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核用材料讲课稿课件

核用材料讲课稿课件

举报
开通vip

核用材料讲课稿课件核用材料预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问技能、形象、态度、道德今天计划讲点什么?基本内容两个案例几道判断题和选择题定义:材料是人类社会所能接受的、经济地制造有用器件(或物品)的物质。金属材料,陶瓷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目录一.金属材料二.金属材料加工三.金属材料在运行时产生的常见缺陷分目录一.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基本概念核设备常用结构材料核燃料元件常用材料金属材料的性能关于金属材料的一些基本概念1金属材料的化学成分★钢和铸铁钢:含碳量小于2.11%的铁碳合金。铸铁或生铁:含碳量大于2.11%的铁碳合金。★铁素体...

核用材料讲课稿课件
核用材料预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问技能、形象、态度、道德今天计划讲点什么?基本内容两个案例几道判断题和选择题定义:材料是人类社会所能接受的、经济地制造有用器件(或物品)的物质。金属材料,陶瓷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目录一.金属材料二.金属材料加工三.金属材料在运行时产生的常见缺陷分目录一.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基本概念核设备常用结构材料核燃料元件常用材料金属材料的性能关于金属材料的一些基本概念1金属材料的化学成分★钢和铸铁钢:含碳量小于2.11%的铁碳合金。铸铁或生铁:含碳量大于2.11%的铁碳合金。★铁素体F、渗碳体Fe3C、珠光体P、奥氏体A及其性能铁素体是碳溶解于α-Fe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常用F或α表示。铁素体的性能与纯铁相近,即强度、硬度低,塑性、韧性好。渗碳体是铁和碳的金属化合物,分子式为Fe3C,含碳量为6.69%,其特点是熔点高,硬度高,HB800,脆性大,塑性、韧性极低。珠光体是铁素体和渗碳体两相组成的机械混合物。用P表示,平均含碳量为0.77%。性能介于渗碳体与铁素体之间,强度较高,硬度适中,有一定塑性。奥氏体是碳在γ-Fe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常用A或γ表示。727℃时,溶碳量为0.77%,1148℃时为2.11%。奥氏体为顺磁性,其硬度较低,塑性较好。莱氏体是奥氏体和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用Le表示。关于金属材料的一些基本概念铁碳合金状态图关于金属材料的一些基本概念★碳钢及其分类与编号碳钢是指含碳量在0.02%--2.11%之间的铁碳合金。(1)碳钢的分类:按含碳量不同分为低碳钢(C<0.25%)、中碳钢(C:0.25%--0.55%)和高碳钢(C>0.55%)。按脱氧方式不同分为沸腾钢(不完全脱氧)和镇静钢(完全脱氧)。按质量不同分为普通碳素钢(S≤0.055%,P≤0.045%)、优质碳素钢(S≤0.045%,P≤0.04%)和高级优质碳素钢(S≤0.03%,P≤0.035%)。按用途不同分为碳素结构钢(C<0.7%)和碳素工具钢(C≥0.7%)。关于金属材料的一些基本概念(2)碳钢的编号:GB221-63《钢铁材料牌号表示方法》规定:钢材牌号采用化学元素符号和汉语拼音缩写字母并用的方法表示。①普通碳素钢:分为甲类、乙类和特类三种。甲类钢:只保证机械性能,不保证化学成分,用A1、A2、…A7表示,强度高,塑性低。乙类钢:只保证化学成分,不保证机械性能,用B1、B2、…B7表示,数字大,含碳量高。特类钢:既保证化学成分,又保证机械性能,用C1、C2、…C7表示。②优质碳素结构钢:既保证化学成分,又保证机械性能,含C、S、P量较低。常用两位数字表示。如20号钢平均含碳量为0.20%。③碳素工具钢:含碳量在0.7%--1.35%之间,用T7、T8、…T13表示。数字表示平均含碳量为千分之几,如T7表示平均含碳量为0.7%。钢号后加“A”,表示高级碳素工具钢,如T7A。关于金属材料的一些基本概念★合金钢在碳钢中有目的地加入一些合金元素的钢,称为合金钢。常用合金元素有Cr、Ni、Mo、Ti、Nb、W、V、Si等。(1)合金钢的分类:按合金元素总含量不同分为低合金钢(<5%)、中合金钢(5%--10%)和高合金钢(>10%)。按用途不同分为合金结构钢、合金工具钢和特殊性能钢。按退火或正火状态下组织不同分为珠光体钢、奥氏体钢、马氏体钢、贝氏体钢等。关于金属材料的一些基本概念合金钢的编号:①合金结构钢:前面两位数字表示平均含碳量的万分之几,合金元素用百分之几表示。例:12CrNi3表示平均含碳量为0.12%,含铬量为1%,含镍量为3%左右。②合金工具钢:前面数字表示含碳量,含碳量≥1%不标出,含碳量<1%,用千分之几表示。合金元素用百分之几表示。例:Cr12Mo,C≥1%,Cr为12%左右。Mo为1%左右。又例:5CrNiMo,含碳量为0.5%左右,Cr、Ni、Mo含量均为1%左右。关于金属材料的一些基本概念★不锈钢及其分类不锈钢是指含Cr大于11%的合金钢,它是工业上最重要的(高)合金钢。四大类:(1)马氏体不锈钢含Cr>12%(常用钢种含Cr13%或17%),不含Ni或含少量Ni(约2%)。特点是可以经热处理硬化,获得高强度和高硬度。(2)铁素体不锈钢含Cr12%—27%,含Ni<0.5%。不能经热处理硬化,但可经冷加工硬化。(3)奥氏体不锈钢含Cr>16%—18%,Ni>8%,非磁性,不能经热处理硬化。可经冷加工硬化。它的耐蚀性和加工性都比前两类好,用途最广泛。最普通的品种是18Cr8Ni钢(300号不锈钢,国内写法:1Cr18Ni9Ti,0Cr18Ni9Ti)。(4)沉淀硬化钢(或称时效硬化钢)含Cr17%,Ni4.25—7%,还可含少量Cu、Mo、Al、Ti等。在上述四类不锈钢中,奥氏体不锈钢是性能最优,用途最大的钢种。(防腐,高强,良好的焊接性能)关于金属材料的一些基本概念★化学元素Mn、Si、Cr、Ni、Ti、S、P、C对合金钢性能的影响(1)锰(Mn):锰具有脱氧作用,能减轻硫的有害作用。含锰量适当,能提高钢的强度和硬度,增加钢的耐磨性,减少气孔,提高焊缝的抗热裂性能,但塑性和冲击值降低。当Mn≤1%时,将增加焊缝的强度和韧性;当Mn>1%时,则焊缝易产生裂纹和夹渣,焊接性变坏。压力容器用碳钢中的含锰量一般在0.35--0.65%之间。(2)硅(Si):硅是强脱氧剂,溶入铁素体中能提高钢的强度,使焊缝致密均匀,提高钢的抗腐蚀性和抗氧化能力,加工硬化作用强。但含量过大时易使焊缝中形成夹渣,同时降低抗弯角度和冲击韧性,焊接性变差。压力容器用碳钢中的含硅量一般在0.15%--0.30%之间。(3)铬(Cr):为了提高钢的耐腐蚀性能,要提高铁基固溶体的电极电位,使其在氧化介质作用下,表面形成致密的、稳定的钝化膜,在这方面铬是最有效的合金元素。铬在奥氏体不锈钢中最低含量为11.7%。关于金属材料的一些基本概念★化学元素Mn、Si、Cr、Ni、Ti、S、P、C对合金钢性能的影响(4)镍(Ni):镍是扩大奥氏体区的元素,将镍提高至8%时,合金在常温下也具有奥氏体组织,除具有耐腐蚀性能外,还具有冷变形性能、焊接性能、冲击韧性和没有磁性等。(5)钛(Ti):钛加于不锈钢中是为了防止晶间腐蚀,必须要与碳保持一定比例。另外还要考虑到钛与氧和氮易形成氧化物和氮化物等夹杂物。++++++++++++++++++++++++++++++++++(6)硫(S):硫是钢中的有害杂质,含硫量多时,晶界存在低熔点组成相,在热加工过程中容易产生热裂现象,即热脆。焊接时,容易导致焊缝热裂。在焊接过程中硫易与氧化合,生成SO2,使焊缝中产生气孔和疏松。故应限制含硫量。压力容器用碳钢中含硫量一般控制在0.045%以下。关于金属材料的一些基本概念★化学元素Mn、Si、Cr、Ni、Ti、S、P、C对合金钢性能的影响(7)磷(P):磷是钢中有害杂质,能与碳化合,并析出脆性化合物(Fe3P),使钢的塑性、韧性,特别是冲击值明显下降,在低温时尤为显著,即出现冷脆现象。磷的存在使钢的焊接性变坏,焊接时易产生裂纹。压力容器用碳钢的含磷量一般控制在0.04%以下。(8)碳(C):碳是钢中的重要强化元素。含碳量增加,钢的强度和硬度提高,但塑性和韧性降低,焊接性变坏。基于碳要与铬结合成碳化铬,降低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所以含碳量都比较低。故一般压力容器用钢含碳量必须控制在0.24%以下。关于金属材料的一些基本概念铁碳钢合金钢(低合金钢)不锈钢镍基合金Monel/镍铜Inconel/镍基Incoloy/铁镍基Cr>11%C<2.11%18-8奥氏体不锈钢Cr、Ni、Mo、Ti、Si关于金属材料的一些基本概念★高温工作条件对材料的要求对制造高温容器用钢的要求是:在高温条件下,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高温抗氧化性能。高温容器用钢不宜选用碳钢,因为碳钢在300℃以上时,强度显著下降。400℃~900℃是18-8奥氏体不锈钢的敏化温度区间(产生晶间腐蚀的碳化物析出区晶间腐蚀有害)。分目录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基本概念核设备常用结构材料核燃料元件常用材料金属材料的性能1.核用材料性能的总体要求(概念)1)核性能--中子吸收截面,活化截面,半衰期2)力学性能-强度,塑韧性,耐热性3)化学性能-化学稳定性,抗腐蚀性,相容性4)物理性能-导热,热膨胀,熔点,晶体结构稳定5)辐照性能-辐照敏感6)工艺性能-加工,制造,焊接等7)经济性--材料来源,生产工艺,制造成本1.核用材料性能的总体要求(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1)选用的化学成分;2)交货件的热处理;3)根据可焊性要求须作的加速晶间腐蚀试验;4)室温下的力学性能;5)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温度下力学性能。即:保载5分钟测定残余伸长0.2%条件下屈服强度。如有必要时,也适用测定抗拉强度。2.核设备常用材料反应堆冷却剂系统(也叫一回路系统)高压(15MPa)高温(330℃)强核辐照(中子通量6×1010n/(cm2·s))工作寿命要求有30年或更长。对核设备材料的一般选用要求必须满足耐腐蚀、耐辐射、耐湿、耐温热和耐疲劳等。也必须通过力学性能、腐蚀性能和辐照性能的试验。规范要求:IAEA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50-C-D“核电厂安全设计实施”法规美国ASME“锅炉和压力容器规范”第III卷法国RCC-M“压水堆核电厂核岛机械部件的设计和建造规则”第II卷(M卷)SG传热管选材案例分析0Cr18Ni10Ti在含氯离子和含氧的高温水中,不同合金的耐应力腐蚀性能(T-穿晶型,I-晶间型,TI-穿晶+晶间混合型)钛合金钛合金:以钛为基体加入其它元素组成的合金比强度高(抗拉强度可达10~14MPa,而密度仅为钢的60%);热强性好(可在450~500°C的温度下长期工作);资源丰富。很耐海水腐蚀。大量用于核电厂设备冷却热交换器核冷凝器的传热管(配合于除盐装置,防腐)可用UT,ECT,PT等多种NDT方法对其进行检测。在海水中腐蚀电位高低次序表分目录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基本概念核设备常用结构材料核燃料元件常用材料金属材料的性能燃料元件包壳材料性能要求:热中子吸收截面小,感生放射性小,半衰期短;强度好、塑韧性好、抗腐蚀性强、对晶间腐蚀、应力腐蚀和吸氢不敏感;热强性、热稳定性和抗辐照性能好;导热率高、热膨胀系数小,与材料和冷却剂相容性好;易加工、便于焊接和成本低廉。燃料元件包壳材料(续)适宜作包壳用的材料:铝及铝合金镁合金锆合金奥氏体不锈钢高密度热解炭(石墨)几种锆合金的成分【质量分数(%)】分目录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基本概念核设备常用结构材料核燃料元件常用材料金属材料的性能金属材料的性能1.材料的力学性能(机械性能)★材料的机械性能及指标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是指金属材料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受到外力作用时,抵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又称材料的力学性能。机械性能包括强度、硬度、韧性、塑性等。对于压力容器用材料,最重要的是材料的强度、塑性和韧性指标。一般材料的强度和塑性通过拉伸试验测定,韧性通过冲击试验测定,硬度通过硬度试验测定。**比例极限;**弹性极限;**屈服强度;**极限强度;**断裂强度金属材料的性能(续)塑性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金属材料的性能(续)脆性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金属材料的性能(续)★强度强度是指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和破坏的能力。★塑性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永久变形的能力,叫做塑性。★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硬度硬度是指金属材料抵抗硬物压入其表面的能力。它表示金属材料的坚硬程度。布氏硬度试验法、洛氏硬度和维氏硬度试验法。★金属的冲击韧性冲击韧性是指金属材料在冲击载荷(指突然增加的载荷)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金属材料的性能(续)★脆性转变温度(NDTT-NilDuctilityTransitionTemperature)冲击韧性与试验温度有关。在低温下,材料会出现由塑性状态转变为脆性状态。使材料的冲击韧性值急剧降低的温度,叫做脆性转变温度。脆性转变温度越低的金属,越能在低温下承受冲击载荷。脆性转变温度的高低也是金属材料的性能指标之一。  什么是断裂力学?  它是研究带裂纹物体的强度以及裂纹扩展规律的一门科学。断裂力学是建立在“缺陷理论”的基础上,即认为断裂的发生是由于材料中存在不可避免的微小裂纹而引起。解释了“低应力脆断”现象。剩余强度慨念。线弹性断裂力学的基本概念由--裂纹引起的破坏类型1)     脆性断裂2)     韧性断裂3)     疲劳4)     蠕变5)    腐蚀--应力强度因子(K):K反映了裂纹端的应力场的强弱程度,也就是说可以用K来描述裂纹尖端应力场的强弱,进而判断裂纹是否进入临界状态。--材料的断裂韧性(K1c):表示了材料阻抗裂纹扩展的能力,可看作是材料抵抗脆性破坏能力的一个断裂韧性参量。断裂韧性可以说既是强度指标,又是韧性指标。在一定条件下,它是一个材料常数。线弹性断裂力学的基本概念(续)判断裂纹体是否安全? K≥K1C裂纹失稳扩展(破坏)K<K1C裂纹不扩展(安全)开裂的三种类型线弹性断裂力学的基本概念(续)疲劳裂纹扩展速率da/dN=C(ΔK)n断裂力学的 工程 路基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工程量增项单年度零星工程技术标正投影法基本原理 应用应用断裂力学方法所需要的信息(1)   确定最小可检测到的裂纹长度。(2) 在结构含裂纹的前提下,预计剩余强度;根据所要求的失效-安全载荷,确定临界裂纹长度。(3)   建立所期望的加载历史。(4)  确定从最小可检测裂纹尺寸扩展至临界裂纹尺寸的裂纹扩展曲线。(5)     具有预计易引发裂纹部位的知识。(6)   考虑所及结构或部件可达性因素,实现可靠的检测。断裂力学的工程应用(续)选择最有效的检测方法与下列因素有关:(1)可达性;(2)检测技术的灵敏性和最小可检裂纹长度;(3)检测频率。直接法应用说明1.目视只适用于易达区域,检测微小裂纹则需要较多的经验。2.液体渗透只适用于易达区域,与目视检测具有同级别的检测灵敏度。3.磁粉只适用于磁性材料,需要拆卸部件,在专门的机构上进行检测。缺口或不平会产生显示信号,是灵敏的检测方法。4.射线用途广泛,灵敏度高。若在角焊缝或加强筋边缘有裂纹,则评片较难,厚板中的小平面裂纹不易检测到。检测方法及与结构断裂相关的特点间接法应用说明1.超声波通过选择不同的探头和输入脉冲,可应用广泛.获取缺陷的尺寸和性质则有一定的难度.2.涡流便宜,宜于使用。线圈可做得足够小,以实现伸入孔内进行检测。若应用的人技能高,则可达较高的灵敏度。对缺陷的性质和尺寸基本不知或知之甚少.。3.声发射结构加载,方可检测,可连续监督。设备昂贵,对信号的解释有一定的难度。检测方法及与结构断裂相关的特点(续)断裂力学的工程应用(续)中子辐照对材料性能的影响脆性断裂与温度的关系:必须有下列三个条件同时存在才会产生脆性断裂:(1)  必须有缺陷(裂纹或缺口)存在;(2)必须有足够大的拉伸应力存在;(3)金属必须处在足够低的温度下。--中子辐照对脆性断裂的影响:材料经辐照后,脆性转变温度将会升高。大亚湾核电站反应堆钢材脆性转变温度随中子注量的变化-27°C30年25°C上升52°C-27°C25ºC国外规范推荐的断裂力学分析方法ASME第III卷附录G和ASME第XI卷附录A方法的基础是线弹性断裂力学方法:将缺陷化成可以进行分析的形状;求出反应堆寿命期间在各种状态下相应的应力;算出恰当的应力强度因子;试验测出材料的断裂韧性值;采用线弹性断裂力学方法计算裂纹的扩展和缺陷的临界尺寸;与第III卷IWB-3600中的判据进行比较以确定缺陷的可接受程度。ASME第XI卷附录A推荐的显示验收流程示意图分目录金属材料加工热处理压力加工焊接铸造冶炼和加工过程中的缺陷金属材料热处理★钢的热处理及常用的热处理方法钢的热处理:是指钢在固态下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改变其内部组织,从而获得所需性能的一种工艺方法。目前常用的热处理方法有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等。由于钢在固态范围内,随着加热温度和冷却速度的变化,其内部组织结构将发生相应的变化,不同的组织结构,性能不同,所以热处理能改变钢的性能。例:含碳量0.77%共析钢在727℃以上为奥氏体,缓慢冷却时奥氏体转变为珠光体,快速冷却时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马氏体与珠光体的组织结构绝然不同,性能差别很大。前者硬度很高,塑性很差;后者硬度较低,但塑性较好。金属材料热处理(续)★退火定义:把钢加热到某一温度后,保温一定时间,然后缓慢冷却,以获得接近平衡状态的组织,这种热处理工艺称为退火。目的:是为了降低硬度,细化晶粒,提高塑性和韧性,消除内应力等。(1)低温退火(2)完全退火(3)等温退火(4)球化退火(5)扩散退火金属材料热处理(续)★正火正火是将钢加热到Ac3或Acm以上30--50℃保温一定时间,出炉后在空气中冷却的一种热处理工艺。正火与退火相比,主要区别是正火冷却速度快,所获得组织比较细,强度、硬度比退火高一些。★淬火淬火是将钢材加热到Ac3或Ac1以上30--50℃,保温一定的时间,然后快速冷却(超过该钢的临界冷却速度V临)得到马氏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淬火的目的是提高钢的强度和硬度,增加耐磨性,与随后的回火相配合,可以获得高强度和高韧性的综合性能。金属材料热处理(续)★回火回火是将淬火后的钢材加热到A1(727℃)以下的某一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在空气中或油中冷却的一种热处理方法。回火的目的是降低脆性,消除内应力,稳定工件尺寸和获得所要求的机械性能。(1)低温回火:在150--250℃进行,所得组织为回火马氏体。回火后降低了淬火钢的内应力和脆性,保持其高硬度和高耐磨性的特点。主要用于工、模具钢。(2)中温回火:在350--450℃中进行,所得组织为铁素体与极细的粒状渗碳体组成的回火屈氏体,具有高的弹性极限和屈服极限,有较好的韧性。主要用于弹簧和轴套等工件。(3)高温回火:在500--650℃中进行,所得组织为铁素体和细而均匀的粒状渗碳体组成的回火索氏体,具有一定的强度、硬度、塑性和韧性。通常把“淬火+高温回火”称为调质处理。主要用于连杆、螺栓、齿轮等重要工作。分目录金属材料加工热处理压力加工焊接铸造冶炼和加工过程中的缺陷压力加工定义:在外力的作用下,使金属坯料产生塑性变形,从而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力学性能的原材料、毛坯或零件的成型加工方法。轧制锻造挤压冷拔冲压分目录金属材料加工热处理压力加工焊接铸造冶炼和加工过程中的缺陷焊接定义:利用加热、加压或两者兼用,使两焊接件原子间互相扩散,从而牢固地连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工艺过程。分类:熔化焊(电弧(手工、埋弧、气体保护、等离子)、气焊、电渣焊、电子束、激光)压力焊钎焊焊接(续)电弧焊:电弧焊是利用电极与焊体之间形成的电弧所产生的热量将被焊金属和焊条熔化形成一种永久接头的焊接方法。手工电弧焊埋弧自动焊气体保护焊(用某些气体将空气与熔化金属隔开,使熔化金属免受空气氧化和氮化影响)氩弧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焊接(续)电渣焊:是利用电流通过熔渣产生的电阻热熔化焊丝和母材形成焊接熔池的焊接方法。等离子弧焊:是利用水冷喷嘴对电弧的拘束作用,获得较高能量密度的等离子弧进行焊接的方法。焊接(续)焊接规范焊条直径焊接电流电弧电压(工作电压)焊接层数焊接速度焊接(续)金属材料焊接性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通过焊接形成优质接头的性能。工艺焊接性使用焊接性含炭量(含炭量,焊接性)异种钢焊接(马氏体组织,碳扩散,热应力)分目录金属材料加工热处理压力加工焊接铸造冶炼和加工过程中的缺陷铸造熔炼金属,制造铸型,并将熔融金属浇入铸型,凝固后获得一定形状和一定性能铸件的方法。a.砂型铸造b.熔模铸造c.金属型铸造d.压力铸造e.离心铸造将液态金属浇入高速旋转的铸型,在离心力作用下凝固成型的铸造方法。核电厂的主管道直管采用的就是离心铸造工艺。一个典型铸造不锈钢的图例分目录金属材料加工热处理压力加工焊接铸造冶炼和加工过程中的缺陷核用材料冶炼和加工过程中的缺陷1.冶炼和加工过程中的常见缺陷1.1铸件中常见的缺陷:气孔、缩孔、夹杂、疏松、裂纹。1.2锻件中常见的缺陷:裂纹、白点、折叠和夹杂等。形成的原因主要是:(1)裂纹:锻造或锻后热处理工艺操作不当造成应力过大引起锻件局部破裂而形成裂纹。锻件裂纹多见于锻件表面。(2)白点:锻件在锻后快速冷却时,过量的氢来不及逸出,产生很大的应力,引起金属破裂,形成白点。热处理时,相变应力和热应力会加速白点的形成。锻件白点常位于锻件大截面的中心部位,成群出现,属于密集性缺陷,危害大。多见于镍钢、镍铬钢、铬钢、锰钢中。(3)折叠:锻造时操作不当,锻件表面凸出部位或氧化皮被挤压在锻件中形成折叠。折叠位于锻件表面或近表面,又称重皮。(4)夹杂:冶炼、浇铸时,残留在金属中的难熔金属或非金属杂质经锻造形成片状夹杂。核用材料冶炼和加工过程中的缺陷(续)1.3板材中常见的缺陷钢板是由板坯轧制而成的,而板坯是由钢锭轧制或连续浇铸而成的。钢板中常见缺陷有分层、折叠、白点和裂纹等。分层是板坯中缩孔、夹渣等在轧制过程中未焊合而形成的分离层。折叠是钢板表面局部形成的互相叠合的双层金属。白点是钢板在轧制后的冷却过程中氢原子来不及扩散而形成的微小裂纹,其裂面呈白色,常见于厚度大于40mm的钢板中。裂纹是由于轧制变形量过大和温度不当而形成的破裂,常见于钢板的棱角处。钢板中最危险的缺陷是裂纹和白点。压力容器用钢板中不允许存在裂纹和白点。钢板中的分层、折叠一般平行于板面。核用材料冶炼和加工过程中的缺陷(续)1.4管材中常见的缺陷无缝钢管是通过穿孔法或高速挤压法得到的。无缝纲管中常见缺陷有折叠、夹杂、夹层和裂纹等。焊接管中常见缺陷与焊缝类似,一般为气孔、夹渣、未焊透和裂纹等。厚壁大口径管常由钢锭经锻造、轧制等工艺加工而成。常见缺陷与锻件相同,一般为白点、重皮和裂纹等。核用材料冶炼和加工过程中的缺陷(续)1.5焊缝中常见的缺陷及形成原因焊缝中常见缺陷有气孔、夹渣、未焊透、未溶合和裂纹等几种。气孔是焊接熔池在高温时吸收的过量的气体或冶金反应产生的气体在冷却凝固之前来不及逸出而残留在焊缝中所形成的空穴。夹渣是焊后残留在焊缝金属内的溶渣或非金属夹杂物。未焊透是焊缝接头根部母材未完全溶透的现象。未溶合主要是填充金属与母材或填充金属间没有溶合在一起。裂纹是在焊接过程中或焊后,在焊缝或母材的热影响区产生的局部破裂。热裂纹是在施焊时产生的。冷裂纹是焊件后冷却到一定的温度时产生的。再热裂纹是焊件焊后再加热时产生的。核用材料冶炼和加工过程中的缺陷(续)1.6焊缝外部的常见缺陷咬边、焊瘤、弧坑、表面气孔、裂纹等咬边的形成及危害:咬边是在工件表面上沿焊缝边缘所形成的凹陷。咬边主要是焊接规范不当(如电流过大,电弧过长)或操作不正确(如焊条角度不对)所造成的。立、横、仰焊时,容易产生咬边。咬边严重时,会产生应力集中,容易引起裂缝,并减少焊缝的面积,使工件强度降低。重要的构件,一般不允许存在咬边。分目录金属材料在运行时的缺陷产生腐蚀和应力腐蚀冲蚀、气蚀和流动加速腐蚀疲劳过载脆性断裂腐蚀和应力腐蚀2.3材料的晶间腐蚀★晶间腐蚀,奥氏体不锈钢的晶间腐蚀及防止晶间腐蚀的方法晶间腐蚀的定义:在腐蚀介质作用下,晶间迅速溶解,并不断深入,完全破坏了晶粒之间的联系,最后导致性能显著下降,结构早期破坏的现象称为晶间腐蚀。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时,工件被加热,碳和铬都会从奥氏体晶粒内部向晶界扩散,并在晶界上生成碳化铬(一般为Cr4C),致使晶界产生“贫铬”现象。当晶界上铬的含量下降到13%以下时,就失去了防腐作用,在腐蚀介质作用下,晶界会被迅速腐蚀,即产生“晶间腐蚀”。腐蚀和应力腐蚀(续)防止晶间腐蚀方法:(1)调整焊缝的化学万分:加入稳定化元素(如加入合金元素钛Ti或铌Nb),减少形成碳化铬的可能性。(2)减少焊缝中的含碳量:可以减少和避免形成铬的碳化物,从而降低形成晶间腐蚀的倾向。(超低碳(0.04%C)不锈钢晶间腐蚀的倾向非常小)。(3)工艺 措施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软件质量保证措施下载工地伤害及预防措施下载关于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 :控制在危险温度区(450~850C敏化区)的停留时间,防止过热,快焊快冷,使碳来不及析出。悄悄进行的破坏-金属腐蚀金属材料由于受到周围介质的作用而发生状态的变化,转变成新相,从而遭到破坏。局部腐蚀破坏名称:坑状溃疡腐蚀小孔腐蚀缝隙腐蚀晶间腐蚀层状腐蚀应力腐蚀开裂腐蚀疲劳开裂冲刷腐蚀空泡腐蚀腐蚀防护的四大途径:改变材料本身表面保护改变腐蚀介质电化学保护鉬(Mo)4%-6%钛(Ti)化学转化膜有机涂层电镀化学镀氮气无氧水联氨缓蚀剂应力腐蚀开裂(SCC)金属材料在拉应力和对它敏感的腐蚀介质共同作用下所引起的脆性断裂。应力环境(温度,水化学)材料腐蚀孔孔的底部形成裂纹腐蚀破坏集中于裂纹尖端快速向前发展核电厂应力腐蚀开裂(SCC)事件的一个案例NPP应力腐蚀开裂(SCC)Example.ppt分目录金属材料在运行时产生的缺陷腐蚀和应力腐蚀冲蚀、气蚀和流动加速腐蚀疲劳过载脆性断裂冲蚀、气蚀和流动加速腐蚀冲蚀:由于固体、液体或者气体向固体表面不断进行动态撞击导致表面被磨去的现象。气蚀:由于流动液体中的气泡撞击破裂形成的振动波而引起固体表面局部被磨去的现象。流动加速腐蚀(FAC):腐蚀性的介质流体,在局部形成湍流,大大加快了氧化膜的溶解和化学、电化学反应的速度,使局部腐蚀迅速加快的现象。2004年日本美浜核电厂3#机组事件美滨核电厂常规岛爆管事故.ppt分目录金属材料在运行时的缺陷产生腐蚀和应力腐蚀冲蚀、气蚀和流动加速腐蚀疲劳过载脆性断裂疲劳构件在交变载荷的长时间作用下发生失效的现象低周疲劳低应力破坏腐蚀疲劳分目录金属材料在运行时的缺陷产生腐蚀和应力腐蚀冲蚀、气蚀和流动加速腐蚀疲劳过载脆性断裂分目录金属材料在运行时的缺陷产生腐蚀和应力腐蚀冲蚀、气蚀和流动加速腐蚀疲劳过载脆性断裂Questions??
本文档为【核用材料讲课稿课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机构认证用户
夕夕资料
拥有专业强大的教研实力和完善的师资团队,专注为用户提供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计划书、策划案、各类模板等,同时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格式:ppt
大小:4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其他高等教育
上传时间:2021-05-06
浏览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