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农业经济问题集锦

农业经济问题集锦

举报
开通vip

农业经济问题集锦“十二五”时期的主要目标是:农业现代化取得阶段性进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亿亩以上,粮食生产能力在1万亿斤水平上稳步提升。棉花、油料、糖料等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稳步提高,“菜篮子”产品生产供应充足、质量安全。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农村富余劳动力加快转移。农业产业体系更加完善,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农业各产业协调发展,农业多功能性进一步拓展。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水平明显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步伐加快,支撑能力明显增强。农业信息化迈出新步伐,农机装备水平大幅提升,设施农业规模大幅增加...

农业经济问题集锦
“十二五”时期的主要目标是:农业现代化取得阶段性进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亿亩以上,粮食生产能力在1万亿斤水平上稳步提升。棉花、油料、糖料等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稳步提高,“菜篮子”产品生产供应充足、质量安全。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农村富余劳动力加快转移。农业产业体系更加完善,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农业各产业协调发展,农业多功能性进一步拓展。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水平明显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步伐加快,支撑能力明显增强。农业信息化迈出新步伐,农机装备水平大幅提升,设施农业规模大幅增加。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方式不断创新,农业从业人员素质明显提升,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业生态环境逐步改善,草原退化和农村面源污染得到初步遏制,水资源、肥料、农药利用率明显提高。     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必须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本世纪以来,我国先后实施了两轮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品种结构、品质结构不断优化,市场竞争能力不断增强。优势区、主产区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但与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要求相比,农业生产力布局还不够清晰,主导产业还不够突出,支持政策还有待强化。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中国的“三农”问题越来越受到世人关注,城乡差异、农民工问题、农村体制改革等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否则将影响改革的进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十一五”规划《建议》,专题叙述了建设社会新农村的目标和任务,“三农”问题的解决迎来了历史新机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最引人注目的亮点之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国总体上经济发展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以人为本与构建和谐社会理念深入人心的新形势下,中央做出的又一个重大决策,是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的具体化。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中央为新农村描画的美好图景。与此同时,中央明确强调,新农村建设必须尊重农民意愿,不能搞形式主义。显而易见,新农村是农民自己的家园,农民期盼什么,需要什么,他们最有发言权。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路线图 五大目标 “农村生产力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继续推进。 ” 五个方面建设  “要协调推进五个方面的建设:第一是经济建设,第二是农村的政治建设,第三是文化建设,第四是社会建设,第五是农村基层的党的组织建设。” 五个必须坚持  “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坚持宪法规定的农村基本经营体制不动摇;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坚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依靠农民群众的辛勤劳动、国家扶持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五要五不要”  “要讲究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民主协商,不强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要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 发展现代农业 促进三农发展     摘要:发展现代农业对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进步,具有重要意义。要坚持以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和农民增收为目标,努力实现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这是中央科学把握现代化发展规律、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意义     发展现代农业,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符合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     1.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近几年,中央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政策 措施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软件质量保证措施下载工地伤害及预防措施下载关于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 。特别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对新农村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更是提高了全党全社会对“三农”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极大地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目前,新农村建设顺利推进,农业农村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是,从总体上看,农业基础不牢、农业装备落后、农民增收困难、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拉大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关键时期,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农村工作,加快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加快推进农业生产手段、生产方式和生产理念的现代化,实现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2.发展现代农业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根本途径。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既是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点,又是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难点。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客观需要,是克服人口多、耕地不足等环境约束因素和资源匮乏矛盾的根本出路,是提高单位经济产出效益、促进农民增收的现实选择,更是全面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保障。只有通过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的水利化、机械化、信息化和标准化水平,才能有效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3.发展现代农业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有效举措。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增收问题。目前,我国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农业经营性收入。但从长远看,增加农民收入主要是依靠提高农业劳动生产力来实现,也就是通过增加产量增收,提高质量增收,节约成本增收,降低能耗增收,延长产业链增收,以及增加附加值增收。所有这些,只有通过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科技含量,才能够实现。     二、当前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农业生产者的素质不高。这里所说的农业生产者,是专指目前在家务农种地的这部分人口。近年来,随着各地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以及劳务输出力度的加大,越来越多的农民纷纷放下锄头外出打工。这部分生产力,基本上是村里的“能人”。他们当中的大多数都有文化,并且掌握着一定的科学知识和农业生产技能。而留在家中种地的,大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他们不仅体力差,现代高效农业生产知识也相对匮乏。对推广农业新技术的接受能力薄弱,期望这部分人在发展现代农业方面有所突破相当困难。在现有基础上,农村经济要有更大的发展,就必须要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而这方面又离不开现代科学技术。恰恰在这方面,农村的绝大部分骨干却外流了,这无疑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2.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任务艰巨。从近年情况看,干旱、洪涝灾害和重大病虫害对粮食生产影响加重,水、肥料、农药等的利用率不高,种粮效益较低。从今后看,粮食需求将稳步增长,而耕地数量不断下降,水资源约束进一步加剧,科技进步贡献率短期内难以显著提高,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难度将越来越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任务十分艰巨。     3.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艰难。一些主要农产品价格呈下降态势,但农资价格居高不下。从长期趋势看,我国农户农业经营规模小,农民从事农业的收入增加潜力不大。目前,农村富余劳动力高达1.5亿人左右,今后每年还将新增600多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增收难度很大。     4.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不适应发展的要求。农业科技投入总量不足,创新和储备能力不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创新机制不完善,不少地方基层农技推广体系面临新的困难,严重制约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     三、对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发展现代农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 工程 路基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工程量增项单年度零星工程技术标正投影法基本原理 ,任重而道远     目前,我国发展现代农业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和农民增收为目标,努力实现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把培育新型农民当做一项根本措施来抓。通过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为增产增收和改变村容村貌提供人才保障。要按照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标准,培养新型产业农民和务工农民,大力实施以农村实用技术、务工职业技能 培训 焊锡培训资料ppt免费下载焊接培训教程 ppt 下载特设培训下载班长管理培训下载培训时间表下载 为主要内容的“阳光工程”,有针对性地举办相关技术培训,充分发挥村级农民文化学校的作用。重点培训骨干农民,兼顾一般农民,造就成一批新型实用人才。培训内容要精确化、可操作性,突出区域优势产业,以现代适用技术和实用技术培训为主,使农村主要劳动力掌握2-3门农业适用技术,并结合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新农村的要求,加大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环保技术等的培训力度。内容设计要以提高农民的技术能力为主,同时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培训方式以实践培训、现场教学、短期培训为主,采用“请进来、走出去、学中做、做中学”的方式,并以村为单元,进村入户,实行就地培训,方便农民学习,降低培训成本。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由县、乡、村三级构成的管理体系。县一级主要负责制定区域规划和年度培训计划。乡镇政府主要负责培训项目的具体落实,根据需求确定培训目标,公开招聘培训机构,加强培训工作监督检查。村一级主要是根据当地主导产业提出培训需求,组织农民参加培训,如实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培训情况。     2.把加强技术推广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途径。现代农业的基本内涵包括物质装备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经营管理现代化和资源环境优良化等内容。发展现代农业就是要用现代的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所以,农业科技进步与农业技术推广运用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要根据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通过改革创新,逐步构建一个以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农业科研、教育等单位和涉农企业、中介机构广泛参与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对于基层农技推广的改革,要按公益性、区域性、综合性、层次性的原则设置机构,可因地制宜采取县级农技推广机构向乡镇派驻农技人员,也可因地制宜建立农技推广综合站或行业站,使其成为技术集成的基地、技术展示窗口、技术培训的平台。要大力推行基层农技人员包村联户,逐步形成农技人员抓科技示范户、科技示范户带动普通农户的技术推广模式。     3.把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基础工程来抓。把改善农业基础条件作为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措施,抓住国家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增加各种专项补贴的有利时机,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突出加强四项建设:一是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积极实施梯田建设、河堤治理、坝系建设、土地复垦开发和农村饮水安全等项目,努力增加农田的有效灌溉面积,提高农田的梯田化率和水土流失治理程度。二是加强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认真实施道路建设、退耕还林、农电改造和移民搬迁等项目,普遍实现农村通公路、通自来水、通电话、通广播电视的“四通”目标,为发展现代农业奠定基础。三是加强农村能源建设,加大农村沼气普及与推广力度,切实改善农村能源结构。四是加强农业机械化建设,认真落实农机具补贴政策,鼓励农民购买旋耕机、收割机、拖拉机等先进农业机械,组织实施农机跨区机收、机割、机耕、机播作业,以机械代替人力,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把过多的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从事二、三产业。     4.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一是要明确思路、突出重点。稳步提高第一产业、壮大优化第二产业、全方位发展第三产业。重点要突出第二产业,以第二产业的发展带动第一产业内部结构的优化提升;以第二产业的发展带动和促进第三产业的全方位发展。二是要加强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围绕发展改革稳定大局,进一步加强对宏观经济运行的研究和分析,把握经济运行的规律和趋势,及时发现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及早编制各项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和各项综合性发展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和各个产业的科学发展。加强重大问题的研究,积极参与区域性发展规划和产业布局规划。三是要从调整产业内部结构入手,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按照面向市场、依靠科技、增加效益和富民强村的要求,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步伐。四是实施技术创新,发展特色产业。以灵活多样、务求实效的方式推动科技创新,用新技术新设备改造传统产业,实施产业升级。 5.完善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建立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一是建立完善物资供给服务体系,党委、政府制订促进专业合作组织、行业协会、经纪人发展的专题文件,并由工商、民政部门进行登记注册,统一管理。各农口部门对所建行业协会制订相应措施,促其快速发展,发挥作用。形成农业生产资料加工、购销、配送等一条龙的经营服务网络。二是建立完善运销服务体系。依托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购销大户、各类流通企业、专业合作社,建立农产品销售服务网络,拓展农产品市场空间。三是建立农业产业化信息服务体系。建立农业产业化信息网,形成上下联通、内外相接,及时准确地为农民和产业化经营组织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全方位的信息。 求解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发展现代农业、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是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符合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更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建设现代农业的意义重大。     二、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     1.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农业科技水平稳步提高。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摆脱了前30年超稳定的局面。在整个农业总产值中,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的产值比重发生了明显变化,农业科技水平稳步提高。     2.农业物质装备设施条件不断改善,农业市场化进程加快。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实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努力加强现代农业的基础设施和现代农业技术体系建设,使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田水利、交通、通讯等现代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农业发展已由单纯追求产量,向产量和质量、效益并重的新阶段转变。     农业的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增加,使农业市场化进程加快推进。     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我国农业耕地和水等自然资源严重不足,尤其是耕地资源十分紧缺,而且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耕地和水资源还将不断减少,与此同时所带来的污染问题致使生态环境恶化在加剧。我国人多地少,农户家庭经营土地规模小。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户土地经营规模过小,而且农田结构零散,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导致农民收入水平低下,科研与技术推广薄弱,农业劳动者素质不高,制约了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增收和整个国家小康建设的进程。由于我国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尚未根本转变,严重地制约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再加上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产业链条短,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和利益关系又不够紧密,带动覆盖面不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正在起步阶段,组织化水平低,制约了我国现代农业的进程。     三、加快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和建议     首先,完善支持现代农业的补贴政策体系,建立稳定的农业投入机制。     自党的十六大以来,随着党对三农问题的不断重视,国家显著加大了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初步建立了新时期的强农惠农政策体系,财政支农投入占农业GDP的比重已达到了13%以上。增加农业投入,是建设现代农业、强化农业基础的迫切需要,农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财政投入实现的。近年来,我国财政支农投入有了大幅度提高,但从总体来看,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仍然较低,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的最直接的问题就是资金不足。这就需要我们必须不断开辟新的农业投入渠道,逐步形成农民积极筹资投劳、政府持续加大投入、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健全农业支持补贴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     其次,推进机制体制创新,转变发展方式,提高抗击风险的能力。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必须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不断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龙头企业的科技素质,创建充满活力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大投入改善农业基础科研条件,加强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食品工程技术等高新技术的研发工作,继续实施农业科技进户工程。引入竞争机制,加强考核和监督,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国家和地方农业研发队伍;建立一套充满活力的农业科学研发机制,实行农业科研资源的高度市场化配置,鼓励农业研发与推广并举,使农业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陕西华圣果业公司是一家以苹果产业为主业的高科技农业产业化企业,它的成功是现代农业需要转变发展方式,最终提高抗击风险能力的有力证明。     再次,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培育新型农民,加快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坚决执行中央l号文件提出的三个“继续高于”和一个“主要用于”的投入政策,加大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围绕主要农作物、规模养殖和特色农业发展,有重点地增加投入,加快农机推广步伐,不断提高优势主导产业的装备水平。同时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大幅度增加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投入,逐步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教育和培训体系,着力全面提升农业经营主体素质。继续加强农民转移就业培训,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着力强化创新型农民的培养,不断充实农村人才队伍。     还要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     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在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基础上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农用土地逐步通过市场机制流转到真正的农民手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加快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经营组织化程度,使逐步实现农业的规模经营。在加快农村剩余人口的城市化、不断减少农村人口的前提下,改革农用土地使用与流转制度,使目前凝滞农用土地流动起来。同时进一步改革城市管理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促进土地增值收益和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按照节约用地、保障农民权益的要求推进征地制度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和宅基地管理机制。 对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耕地保护、民工荒以及城镇化发展、食品安全等一系列问题发表了独到见解。     二、中国的粮食安全存在新的隐患吗?     大量农民转移到城市务工后,土地是否被撂荒?对中国粮食安全有怎样的影响?这是当前中外媒体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     韩俊表示,大量农民进城务工确实对粮食生产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一方面农村缺乏青壮劳动力,同时农民进城收入提高后,消费的粮食、肉、蛋、奶的数量都会增加。     韩俊说,虽然中国粮食连续六年丰收,粮食生产能力已经稳定超过5亿吨的水平。目前中国的粮食形势也处于供求基本平衡、库存非常充足、粮价基本稳定的状态,但仍然不能掉以轻心。因为,目前这种供求平衡是非常脆弱的;而且是强制性的,需要政府强有力的干预;同时,这种平衡是一种紧平衡,很容易被打破。因为种粮对农民来讲效益太低,种粮对地方政府来讲太不划算,如果我们一旦忽视粮食生产,粮食马上就有可能出现滑坡。     因此,为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稳定粮食生产,要继续增加对农民的种粮补贴,要提高对粮食的最低收购价。现在有“两个杠杆”确保不让农民种粮倒贴钱,一个是补贴,另一个是价格。     最近中国政府刚刚提高了对稻谷主产区的粮食最低收购价,这就是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相关政策的实际举措。同时,国家也加大了对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大了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的力度。相信这些举措对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对维护中国粮食安全会有积极推动作用。     针对中国大量进口大豆等油脂油料问题,韩俊回答说,依靠中国现有的土地,无法实现所有农产品自给,必须有选择性地依靠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同时,中国也在积极发展木本油料等方面的生产。     三、中国的耕地数量和质量是否“双下降”?     在中国推进城镇化进程中,耕地数量是否在减少、耕地质量是否在下降?中国如何平衡城镇化发展与保护耕地之间的关系?     韩俊对这个敏感问题毫不避讳,他说:我国人均耕地少,人均不到1.5亩耕地。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必须保有一定数量的耕地,18亿亩耕地的红线不可逾越。而现实中耕地保护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优质耕地流失速度惊人。同时,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城镇化、工业化的推进将不可避免地占用部分耕地。今后建设用地的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农用地特别是耕地保护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     因此,中国实施两个最严格的制度:一个是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另一个是最严格的集约节约用地制度。     韩俊认为,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利益补偿机制,就是要更注重以经济补偿手段来保护基本农田。     韩俊说,中国之所以提出要建立最严格的集约节约用地制度,是因为现在的土地利用还非常粗放。如果按每个城镇人口平均用地来计算,中国城镇人口的用地比世界平均水平要高一倍。     大家可以看到,有的城市热衷于“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建了不少脱离实际的宽马路、大广场、大草坪。有些地级市、甚至县城的广场盖得都非常大,一些地级市用一、两千亩土地来盖广场的例子并不少见。     韩俊表示,建立最严格的集约节约用地制度,还要强化经济手段,发挥市场作用,因为土地太廉价,拿到土地太容易。     与此同时,中国土壤质量退化也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韩俊认为,首要原因是大量使用化肥,尤其是氮肥。目前,政府在积极指导农民科学施肥,国家正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已让几亿亩耕地吃上各种肥料合理搭配的“营养餐”。同时,也积极鼓励农民多施农家肥,更多地生产绿色和有机农产品。     第二个原因是耕作技术存在问题。很多村庄没有大型拖拉机,无法对土地进行深耕。比如黑龙江农村,农民只用小四轮耕地,而小四轮的耕作层很浅,长期如此,土壤质量肯定要退化。现在,国家正在通过政府补贴,资助农民购买大型拖拉机,鼓励农民对土地进行深耕。     第三,工业污染、重金属污染向农村转移扩散。中国刚刚完成重金属污染全国普查,已制定了防治重金属污染的规划,正在实施有关治理项目。     韩俊说:“我认为,在中国,提高耕地质量与保护耕地数量同等重要!” 第一,“多予”的范围在扩大,力度在加强。农民问题的根源在农村之外,农村的出路也在农村之外,而“多予”恰好是当前农村之外的力量,因为“多予”的实质是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使国民收入和社会资源的分配适度向“三农”倾斜。我国出台的一系列补贴政策就是通过转移支付方式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如良种补贴范围由最初的补贴大豆扩大到水稻、小麦、玉米、棉花等主要作物,再到2010年扩大马铃薯补贴范围,启动青稞良种补贴,实施花生良种补贴试点。粮食直补政策从惠及主产区种粮农民扩大到惠及全国31个省区的种粮农民,补贴品种几乎覆盖了所有主要粮食作物,补贴规模不断扩大,已占粮食风险基金的50%。此外,2004年起实施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2005年设立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2006年起实施农资综合直接补贴政策,2007年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范围,2009年在全国范围实施“家电下乡”补贴政策,等等。在补贴范围扩大的同时,补贴力度也在不断加强,如“四补贴”从2004年的145.22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1274.5亿元,2010年起对集体所有的国家级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从每亩5元提高到10元。可以说,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在补贴政策方面是一个逐步形成集粮食安全、农民增收、生态环境保护等多目标和专项补贴与综合补贴相结合的演进过程。     第二,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农村税费改革于2000年在安徽省进行试点,2001年扩大到江苏省,2002年扩大到20个省市,2003年在全国推开。用于支持乡村公共事业的“三提五统”等制度外筹资方式被纳入到制度内的税收范围、取消农村义务工和积累工,从制度上堵住了乱收费、乱集资和乱罚款等漏洞。随后,取消农业特产税、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2004年开始试点取消农业税,当年农业税税率总体上降低一个百分点,取消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到2006年农业税全面取消。与税费改革相适应,农民子女义务教育负担也在逐步减轻,如2004年农村义务教育全面推行“一费制”,自2006年起逐步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行“两免一补”,到2008年覆盖全国农村。深化农村税费改革,逐步取消农业税,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行“两免一补”,旨在减轻农民负担,给农民休养生息的机会。     第三,国家对“三农”财政投入的政策规定更加具体,投入规模逐年增加。2004年和200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明确提出增加财政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投入。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2007年和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财政支农“三高”的具体安排,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切实加大“三农”投入力度。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高了政府土地出让收益、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用于农业的比例。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则首次强调“三农”投入“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不仅强调了“三农”投入总量,还明确提出了提高比例的要求。国家支农投入从200]年的1456.7亿元上升至2009年的7253.1亿元,8年间增加近4倍。支农投入总量的变动趋势反映了城乡统筹发展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     第四,逐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从历年中央一号文件看,2004年指出进一步增加“六小工程”投资规模,充实建设内容,扩大建设范围;从2005年起不断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2006年明确了要把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大幅度增加农村沼气建设投资规模,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2007年将发展农村清洁能源和新型农用工业以及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包括了进来;2008年补充了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加强生态建设等;2009年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范围延伸到农产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等流通基础设施和基层农业公共服务机构;2010年把农产品市场体系也纳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范围。     第五,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更加关注民生。200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曾明确指出“要落实新增教育、卫生、文化、计划生育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规定,用于县以下的比例不低于70%”。2006年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到2008年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覆盖;2007年实现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覆盖;2009年推行农村新型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另外,国家政策在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方面也体现了延续性,如2004年提出“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2005年强调“全面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工作”,2006年首次提出“培养新型农民”的概念,2007年强调“培养新型农民,造就建设现代农业的人才队伍”,2008年提出“大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继续加大外出务工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此外,许多政策文件对农民工权益问题也日益重视起来。     理解统筹城乡发展战略须把握两个方向:一是统筹的深度在加深,主要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在增强,具体表现为生产补贴、税费改革、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的财政投入在总量上逐年增加,在比例上有所提高。二是统筹的广度在延伸,覆盖范围从城乡经济扩展到城乡文化、城乡政治和城乡社会事业的各个方面,从生产领域延伸到生活领域,从人居环境建设扩大到生态环境建设,体现了统筹城乡发展是一项社会性和系统性的民生工程。目前,国家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思路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初步构建起新世纪的农业政策框架。     二、广大农民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实施中得到的实惠     随着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实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得以逐步调整,中央财政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强,农民从中得到的实惠也越来越多。 第一,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 第二,生产补贴直接增加农民收入。 第三,托市收购保障了政策执行区域内种粮农民的最低收益。2004年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市场,粮食收购价格由市场供求形成。为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同时也保证种粮农民的经济收入,国家逐渐对短缺的重点粮食品种在粮食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最低收购价的形成机制是依据农民种粮的物化成本加最低收益确定的,对种粮农民的经济收入起到保障作用。    第四,农民受益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按照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的要求,“三农”投入在总量上持续增加、比例上稳步提高,将直接推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有利于农民更加公平地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自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实施以来,政府肩负起为农村提供公共品的重要职责,改革了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纳入公共财政支出范围,一方面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民农业投资的边际收益率,另一方面改善了人居环境,增强了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和扶贫力度,逐步扩大了农村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总体来说,国家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通过财政资金投向积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     三、农业市场条件的变化与对策     近年来,我国农业市场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国内农业处于生产成本上升、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双高”新阶段,在加入WTO后,来自世界农产品市场的挑战和冲击日益加深。     (一)农业市场条件变化的主要表现     第一,国内农产品生产成本持续攀升,农产品价格不断推高,进入“双高”时代。随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明显增加,农产品消费结构升级较快,农产品需求持续快速增长,而国内外自然灾害频发引发农业减产明显,新的供求关系导致国内农产品价格跟着国际市场变动而处于高位运行状态。值得关注的是,在国内政策性粮食库存总体充足的背景下,2010年的粮食价格与2009年同期相比仍然不断攀升,反映了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供求已经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第二,农业开放度不断提高,国家宏观调控难度加大。从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状况看,2009年农产品进出口总额、进口额和出口额均出现加入WTO以来的首次下降(见表4)。自2004年起,已是连续六年出现贸易逆差,持续的逆差反映出国内农产品供给结构不尽合理,某些农产品严重依赖进口。加入WTO以后,我国农产品的整体竞争力进一步下降,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处于竞争优势,而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处于竞争劣势,且随着入世承诺的逐步兑现,农产品市场逐渐开放,进口平均关税水平下降,最大关税配额量、农产品进口配额及进口指定经营等也逐步取消,这些都给国内农业产业安全带来不利影响。随着农业开放度的提高,农产品生产、贸易、加工、流通等环节逐步全面对外开放,国家宏观调控难度加大,国外农产品将不断冲击国内市场,导致国内农产品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第三,世界农产品市场和贸易被跨国公司控制,我国农业产业安全面临严峻挑战。进入21世纪后,世界农产品市场和贸易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农产品演变成金融衍生品后,世界农产品市场和贸易遭到跨国贸易公司的控制甚至垄断。当金融资本投资(投机)于农产品并将农产品作为期货和金融衍生品进行交易时,农产品市场就具有了价格波动幅度大和风险高的金融市场性质。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之一,其大国效应在世界贸易中十分明显,加上农产品消费需求具有很大的刚性,而跨国农业贸易公司通过对全球供应链的控制直接支配市场,导致中国进口哪种农产品,该农产品价格就会疯涨。有学者甚至认为油料进口被ABCD公司控制,造成了中国整个农业贸易的历史性移位,由顺差转为逆差。显然,中国某些农产品(如大豆、棉花)的自给能力不足,对外贸易依存度较高,不仅进口量庞大而且缺少定价话语权,往往被迫高价进口,逐渐恶化的贸易条件给我国农业安全带来严峻的挑战。     (二)农业市场条件变化的对策     针对国内农产品“双高”和国外农业贸易条件恶化的现状,为保证农业安全,减少农业和农民的损失,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有效对策:(1)千方百计提高农业生产率和相对收益率:全面统筹改革,结合各地农业资源禀赋,因地制宜推广和普及先进农业技术,提高农业技术应用转化率;创新农业组织制度,加大力度支持农业中介组织发展,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为加快农业增长方式转变提供制度创新。(2)充分利用WTO贸易机制,创造公平的贸易环境,维护农业产业安全:主动发挥WTO成员的积极作用,争取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话语权;利用关税政策合理调节农产品进出口,保证国内农业产业健康稳定发展;合理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维护自身利益。(3)推动官商民合作,积极防范和应对跨国农业贸易公司对我国主要农产品市场的控制:谨慎引进外资,对跨国公司在国内的经营、收购、并购活动等实施监管、制衡;组建农产品贸易协会,提高农产品贸易公司组织化程度,增强对抗跨国公司的力量;扶持重点龙头企业和政策性农业企业,鼓励学习跨国公司全球化供应链管理经营方式,提供商业和财政支持,培养本土战略性大型农业企业,直接与ABCD跨国公司抗衡。     四、近中期中国农业政策走向     目前,中国农业依然是弱质产业、农村基础依然薄弱、农民群体依然弱势,城乡关系不协调的因素依然存在。近中期中国农业政策的总体走向是:继续深化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初步判断,中国农业政策将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进行演进:     第一,稳定、强化、调整、完善与创新农业投入补贴政策。基本走向是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统领下,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方针,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思路,强化对“三农”的支持,重点包括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和完善各种投入、补贴政策。在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上,严防“一事一议”资金筹集加重农民负担。在投入政策上,调整工农城乡财政分配格局,按总量增加、比例提高的要求大幅度增加“三农”投入。在生产补贴政策上,持续增加“四补贴”的资金规模,合理利用8.5%的“黄箱”补贴空间。在最低收购价政策上,进一步探索最低收购价的形成机制,缩小最低收购价定得过低或过高的政策偏差,提高政策实施效果。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社会事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除了加大投入力度外,按照全面统筹、次第有序、重点突破的方式从点一线一面逐步完善农业投入和补贴政策体系。对已有的农业投入、补贴政策,既要保持延续性,又不能过分路径依赖,在稳定的基础上强化、调整、完善和创新政策。     第二,加快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基本走向是依靠科技进步推动农业发展,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推动技术、资本要素向农业配置。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是提高农业比较收益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依靠科技,强化农业发展的科技支撑,同时配套措施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权自愿、有偿、合法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家庭经营要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增加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着力提高集约化水平。统一经营要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发展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着力提高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为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扫除各类障碍,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步伐。     第三,保护农业产业安全。基本走向是加强中央统筹协调和宏观调控职能,增强政策联动性,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构筑农业产业安全防护墙。应对我国农业市场条件发生的重大变化,须通过体制改革,依靠科技从根本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大对农业产业链的整合力度,提高农业产业整体竞争力;做好双边贸易谈判,增强话语权和影响力;统筹协调,增强政策联动性,加强宏观调控;加强对外资进入我国涉农领域的监管,通过完善法律法规来规范和引导跨国公司的并购行为,防范跨国并购带来的风险;鼓励和引导国内涉农企业通过兼并、并购等方式做大做强,增强对抗跨国公司的能力。     第四,兼顾城乡公平,更多关注乡村民生。基本走向是对东中西部实行差别化区域战略,在充分考虑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兼顾城乡公平,以人为本,更多关注乡村民生。主要内容包括:加快城镇化进程,加强城镇建设,完善城镇功能,为离土离乡的农民提供舒适的容身之所;统筹城乡产业布局,提高城乡分工协作水平,强化城乡经济互动,调整城乡产业收益分配格局;继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优先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民生水利,深化水利改革,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保障农民收入获取能力持续提高;协调城镇建设与农地占用冲突,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合理安置失地农民,防止地方政府通过征地剥削农民;加强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为农村创造高级生产要素;统筹城乡教育,改革重点中学和高校招生录取制度,保证教育公平发展;深入探索农村医疗、养老、低保及进城务工人员就业、工伤、生育、子女教育等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解决养老保险关系跨社保统筹地区转移接续问题;治理农村环境,严惩城市向农村转移污染的行为。     第五,深化改革,统筹管理。基本走向是消除制约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建立高效运转的农业管理体系。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取消各种对农民的歧视性政策,确保城乡居民在各方面享有同等待遇;进一步打破城乡分割的体制,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间合理流动,强化城乡经济互动;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探索乡村债务新型管理办法;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着力解决农民对抗性冲突问题;稳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支持发展林农专业合作组织;整合行政资源,转变政府职能,不断提高为“三农”服务的水平 关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几点思考     摘要:我国一直把农业当做国民经济战略性、基础性的核心产业,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但惠农政策在实施过程所需的相关配套性政策措施还不够。国家应从农业产业化、标准化与生态化,农业服务与市场化,农村向城市化转型,小康、藏富于民与国家复兴,农业对抗通货膨胀的定海神针作用等五个方面,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使之成为第一国策。     一、我国“三农”问题及农业现状     “三农”问题是指我国由于历史因素形成的彼此关联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实质是涉及国家现代化建设、社会公平、共同富裕以及国家的产业战略布局的大问题。        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仍处于发展中国家行列,从事农业的劳动者占比较高。由于政策鼓励和利益驱使,城市化需要的劳动力通过各种途径的筛选,吸纳了农村中的精英人才,使得目前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劳动者普遍文化素质较低。而以耕种、养殖业为主的产业,主要还是依赖于当地水、土、日照、气温等天然资源,在包括耕地、水资源、生态、科技等农业基础设施方面的生产力及其经济效益上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另外,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越是经济发达地区在农业上投入的比重越低且农业经济规模还有萎缩的现象,而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及传统的农业大省,随着本地经济和城市化进程的提速,良田被大面积占用,可耕面积正在不断缩小。我国农业的社会服务体制不配套,产业链体制遭轻视,整体农业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更谈不上集约经济和具有国际竞争力了。目前,我国落后的农业现状与巨大的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已为心怀叵测的外商提供了占领国内市场的机会,他们试图通过控制农业及其上下产业链,进而控制我国经济命脉。比如,我国大豆的生产、加工领域是最早丧失话语权的。而现在,种子、化肥等诸多行业也都面临同样的危险。这样的农业现状不但威胁我国的食品安全,还影响着社会的稳定。     二、正确处理农业现代化与国家发展的关系     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转变传统观念,正确处理农业现代化发展与国家发展的关系。只有通过经济结构调整,使农业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在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上,彻底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1.树立大农业观念,把农业按现代化产业方向在更大的范围重新划分和归纳。其一,以农村现有条件为基础,形成以食品业、工业原辅材料和旅游业(生态观光、休闲度假)为主体的社会规模经济实体;其次,根据其与市场上下游产业链关系形成以现代农业物流企业为核心,建设全国规模城乡一体化惠民市场。以新农村、小城镇建设为主体,使农村成为房地产业开发及相关配套产业的主战场;第三,从农业与社会服务关系上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各类科技及专业协会为辅的农业科技服务、教育培训及其它必要的社会服务体系。树立大农业观念,不仅是确定发展战略,更是为了明确产业的结构调整方向和政策扶持范围。     2.正确处理农业与市场的关系。政府采取各种扶持政策和措施,推动社会优质资源对农业产业进行高效配置,维持其社会公益产业的方向是没错的,但政府的政策与措施必须建立在市场机制有效发挥作用的基础上,必须充分遵循客观的市场经济规律。忽略这一点,就会从主观意志出发违背市场经济的客观性。从实际出发,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才能真正解决政府目标与农民目标、数量与价格、长期与短期、生产与储备、生产弹性等等及其它相关问题。     3.以国家大农业政策为前提,提高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世界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是伴随农业占比的逐渐缩小实现的。我国一些专家学者据此认为这也是我国的经济发展趋势。如中科院李培林表示,从产值结构来看,在GDP当中,2010年农业产值占GDP比重将下降到10%以下,到2015年的时候,我们整个的农业产值的GDP比重将下降到6%以下,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将会达到53%左右。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进入了中期的加速,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深刻的转换。这仍是传统思维的窠臼,忽略了农业自身发展及农业相关产业与工业的替代转化性。因此,我国的农业发展要有一个实质性飞跃,必须要有一个完整的科学发展规划和健全的社会化管理体系,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变革社会投资方向,使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投入和产出比例不断增加,实现农业工业化和农业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4.农业人口不是城市化过程中的人口红利,应该是农业现代化及农民自身的人口红利。近年来,我国一些发达省份相继出现用工荒,国内的一些专家学者就据此推断:中国的人口红利可能结束,劳动力不再廉价,中国已经到了“刘易斯拐点”。[4]事实是否如此呢?我国现存的农业人口现象与国外客观存在过的人口现象,有着本质区别。我国的“农民问题”及所形成的人口问题,不是自然的、市场化发展的结果,而是人为的、政策因素造成的,是由不合理的产业政策和产业结构造成的,是由长期不合理的社会投资配置造成的。不应以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其存在合理性的借口,更不应该把其现实存在当做社会进步的红利和牺牲品。我们既不能放任农业、农村走自然经济发展的道路,更不能让其不受保护地参与与其它市场化程度发育较为充分行业的竞争。现在已经到了国家按市场经济本质进行政策修正,还“三农”以公正的时候了。符合我国实际的道路是,由传统农业部门向现代农业部门转化过程应是对现代工业部门扩张的过程,农业、农村现在和未来将是“人口红利”的最大受惠者。我国在未来的较长时期,不存在“劳动力从过剩转向短缺”。     5.利用我国充沛的外汇储备,加快引进农业现代化所需要的技术和设备。农业曾是我国最早利用外资和鼓励外商投资的领域之一,外资在促进农业技术进步、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改善农业生产者素质方面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外资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如,跨国公司带来的不适用于当地的生产技术或者维持当地的传统农业生产模式,都会不同程度地阻碍当地农业生产和农业技术进步。另外,跨国公司过度投资开发可能导致对农业资源掠夺式经营,而推行的单一种植模式,更会损害当地生物的多样性。[5]现代农业生产和管理技术在国际上早已成为不受严密管控的产业和商品形式。外商外资纷纷看好我国农业未来前景,不遗余力地加大投资力度,以获得和拥有更大话语权。我们拥有大量的外汇储备,应下决心投入巨资重点扶持我国农业,这样既有利于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又有利于改善民生、拉动内需,加快我国的农业现代化。     三、 把国家“三农政策”变成实际的产业战略     不久前,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明确指出,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作物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的核心产业。为此,必须打造一批育种能力强、生产加工技术先进、市场营销网络健全、技术服务到位的现代农作物种业集团,全面提升我国农作物种业发展水平。[6]笔者认为,关键是要把国家经常提出的局部、单一的农业政策变成全面、综合的产业战略,并在这一战略的实施过程中,给予其所需要的长期性、整体性、相关配套性措施的有力支持,使各种社会资源有效整合在农业及相关产业上。     1.发展产业化、标准化与绿色生态化农业。就我国农业现代化而言,国家应从战略角度区分农业的主导产业、区域优势、地方特色产业三个层次,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及相关产业的政策及资源配置扶持力度。以科技创新为手段,高起点、高标准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农业产业规模化和农产品标准化、原生态化。以此奠定其市场化和社会公益化相结合社会地位。如我国南方部分省市就在农业现代化实践中,走出了一条以“五化”(即农业特色化、农业标准化、农业规模化、农业市场化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的新路,开始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7]这些地区成功的经验表明,加强政府计划和调控作用,是引导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组织保障。由政府和农业协会每年拿出专项农业基金,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培育扶持一批实力强、科技含量高、市场辐射广、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应该成为各级政府进行宏观决策和落实农业政策的基础。     2.解决农业服务与农业市场化问题。农业市场化和农业产业化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标志。我国农业具有规模小和经营分散的特点,与市场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农民缺乏足够的技术和资金,缺乏按订单提供标准化产品及有效管理契约的能力,使我国的农业产业的效率和效益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另一方面,市场中其它社会主体的发展成熟度都大大地超过农业,拥有广泛社会资源又谙熟市场经济规律,致使我国农业及其相关产业处于相对不利的竞争地位,更无力与外国资本竞争。因此,不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社会化服务与农业市场化这一问题,既不利于我国现阶段产业结构调整,也不利于吸收外国先进的农业技术和成熟的管理理念,更不利于农业在国内外市场上与跨国公司进行捍卫国家利益的竞争。     我国要改变几千年的农耕文明传统,走出符合市场经济规律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发展相应的社会服务化体系,必须抓住当前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利时机,以现代社会所能够提供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商流、技术流服务大农业。而新的农业产业范围及所涉社会服务体系应包括: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开展的以粮食生产为主要内容的服务;以农林牧副渔为重点的科学管理服务;供销合作社和商业物流及金融保险等部门的服务;科研、教育单位深入农村,开展技术咨询、培训的服务;农业专业技术协会、专业合作社和专业户开展的专项服务等等。[8]     3.促进农村向城市化转型。我国正在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通过城乡一体化规划,彻底解决农村土地流失的问题,解决如今仍然影响农村的民生问题(教育、医疗、养老等权利)及所涉及到的户籍制度改革问题。通过发展现代优势农业企业,改造传统农业,从根本上改善广大农村人口的生存状态和生活质量,以实现城乡共同富裕。我国地域广阔,且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但不同程度上都会面临如何实现产业转型、城市转型、环境再造的问题以及土地增值驱动的压力。要重视现代农业和城市化的配套改革建设,要吸取为发展经济而牺牲当地环境和生态的惨痛教训。     4.理顺农民小康、藏富于民与国家复兴的关系。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向城市化转型的过程中,我国浙江地区的发展模式是可借鉴的。目前,浙江农民人均收入中八成以上来自工资和家庭经营,工资性收入对现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另一方面,浙江在加快城市发展的同时,注重农村发展。其农业已由传统农业转变为生态高效农业,来自浙江省农办的数据显示,2008年,
本文档为【农业经济问题集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70311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95KB
软件:Word
页数:29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1-06-23
浏览量: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