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氨的教学设计

氨的教学设计

举报
开通vip

氨的教学设计关于氨的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选自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氨、硫酸和硝酸》第一课时—氨。新教材有意地引导学生从氨气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及其发现历史入手,促使学生有兴趣去了解这种物质。教材通过富有趣味性的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探究氨及铵盐的性质后,教材还安排了氨在化工上的广泛应用和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学习、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认识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掌握氨和铵盐的主要化学性质;(2)理解“喷泉”实验中喷泉产生的原理;(3)...

氨的教学设计
关于氨的教学设计一、教材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本节选自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氨、硫酸和硝酸》第一课时—氨。新教材有意地引导学生从氨气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及其发现历史入手,促使学生有兴趣去了解这种物质。教材通过富有趣味性的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探究氨及铵盐的性质后,教材还安排了氨在化工上的广泛应用和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教材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学习、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认识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掌握氨和铵盐的主要化学性质;(2)理解“喷泉”实验中喷泉产生的原理;(3)能够应用所学基本知识和化学基本技能去检验铵离子;(4)了解氨的用途及氮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2.能力目标(1)学生通过收集、整理及加工资料,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并进一步掌握获取课本以外化学信息的技巧;(2)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和分析,加强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应用化学实验发现学习新知识的能力;3.情感目标有效的教学必须确保学习主体的参与,使课程变为学生“自己的课程”,唤起学生自我需求,引发学生求知的兴趣,产生愉快学习的心理体验。学生通过对氨的学习,可以增强环保意识、关注社会的意识和社会 责任 安全质量包保责任状安全管理目标责任状8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幼儿园安全责任状占有损害赔偿请求权 感,并且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操作,学生可以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及主动参与交流、团队合作的精神。三、教学思路设计(1)通过“喷泉实验”和观察法,推出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2)氨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3)铵盐的化学性质(4)氨的用途以及氨的实验室制法。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铵盐的化学性质2.难点:(1)对“喷泉”实验的理解。(2)氨气的实验室制法五、教学方法情景导入→自主探究→归纳小结。通过语言讲授及实验、多媒体的应用,以实验法、讨论法组织整个学习过程。六、教学教案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I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讲课内容第四节氨、硫酸和硝酸第一课时氨课型新授课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实验、分析、讨论、归纳综合的方法教学过程氨【新课引入】诺贝尔化学奖与合成氨有关,而合成氨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突破,解决了因粮食不足而导致的饥饿和死亡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既然氨那么重要,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有关氨的知识。【板书】一、氨气【讲授新课】展示一瓶氨气,请学生观察其颜色、状态、气味、密度。【实验】完成实验4-8(喷泉实验)【思考讨论】①烧瓶里为什么会形成喷泉②胶头滴管的作用是什么③烧瓶中的溶液为什么变成红色【归纳原因】①烧瓶内外产生压强差。②引发“喷泉”实验③水溶液呈碱性,有OH-离子存在【归纳】实验原理:利用气体极易被一种液体吸收而形成压强差,使气体容器内压强降低,外界大气压把液体压入气体容器内,在玻璃导管尖嘴外形成美丽的“喷泉”。实验现象:烧杯里的水由玻璃管进入烧瓶,形成喷泉,烧瓶内的液体呈红色。结论:氨极易溶于水,且水溶液呈碱性。【板书】3、氨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1︰700)。易液化。【讲述板书】4、氨的化学性质:(1)与水的反应:NH+(一水合氨)3其中的很不稳定,受热易分解为NH和HO32【思考讨论】氨水显碱性的原因是什么NH·HO可以部分电离形成NH+和OH-,所以氨水显弱碱324性。NH+++OH-3(2)氨与氧气反应:4NH+5O催化剂4NO+6HO;322△【探究实验】浓氨水与浓盐酸反应【归纳板书】(3)与酸的反应NH+HCl=NHCl(白烟)34氨与挥发性酸反应放出白烟【练习】1、试分析如何检验氨气2、写出氨气与硫酸、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过渡】氨气与酸反应生成的盐叫铵盐。那么铵盐的性质有那些呢【指导阅读】阅读教材P98:总结铵盐的性质【归纳整理】二、铵盐1、物理性质:白色固体或白色晶体,易溶于水。2、化学性质:(1)热不稳定性:(NH)CO2NH↑+CO↑+HONHClNH↑+HCl↑42332243(2)遇碱性物质有氨气放出:NH++OH-NH↑+HO432【自学归纳】1、工业制硝酸:N+3H催化剂2NH;22高温高压34NH+5O催化剂4NO+6HO;322△2NO+O===2NO;3NO+HO=====2HNO+NO222232、氨与氧气的反应:4NH+5O催化剂4NO+6HO;322△【板书】氨的用途:制冷剂、制尿素、制硝酸、制纯碱等【讲述板书】氨气制法:(1)工业制法:(2)氨气的实验室制法:①原料:NHCl与Ca(OH)42②条件:混合加热③原理:Cl+Ca(OH)CaCl+2NH↑+2HO2NH42232制取装置:固+固加热装置(试管向下倾斜)收集装置:向下排空气法(棉花的作用:防止空气对流)验满:a: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唯一的一种碱性气体)b:蘸有浓HCl的玻璃棒接近试管口产生白烟。尾气处理:a:浓硫酸吸收多余的氨气。B:水——装置:倒扣漏斗干燥装置:用碱石灰干燥。【自主学习课外阅读】氨的用途和自然界中氮的循环氮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元素之一。所有生物体内均含有蛋白质,所以氮的循环涉及到生物圈的全部领域。氮是地球上极为丰富的一种元素,在大气中约占79%。氮在空气中含量虽高,却不能为多数生物体所直接利用,必须通过固氮作用。固氮作用的两条主要途径,一是通过闪电等高能固氮,形成的氨和硝酸盐,随降水落到地面;二是生物固氮,如豆科植物根部的根瘤菌可使氮气转变为硝酸盐等。植物从土壤中吸收铵离子(铵肥)和硝酸盐,并经复杂的生物转化形成各种氨基酸,然后由氨基酸合成蛋白质。动物以植物为食而获得氮并转化为动物蛋白质。动植物死亡后遗骸中的蛋白质被微生物分解成铵离子(NH+)、硝酸根离子(NO3-)4和氨(NH)又回到土壤和水体中,被植物再次吸收利用。3【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氨的化学性质及其制法,重点要掌握的是氨与水的反应和氨气实验室制法的原理和装置。【巩固练习】例题1、下列关于氨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B)A、氨气可用排水法收集B、氨水呈碱性C、氨气和酸相遇都能产生白烟D、在反应NH+H+=NH+中,氨失去电子被氧化34例题2、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发现了一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根据气体的判断可能是氨气,但不知是否确实是氨气,下列提供的方法中,你认为能帮他检验是否为氨气的方法是(AC)A、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瓶口B、将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瓶口C、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瓶口D、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瓶口【作业】课本103页第2、4题七、板书设计氨一、氨气1、物理性质: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1︰700),易液化。2、化学性质:()氨与水的反应:+++OH-1NH3(2)氨与氧气反应:4NH+5O催化剂4NO+6HO;32△2()氨与酸的反应:+HCl=NHCl3NH343、氨的用途:制冷剂、制尿素、制硝酸、制纯碱等二、铵盐1、物理性质:白色固体或白色晶体,易溶于水。2、化学性质:(1)热不稳定性:(NH)CO2NH↑+CO↑+HONHClNH↑+HCl↑42332243(2)遇碱性物质有氨气放出:NH++OH-NH↑+HO432三、氨气的实验室制法:原理:Cl+Ca(OH)CaCl+2NH↑+2HO2NH42232装置:固+固气收集:向下排空气法干燥:碱石灰验满:①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②用蘸取浓盐酸的玻璃棒检验产生白烟。
本文档为【氨的教学设计】,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百里登峰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445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7
分类:
上传时间:2023-10-10
浏览量: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