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枸杞种植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枸杞种植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举报
开通vip

枸杞种植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7主要经济技术指标:项目建设枸杞基地11000亩并套种牧草,项目达到效益年,年产枸杞110万公斤,牧草1650万公斤,增加产值2447.5万元,利润585万元,项目投资利润率54.5%,静态投资回收期4.5年。项目村农户增收1820元,人均增收455元。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2.1《海西州枸杞套种牧草项目建设书》;1.2.2国家和青海省、海西州有关农牧业和农牧村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产业政策、产业发展规划等。1.2.3项目区资源条件、市场前景、产业政策和有关资料。1.3综合评价1.3.1综合评价项目建设具有...

枸杞种植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7主要经济技术指标:项目建设枸杞基地11000亩并套种牧草,项目达到效益年,年产枸杞110万公斤,牧草1650万公斤,增加产值2447.5万元,利润585万元,项目投资利润率54.5%,静态投资回收期4.5年。项目村农户增收1820元,人均增收455元。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2.1《海西州枸杞套种牧草项目建设书》;1.2.2国家和青海省、海西州有关农牧业和农牧村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产业政策、产业发展规划等。1.2.3项目区资源条件、市场前景、产业政策和有关资料。1.3综合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1.3.1综合评价项目建设具有丰富土地资源,产品有市场销路,技术有保证。项目建设能推进枸杞产业发展,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增加市场供给,经济效益可观,对发展都兰县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有着重大意义。1.3.2论证结论项目符合当前的产业化和规模化种植的发展要求,可操作性较强,辐射带动能力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着,项目技术上可行,实施和运行保障可靠,项目建设是可行的,建议立项实施。第二章背景及必要性2.1项目背景枸杞是茄科多年生落叶灌木,是名贵的滋补良药,味道甘醇,药性平和,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功效。柴达木枸杞颗粒大而饱满,肉质肥厚而核少,色泽艳丽而味甘,可与闻名国内外的宁夏枸杞相媲美。据有关部门检验分析,柴达木枸杞糖份和安基酸含量还高于宁夏枸杞,是制造养生滋补品的上好原料。柴达木枸杞现已畅销全国各地。柴达木盆地是青海枸杞的主要产地,柴达木枸杞高达2-4米,单株覆盖达3-4m2,具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流失作用,是一种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优良经济树种。枸杞是一种耐旱、耐盐碱、喜光照的经济灌木,适宜在柴达木盆地生长发育,大力发展枸杞基地建设,有效增加植被,减少了农业用水,为干旱荒漠化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牧民的持续增收开辟新途径。《海西州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十一五”规划》中规划枸杞产业布局面积达20万亩,其中都兰县种植面积8万亩,确定为特色主导产业,充分发挥企业和农牧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加速农牧业产业化经营进程,促进农牧业经济持续发展和农牧民收入增加。在发展特色产业,加强柴达木盆地生态环境建设、调整农业结构和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的大背景下,为发挥区域农业资源优势,发展枸杞产业,把柴达木枸杞产业做大做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出都兰县枸杞种植基地建设项目。2.2必要性1、枸杞基地项目建设是农民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农村家庭主要收入来源于种植业,收入渠道狭窄。建设枸杞基地项目除大幅度增加项目区群众的收入外,还可以吸纳附近农牧民进行枸杞果的采摘、晾晒和初加工,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开辟新的就业岗位。项目实施后将建成大片枸杞林,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创造条件,带动和促进项目区第三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增加了产出,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把资源优势、洁净环境优势和技术优势尽快转化为产品优势和经济优势,为项目区现代农业的发展开辟了新途径。是项目区防治土地沙化、改善生态环境、增加群众收入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要措施。2、枸杞基地项目建设是防治土地沙漠化、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都兰县是青海省沙漠化土地重点分布区之一,根据青海省沙漠化土地普查的数据分析,年增沙化速率大于2%。通过枸杞基地建设,经济灌木林扩大,大幅提高林、草植被的覆盖度,减少水土流失,增强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净化空气,降低风速、吸纳沙尘等生态功能,减少风沙的危害,有利于遏制荒漠化土地的蔓延势头,有利于盆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因此,枸杞基地建设项目是项目区生态建设的重要工作,对推动全县防治沙漠化、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3、枸杞基地项目建设是发展特色产业、调整农业结构需要。都兰县种植业因灌溉水资源不足,产量低下,土地沙化严重,分布有大量的中低产田耕地、弃耕地和宜林沙地。该地区是枸杞种植适宜区,充分利用上述土地资源进行枸杞基地建设,并在种植早期郁闲度较低时,种植紫花苜蓿等多年生豆科牧草,增加经济效益,使其经济和生态功能不断增加,既调整了种植结构、改良生态,又发展特色农业,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4、枸杞基地项目建设是增进人民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项目产品为预防和治疗各种文明病和老年性疾病提供了有效的防病治病的良药,有利于现代文明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促进身体的健康,延缓衰老,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枸杞还是重要的观赏植物,项目建设进一步推动项目区在净化生态环境的同时,能够美化生产和生活环境,促进生态旅游业的发展。人们可以通过户外观光,旅游或参与枸杞果、叶的采摘修剪等活动,放松身心,舒缓心理压力,陶冶情操,以增进身心健康,使人们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第三章建设条件3.1项目区概况3.1.1地理位置及区域范围都兰县位于柴达木盆地南缘,包括察苏镇、香日德镇、夏日哈镇、宗加镇等8个乡镇。全县土地面积4万平方公里。3.1.2自然资源状况3.1.2.1气候资源:都兰县地处大陆腹地,海洋暖湿气流受高山阻隔难以进入盆地,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3-4.4℃,日较差10~25℃,≧0℃的积温1800-2569℃。太阳辐射强,日照充足,透明度大,云少,年平均日照数3190小时,日照百分率63%,辐射热量724千焦/平方厘米,比我国同纬度地区高,有丰富的光热资源。降水少,蒸发量大,年平均降水量93毫米,年蒸发量为1883.7毫米。年平均风速3.7米/秒,大风日数45天。3.1.2.2土壤资源:根据都兰县农牧业资源区划文集资料:项目区土壤主要是棕钙土、灰棕漠土,土层较厚,质地轻粗,土壤养分中等,显碱性PH7.5-8.5之间,有机质含量1.2%左右。项目区土壤少磷、少氮、富钾,需加强磷、氮肥料施用。3.1.2.3水资源:项目区水资源为较不丰富,河流有夏日哈河、察苏河、香日德河、洪水河、诺木洪河,年径流量10.57亿立方米,项目区水利灌溉设施基本配套。3.1.3社会经济和技术状况3.1.3.1都兰县辖宗加镇等8个乡(镇)109个行政村。据2006年都兰县统计年鉴,全县总人口7.5万人,其中农牧业人口5.36万人,由汉、蒙古、藏、回、土、撒拉等19个民族组成。项目区项目户3215户12860人。3.1.3.2农牧业生产水平:小麦平均亩产250公斤,油菜亩产量125公斤,青稞平均亩产为200公斤,耕地潜力尚没有发挥,属中低产田类型。3.1.3.3地方财政与农民收入:2007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48137万元,比上年增长15.2%;固定资产投资25700万元,较上年增长91.6%;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264万元,同比增长19.1%;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2554元,同比增长12%。根据“十一五”规划,地方财政预算收入以平均15%的速度递增,对农牧业的投入资金将会大幅度增加,完全有能力为枸杞基地建设项目提供配套资金。3.1.3.4农牧业科技报务体系状况:都兰县现有农业技术推广站、林业技术推广站、种子站等科技事业单位,农林牧科技服务体系比较完善。全县现有农林水专业技术人员145人,其中: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54人,初级职称83人,通过技术服务、科技推广、人员培训、现场指导等服务手段,为农牧民进行农牧业生产提供了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是项目建设的技术保障。3.1.4基础设施3.1.4.1水利工程:全县建设有夏日哈、察苏、香日德、诺木洪等灌区,水利设施配套,多为砼防渗渠。3.1.4.2农业机械:都兰县有农机总动力11.22万千瓦。其中:耕作机械7186台7.85万千瓦,配套农机具7149台套。3.1.4.3交通及电力:青藏公路横穿全县,交通条件十分便利,农电线路通达,电力供应可以得到保证。村级道路和人畜饮水工程完善。3.1.5建设地点选择都兰县选择各镇农业区建设枸杞种植基地1.1万亩,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发展枸杞特色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具体建设地点:宗加镇3400亩、巴隆乡2700亩、香日德镇1700亩、香加乡300亩、夏日哈镇200亩、察苏镇2700亩。种植土地多为耕地,部分为撂荒地。3.2项目建设条件优劣势分析3.2.1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项目区地域开阔,交通方便,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广大农户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高,自筹资金能力强。省州县政府对此项目高度重视,在政策、资金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这些都有枸杞种植基地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主要有以下方面:3.2.1.1 政策环境条件:根据州级农牧业产业化发展规划,枸杞已定为今后5年发展重点特色产业,全州种植面积要达到20万亩,都兰县布局8万亩,并制定了特色产业发展优惠政策。以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加速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发展特色产业,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建设枸杞种植基地项目符合产业化结构调整方向,是柴达木盆地以水为基础的绿洲农业的发展方向。县政府十分重视和支持枸杞种植基地建设项目,为开发枸杞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政策环境。3.2.1.2 资源条件:项目区是枸杞种植的生态适宜区,具有发展有机枸杞产业的自然条件和洁净的生态环境,该地区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且近紫光成分含量高,昼夜温差大,能够获得枸杞果叶的高产;项目区有丰富耕地资源、水资源和较为丰富的种植经验,地势开阔平坦,土地肥沃,作物长势良好,水利水利工程基本完善,基地所必需的物质基础有保障。广大农户的生产积极性高,有较好项目资金配套能力。因此,在此建设枸杞种植基地项目上有很大的优势,能确保项目实施,发展规模经济效益和生态建设效益。3.2.1.3市场条件:该项目的实施可以进一步扩大柴达木枸杞种植规模,发挥规模效应,为特色农业的发展提供成功的示范。据调查,市场销路有保证:一是枸杞干果产品按有机食品的要求进行包装、贮藏和保鲜,为扩大销售范围,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创造条件。二是与青海力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签订合同,部分基地产品当地订单销售。3.2.1.4科研开发能力:项目建设单位已聘请县农业和林业技术站为项目建设技术依托单位。都兰县林业站现有专业技术21人,其中高级工程师1人,工程师7人,助理工程师13人,技术力量较强、造林经验丰富,为项目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完全可以保证项目建设的技术需要。综合上述,在枸杞种植基地项目建设领导重视,技术有保证,产品有市场,配套资金能及时到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高,建设此项目是完全可行的。3.2.2主要障碍因素及解决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项目区属干旱荒漠区,生态系统十分脆弱,是一个以水决定生物产量的生态地区,因此,项目的建设和正常运行取决于水资源量,要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和管理,合理调整种植结构,减少高耗水作物,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利用效率,为项目发展提供清洁、充足、可持续利用的灌溉水资源。项目建设枸杞种植苗木紧缺,由于苗木大部分需从宁夏地区购买,价格也再不断上涨,加大了苗木成本。因此必须提前预购苗木。第四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4.1市场分析4.1.1项目产品市场供求现状据农业部信息中心的统计资料,全国枸杞树种植面积为100余万亩,主要产区宁夏、陕北、甘肃河西走廊、新疆、内蒙古以及河北、辽宁等省、区年产量约为12万吨。其中宁夏自治区是枸杞子的主产区,种植面积达50万亩左右,也是枸杞子的主销区,大量的枸杞鲜果用于加工枸杞果酒,枸杞保健酒和枸杞果汁饮料等产品,优质大粒鲜果则加工成枸杞干果,作为制药、食品、化妆品工业的重要原料,年需求量超过10万吨。枸杞是传统的珍贵中药材,是多种中成药的主要原料和配伍药材,用于补肾、保肝、润肺、调节血脂、控制血压,病后康复的中成药。枸杞子又是上等滋补佳品,大量用于制造各种保健酒、多种功能食品的加工和制造。随着对枸杞子药用功效、保健功能等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应用范围将不断扩大,市场需求日益旺盛。产品价格也在不断上扬。4.1.2市场前景分析据有关资料测算:我国枸杞消费有60多亿的市场容量。枸杞制品也已经从以前单纯的干果发展出果酒、枸杞醋、枸杞油、枸杞小食品等延伸产品。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对绿色、健康食物的追求,自古以来就被视为养生佳品的枸杞获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枸杞产业正在迅速壮大,满足市场需求。据农业部专家预测,目前国际市场枸杞子的需求量在6000吨以上,产品供不应求。枸杞果的市场空间很大,具有广阔的前景。4.1.3项目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分析青海柴达木盆地气候、土壤条件适宜枸杞树的生长、繁殖,其枸杞果粒大,色泽鲜艳,营养物质含量高。据中科院高原生物所测定,柴达木枸杞的含糖量达50%以上,比宁夏枸杞高10个百分点;枸杞黄酮、枸杞多糖的含量高50%以上,柴达木枸杞的品质明显优于宁夏枸杞。柴达木盆地生态环境洁净,枸杞产品无污染,病虫为害处少,基本不用化学农药,为绿色、有机食品。据调查,2006年3季度宁夏自治区中宁县枸杞产品交易中心青海枸杞一级品的销售价为40元/kg,比其他地方的产品销售价高一倍,即为宗加镇诺木洪地区种植的枸杞,诺木洪地区所产大粒枸杞在西北地区素有“枸杞王”之称。4.2营销策略、方案和营模式一部分枸杞产品晾晒包装上市。大量枸杞产品与柴达木高科技药业、青海力科公司等州内龙头加工企业签订供货合同,进行订单生产,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4.3市场风险分析该项目产品市场销售基本无大的风险。实行订单种植,以防范和降低市场风险。第五章建设方案5.1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建立经济枸杞种植基地11000亩,并套种紫花苜蓿优质牧草,达到效益年后,年产枸杞子110万公斤,牧草1650万公斤。项目整地11000亩,购种苗242万株,植苗242万株;紫花苜蓿种子5500公斤,购置化肥550吨;科技培训农民1000人次。5.2建设规划和布局在都兰县各乡镇农业村建设枸杞种植基地,发展特色枸杞经济林产业,以家庭种植为基础,实行以分户经营为主的经营方式,由家牧局聘请专业技术人员作技术指导和服务。规划布局:宗加镇3400亩、巴隆乡2700亩、香日德镇1700亩、香加乡300亩、夏日哈镇200亩、察苏镇2700亩。5.3建设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项目建设面积11000亩,每亩220株。枸杞苗木严格尊照《青海省主要造林树种种子质量标准》和《青海省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标准》的要求选择种苗。种苗选择宁杞1号等品种,从宁夏地区调运。种苗要求为2年生苗,根系发达,主干粗壮,无病虫害,省标二级以上。项目建成达到效益年,亩产枸杞子干果100公斤以上。套种牧草为紫花苜蓿,种子要求省标二级以上。5.4生产工艺技术方案5.4.1种植技术方案5.4.1.1、整地:整平施肥后深翻,再一次整平。按照确定的株行距起垄,垄下宽30-50㎝,高15-20㎝,要求及时拍实,防止跑墒。5.4.1.2、造林:造林株行距为1×3米,亩植苗220株。苗木在装运前搞好根部包装后再运输。在栽植前要把苗木浸泡12—24小时,浸泡时用清水或用一定浓度的生根粉均可,苗木栽植中,严格按照“三填两踩一提苗”的技术要领操作,做到不窝根,不露根,踩实扶正,以利于积水,定植后及时浇定根水。5.4.1.2、种草:在枸杞行间居中种植1.5米宽紫花苜蓿,条播或撒播。5.4.1.3幼林抚育管理项目区设专职管护员,进行人工巡护和幼林抚育管理,抚育的主要内容为修枝、补植灌溉及进行病虫害防治。5.4.2生产技术规程5.4.2.1土肥水管理1、土壤管理早春浅耕5cm左右。中耕:生长季节灌水或雨后中耕10cm左右。深翻:行间25cm左右,树冠下15cm左右。2、施肥(1)基肥:秋施,沿树冠外围开沟(40×40×40cm),株施2.5-5kg腐熟农家肥。(2)追肥:土壤追肥:集中在春催梢(5月中旬)、夏保果(6-7月中旬)、秋壮条(7月下旬)三次,每次株施N、P、K优质复合肥150-500g。叶面喷肥:全年4-5次,新梢长15-20cm时,每隔10天喷一次枸杞叶面专用肥。3、水分管理灌水应根据土壤墒情确定,全年6-8次,提倡采用沟灌、滴灌。5.4.2.2整形修剪1、树形:生产中多选用自然半园形结构特点:主干高40-50cm,分二层一顶,层间距50-60cm,树高1.6m左右,冠幅1.5-1.6m,呈上稀下宽,上小下大,上短下长,主枝5个(第一层3个,第二层2个)。2、修剪(1)幼龄期(1-3年):整形,第一年选主枝,第2-3年培养冠层,3-4年放顶成形。定干后,留15-20cm整形带,其余萌芽抹除。休眠期修剪,选顶端直立中间枝、主枝延长枝短截扩冠,剪除树冠上部和主枝上抽生的徒长枝。夏季修剪,抹除根蘖,对有空间的新梢进行多次摘心,增加枝量。(2)成龄期(4-15年):原则和任务:调整生长与结果的关系,做到平衡树势,控制冠顶优势,更新结果枝组,控高补空,主次分明,合理搭配。冬季修剪时间:休眠期均可进行,一般2-3月。修剪顺序:根颈抹除萌蘖枝,树冠剪除徒长枝,冠顶去强留弱枝,中层短截中间枝,下层留顺结果枝,枝组去弱留壮枝,冠下回截着地枝。修剪原则:截横不截顺,去旧留新枝,密处疏除,稀处留油条(徒长枝)修剪,空处短截临近枝,利用油条(徒长枝)补型和补空。修剪方法:剪、截、留各三分之一。剪除植株根基、主干、膛内、冠顶着生的无用徒长枝及冠层病虫枝,结果枝组上过密的细弱枝,树冠下层3年生以上的果枝和树膛内3年生以上的短果枝。交错短截树冠中、上部的中间枝和强壮结果枝,上部中间枝从1/2处短截,强壮结果枝截留2/3,冠层、膛内的横穿枝以不影响其它枝生长处短截。选留冠层生长健壮分布均匀的l-2年生结果枝,增加老眼枝的产量。夏季修剪:夏季修剪是实现枸杞丰产,持续结果最关键的技术,多次打顶促进芽体萌发有效增加枝级,形成新的结果枝组,保持夏秋正常成花结果。采用抹、截、剪的方法,及时抹去植株根茎、剪口背上萌芽、主干、膛内直立稠密的萌芽。短截树冠上层抽生的中间枝、部分背上枝,截留20cm,剪除穿膛、直立旺盛的背上徒长枝。5.4.2.3病虫害防治1、主要病虫害枸杞蚜虫、枸杞木虱、枸杞瘿螨、枸杞锈螨、枸杞红瘿蚊、枸杞负泥虫、枸杞炭疽病(黑果病)、枸杞根腐病。2、病虫害防治原则按照“预防为主,综合控制”的植保方针,营造无公害生产的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环保方针。坚持以农业和物理防治为基础,生物防治为核心,按照病虫害发生规律和经济阈值,科学合理使用化学防治技术,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病虫危害,重点抓好树体休眠、病虫危害初期、虫体裸露期、转移危害期的防治。3、农业防治(1)控制氮肥:主要施有机肥和优质无机复合肥,以增加树体抗病虫能力,恶化刺吸性(枸杞虫害均为刺吸式口器)害虫的营养。控制氮肥施用量,抑制害螨、蚜虫等害虫的繁殖。(2)清园:休眠期将修剪下的残、枯、病虫枝及园地周围的枯草落叶,集中园外烧毁。(3)浅耕:早春对土壤浅耕,灌水封闭,创造不利于病虫完成史代转移的生存环境,杀死土层越冬虫体。4、物理防治(1)利用害虫趋性,进行灯光诱杀、色板诱杀。(2)利用机械、人工方法铲除杂草。5、生物防治(1)天敌:充分利用寄生性、捕食性天敌昆虫及病原微生物,调节害虫种群密度,将其种群数量控制在为害水平以下。营造有利于天敌生存的环境条件,在枸杞园内增添天敌食料,设置天敌隐蔽和越冬场所,招引周围天敌。饲养、释放天敌,补充和恢复天敌种群。选择对天敌杀伤力弱的农药,减少对天敌的伤害。(2)生物制剂:使用生物源农药如微生物农药和植物源农药(百草一号、BT)等。6、化学防治(1)防治原则:根据防治对象的生物学特性和危害特点,选择符合无公害防治要求的农药品种,加强病虫发生动态的预测预报。掌握主要害虫种群密度的经济指标,适期喷药。采用科学施药方式,保证施药质量。同时,注意农药的合理混用和轮换使用。使用药剂应符合GB4285、GB/T8321的规定。(2)使用技术:有限制的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禁止使用六六六、林丹、呋喃丹、毒虫丹、甲胺磷、久效磷、对硫磷(1605)、克虫磷、氧化乐果、三氯杀螨醇、杀虫醚、氰久、甲拌磷(3911)、甲基对硫磷(甲基1605)、内吸磷(1059)、磷化锌、磷化铝、三硫磷、异丙磷、涕灭威、灭多威、氰乙酰胺、有机汞制剂、西力生、赛力散、五氯酚钠、氯丹及其它高毒、高残留农药。5.4.2.4果实采收鲜果成熟8-9度(红色)适时进行采摘。根据采摘时间的不同划分为初采期(6月下-7月上),盛采期(7月中-8月底)末采期(9月至早霜冻)。采摘坚持三轻(轻摘、轻拿、轻放)两净(树上采净、地下拣净)三不摘(下雨天不摘、有露水不摘、喷农药不到间隔期不摘)的原则分期进行。5.4.2.2鲜果制干为清除果实表皮灰尘和其它残留物,破坏鲜果表皮蜡质层,缩短脱水时间,在制干前用油脂冷浸30秒或用0.1%干碱精拌鲜果制干。1、自然凉晒将冷浸后的鲜果滩在果栈子上,厚2-3cm,阴干或置于阳光下干燥,注意避免二次污染。2、热风烘干用引风机把火炉的热风送入热风隧道制干。温度指标:进风口60-65℃,出风口40-45℃。干燥时间:50-60h。干燥指标:果实含水量低于13%。5.5科技与培训采用现场示范和举办学习班等多种方式对种植和管理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培训人员1000人(次)。主要内容:枸杞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枸杞采摘技术、晾晒贮藏技术、枸杞加工技术等。5.6实施进度安排该项目1年完成,2008年3月—2008年12月。1、2008年3月完成项目立项批复;2、2008年4月完成枸杞种植;3、5-10月培训种植人员、枸杞基地抚育;4、2008年11-12月在自验的基础上交付州级验收。 第六章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6.1投资估算标准项目建设投资估算标准采用国家农业建设项目的有关规定和计算公式,并结合都兰县单位造价实际情况制定。(1)枸杞苗:苗木2.2元/株(含运费),种植0.4元/株;(2)整地:160元/亩(4个工日);(3)草种:60元/公斤;(3)化肥:4元/公斤(二铵和尿素的均价);(4)科技培训:60元/人(次);(5)前期费:按财政资金1.5%计取。6.2投资估算项目总投资1072.9万元。其中:1、整地用工:11000亩×160元/亩=17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6.4%。2、苗木:242万株×2.2元/株=532.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49.6%。3、植苗:242万株×0.4元/株=96.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9%。4、化肥:11000亩×50公斤/亩×4元/公斤=22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0.5%。5、草种:11000亩×0.5公斤/亩×60元/公斤=3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1%。6、培训农户:1000人次×60元/人次=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6%。7、项目前期费:按财政资金580.1万元的1.5%计提为8.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8%。6.3资金来源1、申请财政资金580.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54.1%。其中:州级财政资金406.07万元,占财政资金的70%;县级配套资金174.03万元,占财政资金的30%。2、项目建设群众自筹资金492.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45.9%。其中:自筹资金220万元,占自筹资金的44.6%;投工投劳6.82万个工日,折资272.8万元,占自筹资金的55.4%。6.4资金管理和使用项目建设期1年,年度安排使用总投资1072.9万元。其中:州级财政资金406.07万元,县级财政资金174.03万元,自筹资金492.8万元。6.4.1 财政资金使用和管理建设枸杞基地项目州县财政资金580.1万元,使用和管理严格按照国家农业建设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进行使用和管理,严格专账核算,严禁借支挪用,杜绝不合理开支,以发挥资金最大效益;严格资金审批制度,实行县级财政报账制。主要用于购买种苗、项目前期费和农民科技培训等项支出。6.4.2自筹资金使用和管理农民自筹资金492.8万元,群众自筹资金主要用于购买化肥,投工投劳用整地和植苗。第七章财务评价7.1财务评价依据产品销售按都兰县近年平均批量销价计算。评价方法及参数依照《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和本地实际计取。7.2销售收入项目建成达到效益年,枸杞面积11000亩,亩产量以100公斤计算,年产枸杞子110万公斤,估算价格20元/公斤,销售收入为2200万元。牧草亩产1500公斤,年产牧草1650万公斤,估算价格0.15元/公斤,销售收入为247.5万元。销售收入合计2447.5万元。7.3 总成本及经营成本估算7.3.1 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估算枸杞年生产成本1675元/亩。其中:采摘晾晒人工费600元/亩、农药60元/亩、水费15元/亩、肥料400元/亩、土地承包费200元/亩(种植其它作物效益)、中耕除草管理管护费用250元、销售等其它费用150元/亩。7.3.2总成本费用估算1、生产成本:11000亩×1675元/亩=1842.5万元;2、其它费用:20万元。合计成本1862.5万元。按照项目生产负荷第二年40%计算,生产总成本1295.5万元;第三年生产负荷70%,生产总成本1589.2万元;第四年(达到效益年)生产负荷100%,总成本费用为1862.5万元。7.3.3 年经营成本按照项目生产负荷第二年40%计算,经营成本1287.5万元;第三年生产负荷70%,经营成本1575.2万元;第四年达到效益年,生产负荷100%,年经营成本1842.5万元。7.4财务效益分析7.4.1 盈利能力分析1、投资利润率年销售利润=年销售收入-年总成本费=2447.5-1862.5=585万元。年利润585投资利润率=—————×100%=————×100%总投资1072.9=54.5%2、静态投资回收期列《财务现金流量表》测算静态投资回收期4.5年。7.5不确定性分析7.5.1盈亏平衡分析    385生产能力利用率=———————————×100%=39.7%。2447.5-1477.5盈亏平衡营业收入=2447.5×39.7%=971.4万元。7.5.2 敏感性分析对本项目分别作销售收入和成本上升或下降10%列敏感性分析表(见附表)。分析表明,当销售收入或成本上升或下降10%时,项目收益水平有较大波动,利税额在340.25—825.75万元之间变化,以销售收入的变化最为明显,但仍有较好的效益,说明项目有一定抗风险能力。7.6财务评价结论项目按近几年批量销价和原材料平均价进行财务评价,项目建设达到效益年,销售收入2447.5万元,年总成本1862.5万元,年销售利润585万元。项目投资利润率54.5%,静态投资回收期4.5年。通过不确定性分析表明,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财务评价表明,该项目的收益适中,财务分析是可行的。第八章效益分析8.1社会效益评价项目建设能充分发挥都兰县农业资源优势,项目建成达到效益年后经济效益可观,具有很强的项目带动能力和辐射作用,推进农业结构的调整,培育主导特色产业,促进枸杞产业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对发展地区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产生重要影响。8.2经济效益评价8.2.1 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都兰县农业发展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发展特色农业,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加快农业生产基地建设。通过枸杞基地建设项目的实施,调整项目区农业产业结构,发展枸杞产业,增加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推动产业化的发展。通过建设枸杞种植基地,组织农户发展特色产业,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通过项目辐射带动柴达木盆地枸杞产业发展,项目带动枸杞种植面积达11000亩,都兰县种植面积达到3亩,“十一五”末或更长一点时间将发展到8万亩,形成区域布局、专业化生产,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化发展体系。8.2.2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评价农民增收:项目建成达到效益年后,年利润为585万元,项目户增收1820元,人均增收455元,仅此一项项目户收入增长幅度达17.8%。通过产品收获、加工、销售等环节,估算项目间接带动农户增收将达到3000万元以上。农业增效:本项目拟通过建立枸杞种植基地,发展地方特色农业,调整了本地区种植业结构,培育主导产业,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项目建设直接增加农业产值2447.5万元,对当地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将产生积极影响。8.3生态效益评价通过项目的实施,提高了项目区植被覆盖度,增加林地11000亩,可有效降低风速,减少地表风蚀,改善区域小气候环境,逐步实现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人居和谐。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林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能吸收大量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同时可吸附灰尘,吸收有毒气体,减少噪音。具有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的功能。该工程建设,将减轻风沙对道路、农村、城市的危害,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据有关资料,每公顷森林每天可制造氧气0.73吨,按30%计算,枸杞林地每天可制造氧气0.22吨/公顷,11000亩每年可制造氧气5.89万吨,每吨氧气按市场价4000元的10%计算,则年制造氧气的效益为2355万元。第九章项目组织与管理9.1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为实施好此项目,都兰县政府专门成立了“都兰县枸杞基地建设项目领导小组”,由县级主管领导任组长,发改局、财政局、农牧局、林业局、项目乡镇为成员单位,项目由都兰县农牧局全面组织实施。项目乡镇村成立项目实施小组,负责组织农户按标准建设,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和林业技术推广站负责技术指导,保证项目按期保质、保量地完成。9.2经营管理模式按项目建设原则,基地建设实行农牧局和乡镇组织建设、分户种植,统一购苗、统一种植、统一指导服务、统一晾晒和组织销售,即统一经营管理,产品销售是重点环节,要发展订单,每年要与加工企业签订销售合同,确保项目效益和农民利益。县农牧局对其实施及经营情况进行跟踪监督,保证枸杞基地建设朝着良性循环方向发展。9.3经营管理措施9.3.1工程管理一是要成立由项目建设单位法人任组长的项目实施小组,会同技术人员负责项目建设;制定项目实施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和资金使用计划;二是要实行管理目标责任制,每项工作都有人管理,有技术人员做指导,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和项目效益。重点是枸杞苗木的采购,要确保质量。9.3.2财务管理严格执行国家农业建设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规定,严格的资金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严格财经纪律,项目资金实行“三专”,财政资金实行县级财政报账制,要严格按规定的程序和手续及时办理报账,报账凭证经县级农牧部门审核后,县级财政部门办理报账手续。要认真审核各种报账凭证的真实性、合法性及准确性。报账资金的拨付实行转账结算,严格控制现金支出,专款专用,杜绝浪费和挪用,充分发挥资金效益。9.4技术培训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对农户进行技术培训工作。培训方法采取聘请专家现场指导与授课相结合,提高培训质量。培训内容有枸杞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枸杞采摘技术、晾晒贮藏技术、枸杞加工技术等。第十章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都兰县枸杞基地项目建设具有丰富土地资源,产品有市场销路,技术有保证。项目建设能推进枸杞产业发展,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增加市场供给,经济效益可观,对发展都兰县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有着重大意义。项目符合当前的产业化和规模化种植的发展要求,可操作性较强,辐射带动能力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着,项目技术上可行,实施和运行保障可靠,项目建设是可行的,建议立项实施。可研报告编写人员基本情况表附表1 姓名 工作单位 专业 职称 通信地址 联系电话 身份证号码 负责主要内容 签名 谢长礼 海西州区划大队 农业资源区划 高级农艺师 执笔 冯振华 海西州区划大队 林学 助理工程师 执笔 都兰县枸杞种植基地建设项目投资与资金筹措表附表2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规格 单价(元) 投资(万元) 资金来源 备注 州级财政 县级财政 自筹资金 投劳折资 1 枸杞苗 万株 242 2年生,省标二级以上 2.2 532.4 358.37 174.03 220株/亩 2 种植 万株 242 0.4 96.8 96.8 3 整地 亩 11000 人工整地 160 176 176 4个工日/亩 4 肥料 吨 550 尿素、二铵 4000 220 220 50公斤/亩 5 牧草种子 公斤 5500 省标二级以上 33 33 播量0.5公斤/亩 6 培训 人次 1000 农民及村镇干部 60 6 6 7 前期费 按财政资金1.5%计 8.7 8.7 合计 1072.9 406.07 174.03 220 272.8 单位(亩)品生产成本估算表附表3 序号 项目 单位 消耗定额 单价(元/单位) 年耗量 金额(元) 1 原辅材料 1.1 化肥  公斤 100公斤/亩 4元/公斤 400 1.2 农药 公斤 10公斤/亩 6元/公斤 60 2 燃料、动力及水 2.1  水费 亩 15元/亩 15 3 工资福利(枸杞采摘) 公斤 600公斤 1元/公斤 600 4 土地承包费(其它作物效益) 亩 200元/亩 200 5 中耕等田管费用 亩 250元/亩 250 6 销售及其它费用 亩 150元/亩 150 单位产品生产成本  1675元总成本费用估算表附表4 序号 年份项目 生产期 2 3 4 5 6 7 8 9 10 生产负荷 40% 7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一 外购原材料 749.4 775.2 801 801 801 801 801 801 801 1 中耕及田管费 275 275 275 275 275 275 275 275 275 2 肥料 440 440 440 440 440 440 440 440 440 3 农药 26.4 46.2 66 66 66 66 66 66 66 4 其它费用 8 14 20 20 20 20 20 20 20 二 外购燃料及动力 16.5 16.5 16.5 16.5 16.5 16.5 16.5 16.5 16.5 1 水电 16.5 16.5 16.5 16.5 16.5 16.5 16.5 16.5 16.5 2 其它费用 三 期间费用 264 462 660 660 660 660 660 660 660 1 工资及福利费 264 462 660 660 660 660 660 660 660 2 防疫费 3 折旧费 四 其它费用 286 335.5 385 385 385 385 385 385 385 土地承包费 220 220 220 220 220 220 220 220 220 其它费用 66 115.5 165 165 165 165 165 165 165 五 总成本费用 1315.9 1589.2 1862.5 1862.5 1862.5 1862.5 1862.5 1862.5 1862.5 其中:固定成本 可变成本 经营成本 1249.9 1473.7 1697.5 1697.5 1697.5 1697.5 1697.5 1697.5 1697.5附表5产品销售收入和销售税金信附加估算表单位:万元 序号 项目 单位 单价 生产负荷40% 生产负荷40% 生产负荷40% 第2年 第2年 第2年 销售量 销售收入(万元) 销售量 销售收入(万元) 销售量 销售收入(万元) 一 销售收入 万公斤 979 1713.25 2447.5 枸杞子 万公斤 20元/公斤 44 880 77 1540 110 2200 牧草 万公斤 0.15元/公斤 660 99 1155 173.25 1650 247.5 二 销售税金及附加 1 农业税 2 工商及(税)费 利润及利润分配表附表6单位:万元 序号 年份项目 经济效益计算分析期(年)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生产负荷(%) 40 7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 产品销售收入 979 1713.25 2447.5 2447.5 2447.5 2447.5 2447.5 2447.5 2447.5 2447.5 2447.5 2 农业销售税 3 总成本费用 1315.9 1589.2 1862.5 1862.5 1862.5 1862.5 1862.5 1862.5 1862.5 1862.5 1862.5 4 利润总额 -104.5 124.05 585 585 585 585 585 585 585 585 585 5 所得税 6 税后利润 -104.5 124.05 585 585 585 585 585 585 585 585 585 6.1 盈余公积金 6.2 盈余公积金 6.3 应付利润 6.4 未分配利润 7 累计未分配利润 -104.5 19.55 565.45 1150.45 1735.45 2320.45 2905.45 3490.45 4075.45 4660.45 5245.45财务现金流量表附表7 序号 年份项目 建设期 试营期 达产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生产负荷(%) 0 40 7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一 “有项目”现金流入 0 979 1713.25 2447.5 2447.5 2447.5 2447.5 2447.5 2447.5 2447.5 2447.5 2447.5 1 产品销售收入 979 1713.25 2447.5 2447.5 2447.5 2447.5 2447.5 2447.5 2447.5 2447.5 2447.5 2 回收固定资产余额 3 回收流动资金 二 “有项目”净现金流量 1072.9 1249.9 1473.7 1697.5 1697.5 1697.5 1697.5 1697.5 1697.5 1697.5 1697.5 1697.5 1 固定资产投资 2 流动资金 3 经营成本 1249.9 1473.7 1697.5 1697.5 1697.5 1697.5 1697.5 1697.5 1697.5 1697.5 1697.5 4 销售税金及附加 5 所得税 三 “有项目”净现金流量 -1072.9 -270.9 239.55 750 750 750 750 750 750 750 750 750 “无项目”净现金流量 增量净现金流量 四 累计增量净现金流量 -1072.9 -1343.8 -1104.7 -357.7 392.3 1142.3 1892.3 2642.3 3392.3 4142.3 4892.3 5642.3敏感性分析表附表8 项目 计划数 收入 成本 10% -10% 10% -10% 年销售收入 2447.5 2692.25 2202.75 2447.5 2447.5 年总成本 1862.5 1862.5 1862.5 2048.75 1676.25 年利税额 585 825.75 340.25 398.75 771.25 投资利税率% 54.5 77.3 31.7 37.2 71.9 利税率增减% 22.8 -22.8 -17.3 17.4
本文档为【枸杞种植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9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20-09-25
浏览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