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明挖区间基坑监测技术方案(最终版)_secret

明挖区间基坑监测技术方案(最终版)_secret

举报
开通vip

明挖区间基坑监测技术方案(最终版)_secretxx地铁x号线xxxx项目土建施工第1合同段A~B明挖区间基坑监测技术方案编写人:审核人:批准人:xx勘测工程有限公司xx分公司二零一四年四月目录11工程总体概况11.1工程基本信息11.1.1工程名称11.1.2建设单位11.1.3相关单位11.2基坑工程概况11.2.1工程位置11.2.2工程结构概况21.2.3基坑概况21.2.3.1基坑基本信息21.2.3.2基坑围护体系设计概况21.3环境工程概况21.3.1既有建(构)筑物31.3.2既有管线41.4工程地质水文条件41.4.1工程地质条件81.4.2水...

明挖区间基坑监测技术方案(最终版)_secret
xx地铁x号线xxxx项目土建施工第1合同段A~B明挖区间基坑监测技术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编写人:审核人:批准人:xx勘测工程有限公司xx分公司二零一四年四月目录11工程总体概况11.1工程基本信息11.1.1工程名称11.1.2建设单位11.1.3相关单位11.2基坑工程概况11.2.1工程位置11.2.2工程结构概况21.2.3基坑概况21.2.3.1基坑基本信息21.2.3.2基坑围护体系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概况21.3环境工程概况21.3.1既有建(构)筑物31.3.2既有管线41.4工程地质水文条件41.4.1工程地质条件81.4.2水文地质条件102编制依据102.1国家及地方的有关规范、规程102.2勘察报告102.3设计图纸102.4市建设科技委员会对基坑围护体系设计方案的论证意见113监测目的及项目113.1监测范围123.2监测目的123.3监测项目134监测精度135监测仪器146监测期及监测频率146.1监测周期146.2监测频率167控制值及报警值178监测方法178.1现场巡视178.1.1现场安全巡视对象及范围178.1.2现场安全巡视内容188.1.3现场安全巡视频率及周期188.1.4现场安全巡视的 资料 新概念英语资料下载李居明饿命改运学pdf成本会计期末资料社会工作导论资料工程结算所需资料清单 整理188.1.4.1文字报告188.1.4.2图像资料188.1.4.3记录表格188.2控制测量188.2.1平面控制系统198.2.2高程控制系统218.3围护结构监测218.3.1SMW工法桩水平位移及垂直位移监测238.3.2SMW工法桩桩体深层水平位移监测258.3.3支撑梁轴力监测278.4相邻环境监测278.4.1建筑物沉降监测及倾斜监测288.4.2建筑物及地表裂缝监测298.4.3地表沉降监测308.4.4地下管线沉降及差异沉降监测328.5地下水监测338.6既有x号线正线监测338.6.1全站仪TS30自动化监测378.6.2既有x号线常规化监测378.6.2.1常规水准测量378.6.2.2轨间距测监测379、监测信息反馈379.1信息反馈渠道及方式389.2监测信息反馈程序3910、风险源分析与应急预案3910.1风险源3910.2应急预案4010.2.1测点修复4010.2.2内业数据4010.2.3测试仪器4010.2.4建立信息沟通机制4110.2.5止水帷幕渗漏4110.2.6支撑内力4210.2.7工法桩位移4210.2.8临近建筑物4210.2.9地下管线4211、质量保证措施4211.1质量目标4311.2质量保证体系4311.3质量管理保证措施4311.3.1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4311.3.2监测过程的质量控制4311.3.3文件与资料的管理4411.4监测技术保证体系4411.4.1技术控制措施4511.4.2监测质量控制措施4511.4.3野外作业4511.4.4资料采集及整理4611.5投入项目的人员结构4612、提交的成果资料5313、安全、环保的措施5313.1安全保证措施5413.2文明施工保证措施5413.3环境保护措施5514、附图1工程总体概况1.1工程基本信息1.1.1工程名称xx地铁x号线xxxx项目土建施工第1合同段A站~B站区间明挖段。1.1.2建设单位xx市地下铁道集团有限公司。1.1.3相关单位设计单位:xxxx勘察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勘查单位:xxxx勘察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施工单位:xxxx集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xxxx监理公司1.2基坑工程概况1.2.1工程位置A站~B站明挖区间位于渌水道西侧,景盛路的北侧,A地铁站以东,既有x号线南侧。(项目用地平面图见附图2)项目用地卫星影像图片1.2.2工程结构概况明挖区间里程范围为左DK31+320.123~左DK31+450.000,左线长129.877m,右DK31+321.253~右DK31+451.646,右线长130.393m。区间结构采用矩形断面,并设置有中隔墙。本明挖区间起始段有弱点过轨下沉段,终点段为盾构下沉段。1.2.3基坑概况1.2.3.1基坑基本信息基坑深度为9.7m~13.27m、长130.373m、宽14.033m~21.851m,基坑小里程到大里程逐渐变宽。该基坑周边环境较复杂,基坑安全及变形控制保护等级为一级。1.2.3.2基坑围护体系设计概况明挖区间围护结构采用单排SMW水泥土搅拌桩(A850@600),内插H型钢(密插,局部隔一插一),从左DK31+320.123至左DK31+327.123(过轨下沉段)长7米段,采用三道A609钢支撑:从左DK31+327.123~左DK31+380长52.877米段,采用两道钢支撑;从左DK31+380~左DK31+433.5长53.5米段,采用一道钢筋混凝土支撑(首道)+两道钢支撑;从左DK31+433.5~左DK31+450长16.5米盾构井段采用一道钢筋混凝土支撑(首道)+两道钢支撑+一道钢倒撑。(支撑平面及剖面图见附图4~7)1.3环境工程概况1.3.1既有建(构)筑物项目南侧是海天馨苑诚勤园23、15、13号楼;北侧为既有地铁x号线地铁轨道,大致与明挖区间段平行,这些建筑物为此次监测的主要监测对象,既有x号线为重点监测对象。基坑周边建构筑物详情见表1.3.1,(位置平面图见附图1)表1.3.1建构筑物详情表 序号 名称 层数 结构 基础形式 建成年代 与基坑最近处距离 所属单位 1 海天馨苑诚勤园23 2 钢结构 钢筋混凝土地梁基础 2005年 34m xx市津南区建设开发公司 2 海天馨苑诚勤园15 6 框架剪力墙钢筋混凝土结构 沉管桩桩基 2005年 30m xx市津南区建设开发公司 3 海天馨苑诚勤园13 6 框架剪力墙钢筋混凝土结构 沉管桩桩基 2005年 24m xx市津南区建设开发公司 4 既有地铁x号线地铁轨道 - - 碎石道床 4m xx地铁公司诚勤园的23号楼(建设银行)诚勤园的15号楼诚勤园的13号楼北侧既有地铁x号线轨道1.3.2既有管线A站~B站明挖区间基坑附近沿景盛路下方市政管线较多,距离基坑SMW围护桩最近距离达0.53m,选择其中离基坑较近,和有压刚性管线作为监测的主要对象,如其中的给水管线,热力管线和天然气管线。具体管线情况见表1.3.2:(平面位置见附图1)表1.3.2管线详情表 序号 管线名称 材质及管径 埋深 走向 与基坑间距 风险源等级 1 给水管线 铸铁DN600 1.09米 大致平行线路方向 0.53m 二级风险源 2 热力管线 钢DN300 0.5米 大致平行线路方向 0.94m 一级风险源 3 雨水管线 砼Ф1500 4.80米 大致平行线路方向 1.97m 三级风险源 4 污水管线 砼Ф1200 6.40米 大致平行线路方向 4.49m 三级风险源 5 天然气 钢DN529中压 1.50米 大致平行线路方向 6.75m 二级风险源 6 天然气 钢DN529低压 1.50米 大致平行线路方向 7.65m 三级风险源 7 路灯管线 0.38KV 0.4米 大致平行线路方向 9.96m 1.4工程地质水文条件1.4.1工程地质条件A站~B站明挖区间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人工堆积Qm1)、第I陆相层(第四系全新统上组河床~河漫滩相沉积Q4³a1)、第I海相层(第四系全新统中组浅海相沉积Q4²m)、第II陆相层(第四系全新统下组沼泽相沉积Q41h、河床~河漫滩相沉积Q41a1、)、第III陆相层(第四系上更新统五组河床~河漫滩相沉积Q3eal)、第II海相层(第四系上更新统四组滨海~潮汐带相沉积Q3dmc)、第IV陆相层(第四系上更新统三组河床~河漫滩相沉积Q3cal)、第III海相层(第四系上更新统二组浅海~滨海相沉积Q3bm)、第V陆相层(第四系上更新统一组河床~河漫滩相沉积Q3aal)。各层具体分布详见工程地质断面图及地质柱状图,其岩性特征描述见表1.4.1。(地质剖面图见附图8)表1.4.1地质岩性特征表 地质编号 时代成因 岩土名称 层厚(m) 层顶高程 岩性描述 承载力基本值f0(kPa) ①1 Qml 杂填土 0.8-3.1 2.69 黄褐色、灰黄色、杂色,松散~中密,稍湿由黏性土、粉土及碎砖块、小石块、灰渣等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组成 ①2 Qml 素填土 1.2-3.1 2.43-4.44 黄褐色、灰黄色、灰褐色,坚硬~软塑,以粉质黏土为主,夹少量碎砖块、石屑等建筑垃圾局部表层含植物根系 eq\o\ac(○,4)1 Q4³Na1 黏土 1.3-4.6 -0.41-2.68 黄褐色、黄灰色、黑灰色、灰褐色,可塑~软塑,夹粉土及薄层,偶见螺壳碎片,含腐殖物 100 eq\o\ac(○,4)3 Q4³a1 粉土 0.7 1.49 黄灰色,稍密,湿 110 eq\o\ac(○,4)5 Q42m 淤泥质黏土 1.3-4.4 -0.4-2.49 黄褐色、黄灰色、灰黄色、灰褐色,流塑,夹薄层粉土 80 eq\o\ac(○,4)6 Q43Nal 淤泥质黏土 0.9-2.1 -1.4-0.98 黄褐色、黄灰色、灰黄色、灰褐色,流塑,夹薄层粉土 80 eq\o\ac(○,6)2 Q42m 粉质黏土 1-7.2 -11.2~-1.73 灰色、灰褐色、褐灰色、黄灰色,流塑~可塑,与粉土及粉砂互层,含少量腐殖物,含贝壳碎片 110 eq\o\ac(○,6)3 Q42m 粉土 1.1-10.1 -10~-0.62 灰色、褐灰色,稍密~中密,湿~很湿,夹薄层粉质黏土与粉砂,含少量腐殖物,含贝壳碎片 120 地质编号 时代成因 岩土名称 层厚(m) 层顶高程 岩性描述 承载力基本值f0(kPa) eq\o\ac(○,6)5 Q42m 淤泥质粘土 1.4-4.6 -0.89~-11.02 灰色、褐灰色、黄灰色,流塑,与粉土互层,含少量腐殖物,含贝壳碎片 80 eq\o\ac(○,6)6 Q42m 淤泥质粉质黏土 1-6.5 -8.36~-0.41 灰色、褐灰色,流塑,与粉土互层,含少量腐殖物,含贝壳碎片 80 eq\o\ac(○,6)7 Q42m 粉砂 1.2-3 -9.5~-6.18 灰色,稍密~中密,饱和,局部夹薄层粉土和粉质黏土,含贝壳碎片 130 eq\o\ac(○,7)2 Q41h 粉质黏土 1.2~4.2 -13.9~-10.32 黄灰色、浅灰色、褐灰色、灰黄色、灰褐色,软塑~硬塑,夹薄层粉土,含少量锈斑,含零星螺壳碎片及姜石,局部含腐殖物及有机质 140 eq\o\ac(○,8)2 Q41al 粉质黏土 1.2~5.3 -15.76~-13.18 黄褐色、褐黄色、黄灰色、灰黄色,软塑~可塑,夹薄层粉土,含少量锈斑、螺壳碎片及姜石 160 eq\o\ac(○,8)3 Q41al 粉土 0.9~5.3 -13.27~-17.31 黄褐色、褐黄色、灰黄色,密实,湿,夹薄层粉质黏土和粉砂,含少量锈斑、螺壳碎片及姜石 160 eq\o\ac(○,9)1 Q3eal 黏土 1-9.3 -26.12~-16.08 黄褐色、褐黄色、灰黄色,硬塑~软塑,含锈斑及零星姜石 150 eq\o\ac(○,9)2 Q3eal 粉质黏土 0.7~6 -25.94~-15.45 黄褐色、褐黄色、灰黄色、黄灰色、深褐色,软塑~可塑,夹薄层粉土,含锈斑、螺壳碎片及零星姜石 150 eq\o\ac(○,9)3 Q3eal 粉土 1.3~3.3 -23.12~-16.3 黄褐色、褐黄色、灰黄色,中密~密实,湿,夹薄层粉质黏土及粉砂,含锈斑、含零星姜石及螺壳碎片 170 eq\o\ac(○,9)4 Q3eal 粉砂 1~3.3 -19.27-16.4 黄褐色、褐黄色,中密~密实,饱和,夹薄层粉质黏土与粉砂,偶见贝壳碎屑 190 eq\o\ac(○,10)1 Q3eal 黏土 0.9~1.6 -21.39~-24.41 褐灰色、灰黄色,可塑,含少量贝壳碎片 160 eq\o\ac(○,10)2 Q3dmc 粉质黏土 0.5~5.9 -30.55~-20.81 黄灰色、褐灰色、浅灰色,软塑~硬塑,夹薄层粉土及黏土,含少量姜石及贝壳和螺壳碎片,含少量腐殖质及有机物 160 eq\o\ac(○,10)3 Q3dmc 粉土 0.6~4.1 -30.16~-22.76 灰黄色、灰褐色、褐灰色,密实,夹薄层粉质粘土及粉砂,含少量姜石及贝壳和螺壳碎片 180 eq\o\ac(○,11)1 Q3cal 黏土 2.4~4.9 -34.45~-27.97 黄褐色、褐黄色、灰褐色,可塑,夹粉土薄层,含锈斑、姜石及零星贝壳碎片 170 eq\o\ac(○,11)2 Q3cal 粉质黏土 0.9~8.9 -39.96~-25.6 黄褐色、褐黄色、灰黄色、褐灰色,可塑~硬塑,夹薄层粉土,含锈斑、螺壳碎片及零星姜石 180 地质编号 时代成因 岩土名称 层厚(m) 层顶高程 岩性描述 承载力基本值f0(kPa) eq\o\ac(○,11)3 Q3cal 粉土 0.9~3.9 -42.46~-26.16 褐黄色、灰黄色,密实,湿,含锈斑、螺壳碎片及零星姜石 190 eq\o\ac(○,11)4 Q3cal 粉砂 1.5~3.1 -40.95~-29.95 黄褐色、褐黄色、灰黄色,密实,饱和,夹粉土 200 eq\o\ac(○,12)1 Q3bm 黏土 1.2~4.2 -48.96~-48.55 灰黄色、灰褐色、褐灰色,硬塑,含少量锈斑及姜石颗粒 200 eq\o\ac(○,12)2 Q3bm 粉质黏土 3.8 -49.37 黄灰色、黄褐色、褐黄色,硬塑,含锈斑及姜石 210 eq\o\ac(○,12)3 Q3bm 粉土 1.5~5.5 -44.05~-42.95 褐灰色、灰色、灰黄色,密实,湿,夹粉砂及粉质粘土薄层,含少量腐殖物 200 eq\o\ac(○,12)6 Q3bm 中砂 2.50~2.60 -46.77~-46.46 褐黄色、灰色,密实,饱和,夹粉砂,含贝壳碎屑 230 eq\o\ac(○,13)1 Q31al 黏土 1~6.4 -61.25~-49.75 黄褐色、灰黄色,可塑~硬塑,夹粉质粘土薄层,含锈斑及偶见姜石 200 eq\o\ac(○,13)2 Q31al 粉质黏土 0.7~5.4 -65.06~-57.06 黄褐色、褐黄色,可塑~硬塑,夹粉土薄层,含少量锈斑及姜石 210 eq\o\ac(○,13)3 Q31al 粉土 1~2.5 -63.76~-54.55 黄褐色、褐黄色、灰黄色,密实,湿,夹粉质黏土薄层,含锈斑 220 eq\o\ac(○,13)4 Q31al 粉砂 2.2~7.4 -70.46~-54.86 黄褐色,灰黄色,密实,饱和,夹粉土 230 eq\o\ac(○,13)5 Q31al 细沙 1.20~5.80 -59.26~-54.87 褐黄色,密实,饱和 2301.4.2水文地质条件本场地表层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赋存于II陆相层及以下的粉土、砂层的地下水具承压性,为微承压水。上部潜水,地下水埋藏较浅,勘测期间地下水埋深1.4~2.8m(高程-0.09~2.22m),主要赋存于第I海相层中的粉土、粉砂、黏性土与粉土互层的地层中,含水层水平,垂直向渗透性差异较大,当局部地段夹有粉砂薄层时,其富水性、渗透性相应增大。接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入渗补给,地下水具有明显的丰、枯水期变化,丰水期水位上升,枯水期水位下降,多年平均变化值0.8m。主要含水介质颗粒较细,水利坡度较小,地下水径流十分缓慢。排泄方式主要有蒸发、人工开采和下渗补给下部承压水。微承压水以第II陆相层的湖沼相沉积eq\o\ac(○,7)2粉质黏土为相对隔水顶板,主要赋存于⑧3粉土、⑨3粉土、⑨4粉砂、⑩3粉土及⑪3粉土、⑪4粉砂、⑫3粉土、⑫6中砂层,其间夹有多层黏性土相对隔水层。微承压水的渗透补给,与上层潜水水力联系紧密,排泄以相对含水层中的径流形式为主,同时以渗透方式补给深层地下水,该层地下水水位受季节影响较小,微承压水头为隔水层顶板至稳定水位距离,稳定水位变化情况见水位观测曲线。第一层微承压水含水层主要为⑧3粉土、⑨3粉土、⑨4粉砂,埋深15.0~23.1m,局部埋深30.9m,稳定水位为2.00~2.30m。第二层微承压水含水层主要为⑩3粉土、⑪3粉土、⑪4粉砂、⑫3粉土、⑫6中砂层,埋深25.90~53.70m。经现场抽水试验和室内渗透试验并参考地区经验,各层渗透系数见下表:各层渗透系数及透水性 土层编号 岩土名称 水平渗透系数(cm/s) 垂直渗透系数(cm/s) 抽水试验渗透系数(m/d) 渗透系数推荐值(m/d) 透水性 ④1 黏土 2.33E-07 4.47E-07 0.005 微透水 ④3 粉土 6.39E-06 0.6 弱透水 ④5 淤泥质黏土 0.005 微透水 ④6 淤泥质粉质黏土 0.005 微透水 ⑥2 粉质黏土 6.36E-06 0.05 弱透水 ⑥3 粉土 6.06E-06 0.16 0.6 弱透水 ⑥5 淤泥质黏土 2.60E-06 0.005 微透水 ⑥6 淤泥质粉质黏土 0.005 微透水 ⑥7 粉砂 1 中等透水 ⑦2 粉质黏土 1.93E-06 0.05 弱透水 ⑧2 粉质黏土 1.36E-07 1.56E-07 0.05 弱透水 ⑧3 粉土 0.8 弱透水 ⑨1 粉土 1.00E-07 1.00E-07 0.01 弱透水 ⑨2 粉质黏土 1.71E-07 1.01E-07 0.05 弱透水 ⑨3 粉土 3.75E-05 3.52E-05 0.79 1 中等透水 ⑨4 粉砂 3 中等透水 ⑩1 黏土 1.00E-07 1.00E-07 0.01 弱透水 ⑩2 粉质黏土 3.71E-07 3.70E-07 0.05 弱透水 ⑩3 粉土 1 中等透水 ⑪1 黏土 0.001 微透水 ⑪2 粉质黏土 6.81E-06 6.91E-06 0.05 弱透水 ⑪3 粉土 1 中等透水 ⑪4 粉砂 3 中等透水 ⑫1 黏土 0.001 微透水 ⑫2 粉质黏土 0.05 弱透水 ⑫3 粉土 1 中等透水 ⑫6 中砂 3 中等透水注:1.0m/d=1.2*10-3cm/s。2编制依据2.1国家及地方的有关规范、规程(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2)《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3)《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4)《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5)《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6)《城市测量规范》CJJ/T8-2011;(7)《城市地下水动态观测规程》CJJ76-2012;(8)《xx地铁建设工程监控量测管理办法》TJDT/ZY-AQ-19;(9)xx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质量安全风险控制指导书;(10)xx市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总队的相关文件指导书2.2勘察报告《xx地铁x号线xxxx项目详细勘察岩土工程勘察报告(A版)A站及两侧明挖区间里程DK30+980.1~DK31+450.0》(xxxx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2013年10月)2.3设计图纸《xx地铁x号线xxxx项目第四篇区间第二章A站~B站区间明挖段第一册隧道及敞开段结构第一分册围护结构》(xxxx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2013年12月)2.4市建设科技委员会对基坑围护体系设计方案的论证意见关于xx地铁x号线东延至会展中心项目A-B站明开区间基坑支护设计方案论证意见的函xxxx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根据你单位提出的申请,xx市建设科技委于2013年11月28日组织由xxx担任组长,有xxxxxxxxxxxx组成的专家组,对该工程的基坑支护设计方案进行了技术论证。专家组听取了基坑支护方案设计单位的工程情况汇报,查阅了相关地质勘察资料,经过认真审阅和充分研讨,提出如下论证意见:一、该项目明挖区间为左DK31+320.123~DK31+450.000,右DK31+321.253~DK31+451.646,西接原地铁一号线A站,基坑两侧环境较为复杂。基坑深度标准段约9.59~13.24m,基坑支护采用水泥土内插型钢挡土与隔水,设2~3道钢支撑,盾构井段增加1道钢倒撑,明挖法施工,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基本可行。二、本场地环境复杂,临近原地铁A站,周边地下管线密集,基坑安全等级应为一级,并明确重点保护对象和保护要求。三、采用单排三轴水泥搅拌桩内插型钢工法存在水泥土强度低等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存在一定风险。建议与多排三轴或水泥土强度较高、刚度较大的CSM水泥土内插型钢等工法进行优化比选,以控制基坑变形。四、设计依据的标准应采用有效版本,应予以复核修正。五、建议首道支撑改为钢筋混凝土支撑,有利于控制变形。六、坑底加固措施应明确,建议进行水泥搅拌桩加固、换填加固、桩基础等多方案进行优化比选。七、复核坑底抗承压水突涌稳定性验算,必要时可加深水泥土墙和适当布置减压井。八、补充基坑开挖、降水对原地铁一号线A站的影响分析,完善相应的保护措施。九、明确水泥土内插型钢施工及型钢拔除时对周边环境,特别是临近地下管线的保护措施。十、完善基坑降水设计、基坑工程施工、监测及预警应急等方面要求,确保基坑稳定和周围环境安全。方案按上述汇总意见及各位专家所提具体意见修改后,经建设、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各方审批后方可实施。特此函达本函仅为技术论证意见3监测目的及项目3.1监测范围本工程监测范围为A-B明挖区间基坑施工围护结构,及基坑外3倍开挖深度范围内需要保护的建(构)筑物、地下管线、道路、铁路等。3.2监测目的在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对基坑及周围环境的变形情况进行跟踪监测,所取得的数据能可靠地反映开挖及施工所造成的影响。在基坑开挖和施工中,由于地质条件、荷载条件、材料性质、施工技术和外界其他因素的复杂影响,实际情况与理论上常常有出入。在理论分析指导下有计划地进行现场监测工作,对于保证安全、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是很重要的。监测的目的可归纳为如下几点:(1)通过对监测数据分析,判断上一步施工工艺和施工参数是否符合或达到预期要求,同时实现对下一步的施工工艺和施工进度控制,从而切实实现信息化施工;(2)通过监测,及时掌握和提供基坑、围(支)护系统、地表及周边建(构)筑物的变化信息和工作状态,确保本工程基坑开挖期间周边的建筑物、道路、管线正常运行;(3)通过监测及时发现基坑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变形发展趋势,及时反馈信息,达到有效控制施工对建筑物及管线影响的目的;(4)通过监测及时调整支撑系统的受力均衡问题,使得整个基坑开挖过程能始终处于安全、可控的范畴内;(5)及时预报险情,以便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6)将现场监测结果反馈给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使设计能根据现场工况发展,进一步优化方案,达到优质安全、经济合理、施工快捷的目的;(7)通过跟踪监测,在换撑和支撑拆除阶段,施工科学有序,保障基坑始终处于安全运行的状态;(8)必要时为业主提供法律及公证所需要的证据。3.3监测项目(1)巡视监测(2)桩顶水平及垂直位移监测(3)桩体水平位移监测(测斜)(4)支撑轴力监测(5)坑外潜水及承压水水位监测(6)周边建筑物沉降及倾斜监测(7)周边地下管线沉降及差异沉降监测(8)周边地表、道路沉降监测(9)周边建筑物、地表裂缝监测(10)线路偏移、线路沉降、轨道沉降、轨道高差、路基沉降(既有x号线自动化监测)(11)轨道沉降、轨道高差、线路沉降(既有x号线常规监测)(12)轨间距监测(既有x号线常规监测)4监测精度监测精度见表4-1:表4-1监测项目、精度表 序号 监测对象 监测项目 监测精度 (一) 围护结构 1 围护结构 桩顶水平位移 1.0mm 2 桩顶垂直位移 0.4mm 3 桩体水平位移 0.02mm/0.5m 4 支撑轴力 ≤1/100(F·s) (二) 相邻环境 5 地表 基坑周边地表沉降 0.4mm 6 相邻建筑物 建筑物沉降 0.4mm 7 建筑物裂缝 0.1mm 8 地下管线沉降 沉降及差异沉降 0.4mm (三) 地下水 9 地下水 地下水位 10.0mm (四) 既有x号线 10 自动化监测 轨道水平及竖向位移 0.1mm 11 常规监测 轨道沉降监测 0.4mm 12 轨间距量测 0.1mm5监测仪器本工程拟配备主要设备、仪器表 序号 设备名称及型号 数量 标称精度 产地 备注 1 莱卡TS30测量机器人 1台 ±0.5”,±(0.5mm+1ppm*D) 瑞士 2 TopconGTS-332N 1台 ±2”,±(2mm+2ppm*D) 日本 3 天宝DINI03 1台 0.3mm/km 美国 4 水准仪/AT-G2 1台 0.4mm/km 日本 5 测斜仪/CX-01A 1套 0.02mm/0.5m 中国 6 地下水位仪/SWJ-90型 1台 5mm 中国 7 电脑、打印机、传真机)等办公设备 满足实际需要 注:以上仪器都在检定有效期内。另外我公司还配备了以上各类仪器的备用仪器,型号和精度与以上列表中所述相同,用于以上仪器在鉴定和维修期间的使用。6监测期及监测频率6.1监测周期每个监测对象的监测周期自监测对象所处区域或附近基坑土建施工开工开始到土建施工完毕为止。变形观测周期应以能系统反映所测变形的变化过程且不遗漏其变化时刻为原则,根据单位时间内变形量的大小及外界因素影响确定。当观测中发现变形异常时,应及时增加观测次数。6.2监测频率明挖区间监控量测的监测频率和既有x号线监测频率,结合设计与实际监测情况,拟定监测频率见表6.2.1和表6.2.2:表6.2.1基坑监测频率表 序号 项目名称 方法及工具 初始值采集时间 量测频率 围护结构施工期(降水前) 降水期 开挖期H≤5米 开挖期5<H≤10米 开挖期H>10米 1 桩顶水平位移、垂直位移 全站仪水准仪 工法桩完成后,降水前 —— 1次/3天 1次/2天 1次/天 2次/天 2 桩体深层水平位移 测斜仪 工法桩完成后,降水前 —— 1次/3天 1次/2天 1次/天 2次/天 3 支撑体系内力监测 钢筋计频率计 支撑施工完成后 —— 1次/2天 1次/天 2次/天 4 临近道路、地表、管线沉降,建筑物沉降、倾斜、裂缝 水准仪全站仪 围护结构施工前 1次/周 1次/3天 1次/2天 1次/天 2次/天 5 水位观测 电子水位仪 完成观察井后,降水前 1次/周 1次/3天 1次/2天 1次/天 2次/天注:1)现场巡视监测工作自基坑降水开始进行,直至结构完成且变形稳定后结束,监测频率可根据相关规范要求并结合具体施工阶段调整。2)各道支撑开始拆除到拆除完成后3d内监测频率为1次/1d;3)上述监测频率为正常施工情况下的监测频率;4)当监测项目的变化速率、累计变化值,接近或超过报警值时,加大监测频率为2次/d,直至危险或隐患解除为止;5)对每一施工开挖阶段基坑开挖处的相关监测可严格按照上述要求进行,对开挖已完成部位在变形趋于稳定后可适当减低频率为原监测频率的1/2。6)回弹观测不应少于3次,其中第一次应在基坑开挖之前,第二次应在基坑挖好之后,第三次应在浇注基础混凝土之前。7)底板浇筑后≤7日,2次/天;7—28日内,1次/天;≥28日,1次/3天;地下结构施工期,监测频率为1次/3天,但水位观测为1次/天。8)当基础施工完成回填完毕,当变形数据趋于平缓时,监测点位变化速率小于0.01mm/天,认为变形趋于稳定,经各方同意后才可以停止相应项目的监测工作。表6.2.2既有x号线监测频率表 序号 监测项目 监测仪器 监测频率 1 线路沉降 测量机器人TS30自动化监测 施工关键期:每天3个时段,一时段120分钟;一般施工状态:每天2个时段,一时段120分钟。其后2天1个时段,视变形稳定情况调整。 2 线路偏移 测量机器人TS30自动化监测 3 轨道沉降 测量机器人TS30自动化监测 4 轨道高差 测量机器人TS30自动化监测 5 路基沉降 测量机器人TS30自动化监测 6 轨道沉降 常规水准测量 人工测量,施工关键期1次/天,一般施工状态1次/2天。其后1次/3天,视变形稳定情况调整。 7 轨道高差 8 路基沉降 9 轨道间距 轨道尺和激光测距仪 注:1)施工关键期为开挖深度大于5米至底板施工完成;一般施工状态为开始开挖至开挖小于等于5米,底板完成至底板完成28天内;其后为降水期至开挖前,和底板完成28天以后。2)自动化监测在降水前布设监测点及采集初始值,监测频率按上表实施。3)人工测量在围护结构施工前采集初始值,围护施工期与周边环境监测频率相同,为1次/周,降水期监测频率为1次/3天。初始值采集时间见表6.2.1,监测时间为2014年3围护结构开始施工至2014年9基坑施工完成,监测实施时间根据工程进度调整。7控制值及报警值围护结构和周边环境监测项目的控制标准为依据规范GB50497-2009规定及结合设计给定值,xx地铁既有x号线轨道变形控制指标参考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设施养护维修技术规范》,并与地铁运营单位协商确定既有线的评判标准,见表7-1:表7-1A站~B站区间明挖段量测控制标准 序号 监测对象 监测项目 监测控制值 速率(连续3天) (一) 围护结构 1 围护结构 桩顶水平位移 ±30mm 3mm/d 2 桩顶垂直位移 ±25mm 3mm/d 3 桩体水平位移 ±40mm 3mm/d 4 支撑轴力 左DK31+320~左DK31+327 第一道钢支撑 318KN 5 第二道钢支撑 471KN 6 第三道钢支撑 734KN 7 左DK31+327~左DK31+380 第一道钢支撑 167KN 8 第二道钢支撑 461KN 9 左DK31+380~左DK31+433 第一道钢筋混凝土支撑 55KN 10 第二道钢支撑 492KN 11 第三道钢支撑 641KN 12 左DK31+433~左DK31+450 第一道钢筋混凝土支撑 107KN 13 第二道钢支撑 724KN 14 第三道钢支撑 537KN (二) 相邻环境 15 周边建筑物及地表 基坑周边地表沉降 ±30mm 3mm/d 16 周边建筑物沉降及倾斜 ±30mm倾斜2/1000 1mm/d0.1H/1000 17 建筑物、地表裂缝 建筑2mm地表10mm 有持续发展趋势 18 地下管线 地下管线沉降及差异沉降 ±20mm(压力刚性管)±30mm(非压力管线) 2mm/d3mm/d (三) 地下水 19 地下水 地下水位 1000mm 500mm/d (四) 既有x号线 20 x号线 水平及竖向位移(正线) ±5mm 2mm/d 21 水平及竖向位移(道岔) ±2mm 2mm/d 22 轨间距 +7mm,-4mm 2mm/d 23 轨向直线 7mm 2mm/d根据建科委专家意见,采用控制值的80%做为报警值,桩顶、桩体、周边建筑物、地表、管线的变化速率报警值的控制天数为3天,报警后,可通过口头、电话、短信及书面文件等形式发布第三方预警信息,书面文件需报送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建设公司项目管理部。在报警信息上报的同时,我方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增加现场监测、现场巡视频率,密切关注现场情况的变化,参与报警的响应。8监测方法8.1现场巡视8.1.1现场安全巡视对象及范围现场安全巡视的主要对象为本工程围护结构自身和周边环境。巡视的范围包括所有的现场安全监测对象以及和工程施工有关的被影响对象。8.1.2现场安全巡视内容现场安全巡视对象包括基坑围护结构与支撑体系、周边建筑物、桥梁、周边道路、地下管线以及周边邻近施工情况。现场安全巡视的内容如下:(1)工程自身对开挖面地质情况巡视以下内容:①开挖面土体渗漏水情况;土体塌落(塌落位置、塌落体大小、发展趋势、塌落原因等)。②地下水控制效果。包括:堵水效果或抽降水控制效果、变化情形及持续时间、附近地面沉陷情况等。对支护结构体系巡视以下内容:①支护体系变形变化情况。包括墙顶与冠梁脱开现象,冠梁开裂范围、宽度与深度;支撑扭曲及偏斜程度、发生位置、发展趋势;混凝土腰梁开裂等。对基坑周边巡视以下内容:①坑边超载。包括坑边荷载重量、类型、与坑缘距离、面积、位置等。(2)周边环境1)道路(地面):①地面开裂。包括裂缝宽度、深度、数量、走向、发生位置、发展趋势等。②地面沉陷、隆起。包括沉陷深度、隆起高度、面积、位置、距基坑的距离、发展趋势等。2)地下管线:①检查井等附属设施的开裂及进水。包括裂缝宽度、深度、数量、走向、位置、发展趋势、井内水量等。3)监测点监测点的保护情况:是否有监测点被破坏、占压。8.1.3现场安全巡视频率及周期我方应对基坑本身及周边环境进行日常巡视,保证安全。围护结构施工与降水期间1次/7天,基坑开挖期间和底板浇筑后的巡视频率与围护结构监测频率相同。现场安全巡视周期为现场监测服务的周期。8.1.4现场安全巡视的资料整理8.1.4.1文字报告现场安全巡视完毕之后,进行资料整理,形成文字报告放在监测日报里,报告形式可采用记录表格的形式。报告内容包括:巡视时间、巡视地点、巡视对象、巡视内容、存在问题描述、原因分析、安全状态评价、采取措施建议等。8.1.4.2图像资料现场安全巡视风险工程过程中所拍摄的照片进行存档,并将其附在文字报告之后。8.1.4.3记录表格现场安全巡视记录表格见第12章中表JL/ZY-AQ-20-05施工现场及周边环境安全巡视记录表。8.2控制测量8.2.1平面控制系统以总测提供的4个控制点做为平面控制起算点见表8.2.1-1,与在场地内设置的2个标志点组成一条附合或闭合导线,导线施测精度按照《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表18.2.3中二等控制网的要求进行,相关规定见表8.2.1-2,场地内的2个标志点与DII001这3个点作为工作基点使用,每次使用时,与场地外的起算点进行校核,工作基点每2个月与4个起算控制点进行一次联测,对场地内的工作基点进行修正。(控制点平面位置见附图2)表8.2.1-1总测提供的平面控制点 序号 点号 北坐标(m) 东坐标(m) 高程 备注 1 DII001 292094.7762 107941.0697 2.6284 导线点 2 DII002 291923.6031 108171.0712 2.8167 导线点 3 DI015 292765.0707 107282.1810 3.5384 4 DI016 292405.5411 107496.6017 2.5733 注:平面坐标系为1990年xx市任意直角坐标系;高程基准为1972年xx市大沽高程系-2008高程表8.2.1-2水平位移监测控制网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相邻基准点的点位中误差(mm) 平均边长(m) 测角中误差(″) 最弱边相对中误差 全站仪标称精度 水平角观测测回数 距离观测测回数 往测 返测 Ⅱ ±3.0 150 ±1.8 ≤1/70000 ±2″,±(2mm+2×10-6×D) 9 3 3场地内的观测台高出地面约2米,地下埋深约半米,长宽均为2米,中间为混凝土浇注,在台中心埋设平面控制点标识,示意图如下:观测台示意图观测台中心平面控制点标识水平位移监测控制点布置的原则为:①控制点是监测点稳定性的基准,应设立于施工基坑开挖深度3倍距离之外的稳定区域,为提高监测精度,应埋设专门观测标石;②控制点位的分布应满足准确、方便观测全部观测点的需要;③每个相对独立的测区控制点个数不少于3个,以保证必要的检核条件。8.2.2高程控制系统以总测提供的3个高程控制点作为高程基准起算点见表8.2.2-1,另外选取3倍坑深以外已沉降稳定的建筑物上1个沉降标与起算点进行联测,组成一条闭合或附合水准路线,复核其相对精度,每2个月进行一次复核。这4个点共同作为沉降监测的基准点。(控制点平面位置见附图2)表8.2.2-1总测提供的高程控制点 序号 点号 北坐标(m) 东坐标(m) 高程 备注 1 DII001 292094.7762 107941.0697 2.6284 导线点 2 DII002 291923.6031 108171.0712 2.8167 导线点 3 DI016 292405.5411 107496.6017 2.5733 注:平面坐标系为1990年xx市任意直角坐标系;高程基准为1972年xx市大沽高程系-2008高程水准网按照《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表18.2.4-1中二等控制网的要求进行,相关规定见表8.2.2-1:表8.2.2-1垂直沉降监测控制网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相邻基准点高差中误差(mm) 测站高差中误差(mm) 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mm) 检测 工程第三方检测合同工程防雷检测合同植筋拉拔检测方案传感器技术课后答案检测机构通用要求培训 已测高差之较差(mm) Ⅱ ±0.5 ±0.15 ±0.30 0.4注:n为测站数观测措施:本高程监测基准网使用精密自动安平水准仪及配套铟瓦尺,外业观测按规范要求的二等精密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执行。为确保观测精度,观测措施制定如下。·作业前编制作业计划表,以确保外业观测有序开展。·观测前对水准仪及配套铟瓦尺进行全面检验。·观测方法:往测奇数站“后—前—前—后”,偶数站“前—后—后—前”;返测奇数站“前—后—后—前”,偶数站“后—前—前—后”。往测转为返测时,两根标尺互换。水准观测主要技术要求见下表: 等级 仪器型号 水准尺 视线长度(m) 前后视距差(m) 前后视距累积差(m) 视线离地面最低高度(m) 基、辅分划读数较差(mm) 基、辅分划读数所测高差较差(mm) Ⅱ DS05 铟瓦 ≤30 ≤0.5 ≤1.5 0.3 ≤0.3 ≤0.4观测高差超限时重测,当重测成果与原测成果分别比较其较差均没超限时,取成果的平均值。垂直位移基准网外业测设完成后,对外业记录进行检查,严格控制各水准环闭合差,各项参数合格后方可进行内业平差计算。高程成果取位至0.01mm。8.3围护结构监测8.3.1SMW工法桩水平位移及垂直位移监测(一)监测点布置原则在基坑围护结构顶部上布设桩顶垂直位移及水平位移监测点,垂直和水平位移共用一个标志点,本工程拟布设13个监测点。(监测点平面位置见附图1)监测点埋设时先在围护结构顶部用冲击钻钻出深约10cm的孔,再把定制的强制归心监测标志放入孔内。布置的原则为:①测点布设在围护结构的顶部,以设置方便,不易损坏,且能真实反映基坑围护结构桩顶部的侧向变形为原则;②测点标志埋设时应注意保证与测点间的通视;③测点设置强制对中标志,并保证强制对中标志顶面的水平。④测点埋设完毕后,进行必要的保护、防锈处理,并用红色油漆作明显标记。(二)监测方法及数据采集围护结构桩顶水平位移监测采用极坐标法观测,使用全站仪进行观测。在选定的水平位移监测控制点(工作基点)上安置全站仪,精确整平对中,后视其它水平位移监测控制点,测定监测点与监测基准点之间的角度、距离,计算各监测点坐标,将位移矢量投影至垂直于基坑的方向,根据各期与初始值比较,计算出监测点向基坑内侧的变形量。按极坐标法监测水平位移监测点中误差为:,满足监测精度要求。垂直位移监测使用电子水准仪进行观测,按照《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中二等垂直沉降监测要求执行,以工作基点为起算点,采用附合或闭合水准路线,将各监测点纳入其中施测。沉降监测的主要技术要求见表8.3.1-1:表8.3.1-1垂直沉降监测主要技术要求和监测方法 等级 高差中误差(mm) 相邻点高差中误差(mm) 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mm) 主要监测方法 Ⅱ ±0.5 ±0.3 ±0.30 水准测量基坑降水前测3次稳定值,取平均值作为计算桩顶沉降监测的初始值。观测注意事项如下:①对使用的电子水准仪、铟瓦尺应在项目开始前和结束后进行检验,项目进行中也应定期进行检验。当观测成果异常,经分析与仪器有关时,应及时对仪器进行检验与校正;②观测应做到三固定,即固定人员、固定仪器、固定测站;③观测前应正确设定记录文件的存贮位置、方式,对电子水准仪的各项控制限差参数进行检查设定,确保附合观测要求;④应在标尺分划线成像稳定的条件下进行观测;⑤仪器温度与外界温度一致时才能开始观测;⑥震动源造成的震动消失后,才能启动测量键,当地面震动较大时,应随时增加重复测量次数;⑦每测段往测和返测的测站书均应为偶数,否则应加入标尺零点差改正;⑧由往测转向返测时,两标尺应互换位置,并应重新整置仪器;⑨完成闭合或附合路线时,应注意闭合或附合差情况,确认合格后方可完成测量工作,否则应查找原因直至返工重测合格。(三)数据处理及分析(1)数据传输及平差计算水平位移观测记录采用全站仪记录程序进行,观测时可完成各项限差指标控制,观测完成后形成电子原始观测文件,通过数据传输处理软件传输至计算机,使用控制网平差软件进行严密平差,得出各点坐标。平差计算要求如下:①平差前对控制点稳定性进行检验,对各期相邻控制点间的夹角、距离进行比较,确保起算数据的可靠;②使用测量控制网平差软件按严密平差的方法进行计算;③平差后数据取位应精确到0.1mm。通过各期变形观测点二维平面坐标值,计算投影至垂直于基坑方向的矢量位移,并计算各期阶段变形量、阶段变形速率、累计变形量等数据。垂直位移观测记录采用二等水准外业记录手簿记录,观测完成后形成原始观测文件,输入至计算机,检查合格后使用专用水准网平差软件进行严密平差,得出各点高程值。平差计算要求如下:①应使用稳定的基准点为起算,并检核独立闭合差及与2个以上的基准点相互附合差满足精度要求条件,确保起算数据的准确;②使用商用华星测量控制网平差软件,平差前应检核观测数据,观测数据准确可靠,检核合格后按严密平差的方法进行计算;③平差后数据取位应精确到0.1mm。通过变形观测点各期高程值计算各期阶段沉降量、阶段变形速率、累计沉降量等数据。(2)变形数据分析观测点稳定性分析原则如下:①观测点的稳定性分析基于稳定的基准点作为起算点而进行的平差计算成果;②相邻两期观测点的变动分析通过比较相邻两期的最大变形量与最大测量误差(取两倍中误差)来进行,当变形量小于最大误差时,可认为该观测点在这两个周期内没有变动或变动不显著;③对多期变形观测成果,当相邻周期变形量小,但多期呈现出明显的变化趋势时,应视为有变动。8.3.2SMW工法桩桩体深层水平位移监测(一)监测点布置原则在H型钢内绑扎并埋设带导槽PVC塑料管,以监测围护结构体的侧向变形。本工程拟布设13个监测孔。(监测点平面位置见附图1)(二)监测点埋设技术要求(1)埋设方法测斜管埋设采用绑扎埋设。测斜管通过与H型钢上焊接的抱箍绑扎将其固定在H型钢上,测斜管与型钢的连接固定必须十分稳定,以防测斜管与型钢相脱落。同时必须注意测斜管的纵向扭转,很小的扭转角度就可能使测斜仪探头被导槽卡住;埋设就位的测斜管必须保证有一对凹槽与基坑边缘垂直。并在测斜管的顶部和底部各加装一段加厚PVC套管,并在管底焊接一个铁片,以防止测斜管管口被破坏及管体下滑。(2)埋设技术要求围护结构测斜管埋设与安装应遵守下列原则:①管底宜与H型钢底部持平或略高于工程桩底部,顶部达到地面;②测斜管与支护结构的型钢绑扎埋设,绑扎间距不宜大于2m;③测斜管的上下管间应对接良好,无缝隙,接头处牢固固定、密封;④测斜管绑扎时应调正方向,使管内的一对测槽垂直于测量面(即平行于位移方向);⑤封好底部和顶部,保持测斜管内的干净、通畅和平直;⑥做好清晰的标示和可靠的保护措施。测斜管绑扎图测斜管管底保护图测斜管管顶保护图(三)监测方法及数据采集(1)观测仪器及方法监测仪器采用测斜仪以及配套PVC测斜管,监测精度可达到0.02mm/0.5m。观测方法如下:①用模拟测头检查测斜管导槽;②使测斜仪测读器处于工作状态,将测头导轮插入测斜管导槽内,缓慢地下放至管底,然后由管底自下而上沿导槽全长每隔0.5m读一次数据,记录测点深度和读数。测读完毕后,将测头旋转180°插入同一对导槽内,以上述方法再测一次,深点深度同第一次相同。③每一深度的正反两读数的绝对值宜相同,当读数有异常时应及时补测。(2)观测方法及数据采集技术要求①初始值测定测斜管应在测试前5天装设完毕,在基坑开挖前3天内用测斜仪对同一测斜管作3次重复测量,判明处于稳定状态后,以3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作为侧向位移计算的初始值。②观测技术要求测斜探头放入测斜管底应等候5分钟,以便探头适应管内水温,观测时应注意仪器探头和电缆线的密封性,以防探头数据传输部分进水。测斜观测时每0.5m标记一定要卡在相同位置,每次读数一定要等候电压值稳定才能读数,确保读数准确性。(四)数据处理及分析首先,必须设定好基准点,围护桩体变形观测的基准点一般设在测斜管的底部。当被测桩体产生变形时,测斜管轴线产生挠度,用测斜仪确定测斜管轴线各段的倾角,便可计算出桩体的水平位移。设基准点为0点,坐标为(X0,Y0),于是测斜管轴线各测点的平面坐标由下列两式确定:式中—测点序号,=1,2,;—测斜仪标距或测点间距(m);—测斜仪率定常数;—X方向第段正、反测应变读数差之半;—Y方向第段正、反测应变读数差之半;为消除量测装置零漂移引起的误差,每一测段两个方向的倾角都应进行正、反两次量测,即当或>0时,表示向X轴或Y轴正向倾斜,当或<0时,表示向X轴或Y轴负向倾斜,由上式可计算出测斜管轴线各测点水平位置,比较不同测次各测点水平坐标,便可知道桩体的水平位移量。8.3.3支撑梁轴力监测(一)测点埋设方法及技术要求(1)混凝土支撑测点埋设方法:A~B站明挖区间首撑部分(左DK31+380~左DK31+450)为混凝土支撑,拟布设2处监测点,(监测点平面位置见附图1,)其测点元件采用钢筋计,在预监测的混凝土支撑钢筋绑扎期间,在支撑主筋上安装4个钢筋计,监测截面布置在钢筋混凝土支撑长度的1/3部位,4个钢筋计在断面上均匀布置(分别布置在支撑四个面中部的钢筋上)。钢筋计与钢筋的连接采用直螺纹套管连接方式或焊接方式,直螺纹套管连接方式可使钢筋计和钢筋同轴同心相连,提高监测的精度,优先使用此方式连接。(2)钢支撑测点埋设方法:A~B站明挖区间的第一道至第三道钢支撑上拟布设9处。(监测点立面位置见附图3)①采用专用的轴力架安装架固定轴力计,安装架圆形钢筒上没有开槽的一端面与支撑的牛腿(活络头)上的钢板电焊焊接牢固,电焊时必须与钢支撑中心轴线与安装中心点对齐。②待焊接冷却后,将轴力计推入安装架圆形钢筒内,并用螺丝(M10)把轴力计固定在安装架上。③钢支撑吊装到位后,即安装架的另一端(空缺的那一端)与围护桩体上的钢板对上,中间加一块250×250×25mm的加强钢垫板,以扩大轴力计受力面积,防止轴力计受力后陷入钢板影响测试结果。④将读数电缆接到基坑顶上的观测站;电缆统一编号,用白色胶布绑在电缆线上作出标识,电缆每隔两米进行固定,外露部分作好保护措施。支撑轴力埋设实景图如图:(3)混凝土支撑测点及
本文档为【明挖区间基坑监测技术方案(最终版)_secret】,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新缘资料馆
一回首,出现混迹工程界好久了!!!
格式:doc
大小:8M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建筑/施工
上传时间:2020-02-29
浏览量: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