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血液透析并发症

血液透析并发症

举报
开通vip

血液透析并发症血液透析并发症 每次血透过程中或血透结束后几小时内发生的与透析本身有关的并发症。 (一)失衡综合征: 常见于尿素氮和肌酐水平很高,尿毒症症状很明显的患者,尤其多见于初次透析及透析诱导期。其原因主要是透后以尿素为主的一些物质在血液和脑组织之间分布不均匀,加上PH值不均衡引起脑水肿及脑缺氧,表现为透中及透后头痛、乏力、倦怠、恶心呕吐、血压升高、睡眠障碍,重症者可有精神异常、癫痫样发作、昏迷甚至死亡。 (二)低血压:血透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原因包括有效血容量减少,超滤过多过快,自主神经病变,血管收缩降低,心钠素水...

血液透析并发症
血液透析并发症 每次血透过程中或血透结束后几小时内发生的与透析本身有关的并发症。 (一)失衡综合征: 常见于尿素氮和肌酐水平很高,尿毒症症状很明显的患者,尤其多见于初次透析及透析诱导期。其原因主要是透后以尿素为主的一些物质在血液和脑组织之间分布不均匀,加上PH值不均衡引起脑水肿及脑缺氧,表现为透中及透后头痛、乏力、倦怠、恶心呕吐、血压升高、睡眠障碍,重症者可有精神异常、癫痫样发作、昏迷甚至死亡。 (二)低血压:血透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原因包括有效血容量减少,超滤过多过快,自主神经病变,血管收缩降低,心钠素水平过高以及降压药物影响等。表现为头晕、胸闷、面色苍白、出汗、黑朦、恶心呕吐、肌肉痉挛甚至意识丧失。 治疗主要是迅速补充血容量,同时减慢血流量,减少或暂停超滤。预防措施包括透析器预充,血流量由小渐大,采用序贯透析或高钠透析,并嘱患者控制透析间期体重增加以减少超滤量。 (三)低氧血症:多见于醋酸盐透析,其原因与醋酸盐在体内的代谢及其降低血中CO2和HCO3—浓度有关。透析膜生物相容性差可导致肺毛细血管内白细胞聚集影响换气功能,也是产生低氧血症的一个重要原因。临床表现多不明显,原有心肺疾病的患者或老年人可能出现缺氧症状,甚至诱发心绞痛及心梗。治疗 上予鼻导管吸氧即可。预防措施包括:使用碳酸氢盐透析液并使用生物相容性好的透析器。 (四)心律失常:常由低钾血症引起,低钾原因多为反复使用低钾或无钾透析液。溶血时可产生高钾血症从而诱发心律失常,但相当罕见。透前使用洋地黄类药物的患者由于透析中血钾浓度下降及酸碱度变化,可发生洋地黄中毒诱发心律失常。防治措施有:饮食控制含钾食物以防透前高血钾,严格限制透析患者洋地黄类药物的使用,以及使用含钾>3.0mmol/L的透析液。发生心律失常时可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但需根据药物代谢情况调整剂量。 (五)心包填塞:血透中及透后短时间内发生的心包填塞多为出血性,常在原有尿毒症性心包炎基础上由于应用肝素引起心包出血。临床表现为:?血压进行性下降,伴休克征象,?颈静脉怒张、肝大、奇脉、中心静脉压升高,?心界扩大,心音遥远,?B超见心包大量积液等。治疗措施:透析中发生者应立即停止透析,以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填塞症状严重者可予心包穿刺引流减压或直接行外科引流减压。预防措施主要是对疑有尿毒症心包炎患者,尤其是心前区闻及心包摩擦音的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或无肝素透析。 (六)溶血:多由透析液失常及透析机故障引起,如果透析液低渗、温度过高、氯和氯胺或硝酸盐含量过高等,其它还见于异型输血,消毒剂残留等。急性溶血时患者出现回血静脉疼痛、胸闷、心悸、气促、烦躁,可伴严重腰痛及腹部痉挛,严重者有发冷、寒战、血压下降、心律失常、血红蛋白尿甚至昏迷。透析液低渗引起者还可同时出现水中毒或脑水肿。少而缓慢的溶血则仅表现为贫血加重。 七)空气栓塞:由于透析机有完善的监控措施,空气栓塞很少发生,多由操作失误或管道破损引起。 一次进入5ml以上空气即可引起明显栓塞症状,坐位时主要引起脑栓塞,卧位时主要引起肺动脉高压及急性右心衰,也可出现冠脉栓塞或脑栓塞,体查闻及心脏搅拌音。 (八)脑出血:维持性血透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主要由高血压及抗凝引起,临床表现与非透析患者脑出血类似,治疗亦相同。 )硬膜下血肿:常见原因有:头部外伤、抗凝、过度超滤、高血压等。临 (九 床表现与失衡综合征类似,但更为持久。头部CT可明确诊断。治疗上以内科保守治疗为主,7~10天内须继续透析者应行无肝素透析或改为腹膜透析。 远期并发症 血透技术使慢性肾衰患者生存期明显延长,然而血透并非完全的肾脏替代治疗,它不能完全清除体内尿素症毒素、不能完全纠正尿毒症引起的代谢紊乱、也不能替代肾脏内分泌功能。随着透析时间延长,毒素积累,代谢紊乱和内分泌失调所引起的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逐渐加重,可引发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存时间。 1、高血压:主要由于水钠潴留、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增高、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上升等原因引起。 治疗首先应限制水钠摄入,注意保持干体重,75%患者可控制血压。无效者可加用降压药物,ACEI类及钙通道阻滞剂为首选 。3%~5%患者为难治性高血压,改行腹透或血液滤过可能有效。 2. 左心功能不全:其病因除高血压、水钠潴留外,还与贫血、酸中毒、内瘘、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等有关。充分透析脱水,保持干体重是主要治疗方法,其他还须纠正贫血,控制血压及进行营养治疗。 3. 冠脉疾病:多由原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过度超滤造成冠脉缺血引起。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纠正贫血,保持透析间期体重避免过多脱水等可有效预防其发生。治疗与非透析患者相同。透析中发生心绞痛者,应减慢血流量,停止超滤,并予吸氧和含服硝酸 甘油,有低血压者应予扩容。处理无效者应予停止血透再行治疗。反复发作者可改行腹透或血液滤过。 4. 心包炎:透析开始后2周内出现的心包炎称早期心包炎,2周后出现的 称迟发性心包炎,发病机制均未明确。早期心包炎多有胸闷胸痛症状及心包摩擦音,加强透析可有效治疗。迟发性心包炎多无症状,仅在透析中反复发作低血压,部分加强透析有效,部分需改行腹透。 5. 肺水肿:多由于水负荷过重引起,其它原因有充血性心衰,低蛋白血症和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等。充分超滤水分可迅速改善症状。严格限制水分摄入,充分透析及纠正低蛋白血症可有效预防。 6. 胸腔积液:渗出性为主。多由心衰、水钠潴留、肾综、感染等引起,部分为原因不明的特发性尿毒症性胸腔积液。治疗应加强透析和超滤,纠正低蛋白血症,改善全身状态,必要时行胸穿抽液治疗。 7. 消化道疾病:包括食道炎、胃炎、胃溃疡、胃排空延迟及消化道出血等。多由尿毒素潴尿损害自主神经造成胃肠运动紊乱,胃泌素代谢异常导致胃酸分泌增多,贫血、营养不良等减弱粘膜保护因素等原因引起。治疗上加强透析多有效,还可使用促进胃肠活动药物、不含铝镁的胃肠粘膜保护剂、抗酸剂等。有消化道出血时应注意抗凝方法的选择。 8. 肠缺血、肠梗死:高血压、高血脂、心衰、糖尿病等血透患者常见病和倍他乐克、血管扩张剂等常用药物均可减少肠道血流,一旦超滤过多,即可诱发肠缺血及肠梗死。表现为剧烈腹痛、恶心呕吐、腹泻、腹胀、休克等。早期快速补充血容量可缓解肠缺血,如无效应怀疑肠梗死,一旦明确诊断即应手术治疗。 9. 肝脏疾病:血透患者由于肾性贫血而反复输血,增加了乙肝和丙肝感染率,可致铁质于脏脏沉积,引起肝硬化,铝及透析管路中的硅酮也可沉积于肝脏造成损害。血透患者肝损害时黄疸少见,且消化通症状被尿毒症掩盖,难以早期发现。治疗重在预防,如使用促红素以减少输血,避免使用铝制剂等。 10. 透析相关性腹水:绝大部分发生于曾行腹透的患者,其原因包括水钠潴留,腹膜通透性增高,感染,低蛋白血症,心衰,心包疾患,肝硬化等。治疗前应排除结核、肿瘤及肝性腹水。治疗包括限制水钠摄入,充分透析超滤,腹水浓 缩回输以及腹腔放液,局部糖皮质激系治疗等。肾移植是解决顽固性腹水的根本方法。 11. 贫血:肾促红细胞素(EPO)产生不足是主要原因。其它因素有:造血原料缺乏,透析失血,红细胞破坏增多,骨髓纤维化和铝中毒等。EPO是治疗肾性贫血的主要手段,一般 3000u皮下注射2~3次/周,HCT达到30~33%时可减少剂量并保持HCT于此值,其它治疗包括加强透析,补充造血原料,减少透析失血等,严重贫血可少量输血。 12,继发性甲旁亢与肾性骨病:一般认为血透患者由于钙磷代谢紊乱、活性维生素D3缺乏以及酸中毒等可引起继发性甲旁亢(2-HPT),而2-HPT导致破骨细胞增多、骨胶原纤维合成减少、骨矿化障碍等又引起肾性骨病。临床表现为骨痛、骨折、骨变形、关节肿痛和变形、肌力肌张力下降、转移性钙化及肌腱断裂等。诊断多依靠临床症状、血钙、血磷、I-PTH浓度及骨X线表现等。骨活检是诊断肾性骨病的金指标。治疗主要是补充活性维生素D3,其它还可行血液灌流及手术切除甲状旁腺等。 13,泌尿生殖系统:血透患者泌尿系结石、感染、恶性肿瘤及阳痿、性欲减退等发生率均明显增高。此外获得性肾囊肿多见,其由肾脏本身病变引起,与透析无关,可并发出血、感染及恶变。治疗均为对症,严重时予肾切除。 14,神经系统:主要由铝中毒,尿毒症毒素、甲状旁腺激素潴留,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水电解质紊乱等因素引起。中枢病变表现为注意力障碍、淡膜、妄想、智力衰退,重者有语言和运动障碍,甚或痉挛,痴呆。周围神经病变重要 表现为深浅感觉障碍,晚期少数患者出现运动障碍甚至弛缓性瘫痪。自主神经病变表现为低血压,性功能紊乱,汗腺分泌失调,胃肠功能紊乱等。治疗包括避免铝接触,加强透析,改善营养状况,纠正贫血等,必要时改行血滤或腹透。肾移植是最为有效的方法。 15,皮肤:主要表现为皮肤色泽变化、瘙痒、干燥、毛发指甲变化及口腔病变等。其中部分加强透析有效,大部分只能对症处理,无特殊治疗。 易引起黑便的原因 1、消化道疾病:为便血最常见原因,包括食管静脉曲张、食管异物、溃疡病、急性胃炎、胃粘膜脱垂、肠套叠、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炎、绞窄性肠梗阻、美克耳憩窒、肠息肉、肛裂等。 2、血液疾病:新生儿出血症、血友病、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及过敏性紫癜等。 3、其他全身感染性疾病:如败血症、伤寒等,新生儿吞入母亲产道血或乳头破裂的血,鼻、咽、齿龈出血的吞入等。 4、食物或药物的影响:某些食物和药物也可引起大便颜色的变化,有时容易与便血混淆。如夏天吃大量西瓜和西红柿后可以使大便颜色变红,贫血小儿服用铁剂后大便可发黑,食用了动物的血、肝和较多的肉类或服用铁剂、碳剂后,大便颜色也可发黑。 黑便不能与出血绝对挂钩 [2] 坚持以有无黑便来决定有无出血的读者是过于绝对化了。 黑便一般是指外观呈乌黑色糊状、少粪臭味而有血腥味、表面有油性光泽的大便,由于与柏油,沥青,形状相似,故也称柏油样便。黑便通常是由上消化道出血造成的。当血中的红细胞在肠道内分解时,血红蛋白铁在胃酸和肠道大肠杆菌等细菌的作用下,与粪便中的硫化物结合成为黑色的硫化铁,使粪便变黑,而且硫化铁刺激肠壁,使黏膜分泌大量黏液,大便因此呈现出像柏油似的油性光泽。 但是,黑便与出血两者不能绝对挂上钩。前面已经说到,当溃疡的出血量小而且速度慢时,患者大便的外观不一定会发生改变,只有通过大便潜血试验,才可以检查出那些肉眼观察不到的潜在出血来。因此,绝不能说没有看到黑便就否定有出血的可能。 相反,见到黑便,也不能就认为消化道一定存在出血的情况。因为,某些食物或药物也会使大便颜色变黑,这是因为某些食物或药物本身,或是它们的代谢产物所带的颜色是黑色的,与消化道出血毫无关系。 本病病因复杂,现代医学认为,与机体对某些物质过敏、产生变态反应有关。中医则认为是由于‚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所造成。由于人体正气相对虚弱,且患者体质各异,或内有食滞、邪热,复感风寒、风热之邪,或平素体弱,阴血不足,皮疹反复发作,经久不愈,气血被耗,或患有慢 性疾病,如肠寄生虫、肝炎、肾炎、月经不调等,致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郁于皮肤腠理之间,邪正交争而发病。临床上多发于女性,尤以中青年为多见。 荨麻疹 本病西医除给以抗过敏、封闭、自血疗法外,尚无确切疗效。中医在治疗本病时,各家辨治不一,笔者在临床上多应用治疗皮肤病‚扶正祛邪?的基本治法,采用明代陈实功所创‚消风散?为主方加减,以脏腑辨证统之,取得较好疗效。 简介如下: 1、凡本病患者证见脘腹胀满或恶心呕吐 或泄泻,或便秘者,均可从脾胃辨证。其湿热者用霍香正气散去燥热之品。加入茵陈、苦参、白鲜皮等,其虚寒者宜用建中,理中之辈,中虚渲滞,阳气不伸者宜用升阳益胃肠,寒热错杂者宜辛开苦降用半夏泻心汤,大便秘结者宜表里双解用防风通圣丸。 2、凡本病患者性情急躁 烦躁易怒或情志抑郁者,或女性伴有月经不调、痛经者,均可从肝经辨证。遵‚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治法,其血热者宜用犀角地黄汤 加荆芥、防风、白蒺藜等,或用羚角钩藤汤加减,肝郁者宜用逍遥散,血虚者宜用当归饮子,血瘀者宜用通经逐瘀汤。 3、凡本病患者证见腰膝酸软者 均可从肾辨证。肾阴虚者宜用六味地黄丸,肾阳虚者宜用二仙汤。 中药紫草露外洗亦有一定疗效。外 慢性荨麻疹除内服药外,使用 洗方:白矾、蚕砂、芒硝、荆芥、苦参各二十克水煎外洗,一日数次。 西医治疗 找出病因以消除病因为主,有感染时常须应用抗菌素,对某些食物过敏时暂且不吃。慢性感染灶常是慢性荨麻疹的病因,但有些荨麻疹病人的病因很难确定或不能发现病因。 荨麻疹 1. 内用药抗组织胺药是治疗各种荨麻疹病人的重要药物,可以控制大多数病人症状,抗组织胺药物虽不能直接对抗或中和组织胺,不能阻止组织胺的释放,但对组织胺有争夺作用,可迅速抑制风团的产生。抗组织胺药有各种副作用,最好选用副作用较少者,尤其高空作业的工人、驾驶员等工人要慎用,易因昏倦而导致事故的发生。久用一种抗组织胺药容易引起耐 药性,可另换一种。或交替或合并应用。儿童的耐药性较成人大,因而相对用量也大。 ,1, 抗组织胺药物的种类很多,结合病情及临床表现可选用安泰乐(羟嗪)有良好安定及抗组织胺作用,对人工荨麻疹,胆碱能荨麻疹及寒冷性荨麻疹都有较好的效果。 ,2,肾上腺素、氨茶碱能增加肥大细胞内CAMP而抑制组织胺的释放,能迅速促使急性荨麻疹或巨大荨麻疹的风团或水肿消退,尤其氨茶碱和抗组织胺药合用或和肾上腺素有协同作用,对并发哮喘或腹痛的病人尤其适用。 ,3,6-氨基乙酸可用于寒冷性荨麻疹和巨大荨麻疹,阿托品或普鲁苯辛及氯丙嗪可用于胆碱能性荨麻疹。 ,4, 钙剂可用于急性荨麻疹,利血平、安洛血等药物治疗慢性荨麻疹。 ,5,类固醇激素应用于严重的急性荨麻疹及血清性荨麻疹,对压力性荨麻疹及补体激活的荨麻疹可用少剂量。荨麻疹并发过敏性休克更须应用。有人应用每隔3--4周注射一次的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 2. 局部用药炉甘石洗剂或氧化锌洗剂都可达到暂时的疗效。 3. 经常喝维生素C,是能够根治荨麻疹病的有效方法,此方已得到实践验证。 食物疗法 1. 取酒酿100克,玉米须15克。将玉米须放人铝锅中,加水适量,煮20分钟后捞去玉米须,再加酒酿,煮沸食用。 2. 用黑芝麻30克,黄酒15--30克。芝麻打碎,放杯中, 荨麻疹 加入黄酒,加盖,放锅中隔水蒸15分钟。每晚睡前1次服食芝麻酒。每日1剂, 连食1周。 3. 取去骨鸡肉100克,三七1--1.5克。三七切成薄片,用鸡油或猪油炸黄,加入鸡肉拌匀,放人碗中,再加水适量,用文火蒸炖1小时,加入少量食盐调味,药肉汤1次服完,每日或隔1--2日服1剂,连服2--3剂。 4. 用香莱十余棵。将其根须洗净切段,煮5分钟,调上蜂蜜,连吃带饮。连续用3日,每日1剂。 5. 取醋100毫升,木瓜60克,生姜9克。3味共人砂锅煎煮,醋干时,取出木瓜、生姜。早、晚2次食完,每日1剂,痊愈为止。 6. 用浮萍250克,蝉衣5个。水煎服,每日服2次(早晚各1次)。用药3剂即痊愈,不复发。 7. 取桐臭蒿子一把,在锅中煮沸约5--10分钟后喝汁,即愈,不复发。 8. 用鲜丝瓜叶用清水洗净备用,连续搓擦了10多次即痊愈,不复发。 爱心提示:以上介绍用方,请务必咨询当地正规中医医院,结合自身生理特点和不同的病理变化,辨证选择使用 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荨麻疹的现代报道,出现于上世纪50年代初期。约从1958年之后,多病例集中观察的资料逐步增加。综观目前以来的有关文献,就方法而论,早期以体针为主,多采取传统取穴。近年来,则渐趋多样,除仍以体针为主外,包括耳针、拔罐、刺血、穴位注射、穴位激光照射及穴位充氧等都有报道,尤其是神阙拔罐,法简方便,在临床上广为应用。从疗效上看,各种刺灸法对急慢性荨麻疹都有较好的作用,有效率各地报道不太一致,在75%,95%之间。 本文在此仅介绍其中的粗针、头针和其他措施。 一、粗针 1. 取穴 主穴:神道透至阳。配穴:曲池、血海。 2. 治法 主穴用26号毫针,取准穴后,让患者端坐,双手半握拳,屈肘交叉平放在两臂上,肩下垂,头尽量朝前低下,使背部皮肤拉紧,充分暴露椎体棘突。然后,医者左手固定棘突上缘皮肤,右手持针以39度角快速刺入皮下,继而将针下压贴紧皮肤,针尖在皮下沿棘突中线缓缓下行,注意针的方向要和脊柱中线平行,切忌歪斜,留针1小时,2小时。配穴用28号毫针,得气后留针30分钟,60分钟,施以平补平泻法。每日1次,5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1日,2日。 3. 疗效 以上法治疗52例,痊愈46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为100%。 二、头针 1. 取穴 主穴:顶颞后斜线(或此线旁开0.5cm处)。 2. 治法 顶颞后斜线相当百会至曲鬓之连线。用30号1.5寸之毫针,自百会向一侧曲鬓穴接力透刺,再向另一侧曲鬓穴透刺,共针4针,用抽气法反复运针数次。抽气法治法为:当针尖进入头皮腱膜下层后将针平卧,缓进针1寸左右,然后用爆发力速向外抽提3次,每次提出1分许,又缓插至1寸。留针2小时以上,期间宜行针多次,直至疹块减轻或消失。每日1次,5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日,5日。 3. 疗效 疗效判定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痊愈:行针和留针时风团消失,停针后未再复发;有效:行针和留针时风团消失,诸症显减,但停针后,局部又有复发;无效:治疗前后未见明显改善。 共治36例,痊愈29例,有效3例,无效4例,其总有效率为88.9%。 配合治疗 1. 尽可能避免诱发因素,包括动植物性因子,化学、物理等方面的因子。饮食宜清淡。 2. 鼓励多饮水,必要时可适当应用泻剂、利尿剂以促进致敏物质排除。 3.针灸治疗荨麻疹效果欠佳或发作严重者,宜配合中医或西医疗法。 肝功能检查正常值及临床意义:,参考值应以检测医院为准, 一、肝功能检查-谷丙转氨酶,ALT,指标及临床意义: 谷丙转氨酶是最常见的肝功能检查项目,参考值为男5-40 U/L,女5-35 U/L,是诊断肝细胞实质损害的主要项目,其高低往往与病情轻重相平行。 临床意义:在急性肝炎及慢性肝炎与肝硬化活动,肝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谷丙转氨酶就从细胞内溢出到循环血液中去,这样抽血检查结果就偏高,转氨酶反映肝细胞损害程度。但谷丙转氨酶,ALT,缺乏特异性,有多种原因能造成肝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如:疲劳、饮酒、感冒甚至情绪因素等等。上述原因造成的转氨酶增高一般不会高于60个单位,转氨酶值高于80个单位就有诊断价值,需到医院就诊。另外需要注意,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变化与肝脏病理组织改变缺乏一致性,有的严重肝损患者谷丙转氨酶,ALT,并不升高。因此肝功能损害需要综合其他情况来判断。 二、肝功能检查-谷草转氨酶,AST,指标及临床意义: 谷草转氨酶的正常值为8-40 U/L,当谷丙转氨酶(ALT)明显升高,谷草(AST),谷丙(ALT)比值>1时,就提示有肝实质的损害。 临床意义:谷草转氨酶,AST,在肝细胞内与心肌细胞内均存在,心肌细胞中含量高于肝细胞,但肝脏损害时谷草转氨酶,AST,血清浓度也可升高,临床一般常作为心肌梗塞和心肌炎的辅助检查。 三、肝功能检查-碱性磷酸酶,ALP,指标及临床意义: 正常参与值为成人40-150 U/L。 临床意义:碱性磷酸酶,ALP,主要用于阻塞性黄疸、原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胆汁淤积性肝炎等的检查。患这些疾病时,肝细胞过度制造碱性磷酸酶,ALP,,经淋巴道和肝窦进入血液,同时由于肝内胆道胆汁排泄障碍,反流入血而引起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明显升高。但由于骨组织中此酶亦很活跃。因此,孕妇、骨折愈合期、骨软化症。佝偻病、骨细胞癌、骨质疏松、肝脓肿、肝结核、肝硬变、白血病、甲状腺机能亢进时,血清碱性磷酸酶,ALP,亦可升高,应加以鉴别。 四、肝功能检查-谷氨酰转移酶,GGT,指标及临床意义: 健康人血清中GGT水平甚低,男 11-50 U/L,女 7-32 U/L, 临床意义:主要来自肝脏,少许由肾、胰、小肠产生。GGT在反映肝细胞坏死损害方面不及谷丙转氨酶,ALT,,但在黄疸鉴别方面有一定意义,肝脏内排泄不畅,肝内梗阻,和肝外梗阻,如胆道系统阻塞,等疾病,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急性肝炎时,GGT呈中等度升高,慢性肝炎、肝硬化的非活动期,酶活性正常,若GGT持续升高,提示病变洁动或病情恶化,急、慢性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GGT可呈明显或中度以上升高,300, 1000U/L,,ALT和AST仅轻度增高,甚至正常。酗酒者当其戒酒后GGT可随之下降。其他如中毒性肝病、脂肪肝、肝肿瘤均可升高。 五、肝功能检查-总蛋白,TP,、白蛋白,A,、球蛋白,G,指标及临床意义: TP,总蛋白,参考值:成人坐立位:64-83 g/L,成人卧位:60-78 g/L。 ALB,白蛋白,参考值:35-52g/L。 GLB,球蛋白,参考值:22-38 g/L。 ALB/GLB,白球比,参考值:1.3-2.:。 临床意义:慢性肝炎、肝硬化时常出现白蛋白减少而球蛋白增加,使A/G比例倒臵。白蛋白主要在肝脏中制造,一般白蛋白量越多,人体越健康。球蛋白大部分在肝细胞外生成,球蛋白与人体的免疫力有关系,球蛋白要保持一定的量,球蛋白值偏高说明体内存在免疫系统的亢进,偏低说明免疫力不足。 六、肝功能检查-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指标及临床意义: 血清中的胆红素大部分来源于衰老红细胞被破坏后产生出来的血红蛋白衍化而成,在肝内经过葡萄糖醛酸化的叫做直接胆红素,未在肝内经过葡萄糖醛酸化的叫做间接胆红素,二者的和就是总胆红素。 总胆红素,TBIL,:3.0-20.0 umol/L 直接胆红素,DBIL,:1.7-8.0 umol/L 间接胆红素,IBIL,:3.4-13.5 umol/L 临床意义:临床上主要用于诊断肝脏疾病和胆道梗阻,当血清总胆红素有很大增高时,人的皮肤、眼睛巩膜、尿液和血清呈现黄色,故称黄疸。当肝脏发生炎症、坏死、中毒等损害时均可以引起黄疸,胆道疾病及溶血性疾病也可以引起黄疸。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常见于原发性胆汁型肝硬化、胆道梗阻等。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常见于溶血性疾病、新生儿黄疸或者输血错误等。肝炎与肝硬化病人的直接胆红素与间接胆红素都可以升高。 特别说明:一般来说小于34μmol,L的黄疸,视诊不易察出,称为隐性黄疸,34,170μmol,L为轻度黄疸,170,340μmol,L为中度黄疸,,340μmol,L为高度黄疸。完全阻塞 性黄疸 340,510μmol,L,不完全阻塞者为170,265μmol,L,肝细胞性黄疸为17,200μmol,L,溶血性黄疸,85μmol,L。 七、肝功能检查-总胆固醇,Ch,指标及临床意义: 总胆固醇包括游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正常值是: 成人胆固醇2.86,5.98毫摩,升,110,230毫克,分升, 儿童胆固醇3.12,5.20 mmol,L,120,200mg,dl,。 肝脏是合成和贮存胆固醇的主要器官。胆固醇是合成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胆汁酸及维生素D等生理活性物质的重要原料,也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其血清浓度可作为脂代谢的指标。国内外专家推荐成人理想胆固醇值为<5.2mmol/L。 临床意义: 增多:见于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胆总管阻塞、高血压,部分,,以及摄入维生素A、维生素D、口服避孕药等药物。 减少:见于低脂蛋白血症、贫血、败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肝病、严重感染、营养不良、肺结核和晚期癌症,以及摄入对氨基水杨酸、卡那霉素、肝素、维生素C等药物。 八、肝功能检查-甲胎蛋白(AFP)指标及临床意义: 甲胎蛋白是一种糖蛋白,英文缩写AFP。主要在胎儿肝中合成,分子量6.9万,在胎儿13周AFP占血浆蛋白总量的1/3。在妊娠30周达最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出生时血浆中浓度为高峰期的1%左右,约40mg/L,在周岁时接近成人水平,低于30μmg/L,。 临床意义:甲胎蛋白在产妇羊水或母体血浆中AFP可用于胎儿产前监测。如在神经管缺损、脊柱裂、无脑儿等时,AFP可由开放的神经管进入羊水而导致其在羊水中含量显著升高。胎儿在宫腔内死亡、畸胎瘤等先天缺陷亦可有羊水中AFP增高。AFP可经羊水部分进入母体血循环。在85%脊柱裂及无脑儿的母体,血浆AFP在妊娠16-18周可见升高而有诊断价值,但必须与临床经验结合,以免出现假阳性的错误。 在成人,AFP可以在大约80%的肝癌患者血清中升高,在生殖细胞肿瘤出现AFP阳性率为50%。在其它肠胃管肿瘤如胰腺癌或肺癌及肝硬化等患者亦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 九、肝功能检查-血氨指标及临床意义: 正常人体内游离血氨含量极低,血氨正常值20,60μmol/L,。 临床意义:血氨值偏高可能影响肝病患者肝昏迷的发生。其根据主要是:?本病发作时患者血氨及脑脊液中氨浓度明显升高,?给某些肝硬变或慢性肝病患者大量高蛋白饮食或含铵药物,可诱发本病,限制蛋白质摄入和采取降血氨治疗后,病情有好转,可使患者从昏迷中清醒。?给动物喂食大剂量铵盐可使门静脉血氨浓度升高,当超过肝脏处理氨的能力时,体循环血氨升高,动物出现神经症状及昏迷。 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目前认为主要是造成脑能量代谢障碍,以及直接干扰神经细胞膜的正常功能而造成。但是氨中毒不是肝性脑病的唯一发病机制。因为部分患者血氨并不增高,另一些血氨增高的肝病患者并不出现肝性脑病,昏迷程度也不与血氨升高呈平行关系,降低血氨措施并不对每个病例都有效。 十、肝功能检查-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和凝血酶原时间指标及临床意义: 凝血酶原活动度正常值75%,100%。 凝血酶原时间正常值为12-14秒。 凝血酶原时间主要反映外源性凝血是否正常。 临床意义:凝血因子大部分均在肝细胞内合成。在肝脏功能正常时,凝血因子的含量和活动度在正常范围。当肝脏实质受到损伤,凝血因子的含量和活动度可呈不同程度的减低,机体可表现有出血倾向。 急性肝炎患者的PTA降低并不明显,与正常值相比无明显差异。而PTA下降最为明显的则是病情急剧、肝脏实质细胞严重广泛坏死的重症肝炎患者,其次为肝硬化及慢性肝炎患者。国内外学者已公认,PTA小于40%为肝细胞坏死的肯定界限。PTA降低显著是重症肝炎发展至晚期的标志和预后不良的征兆。因此,临床应重视肝炎患者凝血酶原活动度的动态变化,用以作为判断肝炎患者病情轻重及预后的一十分敏感的指标。 十一、肝功能检查-甘胆酸,CG,指标及临床意义: 正常人血清甘胆酸含量:1.3?0.8mg/L,范围0.4~2.98mg/L,肝炎诊断低限值为<3.18mg/L。 临床意义: ,1,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原发性肝癌、肝硬化、慢迁肝患者血CG均明显高于正常人,且呈递性增高。 ,2,胆石症伴黄疸患者胆管、胆囊排泄功能障碍引起血清CG显著升高。 ,3,肝硬化、梗阻性肝病、肠—肝循环障碍血清CG水平高于正常人。 十二、肝功能检查-前白蛋白,PA,指标及临床意义: 正常值:25-38ug/dl 由肝细胞合成,在电泳分离时,常显示在白蛋白的前方,其半衰期很短,仅约12小时。因此,测定其在血浆中的浓度对于了解蛋白质的营养不良、肝功能不全、比之白蛋白和转铁蛋白具有更高的敏感性。病越重,值越低。 临床意义:除了作为一种灵敏的营养蛋白质指标,前白蛋白,PA,在急性炎症、恶性肿瘤、肝硬化或肾炎时其血浓度下降。 1,,肝脏疾病时前白蛋白更敏感,有人认为有30,白蛋白正常的肝病患者的前白蛋白减少,坏死后肝硬化几乎是零。肝硬化肝细胞坏死较轻,前白蛋白变化不大,预后较好,当病情改善时,前白蛋白亦迅速升高, ,2,,亚急性肝坏死前白蛋白一直在低值,故前白蛋白可用作判断肝病预后指标。肝癌以及阻塞性黄疸患者均可降低,其降低程度与病情有密切关系, ,3,,结合转氨酶、胆红素检测对不同类型肝脏疾病和非肝脏疾病有鉴别意义,如前白蛋白、转氨酶、胆红素均增高,多属急性肝脏疾病,如前白蛋白不增高,仅转氨酶、胆红素增高则应考虑非肝脏本身疾病。 十三、肝功能检查-铁蛋白,SF,指标及临床意义:正常人血清中含有少量铁蛋白,但不同的检测法有不同的正常值,一般正常均值男性约80,130ug/L(80-130ng/ml)女性约35,55ug/L(35-55ng/ml) 临床意义:血清铁水平在妊娠期及急性贫血时降低,急慢性肝脏损害和肝癌时升高,国内报道肝癌患者阳性率高达90,,可能有助于肝癌早期诊断。 这里只是一些较常见的肝功能检查项目,各项目指标只可以作为参考值。肝功能检查项目很多,去做肝功能检查时,不一定所有肝功能检查项目都做,只要根据病情做一些必要的检查就可以了。 乙肝两对半各项指标阳性所代表的意义各不相同,下面分别介绍乙肝两对半指标单项阳性的意义: 1、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代表被乙肝病毒感染。 2、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或抗-HBs,阳性:代表机体对乙肝病毒有抵抗力,能够杀灭乙肝病毒。 3、乙肝e抗原,HBeAg,阳性:代表乙肝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 】】‘’4、乙肝e抗体(HBeAb或抗HBe)阳性:代表病毒复制相对减少,传染性弱。 5、乙肝核心抗体,HBcAb或抗HBc,阳性:代表感染了乙肝病毒或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已经痊愈。 另外应注意:极少数的隐匿性肝炎乙肝两对半无法对其作出确诊。 四、乙肝两对半怎么看, 乙肝两对半怎么看其实很简单,只要将呈阳性的各项代表的意思连起来读即可,为了方便,第五项可以不看,以常见的乙肝两对半组合为例: 1,第一项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其余阴性。说明被乙肝病毒感染了。 2,第一项、三项阳性,即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乙肝e抗原,HBeAg,阳性,其余三项阴性。表示感染了乙肝病毒,可能处在急性乙肝、慢性乙肝或乙肝携带者活动期,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一、三、五项阳性就是常说的乙肝大三阳,意义与一、三项阳性差不多。 3,第一、四项阳性,即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乙肝e抗体(HBeAb或抗HBe)阳性,其他阴性。表示处在乙肝急性期或慢性期或乙肝病毒携带,但是病毒复制不活跃,传染性相对较弱。一、四、五项阳性就是俗称的乙肝小三阳,意义与一、四项阳性差不多。 4,第四阳性,即乙肝e抗体(抗HBe)阳性,其余阴性。表示急性乙肝处在恢复期,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弱。 5,第二、四项阳性,即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阳性和乙肝e抗体(抗HBe)阳性,其余阴性。表示乙肝已基本痊愈,身体已有了免疫力。 6,第二项阳性,即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阳性,其余阴性。说明是接种了乙肝疫苗后,或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已康复了,已有免疫力。 五、乙肝两对半阴性好还是阳性好, 1、对于乙肝患者来说:出现第二项阳性表示乙肝处在恢复期,已经快痊愈了。第四项阳性是比较好的发展,说明乙肝病毒复制受到抑制,传染性减弱。出现第三项阳性说明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第五项存在与否意义不大。 2、对于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乙肝的朋友来说:出现第一项,第三项阳性代表体内被感染了乙肝病毒,第四项阳性和第五项阳性无法说明问题,受感染或已经痊愈的乙肝患都可能出现,但不管出现哪几项,只要伴有第二项阳性则表示,体内产生抗体,乙肝已经趋于痊愈,或打了乙肝疫苗不会被感染乙肝了。如果全部为阴性,也是个好的结果,至少说明没有被乙肝感染,但是体内也没有抗体,应尽早接种乙肝疫苗。 乙肝两对半检查和肝功能检查是两个不同的检查,很多人将它弄混,认为乙肝两对半和肝功能就是一回事,其实不然,乙肝两对半代表的是体内病毒的感染情况而肝功能代表了肝脏损害的状况。 乙肝两对半检查只是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查结果的一种表现形式,乙肝两对半检查无法确诊受检者是病毒携带者,或是肝炎患者,或是肝硬化患者,又或是肝癌患者。乙肝两对半检查并不能确定病情的严重和肝功能的损害,需要检查肝功能,B超,HBV-DNA才能详细的了解病情。
本文档为【血液透析并发症】,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41159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53KB
软件:Word
页数:20
分类:
上传时间:2017-10-01
浏览量: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