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自然、宗教、死亡 扎努西电影的三重哲学命题

自然、宗教、死亡 扎努西电影的三重哲学命题

举报
开通vip

自然、宗教、死亡 扎努西电影的三重哲学命题自然、宗教、死亡 扎努西电影的三重哲学命题 西藏旅游 在东欧诸国中,悲怆雄浑的波兰电影向来是东欧电影的风向标,扎努西作为“波兰电影在欧洲和世界的形象大使”,关注的始终是人,特别是处于十字路口的人[1],在静穆的影像中表达自己对于人生的思考。本文以波兰社会现实为背景,立足扎努西导演的具体作品,试图从自然、宗教、死亡三个角度分析这位波兰电影大师的哲学探索道路。 一、 自然――灵性之光 扎努西曾学过4年物理,过程中他把自己关注的重点从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逐渐转移到生命个体上来,他的电影最大的特点,就是在静穆的画面里...

自然、宗教、死亡 扎努西电影的三重哲学命题
自然、宗教、死亡 扎努西电影的三重哲学命题 西藏旅游 在东欧诸国中,悲怆雄浑的波兰电影向来是东欧电影的风向标,扎努西作为“波兰电影在欧洲和世界的形象大使”,关注的始终是人,特别是处于十字路口的人[1],在静穆的影像中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达自己对于人生的思考。本文以波兰社会现实为背景,立足扎努西导演的具体作品,试图从自然、宗教、死亡三个角度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这位波兰电影大师的哲学探索道路。 一、 自然――灵性之光 扎努西曾学过4年物理,过程中他把自己关注的重点从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逐渐转移到生命个体上来,他的电影最大的特点,就是在静穆的画面里融入其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理性探讨,也就是所谓的“灵性之光”,这在同名电影中得到了阐释:“灵性之光是思想的强化,要达到那种状态必须有一颗纯净的心,一颗纯净的心比精神机制更重要。” 战后波兰在苏联远程政治操作下,政府用残酷的政治手段和虚假的宣传愚弄民众,社会个体就如同他镜头下的弗兰克,一方面寻求自我的归宿,一方面祈求社会的认同,一种无法诉说的焦虑情绪贯穿整个社会。扎努西指引他们逃出物质社会去大自然中寻找“灵性之光”,得到精神净化,因此他的电影中不存在中性的、客观的风景,每一道自然景观都有独特的情感,山峰、飞鸟、雨水都蕴含着不同的象征意义,表达多层文化含义。 扎努西在多部电影中都融入了山峰的美,为 故事 滥竽充数故事班主任管理故事5分钟二年级语文看图讲故事传统美德小故事50字120个国学经典故事ppt 中的主人公寻觅心灵的庇护地――“登山本身就是个隐喻。我们希望攀上更高峰,去接近更远的理想,达到不可能达到的地方,可以 把世俗的东西抛在身后。”《灵性之光》中学业受阻、恋爱失败的弗兰克投向了大山的怀抱,影片以纪录片形式记录了他与俱乐部成员一起攀登山峰的过程,峰峦雄伟,画面平缓而静谧,弗兰克时刻抿起的嘴角第一次露出了真心的笑容。《山巅的呼唤》中寄寓了导演对山峰的所有情感,维托的父亲在攀登喜马拉雅山时不幸死亡,因此攀登喜马拉雅山成了维托最大的心愿。维托身陷母亲病逝、上司陷害、同事殴打、刑事诉讼等困境时,画面中会突然插入喜马拉雅山的大全景,那是超脱世俗的理想圣地。如维托在母亲墓前木讷地遥望着远方,回来后他把自己关在封闭的房间里,镜头一转,下一个画面维托就被悬挂在半山腰,山峰伟岸,静静地俯视着人世间的生老病死。 《爱在山的那一边》点明了山峰意象的象征意义,渺小的人带着忧虑和哀伤登上山峰,与山峰的交流是人类摆脱肉体痛苦,实现精神解脱的途径――爱在山的那一边。没有听到上帝召唤的菲利普回到俗世与哥哥在攀岩馆大打出手,动作中菲利普积郁颇久的道德沮丧得到宣泄,攀岩的雏形便是高山探险,在攀岩中释放低迷是对大自然召唤的回应。毒品聚会后菲利普自言已到了最低谷,他坐在山头仰望,这个他说不可思议的地方,画面被山峰一分为三,他被山体环抱,像是母体中婴儿的姿势依偎着山峰,下山后他终于从自己强加的道德焦虑中走了出来。 扎努西以孩子崇拜父亲的情感描绘着山峰的伟岸,镜头仰拍,画面中的山峰巍巍神圣,向前的河流与无尽的旷野、温暖的阳光都是大自然的构成体。《灵性之光》片尾明媚阳光下,弗兰克好像明白了自己在修道院寻找的生活方式:与自然非常亲密生活。现实社会的羁绊随着干枯的树枝在河流中向前远去,他终于找到了生命的意义,他将自己沉入水流中,抬眼间两只鸽子自由飞起,好像灵魂飞出了肉体,那就是他的“灵性之光”。同样的倾诉还表现在《寂静太阳年》片尾,太阳安静照耀的地方,年轻的美国大兵与同样年轻的波兰女人在阳光下翩翩起舞。画面突然失去声音,他们终于冲破了心灵的樊笼向 着幸福而去,镜头里没有了灰暗光影,画面以一种充满诗意的方式,在大自然的幻像里把这对情人的美好爱情视觉化。 扎努西为他故事中的人物设置了一个个生活囚笼,他们在俗世生活中无法挣脱,他将这些“烦人”引到了大自然,让他们在大自然的轻抚中治愈心灵伤痕,在自然中静思达到灵魂的和谐与解脱,这是一种对大自然的“疗伤功能”和“净化功能”的信仰,也是对“灵性之光”这个中世纪哲学命题的探索。 二、 宗教――信仰救赎 波兰宗教意识浓厚,是一个天主教势力十分强大的国家,“据统计,1990年波兰的天主教徒占全国总人口的90%以上”。[2]很多波兰电影人都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天主教徒的隐忍、宽恕以及牺牲精神,成为波兰民族电影中一直贯穿存在的一条精神主线,这也是扎努西电影的思想核心。 扎努西的电影中几乎都有牧师、修士、修女及修道院的存在,扮演者片中人物道德指引者的角色。他用他的电影去阐释波兰人民的宗教精神,主人公在困境中思索上帝的召唤,寻找迷失的信仰,扎努西在静穆影像中表达了自己对于宗教与信仰这个永恒哲学命题的思考。 《仁慈之心》是一部完整体现波兰电影人宗教情怀的电影,这是发生在集中营的真实故事,扎努西在采访中自述:“一个有信仰的宗教人士,他用自己的死来换回另一个陌生的死刑犯的生。这是一个人能做出的最大的牺牲。”?影片并没有强力渲染纳粹死亡工厂的恐怖气氛,画面干净简洁、剪辑流畅,残酷的禁食间甚至呈现出一种温暖的色调。影片始终在解释用一个人的死来换取另一个陌生人生的原因,对于很多人来说无法置信,这仿佛是个哲学命题,但是在基督教义下这样的牺牲以及牺牲前的种种隐忍都是可以理解的。扎努西为这种“牺牲”精神所震撼,他甚至在片尾贴上字幕直接表明自己的态度:“没有比这更伟大的爱,为了朋友而牺牲自己。” 从《灵性之光》弗兰克在修道院完成精神自省救赎,到《山巅的呼唤》放弃治疗接受终敷的母亲,《寂静太阳年》不拖累女儿从上帝那儿抢回死亡权利的妈妈,到《仁慈之心》代人而死的科尔伯,宗教情怀厚积薄发,然后这并不是扎努西探索的终点,他影片中的所有元素都散发出宗教的耐人寻“味”。《寂静太阳年》诺曼站在车站等待着依米莉亚,与画面并置的是诺曼含泪清唱的一首被奉为基督教圣歌的《奇异恩典》:“历尽艰险,饱受磨难。我等矗立依然。”把战争的暴力与人心的孤独表达地淋漓尽致,歌里是一个赎罪的故事,歌外是爱情的无力和生命的无常。 1997年作为罗马教皇保罗二世的亲密朋友,扎努西拍摄了教皇的电影《我们神的兄弟》,然而他对于宗教这个哲学命题的执着更表现在《生命宛如致命疾病》《爱在山的那一边》这两部相辅相成的影片中。医学生因为无法正视死亡而变得焦虑,他求助于上帝希望能从上帝的召唤中找到生命的意义,偶然机会他得到了《灵性之光》的影碟,弗兰克从宗教中寻求精神救赎的画面得到了重现,同时影片以“片中片”的形式将《圣经》中圣伯纳德救赎小偷的故事重新演绎,这是导演对于宗教救赎灵魂的思想的执着和凸显。不信教却懂上帝的老医生于生死之际在神父开导下突然懂得了救赎的含义――痛苦能够让我们完成自己的救赎,让两个人免受痛苦也是一种救赎。他让两个爱中迷茫的年轻人重新走在了一起,而他却在年轻人的守候下走向了上帝,他用自己身体的痛苦完成了信仰的救赎,“我已经相信上帝了”。 在波兰宗教是国内保卫社会安宁的社会堡垒,扎努西用电影元素去帮助波兰社会民众寻求精神的归宿和迷失的信仰,让他们在他的电影中祈祷。他的电影聚焦社会个体的心灵困境,痛苦是为了拯救这个世界而承受的,身体承受的苦痛是为了完成精神的救赎,他的电影是对宗教与信仰这个永恒哲学命题的不懈探索。 三、 死亡――生命哲学 波兰的历史是防御、战斗和牺牲的历史,扎努西生于1939年被法西斯铁蹄践踏的波兰,1945年波兰解放时扎努西才6岁,但是那段历史却给他的童年留下了很深的烙印。“当其他人在战争中死去,是什么支撑我们继续活下去,我还活着,这究竟是个怎样的奇迹。”?生命与死亡是扎努西一以贯之的悲观主题:“生命的最终是疾病和死亡,没有人能逃过。”他用静穆庄严的影像描绘了死亡的图景,讲述着他对于生死问题的哲学阐释。 死亡始终存在是扎努西提出的第一个观点。《主教之死》就是一部关于死亡和希望的黑白默片,年轻人在修道院见证了主教的临终至死亡的过程,死亡的气息笼罩着修道院,影片充满了对于生命的理性思考。《灵性之光》将癫痫症、癌症、精神分裂等医学病症以病理解释和科学数据等客观存在大胆地插入弗兰克的生活片段中,用辨识度极强的不和谐音色和让人喘不过气来的蒙太奇完成转场,手术室里血淋淋的人体器官裸露在画面中,形式大胆新颖。数学家的死亡让弗兰克明白了生命不能像物理一样什么东西坏掉了就把它接上的事实。无法接受的他去修道院寻找生活意义,僻静的修道院去年送走了死亡的最老的隐士,“如果他死了,我们就埋了他”,这是生命中最平常的事情,镜头记录了下葬神父的全过程,尸体的特写直接表达了扎努西对于死亡的态度:死亡始终存在。弗兰克终于结束了长期的迷茫回归家庭,远离那个“可怕”的话题,然而作为死亡的可能原因疾病正在降临他。 《灵性之光》在科学解释掌纹的存在时就用快速影像表现了人的一生――工作、生子、最终死亡,死亡是生命的终结,而当我们无法正视死亡这个既定事实时,死亡就成了我们挥之不去的梦魇。这样的表现可以在《寂静太阳年》美国军官诺曼的噩梦里找到:梦里他被俘成为了奥斯维辛的囚犯,行刑时因为恐惧下身失禁。这是社会个体面对死亡最真实的反应,死亡是人们不能承受之重。《仁慈之心》在正常叙事中不断插入科尔伯在禁食间祈祷的画面,着重表现10个囚犯的临终死亡, 片尾电视上播放着科尔伯的授福仪式,然而透过电视画面汉克斯看到的却是禁食间的科尔伯,愧疚的汉克斯心脏病发作从椅凳上瘫软在地,那是忏悔的姿势,困扰他多年的死亡梦魇从此拉下帷幕。 《生命宛如致命恶疾》与《爱在山的那一边》以不同的视角来叙事同一个故事,延续了导演的一贯探索,他力图靠这部影片唤起西方社会对于死亡和爱的哲学思考。《生》从老医生的角度探讨人如何面对自己的死亡,《爱》以人如何看待别人的死亡为切入点探索人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片场中小偷因盗马而被处以死刑,戏外医生意外发现自己罹患癌症,“戏中戏”的设计传达出死亡是人生的必然结果。作为一个无神论者,死亡对他而言意味着一切的终结,老医生厚脸皮向前妻借钱去巴黎治病,然而他的身体已经不适合手术,他必须面对身体死亡这个自然结果。医学生无法接受一个医生必须向牧师一样随时对死亡做好准备,他向上帝寻求解脱,年轻音乐家的安乐死让他接受了老医生对于死亡的看法。在生命终结前老医生成功帮助学生与女友和好如初,回到了正常生活轨道,老医生却走到了生命最尽头,这是生命的传承和大循环。片尾学生在课上解剖老医生遗体,“只是躯体,不要犹豫”,这是老医生对他最后的教诲,他的下刀代表着他已经接受了死亡的事实。 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死是为了永恒的生。这种生死观也是典型的宗教文化的生死轮回观念,老医生问牧师圣伯纳德对小偷说了什么让他平静地接受死刑,牧师回答可能是:“死亡并不是一切的终结,而是永恒生命的开始,这是无边无际的大爱。”如果我们无法避免身体死亡的自然结果,我们就应该在生的时候用爱更好的实现生命的意义,爱在死亡的那一边。两部电影透过主角的挣扎,探讨了扎努西关于“生命、死亡、爱与救赎”的生命哲学。 结语 扎努西始终关注站在人生十字路口的个体的人,他为他的主人公寻找现实的避难所,用宗教元素去帮助波兰社会民众, 让他们在电影中祈祷,正视死亡的恐惧。50年的拍片实践,扎努西一直在反复思考自然与心灵、宗教与信仰、死亡与爱的哲学,这是他电影中的三重哲学命题,也可以在他的电影片名中一览――“灵性之光”“仁慈之心”“生命宛如致命疾病”“爱在山的那一边”。 本文档为【自然、宗教、死亡 扎努西电影的三重哲学命题】,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74951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0KB
软件:Word
页数:7
分类:
上传时间:2018-03-24
浏览量: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