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12年国考申论热点剖析

2012年国考申论热点剖析

举报
开通vip

2012年国考申论热点剖析申论热点剖析 热点一:统筹城乡发展 (一)时政背景 一场被誉为 “试图改变中国农民命运”的试验正在成都进行。2007年6月7日,国家批准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其核心就是要破除城乡二元体制,让农民享有和城镇居民一样的权利和发展机会。 “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以此为主题,就是要着力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坚决防止在统筹城乡中忽视和放松“三农”的倾向显现抬头。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70%的人口在农村,如...

2012年国考申论热点剖析
申论热点剖析 热点一:统筹城乡发展 (一)时政背景 一场被誉为 “试图改变中国农民命运”的试验正在成都进行。2007年6月7日,国家批准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其核心就是要破除城乡二元体制,让农民享有和城镇居民一样的权利和发展机会。 “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以此为主题,就是要着力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坚决防止在统筹城乡中忽视和放松“三农”的倾向显现抬头。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70%的人口在农村,如果农村农民富裕不起来,就不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前我国社会已从总体上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历史新阶段。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五个统筹”的发展理念,并将“统筹城乡发展”放在首位。从根本上讲,就是要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公平对待农民,使农民获得平等的教育、就业、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权益,提高农民的社会地位,让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二)为什么会产生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1.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贫富差距拉大。从增幅来看,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贫富差距呈进一步扩大趋势。有关数据显示,城镇居民2009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03年增长了103%,增加额高达8703元;而农村居民2009年人均纯收入比 2003年仅增长 96%,增加2531元。200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3.23倍,2009年则扩大到3.33倍。2007年城乡居民收入比扩大到3.33∶1,绝对差距达到9646元,是改革开放以来差距最大的一年。 2.人口流动加快,城市功能压力加大。有关数据显示,进城农民工由2004年的1亿增加至2008年的1.4亿,年均增长10%,2006、2007、2008年增幅分别为 11%、14.5%、15.1%,农村人口流动呈加快趋势。这种状况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很可能诱发社会不稳定因素。 3.财政资金投入不足,农村公共服务落后。目前,在教育、医疗、培训、就业等方面,国家对农村的资金投入明显不足。由于基础教育薄弱、师资队伍素质偏低等,农村地区的教育条件普遍比较落后。2009年全国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总数达3114亿元,其中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拨款为990亿元,占31.79%,但这一比例与占全国 69.91%的农村人口相比,相差甚远。虽然近年来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得到很大改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正在建立,但由于农村卫生投资比重不高,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医疗卫生管理和服务跟不上,导致部分农民得不到有效的健康保证,农民看病难、看不起病的现象普遍存在。有关数据显示,2008年末,占全国69.91%的农村人口仅享有20%的医疗资源;全国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为城镇是5.41人,而农村仅2.21人。 4.农村金融普惠率低,农民享受金融资源不充分。根据中国银监会提供的数据,全国2009年6月末还有2945个乡镇没有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其中708个乡镇没有任何金融服务。目前,“三农”贷款门槛过高,农民贷款难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5.农村社保体系建设滞后,农民公共保障水平低。当前,农村保障体系建设严重滞后,总体上难以满足整个农村社会的需要。如养老保险,2009年中央财政用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补助支出高达410亿元,但真正落实到农村的微乎其微,绝大多数农民根本享受不到;进城农民工参加城镇医疗保险比例偏低,虽然参保人数达到4335万,但实际参保率不足 20%;按 94%的平均参合率计算,全国至少还有5400万农民未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城市居民享有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城镇低保等多种保障机制,社会保障覆盖面基本上达到了100%。 (三)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几个认识问题   1.城乡一体化就是城乡一样化。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一样化,共同发展也不是同步发展。城市和乡村有许多不同之处,并且有本质的区别。实现城乡一体化,根本目的是为了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实现城乡融合,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而不是为了城乡一样化。城市与乡村各有特点、优势、地位、功能、作用,同时又相互依存、互为补充、不可替代。城市和乡村应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共同繁荣。统筹城乡发展不只是修几幢楼房、盖几家医院、修几条马路,必须注重制度保障工程,加快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并轨,让农民享受和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发展农村文化体育和公共卫生事业。农村居民的就业、医疗保障、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这个庞大的“软件”建设也要跟上。 2.新农村建设可以替代城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与建设新农村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二者的内涵、本质,在国家建设和发展中的地位、功能、作用、意义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城乡一体化是我国为了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而实施的重大战略,它是解决城乡关系和工农关系的,解决的是城乡建设与管理的制度、体制和机制问题,采取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措施,根本目的是为城乡提供平等的发展权力和发展机会,使城市和乡村、市民和农民共享发展成果。城乡一体化包括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四)如何统筹城乡发展? 1.统筹城乡规划建设。即改变目前城乡规划分割、建设分治的状况,把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统一纳入政府宏观规划,协调城乡发展,促进城乡联动,实现共同繁荣。 2.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以工业化支撑城市化,以城市化提升工业化,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 3.统筹城乡管理制度。建立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就业制度、户籍管理制度、教育制度、土地征用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给农村居民平等的发展机会、完整的财产权利和自由的发展空间,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 4.统筹城乡收入分配。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改变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城市偏向,进一步完善农村税费改革,降低农业税负,创造条件尽快取消农业税,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支持力度,加快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建立城乡一体的财政支出体制,将农村交通、环保、生态等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都列入政府财政支出范围。 5.出台农村土地流转办法。第一,要夯实土地流转的基础,即对农村土地、农村房屋全面确权颁证,做到产权明晰,归属清楚。第二,要坚持“两个不改变”的前提条件,即农村土地流转“不改变农村土地所有权、不改变农民耕地承包权”,切实保护好农民的权益,防止农民永久失地。第三,尽快出台农村土地流转的具体办法。一是明确流转方式,二是建立流转平台,三是建立土地流转激励机制,四是探索土地流转市场定价办法。 6.逐步放宽城市户籍管制。建议按照权利义务对等的原则,逐步剥离附属在户籍制度上的城乡不平等待遇,渐进式放宽城市户籍管制。第一,以在当地有合法住所(租房也行)为条件核发“居住证”,准许常住登记。持证者享有同等的选举权、就业权、初级卫生保健,参加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等基本权利和公共服务。第二,根据社保参保年限或缴税年限,确定能否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保障性住房等社会救助资格。第三,根据学籍年限和监护人参保年限,确定能否享受高考、特殊行业准入(主要针对大城市、特大城市)等与户籍严格挂钩的资格。 7.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功能。一是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二是积极开办政策性农业保险。三是探索农村产权直接抵押融资。四是努力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普惠率。 8.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和其他公共服务的投入。设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险、农民工综合保险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基金,让农民“老有所养”;设立农村儿童住院互助金,提高新农合补贴标准,扩大补贴面,让农民“病有所医”;适当提高农村最低生活补贴标准,让农村贫困人口“低有所保”;对农民自建住房和农房改造实行补贴,让农民“住有所居”。实行农村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提高农村教师补贴,扩大“两免一补”范围,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9.完善与统筹城乡发展相配套的法律法规。随着统筹城乡发展工作的不断深入,现行法律法规的一些规定已经成为制约统筹城乡发展的“瓶颈”。建议对不适应统筹城乡发展的法律法规进行修改。第一是修改完善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相关法律,为农村土地、房屋等流转提供法律依据。第二是修改完善担保法、物权法等法规,赋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地位,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用于贷款抵押提供法律支持。第三是修订《户口管理 条例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pdf信访条例下载信访条例下载问刑条例下载新准则、条例下载 》,为破除二元化户籍管理体制,实现城乡人口自由流动提供法律依据。第四是建议制订《民间借贷管理条例》和《投资社区法》,规范民间借贷行为。 (五)重要论述 中国城乡之间的巨大差距,不是一朝一夕一形成的,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消除的。要有敢于面对现实,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勇气和智慧。这里的关键是要有统筹的思维和协调的举措。不要把对农村的扶持政策和鼓励城市快速发展对立起来,而应在制订城市发展战略时充分考虑如何带动农村发展的问题,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努力实现对城市繁荣的支持和服务,谋求共赢,实现共荣。  统筹的思路,就是要统筹规划、统筹管理、统筹公共资源分配,坚定不移地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这对已经习惯了城乡二元治理方式的地方政府来说,无疑是一个崭新课题。如何深入领会统筹的丰富内涵,把握统筹的精神实质,形成新的工作方法和政策措施,是对执政者执政智慧和能力的全面考验。 没有广大农民的普遍小康,没有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整个国家发展进步的基础就会不稳,实现全面小康和高水平小康的战略目标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事关改革开放大局,在这个根本问题上不能只算GDP贡献率一本账,更要算改革发展稳定全局这本大账。 热点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 (一)时政背景 7月16日至18日,温家宝总理在陕西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考察时叮嘱科技人员:要永远记着,高技术是买不来的,必须靠我们自己。总理一番话,既点出了自主创新是何等重要,又涉及如何进行自主创新的问题,单纯依靠“买”的技术是靠不住的,自身的创新能力没有激发出来,最终得不到也搞不出真正的高技术。 我们依靠“买”技术,有过沉痛的教训。据报道,2003年,作为国内行业老大的河南安阳彩色显像管玻壳有限公司,以5000万美元的“便宜”价格将美国彩电玻壳领袖康宁公司9条生产线尽数拿下,一跃成为玻壳业的“世界第一”。然而,在电视生产技术的第三次革命――数字高清技术代替模拟技术后,买来一堆“破包袱”的安彩很快出现亏损,2007年就已申请破产还债。而与此同时,康宁公司转向液晶显示器LCD用玻璃的生产,不仅走出了困境,而且还成了世界最大的LCD用玻璃生产商。近些年来,类似安彩这样的企业“跌跤”事例还有不少。它们一次次地说明,依赖买来的技术而不自主创新,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往往是以牺牲企业长远发展为代价。 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来,自主创新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自主创新工作,胡锦涛总书记在工厂、在企业、在科研单位考察调研时,所到之处无不反复强调、再三叮嘱,“始终把自主创新作为企业的生命”,言犹在耳。 要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战略目标,唯有创新,才有出路。 (二)我国自主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1.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我国产业技术中的核心专利技术少。我国近半数发明专利申请来自国外,其中绝大部分集中在移动通讯、无线电传输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在高技术领域,美国、日本拥有的专利占世界专利总量的90%左右,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仅仅占有10%左右。由于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我国工业生产所需的大量技术装备,特别是高端产品主要依赖于进口,技术受制于人,成为我国产业进一步发展和进入国际市场的瓶颈。 2.引进技术消化再创新能力薄弱,引进技术没有与自主创新和提高产业竞争力结合起来。我国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长期缺乏足够重视,只引进而不消化吸收,成为产业技术进步的一个老大难问题。2004年,大中型工业企业投入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经费比例仅为1∶0.15,而日韩两国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比例均保持在1∶5到1∶8左右。近几年,一些重点产业用于消化吸收的经费还有相对下滑的趋势。由于消化吸收经费投入明显不足,导致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薄弱,严重影响了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3.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形成。我国企业创新能力已经有了较大提高,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然薄弱,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总体上看,我国企业研发投入不足,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仍比较薄弱。大中型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0.7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只有0.56%,99%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只有万分之三的企业拥有核心知识产权。同时,企业之间科技资源低水平重复严重,同一课题,重复立项,重复投资。在基础性研究、行业共性技术研发方面,企业间没有广泛建立和形成技术创新的战略联盟或协作关系。 (三)关于自主创新的几个认识问题 1.是不是只有自己研发才叫自主创新? 创新是从外界引入或者在内部产生某种新事物而造成有益的变化。创新分三个层次,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其中,技术创新分为跟随创新、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而跟随创新包括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因此,引进消化吸收他国的技术本身就是自主创新的一个方面。事事皆由自己研发,被华为总裁任正非称为自主创新的“幼稚病”。他断言:在进入一个领域前,如果新开发量高于30%,不仅不是创新,反而是浪费,只会提高开发成本,增加产品的不稳定性。 既然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为什么还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因此,有人认为,政府主导作用是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干预。 这种看法是不对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政府应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主导作用,但不能取代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政府一般只对关乎国家安全的极少数重大创新投资项目负责,而更多的是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创造良好的市场与政策环境,如制定一系列激励自主创新的方针政策、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或服务等。具体来讲,政府的主导作用主要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在:促进有关国家技术创新的法规的制定和完善,以保护和规范企业的创新行为;制定一系列鼓励和支持自主创新的具体政策措施,如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实施促进创新创业的税收和金融政策、实行政府采购等;保护知识产权,促进创新要素的流动,调节各创新主体之间的关系;加强自主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对涉及产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大自主创新项目进行筛选、整合与投资;等等。 3.自主创新必须在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后进行吗? 自主创新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但这并非自主创新的充分必要条件。深圳许多像华为那样的科技型、创新型企业,在发展的每个阶段都非常重视技术、专利的研发、交易和积累,使企业得以不断累积、发展壮大。这一点,正是来源于对市场经济精神的深切体认。市场经济,是一种社会分工高度细化的经济形态,既讲竞争,也讲合作。技术、专利作为一种特殊资本,朝着获益最大化的方向努力,乃是其天然的本性使然。与此同时,技术、专利彼此之间也只有通过在企业之间的合理流动而不断交汇,才能碰撞出更加灿烂的创新火花。以“规模门槛”作为自主创新的起点,既不可能,也不现实。 (四)如何解决我国自主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政府应积极营造企业科技自主创新的良好环境 1.确立并不断巩固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企业都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一百多年来,世界上对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技术几乎全部源自企业。发达国家80%的科研工作是在大企业中完成的。在美国的全部研发经费中,企业占近70%,政府只占30%左右。借鉴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我国各级政府必须从战略上确立并不断巩固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根据我国自主创新的现状,紧紧围绕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推动科研院所及高校的体制与机制改革,并通过政策引导,使大学、科研院所的科技力量集中围绕企业的需求进行研究开发,支持和鼓励更多的科技资源向企业流动。 2.充分发挥企业家在科技自主创新中的关键作用。发明是技术专家的事,创新是企业家的事。企业家是创新活动的核心,企业家在自主创新之中的制度、技术、管理等各项创新中,均起着非常关键、他人无法替代的作用。因此,各级政府一要大力培养造就和弘扬企业家精神,造成尊重企业家、支持企业家、热爱企业家的良好社会氛围。二要制定并实施相关政策,切实维护企业家的各项合法权益,强化企业家作为自主创新活动的核心地位,充分发挥企业家在自主创新中的关键作用,从而吸引和培育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的企业家。 3.加大对科技自主创新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各级政府要通过完善的政策支持,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开发投入。为此,一要降低企业的税收和各项社会负担,以逐步提高企业研发经费占其销售收入的比重。二是要加大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的幅度,加快培育科技创新的资金市场,调动和引导社会资金,多渠道、多方式增加对企业研发活动的投入,尽快实现研发费用与GDP同步增长。三是在一定条件下,政府要优先采购本国企业开发的产品。四是要重点支持一批技术先进、能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化前景良好的高新技术企业;要对已经认定的国家级和省市级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国家工程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给予资助;要安排专项经费,鼓励企业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资助企业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与此同时,要加大企业自主创新的金融支持力度,也就是要建立功能完备的、高效的金融支持系统,探索并形成各种自主创新的金融支持机制。 4.进一步加大保护知识产权工作的力度。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大保护知识产权工作的力度,要把确立和完善以保护知识产权为核心的相关政策法规,作为推进自主创新的一项重要工作来做,不但要制定与实施相关的法律、法规,而且要进一步做出细化的规定,增强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增加其透明度,从而提高执法水平。深圳市在全国率先制定并实施了《无形资产评估管理办法》、《技术成果入股管理办法》等地方法规,较好地解决了知识产权的归属、利益划分等方面的问题,充分调动了广大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进了企业自主创新。 企业要牢固树立自主创新理念,全面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企业自主创新是国家自主创新的基础与核心,离开企业自主创新,国家自主创新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泉。 1.以市场需求引领自主创新,全力落实自主创新的战略目标。 企业要在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的指引下,牢固树立以我为主的思想,以掌握核心技术、发展壮大知识产权储备为宗旨,正确处理引进先进技术和自主创新的关系,把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等三类创新实现形式有机结合起来,有效整合创新资源,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2.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培育高素质创新人才队伍。 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是企业实施自主创新的可靠组织保障。我国的大中型企业都应建立健全企业技术研发中心,有条件的小企业也要设置精干的研发机构,尚不具备条件的小企业也要有专人负责创新工作。在企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新"的良好风尚,在物质激励方面,要从改革分配制度入手,按创新贡献的质和量,给予科技人员公正的回报,提高他们的工资、福利待遇,给他们提供学习深造的机会等等,激励科技人员为实现企业价值和自身价值,充分发挥出自己的创新主动性和积极性。 企业要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高效机制,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等多种有效办法,培育高素质的创新人才队伍,同时为创新人才施展聪明才智创造机会和提供舞台,还要广泛吸引从事自主创新的国内外各类人才到企业工作,形成人才积聚效应。 3.创建自主、开放、创新的企业文化。文化创新是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自主创新的企业文化,既能增强员工的创新激情,齐心协力地创造出自主的、人性化的、和谐的、宽松的创新环境,也能将广大科技人员团结在企业自主创新目标之下,拧成强大的创新力量,取得完全属于自己企业的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我国企业必须加强以“创新”为核心价值观的企业文化建设,创建自主、开放、创新的企业文化,创造出像宝钢集团那样的"人人是创造之人,时时是创新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的创新文化氛围。 4.加强专利的管理和保护工作在专利管理。一是对短期内无法拥有核心专利的技术,企业要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开发出围绕原核心专利的应用技术专利,并形成对原核心专利的包围网,通过交叉许可,取得发展的空间。二是对已由国外公司成功研发并已申请专利的核心技术,而此技术又与国内正在迅猛发展的产业密切关联,企业要在许可的条件下,采取跨国收购的方式,将竞争对手的专利权全部购买下来以独占市场。三是密切注视市场上新的技术动向,密切注意新技术对市场的潜在影响,分析新技术与本企业现在产品结合可能产生的效应。 5.积极参与国内外行业标准制定。行业技术标准是以市场为目标的技术创新的制高点,只有成为行业技术标准中的组成部分,才能充分发挥技术创新的经济价值。为此,我国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应有专门的标准研究人才,了解和分析技术标准发展动态和需求,引导企业技术创新与产品开发。同时,企业应积极探索将自有技术创新专利融入国际国内标准体系,使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逐渐和国际接轨。 (五)关于自主创新的重要论述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大对自主创新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 热点三:打造人才强国 (一)时政背景 大连重工集团“天价技工”王亮,为企业创造直接效益2000余万元,带出了10名本科学历的高徒;农民工巨晓林,先后研发和革新工艺工法43项,创造经济效益600多万元。一个人的力量,却为社会创造出巨大的财富。如果多一些这样的人才,打造“人才强国”之梦将不再遥远。 今年5月25日至26 日,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 年)》颁布,“世界人才强国”成为未来10年的核心目标。强调要全面落实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各项战略任务,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我们党根据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继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之后作出的又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是强国之本。拥有怎样的人才资源,决定一个国家的未来。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硬实力、软实力,归根结底要靠人才的实力。当今时代,综合国力竞争的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谁掌握了人才竞争这个关键,谁就能永续发展、长盛不衰。培育好、开发好、利用好人才这个第一资源,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生动局面,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才工作关键而紧迫的任务。 (二)要实现人才强国战略,还存在哪些问题? 1.人才短缺尤其是高素质人才短缺依然突出。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我国的人才资源总量已近1.14亿人,居世界第一位。然而,相对于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而言,人才队伍总量不足的局面仍未根本改变。装备制造、生物技术、航空航天、金融财会、国际商务、生态保护、能源资源、农业科技等经济重点领域及教育、政法、文化、医药卫生、防灾减灾等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的专门人才紧缺严重。高科技创新型人才十分匮乏,结构性人才短缺较为突出。而与此同时,国内招聘会上却人山人海,成千上万的求职者为工作愁眉不展。供不应求与人才过剩的矛盾成为制约我国人才资源发展的症结所在。 2.我国的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全球性的新型人才危机已经拉响警报,人才的大量外流令众多国家担忧,而我国同样面临这一问题的困扰。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7年全球政治与安全》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指出:“中国流失的顶尖人才数量居世界首位。截至2008年,中国已经派出近140万名留学生,居世界之最,而归国留学人员不到三成,滞留在海外的留学生超过百万。”美国《科学》杂志甚至把清华、北大称为“最肥沃的美国博士培养基地”。2010年6月2日的《南方周末》刊发长篇报道,认为新世纪的中国移民潮引发了“社会中坚阶层的集体流失”。更令人担忧的是,中国流失的往往是最出类拔萃的高层次人才,这些由中国付出巨大教育成本培养出的人才,在科学、教育、经济等领域,为移居国贡献力量、创造价值,对急需发展人才的中国而言,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损失。 3.我国的人才机制依然存在诸多缺陷。人才体制机制不够灵活,较为死板,导致不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的需求存在结构性矛盾,导致人才紧缺与人才浪费并存;人才评价选拔中唯学历、唯职称、唯资历、唯身份的“四唯”现象的大量存在,使得对人才的评价发生扭曲,严重地影响了人才战略的贯彻实施;而户籍管理、社会保障等因素,阻碍了人才的合理流动,成为人才配置的较大阻碍;我国的人才激励保障不足,收入分配格局有待进一步调整。人才资源开发投入不足,人才结构和布局在产业、区域、城乡之间失衡。制度性的障碍束缚着我国的人才发展,导致我国人才发展总体水平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4.人才资源开发投入不足。人才的开发,要有一定的培训教育资金作保证,人才的开发程度受资金的投入所制约,创新人才投入机制,加大对人才开发投入的力度是当务之急。人才发展投入的优先地位还未确立:首先是国家对人才发展的投入不足,2007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仅为2.86%,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其次是市场对人才投入的基础性配置作用尚未有效发挥,非政府投入的积极性不高。 (三)关于人才强国战略的几个认识问题 1.“人才大国” 等于“人才强国”?过去60年,中国实现了从世界“人口大国”到“人才大国”的跨越式发展。1949年全国80%的人口是文盲半文盲,大学文化程度人口只占总人口的0.034%,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数为1年左右。到2009年,全国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接近9年,已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不足7年),相当于1949年的9倍;全国大专及以上人口达到9830万人,相当于1949年的531倍。 我们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虽然我国人才规模居世界首位,但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仍然很大,与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的巨大需求仍不适应,我们离“人才强国”还很远。在日益经济全球化、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人才竞争优势仍不突出。我国人才发展总体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人才创新创业能力不强,人才资源开发投入不足。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愈演愈烈的国际人才竞争,我国必须实现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强国转变。 2.只有具备较高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的人是人才。 什么是人才?在当代中国,只要具有一定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作出了积极贡献,都是党和国家所需要的人才。要破除唯学历、唯职称、唯资历、唯身份的观念。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十分宏大的事业,需要不同层次的各类人才各展所长为之奋斗。我们的社会,“行行出状元”,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各个岗位,都能够产生人才。现在有些地方和单位的领导一谈人才,只注重专家、教授、学者等高层次人才,而忽视发挥其他层次各类人才的作用。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正因为如此,中央提出要以培养造就高层次人才为抓手,建设一支门类齐全、梯次合理、素质优良、新老衔接、充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宏大人才队伍。我们既要重视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也要重视其他层次专门人才队伍建设;既要把高层次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好、保护好、发挥好,也要充分发挥其他层次专门人才的作用。 (四)如何培养、使用和选择人才 1.优化人才成长与发展环境。环境好则人才聚,人才聚则事业兴,事业兴则人才旺。人才资源是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最宝贵的资源,人才环境是造就人才和充分发挥人才能量的客观条件。人才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人才的成长、人才作用的效率和人才的地位作用。人才环境的建设和优化是人才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的人才环境,激发人才的创造活力,促进人才的和谐发展,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优化人才政策环境、用人环境、市场环境和成长环境,以先进的理念营造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新环境。实施有利于科技人员潜心研究和创新的政策。当前,一些科研人员不能做到潜心研究和创新的现象较为普遍,或疲于跑项目、争经费,急功近利;或论文造假,作风浮躁,或因后顾之忧牵扯精力、无心钻研。究其原因,在于国家对科研单位的稳定支持与竞争性支持比例失当,对科研工作和科研人员的评价体系不够科学,国家对科研单位的职责使命未加以明确。 2.改革人才管理体制,拆除人才条块分割、部门分割等“围墙”。使各路科研力量形成合力,让各方英才有用武之地。政府和企业等用人单位以及人才个体,应积极投身市场,以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来看待人才的价值,发挥人才的作用。特别是政府对人才资源的管理模式,应向价值化、间接化、信息化管理方向转变;国家和企业等用人单位以及人才个体之间的关系,应是法制化、公开化、动态化和契约化的平等关系。 3.建立健全社会化保障体系。人才个体的社会福利应由身份决定的“职位分享型”向社会化保险方向转变。根据当前的实际,应大力发展各类社会保障事业,并创造条件向统一的面向各类人才的社会保障体制过渡,建立覆盖面广、功能齐全、各方合理负担、社会统筹管理的社会保障体系,为保障各类人才的生活、协调聘用关系、维护社会稳定提供经济保证,使各类人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享用到一定的稳定和安全。 4.加大人力资源开发资金投入。发挥政府在人才资源开发投入上的导向作用,设立人才开发基金,“对短缺人才、拔尖人才、科技人才”加大投入,确保人才开发资金。发挥用人单位投资的补充作用,实行“有偿培训,用人有偿”的制度,搞好高校科研的合作,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对人才资源开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努力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人才资源开发新局面。 5.构建统一开放的人才市场体系。全面推进机制健全、运行规范、服务周到、指导监督有力的人才市场体系消除人才市场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促进人才市场与劳动力市场的联网贯通。探索政府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经营性与公共人才服务分开,加大体制改革力度,实现管办分离、政事分开。鼓励人才中介机构强强联合,向专业化、产业化、信息化方向发展。努力形成政府部门宏观调控、市场主体充分竞争、行业协会严格自律、中介组织提供服务的运行格局。 6.实施促进人才发展的公共服务政策。1983年,我国首个人才服务机构——沈阳市人才服务公司成立。发展至今,各类人才服务机构覆盖全国,提供人事 档案管理 财务及档案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培训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制度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人事档案管理制度范本 、人事代理、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才交流信息发布、专家和留学人员服务、职称评定、人事考试等种类多样、数量庞大的人事人才公共服务,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我国的人才公共服务也存在诸多弊端。如公共服务机构职能定位不清;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单一;服务能力不强,创新服务较少等。人才公共服务是人力资源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才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服务,营造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是人力资源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 (五)重要论述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人才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强调切实做好人才工作,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保证,是确立我国人才竞争比较优势、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支撑。 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人才是根本。要为人才成长创造良好条件和环境,不拘一格选拔人才。要善于发现人才,用人所长,不能求全责备,让各类人才和全体劳动者、建设者才尽其用、各得其所。要在实践中锻炼和培养人才,让他们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增长才干、建功立业。要创新人才发展体制,坚决破除一切不利于人才成长、人才流动、人才使用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性障碍,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人才发展体制和机制。 热点四:坚决抵制“三俗”文化 (一)时政背景 “我们向全国媒体从业者发出如下倡议:切实强化媒体的责任意识……”在9月16日上午于石家庄举办的“责任媒体”高峰论坛上,30多家媒体和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共同向全国媒体发出“牢记社会责任,坚持正确导向”的倡议,呼吁加强行业自律,拒当低俗文化的传播者。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李伟在倡议书签字仪式上表示,大众媒体应承担起社会责任,旗帜鲜明地抵制“三俗”之风,提供优质的文化服务,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 在此一个多月前的7月2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引导广大文化工作者和文化单位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这是近年来中央最高层首次明确强调抵制“三俗”之风,一场新的“道德运动”正在掀起。“责任媒体”高峰论坛,正是新闻媒体从业者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这个集体学习的讲话精神。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的讲话经媒体报道后,得到了全社会的支持和拥护。一方面说明淫秽色情、网络恶搞、恶意诽谤、网络暴力、炫富拜金等低俗甚至恶俗的文化现象,已呈愈演愈烈、愈演愈滥之势,超出了大多数人的容忍范畴,是新形势下制约文化体制改革与发展的瓶颈,净化文化市场、抵制“三俗”之风已是迫在眉睫,非抓不可;另一方面传递了中央高层正视现实、顺应民意、强力整治“三俗”文化的坚强决心。 治理“三俗”文化,此举既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鼻息相通,也与中国综合实力的提升密切相关,更与正在构建中的一个和谐社会所需的文化多元、人心向善、大爱无边的民风与国风车驾同辕。有专家指出,为了小康社会的早日实现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反“三俗”的现实重要性和时代紧迫性都不可低估。 (二)产生低俗文化的原因是什么? 针对低俗文化产生的原因,文化部部长蔡武认为: 一是市场导向的负面影响。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追求商业利益最大化,以最少的付出获取最大的经济报酬成为一种价值追求。这是市场规律的体现,但也不可避免对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产生影响,期望一夜暴富,浮躁风气、快餐式创作流行起来,这些因素不可避免地对艺术创作产生消极影响。 二是受全球艺术发展趋势的影响。西方发达国家发端的由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从严肃艺术向娱乐文化发展的倾向影响越来越大,并迅速向新兴国家、发展中国家扩展。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同时出现低俗化、庸俗化的东西。 三是文艺批评流于形式,助长了低俗化的趋势。目前,文艺批评状况堪忧,健康的、正常的文化批评式微,对低俗、消极、混乱等不健康不正常现象不进行客观批评,或不痛不痒,击不中要害,批评缺乏针对性、实效性、公正性和权威性,有的甚至在利益驱动下作托,助长了低俗之风的泛滥。 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宣部副部长孙志军在中央外宣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在文化改革发展实践中,总体情况是好的,主流是健康的,但确实有个别企业,包括媒体,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出现了庸俗、低俗、媚俗的现象,其有四个主要原因:一是为经济利益的驱动,二是法制不够健全,三是管理不够到位,四是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 (三)关于低俗文化的几个认识问题 1.需求论。有人认为低俗化是“客观存在,大众需要”。持此一思想的人认为,既然文化中的低俗现象客观存在,又不可能消除,那就索性对此问题抱以宽容的态度,听之任之,允许它“合理”存在。 需求论者不仅没有意识到当下时代严重的文化生态危机对未成年人所造成的巨大伤害,更没有意识到与欲望的放纵、感性的泛滥相对的欲望的节制、理性的重建对于人成为一个全面的人的意义。 2.自由论。有人认为低俗化是“自由选择,不容干涉”。持此一思想的人认为,在文化选择与生活方式上,无论高尚还是低俗,个人都有自由选择的权利,旁人无权干涉,政府更无权干涉,你一干涉,就是干涉了我的自由权。 自由是在“自律”限制下的自由,是讲“责任”的自由。个人在主张自我言行自由的同时,必须要不以作践人类所共同认同的价值、理性、风化、道德、伦理、法律、公序、良俗等为前提。在一个良好的公民社会里,作为社会人的一切行为都必须限制在这个社会的法律和契约的公共性框架中。 3.艺术论。这种认识的人宣称,低俗化是“艺术追求,无可厚非”。持此一态度的人认为,当代文化中的一些低俗内容(诸如人体摄影、行为艺术以及小说、影视艺术、文艺演出中的裸体展示、情色描写、性渲染、暴力、粗语脏话等内容)是艺术表达的需要和必要,是不能被视为低俗化的。 此种看法似乎也不无道理,但我们所面对的多是低俗的“艺术”,而不是艺术的“低俗”。是艺术还是低俗?表面上只是毫厘之差,但精神上还是有霄壤之别的。判断一个作品是艺术还是低俗,不是孤立地看具体的细节,而是看整个作品的“气场”。 (四)如何治理“三俗”文化? 1.抵制“三俗”,首先必须解决概念问题,即什么是“三俗”,它们的标准是什么,尺度是什么。我们现在讲“三俗”是“庸俗、低俗、媚俗”文化,这只是一个提法,不是完整的定义,因而不能指导我们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有效地区分哪些是应该抵制的“俗”,哪些不是。我们应该反对的“俗”文化与通俗文化、大众文化、民间文化、非主流文化的关系如何界定。中央提出“反三俗”,是一个高瞻远瞩的治理方略,反映了高层领导人对这一问题的重视。我们要将“反三俗”落到实处而不至于使其停留在口号中,仅讨论“庸俗、低俗、媚俗”还远远不够,当前迫切的任务是清晰地界定什么是应该反对的“俗”,清晰地界定“三俗”是做好抵制“三俗”工作的前提,学界和业界应该共同致力于界定可操作性的“三俗”的概念,用以指导实践。 2.抵制“三俗”,必须讲求科学的方法,即采用文艺批评和文化批评的方法,按照文化发展规律办事。文化领域不存在绝对的定律,有害的“俗”和有益的“俗”之间的区划亦非常微妙,唯有采用文艺批评和文化批评的方法方能找到破解之道,这是在抵制“三俗”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的方法论。 3.抵制“三俗”,必须建设好主流文化。我们须认识到,“三俗”文化之所以存在,与它有一定的受众市场密切相关。如今我们抵制“三俗”,它们的受众市场便出现了真空,这对于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主流文化来说,是一个大好机会。因此,必须把抵制和文化建设结合起来,用先进文化去占领“三俗”文化原来的市场,并引导人民大众积极接受和分享这些先进文化,实时巩固抵制“三俗”的成果,顺势推进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建设。主流文化要在当代中国发出响亮的声音,还有一个关键问题是增强主流文化的魅力,提升其吸引力和感染力,以真正赢得观众的喜爱。在此方面,应强调精品意识、市场意识和创新意识。 所谓精品意识,就是在主流文化经典的打造上要体现与时俱进、精益求精的追求。2008年,中国气派的“奥运文化”,以传统文化融合现代理念,强势出击,赢得世界瞩目,尤其是北京奥运会大气磅礴的开幕式,将中国特色的奥运文化推向世界的舞台,令世人震撼;2009年,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文化盛宴中,《复兴之路》等一批文艺精品将宏大的主题与全新的艺术探索相结合,在赢得各阶层观众青睐的同时,突出了主旋律,体现了主流文化的无限魅力。 所谓市场意识,就是在主流文化产品的生产中,要加强对当代文化市场运作规律的把握和运用,这是主流文化获得旺盛生命力的重要前提。近年来,以江西“红歌会”等为代表的重温红色文化经典现象引起各界关注。“红歌会”将红色文化内涵与当代市场运作相结合,给那些耳熟能详的红歌提供了万众瞩目的时代舞台,在讴歌革命传统、重温崇高理想、传播优秀文艺的同时,收获了令人欣慰的收视率,取得了双重的成功。其巨大的影响力引起各省同行的竞相效仿,有的甚至来争夺“红歌会”品牌,这也从另一方面体现出这一探索的价值,其有着值得期待的前景。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具有巨大导向作用的中宣部“五个一工程”评奖中,也提出了对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要求。围绕着这一标准,突出了市场的评价作用,这一调整是富有深意的。 所谓创新意识,就是在主流文化打造中要突出创新的意识、开放的心态。这一点在流行文化风靡全球,新媒体、新技术层出不穷的当代显得尤其重要。事实上,近年来主流文化在许多领域进行了令人欣喜的探索,其经验值得认真总结。比如,2009年央视春晚上一展风采的“英伦组合”令所有的观众惊讶不已。这是一个横跨流行音乐与民歌、通俗与高雅的大胆而成功的“混搭”。当盛装的宋祖英出现在流行歌手周杰伦身旁,当优美的民歌旋律与鲜明的流行节奏交织一处,让人耳目一新。事实上,以宋祖英与周杰伦搭档演出,这原本是个源于网络的创意,但春晚编导团队却从中发现了其雅俗共赏的巨大吸引力和实施的可能性。于是,两位重量级歌手“顺应民意”,真的以如此组合现身春晚舞台,结果是出奇制胜。这是一种迎合,但这种迎合是基于对主流文化内涵的深刻把握的主动的探索。当代中国主流文化在流行文化的挑战面前放弃守势,以更为活跃和主动的姿态进入到一个无限宽阔的新天地,在这里,主流文化将展示出巨大生命力和影响力。 4.抵制“三俗”,还必须从制度建设入手,建立健全长效机制铲除滋生“三俗”文化的社会土壤。从“三俗”文化风行的现状观之,抵制“三俗”任重而道远,一场运动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制度建设和体制变革才是根本保证。在制度设计和体制革新上,如何建立健全一套既能够遏制“三俗”文化滋长又能够开创文化建设新局面的长效机制,是我们需要积极探索的课题。 5.抵制“三俗”,大众传媒必须有所担当,勇敢地走在前列。这是因为,在当前的“媒介化社会”,大众传媒作为社会重要的信息提供者和公共舆论平台,是“三俗”文化重要的传播渠道,对“三俗”文化的扩散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更有甚者,部分不负责任的媒体生产的媒介内容本身就属于“三俗”文化之列。因此,抵制“三俗”,大众传媒必须反思自身的作为,起到带头作用。 对于传统大众传媒如报纸、广播、电视等来说,要把“三俗”文化拒之“关外”,绝不可以为了经济利益,打着满足受众需求的旗号为“三俗”文化开“绿灯”。这要求媒介组织和媒介从业人员必须勇敢地承担社会责任,不为组织或个人私利而置社会大众的福利于不顾,坚决地在媒介中拒斥“三俗”文化。 对于作为新媒体杰出代表的网络媒体来说,由于它营造的网络传播平台使其成为“三俗”文化的“大本营”,因而,它抵制“三俗”的任务尤其繁重。由于传统大众传媒中的“把关人”在开放的、匿名的网络世界里难以发挥作用,网络媒体的把关模式是网民“自我把关”,每个网民自己决定接触以及传播的网络媒介内容,把关效果较差,给“三俗”文化以可乘之机。因此,网络媒体抵制“三俗”,不仅网络媒体组织(网络公司和网站等)要大力作为,而且还必须注重提高网民的“自我把关”水平。针对后者,行之有效的做法是提高网民的媒介素养。所谓媒介素养,指的是受众对媒介信息进行正确分析、评价与应用的能力,以及利用媒介的能力。广大网民通过提高媒介素养,能够提高“自我把关”水平,培养辨别“三俗”文化的能力,从而为主动与“三俗”文化“绝缘”,抵制“三俗”文化扩散创造主观条件。 (五)重要论述 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真正从群众需要出发,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优良传统,吸收借鉴世界有益文化成果,推出更多深受群众喜爱、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精品力作。要引导广大文化工作者和文化单位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三贴近”原则,坚持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推出更多面向群众、面向基层、面向市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精品力作,培育更多德艺双馨、深受人民群众欢迎的优秀文艺工作者特别是名家大师,最大限度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 热点五:建设服务型政府 一、时政背景: 2009年5月,唐山市将22条政务服务热线整合为12345“一号通”,到今天,这条热线已经受理市民投诉40余万件次,办结率达99%,抽查回访群众满意率达96%以上。“一号通”被群众称为“24小时不下班的服务型政府”。唐山市“一号通”的实践是各级地方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举措的缩影。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新时代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人民的庄严承诺,而以重塑政府与人民关系为使命的服务型政府,就是兑现这个承诺的实际行动。 2004年,国务院发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任务。纲要开启了服务型政府法治化建设的先河。随着纲要的发布,服务型政府建设在各地陆续启动。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要“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明确:“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服务型政府建设开始提速。 2010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提出要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同时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服务型政府建设今年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焦点。 10月,中国首部关于“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省级政府规章——《湖南省政府服务规定(草案)》出炉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而这被人认为,是“服务型政府”理念的制度化将首次在省一级政府得以实现。 二、当前服务型政府建设还存在什么问题? 1.政府职能缺位。政府职能缺位,主要是指本来应当由政府生产和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政府却没有充分尽职尽责,甚至在某些公共领域出现了“真空”。应由政府提供的水利设施、生态环境保护和其他必要基础设施的建设仍然力度不够;医疗、养老、失业、救济以及其他社会保障服务的公共供给仍然不足;市场经济秩序不健全,竞争规则不完备,信用体系尚不健全;应由各级政府提供的公共教育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城市公用事业服务等,仍然不能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2.政府职能越位。政府职能越位,主要是指政府干了不该干的事情和管了不该管的事情,直接包揽了本来可以通过市场进行的纯粹私人产品的生产供应,以及可以由政府、企业,非政府公共组织共同参与的混合性公共物品的生产。具体表现: 政府职能与市场功能不分。一些政府部门和一些管理者仍然习惯于代替市场去配置与私人产品相关的资源,行政审批的不合理和过多过滥,就是政府取代市场的典型表现。过多过滥的行政审批不仅妨碍了市场机制作用的有效发挥、降低了社会发展效率,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成为行政职权寻租和腐败的前提。 政府与企业不分。表现为政府变相经营企业、经营公司,承担应当属于企业的经营管理责任。不仅为企业制定决策、筹集投资、掌管人事,而且还最终负担亏损,使企业长期处于政府的管束与庇护之下,无法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影响了我国公司制改革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进程。 政府与社会中介组织不分。表现为政府组织通过主管、指导等方式直接介入各种协会、社团、居民自治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的内部管理与事务运作,使它们直接或间接处于政府组织的附属地位,难以真正依照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原则成长发育,阻碍了非政府公共组织在公共管理中作用的发挥。 政府与事业组织不分。我国政府组织与事业组织难以区分,既有使用事业编制的行政机关,又有使用行政编制的事业机构。有的事业单位实际上是行政部门的延伸,承担着一定的行政职能。 3.政府职能错位。所谓政府职能错位,是指政府内部发生的职能混乱现象,即你干我的事,我越你的权,互相打乱仗。政府职能错位是个老问题,在对政府职能进行大规模的调整和改革时期,这个问题更加突出:在横向上,主要是各级政府部门职能交叉、重叠,职权划分不清楚,
本文档为【2012年国考申论热点剖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6455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85KB
软件:Word
页数:23
分类:
上传时间:2011-08-10
浏览量: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