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创伤

创伤

举报
开通vip

创伤 2011 年 7 月 2011 年 � 第 4 期 外国文学 Fo reign Literature Jul. 2011 No. 4, 2011 西方文论关键词 创伤 陶家俊 � � 内容提要: 创伤源于现代性暴力, 是现代文明暴力本质的征兆, 具有入侵、后延和强制性重 复三大本质特征。创伤研究深受弗洛伊德心理分析影响, 横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各领域,是主 导当代西方公共政治话语、人文批判及历史文化认知的流行范式。创伤理论发展经历了弗洛伊 德心理创伤理论、后弗洛伊德心理创伤理论、种族/性别创伤理论和创伤...

创伤
2011 年 7 月 2011 年 � 第 4 期 外国文学 Fo reign Literature Jul. 2011 No. 4, 2011 西方文论关键词 创伤 陶家俊 � � 内容提要: 创伤源于现代性暴力, 是现代文明暴力本质的征兆, 具有入侵、后延和强制性重 复三大本质特征。创伤研究深受弗洛伊德心理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影响, 横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各领域,是主 导当代西方公共政治话语、人文批判及历史文化认知的流行范式。创伤理论发展经历了弗洛伊 德心理创伤理论、后弗洛伊德心理创伤理论、种族/性别创伤理论和创伤文化理论四个阶段。当 代创伤文化理论奉行民主、正义、公正和人道的理念, 反思创伤文化的疑难、创伤的再现以及创 伤文学艺术这类文化形式的独特功能。 关键词: 创伤 � 弗洛伊德思想 � 再现 中图分类号: G0 � � � 文献标识码: A � � � 文章编号: 1002�5529( 2011) 04�0117�09 略说 �创伤� ( T rauma)源自希腊语 ����� , 本意是外力给人身体造成的物理性损伤。 1980年美国精神病学协会颁布的�精神障 碍诊断与统计手册�首次正式收入�创伤后 应激障碍�( post�t raumatic st ress disorder) 词条,此后对心理、文化、历史、种族等创伤 的文化书写、社会关注和学术研究蔚然成 风,创伤一跃成为左右西方公共政治话语、 人文批判关怀乃至历史文化认知的流行范 式。其当代核心内涵是: 它是人对自然灾 难和战争、种族大屠杀、性侵犯等暴行的心 理反应, 影响受创主体的幻觉、梦境、思想 和行为, 产生遗忘、恐怖、麻木、抑郁、歇斯 底里等非常态情感, 使受创主体无力建构 正常的个体和集体文化身份。 创伤源于现代性暴力, 渗透了资产阶 级家庭、工厂、战场、性/性别、种族/民族等 个体和集体生活的多层面, 是现代文明暴 力本质的征兆。它具有入侵、后延和强制 性重复三大本质特征, 可分为以下类别:心 理创伤与文化创伤; 个体创伤与集体创伤; 家庭创伤与政治恐怖创伤; 工业事故创伤 与战争创伤;儿童创伤与成人创伤;性暴力 创伤、民族/种族创伤与代际间历史创伤; 施暴者创伤与受害者创伤; 直接创伤与间 接创伤。 作为当代流行的知识话语和研究范 式,它起源于 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时期与 工业事故创伤相关的临床医学和 19世纪末 的现代心理学、尤其是弗洛伊德心理分析, 后渗透到文学、哲学、历史学、文化研究、人 �117� 类学、社会学等领域。在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论上受弗洛 伊德及后弗洛伊德心理分析深刻影响, 逐 步参杂女权、后结构、后殖民、人类学、社会 学研究方法。文化创伤研究涉及创伤情 感、创伤心理、文化想象、文化认同、文化生 存、社会死亡、文化形式、再现、媒介、意识 形态、美学、公共空间政治等理论命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 作为公共政治话语, 它历经六次转变: 一、19世纪末的二十多年内, 伴随着欧洲资 产阶级反宗教的世俗民主共和浪潮, 法国 神经病学家夏科( Jean�Mar tin Charcot )、简 尼特( Pierre Janet)和弗洛伊德等首次对女 性歇斯底里病症进行观察、分类、分析和治 疗;二、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 后,精神病学界在临床实践中开始集中关 注参战士兵和退伍老兵的战争创伤, 探索 用科学治疗代替道德训诫和法律惩罚;三、 20世纪 70 年代, 伴随着反越战浪潮, 越战 退伍老兵结成团体, 促使美国政府和公众 直面越战带来的道德崩溃、民族失败和战 争创伤;四、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民权运 动中分离出蓬勃发展的女权运动, 妇女和 儿童遭受的家庭暴力、性虐待、强奸等创 伤,以及妇女和儿童的权益保障, 成为女权 政治主旋律;五、20世纪 80 年代初,二战期 间纳粹大屠杀对犹太人造成的创伤成为社 会公共话语和大学人文研究的焦点, 并扩 展到对南非种族隔离、白人对美洲本土印 第安人的殖民主义暴力之申讨; 六、2001年 � 9. 11�事件使恐怖主义暴力和创伤成为 21 世纪初创伤政治话语的新热点和新转折点。 综述 19世纪末到 21世纪初的一百年间, 顺 应心理创伤理论向当代创伤文化理论的巨 幅转向,创伤理论发展大致分四个阶段, 形 成四种思潮, 即弗洛伊德心理创伤理论、后 弗洛伊德心理创伤理论、种族/性别创伤理 论和创伤文化理论。与前三个阶段不同, 又吸纳整合了它们的理论成果, 创伤文化 理论高举民主、正义、公正和人道的旗帜, 紧贴当代社会文化生活现实, 正视人类现 代历史苦难,与种族、民族、性别、社会边缘 (如同性恋、艾滋病、儿童等)等身份认同紧 密结合。其学科覆盖宽泛, 理论整合与创 新意识显著,现代性暴力批判诉求强烈。 弗洛伊德心理创伤理论 弗洛伊德思想是创伤理论的原创点和 源头活水。20 世纪的创伤理论, 基本上与 向弗洛伊德思想的回归和新阐释保持同步 发生的态势。当代创伤研究中, 弗洛伊德 思想仍然是方法论基础和批判精神的原动 力。无论是对创伤类型的关注、对创伤知 识话语的建构、对创伤政治多重转向的批 判,还是对创伤征兆的现代性暴力批判,弗 洛伊德思想是我们完整理解、阐释并运用 创伤理论的前提和基础。毫不夸张地讲, 创伤不仅是当代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 热门话题和时髦方法, 而且是重构弗洛伊 德心理分析话语的关键词。 1885年左右, 弗洛伊德前往法国巴黎 的萨彼里埃医院向神经病学大师夏科求 教。此后的十多年间他不懈探索和实践, 将夏科有关歇斯底里创伤的研究向前推 进。夏科主要运用分类学方法和催眠术来 观察并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歇斯底里创伤的心理症候。弗 洛伊德在�论歇斯底里现象的心理机制� ( 1895)中进一步指出, 创伤事件导致双重 意识,即意识的扭曲变态。在 1896年的病 例研究报告�歇斯底里的病因�中, 他明确 提出以下论点: �在所有歇斯底里病症背后 都有一次或多次非成熟期的性经历事件, 在儿童最早期发生的事件 ��� ( F reud, 1962: 203)弗洛伊德对儿童和妇女心理创 伤的家庭性暴力根源的探究诚为无畏之 举,却有冒犯体面的中产阶级社会道德秩 序之嫌。因此他很快就放弃了在这条道路 �118� 2011年 � � � � � � � � � � � � � � � � � � 外国文学 � � � � � � � � � � � � � � � � � � 第 4期 上的探索,转向对性和欲望的分析研究。 从 1915年到 1939年去世,弗洛伊德目 睹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惨烈残酷, 遭受了 纳粹反犹主义的迫害, 震惊于现代工业技 术文明 的疯 狂。在 �悲悼与 抑郁 症� ( 1917)、�超越快感原则� ( 1920)、�文明及 其不满� ( 1930 ) 和�摩西与唯一神教� ( 1938)等一系列著述中, 他超越了此前对 个体无意识、性和欲望的分析研究, 转向关 注现代人和现代文明的创伤。 在�悲悼与抑郁症�中, 弗洛伊德分别 探讨了两种心理创伤 � � � 悲悼与抑郁症。 受创的悲悼主体经过一段时间的悲伤, 将 爱从失去的客体转移到新的客体, 顺利实 现移情。受创的抑郁主体却拒绝承认爱的 客体之丧失, 拒绝恢复与外在现实正常的 认同关系, 长时间陷入自责、沮丧、冷漠等 心理情感, 排斥甚至拒绝心理移情。因此 在抑郁主体分裂的心理空间中, 自我之一 部分对另一部分不断进行道德审判和惩 罚,将对外在爱的客体的憎恨和惩罚以逆 转的方式发泄到自我心理空间中被对象化 的自我上。内在自我心理空间之分裂、对 自我持续的心理惩罚, 还有从爱畸变成的 憎恨,都是抑郁创伤的典型特征。 弗洛伊德在�超越快感原则�中进一步 追问现代工业和战争创伤的外在现实根 源。现代工业和战争创伤揭示了人超越快 乐原则、与生命本能对立的死亡本能, 这实 际上是他在质疑、批判自己前期思想中提 出的基于个体心理内在的性和生命本能的 快乐原则, 将思考的重心移向现实原则和 死亡本能左右的自我与外在现实的关系。 基于现实原则,通过心理移情, 失去外在认 同客体的自我将心理能量转移到替代物或 新客体上。基于死亡本能, 自我与外在客 体建立起进攻型虐待关系, 或与想象客 体 � � � 自我心理空间中被客体化的自 我 � � � 建立起自虐型毁灭关系。 �文明及其不满�见证了弗洛伊德创伤 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 � � 从个体心理创伤转 向文化创伤 (或对文化创伤的心理分析式 诊断)。他提出的核心论点是:现代文明进 程中充满了爱欲与死亡本能的对立冲突。 现代人自诩有能力驾驭自然, 也掌握了毁 灭部分乃至整个人类的技术, 这恰恰是我 们倍感焦虑、不快乐的根源, 也充分证明了 文明固有的死亡本能和深度创伤。� �� 进攻倾向是人与生俱来、滋长泛滥的本能 脾性��它对文明构成最大的障碍。�� 这种进攻本能是我们发现与爱欲共存并与 之共同主宰世界的死亡本能的产物和主要 代表。�( Fr eud, 1961: 69)他在�摩西与唯一 神教�中从现代文明转向古代文明, 转向古 代文明土壤中孕育的犹太教历史。犹太教 的孕育和诞生见证了古埃及宗教政治及其 与犹太教的衔接和过渡, 这种衔接和过渡 却被犹太教历史否认掩盖。犹太教历史实 为一部创伤史。一方面, 犹太教否认、掩盖 摩西的埃及人身份, 将实为埃及人的犹太 教创始人摩西之身份改换成犹太人摩西。 另一方面, 犹太教又沿袭遵守源于古埃及 宗教的割礼、一神信仰和摩西戒律。这种 肯定与否定矛盾并存的现象, 印证了犹太 教兴起过程中对宗教领袖埃及人摩西的暴 力杀戮造成的历史创伤效果 � � � 遗忘与记 忆、强制性重复与抑制和恐惧并存的效果。 ( F reud, 1939: 80 � 101) 弗洛伊德创伤理论集中在个体心理创 伤、客体关系心理和文化创伤三个方面。 其研究重心经历了三次位移: 从受压制的 个体无意识转到自我心理空间; 转到创伤 自我与认同客体的扭曲关系;转到文明、宗 教、历史中隐匿的暴力和创伤。他对创伤 的类型、社会根源、心理症候和心理机制的 研究分析, 为此后的创伤研究奠定了坚实 的理论基础。 �119� 陶家俊 � 创伤 后弗洛伊德心理创伤理论 立足心理创伤理论向文化创伤理论的 转向这一视角, 并结合当代世界范围内对 历史暴力的讨伐、对文化创新力的重铸, 以 及对不同文化间对话交流的重视, 有必要 侧重关注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欧洲文化思想 土壤中成长起来的两派后弗洛伊德心理创 伤理论, 即匈牙利哲学家和心理分析家亚 伯拉罕( Nicolas Abr aham)与托罗克( M aria Tor ok)的秘穴与代际间幽灵理论、英国心 理学家维尼柯特( D. W. Winnicot t)的过渡 客体理论。前者从弗洛伊德的挚友兼学生 费伦齐( Sandor Ferenczi)那里汲取了理论 精粹,用之比较鉴别弗氏思想; 后者从弗洛 伊德传人、英国精神分析学派奠基人克莱 恩( M elanie Klein)开创的儿童心理学和客 体关系心理学出发,超越了病理学探究, 提 出了以创伤愈合和文化创新为目的的一派 新论。 20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中期, 亚伯 拉罕与托罗克挪用改造费伦齐的�心力投 入�( int ro jection)概念,他们对�心力投入� 的新定义是: �通过与客体接触, 将无意识 包含在自我中的过程。心力投入扩展并丰 富自我,竭力将无意识、无名的或被压抑的 力比多导入自我的领地。��心力投入赋 予客体在自我与无意识之间进行调停的作 用。�( 113)心力投入是理想的主体塑造过 程,它横跨自我与无意识、自我和无意识建 构的内在心理空间与爱的客体栖居的外界 之间的边界, 在自我、爱的客体与本能之间 形成动态的心理体验空间。作为心理想象 客体,爱的客体既承受自我的心理焦注, 又 承受本能的欲望之流, 推动无意识能量融 入自我的领地, 实现自我向完整同一主体 的转化。心力投入过程完成后, 爱的客体 从心理体验的想象圣台跌入纯客体化的世 界;自我将爱欲投射到新的客体上, 踏上征 服客体世界与本能欲望的新旅程。 但作为中介环节, 爱的客体的缺失和 外在世界的诡秘变异会产生内并( incorpo� rat ion)心理创伤。在心力投入过程中, 内 并形成无法逾越的障碍, 给自我造成无法 承受的痛苦现实。它在自我心理空间中形 成秘穴( crypt ) ,将失去的、想象的客体隔离 埋藏起来, 使自我对创伤或损失处于茫然 无知的状态。可怕的隐秘创伤使人无力悲 悼,在心理空间中形成沉默笼罩下的秘密 坟场。语言变得空洞无声, 灾难场景徘徊 在记忆的大门之外, 无泪的双眼变得干涩 呆滞。( 130) 内并排斥语言的隐喻和象征 再现功能,拒绝思考和认知, 撕裂开完美的 心理空间图景, 产生沉默、隐匿、无法破译 的心理内核,剥夺了人直面自我、世界和历 史的力量。因此它是受创主体对暴力无言 无名的体验。 代际间幽灵 ( transgenerational phan� tom)是典型的内并创伤。家族隐秘的创伤 在后代的心理空间中重复表演, 形成作为 创伤间接承受者的后代自我心理的分裂。 它是� 因为充足的理由而从来没有被意识 到的无意识的产物。它以尚未被确认的方 式从父母的无意识转入孩子的无意识。 ��在主体自己的心理空间中, 它像腹语 者、像陌生人那样活动。�( 173) 幽灵萦绕着 下一代,使其自我分裂成两个截然不同的 部分 � � � 生活在熟悉、真实世界中的自我; 生活在完全隔离、隐秘、陌生世界中陌生的 自我。创伤寄生在下一代的心理空间中, 导致自我身份的紊乱或丧失。 维尼柯特在代表作�过渡客体与过渡 现象�( 1951)和�游戏与现实� ( 1971)中研 究过渡客体在主体建构过程中积极的塑形 作用,并借此探讨文化艺术客体与文化创 造力之关系。幼儿游戏中的过渡客体包括 毯子、衣服、玩偶、咿呀学语、不断重复的典 型动作等, 它在外在现实与内在心理之间 �120� 2011年 � � � � � � � � � � � � � � � � � � 外国文学 � � � � � � � � � � � � � � � � � � 第 4期 形成潜能空间 � � � 连接心理想象客体与外 在真实客体的经验领域。它形成幼儿无所 不能的全能幻觉; 继之成为幼儿克服焦虑 和寂寞,与现实商榷融合的游戏空间; 最后 转为成人的艺术创造、宗教仪式、文化想象 等文化活动的发源地。因此过渡体验从母 婴关系延伸到成人的共同体生活, 连接着 过去、现在与未来。过渡客体、过渡现象与 潜能空间是维尼柯特创伤愈合理论的构成 要素。他将过渡客体从纯粹的心理影像或 现实世界中分离出来, 赋予它心理成长过 程中和文化秩序中独特的创造功能。 博拉斯( Christopher Bo llas)在�客体的 影子�( 1987)中提出了转换客体 ( t ransfor� mational object )理论。前语言认知阶段的 母婴关系以存在意义上的共生体验为基 础。母亲发挥转换生命环境和身体的功 能,塑造幼儿初始的主体体验。�母亲更重 要、更显著地呈现为累积的内在和外在转 化过程而不是客体。�( 14)在接下来的过渡 客体阶段,母婴关系以再现和移情为基础, 幼儿对转换过程的体验变成了对体验的言 说。幼儿的转换客体体验也是原初的审美 体验 � � � 摆脱了空缺、痛苦、愤怒、无助之 后的充实、满足、愉悦等感受。在成人的主 体体验中, 转换客体体验主要表现为对完 美母爱体验的回忆和重复。它是与神圣、 异常、完美、不可再现言说的事物融合共鸣 的审美体验, 是激活、重复记忆中早期心理 生命的体验。这同样是将未来和希望逆反 到过去和记忆之中: �魔咒将自我与他者融 入对称和孤绝。时光仿佛悬置凝固。审美 时刻在主客体之间形成完美的和谐, 令个 体充满了物我两忘的幻觉。�( 32) 代际间幽灵论有助于揭示战争、大灾 难、大屠杀等给受害者的后代带来的沉默、 遗忘、记忆丧失、失语症等心理创伤, 有益 于在个体、家族、共同体、种族、历史等多层 面上审视文化创伤, 有助于人们战胜沉默 和遗忘,学会悲悼,恢复记忆。过渡客体理 论和转换客体理论有助于研究性侵犯、家 庭儿童施暴、创伤的代际间传播等儿童创 伤,也为不同性别、种族、文化之间的暴力 和创伤研究提供了跨文化转化创新意义上 的独特视角。无论是转换客体还是过渡客 体阶段的创伤, 都影响着成年后的认同心 理和情感, 都发生在家庭、性别、种族、肤 色、历史和文化构成的实在的政治生态环 境中。因此愈合创伤, 有必要将受创主体 从母婴认同的具象和个体心理分析模式中 剥离出来,探索、恢复乃至重构文化艺术审 美形式昭示的起源、生成、体验意义上的文 化生命根源。 后殖民种族创伤理论 后殖民种族创伤理论的开创者是范农 ( F rantz Fanon ) , 他的�黑皮肤, 白面具� ( 1952)是奠基作。范农超越弗洛伊德主导 的欧洲白人心理创伤理论, 从身体、社会、 文化和历史起源角度论证了殖民主义、种 族主义给白人施暴者和黑人受害者双方造 成的种族创伤。他在多方面超越了弗洛伊 德创伤理论: 从白人个体和资产阶级家庭 转向种族的集体存在; 从本能和欲望转向 人性需求; 从个体心理创伤的移情和调节 转向种族创伤心理的解放; 从白人主导的 心理分析范式转向种族比较心理范式; 从 个体创伤转向种族文化创伤。 殖民统治下, 黑人之文化认同实为双 重异化死局。黑人刻意模仿学习白人的语 言和文化, 形成受白人意识形态主宰的政 治无意识。但是白人种族主义和殖民主义 话语否定黑人与白人文化认同的欲望, 将 黑人建构成恐怖、性欲、性侵犯、邪恶、肮 脏、野蛮、原始等暴力原型, 这剥夺了黑人 本体存在的价值。� 本体论 ��无法使我 们了解黑人的存在。因为黑人不仅必然是 长着黑皮肤的黑人, 而且必须是与白人关 �121� 陶家俊 � 创伤 联的黑人。�( 110) 范农提倡从身体与历史/种族双重维 度认知种族创伤。白人种族主义话语建构 的种族认同谱系以传说、故事、历史、人种 肤色为基础, 生命存在境遇中的黑人身体 变成了种族和历史话语参照结构中的黑 人。�我成了三位一体的存在��我同时 对我的身体、我的种族、我的祖先负责。� ( 112)种族创伤之根源, 是白人主导的文化 强制( cultur al imposition)及其逆向建构的 白人的黑人恐惧症( Neg rophobia)。范农持 一种绝对的黑人/白人文化接触创伤论: �每种神经症、每种不正常表现、每种情感 过敏��都是文化境遇的产物。换言之, 书籍、报纸、学校和教科书、广告、电影、收 音机的推波助澜, 一系列假设和主张慢慢 地以微妙的方式渗透进意识, 并塑造个体 关于自己所属群体的观念。� ( 152)文化强 制将黑人塑造成白人主体。而一旦进入白 人社会, 黑人就会激活白人的心理创 伤 � � � 种族主义话语建构的黑人恐怖症。 当代肯尼亚裔黑人作家和学者古吉 � 塞昂哥( N gugi w a T hiong� o)承继了范农对 殖民主义文化强制的批判。他在�精神去 殖民�( 1986)中指出, 语言殖民产生精神殖 民现象。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民族历史的 记忆库,语言的产生、发展、储存、代际间传 播与民族文化水乳交融。语言殖民将黑人 的灵魂禁锢在欧洲语言的牢笼中, 给本土 文化、艺术、宗教、历史、教育、文学造成毁 灭性创伤。民族失去了自己的语言, 失去 了与文化传统的纽带。他提倡借文学复活 本土语言,推动精神去殖民。�我的健康不 再以其他人的病弱之躯为代价; 我干净、纯 洁的肉体不再以其他人长满蛆虫的身体为 代价;我焕发出的人性不再以埋葬其他人 的人性为代价。�( 106) 后殖民种族创伤具有典型的结构性特 征。印度学者南迪( Ashis Nandy)在�亲密 的敌人�中认为, 精神殖民有其内在的结构 性逻辑�同构式压迫� ( isomorphic oppr es� sion)。�政治经济殖民固然重要, 但是殖民 主义的粗粝和虚假主要表现在心理层面 ��根植于殖民者和被殖民者更早形式的 社会意识的心理状态。� ( 2)文化心理殖民 通过�惩恶扬善�, 达到心理征服和文化同 化的目的。它不仅改变被殖民者的心理图 景,而且深刻影响殖民者的精神世界,给被 殖民者和殖民者都打上心理殖民的创伤烙 印。从吉卜林到奥威尔, 从布卢姆斯伯里 小组到剑桥牛津才子, 弥漫英国中产阶级 文化精英群体的帝国感伤情绪、思想反叛、 精神异化、女性气质和同性恋癖等,都是殖 民文化的创伤症候。 当代美国亚裔学者安林 � 成 ( Anne Anlin Cheng)的�种族的抑郁�( 2001)改造 了弗洛伊德的抑郁论, 研究美国集体文化 和历史记忆中的种族创伤。美国的自由、 民主和进步意识形态掩盖了白人/黑人/亚 裔之间种族认同的抑郁创伤。主流的白人 政治话语建构的美国民族认同, 以对黑人、 亚裔等种族他者的抑郁症式内并、憎恨和 排斥为底色。作为种族他者的少数族裔之 主体建构, 也以对种族自我身份的抑郁症 式憎恨和责难为基础。美国文化记忆中始 终萦绕着两个难题: 怎样记住那些僭越行 为却又无损于进步精神? 怎样忘记那些以 进步和美国身份的名义产生的诋毁和厌恶? 对弗洛伊德创伤理论的修正同样见诸 吉尔罗伊 ( Paul Gilroy ) 的 �帝国之后� ( 2004)。吉尔罗伊揭示了笼罩着后帝国时 代的英国、新帝国时代的美国乃至整个欧 洲世界的种族创伤 � � � 后殖民抑郁症。以 极端种族主义、特别是亨廷顿的文明冲突 论为意识形态征兆, 后殖民抑郁症表现为 集体的悲悼过程 � � � 整个帝国时代的集体 情感、价值、信仰体系坍塌后产生的受压抑 的病态反应。整个文化民族共同体、整个 �122� 2011年 � � � � � � � � � � � � � � � � � � 外国文学 � � � � � � � � � � � � � � � � � � 第 4期 想象的欧洲白人共同体, 都感染上了后殖 民抑郁症 � � � �一种与过去、与�一切牵扯 到责任的事物� 疏远、令人变得冷漠无情的 文化。�( 107)因此, 当代西方世界无力正视 帝国的历史暴力和罪恶, 不愿面对帝国幻 想破灭的现实, �无力回应被殖民民族解放 的正当要求, 也无力从理性或道德上验证 帝国自我的正当合理性�。( 154) 创伤文化批判与文化再现 20世纪 80年代伊始, 创伤从精神病临 床实践,从围绕性别、种族和战争创伤的公 共政治话语, 转到大学的历史、文学、哲学、 文化研究、批评理论等人文领域。人文学 者和公共知识分子跨越学科边界, 重构文 化认知范式、文学艺术等文化形式的功能、 现代性以降知识话语的结构性特征, 乃至 西方现代性的本质。甚至有学者将整个现 代历史和文化, 阐释为创伤历史和文化。 如耶鲁大学教授费尔曼( Sho shana Felman) 认为, 18世纪末以来的历史是精神病学霸 权话语不断强化的时代, 是以沉默的疯癫 和创伤为症候的文化时期。( 3)卡普兰( E. Ann Kaplan)指出: �创伤常被视为与现代 性有本质联系。��现代性与帝国主义、 消费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深深交织��形成 20世纪的基本体验, 如灾难事件和全球跨 文化冲突。�( 24) 该转向的标志, 是 1981 年美国耶鲁大 学的劳伯( Dor i Laub)和哈特曼 ( G. Hart� man)教授主持的纳粹大屠杀研究 � � � 大屠 杀幸存者视频档案工程。此后数十年内, 该工程与北美、南美、欧洲和以色列的三十 七家机构合作,记录、收集、保存了 4400 份 纳粹大屠杀证据。保罗 �德 �曼、哈特曼、 德里达等耶鲁学派主将和费尔曼、卡鲁思 等积极参与者的共同努力, 使创伤研究迅 速成为人文研究新范式, 且被打上了深刻 的解构主义烙印。 创伤研究范式的理论经纬线是创伤与 再现的关系。围绕创伤与再现, 它逐层探 讨了创伤文化的疑难( aporia)、对创伤的再 现、创伤文学艺术的功能。 西方创伤文化的第一大疑难是创伤体 验与历史记忆、象征性创伤事件与创伤认 知的矛盾。阿多诺在�否定辩证法�中, 通 过分析奥斯维辛纳粹大屠杀来证明西方批 判哲学之死, 揭示了创伤文化的疑难。对 阿多诺而言, 奥斯维辛是对思想本身的挑 战,因为我们的形而上思辨能力已麻木瘫 痪,真实的大屠杀事件粉碎了反思批判的 现实基础, 割断了思想与体验的脐带。拉 克赫斯特( Roger Luckhurst )感叹到: �整个 西方文化转瞬间被奥斯维辛污染, 成了它 的同谋。然而对文化的拒绝同样是野蛮 的。如果沉默无济于事, 那么阿多诺赋予 艺术和文化批评的严肃却又自相矛盾的使 命就是,竭力再现不可再现的事件。�( 5) 创伤的沉默与文学的发声无疑是创伤 文化的第二大疑难。费尔曼认为, 创伤与 疯癫孪生,受现代文化的排挤打压,被禁锢 在沉默的身体和缄默的心灵之中。文学与 创伤和疯癫实为构成性的亲缘关系, 持续 地与疯癫和创伤交流, 让疯癫和创伤主体 自我言说表述。�文学叙述疯癫的沉默, 正 如它讲述创伤的沉默��男权社会对妇女 的排斥、对种族的排挤 � � � 美国对黑人、纳 粹欧洲对犹太人的隔离迫害。�( 6)以创伤 为象征标识, 当代文化和社会中我们的文 化政治、公共空间建构和伦理取向都陷入 了两难处境。我们面临着沉默与言说、顺 从与反抗、文化根子上的暴力和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上的 魔性与个体的价值诉求、意识形态的蛊惑 与责任之间的两难选择。汉娜 �阿伦特从 1961年的纳粹战犯艾克曼审判事件中, 就 发掘出现代公民面临的这种选择 � � � 纳粹 暴徒、纳粹统治下的奉公守法的德国普通 公民、纳粹暴力下丧失了反抗意志的犹太 �123� 陶家俊 � 创伤 人委员会都必须面对却拒绝面对的选择。 这种无力、不愿、否定选择的行为, 造成了 沉默与言说的疑难, 其背后是恶的庸常性 泛滥开来之后施暴民族和受害民族对纳粹 暴力的沉默和顺从,是历史的钟摆后拨、正 义的呼声迟来时为受害者、为文化劫难的 代言。死者和幸存者却无力自我言说。 创伤文化的第三个疑难是再现危机。 再现危机论拷问: 真切的创伤体验和心理 感受与关于创伤的真理言说和知识陈述的 矛盾;知识和语言意义上不同学科之间及 不同语言修辞和风格之间的偏离和差异; 传统的体制化文学规范与创伤文化叙事 (小说、回忆录、传记、证词、访谈、电影、照 片)之间的分离裂变。再现危机是既有知 识话语的危机, 因为它不可能再现不可再 现之事物; 或者说它不可能接近、表现、言 说创伤事件给予创伤文化主体造成的持 久、不断重复的痛苦心理现实和精神磨难; 同样它也不可能使我们重新认识文学艺术 独特的言说创伤、见证创伤、愈合创伤、重 构公共空间伦理和文化共同体纽带的作用。 为克服传统文化叙事的再现危机, 创 伤叙事突破传统叙事方法、技巧和类型, 使 用象征拟仿, 打破时间线型结构, 将多条情 节重叠交缠。受创主体反复讲述灾难场 景, 打破现实与幻想、生命与死亡、记忆与 遗忘、过去与现在的界限。它� 青睐过剩、 无法估量、极限僭越、自我粉碎、无拘束或 联想式的游戏, 等等。�( LaCapr a: 105)例如 在�宠儿�这部创伤叙事代表作中, 莫里森 恣意突破时间、意识、记忆和历史的边界, 神秘、恐怖的过去镶嵌在现在的�再记忆� 中,形成围绕创伤性暴力事件的辐射和离 散式网状结构。受创黑奴的过去以多种姿 态反复重演, 成为似乎永远占据意识和记 忆的此在。过去的经历与现在的经历重叠 交缠。死去宠儿的返世揭开了每个黑奴心 灵的创口, 揭开了黑人族群集体历史和文 化记忆深处的创伤秘穴。 卡普兰的�创伤文化:媒体与文学中的 恐怖与损失政治�分析大众传媒对� 9. 11� 事件的再现, 反思创伤叙事的文化价值。 她认为,创伤主体不仅包括施暴者和直接 遭受创伤的受害者, 而且包括旁观者、救援 人员、受害者的亲朋、媒体消费者、后代等 在时空上与灾难分离却又承受其间接影响 的人,这些受害者共同构成由时空分割的 创伤主体异质场域。媒体宣扬的主流政治 和意识形态, 只是我们感知创伤的一个层 面。如� 9. 11�创伤包括了街道和本土集体 创伤、媒体对创伤的过滤和建构、国家和民 族政治认同这三个层面。媒体和主流意识 形态对文化创伤的扭曲再现, 压制了街道 和本土话语。只有文学、艺术等文化形式 是愈合创伤的有效手段。这些形式借助叙 事的力量复活并清除创伤, 建构起创造生 命、延续生命、更新生命的文化转化空间。 法国哲学家利科( P . Ricoeur)在�时间 与叙事�中对创伤叙事的价值有精辟之语。 利科用叙事的充盈圆满来烛照西方思辨哲 学的偏狭残缺, 来复活人类生活体验的本 真样态。他认为, 只有在叙事中我们才完 整地感知时间, 将多样、分散的事件组合, 将前后断裂的历史体验参照融合。�虚构 小说赋予惊恐的叙述者一双眼睛 � � � 一双 见证、哭泣的眼睛��受难者痛苦的哭泣 不是为了复仇,而是为了讲述。�( 188 � 89) 结语 从弗洛伊德到德里达, 从心理分析到 后结构主义,从文学叙事到大众传媒,经几 代学者的阐释, 创伤已变成横跨不同学科 和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范式。尤其是对经 历了工业革命、两次世界大战、纳粹大屠 杀、殖民主义、恐怖主义的现当代人类而 言,创伤范式使我们认识到我们的身体、心 灵世界、文化乃至我们栖息的自然生命世 �124� 2011年 � � � � � � � � � � � � � � � � � � 外国文学 � � � � � � � � � � � � � � � � � � 第 4期 界,都与暴力和灾难是如此难分难解。现 代性以降的历史和文化布满了创伤裂痕, 甚至现代性也露出了创伤的根茎。从妇 女、儿童、种族、民族, 到被主流文化规范施 行了社会死亡手术的边缘群体, 在微观的 家庭场景中或是宏大的社会舞台上, 在弱 小卑微的生命旅程上或是动荡不定的民族 迁徙中, 个体和集体的文化心理中都充满 了怨愤、责难、痛苦、焦虑、冷漠或麻木。甚 至在心灵的荒漠中, 在遗忘与记忆之间的 厚墙前,创伤主宰了生命,幽灵扼死了想象。 对于当代西方人文社会学科研究领域 新生的创伤研究范式, 我们亦须注意, 其生 存繁衍的土壤是西方两百多年来的历史文 化。它立足并力图回应的, 是西方现代性 催发的全球化历程中无法祛除的暴力。因 此它骨子里始终洗脱不净西方文化价值体 系中以民族、自由、解放为政治理念, 在批 判暴力、悲悼创伤的同时将创伤泛化为绝 对本质主义的认知模式和无孔不入的意识 形态这种极端取向。它根本有别于强调 �天人合一�人文宇宙观、� 知行合一�人文 价值观、� 和而不同�社会交往伦理观的中 国儒家价值体系。 � 参考文献: 1. Abraham, Nicolas, and Maria T orok. T he S hel l and the K e rnel . Chicago: U of Chicago P, 1994. 2. Bollas, Christoph er. T he S had ow of th e Obj e ct . New York: Columbia UP, 1987. 3. Caruth, Cathy. � Int rodu ct ion to Psy choan aly sis, T rauma and Culture I.� A meri can I mag o ( 1991) 48/ 1: 1�12. 4. � . Unc laimed E xp er ie nce : T rauma, N arr ati v e, and H istor y . Balt im ore: T he Johns Hopkin s UP, 1996. � � 5. Cheng, Ann e Anlin. The Me lancholy of Race : P sy� ch oanalysi s, A ssimilat ion, and H id den Gr ief . Ox� f ord: OUP, 2001. 6. Fan on, Frantz. B lack S kin , Wh it e Masks . New York: Grove, 1967. 7. Felman , Sh oshana. Wri ting and Madness. Palo Al� t o: Stan ford UP, 2003. 8. Freud, Sigmund. � Mourning and Melancholia.� Standard Ed i tion of the Comp lete Psychological Works of S igmund Freud . Vol . 14. Lond on: H o� garth, 1968. 9. � . � T he Aetiology of H ysteria. � S tandar d Ed it ion of the Comp let e P sycholog ical Wor ks of S igmund Fr eud . Vol. 3. London: H ogarth, 1962. 10. � . Bey ond the P leasur e Pr inc ip l e . New York : Norton, 1989. 11. � . Civ i l iz at ion and I t s Di sconten t . New York : Norton, 1961. 12. � . Mose s and Monothei sm . N ew Yor k: Vintage, 1939. � � 13. Gilroy, Paul. A f t er Emp ir e : Me lanch ol ia or Con� v iv ial Cu lture? London: Rout ledge, 2004. 14. Herman, Ju dith. T r auma and R ecov ery . New Yor k: Basic, 1992. 15. Kaplan, E. Ann. T rauma Cu lture : T he P ol it i cs of T err or and L oss in Med ia and L it eratur e. Lon don : Rutgers UP, 2005. 16. LaCapra, Domin ick. Wri ting H istor y , Wri t ing T rauma . Balt imore: T he J ohns H opkins UP, 2001. 17. Luckhurst , Roger. The T rauma Quest ion . Lon don : Rout ledge, 2008. 18. Nandy, Ashis. T he I ntimate E nemy : L oss and R e� cove ry of Se lf Und er Coloniali sm. Oxford: OUP, 1983. � � 19. Ricoeur, P. T ime and N ar rat i ve . Vol. III. Chicago: U of Chicago P, 1988. 20. Thion g� o, Ngugi w a. Decoloni z ing the Mind : the P ol i ti cs of L anguag e in A f r ic an L it er atur e . L on� don: James Currey, 1986. 21. Win nicot t , D . W . Playing and R eali ty . Lon don : Routeldge, 1971. 作者单位: 北京外国语大学研究生处,北京 100089 �125� 陶家俊 � 创伤 inter actions among narr at ive , se lf and body in autobiog raphy , par ticularly in autopathogr aphy. PENG Zhen OnChekhov�s � The Fianc�e� � 84 Based on a comprehensiv e study of Chekhov�s sho rt sto ry � The F ianc�e�, this pape r systemat ically exam ines the � dynamic re sour ces� , the depar tur e po ints and the post�depar tur e exper ience o f the hero ine�s key action – � depar ture� . I t discusses the plo tting and manipulating o f the her oine�s action a t the ear lier stag e by the na rr ation o f the stor y in the ideo lo gy o f patr ia rchy , analyzes the bre akthrough fr om the ma le domination in the nar r ation o f the her oine�s � po st�depar tur e� expe rience a t the later st age, and th us ar gues that the rev ision o f the mo tiv e o f � fem ale liber ation� in the nar r ation makes the sto ry more significant and meaningful in the histor y of Russian liter ature. ZHANG Jinfeng Otherness and Identity in Daniel Deronda � 91 The Jew ish elements in Geor ge Elio t�s last novel Daniel Deronda have been fier cely atta cked by tr a� ditional critic ism, but if we v iew them f rom the pe rspective o f cultur al studie s, we w ill find that Elio t ha s chosen this subject de liber ate ly. She explor es the � o therness� of Jew s in the Chr istian society and their e f� f or ts t o build their ethnic and cultur al identity in an age o f tr ansfo rmation, thus re flecting Elio t�s human� istic concern and he r po litica l sensitivity. DING Junjun Reading Kater Murr as anAntibildungsroman� 98 E. T . A . H of fmann is consider ed a her etica l w r iter o f the German Romantic schoo l. His Lebensan� sichten des Katers Mu rr nebst fra gm enta rischer Bio gr aphie des Kapellm eisters Johannes K reisler in zuf�lligen Makulaturbl�tt ern , a novel o f dua l nar ra tiv e str uctur e, r ev eals the unso lv able cr isis that the individual encounters in the socia lization pr oce ss: estranged r ela tionship be tween ar t and rea lity, sepa ra tion betw een the subject and the w o rld and w ithin the subject itself. A s an Antibildung sroman, Kater Mur r no t only extends the concept o f educa tion in German liter at ur e, but a lso brings up its own ref lections upon it. TONG Ming The Uncanny � 106 The uncanny or unheimlich , as introduced by Freud in his 1919 e ssay Das Unheimliche , is ano ther expr ession o f � the re turn o f the r epr ession� o r � r epetitio n compulsion� in that f eelings o f dr ead and fr ight can o ften be tr aced to a f amiliar o rigin. Thus, the coexistence of unheim lich and heim lich constitutes the semantic co re o f the uncanny. Pr oceeding f rom the pr ima ry signif icance of psychoanalysis ( tha t it is the � Third Revo lution� challeng ing man�center ed know ledge) and the connection be tween � r epetitio n com� pulsion� and the unconsc ious, this essay then explo res a w ide r ange o f cha rac teristics o f the uncanny ( e. g. the re cur rence of negative emo tions, the co�presence o f unheim lich and heim lich , the r eturn of the repr essed thr ough doubling, rem embrance and fo r getting, how the uncanny re crea tes the past and how it funct ions as a specific str ate gy o f time) and furthermo re, expounds how the uncanny is a m anif es� t ation o f an ae sthetics o f nega tiv ity highly relev ant to the pr oduction and interpret ation of m odern and contem po rary liter ature, and how it has empowered theor etical consider ations re lated to nar r atives, po st� co lonialism and nationa lism. Tao Jia jun Trauma � 117 As the product o f the vio lence o f modernity and char acter ized by thr ee essential fea tur es o f intr u� sion, belatedness and compulsive repe tition, tr auma is the symptom o f the vio lent essence o f mode rn civ i� �159� Selected Abs t ract s liza tion. T r aum a study , deeply under the inf luence o f F reudian psychoana ly sis, tr av ersing h uman studie s and social sciences, ha s become one of the popular paradigms dom inating contem po rar y Western public po litical discour se, humanistic cr itique as w ell as histo rical and cultur al cognition. T r auma theo ry has un� der gone four phases o f development fr om F reudian psycho lo gical tr aum a theor y, P ost�Freudian psycho� log ica l tr auma theo r y, r ace/ gender tr aum a theor y to trauma culture theo ry . Fo llow ing the idea ls of de� m ocracy, justice, r ighteousness and humanity, contemporar y tr aum a cultura l study is bent on r eflecting on the apo r ias of trauma cultur e, the repr esenta tion of tr auma and the unique f unction o f cultur al fo rm s such as trauma liter atur e and ar t. ZHU L ingling Blanchot�s View on Language � 126 The conceptual language, Blanchot contends, is suppresses and � murde rs� to the rea l things tha t it conceptualizes, and is a
本文档为【创伤】,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79467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M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11
分类:
上传时间:2012-08-16
浏览量: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