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于能量代谢与体脂率关系的不同肥胖评价方法的探讨_李国强

基于能量代谢与体脂率关系的不同肥胖评价方法的探讨_李国强

举报
开通vip

基于能量代谢与体脂率关系的不同肥胖评价方法的探讨_李国强 . 论著. 基于能量代谢与体脂率关系的不同肥胖评价方法的探讨 李国强 doi:10.3969 /j.issn.1007 −9572.2012.07.094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 (10X JC910001);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资助 (11JK0666) 作者单位:723000 陕西省汉中市,陕西理工学院体育学院 【摘要】 目的 以剩余能量为参照依据,探讨不同体脂率方法评价肥胖的合理性。方法 采用前期经过信效度 检验的营养及体力活动调查问卷并结合实验测试,对西安市 650 ...

基于能量代谢与体脂率关系的不同肥胖评价方法的探讨_李国强
. 论著. 基于能量代谢与体脂率关系的不同肥胖评价方法的探讨 李国强 doi:10.3969 /j.issn.1007 −9572.2012.07.094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 (10X JC910001);陕西省教育厅科研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项目资助 (11JK0666) 作者单位:723000 陕西省汉中市,陕西理工学院体育学院 【摘要】 目的 以剩余能量为参照依据,探讨不同体脂率方法评价肥胖的合理性。方法 采用前期经过信效度 检验的营养及体力活动调查问卷并结合实验测试,对西安市 650 名中老年女性进行问卷调查和形态指标测试,比较不 同方法计算的体脂率与剩余能量的关系。结果 电阻抗法 (BIA)、张薇公式 (ZW )、铃木公式 D 1 (LM 1)、铃木公式 D 2 (LM 2)、铃木公式 D 3 (LM 3)计算出的体脂率均与能量摄入及剩余能量呈正相关 (r值在 0.29 ~ 0.81);能量过剩 组5 种方法计算的体脂率均值均显著高于能量不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1)。5 种方法检测的体脂率与剩余 能量的关系曲线图大致趋势一致,随体内剩余能量的蓄积增多,体脂率也不断增加,尤其 LM 2 法体脂率与剩余能量指 标的一致程度最好。结论 不同方法计算的体脂率均随剩余能量在体内堆积增加而不断增大;LM 2 法体脂率与剩余能 量指标的一致程度最好。从健康和医学角度评价肥胖,LM 2 法更具合理性。 【关键词】 肥胖症;能量代谢;能量摄入;能量消耗;剩余能量;肥胖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R 589.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 −9572 (2012)07 −2405 −03 D iscussion on D ifferent M ethods of O besity E valuation B ased on R elationship betw een E nergy M etabolism and B ody Fat Percentage LI Guo−qiang.The SchoolofP.E.ofShaanxiU niversity ofTechnology,Hanzhong 723000,China 【A bstract】 O 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asonability ofdifferentm ethods ofobesity evaluation by body fatpercentage on the basis ofenergy m etabolism indexes.M ethods 650 m iddle and old −aged wom en in X i'an were tested on m orphologicalpa- ram eters and were surveyed by questionnaires on nutrition and physicalactivities.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the questionnaires were already tested.The correlation between body fat percentages calculated by different m ethods and surplus energy was com - pared.R esults Body fatpercentages calculated by BIA,ZW ,LM 1,LM 2 and LM 3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energy intake and surplus energy ﹙0.29 < r< 0.81﹚.The body fatpercentages calculated by the five m ethods ofenergy surplus group were all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energy deficiency group ﹙P < 0.01﹚.The graph trend ofbody fatpercentages calculated by the five m ethods was consistentwith thatofthe surplus energy.W ith the increase ofsurplus energy,the body fatpercentages also in- creased.The body fatpercentage calculated by LM 2 had the bestgraph consistency with surplus energy.C onclusion The body fat percentages calculated by differentm ethods willincrease with the accum ulation ofsurplus energy.The body fatpercentage calculat- ed by LM 2 has the bestgraph consistency with surplus energy.LM 2 m ethod is m ore reasonable for obesity evaluation from health and m edicalperspective. 【K ey w ords】 Obesity;Energy m etabolism ;Energy absorption;Energy consum ption;Surplus energy;M ethods for o- besity evaluation 对成年人营养状况进行分类评价,并依此判断人群是否超 重或肥胖,一直是体质研究领域关注的焦点问题。目前,除传 统的水下称重法、皮褶厚度和超声波测量方法外,近年来运用 高科技手段的磁共振成像、双光子 X 线扫描、CT 断层扫描等 测量方法也在尝试对肥胖的测试。众多的测量方法必然带来多 种评价指标。根据测试方法和测试数据处理方法大概可分为身 体形态指标和体脂率指标。多年来,研究人员开发出了各种各 样评价肥胖的身体形态指标,有理想体质量、身高、体质指 数、腰围、腰臀比等。但是各种评价肥胖的形态指标都是建立 在包括人体其他组织成分基础上,不同指标用于相同的群体或 个体判断肥胖结果存在一定差异,难以真正判断是体脂重还是 瘦体重对肥胖的影响。因此,采用皮脂卡钳测量身体不同部位 的皮褶厚度,计算体密度、体脂率来评价人体的脂肪堆积程度 成为目前实用有效的评价肥胖的方法。然而,肥胖是人体膳食 营养的能量摄入超过体力活动的能量消耗,多余能量在体内堆 积,超过正常的健康水平,影响机体生理功能的一种生活方式 疾病,因此,从健康和医学的角度来评价肥胖,应该充分考虑 剩余能量在体内蓄积程度能否破坏健康和引发相关疾病这一依 据。以往体脂率肥胖评价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的制定多是运用具有数理统计学 意义的百分位法建立的,缺乏必要的生物医学支持。因此,本 文对不同体脂率肥胖评价方法的分类结果与能量代谢指标的相 互关系进行分析,探讨以能量代谢为参照的不同体脂率方法评 价肥胖的合理性。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从西安市城区随机 选取3 个城区,每个城区再随机选取 2 个社区,从所抽取的 6 ·5042· 网络出版时间:2012-07-18 09:56 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13.1222.R.20120718.0956.055.html 个社区中各随机抽取居住 5 年及以上的常住女性居民 120 人, 剔除有明显严重急、慢性疾患和肥胖遗传史者 70 人,有效受 试对象650 人纳入分析,年龄 50 ~ 60 岁,平均 ﹙54.1 ±2.6﹚ 岁。 1.2 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 采用前期信效度均较好的成果问卷对西 安市中老年女性群体进行营养及体力活动调查[1]。依据问卷 调查结果进行剩余能量的计算:剩余能量 ﹙kcal﹚ = 能量摄入 −能量消耗;其中能量摄入 ﹙kcal﹚[2] = 每一种摄入食物热能 的总和;能量消耗 ﹙kcal﹚[3] = 每一项活动消耗的热能和 ×体 表面积×﹙1 + 6% ﹚或 ﹙1 + 10% ﹚,体表面积 = 0.00586 ×身 高 ﹙cm﹚ + 0.0126 ×体质量 ﹙kg﹚ −0.0461。并根据以上计 算结果,将受试对象划分为能量过剩 ﹙271 人﹚和能量不足 ﹙379 人﹚两组。 1.2.2 体脂率间接测量法 采用国家体育科学研究所生产的 皮褶厚度计测量受试对象的臂部、肩胛部、腹部、髂部、大腿 部5 个部位皮褶厚度。通过对不同部位皮褶厚度的测量,利用 4 种体密度推算公式计算体密度,代入体脂率回归议程计算体 脂率。体密度计算公式如下,张薇公式 ﹙ZM ﹚[4]:D = 1.0837 −0.0004 ×臂部皮褶−0.0004 ×腹部皮褶 −0.0004 ×大腿皮褶 −0.0003 ×年龄;铃木公式[5 −6]:D 1 ﹙LM 1 ﹚ = 1.0897 − 0.00133 × ﹙肩胛部皮褶 + 臂部皮褶﹚,D 2 ﹙LM 2﹚ = 1.0709 − 0.00105 ×腹部皮褶,D 3 ﹙LM 3﹚ = 1.0711 −0.00164 ×髂部皮 褶;再根据 Brozek 公式推算受试者的体脂率[5],即 ﹙4.570 / 体密度−4.142﹚ ×100。 1.2.3 体脂率直接测量法 采用日本 TAN ITA 公司生产的人 体组成分析仪,用生物电阻抗技术 ﹙BIA﹚法测定体脂率。 1.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0.0 软件进行统计检验。计 数资料采用 χ2 检验,计量资料以 ﹙x ±s﹚表示,多组间均数 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采用 Pearson 相关分析。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方法计算出的体脂率比较 人体大腿部、腹部、臂 部、肩胛部、髂部的皮褶厚度分别为 ﹙39.5 ±8.9﹚、﹙28.7 ± 8.1﹚、﹙25.5 ±6.7﹚、﹙25.2 ±6.8﹚、﹙24.1 ±8.3﹚m m,各部 位皮褶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 = 17.84,P < 0.05﹚。 不同方法计算出的体脂率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 ﹙F = 22.13,P < 0.05﹚。不同方法检测体脂率间的相关程度较高 ﹙r值在 0.51 ~ 0.83,P 均 < 0.05﹚。不同方法检测的肥胖率间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49. 11,P < 0.05,见表 1﹚。 表1 不同方法检测的体脂率、肥胖率及相关分析结果 Table 1 Body fat percentages and obesity rates calculated by different m ethods and results ofcorrelation analysis 检测方法 人数 体脂率﹙x ±s,% ﹚ 肥胖率〔n﹙% ﹚〕 相关分析﹙r值﹚ BIA ZW LM 1 LM 2 LM 3 BIA 650 33.4 ±4.8 508﹙78.3﹚ 1 ZW 650 28.7 ±5.4 172﹙26.5﹚0.66 ٭ 1 LM1 650 31. 6 ±7. 1 404﹙62.2﹚0.71 ٭ 0. 79٭ 1 LM2 650 25. 5 ±4. 2 35 ﹙5.4﹚0.51 ٭ 0. 82∆ 0. 61٭ 1 LM3 650 28. 6 ±5. 7 198﹙30.6﹚0.68 ٭ 0. 73٭ 0. 73٭ 0. 83∆ 1 注:BIA 为电阻抗法,ZW 为张薇公式,LM 1 为铃木公式 D 1, LM 2 为铃木公式 D 2,LM 3 为铃木公式 D 3;٭ P <0. 05,∆ P <0. 01 2. 2 不同方法计算的体脂率与能量代谢指标的比较分析 650 人受试者能量摄入平均为 ﹙2 969.5 ±101.7﹚kcal,能量消耗 平均为 ﹙2 578.5 ±97.1﹚ kcal,剩余能量平均为 ﹙269.7 ± 72.3﹚kcal。不同方法计算的体脂率与能量代谢指标均呈不同 程度的相关性,与能量摄入和能量消耗呈中度相关,与剩余能 量呈高度相关 ﹙P < 0.05,见表 2﹚。 依据能量代谢指标的计算结果,把能量摄入大于能量消耗 的受试者作为能量过剩组,能量摄入小于能量消耗的受试者作 为能量不足组,对两组不同方法计算的体脂率进行统计学检 验。结果显示,能量过剩组各种方法计算的体脂率均显著高于 能量不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1,见表 3﹚。 表2 不同方法计算的体脂率与能量代谢指标的相关分析 ﹙r值﹚ Table 2 Correlation analysis on body fatpercentages calculated by different m ethods and energy m etabolism indexes 指标 人数 BIA ZW LM 1 LM 2 LM 3 能量摄入 650 0.44 ٭ 0. 29 0. 31 0. 47٭ 0. 34 能量消耗 650 −0.48 ٭ −0. 37 −0. 32 −0. 43٭ −0. 33 剩余能量 650 0.76 ٭ 0. 74٭ 0. 65٭ 0. 81∆ 0. 71٭ 注:٭ P <0. 05,∆ P <0. 01 表3 能量过剩组和能量不足组不同方法计算的体脂率的比较 ﹙x ±s,% ﹚ Table 3 Com parison ofbody fatpercentages calculated by differentm ethods between energy surplus group and energy deficiency group 组别 人数 BIA ZW LM 1 LM 2 LM 3 能量过剩组 271 35.5 ±9.1 30.7 ±7.4 35.8 ±8.9 26.5 ±6.4 30.1 ±8.2 能量不足组 379 31.7 ±8.4 28.1 ±7.9 30.9 ±7.7 24.9 ±7.3 27.8 ±6.6 t值 5.421 4.298 7.313 2.963 3.821 P 值 < 0.01 < 0.01 < 0.01 < 0.01 < 0.01 2.3 不同方法计算的体脂率与剩余能量的关系 以剩余能量 为自变量,不同方法计算的体脂率为因变量,在直角坐标系中 做出随剩余能量增加的不同方法计算的体脂率变化曲线图 ﹙见图1﹚。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剩余能量的增加,不同方法 计算的体脂率也不断增加,但仍略有区别。 ·6042· 图1 剩余能量与不同方法计算的体脂率关系曲线图 Figure 1 R elationship between body fatpercentages calculated by different m ethods and surplus energy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部位的皮褶厚度分布各不相同,大 腿部皮褶均值最高,其次是腹部、臂部、肩胛部,髂部最低; 不同方法检测的体脂率均值间有显著差异;相关分析显示,不 同方法计算的体脂率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r值在 0.51 ~ 0.83。这表明不同方法计算的体脂率均能较好地反映身体脂肪 含量。采用不同方法进行肥胖评价时,各方法的肥胖检出率在 5.4% ~ 78.3% ,存在很大差异,说明用不同方法计算的体脂 率评价肥胖时,对同一群体不能采用统一体脂率标准,因此, 在制定肥胖评价标准时应充分考虑这种差异。 不同方法计算的体脂率与能量代谢指标之间均存在一定程 度的相关性,其与剩余能量呈现较高的相关性,r值在 0.65 ~ 0.81;与能量摄入呈中度正相关,r值在 0.29 ~ 0.47;与能量 消耗呈中度负相关,r值在 −0.48 ~ −0.32,该结果表明能量 代谢指标与不同方法体脂率密切相关。进一步对能量过剩和能 量不足两组不同方法计算的体脂率均值进行比较,发现前者的 体脂率均显著高于后者。上述结果表明体脂率增加的原因可能 与剩余能量在体内蓄积的多少有关。从健康和医学角度来制定 肥胖评价标准,显然应以不破坏健康和引发相关疾病的体内多 余能量堆积程度为依据。因此,体内剩余能量的蓄积程度可作 为探讨不同体脂率肥胖评价方法合理性的参照依据。 分析图1 可知,不同方法计算的体脂率与剩余能量的关系 曲线图大致趋势一致,随着体内能量的蓄积增多,体脂率也不 断增加。BIA、ZW 、LM 1 和 LM 3 4 种方法计算的体脂率与剩余 能量基本呈线性趋势,虽然随剩余能量的增加体脂率的变化存 在大小不等的波动,但从总体变化趋势上来看,不同方法计算 的体脂率均随剩余能量的增加不断增大,呈现规律性变化。 LM 2 法体脂率在剩余能量低于259 kcal时体脂率变化较小,随 后体脂率有一快速增长期,这与能量摄入是人体健康的物质基 础,当剩余能量以脂肪形式在体内堆积超过某一限度时就会影 响健康的理论基本一致,这提示 LM 2 法计算的体脂率与能量 代谢指标的一致程度最好。可能是由于膳食营养的能量摄入过 多或者能量消耗不足易致使中老年女性产生中心型肥胖。临床 医学研究指出,中心型肥胖易引发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 卒中、糖尿病、某些癌症等多种疾病[7 −8],随肥胖程度的增 加,这些疾病的发病率也不断升高。能量对相关疾病的影响主 要是通过中心型肥胖所介导的,由此可以看出腹部脂肪与健康 的关系就更为密切,这也就是由腹部皮褶厚度推算体脂率的 LM 2 法与剩余能量指标的一致程度最好的结果证明。 参考文献 1 李米环,李国强. 中老年女性营养及体力活动问卷的信效度评价 [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 ﹙3﹚:359 −361. 2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营养与仪器卫生研究所. 食物成分表 [M ]. 北 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183 −185. 3 李米环,李国强 . 能量代谢指标与肥胖评价方法关系分析 [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12 ﹙24﹚:4763 −4766. 4 张薇,徐冬青,赵斐,等 . 皮褶厚度法间接测定中国人身体脂肪 含量公式的初步建立 [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9,3 ﹙1﹚:49 −50. 5 全国体育教材委员会. 体育测量评价 [M ].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 社,1998:57 −59. 6 国家体委群体司 .'94 中国职工体质调查研究报告 [M ]. 北京: 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81 −83. 7 李米环,李国强,雷宗怡,等 . 西安市中老年女性能量代谢水平 与健康状况的关系 [J]. 广东医学,2011,32 ﹙8﹚:1051 −1054. 8 李米环,李国强. 能量代谢指标定量评价肥胖的方法学研究 [J].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 ﹙24﹚:4803 −4805. ﹙收稿日期:2011 −10 −09;修回日期:2012 −06 −05﹚ ﹙本文编辑:刘莉﹚ . 读者服务.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关于试验研究知情同意的声明 当论文的主体是以人为研究对象的试验 时,作者投稿时应说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 伦理学标准,在正文中说明受试对象 ﹙或其他 监护人﹚是否知情同意,并提供受试对象的知 情同意书。知情同意声明包括:﹙1﹚声明进行 某项试验研究活动;﹙2﹚说明研究范围、研究 目的、预期目标等;﹙3﹚描述潜在危险因素及 可预知的危害;﹙4﹚描述可能或预期的益处; ﹙5﹚公布可能更好的程序、治疗方法和预防策 略等,包括对医学处理的解释及其在现场研究 条件下它们的可获得性;﹙6﹚告知研究对象研 究过程中的最新消息,这些消息可能影响他们 参与试验;﹙7﹚陈述如何保密; ﹙8﹚提供对 有关问题进行解释或回答;﹙9﹚解释研究所致 伤残的医学处理方法;﹙10﹚指出试验是自愿 参加,拒绝参加将不会受到惩罚,且研究对象 任何时候都可以放弃试验。 ﹙本刊编辑部﹚ ·7042·
本文档为【基于能量代谢与体脂率关系的不同肥胖评价方法的探讨_李国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47508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M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3-07-21
浏览量: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