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举报
开通vip

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工作规范 卫生部卫生应急办公室 二??七年六月 目 录 1 工作职责 ....................................................................................................................................... 1 1.1 国家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

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工作规范 卫生部卫生应急办公室 二??七年六月 目 录 1 工作职责 ....................................................................................................................................... 1 1.1 国家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 1 1.2 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 2 1.3 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 2 1.4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 3 2 组织机构与管理 ........................................................................................................................... 4 2.1 组织机构 ............................................................................................................................ 4 2.2 工作流程 ............................................................................................................................ 4 2.3 卫生应急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 4 3 监测与报告 ................................................................................................................................... 5 3.1目的和原则 ......................................................................................................................... 5 3.2 工作职责 ............................................................................................................................ 5 3.3 监测 .................................................................................................................................... 6 3.4报告 ................................................................................................................................... 11 4 调查与处置 ................................................................................................................................. 18 4.1 总则 .................................................................................................................................. 18 4.2 重大传染病事件 .............................................................................................................. 27 4.3 食物中毒 .......................................................................................................................... 30 4.4 职业中毒 .......................................................................................................................... 38 4.5核和辐射 ........................................................................................................................... 42 5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 47 5.1 目的 .................................................................................................................................. 47 5.2 职责 .................................................................................................................................. 47 5.3 工作内容 .......................................................................................................................... 48 5.4工作流程 .......................................................................................................................... 49 5.5 质量控制 .......................................................................................................................... 51 5.6 评估 .................................................................................................................................. 51 6 应急保障 ..................................................................................................................................... 52 6.1应急队伍建设 ................................................................................................................... 52 6.2 应急专家组织管理 .......................................................................................................... 54 6.3 应急培训与演练 .............................................................................................................. 56 6.4 应急信息网络建设 .......................................................................................................... 61 6.5 实验室应急能力建设 ...................................................................................................... 62 6.6物资储备和装备 ............................................................................................................... 69 6.7预案和技术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 72 7 指导与评估 ................................................................................................................................. 74 7.1目的 ................................................................................................................................... 74 7.2职责 ................................................................................................................................... 74 7.3 工作内容 .......................................................................................................................... 74 7.4 工作流程 .......................................................................................................................... 77 7.5质量控制 ........................................................................................................................... 79 为明确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职责~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依法、科学、规范、有序、高效地处臵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预案~制定本规范。 1 工作职责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专业技术机构。主要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监测、收集、报告与分析、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快速检测和实验室检测~提出和实施防控措施、进行效果评估、开展健康教育~相关人员的培训和演练~以及相应的物资、技术储备~提供技术指导~加强自身应急能力建设~完善应急机制~履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臵中的工作职责。 1.1 国家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 负责建立健全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相关信息的监测与预警系统~组织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对事件信息进行收集、报告与分析~对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预测和提出预警建议, ?指导下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调查处理,进行病原学、病因鉴定,参加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现场处臵、督导与评估工作, ?参与和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准备工作~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相关应急预案、技术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和规范、应急储备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组建应 1 急专家库和卫生救援队伍~开展应急技术培训和演练~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实验室网络, ?承担现场调查与处臵、实验室检测、医疗卫生防护、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等应急相关技术和用品的研究、开发与应用,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 1.2 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 负责辖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相关信息的监测与预警工作~组织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对事件信息进行收集、报告、分析与总结~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预测和提出预警建议, ?指导下级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调查处理和病原学、病因鉴定,参加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现场处臵、督导与评估工作, ?参与和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准备工作~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相关应急预案、技术标准和规范、应急储备计划~组建应急专家库和卫生救援队伍~开展应急技术培训和演练~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实验室网络, ?开展应急相关应用技术研究。 1.3 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 负责辖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相关信息的监测与预警工作~组织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对事件信息 2 进行收集、报告、分析与总结~对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预测, ?指导下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调查处理~参加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现场处臵、督导与评估工作~开展常见病原微生物检验检测和常见毒物、污染物的检验鉴定, ?参与和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准备工作~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相关应急预案、技术方案、应急储备计划,组建应急专家库和卫生救援队伍~定期开展应急技术培训和演练, ?组织开展防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健康教育, ?指导辖区内医疗卫生机构、学校等重点单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工作。 1.4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 负责辖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相关信息的监测与预警工作~组织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对事件信息进行收集、报告、分析与总结~对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预测, ?承担辖区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相关信息核实、早期现场调查与处理、标本采集、保存和完成初步调查报告工作~负责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现场处理、督导与评估、病原微生物常规检验和常见污染物的检验, ?参与和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准备工作~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相关应急预案、技术方案、应急储备计划,组建应急专家 3 库和卫生救援队伍~定期开展应急技术培训和演练, ?组织开展防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健康教育, ?指导辖区内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学校等重点单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工作。 2 组织机构与管理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设立应急管理部门或指定专人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建立健全各项应急管理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明确职责~责任到人~确保应急工作有效运行。 2.1 组织机构 国家、省与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设立卫生应急部门~负责应急工作的日常管理和组织协调,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由相关部门或指定专人负责卫生应急的日常管理工作。 2.2 工作流程 工作流程见附1图表。 2.3 卫生应急管理制度 ,1,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根据各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需要建立健全各项管理与工作制度~明确各相关部门和岗位职责~实行卫生应急工作规范化管理。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规章制度主要包含应对过程中的信息处理、监测预测、分析报告、现场处臵、物资储备、应急队伍、考 4 核评估、应急值守、奖励惩处等应急管理和工作制度。 3 监测与报告 3.1目的和原则 3.1.1目的 应用统一、规范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网络系统~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潜在因素、事件发生后的现场应急监测和影响因素的动态变化等信息开展连续、系统、完整的收集、分析、报告~及时发现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险因素~早期发现和准确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预报及制定应急对策与控制措施提供信息保障及科学依据。 3.1.2原则 ,1,综合性、前瞻性、敏感性和信息共享。 ,2,首接负责、属地管理。 ,3,突发公共事件分类负责。 3.2 工作职责 ? 负责本辖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业务管理和技术指导工作~实施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管理规范和相关方案~建立健全疫情报告管理相关的组织和制度。 ? 负责本辖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和反馈~预测预报突发事件发生、发展趋势~必要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突发事件预警建议。 5 ? 负责本辖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网络系统的编码维护、人口等基本信息更新~同级用户建立、角色配臵、权限管理。各级医疗机构的用户建立、角色配臵、权限管理由属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 ? 建立24小时疫情值班制度~动态监视本辖区的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信息~及时核实异常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相关信息事件。 ? 负责对本辖区的疫情信息分析相关数据备份~确保报告数据安全。 ? 开展对本辖区的传染病信息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的考核和评估。 ?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履行以上职责的同时~负责审核本辖区医疗机构和其他责任报告单位报告的传染病信息,在接到本辖区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责任报告单位的传染病信息报告后~承担相应的网络直报工作。 3.3 监测 3.3.1工作内容 3.3.1.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的要求~做好报告工作。 ,2,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不明原因死亡病例监测。 6 ,3,症状监测:例如医疗机构的传染病相关症候群监测,含不明原因肺炎监测,。 ,4,公共卫生综合监测点监测信息~包括公共场所、学校、企 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结构化面试题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财务人员各岗位职责公文事业单位考试事业单位管理基础知识 、社区组成的公共卫生监测点~有潜在危害因素的企、事业单位监测等。 ,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险因素搜索。国家、省、市指导、协助县级对不明原因疾病~预防接种引起的群体性反应或死亡事件、暴发性医源性感染病例,化学有毒物质等的分布范围和单位~对已知的污染源在环境中分布的浓度进行动态监测、药店抗生素用药监测等 。 ,6,其它媒介、宿主动物监测信息。国家、省、市要主动开展和指导、协助县级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动监测工作。 3.3.1.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信息接报 应开展24小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接报工作~并制定相应的值班工作制度。记录内容包括: ,1,发生单位、时间、地点, ,2,性质、暴露人数、健康危害人数、发病人数、死亡人数, ,3,发病原因、初步分析情况、已采取的应急措施、需要上级有关部门解决的疑难问题, ,4,发生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初步调查报告、进程报告、转归报告、结案报告, ,5,值班人员上报与请示情况、主管领导和上级领导批示情况, 7 ,6,报告时间、报告人、联系电话等。 3.3.1.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信息分析、报告、通报 ,1,监测信息分析、利用 ?各级疾控机构都要建立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制度, ? 每日对网络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动态监控~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完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统计信息月度、季度和年度报告。 ?对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收集到的各类信息、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定期组织专家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分析~预测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或潜在危险~并根据需要随时做出专题分析报告。 ?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结果要以定期简报或专题报告等形式向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同时~向下一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反馈。 ,2,监测信息报告与通报 监测发现有以下情形之一的 ~应当在接到报告后及时向上级疾控机构和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立即组织力量对报告事项调查核实、确证~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及时报告调查结果 。 ?发生或者极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 ?发生或者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 ?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放射源等丢失, ?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事件, 8 ?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生活饮用水污染、放射性污染, ?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生物恐怖事件, ?发生或者可能发生洪涝灾害、地震、海啸、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并极有可能引发灾后疫情, ?发生或者可能发生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3.3.1.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进行汇总、整合、分析~并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中突发事件的级别与响应原则~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重点防范措施的建议预警~以便由相应级别的人民政府决定向相关部门通报或必要时向公众公布防范警告信息。预警建议信息包括事件的性质、可能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与方式等。 3.3.2 工作流程 ,1,制定监测计划和方案。依据国家和省有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臵法律法规及相关的技术文件~制定辖区传染病等主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计划或方案。 ,2,设立监测点与建立健全监测网络。建立完善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根据监测计划和方案~选择设立各类国家、省、市和县级监测点~并建立综合监测预警网络。 ,3,组织培训、完善监测方案~统一监测方法。按监测计划与 9 方案要求~组织专业技术队伍~开展监测技术培训~完善监测方案~统一监测方法和标准。 ,4,实施监测。按监测计划和方案要求~做好监测过程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重点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核实和报告工作~确保监测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5,资料收集与分类汇总处理。 ,6,分析、论证、评估监测结果。组织专家进行预测预警的分析论证~必要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预警建议。 3.3.3 质量控制 通过监测过程各环境质量控制~评价工作开展的情况。具体指标见表3-3-1 。 表3-3-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工作过程控制 工作流程 关键控制点 基本要求 制定监测计划 基本要素的完整性 要素完整率100%,背景、目的、内容、 方法、分工与职责、经费预算、时间安 排等, 组织培训、统培训覆盖面及培训教材 培训覆盖率?90% 一监测方法 培训教材完整 实施监测 突发事件信息监测、核实、报告, 监测每天不少于2次、发现异常情况报 重点事件监测要严格按照国家、告及时率100%、核实率100% 省和市的监测方案执行。 监测规范、监测的数量和质量 监测总结 基本要素的完整性 要素完整率100%, 内容、方法、分工、 经费、时间、结果等, 预测预警 突发事件信息核实、分析~专家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提出预测预警率 讨论~提出预警建议 100% 资料规范归档 整理、档案化管理归档 资料归档完整率?95% 及时规范归档率100% 10 3.3.4评估 国家、省、市和县级疾控机构要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工作~并逐级评估监测效果。评估指标包括监测种类、次数、规范性等。具体评估指标见表3-3-2。 表3-3-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工作评估 项目内容 评估指标 指标的基本含义和测算公式 标准值 以县,市,区为单位疫实现网络直报单位数/辖区内乡级及网络直报率 100% 情网络直报 以上医疗单位数 疫情网络直报及时 及时率 网络及时报告数/发生数×100% 100, 报告及时率 按时报告数/应报告数×100% ?90% 哨点监测 数据准确率 数据准确数/应报告数×100% 信息内容 完整准确率 信息完整准确数/收集信息数×100% ?90% 事件报告 报告率 报告数/事件发生数×100% 100, 社会信息核实 核实率 核实数/报告信息数×100% ?80% 上报数/监测数×100% 监测结果的利用 上报率、反馈率 ?90% 监测反馈数/监测数×100% 3.4报告 3.4.1 工作内容 ,1,报告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身心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核和辐射事件以及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社会安全等事件引起的严重影响公众身心健康的公共卫生事件。 ,2,事件信息报告主要内容包括:事件名称、事件类别、发生时间、地点、涉及的地域范围、人数、主要症状与体征、可能的原因、已经采取的措施、事件的发展趋势、下一步工作计划等。 ,3,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案有关规定按事件性质、危 11 害程度、涉及范围~划分为特别重大,?级,、重大,?级,、较大,?级,和一般,?级,四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4,对收集、汇总、分析、接报的有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资料进行调查核实、综合评估~界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和级别~及时有效地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控制蔓延和扩散~减少危害。 3.4.2 报告途径与程序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结合实际~建立由省、市、县,市、区,级和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及村卫生室组成的监测网络~通过实行网上直报、核实报告和热线电话报告三种方式积极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和报告。 12 3.4.2.1报告流程图 3.4.2.2网上直报 医疗机构网上直报是指责任报告人填写突发事件登记表和报告卡后交本单位预防保健网上直报人员~由直报人员通过国家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网上直报。 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甲类和按甲类管理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肺炭疽、脊髓灰质炎病例或疑似病例进行网上直报后~还应按照规定时限~用电话向所在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报告。 不具备网上直报的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室,等应按照规定时限~以最快通讯方式向所在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报告~ 13 由所在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代为进行网上直报。 3.4.2.3 核实报告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甲类和按甲类管理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肺炭疽、脊髓灰质炎病例或疑似病例报告后应立即派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根据调查核实情况进行网上排除或确认报告~以及流行病学调查的网上直报~包括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突发事件进程与结案情况等。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法定传染病疫情应按相应规定时限向省、设区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同时~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向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3.4.2.4 热线电话报告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设立专门的24小时举报、咨询热线电话接听来自于其他有关单位、新闻媒体或个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的举报工作。 3.4.3 报告时限 获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应及时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属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应同时网络直报~直报信息由指定的专业机构审核后进入国家数据库。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应采用最快的通讯方式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报送属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专业机构~接到《突 14 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的专业机构~应对信息进行审核~确定真实性~及时进行网络直报~同时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报告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各级疾控机构要密切跟踪事态发展~随时报告事态变化情况。 救灾防病信息初次报告必须在县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确认发生灾害后24小时内上报~阶段报告可按日报进行上报~总结报告应在事件处理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上报。 3.4.4监测报告属地化管理 ? 县级以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应向所在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 铁路、交通、民航、厂,场,矿所属的医疗卫生机构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应向所在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 军队所属医疗卫生机构发现地方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就诊地方的传染病疫情~应向所在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 若发现异地感染甲类和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发现地疾控机构应及时报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及时向感染地相关部门通报情况。 3.4.5事件信息的动态报告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责任报告单位~在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后~要详细询问事件名称、事件类别、发生时间、地点、 15 涉及的地域范围、人数、主要症状与体征、可能的原因、已经采取的措施、事件的发展趋势、下一步工作计划等。并按事件发生、发展和控制的过程~收集相关信息~做好初次报告、进程报告和结案报告。 3.4.5.1 初次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事件名称、初步判定的事件类别和性质、发生地点、发生时间、发病人数、死亡人数、主要的临床症状、可能原因、已采取的措施、报告单位、报告人员及通讯方式等。 3.4.5.2 进程报告 报告事件的发展与变化、处臵进程、事件的诊断和原因或可能因素~势态评估、控制措施等内容。同时~对初次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进行补充和修正。重大及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至少按日进行进程报告。 3.4.5.3 结案报告 事件结束后~应进行结案信息报告。达到《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分级标准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结束后~由相应级别卫生行政部门组织评估~在确认事件终止后2周内~对事件的发生和处理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其原因和影响因素~并提出今后对类似事件的防范和处臵建议。 3.4.6事件分级确定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责任报告单位在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 16 件网络直报时~可先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或各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进行初步分级确定~必要时再由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专家组进行最终的分级确定。 3.4.7 质量控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质量控制关键是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的时限报告。具体控制指标见下表3-4-1 表3-4-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过程质量控制 工作流程和步骤 关键控制点 基本要求 建立网络直报系统 系统覆盖、运行状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相关事件网络直报率100% 设备维护 设备完好 网络设备完好率100% 报告 填报内容准确、完整情况 报告卡的完整率100%、准确率? 95% 按规定及时填报 报告及时率100% 实时监控记录齐全 完整率?95% 审核 审核时间 核实及时率100% 核实记录完整 完整率?95% 资料归档管理 资料分类整理 完整率?95%,分类整理完整资料/资料总数, 及时归档、规范管理 及时归档率100%,按时归档资料/资料总数, 3.4.8评估 各级疾控机构每年要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情况的逐级评估工作。 县级疾控机构每年对辖区医疗单位突发事件报告、网络使用及维护情况、值班情况开展2次检查指导。国家、省和市级疾控机构每年对县级疾控机构突发事件报告、网络使用及维护情况、值班情况开展检查指导。评估指标见表3-4-2。 表3-4-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评估指标 项目内容 控制效果的评估指标 指标的基本含义或测算公式 指标值 初次报告 及时率 规定时间内报告事件数/应报告事件数×100, 100% 进程报告 报告率 有进程报告事件数/应有进程报告事件数×100% 100, 17 结案报告 及时率、完整率 及时结案事件数/应结案事件数×100, 100, 实际结案事件数/实际报告事件数×100, 特殊情况报告 及时率、完整率 实际报告情况是否符合上级要求 100, 4 调查与处臵 4.1 总则 4.1.1 目的 通过对可能或已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现场调查与处臵~确定事件性质与强度~查明病因和相关危险因素~提出有针对性预防控制措施~及时控制和消除事件的危害和影响~保障公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4.1.2 调查与处臵原则 科学决策、统一指挥,控制优先、协同处臵,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动态管理、适时调整,风险沟通、稳定社会。 18 4.1.3 现场工作内容 现场工作启动 现场工作准备 包括技术、人员、物资、后勤、其他等准备 1. 现场通气会 2 .核实疫情 3. 设计调查表、确定病例定义 现场工作实施 4. 搜索病例 5. 流行病学调查 6. 标本采集、运输和检测 现场工作结束 7. 描述性分析、提出假设 8. 提出防控措施建议 9. 进一步深入的流行病学调查 资料归档 10. 撰写工作报告 4.1.3.1 现场工作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事件相关信息后~应立即核实信息是否属实~经初步证实后立即报告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并迅速组织进行现场调查和实施控制措施。 事件规模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应级别时~根据分级处臵的原则~建议卫生行政部门报请当地政府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4.1.3.2 现场工作准备 现场工作组在赶赴现场前~应了解事件的性质、发生的地点,单位,、时间、发病人数、死亡人数、受威胁人数,对已有的资料进行 19 分析~形成初步假设~针对假设起草现场工作方案。并从技术、人员、物资和后勤保障等方面进行准备。 1.技术准备:根据已经掌握的线索~开展文献检索或复习~向有关专家请教~以及与相关实验室联系现场采样和检测准备事宜。 2.人员准备:根据事件性质~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参加现场处臵工作组。出发前明确职责和分工。 3.物资准备:个人防护用品~样本和标本采集、运输的设备和工具~现场快速检测设备和试剂~预防药物或疫苗~消杀器械~调查取证器材,包括照相机、录音笔等,~调查表、执法文书、参考资料,专业、法律等,~宣传资料~通讯设备、电脑、现场联系资料,联系人及联系电话,等。 4.后勤保障:车辆、交通、食宿等。 5.其它事项:与事件发生地取得联系~约定预备会~交流情况、共同商讨现场工作方案和实施计划。 4.1.3.3 现场工作实施 事件的调查与处臵必须根据预案,或技术方案,的规定有序进行。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现场通气会 现场工作组一旦到达现场~应立即与当地有关部门一起召开有关会议~了解情况~交流意见~安排布臵有关工作。主要内容: ,1,听取汇报:?了解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以及最新情况,?了解当地过去有无类似事件发生,?发病地区人群近期与事件相 20 关的生产、生活、娱乐等相关活动情况,?共同暴露或接触人群,?已采取的措施及其效果,?周边地区或单位有无类似病例发生。 ,2,确定现场工作计划:商讨现场工作思路~列出现场必须完成的工作项目,确定联络人和现场工作例会制度。 ,3,商议初步的预防控制措施实施计划:根据对已有资料的分析和已采取的措施效果~形成初步的预防控制方案~商议落实实施计划。 2(核实疫情 与参与诊治的临床医生进行访谈~查阅病历记录~核实化验结果~收集临床相关资料,访视部分病例~必要时亲自对现症病例进行体格检查和采样检测。根据病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结果~结合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对疫情性质做出初步判断。 3(设计调查表~确定病例定义 根据事件性质~采用现有调查表或根据现场具体情况进行补充修订或重新拟订。在病原或流行因素还未明确的情况下~调查表的内容应该全面和详尽。 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应包括以下内容:?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工作单位、联系方式等,?临床相关信息:发病日期、就诊日期、临床症状、体征、就诊和治疗情况、临床检查和化验结果等~以及病情的进展或转归,?流行病学信息:患者感染、暴露来源及途径等,?采样、检测情况及结果。 在初步调查的基础上建立病例定义~定义应包括时间、地点~ 21 人群范围界限~以及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等基本内容。病例定义可分为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在现场调查早期或搜索病例阶段~建议使用敏感性高的病例定义,在病因研究阶段应使用特异性高的病例定义。 4(搜索病例 按照确定的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列出病例信息清单,或一览表,~并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 除在事件发生地通过医院、社区调查、接触者追踪进行病例搜索外~还需要了解周边地区或单位有无类似病例发生。同时可建立临时的监测系统~动态收集新发病例资料。 5(流行病学调查 ,1,个案调查 对发现并核实后的每一个病例都应及时地进行详尽的流行病学调查~完整地逐项地填写个案调查表。在进行个案调查时应注意对调查表中虽然没有列入~但在调查中发现有流行病学意义的内容,线索,应进行详细追问和描述~特别要注意收集指征病例和特殊病例的资料。 ,2,专题调查 在个案调查的基础上~根据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某些专题调查。专题调查应有针对性~针对某一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调查前应设计专用调查表和调查提纲~在调查过程中要注意采集有价值的标本。 22 6(标本采集、运输和检测 根据调查情况~采集患者、宿主动物和传播媒介等标本~及时进行实验室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测~明确病因或病因线索。 ,1,按照及时、准确、代表性和安全的原则~分别采集足量、足够样品。所有样品都应按照不同的检测目的保存~以备检测。 ,2,样品采集后要按样品运输管理规定尽快送实验室~实验室在接到样品后要立即进行检测~综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以最快的速度出具检测报告。能在现场完成检测的标本应进行现场快速检测。 ,3,样本采集、检测过程中应当执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严格遵守有关技术操作规程~采取有效防护措施防止交叉感染、环境污染等。对样本采集、检测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7(描述性分析~提出假设 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对调查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分析~选用恰当的统计图表~以形象、直观、明了的方式展示疾病三间分布状况。必要时~建立和提出病因假设。病因假设应具有合理性~可解释各种分布的特征,被调查中的事实所验证,能够解释大多数的病例情况。 8(提出防控措施建议 事件发生初期~即使没有明确的与病因有关的流行病学证据~也要提出并采取特定的公共卫生措施。首先~应对事件的危险度进 23 行初步评估~在此基础上以减少发病和死亡为目的~根据以下原则采取相应的紧急措施: 根据事件的起因、发生发展途径~以及事件的特征确定控制和预防措施。现场控制措施主要包括控制或消除传染源,危险源,、减少与暴露因素的接触、保护易感,高危,人群, 开展卫生救援~控制事态的进一步发展。在现场处臵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 ,1,开展卫生救援~协助救治病人~怀疑为传染病时~应对尚未隔离的病人进行隔离治疗, ,2,对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共同暴露者,进行追踪和医学观察, ,3,必要时~对易感,高危,人群进行预防服药、应急接种~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 ,4,在现场及周边地区开展主动监测~必要时实行日报、零报, ,5,提出对传染病划分疫点、疫区的建议,对影响范围广的疫情或污染中毒事故应视情况~协助有关部门制定疫区、事故污染区封锁、人员疏散方案。 ,6,承担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流行病学、标本采集和检测等工作~提出防控措施建议~评价措施效果。 ,7,化学毒物、职业中毒的现场卫生救援:协助救助病人、分析中毒原因~控制可疑场所和物品,提出划分控制区域的建议,协助有关部门制定疏散或隔离受威胁人群的方案~提出个体防护措施 24 建议~对中毒事件现场周围可能影响人体健康的区域进行毒物监测和人群健康状况的监控~配合现场应急指挥部和卫生行政部门~解决事件造成的公众心理学问题~正确引导公众积极合理的参与并配合事件处理工作。 ,8,核事件和辐射事件的现场卫生救援:调查可能和已经受到辐射照射和放射性污染的人员情况~协助进行分类医学处理,初步估计人员受辐射照射的剂量,开展人员放射性污染检测和污染人群的去污处理,指导公众做好个人防护,参与饮用水和食品的放射性监测和控制。 9(进一步深入的流行病学调查 针对可能的危险因素、传播途径和暴露人群~应用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大多为回顾性队列研究,等分析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病因假设、传播规律等进行调查。 10(撰写现场工作报告 现场调查报告可以分为初次报告、进程报告、阶段报告、结案报告。在暴发疫情应急处理过程中要及时完成相应的现场报告。 ,1,发生,初次,报告 发生报告是指在事件发生后或到达现场对事件进行初步核实后~根据事件发生情况及初步调查结果所撰写的调查报告。报告强调时效性~要求快速、内容简要。 ?主要针对事件的发生、发现过程及事件的诊断或特征进行扼要的描述~简要分析对事件性质、波及范围以及危害程度的判断等, 25 ?简要介绍已经掌握的事件相关特征资料~如病例的时间、人群、地区分布, ?简要分析事件可能的发展趋势~如疫情可能的走向, ?初步分析事件的原因,可疑因素,, ?下一步要采取的措施或开展的相关工作等。 2(进程报告 进程报告主要用于动态反映某事件调查处理过程中的主要进展、预防控制效果及发展趋势~以及对前期工作的评价和对后期工作的安排或建议。进程报告强调持续性。 ?在获取新的信息后及时完成~否则就失去了该类报告撰写的意义~应在开始调查后每隔1,2天完成一份~对出现的新情况进行报告。 ?随着调查工作的开展和现场控制措施的落实~如果事件趋于逐步稳定~没有什么新的变化~在现场调查处理的中后期~进程报告的时间间隔可根据情况相应延长。 ?进程报告要有连续性~可有多次。 3(阶段报告 阶段报告是在事件调查处理持续较长时间时~每隔一段时间对调查事件所进行的阶段性总结报告~主要用以对前期调查研究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回顾~对事件处理情况进行阶段性评价~并对事件发展趋势及后期工作进行展望。 4. 结案报告 26 结案报告是在事件调查处理结束后~对整个事件调查处理工作的全面回顾与总结~包括事件的发现、病人的救治、调查研究工作的开展及其结果、预防控制措施及其效果、事件发生及调查处理工作中暴露出的问题、值得总结的经验教训、做好类似工作或防止类似事件发生的建议等。 4.1.3.4 现场工作结束 当现场调查资料的收集和初步分析工作基本完成~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可结束现场工作。在撤离现场前应与当地有关部门召开会议~对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处臵工作进行正式的总结~反馈调查结果和工作建议。 4.1.3.5 资料归档 现场工作结束后~应及时完成现场工作的总结~将现场调查资料进行归档。 4.2 重大传染病事件 4.2.1工作内容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现场工作内容与要求见表4.2.1 表4.2.1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现场工作内容 工作内容与要求 县级 地(市)级 省级 国家级 ?,?级事件 1.接到相关信息立即进行初步核实 ?,?级事件 ?,?级事件 ?级事件 苗头事件 2.初步核实后,按时限和程序报告上级业?,?级事件 ?,?级事件 ?,?级事件 ?级事件 务与同级卫生行政部门 苗头事件 27 表4.2.1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现场工作内容 工作内容与要求 县级 地(市)级 省级 国家级 ?,?级事件 3.现场应急组织与准备 ?,?级事件 ?,?级事件 ?级事件 苗头事件 ?,?级事件、 ?,?级事件、 ?级事件、 4.派出专家与下级组成联合调查组 — 领导批示、下级领导批示、下级领导批示、下级 请求其它事件 请求其它事件 请求其它事件 5.核实诊断或事件定性 ?级事件 ?级事件 ?级事件 ?级事件 6.提出病例定义 ?级事件 ?级事件 ?级事件 ?级事件 ?,?级事件 指导、协助 指导 指导 7.病例搜索与主动监测 苗头事件 ?,?级 ?,?级 (?级) ?,?级事件 8.感染来源调查 ?,?级事件 ?,?级事件 ?级事件 苗头事件 ?,?级事件 9.传播途径调查 ?,?级事件 ?,?级事件 ?级事件 苗头事件 10.易感人群调查 ?级事件 ?级事件 ?级事件 ?级事件 11.暴露因素调查 ?级事件 ?级事件 ?级事件 ?级事件 ?,?级事件 指导、协助 指导 指导 12.密切接触者搜索追踪 苗头事件 (?,?级) (?,?级) (?级) ?,?级事件 13.采集相关标本、运送 ?,?级事件 ?,?级事件 ?级事件 苗头事件 ?,?级事件 14.实验室特异性检测 ?级事件 ?,?级事件 ?,?级 苗头事件 ?,?级事件 15.提出防控措施与实施计划 ?,?级事件 ?,?级事件 ?级事件 苗头事件 ?,?级事件 16.病例隔离 — — — 苗头事件 ?,?级事件 指导、协助 指导 17.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 — 苗头事件 (?,?级) (?,?级) 指导、实施 指导 督导 督导 18.疫点消毒 (?,?级) (?,?级) (?,?级) (?级) ?,?级事件 19.风险沟通,健康教育 ?,?级事件 ?,?级事件 ?级事件 苗头事件 ?,?级事件 20.现场调查报告(初步、进程、结案等) ?,?级事件 ?,?级事件 ?级事件 苗头事件 ?,?级事件 21.开展事件及其防治效果评估 ?,?级事件 ?,?级事件 ?级事件 苗头事件 22.撰写现场工作总结与反馈 ?级事件 ?级事件 ?级事件 ?级事件 23.事件资料归档立卷 ?,?级事件 ?,?级事件 ?,?级事件 ?级事件 28 4.2.2 现场工作方法和实施步骤 重大传染病工作方法和实施步骤可参考总则。 4.2.3质量控制 表4.2.3 重大传染病事件现场调查与处臵工作质量控制要求 项目 控制关键点 基本要求 现场处臵队伍 人员配备、响应时1(人员配臵合理、分工明确、联络机制建立~达到科 间、处臵物品、联学决策、统一指挥的要求, 系例会 2(接报相关信息后及时响应, 3(携带物品、设备满足现场工作需要, 4(每天工作联系例会。 现场工作计划 主要内容、实现方目的明确、有基本情况调查、病例定义、个案调查、搜 法、进度与保障 索病例具体内容与要求~以及实现方法~有必要的专题 调查的方案~进度、分工、组织原则及物资等保障明确。 流行病学调查 基本情况调查、病1(基本情况调查应包括与事件有关人口、风俗、工作、 例定义、个案调查、生活、卫生习惯~历史与周边地区发病等情况, 搜索病例、专题调2(病例定义有合理的敏感性、特异性~分类标准~便 查 于分类管理~符合成本效果原则。 实验室检测 标本采集的代表1(标本来源有代表性~应包括病人、密接者、环境、 性、符合技术与安宿主、其他媒介等, 全等相关规定 2(检测实验室有合法资质。必要时~需不同试验室复 核结果, 3(标本采集、检测、登记、储存、运输、接交等要符 合技术与安全等相关规定 防控措施实施 针对性、有效性~1(按要求隔离治疗, 措施保障到位 2(对密接者实行医学观察, 3(根据调查结果~采取有针对性措施,措施实施后~ 效果良好, 4(各种防控措施所需的物资、经费、技术保障落实。 事件信息报告 初次、进程和结案初次报告要求快速、简洁、基本信息完整,进程报告要 报告 求连续、快速、精练,结案报告全面、准确。 现场工作总结 书面报告与反馈 1(书面报告应明确回答:任务来源~队伍组织~工作 目的、主要工作内容、方法~进度与保障,事件基本情 况、发生经过~临床学特点,发病强度~症状体征分布、 潜伏期~疾病三间分布,流行因素,感染来源、传播方 式~传播连、暴露因子及其影响因素,,实验室检测,病 原病因,,防治措施与效果,结论~问题与建议等。 2(及时以会议或者文件等形式向有关部门反馈调查结 29 表4.2.3 重大传染病事件现场调查与处臵工作质量控制要求 项目 控制关键点 基本要求 果、问题与建议。 4.2.4评估 评估原则上在事件结束后1个月内完成~须按本质量控制指标结合事件的具体情况拟定评估实施方案。可根据事件案卷资料、事件后续监测信息、必要的典型调查等信息~组织专家讨论会~对事件进行评估~做出书面报告。评估的重点内容包括: ? 事件性质是否明确~包括诊断、强度,罹患率,、级别等, ? 流行病学病因、病原病因及其影响因素是否明确, ? 事件控制及其效果~包括防控措施的针对性、有效性~成本效果、成本效益、社会效益~措施落实的保障机制等如何, ? 事件处臵的组织响应、程序、部门协作、动态管理、技术操作规范、病因调查与检测方法及其推断等是否合理、科学, ? 信息报告、风险沟通、健康教育等工作开展如何。 4.3 食物中毒 承担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食物中毒事件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标本采集和检测等工作~配合查明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经过,确定食物中毒病例、查明中毒食品、确定食物中毒致病因素、查明造成食物中毒的原因——致病因素来源及其污染、残存或增殖原因等,~提出采取控制食物中毒措施的建议。必要时~参与中毒患者抢救和治疗工作。 30 4.3.1工作内容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食物中毒现场工作内容与要求见表 表4.3.1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食物中毒现场工作内容 工作内容与要求 县级 地(市)级 省级 国家级 ?,?级事件 1.接到报告后立即对事件进行初步核实 ?,?级事件 ?级事件 — 苗头事件 2.初步核实后~书面报告上一级业务与?,?级事件 ?,?级事件 ?级事件 — 同级行政部门 苗头事件 ?,?级事件 3.现场应急组织与准备 ?,?级事件 ?级事件 — 苗头事件 ?,?级事件 ?级事件 领导批示、下 领导批示、下领导批示、下4.派出专家与下级组成联合调查组 — 级请求其它事 级请求其它事级请求其它事 件 件 件 ?,?级事件 5.核实诊断或事件定性 ?,?级事件 ?级事件 — 苗头事件 ?,?级 ?,?级 6.提出病例定义 事件 ?级事件 — 事件 苗头事件 ?,?级事件 指导、协助 指导 7.病例搜索与主动监测 — 苗头事件 ,?,?级, ,?级, 8.暴露有害食品调查,包括发病时间、3 ?,?级事件 天内可疑餐次、进餐时间、就餐地点、?,?级事件 ?级事件 — 苗头事件 可疑中毒饮食及食用量等, ?,?级事件 9.暴露有害食品人员调查 ?,?级事件 ?级事件 — 苗头事件 10. 卫生学调查,可疑食品的采购、运?,?级事件 ?,?级事件 ?级事件 — 31 表4.3.1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食物中毒现场工作内容 工作内容与要求 县级 地(市)级 省级 国家级 输、贮藏、加工和制作过程等各个环节苗头事件 的卫生情况, ?,?级事件 11.相关标本采集、运送、检测 ?,?级事件 ?级事件 — 苗头事件 ?,?级事件 12.提出防控措施建议并配合实施 ?,?级事件 ?级事件 — 苗头事件 ?,?级事件 13.参与中毒病人的救治指导 ?,?级事件 ?级事件 — 苗头事件 ?,?级事件 14. 暴露有害食品人员调查医学观察 — — — 苗头事件 15. 中毒食品和中毒场所的控制与处理?,?级事件 ?,?级事件 ?级事件 — 的技术建议 苗头事件 ?,?级事件 16.风险沟通~健康教育 ?,?级事件 ?级事件 — 苗头事件 ?,?级事件 17.现场调查报告,初步、进程和结案等, ?,?级事件 ?级事件 — 苗头事件 ?,?级事件 18.开展事件及其防治效果评估 ?,?级事件 ?级事件 — 苗头事件 ?,?级事件 19.撤离现场前撰写现场工作总结 ?,?级事件 ?级事件 — 苗头事件 ?,?级事件 20.撤离现场前召开反馈会议 ?,?级事件 ?级事件 — 苗头事件 ?,?级事件 21.事件资料归档立卷 ?,?级事件 ?级事件 — 苗头事件 32 4.3.2 现场工作方法与实施步骤 事件的调查与处臵必须根据预案,或技术方案,的规定有序进行。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4.3.2.1现场通气会 见总则“4.1.3.3 现场工作实施”现场通气会。 4.3.2.2核实疫情 见总则“4.1.3.3 现场工作实施”核实疫情。 4.3.2.3设计调查表~确定病例定义 见总则“4.1.3.3 现场工作实施”设计调查表~确定病例定义部分。在“个案调查表”设计中~有关流行病学信息应重点描述患者发病前72小时内摄入的食物~可疑的食品、进食时间、进食场所、进食数量等。 4.3.2.4搜索病例与个案调查 见总则“4.1.3.3 现场工作实施”搜素病例与个案调查。主要对共同暴露者按照确定的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 4.3.2.5现场卫生学调查 根据事件发生的特点和对患者调查的资料初步判断中毒病因~围绕可疑中毒食品进行以下环节的卫生学调查:?食品原料的来源和卫生状况,?可疑中毒食品的工艺配方,?食品生产至食用前的整个加工过程和现场环境~尤其应注意分装、储存的条件、时间及 33 使用的工具和用具,?接触可疑中毒食品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有无健康证、近来病史等,、培训情况及卫生习惯,?其它与可疑中毒食品有关的生产经营环节。 4.3.2.6样品采集、运输和检测 要根据已经得到的中毒事件流行病学特点和卫生学调查结果~初步确定应进行现场或实验室检验的项目~有针对性地采集现场样品~以便能够明确找到中毒食品。现场采集的样品包括:?可疑食品的剩余部分、半成品和原料,?生产设备上的残留物,?食品加工工具、用具及食品容器、餐饮具、抹布、操作人员双手等接触食品物品的涂抹样,?中毒患者的大便、血液、尿液、呕吐物或洗胃水等,?从业人员粪便、肛拭子、咽拭、疮疖脓液等,?其他与食物中毒有关的可疑样品。 样品的运输、检验参见总则“4.1.3.3 现场工作实施”标本采集、运输与检测部分。 4.3.2.7描述性分析~提出假设 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对调查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分析~选用恰当的统计图表~以形象、直观、明了的方式对调查资料进行全面的描述分析~提出假设。主要内容: ? 统计罹患率~用比较法确认暴发或流行, ? 描述与解析三间分布~包括临床表现~家庭、社区及其时间的聚集性, 34 ? 分析可能暴露因素,有害食品,假设, ? 分析可能受染来源及其原因假设~为进一步验证假设研究提供依据。 4.3.2.8提出防控措施建议 事件发生初期~即使没有明确的与病因有关的流行病学证据~也要提出并采取特定的公共卫生措施。首先应对事件的危险度进行初步评估~在此基础上以减少发病和死亡为目的~根据以下原则采取相应的紧急措施: ? 开展卫生救援~协助救治病人, ? 对疑似病例、暴露者进行追踪和医学观察, ? 提出事件现场临时控制措施建议:包括保护现场~封存中毒食品或可疑中毒食品,封存被污染的食品用工具、用具和设备~并责令进行清洗消毒,暂时封锁被污染的与食物中毒事件相关的生产经营场所,责令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追回已售出的中毒食品或可疑中毒食品,对已明确的中毒食品进行无害化处理或销毁。 (4)提出防止事件危害进一步扩大措施的建议:包括停止出售和摄入中毒食品或疑似中毒食品,当发现中毒范围仍在扩展时~应立即向当地政府报告,如有外来污染物~应同时查清污染物及其来源、数量、去向等~并采取临时控制措施,如中毒食品或疑似中毒食品已同时供应其他单位~应追查是否导致食物中毒,根据事件控制情况的需要~建议政府采取其他相应的控制和预防措施, ?必要时~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服药、应急接种~针对性地开 35 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 4.3.2.9进一步深入调查 参见总则“4.1.3.3 现场工作实施” 进一步深入调查部分。 4.3.2.10撰写现场工作报告 参见总则“4.1.3.3 现场工作实施” 撰写现场工作报告部分。 4.3.2.11现场工作的结束 参见总则“4.1.3.3 现场工作实施”现场工作的结束部分。 4.3.3质量控制 食物中毒事件现场调查与处臵工作质量控制要求见表 表4.3.3 食物中毒事件现场调查与处臵工作质量控制要求 项目 控制关键点 基本要求 现场处臵队伍 同“表4.2.3 ” 同“表4.2.3 ”现场处臵队伍要求 现场工作计划 同“表4.2.3 ” 同“表4.2.3 ” 现场工作计划要求 流行病学调查 同“表4.2.3 ” 同“表4.2.3 ” 流行病学调查要求 卫生学调查 原料来源~工艺配方、1.食品原料的来源和卫生状况, 加工现场卫生~分装、2. 可疑中毒食品的工艺配方, 储存、运输~从业人3. 食品生产至食用前的整个加工过程和现场环境~尤其应注 员的健康情况 意分装、储存的条件、时间及使用的工具和用具, 4. 接触可疑中毒食品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有无健康证、近 来病史等,、培训情况及卫生习惯, 5. 其它与可疑中毒食品有关的生产经营环节。 实验室检测 标本采集的代表性、1.样品有代表性~包括:可疑食品的剩余部分、半成品和原料~ 符合技术与安全等相生产设备上的残留物~食品加工工具、用具及食品容器、餐饮 关规定 具、抹布、操作人员双手等接触食品物品的涂抹样~中毒患者 36 的大便、血液、尿液、呕吐物或洗胃水等~从业人员粪便、肛 拭子、咽拭、疮疖脓液等~其他与食物中毒有关的可疑样品等, 2. 其他参见“表4.2.3 ”。 防控措施与实施 针对性、有效性~实1.现患隔离治疗~注意危重病人的抢救, 施保障 2. 暴露者实行医学观察, 参见传染病 3. 根据疾病的特点、流行病学与卫生学调查确定危险因素采 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4. 各种措施物资、经费、技术保障~责任到人。 事件信息报告 参见“表4.2.3 ”。 参见“表4.2.3 ”。 现场工作总结 参见“表4.2.3 ”。 参见“表4.2.3 ”。 4.3.4评估 原则上在事件结束后1个月内完成~必须按本质量控制指标结合事件的具体情况拟定评估实施方案。可根据事件案卷资料、事件后续监测信息、必要的典型调查等信息~组织专家讨论会~对事件进行评估~做出书面报告。评估的重点内容: (1) 事件性质是否明确~包括诊断、强度,罹患率,、级别等, ? 中毒原因及其影响因素是否明确~包括:?查明中毒食品~?确定食物中毒致病因素:查明造成食物中毒的原因、致病因素来源及其污染、残存或增殖原因等 ? 其余参见“4-2-4 ”。 37 4.4 职业中毒 4.4.1 基本任务 拟订突发职业中毒事件的现场调查方案、现场卫生救援程序、实施现场卫生救援、减少人员伤亡和健康危害。 4.4.2工作内容 ,1,按照分级响应、属地为主的原则~特别重大职业中毒事件的卫生救援由卫生部组织实施,重大职业中毒事件、较大职业中毒事件和一般职业中毒事件的卫生救援分别由省级、市级和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实施。 ,2,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同级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做好职业中毒事件的现场卫生应急处理工作。国家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全国职业中毒事件的卫生救援指导和支援任务~省、市、县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实施各自所辖行政区域内的职业中毒事件的卫生救援工作。 ,3,突发职业中毒事件需要进行现场卫生救援时~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同级政府应急指挥部和同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指挥领导下~实施现场公众卫生防护~提出保护公众健康的措施和建议~做好突发职业中毒事件的卫生应急救援工作。 突发职业中毒事件的现场卫生救援内容主要包括: ? 现场调查:首先了解事件概况~包括时间、地点、事件经过、中毒人数、死亡人数等,然后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现场勘察~ 38 调查现场环境状况、生产工艺流程、安全防护措施等情况。 ? 样品采集和快速检测:根据现场初步调查结果~选择合适的采样工具和容器~采集足量具有代表性的样品。有条件时~还应进行现场快速检测~为现场应急处理提供重要依据。 ? 事件评估:事件发生后~立即组织人员对事件进行初期评估~评估内容包括毒物种类、数量、可能暴露的范围、人员伤亡情况、事件发展趋势、卫生救援资源状况等,事件处理过程中~还应根据情况变化~及时跟踪评估,事件处理完毕后~对整个事件进行全面评估。 ? 提出现场处理措施建议:结合现场调查和初期评估结果~及时向事件现场应急指挥部和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各项现场处理措施的建议。 ? 提出个体防护措施建议:根据现场毒物的种类和数量~以及生产工艺流程~指导现场救援人员穿戴合适的防护装备~并及时向现场应急指挥部和卫生行政部门提出有关周围可能发生健康危害区域内人群的个人防护措施建议。 ? 毒物和人群健康的监测:对中毒事件现场周围可能影响人体健康的区域进行毒物监测和人群健康状况的监控。 ? 公众引导:配合现场应急指挥部和卫生行政部门解决事件造成的公众心理学问题~正确引导公众积极合理的参与并配合事件处理工作。 39 4.4.3 工作流程 ,1, 接受卫生行政部门委托, ,2,收集有关突发职业中毒事件监测、报告资料, ,3, 按照分级响应、属地为主的原则~开展人群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毒物样品的采集和检测~了解人员中毒情况和现场处理情况, ,4, 结合调查和收集到的资料~综合评估~提出突发职业中毒事件卫生救援建议~书面报告同级卫生行政部门。 现场工作流程见图1。 现场救援 方案 现场调查 协助医疗 毒物类别毒物现场 救治 快速检测 及数量评 估 事件个体防人群健康健康教育 护措施建议 监控 心理应激 干预 救援效果检查 发现问题、调整方案 图1 现场卫生救援流程 40 4.4.4 质量控制 有完善的救援方案,现场调查快速,现场救援措施落实好,毒物检测和监测及时,卫生救援资源满足现场救援要求,现场救援数据记录完整、统计全面、无差错,现场救援设备状态好,样品采集规范~有质量保证措施,可能影响人体健康的区域监测工作到位。具体见表4-4-1。 表4-4-1 现场救援工作的过程控制 工作流程和步骤 关键控制点 基本要求 根据现场调查情况拟订救援措施可操作性 救援措施科学、有效 现场救援方案 采取现场调查和应急救对事件涉及人员的调查和人员调查率100% 援措施 分类处理措施 现场救援设备运行完好率100% 毒物快速检测和监测 检测数据的分析利用 及时报告和分类处理~分析评价卫 生学后果~提出卫生救援建议 现场采集毒物检测样品 样品采集的规范性、完整样品采集规范率95%以上 性和及时性 人群健康监控 人群监控的及时性 及时率100% 监控对象的确定 监控率95%以上 个体防护措施 措施的有效性 措施有效率100% 措施及时落实 及时率100% 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开展宣传教育的方式、方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85%以上 育 法 4.4.5 技术文书 ? 现场卫生救援进展情况和发展趋势及时书面报告。 ? 现场调查中毒人员的记录。 ? 中毒人员登记表。 ? 现场毒物快速检测和监测记录。 ? 现场采取其他卫生救援措施的记录。 ? 在可能影响人体健康的区域内进行健康教育宣传的记录。 41 ? 现场采集中毒样品的记录。 ? 发现问题后方案调整记录。 ? 进一步开展卫生救援的建议。 4.4.6 评估 主要对现场卫生救援方案的可行性、措施的及时与有效性、工作记录的完整性、群众反馈意见、技术培训、指导和检查等考核评价~指标见表4-4-2。 表4-4-2 现场救援工作的评估指标 项目内容 评估指标 指标基本含义和测算公式 指标值 现场救援措施 措施有效率 实际有效的措施数/措施数×100, ?95% 人群健康监控 健康监控率 实际监控数/应监控人数×100, ?90%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覆盖率 实际接受教育人数/应教育人数×?90% 社会公众参与率 100% ?80% 相关防护知识知晓实际参与人数/应参与人数×100% ?90% 率 相关知识实际知晓数/应知晓数× 100% 中毒样品采集 样品采集率 实际参加数/应采集人数×100, ?90% 报告总结 报告及时率 规定时间内实际报告数/应报告数×100% 100% 资料规范管理 资料归档率 及时归档资料数/资料总数×100% ?95% 4.5核和辐射 4.5.1 工作内容 ,1,按照分级响应、属地为主的原则~特别重大辐射事件的医疗卫生救援由卫生部组织实施,重大辐射事件、较大辐射事件和一般辐射事件的医疗卫生救援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实施,辐射事件发生地的市和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的指导下~组织实施辐射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工作。 42 ,2,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同级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做好核和辐射事件的现场公众卫生防护工作。其中:国家级承担全国核事件和辐射事件卫生救援指导和支援任务,省级全面开展核事件和辐射事件的现场卫生救援各项工作,市、县级在上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指导下开展现场调查、人员分类、放射性污染检测、公众防护和样品采集等工作~。 ,3,突发核事件需要进行场外医疗卫生救援时~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同级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根据同级政府核事件应急组织的指令~实施现场公众卫生防护~提出保护公众健康的措施和建议~做好卫生应急救援工作。 核事件和辐射事件的现场卫生救援内容主要包括: ?现场调查:根据的发生情况~调查了解可能和已经受到辐射照射和放射性污染的人员情况,填写受照射人员登记表。 ? 人员/伤员分类:对现场人员进行初步分类~判定是否受到体外辐射照射,局部的或全身的,、放射性体外污染和,或,体内污染。 ? 污染处理:对放射性污染事件~对可能和已经受到放射性污染的人员进行体表放射性污染检测~协助进行放射性去污处理~防止污染扩散。 ? 受照剂量估算:初步估计人员受辐射照射的剂量~协助对受照射人员进行分类处理, ? 公众防护:指导公众做好个人防护~必要时在专家指导下发 43 放和服用辐射防护药品,协助解决核事件和辐射事件造成的公众心理学问题, ? 饮用水和食品的放射性监测:协助做好可能污染的食品、饮用水的放射性监测和控制。 ? 收集可估计人员受照剂量的物品和生物样品, ? 对突发核事件和辐射事件的卫生学后果进行初步评估~提出保护公众健康的措施建议。 4.5.2 工作流程 ,1,接受卫生行政部门委托, ,2,收集有关突发核事件和辐射事件监测、报告资料, ,3,按照分级响应、属地为主的原则~开展人群流行病学调查、辐射剂量估算和放射性污染检测~了解人员受辐射照射和放射性污染情况, ,4,结合调查和收集到的资料~综合评估~提出突发核事件或辐射事件卫生救援建议~书面报告同级卫生行政部门。 现场工作流程见图2。 44 救援方案 协助医疗 受照剂量 放射性 事件人员调查 救治 估算 污染检测 受照射/污染 人员分类 采集 健康教育事件人群 污染者去污 剂量 心理应激辐射防护 受照射者 估算 干预 分类处理 样品 救援效果 发现问题 检查 调整方案 图2 现场卫生救援流程 4.5.3 质量控制 有完善的救援方案,受辐射照射和放射性污染人员及时分类,现场救援措施落实好,剂量监测、污染检测等工作到位,辐射防护药品满足现场救援要求,现场救援数据记录完整、统计全面、无差错,现场救援设备状态好,样品采集规范~有质量保证措施。具体见表4,5-1。 表4-5-1 核和幅射事件现场处置工作的过程控制 工作流程和步骤 关键控制点 基本要求 根据现场调查情况拟订现救援措施可操作性 受照射和污染人员分类及时~救援措场救援方案 施科学、有效 采取现场调查和应急救援对事件涉及人员的调查和人员调查率100% 措施。 分类处理措施 现场救援设备运行完好率100% 45 辐射剂量估算和污染检测~检测数据的分析利用 及时报告和分类处理~分析评价卫生及时发现受照射/污染人学后果~提出卫生救援建议 员。 受照射和污染人员进行分人员分类的及时性 及时分类率100% 类处理。 分类处理对象的确定 分类处理率100% 对事件人群可采取预防服措施的有效性 措施落实率100% 药、去污染等措施。 措施及时落实 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开展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 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85%以上 活动。 现场采集剂量估算/污染检样品采集的规范性、完整性样品采集规范率95%以上 测样品。 和及时性 4.5.5 技术文书 ?现场卫生救援进展情况和发展趋势及时书面报告。 ?现场调查受辐射照射和放射性污染人员的记录。 受辐射照射和放射性污染人员登记表。 ?现场辐射/污染检测记录和去污染效果评价记录。 ?现场采取预防性服药、去污、辐射防护等措施的记录。 ?进行健康教育宣传的记录。 ?现场采集剂量估算/放射性污染样品的记录。 ?发现问题后方案调整记录。 ?进一步开展卫生救援的建议。 4.5.6 评估 主要评估现场卫生救援方案的可行性、措施的及时与有效性、工作记录的完整性、群众反馈意见、技术培训、指导和检查等考核评价~指标见表4-5-2。 表4-5-2 核和幅射事件现场处置工作的评估指标 46 项目内容 评价指标 指标基本含义和测算公式 指标值 现场救援措施 措施有效率 实际有效的措施数/措施数×100, ?95% 人员分类处理 分类处理率 实际处理数/应处理人数×100, ?90%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覆盖率 实际接受教育人数/应教育人数×100% ?90% 社会公众参与率 实际参与人数/应参与人数×100% ?80% 相关防护知识知相关知识实际知晓数/应知晓数×100% ?90% 晓率 剂量估算和污染样品采集率 实际参加数/应采集人数×100, ?90% 样品采集 报告总结 报告及时率 规定时间内实际报告数/应报告数×100% 100% 资料规范管理 资料归档率 及时归档资料数/资料总数×100% ?95% 5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5.1 目的 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开展卫生应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指导公众掌握卫生应急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社会公众防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意识~增强公众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避险、自救和互救能力~积极配合或参与政府及专业防治机构的处臵行动,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害~降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造成的不良影响~保障生命健康和公众安全。 5.2 职责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同级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做好日常性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事件发生后~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具体职责如下: ,1,制定本行政区域内年度计划及实施方案的, 47 ,2,负责健康教育宣传材料的编辑、制作和印刷, ,3,组织实施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方案, ,4,指导下级疾控机构和辖区内有关单位和机构组织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5,组织开展相关的督导和效果评估。 5.3 工作内容 5.3.1日常性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面向社会公众,深入城市社区、农村乡镇以及学校等重点单位~针对不同人群可以口头交流、专题讲座、健康咨询、标语、小册子、布告、橱窗、传单、科普报刊、网络、黑板报、墙报、专栏、健康画、广播、电视、展览、视听教材、知识问答、知识竞赛、在社区或村里制作有关突发事件、公共卫生知识的墙体广告等形式。主要内容如下: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控制工作的意义和科普知识~主要传染病、职业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种类~影响因素和发生原因,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和控制及自我防护知识,现场自救和现场逃生技巧等,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及公民履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的义务和报告的方法。 5.3.2突发事件发生后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突然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按照有关预案、条例等~根据事件 48 性质和暴露的危险因素~确定高危人群或脆弱人群~并根据不同对象、不同地点和场所选用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如医疗救治机构门诊候诊室的健康教育可采用口头宣传、黑板报、图片、手册、传单等进行宣传,医生诊疗时的健康教育可采用交谈、发宣传单等形式进行宣传,住院病人健康教育可采用口头宣讲~黑板报、图片、手册、传单等形式进行宣传。公众健康教育可采用咨询热线、网络、媒体等形式进行宣传。利用各种途径向公众提供可以减少或消除危害的方法~指导公众采取可行的防护措施。 (1) 根据事态的发展~针对事件地区居民的卫生需求~确定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重点内容; (2) 围绕政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门的指令和信息~及时发布和提供科学、准确的应对事件的科普知识和行为指南。提高公众自我防护意识和树立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心~防止发生社会恐慌和动乱~ 5.4工作流程 5.4.1制定工作计划 根据政府及上级疾控机构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康教育的要求编制。计划要包括每年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康教育活动的内容、形式、频次、宣传对象、时间安排、后勤保障等主要内容。制作或收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健康教育知识的文字、图片或影像资料、宣传单、宣传画等备用。 49 5.4.2制定实施方案 明确宣传的对象~覆盖人群的数量~采取的方式~宣传材料的需求数量和形式~活动的议程~活动的地点和时间~邀请参与的人员~参与相关部门职责和分工~经费预算、物资材料、设备等准备。 5.4.3 组织实施 在开展活动前检查各方面的准备情况~包括宣传材料是否完成~数量是否充足~参与人员是否通知和落实~时间和地点是否适宜~相关设备是否准备齐全~相关部门的职责和分工是否明确~活动的议程是否合适等。 5.4.4 活动效果评估 对每次的宣传效果实施评估实现计划目标的情况。内容包括宣传形式的可接受性~组织的合理性和形式的可接受性~受众的知晓率~组织活动过程和后勤保障效果、相关部门参与情况等。 5.4.5活动总结 对每次活动均要要总结~内容包括方案的实施过程~取得的效果和评估结果~每个参与单位的职责落实情况~后勤保障效果和效率~存在问题与建议等。 5.4.6 归档 对活动的每个环节都要有文字记录并分类整理归档。内容包括工作计划~实施过程记录和文字材料~评估结果、小结和总结。 50 5.5 质量控制 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质量控制~具体指标见下表5-5-1。 表5-5-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康教育工作质量控制 工作流程 关键控制点 基本要求 制订健康教完整性、适时性、实用性 有计划~计划基本要素完备对照计划测算完备率 育活动计划每项活动有实施方案~基本要素完备 及实施方案 逐项核对计划、方案~必备条件齐全率?95% 健教资料 选择编辑的针对性、实用性、完整宣传资料符合活动目的~内容科学、通俗易懂 性 组织实施 实施的及时性、全面性 活动完成率?95%~有实施过程资料 健康促进和评价表设计的合理性和数据分析的被调查人群的可接受率=可接受人数/被调查人数×教育效果的科学性 100, ?90% 评价 宣传资料归档案化管理。 资料规范归档率100%~应归档项目包括计划、实施方案、档 宣传教材、活动时间与方式、宣传对象与人员、测评与 总结等。 5.6 评估 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处置的健康教育工作评估,详见表5-6-1。 表5-6-1 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处置的健康教育工作评估 项目内容 工作效果的考核评价 指标的基本含义或测算公式 指标值 制订活动计划实施方案 计划要素的符合率 具备要素/必需要素×100% 100% 宣教资料的选择和编辑 资料种类的齐全率 具备种类/必需种类×100% ?90% 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 不同对象的受训覆盖率 实际接受教育人数/应开展教育人数?65% ×100% 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 相关知识的知晓率 各类人群实际相关知识知晓数/各类农村?75% 相关特定行为的改变率 人群应知晓数×100% 城市?85% 各类人群实际有特定行为改变数/各学生?90% 类人群原有特定行为数×100% 健康教育资料,工作记录资料的归档率和完整率 实际归档资料项目数/应归档资料项100% 总结和报告,归档 归档管理的合格率 目数×100% 实际归档资料文件数/应归档资料文100% 件数×100% 合格件数/归档数×100% ?98% 51 6 应急保障 6.1应急队伍建设 6.1.1应急队伍及职责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照“平战结合、因地制宜~分级负责、协调运转”的原则~组建由数量和专业比例适当的疾病控制应急管理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能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现场处臵和实验室检验检测工作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臵队伍。 其职责为:主要承担重大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调查与处臵的现场应急工作。 6.1.2工作内容 ,1,组建应急处臵专业队伍。根据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应急工作职能和辖区卫生应急工作需要~按照重大灾害、传染病、中毒、核和放射等不同类别突发事件分别组建卫生应急队伍。队伍成员根据应对事件的不同类型~选择能够胜任工作的现场流行病学、公共卫生、职业中毒、传染病学、临床医学、核医学、实验室检测、心理学及应急管理等专业人员组成应急队伍。队伍人员组成应确保专业结构合理~数量比例适当。 ,2,合理配臵应急装备:根据应急队伍的类型和职能配备相应的现场应急装备~卫生应急队伍在实施卫生应急救援行动时使用应 52 急装备。要熟悉相关仪器和物品的使用方法~应急工作结束后及时消毒处理和归还。主要包括如下各类工作装备,见附件x,。 ?现场生活装备主要包括基本生活保障装备和个人生活用品。 ?个体防护装备要针对不同类别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需求配备~主要包括防护服,根据现场情况选择A、B、C、D级,、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铅围裙、医用防护口罩、呼吸防护器等。 ?专业类工作装备要根据传染病、中毒、核和放射、重大灾害、事故灾难医疗卫生救援等类别的突发公共事件作相应的配备~包括医疗急救药品与疫苗、实验室采样设备、现场快速检测仪器与试剂、现场处理装备、办公用品等。 ?其他后勤装备。包括车辆、通讯设备等。 ,3,开展辖区疾病控制现场应急队伍人员的培训和业务指导 见7.3应急培训与演练有关部分。 ,4,应急演练。模拟传染病或中毒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按应急预案现场或桌面演练相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臵~提高现场应急处臵的反应性和相关技能。见7.3应急培训与演练有关部分。 ,5,队伍管理。明确应急队伍的职责分工~建立工作制度,建立应急队伍成员基本资料档案~及时更新信息资料~并根据应急处臵情况~对队员进行及时调整,定期组织开展培训和应急演练~提高应急队伍的实战能力和应急处臵水平。 ,6,督导检查。逐级督促指导下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建、培 53 训各类应急队伍~及组织应急演练情况~并及时反馈和帮助改进完善~ 6.1.3 评估 ,1,省、市、县三级疾病控制中心应建立应急队伍~国家疾病控制中心组建专家队伍。按照辖区人口数的比例进行配备~队伍的专业类别要满足工作需要~结构合理, ,2,应急队员必须接受常规和专项应急培训,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相关信息事件的发生现场~必须有应急专业人员到位~参与或指导事件的处臵。 具体评价指标见表6-1-1 表6-1-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队伍的评估指标 项目内容 评估指标 指标的基本含义,解释, 指标值 应急队伍组建 建成率 各级疾病控制中心应建立 100% 应急队员培训 培训率 所有的应急队员参加应急培训 100% 队员工作能力 胜任所承担工作 90%以上 队伍装备 种类、数量、质量的达标按照国家相关标准配备 90%以上 率 队伍整体处臵能完成应急任务比率 及时结案事件数/ 参加现场处臵事件100% 力 数×100, 6.2 应急专家组织管理 6.2.1 职责 为有效利用疾病预防控制应急专家资源~充分发挥专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臵中作用~实现部门间和地区间的支援和互补~提高应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各级疾病控制机构应成立机构内相应 54 的专家组织。 专家组职责: ,1,制订、修订和评估应急技术方案和流程, ,2,发挥专家的指导作用~分析疫情以及对事件趋势进行评估和预测~对采取的控制措施提出咨询和指导, ,3,作为师资力量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应急培训, ,4,指导下级疾病控制机构开展现场处臵工作~或为相邻地区、相关部门提供技术支援, ,5,作为卫生行政部门专家咨询委员会和应急专家库成员或备选专家~参与各类应急工作。 6.2.2工作内容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协助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建立应急专家库~并做好专家的管理工作。 ,1,选拔和确定: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类别和所需相关专业~结合辖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实际~建立本单位的专家组织。 ?人员组成~由卫生管理、流行病、传染病、实验室检测、公共卫生、健康教育、临床医学等专业类别的专家。 ?基本条件~要求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现场工作经验、较高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能够胜任和指导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臵。 ,2,管理 ?明确职责~充分发挥专家的指导和咨询作用, 55 ?建立考评、奖惩制度~对于不能胜任工作的专家~要及时进行调整, ?做好本单位的卫生应急专家的审核、遴选、调用、考评、调整等管理工作~为卫生行政部门建立专家咨询委员会和专家库推荐疾病控制的应急专家。 ,3,专家库的管理和维护 ?协助上级卫生部行政部门做好应急专家库网络平台的建立和维护~负责指导下级专家库系统管理使用工作。 ?协助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做好本级的卫生应急专家库的更新和调整。 6.3 应急培训与演练 6.3.1 应急培训 6.3.1.1 职责和任务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遵循“平战结合、分级负责、突出重点、学以致用”的原则~围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建设~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做好本地区的卫生应急培训~提高各级卫生应急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臵能力。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任务如下表6-3-1。 表6-3-1各级疾控中心卫生应急培训分工一览表 类别 国家 省级 市级 县(区)级 卫生应急?国家级和省?本级和下级 ?本级和下级 ?县区乡镇、社管理人员 级 ?省级相关部?市级相关部区 56 ?国家级相关门和行业从事 门和行业从事 ?相关部门和行 部门和行业的 业从事 国家级 省级 市级 县区级 卫生应急 队伍成员 国家级和省级 各医疗救-- -- 省级 援基地专业骨 干 省级 省和市级 市级和县疾控、卫生县区级 区级 监督、医疗救援乡镇、社区机构的专业技的专业技术骨干 术骨干 6.3.1.2 培训内容 根据实际需要采取专题培训、理论授课和分组案例讨论、学术讲座、经验交流、专题研讨会、短期学习班等形式~充分利用视频、广播电视、远程教育等先进手段~辅以情景模拟、预案演练、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做到集中培训与在岗培训相结合~现场处臵培训与理论培训相结合~地区交流与出国培训相结合。不同对象培训内容如下: ,1,应急管理人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建设,卫生应急工作相关法律法规、预案、工作制度和标准的解读,部门协调与沟通,卫生应急预警,卫生应急准备,卫生应急队伍组建、物资储备、人财物保障及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控制的管理程序和要求,对公众宣传和媒体沟通的技巧,重点传染病和中毒事件控制的重点环节和现场紧急处臵的流程。 57 ,2,应急处臵专业技术人员:卫生应急相关法律法规、预案、标准、技术规范,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臵的技术程序、流程和标准操作要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现场检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控制的技术和技能,对公众宣传的技巧,个人防护技能等。 ,3,卫生应急医务人员:卫生应急相关法律法规、预案、标准、技术规范的知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的技术程序、流程和标准操作要求~对公众宣传的技巧,各类急救技术~易误诊和罕见传染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技术、疫情报告和个人防护技能等。 ,4, 社区、乡镇及其他相关单位应急人员:卫生应急相关法律法规、预案、标准、技术规范的知识,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征,疫情报告,配合专业机构对病人及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及管理,疫点消毒,对公众宣传的技巧,应急防护和个人防护技能知识。 6.3.2 卫生应急演练 6.3.2.1 职责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按照“统一规划、分类实施、分级负责、突出重点、适应需求”的原则有计划地开展应急演练。 6.3.2.2 演练内容 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和卫生应急工作需要~结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单项应急预案定期或不定期举行。可以采取不同形式~如组织本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现场演练~模拟传染病疫情、 58 食物中毒事件、水污染,化学和生物,事件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实地调查处理、应急救援、安全防护、实验室检测、媒体沟通一系列相关的应急处臵工作的演练~锻炼应急处臵队伍~提高现场应急处臵的反应性和应急技能。任何演练如需要公众参与~必须报请本级人民政府同意。 6.3.2.3 工作流程 ,1, 制定年度计划。根据上级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本辖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臵年度演练计划。演练计划应包括演练的指导思想、目的、频次、时间、人员和内容、预期结果、经费预算、保障措施等基本要素。 ,2, 编制实施方案。根据年度计划要求~编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臵演练项目工作的实施方案~方案应包括本次演练的目的、组织、参加人员、内容与形式、时间与场地安排、评判要点、保障支持、经费预算、工作要求、效果评估和注意事项等基本要素 ,3,执行实施方案。根据实施方案~组织单位具体实施~培训注意做好通知、师资、教材及场地等准备工作,模拟演练的全过程应以实战要求来对待~所涉及的各项措施均应落实到位~包括组织管理、快速反应、技术规范、物质储备、部门协调、媒体沟通。 ,4,组织评估。评估培训前后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对培训知识的需求、教学方式的可接受性、需改进和提高等满意度进行测评。演练通过专家现场点评与事后座谈分析~对演练及其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有评估报告。评估报告主要 59 有三个组成部分:一是项目实施概况~包括项目投入、时间、参加人员及主要内容等,二是项目效果,三是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5,资料整理归档。 6.3.2.4 质量控制 应急队伍培训演练工作的质量控制指标~见表6-3-2 表6-3-2 应急事件处置队伍培训的质量控制指标 工作流程 关键控制点 基本要求 应急培训演练计划计划的完整性,包括工工作流程内容齐全、完整 制订 作流程内容的完整性, 应急培训实施 办班情况 办班完成率,已办班,应办班,100, 参加人数 培训率,参加人数,应参加人数,?98, 培训考核 培训合格率,合格数/参加培训人数,?98, 演练实施方案 演练符合方案 按方案实施率?95% 演练现场评估 有现场评估和小结 相关情况总结和反馈 演练评估和整改建议及时反馈 资料归档 资料完整性、规范 资料归档率[已归档数,应归档数,以班为单 位,] 100, 6.3.2.5评估 ,1,培训评估主要对培训前后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培训满意度。采用问卷、评估调查表的方式~了解学员培训后总体的反应和感受~对培训知识的需求、教学方式的可接受性~需改进和提高等满意度情况,采用笔试、面谈、技术操作等方法确定学员对培训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演练评估~可组织专家现场点评演练各环节~演练结束后通过调查问卷、集体座谈等形式~了解演练的针对性和实战效果。 ,3,具体评估指标见表6-3-3。 表6-3-3 应急事件处置队伍培训评估 60 项目内容 考核评价 指标的基本含义或测算公式 指标值 培训计划方案 完整性、符合预案要求 有计划的项目数/预案要求项目总数×100% 100% 应急培训实施 满意率,教材和授课, 计划培训对象类别数/已培训对象类别数×?90% 办班完成率 100% 100, 培训率 已办班数,应办班数×100% ?95, 培训合格率 参加人数,应参加人数×100% ?95% 培训合格数,参加培训人数×100% 演练方案实施 符合方案要求 演练内容项目数/预案要求的相关内容数×?90% 演练过程协调、反应性 100% ?95, 应急处臵器械设备完好率 演练事件反应及时项目数/预案相关要求项目100, 数×100% 演练器械完好数/演练器械总数×100% 培训资料归档 归档、完整率 反映资料归档情况 100, 6.4 应急信息网络建设 国家建立全国统一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决策指挥系统和技术平台~承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常规监测及相关信息的收集、处理、分析、发布和传递等。信息系统由网络传输系统、软件系统、数据库系统及相关技术机构组成~应覆盖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县,区,、乡,镇、街道,。 采用分级负责的方式~各级疾控机构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系统平台的技术管理、网络系统维护、用户管理和信息安全。负责对责任报告单位的突发事件的网络人员的进行技术指导、咨询、培训。 县(市、区)级疾病控制机构必须实现计算机网络直报~应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配备传真机、移动电话、GPS、笔记本电脑、无线网卡等通讯设备。 各级疾病控制机构通过对信息的分析与整合~在突发公共卫生 61 事件的不同阶段制定出正确的方案~并通过执行过程中的信息反馈不断加以调整~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过程中失误的可能性~最终达到突发公共事件造成损失的最小化。同时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建立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救治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换和发布机制。 6.5 实验室应急能力建设 6.5.1目的和原则 各级疾病控制机构应按照“平战结合、重点突出、应急优先、科学规范”的原则~加强实验室应急能力建设~包括实验室的基础设施、仪器设备、人员水平、实验室管理、生物安全等方面的建设~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实验室检验检测能力。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臵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全面提高总体应急水平~有效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6.5.2职责 主要是应急检验检,监,测和网络实验室功能。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职责如下: ,1,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相关实验室 主要任务是未知病原生物、疑难化学、物理、放射危害因素样品的检测、鉴定和参比实验室仲裁;对省(自治区、直辖市)实验室提供技术支持、指导和培训,进行质量管理和质量考核;组织学术交流和参与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臵。 62 参加与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有关部委所属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医院及实力强的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实验室共同组成的国家级实验室网络。 ,2,省级疾病控制机构实验室 主要任务是对下级实验室不能明确鉴定的病原生物进行鉴定~对全省部分传染病监测分离的病原生物进行确证;向上一级实验室网络送检样品或分离的菌(毒)株,对较复杂化学、物理、放射危害因素样品进行检测;对下级实验室提供技术支持、指导和培训,进行质量管理和质量考核。 与所属区域的科研机构、大学和医院的病原生物实验室组成省级实验室网络~有条件的省级疾病控制中心应急实验室可参加到国家级实验室网络。 ,3,市级疾病控制机构实验室 主要任务是对本地区分离到的病原生物进行检测和鉴定;向上级实验室送检样品或分离的菌(毒)株,对县级实验室提供技术支持、指导和培训,进行质量管理和质量考核。 与所属区域内有条件的医院和大学的实验室组成市级实验室网络。 ,4,县级疾病控制机构实验室 主要任务是完成传染病监测的样本采集和常见病原生物的初筛,向上级实验室送检样品或分离的菌(毒)株。对常见化学、物理、放射危害因素样品进行检测。 63 与所属区域有条件的医院实验室组成县级实验室网络。 6.5.3能力建设 6.5.3.1实验室建设 ,1,实验室硬件建设:根据国家关于疾病控制体系建设的有关规定以及实验室建设的指导意见~加强四级实验室的基础设施、检测项目、检测仪器的建设和配备, ,2,人员建设:培训实验室工作人员~提高能力~实验室人员进行培训方可上岗,见培训章节,, ,3,实验室管理和生物安全管理, ,4,实验室运行:实验室的运行采用“平战结合、应急优先”的方式,平时开展传染病监测和健康危害因素的检测以及日常工作,一旦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该立即调动资源,启动应急机制~开展健康危害因素的检验检测和监测工作。 6.5.3.2实验室认证认可管理 各级疾病控制机构实验室应根据本实验室的特点和管理需求来确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通过计量认证和通过实验室国家认可,如建有三级、四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则依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国家标准GB 19489-2004《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和CNAL/AC30:2005《实验室生物安全认可准则》的有关规定~对三级、四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进行国家认可。 64 6.5.3.3样,标,本管理 ,1,样,标,本采集。按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规定~采集病原微生物样本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A 具有与采集病原微生物样本所需要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相适应的设备, B具有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工作人员, C具有有效的防止病原微生物扩散和感染的措施, D具有保证病原微生物样本质量的技术方法和手段。采集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样本应当防止病原微生物扩散和感染~并对样本的来源、采集过程和方法等作详细记录。 ,2,样,标,本的运送 A所有样本应以防止污染工作人员、患者或环境的方式运送到实验室。 B样本应臵于被承认的、本质安全、防漏的容器中运输。 C样本在机构所属建筑物内运送应遵守该机构的安全运输规定。样本、培养物和其他生物材料在实验室间或其他机构间的运送方式应符合相应的安全规定。 D样本运送到机构外部应遵守现行的有关运输可传染性和其它生物源性材料的法规~应遵守国际和国家关于道路、铁路和水路运输危险材料的有关要求。按国家或国际标准认为是危险货物的材料拟通过国内或国际空运时~应包装、标记和提供资料~并符合现行国家或国际相关的要求。 65 E承运单位应当与护送人共同采取措施~确保所运输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的安全~严防发生被盗、被抢、丢失、泄漏事件。 ,3,样,标,本保藏 A保藏机构应当依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储存实验室送交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并向实验室提供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并予以登记~其经费由同级财政在单位预算中予以保障。 B应当制定严格的安全保管制度~作好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进出和储存的记录~建立档案制度~并指定专人负责。 C对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应当设专库或者专柜单独储存。 ,4,样,标,本处臵 A菌毒种及传染病生物样本必须做到账物相符~总账与分账相符~领用要签字审批~使用过程要双人核对、双人记录。 B采集和实验所涉及到一切可能含有高致病性一、二类菌毒种的传染病生物样本、培养物、等应在相关负责人的监督下及时安全地进行高压灭菌消毒处理~处理去向要明确~并就分离和销毁情况作好详细记录。 ,5,样,标,本管理制度 A每一个实验室应当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详细规定实验室的组织机构、实验室的管理规范直至实验操作规程、人员的培训等。 66 B建立样本的管理制度,包括样本的采集、转送、验收与处理,安全应急措施,废物处理制度等。一旦发生实验人员意外感染事件必须通报疫情,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6.5.3.4实验室网络建设 ?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建立、健全和完善国家、省、市和县4级实验室网络体系~并提供技术支撑。 ?实验室网络按着自愿参加、资源共享、合作互利和荣辱与共的原则组建。 ?实验室网络成员包括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医疗机构和军队的有关实验室等。 ?实验室网络可分为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州、地)和县等4级~主要包括病原生物、理化和核辐射等3个不同类别。 ?实验室网络的管理:实验室网络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管理~采用二级管理模式,即国家实验室网络管理部门对国家级和省级实验室网络成员进行管理和指导,省级实验室网络管理部门对本省内的实验室网络成员进行管理。制定公共卫生应急实验室网络管理办法,规定各级实验室网络的职责和义务。制定实验室网络成员的准入原则,包括人员、生物安全条件、设备等要求。 6.5.3.5实验室质量控制 ,1,实验室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检测中应该遵循快速准确、日常监测与突发应急检验相结合、多种检测方法并用和检验结果与现 67 场调查综合分析的原则~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应急预案的要求~保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检验的质量及记录的可溯源性等。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检测须纳入质量管理体系~统一管理,实验室的全面质量管理应覆盖检测的全过程,工作内容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依据相关标准、准则的要求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和生物安全管理体系~保证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3,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实验室能力验证和实验室间比对活动,检测检验工作规范有序~严格按检验周期和承诺期限及时完成各类检测检验任务~严格规范各类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加强监督检查与考核~杜绝重大质量责任事故的发生~并在工作中随时预防和纠正管理体系与技术运作在运行中的偏离现象。 6.5.4 评估 ,1,根据卫生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指导意见》要求的检测项目~考核评估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检验检测能力。 ,2,每年开展实验室质量控制和组织专家进行年度能力评估考核,以评价从事病原生物、物理、放射危害因素的实验室检测技术,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对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监测和预警的能力。县级实验室达到常见病原的筛选、样品保存及运输能力,市级实验室达到病原检测和鉴定能力,省级实验室达到对大部分病原进行确证的能力,国家级实验室达到对未知病原和疑难样本进行鉴别的能力~并能起到病原的参比实验室作用。 68 ,3,为保障检测水平和不断提高实战应急能力,实验室要建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臵应急检测的标准方法和质量控制体系,定期进行演练和考核。 ,4,评价指标见表6-5-1 表6-5-1实验室应急检验检测能力评价指标 指标名称 工作内容说明 人员保障 1、建立有效应急处理的领导组织和运行机制, 2、有突发事件应急队伍~职责明确~人员组成、专业与职 称结构等符合要求。 技术保障 1、有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2、有各类应急人员培训记录~并经考核合格, 培训演练 1、有培训演练的计划和总结, 2、各类培训、演练有登记、考评有记录~并归档, 3、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处理演练。 实验室质量管理 1、全面质量管理应覆盖全部、全程、全员, 2、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3、建立健全质量管理组织体系, 4、制定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等质量体系文件, 5、质量体系运行有序~按要求开展内审、不合格控制和管 理评审等。 6.6物资储备和装备 6.6.1物资储备 6.6.1.1工作内容 ,1,各级疾病控制中心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的统一部署~根据“预防为主、有备无患”的工作原则~结合所承担的应急任务~建立科学、经济、有效的应急物资储备和运行机制。确保应急物资计划、采购、储备、调用、补充等工作科学、顺利开展。 ,2,国家疾病控制中心协助卫生部制订国家卫生应急物资储备 69 方案~拟订本级的储备计划~并组织实施储备与管理,省、市、县三级疾病控制中心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本辖区卫生应急储备计划~并做好本级应急物资的储备。 6.6.1.2储备物资种类和方式 ,1,储备种类。依照国家预案的要求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臵的需要~主要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臵的设备、药品,主要为疫苗,、装备以及资金等方面的储备。 储备的物资类应包括药品、疫苗、医疗卫生救援设备、快速检验检测仪器和试剂、传染源隔离、防护装备、后勤保障设备及应急设施等。 ,2,储备方式。结合物资特性和应急需求~统一规划,实行实物储备、计划储备、资金储备和信息储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储备~实施动态管理~及时调整、补充。 ?实物储备:较为稀缺的卫生应急物资和经常使用的卫生应急物资~以个人防护用品、食物和职业中毒特效解毒药品、疾病特异性诊断试剂为主~以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可立即调用。 ?计划储备:对不便保管、效期短或不能及时从市场上购买的物资~与企业签订储备合同~随时调用。如含氯的消毒药品。 ?资金储备:对货源充足~能够及时从企业或市场上购买的物资~如抗生素、常用疫苗、消杀药品等~预留一定数量的资金并根据应急需要购臵物资。 ?信息储备:指通过网络平台~建立卫生应急物资储备信息库~ 70 在需要的时候能够迅速的检索出所需物资的生产、供应信息 6.6.1.3储备管理 ,1,制定储备目录和标准。按照统一规划、分级储备、地方为主、国家为辅的原则~制定各级疾病控制中心卫生应急物资储备目录和标准。 ,2,规范应急物资储备管理 ?根据疾病控制机构应急工作的性质和特点~按照国家相关法规要求~规范应急物资的统筹计划、政府采购、调度供应、更新补充和仓储管理工作, ?建立卫生应急物资储备信息管理系统和科学的评估体系, ?制订管理制度~责任到人~提高储备物资的经济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6.6.2应急装备 ,1,各级疾病控制中心应按照卫生应急队伍的职责、任务~配备相应的应急装备~以满足现场应急处臵工作的需要。应急装备是应急储备的一个方面 ,2,国家疾病控制中心按照卫生部的统一部署~开展应急装备标准的制订~依照国家疾病控制中心应急队伍的职能~制订本级的装备标准、应急装备管理办法和制度,配合规财部门做好应急装备的经费预算和采购工作,做好装备验收、仓储管理、维护保养及训练使用等工作~确保装备与人员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装备的效能~ 71 提高国家疾控中心的应急处臵水平。其他各级疾病控制中心制定本级的装备标准、管理办法~在本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指导下~做好应急装备的购臵、保存和维护工作。 ,3,各级疾病控制中心应做好应急装备的配备和管理~建立应急装备的配备、采购、保管、使用、维护和更新等管理制度。疾病控制机构内部的应急装备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和仓储单位~应当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应急装备的配备、仓储、使用和维护等工作。 ,4,应急装备类别和目录,见附件, 6.7预案和技术方案 6.7.1 目的和原则 ,1,通过参与制定辖区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制定~明确各级疾病控制机构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过程中的职责和任务~提出事件的预测和预警~应急处理技术和工作方案~预防和控制措施~应急物资与技术的储备、调度及专业队伍建设与培训工作方法等~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各部门能统一行动~迅速控制事态发展。 ,2,坚持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居安思危~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分工负责~综合协调,重点突出~实际可行的原则。 6.7.2 职责 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制定辖区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并 72 按应急预案明确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责任务~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的应急处臵技术方案。 6.7.3 工作内容 6.7.3.1 预案 依据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上级部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案、相关技术规范~综合分析辖区内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资料和应急处臵各类资源储备的现状~组织相关人员起草制订应急预案~经专家组讨论、认证、修改~形成应急预案草案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内容应包括: ,1,应急处理指挥部和相关部门的职责,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与预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收集、分析、报告和通报制度,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技术和监测机构及其任务, ,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和应急处理程序, ,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现场控制、应急设施、设备、救治药品和医疗器械以及其他物资和技术的储备与调度, ,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专业队伍的建设和培训等内容。 6.7.3.2技术方案 在建立健全卫生应急预案体系的同时~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遵循预防为主、科学规范、重点突出、实际可行的原则~根据各 73 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组织制订与修订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应急处臵技术和工作方案。其内容包括目的、原则、适应范围、调查处臵程序、技术流程、操作要点、技术文书、总结评估和报告等。 7 指导与评估 7.1目的 通过对下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单位和社会相关部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准备和处臵的技术和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和评估~持续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工作质量和效率~从而全面提高辖区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 7.2职责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都应承担对下级疾病控制机构应急工作的指导和评估~为辖区内医疗卫生机构和社会相关部门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 7.3 工作内容 依据国家应急预案和相关技术文件~对医疗卫生机构及社会相关部门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臵中的监测报告、现场调查处臵、健康教育与促进、应急保障等工作进行指导,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政策法规执行情况、现场处臵中的措施实施情况、控制效果进行评估。 74 7.3.1对下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1,围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发展期和常态工作的特点和内容~全程实施对下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技术指导和现场处臵的评估。 ,2,在事件发生发展期~主要进行的指导评估内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监测报告,事件性质的判定、核实和早期处臵的原则,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快速检测和实验室检测,提出和实施防控措施,应急健康教育和促进的方法,事件危害性分析、控制措施有效性及事件发展趋势的评估方法。 ,3,常态工作的指导内容是:疫情监测报告和信息收集分析工作,应急技术和相关物资储备状况,应急制度建立和落实,应急队伍建立,疾病预防控制应急专业人员培训,应急演练,健康教育效果评估等。 7.3.2对医疗救治机构 ,1,指导医疗机构做好医院内现场控制、消毒隔离、医务人员个人防护、医疗垃圾和污水处理工作~防止医院感染发生,指导医疗机构做好传染病和中毒病人的报告工作, ,2,指导建立和完善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并定期检查实施情况~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做好医疗机构人员的培训, ,3,指导医疗机构对群体不明原因疾病的报告、病例分析和总结, ,4,指导医务人员配合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75 样品采集, ,5,指导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流行性学调查、采样、病人隔离、消毒等工作。 7.3.3对社会相关部门 ,1,指导行业内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疫情报告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控制措施, ,2,开展辖区内社会相关部门和机构的有关人员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知识的培训, ,3,为相关部门制定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提供技术支持, ,4,对社会相关部门实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社会动员和健康教育以及防控措施提供技术指导。 各级疾病控制中心任务明细表 内容 项目 国家 省 地 县 制定辖区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技术指导规划和考 ? ? ? ? 核实施方案, 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专业技术培训方案和? ? ? 培训内容~并组织培训, 指导开展国家级应急工作或国家专项应急工作~并组织? ? 实施指导, ? 指导实施对新发传染病、不明原因群体性疾病、重大中? ? ? 毒事件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应用, 对下级疾为应急实验室建设、新检测技术应用提供技术指导和人? ? ? 病控制机员培训, 76 构的指导 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网络建设和运行实施技术指? ? 导, 指导做好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报告? ? ? 以及网络正常运行, 指导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现场处理, ? ? ? 为制定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技术流程提? ? ? 供技术指导, 指导做好应急储备,技术、队伍、物资,, ? ? ? 指导开展应急应用技术的研究。 ? ? ? 对下级疾病控制机构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进行考核和? ? ? 评估 对医疗机培训辖区内医疗机构的医院感染控制技术,制订相关考 ? ? ? 构的指导 核标准、管理制度~指导医疗机构实施。 指导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的应急预案、疫情报 ? ? ? 告、发热门诊、肠道门诊、个人防护、医院感染控制、 传染病与中毒诊断等工作~并及时督导和评估。 指导辖区内的社区或乡镇医疗卫生机构应急控制措施 ? ? 落实, 对社会相对辖区内农、林、煤、铁、民航等行业的疾病控制机构 ? ? 关部门的 的疫情监测报告和防控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 指导 对辖区内社会相关部门实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 ? ? ? 社会动员和防控措施提供技术指导。 为辖区内社会相关部门和机构~如部队、学校、监狱、 ? ? ? 社区等单位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知识培训提供 指导, 7.4 工作流程 采取定期指导与不定期指导相结合、系统指导与专题指导相结 合、绩效评价和质量控制相结合的原则~根据指导与评价的目的进 77 行。 7.4.1制定指导计划与实施方案 根据本辖区的具体工作情况~制定年度指导、培训、考核计划~确定目标~突出重点~规划长期指导、项目指导、具体工作指导、培训指导、考评指导计划和实施方案。计划内容包括:目的、内容、方式、组织分工、实施、考核评价等内容。 7.4.2专家论证完善 组织有关专家审查和完善指导计划和实施方案。 7.4.3队伍组建和培训 确定和培训承担指导与评估工作任务的人员~重点是指导项目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保证指导工作有效进行。 7.4.4具体实施 ,1,召开专业例会。通报辖区年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的计划、工作重点、项目实施内容等~通报指导和考核工作事宜。 ,2,项目培训和指导。结合重点工作和新的项目工作~培训基层工作人员~并在项目具体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随时解决和解答疑难问题。 ,3,传达与指导。将上级部门的有关工作指示精神、工作要求、新技术和新方法及时传达到下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指导基层单位建立新技术、新方法,为预案的完善和修改提供技术指导。 ,4,现场工作指导。深入下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各类现场~ 78 采取调研、走访和座谈等形式进行沟通~及时进行评估并解决问题。 ?指导和示范各个环节的处臵工作, ?对下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演习和演练~应派出专门人员指导和点评, ?对应急储备的种类、数量、调配制度、储藏条件等提出意见和建议, ?指导下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收集、分析和应用突发事件相关信息。 7.4.5效果反馈和评估 采用调查报告、信息通报、工作简报等形式~及时向上级和下级通报和反馈指导情况。 7.5质量控制 7.5.1质量控制指标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臵指导工作的质量控制~主要有以下指标:计划执行率、指导人员资格达标率、现场指导覆盖率、现场指导到位率、效果反馈满意率等。 7.5.2质量控制过程 根据工作的重点和工作内容~选择相应的质量控制指标~对指导和考评评价工作实行全程质量控制。 79 80 附图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应急处理流程 统一领导和指挥、协调卫生部成立全国突发公共卫国务院及有关 国家疾控中心 有关部门、社会动员 应急办 生事件应急指挥部 部门应急响应 督指 导 挥 成立医疗救助、公共卫生、卫生监督专家组、确认I级 省级卫生省级政府及有指挥、协调相关部门、调动应急物资储备组省级疾控中心 行政部门 关部门响应 织专家确认、分类、事件评估 确认II级 督指 导 挥 高于III级 市级政府及有医疗救助、公共卫生调查及检测、卫生执法市级卫生市级疾控中心 关部门响应 监督、组织专家核实、分类、事件评估 行政部门 确认III级 督指 导 挥 县级卫生医疗救助、公共卫生调查及检测、卫生执法高于IV级 县级政府及有县级疾控中心 行政部门 监督、组织专家核实、分类、事件评估 关部门响应 确认IV级 81
本文档为【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1445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57KB
软件:Word
页数:77
分类:
上传时间:2017-09-20
浏览量: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