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doc格式] 辛温三剂与辛凉三剂的配伍比较

[doc格式] 辛温三剂与辛凉三剂的配伍比较

举报
开通vip

[doc格式] 辛温三剂与辛凉三剂的配伍比较[doc格式] 辛温三剂与辛凉三剂的配伍比较 辛温三剂与辛凉三剂的配伍比较 382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hineseJournaIofBasicMedicinei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2008年第14卷第5期 2008.Vo1.14.No.5 【方药研究】 辛温三剂与辛凉三剂的配伍比较 赵方田,于友华? (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北京100700) 摘要:伤寒初起解表与温病初起解表有着比较明显的区别,由于辨证体系的不同,其治则治法 不同,伤寒以辛温解...

[doc格式] 辛温三剂与辛凉三剂的配伍比较
[doc格式] 辛温三剂与辛凉三剂的配伍比较 辛温三剂与辛凉三剂的配伍比较 382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hineseJournaIofBasicMedicinei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2008年第14卷第5期 2008.Vo1.14.No.5 【方药研究】 辛温三剂与辛凉三剂的配伍比较 赵方田,于友华? (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北京100700) 摘要:伤寒初起解表与温病初起解表有着比较明显的区别,由于辨证体系的不同,其治则治法 不同,伤寒以辛温解表,温病以辛凉解表,辛温三剂与辛凉三剂在配伍上有诸多不同.本文对辛温 三剂与辛凉三剂进行了理,法,方,药等环节的比较分析. 关键词:辛凉;辛温;配伍比较 中图分类号:R28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250(2008)05—0382—03 伤寒与温病是中医学理论与实践发展的两个里 程碑,是中医学理论指导临床应用的两次重要实践.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二者都谨遵《黄帝内经》之旨, 灵活地将理,法,方,药融会贯通,创制了许多经典的 传世名方.方剂是中医学理论与实践的载体,伤寒 与温病在这两次重要实践中形成了”经方”和”时方” 两大方剂流派,在方剂学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 意义. 伤寒与温病虽然都是中医对外感病治疗的经验 总结,但在临床实践中,二者对于外感证初起的治疗 有着截然不同的治法:伤寒表证,张仲景有麻黄汤, 桂枝汤,麻黄附子细辛汤辛温三剂治疗伤寒表证初 起;温病表证,吴鞠通有银翘散,桑菊饮,白虎汤辛凉 三剂.本文通过对伤寒辛温三剂与温病辛凉三剂 理,法,方,药的比较,探讨伤寒与温病的方剂配伍特 点. 1辛温三剂与辛凉三剂针对病因病机比较 1.1辛温三剂针对太阳经气的卫外功能 太阳有敷布阳气的作用,其气向外,主表又主 开,太阳之经脉上达风府,下达腰肾,赖肾督的阳气 资助,为诸阳主气,总六经,统营卫,为一身外藩…. 《灵枢?本脏论》:”肾合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 应.”风寒外邪侵袭,太阳首当其冲,所以太阳卫外 抵御风寒是辛温三剂处方的基础. 伤寒主要致病因素是寒邪,为阴邪,具有伤阳, 凝滞的特点.寒邪之中夹杂风邪,风性开泄,易袭阳 位,风寒合邪,终以寒邪邪为主,风寒合邪可归为阴 邪,具有袭阳位,伤阳气,善走窜,易冰伏凝滞的特 点.伤寒表证主要影响太阳气化功能. 1.2辛凉三剂针对肺主宣发卫气的功能 温邪从口鼻而入,温邪上受,首先犯肺,”肺主气 属卫”外合皮毛,主一身之表.肺通过宣发作用使卫 基金项目: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中医基础理 论整理与创新研究”项目 气布散于体表腠理皮毛,发挥”温分肉,肥腠理,充皮 肤,司开阖”的卫外功能.因此,肺主宣发卫气是 辛凉三剂处方的基础. 温病起病以感受温热之邪为主,兼夹风邪.温 热之邪为阳邪,风为阳邪,具有袭阳位,伤阴液,善行 多变,变化迅速等特点.肺为娇脏,不耐寒热,感受 温邪,肺的宣发功能紊乱,导致卫气不得宣发是其发 病的主要机制. 2辛温三剂与辛凉三剂立法原则比较 2.1辛温三剂与辛凉三剂的立法原理 辛温三剂与辛凉三剂均针对表证,都遵循《内 经》”在表者,汗而发之”的原则.但前者应遵循”寒 者热之”,后者应遵循”热者寒之”.寒性收引,寒邪 伤人具有收引,闭塞的特点,治疗就 要求 对教师党员的评价套管和固井爆破片与爆破装置仓库管理基本要求三甲医院都需要复审吗 疏散,开泄, 酸,苦,甘,辛,成五味中惟有辛味具有开闭,能散,能 行的功效,故选取辛味之药;这样,治疗寒邪将温性 与辛味相合,称之为辛温,辛味属阳,温性亦属阳,辛 温相合本身具有助阳化气的作用,因此治疗表寒证 就应以辛温解表为原则. 温为热之渐,温热之邪为阳邪,阳动阴静,热势 易弥漫,开泄,故遵循热者寒之,温者凉之的原则. 风性开泄,治外风应疏风散风,辛味能疏能散,故用 辛味之药疏散风邪,寒凉药本身又有收引凝滞的特 点,所以治疗弥散热邪的寒凉药须借助辛味药发散 药力以达病所,张仲景等古代诸多名家及近代张锡 纯以石膏治疗大热之证的实践即为最有力的证据.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辛味能散,本身具有加强肺主 宣发的作用.因此,治疗大热之邪无论是否兼风,都 应选用寒凉与辛散相合的药物,热势局限的病证也 应将寒凉之性与辛味之性适当相配.因此,温病初 期应以辛凉解表为原则. 2.2辛温三剂与辛凉三剂治法的区别 辛温三剂以辛味甘味配伍,辛甘发散为阳,治疗 寒邪,寒伤形,形不足者温之以气,以辛甘温扶阳以 疗寒.辛凉三剂以辛味与苦甘配伍,酸苦涌泻为阴, 2008年第14卷第5期 2oo8.Vo1.14.No.5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hineseJournalofBasicMedicinei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383 苦能降火热之势,能坚阴,以保存人体脏腑真阴;甘 能补,寒能治热,甘寒相合,能疗热以养阴.伤寒证 治以辛温,气味皆属阳,阳动阴静,辛甘温扶阳与祛 除寒邪是同一个过程.扶阳与祛寒可以同步实现. 而温病不然,热邪伤阴,苦甘寒以养阴,仅能在一定 程度上对抗热邪,邪在表者汗而发之,苦能降热,甘 能补,寒能治热,在表之邪仅用此性味难以祛除,养 阴与祛邪不能同步实现.辛味能散,欲除在表之邪, 自然选择辛味之药.故治疗温病表浅之证,须将辛 苦甘性凉之药相合才能养阴除热. 3辛温三剂与辛凉三剂处方选药的比较 3.1气味配伍特点比较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 窍.味厚者为阴,薄者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者 为阳之阴,味厚则泻,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 热o[43”无论是辛温解表,还是辛凉解表,作用的关键 在表,选药时就要选出上窍的阳气,能够发泄的气薄 之品.温病辛凉三剂严格遵循了”治上焦如羽,非轻 不举”的原则.气味厚重的选择是温病辛凉三剂有 别于伤寒辛温三剂的独特之处. 3.2药物选择的比较 张仲景伤寒方剂选药精良,l味药可在方中发 挥几种相辅相成的功能.例如麻黄入膀胱经又入肺 经,功能发汗解表,又能宣肺平喘,杏仁苦温降气,温 能疗寒,苦能降肺气,降气祛寒两种作用同步实现. 温病方剂药物的选择很难像伤寒药物那样身兼 数功,并行不悖.选取气味轻清发散之品,辛凉相 合,凉本身就能一定程度限制辛散作用,发表之力较 辛温远为不足.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吴氏将辛凉药 中配伍辛温加强发表之力,自然是一种解决手段. 把辛凉药物的剂量加大能否解决这个矛盾?因上焦 如雾,非轻不举,必须量少才行,量大即可能入中焦. 吴氏找到另一种解决手段——配伍性味功效相似的 药物,并且多选几味药物,每位药物的用量都比较轻 灵,不会有入中焦之弊,以多种药物协同配伍达到, 加强发表之力.这一特点在麻黄汤与银翘散两方中 表现最为明显.为了突出上焦如雾,非轻不举,白虎 汤各药的用量远较伤寒阳明经热证小. 4方剂大小与剂型选择的比较 4.1方剂大小的比较 温病与伤寒初起治法就有治上治下的区别.成 氏认为”心肺位膈上,其脏为近.肾肝位膈下,其脏 为远.近而奇偶,制小其服.远而奇偶,制大其服. 肾肝位远.数多则其气缓,不能速达于下.必剂大 而数少,取其气迅急,可以走下也.心肺位近,数少 则其气急,不能发散于上,必剂少而数多,取其气易 散,可以补上也o[53”辛温三剂在药味上由3,5味药 组成,辛凉三剂在药味上由4,10味药组成.麻黄 汤,桂枝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基本上满足剂大数少气 迅急的要求.银翘散,桑菊饮,白虎汤基本满足剂少 数多气易散的要求. “剂大而数少,取其气迅急,可以走下也”.”剂 少而数多,取其气易散,可以补上也”.剂和数是 一 种达到目的的手段,”剂大而数少,取其气迅急,可 以走下”的关键在于其气迅急,气迅急就能走下,在 用药时会发现有一些药物的药力非常迅猛峻烈的, 不必剂大其气就能急,就能够走下,剂大数少是一种 扭转药物气易散达气迅急的一般手段而已.同样剂 小数多是扭转药物气迅急达气易散的一般手段.气 迅急,气易散也只是一个相对概念,在临证时应按照 生理病理的具体需要来定制.白虎汤治上何以4味 药物相配而不用多味,关键在于白虎汤中诸药能够 满足病理生理需求.石膏本身辛散之力很强,不需 要再配伍其他辛散药物即能满足辛散的需要.石膏 入肺胃经,善于散高处之热,能满足气易散,走上的 要求,这样白虎汤自然不必遵循数多的原则.至于 剂量还应遵循上焦如雾,非轻不举要求的.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剂大而数少,剂少而 数多”实际就是对”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 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而设立的原 则,是通过长期临床实践,使药性更能满足临床实际 需要的一种调节手段. 4.2剂型的选择和比较 李果说:”汤者荡也,去大病用之;散者散也,去 急病用之.”汤剂各味药物充分煎煮,药物呈涤荡之 势,药力多迅猛,其气迅猛多走下;散剂或直接冲服 或煮散,各药物之间相互作用融合程度较低,便于各 味药物独自发挥自身功效,煎煮时间短,取其气味轻 清易散之性.辛凉三剂不但煎煮时间较短,取其轻 清入上焦,而且还选择了散剂;辛温三剂大多煎煮时 间则较长,取其迅猛走下之性. 5辛温三剂与辛凉三剂的分级应用 辛温三剂与辛凉三剂的共同特点是根据发病的 程度,分轻剂,平剂,重剂选择应用. 5.1辛温三剂的分级应用 桂枝汤桂枝生姜辛温解肌,麻黄汤麻桂合用辛 温解表又解肌,麻黄附子细辛汤大辛大热温里阳,辛 温开泄解表寒,更用细辛通里阳于表.可以将此三 剂定为辛温轻剂桂枝汤,辛温平剂麻黄汤,辛温重剂 麻黄附子细辛汤,其中麻黄附子甘草汤可以附于麻 黄附子细辛汤. 5.2辛凉三剂的分级应用 吴鞠通说:”肺为清虚之脏,微苦则降,辛凉则 平,立此方所以避辛温也.”桑菊饮辛以散风,凉以治 温.全方药8味,选药轻灵归上焦,用量极小,为辛 凉轻剂. 银翘散主治病势较桑菊饮证为重,吴鞠通遵《内 经》,法喻氏,借东垣而成银翘散,以大队辛凉归属出 384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hineseJournalofBasicMedicinei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2008年第14卷第5期 2(x】8.Vo1.14.No.5 上窍之气药,借助荆芥,豆豉辛温行药势,全方药lO 味,治为散剂,立上焦如雾,非轻不举之法.银翘散 诸药相配有辛凉平剂之称. 白虎汤为辛凉重剂,此方配伍机理同张仲景阳 明热证白虎汤配伍,药味组成一样,惟用量少于伤寒 白虎汤.大辛大寒的石膏制热势弥漫,知母上潮肾 阴以救阴,加入甘味药以缓急. 6辛温与辛凉三剂的治疗思想 治疗伤寒以辛温发散驱邪,辛甘温合化补阳,扶 阳制阴,在治疗用药的过程中,祛邪与扶阳可以在同 一 过程中实现.治疗温病以辛凉解表,仅能满足驱 邪的要求,对于调理温邪,风邪对人体的损伤则远远 不够.所以,在辛凉三剂中我们看到的绝不仅仅是 辛味性凉之药,辛凉二字只能大体上描述其最主要 的功能,不能全面概括整方的功效和治疗思想.在 辛凉三剂中,还能见到苦味,甘味之药.苦能降火, 以阴治阳,甘味能补,能缓,苦甘寒相合便能治疗被 火所伤之阴,有泻火养阴之功. 伤寒初起就注重扶阳,虽然在阳明病阶段多有 苦寒用药,张仲景特别强调重病即止,以知为度,阳 明是人体聚合阳气之地,易化热化燥,故能耐受苦寒 成寒之药,《内经》将其概括为”两阳合明”.由此可 以看出,张仲景的治疗既坚持原则又通权达变,其扶 阳固阳思想贯穿伤寒治疗的始终.与伤寒不同温病 初起就将养阴思想贯穿于中,中焦,下焦病篇养阴的 手法方式更是繁多,温病养阴贯穿始终. 以上可以看出,辛凉三剂与辛温三剂配伍的诸 多不同,伤寒与温病分属不同的辨证体系,寒温之别 贯穿于理,法,方,药各个环节,并形成了特色鲜明的 方剂配伍特点,充分把握方剂配伍与应用特点,对提 高临床应用和方剂科学研究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渡舟.伤寒论十四讲[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4.56. [2,33傅景华,李生绍,董莹,等点校.中医四部经典[M].北京:中 医古籍出版社,1996.165.166. [4]傅景华,李生绍,董茔,等点校.中医四部经典[M].北京:中 医古籍出版社,1996.8. [5]宋?成无己.伤寒明理论?伤寒明理论方药论序[M].北京:商 务印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馆,1959.1. 收稿日期:2006.03.14 ?指导老师 作者简介:赵方田(1981.),男,山东人,在读硕 士研究生,从事方剂配伍的研究. (上接第381页) 源于吴莱萸汤的药组:用于厥阴肝寒犯胃之腹 痛,呕吐.分别为吴茱萸,党参;吴茱萸,党参,生姜; 吴茱萸,党参,大枣,生姜,橘核;吴茱萸,姜,人参,甘 草;吴茱萸,炮姜;吴茱萸,生姜;吴茱萸,生姜,人参; 吴茱萸,生姜,人参,甘草;吴茱萸,干姜;吴茱萸,生 姜,半夏;吴茱萸,干姜,党参;吴茱萸,干姜,木香;吴 茱萸,煨姜,木香,肉桂. 源于四神丸的药组:用于脾肾阳虚之久泻,五更 泻.分别为吴茱萸,五味子(五味子散《本事方》卷 四);吴茱萸,利,骨脂,肉豆蔻. 6讨论 就吴茱萸药组的配伍来源分析,大部分来源于 历代方书中的小方,小部分来源于本草书中的特殊 配伍,还有来源于经典方剂的主要或重点药物配伍, 其对现代制剂研发具有一定意义.从经典大复方 中.可依不同侧重配伍不同药组,但各药组之间的差 异仍需认真体会. 就吴茱萸药组的配伍规律分析,配伍药物之间 存在一定的协同或互补关系,较多运用了同气相求, 脏腑相生,相反相成规律,利用气,味,属性,归经,升 降浮沉,内外开阖等相近或互利,进行配伍,以求更丰 富的药效作用.此外,相同药物配伍的药组,随药量 比例不同而获得作用特点,功效上的差异,这对中药 配伍与药效作用部位的研究或有启示. 从药组的临床运用来看,相对固定的药组配伍 形式,往往作为整体在组方过程中进行使用.而古 籍中运用炮制技巧或送药汤液以改善药组配伍的方 法,在现代临床中较为少见,仍需给予相应重视. 参考文献: [1]杨威,等.黄连与吴莱萸配伍比例与功能关系的相关性分析 [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3,9(11):49.50. 收稿日期:20o6.03.14 ?通讯作者 作者简介:于峥,1999年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 学,从事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工作.
本文档为【[doc格式] 辛温三剂与辛凉三剂的配伍比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15732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1KB
软件:Word
页数:12
分类:
上传时间:2017-11-11
浏览量: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