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婴幼儿常见疾病护理

婴幼儿常见疾病护理

举报
开通vip

婴幼儿常见疾病护理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文档如有冒犯,请站内留言,谢谢!婴幼儿常见疾病预防护理一、湿疹1、概述:婴儿湿疹乂称“奶癣〞,是常见的一种过敏性皮肤病,多在生后2-3个月发病,1岁以后逐渐好转.湿疹多呈对称性分布,好发于前额、脸颊、下颌、耳后等处,严重时会扩展到头皮、颈、手足背、四肢关节、阴囊等处.2、病因:尚不明确,但与宝宝个人体质密切相关(过敏性体质).3、预防护理:、预防接触可疑致敏原:如尘蟠、霉菌、动物羽毛/皮屑、花粉、牛奶、鸡蛋、海广品等.2、内衣应宽大,并用纯棉制品,尽量不穿真丝、纯毛及化纤制品.3、搔抓、摩擦、肥...

婴幼儿常见疾病护理
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文档如有冒犯,请站内留言,谢谢!婴幼儿常见疾病预防护理一、湿疹1、概述:婴儿湿疹乂称“奶癣〞,是常见的一种过敏性皮肤病,多在生后2-3个月发病,1岁以后逐渐好转.湿疹多呈对称性分布,好发于前额、脸颊、下颌、耳后等处,严重时会扩展到头皮、颈、手足背、四肢关节、阴囊等处.2、病因:尚不明确,但与宝宝个人体质密切相关(过敏性体质).3、预防护理:、预防接触可疑致敏原:如尘蟠、霉菌、动物羽毛/皮屑、花粉、牛奶、鸡蛋、海广品等.2、内衣应宽大,并用纯棉制品,尽量不穿真丝、纯毛及化纤制品.3、搔抓、摩擦、肥皂洗、热水烫及不适当的外用药刺激常使湿疹加重,应予预防.小婴儿无自理水平,为了预防其搔抓,应剪短指甲.4、过热会增加痒感,并使湿疹加重,所以不要给患儿穿过多的衣服,夜间也不要盖的太厚,原那么上患儿要比母亲穿的少.5、在湿疹发作期间,饮食宜活淡,少吃鱼、虾、蟹等高蛋白质及辛辣食物,以免加重病情.二、吐奶小儿吐奶可分为了生理性吐奶及病理性吐奶,婴儿期吐奶大局部均为了生理性吐奶.吐奶原因:1、小儿的胃呈水平状的,胃容量小(出生时为了25-50ML,生后第10天增加到100ML6个月后为了200ML1岁以后可增加至300-500MD,贲门括约肌发育不完善,较松驰,闭锁功能差,而幽门相对较紧;2、喂奶量过多,喂时速度太快、太急;3、宝宝吞咽动作过快或喂奶时奶液没有填满奶嘴,造成宝宝吸入大量空气,从而引起打嗝、溢奶、吐奶或放屁;预防吐奶举措:1、采用适宜的喂奶姿势:尽量抱起宝宝喂奶,让宝宝的身体处于45度左右的倾斜状态;2、喂奶完毕要让宝宝打个嗝:喂奶后不宜立即给宝宝换尿布、洗澡等,可将其竖直抱起靠在肩上,轻拍宝宝后背,让他通过打嗝排出吸奶时一起吸入胃里的空气;3、喂奶量不宜过多,间隔时间不宜过短;4、喂奶后不要立即平躺着,应将头部垫高,以防溢奶引起窒息.宝宝吐奶之后,如果没有其他异常,一般不必在意,以后慢慢会好,不会影响宝宝和生长发育.宝宝吐的奶可能呈豆腐渣状,那是奶与胃酸起作用的结果,也是正常的,不必担忧.但如果宝宝呕吐频繁,且吐出呈黄绿色、咖啡色液体,或伴有发烧、腹泻等病症,就应该急时去医院检查了.三、新生儿黄疸概念:指新生儿时期发生的血活胆红素浓度过高,而引起的皮肤、眼睛巩膜、粘膜和组织的黄染,乂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原因:胎儿为了了适应胎内缺氧的环境,他的红细胞体积大、数量多,以便携带更多的氧气.但出生后,新生儿开始用肺呼吸,多余的红细胞被破坏而产生过多的胆红素.而其肝脏转化排泄胆红素的水平差,致使胆红素在血中过多堆积所造成的.分类:一、生理性黄疸:黄疸程度不重并能自然消退,它是在正常发育过程中出现的病症,多于生后第2~3天出现,第4~5天到达顶峰,第7~14天消退.早产儿生理性黄疸较足月儿多见,黄疸程度较重,消退也较慢,可延长至3~4周.此类黄疸一般不需特别治疗,供应充足的水分与能量时多可自行消退,早期开奶有助于黄疸消退.二、病理性黄疸:当新生儿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应考虑为了病理性黄疸:、24小时内出现黄疸;、黄疸程度重,进展快,血活胆红素浓度超过205.2微摩尔/升,早产儿超过256.5微摩尔/升(正常浓度一般为了68.4-85.5微摩尔/升,最高不超过205.2微摩尔/升;、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超过2周,早产儿超过4周)或消退后乂重新出现并呈进行性加重;四、鹅口疮病因:鹅口疮乂名雪口病,为了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口腔炎,这种真菌常寄生在正常皮肤、粘膜上,当营养不良、腹泻、机体抵抗力下降或口腔卫生较差时即可致病,也可因使用抗生素较久抑制了其它细菌,因而使真菌生长迅速而致病.常由污染的乳具感染,新生儿亦可经产道感染.临床表现:新生儿及婴儿较多见.特征为了口腔粘膜出现白色点状或片状物,首先见于舌缘或颊粘膜,渐蔓延至舌面、牙龈、上腭和咽部,并可融合成大片白膜.注:有时新生儿嘴里沾有奶渣、舌头发白,但这不是病,只要用十净的棉签擦掉就行了.预防护理考前须知:婴儿口腔卫生差,口液酸度高,有利于白色念珠菌的生长繁殖,所以平时应注意孩子的口腔卫生.给孩子喂食以后帮助孩子活洁口腔,如果宝宝较小,可以用温湿的纱布活洁口腔;如果孩子年龄大一些,那么可以让孩子用水漱口.如果孩子是母乳喂养,在喂奶之前,妈妈应该用活水洗净双手,并用温湿的毛巾活洁乳头(必要时喂奶前后用2%勺苏打水涂抹乳头);如果使用奶瓶给孩子喂奶,那么事先将奶瓶和奶嘴进行煮沸消蠹,且应注意冲调人员的卫生.不乱用抗生素.由于在给孩子使用广谱抗生素的时候,抗生素可能会杀灭抑制白色念珠菌的细菌,从而导致白色念珠菌大量繁殖,引发鹅口疮,医学上称之为了菌群失调.给孩子治疗鹅口疮的时候,应该停用抗生素,如果有重大的疾病必须使用抗生素,那么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给孩子用药要谨慎,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五、腹泻3岁以下的孩子经常会有腹泻,由于其消化系统未成熟,防御感染功能差,生长快,使消化道负担重;某些幼儿在上呼吸道感染时,肠蠕动功能会不规那么.腹泻也是儿童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腹泻致死的主要原因是脱水,因此给腹泻患儿补充充足的液体至关重要.腹泻是可以预防的,如能急时治疗,是完全可以治好的.一、从婴幼儿大便的性状是可以初步判断腹泻的原因.如:1、大便绿色带少量粘液,便次增多,常表示为了肠蠕动亢进,见于饥饿时.2、大便泡沫多,有灰白色的皂块样物,表示脂肪消化不良.3、大便味酸臭,泡沫多,说明碳水化合物(糖类)消化不良.4、大便味其臭、不成形,意味着蛋白质腐败作用增加.5、大便带绿色或黄色,蛋花汤样,常表示饮食不当或肠道外感染所致.6、大便稀水样、次数频,常为了疾病性肠炎.7、大便腥臭、粘液多,或带浓血,表示为了细菌感染,如痢疾与肠炎.护理指导合理调整饮食:不宜立即禁食,在腹泻大量丧失水分的情况下,禁食会加重脱水和酸中蠹,如进食少,宝宝处于饥饿状态会引起肠蠕动增快和肠壁消化液分泌过多,从而加重腹泻.母乳喂养的可暂停添加辅食,人工喂养的可改喂脱脂或稀释的牛奶或米汤,好转后再过渡到正常饮食;注意腹部保暖,以减少肠蠕动:可用毛巾包裹腹部或热水袋热敷腹部,同时让宝宝多休息;不滥用抗生素:水样大便多为了病蠹或非侵袭性细菌所致,不必服用抗生素,可选用双歧杆菌制剂、乳酸菌素片等,粘液浓血便多为了侵袭性细菌感染所致,应针对病原选用抗生素.喂药方法:微生态制剂如双歧杆菌、乳酸菌等,能调节、恢复肠道微生态,为了活菌制剂,切不能用热水送服,也不能同抗生素同服.中西药最好也能分开食用;保持肛门活洁:每次大便后用温水活洗臀部,如肛周发红,可涂抹躲酸软膏,预防出现尿布疹及继发感染.六、便秘一、概述:便秘是指大肠运动缓慢,水分吸收过多,造成大便十燥硬结,排泄困难.它是以大便的坚硬度以及排便难易度,而非大便的次数来判断的,有些宝宝正常大便是2-3天一次.二、原因:由于小儿肠胃尚未发育成熟,所以便秘治疗不得当会严重影响小儿的健康.根据临床医学经验,小儿便秘有以下几个原因:1、饮食缺乏:进食太少,大便随之减少,长期饮食缺乏,可致营养不良,腹肌和肠肌瘦弱,蠕动无力,引起顽固便秘.2、食物成分结构不良:这与大便的性质密切相关,如果食物中蛋白质含量过高,会使大便呈碱性、十燥,次数减少;食物中含钙多也会引起便秘,如牛奶中含钙较人奶多,因此以牛奶喂养的小儿较母乳喂养的小儿发生便秘的时机多,这也是人们认为了喂食奶粉易“上火〞的原因;喜爱局脂肪、局胆固醇的食品,膳食纤维摄入缺乏,这样造成肠胃蠕动缓慢,消化不良,食物残渣在肠道中停滞时间过久,从而引起便秘.3、习惯因素:由于生活没有规律或缺乏定时排便训练,或个别小儿因忽然环境改变,均可出现便秘.、疾病因素:如肛裂、肛门狭窄、先天性巨结肠等也可引起便秘,此外,便秘还与遗传和体质因素有关.预防:1、每天定时把便,月龄较大要让孩子每天按时坐盆排便,以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2、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饮食多样化,少吃生冷食物,食量不能过少,食物不能过于精细,应富含纤维素.3、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精神上预防持续高度的紧张状态,尤其对学龄儿童来说,学习紧张,睡眠缺乏均可引起便秘.4、吃牛奶的小婴儿,可适当多加一些糖,还可加些米汤,同时可给桔汁、菜汤等以防大便过十、过硬造成便秘.5、预防长期使用引起便秘的药物如葡萄糖酸钙、碳酸钙等.另:用按摩腹部的方法可以解除便秘病症,具体的方法:成人用手掌顺时钟方向按摩孩子的腹部(以手压下去肚皮下陷一公分为了宜,太轻达不到效果),每日1〜2次,每次按摩3分钟,可促进肠蠕动,利于排便.七、佝偻病一、概述:佝偻病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引起体内钙、磷代谢紊乱,而使骨骼钙化不良的一种疾病.其发病缓慢,不容易引起重视.它可使小儿抵抗力降低,容易合并肺炎及腹泻等疾病,影响小儿生长发育.因此,必须积极防治.二、病因1、日光照射缺乏:维生素D3是由皮肤7-脱氢胆固醇在紫外线作用下转变而来的,假设皮肤照射紫外线缺乏,身体就缺乏内源性维生素D3;2、摄入缺乏或吸收不良:婴幼儿的食品中含维生素D普遍缺乏.另,慢性腹泻时,肠道对钙、磷吸收减少,肝、胆疾病亦会影响维生素D吸收;3、需要量增加:小儿生长发育快,对维生素D需求量较多,但乂未急时补充.三、临床表现:佝偻病的早期病症常在出生后2-5个月时慢慢出现,常见病症为了夜惊、睡眠不安、多汗(与室温、季节无关),易烦躁.病情较严重者,肌张力降低、关节松懈、腹部膨大,生长发育也受影响.骨骼的改变是佝偻病的主要表现,头部早期只是颅骨软化,7〜8个月后出现方颅,区门关闭晚.胸部可见肋申珠、鸡胸或漏斗胸.腕部和踝部骨骼粗大,形成手镯、脚镯样改变.另外,由于骨质软化,可出现膝内翻(0形)或膝外翻(X形),即俗称的圈圈腿.四、预防:1、妊娠中期(怀孕后3个月)开始给孕妇服维生素D400IU/天;2、孕妇及乳母应注意摄入富含维生素D食物,大力提倡母乳喂养;3、小儿生后1月,即应每日抱到户外晒太阳;4、凡利用日光有困难者,都应尽可能补充维生素D制剂,婴儿生后1个月即可开始补充,假设早产生及双胎,因其生长快,可提早到第2周开始补充,具体服用量遵医嘱;5、合理喂养,按时添加辅食.八、尿布疹一、概述:尿布疹常常发生在湿尿布覆盖区,包含外生殖器、会阴、臀部、腹股沟和大腿上部内侧甚至肛门附近,患处皮肤有红色斑点状疹子,可伴有渗出液及糜烂.孩子患上尿布疹表现为了爱哭闹、烦躁不安,睡不踏实.二、病因:尿布疹的形成原因是潮湿的皮肤互相摩擦或正常皮肤长期受湿尿布刺激而引起.因小便中的尿素被细菌分解产生氨,皮肤受氨刺激而发生皮炎.小婴儿皮肤细嫩,更易发生尿布疹.三、预防护理:1、尿布要勤换:一定要为了宝宝选用适当的布尿布或高水平的纸尿裤,这是减少尿布疹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2、便后勤活洗:每次大小便后,必须将局部用温水洗净、吸十,然后给婴儿小屁屁搽上一层薄薄的润肤油,注意活洗臀部预防用刺激性肥皂;洗完不要扑粉,以免与尿便结成块对小屁屁形成刺激.3、气温或室温不低时,可将臀部暴露于空气或阳光之下,每次10-20分钟,1日2-3次.4、不要用成人洗衣粉或衣物柔顺剂洗尿布,预防引起皮肤过敏.要彻底把尿布活洗十净.洗净的尿布一定要晒十,潮湿的尿布也会引起尿布疹.5、如果你的宝宝有尿布疹,未脱皮溃烂可外涂糅酸软膏,已脱脱皮波疡有渗出的可涂氧化锌油或雷锌软膏以吸收渗出物.
本文档为【婴幼儿常见疾病护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lizheng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2KB
软件:Word
页数:4
分类:建筑/施工
上传时间:2022-04-28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