 器 ”� 。 最近 , 我在南平市博物馆陈列室中看 到一件东汉酱褐釉投壶 , 据说是从走私文物 中查获的。 口颈较大 , 两侧有贯耳 , 高颈扁 腹 , 圈足 , 通高约 �� 厘米左右。 与画像砖上 所见相似 , 其差别是有两个贯耳而已 。 以上所述 , 如果再结合上述《礼记》成书 的年代来推测 , 只有这个时期的“ 中原汉族士 大夫阶级” 在“宾主宴饮时”才有这种雅兴 , 而 在我国其他地区尚未闻见。 、、 卜 三 、 商周以后“ 陶兔”的演变 商周时期 , 由于青铜器的发达 , 贵族多使 用青铜器为随葬品 , 但在这些随葬品中 , 未见 有铜鲍出土 , 仅在西周的一些墓葬中 , 有少量 的 “陶鲍” , 不过器形也渐次演变为瘦长形 , 制 作也比较精致。 如 �� � 年 , 陕西长安张家坡 一座西周墓葬中出土了一件很别致 的 陶 壶 , 小 口 , 长肩 , 圆腹 , 底部有圈足 , 肩 两侧有耳 , 有器盖 , 肩下有两周弦纹 , 通高 ” � � 厘米 �图 一 , ��� � 。 到了东周时期 , 则有所不同 , 青铜 制的 “鲍形壶”则偶有发现 � , 但较多的还是 “陶鲍” , 如 �� � � 年 , 河北省邯郸市百家村的 一座战国墓中 , 出土了一件 “ 弯颈壶” �图一 、 ��� � 。 这件 “弯颈壶”的形状与 �� � �年山西 省闻喜县邱家庄战国墓出土的 “一件很精致 的鲍形壶” 相似。 闻喜的这件“鲍形壶”有盖 , 而盖上的钮 , 是个鸟头 � 图一 , �� � � , 邯郸百 家庄的则无 。 闻喜的这件 “鲍形壶 ”也与容庚 和张维持先生的《殷周青铜器通论》一书中所 收录的“青铜鸟盖鲍壶”相似 , 同类器物 , 在福 建也有发现 。 如 �� , � 年在闽候县荆溪庙后 山一座西汉时期的土坑墓中 , 出土了“陶双耳 鲍形壶一件” 。 这件盖上的钮 , 也作鸟状� , 说明了它们之间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 , 绝不 是一种偶然的装饰 , 这与中华民族的传说有 关 , 也就是张额先生在其《鲍形壶与 鲍瓜星》 一文所说的“天鸡” � , 由此而联系起来 , 它们 是一脉相承 , 而福建可 能是受其影响之后而 产生的。 秦汉时期的“ 艳形壶” , 则多已演变为细 长颈 、鼓腹 、平底 � 图一 , �� � , 或圈足 � 图一 , � 、 �� 、 �� � � 口部则为直 口 , 或蒜头形 , 也有整个 器形如葫芦状 �图一 , ��� 等。 这类器形 , 从已 发现的考古资料来看 , 北方战国晚期出现 , 时 代较早 , 我在前面说的“投壶 ” , 可能由它衍变 而来。 我国南方的广西 、 广东和福建等地 多 见于西汉时期的墓葬 , 东汉已很少见了。 其 形式都象拙稿中著录的 , 亦即现在 《论福建 地区 出土的汉代陶器》 一文中 , 称为 “闽越 陶器” 中的 “ �式鲍壶 ” 和“ �� 式鲍壶 ” 较多。 这 种“陶饱 ” , 多饰以弦纹 、蓖纹和水波纹 , 都是 西汉时期南方所流行的花纹 , 广东与广西等 地所出上的与此大致相似 , 但也不完全雷同 , 也有比较特殊的器形 � 图一 , �� � , 而在福建未 见出土。 四、 “ 陶鲍” 与“ 投壶”均为酒器 陶鲍与投壶发明之后 , 到了阶级社会逐 渐演变为“ 礼器” , 由于用途的不同 , 又渐次分 化为酒 器或娱乐用 具 , 然而它们早期的用途 , 则是一种盛酒或盛水的用具 , 故 《诗经 · �友 雅》云 � “ 酌之用鲍 ” 。 同时 , 陶鲍在 “礼器” 的 使用中 , 并不是一种高贵的器皿 , 为一般“庶 人 ”所用之器 , 因此 , 桓宽在其《盐铁论 · 散不 足》篇云 � “ 庶人器用 , 即竹 、 柳、 陶袍而已 ” 。 所以 , 商周贵族墓中至今无发现 。 而它作为 礼器 ” 使用时 , 其盛 的水 , 叫作 “ 明水 ” � 这种 专 一 � � � 考 古 尸洲 ‘明水 ” , 则谓之“ 玄酒” 。 “投壶 ” 虽然成为宾主燕饮时的 游 戏 用 具 , 但它是特制的器具 , 原来也是一 种盛酒 的用器。 因此 , 《辞海》在“投壶”条中的解释 说 � “方法是以盛酒的壶口作 目标 , 用 矢 投 入” 。 所以这类器物 , 实属衍变而成 , 没有什 么根本性的差别 , 其与 “陶袍 ”关系之密切是 显而易见的 , 也是十分清楚的 。 五、 关于“ 陶抱”的传说和来历 “陶鲍” 的初型是葫芦 。 而葫芦在古代有 写为壶卢、 蒲芦 、 胡卢 、抓瓤等 , 这些名词 , 都 是双音节词 , 假如从汉语的发展规律来说 , 这 种双音节词的出现时代 , 可能迟至南北朝前 后。 其实在汉代以前 , 它是单音词 。 称为 “瓢 ” 、 “艳” 或 “壶 ” , 故《诗经》中的“八月断 壶 ”的注云 � “壶 , 抓也” 。 而再根据现代的 《辞海》云 � “鲍 , 音户 , 旧读胡 。 蔬菜名 , 抓瓜 也叫 ‘扁蒲’ 、 ‘葫芦’ 、 ‘夜开花 , �通壶” , 是一 种瓜属蔓藤类的植物 , 也是一脉相承的解释 。 这种植物 , 经过劳动人民的长期培育 , 又逐渐 衍变出许多类型 , 根据西晋人著的《广志》中 已经提到的有三种 , 即都弧�扁蒲 �“ 如牛角 , 长四尺有余” �约腹抓�细腰葫芦�“其大数斗 , 其腹窃挚 ” � 苦叶瓢 , 其味苦 , 不可食 , 短颈大 腹� 。 到了元代王祯的《农书》中又提出来有 四种 , 即大葫芦、 小葫芦 、 长柄葫芦和亚腰葫 芦等 。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 目》又依其药用 价值把它分为五种 , �一 �两端 同大 , 形似椭 球名瓢 � �二 �长颈大腹名悬抓 �� 三 �短颈大腹 名壶 � �四 �无颈大腹似球形名鲍 �� 五 �两头大 而亚腰名蒲芦。 可以说 , 我国的葫芦类型到 了明代 已经具备了 。 因此 , 张额先生说 � “古 代鲍、 抓二字经常相互称谓 , 界线并不怎么清 楚” 。 又说 � “我国古代陶器和青铜器中的壶 就是从鲍瓜形象演化而成 。 壶字 , 即瓤的象 形字 , 两个字音相同 , 在古代文献中壶、 瓢二 字可 以假借 。 ”� 由于这个原因 , 所以 , 艳 、 抓、 葫 、 壶等字可 以通称。 张颇先生的说法 , � � 、一一、一、一�一第 , 期 同时在上述考古发现和殷墟甲骨文中 , 也可 以得到印证 。 由于这类植物可 以 食用 , 也 可以制作用具 , 因此与远古人类有着密切的 关系 , 所以在《诗经》中也有不少的记载 , 如 ,’� 又月断 壶 ” � 、 “蟠 蟠 抓 叶” � , “甘 抓 累 之 ”� 、 “齿如抓犀 ” 等 � , 这些都是关于瓤瓜 与古代人民生活关系的描写 。 《诗经》中所收集的作品 , 大都是西周初 期至春秋中叶的诗歌 。 这些诗歌 , 多产生于 黄河流域的陕西 、 山茜、 河南、 山东以及湖北 等地 , 它与上述几种主要考古文化的分布是 相适应的 , 也与中华民族的传说相符合 , 据刘 尧汉先生在其《中华民族的原始葫芦文化》一 文中 , 对这一问题作了比较详尽的论证 , 我不 拟再加赘述 , 只想作点补充 � 。据闻一多先生 的考证 , 我国传统中的“盘古” , 就是葫芦的意 思 , 也就是伏羲与女祸的化身 。 这就使我联 想到上述考古发现中的仰韶文化大地湾和史 家遗址中出土的两件葫芦 雕 象 � 图 二 , 左 、 右 � 。 这两件雕象 , 也许就是这种传说的实物 例证吧 。 而这两件雕象 , 都似妇女 , 以生动的 头部和凸起的大腹 , 用夸张的手法 , 渲染了妇 女 的特征 , 表现了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对于女 性的崇拜和对于生命的渴望与绵延后代子孙 的想往 , 它实际就是这个时期的“女神” , 就是 当时人们对于葫芦崇拜的结果而人 格 化 了 , 也就是现代所谓的“图腾 ” , 上述《诗经》中的 “慈解瓜贬 , 民之初生 ” , 是这个传说的最早的 文献记载 。 从社会历史发展来说 , 也就是母 系氏族社会时期 , 也就是东汉初王充在 《论 衡 · 齐世篇》中说的“群 居聚处 , 知其母不知 其父 ” 的时代 。 而今云南省哀牢山的彝族尚 有供奉“祖灵葫芦” 的遗俗 , 是这个传说尚存 的活标本� 。 这不仅在我国 , 而在国外也有 发现类似的石彤遗物 。 如在奥地利华林多夫 发现的原始石雕女象 , 亦用 “夸张肥硕丰满的 女性体态 , 表现了原始人类对自身后代蕃�厅 的祈望” �图二 , 中� � 。 葫芦是很不容易保存下来的 , 但人类发 以夕 仓 自叭 、夕 图二 葫芦形雕像 左 � 仰 韶文化�甘肃大地湾出土� 中 � 奥地利华 林多夫原始石雕女像 右 � 仰韶文化 史家 类 型 �陕西洛南出土 � 明了陶器之后 , 首先就想起了它。 如《中国原 始社会史》说 � “最初的陶器 , 可能以一定编 织物 、 葫芦为内模制成的。 因为有些陶器形 制与葫芦及其变体如出一辙” 公 。 我们再根 据上述裴李岗文化和仰韶文化等遗址出土的 陶器来看 , 器形比较简单 , 而尤以“陶鲍 ”形为 最多 , 同时 , 这类陶器 , 还是这类文化的代表。 因此 , 我认为上述学者们的推断 , 是符合陶器 发展规律的 , 所以 , 也是正确 的。 也就是 “陶 鲍” 的最初来历 , 得到了历史与考古的见证 。 六、 结 语 综上所述情况 , 对于 “ 陶鲍 ”的发展 , 可以 得出以下几点粗浅的认识 � �一 � 从考古发现和历史传说 , 都可 以证 明 , “陶鲍 ”起源于黄河流域。 而它出现之后 , 对人类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 , 其后一些形 式繁多的陶器 , 基本上都是由它陆续发展而 演变出来的。 它的形制 , 从新石器时代起 , 历 代都在民间广为流传 , 直至现代 , 真可谓 “ 渊 源流长 , 绵延不断 ”了 。 �二 � “陶鲍 ”出现于新石器时代 , 而“投 壶 ”出现的时间很晚 , 在阶级社会形成之后 , 而又渐次先后发展而成为“礼器 ” , 又由于用 途 的不同 , 渐次再分化 为酒器和专门的宴饮 时的娱乐器具 。 �三� “陶鲍”是一种普通的“礼器” , 似乎 不能登“大雅之堂 ” , 因而在已出土的商周贵 族墓中不曾发现 , 但由于它植根于人民群众 之中 , 所以深受人 民群众喜爱 , 富有神话传说 色彩 , 如彝族的“祖灵葫芦 ” , 汉 族的“天鸡” 和 “抓瓜星”等。 �四 � 刘尧汉先生的《中华民族的原始葫 芦文化》和张额先生的《鲍形壶与鲍瓜星》两 文 , 都对“陶鲍 ” 的起源 、 发展和神话传说 , 有 着较为详细的阐述 , 从而加深了我们对于 “陶 葩” 的认识 , 它与中华民族的关系 , 紧紧相连 , 由是而知 , 其对于我们民族的发展 , 有着深远 的影响和极为密切的关系 。 �五� 基于以上的情况 , “陶鲍” 与 “投壶” 关系之密切是显而易见的 , 安能说“把两者不 加区别的混为一谈” , 而实际是该文作者对它 们的渊源关系并不全面了解 , 况且 , 我仅仅是 就它们的器形而言 , 有“可能是受中 原文 少年中国说原文俱舍论原文大医精诚原文注音大学原文和译文对照归藏易原文 化影 响的产物” , 并未涉及其他方面和用途 , 仅仅 是“ 可能” 而已 。 但我至今仍认为福建地区 , 乃至江南诸省所出土的“陶鲍壶” , 无 论从目 前考古发现 , 或历史发展 , 以及传说来看 , 它 “ 可能是受中原汉文化影 响的产物 ”是没有错 误 的 。 福建地区的古文化 , 特别是到了秦汉 时期 , 从各方面来说 , 都受着中原地区汉文化 影响 , 这是无可辩驳的事实。 以上仅是我对“陶鲍 ”发展过程中的浮浅 认识 , 由于资料的限制 , 可能还有不足之处 , 尚待补充和进一步研究 。 �、、 卜 礴 龟 �、 、、 , 注 释 《考古学 报 》� � � � 年 � 期 , � � � 页 。 林忠干 � 《 论福建地区出土的 汉代陶器》 , 《考 古》 � � � � 年 � 期 , � �一 � � 页 。 开封地区文管会 、 新郑县文管 会 � 《河南新郑 裴李岗新石器时代遗址 》 , 《考古》 � � � � 年 � 期 �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 占所河南一队 � ��� ! � 年裴李岗遗址发掘服告》 , 《考古学报》 � � �� 年 �期 , � � 、 � , 一 � � 页 。 专 ��� 考 古 《 中国百科大全书 · 考古学》 , , �� 页 , 中国大 百科全书出版社 , � , � � 年 。 ‘陕西神木石赤遗 址调查试掘简很” , 《 史前研 究》 � � � � 年 � 期 , �� 页 , 图版伍 , 究 黄河水库 考古队华县队 � 《陕西 华县柳子镇考古发掘 简报》 , 《考古》 � � , � 年 � 期 , � � 页 , 图版叁 , , 。 同� , �� � 页。 浙江省博物馆自然组 � 《河姆渡遗址动植物 遗存的 鉴定研究》 , 《考古学报》 �� � � 年 �期。 四川长江流域文物保护委员会文物考 古 队 � 《四川巫山大溪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记 略》 , 《文物》 �� �� 年 �� 期 �李文杰 � 《试论大溪文 化与屈家岭文化 、 仰韶文化的关系》, 《考古》 �� � , 年 � 期 , �� 页 。 何介钧 � 《论屈家岭文化 划城 岗类型的分析》 , 《考古》� , � � 年 � 期 , �斗�页。 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 � 《 裕泽—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 , 文物出版社 , �� � 年。 福建省博物馆 � 《闽候县石山遗址第六次发 掘报告》 , 《考古学报》 �� � � 年 �期。 鼓适凡 � 《中国南方古代印纹陶》 , 文物出版 社 , �� � � 年。 李陈奇 � 《蒜头壶考略》 , 《文物》 �� � , 年 �期 , �� 页。 《南阳汉画像石概述》 , 《文物》 �� �� 年 � 期 , � �页图四 。 � 《�� ! 年陕西长女张家坡发撼简报》, 《考古 , �� � �年 � 期 , � � 页 图三 , � 。 � 容庚 、 张维持 � 《 殷周青铜 器通论》 , 图版壹 壹壹 , 科学 出版 社 , �� , � 年 。 � 《河北邯郸百家村战国墓》 , 《考占》 �� � �年 �� 期 , � �� 页图八 , �, 。 � 《光明日报》 �� � � 年 � 月 �� 日《文物与考古 , �� 期。 《福建荆溪庙后山古墓清理 》 , 《考古》 1 9 , 9 年6期 , 2 3 4 页图一 , 1 一。 @ 《光明 日报》 1 9 7 9 年 8 月 22 日《文物与考古》 1 0 9 期。 @ 转引自陶宗仪《 说邪 》 。 @ 《 光明 日报》 1 9 7 9 年 8 月 22 日《文物与考古 , 1 0 9 期。 《诗 · 幽风》 。 À 《诗 · 小雅>>o 《诗 · 卫风 》。 ¼ 刘尧汉: 《彝族社会历史调查研究文集 , , 民 族出版社 , 1 9 8 0 年。 @ 同@ , 2 2 4 页 。 @ 岑家梧: 《 图腾艺术史》 , “ 页图右 , 学林出 版社 , 1 9 5 7 年 。 À 宋兆麟: 《 中国原始社会史》, 1 7 1 页 , 文物出 版社 , 1 9 5 3 年。 ¼@ ¾¿À @À@@ÀÀ 仑 第 , 如 一 8 4 3 -
本文档为【关于“陶匏壶”问题】,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60251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2M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7
分类:
上传时间:2011-07-27
浏览量: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