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学技术史

科学技术史

举报
开通vip

科学技术史科学技术史主编张密生学习科技史的现实意义是什么?这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第一个课题,下面仅从经济前面所冠有的词汇:“商品经济”来谈起。商品经济:没有商品就不可能形成经济,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商品生产的基础上,而商品又是技术加工的产物,所以有时又叫技术经济。因此没有发达的科学技术就不可能生产出高质量的商品,也不可能形成发达的商品经济。由此可以看到技术、商品、经济三者之间密切的关系。美国、日本、欧洲之所以是世界经济强国,就因为他们有发达的科学技术所形成的发达的社会生产力,所以科学技术是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政治、军事强大的...

科学技术史
科学技术史主编张密生学习科技史的现实意义是什么?这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第一个课题,下面仅从经济前面所冠有的词汇:“商品经济”来谈起。商品经济:没有商品就不可能形成经济,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商品生产的基础上,而商品又是技术加工的产物,所以有时又叫技术经济。因此没有发达的科学技术就不可能生产出高质量的商品,也不可能形成发达的商品经济。由此可以看到技术、商品、经济三者之间密切的关系。美国、日本、欧洲之所以是世界经济强国,就因为他们有发达的科学技术所形成的发达的社会生产力,所以科学技术是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政治、军事强大的关键所在。绪论一、科学与技术的概念(一)科学:本意是“学问”和“知识”。什么是科学,各国的定义不同。狭义概念:(英文)关于自然界的系统的知识。自然科学简称。广义概念:(德文)一切系统的知识和学问。既包括自然科学,又包括社会科学。现在认为:科学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探索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以正确反映客观现实及其规律为内容,并通过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思维形式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出来的知识体系,是形成理论体系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总称。简言之:科学就是在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基础上所形成的具有一定概念、原理和系统化理论的所有知识体系。通俗讲“科学理论”,科学是以理论形式表现出来的,它是人类在认识世界过程中被证明是正确的知识------理论。(二)技术:指“方法,技巧,技艺”。狭义概念:劳动的技巧、技艺。广义概念:在一切人类活动领域中通过理性得到的具有绝对有效性的各种方法的整体。通俗讲“技术加工”,技术是以一定程序的行为或动作表现出来的,技术的进步主要取决于工具的效率。这样讲是为了使大家理解“科学”与“技术”是不同概念,但又存在密切的内在联系。自从有了人类的劳动,也就有了技术的萌芽,自从有了人类的历史,也就有了技术的历史。然而有技术不一定有科学,有科学就很容易产生技术。技术基本上分为两大类别:经验技术:长期实践经验中产生的技术,如:中国的中医、建筑、建桥技术。科学技术:科学理论中产生的技术,如:西医的抗菌素治疗技术、汽车制造技术等。先进与落后的根本区别,就是科学发现及其理论的产生,并由此而形成的技术水平。二、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关系:(一)科学技术与“劳动者要素”现代工业生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复杂,知识含量多,劳动者要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劳动技能,才可有效地进行生产并提高其效率。现在的高科技产业几乎都是脑力劳动者。(二)科学技术与“劳动工具要素”劳动工具是人类改造自然的主要手段,是人体功能的延伸和强化。一个劳动工具可相当于体力劳动者几千几万的劳动效果,所以人类每次技术革命都是以劳动工具的进步为主要标志,劳动工具的进步所创造的社会生产力,是手工劳动所望尘莫及的。(三)科学技术与“劳动对象要素”劳动对象:自然物:自然界原有物质,如各种金属矿石、煤、石油、森林、海水等……原材料:人类加工的初级产品,如各种型号的钢材是机械制造的原材料。劳动对象是人类科学技术的承受者,也是人类利用和改造的自然物质,经技术加工后形成各种功能的产品,供生活消费、科学研究或再生产消耗。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已达到对地球上的资源无所不用的程度,如:从空气中分离氮气、氧气;把沙粒(sio2)变成半导体等等。三、科学技术史的研究对象(一)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过程:基本理论、概念、原理的演化。(二)科学家的思想和方法:对科技贡献和历史地位评价。(三)科学技术与社会:各种社会条件对科技发展的影响(社会条件包括政治、地理、军事、宗教等)。(四)科学技术与经济:对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五)研究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反作用,预测科学技术未来的发展。四、科技史的功能(一)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懂得科技史,才能理解社会发展史。许多事实说明科技史是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科技史才能更深刻理解政治、经济、军事等各种天下大势。(二)借鉴历史,开拓思维少走弯路。(三)了解科学家的精神情操,净化心灵,培养科学精神。(四)学习和研究科技史能帮助理解科学理论。第一章科学技术的起源一、生产工具的发展人与动物最根本区别:人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使之为己服务,而动物只可本能地利用自然、适应自然。(一)石器:是人类最早制造出来的劳动工具,是原始技术萌芽的标志,也是人类最早文明的开始。1.旧石器时代:早期猿人期,距今260万年。敲击石器:石头敲击形成,粗糙无标准形状,其用途目的没有区别。(从其精良程度可看出人类技术文明的进步。)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4~5万年以前)石器的用途有了明显区分,也装上了把柄,石器制造开始复杂化,如:石刀、石斧、石矛装上木柄或骨柄,挥舞起来能产生更大力量,使用效率有所提高。本期最复杂工具是弓箭,它是在弹性与动力学原理基础上形成的,射得更远,速度更快,有利于猎杀更多动物。在丹麦发现了一件原始人遗留的榆木弓。2、新石器时代(距今1万年前)标志:磨光石器的出现。石器的打造技术有了很大进步,并使用了钻孔、磨尖等技术,使用更为锋利、快速、生产效率有了很大提高,为长期狩猎生活奠定了基础。(二)火的利用1.天然火:早期猿人在森林火灾中发现烧死的动物,可发出香味,而引发了用火意识,开始应用自然界发生的火。2.人工取火:旧石器晚期发现人工取火的方法,有钻木取火和摩擦生火两种。3.火的使用在人类进化史上的意义(1)从“茹毛饮血”的生食变为熟食,人类的体质大脑进一步发达。(2)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御寒取暖、抵御猛兽、野居变洞居。(3)开垦土地、烧制陶器、治炼金属……。所以就人类进步而言,人工取火的意义甚至超过了蒸汽机。没有火就不可能有文明世界的出现。二、原始手工技术:新石器时代原始农业的产生,促进了制陶和纺织手工业的发展。(一)制陶:原理:用成型的粘土烧制成陶器。1.过程淘洗:去除粘土中杂质,以获得泥浆。制坯:将较为干燥的泥浆,早期是手捏成坯,后发展为制陶轮盘,其外形更加规格匀称。装饰:划上花纹或涂上颜料。烧制:均匀受热、质地坚硬。2、意义:人类第一次改变天然物质的物理化学属性,创造出第一种人工材料。它不仅可以储存食物或水给生活带来方便,也给冶金技术创造了基础。(二)纺织:早期,人类纺纱、织布这两个主要 工艺 钢结构制作工艺流程车尿素生产工艺流程自动玻璃钢生产工艺2工艺纪律检查制度q345焊接工艺规程 都是不会的,用兽皮简单缝制就作为衣服,新石器时代人类才进入利用植物纤维制作纺织品,所使用的原料是野麻,用手搓捻续接成纱,后发展为纺轮,编织则是农民席地而坐,如编席一样操作,浙江考古出土了4700年前的麻布和丝织品。三、原始科学的萌芽原始社会由于认识的局限性和生产活动的简单性,科学只能以萌芽状态存在于生产技术之中:石器的加工、弓箭的使用,人工取火等等,无一不是科学知识萌发的土壤,但最先产生的是天文学和数学。(一)天文学产生于新石器时代以农牧业为主的社会阶段。我国与世界其它国家的天文历法都是在生产实践中产生的,通过观天象,定方位,定时间,定季节。定方位:日出处为东,日落处为西,日正午时为南。观天象:观天上恒星,日食、月食、慧星的位置及变化。(二)数学“数”是建立在“物”的多少基础上,猎物多少,战争的俘虏多少,食物多少,都需要有“数”来表达。英文“计算”一词来自拉丁文,即小石子,以小石子计算。我国古代有“结绳记事”和“契木为文”的传说,以表达某一事物的多少,英文“几何”的原意是丈量土地,是对几何图形认识的开始。(三)原始的科学与宗教第二章古代河流文明的科学技术 一、古埃及文明的发祥离不开河流,中国人民是黄河的儿女,而埃及人民就是尼罗河的儿女,这充分说明埃及的文明是起源于尼罗河。(一)古埃及地理简史地理:包括现今的埃塞俄比亚,苏丹、利比亚、叙利亚、以色列等地。简史:公元前3200年至公元前525年止,是一段被中断的历史。古埃及于公元前525年亡于波斯帝国(今天的伊朗),后又被古希腊的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占领,并在尼罗河口附近建立了亚历山大城,为古希腊的文化中心,再后被罗马帝国占领。(二)古埃及文字与其国家的命运一样,随古埃及王国的灭亡而消失,所幸的是古埃及在很多庙宇和纪念碑上都保留了他们的文字,曾有一篇碑文也同时用古希腊文刻出,后被法国的考古学家通过两种文字对照,才破译出古埃及文字的秘密。文字:由图形文字发展为象形文字,其中有24个辅音字母,后传入欧洲,对欧洲的文字产生很大影响。纸草:文字的书写材料,尼罗河盛产纸草,用刀削成薄片,压成纸。纸草卷是了解古埃及医学、数学的主要依据。(三)古埃及天文学和我国祖先一样,天文学的萌芽都是从农牧业开始的,但古埃及农业都在尼罗河两岸,河水泛滥是他们历法主要标志。历法:一年3季:洪水季、冬季、夏季、每季4个月,洪汛到来为一年开始,冬季播种、夏季收获。阳历:每月30天,每年12个月,一年365天,5天为节日,阳历后被罗马帝国所采用,并经多次修改,成为当今世界公历。(四)数学最突出成就是“几何学”,本意是“测地学”,源于古埃及。其原由是尼罗河每年泛滥,洪水过后都要重新丈量土地,刺激了几何学的发展,所以古埃及人已懂得矩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金字塔的数学最大的第四王朝胡夫金字塔,为公元前2680~前2560年造,高146米,底面正方形边长230米。边长误差1/14000,直角误差1/2700,数学水平可见其高,底面正方形四边对准东南西北方向,正北地宫通道入口处,其延长线对准北极星,与地平线仰角呈30°。(五)医学举世闻名的为木乃伊,是经多种防腐剂处理干化的尸体,可见其对人体解剖的了解。(六)建筑科技:世界瞩目的古建筑。法老金字塔:其胡夫金字塔由230万块巨石叠成,每块重2.5T,在沙漠中如何搬运、叠集都为不解之谜。卡纳克神庙:用于祭祀太阳神和月亮神,非常著名,体现在柱廊、拱门结构和精美雕刻艺术,庙中尖塔高30米,重320吨,为整块大理石雕刻。二、古代中国中国古文明发展特点及原由:特点: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的古代文明一直延续至今没有中断,为世界历史奇迹,绝无仅有,并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如:中国的文字,中国历法(农历)、中医医药和针炙等。原由:这与中华民族长期以来的闭关自守有关,尤以地理因素最主要,中国北面是寒冷的沙漠和西伯利亚荒源,东面南面是辽阔的海洋,西面有昆仑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及沙漠戈壁,阻断了中国与西方的交往,使得中国先民与其它文明古国长时间缺少往来。(一)古代天文中国是以农业立国,历朝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天文观测,历法与农业生产关系最大。天象观测:日食、月食、慧星等观测记录,恒星的观测记录,最早是在“唐代星图”上,绢上绘出1350颗星,1907年被英国人取走,现存大英博物馆。二十八宿:为中国星象观测一大特色。把天上恒星组合为二十八份,称二十八宿,是一种星空区系划分,每一个星官都冠有名称和神话。天文历法:古代称“观象授时”,根据恒星定年月,定季节时辰,中国传统历法是阴历(农历):以接近立春为一年开始(相当于阳历二月四日或五日),一年365天,12个月,一个月为29日或30日,一年为354日,余11日积至3年余33日。所以三年至少一个闰月,平年12个月,闰年13个月。每年又分二十四节气,对农业生产极为有利。阳历(公历)以一年365日5小时48分计算,4年余1天,平年365天,闰年366天,我国是1912年后开始使用阳历。(二)中国古代数学:十进位制,13个基本符号,为中国数学一大特点。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萬,珠算也为中国数学一大发明,但中国数学至明代,没有象欧洲那样进入代数、微积分领域(即逻辑数学)极大地限制了中国科学的发展。(三)中国医学:古代中国科学的奇葩。中医:使用草药,对某些内科病比较有效。针灸:建立在阴阳五行和经络学基础上,对神经性病症有效。(四)中国古代技术最为突出是以下三方面:冶金铸造:尤以商周时代的青铜器技术,为世界所瞩目。丝织:种桑、养蚕、丝织为世界最早、享誉全球。农业:中国传统农业的耕作技术,土壤改良和育种技术,为农业经济时代的中国创造过辉煌的成就,水利工程技术有的至今还在发挥作用。三、古印度中国东汉时代称之为“天竺”,唐玄奘取经回国称之为印度。(一)地理简史:古印度即为现在的整个印度次大陆,包括现在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尔等国。古印度的文明是沿着印度河流域、恒河流域发达的农业及本国的文字、医学、天文学,但后来长期处于分裂或统一的内战之中,如同中国的春秋战国一样。后又长期受外国入侵: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中国的西部突厥、蒙古人都在印度建立过王国。16世纪后又论为英国殖民地。由于历史的原因,使得印度的宗教、文化、人种都非常复杂,其古文明在历史的动荡中也就消亡了,如古印度的文字语言等。(二)古印度的哈拉巴文化和数学1、哈拉巴的文明:哈拉巴是现在巴基斯坦旁遮普省的一个地名、为古印度文明遗址,故称“哈拉巴文明”,存在于公元前2500-1500年。发达的农业:种植大麦、小麦、棉花、青铜器农具与畜力耕田,饲养动物和家禽。哈拉巴文字:象形文字与动物图案组成,但至今无人识读,于公元前2000年突然消失。2、数学:最为突出的是十个数码符号,8世纪传入阿拉伯后又传到欧洲,成为世界通用符号,是古印度对世界数学的一大贡献。此外古印度在天文和医学上也有独特地方:如一年为6季,每季两个月,也把天上恒星分为二十八宿。四、古巴比伦(即两河流域)指发源于土耳其境内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流域之间的地方。两河最后汇合于波斯湾。古巴比伦王国是以古巴比伦城命名的,位于伊拉克境内巴格达以南100多公里的地方。公元前538年亡于波斯帝国。(一)文字:从象形文字开始,发展到表意文字,又发展到谐声文字,其文字随古巴比伦的灭亡而消失,后世无人可以识读,后来借助伊郎境内的石刻(波斯大流士王的功德)才被解读。文字是在泥版上书写,用木棒或芦苇做笔,书写好的泥版烧成砖或晒干,可保存很长时间。(二)天文学:与中国阴历很相似,一年12个月,小月29天,大月30天,每年以春分开始。一天(一昼夜)等分24时,此种计时被现在世界所采用。此外古巴伦的数学和手工业,当时也相当发达。第三章古希腊与古罗马2000多年前古希腊人所创造的科学文化,是名符其实的科学精神发源地,是现代文明的基础。相对而言古罗马人也创造了伟大的文明,但他们只是在技术上有很大成就,而在科学的学术上却没有多少创造力。一、古希腊(一)地理简史古希腊包括现在的希腊半岛、意大利南部、爱琴海东岸(土耳其的小亚细亚半岛)。这一地区几乎同时触及到非洲北部古文明中心------埃及和亚洲西部古文明------巴比伦。所以有的史书又称地中海的文明。古希腊文明史的两个时期:雅典时期:以雅典城为中心的,城邦式奴隶制民主国家,公元前5世纪。亚历山大帝国时期:公元前4--2世纪,北方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统一希腊,占领埃及,并在其尼罗河上建立了亚历山大城(现已沉没地中海)为古希腊的文明中心。(二)古希腊的科学特点及形成原因1.特点:理性自然观:是科学精神的最基本因素,把自然界看成是一个有规律变化的,相互有联系的整体世界,人们可以把握其规律。(神话或宗教自然观:世界是由神创造并主宰的,人类只能听命于神的安排,任凭自然的摆布)弘扬秩序和规则是古希腊理性精神的主要来源。发展逻辑思维,用数学工具把握自然界的变化规律,是古希腊人留给近代科学最宝贵的财富。古希腊人确实成功地运用数学工具,高度量化了自然界中的天文学、力学、光学等规律,为当时世界的最高水平,也为近代科学的诞生起了一定的示范作用。确为近代科学的思想根源。2.形成原因亚里斯多德说,哲学和科学诞生有三个条件。第一,好奇心和求知欲:感受世界各种现象,探讨世界各种现象,就是一种对智慧的热爱。第二,“闲暇”:不用为生活忙碌奔波,有较多空闲时间从事脑力劳动。第三,“自由”:自由思考,自由发表意见,不受他种目的和利益所支配。正是古希腊的奴隶制民主社会保证了贵族和自由民优裕的生活及闲暇,提供了自由,使他们发展了高度发达的思维技巧,为后来的时代(公元前500年左右),造就一大批哲学家和科学家,成为以后及近代科学的鼻祖,奠定了基础。如:阿基米德(物理学之父):浮体定律,杠杆原理及复杂面积计算。欧几里德(几何学鼻祖):“几何原本”------为2000多年来权威著作。“光学”:光的反射定律。“论镜”:凹凸透镜反射现象。阿波罗尼乌斯:《圆锥曲线论》。以上三人有古希腊数学三大家之称。亚里斯多德(百科全书式科学家):在物理学、动物学、天文学……。古希腊产生了数十位各领域的科学家,是近代科学的真正先驱。古希腊人最先提出:万物的本原是什么?事物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是人类最早的理性思维。(三)古希腊自然哲学的主要流派1.思考的角度及问题从哲学的角度思考自然界问题:在亚历山大时期科学就从哲学中分化出来,产生了许多早期的科学理论。如:天文学、物理学、数学等。主要思考这样两个问题:万物的本质是什么?万物运动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为此产生许多流派。2.原子论思想是古希腊自然哲学的最大成就之一。万物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肉眼看不见的微粒,自身紧密不可分,种类、数量上是无限的。运动是原子的本性:自然界中的一切运动变化的实质就是原子的聚散和运动。3.亚里斯多德主义:其科学思想和成就长期有力的影响着中古时期的欧洲,尤以物理、天文、化学,其影响延续到17、18世纪。此外亚里斯多德在科学史上的最大贡献是创立了古典形式逻辑,探讨了人类科学的思维规律,提供了科学研究的方法。具体有如下几个方面:(1)研究哲学的目的在于探讨事物的本性和原因,为此必须抓住事物的本质,重视感性经验和实际考察。(2)寻找一般规律,探索规律的起因。(特别是运动规律)。如:天体运动(天上世界):纯洁的“以太”组成,完美的匀速园周运动。地上运动(地上世界):水、土、气、火四元素组成,是直线运动------水和土重,其天然处所在下,气和火轻,其天然处所在上。重的下落速度快,轻的下落速度慢。还有受迫运动:推动停止、运动停止。如:马拉车,马不拉,车就停。运动规律的错误,直到17、18世纪才被伽利略、牛顿所纠正。(3)留给人类大量著作及科学观点如物理学、论宇宙、天象学、动物志、逻辑学、伦理学、形而上学等。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很多观点是错误的,并成为后来科学发展的障碍,直到欧洲文艺复兴,才被推翻,并使人类文明上升到一个更高阶段。(四)古希腊的科学技术古希腊人在富有民主精神的社会环境中,所创造出的崇尚理性,探索规律的科学思想,成为世界近代科学的先驱。他们在天文学、数学、生物学和医学、物理学、工程技术各领域都取得辉煌的成绩,对近代科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1.天文学:也有天象观测和自己历法,更多地是集中在宇宙模型的构思上,这是与其它文明古国所不同的,他的宇宙模型是以地球为中心的同心球宇宙几何模型,这种用数学和几何学描述天体运动的思路是正确的,开创了数理天文学的模式。2.数学:尤以几何学的成就最为惊人。欧几里德的《几何学原本》应用演绎推理,以公理为基础,把初等几何学构成一个严密完整的体系,是古代数学系统化的重要标志。阿基米德:球体的体积和表面积计算;阿波罗尼乌斯:《圆锥曲线论》,都使古希腊的数学发展到顶峰。3.物理学:亚里斯多德的《物理学》专著,为世界最早,其力学与运动学观点一直被奉为经典,后被伽利略所推翻。阿基米德(静力学之父):通过数学推理证明了浮力定律和杠杆原理,是世界上第一位实验与推理物理学家;欧几里德:开创了“几何光学”,即用几何学的方法研究光学现象。总之古希腊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成就是极其辉煌的。其科学技术延续了近10个世纪,为人类文明作出巨大贡献。二、古罗马(一)地理简史古罗马是继古希腊之后,欧洲又一个伟大文明的国家,约公元前265年罗马人征服了意大利半岛,建立了共和制国家,后相继征服了古希腊,北非、西亚、东欧和西欧各国,历经200年左右的征战,建立了跨欧亚非三洲,环地中海的罗马大帝国。至公元后476年西罗马灭亡,历经800年左右历史。(东罗马1453年被土耳其人推翻)。古罗马人用拉丁文转译了古希腊的科技文化,使光辉夺目的希腊文明不至湮灭。(公元后395年被分为西罗马、和东罗马,首都分别是罗马城和君士坦丁堡。)(二)科学技术相对而言,古罗马没有产生出古希腊那样的科学理论,但他们创造了辉煌的技术成就,并在军事、政治、法律方面给人类留下宝贵的财富。1、天文学宇宙模型:托勒密的“地心说”是古希腊地心说的进一步发展,地球位于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太阳、月亮绕地球运转等系统理论,统治西方达千年之多,直至哥白尼的“日心说”产生才被推翻。天文历法:古罗马原用的是阴历,凯撒征服埃及引进阳历到罗马。后经屋大维(凯撒的外侄孙)修改成为现在的阳历,通行于世界。我国是1912年开始采用。2、医学盖伦的人体生理模型“三灵气说”------自然灵气、生命灵气、动物灵气。是人体生理的早期尝试,因当时条件限制很多是错误的。另一医学贡献是对人体结构与器官功能的正确描述和说明。盖伦的医学理论是建立在大量的解剖实践和临床实践基础上的,长时间一直被人遵从,对医学界影响也有1000多年。3、技术成就是世界瞩目的,主要反映在农业技术,交通运输技术、引水工程技术和公共建筑(罗马竞技场和万神庙)。测验题:为什么说希腊是科学精神的发源地?第四章中世纪西方的科技中世纪欧洲简史:中世纪时间界定:公元476年,西罗马灭亡至欧洲早期文艺复兴的15世纪,跨度1000来年内称为中世纪(东罗马1453年被土耳其灭亡)。中世纪欧洲社会:日耳曼人的法兰克国王查理统一了西欧和南欧,建立了查理曼帝国,欧洲完全形成了自给自足的封建社会。一、欧洲中世纪前期(黑暗期)科学的衰落及原因:欧洲科学发展的起落,有三个时期:公元476年前:希腊、罗马时期,科学技术发展处于科学高峰期。公元476年后至12世纪:即西罗马灭亡后为科学技术衰落期。12世纪后:重新发展期。中世纪前期科学衰落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欧洲连年的战争破坏:有国内战争,国与国之间战争,还有欧洲基督教与亚洲伊斯兰教的宗教战争。(二)日耳曼民族的战争侵略:日耳曼原是中欧氏族部落制民族,远远落后于希腊、罗马的奴隶共和制,后因东方的匈奴人入侵而大批南下,由于日耳曼人的骁勇野蛮,而推翻了罗马人的统治,使古文明受到破坏。(三)基督教的兴起:基督教(天主教、正教、新教三大教派)现已成为世界性的宗教,尤以对欧美各国的历史、文化、道德、政治有很大影响,甚至是在今天的世界。1、基督教的起源及对历史的影响起源于罗马帝国时期的以色列,由于战争和暴政使平民、奴隶的生活极为痛苦,人民需要一种精神上的慰藉,基督教就应运产生了,并很快遍及欧洲各国,以“圣经”为法典,信仰耶稣基督为救世主(是一个虚拟的王国,首都为梵蒂冈,又称罗马教庭),并成立了与政府平行的教会组织,随着教会力量的迅速增长,后来罗马城的主教自封为教皇,公元8世纪教皇的权力已超过了国家皇帝的力量,使教会成为欧洲最大的政治力量。因此,中世纪的欧洲形成了政教共管国家的局面,有时教会的权利还超过世俗政权,因为国王必须受到主教的加冕,才被全国教民所承认。2、宗教与科学的关系从本质上讲两者是对立的,科学是建立在客观事实与推理基础上的,而宗教是建立在虚无缥缈的神学基础上的。中世纪基督教的至高无尚的理论,使社会的文明处于最黑暗时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只在基督教才代表真理,“圣经”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以此排斥科学和其它文化,捣毁了当时世界著名的亚历山大图书馆,焚烧了存有大量图书的塞拉庇斯神庙,处死科学家。(2)用暴力禁锢人们思想:设立宗教裁判所,以“异端斜说”名义迫害科学家,当然也包括其它的异教徒。(3)提倡论证“圣经”的各种学说,开办神学院,培养神父、牧师或传教士,为宗教寻找理论根据。(4)把亚里斯多德神化,使其科学理论与神学教义相一致。二、中世纪西方科学的发展基本上分为三个阶段:(一)真正的黑暗时期:即宗教裁判所。(二)重新了解古希腊的文明期:阿拉伯文的古希腊著作被欧洲人重新发现,为中世纪后期的科技发展奠定了基础。(三)12世纪后的科学重新发展期:古希腊的科学和东方的发明技术传到欧洲被应用和发展。三、对西方中世纪的评价(一)对基督教的看法1、导致欧洲政治力量多元化:中世纪的教会形成了一个政治实体,其力量可以和世俗力量(即政府)相抗衡,其代表就是教皇和国王,基督教本身又分裂为公教(罗马教庭)和正教(君士坦丁主教------东正教)。政治力量的多元化有利于资产阶级社会的形成,而资产阶级和近代科学是同时产生的。2、知识的保存和延续作用:整个中古时期是教会的僧人保存了古典时代的文化和哲学。3、借助逻辑论证教义,推动了逻辑的发展:书76页------贝尔纳认为……。(二)中世纪的科学1、大学的出现世界著名的大学,几乎都是在中世纪成立的。1150年巴黎大学(教会主办);1158年意大利波伦亚大学;1167年牛津大学(教会主办);1209年剑桥大学;以后的布拉格、维也纳科隆、里斯本那不勒斯大学……纷纷成立,至14世纪末,欧洲已有65所大学成立。教学内容:算术,几何,天文,音乐,文法、修辞,有的大学还加上自己特色:罗马法、医学、哲学等。教学体制:三级学位制------学士、硕士、博士、并延用至今世界各国。社会价值:科学思想的培育地、科学思想的传播地、科学人才的产生地。2、科学理论的产生近代实验科学的先驱:罗吉尔·培根,反对盲从和无知,倡导科学实验,自己通过实验发现了许多科学和技术,如蒸汽的作用,火药的成分等……,并预言轮船和飞机的产生。3、冲力理论的问世针对亚里士多德的抛射体理论:亚里士多德认为,抛射体离手后仍能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自然界厌恶真空------空气填补真空,推动物体运动。14世纪法国的布里丹提出“冲力”的概念,用以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抛射体运动、落体运动和天体运动的原因。以陀螺旋转为例,它并没有排开空气,因此亚氏的说法是错误的。抛射体运动:开始是冲力的作用,以后是重力和空气阻力共同消耗了冲力,形成类似圆形的轨迹,为伽利略的抛物体运动理论奠定了基础。天体运动:也是冲力的作用,但由于没有重力和阻力影响而一直作圆周运动。地面物体的力和机械运动从亚氏到伽利略经历了2000年,不断讨论研究,才算有了最终结果。(三)对中世纪的认识决不是像以往那样认为是黑暗的,近代科学的各种方法和原理,都在中世纪以萌芽状态存在。科学史家萨顿说:说中世纪是黑暗,实际是我们有关中世纪的知识太贫乏了。
本文档为【科学技术史】,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中式烹调师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98K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55
分类:
上传时间:2022-04-13
浏览量: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