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试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认同基础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试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认同基础

举报
开通vip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试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认同基础 2010.12 改革与发展 我们党所提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经济、 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一个人与人、人与 社会、人与自然之间整体和谐的社会。 作为一个长期 的历史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贯穿了建设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整 个历史过程。 要实现这一艰巨的长期的历史任务,达 到这一伟大目标,必须举全国之力,求得全国人民的 理解、认同和支持。 实践中必须努力从思想认同、利益 认同、政治认同、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等几个方面形 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认...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试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认同基础
2010.12 改革与发展 我们党所提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经济、 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一个人与人、人与 社会、人与自然之间整体和谐的社会。 作为一个长期 的历史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贯穿了建设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整 个历史过程。 要实现这一艰巨的长期的历史任务,达 到这一伟大目标,必须举全国之力,求得全国人民的 理解、认同和支持。 实践中必须努力从思想认同、利益 认同、政治认同、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等几个方面形 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认同基础,为构建社 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实现条件和提供保证。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的思想认同基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求得广大人民群众 广泛、长久的思想认同,以理解、支持和参与这一伟大 事业。 而作为这个思想认同的基础,必须与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的根本目标具有内在一致性。 《中共中央关 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指 出,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尊重差异, 包容多样, 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 识”。[1](P23)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在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历史阶段思想理念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体系是我们党根据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我国三 十年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提出来的,它以先进的理论 为基础,能够有效地引领我国当代多元复杂的社会思 潮,形成最大限度的社会思想共识,应当能够成为构 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认同的基础。 现代社会发展理论研究表明,核心价值体系是社 会意识的本质体现, 决定着社会意识的性质和方向。 任何社会都必须具有统领一切思想观念的核心思想 体系,这就是核心价值体系。 它是一定的社会系统得 以稳定运转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一定的社会秩序 得以维持的最基本的精神支柱。 因为社会物质利益的 矛盾和冲突在一定条件下对社会稳定和发展并不构 成主要威胁,它可以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对物质利 益进行调节和协调来解决。 而一个社会如果没有一个 统一的核心的价值体系作为支撑,各种思想和价值观 念或价值体系一旦发生严重对立,就有可能引起社会 的崩溃和瓦解。 因此,现代社会普遍高度重视核心价 值体系在社会发展和稳定中的作用,不惜代价地竭力 打造符合统治阶级利益的社会核心思想理论体系和 价值体系。 试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认同基础 徐 东 (苏州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 [摘 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形成广泛的社会认同。应当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思想认同基础,以发 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利益认同基础,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作为政治认同基础,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文化 认同基础,以发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民族认同基础,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实现条件和提供保证。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认同;认同基础 [中图分类号] C91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 8487(2010)12- 0055- 06 [收稿日期]2010-09-12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体系研究”(06SJD710011);江 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SGSY2009YB323);盐城工学院校 级科研项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XKY2009088)。 [作者简介]徐东(1967-),男,江苏盐城人,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盐城工学院社会科学部副教授,研 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哲学。 55 同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 态的本质体现, 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是 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本质和规律的科学 而严密的理论体系。 在我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处于 统摄和支配的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整 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 它也是我国社会 主义制度得以牢固存在和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和精 神支柱。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全体人民共同 参与和共同建设,需要共同理想做支撑。 只有拥有共 同的理想信念,共同的社会思想基础,我们党才能在 思想上和行动上凝聚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最广 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协调群众中各种思想 矛盾和利益冲突,鼓足干劲,目标一致,去实现建设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目 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正反映了我们党按 照社会和谐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随着改 革开放的深入与发展, 中外文化交流不断地深度扩 展,国外各种社会思潮蜂拥而入;在国内,由于社会结 构、 社会利益和社会分配方式的多样化和多元化,也 出现了各种思想观念。 各种思潮相互激荡,文化建设 和思想统一的任务异常艰巨。 在这种异常复杂关键的 历史时期,亟需进一步加强能够广泛统领全社会思想 认识的核心价值理论体系的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体系是对社会发展规律的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也是对社会主义建设 规律和我们党执政能力的深刻把握。 这一丰富的理论 体系实质上已经成为我们形成社会思想共识的基础。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中,马克思主义 指导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根本保证,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共同理想是全民族共同的奋斗目标和实践主题,是凝 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和海内外同胞团结奋斗、永往 直前的力量源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在 几千年的共同生活中形成的被中华民族绝大多数成 员认同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道德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 是全民族团结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和支撑;以改革创新 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创造性实践的凝结和 反映,是指引当代中国人从事创造,建设创新型国家 的精神动力来源;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 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革命道德与时代精 神的完美结合,是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指导 行为取向、进行道德选择和判断的基本准则,是形成 良好社会风尚的道德基础, 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 互贯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能够形成广 泛统一的全社会思想共识,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提供全方位的思想保证。 正因如此,胡锦涛总书记 多次强调,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 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因此,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必须全 力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此巩固全党 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二、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的利益认同基础 “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 都同他们的利益有 关。 ”[2](P82)利益是思想的基础,利益决定思想。 “‘思想’ 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 ”[3](P103)构建社 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获得社会成员广泛的利益认同。 唯物史观认为,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结成了以生产关系 为基础的不同的社会关系,而其核心是以经济利益为 基础的各种利益关系。 因为,“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 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的”[4](P209), 经济利益是生产 关系的具体表现,只有从生产关系出发,才能说明利 益的本质和历史作用。 利益决定、支配政治权力、政治 活动。 阶级斗争“首先是为了经济利益而进行的,政治 权力不过是用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 [5](P250)社会关 系尤其是以经济利益为基础的各种利益关系的和谐 与稳定是一个社会有机体存在并能够良性运转的前 提,社会的和谐说到底是社会关系特别是以经济利益 为基础的各种利益关系的和谐。 任何社会改革和社会 革命归根到底都必须重新调整人们的利益关系,以促 进和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以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需 要(在阶级社会中是以满足某个利益集团的利益需要 为目的),社会主义更应如此。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必须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国家的利益群体、 利益结构、 利益激励手段和利益矛盾、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 内部的利益矛盾和冲突,合理协调国家、集体、个人三 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充分调动各个利益主体的积极 性,充分发挥利益的动力作用,求得各个社会群体的 社会关系特别是以经济利益为基础的各种利益关系 的和谐与稳定。 而要如此,首先要求得各个社会群体 的社会成员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当前的利益关 系格局的认同和支持。 现实条件下,应当以发展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利益认 同基础,不断巩固和提高各个社会群体对构建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的利益认同度。 56 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的利益认同基础, 有其客观必然性和实践依 据。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曾经指出,商品经济和市场经 济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只有 在生产力发展水平达到很高的程度、商品经济和市场 经济发展相当成熟的基础上,才能为产品经济和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经济所代替。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几十年曲折艰辛的经 验和教训表明, 我们可以跨越社会主义政治革命的 “卡夫丁峡谷”,但不可能跨越生产力发展的“卡夫丁峡 谷”,不能改变生产力落后的事实,不能超越商品经济 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阶段。 我们必须在社会主义制度下 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 以促进生产力的发 展。 改革开放三十年实践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也证明,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 期的必然选择,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 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必经之路, 这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共识。 当然,由于我 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不久, 还不成熟不完 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还没有充分发挥出 来,加之历史上、地区上、认识上的差异等种种原因,我 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象还比较严重,人们对当 前经济转型和利益调整格局的认识还有差距,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利益认同 基础还不够牢固。 要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的利益认同基础,就必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 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完善的制度安排 与其配套才能健康运行,这是由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 和固有的缺陷所决定的。 历史与现实证明,私有化与 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势必导致社会的两极分化。 市场 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有机结合,既能充分发挥市场的 优势又可有效克服其固有缺陷,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 快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的建立,社会利益结构的调整和分化,社会不 同利益主体的出现, 我国原有的利益格局逐渐解体, 多元化的利益格局逐步形成。 从社会发展的长远趋势 来看,社会分化为多个不同利益群体、多样化的经济 社会组织以及保持适度的利益差距,能充分有效地激 发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提高效率,促进社会进步。 但 是,由于这种社会分化在社会结构上是各种利益集团 的变动和重组,社会不平等程度的拉大不可避免地会 造成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对社会稳定形 成一系列负面影响,由此引发的利益矛盾和冲突正日 益成为新时期我国社会矛盾中的主导性矛盾。 要解决 这些矛盾, 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同时,要协调和整合人们的利益 关系,解决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维护社会公平 和正义之间的关系问题。 建立市场竞争机制可以促进 经济发展,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建立利益 均衡机制则可促进社会公平。 因此,一方面必须坚持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力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 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 这是 我国不断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繁荣进步,保证广 大人民群众共享社会发展进步成果和最终实现共同 富裕的根本途径。 另一方面必须努力维护社会的公平 和正义,着力解决最广大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 的利益问题和以经济利益为中心展开的各种社会矛 盾,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 面的权益。 要坚持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充分发挥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从维护社会稳定和 促进社会发展的宗旨出发,以社会利益大体均衡为目 标,通过各种方式统筹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在保证体 现各群体利益的基础上使各方面利益协调整合起来, 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以夯实社会利益共识的物质基 础。 三、以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的政治认同基础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社会状态的理想设计 与追求,也是一个政治建设目标。民主法治、公平正义、 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等关于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本质属性的界定,更多地体现了我们党对于社会 主义社会政治建设的理解和追求。 要实现这样一个目 标,必须求得我国社会广泛的政治认同。 政治认同是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产生的对政 治体系的一种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表现为对民族 国家、政治制度、政治体制、政治过程、政治权威、政治 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同意、支持和服从,本质上是人们 对政治体系的信任、信念和信仰,是政治统治的正当 性、合法性基础。 政治认同建设,就是通过政治体系的 结构、过程和功能的合理化和制度化,不断满足人们 的政治需求,实现和维护人们的利益主张,强化政治 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引导人们的意识和行为,增强人 们对政治体系情感上和意识上的归属感,在社会层面 和制度层面对基本政治价值理念形成高度的共识,从 而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 [6]任何一个社会,要构建有序 的社会秩序并保持其稳定,必须依据一些人们共同认 57 同的社会规则来保证其良性运行,政治秩序的形成和 稳定就是在政治认同的过程中实现的。 对政治秩序的 认同是一定社会连续性、 稳定性和有效性的基础,广 泛而高度的政治认同是政治稳定的重要体现。 人们对 政治体制、政策方针、政治信仰等等的认同,有助于政 治组织及其制度获得合法性, 使政策方针得到支持、 贯彻和落实, 有助于政治组织成员树立起共同目标, 激发为共同事业奋斗的热情和信心。 任何国家和政府 如果不能得到广大社会成员的政治认同,就难以维持 正常的社会秩序,更谈不上社会和谐。 和谐社会,就是 基于一定社会正义与共识,通过有效的制度化途径化 解社会冲突以及国家与社会的冲突,从而达到平等与 效率相对平衡的良性社会发展状态。 邓小平曾经指 出:“最重要的是人的团结,要团结就要有共同的理想 和坚定的信念。 ……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 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 ”[7](P190)构建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必须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认同和支持,广 大社会成员只有在产生认同感的基础上,才能对和谐 社会的建设或和谐社会的信念表现出极大的热忱和 积极性。 为此,必须加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 治认同建设,要形成有利于团结人民、凝聚人心的政 治认同整合机制,在社会主义基本政治价值理念基础 上形成全社会的政治共识,使广大社会成员坚定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增强全社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唤起人们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同和积极参 与,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提高党整合社会的能力,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以推进社会主义民 主法治作为政治认同的基础,这是由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的基本属性和我国的政治制度要求决定的。 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强调民主法治和公平正义,谋求社会的安 定有序、充满活力,倡导人际间的诚信友爱,其本质是 “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价值核心和社会本位,把人的 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一切为了人,一切 服务于人。 从法治层面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法律 制度健全、 社会秩序良好和人民安居乐业的社会;是 依法治国、政府组织和个人依法行事、社会关系依法 调节、人们和谐相处的社会。 这与我国民主法治的政 治制度要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民主,是社会主义的 基本特征,是一种制度和价值的体现。 没有民主就没 有社会主义。 我国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 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 经济文化事业,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就是人民群 众当家作主的政治形式。 健全、完善的民主法治制度 对国家政权的稳定起着决定性的支持作用,是充分调 动和保护群众积极性的重要手段,是实现人民广泛的 政治参与权利和科学决策的重要保证,可以减少人民 内部矛盾的产生并有助于矛盾的化解,这就要求我们 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 只有保证全体人民 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人民群众的独立人格和 民主权利,尊重并维护公众的社会知情权、社会参与 权、意志表达权及民主监督权,在民主得到充分发扬 的基础上, 使社会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使 整个社会的运转服从于法制的权威,使依法治国基本 方略得到切实落实,才能保证政治决策具有科学性和 民主性,制定的政策和法律能够得到贯彻执行,才能 保证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具有牢固的群众基础,社会 政治秩序和谐有效地运作,才能真正形成和谐相处的 社会状态。 实践证明,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制度基 础和保障,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基本手段。 建设和谐社 会,首先需要建立健全民主法治制度。 和谐社会的其 它基本内涵目标的实现,都有赖于通过推进民主法治 来完成。 民主法治既是实现公平正义价值目标的基本 手段和路径,亦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他目标的 政治前提。 一个社会的监督机制越发达,民主制度越 完善,消减和解决社会矛盾、保障政治社会和谐的功 能就越显著。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以推进社会主义民 主法治作为政治认同的基础,也是由我国政治建设的 实践要求所决定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不断转变 执政方式,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加强 民主建设,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尤其是基层民 主政治,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不断完善。 但与政治体制 改革的总体目标和人民日益增长的民主政治参与要 求相比,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我国的现行 政治体制还存在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在实现社会主 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扩大公民有序 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充分行使民主权利,正确处理 党政关系、民主和集中等关系,建立健全有效的制约 机制和监督机制,扩大基层民主、健全基层自治组织 和民主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完善公开办事制度等方面,都还有 大量的工作要做。 我国现行政治体制存在的深层矛盾 和弊端还广泛存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的实现 途径、方式和方法还不健全,当家作主的权利没有得 到很好的实现,从而影响了人们对现有政治体制的认 58 同。 [8]这需要我们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 此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逐步完善 也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民 主法治在承认利益多元化、社会主体独立和平等的前 提下,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建立起一系列程序 化的制度,因而是公正、稳妥地解决利益矛盾,维护社 会秩序,防止和消减不和谐因素的最佳途径,是解决 众多利益主体间矛盾与冲突的重要方式。 我们必须不 断推进政治体制和法律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有利于 市场经济发展的政治体制和法律制度。 四、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的文化认同基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也是广大社会成 员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审视和文化认同的过 程。 文化认同是人们对一定文化的理解、接受、保护和 实践过程,它体现为人们内心对某一文化价值观保持 坚定的信念, 并外化为自己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 文化认同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基础,具 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形成一种社会凝 聚力,通过建立各种合理完善的制度、机制,以及制定 相应合理的重大方针和基本政策等,以最广泛最充分 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聚集起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一切热爱祖国的人们的 意志、智慧和力量,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创造 更多更好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同时,通过调节各 种社会利益关系, 最大限度地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以 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大局,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这 些都离不开共同的行为规范、价值追求和精神支撑的 支持和指引,离不开广大社会成员对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的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能促使国家、民族和社会凝 聚力的形成和增强,形成共同的行为规范、价值追求 和精神支撑,培养广大社会成员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 感,使其热爱祖国和关心社会,不断增强推进国家繁 荣、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动力,齐心协力为社会主 义社会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振兴贡献力量,保障和谐 社会建设的顺利进行。 反之,缺少文化认同,和谐社会 的建构就会丧失其应有的精神根基, 就容易使国家、 民族、社会产生离心力,影响民族团结,破坏社会稳定, 阻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 [9]因此,在构 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应当大力加强关于社 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认同建设。 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认同建设,应当以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文化认同的基础。 中 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民族,这种 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中华民族对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认同。 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在各民族之间不断的 交融与碰撞中,中华民族逐渐形成了以天下一统的国 家观、人伦和谐的社会观、兼容并蓄的文化观、勤俭耐 劳的生活观等为主要特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 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心灵支撑和强大 的内在动力,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上发挥了重要 作用。 尤其是近代以来,在中华民族不断探索、寻求独 立的实践中和救亡图存、英勇抗敌的奋斗中,中华传 统文化中的爱国爱乡、维护统一的民族精神,“天下兴 亡、匹夫有责”的人生理念等,更是发挥了极其重要的 作用。 中华传统文化所蕴涵的民族精神、民族品质、民 族美德,对今天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社会 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等也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将长期为之奋斗的目标,建设 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对 于构建和谐社会来说, 无论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还是人与人的团结和睦,乃至 人自身的心理和谐,都离不开和谐文化的支撑,都需 要我们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 中华 传统和谐文化体现在许多方面,诸如恪守诚信、坦诚 相待、关爱他人、乐善好施等等。 和谐文化在中国许多 区域文化中也都有突出体现。 可以说,建设一个富足 祥和、人人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充满活 力的社会, 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一直在追寻的理想。 这种“和合”与和谐的文化传统,体现出丰富的思想内 涵和文化合理性, 为中华民族带来了稳定与祥和,在 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经过数千 年的积淀和发展,已经成为中华文明的基本特征和重 要价值取向,成为当代中国建设和谐文化、促进世界 和谐发展的重要思想文化基础。 [10] 五、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民族认同基础 民族认同是社会成员对其所属民族或民族国家 成员身份的认知以及由此引起的归属感、忠诚度和奉 献精神。 它是一个民族之所以成为该民族的前提条 件,也是团结和谐的民族关系得以生成、巩固和发展 的基本要素, 深刻长久地影响着民族国家的统一、政 治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民族的多层次性决定了 59 民族认同的多层次性。 就我国民族认同来说,一是指 中华各民族的内部民族认同(即族群的认同);二是指 中华各民族之间的整体认同即对整个中华民族的认 同(即国家认同或国民认同),包括对祖国的历史、国家 的主权、发展道路等方面的认同;三是指中华文化的 认同, 也就是所有中华同胞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同。 我们这里所探讨的民族认同主要的是指中华民族的 整体认同,包括广泛意义上的中华文化的认同。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的大家庭,民 族团结与民族和谐问题历来是我国国家稳定与社会 和谐大局中的重要一环。 和谐的民族关系是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 社会和谐的一 个重要标志就是民族关系的团结、和谐。 民族团结是 社会和谐的基础。 没有民族之间的和谐,就不可能有 全体人民的安定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就无 从谈起。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民族关系角度来 看,实际上也就是建构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的中华民 族大家庭,也就是要建立和巩固团结和谐的中华民族 关系。 建构团结和谐的中华民族关系,首要的前提条 件就是广大社会成员对中华民族的整体认同。 牢固持 久的中华民族认同是形成并且长久巩固团结和谐的 中华民族关系,继而建构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大家庭 的必要条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以发扬爱国主义为 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民族认同的基础,不断 增强和巩固广大社会成员对中华民族的整体认同。 民 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 础上形成的带有本民族特点、体现本民族精神风貌的 富有生命力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体现 着民族成员共同认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共 同遵循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它是一个民族的自我 意识与自我认同,是该民族区别于其它民族的精神特 质的总和,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精华所在,也是一个 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它如同一面旗帜, 具有对内动员和凝聚民族力量,对外展示和树立民族 形象的重要功能。 民族成员对民族精神的认同能够使 其把个人利益和民族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自觉地服 从根本的、长远的、整体的民族利益;能够沟通民族成 员的情感,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能够促进社 会认知和价值整合、维护国家和民族统一、协调社会 力量、 化解社会矛盾, 共同推动民族与国家的发展。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 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 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 伟大民族精神。 ”这种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团结 统一的精神支柱, 它维护整个中华民族的统一和独 立,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发展,是中华五千年文 明史上生生不息、历久弥坚的强大精神动力,滋养着 中华民族的成长,并为民族的发展提供强劲的激励力 量和鲜明的目标方向。 正因如此,它是我们形成和巩 固中华民族整体认同,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 设事业的重要基础。 “在当代中国, 民族认同并不是单纯民族认同的 问题,而是与祖国认同、中华文化认同、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道路认同紧密联系在一起。 ”[11]今天,我们必须加 强和深化马克思主义“五观”(即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 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和民族团结教育,强化 “四个高度认同”(即对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和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高度认同)教育,弘扬以爱国 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增强和巩固中华民族的 整体认同,用共同的理想、共同的信念、共同的感情去 团结凝聚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形成强大的民族凝 聚力和向心力,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平等、 互助、团结、和谐的坚实的民族关系基石。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 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6]陈道银.政治认同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 天府新论,2006,(5). [7]邓小平文选(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8]吴文勤.构建和谐社会视域中的政治认同重构[J].求 实,2008,(3). [9]吴灿新.文化认同与和谐社会建设[J].广东省社会主 义学院学报,2006,(3). [10]罗豪才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 和凝聚力[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2). [11]郑杭生.民族团结与和谐社会建设———一种社会学 的解读[J].创新,2009,(12). 责任编辑 郑百灵 60
本文档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试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认同基础】,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55666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94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6
分类:
上传时间:2011-01-20
浏览量: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