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孔子课件修改

孔子课件修改

举报
开通vip

孔子课件修改孔子是中国历史上创办私学的第一人 孔 子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创办私学的第一人。西周末,春秋时代政治动荡,王室衰败,兼并战争此起彼伏,对只有贵族子弟才能享有入学受教育权利的官学来说受到了很大冲击。所谓“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大批周王室世代执掌文化学术教育的官吏便散落到民间,这为兴办私学创造了条件。 孔子一生从事教育事业,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 在德行方面表现突出的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 在语言方面表现突出的有宰我、子贡; 办理政事能力较强的有冉有、子路; 熟悉古代文献的有子游、子夏。 《论语·先进》中...

孔子课件修改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创办私学的第一人 孔 子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创办私学的第一人。西周末,春秋时代政治动荡,王室衰败,兼并战争此起彼伏,对只有贵族子弟才能享有入学受教育权利的官学来说受到了很大冲击。所谓“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大批周王室世代执掌文化学术教育的官吏便散落到民间,这为兴办私学创造了条件。 孔子一生从事教育事业,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 在德行方面表现突出的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 在语言方面表现突出的有宰我、子贡; 办理政事能力较强的有冉有、子路; 熟悉古代文献的有子游、子夏。 《论语·先进》中,孔子把自己的弟子分为四科,这四科弟子是孔子弟子中优秀的一批。在孔子心目中颜回、子路和子贡是他最得意的三个弟子,尤其是颜回。 颜回,鲁国人,字子渊,也称颜渊,小孔子三十岁,其父颜路也是孔子的学生。颜回是继承孔子学说的最佳人选,孔子对颜回寄以很大的希望,告诉他天下有道,则出来做事,天下无道,便退而修行,为再次出仕做官。颜回在孔门弟子中突出两个字“德”与“乐”。 颜回在四十多岁时就去世了,孔子为此伤心欲绝(“天丧予”)。颜回被后人称为复圣,之所以没成为象孔子那样的先圣,一是他为人低调,淡薄名利,二是他尊师重道,总是让光芒照耀他的老师。 子路,名仲由,子路是他的字,鲁国卞邑(今山东泗水县)人,因在季氏家做过家宰,故而也叫季路,小孔子九岁。   子路在孔门弟子以好勇耿直,性急直言而著称。子路颇有治理政事的才能,而且在军事领域有所建树。子路是一个闻过则喜的人,敢于批评与自我批评,同时是孔门弟子中责问孔子最多的人。他也是一个恪守孔子礼教的弟子。 子路跟随孔子最久,事迹也最多,因此他的名声恐怕还在颜回之上,不过他生性卤莽,于悟道方面反应比较迟钝,他性格率真,对朋友师友赤胆忠心。对于子路的死,孔子非常痛心。 子贡,名端木赐,卫国人,小孔子三十一岁。子贡在孔门弟子中最为突出的特点是:一是巧言舌辩,二是擅长理财。 子贡出使齐、吴、越、晋四国。结果,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 《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子贡凭借他卓越的理财能力,乘华丽的马车,携带众多的财物,周游于列国之间,宣扬孔子的学说。孔子去世后,惟独子贡服丧六年,以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思念之情。 曾参,字子舆,鲁国南武城(今山东费县西南)人,小孔子四十六岁,他的父亲曾点(曾晰)也是孔子的学生。 曾参是孔子晚年著名的弟子,据说以孝著称,曾写《孝经》一书。曾子很注意自身修养,其以诚信为本,他曾经把孔子一生的学说概括“忠恕”二字,反映了他注重“诚信”的特点。曾子不但位列五圣之一,还被后人冠以“子”的职称,其地位更在颜回之上,俨然与孔孟并乘。 有若,鲁国人,字子有,小孔子四十三岁。有子是孔门晚期的著名弟子之一。 有若有这样几个观点:一是孝弟是仁道的根本或基础;二是礼的作用贵在能促进社会政治生活秩序的和谐,而这正是先王制作、推行的和谐之美;三是富民政策。 子游,名言偃,吴国人,小孔子四十五岁,以通晓文献典籍著称。   子夏,名卜商,卫国人,小孔子四十四岁,以精通文献典籍著称。   子张,名颛孙师,陈国人,小孔子四十八岁,他认为读书人必须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 老夫子的其它弟子,如子师、仲弓、冉求、樊迟、伯牛、漆雕开、闵子骞、公冶长、南宫适、儋台灭明等。 评价: 颜回: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三月不违仁; 于吾言无所不说;不愚;不改其乐 冉求:求也艺;求也退; 曾参:参也鲁; 卜商:启予者商也;商也不及; 子路:片言折狱;野哉;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未入于室;谚;兼人;不得其死然;由也果; 宰予:朽木不可雕也;不仁 冉雍:可使南面;不知其仁; 公冶长:非其罪也; 南宫括:不废……免于刑戮;君子哉若人,尚德者若人; 论语疑解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而》) 疑:“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朋友从远方来”(旧本作“友”)? 解:“弟子从远方来” 《诗经·小雅·伐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知己 司马迁《孔子世家》:“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朋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何晏《论语集解》:言凡所传之事得无素不讲习而传之。 邢昺疏: 此章论曾子省身慎行之事。弟子曾参尝曰:“吾每日三自省察己身:为人谋事而得无不尽忠心乎?与朋友结交而得无不诚信乎?凡所传授之事得无素不讲习而妄传乎?” 刘宝楠正义: 郭氏翼《雪履斋笔记》:“曾子三省,皆指施于人者言,传亦我传乎人。传而不习,则是以未著躬试之事而误后学,其害尤甚于不忠不信也。”焦氏循《论语补疏》:“己所素习,用以传人,方不妄传致误学者,所谓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也。”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学而》第十六章)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篇》第十六章)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同上,第十九章 不患莫知己,求为可知也。(《宪问篇》第十四章)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宪问》第三十章) 疑:“不着急别人不了解自己,却着急自己不了解别人”? 解:“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应担心自己没有东西让别人了解”。 《论语·公冶长篇》颜渊、季路侍。子曰:“阖各言尔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疑:杨伯峻《论语译注》:“老者使他安逸,朋友使他信任我,年轻人使他怀念我。”? 王力主编《古代汉语》:“对老年人,使他们安,对平辈的人(朋友),使他们信任我,对少年人,使他们归依我。”?(句法不调) “关爱”?“关怀”?“安抚”? 孔安国注:“怀,归也。”皇疏:“少者怀己,己必有慈惠故也。” 刘宝楠的《论语正义》:“并与归训近,言少者所得养教,归依之若父师也。” 《论语注疏》邢昺:“此仁人之志也。怀,归也。言己愿老者安,己事之以孝敬也。朋友信,己待之以不欺也。少者归,己施之以恩惠也。” 《尚书·皋陶谟》:“安民则惠,黎民怀之。”孔传:“爱则民归之。” 解: “使老年人安顿,使朋友信任,使青年人归顺。”(之可看作音节结构助词) 《论语·乡党》:“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疑: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解:“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符合古人一问一答的文法;符合孔子的一贯思想(孔子对动物是充满爱心的);符合儒家思想的一贯精神 汉代董仲舒:“质于爱民以下,至于鸟兽昆虫莫不爱,不爱,奚足谓仁?” 《孟子·梁惠王上》: “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生,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孟子·尽心上》:“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雍也》篇: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疑:巷子?居所? 王念孙《经义述闻》卷三十一:古谓里中道为巷,亦谓所居之宅为巷。……陋巷为隘狭之居明矣。《庄子·列御寇》篇:“处穷闾阨巷。”闾亦居也。故穷闾或曰穷巷。《秦策》曰:“穷巷堀门,桑户桊枢之士。”《楚策》曰:“堀穴穷巷。”《韩诗外传》曰:“穷巷白屋。”《史记·陈丞相世家》曰:“家乃负郭穷巷,以弊席为门。”则巷为所居之宅亦明矣。今之说《论语》者,以陋巷为街巷之巷,非也。(求之过深) 《先进》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何晏《论语集解》:“孔曰:言我问女(汝),女无以我长故难对。 郑玄亦注云:“毋以我长之故,已而不言。已,止也。” 梁皇侃《论语义疏》相承注曰:“孔子将欲令四子言志,故先说此言以劝引之也。尔,汝也。言吾今一日年齿长大于汝耳,汝等无以吾年长而不敢言己志也。 宋朱熹《四书集注》云:“言我虽年少(稍)长于女,然女勿以我长而难言,盖诱之尽言,以观其志。而圣人和气谦德于此亦可见矣。” 邢昺《论语疏》:“孔子将发问,先以此言诱掖之也。言女等侍吾,以吾年长于尔,谦而少 言,故云一日。今我问女,女等毋以吾长而惮,难其对也。” 疑:一,破坏了行文固有的结构关系。该句应是一个因果复句:前为因,后为果。 二,破坏了行文的前后逻辑关系。“年长”与“言志”没有一定的联系。 三,破坏了师生原有的平等关系。《公冶长》:“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日:‘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 四,破坏了行文的语义语法关系。增字解经,牵强附会。 明代杨慎《丹铅录》另立新说:“‘以吾一日长乎尔’,长,老也。‘无(通毋)吾以也’,以,用也。孔子言老矣不能用也,而付用于四子也。” 王衡《论语驳异》:“谓‘毋吾以’为不我用,甚径捷,且有‘虽不吾以’可证。” 刘宝楠《论语正义》云:“‘毋吾以’者,‘毋‘,与‘无‘,同,皇本作‘无‘,。以,用也。言此身既差长,已衰老,无人用我也。” 王阁运《论语训》云:“毋,无。以,用也。言已老矣,明王不兴,终不见用,已无当时之志也。” 杨伯峻先生《论语译注》:‘因为我比你们年纪都大,〔老了,〕没有人用我了”。(所以没有什么抱负了) (1)后边有“不吾知也”一样,都是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句。 (2)《论语·子路》有“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也是“不用我” (3)《侍坐》所写定在鲁哀公十二年(公元前483年)春,当时孔子从卫国回到鲁国半年多了,仍然不被鲁哀公重用。 疑:“毋”通“无”?/“不”“莫”?——无指代词? 前人的错误? 洪诚先生认为,把“毋”字当作无指代词的“无”,既违反《论语》全书“毋”、“莫”分用例,与本句文意也不合。“我老了,没人用我了”这个意思,在《论语》里应该说:“吾老矣(或吾衰矣),莫我以也。”《子路》篇有“莫予违也”,“莫之违也”;《里仁》篇 有“不患莫己知”;《宪问》篇有“莫我知也夫”。《子路》篇有“苟有用我者”,《阳货》篇有“如有用我者”,故“无人用我”,不说成“毋吾以”。 先秦的“毋”字尚无代词“没有谁”的用法。先秦诸子中除《论语》外,“毋”字用得 很少,《老子》、《孟子》、《庄子》中甚至连一个“毋”字也找不到。 “以”字在《论语》里共出现210次,绝大多数用作介词,用作动词的仅有9次,有动词“用”义的仅有7次,没有动词“认为”义。“用”字共出现21次,用“用”本身表动词“用”义的10次,表其他动词的8次,表名词的3次。 由于弟子们对孔子很敬重,受拘束而不敢言,所以孔子一再鼓励弟子来抒发各自的志向。 “你们不要因为我比你们年长一些,就不敢谈论你们的志向。”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 杨伯峻:“他(曾点)弹瑟正近尾声,铿的一声把瑟放下,站了起来。” 《礼记·少仪》:“侍坐,勿使,不执琴瑟。”郑注:“尊长或使弹琴瑟,则为之可。”孔疏:“侍坐于尊,尊者若不使己,己则不得执琴瑟而鼓之;若使己,则得执之也。” 何晏《论语集解》注“思所以对,故其音稀也。” 刘宝楠《论语正义》:盖点闻夫子问己,而思所以对,故音希。 明蔡清《四书蒙引》:“是以推瑟而起,其音铿尔也。”。 曾点听到孔子问己后,被熟练弹奏的惯性驱使,以致失控性地弹了两三下而出现的情况。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零,咏而归。” 何晏《论语集解》引东汉包咸注云:“莫春者,季春三月也.春服既成,衣单夹之时,我欲得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水之上,风凉乎舞零之下,歌咏先王之道,归夫子之门也。” 杨伯峻《论语译注》:“暮春三月,春天衣服都穿定了,我陪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小孩,在沂水旁边洗洗澡,在舞兽台上吹吹风,一路唱歌,一路走回来。” 在春季第三个月快要过完的时候,单夹的春服已经穿定,我领着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渡过沂水,先在水边洗手去秽,然后进到舞零坛上吟诵求雨,歌唱着举行馈送酒食的祭礼。 《颜渊》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1)人没有信用就没有立身之地(人民宁可饿死而不可无信) (2)人民对政府没有信任,国家就立不住(统治者宁可自己饿死而不可失信于民) (3)人民没有信仰国家就立不住。(于丹:最可怕的是国民对这个国家失去信仰以后的崩溃和涣散) (4)在让老百姓吃饱肚子和让老百姓对政府有信之间作选择时,统治者宁可让老百姓饿肚子(甚至饿死),也不能让老百姓对政府无信。(统治者宁可让百姓饿死而不可失信于民) 朱熹:“民无食必死,然死者人之所必不免。无信则虽生而无以自立,不若死之为安。故宁死而不失信于民,使民亦宁死不失信于我也”。 (国家的为政之道或安身立命之本是努力取得百姓的认可和信任) 在《论语》中,“信”有两层含义:一是受人信任,二是对人有信用。
本文档为【孔子课件修改】,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62274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7KB
软件:Word
页数:7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1-06-16
浏览量: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