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本分析的七个层次

文本分析的七个层次

举报
开通vip

文本分析的七个层次 YUW EN JIAN SH E � 新理念 新理念 许多文本分析之所以无效,原因在于,空谈 分析,实际上根本没有进入分析这一层次。分析的 对象是文本的矛盾,而许多无效分析,恰恰停留在 文本和外部对象的统一性上。如认为《荷塘月色》 反映了大革命失败后知识分子的苦闷,“明月松间 照,清泉石上流”惟妙惟肖地反映了美好的“景 色”。这从哲学上说,是机械反映论。就是那些注 意到文本和外部对象的矛盾的分析文章,也往往把 文本当做一个绝对的统一体。如认为《再别康桥》 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离愁别绪,等等。其实这首经典...

文本分析的七个层次
YUW EN JIAN SH E � 新理念 新理念 许多文本分析之所以无效,原因在于,空谈 分析,实际上根本没有进入分析这一层次。分析的 对象是文本的矛盾,而许多无效分析,恰恰停留在 文本和外部对象的统一性上。如认为《荷塘月色》 反映了大革命失败后知识分子的苦闷,“明月松间 照,清泉石上流”惟妙惟肖地反映了美好的“景 色”。这从哲学上说,是机械反映论。就是那些注 意到文本和外部对象的矛盾的分析文章,也往往把 文本当做一个绝对的统一体。如认为《再别康桥》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了诗人内心的离愁别绪,等等。其实这首经典 诗作表现的矛盾很明显:一方面是激动——“满载 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一方面又是不能 放歌——“沉默是今晚的康桥”。一方面是和康桥 再别,一方面又是和云彩告别。文本分析的无效之 所以成为一种顽症,就是因为文本内在的矛盾成为 盲点。许多致力于文本分析的学者,满足于为复杂 的文本寻找一个原因,单层次的思维模式就这样流 毒天下。这不能笼统地怪罪中学和大学教师,而应 该怪罪我们这些研究理论的。要进行具体分析,如 果没有一定的方法论的自觉,则无从下手。在面对 文学经典时,这种困难就更为突出。因为文学形象 天衣无缝、水乳交融,一些在方法论上不坚定的老 师,在无从下手之时,就妥协了,就不是进行分 析,而是沉溺于赞叹了。正是出于这种考虑,本文 把可操作性和操作性的系统化作为最高目标,但愿 能对把具体分析落实到文本分析的系统工程上,有 所助益。 第一,艺术感觉的“还原” 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不得不举一些颇有代表性 的例子。 唐人贺知章的绝句《咏柳》,从写出来到如 今一千多年了,仍然家喻户晓,脍炙人口。原因何 在?表面上看这是个小儿科的问题,但是,要真正 把它讲清楚,不但对中学教师,而且对大学权威教 授,也一点都不轻松。有一位权威教授写了一篇 《咏柳赏析》,说 “碧玉妆成一树高”是“总体 的印象”,“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具体”写柳 丝,柳丝的“茂密”最能表现“柳树的特征”。这 就是他的第一个观点:这首诗的艺术感染力,来自 表现对象的特征;用理论的语言来说,就是反映柳 树的真实。这个论断,表面上看,没有多大问题, 但是实质上,是很离谱的。这是一首抒情诗,抒情 诗以什么来动人呢?普通中学生都能不假思索地回 答“以情动人”,但教授却说以反映事物的特征动 人。接下去,这位教授又说,这首诗的最后一句 “二月春风似剪刀”很好,好在哪里呢?好在比喻 “十分巧妙”。这话当然没有错。但是,这并不需 要你讲,读者凭直觉就能感到这个比喻不同凡响。 之所以要读你的文章,就是因为感觉到了,说不清 原由,想从你的文章中获得 答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填图题岩土工程勘察试题省略号的作用及举例应急救援安全知识车间5s试题及答案 。而你不以理性分 析比喻巧妙的原因,只是用强调的语气宣称感受的 结果,这不是有“忽悠”读者之嫌吗?教授说,这 首诗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二月春风似剪刀”一 句“歌颂了创造性劳动”。这就更不堪了。前面还 只是重复了人家的已知,而这里却是在制造混乱。 “创造性劳动”这种意识形态性很强的话语,显然 具有20世纪红色革命文学的价值观,怎么可能出现 在一千多年前的贵族诗人头脑中? 为什么成天喊着具体分析的教授,到了这里却 被形而上学的教条所蒙蔽呢? 这是因为他无法从天衣无缝的形象中找到分析 文本分析的七个层次 □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孙绍振 本栏邮箱:ywjsxln@163.com XIN LINIAN � 2008.3 YUW EN JIAN SH E 新理念 的切入点,他的思想方法不是分析内在的差异,而 是外部的统一:贺知章的柳树形象为什么动人呢? 因为它反映了柳树的“特征”。客观的特征和形象 是一致的,所以是动人的。从美学思想来说,美就 是真,美的价值就是对真的认识。从方法论上来 说,就是寻求美与真的统一。美是对真的认识,认 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这就是教化。不是政治教 化,就是道德教化。既然从《咏柳》无法找到政治 教化,就肯定有道德教化。于是“创造性劳动”就 脱口而出了。这种贴标签的做法,可以说是对具体 分析的践踏。 其实,所谓分析就是要把原本统一的对象加 以剖析,根本就不应该从统一性出发,而应该从差 异性或者矛盾性出发。艺术之所以成为艺术,就是 因为它不是等同于生活,而是诗人的情感特征与对 象的特征的猝然遇合,这种遇合不是现实的,而是 虚拟的、假定的、想象的。应该从真与假的矛盾入 手分析这首诗。例如,明明柳树不是玉的,偏偏要 说是碧玉的,明明不是丝织品,偏偏要说是丝织的 飘带。为什么要用贵重的玉和丝来假定呢?为了美 化,来诗化、表达诗人的感情,而不是为了反映柳 树的特征。 但这样的矛盾,并不是直接的呈现,恰恰相 反,是隐性的。在诗中,真实与假定是水乳交融, 以逼真的形态出现的。要进行分析,是我们共同的 愿望,但如果不把假定性揭示出来,分析就成了一 句空话。分析之所以是分析,就是要把原本统一的 成分,分化出不同的成分。不分化,分析就没有对 象,只能沉迷于统一的表面。要把分析的愿望落到 实处,就得有一种可操作的方法。我提出使用“还 原”的方法。面对形象,在想象中,把那未经作家 情感同化、未经假定的原生的形态,想象出来。这 是凭着经验就能进行的。比如,柳树明明不是碧 玉,却要说它是玉的,不是丝织品,却要说它是丝 的。 这个矛盾就显示出来了。这就是借助想象, 让柳树的特征转化为情感的特征。情感的特征是什 么呢?再用“还原”法。柳树很美。在大自然中, 是春天来了,温度升高了,湿度变大了,柳树的遗 传基因起作用了,才有柳树的美。在科学理性中, 柳树的美是大自然的现象,是自然而然的。但诗人 的情感很激动,断言柳树的美,比之自然的美还要 美,应该是有心设计的,所谓天工加上人美才能理 由充分。这就是诗人情感的强化,这就是以情动 人。 对于“二月春风似剪刀”,不能大而化之地 说“比喻十分巧妙”,而应该分析其中的矛盾。首 先,这个比喻中最大的矛盾,就是春风和剪刀。本 来,春风是柔和的,怎么会像剪刀一样锋利?冬天 的风才是尖利的。但是,我们可以替这位教授解 释,因为这是“二月春风”,春寒料峭。但是,我 们还可以反问:为什么一定要是剪刀呢?刀锋多得 很啊,例如菜刀、军刀。如果说“二月春风似菜 刀”“二月春风似军刀”,就是笑话了。为什么 呢?这是因为前面有 “不知细叶谁裁出” 一句话, 里边有一个“裁”字,和后面的“剪”字,形成 “剪裁”这个词组。这是汉语特有的结构,是固定 的自动化的联想。 当然,“还原”方法作为哲学方法并不是我的 发明,在西方现象学中早已有了。在现象学看来, 一切经过陈述的现象都是主观的,是观念化、价值 化了的,因而要进行自由的研究,就得把它“悬 搁”起来,在想象中“去蔽”,把它的原生状态 “还原”出来。当然,这种原生状态,是不是就那 么客观、那么价值中立,也是很有疑问的,但是, 多多少少可以摆脱流行和权威观念的先入为主。我 的“还原”,在对原生状态的想象上,和现象学是 一致的,但我的“还原”只是为了把原生状态和形 象之间的差异揭示出来,从而构成矛盾,然后加以 分析,并不是为了“去蔽”。当然,这样“还原” 的局限是偏重于形而下的操作,但是,很可能,优 点也是在这里。当我面对一切违背这种方法的方法 的时候,不管它有多么大的权威,我总是坚定地冲 击,甚至毫不留情地颠覆。要理解艺术,不能被动 地接受,“还原”了,有了矛盾,就可能进入分 析,就主动了。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创造了一 种宁静、幽雅、孤寂的境界,但清华园一角并不完 全是寂静的世界;相反,喧闹的声音也同样存在, 不过给朱先生排除了。一般作家总是偷偷摸摸地、 静悄悄地排除与他的感知、情感不相通的东西,并 不作任何声明,他们总把自己创造的形象当做客观 对象的翻版奉献给读者。但朱先生在《荷塘月色》 中却不同,他很坦率地告诉读者:“这时候最热闹 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 的,我什么也没有。”这里,透露了重要的艺术创 造原则:作家对于自己感知取向以外的世界是断然 排斥的。许多论者对此不甚明白,或不能自觉掌 握,因而几乎没有一个分析《荷塘月色》的评论家 充分估计到这句话的重要意义。忽略了这句话,也 YUW EN JIAN SH E � 新理念 就失去了分析的切入口,也就看不出《荷塘月色》 不过是朱先生在以心灵同化清华园一角的宁静景观 的同时,又排除了其喧闹的氛围而已。忽略了这个 矛盾,分析就无从进行,就不能不蜕化为印象式的 赞叹。 再举一个例子,有一个研究古典文学的学者, 分析《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 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 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对它前面早说过 的“心乐之”和这里的“似与游者相乐”视而不 见,却看出了“人不如鱼的”郁闷。这也是由于在 方法上不讲究寻求差异,而是执著于统一性的结 果:既然柳宗元被下放了,既然他政治上不得意, 既然他很郁闷,那么他在一切时间、一切场合,都 是毫无例外的郁闷。哪怕是特地寻找山水奇境,发 现了精彩的景色,也不能有任何快乐,只能统一于 郁闷。人的七情六欲,到了这种时候,就被抽象成 郁闷的统一性,而不是诸多差异和矛盾的统一性。 在分析《醉翁亭记》的时候,同样的偏执也屡见不 鲜,明明文章反复强调的是山水之乐、四时之乐、 民人之乐、太守之乐。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乎山水 之间,因为山水之间没有人世的等级,连太守也 忘了官场的礼法。醉翁之意为什么要和“酒”联 系在一起?因为酒有一种“醉”的功能,有这个 “醉”,才能超越现实。“醉翁之意”在现实中是 很难实现的,故范仲淹要后天下人之乐而乐,欧阳 修只要进入超越现实的、想象的、理想的与民同乐 的境界,就可以乐。这里的“醉”有两重意思: 第一重,是醉醺醺,不计较现实与想象的区别;第 二重,是陶醉,摆脱现实的政治压力,进入理想化 的境界,享受精神的高度自由。可是拘执于欧阳修 的现实政治遭遇与心情的统一性的学者看不到这个 虚拟的、理想的、欢乐的、艺术的境界,还是反复 强调欧阳修的乐中有忧,硬是用现实境界来压抑艺 术,形而上学地淹没了复杂的、多变的结构。 第二,多种形式的比较 要寻求分析的切入口,有许多途径,“还原” 并非唯一的法门。最方便的当然是作家创造过程中 的修改稿。鲁迅曾经说:“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 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应该怎样写’。只 是读者很不容易看出,也就不能领悟。因为在学习 者一方面,是必须知道了‘不应该那么写’,这才 会明白原来‘应该这么写’的。这‘不应该那么 写’,如何知道呢?惠列赛耶夫的《果戈理研究》 第六章里,答复着这问题——‘应该这么写,必须 从大作家们的完成了的作品去领会。那么,不应 该那么写这一面,恐怕最好是从那同一作品的未 定稿本去学习了。在这里,简直好像艺术家在对我 们用实物教授。恰如他指着每一行,直接对我们这 样说——“你看——哪,这是应该删去的。这要缩 短,这要改作,因为不自然了。在这里,还得加些 渲染,使形象更加显豁些。”’”(《且介亭杂文二 集•不应该那么写》)在我国古典诗话中,类似“春 风又绿江南岸”的例子不胜枚举。孟浩然《过故人 庄》的最后一句是“还来就菊花”,杨慎阅读的本 子恰恰“就”字脱落了,他自己也是诗人,试补了 “对菊花”“傍菊花”,都不如“就菊花”。毛泽 东的《采桑子•重阳》中最后一句,原来的手稿是 “但看黄华不用伤”,后来定稿是“寥廓江天万里 霜”。 值得一提的是托尔斯泰曾多次对《复活》进 行修改。在写到聂赫留朵夫第一次到监狱中去探望 沦为妓女的玛丝洛娃,哭着恳求她宽恕,并且向她 求婚时,在原来的稿子上,玛丝洛娃一下子认出他 来,立刻非常粗暴地拒绝了他,说:“您滚出去! 那时我恳求过您,而现在也求您……如今,我不配 做您的,也不配做任何人的妻子。”后来在第五份 手稿中,改成玛丝洛娃并没有一下子认出自己往日 的情人,但是她仍然很高兴有人来看她,特别是衣 着体面的人。在认出了他以后,对于他的求婚,她 根本没有听到心里去,很轻率地回答道:“您说的 全是蠢话……您找不到比我更好的女人吗?您最好 别露出声色,给我一点钱。这儿既没有茶喝,也没 有香烟,而我是不能没有烟吸的……这儿的看守长 是个骗子,别白花钱。”相比之下,原来的手稿显 然很粗糙。玛丝洛娃原本是纯情少女,由于受了聂 赫留朵夫的诱惑而被主人驱逐,到城市后沦落为妓 女。在原来的手稿中,写她一下子认出了往日的情 人,往日的记忆全部唤醒了,并且把所有的痛苦和 仇恨都发泄了出来。然而在后来的修改稿中,托尔 斯泰把玛丝洛娃的感知、记忆、情感立体化了:首 先,她没有一下子认出他来,说明分离日久,也说 明往日的记忆深藏在情感深处,痛苦不在表层。其 次,最活跃的情绪是眼下的职业习惯,见了陌生男 人,只要是有钱的,便高兴起来,连对求婚这样的 大事都听不到心里去,这正说明心灵扭曲之深和妓 女职业对心灵的毒化之深,即使往日的情人流着泪 � 2008.3 YUW EN JIAN SH E 新理念 向她求婚,她也仍然把他当做一个顾客,最本能的 反应是先利用他一下,弄点钱买烟抽。说到不要向 看守长白花钱时,居然哈哈大笑起来,为自己的聪 明而得意非凡。这更显示了玛丝洛娃的表层心理结 构完完全全地妓女化了、板结了,因为在这样重大 的意外事件的冲击下,它也依然密不透风,可见这 些年来她心灵痛苦之深。定稿中的“哈哈大笑”, 之所以比初稿中的严词斥责精彩,就是因为更加深 刻地显示了她心理结构的化石化,读者记忆中那个 年轻美丽、天真纯情的心灵被埋葬得如此之深,其 精神似乎完全死亡了。一般读者光是读定稿中的文 字,虽然凭着直觉也可以感受到托尔斯泰笔力的不 凡,但是却很难说出深刻在何处。一旦和原稿加以 对比,平面性的描述和立体性的刻画,其高下、其 奥妙就一目了然了。 凭借文学大师的修改稿进入分析,自然是一条 捷径,非常可惜的是这样的资料凤毛麟角。但是它 们如此有吸引力,以至于人们很难完全放弃。于是 许多经典评论家往往采取间接的办法,例如莱辛在 他的名著《拉奥孔》中评希腊著名雕塑“拉奥孔” 时,创造了一种办法,那就是从相同内容、不同 形式的作品中寻求对比。拉奥孔父子被蛇缠死的故 事,在维吉尔的史诗中被描写得很惨烈,他们发出 了公牛一样的吼声,震响了天宇。可是在雕塑中, 拉奥孔并没有张大嘴巴声嘶力竭地吼叫,相反,只 是如轻轻叹息一般,在自我抑制中挣扎。莱辛由此 得出结论说,由于雕塑是诉诸视觉的,如果嘴巴张 得太大,远看起来必然像个黑洞,那是不美的,而 用尽全部生命去吼叫,在史诗中却是很美的,因为 诗是语言的艺术,并不直接诉诸视觉,而是诉诸读 者的想象和经验的回忆。莱辛给了后代评论家以深 刻的启示:在雕塑中行不通的,在史诗中却非常成 功。只有明白了雕塑中不应该做什么,才会真正懂 得雕塑中应该做什么,用评论的术语说,就是只有 把握了一种艺术形式的局限性,才能理解它的优越 性。对比同题材而不同形式的艺术形象的差异,正 是分析的线索。白居易的《长恨歌》和洪升的《长 生殿》同样取材于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故事,但是, 在诗歌里,李杨的爱情是生死不渝的,而在戏剧 里,两个人却发生了严峻的冲突。联系诸多类似的 现象,不难看出,在诗歌中,相爱的人,往往是心 心相印的,而在戏剧里,相爱的人,则是心心相错 的。在戏剧里,没有情感的错位,就没有戏剧性, 没有戏可演。同样是在七月七日长生殿,李隆基与 杨玉环盟誓:生生死死,永为夫妻。在诗人白居易 看来这是非常浪漫的真情,而在小说家鲁迅看来, 在这种对话的表层语义下,恰恰掩盖着相反的东 西。郁达夫在《奇零集》中回忆鲁迅的话:“他的 意思是:以玄宗之明,哪里看不破安禄山和她的关 系?所以七月七日长生殿上,玄宗只以来生为约, 实在心里有点厌了。……到了马嵬坡下,军士们虽 说要杀她,玄宗若对她还有爱情,哪里不能保全她 的生命呢?所以这时候,也许是玄宗授意军士们 的。” 联系到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对于自然景 观发出了那么真诚的赞赏,这里的美,远离尘世、 超凡脱俗,但是 “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 邃”,“其境过清”,欣赏则可, “不可久居”。 柳宗元就坦然地离去了。柳宗元性格的一个侧面是 比较执著于现实,这在散文中得到了自如的表现, 而在诗歌中表现出来的则是另外一面,那里充满了 不食人间烟火的气息。如《江雪》:“千山鸟飞 绝,万径人踪灭。孤舟簑笠翁,独钓寒江雪。”开 头两句,强调的是生命的“绝”和“灭”,一个孤 独的渔翁,在寒冷、冰封的江上,是“钓雪”,而 不是钓鱼,不要说“其境过清”,就连寒冷的感觉 都没有,孤独本身就是一种享受。这和散文中“其 境过清,不可久居”的境界大不相同。把诗歌里的 柳宗元和散文里的柳宗元的差异抓住,加以分析, 比之一味只承认只有一个统一的柳宗元要深刻得 多。 在我们文坛上,有许多关于诗歌与散文区别的 理论,似乎都不得要领,原因大抵在于往往从形式 上着眼,而忽略了深层的内涵。许多教师分析这类 经典文本时有捉襟见肘之感,就是因为孤立地就散 文论散文、就诗歌论诗歌,也就难免从现象到现象 的滑行了。 选择相同题材不同形式的作品加以比较,找 出其间的差异,从而探求艺术的奥秘,这种方法适 应性比较广泛,尤其是一些经典作品,不论是中国 历史、传说,还是西方《圣经》、神话,都曾反复 地被大师加工成不同的体裁。但是,这种适应性也 是有限的,不仅对绝大多数现当代作品不适用,而 且对许多古典作品也不适用,有时即使适用,也可 能由于一时手头缺乏齐备的材料而无法进行分析。 但是,这并不等于形象的内在矛盾不存在了。要揭 示其内在奥秘,还有一种方法,不是凭借现成的资 料,而是把艺术形象中的情感逻辑和现实中的理性 YUW EN JIAN SH E � 新理念 本刊各个板块都设了电子信箱,写在 相应板块的图标下。投稿的朋友可直接将 稿件投到相应的电子信箱里。          ——本刊编辑部 逻辑加以对比。 第三,情感逻辑的“还原” 艺术家在艺术形象中表现出来的感觉不同于 科学家的感觉。科学家的感觉是冷静的、客观的, 追求的是普遍的共同性,而排斥个人的情感;一旦 有了个人的情感色彩,就不科学了、没有意义了。 可是艺术家恰恰相反,艺术感觉(或心理学的知觉) 之所以艺术,就是因为它是经过个人主观情感或智 性 “歪曲”的。正是因为“歪曲”了,或者用我 的术语来说,“变异”了,这种表面上看来比较表 层的感觉才能成为深层情感乃至情结的可靠索引。 有些作品,尤其是一些直接抒情的作品,往往并不 直接诉诸感觉,这时光用感觉“还原”就不够了。 例如“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 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好在什么地方?它 并没有明确的感知变异,它的变异在它的情感逻辑 之中。这时应该使用的是情感逻辑的“还原”。这 几句诗说的是爱情是绝对的,在任何空间、时间, 在任何生存状态,都是不变的、永恒的。爱情甚至 是超越主体的生死界限的。这是诗的浪漫,其逻辑 的特点是绝对化。用逻辑还原的方法,明显不符合 理性逻辑。理性逻辑是客观的、冷峻的,是排斥感 情色彩的,对任何事物都采取分析的态度。按理性 逻辑的高级形态,即辩证逻辑,任何事物都不可能 是不变的。在辩证法看来,世界上没有永恒不变的 东西,一切都随时间、地点、条件而变化。把恋爱 者的情感看成超越时间、地点、条件的东西是无理 的,但是,这种不合理性之理,恰恰又符合强烈情 感的特点。 情感逻辑的特点不仅是绝对化,而且可以违 反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人真动了感情就 常常不知是爱还是恨了,明明相爱的人偏偏叫冤 家,明明爱得不要命,可见了面又像贾宝玉和林黛 玉那样互相折磨。臧克家纪念鲁迅的诗说:“有的 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这按通常的逻辑来说是绝对不通的,要避免这样的 自相矛盾,就要把他省略了的成分补充出来:“有 的人死了,因为他为人民的幸福而献身,因而他永 远活在人民心中。”这很符合理性逻辑了,但却不 是诗了。越是到现代派诗歌中,扭曲的程度越大, 在小说中,情节是一种因果,一个情感原因导致层 层放大的结果,按理性逻辑来说,理由必须充分, 这叫充足理由律。可是在情感方面充足了,在理 性方面则不可能充足。说贾宝玉因为林黛玉反抗封 建秩序,思想一致才爱她,理由这么清楚,却一点 感情也没有了。在现代派小说中,恰恰有反逻辑因 果的,如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整个小说的 情节的原因和结果都是颠倒的,似乎是无理的。情 节的发展好像和逻辑因果开玩笑,反因果性非常明 显。例如,主人公以敬烟对司机表示善意,司机接 受了善意,却引出粗暴地拒绝搭车的结果;主人公 对他凶狠呵斥,他却十分友好起来。半路上,车子 发动不起来了,司机本来应该很焦虑的,但他却无 所谓。车上的苹果让人家给抢了,本该引发愤怒和 保卫的冲动,司机却无动于衷。仔细研读,你会发 现,在表面上绝对无理的情节中,包含着一种深邃 的道理:这篇小说,有时很写实,有时又自由地、 突然地滑向极端荒诞的感觉。 用传统现实主义的 “细节的真实性”原则去追究,恐怕是要作出否定 的评判。然而文学欣赏不能用一个尺度,特别是不 能光用读者熟悉的尺度去评判作家的创造。余华之 所以不写鼻子被打歪了的痛苦,那是因为他要表现 人生有一种特殊状态,是感觉不到痛苦的痛苦—— 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上痛苦不已,呼天抢地,而在性 命交关的大事上麻木不仁。这是人生的荒谬,但人 们对之习以为常,不但没有痛感,反而乐在其中。 这是现实的悲剧,然而在艺术上却是喜剧。喜剧的 超现实的荒诞,是一种扭曲的逻辑。然而这样的扭 曲的逻辑,启发读者想起许多深刻的悖谬的现象, 甚至可以说是哲学命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这 最为荒谬的现象背后潜藏着深邃的睿智——没有痛 苦的痛苦是最大的痛苦。 这样的哲学深邃性,就是无理中的有理,这样 的无理,比之一般的道理要深邃得多。如果不把理 性逻辑与情感逻辑分开,就无法进行深入的分析。 这样的分析,很显然,已经进入了很深的层次,从 严格意义上来说,已经不完全属于情感的范畴,而 是属于情感和理性交融的范畴了,其实,已经进入 价值的范畴了。                (未完待续)
本文档为【文本分析的七个层次】,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92655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M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5
分类:高中语文
上传时间:2011-04-03
浏览量: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