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谈古书画鉴别_书画所用纸_绢_绫

三谈古书画鉴别_书画所用纸_绢_绫

举报
开通vip

三谈古书画鉴别_书画所用纸_绢_绫 三 谈 古 书 画 鉴 别 —书画所用纸 、 绢、 绞 徐郑达 书画所用的纸 、 绢 、 绞 , 由于它们本身 也有一个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 , 在各个时代 有着不同的特点 , 所以 , 考察 书 画 所 用的 纸 、 绢 、 绩 , 对于 鉴 定 书 画本身的真伪是 非 , 也起着一定的辅 助 作 用 , 这 里分述如 下 � 纸 一 、 质料 ‘ 麻料 � 汉 、 晋古纸 , 所见都用麻料 , 较 多的是用麻布 、 麻袋 、 麻鞋 、 鱼网等废料再 制而成 , 也有用生麻的 �北方用大麻 , 南方 用爷...

三谈古书画鉴别_书画所用纸_绢_绫
三 谈 古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画 鉴 别 —书画所用纸 、 绢、 绞 徐郑达 书画所用的纸 、 绢 、 绞 , 由于它们本身 也有一个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 , 在各个时代 有着不同的特点 , 所以 , 考察 书 画 所 用的 纸 、 绢 、 绩 , 对于 鉴 定 书 画本身的真伪是 非 , 也起着一定的辅 助 作 用 , 这 里分述如 下 � 纸 一 、 质料 ‘ 麻料 � 汉 、 晋古纸 , 所见都用麻料 , 较 多的是用麻布 、 麻袋 、 麻鞋 、 鱼网等废料再 制而成 , 也有用生麻的 �北方用大麻 , 南方 用爷麻 � 。 麻纸的特点是纤维较粗 、 无光 、 无毛 , 纤维束成圆形 , 有时见木素 。 例如西 晋 · 陆机书 《平复帖》 , 用的就是麻纸。 此 外 , 还见有新疆出土的前凉建兴 �沿用西晋 憋帝年号 � 三十六年 � � � 年 � 文书残纸 , 可为辅证 � 同时 , 敦煌洞中发现的北朝写经 卷 , 也大都是麻制的 。 隋 、 唐 、 五代书画并 用麻纸 , 我们见到的如唐幕 《兰亭序》 �天 历本� 、杜牧书 《张好好诗》 、 五代 · 杨凝式 书 《神仙起居法》 以及敦煌出洞的大批唐代 经卷等 , 无不如此 。 北宋以来则显然急剧减 少 , 但所见南宋浙江海盐金粟山的藏经纸和 北方金代的经纸 , 还都用着麻料 。 以后用麻 纸来作书画的 , 则绝无仅有了 。 皮料�褚树皮 、 檀树皮 、 桑树皮 � � 隋 、 唐之间 , 开始发现有用树皮造纸的 , 大都用 褚或植树皮。 它们的特点是纤维较细 , 亦发 暗无光 �但比麻料稍亮些 � , 纤维束成扁片 形 , 微有纸毛 , 同时也有用桑树皮的 , 其特 点是纤维更细 、 发亮 , 纸面容易起长毛 , 纤 维束亦为扁片形 。 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潘吉 星同志曾化验过一卷隋开皇二十年写的 《婆 罗蜜经》和一卷唐开元年间写的 《无上秘要 经》 。 前者是桑皮料 , 后者是褚皮料。 北宋 一开始在书法墨迹中就出现大 量 的 树 皮造 纸。 如宋初 李 建 中 书 《同年帖》 、 《贵宅 帖》 , 以及稍后的大部分苏轼 、 黄庭坚 、 米 带等墨迹都是用的皮料纸 � 最著名的米莆书 《若溪诗》也不例外 。 从此以后树皮纸广产 于全国 。 同时还见到过朝鲜国造的所谓 “茧 纸 ” , 事实上就是桑皮做的 。 此种纸最早见 之于北宋 “宣和装 ” 的手卷孵尾 �如 《张好 好诗》卷等件� , 后人见其纤维极亮 , 以致 误认为蚕茧所制了 。 此纸较厚 , 表面光滑而 洁 白 , 更是它的特点 。 竹料 � 用嫩竹来造纸 , 出现在书画中所 见最晚 , 大约要到北宋中期 , 如苏轼说 � “今 人以竹为纸 , 古亦无有也 ” � , 可为佐证 。 竹料坚硬 , 最难制浆 , 前代人无法处理它 , 所以亦不采用 。 竹料纤维最细 、光亮无毛 , 纤 维束成硬刺形 , 转折处也见棱角 。南宋人赵希 鹊曾说 , 若 “二王 �羲之 、 献之 � 真迹多是 会稚竖纹竹纸 � ” , 那是靠不大住的 。 现在不 但实物未 曾见到过 , 即按造纸的发展情况来 看 , 恐怕东晋期间是造不出竹纸来的 。 我们 看到的宋人临仿书王羲之 《雨后帖》 、 王献 之 《中秋帖》等 , 倒全是用竹纸写的 , 我以 为赵希鸽所见的也正是那些副本 、 伪本。 以上各种纸料到北宋中期都已齐备 , 因 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混合制的纸 , 所见如米 带书 《高氏三 图诗》页 �在米带 《诗犊》册 中 � , 是麻 、 褚混合物 , 《盛制帖》 �即 《天 启帖》 � 、 《寒光二帖》之一都是褚 、 竹混 合物 , 等等。 元 、 明以来 , 已到了造纸的全面发展时 期 , 在书画用纸中 , 无所不有 , 因此不易以 纸质来区别其时代的前后了 。 二 、 形制 尺寸 � 汉 、 晋 时 期 因 受技术条件的限 制 , 还不能抄造大幅纸 。 所见法书墨迹 , 大 都直高 在 �� 、 �� 厘 米 间 , 如 上 述 《平 复 帖》等 。 唐 、 五代的纸渐 高至 �� 、 �� 厘米 间 。 到宋代更有高至�� 至�� 厘米之间的 , 横 度也显著加长 , 如宋徽宗赵估书 《千字文》 卷 , 一纸到底竟长达市制三丈多 �合 �� � �厘 米以上 � 。 那当然是并不多见的特制品 。 以 后更难说纸的限度了 。 帘纹 � 汉 、 晋有用丝线或马尾制成的罗 底为纸模抄造纸张的 , 纸面 呈 织 纹 而无帘 纹 。 其后改用竹帘纸模 , 才见到了帘纹 。 其 中又有竹条纹和丝线纹两种 , 横竖交织着。 竹条纹可分粗、 中、 细 、 特细四级 , 大都唐 以前较粗 , 到宋代则较细 。 此种纹路在已经 多次用浆并托裱的书画纸上 , 有时 不 易看 出 , 而且其演变的时间距离也较长 , 所以用 它鉴定时代的用处也不太大 。 在明以来看到 的一种 “ 罗纹纸 ” , 是用较密的丝线编的帘 子制成的 。 加工 � 大约到隋 、 唐以来 , 造纸技术逐 步提高 , 有精纸出现 , 于是又有各种加工的 方法 , 使纸张更适合于作书绘画 。 纸的初造 , 虽精也必然极生 , 书画时易 走墨难用 。 所以 自晋至元的书画用纸 , 大都 加以锤浆使变成半熟 , 也有只睡不浆 �生纸 睡紧也能凝墨� 或硬而填粉的 。 明 、 清以来 更有用云母 、 矾水刷纸 , 使它成为一种极熟 的青笺纸 , 而后应用的 。 明代上中期 , 在沈 周等人的书画中 , 开始渐渐见到使用生纸 , 但用的人 当时还是不大普遍 。 从明代正德、 嘉靖至清代康熙间, 徐渭、 朱聋、 原济等人 的写意拨墨画派盛行起来 , 因画法的需要 , 于是生纸才逐渐推广流行 。 到乾隆以来 , 则 习尚成风 , 不但大量见之于 “扬州八怪 ” 等 写意粗笔画中 , 就是张宗苍 、 王袁这些人的 平正的山水画也往往 用 生 纸 挥洒 , 直到清 末 、 民国初期 , 几乎 无 不 用 生纸来作书画 了 。 历代加工制做的特种纸 , 种类繁多 , 现 在顺着时代前后略举一些品种如下 � 唐代有 用黄蜡涂熨带黄色的 “硬黄纸 ” , 用以响拓 法书� 。 又有以黄莫染成深黄色的写经纸 , 纸面光莹 , 并且可以避蠢 。 二者实非一种 , 但宋人亦有把经纸误称为 “硬黄” 的� 。 又 曾见颜真卿书 《刘中使帖》则用碧色笺。 北 宋初年开始见有白色 “研花笺 ” 出现在书犊 中 , 我所见到最早的是李建中书 《同年帖》 后面拼接的一条 , 以后则北宋中期沈辽书的 《秋秒帖》, 正幅为白色研落花流水纹 , 很为 美观 。 厚粉花笺见 于 薛 绍 彭书 《元章召饭 帖》 , 又赵估画 《池塘秋晚图》卷则有粉而 似无花 。描金云 龙笺 , 见 于赵信草书 《千字 文》长卷 , 精细之极 , 应是特制品 , 此为描 花笺的创见 。 元代赵孟颊 、 康里墩的书犊中 曾见用过淡兰笺 。 明代亦有 “研花笺 ” , 大 都黄色 , 永乐间王 级曾用 以 作画 , 所见有 《露竹图》短卷 , 后来大都在书犊中见之 。 宜 宗朱瞻基有定制 的 一 种 书画笺— “宜德纸 ” , 虽无色无花 , 但洁白光腻之至 , 必然 加过睡 、 桨 , 后来清康熙间王原祁曾亦用以 作画 , 大概是明内府之遗扩嘉靖间文征明等人 的书犊中有时见到一种 黄 色 或 兰色的帘纹 纸 , 时间很短 , 约万历间就没有了 。 用金笺 作书画 , 约始见于成化以来 , 初有块金 、 洒 金等 , 大都用制折扇 , 又有用极稀极小的金 块洒在制熟素笺上 。 稍晚则 有 泥 金 笺扇出 现 , 如在正德 、 嘉靖间文征明等人的书画扇 中经常能够见到 。 大约到天启 、 崇祯年间则 有用大幅泥金笺屏 、 轴作书画 , 至清初还一 直流行着 , 晚清更普 及 到 对 联上 , 但一般 讲 , 用处并不太大太广 。 早期的泥金大都是 赤色的—谓之赤金 。 淡金 �或叫青金 , 中含银粉 � 要到清道光以来才能看到 。 “ 云母 �中含轻矾 � 笺 ” 亦始见于明中叶折扇中 , 后来也有大幅轴画 , 清康熙中期以来 , 折扇尽 用此笺 �金面较少 了� , 到清末云母绝迹 , 只 刷轻矾 , 成为纯粹的矾纸了 , 有些很薄的矾 纸 , 则称为 “蝉翼笺 ” , 这是一种极熟的笺 纸 , 比之睡 、 浆纸又不同了 。 矾纸除了不易 走墨 , 宜作工细重设 色 画 以 外 , 无其它好 处 。 而且用这种纸作书作画墨色往往变成灰 暗 , 是加工纸中的最劣品 。 清康熙 、 乾隆以 来 , 流 行 一 些彩色粉 笺 、 蜡笺 , 上面描上金、 银花纹 , 制作极为 精美 , 但不宜于绘画 , 只能写写字罢了 。 在 乾隆 、 嘉庆间金农 、 罗聘的绘画中有时用一 种水红色的半熟制纸 , 倒是极为稀见的 。 从书画纸中看到西晋时期 �如陆机 《平 复帖》 � 的制作还很粗糙 , 到东晋 �如王殉 《伯远帖》 � 就有一个飞跃 。 隋 、 唐以来更 有各种加工方法 , 使它更为适用 � 尺寸也渐 渐高 、 长 。 质料则种种全备于北宋 。 此后至 多在加工方面增加些花式 。 所知造纸的演进 情况 , 大致如此 。 纸的精粗 �包括加工 � 除了时代发展的 必然进程以外 , 还有特制品与普通市货之不 同 。 宫廷御用 当然出于特制 , “澄心堂纸 ” 虽未见过 , 根据前人文辞描述 , 可想见其一 定精美异常 。 即明代的 “宜德纸 ” , 也是光腻 洁白不同于一般明纸 。 某些士大夫书画家们 也有找人定制佳纸或 自己加工� 的 , 如宋 ·米 带就是极讲究用纸的 , 在他的书犊中曾看到 一些精心加工的佳纸 。 清 · 王辈所用纸也 曾 托他的门生杨晋拖浆 � 曾见其致杨晋一尺犊 中谈到 � , 可见一斑 。 纸的质地以麻料为最坚韧 , 树皮次之 , 竹料较脆弱 , 但一般都能经久不易很快地老 化 。 除 了风吹 日晒或受潮霉烂以外 , 藏得好 的真可以几千年如新 。 我们看到敦煌 出洞的 北朝和唐代的文字卷纸 , 大都坚韧不坏 , 就 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 纸的黄黑 、洁白的变异 , 主要是久经风 、 日 , 倘若保存完密 , 虽古犹洁 � 只不过另有 旧色与真新者不同 � , 相反的则虽新亦变黄 或黑 , 所以鉴别古 、 今时不能以黄黑 、 洁白 来作绝对的区分标堆 。 尤其有些纸 , 如 “宣 德纸 ” 、 “高严镜面笺 ” 等 , 最不易黄黑 , 更须注意。 关于古纸制作的种种常识 , 我都是向自 然科学史研究所潘吉星 同 志请 教学 习得来 的 。 他在 �� � �年�� 月的 《文物》 月刊上发表 的 《故宫博物院藏若 干 古 代 法书用纸之研 究》一文 , 谈得详细透彻 , 可供参阅。 绢 与 绞 用以写字作画的丝织品 , 我们一般笼统 地分为绢 、 绞两种 , 实际上还有纱罗等等 , 现在且从旧习惯 , 只合称绢 、 绩二名 , 其它 也就包含在内了 。 我们不必要也无法彻底阐明绢 、 绞织造 的演变发展史 , 这里只能根据书画实物中观 察到的绢 、 续上某些现象或特征 , 以作鉴别 真伪是非时的佐证。 用绢来写字作画 , 这在我国是很早的 。 所见实物如长沙出土的战 国、 西汉帛画 、 帛 书 , 就都是画和写在绢上 。 直至现在 , �仍然 有人还在绢上写字作画 。 由于蚕丝是天然之 物 , 数千年不会有什么变化 , 而绢的织法 , 也很简单 , 所以 , 要从绢的本身去找它的时 代特征 , 就是很难的了 。 这么说 , 是不是在 绢大就不能找到一些线索来帮助我们鉴别书 画本身呢 � 也不尽然 。 比如在绢的门面宽窄 的变化 、 绢的加工研光等方面 , 我们仍可找 出一些规律 , 掌握这些 , 对于 ,我们鉴定书画 当然也有好处 。 关于绢的门面尺度 , 我们仅从书画实物 中来考察 �这可能不全面 � , 在宋代的双拼 或三桥大轴中 , 可以看到 自宋初 至 宜和以 前 , 大都不超过 �� 厘米。 宣和 以 后 逐 渐放 宽 , 有独幅画轴阔至 �� 厘 米 以上的 。 至南 宋中期时 , 已 有 宽一 米 以上的了。 自此以 后 , 大都宽窄并见 。 对于绢的加工 , 用石研光之后再作字画 的 , 要到明代末年以后 。 但过度的光亮 , 令 人看来不顺眼 , 好象使绢显得稀薄了 。 这样 的绢 , 在清末咸丰 、 同治时 , 是经常在书画 中见到的 。 至 于 绢 制 作得精粗优劣 , 虽然不能以 此来断定它的早晚 , 如清康熙时的 “贡绢 ” 与宋代的 “贡绢 ” , 除了它们的新 、 旧气色 不一样外 , 是很难就它的质料和制作的精粗 来区分的 。 相反 , 在同一个时代 , 精粗优劣却 大有悬殊 。尽管如此 , 其中也有些规律可寻 。 一般地讲 , 宫中的东西 �所谓 “贡品 ” � 大 都是特别高级 , 所见如在南宋画院中吴炳 、 林椿 、 马远 、 马麟等人 的 作 品 , 有些绢是 非常精密的 。 另外地区关系的影响 , 如明代 中期江西郭翎 、 河南张路等人所用的绢 , 有 的稀如纱罗 �或即此种东西 � , 粗如夏布 , 与之同时的 “内廷供奉 ” 王忽 、 吕纪等人所 ’用的绢就细密匀净得多 �但仍比不上南宋院 画里的绢 � 。 而在那时的苏州地 区 画 家 沈 ‘周 、文征明 、唐寅 、 仇英这些人用的绢 , 虽非 “贡品 ” , 却也精良。 这恐怕与这一地区的 经济发达繁荣有关 。 晚明陈洪缓 �浙江 � 、 张瑞图 �福建� 、 王夫之 �湖南 � 等人 , 有 时用一种极粗糙象绵绸一样的劣绢 , 这大都 是这些特定地区的 产 品 。 这 几 种劣绢的生 产 , 也似乎有时间性 。 郭翎 、 张路等人所用 的劣绢 , 大约在明代弘治 、 正德 、 嘉靖间出 现 , 陈 、张 、王等人所用的劣绢 , 则在天启 、崇 祯间才出现 , 到清代康熙间又不再见到了 。 因此 , 这对我们断代 , 也能有些帮助 。 这里附带谈一个问题 , 过去有人在鉴定 古书 画 用 绢 时 , 有所谓 “双丝 、 单丝 ” 之 说 , 认为宋 、 元人用双丝 �二经穿一纬 � , 明 、 清人用单丝 �一经穿一纬� 。 这个说法 是极不科学的 。 我院织绣组陈娟娟同志曾经 对很多古绢进行过分析 , 所谓 “双丝 ” , 又 叫 “并丝 ” , 这种绢在古书画中还没有发现 过 , 而被人们误认为的所谓 “双丝绢” , 实际上 仍是一交一的平纹组织 , 只是每两棵经丝与 纬丝分别交织后 , 留下一个空间 , 这样形成两 条经线相接近的现象 , 表面看上去就像两经 穿一纬一样 。这种所谓的 “双丝绢 ” , 我们在书 画中, 各代都能见到 , 是不能以之断代的。 绞 , 有花绩 、 素绞之分 。 花绞又有素色 和染各种颜色的 , 它用之于书画中不太普遍 。 据记载 � 唐贞元以后写浩勃用花绞 , 所见有 咸通二年 � � �� 年 �的《柱国范隋浩》一件 。 宋 代的浩勃中亦有花续出现 , 所见如北宋司马 光二种浩身 � 一 、 熙宁二年乙酉 �� � � �年 � 充史馆修撰告 , 二 、 元佑元年丙寅� � � �年 � 拜左仆射告 , 都是素色花续的 , 那是所见最 早的了 。 宋徽宗朝 “方丘季享勃 ” , 则是五 色罗绢的 , 这是特种文件的特种用品 , 不能 说当时的一切书法就都已通行绞本的了 。 宋 代一般书卷用花梭写的 , 则仅见北宋黄庭坚 行书 《华严琉》一卷 � 元人则 见虞 集 行 书 《诛蚊赋》一卷。 素绞 �俗称板绞� , 用于书画卷轴中 , 早一些时间的只在明成化 、 弘治间沈周等人 的作品中见到过几件。 后来要到天启 、 崇祯 间才广泛流行起来 , 所见以王铎 、 傅 山等人 的书法卷轴为最多 , 其中也有略带一些暗花 的 , 但到清康熙中期以后 , 就又少见了 。 晚 清时又 曾昙花一现而未盛行 。 纸 、 绢与胶 , 由于年深 日久而自然酥落 败坏 , 这种情况 , 我们常称之为 “老化 ” 。 其中老化的快慢 , 绢 、 绞又比纸更甚一些。 如同时在敦煌出洞的绢画 , 一般就不如纸画 新洁。 在防 止 和 减 缓纸 、 绢 、 续等老化方 面 , 我们的古人是采取过很多 办法 鲁班奖评选办法下载鲁班奖评选办法下载鲁班奖评选办法下载企业年金办法下载企业年金办法下载 的 。因此 , 到现在我们 还 能 见到纸 、 绢如新的宋代书 �未完 , 下转 �� 页� 口 , 字漫。 〔系年〕据 “明年冬间方补” 一语 , 又 据第二年�一八二三年 , 道光三年 �春 , 自珍 返京任职一事 �此事有 《幕春 以 事 诣 圆明 园 , 趋公既罢 , 因览西郊形胜 , 最后过澄怀 园 , 和内直友人春晚退直诗六首》为证 � , 可知此信仍写于一八二二年 。 〔校注〕 � 幸补一缺 �指二年前 �即一八二� 年 , 嘉庆二十五年 �得任内阁中书舍人一事。 三 、 余绪 以上三信集中地反映了龚 自珍 与邓传 密 、 魏源等人的深挚友谊 , 也反映了龚自珍 对一切社会责难皆取 “听之 ” 、 “ 岂为所惑 而动 ”的抵制态度 , 特别是第三封信之末尾 , 尚有包世臣附笔一则 , 亦极可贵 , 录之如下 � “定公遭此奇灾 , 匆匆南下 , 非足下来 不可 。 军门通达人情事理 , 必能见听 , 即抱 之亦非不近人情者 。 明年春末夏初 , 仍可前 去 , 如是方为真朋友两全之道也 。 世臣适在 此 , 见书附笔。 ” 按 � 此处军门指杨芳 , 抱之即杨芳子承 注之号 , 即汪正鉴之弟 , 时亦在杨芳处 。 此 廖廖数语 , 立使包世臣与龚 、 魏 、 邓等人的 诚挚交情 , 跃然纸上 , 诚不可多得之史料也 。 �上接 � �页 � 画 , 如北宋末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卷 、马麟 的《层叠冰消图》轴 , 就十分洁白 , 绢色如新。 在旧社会一些造假画的人 , 往往把纸 、 绢染得很暗黑 , 并故意放在阴暗潮湿的地方 让它发霉发烂 , 使别人看起来 , 这件东西好像 真是年深 日久似的 。 但是纸 、 绢等的作旧 , 与它自然的陈旧 , 其气色终究是两样的 。 历代书法 , 用纸多于用绢 、 用绞 。 绘画 在元代以前则大都用绢 , 少 数 用 熟纸和半 生纸 。 以后渐渐纸 多于绢 , 主要是因为水墨 画兴起 , 用纸比用绢合适些 。 以纸 、 绢等来断代 , 也不能全面解决问 题。 例如同时代的伪本 , 就无法料别 , 能断 前—例如竹纸不能在唐以前出现等, 不能卜断后—一种新品种新织法出现以后 , 可以延续到后代 。 又旧纸可以作新书画 , 流传下 来的空白古纸 , 近代还能够找得到 , 不象旧 绢那样难觅 。 所以在鉴别工作中 , 其所起的 佐证作用是不太大的。 帖, 乃唐人硬黄仿右军书二� 同上书’ ‘古翰墨真迹辨 , 中说 � ·硬黄纸唐人用 以书经 , 染以黄莫 , 取其避盘 , 以其纸加浆泽莹 而滑 , 故善书者多取 以作字 � ’ 此记实误 , 按宋 · 蓝道 《广川书跋》卷六曾辨之云 � � 硬黄 , 唐 人本用 以攀书 � 唐又自有书经纸 , 此虽相近 , 实 则不同 。 � � 见米带 《评纸帖》 � 《美术丛书》二集第二辑据 墨迹收载 � 。 · 苏轼 《东坡集》卷六七 � � 书海苔纸 � 。 · 赵希鸽 《洞天 清 录 集》 � ‘古 翰县 真 迹 �上接 ��页 � 方中通 � 《数度衍》卷四 � 梅文鼎 � 《筹算》二一卷七� 徐宗泽 , 《明清间耶苏会士译著提要》第�蛇页� 戴曙 明 � 《电脑的起 源 � 上 � 》 , 《自然辩证 法 通讯》 ��了�年第�期, 第�� 一 �� 页� 以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 � 后藤末雄 � 《支那文化与支那学的起源》 , 日本 东京 , �日� , , 第 � � �页� � � � � , � � � � � � � � � � � � 王� � 公� 、 � �� � � � � � 一� � ��主� � , � � � � � � � , � � , � � � � �� , � 转自� � � � � � � , � 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加 , � � � � � � � , �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 � � 北京大学编 � 《欧洲哲学史》 , ��� � 年 , 第�� �页 � ���� 宋宋�� 辨 � 。 � 同上书 ’古 今石刻辨 ‘ 中说� ‘永熹一士人藏一
本文档为【三谈古书画鉴别_书画所用纸_绢_绫】,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53313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2M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5
分类:
上传时间:2011-10-06
浏览量: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