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临床诊疗规范

临床诊疗规范

举报
开通vip

临床诊疗规范目录一、诊疗规范...2病历书写基本规范...3关于在医疗机构推行表格式护理文书的通知...14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27医院手术部(室)管理规范(试行)...38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试行)...50人工智能辅助治疗技术管理规范(试行)...58基因芯片诊断技术管理规范(试行)...61颜面部同种异体器官移植技术管理规范(试行)...64颅颌面畸形颅面外科矫治技术管理规范(试行)...71口腔颌面部肿瘤颅颌联合根治技术管理规范(试行)...74肿瘤消融治疗技术管理规范(试行)...77脐带血造血干...

临床诊疗规范
目录一、诊疗规范...2病历书写基本规范...3关于在医疗机构推行表格式护理文书的通知...14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27医院手术部(室)管理规范(试行)...38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试行)...50人工智能辅助治疗技术管理规范(试行)...58基因芯片诊断技术管理规范(试行)...61颜面部同种异体器官移植技术管理规范(试行)...64颅颌面畸形颅面外科矫治技术管理规范(试行)...71口腔颌面部肿瘤颅颌联合根治技术管理规范(试行)...74肿瘤消融治疗技术管理规范(试行)...77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治疗技术管理规范(试行)...79肿瘤深部热疗和全身热疗技术管理规范(试行)...83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管理规范(试行)...85心室辅助装置应用技术管理规范(试行)...88质子和重离子加速器放射治疗技术管理规范(试行)...92妇科内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95组织工程化组织移植治疗技术管理规范(试行)...100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104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112加强克林霉素注射剂临床使用管理的通知...129二、临床路径和诊疗指南...132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133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等8个病种临床路径...139耳鼻咽喉科4个病种临床路径...188皮肤性病科5个病种临床路径...207心血管系统6个病种临床路径...227肾脏内科专业4个临床路径...276血液内科2个病种临床路径...295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313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10年版)...321一、诊疗规范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卫医政发[2010]11号二〇一〇年一月二十二日第一章基本要求第一条病历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字、符号、图表、影像、切片等资料的总和,包括门(急)诊病历和住院病历。第二条病历书写是指医务人员通过问诊、查体、辅助检查、诊断、治疗、护理等医疗活动获得有关资料,并进行归纳、分析、整理形成医疗活动记录的行为。第三条病历书写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规范。第四条病历书写应当使用蓝黑墨水、碳素墨水,需复写的病历资料可以使用蓝或黑色油水的圆珠笔。计算机打印的病历应当符合病历保存的要求。第五条病历书写应当使用中文,通用的外文缩写和无正式中文译名的症状、体征、疾病名称等可以使用外文。第六条病历书写应规范使用医学术语,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表述准确,语句通顺,标点正确。第七条病历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时,应当用双线划在错字上,保留原记录清楚、可辨,并注明修改时间,修改人签名。不得采用刮、粘、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上级医务人员有审查修改下级医务人员书写的病历的责任。第八条病历应当按照规定的内容书写,并由相应医务人员签名。实习医务人员、试用期医务人员书写的病历,应当经过本医疗机构注册的医务人员审阅、修改并签名。进修医务人员由医疗机构根据其胜任本专业工作实际情况认定后书写病历。第九条病历书写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书写日期和时间,采用24小时制记录。第十条对需取得患者书面同意方可进行的医疗活动,应当由患者本人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时,应当由其法定代理人签字;患者因病无法签字时,应当由其授权的人员签字;为抢救患者,在法定代理人或被授权人无法及时签字的情况下,可由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签字。因实施保护性医疗措施不宜向患者说明情况的,应当将有关情况告知患者近亲属,由患者近亲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及时记录。患者无近亲属的或者患者近亲属无法签署同意书的,由患者的法定代理人或者关系人签署同意书。第二章门(急)诊病历书写内容及要求第十一条门(急)诊病历内容包括门(急)诊病历首页(门(急)诊手册封面)、病历记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等。第十二条门(急)诊病历首页内容应当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婚姻状况、职业、工作单位、住址、药物过敏史等项目。门诊手册封面内容应当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或住址、药物过敏史等项目。第十三条门(急)诊病历记录分为初诊病历记录和复诊病历记录。初诊病历记录书写内容应当包括就诊时间、科别、主诉、现病史、既往史,阳性体征、必要的阴性体征和辅助检查结果,诊断及治疗意见和医师签名等。复诊病历记录书写内容应当包括就诊时间、科别、主诉、病史、必要的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诊断、治疗处理意见和医师签名等。急诊病历书写就诊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第十四条门(急)诊病历记录应当由接诊医师在患者就诊时及时完成。第十五条急诊留观记录是急诊患者因病情需要留院观察期间的记录,重点记录观察期间病情变化和诊疗措施,记录简明扼要,并注明患者去向。抢救危重患者时,应当书写抢救记录。门(急)诊抢救记录书写内容及要求按照住院病历抢救记录书写内容及要求执行。第三章住院病历书写内容及要求第十六条住院病历内容包括住院病案首页、入院记录、病程记录、手术同意书、麻醉同意书、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同意书、病危(重)通知书、医嘱单、辅助检查报告单、体温单、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病理资料等。第十七条入院记录是指患者入院后,由经治医师通过问诊、查体、辅助检查获得有关资料,并对这些资料归纳分析书写而成的记录。可分为入院记录、再次或多次入院记录、24小时内入出院记录、24小时内入院死亡记录。入院记录、再次或多次入院记录应当于患者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24小时内入出院记录应当于患者出院后24小时内完成,24小时内入院死亡记录应当于患者死亡后24小时内完成。第十八条入院记录的要求及内容。(一)患者一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婚姻状况、出生地、职业、入院时间、记录时间、病史陈述者。(二)主诉是指促使患者就诊的主要症状(或体征)及持续时间。(三)现病史是指患者本次疾病的发生、演变、诊疗等方面的详细情况,应当按时间顺序书写。内容包括发病情况、主要症状特点及其发展变化情况、伴随症状、发病后诊疗经过及结果、睡眠和饮食等一般情况的变化,以及与鉴别诊断有关的阳性或阴性资料等。1.发病情况:记录发病的时间、地点、起病缓急、前驱症状、可能的原因或诱因。2.主要症状特点及其发展变化情况: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描述主要症状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程度、缓解或加剧因素,以及演变发展情况。3.伴随症状:记录伴随症状,描述伴随症状与主要症状之间的相互关系。4.发病以来诊治经过及结果:记录患者发病后到入院前,在院内、外接受检查与治疗的详细经过及效果。对患者提供的药名、诊断和手术名称需加引号(“”)以示区别。5.发病以来一般情况:简要记录患者发病后的精神状态、睡眠、食欲、大小便、体重等情况。与本次疾病虽无紧密关系、但仍需治疗的其他疾病情况,可在现病史后另起一段予以记录。(四)既往史是指患者过去的健康和疾病情况。内容包括既往一般健康状况、疾病史、传染病史、预防接种史、手术外伤史、输血史、食物或药物过敏史等。(五)个人史,婚育史、月经史,家族史。1.个人史:记录出生地及长期居留地,生活习惯及有无烟、酒、药物等嗜好,职业与工作条件及有无工业毒物、粉尘、放射性物质接触史,有无冶游史。2.婚育史、月经史:婚姻状况、结婚年龄、配偶健康状况、有无子女等。女性患者记录初潮年龄、行经期天数、间隔天数、末次月经时间(或闭经年龄),月经量、痛经及生育等情况。3.家族史:父母、兄弟、姐妹健康状况,有无与患者类似疾病,有无家族遗传倾向的疾病。(六)体格检查应当按照系统循序进行书写。内容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一般情况,皮肤、粘膜,全身浅表淋巴结,头部及其器官,颈部,胸部(胸廓、肺部、心脏、血管),腹部(肝、脾等),直肠肛门,外生殖器,脊柱,四肢,神经系统等。(七)专科情况应当根据专科需要记录专科特殊情况。(八)辅助检查指入院前所作的与本次疾病相关的主要检查及其结果。应分类按检查时间顺序记录检查结果,如系在其他医疗机构所作检查,应当写明该机构名称及检查号。(九)初步诊断是指经治医师根据患者入院时情况,综合分析所作出的诊断。如初步诊断为多项时,应当主次分明。对待查病例应列出可能性较大的诊断。(十)书写入院记录的医师签名。第十九条再次或多次入院记录,是指患者因同一种疾病再次或多次住入同一医疗机构时书写的记录。要求及内容基本同入院记录。主诉是记录患者本次入院的主要症状(或体征)及持续时间;现病史中要求首先对本次住院前历次有关住院诊疗经过进行小结,然后再书写本次入院的现病史。第二十条患者入院不足24小时出院的,可以书写24小时内入出院记录。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入院时间、出院时间、主诉、入院情况、入院诊断、诊疗经过、出院情况、出院诊断、出院医嘱,医师签名等。第二十一条患者入院不足24小时死亡的,可以书写24小时内入院死亡记录。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入院时间、死亡时间、主诉、入院情况、入院诊断、诊疗经过(抢救经过)、死亡原因、死亡诊断,医师签名等。第二十二条病程记录是指继入院记录之后,对患者病情和诊疗过程所进行的连续性记录。内容包括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重要的辅助检查结果及临床意义、上级医师查房意见、会诊意见、医师分析讨论意见、所采取的诊疗措施及效果、医嘱更改及理由、向患者及其近亲属告知的重要事项等。病程记录的要求及内容:(一)首次病程记录是指患者入院后由经治医师或值班医师书写的第一次病程记录,应当在患者入院8小时内完成。首次病程记录的内容包括病例特点、拟诊讨论(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诊疗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等。1.病例特点:应当在对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进行全面分析、归纳和整理后写出本病例特征,包括阳性发现和具有鉴别诊断意义的阴性症状和体征等。2.拟诊讨论(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根据病例特点,提出初步诊断和诊断依据;对诊断不明的写出鉴别诊断并进行分析;并对下一步诊治措施进行分析。3.诊疗计划:提出具体的检查及治疗措施安排。(二)日常病程记录是指对患者住院期间诊疗过程的经常性、连续性记录。由经治医师书写,也可以由实习医务人员或试用期医务人员书写,但应有经治医师签名。书写日常病程记录时,首先标明记录时间,另起一行记录具体内容。对病危患者应当根据病情变化随时书写病程记录,每天至少1次,记录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对病重患者,至少2天记录一次病程记录。对病情稳定的患者,至少3天记录一次病程记录。(三)上级医师查房记录是指上级医师查房时对患者病情、诊断、鉴别诊断、当前治疗措施疗效的分析及下一步诊疗意见等的记录。主治医师首次查房记录应当于患者入院48小时内完成。内容包括查房医师的姓名、专业技术职务、补充的病史和体征、诊断依据与鉴别诊断的分析及诊疗计划等。主治医师日常查房记录间隔时间视病情和诊疗情况确定,内容包括查房医师的姓名、专业技术职务、对病情的分析和诊疗意见等。科主任或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医师查房的记录,内容包括查房医师的姓名、专业技术职务、对病情的分析和诊疗意见等。(四)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是指由科主任或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医师主持、召集有关医务人员对确诊困难或疗效不确切病例讨论的记录。内容包括讨论日期、主持人、参加人员姓名及专业技术职务、具体讨论意见及主持人小结意见等。(五)交(接)班记录是指患者经治医师发生变更之际,交班医师和接班医师分别对患者病情及诊疗情况进行简要总结的记录。交班记录应当在交班前由交班医师书写完成;接班记录应当由接班医师于接班后24小时内完成。交(接)班记录的内容包括入院日期、交班或接班日期、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主诉、入院情况、入院诊断、诊疗经过、目前情况、目前诊断、交班注意事项或接班诊疗计划、医师签名等。(六)转科记录是指患者住院期间需要转科时,经转入科室医师会诊并同意接收后,由转出科室和转入科室医师分别书写的记录。包括转出记录和转入记录。转出记录由转出科室医师在患者转出科室前书写完成(紧急情况除外);转入记录由转入科室医师于患者转入后24小时内完成。转科记录内容包括入院日期、转出或转入日期,转出、转入科室,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主诉、入院情况、入院诊断、诊疗经过、目前情况、目前诊断、转科目的及注意事项或转入诊疗计划、医师签名等。(七)阶段小结是指患者住院时间较长,由经治医师每月所作病情及诊疗情况总结。阶段小结的内容包括入院日期、小结日期,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主诉、入院情况、入院诊断、诊疗经过、目前情况、目前诊断、诊疗计划、医师签名等。交(接)班记录、转科记录可代替阶段小结。(八)抢救记录是指患者病情危重,采取抢救措施时作的记录。因抢救急危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内容包括病情变化情况、抢救时间及措施、参加抢救的医务人员姓名及专业技术职称等。记录抢救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九)有创诊疗操作记录是指在临床诊疗活动过程中进行的各种诊断、治疗性操作(如胸腔穿刺、腹腔穿刺等)的记录。应当在操作完成后即刻书写。内容包括操作名称、操作时间、操作步骤、结果及患者一般情况,记录过程是否顺利、有无不良反应,术后注意事项及是否向患者说明,操作医师签名。(十)会诊记录(含会诊意见)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需要其他科室或者其他医疗机构协助诊疗时,分别由申请医师和会诊医师书写的记录。会诊记录应另页书写。内容包括申请会诊记录和会诊意见记录。申请会诊记录应当简要载明患者病情及诊疗情况、申请会诊的理由和目的,申请会诊医师签名等。常规会诊意见记录应当由会诊医师在会诊申请发出后48小时内完成,急会诊时会诊医师应当在会诊申请发出后10分钟内到场,并在会诊结束后即刻完成会诊记录。会诊记录内容包括会诊意见、会诊医师所在的科别或者医疗机构名称、会诊时间及会诊医师签名等。申请会诊医师应在病程记录中记录会诊意见执行情况。(十一)术前小结是指在患者手术前,由经治医师对患者病情所作的总结。内容包括简要病情、术前诊断、手术指征、拟施手术名称和方式、拟施麻醉方式、注意事项,并记录手术者术前查看患者相关情况等。(十二)术前讨论记录是指因患者病情较重或手术难度较大,手术前在上级医师主持下,对拟实施手术方式和术中可能出现的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及应对措施所作的讨论。讨论内容包括术前准备情况、手术指征、手术方案、可能出现的意外及防范措施、参加讨论者的姓名及专业技术职务、具体讨论意见及主持人小结意见、讨论日期、记录者的签名等。(十三)麻醉术前访视记录是指在麻醉实施前,由麻醉医师对患者拟施麻醉进行风险评估的记录。麻醉术前访视可另立单页,也可在病程中记录。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科别、病案号,患者一般情况、简要病史、与麻醉相关的辅助检查结果、拟行手术方式、拟行麻醉方式、麻醉适应症及麻醉中需注意的问题、术前麻醉医嘱、麻醉医师签字并填写日期。(十四)麻醉记录是指麻醉医师在麻醉实施中书写的麻醉经过及处理措施的记录。麻醉记录应当另页书写,内容包括患者一般情况、术前特殊情况、麻醉前用药、术前诊断、术中诊断、手术方式及日期、麻醉方式、麻醉诱导及各项操作开始及结束时间、麻醉期间用药名称、方式及剂量、麻醉期间特殊或突发情况及处理、手术起止时间、麻醉医师签名等。(十五)手术记录是指手术者书写的反映手术一般情况、手术经过、术中发现及处理等情况的特殊记录,应当在术后24小时内完成。特殊情况下由第一助手书写时,应有手术者签名。手术记录应当另页书写,内容包括一般项目(患者姓名、性别、科别、病房、床位号、住院病历号或病案号)、手术日期、术前诊断、术中诊断、手术名称、手术者及助手姓名、麻醉方法、手术经过、术中出现的情况及处理等。(十六)手术安全核查记录是指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巡回护士三方,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和病人离室前,共同对病人身份、手术部位、手术方式、麻醉及手术风险、手术使用物品清点等内容进行核对的记录,输血的病人还应对血型、用血量进行核对。应有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巡回护士三方核对、确认并签字。(十七)手术清点记录是指巡回护士对手术患者术中所用血液、器械、敷料等的记录,应当在手术结束后即时完成。手术清点记录应当另页书写,内容包括患者姓名、住院病历号(或病案号)、手术日期、手术名称、术中所用各种器械和敷料数量的清点核对、巡回护士和手术器械护士签名等。(十八)术后首次病程记录是指参加手术的医师在患者术后即时完成的病程记录。内容包括手术时间、术中诊断、麻醉方式、手术方式、手术简要经过、术后处理措施、术后应当特别注意观察的事项等。(十九)麻醉术后访视记录是指麻醉实施后,由麻醉医师对术后患者麻醉恢复情况进行访视的记录。麻醉术后访视可另立单页,也可在病程中记录。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科别、病案号,患者一般情况、麻醉恢复情况、清醒时间、术后医嘱、是否拔除气管插管等,如有特殊情况应详细记录,麻醉医师签字并填写日期。(二十)出院记录是指经治医师对患者此次住院期间诊疗情况的总结,应当在患者出院后24小时内完成。内容主要包括入院日期、出院日期、入院情况、入院诊断、诊疗经过、出院诊断、出院情况、出院医嘱、医师签名等。(二十一)死亡记录是指经治医师对死亡患者住院期间诊疗和抢救经过的记录,应当在患者死亡后24小时内完成。内容包括入院日期、死亡时间、入院情况、入院诊断、诊疗经过(重点记录病情演变、抢救经过)、死亡原因、死亡诊断等。记录死亡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二十二)死亡病例讨论记录是指在患者死亡一周内,由科主任或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主持,对死亡病例进行讨论、分析的记录。内容包括讨论日期、主持人及参加人员姓名、专业技术职务、具体讨论意见及主持人小结意见、记录者的签名等。(二十三)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是指护士根据医嘱和病情对病重(病危)患者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应当根据相应专科的护理特点书写。内容包括患者姓名、科别、住院病历号(或病案号)、床位号、页码、记录日期和时间、出入液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病情观察、护理措施和效果、护士签名等。记录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第二十三条手术同意书是指手术前,经治医师向患者告知拟施手术的相关情况,并由患者签署是否同意手术的医学文书。内容包括术前诊断、手术名称、术中或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手术风险、患者签署意见并签名、经治医师和术者签名等。第二十四条麻醉同意书是指麻醉前,麻醉医师向患者告知拟施麻醉的相关情况,并由患者签署是否同意麻醉意见的医学文书。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科别、术前诊断、拟行手术方式、拟行麻醉方式,患者基础疾病及可能对麻醉产生影响的特殊情况,麻醉中拟行的有创操作和监测,麻醉风险、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意外情况,患者签署意见并签名、麻醉医师签名并填写日期。第二十五条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是指输血前,经治医师向患者告知输血的相关情况,并由患者签署是否同意输血的医学文书。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病案号、诊断、输血指征、拟输血成份、输血前有关检查结果、输血风险及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患者签署意见并签名、医师签名并填写日期。第二十六条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同意书是指在实施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前,经治医师向患者告知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相关情况,并由患者签署是否同意检查、治疗的医学文书。内容包括特殊检查、特殊治疗项目名称、目的、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风险、患者签名、医师签名等。第二十七条病危(重)通知书是指因患者病情危、重时,由经治医师或值班医师向患者家属告知病情,并由患方签名的医疗文书。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目前诊断及病情危重情况,患方签名、医师签名并填写日期。一式两份,一份交患方保存,另一份归病历中保存。第二十八条医嘱是指医师在医疗活动中下达的医学指令。医嘱单分为长期医嘱单和临时医嘱单。长期医嘱单内容包括患者姓名、科别、住院病历号(或病案号)、页码、起始日期和时间、长期医嘱内容、停止日期和时间、医师签名、执行时间、执行护士签名。临时医嘱单内容包括医嘱时间、临时医嘱内容、医师签名、执行时间、执行护士签名等。医嘱内容及起始、停止时间应当由医师书写。医嘱内容应当准确、清楚,每项医嘱应当只包含一个内容,并注明下达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医嘱不得涂改。需要取消时,应当使用红色墨水标注“取消”字样并签名。一般情况下,医师不得下达口头医嘱。因抢救急危患者需要下达口头医嘱时,护士应当复诵一遍。抢救结束后,医师应当即刻据实补记医嘱。第二十九条辅助检查报告单是指患者住院期间所做各项检验、检查结果的记录。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病历号(或病案号)、检查项目、检查结果、报告日期、报告人员签名或者印章等。第三十条体温单为表格式,以护士填写为主。内容包括患者姓名、科室、床号、入院日期、住院病历号(或病案号)、日期、手术后天数、体温、脉博、呼吸、血压、大便次数、出入液量、体重、住院周数等。第四章打印病历内容及要求第三十一条打印病历是指应用字处理软件编辑生成并打印的病历(如Word文档、WPS文档等)。打印病历应当按照本规定的内容录入并及时打印,由相应医务人员手写签名。第三十二条医疗机构打印病历应当统一纸张、字体、字号及排版格式。打印字迹应清楚易认,符合病历保存期限和复印的要求。第三十三条打印病历编辑过程中应当按照权限要求进行修改,已完成录入打印并签名的病历不得修改。第五章其他第三十四条住院病案首页按照《卫生部关于修订下发住院病案首页的通知》(卫医发〔2001〕286号)的规定书写。第三十五条特殊检查、特殊治疗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1994年卫生部令第35号)有关规定执行。第三十六条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另行制定。第三十七条电子病历基本规范由卫生部另行制定。第三十八条本规范自2010年3月1日起施行。我部于2002年颁布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卫医发〔2002〕190号)同时废止。关于在医疗机构推行表格式护理文书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125号二○一○年七月二十三日为切实减轻临床护士书写护理文书的负担,使护士有更多时间和精力为患者提供直接护理服务,密切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根据《卫生部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卫医政发〔2010〕7号)和《卫生部关于印发<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的通知》(卫医政发〔2010〕11号)(以下简称两个《通知》),决定在医疗机构推行表格式护理文书。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表格式护理文书类别根据两个《通知》要求,护士需要填写、书写的护理文书包括:体温单、医嘱单、手术清点记录、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护理文书均可以采用表格式。二、护理文书内容及要求护理文书是病历资料的组成部分,书写内容应当与其他病历资料有机结合,相互统一,避免重复和矛盾。书写护理文书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及时、规范。(一)体温单。体温单主要用于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有关情况,内容包括患者姓名、年龄、性别、科别、床号、入院日期、住院病历号(或病案号)、日期、住院天数、手术后天数、脉搏、体温、呼吸、血压、出入量、大便次数、体重、身高、页码等。(二)长期医嘱单。长期医嘱单内容包括患者姓名、科别、床号、住院病历号(或病案号)、开始日期和时间、长期医嘱内容、停止日期和时间、医师签名、护士签名、页码。其中,由医师填写开始日期和时间、长期医嘱内容、停止日期和时间。护士每天执行长期医嘱的给药单、输液单、治疗单等,由执行护士签名,不归入病历。(三)临时医嘱单。临时医嘱单内容包括患者姓名、科别、床号、住院病历号(或病案号)、日期和时间、临时医嘱内容、医师签名、执行护士签名、执行时间、页码。其中,由医师填写医嘱时间、临时医嘱内容;由执行临时医嘱的护士填写执行时间并签名。(四)手术清点记录。手术清点记录内容包括患者科别、姓名、性别、年龄、住院病历号(或病案号)、手术日期、手术名称、输血情况、术中所用各种器械和辅料数量的清点核对、手术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签名等。手术清点记录应当在手术结束后即时完成,由手术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签名。(五)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病重(病危)患者的护理记录适用于所有病重、病危患者,以及病情发生变化、需要监护的患者。护理记录以护理记录单的形式记录,内容包括患者科别、姓名、年龄、性别、床号、住院病历号(或病案号)、入院日期、诊断、记录日期和时间,根据专科特点需要观察、监测的项目以及采取的治疗和护理措施、护士签名、页码等。护理记录应当根据相应专科的护理特点设计并书写,以简化、实用为原则。三、规范护理文书管理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规范和指导辖区内医疗机构护理文书书写的管理工作,深入临床一线调查研究,组织制定护理文书样式,稳步推进表格式护理文书的实施,切实减轻临床护士的书写负担,保证临床护理质量。为规范护理文书书写行为,推进表格式护理文书在医疗机构的使用,我部组织设计了表格式护理文书参考样式(见附件)。请各地结合本地区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和专科特点,在工作中参考使用。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可以结合临床路径的开展和电子病历的推进,探索护理记录的路径化和电子化,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为患者提供全面、高效、优质的护理服务。体温单填写说明按照体温单项目分为楣栏、一般项目栏、生命体征绘制栏、特殊项目栏。填写说明如下:一、楣栏、一般项目栏、特殊项目栏均使用蓝色、蓝黑色或黑色水笔书写;数字除特殊说明外,均使用阿拉伯数字表述,不书写计量单位。二、楣栏项目包括:姓名、年龄、性别、科别、床号、入院日期、住院病历号,均使用正楷字体书写。三、一般项目栏包括:日期、住院天数、手术后天数等。(一)日期:住院日期首页第1日及跨年度第1日需填写年-月-日(如:2010-03-26)。每页体温单的第1日及跨月的第1日需填写月-日(如03-26),其余只填写日期。(二)住院天数:自入院当日开始计数,直至出院。(三)手术后天数:自手术次日开始计数,连续书写14天,若在14天内进行第2次手术,则将第1次手术天数作为分母,第2次手术天数作为分子填写。(四)体温、脉搏描记栏:包括体温、脉搏描记及呼吸记录区。1.体温。(1)40℃-42℃之间的记录:应当用红色笔在40℃-42℃之间纵向填写患者入院、转入、手术、分娩、出院、死亡等。除手术不写具体时间外,其余均按24小时制,精确到分钟。转入时间由转入科室填写,死亡时间应当以“死亡于X时X分”的方式表述。(2)体温符号:口温以蓝“●”表示,腋温以蓝“×”表示,肛温以蓝“○”表示。(3)每小格为0.2℃,按实际测量度数,用蓝色笔绘制于体温单35℃-42℃之间,相邻温度用蓝线相连。(4)体温不升时,可将“不升”二字写在35℃线以下。(5)物理降温30分钟后测量的体温以红圈“○”表示,划在物理降温前温度的同一纵格内,以红虚线与降温前温度相连。2.脉搏。(1)脉搏符号:以红点“●”表示,每小格为4次/分,相邻的脉搏以红直线相连。心率用红“○”表示,两次心率之间也用红直线相连。(2)脉搏与体温重叠时,先划体温符号,再用红色笔在体温符号外划“○”。3.呼吸。(1)用红色笔以阿拉伯数字表述每分钟呼吸次数。(2)如每日记录呼吸2次以上,应当在相应的栏目内上下交错记录,第1次呼吸应当记录在上方。(3)使用呼吸机患者的呼吸以R表示,在体温单相应时间内呼吸30次横线下顶格用黑笔画R。(五)特殊项目栏包括:血压、入量、出量、大便、体重、身高等需观察和记录的内容。1.血压。(1)记录频次:新入院患者当日应当测量并记录血压,根据患者病情及医嘱测量并记录,如为下肢血压应当标注。(2)记录方式:收缩压/舒张压(130/80)。(3)单位:毫米汞柱(mmHg)。2.入量。(1)记录频次:应当将前一日24小时总入量记录在相应日期栏内,每隔24小时填写1次。(2)单位:毫升(ml)。3.出量。(1)记录频次:应当将前一日24小时总出量记录在相应日期栏内,每隔24小时填写1次。(2)单位:毫升(ml)。4.大便。(1)记录频次:应当将前1日24小时大便次数记录在相应日期栏内,每隔24小时填写1次。(2)特殊情况:患者无大便,以“0”表示;灌肠后大便以“E”表示,分子记录大便次数,例:1/E表示灌肠后大便1次;0/E表示灌肠后无排便;11/E表示自行排便1次灌肠后又排便1次;“※”表示大便失禁,“☆”表示人工肛门。(3)单位:次/日。5.体重。(1)记录频次:新入院患者当日应当测量体重并记录,根据患者病情及医嘱测量并记录。(2)特殊情况:如因病情重或特殊原因不能测量者,在体重内可填上“卧床”。(3)单位:公斤(kg)。6.身高。(1)记录频次:新入院患者当日应当测量身高并记录。(2)单位:厘米(cm)。7.空格栏。可作为需观察增加内容和项目,如记录管路情况等。使用HIS系统等医院,可在系统中建立可供选择项,在相应空格栏中予以体现。附件2长期医嘱单姓名科别床号住院病历号开始停止日期时间医嘱医师签名护士签名日期时间医师签名护士签名第页附件3临时医嘱单姓名科别床号住院病历号日期时间医嘱医师签名执行护士签名执行时间第页附件4手术清点记录科别姓名性别年龄住院病历号手术日期年月日手术名称输血:血型血液成分名称血量ml器械名称术前清点术中加数关体腔前关体腔后器械名称术前清点术中加数关体腔前关体腔后卵圆钳咬骨钳巾钳骨刀、凿持针钳拉钩组织钳刮匙大弯血管钳脊柱牵开器弯血管钳腹腔牵开器直血管钳胸腔牵开器蚊式钳有齿镊直角钳无齿镊扁桃腺钳刀柄柯克钳手术剪胃钳吸引头肠钳电烧(头)取石钳胆石刮胆道探子大纱垫肾蒂钳小纱垫输尿管钳纱布沙式钳纱条持瓣钳棉片阻断钳棉签肺叶钳阻断带心房钳花生米心耳钳缝针哈巴狗注射器气管钳针头剥离子棉球髓核钳手术器械护士签名巡回护士签名体内植入物条形码粘贴处:填表说明:1.表格内的清点数必须用数字说明,不得用“√”表示。2.空格处可以填写其他手术物品。3.表格内的清点数目必须清晰,不得采用刮、粘、涂等方法涂改。本表为参考表,由于不能涵盖所有手术器械,建议医院根据实际设定器械名称。附件5护理记录单填写说明一、适用范围(一)病重、病危患者。(二)病情发生变化、需要监护的患者。二、眉栏部分楣栏项目包括:科别、姓名、年龄、性别、床号、住院病历号、入院日期、诊断。三、填写内容(一)意识。根据患者实际意识状态选择填写:清醒、嗜睡、意识模糊、昏睡、浅昏迷、深昏迷、谵妄状态。(二)体温。单位为℃,直接在“体温”栏内填入测得数值,不需要填写数据单位。(三)脉搏。单位为次/分,直接在“脉搏”栏内填入测得数值,不需要填写数据单位。(四)呼吸。单位为次/分,直接在“呼吸”栏内填入测得数值,不需要填写数据单位。(五)血压。单位为毫米汞柱(mmHg),直接在“血压”栏内填入测得数值,不需要填写数据单位。(六)血氧饱和度。根据实际填写数值。(七)吸氧。单位为升/分(L/min),可根据实际情况在相应栏内填入数值,不需要填写数据单位,并记录吸氧方式,如鼻导管、面罩等。(八)出入量。1.入量。单位为毫升(ml),入量项目包括:使用静脉输注的各种药物、口服的各种食物和饮料以及经鼻胃管、肠管输注的营养液等。2.出量。单位为毫升(ml),出量项目包括:尿、便、呕吐物、引流物等,需要时,写明颜色、性状。(九)皮肤情况。根据患者皮肤出现的异常情况选择填写,如压疮、出血点、破损、水肿等。(十)管路护理。根据患者置管情况填写,如静脉置管、导尿管、引流管等。(十一)病情观察及措施。简要记录护士观察患者病情的情况,以及根据医嘱或者患者病情变化采取的措施。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医政发[2009]18号二○○九年三月二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建立医疗技术准入和管理制度,促进医学科学发展和医疗技术进步,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医疗技术,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以诊断和治疗疾病为目的,对疾病作出判断和消除疾病、缓解病情、减轻痛苦、改善功能、延长生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而采取的诊断、治疗措施。第三条医疗机构开展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应当遵守本办法。第四条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应当遵循科学、安全、规范、有效、经济、符合伦理的原则。医疗机构开展医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具有符合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相应的设备、设施和质量控制体系,并遵守技术管理规范。第五条国家建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和管理制度,对医疗技术实行分类、分级管理。第六条卫生部负责全国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监督管理工作。第二章医疗技术分类分级管理第七条医疗技术分为三类:第一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医疗机构通过常规管理在临床应用中能确保其安全性、有效性的技术。第二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涉及一定伦理问题或者风险较高,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以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第三类医疗技术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卫生行政部门加以严格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一)涉及重大伦理问题;(二)高风险;(三)安全性、有效性尚需经规范的临床试验研究进一步验证;(四)需要使用稀缺资源;(五)卫生部规定的其他需要特殊管理的医疗技术。第八条卫生部负责第三类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第三类医疗技术目录由卫生部制定公布,并根据临床应用实际情况,予以调整。第九条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第二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第二类医疗技术目录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本辖区情况制定并公布,报卫生部备案。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不得将卫生部废除或者禁止使用的医疗技术列入本行政区医疗技术目录。第十条第一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由医疗机构根据功能、任务、技术能力实施严格管理。第十一条医疗机构应当依法准予医务人员实施与其专业能力相适应的医疗技术。第十二条医疗机构开展的临床检验项目必须是卫生部公布的准予开展的临床检验项目。第十三条医疗机构不得在临床应用卫生部废除或者禁止使用的医疗技术。第三章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审核第十四条属于第三类的医疗技术首次应用于临床前,必须经过卫生部组织的安全性、有效性临床试验研究、论证及伦理审查。第十五条第二类医疗技术和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前实行第三方技术审核制度。对医务人员开展第一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的能力技术审核,由医疗机构自行组织实施,也可以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第十六条卫生部指定或者组建的机构、组织(以下简称技术审核机构)负责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技术审核工作。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或者组建的技术审核机构负责第二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技术审核工作。卫生部可以委托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对指定的第三类医疗技术进行临床应用能力技术审核工作。第十七条技术审核机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完善的管理体系;(二)在医学专业领域具有权威性;(三)学术作风科学、严谨、规范;(四)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第十八条技术审核机构应当建立审核工作制度,制定并公布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技术审核程序,并根据工作需要建立专家库。审核工作制度、程序和专家库名单报送指定其承担技术审核工作的卫生行政部门备案。第十九条技术审核机构专家库成员应当由医学、法学、伦理学、管理学等方面的人员组成,并符合下列条件:(一)熟悉、掌握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二)具有良好的职业品德、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三)受聘于医疗卫生机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或者法律服务机构,并担任相应高级专业技术职务3年以上;(四)健康状况能够胜任评价工作;(五)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技术审核机构聘请上述人员进入专家库可以不受行政区域限制。第二十条专家库成员参加技术审核工作实行回避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第二十一条医疗机构开展第二类医疗技术或者第三类医疗技术前,应当向相应的技术审核机构申请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技术审核。符合下列条件的医疗机构可以向技术审核机构提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技术审核申请:(一)该项医疗技术符合相应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划;(二)有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相应诊疗科目;(三)有在本机构注册的、能够胜任该项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的主要专业技术人员;(四)有与开展该项医疗技术相适应的设备、设施和其他辅助条件;(五)该项医疗技术通过本机构医学伦理审查;(六)完成相应的临床试验研究,有安全、有效的结果;(七)近3年相关业务无不良记录;(八)有与该项医疗技术相关的管理制度和质量保障措施;(九)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第二十二条医疗机构申请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技术审核时,应当提交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包括:(一)医疗机构名称、级别、类别、相应诊疗科目登记情况、相应科室设置情况;(二)开展该项医疗技术的目的、意义和实施方案;(三)该项医疗技术的基本概况,包括国内外应用情况、适应证、禁忌证、不良反应、技术路线、质量控制措施、疗效判定标准、评估方法,与其他医疗技术诊疗同种疾病的风险、疗效、费用及疗程比较等;(四)开展该项医疗技术具备的条件,包括主要技术人员的执业注册情况、资质、相关履历,医疗机构的设备、设施、其他辅助条件、风险评估及应急预案;(五)本机构医学伦理审查报告;(六)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第二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医疗机构不得向技术审核机构提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技术审核申请:(一)申请的医疗技术是卫生部废除或者禁止使用的;(二)申请的医疗技术未列入相应目录的;(三)申请的医疗技术距上次同一医疗技术未通过临床应用能力技术审核时间未满12个月的;(四)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第二十四条未通过审核的医疗技术,医疗机构不得在12个月内向其他技术审核机构申请同一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再审核。第二十五条技术审核机构接到医疗机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技术审核申请后,对于符合规定条件的,应当予以受理,并自受理之日起30日内,组织相关专业专家按照审核程序和医疗技术管理规范,对医疗机构进行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技术审核,并出具技术审核报告。第二十六条技术审核机构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向有关人员了解情况或者到现场核实有关情况。第二十七条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技术审核结论实行合议制。参加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技术审核的人员数量应当为3人以上单数,每位审核人员独立出具书面审核意见并署名。技术审核机构根据半数以上审核人员的意见形成技术审核结论。技术审核机构对审核过程应当做出完整记录并留存备查,审核人员的审核意见与审核结论不同的应当予以注明。技术审核机构应当确保技术审核工作的科学、客观、公正,并对审核结论负责。第二十八条技术审核机构应当自做出审核结论之日起10日内,将审核结论送达申请的医疗机构。第二十九条技术审核机构应当将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申请材料、审核成员书面审核意见、审核成员信息、审核结论等材料予以永久保存。第三十条技术审核机构开展技术审核工作可以按照规定收取相关费用。第三十一条技术审核机构应当将审核结果报相应的卫生行政部门。技术审核机构每年向指定其承担技术审核工作的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年度开展技术审核工作情况;未在规定时间报告年度工作情况的,卫生行政部门不再指定其承担技术审核工作。第四章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第三十二条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审定第二类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卫生部负责审定第三类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第三十三条医疗机构同时具备下列条件时,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方可审定其开展通过临床应用能力技术审核的医疗技术:(一)技术审核机构审核同意意见;(二)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相应诊疗科目;(三)该项医疗技术与医疗机构功能、任务相适应;(四)符合相应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划;(五)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第三十四条医疗机构开展通过临床应用能力技术审核的医疗技术,经相应的卫生行政部门审定后30日内到核发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卫生行政部门办理诊疗科目项下的医疗技术登记。经登记后医疗机构方可在临床应用相应的医疗技术。第三十五条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医疗机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副本备注栏注明相应专业诊疗科目及其项下准予登记的医疗技术,并及时向社会公告。第三十六条医疗机构应当有专门的部门负责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和第一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技术审核工作。第三十七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技术分级管理制度和保障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质量、安全的规章制度,建立医疗技术档案,对医疗技术定期进行安全性、有效性和合理应用情况的评估。第三十八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根据风险性和难易程度不同,手术分为四级:一级手术是指风险较低、过程简单、技术难度低的普通手术;二级手术是指有一定风险、过程复杂程度一般、有一定技术难度的手术;三级手术是指风险较高、过程较复杂、难度较大的手术;四级手术是指风险高、过程复杂、难度大的重大手术。第三十九条医疗机构应当对具有不同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开展不同级别的手术进行限定,并对其专业能力进行审核后授予相应的手术权限。第四十条医疗机构应当自准予开展第二类医疗技术和第三类医疗技术之日起2年内,每年向批准该项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的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临床应用情况,包括诊疗病例数、适应证掌握情况、临床应用效果、并发症、合并症、不良反应、随访情况等。必要时,相应的卫生行政部门可以组织专家进行现场核实。第四十一条医疗机构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立即停止该项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并向核发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一)该项医疗技术被卫生部废除或者禁止使用;(二)从事该项医疗技术主要专业技术人员或者关键设备、设施及其他辅助条件发生变化,不能正常临床应用;(三)发生与该项医疗技术直接相关的严重不良后果;(四)该项医疗技术存在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隐患;(五)该项医疗技术存在伦理缺陷;(六)该项医疗技术临床应用效果不确切;(七)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第四十二条医疗机构出现第四十一条第(一)、(二)款情形的,负责医疗机构诊疗科目登记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注销医疗机构诊疗科目项下的相应医疗技术登记,并向社会公告。第四十三条医疗机构出现第四十一条第(三)、(四)、(五)、(六)款情形的,批准该项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立即组织专家对医疗机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复核。必要时,可以组织对医疗技术安全性、有效性进行论证。根据复核结果和论证结论,批准该项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的卫生行政部门及时做出继续或者停止临床应用该项医疗技术的决定,并对相应的医疗技术目录进行调整。第四十四条医疗机构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报请批准其临床应用该项医疗技术的卫生行政部门决定是否需要重新进行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技术审核:(一)与该项医疗技术有关的专业技术人员或者设备、设施、辅助条件发生变化,可能会对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带来不确定后果的;(二)该项医疗技术非关键环节发生改变的;(三)准予该项医疗技术诊疗科目登记后1年内未在临床应用的;(四)该项医疗技术中止1年以上拟重新开展的。第五章监督管理第四十五条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医疗机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情况的监督管理。第四十六条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进行监督检查时,有权采取下列措施:(一)进入工作现场了解情况,调查取证;(二)查阅、复制有关资料;(三)责令医疗机构立即改正违法违规行为。第四十七条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定期对医疗机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审核。在定期审核过程中发现本办法第四十一条规定情形的,卫生行政部门要按照本办法第四十二、四十三条规定,做出是否注销医疗机构诊疗科目项下该项医疗技术登记、继续或者停止临床应用该项医疗技术的决定。第四十八条医疗机构违反本办法第三十四条规定,未经医疗机构诊疗科目项下医疗技术登记擅自在临床应用医疗技术的,由卫生行政部门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四十七条的规定给予处罚。第四十九条医疗机构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卫生行政部门不予医疗机构诊疗科目项下医疗技术登记;已经准予登记的,应当及时撤销医疗技术登记:(一)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技术审核过程中弄虚作假的;(二)不符合相应卫生行政部门规划的;(三)未通过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技术审核的;(四)超出登记的诊疗科目范围的;(五)医疗技术与其功能、任务不相适应的;(六)虽通过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技术审核,但不再具备医疗技术临床应用条件的;(七)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第五十条医疗机构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立即责令其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责任:(一)临床应用卫生部废除或者禁止使用的医疗技术的;(二)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规定擅自临床应用新的第三类医疗技术的;(三)临床应用未经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技术审核的医疗技术的;(四)未按照本办法第四十条规定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医疗技术临床应用情况的;(五)未按照本办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立即停止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的;(六)未按照本办法第四十四条规定重新申请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技术审核,或者擅自临床应用需要重新进行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技术审核的医疗技术的;(七)违反本办法其他规定的。第五十一条医疗机构准予医务人员超出其专业能力开展医疗技术给患者造成损害的,医疗机构承担相应的法律和经济赔偿责任;未经医疗机构批准,医务人员擅自临床应用医疗技术的,由医务人员承担相应的法律和经济赔偿责任。第五十二条医疗机构和执业医师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过程中有违反《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人体器官移植条例》等法律、法规行为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处罚。第五十三条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技术审核机构技术审核工作的监督管理。技术审核机构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指定其承担技术审核工作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取消其技术审核机构资格:(一)通过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技术审核的医疗机构不具备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二)超出技术审核权限或者超出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公布的医疗技术目录,进行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技术审核的;(三)受理卫生部废除或者禁止使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技术审核申请的;(四)严重违反技术审核程序的;(五)不能按照本办法规定完成技术审核工作的;(六)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技术审核机构在第(一)、(二)、(三)、(四)项情形下做出的审核结论,卫生行政部门不作为批准医疗机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和诊疗科目项下医疗技术登记的依据;已经准予登记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予以撤销。第五十四条技术审核机构应当对参加技术审核工作的专家库成员进行年度考核,对年度考核不合格或者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取消其专家库成员资格,5年内不再聘请其承担技术审核工作,并及时通报其所在单位及指定技术审核机构的卫生行政部门:(一)在技术审核工作中不能科学、客观、公正地提出评价意见的;(二)严重违反技术审核程序的;(三)不能按照本办法规定完成技术审核工作的;(四)在技术审核过程中弄虚作假、收受财物或者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的;(五)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第五十五条技术审核机构工作人员在技术审核过程中滥用职权、弄虚作假或者非法收受财物以及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的,技术审核机构应当禁止其参与技术审核工作,并由其所在单位给予行政处分。技术审核机构5年内不得再聘任其参加技术审核工作。第五十六条卫生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规定干预技术审核工作的,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或者工作人员所在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纠正;后果严重的,应当给予有关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行政处分。第六章附则第五十七条本办法发布前已经临床应用的第三类医疗技术,医疗机构应当在本办法实施后6个月内按照本办法规定向技术审核机构提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技术审核申请。在本办法实施后6个月内没有提出技术审核申请或者卫生行政部门决定不予诊疗科目项下医疗技术登记的,一律停止临床应用第三类医疗技术。本办法发布前已经临床应用的第一类医疗技术和第二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技术审核与诊疗科目项下医疗技术登记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第五十八条异种干细胞治疗技术、异种基因治疗技术、人类体细胞克隆技术等医疗技术暂不得应用于临床。第五十九条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试验管理办法由卫生部另行制定。第六十条法律、法规对医疗技术临床应用有专门规定的,从其规定。第六十一条本办法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附:第三类医疗技术目录一、涉及重大伦理问题,安全性、有效性尚需经规范的临床试验研究进一步验证的医疗技术:克隆治疗技术、自体干细胞和免疫细胞治疗技术、基因治疗技术、中枢神经系统手术戒毒、立体定向手术治疗精神病技术、异基因干细胞移植技术、瘤苗治疗技术等。二、涉及重大伦理问题,安全性、有效性确切的医疗技术:同种器官移植技术、变性手术等。三、风险性高,安全性、有效性尚需验证或者安全性、有效性确切的医疗技术:利用粒子发生装置等大型仪器设备实施毁损式治疗技术,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肿瘤热疗治疗技术,肿瘤冷冻治疗技术,组织、细胞移植技术,人工心脏植入技术,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治疗技术等。四、其他需要特殊管理的医疗技术:基因芯片诊断和治疗技术,断骨增高手术治疗技术,异种器官移植技术等。医院手术部(室)管理规范(试行)卫医政发[2009]90号二○○九年九月十八日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院手术安全管理,指导并规范医院手术部(室)管理工作,保障医疗安全,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护士条例》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有关法规、规章,制定本规范。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各类医院。其他设置手术部(室)的医疗机构,参照本规范进行管理。第三条医院应当根据本规范,完善医院手术部(室)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并严格遵守执行,加强手术安全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第四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医院手术安全的管理工作,对辖区内医院手术部(室)的设置与管理进行指导和检查,保证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基本条件第五条医院手术部(室)应当具备与医院等级、功能和任务相适应的场所、设施、仪器设备、药品、手术器械、相关医疗用品和技术力量,保障手术工作安全、及时、有效地开展。第六条手术部(室)应当设在医院内便于接送手术患者的区域,宜临近重症医学科、临床手术科室、病理科、输血科(血库)、消毒供应中心等部门,周围环境安静、清洁。医院应当设立急诊手术患者绿色通道。第七条手术部(室)的建筑布局应当遵循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原则,做到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标识清楚,符合功能流程合理和洁污区域分开的基本原则。手术部(室)应设有工作人员出入通道、患者出入通道,物流做到洁污分开,流向合理。第八条手术间的数量应当根据医院手术科室的床位数及手术量进行设置,满足医院日常手术工作的需要。第九条手术间内应配备常规用药,基本设施、仪器、设备、器械等物品配备齐全,功能完好并处于备用状态。手术间内部设施、温控、湿控要求应当符合环境卫生学管理和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第十条手术部(室)应当根据手术量配备足够数量的手术室护士,人员梯队结构合理。三级医院手术部(室)护士长应当具备主管护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和5年及以上手术室工作经验,具备一定管理能力。二级医院手术部(室)护士长应当具备护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和3年及以上手术室工作经验,具备一定管理能力。手术室护士应当接受岗位培训并定期接受手术室护理知识与技术的再培训。根据工作需要,手术室应当配备适当数量的辅助工作人员和设备技术人员。第十一条洁净手术部的建筑布局、基本配备、净化标准和用房分级等应当符合《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02》的标准,辅助用房应当按规定分洁净和非洁净辅助用房,并设置在洁净和非洁净手术部的不同区域内。手术安全管理第十二条手术部(室)应当与临床科室等有关部门加强联系,密切合作,以患者为中心,保证患者围手术期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第十三条手术部(室)应当建立手术标本管理制度,规范标本的保存、登记、送检等流程,有效防止标本差错。第十四条手术部(室)应当建立手术安全核查制度,与临床科室等有关部门共同实施,确保手术患者、部位、术式和用物的正确。第十五条手术部(室)应当加强手术患者体位安全管理,安置合适体位,防止因体位不当造成手术患者的皮肤、神经、肢体等损伤。第十六条手术部(室)应当建立并实施手术中安全用药制度,加强特殊药品的管理,指定专人负责,防止用药差错。第十七条手术部(室)应当建立并实施手术物品清点制度,有效预防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意外伤害,保证患者安全。第十八条手术部(室)应当加强手术安全管理,妥善保管和安全使用易燃易爆设备、设施及气体等,有效预防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意外灼伤。第十九条手术部(室)应当制订并完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处置流程,快速有效应对意外事件,并加强消防安全管理,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第二十条手术部(室)应当根据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安排手术及工作人员。第二十一条手术部(室)工作人员应当按照病历书写有关规定书写有关医疗文书。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第二十二条手术部(室)应当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建立并落实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并按照医院感染控制原则设置工作流程,降低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第二十三条手术部(室)应当通过有效的医院感染监测、空气质量控制、环境清洁管理、医疗设备和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等措施,降低发生感染的危险。手术部(室)应当严格限制非手术人员的进入第二十四条手术部(室)应当严格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有关文件的要求,使用手术器械、器具及物品,保证医疗安全。第二十五条手术部(室)的工作区域,应当每24小时清洁消毒一次。连台手术之间、当天手术全部完毕后,应当对手术间及时进行清洁消毒处理。实施感染手术的手术间应当严格按照医院感染控制的要求进行清洁消毒处理。第二十六条手术部(室)应当与临床科室等有关部门共同实施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措施,包括正确准备皮肤、有效控制血糖、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及预防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发生低体温等。第二十七条医务人员在实施手术过程中,必须遵守无菌技术原则,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实施标准预防。第二十八条手术部(室)应当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工作,制订具体措施,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第二十九条手术部(室)的医疗废物管理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有关规定进行分类、处理。质量管理第三十条医院应当建立健全手术部(室)的质量控制和持续改进机制,加强质量管理和手术相关不良事件的报告、调查和分析,定期实施考核。第三十一条医院应当建立手术部(室)质量管理档案追溯制度,加强质量过程和关键环节的监督管理。第三十二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所辖区域医院手术部(室)工作的检查与指导,促进手术部(室)工作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高。附则第三十三条本规范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卫办医政发[2010]41号二○一○年三月十七日一、手术安全核查是由具有执业资质的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三方(以下简称三方),分别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和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共同对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等内容进行核查的工作。二、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手术,其他有创操作可参照执行。三、手术患者均应配戴标示有患者身份识别信息的标识以便核查。四、手术安全核查由手术医师或麻醉医师主持,三方共同执行并逐项填写《手术安全核查表》。五、实施手术安全核查的内容及流程。(一)麻醉实施前:三方按《手术安全核查表》依次核对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手术方式、知情同意情况、手术部位与标识、麻醉安全检查、皮肤是否完整、术野皮肤准备、静脉通道建立情况、患者过敏史、抗菌药物皮试结果、术前备血情况、假体、体内植入物、影像学资料等内容。(二)手术开始前:三方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手术方式、手术部位与标识,并确认风险预警等内容。手术物品准备情况的核查由手术室护士执行并向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报告。(三)患者离开手术室前:三方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实际手术方式,术中用药、输血的核查,清点手术用物,确认手术标本,检查皮肤完整性、动静脉通路、引流管,确认患者去向等内容。(四)三方确认后分别在《手术安全核查表》上签名。六、手术安全核查必须按照上述步骤依次进行,每一步核查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不得提前填写表格。七、术中用药、输血的核查:由麻醉医师或手术医师根据情况需要下达医嘱并做好相应记录,由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师共同核查。八、住院患者《手术安全核查表》应归入病历中保管,非住院患者《手术安全核查表》由手术室负责保存一年。九、手术科室、麻醉科与手术室的负责人是本科室实施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的第一责任人。十、医疗机构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强对本机构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实施情况的监督与管理,提出持续改进的措施并加以落实。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管理规范卫医政发[2010]35号二○一○年三月二十三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的管理工作,提高血液透析治疗水平,有效预防和控制经血液透析导致的医源性感染,提高医疗质量和保证医疗安全,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有关法规、规章,制定本规范。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设置血液透析室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第三条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当地医疗服务需求,做好血液透析室设置规划,严格实行血液透析室执业登记管理。第四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的管理,对辖区内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进行指导和检查,加强血液透析治疗的质量管理,保障患者安全。第二章管理职责第五条设置血液透析室的医疗机构应当根据本规范,制定并落实血液透析室管理的规章制度、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明确工作人员岗位职责,落实血液透析室医源性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保障血液透析治疗安全、有效地开展。第六条医疗机构应当指定相关部门负责血液透析室的质量监控工作,履行以下职责:(一)对血液透析室规章制度、技术规范、操作规程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二)对血液透析室的医疗质量、医源性感染管理、器械和设备管理、一次性医疗器具管理等方面进行检查;(三)对血液透析室的重点环节和影响医疗安全的高危因素进行监测、分析和反馈,提出控制措施;(四)对血液透析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和健康管理提供指导;(五)对血液透析室发生的医源性感染进行调查,提出控制措施并协调、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处理。第七条血液透析室应当设负责人全面负责血液透析室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三级医院血液透析室的负责人应当由具备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执业医师担任;二级医院及其他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的负责人应当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执业医师担任。血液透析室负责人必须具备透析专业知识和血液透析工作经验。第八条血液透析室应当配备护士长或护理组长,负责各项规章制度的督促落实和血液透析室的日常管理。三级医院血液透析室护士长或护理组长应由具备一定透析护理工作经验的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注册护士担任,二级医院及其他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护士长或护理组长应由具备一定透析护理工作经验的初级(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注册护士的担任。第九条血液透析室医师、护士和技师的配备应当达到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基本标准的要求。第十条血液透析室医师负责制定和调整患者透析治疗方案,评估患者的透析质量,处理患者出现的并发症,按照有关规定做好相关记录。第十一条血液透析室护士协助医师实施患者透析治疗方案,观察患者情况及机器运行状况,严格执行核对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第十二条血液透析室应当根据透析机和患者的数量以及透析环境布局,合理安排护士,每名护士每班负责治疗和护理的患者应相对集中,且数量不超过5名透析患者。第十三条血液透析室技师负责透析设备日常维护,保证正常运转,定期进行透析用水及透析液的监测,确保其符合质量要求。第十四条血液透析室根据工作需要,可配备血液透析器复用工作人员,从事血液透析器复用工作。血液透析器复用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掌握有关操作技术规程。第三章质量管理第十五条医疗机构设置血液透析室,应当经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并进行执业登记后,方可开展血液透析工作。第十六条血液透析室应当建立医疗质量管理的相关制度,定期开展医疗质量控制工作,持续改进医疗质量。第十七条血液透析室应当严格按照血液透析技术操作规范开展血液透析质量及相关工作,建立合理、规范的血液透析治疗流程,制定严格的接诊制度,实行患者实名制管理。第十八条血液透析室应当建立血液透析患者登记及医疗文书管理制度,加强血液透析患者的信息管理。第十九条血液透析室应当建立良好的医患沟通机制,按照规定对患者进行告知,加强沟通,维护患者权益。第二十条血液透析室应当建立透析液和透析用水质量监测制度,确保透析液和透析用水的质量和安全。第二十一条血液透析室应当按照规定使用和管理医疗设备、医疗耗材、消毒药械和医疗用品等。第二十二条血液透析室应当为透析设备建立档案,对透析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保证透析机及其他相关设备正常运行。第二十三条血液透析室的医疗废弃物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有关规定进行分类和处理。第四章感染预防与控制第二十四条血液透析室应当加强医源性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建立并落实相关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科学设置工作流程,降低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第二十五条血液透析室的建筑布局应当遵循环境卫生学和感染控制的原则,做到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标识清楚,符合功能流程合理和洁污区域分开的基本要求。第二十六条血液透析室应当分为辅助区域和工作区域。辅助区域包括工作人员更衣室、办公室等。工作区域包括透析治疗区、治疗室、水处理间、候诊区、接诊区、储存室、污物处理区;开展透析器复用的,应当设置复用间。第二十七条血液透析室的工作区域应当达到以下要求:(一)透析治疗区、治疗室等区域应当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中规定III类环境的要求。(二)患者使用的床单、被套、枕套等物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更换。(三)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时应当严格限制非工作人员进入透析治疗区。第二十八条血液透析室应设有隔离透析治疗间或者独立的隔离透析治疗区,配备专门治疗用品和相对固定的工作人员,用于对需要隔离的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第二十九条血液透析室应当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严格执行医疗器械、器具的消毒工作技术规范,并达到以下要求:(一)进入患者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二)接触患者皮肤、粘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消毒水平;(三)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用一灭菌。血液透析室使用的消毒药械、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第三十条每次透析结束后,应当对透析单元内透析机等设备设施表面、物品表面进行擦拭消毒,对透析机进行有效的水路消毒,对透析单元地面进行清洁,地面有血液、体液及分泌物污染时使用消毒液擦拭。第三十一条血液透析室应当根据设备要求定期对水处理系统进行冲洗消毒,并定期进行水质检测。每次冲洗消毒后应当测定管路中消毒液残留量,确保安全。第三十二条医务人员进入透析治疗区应当穿工作服、换工作鞋。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治疗或者护理操作时应当按照医疗护理常规和诊疗规范,在诊疗过程中应当实施标准预防,并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和无菌操作技术。第三十三条血液透析室应当建立严格的接诊制度,对所有初次透析的患者进行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艾滋病病毒感染的相关检查,每半年复查1次。第三十四条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螺旋体及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患者应当分别在各自隔离透析治疗间或者隔离透析治疗区进行专机血液透析,治疗间或者治疗区、血液透析机相互不能混用。第三十五条血液透析室应当严格按照血液透析器复用的有关操作规范,对可重复使用的透析器进行复用。第三十六条血液透析室应当建立医院感染控制监测制度,开展环境卫生学监测和感染病例监测。发现问题时,应当及时分析原因并进行改进;存在严重隐患时,应当立即停止透析工作并进行整改。第三十七条医疗机构发生经血液透析导致的医院感染暴发,应当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进行报告。第五章人员培训和职业安全防护第三十八条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建立血液透析室工作人员岗位规范化培训和考核制度,加强继续教育,提高血液透析室工作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第三十九条设置血液透析室的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并落实对本机构血液透析室工作人员的培训计划,使工作人员具备与本职工作相关的专业知识,落实相关管理制度和工作规范。第四十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血液透析室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和健康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必要时,对有关人员进行免疫接种,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第四十一条血液透析室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被血液污染的锐器刺伤、擦伤等伤害时,应当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并及时报告机构内的相关部门。第六章检查评估第四十二条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按照本规范的规定,对辖区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评估。第四十三条卫生行政部门在检查中发现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不符合规定、存在医疗安全的,应当责令其进行整改,问题严重的,责令暂停血液透析室工作。第四十四条医院应当对卫生行政部门的检查指导、数据统计和质量评估予以配合,不得拒绝和阻挠,不得提供虚假材料。第四十五条卫生行政部门可以设置血液透析质量控制中心或者其他有关组织,对辖区内血液透析室的质量和安全管理进行评估与检查指导,促进血液透析室工作质量的持续改进。第七章附则第四十六条本规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试行)卫医管发〔2010〕4号二○一○年一月十八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工作,降低医疗器械临床使用风险,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患双方合法权益,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护士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管理办法》等规定制定本规范。第二条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是指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中涉及的医疗器械产品安全、人员、制度、技术规范、设施、环境等的安全管理。第三条卫生部主管全国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监管工作,组织制定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根据医疗器械分类与风险分级原则建立医疗器械临床使用的安全控制及监测评价体系,组织开展医疗器械临床使用的监测和评价工作。第四条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根据卫生部有关管理规范和监测评价体系的要求,组织开展本行政区域内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监管工作。第五条医疗机构应当依据本规范制定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本机构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体系。二级以上医院应当设立由院领导负责的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委员会,委员会由医疗行政管理、临床医学及护理、医院感染管理、医疗器械保障管理等相关人员组成,指导医疗器械临床安全管理和监测工作。第二章临床准入与评价管理第六条医疗器械临床准入与评价管理是指医疗机构为确保进入临床使用的医疗器械合法、安全、有效,而采取的管理和 技术措施 安全生产方案及措施施工现场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技术措施及方案皮带机检修技术措施皮带维修安全技术措施 。第七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器械采购论证、技术评估和采购管理制度,确保采购的医疗器械符合临床需求。第八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器械供方资质审核及评价制度,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审验生产企业和经营企业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医疗器械注册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及产品合格证明等资质。纳入大型医用设备管理品目的大型医用设备,应当有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配置许可证。第九条医疗机构应当有专门部门负责医疗器械采购,医疗器械采购应当遵循国家相关管理规定执行,确保医疗器械采购规范、入口统一、渠道合法、手续齐全。医疗机构应当按照院务公开等有关规定,将医疗器械采购情况及时做好对内公开。第十条医疗器械的安装,应当由生产厂家或者其授权的具备相关服务资质的单位或者由医疗机构医疗器械保障部门实施。特种设备的安装、存储和转运应当按照相关规定执行,医疗机构应当保存相关记录。第十一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器械验收制度,验收合格后方可应用于临床。医疗器械验收应当由医疗机构医疗器械保障部门或者其委托的具备相应资质的第三方机构组织实施并与相关的临床科室共同评估临床验收试用的结果。第十二条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家分类编码的要求,对医疗器械进行唯一性标识,并妥善保存高风险医疗器械购入时的包装标识、标签、 说明书 房屋状态说明书下载罗氏说明书下载焊机说明书下载罗氏说明书下载GGD说明书下载 、合格证明等原始资料,以确保这些信息具有可追溯性。第十三条医疗机构应当对医疗器械采购、评价、验收等过程中形成的报告、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评价记录等文件进行建档和妥善保存,保存期限为医疗器械使用寿命周期结束后5年以上。第十四条医疗机构不得使用无注册证、无合格证明、过期、失效或者按照国家规定在技术上淘汰的医疗器械。医疗器械新产品的临床试验或者试用按照相关规定执行。第三章临床使用管理第十五条在医疗机构从事医疗器械相关工作的技术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学历、技术职称或者经过相关技术培训,并获得国家认可的执业技术水平资格。第十六条医疗机构应当对医疗器械临床使用技术人员和从事医疗器械保障的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建立培训、考核制度。组织开展新产品、新技术应用前规范化培训,开展医疗器械临床使用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操作规程等相关培训,建立培训档案,定期检查评价。第十七条医疗机构临床使用医疗器械应当严格遵照产品使用说明书、技术操作规范和规程,对产品禁忌症及注意事项应当严格遵守,需向患者说明的事项应当如实告知,不得进行虚假宣传,误导患者。第十八条发生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事件或者医疗器械出现故障,医疗机构应当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医疗器械保障部门按规定进行检修;经检修达不到临床使用安全标准的医疗器械,不得再用于临床。第十九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事件的日常管理制度、监测制度和应急预案,并主动或者定期向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上报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事件监测信息。第二十条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对消毒器械和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相关证明进行审核。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按相关法律规定不得重复使用,按规定可以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应当严格按照要求清洗、消毒或者灭菌,并进行效果监测。医护人员在使用各类医用耗材时,应当认真核对其规格、型号、消毒或者有效日期等,并进行登记。对使用后的医用耗材等,属医疗废物的,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处理。第二十一条临床使用的大型医用设备、植入与介入类医疗器械名称、关键性技术参数及唯一性标识信息应当记录到病历中。第二十二条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本机构医疗器械使用安全情况进行考核和评估,形成记录并存档。第四章临床保障管理第二十三条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医疗器械安装、验收(包括商务、技术、临床)使用中的管理制度与技术规范。第二十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对在用设备类医疗器械的预防性维护、检测与校准、临床应用效果等信息进行分析与风险评估,以保证在用设备类医疗器械处于完好与待用状态、保障所获临床信息的质量。预防性维护方案的内容与程序、技术与方法、时间间隔与频率,应按照相关规范和医疗机构实际情况制订。第二十五条医疗机构应当在大型医用设备使用科室的明显位置,公示有关医用设备的主要信息,包括医疗器械名称、注册证号、规格、生产厂商、启用日期和设备管理人员等内容。第二十六条医疗机构应当遵照医疗器械技术指南和有关国家标准与规程,定期对医疗器械使用环境进行测试、评估和维护。第二十七条医疗机构应当设置与医疗器械种类、数量相适应,适宜医疗器械分类保管的贮存场所。有特殊要求的医疗器械,应当配备相应的设施,保证使用环境条件。第二十八条对于生命支持设备和重要的相关设备,医疗机构应当制订应急备用方案。第二十九条医疗器械保障技术服务全过程及其结果均应当真实记录并存入医疗器械信息档案。第五章监督第三十条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监督管理。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本机构医疗器械管理工作,定期检查相关制度的落实情况。第三十一条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对医疗机构的医疗器械信息档案,包括器械唯一性标识、使用记录和保障记录等,进行定期检查。第三十二条医疗机构在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过程中,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及本规范要求的,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可依据有关法律、法规,采取警告、责令改正、停止使用有关医疗器械等措施予以处理。卫生行政部门在调查取证中可采取查阅、复制有关资料等措施,医疗机构应予以积极配合。第六章附则第三十三条本规范所包括的医疗器械是指依照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取得市场准入,与医疗机构中医疗活动相关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等物品。第三十四条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事件是指,获准上市的质量合格的医疗器械在医疗机构的使用中,由于人为、医疗器械性能不达标或者设计不足等因素造成的可能导致人体伤害的各种有害事件。第三十五条高风险医疗器械是指植入人体,用于支持、维持生命,或者对人体具有潜在危险的医疗器械产品。第三十六条本规范自发布之日起生效。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管理规范(试行)卫办医政发[2009]196号二〇〇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为规范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的临床应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本规范为技术审核机构对医疗机构申请临床应用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进行技术审核的依据,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的最低要求。本规范所称的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是指基于人工智能理论开发、经临床试验验证有效的计算机辅助诊断软件及临床决策支持系统。不包括具有人工智能的嵌入式临床诊断与治疗仪器设备。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一)医疗机构开展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二)开展此类技术的医疗机构应具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与该技术使用相适应的相关专业诊疗科目。(三)临床科室。开展与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相关的专业临床诊疗工作5年以上,具备与该技术相适应的计算机硬件条件,具有人工智能技术所需的资料采集的相应设备。(四)影像诊断科。开展影像临床诊疗工作5年以上,其技术水平达到三级医院专业科室要求。必须有数字化影像诊断设备包括数字化常规X线设备、磁共振(MRI)、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CT)和医学影像图像管理系统及其工作站的计算机硬件平台。(五)实验室诊断相关科室。开展细胞学、组织学、实验室诊疗工作5年以上,具备与人工智能技术相适应的计算机硬件、资料采集设备及其他相关设备。(六)开展此类技术的科室有具备相关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本院在职医师,有经过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并考核合格的、与开展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相适应的其他专业技术人员。二、人员基本要求(一)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医师。1.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开展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应用的相关专业。2.具有5年以上与开展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相关专业临床诊疗工作经验,具有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3.经过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相关专业知识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二)其他相关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经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相关专业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三、技术管理基本要求(一)严格遵守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相关操作规范和相关专业疾病诊疗指南,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诊断方法、患者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综合判断治疗措施,严格掌握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二)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的应用由具有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本院在职医师决定,并由具有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本院医师作出诊断意见。(三)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为辅助诊断和临床决策支持系统,不能作为临床最终诊断,仅作为临床辅助诊断和参考,最终诊断必须由有资质的临床医师确定。(四)采用此类技术时,如涉及侵入性检查时,在实施检查前,应当向患者和其家属告知检查目的、风险、检查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五)建立使用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的数据库,定期进行评估,开展机构内质控工作,并按要求将相关信息报送至指定机构。(六)建立健全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应用后监控和随访制度,并按规定进行随访、记录。(七)采用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的医疗机构和医师按照规定定期接受此类技术临床应用能力审核,包括病例选择、诊断符合率、病人管理、随访情况、病历质量和数据库等。(八)其他管理要求。1.使用经省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批的计算机辅助诊断设备及器材。2.建立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器材登记制度,保证其来源可追溯。不得违规重复使用一次性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器材。3.严格执行国家物价、财务政策,按照规定收费。人工智能辅助治疗技术管理规范(试行)卫办医政发[2009]197号二〇〇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为规范人工智能辅助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本规范为技术审核机构对医疗机构申请临床应用人工智能辅助治疗技术进行技术审核的依据,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人工智能辅助治疗技术的最低要求。本规范所称人工智能辅助治疗技术专指应用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实施手术的技术。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一)医疗机构开展人工智能辅助治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二)三级甲等医院,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与应用人工智能辅助治疗技术相适应的普通外科、泌尿外科、胸外科、心脏大血管外科、妇科等专业诊疗科目。(三)临床科室。开展该技术的临床专业(普通外科、泌尿外科、胸外科、心脏大血管外科、妇科等)应有10年以上临床诊疗工作经验,床位均不少于50张,各专业年手术量均不少于1000例,其技术水平达到三级甲等医院重点科室要求,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三级甲等医院中处于领先地位。(四)手术室。1.人工智能辅助治疗技术手术间面积不少于60平方米,必须有中心供气(如二氧化碳、氧气、压缩空气等)、中心吸引、多功能吊塔装置,温度和湿度调控设施。监护仪符合各临床专业要求。2.具备外科手术所需麻醉设备。3.有空气层流设施,有满足各临床专业人工智能辅助治疗技术应用所需的其他设备。(五)重症医学科。1.设置符合规范要求,能够满足各临床专业患者术后监护需要。2.符合各临床专业危重病人救治要求。3.有空气层流设施、多功能监护仪、呼吸机,能够进行心电、呼吸、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4.能够开展有创监测项目和有创呼吸机治疗。5.有经过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具备5年以上重症监护工作经验的专职医师和护士。(六)其他辅助科室和设备。适合各临床专业疾病诊断及处理的辅助科室和设备。(七)开展人工智能辅助治疗技术的各临床专科各有至少2名具备人工智能辅助治疗技术能力的本院在职医师,有经过人工智能辅助治疗技术应用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并考核合格的、与开展的人工智能辅助治疗技术应用相适应的其他专业技术人员。二、人员基本要求开展人工智能辅助治疗技术的医疗团队应具有至少4名(心脏大血管外科应至少具有6名)经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具备人工智能辅助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本院在职医师、护士和(或)技师。(一)人工智能辅助治疗医师。1.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外科专业或者妇产科专业。2.有10年以上三级甲等医院相关专业临床诊疗工作经验,具有主任医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3.具备熟练的内镜、胸腔镜或腹腔镜手术技术基础。(二)其他相关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经过人工智能辅助治疗技术应用相关专业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三、技术管理基本要求(一)严格遵守人工智能辅助治疗技术相关操作规范和各专业诊疗指南,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治疗方案、患者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综合判断治疗措施,因病施治,合理治疗,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二)人工智能辅助治疗技术的应用由2名以上具有人工智能辅助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具有主任医师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的本院在职医师决定,术者由具有人工智能辅助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具有主任医师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的本院医师担任,制订合理的术后治疗与管理方案。(三)实施人工智能辅助治疗前,应当向患者和其家属明确告知手术目的、手术风险、术后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四)建立健全人工智能辅助治疗后随访制度,并按规定进行随访、记录。(五)在完成每例次人工智能辅助治疗后,都要保留相关信息,建立数据库,以备相关部门检查。(六)医疗机构和医师每年要接受人工智能辅助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评估,包括人员资质、病例选择、手术成功率、严重并发症、死亡病例、医疗事故发生情况、术后病人管理、病人生存质量、随访情况和病历质量等。(七)其他管理要求。1.使用经省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批的人工智能辅助治疗设备及手术器材,不得违规重复使用一次性人工智能辅助治疗手术器材。2.建立人工智能辅助治疗器材登记制度,保证器材来源可追溯。在手术记录部分留存人工智能辅助治疗相关器材条形码或者其他合格证明文件。3.建立定期的人工智能辅助治疗系统检测、维护及使用登记制度。4.严格执行国家物价、财务政策,按照规定收费。基因芯片诊断技术管理规范(试行)卫办医政发[2009]195号二〇〇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为规范基因芯片诊断技术的临床应用,保证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本规范为技术审核机构对医疗机构申请临床应用基因芯片诊断技术进行技术审核的依据,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医技人员开展基因芯片诊断技术的最低要求。本规范所称基因芯片诊断技术是指从临床获得的患者样本中,提取核酸(DNA和/或RNA)进行扩增和标记,标记后的探针与基因芯片进行分子杂交,通过基因芯片分析仪器获得基因芯片杂交的图象与数据,经计算机程序分析,并由具备资质和经验的医师对上述数据进行分析,做出诊断参考意见的全过程。本规范不适用于蛋白芯片等其他类型的生物芯片的临床诊断应用。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一)医疗机构开展基因芯片诊断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二)三级医院,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医学检验科诊疗科目,有涉及生物安全的样本采集和处理的相应安全等级的,经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验收合格的临床基因扩增诊断实验室。(三)有专用的样本核酸提取和模板制备操作室、扩增和杂交操作室,并配备相应的专用仪器设备。(四)有专用的基因芯片数据分析室(区)及相应的计算机软、硬件。(五)具备样本保存和基因芯片贮存的基本条件。应配备数据保存及保证数据安全的软、硬件设施,相关数据保存不少于5年。(六)从事遗传病基因芯片诊断的医疗机构,应具备相应的医学实验室诊断技术平台。(七)医院设有管理规范、运作正常的由医学、法学、伦理学等方面专家组成的基因芯片诊断技术临床应用伦理委员会。(八)有至少2名具备基因芯片诊断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本院在职医师,有经过基因芯片诊断技术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并考核合格的、与开展的基因芯片诊断技术相适应的其他专业技术人员。二、人员基本要求(一)基因芯片检验人员基本要求。1.检验医学等医学相关专业、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的本院在职人员。2.具有一定的分子生物学知识及3年临床检验操作经历,熟练掌握相关仪器设备的使用操作。3.经过基因芯片诊断技术相关检测技术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二)基因芯片诊断人员基本要求。1.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开展本技术应用的相关专业的本院在职医师。2.有8年以上临床诊疗工作经验,具有主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3.经过基因芯片诊断技术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三)其他相关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经过基因芯片诊断技术的相关专业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三、技术管理基本要求(一)严格遵守基因芯片诊断技术操作规范和相关诊疗指南,根据患者的病情、可选择的诊断方法、患者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综合判断诊断措施,严格掌握基因芯片诊断技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二)开展基因芯片诊断技术由具有基因芯片诊断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具有主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本院在职医师决定,诊断由具有基因芯片诊断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本院医师完成,遗传病基因芯片诊断需由2名以上具有基因芯片诊断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本院医师完成。(三)所有基因芯片诊断技术开展前均需经医院基因芯片诊断技术临床应用伦理委员会同意,并由基因芯片诊断技术临床应用伦理委员会监督执行。(四)采用基因芯片诊断之前,应当向患者告知基因芯片诊断的目的、技术可靠性、参考价值、结果的客观评估和注意事项,以及可能发生的经济和心理负担。(五)建立健全基因芯片诊断及相关数据的保密制度,对基因芯片获得的基因诊断数据,应保证仅用于患者本人的诊断、治疗指导和医院基于提高诊断水平所进行的非营利性医学科学研究。基因芯片诊断数据分析及分析结果应保存5年以上,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数据的泄露、丢失和损坏。(六)建立健全基因芯片诊断技术的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和相应的标准操作规程,参加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质量考核并合格。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必须按照卫生部《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管理规范》开展室内质量控制,并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室间质量评价。(七)开展核酸提取(DNA和/或RNA)、基因扩增实验室工作,应按照卫生部《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要求进行。开展遗传病基因芯片诊断技术,应同时按照卫生部《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有关要求进行。(八)医疗机构和相关人员应该定期接受基因芯片诊断技术临床应用能力评估,包括适应证选择、基因芯片操作技术流程、数据分析、敏感性、特异性、稳定性、知情同意、诊断质量等。(九)其他管理要求。1.使用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批可用于临床诊断的基因芯片诊断仪器与配套试剂。2.建立基因芯片诊断技术相关器材登记制度,保证基因芯片、基因提取标记和分子杂交试剂的来源可追溯。不得违规重复使用一次性器材和试剂。3.严格执行国家物价、财务政策,按照规定收费。颜面部同种异体器官移植技术管理规范(试行)卫办医政发〔2009〕194号二〇〇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为规范颜面部同种异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本规范为技术审核机构对医疗机构申请临床应用颜面部同种异体器官移植技术进行技术审核的依据,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颜面部同种异体器官移植技术的最低要求。本规范所称的颜面部同种异体器官移植技术是指将供体的颜面部器官移植到受体颜面部的相应部位,恢复受体颜面形态及功能的诊疗技术。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一)医疗机构开展颜面部同种异体器官移植技术必须与其功能和任务相适应。(二)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口腔医院或整形外科医院,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口腔颌面外科或整形外科专业诊疗科目,有重症监护病房。(三)开展口腔颌面外科或者整形外科临床诊疗工作15年以上,床位50张以上,其技术水平达到三级甲等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或者整形外科专业重点科室要求,显微外科与面部缺损修复重建技术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三级甲等医院中处于领先地位。(四)每年可完成颌面部缺损重建手术100例以上,包括颌面部创伤、整形和颌面部缺损修复重建等。具备颜面器官移植所需要的设备、设施。(五)有经GMP认证的层流无菌手术室。1.符合无菌手术条件。2.能够进行心、肺、脑抢救复苏,有氧气通道、麻醉机、除颤仪、吸引器等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3.配备有显微外科专用显微镜设备和器械。(六)重症医学科。1.设置符合规范要求,达到III级洁净辅助用房标准。病床不少于6张,每病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能够满足颌面部重大手术诊疗专业需求。2.有空气层流设施,配备有多功能心电监护仪、组织血流检测、中心供氧和中心吸引器。3.配备有经过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具有5年以上重症监护工作经验的相关专职医师和护士。(七)其他辅助科室和设备。1.检验科:能够满足常规的化验检查外,具备HLA抗体检测、HLA组织配型和组织移植相关免疫学的检测能力;能够开展免疫抑制剂血药浓度检测。2.影像诊断科:能够采用彩色多普勒探查供区和受区相应的知名动静脉,探查器官移植后的血液供应情况;有磁共振(MRI)和(或)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CT),能够收集移植受区的影像学资料。3.病理科:能够进行移植器官的组织活检诊断、排斥反应的病理诊断。(八)有至少1名具有颜面部同种异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本院在职医师,有经过颜面部同种异体器官移植技术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并考核合格的、与开展本技术相适应的其他专业技术人员。(九)医院设有管理规范、运作正常的由医学、法学、伦理学等方面专家组成的颜面部同种异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伦理委员会。二、人员基本要求(一)颜面部同种异体器官移植医师。1.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口腔颌面外科或整形外科专业。2.有10年以上口腔颌面外科或者整形外科临床工作经验,具有显微血管外科和颜面组织缺损重建临床经验5年以上,有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3.近3年作为术者每年完成颌面部组织缺损修复重建手术50例以上,包括颌面部创伤、整形和颌面部缺损修复重建等。4.具备免疫抑制剂临床用药经验。5.经过颜面部同种异体器官移植诊疗技术相关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二)麻醉医师。1.具有麻醉专业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2.经过器官移植麻醉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三)其他相关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经过颜面部同种异体器官移植相关专业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三、技术管理基本要求(一)严格遵守相关技术操作规范和诊疗指南,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治疗方案等因素综合判断治疗措施,因病施治,合理治疗,严格掌握颜面部同种异体器官移植技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二)摘取颜面部同种异体器官符合无菌要求。器官冷缺血时间遵循同种异体其他器官移植的原则,必须使用专用的器官保存液。(三)颜面部同种异体器官移植前必须进行血型、交叉配型、组织配型和群体反应抗体(PRA)检测。(四)每例颜面部同种异体器官移植手术应当成立治疗组。手术由具有本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本院在职医师决定。术者由具有颜面部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本院在职医师担任,制订合理的治疗与药物管理方案。(五)实施颜面部同种异体器官移植前,应当向患者和其家属告知手术目的、手术风险、术后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等,并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六)建立颜面部同种异体器官移植手术后随访制度,并按规定进行随访。术后效果、用药并发症等要做好记录。(七)在完成每例次颜面部同种异体器官移植手术后,都要保留相关信息,建立数据库。(八)医疗机构每年完成颜面部同种异体器官移植手术不少于1例,移植器官1年存活率不低于60%,3年存活率不低于50%。(九)医疗机构和医师按照规定定期接受颜面部同种异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能力审核,包括病例选择、手术成功率、严重并发症、药物并发症、医疗事故发生情况、术后病人管理、移植器官1年、3年、5年存活率,病人生存质量以及随访情况和病历质量等。(十)其他管理要求。1.使用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批的颜面部同种异体器官移植所需医用器材。2.建立颜面部同种异体器官移植医用器材登记制度,保证器材来源可追溯。在颜面部同种异体器官移植病人住院病历中手术记录部分留存介入医用器材条形码或者其他合格证明文件。3.不得违规重复使用一次性颜面部同种异体器官移植器材。4.严格执行国家物价、财务政策,按照规定收费。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管理规范(试行)卫办医政发[2009]193号二〇〇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为规范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本规范为技术审核机构对医疗机构申请临床应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进行技术审核的依据,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的最低要求。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规范的应用范围包括:实体肿瘤影像(B超、CT、MRI等)引导下植入,经皮穿刺植入,手术直视下植入。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一)医疗机构开展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二)三级综合医院、口腔医院或肿瘤医院,具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口腔颌面外科或头颈外科,具有影像引导技术设备如CT或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B超等和治疗计划系统。(三)医疗机构必须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发的《放射诊疗许可证》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核发的《放射药品使用许可证》(第二类及以上)。(四)开展口腔颌面部肿瘤临床诊疗工作10年以上,床位不少于30张,其技术水平达到三级医院相关专业重点科室要求,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三级医院中处于领先地位。(五)实施治疗场地要求。1.符合放射粒子技术操作场地防护及无菌操作条件。2.影像导引技术设备如CT或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B超等,具备医学影像图像管理系统。3.具备进行抢救手术意外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全程技术操作能够在心电、呼吸、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下进行。4.具有符合国家规定的放射性粒子保管、运输设施,并由专人负责。(六)按照国家有关放射防护标准制订防护措施并予实施。(七)有至少2名具有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本院在职医师,有经过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的、与开展的本技术相适应的其他专业技术人员。二、人员基本要求(一)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医师。1.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外科或口腔颌面外科专业。2.有10年以上口腔颌面外科或头颈肿瘤外科临床诊疗工作经验,具有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二)治疗计划制订人员。1.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口腔颌面外科或头颈外科专业。2.具备10年以上口腔颌面部肿瘤外科诊疗工作经验,熟练掌握本技术治疗计划系统。(三)其他相关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经过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相关专业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三、技术管理基本要求(一)严格遵守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相关诊疗指南,根据患者病情,由患者主管医师、放射性粒子治疗医师、治疗计划制订人员选择治疗方案,因病施治,合理治疗,严格掌握放射性粒子治疗适应证和禁忌证。(二)术前严格按本技术要求制订放射性粒子治疗计划,术后按操作规范要求实施治疗计划验证和评估。(三)实施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前,应当向患者及其家属告知手术目的、手术风险、术后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四)建立健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后随访制度,并按规定进行随访、记录。(五)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放射性药品管理办法》等放射性物质管理规定,建立放射性粒子的采购、储存、使用、回收相关制度,建立放射性粒子使用登记档案。(六)建立放射性粒子遗落、丢失、泄漏等情况的应急预案。(七)医疗机构按照规定定期接受环境评估,相关医务人员按照规定定期接受放射性防护培训及体格检查。(八)在完成每例次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后,都要保留相关信息,建立数据库。(九)医疗机构每年完成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不少于20例;具有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临床应用能力的医师作为术者每年完成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不少于10例。(十)医疗机构和医师按照规定定期接受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审核,包括病例选择、放射有效率、严重并发症、药物并发症、医疗事故发生情况、术后病人管理、病人生存质量、随访情况和病历质量等。(十一)其他管理要求。1.使用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使用的放射性粒子。2.建立放射性粒子入库、库存、出库登记制度,保证放射性粒子来源去向可追溯。在实施本技术治疗的病人住院病历中留存放射性粒子相关合格证明文件。3.不得违规重复使用与放射性粒子相关的一次性医用器材。4.严格执行国家物价、财务政策,按照规定收费。颅颌面畸形颅面外科矫治技术管理规范(试行)卫办医政发[2009]192号二〇〇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为规范颅颌面畸形颅面外科矫治技术临床应用,保证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制定本规范。本规范为技术审核机构对医疗机构申请临床应用颅颌面畸形颅面外科矫治技术进行技术审核的依据,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颅颌面畸形颅面外科矫治技术的最低要求。本规范所称的颅颌面畸形颅面外科矫治技术是指对先天性的颅颌面畸形、发育性的颅颌面畸形或颅颌面严重复合创伤后继发畸形等进行颅-眶-颌骨切开、复位或整复、植骨及坚固内固定及相关的软组织(包括神经)整复与重建等外科矫正技术。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一)医疗机构开展颅颌面畸形颅面外科矫治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二)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口腔医院或整形外科医院,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口腔颌面外科或者整形外科专业诊疗科目,具备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CT)检查装置和重症监护室。(三)口腔颌面外科。开展口腔颌面外科(正颌外科)临床诊疗工作15年以上,床位不少于30张,其技术水平达到三级甲等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专业重点科室要求,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三级甲等医院中处于领先地位。(四)整形外科。开展颅颌面整形外科临床诊疗工作15年以上,床位不少于30张,其技术水平达到三级甲等医院整形外科专业重点科室要求,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三级医院中处于领先地位。(五)重症医学科。1.设置符合规范要求,监护病床不少于4张。2.符合口腔颌面外科、整形外科专业危重病人救治及监护要求。3.配置有多功能监护仪和呼吸机,多功能监护仪能够进行心电、呼吸、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4.有经过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具备5年以上重症监护工作经验的专职医师和护士。(六)其他科室和设备。设有检验科、放射科等辅助科室,口腔医院应设有口腔正畸科,具有输血条件以及CT等医学影像图像摄取与处理系统。(七)有具有颅颌面畸形颅面外科矫治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本院在职医师,有经过颅颌面畸形颅面外科矫治技术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并考核合格的、与开展颅颌面畸形颅面外科矫治技术相适应的口腔正畸专业、口腔颌面医学影像专业等其他专业技术人员。二、人员基本要求(一)颅颌面畸形颅面外科矫治医师。1.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外科专业或口腔专业。2.具有10年以上口腔颌面外科或颅颌面整形外科临床诊疗工作经验,并具有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3.经2名以上具有颅颌面畸形颅面外科矫治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具有主任医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推荐,其中至少1名为外院医师。(二)其他相关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具备经过口腔正畸-正颌联合诊疗相关专业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口腔正畸医师。2.具备经过颅颌面畸形颅面外科矫治技术诊疗相关专业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的相关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三、技术管理基本要求(一)严格遵守颅颌面畸形颅面外科矫治技术诊疗技术操作规范和诊疗指南,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治疗方案、患者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综合判断治疗措施,因病施治,合理治疗,严格掌握颅颌面畸形颅面外科矫治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二)颅颌面畸形颅面外科矫治技术的选择由至少2名具有颅颌面畸形颅面外科矫治技术临床能力的、具有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医师决定。术者应由具有本技术应用能力的本院医师担任。必要时应当与具有相关资质与执业经历的三级医院神经外科、口腔正畸科的医师合作,并共同制订手术方案、术后治疗与护理计划。(三)术前应当向患者和家属告知手术目的、手术风险、术后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等,并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四)建立健全颅颌面畸形颅面外科矫治技术后随访制度,并按规定进行随访、记录。(五)在完成每例颅颌面畸形颅面外科矫治技术后,都要保留相关信息,建立数据库。(六)医疗机构每年完成的各类颅颌面畸形颅面外科矫治技术病例不少于50例,无颅颌面畸形颅面外科矫治技术相关的医疗事故发生,死亡率低于1%。(七)担任颅颌面畸形颅面外科矫治技术的医师,每年应当完成颅颌面畸形颅面外科矫治技术病例不少于20例。(八)医疗机构和医师按照规定定期接受颅颌面畸形颅面外科矫治技术临床应用能力审核,包括病例选择、手术成功率、严重并发症、死亡病例、医疗事故发生情况、术后病人管理、病人生存质量、随访情况和病历质量等。(九)其他管理要求。1.使用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批的与本技术诊疗过程相关的各种人体内植入或手术固定用医用耗材。2.建立手术医用耗材登记制度,保证手术固定与人体内植入耗材来源可追溯。在颅颌面畸形颅面外科矫治技术病人住院病历中留存手术耗材条形码或者其他合格证明文件。3.不得违规重复使用与本技术相关的一次性医用耗材。4.严格执行国家物价、财务政策,按照规定收费。口腔颌面部肿瘤颅颌联合根治技术管理规范(试行)卫办医政发[2009]191号二〇〇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为规范口腔颌面部肿瘤颅颌联合根治技术临床应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本规范为技术审核机构对医疗机构申请临床应用口腔颌面部肿瘤颅颌联合根治技术进行技术审核的依据,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口腔颌面部肿瘤颅颌联合根治技术的最低要求。本规范所称口腔颌面部肿瘤颅颌联合根治技术是指手术切除原发于口腔颌面部的肿瘤,该肿瘤已侵犯或破坏颅底骨结构,或者是颅内肿瘤向外生长已破坏颅底骨结构侵及至颅底区或(和)口腔颌面部等部位。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一)医疗机构开展口腔颌面部肿瘤颅颌联合根治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二)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或口腔医院,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口腔颌面外科、神经外科、耳鼻咽喉科诊疗科目,能开展血管造影技术,有重症医学科。(三)口腔颌面外科。开展口腔颌面外科临床诊疗工作15年以上,床位不少于50张,其技术水平达到三级甲等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专业重点科室要求,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三级医院中处于领先地位。(四)神经外科。开展神经外科临床诊疗10年以上,床位不少于30张,其技术水平达到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外科专业重点科室要求,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三级甲等医院中处于领先地位。(五)耳鼻咽喉科。开展耳鼻咽喉科临床诊疗10年以上,床位不少于30张,其技术水平达到三级医院耳鼻咽喉科专业重点科室要求,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三级医院中处于领先地位。(六)重症医学科。1.设置符合规范要求,达到III级洁净辅助用房标准,病床不少于6张,每病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能够满足开展口腔颌面部肿瘤颅颌联合根治技术的需要。2.符合口腔颌面外科、神经外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危重病人救治要求。3.有空气层流设施、多功能监护仪和呼吸机。多功能监护仪能够进行心电、呼吸、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4.能够开展有创监测项目和有创呼吸机治疗。5.有经过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具有5年以上重症监护工作经验的专职医师和护士。(七)其他辅助科室和设备。1.医学影像科能够利用多普勒超声心动诊断设备进行常规检查和无创性心血管成像。2.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CT)和医学影像图像管理系统。(八)有至少2名具有口腔颌面部肿瘤颅颌联合根治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本院在职医师,有经过口腔颌面部肿瘤颅颌联合根治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并考核合格的、与开展的口腔颌面部肿瘤颅颌联合根治技术相适应的其他专业技术人员。二、人员基本要求(一)口腔颌面部肿瘤颅颌联合根治医师。1.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口腔专业、外科专业或者眼耳鼻咽喉科专业。2.有10年以上口腔颌面外科或者神经外科或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诊疗工作经验,具有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3.经过口腔颌面部肿瘤颅颌联合根治技术相关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4.经2名以上具有口腔颌面部肿瘤颅颌联合根治技术临床应用能力、具有主任医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推荐,其中至少1名为外院医师。(二)其他相关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经过口腔颌面部肿瘤颅颌联合根治相关专业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三、技术管理基本要求(一)严格遵守口腔颌面部肿瘤颅颌联合根治技术操作规范及诊疗指南,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治疗方案、患者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综合判断治疗措施,因病施治,合理治疗,严格掌握口腔颌面部肿瘤颅颌联合根治技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二)口腔颌面部肿瘤颅颌联合根治技术由2名以上具有口腔颌面部肿瘤颅颌联合根治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本院在职医师决定,术者由具有口腔颌面部肿瘤颅颌联合根治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本院医师担任,制订合理的治疗与管理方案。(三)实施口腔颌面部肿瘤颅颌联合根治术前,应当向患者及其家属告知手术目的、手术风险、术后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等,并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四)建立健全口腔颌面部肿瘤颅颌联合根治术后随访制度,并按规定进行随访、记录。(五)在完成每例次口腔颌面部肿瘤颅颌联合根治后,都要保留相关信息,建立数据库。(六)医疗机构和医师按照规定定期接受口腔颌面部肿瘤颅颌联合根治技术临床应用能力评价,包括病例选择、手术成功率、严重并发症、死亡病例、医疗事故发生情况、术后病人管理、病人生存质量、随访情况和病历质量等。(七)其他管理要求。1.使用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批的口腔颌面部肿瘤颅颌联合根治所需医用器材。2.建立口腔颌面部肿瘤颅颌联合根治医用器材登记制度,保证器材来源可追溯。在口腔颌面部肿瘤颅颌联合根治病人住院病历中手术记录部分留存介入医用器材条形码或者其他合格证明文件。3.不得违规重复使用一次性口腔颌面部肿瘤颅颌联合根治器材。4.严格执行国家物价、财务政策,按照规定收费。肿瘤消融治疗技术管理规范(试行)卫办医政发[2009]190号二〇〇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为规范肿瘤消融治疗技术临床应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本规范为技术审核机构对医疗机构申请临床应用肿瘤消融治疗技术进行技术审核的依据,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肿瘤消融治疗技术的最低要求。本规范所称肿瘤消融治疗技术是指采用物理方法直接毁损肿瘤的局部治疗技术,包括射频、微波、激光、超声、高频电灼、冷冻、局部注射(无水酒精、热盐水或热蒸馏水)等消融治疗技术,治疗途径包括经皮、内镜下和开放手术中。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一)医疗机构开展肿瘤消融治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二)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具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相关诊疗科目。(三)必须具备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临床治疗的肿瘤消融设备和材料。(四)具备影像引导的技术设备,如超声、CT或MRI等,并具备用于评估局部疗效的对比增强影像检查技术条件。(五)配备多功能监护仪,在消融过程中能进行心电、呼吸、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能够进行心、肺、脑抢救复苏,有氧气通道、麻醉机、除颤器、吸引器等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六)开展内镜下肿瘤消融治疗技术,需具备内镜检查及治疗设备,具备医学影像图文管理系统;具备存放内镜及配件的专用存放柜,并有专人负责登记保管。(七)开展开放手术中肿瘤消融治疗技术,需具备手术中影像引导的技术设备;具备开展肿瘤手术所需手术室条件,如麻醉监护系统、其他相应的仪器及设备等。(八)具备与开展该技术相应的手术室用房等设施条件,消毒和无菌条件应符合相应管理标准。(九)有至少2名具有肿瘤消融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医师,有经过肿瘤消融治疗相关知识和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其他专业技术人员。二、人员基本要求(一)肿瘤消融治疗医师。1.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开展本技术应用相关专业的本院在职医师。2.有3年以上肿瘤诊疗的临床工作经验,具有主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3.经过相应的肿瘤消融治疗技术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二)其他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参与肿瘤消融治疗的其他相关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需经过肿瘤消融治疗技术相关专业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三、技术管理基本要求(一)严格遵守肿瘤消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诊疗指南,正确掌握肿瘤消融治疗技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治疗手段、患者经济承受能力等综合判断,决定治疗方案。(二)由具有相应肿瘤消融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本院医师制订,并实施合理的治疗与管理方案。(三)实施肿瘤消融治疗前,应当向患者和其家属告知治疗目的、治疗风险、治疗后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四)经皮消融过程必须在影像引导和监控下施行,以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五)肿瘤消融治疗后应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处理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六)建立健全肿瘤消融治疗的技术评估及随访制度,并按规定进行记录。(七)医疗机构及医师要按照有关规定,定期接受肿瘤消融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审核,包括病例选择、治疗成功率、严重并发症、死亡病例、医疗事故发生情况、治疗后病人管理、病人生存质量、随访情况和病历质量等。(八)其他管理要求。1.建立仪器设备定期检测、维护制度和使用登记制度。2.严格执行国家物价、财务政策,按照规定收费。3.不得违规重复使用一次性肿瘤消融治疗器材。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治疗技术管理规范(试行)卫办医政发[2009]189号二〇〇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为规范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本规范为技术审核机构对医疗机构申请临床应用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治疗技术进行技术审核的依据,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治疗技术的最低要求。本治疗技术管理规范适用于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一)开展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治疗技术的医疗机构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有合法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来源。(二)三级综合医院、血液病医院或儿童医院,具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血液内科或儿科专业诊疗科目。1.三级综合医院血液内科开展成人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治疗技术的,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近3年内独立开展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和(或)同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15例以上。(2)有4张床位以上的百级层流病房,配备病人呼叫系统、心电监护仪、电动吸引器、供氧设施。(3)开展儿童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治疗技术的,还应至少有1名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儿科医师。2.三级综合医院儿科开展儿童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治疗技术的,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近3年内独立开展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和(或)同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10例以上。(2)有2张床位以上的百级层流病房,配备病人呼叫系统、心电监护仪、电动吸引器、供氧设施。3.血液病专科医院开展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治疗技术的,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近3年内独立开展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和(或)同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15例以上。(2)有4张床位以上的百级层流病房,配备病人呼叫系统、心电监护仪、电动吸引器、供氧设施。4.儿童专科医院开展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治疗技术的,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近3年内独立开展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和(或)同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15例以上。(2)有4张床位以上的百级层流病房,配备病人呼叫系统、心电监护仪、电动吸引器、供氧设施。(三)其他相关科室。1.开展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治疗技术的,应有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措施的实验室或者有固定协作关系的实验室,能够进行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活性检测、有核细胞计数、CD34+细胞计数和HLA组织配型,具备免疫抑制剂的血药浓度监测能力。造血干细胞治疗技术所需的相关检验项目参加卫生部指定的室间质量评价机构的室间质量评价并合格。有微生物检测及相关诊断检验、血液学和病理学常规检测、细胞遗传学分析条件和能力,或者与具备上述条件和能力的实验室有固定协作关系。2.有病理科或者有固定协作关系的病理科。3.需要全身放射治疗(TBI)做预处理时,有放射治疗科或者有固定协作关系的放射治疗科,能够实施分次或者单次全身放射治疗,能够实施放射剂量测量。4.同时开展同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治疗技术的,要符合《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管理规范》中相关要求。二、人员要求(一)基本要求。1.小于10张百级层流病房床位开展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治疗技术的科室,应配备3名以上符合造血干细胞治疗技术人员要求的执业医师,并按照护士与床位比2:1配备护士。2.大于10张百级层流病房床位开展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治疗技术的科室,应配备5名以上符合造血干细胞治疗技术人员要求的执业医师,并按照护士与床位比1.7:1配备护士。3.从事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治疗技术的护士须经过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培训。(二)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治疗医师。1.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内科或儿科。2.经卫生部或卫生部委托的机构组织的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治疗技术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治疗工作的负责人还应当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有10年以上血液内科或儿科工作经验、参与造血干细胞移植工作5年以上,有造血干细胞移植合并症的诊断和处理能力。(三)护士。1.取得《护士执业证书》。2.经卫生部或卫生部委托的机构组织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护理工作培训并考核合格。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治疗护理工作负责人还应当有3年以上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护理经验。(四)其他相关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经过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治疗技术相关专业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三、技术管理基本要求(一)严格遵守相关技术操作规范和诊疗指南,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治疗方案等因素综合判断、因病施治、合理治疗,科学、严格掌握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治疗技术适应症。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治疗技术适应症包括:1.遗传性及先天性疾病:骨髓衰竭、血红蛋白病、重症免疫缺陷病、代谢性疾病。2.获得性疾病:(1)恶性疾病: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多发性骨髓瘤、恶性淋巴瘤及其他某些恶性肿瘤。(2)非恶性疾病: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重症放射病。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治疗技术禁忌证包括:①有严重的精神病。②有严重的心、肝、肾、肺功能不全。③有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④合并其他有致命危险的疾病。⑤一般受者年龄不超过65岁。(二)实施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治疗前应当向患者和其家属告知治疗目的、风险、注意事项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三)建立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治疗术后随访制度,连续3年平均1年存活率不低于50%。(四)在完成每例次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治疗后按照相关规定将移植相关信息上报卫生行政部门。(五)医疗机构和医师按照相关规定接受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治疗技术相关情况考核。包括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治疗技术能力审核,如移植植入率、严重并发症、死亡病例、医疗事故发生情况、患者生存质量和随访情况等。四、其他管理要求(一)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来源合法,建立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来源登记制度,保证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来源可追溯。不得通过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治疗技术谋取不正当利益,不得泄露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二)供治疗的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由卫生部批准设置的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提供。(三)严格执行国家物价政策,按照规定收费。肿瘤深部热疗和全身热疗技术管理规范(试行)卫办医政发[2009]188号二〇〇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为规范肿瘤深部热疗和全身热疗技术(以下简称肿瘤热疗技术)临床应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本规范为技术审核机构对医疗机构申请临床应用肿瘤热疗技术进行技术审核的依据,是医疗机构及其医生开展肿瘤热疗技术的最低要求。本规范所称肿瘤深部热疗和全身热疗技术是指采用物理方法使肿瘤、肿瘤所在区域或全身的温度升高,通过一系列生物学效应,使肿瘤细胞损伤(非凝固性坏死),联合放疗或化疗进行治疗的技术。该技术包括深部热疗(区域性热疗)和全身热疗,其加热的物理因子包括射频、微波、激光、超声、电容、电磁等,治疗途径包括非侵入和经生理性腔道等。本规范所称肿瘤深部热疗和全身热疗技术不包括肿瘤消融治疗技术。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一)开展肿瘤性疾病热疗技术的医疗机构,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二)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具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相关诊疗科目。(三)具备省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用于临床治疗的肿瘤热疗设备。(四)肿瘤深部热疗应该具备相应的影像引导设备,如超声、CT或MRI等以及局部的温度监控设备。(五)肿瘤全身热疗应具备温度监控设备,并配备多功能监护仪,在全身热疗过程中能进行心电、呼吸、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六)全身热疗室应具备心、肺、脑抢救复苏条件,有氧气通道、麻醉机、除颤器、吸引器等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七)有至少2名具有肿瘤热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医师,及经过肿瘤热疗相关知识和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其他专业技术人员。二、人员基本要求(一)肿瘤热疗医师。1.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开展本技术应用相关专业的本院在职医师。2.有3年以上肿瘤诊疗的临床工作经验,具有主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3.经过相应的肿瘤热疗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二)其他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参与肿瘤热疗的其他相关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需经过肿瘤热疗技术相关专业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三、技术管理基本要求(一)严格遵守肿瘤热疗技术操作规范和诊疗指南,正确掌握肿瘤热疗技术适应证和禁忌证,根据患者病情和经济承受能力等综合判断,决定治疗方案。(二)由具有相应肿瘤热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本院医师制订合理的治疗与管理方案并组织实施。(三)实施肿瘤热疗技术前,术者应当亲自向患者和其家属告知治疗目的、风险、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四)深部热治疗必须在温度监控下实施;全身热疗必须在温度和生命体征监控下实施。(五)实施肿瘤热疗后应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处理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六)建立健全肿瘤热疗技术评估和随访制度,并按规定进行随访、记录。(七)医疗机构及医师要按照有关规定,定期接受肿瘤热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审核,包括病例选择、治疗有效率、严重并发症、死亡病例、医疗事故发生情况、术后病人管理、病人生存质量、随访情况和病例质量等。(八)其他管理要求。1.建立定期仪器设备检测、维护制度和使用登记制度。2.严格执行国家物价、财务政策,按照规定收费。3.不得违规重复使用一次性肿瘤热疗器材。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管理规范(试行)卫办医政发[2009]187号二〇〇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为规范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规范。本规范为技术审核机构对医疗机构申请临床应用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进行技术审核的依据,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的最低要求。本规范所称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是指恶性肿瘤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所涵盖的应用范围包括:实体肿瘤经皮影像(B超、CT、MRI等)引导下放射性粒子植入,经内镜(包括腹腔镜、胸腔镜、自然管道内镜等)放射性粒子植入,手术直视下放射性粒子植入。本规范所称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不包括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一)医疗机构开展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二)二级甲等以上综合医院或肿瘤医院,具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与开展该技术相关的专业诊疗科目,具有影像引导技术设备(如CT、MRI、超声、内镜等)和治疗计划系统。(三)医疗机构必须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发的《放射诊疗许可证》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核发的《放射药品使用许可证》(第二类及以上)。(四)开展肿瘤临床诊疗工作5年以上,其技术水平达到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相关专业重点科室要求,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同等医院中处于领先地位。(五)实施治疗场地要求。1.符合放射粒子技术操作场地及无菌操作条件。2.全部影像导引技术设备(CT、平板DSA、MRI、超声)具备医学影像图像管理系统。3.具备进行抢救手术意外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全部技术操作均在心电、呼吸、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下进行。4.具备符合国家规定的放射性粒子保管、运输设施,并由专人负责。(六)按照国家有关放射防护标准制订防护措施并予实施。(七)有至少2名具有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本院在职医师,有经过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并考核合格的、与开展本技术相适应的其他专业技术人员。二、人员基本要求(一)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医师。1.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开展本技术相关专业的本院在职医师。2.有5年以上与开展本技术相关的专业临床诊疗工作经验,具有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从事放射性粒子植入工作不少于3年。(二)治疗计划制订人员。1.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开展本技术相关专业的本院在职医师。2.从事与开展本技术相关的专业临床诊疗医师或放射治疗物理师、核医学物理师,熟练掌握本技术治疗计划系统。(三)其他相关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经过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相关专业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三、技术管理基本要求(一)严格遵守肿瘤诊疗技术操作规范和诊疗指南,根据患者病情,由患者主管医师、放射性粒子治疗医师、治疗计划制订人员制订治疗方案,因病施治,合理治疗,严格掌握放射性粒子治疗适应证和禁忌证。(二)术前严格制订放射性粒子治疗计划,术后按操作规范要求实施治疗技术质量和疗效评估。(三)实施肿瘤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前,应当向患者和其家属告知手术目的、手术风险、术后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四)建立健全肿瘤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后随访制度,并按规定进行随访、记录。(五)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放射性药品管理办法》等放射性物质管理规定,建立放射性粒子的采购、储存、使用、回收相关制度,建立放射性粒子使用登记档案。(六)建立放射性粒子遗落、丢失、泄漏等情况的应急预案。(七)医疗机构按照规定定期接受环境评估,相关医务人员按照规定定期接受放射性防护培训及体格检查。(八)在完成每例次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后,都要保留相关信息,建立数据库。(九)医疗机构和医师按照规定定期接受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审核,包括病例选择、治疗有效率、严重并发症、药物并发症、医疗事故发生情况、术后病人管理、病人生存质量、随访情况和病历质量等。(十)其他管理要求。1.使用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的放射性粒子。2.建立放射性粒子入库、库存、出库登记制度,保证放射性粒子来源去向可追溯。在实施本技术治疗的病人住院病历中留存放射性粒子相关合格证明文件。3.不得违规重复使用与放射性粒子相关的一次性医用器材。4.严格执行国家物价、财务政策,按照规定收费。心室辅助装置应用技术管理规范(试行)卫办医政发[2009]186号二〇〇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为规范心室辅助装置应用技术审核和临床应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本规范为技术审核机构对医疗机构申请临床应用心室辅助装置应用技术进行技术审核的依据,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心室辅助装置应用技术的最低要求。本规范所称心室辅助装置应用技术是指应用心室辅助装置,利用外科手术或介入手段对危重病人进行心脏辅助的技术,包括体外型心室辅助装置和植入式心室辅助装置,不包括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和体外膜式人工肺氧合术(ECMO)。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一)医疗机构开展心室辅助装置应用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二)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或心血管病医院,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心脏大血管外科和心血管内科诊疗科目,有心脏大血管外科专用手术室、心血管造影室和心血管重症监护室。开展外科手术植入式心室辅助装置应用技术的医疗机构需具有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心脏移植技术临床应用资质。(三)心脏大血管外科。开展心脏大血管外科临床诊疗工作10年以上,床位不少于50张,医疗机构每年完成的心脏外科手术病例不少于1000例,其技术水平达到三级甲等医院胸心外科专业重点科室要求,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三级甲等医院中处于领先地位。(四)心血管内科。开展心血管内科临床诊疗工作10年以上,床位不少于50张,其技术水平达到三级甲等医院心血管内科专业重点科室要求,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三级甲等医院中处于领先地位。(五)心脏大血管外科专用手术室。1.符合心脏大血管外科无菌操作条件。2.具备心脏大血管外科手术的基本设备,如麻醉机、体外循环机、监护仪等。3.有专用空气层流设施。(六)心血管造影室。1.符合放射防护及无菌操作条件。2.配备800mA,120KV以上的心血管造影机,具有电动操作功能、数字减影功能和“路途”功能,影像质量和放射防护条件良好;具备医学影像图像管理系统。3.有IABP设备。4.能够进行心、肺、脑抢救复苏,有氧气通道、麻醉机、除颤器、吸引器等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5.有存放导管、导丝、造影剂、栓塞剂以及其他物品、药品的存放柜,有专人负责登记保管。6.开展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心律失常介入治疗还应当配备八导联及以上的多导联电生理仪。(七)心血管重症监护室。1.设置符合规范要求,达到III级洁净辅助用房标准,病床不少于20张,能够满足心室辅助装置应用专业需要。2.符合心脏大血管外科、心血管内科危重病人救治要求。3.有空气层流设施、多功能监护仪、呼吸机、心排量监测仪及IABP等设备,多功能监护仪能够进行心电、呼吸、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4.能够开展有创监测项目和有创呼吸机治疗。5.有经过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具备5年以上心血管重症监护工作经验的专职医师和护士。(八)其他辅助科室和设备。1.医学影像科能够利用多普勒超声心动诊断设备进行床旁常规检查和无创性心血管成像与血流动力学检查。2.有磁共振(MRI)、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CT)和医学影像图像管理系统。(九)有至少2名具备心室辅助装置应用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本院在职医师,有经过心室辅助装置应用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并考核合格的、与开展的心室辅助装置应用相适应的其他专业技术人员。二、人员基本要求(一)心脏大血管外科及心血管内科专业医师。1.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外科或内科专业的本院在职医师。2.有10年以上心脏大血管外科或心血管内科专业临床诊疗工作经验,具有主任医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3.经过心室辅助装置应用技术相关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二)其他相关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经过心室辅助装置应用技术相关专业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三、技术管理基本要求(一)严格遵守心室辅助装置应用技术操作规范和诊疗指南,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治疗方案、患者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综合判断治疗措施,因病施治,合理治疗。严格掌握心室辅助装置应用技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二)心室辅助装置的应用由2名以上具有心室辅助装置应用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具有主任医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本院在职医师决定,术者由具有心室辅助装置应用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具有主任医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本院医师担任,并制订合理的治疗与管理方案。(三)实施心室辅助装置应用前,应当向患者和其家属告知手术目的、手术风险、术后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四)建立健全心室辅助装置应用后监控和随访制度,并按规定进行随访、记录。(五)在完成每例次心室辅助装置应用后,都要保留相关信息,建立数据库。(六)医疗机构和医师按照规定定期接受心室辅助装置应用技术的临床应用能力审核,包括病例选择、手术成功率、严重并发症、死亡病例、医疗事故发生情况、术后病人管理、病人生存质量、随访情况和病历质量等。(七)其他管理要求。1.使用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心室辅助装置相关器材。2.建立心室辅助装置相关器材登记制度,保证器材来源可追溯。在应用心室辅助装置病人住院病历的手术记录部分留存心室辅助装置相关器材条形码或者其他合格证明文件。3.不得违规重复使用一次性心室辅助装置相关器材。4.严格执行国家物价、财务政策,按照规定收费。质子和重离子加速器放射治疗技术管理规范(试行)卫办医政发[2009]198号二〇〇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为规范质子和重离子加速器放射治疗技术(以下简称质子和重离子放射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本规范为技术审核机构对医疗机构申请临床应用质子和重离子放射治疗技术进行技术审核的依据,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质子和重离子放射治疗技术的最低要求。本规范所称质子和重离子放射治疗技术是指通过加速器产生离子如质子、碳离子等实施诊断或治疗的技术。不包括应用普通加速器产生的X线、电子线和钴60产生的&#61543;&#61472;线实施放射治疗的技术。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一)医疗机构开展质子和重离子放射治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二)三级甲等医院,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放射治疗专业和其他相关的医学影像科诊疗科目。(三)放射治疗科。1.放射治疗科应有临床医师、放射物理师、技师、加速器维修保养工程技术人员和护师。2.开展放射治疗工作10年以上,放射治疗科床位不少于30张。3.具有CT模拟定位机、带多叶光栅的直线加速器、逆向治疗计划系统、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设备等。4.配备可发射质子、碳离子等的加速器。5.已经开展图像引导放射治疗、调强适形放射治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等技术。6.放射治疗技术水平已达到三级甲等医院放射治疗专业重点科室要求,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三级甲等医院中处于领先地位。(四)影像诊断科室。1.具备磁共振(MRI)、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CT)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仪(PET-CT)等影像诊断设备。2.具备影像网络传输系统。3.开展影像诊断工作5年以上。4.影像诊断技术水平达到三级甲等医院影像诊断专业重点科室要求,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三级甲等医院中处于领先地位。(五)有至少2名具备质子和重离子放射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本院在职医师,有经过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其他专业技术人员。二、人员基本要求(一)放射治疗医师。1.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是医学影像和放射治疗专业的本院在职医师。2.有1名以上具有主任医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并有10年以上肿瘤放射治疗工作经验的医师。3.有5名以上的放射治疗医师。(二)放射物理师。1.经过严格培训并考核合格,具备相应上岗资质。2.有10年以上放射物理工作经验,具有副研究员(或相当职称)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3.有5名以上专职放射物理师。(三)其他相关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具有经过放射治疗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的相关人员,如放射治疗技师、放射治疗剂量师和护理人员等。三、技术管理基本要求(一)严格遵守质子和重离子放射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诊疗指南,根据患者病情和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综合判断治疗措施,因病施治,合理治疗,严格掌握质子和重离子放射治疗技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开展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肿瘤诊断和治疗。(二)质子和重离子放射治疗计划由2名以上具有质子和重离子放射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具有副主任医师(副研究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本院在职医师和放射物理师共同制订,由具有质子和重离子放射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本院医师实施,并制订合理的治疗与管理方案。(三)实施质子和重离子放射治疗前,应当向患者和其家属告知治疗目的、治疗风险、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四)治疗期间应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处理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五)建立质子和重离子放射治疗技术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体系,定期开展仪器设备检查与维护。(六)建立健全质子和重离子放射治疗技术评估及随访制度,并按规定进行记录。(七)医疗机构及医师按照规定,定期接受质子和重离子放射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审核,包括病例选择、治疗成功率、严重并发症、死亡病例、医疗事故发生情况、治疗后病人管理、病人生存质量、随访情况和病历质量等。(八)其他管理要求。1.使用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的质子和重离子放射治疗器材。2.严格执行国家物价、财务政策,按照规定收费。妇科内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卫办医政发〔2009〕183号二〇〇九年十一月五日为加强妇科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与管理,规范妇科内镜临床诊疗行为,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规范。本规范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妇科内镜诊疗技术的基本要求。本规范所称的妇科内镜诊疗技术主要包括妇科腹腔镜和妇科宫腔镜等诊疗技术。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一)医疗机构开展妇科内镜诊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二)具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妇产科诊疗科目,有与开展妇科内镜诊疗技术相关的辅助科室和设备。(三)开展妇科内镜手术的医疗机构设备、设施基本要求:1.能够满足妇科内镜手术临床工作要求,内镜工作室应包括内镜检查室、手术室以及门诊手术室等。内镜工作室要有各种相应的手术以及应急救治设备。2.具备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认定的内镜设备和手术器械。3.有内镜消毒灭菌设施和医院感染管理系统。(四)有至少2名具备妇科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执业医师,有经过妇科内镜诊疗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的、与开展妇科内镜手术相适应的其他专业技术人员。(五)拟开展风险高、过程复杂、难度大的四级妇科内镜手术,如:腹腔镜根治性子宫切除术、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深部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切除术、盆底重建术、先天性生殖道畸形矫治术、子宫内膜癌及卵巢癌分期手术等;宫腔镜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Ⅱ型粘膜下肌瘤切除术、子宫畸形矫治术等的医疗机构,在满足以上基本条件的情况下,还应当满足以下要求:1.三级医院,开展妇科临床诊疗工作10年以上,妇科病房实际开放床位数不少于40张,5年内累计完成妇科内镜手术病例3000例以上,开展四级妇科内镜手术累计300例以上,技术水平在本地区处于领先地位。2.具备满足危重病人救治要求的重症监护室。3.开展妇科恶性肿瘤相关的四级妇科内镜手术的医疗机构,还应当具备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肿瘤化学治疗与放射治疗诊疗科目。4.具备满足实施四级妇科内镜手术需求的临床辅助科室设备和技术能力。二、人员基本要求(一)妇科内镜诊疗医师。1.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妇产科专业。2.有5年以上妇科诊疗工作经验,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3.经过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妇科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4.拟开展四级妇科内镜手术的妇科内镜诊疗医师还应当满足以下要求:(1)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2)经卫生部妇科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二)其他相关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应当经过妇科内镜诊疗技术相关专业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三、技术管理基本要求(一)严格遵守妇科疾病的诊疗规范、妇科内镜诊疗技术操作规范和诊疗指南,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二)实施内镜手术必须使用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注册的内镜专业设备、耗材及药品,严格执行《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三)妇科内镜诊疗技术由具有妇科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本院在职医师决定,术者由具有妇科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本院医师担任;四级妇科内镜手术由具有四级妇科内镜手术临床应用能力的、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本院在职医师决定,术者由具有四级妇科内镜手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本院医师担任。术前应当确定手术方案和预防并发症的措施,术后制订合理的治疗与管理方案。(四)实施内镜手术前,应当向患者或其法定监护人、代理人告知手术目的、手术风险、术后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五)加强妇科内镜诊疗质量管理,建立健全妇科内镜诊疗后随访制度,并按规定进行随访、记录。(六)医疗机构和医师应当按照规定接受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对妇科内镜诊疗情况进行的技术检查,包括病例选择、手术成功率、严重并发症、医疗事故发生情况、术后病人管理、随访情况和病历质量等。(七)医师实施妇科内镜诊疗,必须亲自诊查患者,并按规定及时填写、签署医学文书,不得隐匿、伪造、销毁医学文书及有关资料。(八)医师不得出具与自己执业范围无关或者与执业类别不相符的医学证明文件。(九)其他管理要求:1.建立妇科内镜诊疗器材登记制度,保证器材来源可追溯。2.不得违规重复使用一次性妇科内镜诊疗器材。3.严格执行国家物价、财务政策,按照规定收费。四、培训拟从事妇科内镜诊疗工作的医师应当接受不少于6个月的系统培训。(一)培训基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指定本辖区妇科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并组织开展妇科内镜诊疗医师培训工作。卫生部妇科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负责四级妇科内镜手术的培训,且具备下列条件:1.三级医院。2.具备四级妇科内镜手术临床应用能力,每年完成各类妇科腹腔镜手术1000例以上和宫腔镜手术500例以上。其中,完成四级妇科内镜手术不少于100例。3.有至少4名具备四级妇科内镜手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指导医师,其中具有主任医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指导医师不少于2名。4.有与开展妇科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工作相适应的人员、技术、设备和设施等条件。5.举办过全国性的与妇科内镜诊疗技术相关的专业学术会议或承担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二)培训工作基本要求。1.培训教材和培训大纲经卫生部认可。2.保证接受培训的医师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培训内容。3.培训结束后,对接受培训的医师进行考试、考核,并出具是否合格的结论。4.为每位接受培训的医师建立培训及考试、考核档案。(三)四级妇科内镜手术医师培训要求。1.拟从事四级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参与完成不少于5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参与四级妇科腹腔镜手术不少于15例,并经考核合格。2.拟从事四级妇科宫腔镜手术的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参与完成不少于30例妇科宫腔镜手术,参与四级妇科宫腔镜手术不少于10例,并经考核合格。3.在指导医师的指导下,学员应参与对患者全过程的管理,包括术前评价、诊断性检查结果解释、与其他学科共同会诊、妇科内镜诊疗操作、妇科内镜诊疗操作过程记录、围手术期处理、重症监护治疗和手术后随访等。4.在境外接受妇科内镜诊疗技术培训6个月以上,完成规定病例数的医师,有境外培训机构的培训证明,并经卫生部指定培训基地考试,考核合格后,可以认定为达到规定的培训要求。五、其他管理要求本规范实施前具备下列条件的医师,可以不需经过培训和妇科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审核而开展四级妇科内镜手术工作。(一)职业道德高尚,同行专家评议专业技术水平较高,并获得2名以上本专业主任医师推荐,其中至少1名为外院医师。(二)拟从事四级妇科腹腔镜手术工作的医师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在三级医院从事妇科腹腔镜手术工作10年以上,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2.近5年累计完成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例1000例以上,其中每年独立完成四级妇科腹腔镜手术不少于100例。(三)拟从事四级妇科宫腔镜手术工作的医师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在三级医院从事妇科宫腔镜诊疗工作10年以上,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2.近5年累计完成妇科宫腔镜诊疗病例500例以上,其中每年独立完成四级妇科宫腔镜手术不少于50例。(四)手术适应证、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死亡率等手术质量相关指标符合卫生部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有关要求,近5年内未发生过二级以上与开展妇科内镜手术相关的负主要责任的医疗事故。组织工程化组织移植治疗技术管理规范(试行)卫办医政发〔2009〕199号二〇〇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为规范组织工程化组织移植治疗技术审核和临床应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本规范为技术审核机构对医疗机构申请临床应用组织工程化组织移植治疗技术进行技术审核的依据,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组织工程化组织移植治疗技术的最低要求。本规范所称组织工程化组织移植治疗技术是指通过移植经组织工程技术制备的、含有自体活性细胞的组织,来修复、改善或重建患者的组织或器官的结构和(或)功能的治疗技术。组织工程化组织不包括直接移植(如自体植骨、植皮术等)或为后续移植而保存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移植物,也不包括用于其他目的的体细胞治疗。组织工程化组织移植目前仅适用于结构性组织(如骨、软骨、皮肤等组织)的临床应用。以代谢性功能为主的复杂组织如肝、肾、脑等器官的临床应用暂不允许开展。一、医疗机构和制备环境的基本要求(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1.医疗机构开展组织工程化组织移植治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2.三级甲等医院,具备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骨科、整形外科、烧伤科、神经外科、眼科、口腔科等有组织工程化组织移植治疗需求的诊疗科目,并具备医学检验科、放射影像科、病理科等其他辅助科室及开展组织工程化组织移植后的随访和检查条件。3.医院设有管理规范、运作正常的由医学、法学、伦理学等方面专家组成的组织工程化组织移植治疗技术临床应用伦理委员会。(二)制备环境基本要求。1.具备经省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出具的洁净度检测报告,符合无菌医疗器具生产管理规范(YY0033-2000)的GMP人体细胞生产洁净室。2.GMP人体细胞生产洁净室。(1)整体环境不低于洁净度10000级,细胞培养与组织构建区应达到洁净度100级。(2)洁净室布局合理,与细胞制备与组织构建等工艺相适应,人流物流分开并固定走向。(3)具备开展组织和细胞的采集、分离、培养、鉴定、处理和保存的仪器设备,具备能够充分防止交叉污染的制度和措施。(4)具备细胞操作每一过程的标准操作规程(SOPs),确定关键步骤、质控标准和检测指标,具备完善的检测分析设备和仪器,并具备规范、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三)有至少2名具备组织工程化组织移植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本院在职医师,有经过组织工程化组织移植治疗技术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并考核合格的、与开展的组织工程化组织移植治疗技术相适应的其他专业技术人员。二、人员基本要求(一)组织工程化组织移植治疗医师。1.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开展本技术应用相关专业。2.具有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具有组织工程化组织移植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本院在职医师。(二)其他相关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组织工程实验室至少具备1名从事组织工程研究并有相当组织工程研究基础的、副研究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总体负责人。2.从事细胞制备工艺的操作人员应具有相关专业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经专业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具有细胞生物学、组织工程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3.从事质量检验的工作人员应具有相关专业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并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三、技术管理基本要求(一)建立组织工程化组织临床应用的质量标准体系,建立对种子细胞、支架材料、活性因子、生长环境等影响组织工程化组织临床应用重要因素的检测方法和评价标准。1.建立组织工程化组织用人源细胞质量控制标准。本技术管理规范的质量控制体系仅适用于组织工程化组织所用的自体来源细胞。异基因细胞(包括异体细胞和异种细胞)暂不允许临床应用。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人体细胞治疗研究和制剂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和《生产用细胞基质研究的一般原则》,建立人源细胞质量控制标准。基本要求包括:规定人源细胞来源的供体资质要求;建立细胞的操作规范;为保证组织工程化组织的溯源性和稳定性,应建立细胞制备及检定的检测制度。检测内容主要包括细胞的采集、分离和检定,细胞培养基的使用与检定,细胞的纯度、存活率和均一性,细胞的生物学效应,外源因子和病原微生物(如内毒素、细菌、真菌与支原体)的检测等。2.建立组织工程化组织用支架材料质量控制标准。应用于组织工程化组织构建的支架材料,应具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检测机构的检测报告,检测内容主要包括材料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生物安全性检测。3.建立组织工程化组织质量控制标准。参照我国医药行业标准《组织工程医疗产品》(YY/T0606-2007),在细胞接种、复合物培养及最后处理时对复合细胞的组织工程化组织进行质量控制,建立规范的质量控制标准及相应执行程序,保证组织工程技术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二)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治疗方案、患者意愿及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综合判断治疗措施,因病施治,合理治疗,严格掌握组织工程化组织移植治疗技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三)对患者实施组织工程化组织移植治疗,应由具有副研究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组织工程实验室技术人员和组织工程化组织移植治疗医师共同决定,并制订合理的治疗和管理方案,包括失败和并发症处理预案。(四)实施组织工程化组织移植治疗前,应当向患者和其家属告知手术目的、可选择的手术方案、手术风险、术后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等,必须签署知情同意书。(五)医疗机构应建立完整的临床数据库及严格的术后随访制度。(六)医疗机构和医师按照规定定期接受组织工程化组织移植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审核。审核内容包括病例选择、治疗有效率、严重并发症、死亡病例、医疗事故发生情况、术后病人管理、病人生存质量、随访情况和病历质量等。(七)其他管理要求。1.使用经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批的医用物品和耗材,建立登记制度,保证来源可追溯。对于不同来源的组织或细胞,在分离、培养时凡有一次性器具产品可以使用的,必须使用一次性器具,且不得重复使用。2.严格执行国家物价、财务政策,按照规定收费。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卫医政发〔2009〕73号二○○九年七月二十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的管理,提高医院感染暴发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医院感染对患者造成的危害,保障医疗安全,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制定本规范。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各类医院,其他医疗机构发生的医源性感染暴发的报告及处置工作依照本规范管理。第三条医院感染暴发报告范围,包括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和医院感染暴发。第四条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管理遵循属地管理、分级报告的原则。第五条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全国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的管理工作。县级及以上地方卫生、中医药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的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的管理工作。第二章组织管理第六条医院应当建立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管理责任制,明确法定代表人为第一责任人,制订并落实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的规章制度、工作程序和处置工作预案,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暴发。第七条医院应当明确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医院感染管理专(兼)职人员及相关部门医务人员在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工作中的职责,做到分工明确,反应快速,管理规范。第八条县级及以上地方卫生、中医药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并完善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的工作程序,提高医院感染暴发的防控和处置水平。第九条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组织对重大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进行调查和业务指导。各级卫生、中医药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对本辖区内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进行调查和业务指导。第三章报告程序第十条医院发现以下情形时,应当于1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一)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二)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第十一条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于24小时内逐级上报至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第十二条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组织专家进行调查,确认发生以下情形的,应当于24小时内上报至卫生部。(一)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二)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三)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中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发生医院感染暴发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会同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共同组织专家进行调查,确认发生以上情形的,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当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报告。第十三条医院发生以下情形时,应当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所在地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确认后,应当在2小时内逐级上报至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确认发生以下情形的,应当在2小时内上报至卫生部。(一)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二)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三)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中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发生上述情形时,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当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报告。第十四条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上报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医院感染暴发信息,内容包括:医院感染暴发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感染初步诊断、累计感染人数、感染者目前健康状况、感染者主要临床症候群、疑似或者确认病原体、感染源、感染途径及事件原因分析、相关危险因素主要检测结果、采取的控制措施、事件结果及下一步整改工作情况等。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本规范要求,结合实际制订本辖区内的各级各类医院上报医院感染暴发信息的具体要求。第四章处置工作第十五条医院发生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或者医院感染暴发,应当及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积极实施医疗救治,保障医疗安全。第十六条医院发生疑似或者确认医院感染暴发时,应当及时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环境卫生学检测以及有关的标本采集、病原学检查等工作。第十七条县级及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及时组织有关专家指导医院开展医院感染暴发的医疗救治及调查处置工作,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卫生部接到报告后,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组织有关专家提供技术支持,降低医院感染对患者的危害。第十八条各级卫生、中医药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和处置能力建设,加强人员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提高其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和处置水平。第五章质量管理第十九条省级卫生、中医药行政部门可以委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中心,开展本辖区内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及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和处置工作的质量管理。第二十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及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中心应当对本辖区内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及医院感染暴发的报告、处置工作进行质量评估和检查指导。第二十一条医院应当对医院感染暴发的调查处置工作予以配合,不得拒绝和阻碍,不得提供虚假材料。第二十二条卫生、中医药行政部门发现医院存在医院感染暴发报告不及时,瞒报、缓报和谎报或者授意他人瞒报、缓报和谎报情形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第六章附则第二十三条本办法中下列用语的含义:(一)医院感染:指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二)医源性感染: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三)特殊病原体的医院感染:指发生甲类传染病或依照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的医院感染。(四)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五)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第二十四条本规范自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二〇〇九年三月二十三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卫办医发〔2008〕48号)下发以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认真组织学习、贯彻落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部分地区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应用比例有所下降,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进一步规范。为继续推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根据2008年度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与细菌耐药监测结果,现就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以严格控制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管理医疗机构要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有关规定,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管理,改变过度依赖抗菌药物预防手术感染的状况。对具有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指征的,参照《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见附件)选用抗菌药物。也可以根据临床实际需要,合理使用其他抗菌药物。医疗机构要重点加强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和控制。Ⅰ类切口手术一般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确需使用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药物选择、用药起始与持续时间。给药方法要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有关规定,术前0.5-2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首次给药;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于1500ml,术中可给予第二剂;总预防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二、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医疗机构要进一步加强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严格掌握临床应用指征,控制临床应用品种数量。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经验性治疗可用于肠道感染、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和社区获得性泌尿系统感染,其他感染性疾病治疗要在病情和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逐步实现参照致病菌药敏试验结果或本地区细菌耐药监测结果选用该类药物。应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药物作为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对已有严重不良反应报告的氟喹诺酮类药物要慎重遴选,使用中密切关注安全性问题。三、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医疗机构要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和“特殊使用”的分级管理原则,建立健全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情况,以下药物作为“特殊使用”类别管理。医疗机构可根据本机构具体情况增加“特殊使用”类别抗菌药物品种。(一)第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头孢匹罗、头孢噻利等;(二)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帕尼培南/倍他米隆、比阿培南等;(三)多肽类与其他抗菌药物: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等;(四)抗真菌药物:卡泊芬净,米卡芬净,伊曲康唑(口服液、注射剂),伏立康唑(口服剂、注射剂),两性霉素B含脂制剂等。“特殊使用”抗菌药物须经由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委员会认定、具有抗感染临床经验的感染或相关专业专家会诊同意,由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开具处方后方可使用。医师在临床使用“特殊使用”抗菌药物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药师要严格审核处方。紧急情况下未经会诊同意或需越级使用的,处方量不得超过1日用量,并做好相关病历记录。四、加强临床微生物检测与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预警机制医疗机构要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要求,加强临床微生物检测与细菌耐药监测工作。三级医院要建立规范的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提高病原学诊断水平,定期分析报告本机构细菌耐药情况;要根据全国和本地区细菌耐药监测结果,结合本机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预警机制,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一)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30%的抗菌药物,应及时将预警信息通报本机构医务人员。(二)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40%的抗菌药物,应慎重经验用药。(三)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药物,应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四)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75%的抗菌药物,应暂停该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根据追踪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再决定是否恢复其临床应用。我部将根据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细菌耐药监测结果,适时对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进行调整。各级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要继续加强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工作的管理,逐步建立、健全本辖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监测管理体系,开展对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评价和指导。医疗机构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切实采取措施推进合理用药工作,保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落实。我部于2008年3月24日印发的《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卫办医发〔2008〕48号)同时废止。附件: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手术名称抗菌药物选择颅脑手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颈部外科(含甲状腺)手术第一代头孢菌素经口咽部粘膜切口的大手术第一代头孢菌素,可加用甲硝唑乳腺手术第一代头孢菌素周围血管外科手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腹外疝手术第一代头孢菌素胃十二指肠手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阑尾手术第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噻肟;可加用甲硝唑结、直肠手术第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可加用甲硝唑肝胆系统手术第二代头孢菌素,有反复感染史者可选头孢曲松或头孢哌酮或头孢哌酮/舒巴坦胸外科手术(食管、肺)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心脏大血管手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泌尿外科手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一般骨科手术第一代头孢菌素应用人工植入物的骨科手术(骨折内固定术、脊柱融合术、关节置换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妇科手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涉及阴道时可加用甲硝唑剖宫产第一代头孢菌素(结扎脐带后给药)注:1.Ⅰ类切口手术常用预防抗菌药物为头孢唑啉或头孢拉定。2.Ⅰ类切口手术常用预防抗菌药物单次使用剂量:头孢唑啉1-2g;头孢拉定1-2g;头孢呋辛1.5g;头孢曲松1-2g;甲硝唑0.5g。3.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者,可选用克林霉素预防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可选用氨曲南预防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必要时可联合使用。4.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检出率高的医疗机构,如进行人工材料植入手术(如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人工关节置换等),也可选用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预防感染。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卫办医政发[2010]62号二〇一〇年四月二十日为加强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范临床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提高静脉用药质量,促进静脉用药合理使用,保障静脉用药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和《处方管理办法》,制定本规范。本规范所称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是指医疗机构药学部门根据医师处方或用药医嘱,经药师进行适宜性审核,由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按照无菌操作要求,在洁净环境下对静脉用药物进行加药混合调配,使其成为可供临床直接静脉输注使用的成品输液操作过程。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是药品调剂的一部分。本规范是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工作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适用于肠外营养液、危害药品和其他静脉用药调剂的全过程。医疗机构其他部门开展集中或者分散临床静脉用药调配,参照本规范执行。一、医疗机构采用集中调配和供应静脉用药的,应当设置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Pharmacyintravenousadmixtureservice,PIVAS)。肠外营养液和危害药品静脉用药应当实行集中调配与供应。二、医疗机构集中调配静脉用药应当严格按照《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操作规程》(见附件)执行。三、人员基本要求(一)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负责人,应当具有药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本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有较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责任心强,有一定管理能力。(二)负责静脉用药医嘱或处方适宜性审核的人员,应当具有药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5年以上临床用药或调剂工作经验、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三)负责摆药、加药混合调配、成品输液核对的人员,应当具有药士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四)从事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工作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应当接受岗位专业知识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定期接受药学专业继续教育。(五)与静脉用药调配工作相关的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建立健康档案。对患有传染病或者其他可能污染药品的疾病,或患有精神病等其他不宜从事药品调剂工作的,应当调离工作岗位。四、房屋、设施和布局基本要求(一)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总体区域设计布局、功能室的设置和面积应当与工作量相适应,并能保证洁净区、辅助工作区和生活区的划分,不同区域之间的人流和物流出入走向合理,不同洁净级别区域间应当有防止交叉污染的相应设施。(二)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应当设于人员流动少的安静区域,且便于与医护人员沟通和成品的运送。设置地点应远离各种污染源,禁止设置于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周围的环境、路面、植被等不会对静脉用药调配过程造成污染。洁净区采风口应当设置在周围30米内环境清洁、无污染地区,离地面高度不低于3米。(三)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的洁净区、辅助工作区应当有适宜的空间摆放相应的设施与设备;洁净区应当含一次更衣、二次更衣及调配操作间;辅助工作区应当含有与之相适应的药品与物料贮存、审方打印、摆药准备、成品核查、包装和普通更衣等功能室。(四)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室内应当有足够的照明度,墙壁颜色应当适合人的视觉;顶棚、墙壁、地面应当平整、光洁、防滑,便于清洁,不得有脱落物;洁净区房间内顶棚、墙壁、地面不得有裂缝,能耐受清洗和消毒,交界处应当成弧形,接口严密;所使用的建筑材料应当符合环保要求。(五)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洁净区应当设有温度、湿度、气压等监测设备和通风换气设施,保持静脉用药调配室温度18℃~26℃,相对湿度40%~65%,保持一定量新风的送入。(六)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洁净区的洁净标准应当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经法定检测部门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各功能室的洁净级别要求:1.一次更衣室、洗衣洁具间为十万级;2.二次更衣室、加药混合调配操作间为万级;3.层流操作台为百级。其他功能室应当作为控制区域加强管理,禁止非本室人员进出。洁净区应当持续送入新风,并维持正压差;抗生素类、危害药品静脉用药调配的洁净区和二次更衣室之间应当呈5~10帕负压差。(七)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应当根据药物性质分别建立不同的送、排(回)风系统。排风口应当处于采风口下风方向,其距离不得小于3米或者设置于建筑物的不同侧面。(八)药品、物料贮存库及周围的环境和设施应当能确保各类药品质量与安全储存,应当分设冷藏、阴凉和常温区域,库房相对湿度40%~65%。二级药库应当干净、整齐,门与通道的宽度应当便于搬运药品和符合防火安全要求。有保证药品领入、验收、贮存、保养、拆外包装等作业相适宜的房屋空间和设备、设施。(九)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内安装的水池位置应当适宜,不得对静脉用药调配造成污染,不设地漏;室内应当设置有防止尘埃和鼠、昆虫等进入的设施;淋浴室及卫生间应当在中心(室)外单独设置,不得设置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内。五、仪器和设备基本要求(一)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应当有相应的仪器和设备,保证静脉用药调配操作、成品质量和供应服务管理。仪器和设备须经国家法定部门认证合格。(二)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仪器和设备的选型与安装,应当符合易于清洗、消毒和便于操作、维修和保养。衡量器具准确,定期进行校正。维修和保养应当有专门记录并存档。(三)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应当配置百级生物安全柜,供抗生素类和危害药品静脉用药调配使用;设置营养药品调配间,配备百级水平层流洁净台,供肠外营养液和普通输液静脉用药调配使用。六、药品、耗材和物料基本要求(一)静脉用药调配所用药品、医用耗材和物料应当按规定由医疗机构药学及有关部门统一采购,应当符合有关规定。(二)药品、医用耗材和物料的储存应当有适宜的二级库,按其性质与储存条件要求分类定位存放,不得堆放在过道或洁净区内。(三)药品的贮存与养护应当严格按照《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操作规程》等有关规定实施。静脉用药调配所用的注射剂应符合中国药典静脉注射剂质量要求。(四)静脉用药调配所使用的注射器等器具,应当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一次性使用产品,临用前应检查包装,如有损坏或超过有效期的不得使用。七、规章制度基本要求(一)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应当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人员岗位职责和标准操作规程。(二)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应当建立相关文书保管制度:自检、抽检及监督检查管理记录;处方医师与静脉用药调配相关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签名记录文件;调配、质量管理的相关制度与记录文件。(三)建立药品、医用耗材和物料的领取与验收、储存与养护、按用药医嘱摆发药品和药品报损等管理制度,定期检查落实情况。药品应当每月进行盘点和质量检查,保证账物相符,质量完好。八、卫生与消毒基本要求(一)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应当制定卫生管理制度、清洁消毒程序。各功能室内存放的物品应当与其工作性质相符合。(二)洁净区应当每天清洁消毒,其清洁卫生工具不得与其他功能室混用。清洁工具的洗涤方法和存放地点应当有明确的规定。选用的消毒剂应当定期轮换,不会对设备、药品、成品输液和环境产生污染。每月应当定时检测洁净区空气中的菌落数,并有记录。进入洁净区域的人员数应当严格控制。(三)洁净区应当定期更换空气过滤器。进行有可能影响空气洁净度的各项维修后,应当经检测验证达到符合洁净级别标准后方可再次投入使用。(四)设置有良好的供排水系统,水池应当干净无异味,其周边环境应当干净、整洁。(五)重视个人清洁卫生,进入洁净区的操作人员不应化妆和佩戴饰物,应当按规定和程序进行更衣。工作服的材质、式样和穿戴方式,应当与各功能室的不同性质、任务与操作要求、洁净度级别相适应,不得混穿,并应当分别清洗。(六)根据《医疗废弃物管理条例》制定废弃物处理管理制度,按废弃物性质分类收集,由本机构统一处理。九、具有医院信息系统的医疗机构,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应当建立用药医嘱电子信息系统,电子信息系统应当符合《电子病历基本规范(试行)》有关规定。(一)实现用药医嘱的分组录入、药师审核、标签打印以及药品管理等,各道工序操作人员应当有身份标识和识别手段,操作人员对本人身份标识的使用负责。(二)药学人员采用身份标识登录电子处方系统完成各项记录等操作并予确认后,系统应当显示药学人员签名。(三)电子处方或用药医嘱信息系统应当建立信息安全保密制度,医师用药医嘱及调剂操作流程完成并确认后即为归档,归档后不得修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应当逐步建立与完善药学专业技术电子信息支持系统。十、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由医疗机构药学部门统一管理。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组织与质量控制组织负责指导、监督和检查本规范、操作规程与相关管理制度的落实。十一、医疗机构应当制定相关规章制度与规范,对静脉用药集中调配的全过程进行规范化质量管理。(一)医师应当按照《处方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开具静脉用药处方或医嘱;药师应当按《处方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和《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操作规程》,审核用药医嘱所列静脉用药混合配伍的合理性、相容性和稳定性,对不合理用药应当与医师沟通,提出调整建议。对于用药错误或不能保证成品输液质量的处方或用药医嘱,药师有权拒绝调配,并做记录与签名。(二)摆药、混合调配和成品输液应当实行双人核对制;集中调配要严格遵守本规范和标准操作规程,不得交叉调配;调配过程中出现异常应当停止调配,立即上报并查明原因。(三)静脉用药调配每道工序完成后,药学人员应当按操作规程的规定,填写各项记录,内容真实、数据完整、字迹清晰。各道工序与记录应当有完整的备份输液标签,并应当保证与原始输液标签信息相一致,备份文件应当保存1年备查。(四)医师用药医嘱经药师适宜性审核后生成输液标签,标签应当符合《处方管理办法》规定的基本内容,并有各岗位人员签名的相应位置。书写或打印的标签字迹应当清晰,数据正确完整。(五)核对后的成品输液应当有外包装,危害药品应当有明显标识。(六)成品输液应当置入各病区专用密封送药车,加锁或贴封条后由工人递送。递送时要与药疗护士有书面交接手续。十二、药师在静脉用药调配工作中,应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参与临床静脉用药治疗,宣传合理用药,为医护人员和患者提供相关药物信息与咨询服务。如在临床使用时有特殊注意事项,药师应当向护士作书面说明。十三、医疗机构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建设应当符合本规范相关规定。由县级和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核发《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机构,设置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应当通过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核、验收、批准,报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核发《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机构,设置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应当通过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核、验收、批准。十四、本规范下列用语的含义。(一)危害药品:是指能产生职业暴露危险或者危害的药品,即具有遗传毒性、致癌性、致畸性,或对生育有损害作用以及在低剂量下可产生严重的器官或其他方面毒性的药品,包括肿瘤化疗药品和细胞毒药品。(二)成品输液:按照医师处方或用药医嘱,经药师适宜性审核,通过无菌操作技术将一种或数种静脉用药品进行混合调配,可供临床直接用于患者静脉输注的药液。(三)输液标签:依据医师处方或用药医嘱经药师适宜性审核后生成的标签,其内容应当符合《处方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应当有患者与病区基本信息、医师用药医嘱信息、其他特殊注意事项以及静脉用药调配各岗位操作人员的信息等。(四)交叉调配:系指在同一操作台面上进行两组(袋、瓶)或两组以上静脉用药混合调配的操作流程。附: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操作规程一、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工作流程临床医师开具静脉输液治疗处方或用药医嘱→用药医嘱信息传递→药师审核→打印标签→贴签摆药→核对→混合调配→输液成品核对→输液成品包装→分病区放置于密闭容器中、加锁或封条→由工人送至病区→病区药疗护士开锁(或开封)核对签收→给患者用药前护士应当再次与病历用药医嘱核对→给患者静脉输注用药。二、临床医师开具处方或用药医嘱医师依据对患者的诊断或治疗需要,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合理用药原则,开具处方或用药医嘱,其信息应当完整、清晰。病区按规定时间将患者次日需要静脉输液的长期医嘱传送至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临时静脉用药医嘱调配模式由各医疗机构按实际情况自行规定。三、审核处方或用药医嘱操作规程负责处方或用药医嘱审核的药师逐一审核患者静脉输液处方或医嘱,确认其正确性、合理性与完整性。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形式审查:处方或用药医嘱内容应当符合《处方管理办法》、《病例书写基本规范》的有关规定,书写正确、完整、清晰,无遗漏信息。(二)分析鉴别临床诊断与所选用药品的相符性。(三)确认遴选药品品种、规格、给药途径、用法、用量的正确性与适宜性,防止重复给药。(四)确认静脉药物配伍的适宜性,分析药物的相容性与稳定性。(五)确认选用溶媒的适宜性。(六)确认静脉用药与包装材料的适宜性。(七)确认药物皮试结果和药物严重或者特殊不良反应等重要信息。(八)需与医师进一步核实的任何疑点或未确定的内容。对处方或用药医嘱存在错误的,应当及时与处方医师沟通,请其调整并签名。因病情需要的超剂量等特殊用药,医师应当再次签名确认。对用药错误或者不能保证成品输液质量的处方或医嘱应当拒绝调配。四、打印标签与标签管理操作规程(一)经药师适宜性审核的处方或用药医嘱,汇总数据后以病区为单位,将医师用药医嘱打印成输液处方标签(简称:输液标签)。核对输液标签上患者姓名、病区、床号、病历号、日期,调配日期、时间、有效期,将输液标签按处方性质和用药时间顺序排列后,放置于不同颜色(区分批次)的容器内,以方便调配操作。(二)输液标签由电脑系统自动生成编号,编号方法由各医疗机构自行确定。(三)打印输液标签,应当按照《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有关规定采用电子处方系统运作或者采用同时打印备份输液标签方式。输液标签贴于输液袋(瓶)上,备份输液标签应当随调配流程,并由各岗位操作人员签名或盖签章后,保存1年备查。(四)输液标签内容除应当符合相关的规定外,还应当注明需要特别提示的下列事项:1.按规定应当做过敏性试验或者某些特殊性质药品的输液标签,应当有明显标识;2.药师在摆药准备或者调配时需特别注意的事项及提示性注解,如用药浓度换算、非整瓶(支)使用药品的实际用量等;3.临床用药过程中需特别注意的事项,如特殊滴速、避光滴注、特殊用药监护等。五、贴签摆药与核对操作规程(一)摆药前药师应当仔细阅读、核查输液标签是否准确、完整,如有错误或不全,应当告知审方药师校对纠正。(二)按输液标签所列药品顺序摆药,按其性质、不同用药时间,分批次将药品放置于不同颜色的容器内;按病区、按药物性质不同放置于不同的混合调配区内。(三)摆药时需检查药品的品名、剂量、规格等是否符合标签内容,同时应当注意药品的完好性及有效期,并签名或者盖签章。(四)摆药注意事项:1.摆药时,确认同一患者所用同一种药品的批号相同;2.摆好的药品应当擦拭清洁后,方可传递入洁净室,但不应当将粉针剂西林瓶盖去掉;3.每日应当对用过的容器按规定进行整理擦洗、消毒,以备下次使用。(五)摆药准备室补充药品:1.每日完成摆药后,应当及时对摆药准备室短缺的药品进行补充,并应当校对;2.补充的药品应当在专门区域拆除外包装,同时要核对药品的有效期、生产批号等,严防错位,如有尘埃,需擦拭清洁后方可上架;3.补充药品时,应当注意药品有效期,按先进先用、近期先用的原则;4.对氯化钾注射液等高危药品应当有特殊标识和固定位置。(六)摆药核对操作规程:1.将输液标签整齐地贴在输液袋(瓶)上,但不得将原始标签覆盖;2.药师摆药应当双人核对,并签名或盖签章;3.将摆有注射剂与贴有标签的输液袋(瓶)的容器通过传递窗送入洁净区操作间,按病区码放于药架(车)上。六、静脉用药混合调配操作规程(一)调配操作前准备:1.在调配操作前30分钟,按操作规程启动洁净间和层流工作台净化系统,并确认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操作间室温控制于18℃~26℃、湿度40%~65%、室内外压差符合规定,操作人员记录并签名;2.接班工作人员应当先阅读交接班记录,对有关问题应当及时处理;3.按更衣操作规程,进入洁净区操作间,首先用蘸有75%乙醇的无纺布从上到下、从内到外擦拭层流洁净台内部的各个部位。(二)将摆好药品容器的药车推至层流洁净操作台附近相应的位置。(三)调配前的校对:调配药学技术人员应当按输液标签核对药品名称、规格、数量、有效期等的准确性和药品完好性,确认无误后,进入加药混合调配操作程序。(四)调配操作程序:1.选用适宜的一次性注射器,拆除外包装,旋转针头连接注射器,确保针尖斜面与注射器刻度处于同一方向,将注射器垂直放置于层流洁净台的内侧;2.用75%乙醇消毒输液袋(瓶)的加药处,放置于层流洁净台的中央区域;3.除去西林瓶盖,用75%乙醇消毒安瓿瓶颈或西林瓶胶塞,并在层流洁净台侧壁打开安瓿,应当避免朝向高效过滤器方向打开,以防药液喷溅到高效过滤器上;4.抽取药液时,注射器针尖斜面应当朝上,紧靠安瓿瓶颈口抽取药液,然后注入输液袋(瓶)中,轻轻摇匀;5.溶解粉针剂,用注射器抽取适量静脉注射用溶媒,注入于粉针剂的西林瓶内,必要时可轻轻摇动(或置震荡器上)助溶,全部溶解混匀后,用同一注射器抽出药液,注入输液袋(瓶)内,轻轻摇匀;6.调配结束后,再次核对输液标签与所用药品名称、规格、用量,准确无误后,调配操作人员在输液标签上签名或者盖签章,标注调配时间,并将调配好的成品输液和空西林瓶、安瓿与备份输液标签及其他相关信息一并放入筐内,以供检查者核对;7.通过传递窗将成品输液送至成品核对区,进入成品核对包装程序;8.每完成一组输液调配操作后,应当立即清场,用蘸有75%乙醇的无纺布擦拭台面,除去残留药液,不得留有与下批输液调配无关的药物、余液、用过的注射器和其他物品。(五)每天调配工作结束后,按本规范和操作规程的清洁消毒操作程序进行清洁消毒处理。(六)静脉用药混合调配注意事项:1.不得采用交叉调配流程;2.静脉用药调配所用的药物,如果不是整瓶(支)用量,则必须将实际所用剂量在输液标签上明显标识,以便校对;3.若有两种以上粉针剂或注射液需加入同一输液时,应当严格按药品说明书要求和药品性质顺序加入;对肠外营养液、高危药品和某些特殊药品的调配,应当制定相关的加药顺序调配操作规程;4.调配过程中,输液出现异常或对药品配伍、操作程序有疑点时应当停止调配,报告当班负责药师查明原因,或与处方医师协商调整用药医嘱;发生调配错误应当及时纠正,重新调配并记录;5.调配操作危害药品注意事项:(1)危害药品调配应当重视操作者的职业防护,调配时应当拉下生物安全柜防护玻璃,前窗玻璃不可高于安全警戒线,以确保负压;(2)危害药品调配完成后,必须将留有危害药品的西林瓶、安瓿等单独置于适宜的包装中,与成品输液及备份输液标签一并送出,以供核查;(3)调配危害药品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手套、口罩及检查后的西林瓶、安瓿等废弃物,按规定由本医疗机构统一处理;(4)危害药品溢出处理按照相关规定执行。七、成品输液的核对、包装与发放操作规程(一)成品输液的检查、核对操作规程:1.检查输液袋(瓶)有无裂纹,输液应无沉淀、变色、异物等;2.进行挤压试验,观察输液袋有无渗漏现象,尤其是加药处;3.按输液标签内容逐项核对所用输液和空西林瓶与安瓿的药名、规格、用量等是否相符;4.核检非整瓶(支)用量的患者的用药剂量和标识是否相符;5.各岗位操作人员签名是否齐全,确认无误后核对者应当签名或盖签章;6.核查完成后,空安瓿等废弃物按规定进行处理。(二)经核对合格的成品输液,用适宜的塑料袋包装,按病区分别整齐放置于有病区标记的密闭容器内,送药时间及数量记录于送药登记本。在危害药品的外包装上要有醒目的标记。(三)将密闭容器加锁或加封条,钥匙由调配中心和病区各保存一把,配送工人及时送至各病区,由病区药疗护士开锁或启封后逐一清点核对,并注明交接时间,无误后,在送药登记本上签名。八、静脉用药调配所需药品与物料领用管理规程(一)药品、物料的请领、保管与养护应当有专人负责。(二)药品的请领:1.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药品的请领应当根据每日消耗量,填写药品请领单,定期向药库请领,药品请领单应当有负责人或指定人员签名;2.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不得调剂静脉用药调配以外的处方;3.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不得直接对外采购药品,所需的药品一律由药学部门药品科(库)统一采购供应。(三)药品的验收:1.负责二级药库管理的药师应当依据药品质量标准、请领单、发药凭证与实物逐项核对,包括品名、规格、数量及有效期是否正确,药品标签与包装是否整洁、完好,核对合格后,分类放置于相应的固定货位,并在发药凭证上签名;2.凡对药品质量有质疑、药品规格数量不符、药品过期或有破损等,应当及时与药品科(库)沟通,退药或更换,并做好记录。(四)药品的储存管理与养护:1.药库应当干净、整齐,地面平整、干燥,门与通道的宽度应当便于搬运药品和符合防火安全要求;药品储存应当按“分区分类、货位编号”的方法进行定位存放,按药品性质分类集中存放;对高危药品应设置显著的警示标志;并应当做好药库温湿度的监测与记录;2.药库具备确保药品与物料储存要求的温湿度条件:常温区域10℃~30℃,阴凉区域不高于20℃,冷藏区域2℃~8℃,库房相对湿度40%~65%;3.药品堆码与散热或者供暖设施的间距不小于30厘米,距离墙壁间距不少于20厘米,距离房顶及地面间距不小于10厘米;4.规范药品堆垛和搬运操作,遵守药品外包装图示标志的要求,不得倒置存放;5.每种药品应当按批号及有效期远近依次或分开堆码并有明显标志,遵循“先产先用”、“先进先用”、“近期先用”和按批号发药使用的原则;6.对不合格药品的确认、报损、销毁等应当有规范的制度和记录。(五)已建立医院信息系统的医疗机构,应当建立电子药品信息管理系统,药品存量应当与一级库建立电子网络传递联系,加强药品成本核算和账务管理制度。(六)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所用药品应当做到每月清点,账物相符,如有不符应当及时查明原因。(七)注射器和注射针头等物料的领用、管理应当按本规范的有关规定和参照药品请领、验收管理办法实施,并应当与药品分开存放。九、电子信息系统调配静脉用药规程(一)电子信息系统静脉用药调配流程:1.由医师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和《电子病历基本规范(试行)》有关规定,负责将患者处方或用药医嘱分组录入电脑;2.将静脉输液医嘱直接传递至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3.经药师审核处方或用药医嘱的适宜性后,自动生成输液标签及备份输液标签或采用电子处方信息系统记录,上述标签或记录均应当有各道工序操作人员的信息。(二)建立电子药品信息管理系统。处方或用药医嘱打印成输液标签,并在完成调配操作流程后,自动减去处方组成药品在二级库所存药品数量,做到账物相符,并自动形成药品月收支结存报表。十、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人员更衣操作规程(一)进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更衣规程。进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应当更换该中心(室)工作服、工作鞋并戴发帽。非本中心(室)人员未经中心(室)负责人同意,不得进入。(二)进入十万级洁净区规程(一更):1.换下普通工作服和工作鞋,按六步手清洁消毒法消毒手并烘干;2.穿好指定服装并戴好发帽、口罩。(三)进入万级洁净区规程(二更):1.更换洁净区专用鞋、洁净隔离服;2.手消毒,戴一次性手套。(四)离开洁净区规程:1.临时外出:在二更室脱下洁净隔离服及帽子、口罩整齐放置,一次性手套丢入污物桶内;在一更室应当更换工作服和工作鞋;2.重新进入洁净区时,必须按以上更衣规定程序进入洁净区;3.当日调配结束时,脱下的洁净区专用鞋、洁净隔离服进行常规消毒,每周至少清洗2次;一次性口罩、手套一并丢入污物桶。十一、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清洁、消毒操作规程(一)地面消毒剂的选择与制备:1.次氯酸钠,为5%的强碱性溶液,用于地面消毒为1%溶液,本溶液须在使用前新鲜配制,处理/分装高浓度5%次氯酸钠溶液时,必须戴厚口罩和防护手套;2.季铵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有腐蚀性;禁与肥皂水及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联合使用,应当在使用前新鲜配制;3.甲酚皂溶液,有腐蚀性,用于地面消毒为5%溶液,应当在使用前新鲜配制。(二)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清洁与卫生管理其他规定:1.各操作室不得存放与该室工作性质无关的物品,不准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用餐或放置食物;2.每日工作结束后应当及时清场,各种废弃物必须每天及时处理。(三)非洁净区的清洁、消毒操作程序:1.每日工作结束后,用专用拖把擦洗地面,用常水擦拭工作台、凳椅、门框及门把手、塑料筐等;2.每周消毒一次地面和污物桶:先用常水清洁,待干后,再用消毒液擦洗地面及污物桶内外,15分钟以后再用常水擦去消毒液;3.每周一次用75%乙醇擦拭消毒工作台、成品输送密闭容器、药车、不锈钢设备、凳椅、门框及门把手。(四)万级洁净区清洁、消毒程序:1.每日的清洁、消毒:调配结束后,用常水清洁不锈钢设备,层流操作台面及两侧内壁,传递窗顶部、两侧内壁、把手及台面,凳椅,照明灯开关等,待挥干后,用75%乙醇擦拭消毒;2.每日按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地面清洁、消毒;3.墙壁、顶棚每月进行一次清洁、消毒,操作程序同上。(五)清洁、消毒注意事项:1.消毒剂应当定期轮换使用;2.洁净区和一般辅助工作区的清洁工具必须严格分开,不得混用;3.清洁、消毒过程中,不得将常水或消毒液喷淋到高效过滤器上;4.清洁、消毒时,应当按从上到下、从里向外的程序擦拭,不得留有死角;5.用常水清洁时,待挥干后,才能再用消毒剂擦拭,保证清洁、消毒效果。十二、生物安全柜的操作规程生物安全柜属于垂直层流台,通过层流台顶部的高效过滤器,可以过滤99.99%的0.3μm以上的微粒,使操作台空间形成局部100级的洁净环境,并且通过工作台面四周的散流孔回风形成相对负压,因此,不应当有任何物体阻挡散流孔,包括手臂等。用于调配危害药品的生物安全柜,应当加装活性炭过滤器用于过滤排出的有害气体。(一)清洁与消毒:1.每天在操作开始前,应当使用75%的乙醇擦拭工作区域的顶部、两侧及台面,顺序应当从上到下,从里向外;2.在调配过程中,每完成一份成品输液调配后,应当清理操作台上废弃物,并用常水擦拭,必要时再用75%的乙醇消毒台面;3.每天操作结束后,应当彻底清场,先用常水清洁,再用75%乙醇擦拭消毒;4.每天操作结束后应当打开回风槽道外盖,先用蒸馏水清洁回风槽道,再用75%乙醇擦拭消毒。(二)生物安全柜的操作与注意事项:1.有1至2位调配人员提前半小时先启动生物柜循环风机和紫外线灯,关闭前窗至安全线处,30分钟后关闭紫外线灯,然后用75%乙醇擦拭生物安全柜顶部、两侧及台面,顺序为从上到下、从里到外进行消毒,然后打开照明灯后方可进行调配;2.紫外线灯启动期间,不得进行调配,工作人员应当离开操作间;3.紫外线灯应当定期检测,如达不到灭菌效果时,应当及时更换灯管;4.所有静脉用药调配必须在离工作台外沿20厘米,内沿8~10厘米,并离台面至少10厘米区域内进行;5.调配时前窗不可高过安全警戒线,否则,操作区域内不能保证负压,可能会造成药物气雾外散,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或污染洁净间;6.生物安全柜的回风道应当定期用蒸馏水擦拭清洁后,再用75%乙醇消毒;7.生物安全柜每月应当做一次沉降菌监测,方法:将培养皿打开,放置在操作台上半小时,封盖后进行细菌培养,菌落计数;8.生物安全柜应当根据自动监测指示,及时更换过滤器的活性炭。(三)每年应当对生物安全柜进行各项参数的检测,以保证生物安全柜运行质量,并保存检测报告。十三、水平层流洁净台操作规程(一)物品在水平层流洁净台的正确放置与操作,是保证洁净台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从水平层流洁净台吹出来的空气是经过高效过滤器过滤,可除去99.99%直径0.3mm以上的微粒,并确保空气的流向及流速。用于静脉用药调配操作的水平层流台的进风口应当处于工作台的顶部,这样可保证最洁净的空气先进入工作台,工作台的下部支撑部分可确保空气流通。此类层流洁净台只能用于调配对工作人员无伤害的药物,如电解质类药物、肠外营养药等。(二)清洁与消毒:1.每天在操作开始前,有1至2位调配人员提前启动水平层流台循环风机和紫外线灯,30分钟后关闭紫外灯,再用75%乙醇擦拭层流洁净台顶部、两侧及台面,顺序为从上到下,从里向外进行消毒;然后打开照明灯后方可进行调配;2.在调配过程中,每完成一份成品输液调配后,应当清理操作台上废弃物,并用常水清洁,必要时再用75%的乙醇消毒台面;3.每天调配结束后,应当彻底清场,先用常水清洁,再用75%乙醇擦拭消毒。(三)水平层流洁净台的操作与注意事项:1.水平层流洁净台启动半小时后方可进行静脉用药调配;2.应当尽量避免在操作台上摆放过多的物品,较大物品之间的摆放距离宜约为15厘米;小件物品之间的摆放距离约为5厘米;3.洁净工作台上的无菌物品应当保证第一时间洁净的空气从其流过,即物品与高效过滤器之间应当无任何物体阻碍,也称“开放窗口”;4.避免任何液体物质溅入高效过滤器,高效过滤器一旦被弄湿,很容易产生破损及滋生霉菌;5.避免物体放置过于靠近高效过滤器,所有的操作应当在工作区内进行,不要把手腕或胳膊肘放置在洁净工作台上,随时保持“开放窗口”;6.避免在洁净间内剧烈的动作,避免大声喧哗,应当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则;7.水平层流洁净台可划分为3个区域:(1)内区,最靠近高效过滤器的区域,距离高效过滤器10~15厘米,适宜放置已打开的安瓿和其他一些已开包装的无菌物体;(2)工作区,即工作台的中央部位,离洁净台边缘10~15厘米,所有的调配应当在此区域完成;(3)外区,从台边到15~20厘米距离的区域,可用来放置有外包装的注射器和其他带外包装的物体(应尽量不放或少放)。8.安瓿用砂轮切割和西林瓶的注射孔盖子打开后,应当用75%乙醇仔细擦拭消毒,去除微粒,打开安瓿的方向应当远离高效过滤器;9.水平层流洁净台每周应当做一次动态浮游菌监测,方法:将培养皿打开,放置在操作台上半小时,封盖后进行细菌培养,菌落计数。(四)每年应对水平层流洁净台进行各项参数的检测,以保证洁净台运行质量,并保存检测报告。十四、其他医疗机构开展其他集中或者分散的临床静脉用药调配,参照以上各项有关操作规程执行,具体实施规程由各医疗机构负责制定。加强克林霉素注射剂临床使用管理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107号二OO九年六月二十六日最近,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向全国通报了克林霉素注射剂严重不良反应的情况。为有效防范克林霉素临床使用风险,保障医疗安全和患者用药安全,我部组织专家制定了《克林霉素注射剂临床使用注意事项》,现印发给你们,并就加强克林霉素注射剂临床使用管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加强对克林霉素注射剂临床使用的管理,认真贯彻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要求,提高合理用药的水平。临床医师要严格按照克林霉素注射剂适应证和用法用量规范使用;药师要加强对临床使用克林霉素注射剂的用药审核和监测,确保用药安全。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加强克林霉素注射剂用药监测和使用患者的管理。要准确掌握使用克林霉素注射剂患者的情况,做好临床观察和病历记录,注意防范克林霉素注射剂说明书未提示的、新的严重不良反应;发现可疑不良事件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对出现损害的患者及时进行救治,并按照规定报告;要妥善保留相关药品、患者使用后的残存药液及输液品等,以备检验;根据病情如确需临时性超适应证、超剂量或改变给药途径时,要有循证医学的依据,充分评估用药风险,并做好记录。三、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医疗机构用药安全的监管,指导医疗机构做好克林霉素注射剂相关不良事件的监测和报告工作;要与当地药监部门加强沟通、密切配合,及时通报相关信息,发现不良事件采取果断措施进行科学处理。附件:克林霉素注射剂临床使用注意事项一、适应证适用于革兰阳性菌引起的呼吸道、关节与软组织、骨组织、胆道等的感染以及败血症、心内膜炎等;还适用于厌氧菌引起的腹腔和盆腔感染,以及厌氧菌败血症等。二、药理药效学特点:克林霉素作用于敏感菌核糖体的50S亚基,阻止肽链的延长,从而抑制细菌细胞的蛋白质合成。克林霉素磷酸酯在体外无活性,进入体内后迅速水解为克林霉素而起到抗菌作用。药动学特点:口服吸收快而完全,进食对吸收的影响不大,蛋白结合率高达92%~94%。口服盐酸盐150mg,45~60分血药浓度达峰,为2~3μg/ml。肌注后血药达峰时间,成人为3小时,儿童为1小时。静注300mg,10分钟血药浓度为7μg/ml。体内分布广泛,可进入唾液、痰、呼吸系统、胸腔积液、胆汁、前列腺、肝脏、膀胱、阑尾、精液、软组织、骨和关节等,也可透过胎膜,但不易进入脑脊液中。在肝脏内代谢,部分代谢物可保留抗菌活性。代谢物由胆汁和尿液排泄。在尿中收集到的原形药物约占体内总药量的1/10。t1/2为2.4~3小时,小儿2.5~3.4小时,肝、肾功能不良时可略延长,为3~5小时。血透和腹腔透析不能有效地使本品清除。三、用法用量成人革兰阳性需氧菌感染,1日600mg~1200mg,分为2~4次肌注或静滴;厌氧菌感染,一般1日1200mg~2700mg,分为2~4次静脉滴注。儿童1月龄以上,重症感染1日量15~25mg/kg,分为6或8小时一次静滴给药。肌肉注射量:成人,1次不超过600mg,超过此量则应静脉给予。静脉滴注前应先将药物用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600mg本药物应加入100ml~200ml的输液中,滴速宜缓慢,至少输注30至50分钟。一小时内滴注的药量不宜超过1200mg。四、不良反应(据说明书记载)(一)局部反应:肌肉注射后,在注射部位有时出现疼痛,硬结及无菌性脓肿,长期静脉滴注应注意静脉炎的出现;(二)胃肠道反应:偶见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及10%~30%患者可出现腹泻,1%~2%的病人可出现伪膜性肠炎;(三)过敏反应:少数病人可出现药物性皮疹,偶见剥脱性皮炎;(四)对造血系统基本无毒性反应,偶可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血小板减少等一般轻微且为一过性;(五)可发生一过性碱性磷酸酶、血清转氨酶轻度升高及黄疸、肾功能异常。五、注意事项(一)本药与林可霉素有交叉耐药性,对林可霉素过敏者禁用;(二)孕妇和一个月以下婴儿不宜应用本药;因本品注射剂含有苯甲醇,故儿童禁用本品肌注;4岁以内儿童慎用;儿童(一个月以上到16岁)使用本品时应注意肝肾功能监测;(三)克林霉素可吸收分泌至母乳中,确实需要用本药则须中止哺乳;(四)对老年患者应用尚缺乏研究,但临床经验提示老年人出现肠道菌失调的机率更高,须特别注意;(五)用药期间须密切注意大便次数,如出现排便次数增多,应注意伪膜性肠炎的可能,须及时停药并作适当处理;(六)肝、肾功能损害者、胃肠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抗生素相关肠炎的患者要慎用;(七)因本药不能透过血脑屏障,故不能用于脑膜炎;(八)克林霉素可增强神经肌肉阻滞剂的作用,两者应避免合用;不宜加入组成复杂的输液中,以免发生配伍禁忌;体外试验显示克林霉素与红霉素具有拮抗作用,应避免合用。六、警示(一)警惕罕见的严重不良反应:伪膜性肠炎和剥脱性皮炎的发生;(二)要警惕ADR监测中心新通报的而我国克林霉素注射剂说明书没有提示的、新的严重不良反应:即过敏性休克、呼吸系统损害、泌尿系统损害(血尿)和急性肾功能损害。二、临床路径和诊疗指南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卫医管发[2009]99号二〇〇九年十月十三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指导医疗机构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制定本指导原则。第二条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当参照本指导原则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第二章临床路径的组织管理第三条开展临床路径工作的医疗机构应当成立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和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以下分别简称管理委员会和指导评价小组)。医疗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指定本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承担指导评价小组的工作。实施临床路径的临床科室应当成立临床路径实施小组(以下简称实施小组)。第四条管理委员会由医院院长和分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分别担任正、副主任,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临床专家任成员。管理委员会履行以下职责:(一)制订本医疗机构临床路径开发与实施的规划和相关制度;(二)协调临床路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三)确定实施临床路径的病种;(四)审核临床路径文本;(五)组织临床路径相关的培训工作;(六)审核临床路径的评价结果与改进措施。第五条指导评价小组由分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任成员。指导评价小组履行以下职责:(一)对临床路径的开发、实施进行技术指导;(二)制订临床路径的评价指标和评价程序;(三)对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四)根据评价分析结果提出临床路径管理的改进措施。第六条实施小组由实施临床路径的临床科室主任任组长,该临床科室医疗、护理人员和相关科室人员任成员。临床路径实施小组履行以下职责:(一)负责临床路径相关资料的收集、记录和整理;(二)负责提出科室临床路径病种选择建议,会同药学、临床检验、影像及财务等部门制订临床路径文本;(三)结合临床路径实施情况,提出临床路径文本的修订建议;(四)参与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评价与分析,并根据临床路径实施的实际情况对科室医疗资源进行合理调整。第七条实施小组设立个案管理员,由临床科室具有副高级以上技术职称的医师担任。个案管理员履行以下职责:(一)负责实施小组与管理委员会、指导评价小组的日常联络;(二)牵头临床路径文本的起草工作;(三)指导每日临床路径诊疗项目的实施,指导经治医师分析、处理患者变异,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四)根据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定期汇总、分析本科室医护人员对临床路径修订的建议,并向实施小组报告。第三章临床路径的开发与制订第八条医疗机构一般应当按照以下原则选择实施临床路径的病种:(一)常见病、多发病;(二)治疗方案相对明确,技术相对成熟,诊疗费用相对稳定,疾病诊疗过程中变异相对较少;(三)结合医疗机构实际,优先考虑卫生行政部门已经制定临床路径推荐参考文本的病种。第九条临床路径诊疗项目包括医嘱类项目和非医嘱类项目。医嘱类项目应当遵循循证医学原则,同时参考卫生部发布或相关专业学会(协会)和临床标准组织制定的疾病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规范,包括饮食、护理、检验、检查、处置、用药、手术等。非医嘱类项目包括健康教育指导和心理支持等项目。第十条医疗机构应当根据本机构实际情况,遵循循证医学原则,确定完成临床路径标准诊疗流程需要的时间,包括总时间和主要诊疗阶段的时间范围。循证医学的运用应当基于实证依据,缺乏实证依据时应当基于专家(专业团体)共识。制订临床路径的专家应当讨论并评估实证依据的质量和如何运用于关键环节控制。第十一条临床路径文本一般应当包括医师版临床路径表和患者版临床路径告知单。(一)医师版临床路径表。医师版临床路径表是以时间为横轴、诊疗项目为纵轴的表单,将临床路径确定的诊疗项目依时间顺序以表格清单的形式罗列出来。各医疗机构可根据本机构实际情况,参考附件1制订医师版临床路径表。(二)患者版临床路径告知单。患者版临床路径告知单是用于告知患者其需要接受的诊疗服务过程的表单。各医疗机构可根据本机构实际情况,参考附件2制订患者版临床路径告知单。第四章临床路径的实施第十二条实施临床路径的医疗机构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具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标准;(二)临床路径文本所列诊疗项目的可及性、连续性有保障;(三)相关科室有良好的流程管理文本和训练;(四)关键环节具有质控保障;(五)具备紧急情况处置和紧急情况警告值管理制度能力评估。第十三条临床路径实施前应当对有关业务科室医务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培训内容应当包括:(一)临床路径基础理论、管理方法和相关制度;(二)临床路径主要内容、实施方法和评价制度。第十四条临床路径一般应当按照以下流程实施(流程图见附件3):(一)经治医师完成患者的检诊工作,会同科室个案管理员对住院患者进行临床路径的准入评估;(二)符合准入标准的,按照临床路径确定的诊疗流程实施诊疗,根据医师版临床路径表开具诊疗项目,向患者介绍住院期间为其提供诊疗服务的计划,并将评估结果和实施方案通知相关护理组;(三)相关护理组在为患者作入院介绍时,向其详细介绍其住院期间的诊疗服务计划(含术前注意事项)以及需要给予配合的内容;(四)经治医师会同个案管理员根据当天诊疗项目完成情况及病情的变化,对当日的变异情况进行分析、处理,并做好记录;(五)医师版临床路径表中的诊疗项目完成后,执行(负责)人应当在相应的签名栏签名。第十五条进入临床路径的患者应当满足以下条件:诊断明确,没有严重的合并症,能够按临床路径设计流程和预计时间完成诊疗项目。第十六条进入临床路径的患者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应当退出临床路径:(一)在实施临床路径的过程中,患者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需要改变原治疗方案的;(二)在实施临床路径的过程中,患者要求出院、转院或改变治疗方式而需退出临床路径的;(三)发现患者因诊断有误而进入临床路径的;(四)其他严重影响临床路径实施的情况。第十七条医疗机构应当设立紧急情况警告值管理制度。警告值是指患者在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出现严重异常情况,处于危险边缘的情况,应当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和治疗。第十八条临床路径的变异是指患者在接受诊疗服务的过程中,出现偏离临床路径程序或在根据临床路径接受诊疗过程中出现偏差的现象。变异的处理应当遵循以下步骤:(一)记录。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将变异情况记录在医师版临床路径表中,记录应当真实、准确、简明。(二)分析。经治医师应当与个案管理员交换意见,共同分析变异原因并制订处理措施。(三)报告。经治医师应当及时向实施小组报告变异原因和处理措施,并与科室相关人员交换意见,并提出解决或修正变异的方法。(四)讨论。对于较普通的变异,可以组织科内讨论,找出变异的原因,提出处理意见;也可以通过讨论、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探索解决或修正变异的方法。对于临床路径中出现的复杂而特殊的变异,应当组织相关的专家进行重点讨论。第五章临床路径评价与改进第十九条实施小组每月常规统计病种评价相关指标的数据,并上报指导评价小组。指导评价小组每季度对临床路径实施的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并提出质量改进建议。临床路径实施小组根据质量改进建议制订质量改进方案,并及时上报指导评价小组。第二十条医疗机构应当开展临床路径实施的过程和效果评价。第二十一条临床路径实施的过程评价内容包括:相关制度的制订、临床路径文本的制订、临床路径实施的记录、临床路径表的填写、患者退出临床路径的记录等。第二十二条手术患者的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价应当包括以下内容: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的类型、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的天数、非计划重返手术室次数、手术后并发症、住院天数、手术前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药品费用、医疗耗材费用、患者转归情况、健康教育知晓情况、患者满意度等。第二十三条非手术患者的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价应当包括以下内容:病情严重程度、主要药物选择、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药品费用、医疗耗材费用、患者转归情况、健康教育知晓情况、患者满意度等。第二十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临床路径管理与医疗机构信息系统的衔接。第六章附则第二十五条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可根据本指导原则,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订实施细则。第二十六条本指导原则由卫生部负责解释。第二十七条本指导原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等8个病种临床路径卫办医政发[2009]111号二○○九年六月三十日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临床路径(2009版)一、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ICD10:K35.1/K35.9)行阑尾切除术(ICD9CM-3:47.09)(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病史:转移性右下腹痛(女性包括月经史、婚育史);2.体格检查:体温、脉搏、心肺查体、腹部查体、直肠指诊、腰大肌试验、结肠充气试验、闭孔内肌试验;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如可疑胰腺炎,查血尿淀粉酶;4.辅助检查:腹部立位X光片除外上消化道穿孔、肠梗阻等;有右下腹包块者行腹部超声检查,有无阑尾周围炎或脓肿形成;5.鉴别诊断:疑似右侧输尿管结石时,请泌尿外科会诊;疑似妇科疾病时,请妇科会诊。(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诊断明确者,建议手术治疗;2.对于手术风险较大者(高龄、妊娠期、合并较严重内科疾病等),要向患者或家属详细交待病情;如不同意手术,应充分告知风险,予加强抗炎保守治疗;3.对于有明确手术禁忌证者,予抗炎保守治疗。(四)标准住院日为≤7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符合ICD10:K35.1/K35.9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疾病编码;2.有手术适应证,无手术禁忌证;3.如患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检查和治疗),也不影响第一诊断时,亦可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天,所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凝血功能、肝肾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心电图;5.其他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尿淀粉酶、胸透或胸部X光片、腹部立位X光片、腹部超声检查、妇科检查等。(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选择用药;2.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0.5至2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3.如手术时间超过4小时,加用1次;4.无特殊情况,术后24至48小时内停止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八)手术日为住院当天。1.麻醉方式:连续硬膜外麻醉或联合麻醉。2.手术方式:顺行或逆行切除阑尾。3.病理:术后标本送病理检查。4.实验室检查:术中局部渗出物宜送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检查。(九)术后住院恢复≤7天。1.术后回病房平卧6小时,继续补液抗炎治疗;2.术后6小时可下床活动,肠功能恢复后即可进流食;3.术后2-3天切口换药。如发现切口感染,及时进行局部处理;4.术后复查血常规。(十)出院标准(围绕一般情况、切口情况、第一诊断转归)。1.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恢复正常饮食;2.体温正常,腹部无阳性体征,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基本正常;3.切口愈合良好(可在门诊拆线)。(十一)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1.对于阑尾周围脓肿形成者,先予抗炎治疗;如病情不能控制,行脓肿引流手术,或行超声引导下脓肿穿刺置管引流术;必要时行Ⅱ期阑尾切除术,术前准备同前。2.手术后继发切口感染、腹腔内感染或门脉系统感染等并发症,导致围手术期住院时间延长与费用增加。3.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导致住院时间延长与费用增加。二、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ICD10:K35.1/K35.9)行急诊阑尾切除术(ICD9CM-3:47.09)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7天时间住院第1天(急诊手术)住院第2天(术后第1天)住院第3天(术后第2天)主要诊疗工作□询问病史,体格检查□书写病历□上级医师、术者查房□制定治疗方案□完善相关检查和术前准备□交代病情、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通知手术室,急诊手术□上级医师查房□汇总辅助检查结果□完成术后第1天病程记录□观察肠功能恢复情况□观察切口情况□切口换药□完成术后第2天病程记录重点医嘱长期医嘱:□Ⅰ级护理临时医嘱:□术前禁食水□急查血、尿常规(如门诊未查)□急查凝血功能□肝肾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心电图□胸透或者胸部X光片、腹部立位X光片长期医嘱:□Ⅱ级护理□术后半流食长期医嘱:□Ⅱ级护理□术后半流食临时医嘱:□根据患者情况决定检查项目主要护理工作□入院评估:一般情况、营养状况、心理变化等□术前准备□术前宣教□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嘱患者下床活动以利于肠功能恢复□观察患者一般状况,切口情况□患者下床活动有利于肠功能恢复,观察患者是否排气□饮食指导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护士签名白班小夜班大夜班白班小夜班大夜班白班小夜班大夜班         医师签名   时间住院第4天(术后第3天)住院第5天(术后第4天)住院第6-7天(术后第5-6天)主要诊疗工作□上级医师查房□复查血常规及相关生化指标□完成术后第3天病程记录□观察患者切口有无血肿,渗血□进食情况及一般生命体征□观察切口情况,有无感染□检查及分析化验结果□检查切口愈合情况与换药□确定患者出院时间□向患者交代出院注意事项、复查日期和拆线日期□开具出院诊断书□完成出院记录□通知出院处重点医嘱长期医嘱:□Ⅱ级护理□半流食临时医嘱:□复查血常规及相关指标长期医嘱:□Ⅲ级护理□普食临时医嘱:□通知出院主要护理工作□观察患者一般状况及切口情况□鼓励患者下床活动,促进肠功能恢复□观察患者一般状况及切口情况□鼓励患者下床活动,促进肠功能恢复□协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出院指导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护士签名白班小夜班大夜班白班小夜班大夜班白班小夜班大夜班         医师签名   结节性甲状腺肿临床路径(2009版)一、结节性甲状腺肿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肿(ICD10:E04.902)行甲状腺(部分、次全、全)切除术(ICD9CM-3:06.2-06.5)(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病史:颈部肿物;2.体格检查:触诊发现肿物随吞咽移动;3.实验室检查:甲状腺功能;4.辅助检查:超声检查、颈部X光片;5.鉴别诊断:必要时行甲状腺核素扫描、ECT、CT(排除胸骨后甲状腺肿及甲状腺癌的证据)检查。(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甲状腺肿物造成气管压迫症状;可疑恶变;伴随甲亢表现;影响外观;2.患者的全身状况良好,无手术禁忌证;3.征得患者同意。(四)标准住院日为≤10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符合ICD10:E04.902结节性甲状腺肿疾病编码;2.年龄≤70岁;3.需要进行手术治疗;4.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5.对具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癌变可能等病情复杂的病例,不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4天,所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甲状腺功能T3,T4,TSH,TG,PTH,TPOAb等;3.肝功能、肾功能;4.感染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5.胸部X光片与颈部X光片;6.心电图;7.甲状腺超声检查;8.声带功能检查、气管软化试验。(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2.无特殊情况,术后24小时停用预防性抗菌药物。(八)手术日为住院第2-5天(依术前准备完成情况而定)。1.麻醉方式:颈从阻滞麻醉或全麻;2.手术方式:甲状腺(部分、次全、全)切除术;3.手术内置物:根据术中情况决定是否切口引流;4.病理: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术后石蜡切片病理检查。(九)术后住院恢复≤6天。术后必须复查甲状腺功能。(十)出院标准(围绕一般情况、切口情况、第一诊断转归)。1.一般情况良好;2.无引流管或引流管拔除;3.可门诊拆线,切口愈合良好。(十一)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1.因患者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而延期出院;2.术后诊断甲状腺机能亢进或甲状腺恶性肿瘤等情况。二、结节性甲状腺肿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肿(ICD10:E04.9)行甲状腺(部分、次全、全)切除术(ICD9CM-3:06.2-06.5)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0天时间住院第1-4天住院第2-5天(手术日)主要诊疗工作□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初步诊断□完成“住院志”和首次病程记录□开具常规实验室检查单和辅助检查单□上级医师查房、术前评估、确定手术方案□完成“术前小结”和上级医师查房记录□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病情,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术前准备□麻醉科医师术前访视,评估并记录,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签署“术中病理冰冻检查”及“输血知情同意书”□下达术前医嘱□实施手术□下达术后医嘱□完成手术记录和术后当天病程记录□向家属交待术中情况及注意事项□上级医师查房□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麻醉科医师术后随访□交班前医师查看术后患者情况并记录交班重点医嘱长期医嘱:□Ⅱ级护理□普食临时医嘱:□血常规+血型、尿常规+镜检□血生化、血糖、肝肾功能、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甲状腺功能□声带检查、耳鼻喉科会诊□颈部X光片手术医嘱:□在颈丛神经阻滞麻醉或全麻下行甲状腺(部分、次全、全)切除术□如用普鲁卡因麻醉,应予皮试□抗菌药物皮试□必要的术前用药□必要时术前备血长期医嘱:□术后护理常规□Ⅰ级护理□术后6小时半流食□观察呼吸、切口渗血、有无声嘶临时医嘱:□心电监护、吸氧、静脉补液□备气管切开包主要护理工作□入院介绍、入院评估□健康宣教、心理护理□指导患者完成相关辅助检查□术前准备□定时巡视病房□观察病情变化□术后生活护理、饮食指导、心理护理、疼痛护理□定时巡视病房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护士签名白班小夜班大夜班白班小夜班大夜班医师签名时间住院第3-6天(术后第1日)住院第4-7天(术后第2日)主要诊疗工作□上级医师查房:进行手术切口、并发症的评估,确定是否可以拔除切口引流管□完成日常病程记录和上级医师查房记录□医师查房□完成病程记录重点医嘱长期医嘱:□Ⅱ级护理临时医嘱:□切口换药长期医嘱:□Ⅱ级护理主要护理工作□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健康宣教□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健康宣教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护士签名白班小夜班大夜班白班小夜班大夜班      医师签名  时间住院第5-8天(术后第3日)住院第6-10天(术后第4-6日)主要诊疗工作□医师查房□完成病程记录□上级医师查房,确定患者出院日期□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出院日完成“出院总结”和“病历首页”的填写□切口换药,切口评估□向患者交待出院注意事项、复诊时间□通知出院重点医嘱长期医嘱:□Ⅱ级护理临时医嘱:□住院日切口换药□通知出院□出院日切口拆线主要护理工作□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健康宣教□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健康宣教□协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出院指导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护士签名白班小夜班大夜班白班小夜班大夜班      医师签名  乳腺癌临床路径(2009版)一、乳腺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乳腺癌(ICD10:C50)行乳腺癌切除术(ICD9CM-3:85.2/85.4)(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病史:乳腺肿块、乳头溢液、无痛;2.体征:肿块、边界不清、与皮肤粘连、桔皮样症、血性乳头溢液等;3.辅助检查:彩超和钼靶和/或MRI、乳管镜等;4.病理:细针穿刺、Coreneedle等穿刺或活检诊断。(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普通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1.活检+改良根治术:明确乳腺癌患者;2.保乳手术:有保乳意愿、适宜行保乳手术的乳腺癌患者;3.其他术式:不适合上述术式的乳腺癌患者,如单纯切除、局部扩大切除术等;4.必要时可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等。(四)标准住院日为≤18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50乳腺癌疾病编码;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5天,所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尿、便)常规、凝血功能、生化检查(包括电解质、肝功、肾功、血脂)、感染性疾病筛查;2.胸部X光片、心电图;3.乳腺彩超、钼靶摄片,必要时行核磁、乳管镜检查等;4.根据临床需要选做:血气分析、肺功能、超声心动、头颅CT、ECT等。(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应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2.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30分钟;3.手术超过3小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4.术后72小时内停止使用抗菌药物。(八)手术日为入院第≤6天。1.麻醉方式:全麻或局麻(局部扩大切除者);2.手术方式:乳腺癌切除术;3.手术内固定物:皮肤钉合器的应用、切缘钛夹标志等;4.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5.病理:冰冻、石蜡切片,必要时行FISH法检查;6.其他:必要时术后应用镇痛泵。(九)术后住院恢复≤12天。(十)出院标准(围绕一般情况、切口情况、第一诊断转归)。1.切口愈合好:引流管拔除,切口无感染,无皮下积液(或门诊可处理的少量积液),无皮瓣坏死(或门诊可处理的皮缘坏死);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十一)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1.有影响手术的合并症,需要进行相应的诊断和治疗;2.不能耐受改良根治术的患者,行局部扩大切除术;3.希望保乳的乳腺癌患者,不能行常规保乳手术,有条件者可行“I”期再造手术;4.行保乳手术时,必须行钼靶或核磁检查以排除多病灶;5.术前有条件可行Coreneedle、麦默通等穿刺活检;6.患者其他方面的原因;7.本路径仅限手术方面,其他如新辅助化疗(术中化疗、术后辅助化疗)等均未纳入本路径范围。二、乳腺癌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乳腺癌(ICD10:C50)行乳腺癌切除术(ICD9CM-3:85.2/85.4)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8天时间住院第1天住院第2-5天住院第3-6天(手术日)主要诊疗工作□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交待病情,将“乳腺肿瘤诊疗计划书”交给患者□书写病历□开具化验单□上级医师查房与术前评估□初步确定手术方式和日期□上级医师查房□完成术前准备与术前评估□穿刺活检(视情况而定)□根据体检、彩超、钼靶、穿刺病理结果等,行术前讨论,确定手术方案□完成必要的相关科室会诊□住院医师完成术前小结、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等病历书写□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自费用品协议书、输血同意书□向患者及家属交待围手术期注意事项□实施手术□术者完成手术记录□住院医师完成术后病程记录□上级医师查房□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及术后注意事项重点医嘱长期医嘱:□Ⅱ级护理□普食临时医嘱:□血、尿、便常规,凝血功能,生化检查,□感染性疾病筛查□胸部X光片、心电图□乳腺彩超、钼靶摄片□血气分析、肺功能、超声心动、头颅CT、ECT等(据临床需要而定)□必要时行乳管镜、核磁检查长期医嘱:□患者既往基础用药临时医嘱:手术医嘱:在全麻或局麻下行乳腺肿瘤活检术+改良根治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或根治术、乳腺肿瘤保乳术或乳腺癌肿块扩大切除术+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乳腺单纯切除术+/-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术前禁食水□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一次性导尿(必要时)长期医嘱:□明日普食□腋窝引流计量□尿管接袋计量(必要时)临时医嘱:□全麻或局麻术后□心电监护□吸氧□静脉输液主要护理工作□入院介绍□入院评估□指导患者进行相关辅助检查□术前准备□术前宣教(提醒患者术前禁食水)□心理护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术后生活护理、疼痛护理□定时巡视病房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护士签名白班小夜班大夜班白班小夜班大夜班白班小夜班大夜班         医师签名   时间住院第4-7天(术后第1日)住院第5-9天(术后第2-3日)至住院第18天(术后第4-12日)主要诊疗工作□上级医师查房,注意病情变化□住院医师完成常规病历书写□注意引流量□上级医师查房□住院医师完成常规病历书写□根据引流情况明确是否拔除引流管□上级医师查房,进行手术及切口评估,确定有无手术并发症和切口愈合不良情况,明确是否出院□完成出院记录、并案首页、出院证明书等,向患者交代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如:返院复诊的时间、地点,发生紧急情况时的处理等重点医嘱长期医嘱:□普食临时医嘱:□止吐(必要时)□止痛(必要时)□停尿管接袋计量□静脉输液(必要时)长期医嘱:□停引流计量临时医嘱:□切口换药出院医嘱:□出院带药主要护理工作□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术后生活护理□术后心理护理□术后疼痛护理□指导术后功能锻炼□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术后生活护理□术后心理护理□术后指导(功能锻炼等)□指导患者术后康复□出院指导□协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护士签名白班小夜班大夜班白班小夜班大夜班白班小夜班大夜班         医师签名   股骨干骨折临床路径(2009版)一、股骨干骨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股骨干骨折(ICD10:S72.30)行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ICD9CM-3:79.35)(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医疗护理常规外科诊疗常规》(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病史:外伤史;2.体格检查:患肢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畸形,反常活动;3.辅助检查:X线检查发现股骨干骨折。(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根据《临床医疗护理常规外科诊疗常规》(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年龄在16岁以上;2.伤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3.全身状况允许手术;4.首选髓内针固定,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他固定方式。(四)标准住院日为≤16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S72.30股骨干骨折疾病编码;2.外伤引起的单纯性、新鲜股骨干骨折;3.除外病理性骨折;4.除外合并其他部位的骨折和损伤;5.除外对股骨干骨折手术治疗有较大影响的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6.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0-7天,所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镜检、电解质检查、肝肾功能、凝血功能检查、感染性疾病筛查;2.胸部X光片、心电图;3.骨科X线检查,必要时行CT检查;4.其他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图、双下肢血管彩色超声;5.根据具体情况,使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药物(术前24-48小时停止用药)。(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选择用药;2.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30分钟;3.手术超时3小时加用一次;4.术中出血量大于1500ml时加用一次;5.术后3天内停止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可根据患者切口、体温等情况适当延长使用时间。(八)手术日为入院第0-7天。1.麻醉方式:椎管内麻醉或全麻;2.手术方式: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3.手术内固定物:带锁髓内针或钢板螺钉(开放骨折可考虑选择外固定架);4.术中用药:麻醉用药、抗菌药;5.输血:根据出血情况。(九)术后住院恢复6—9天。1.必须复查的项目:血常规、凝血功能、X光检查;2.必要时复查的项目:电解质、肝肾功能、CT;3.术后用药:(1)抗菌药物: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2)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药物;(3)其他对症药物:消肿、止痛等。4.保护下功能锻炼。(十)出院标准(围绕一般情况、切口情况、第一诊断转归)。1.体温正常、常规化验无明显异常;2.X光片证实复位固定符合标准;3.切口无异常;4.无与本病相关的其他并发症。(十一)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1.并发症:本病常伴有其他部位损伤,应严格掌握入选标准。但仍有一些患者因骨折本身带来的一些合并症而延期治疗,如大量出血需术前输血、血栓形成、血肿引起体温增高等;2.合并症:老年人本身有许多合并症,如骨质疏松、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骨折后这些疾病可能加重,需同时治疗,而需延期治疗;3.内固定物选择:根据骨折类型选择适当的内固定物。二、股骨干骨折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股骨干骨折(ICD10:S72.30)行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ICD9CM-3:79.35)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门诊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6天时间住院第1天住院第2-4天住院第3-5天主要诊疗工作□询问病史与体格检查□完成首次病程记录□完成大病历□开具常规检查、化验单□上级医师查房□确定诊断□行患肢牵引或制动□上级医师查房与手术前评估□确定诊断和手术方案□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实施所有需要检查的项目□收回实验室检查结果□请相关科室会诊□完成所需检查□对影响手术进行的异常检查结果进行复查□上级医师查房与术前评估□有并发症时请相关科室会诊重点医嘱长期医嘱:□骨科常规护理□I级护理□饮食医嘱(普食/流食/糖尿病饮食)□患肢牵引、制动临时医嘱:□血常规、血型□尿常规+镜检□凝血功能□电解质、肝肾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血气分析(必要时)□胸部X光检查□心电图□肢体拍片(必要时)临时医嘱:□超声心动图□肺功能测定(必要时)□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必要时)□动态血压监测(必要时)□双下肢血管彩色超声临时医嘱:□对影响手术进行的异常检查结果进行复查主要护理工作□入院介绍(病房环境、设施等)□入院护理评估□观察患肢牵引、制动情况及护理□指导功能锻炼□随时观察患者情况□心理与生活护理□指导功能锻炼□术前宣教□夜间巡视□随时观察患者情况□心理与生活护理□指导功能锻炼□术前宣教□夜间巡视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护士签名白班小夜班大夜班白班小夜班大夜班白班小夜班大夜班         医师签名   时间住院第4-6日住院第5-7日(手术日)住院第6-8日(术后第1日)主要诊疗工作□向患者及其家属交待术前注意事项□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麻醉师术前访视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签署自费项目协议书□签署输血知情同意书□完成手术前各项准备□实施手术□完成术后病程记录□24小时内完成手术记录□向患者及其家属交待手术后注意事项□检查有无手术并发症□麻醉科医师随访,检查麻醉并发症□查看患者□上级医师查房□完成术后病程记录□向患者及其家属交待手术后注意事项□复查血常规□复查电解质(必要时)□指导患肢功能锻炼重点医嘱临时医嘱:□明日在椎管内麻醉或全麻下行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术晨禁食水□术区备皮□抗菌素皮试□配血(必要时)长期医嘱:□骨科常规护理□I级护理□普食或流食(术后6小时后)□切口引流□心电监护或生命体征监测□补液+抗菌药物应用临时医嘱:□急查血常规(必要时)□输血(必要时)长期医嘱:□骨科常规护理□I级护理□普食或流食□切口引流□补液+抗菌药物应用临时医嘱:□复查血常规及生化检查□输血(必要时)主要护理工作□术前患者准备(手术前沐浴更衣备皮)□手术前物品准备□手术前心理护理□提醒患者术晨禁食水□肠道准备(必要时)□术前给予麻醉前用药□随时观察患者情况□手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指导功能锻炼□观察并记录引流情况□夜间巡视□随时观察患者情况□手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指导并监督患者活动□观察并记录引流情况(必要时)□夜间巡视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护士签名白班小夜班大夜班白班小夜班大夜班白班小夜班大夜班医师签名   时间住院第7-9日(术后第2日)住院第8-10日(术后第3日)主要诊疗工作□上级医师查房□切口换药,拔除引流□术后病程记录□必要的化验项目进行复查□指导患肢功能锻炼□上级医师查房□术后行X光检查□术后病程记录□指导并检查患肢功能锻炼情况□根据病情决定停用静脉抗菌药物重点医嘱长期医嘱:□骨科常规护理□I级护理□普食□抗菌药物应用长期医嘱:□骨科常规护理□Ⅱ级护理□普食主要护理工作□随时观察患者情况□手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指导并监督患者活动□夜间巡视□随时观察患者情况□手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指导并监督患者活动□夜间巡视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护士签名白班小夜班大夜班白班小夜班大夜班医师签名  时间住院第9-11日(术后第4日)住院第10-16日(术后第5-9日)主要诊疗工作□上级医师查房□切口换药□查看术后X线片□确定患者是否可以出院□向患者交待出院注意事项复查日期和拆线日期□开出院诊断书□完成出院记录重点医嘱长期医嘱:□骨科常规护理□Ⅱ级护理□普食临时医嘱:□通知出院临时医嘱:□通知出院□必要的出院带药主要护理工作□手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指导并监督患者活动□夜间巡视□协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出院宣教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护士签名白班小夜班大夜班白班小夜班大夜班医师签名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临床路径(2009版)一、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ICD10:I21.0-I21.3)(二)诊断依据。根据《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2001年)、2007年ACC/AHA及2008年ESC相关指南1.持续剧烈胸痛>30分,含服硝酸甘油(NTG)不缓解;2.相邻两个或两个以上导联心电图ST段抬高≥0.1mv;3.心肌损伤标记物(肌酸激酶CK、CK同功酶MB、心肌特异的肌钙蛋白cTNT和cTNI、肌红蛋白)异常升高(注:符合前两项条件时,即确定诊断为STEMI,不能因为等待心肌标志物检测的结果而延误再灌注治疗的开始)。(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根据《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2001年)、2007年ACC/AHA及2008年ESC相关指南1.一般治疗2.再灌注治疗(1)直接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以下为优先选择指征):①具备急诊PCI的条件,发病<12小时的所有患者;尤其是发病时间>3小时的患者;②高危患者。如并发心源性休克,但AMI<36小时,休克<18小时,尤其是发病时间>3小时的患者;③有溶栓禁忌证者;④高度疑诊为STEMI者。急诊PCI指标:从急诊室至血管开通(door-to-balloontime)<90分钟。(2)静脉溶栓治疗(以下为优先选择指征):①无溶栓禁忌证,发病<12小时的所有患者,尤其是发病时间≤3小时的患者;②无条件行急诊PCI;③PCI需延误时间者(door-to-balloontime>90分钟)。溶栓指标:从急诊室到溶栓治疗开始(door-toneedletime)<30分钟。(四)标准住院日为:10-14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21.0-I21.3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疾病编码;2.除外主动脉夹层、急性肺栓塞等疾病或严重机械性并发症者;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如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就诊当天所必需的检查项目。1.心电、血压监护;2.血常规+血型;3.凝血功能;4.心肌损伤标记物;5.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6.感染性疾病筛查(乙、丙型肝炎、HIV、梅毒等)。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查:1.血脂、D-二聚体(D-Dimer)、脑钠肽(BNP);2.尿、便常规+潜血、酮体;3.血气分析;4.床旁胸部X光片;5.床旁心脏超声。(七)选择用药。1.抗心肌缺血药物: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2.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常规合用);对于行介入治疗者,术中可选用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3.抗凝药物: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4.调脂药物:他汀类药物;5.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6.镇静止痛药:吗啡或杜冷丁。(八)介入治疗时间。AMI起病12小时内实施急诊PCI治疗;时间超过12小时,如患者仍有缺血性疼痛证据,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合并心源性休克者,仍应实施急诊PCI治疗。1.麻醉方式:局部麻醉;2.手术内置物:冠状动脉内支架;3.术中用药:抗凝药(肝素等)、抗血小板药(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血管活性药、抗心律失常药;4.术后住院第1天需检查项目:心电图(动态观察)、心肌损伤标记物(6小时测一次,至发病24小时)、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OB、凝血功能、血生化、血气分析、BNP、C-反应蛋白或hsCRP、D-Dimer、心脏超声心动图、胸部X光片。(九)术后住院恢复7-14天。(十)出院标准(围绕一般情况、切口情况、第一诊断转归)。1.生命体征平稳;2.血液动力学稳定;3.心电稳定;4.心功能稳定;5.心肌缺血症状得到有效控制。(十一)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1.冠状动脉造影后转外科行急诊冠脉搭桥;2.等待二次择期PCI;3.有合并症、病情危重不能出CCU和出院;4.等待择期CABG;5.患者拒绝出院。注:适用于STEMI发病<12小时者,择期PCI患者不适用本流程。二、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ICD10:I21.0-I21.3)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发病时间:年月日时分到达急诊科时间:年月日时分溶栓开始时间:年月日时分PCI开始时间:年月日时分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0-14天实际住院日:天时间到达急诊科(0—10分钟)到达急诊科(11—30分钟)主要诊疗工作□询问病史与体格检查□建立静脉通道□心电和血压监测□描记并评价“18导联”心电图□开始急救和常规治疗□急请心血管内科二线医师会诊(5分钟内到达):复核诊断、组织急救治疗□迅速评估“溶栓治疗”或“直接PCI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确定再灌注治疗方案□对拟行“直接PCI”者,尽快术前准备(药物、实验室检查、交待病情、签署知情同意书、通知术者和导管室、运送准备等)□对拟行“溶栓治疗”者,立即准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尽早实施重点医嘱□描记“18导联”心电图□卧床、禁活动□吸氧□重症监护(持续心电、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监测等)□开始急性心肌梗死急救和“常规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常规□特级护理、卧床、禁食□镇静止痛□静脉滴注硝酸甘油□尽快准备和开始急诊“溶栓”治疗□从速准备和开始急诊PCI治疗□实验室检查(溶栓或急诊PCI前必查项目)□建立静脉通道□血清心肌酶学和损伤标志物测定(不必等结果)主要护理工作□建立静脉通道□给予吸氧□实施重症监护、做好除颤准备□配合急救治疗(静脉/口服给药等)□静脉抽血准备□完成护理记录□指导家属完成急诊挂号、交费和办理“入院手续”等工作□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常规□完成护理记录□特级护理□观察并记录溶栓治疗过程中的病情变化及救治过程□配合监护和急救治疗□配合急诊PCI术前准备□做好急诊PCI患者转运准备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护士签名白班小夜班大夜班白班小夜班大夜班      医师签名  注:适用于STEMI发病<12小时者,择期PCI患者不适用本流程。时间到达急诊科(31—90分钟)住院第1天(进入CCU24h内)主要诊疗工作□做好患者“急诊室导管室CCU”安全转运准备□密切观察并记录溶栓过程中的病情变化和救治情况□尽早运送患者到导管室,实施“直接PCI”治疗□密切观察并记录“直接PCI”治疗中的病情变化和救治过程□溶栓或介入治疗后患者安全运送至CCU继续治疗□重症监护和救治□若无血运重建治疗条件,尽快将患者转运至有血运重建条件的医院□监护、急救和常规药物治疗□密切观察、防治心肌梗死并发症□密切观察和防治溶栓和介入并发症□完成病历书写和病程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诊断、鉴别诊断、危险性分层分析、确定诊疗方案□预防感染(必要时)□实验室检查□梗死范围和心功能评价□危险性评估重点医嘱□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常规□特级护理□密切观察并记录溶栓治疗和直接PCI过程中的病情变化和救治过程□持续重症监护(持续心电、血压等监测)□吸氧□准备溶栓、直接PCI治疗中的救治□实施溶栓治疗□实施直接PCI治疗长期医嘱:□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常规□特级护理□卧床、吸氧□记录24小时出入量□流食或半流食□保持大便通畅□镇静止痛□重症监护(持续心电、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监测等)□心肌酶动态监测□β阻滞剂(无禁忌证者常规使用)□ACEI(不能耐受者可选用ARB治疗)□硝酸酯类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应用□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2-8天□调脂治疗:他汀类药物临时医嘱:□病危通知□心电图□感染性疾病筛查□床旁胸部X光片□床旁超声心动图主要护理工作□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常规□特级护理、完成护理记录□配合溶栓治疗监护、急救和记录□配合直接PCI观察、监护、急救和记录□做好转运回CCU的准备□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常规□特级护理、护理记录□实施重症监护□配合急救和治疗□维持静脉通道(包括中心静脉)、静脉和口服给药□抽血化验□执行医嘱和生活护理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护士签名白班白班小夜班大夜班小夜班大夜班      医师签名  时间住院第2天(进入CCU24-48h)住院第3天(进入CCU48-72h)主要诊疗工作□继续重症监护□急性心梗和介入并发症预防和诊治□病历书写和病程记录□上级医师查房:治疗效果评估和诊疗方案调整或补充□继续重症监护□心电监测□上级医师查房:梗死面积和心功能再评价□完成上级医师查房和病程记录□继续和调整药物治疗□确定患者是否可以转出CCU重点医嘱长期医嘱:□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常规□特级护理或Ⅰ级护理□卧床或床旁活动□流食或半流食□保持大便通畅□吸氧□记录24小时出入量□重症监护(持续心电、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监测等)□β阻滞剂(无禁忌证者常规使用)□ACEI(不能耐受者可选用ARB治疗)□硝酸酯类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应用□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2-8天□调脂治疗:他汀类药物临时医嘱:□心电图□心肌损伤标志物长期医嘱:□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常规□Ⅰ级护理□床上或床旁活动□半流食或低盐低脂普食□保持大便通畅□间断吸氧□记录24小时出入量□重症监护(持续心电、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监测等)□β阻滞剂(无禁忌证者常规使用)□ACEI(不能耐受者可选用ARB治疗)□硝酸酯类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应用□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2-8天□调脂治疗:他汀类药物临时医嘱:□心电图□心肌损伤标志物主要护理工作□配合急救和治疗□生活与心理护理□根据患者病情和危险性分层指导患者恢复期的康复和锻炼□配合稳定患者转出CCU至普通病房□配合医疗工作□生活与心理护理□配合康复和二级预防宣教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护士签名白班小夜班大夜班白班小夜班大夜班      医师签名  注:如患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加用胺碘酮;如发生心衰,加用利尿剂等药物;低血压者可给予多巴胺。时间住院第4-6天(普通病房第1-3天)住院第7-9天(普通病房第4-6天)住院第10-14天(出院日)主要诊疗工作□上级医师查房:危险性分层、心功能、监护强度和治疗效果评估□确定下一步治疗方案□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急性心肌梗死“常规治疗”□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上级医师查房与诊疗评估□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预防并发症□再次血运重建治疗评估:包括PCI、CABG□完成择期PCI□梗死面积和心功能再评价□治疗效果、预后和出院评估□确定患者是否可以出院□康复和宣教如果患者可以出院:□通知出院处□通知患者及其家属出院□向患者交待出院后注意事项,预约复诊日期□将“出院总结”交给患者如患者不能出院:□请在“病程记录”中说明原因和继续治疗和二级预防的方案重点医嘱长期医嘱:□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常规□Ⅱ级护理□床旁活动□低盐低脂普食□β阻滞剂(无禁忌证者常规使用)□ACEI(不能耐受者可选用ARB治疗)□口服硝酸酯类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应用□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2-8天□调脂治疗:他汀类药物临时医嘱:□心电图□心肌损伤标志物长期医嘱:□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常规□Ⅱ级护理□室内或室外活动□低盐低脂普食□β阻滞剂(无禁忌证者常规使用)□ACEI(不能耐受者可选用ARB治疗)□口服硝酸酯类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应用□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2-8天□调脂治疗:他汀类药物临时医嘱:□血、尿、便常规,凝血功能,生化检查□心电图、心脏超声、胸部X光片长期医嘱:□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常规□Ⅲ级护理□室内或室外活动□低盐低脂普食□β阻滞剂(无禁忌证者常规使用)□ACEI(不能耐受者可选用ARB治疗)□口服硝酸酯类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应用□调脂治疗:他汀类药物主要护理工作□疾病恢复期心理与生活护理□根据患者病情和危险性分层指导并监督患者恢复期的治疗与活动□Ⅱ级预防教育□疾病恢复期心理与生活护理□根据患者病情和危险性分层指导并监督患者恢复期的治疗与活动□Ⅱ级预防教育□出院准备及出院指导□协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出院指导□Ⅱ级预防教育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护士签名白班小夜班大夜班白班小夜班大夜班白班小夜班大夜班         医师签名   子宫平滑肌瘤临床路径(2009版)一、子宫平滑肌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子宫平滑肌瘤(ICD10:D25)行经腹子宫全/次全切除术(ICD9CM-3:68.39/68.49)(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病史:月经紊乱等;2.体征:子宫增大、质硬;3.辅助检查:超声检查(必要时需要行盆腔核磁和/或CT检查)。(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和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子宫肌瘤诊断明确,有子宫切除的手术指征:(1)子宫增大,肌瘤≥妊娠10周子宫;(2)月经过多、继发贫血;(3)有压迫症状;(4)可疑恶变。2.无手术和麻醉禁忌证;3.术前检查齐全;4.征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11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D25子宫平滑肌瘤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3天,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型;2.尿常规;3.生化检查(包括电解质、肝肾功能、血糖);4.凝血功能;5.感染性疾病筛查(如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6.心电图;7.胸部X光片;8.超声检查;9.宫颈刮片(有条件可选择TCT或CCT);10.阴道清洁度检查;11.其他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清CA125、hCG等)。(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应用预防性抗菌药物;2.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30分钟;3.手术超时3小时加用一次抗菌药物;4.术后72小时内停止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八)手术日为入院第2-4天。1.麻醉方式:请麻醉科医师会诊,腰麻或硬膜外麻醉或联合麻醉,必要时全麻;2.术中用药:止血药物和其他必需用药;3.输血:必要时;4.病理:石蜡切片(必要时行冰冻检查)。(九)术后住院恢复≤7天。1.必须复查的项目:血常规、尿常规;2.术后用药;3.预防性用药:术后72小时内停止使用静脉性抗菌药物。(十)出院标准(围绕一般情况、切口情况、第一诊断转归)。1.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恢复正常饮食,腹部无阳性体征;2.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基本正常,体温正常;3.切口愈合良好。(十一)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1.因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常需要复查,导致术前住院时间延长。2.其他意外情况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导致术前住院时间延长。3.术后出现发热及出血等并发症需要治疗和住院观察,导致住院时间延长。二、子宫平滑肌瘤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子宫平滑肌瘤(ICD10:D25)行经腹子宫全/次全切除术(ICD9CM-3:68.39/68.49)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1天时间住院第1-3天住院第1-3天住院第1-3天主要诊疗工作□询问病史、体格检查□下达医嘱、开出各项检查单□完成首次病程记录□完成入院记录□完成初步诊断□开始术前准备,连续3天□实施各项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上级医师查房及病程记录□继续术前准备□三级医师检诊□进行术前讨论□向家属交待病情和有关手术事项□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签署“输血知情同意书”□完成术前准备□下达手术医嘱,并提交手术通知单□麻醉医师查看患者,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完成术前小结重点医嘱长期医嘱:□妇科常规护理□Ⅱ级护理□普食□阴道冲洗临时医嘱:□妇科检查□阴道清洁度检查□静脉采血□血常规+血型□尿常规□便常规□凝血功能□生化检查□感染性疾病筛查□心电图□胸部X光片□超声检查(盆腔,必要时上腹部:肝胆胰脾肾)长期医嘱:□妇科常规护理□Ⅱ级护理□普食□阴道上药□药物(阴道上药)术前医嘱:□明日在腰麻或硬膜外麻醉或联合麻醉下行经腹子宫全/次全切除术□术晨禁食水□术区备皮□静脉取血□交叉备血□抗菌药物皮试□生理盐水10ml,皮试用□肠道准备□留置尿管(术晨)□阴道擦洗(术晨)□碘伏100ml,阴道擦洗用主要护理工作□按入院流程做入院介绍□入院评估□进行入院健康宣教□讲解阴道准备的目的及方法□术前阴道冲洗、上药□静脉抽血□指导患者到相关科室进行检查并讲明各种检查的目的□介绍术前准备内容、目的和麻醉方式□指导患者正确排痰方法及床上排便法□术前备皮、沐浴、更衣□术前健康宣教□晚餐少量进食后禁食水□肠道准备□提醒患者术晨禁食水□保持夜间病房安静,患者口服镇静药入睡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护士签名白班小夜班大夜班白班小夜班大夜班白班小夜班大夜班         医师签名   时间住院第2-4日(手术当日)住院第3-5日(术后第1日)住院第4-6日(术后第2日)主要诊疗工作□完成手术治疗□24小时内完成手术记录□完成术后病程记录□术后查房□向患者家属交待术后注意事项□医师查房及病程记录□必要时复查血、尿常规及电解质□抗菌药物治疗、预防感染□必要时切口换药□医师查房及病程记录□抗菌药物治疗、预防感染□必要时切口换药重点医嘱长期医嘱:□按子宫全切除术后护理□Ⅰ级护理□禁食水临时医嘱:□留置尿管□如留置引流管,接袋计量□记录24小时出入量□生命体征监测,必要时心电监护□抗菌药物治疗□补液□止血药物(必要时)长期医嘱:□Ⅰ级护理□流食□留置尿管接无菌引流袋□碘伏会阴擦洗□抗菌药物治疗□补液临时医嘱:□血、尿常规检查(术后1-3天内完成)□必要时查电解质□静脉取血□止血药物(必要时)□拔除尿管(留置24小时者)长期医嘱:□Ⅰ级护理□半流食□会阴擦洗□抗菌药物治疗□必要时补液临时医嘱:□拔除尿管(留置48小时者)□切口中换药主要护理工作□嘱患者术晨禁食水□协助患者做好术前准备□术毕回病房,交接患者,了解麻醉及术中情况□按医嘱进行治疗□随时观察患者情况□术后6小时翻身□手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晨晚间护理、夜间巡视□保持尿管通畅,观察尿色、尿量并记录□会阴擦洗保持外阴清洁□取半卧位并告知患者半卧位的好处□指导并协助患者按时床上翻身及下肢的屈膝运动,鼓励下地活动□术后健康教育□术后饮食指导□协助患者生活护理□晨晚间护理、夜间巡视□拔除尿管并协助患者排小便□叩背及术后呼吸锻炼□术后饮食指导□了解患者术后心理状态并给予正确的指导□给患者讲解各项治疗及护理措施□晨晚间护理、夜间巡视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护士签名白班小夜班大夜班白班小夜班大夜班白班小夜班大夜班         医师签名   时间住院第5-7日(术后第3日)住院第9-11日(术后7日)主要诊疗工作□医师查房□停预防性静脉抗菌药物,必要时口服抗菌药物□必要时切口换药□检查切口愈合情况与拆线□确定患者出院日期□向患者交代出院注意事项及复查日期□通知出院处□开具出院诊断书□完成出院记录重点医嘱长期医嘱:□Ⅱ-Ⅲ级护理□普食□必要时会阴擦洗□必要时抗菌药物治疗临时医嘱:□通知出院主要护理工作□术后饮食指导□术后心理指导□给患者讲解各项治疗及护理措施□晨晚间护理、夜间巡视□协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护士签名白班小夜班大夜班白班小夜班大夜班  医师签名 计划性剖宫产临床路径(2009版)一、计划性剖宫产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首选治疗方案符合:子宫下段剖宫产术ICD-9-CM-3:74.1手术编码者(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骨盆及软产道异常;2.胎儿因素;3.羊水过少;4.头盆不称;5.高龄初产妇;6.慢性胎儿窘迫;7.有影响阴道分娩的各种合并症;8.孕妇及家属要求。(四)标准住院日为9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为首选治疗方案符合:ICD-9-CM-3:74.1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手术编码者;2.孕妇患有其他疾病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0-2天,所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尿常规;2.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孕期未作的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其他根据病情需要而定。(七)选择用药。1.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2.抗菌药物选择第一代头孢类;3.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断脐后使用。(八)手术日为入院第2天。1.麻醉方式:硬膜外或腰硬联合;2.手术方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3.术中用药:缩宫素10-20μ,抗菌药物;4.输血:必要时输血;5.新生儿处理:断脐、保暖、清理呼吸道等常规处理。(九)术后住院恢复≤7天。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2.术后用药:抗菌药物,缩宫药物;3.预防性抗菌药物:第一代头孢类,术后72小时内停止使用。(十)出院标准。1.一般状况良好,体温正常;2.血、尿常规基本正常;3.切口愈合良好;4.少量阴道出血。(十一)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1.孕妇原因延期手术;2.子宫复旧不良,并发阴道流血过多;3.并发产褥感染;4.切口延期愈合。二、计划性剖宫产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首选治疗方案符合: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者(手术编码ICD-9-CM-3:74.1)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9天时间住院第1天住院第2天(手术日)主要诊疗工作□询问孕期情况、既往病史与体格检查□完成产科入院记录□常规辅助检查□上级医师查房与分娩方式评估□确定诊断和手术时间□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术前小结□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签署“输血知情同意书”□完成麻醉科“麻醉知情同意书”□完成“术前准备”□向孕妇及家属交代术前注意事项□手术(剖宫产术)□完成手术记录□上级医师查房□完成手术日病程记录和上级医师查房□向孕妇及家属交代术后注意事项□确定有无手术并发症□确定有无麻醉并发症(麻醉科医师随访) 重点医嘱长期医嘱:□产科常规护理□Ⅱ级护理□普食□听胎心1次/4-6小时□胎心监护1-2次/日临时医嘱:□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孕期未查的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感染性疾病筛查□胎儿超声及脐带血流检查□拟明日上午时在硬膜外或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明晨禁食水□明晨留置尿管□常规备皮□抗菌药物皮试□必要时配血、备血长期医嘱:□剖宫产术后常规护理□Ⅰ级护理□禁食水12小时后流食□测血压:1次/15分钟,2小时血压平稳后,改为每日两次。观察宫底及阴道出血情况□尿管引流接无菌袋□会阴擦洗2/日□乳房护理□静脉输液1次/日□抗菌药物□缩宫素□剖宫产新生儿护理常规:□新生儿抚触1/日□新生儿油浴1/日□脐部护理临时医嘱:□低流量吸氧(术后)□维生素K15mgim□注射卡介苗及乙肝疫苗主要护理工作□入院介绍(介绍病房环境、设施和设备)□入院护理评估□静脉取血□指导孕妇到相关科室行超声等检查□术前患者准备(术前沐浴、更衣、备皮)□术前物品准备□术前心理护理□提醒孕妇明晨禁食水□为新生儿注射卡介苗及乙肝疫苗□随时观察产妇情况□帮助产妇早开奶、早吸吮□术后心理护理及生活护理□健康教育包括饮食等指导产妇术后活动□夜间巡视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护士签名白班小夜班大夜班白班小夜班大夜班      医师签名  时间住院第3天(术后第1日)住院第4日(术后第2日)主要诊疗工作□医师查房,进行手术及手术切口评估,确定有无手术并发症及手术切口感染□儿科医师查房□完成日常病程记录□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腹部切口换药(必要时)□医师查房,进行手术及手术切口评估,确定有无手术并发症及手术切口感染□完成日常病程记录和上级医师查房记录□腹部切口换药(必要时)重点医嘱长期医嘱:□剖宫产术后常规护理□Ⅰ级护理□排气后半流食□测血压1次/日□观察宫底及阴道出血情况□乳房护理□静脉输液1次/日□抗菌药物□缩宫药物□剖宫产新生儿护理常规□新生儿抚触1/日□新生儿洗浴1/日□脐部护理临时医嘱:拔除留置导尿管长期医嘱:□剖宫产术后常规护理□Ⅱ级护理□半流食或普食□乳房护理□抗菌药物□剖宫产新生儿护理常规□新生儿抚触1/日□新生儿洗浴1/日□脐部护理主要护理工作□随时观察产妇情况□指导产妇喂母乳□术后心理护理及生活护理□指导产妇术后活动□夜间巡视□随时观察产妇情况□指导产妇喂母乳□术后心理护理及生活护理□指导产妇术后活动□夜间巡视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护士签名白班小夜班大夜班白班小夜班大夜班      医师签名  时间住院第5日(术后第3日)住院第6-9日(术后第4-7日)主要诊疗工作□上级医师查房,进行手术及手术切口评估,确定有无手术并发症及手术切口感染□完成日常病程记录和上级医师查房记录□腹部切口换药(必要时)□上级医师查房,进行手术及手术切口评估,确定有无手术并发症及手术切口感染□完成日常病程记录和上级医师查房记录□腹部切口换药(必要时)重点医嘱长期医嘱:□剖宫产术后常规护理□Ⅱ级护理□半流食或普食□乳房护理□抗菌药物□剖宫产新生儿护理常规□新生儿抚触1/日□新生儿洗浴1/日□脐部护理长期医嘱:□剖宫产术后常规护理□Ⅱ级护理□普食□乳房护理□剖宫产新生儿护理常规□新生儿抚触1/日□新生儿洗浴1/日□脐部护理主要护理工作□随时观察产妇情况□指导产妇喂母乳□术后心理护理及生活护理□指导产妇术后活动□新生儿母乳喂养后72小时取足跟血筛查或听力筛查(有条件实施)□夜间巡视□随时观察产妇情况□指导产妇喂母乳□术后心理护理及生活护理□指导产妇术后活动□夜间巡视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护士签名白班小夜班大夜班白班小夜班大夜班      医师签名  老年性白内障临床路径(2009版)一、老年性白内障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老年性白内障(ICD10:H25.901)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IOL)(ICD-9-CM-3:13.41+13.71)(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病史:渐进性视力下降;2.体格检查:晶体出现混浊;眼底模糊,红色反光黯淡。(三)治疗方案的选择依据。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1.诊断明确;2.视力低于0.5;3.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四)标准住院日为6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H25.901老年性白内障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如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临床路径流程的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2天,所必须的检查项目。1.检查眼压、泪道;2.感染性疾病筛查(包括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3.心电图;4.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血生化(包括肝肾功能、血糖);5.眼科A.B超+角膜曲率;6.其他根据病情需要而定:胸透或胸部X光片、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显然验光。(七)术前用药。术前抗菌药物眼药水,4-6次/日,用药2-3天。(八)手术日为入院第2-3天。1.麻醉方式:表面麻醉或球后/球周阻滞麻醉;2.手术方式: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IOL);3.眼内植入物:人工晶体;4.术中用耗品:粘弹剂、一次性手术刀、缩瞳剂、眼内灌注液或平衡液、显微手术缝线;5.手术用设备:显微镜、超声乳化仪;6.输血:无。(九)术后住院恢复3天,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1.裂隙灯检查;2.视力;3.眼压;4.术后用药:抗菌药物+类固醇激素眼药水,必要时加用非甾体类消炎眼药水;5.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第一、二代头孢类,术后72小时停止使用。(十)出院标准(围绕一般情况、切口情况、第一诊断转归)。1.手术后反应较轻,病情稳定;2.切口闭合好,前房形成;3.眼压正常,裂隙灯检查无明显异常,人工晶体位置良好。(十一)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1.等待术前检验结果;2.术后炎症反应或并发症;3.患者其他原因。二、老年性白内障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老年性白内障(ICD10:H25.901)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IOL)(ICD-9-CM-3:13.41+13.71)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6天时间住院第1天住院第2天住院第3天(手术日)主要诊疗工作□询问病史□体格检查□交代病情□完成“首次病程记录”和“住院病历”□核实各项检查结果正常□上级医师查房与术前评估□向患者及家属交待术前、术中和术后注意事项□患者选择人工晶体(IOL)□选择手术用“粘弹剂”□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术前再次确认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和手术眼别□实施手术□完成“手术记录”□向患者及其家属交待手术后注意事项重点医嘱长期医嘱:□眼科Ⅱ级护理、Ⅲ级护理□抗菌药物眼水点术眼(4次/日)临时医嘱:□血尿常规□感染性疾病筛查(包括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凝血功能检查□心电图□眼科A+B超测角膜曲率长期医嘱:□眼科Ⅱ级护理、Ⅲ级护理□抗菌药物眼水点术眼(4次/日)临时医嘱:□明日在表面麻醉或球后/球周阻滞麻醉麻醉下行左/右眼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术前30分钟术眼滴“复方脱品酰胺”或其他散瞳药水2次□术前15分钟术眼滴表麻药3次长期医嘱:□眼科I级或II级护理□口服抗菌药物临时医嘱:□根据病情需要制定主要护理工作□入院护理评估□健康教育□执行医嘱□手术前物品准备□手术前心理护理□手术前患者准备□执行医嘱□随时观察患者情况□术前冲洗结膜囊□术后心理与基础护理□执行医嘱□术后健康教育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护士签名白班小夜班大夜班白班小夜班大夜班白班小夜班大夜班         医师签名   时间住院第4日(术后第1日)住院第5日(术后第2日)住院第6日(术后第3日)主要诊疗工作□检查患者术眼□上级医师查房,确定有无手术并发症□更换敷料□完成病程记录□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术后恢复情况□检查患者术眼□上级医师查房,确定有无手术并发症□更换敷料□完成病程记录□评估患者明日是否可以出院□上级医师查房,确定是否可以出院,若患者可以出院,则需完成“出院记录”□通知出院处□通知患者及其家属出院□向患者交待出院后注意事项□预约复诊日期□出具“诊断证明书”重点医嘱长期医嘱:□眼科I级或II护理□抗菌药物+类固醇激素眼药水□口服抗菌药物临时医嘱:□根据病情需要制定长期医嘱:□眼科Ⅲ级护理抗菌药物+类固醇激素眼药水□口服抗菌药物临时医嘱:□根据病情需要制定长期医嘱:□眼科Ⅲ级护理□抗菌药物+类固醇激素眼药水□口服抗菌药物临时医嘱:□今日出院□出院带药:抗菌药物+类固醇激素眼药水4次/日,持续2-3周主要护理工作□随时观察患者病情□执行医嘱□随时观察患者病情□执行医嘱□出院宣教□如果患者可以出院,协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交费等事项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护士签名白班小夜班大夜班白班小夜班大夜班白班小夜班大夜班医师签名耳鼻咽喉科4个病种临床路径卫办医政发[2009]153号二○○九年九月十八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路径(2009年版)一、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ICD-10:H66.1-H66.3/H71)行手术治疗(ICD-9-CM-3:19.3-19.5/20.2/20.4)(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中耳炎的分类和分型》(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2004年)1.症状:有间断性或持续性耳溢脓病史;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2.体征:具备下列项目之一者:(1)鼓膜穿孔,鼓室内可见有脓性分泌物,黏膜可见肿胀、增厚、肉芽形成;(2)鼓膜内陷,伴中耳胆脂瘤。3.听力检查:传导性或混合性听力损失。4.颞骨CT扫描:提示炎性改变。(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治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中耳炎的分类和分型》(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2004年)手术:1.鼓室探查+鼓室成形术;2.开放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伴/不伴耳甲腔成形术);3.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4.酌情行二期听骨链重建术。(四)标准住院日为≤12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H66.1-H66.3/H71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3天。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等);(4)胸片、心电图;(5)临床听力学检查(酌情行咽鼓管功能检查);(6)颞骨CT。2.视情况而定:中耳脓液细菌培养+药敏,面神经功能测定等。(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八)手术日为入院后4天内。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或局麻。2.术中植入耗材:听骨植入。3.术中用药:必要时糖皮质激素、非耳毒性抗菌药物冲洗术腔。4.术中酌情行面神经监测。5.术腔填塞。6.标本送病理检查。(九)术后住院治疗≤10天。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根据病人情况而定。2.术后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合理选用抗菌药物。3.伤口换药。(十)出院标准。1.一般情况良好,无伤口感染。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伴有影响手术的合并症,需进行相关诊断和治疗等,导致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2.出现手术并发症,需进一步诊断和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ICD-10:H66.1-H66.3/H71)行手术治疗(ICD-9-CM-3:19.3-19.5/20.2/20.4)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2天时间住院第1天住院第1-3天(术前日)住院第2-4天(手术日)主要诊疗工作□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完成病历书写□上级医师查房与术前评估□初步确定手术方式和日期□上级医生查房□完成术前准备与术前评估□根据检查结果等,行术前讨论,确定手术方案□完成必要的相关科室会诊□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自费用品协议书等□向患者及家属交待围手术期注意事项□手术□术者完成手术记录□住院医师完成术后病程□上级医师查房□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及术后注意事项重点医嘱长期医嘱:□耳鼻咽喉科护理常规□二级或三级护理□普食临时医嘱:□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胸片、心电图□临床听力学检查(酌情行咽鼓管功能检查)□颞骨CT□视情况而定:中耳脓液细菌培养+药敏,面神经功能测定长期医嘱:□耳鼻咽喉科护理常规□二级或三级护理□普食□患者既往基础用药临时医嘱:□术前医嘱:明日全身麻醉或局麻下行鼓室成形术*□术前禁食水□术前抗菌药物□术前准备□其他特殊医嘱长期医嘱:□全麻后常规护理□鼓室成形术*术后护理常规□一级护理□术后6小时半流饮食□抗菌药物临时医嘱:□标本送病理检查□酌情心电监护□酌情吸氧□其他特殊医嘱主要护理工作□介绍病房环境、设施和设备□入院护理评估□宣教、备皮等术前准备□提醒患者明晨禁水□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护士签名医师签名时间住院第3-11天(术后第1-9天)住院第11-12天(出院日)主要诊疗工作□上级医生查房□住院医生完成常规病历书写□注意病情变化□注意观察生命体征□注意有无并发症如面瘫、眩晕、突聋等□完壁式手术注意引流量□根据引流情况明确是否拔除引流皮条□上级医生查房,进行手术及伤口评估□完成出院记录、出院证明书□向患者交代出院后的注意事项重要医嘱长期医嘱:□半流食或普食□一级或二级护理□可停用抗菌药物临时医嘱:□换药□其他特殊医嘱出院医嘱:□出院带药□门诊随诊主要护理工作□观察患者情况□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指导患者办理出院手续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护士签名医师签名*:实际操作时需明确写出具体的术式声带息肉临床路径(2009年版)一、声带息肉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声带息肉(ICD-10:J38.102)行支撑喉镜下手术(ICD-9-CM-3:30.0901/30.0902)(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1.病史:声音嘶哑。2.体征:单侧或双侧声带带蒂或广基的息肉样增生物。(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手术:(1)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手术,或显微(激光)手术等;(2)可行声带成形,黏膜缝合等修复手术。(四)标准住院日为≤7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38.102声带息肉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3天。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等);(4)胸片、心电图;(5)喉镜检查。2.有条件者行发音功能检测。(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八)手术日为入院后4天内。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2.手术方式:见治疗方案的选择。3.标本送病理检查。(九)术后住院治疗≤3天。1.根据病人情况确定复查的检查项目。2.术后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可行雾化吸入;酌情给予糖皮质激素。3.适当声休。(十)出院标准。1.一般情况良好,咽喉部无明显感染征象。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伴有影响手术的合并症,需进行相关诊断和治疗等,导致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2.出现手术并发症,需进一步诊断和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二、声带息肉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声带息肉(ICD-10:J38.102)行支撑喉镜下手术(ICD-9-CM-3:30.0901/30.0902)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7天时间住院第1天住院第1-3天(术前日)住院第2-4天(手术日)主要诊疗工作□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完成病历书写□上级医师查房与术前评估□初步确定手术方式和日期□上级医师查房□完成术前准备与术前评估□根据检查结果等,进行术前讨论,确定手术方案□完成必要的相关科室会诊□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自费用品协议书等□向患者及家属交待围手术期注意事项□手术□术者完成手术记录□住院医师完成术后病程□上级医师查房□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及术后注意事项重点医嘱长期医嘱:□耳鼻咽喉科护理常规□二级或三级护理□普食临时医嘱:□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胸片、心电图□喉镜检查□有条件行发音功能检测长期医嘱:□耳鼻咽喉科护理常规□二级或三级护理□普食□患者既往基础用药临时医嘱:□术前医嘱:明日全身麻醉下支撑下喉镜声带息肉切除术*□术前禁食水□术前抗菌药物□术前准备□其他特殊医嘱长期医嘱:□全麻术后护理常规□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术*术后护理常规□一级护理□半流饮食□适当声休□抗菌药物□雾化吸入临时医嘱:□标本送病理检查□酌情心电监护□酌情吸氧□其他特殊医嘱□漱口液主要护理工作□介绍病房环境、设施和设备□入院护理评估□宣教等术前准备□提醒患者明晨禁食水□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护士签名医师签名*:实际操作时需明确写出具体的术式时间住院第3-5天(术后第1天)住院第4-7天(术后第2-3天,出院日)主要诊疗工作□上级医生查房□住院医生完成常规病历书写□注意病情变化□注意观察生命体征□了解患者咽喉部状况□上级医生查房,进行手术及伤口评估□完成出院记录、出院证明书□向患者交代出院后的注意事项重点医嘱长期医嘱:□二级护理□半流食或普食□其他特殊医嘱临时医嘱:□其他特殊医嘱临时医嘱:□出院带药□门诊随诊主要护理工作□观察患者情况□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指导术后患者嗓音保健□指导患者办理出院手续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护士签名医师签名慢性鼻-鼻窦炎临床路径(2009年版)一、慢性鼻-鼻窦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慢性鼻-鼻窦炎(ICD-10:J32)行鼻内镜手术(ICD-9-CM-3:21.31/22.2-22.6)(二)诊断依据。根据《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年)1.症状:鼻塞,黏性或脓性鼻涕;可伴有头痛、面部胀痛等。2.体征:鼻腔、中鼻道黏液或脓性分泌物,鼻腔、中鼻道黏膜充血、肿胀或伴有鼻息肉。3.影像学检查(CT):提示鼻腔、鼻窦黏膜慢性炎性改变。(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年)鼻内镜手术:1.鼻中隔矫正术;2.中鼻甲、下鼻甲骨折移位固定术;3.前或后筛窦开放术;4.上颌窦开放术;5.额窦开放术;6.蝶窦开放术;7.眶尖部手术;8.鼻息肉切除术。(四)标准住院日为≤10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32慢性鼻-鼻窦炎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3天。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等);(4)胸片、心电图;(5)鼻腔鼻窦CT。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检查项目:(1)过敏原及相关免疫学检测;(2)鼻功能测试。(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合理选用抗菌药物。2.糖皮质激素:鼻内局部喷雾,酌情口服或静脉使用。(八)手术日为入院后4天内。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2.术中用药:全身止血药物,局部减充血剂。3.手术:见治疗方案的选择。4.鼻腔填塞止血,保持引流通气。5.标本送病理检查。(九)术后住院治疗≤8天。1.根据病情可选择复查部分检查项目。2.术后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合理选用抗菌药物;糖皮质激素鼻内局部喷雾,酌情口服或静脉使用;酌情使用黏液促排剂。3.鼻腔冲洗。4.清理术腔。(十)出院标准。1.一般情况良好。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伴有影响手术的合并症,需进行相关诊断和治疗等,导致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2.出现手术并发症,需进一步诊断和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二、慢性鼻-鼻窦炎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慢性鼻-鼻窦炎(ICD-10:J32)行鼻内镜手术(ICD-9-CM-3:21.31/22.2-22.6)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0天时间住院第1天住院第1-3天(术前日)住院第2-4天(手术日)主要诊疗工作□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完成病历书写□上级医师查房与术前评估□初步确定手术方式和日期□上级医师查房□完成术前准备与术前评估□根据检查结果等,进行术前讨论,确定手术方案□完成必要的相关科室会诊□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自费用品协议书□手术□术者完成手术记录□住院医师完成术后病程□上级医师查房□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及术后注意事项重点医嘱长期医嘱:□耳鼻咽喉科护理常规□二级或三级护理□普食临时医嘱:□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等)□胸片、心电图□鼻窦CT□酌情行过敏原及相关免疫学检测□酌情行鼻功能测试长期医嘱:患者既往基础用药临时医嘱:□术前医嘱:明日全身麻醉或局麻下行鼻内镜手术*□术前禁食水□术前抗菌药物□术前准备□其他特殊医嘱长期医嘱:□全麻后常规护理□鼻内镜手术*术后护理常规□一级护理□半流饮食□抗菌药物临时医嘱:□标本送病理检查□酌情心电监护□酌情吸氧□其他特殊医嘱主要护理工作□介绍病房环境、设施和设备□入院护理评估□宣教、备皮等术前准备□提醒患者明晨禁食水□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护士签名医师签名时间住院第3-9天(术后第1-7日)住院第4-10天(术后第2-8日,出院日)主要诊疗工作□上级医生查房□住院医生完成常规病历书写□注意病情变化□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取出鼻腔填塞物□上级医生查房,进行手术及伤口评估□完成出院记录、出院证明书□向患者交代出院后的注意事项重点医嘱长期医嘱:□二级护理□半流食或普食□其他特殊医嘱□可停用抗菌药物临时医嘱:□换药□其他特殊医嘱出院医嘱:□出院带药□门诊随诊主要护理工作□观察患者情况□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指导患者办理出院手续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护士签名医师签名*:实际操作时需明确写出具体的术式喉癌临床路径(2009年版)一、喉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喉癌(ICD-10:C32,D02.0)行喉部分或全切除术(ICD-9-CM-3:30.1-30.4)(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症状:声嘶或其他喉部不适。2.体征:喉部有新生物。3.辅助检查:喉镜、CT和/或MRI或B超提示病变。4.病理学明确诊断。(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治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手术:1.喉癌激光切除手术:T1和部分T2喉癌;2.喉部分切除术:T1、T2、部分T3、少数T4,适合喉部分切除的喉癌患者;3.喉全切除术:不适合上述手术方式的喉癌患者;4.酌情行缺损修复;5.酌情行颈淋巴结清扫术。(四)标准住院日。1.激光切除喉癌手术≤7天。2.喉部分切除术和全喉切除术≤18天。3.皮肤或气管或食道缺损修复术≤21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32,D02.0喉癌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4天。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等);(4)X线胸片、心电图;(5)喉镜;(6)标本送病理学检查。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检查项目:CT或MRI或B超,下咽-食管造影,肺功能,输血准备等。(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八)手术日为入院后5天内。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2.手术:见治疗方案的选择。3.术中用药:止血药、抗菌药物。4.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5.标本送病理检查。(九)术后住院治疗5-19天。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合理选用抗菌药物。2.漱口。3.鼻饲(激光手术除外)。4.伤口换药。(十)出院标准。1.一般情况良好。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如咽瘘等),需要特殊诊断治疗措施,延长住院时间。2.伴有影响本病治疗效果的合并症,需要采取进一步检查和诊断,延长住院时间。二、喉癌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喉癌(ICD-10:C32,D02.0)行喉部分或全切除术术(ICD-9-CM-3:30.1-30.4)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时间住院第1天住院第1-3天(术前日)住院第2-5天(手术日)主要诊疗工作□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完成病历书写□上级医师查房与术前评估□初步确定手术方式和日期□上级医师查房□完成术前准备与术前评估□根据检查结果等,进行术前讨论,确定手术方案□完成必要的相关科室会诊□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自费用品协议书、输血同意书□向患者及家属交待围手术期注意事项□手术□术者完成手术记录□住院医师完成术后病程□上级医师查房□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及术后注意事项重点医嘱长期医嘱:□耳鼻咽喉科护理常规□二级护理□普食临时医嘱:□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等)□胸片、心电图□喉镜检查□病理学检查□酌情CT和/或MRI或B超,肺功能,输血准备长期医嘱:□耳鼻咽喉科护理常规□二级护理□普食□患者既往基础用药临时医嘱:□术前医嘱:明日全身麻醉下行喉部分或全切除术*□术前禁食水□术前抗菌药物□术前准备□留置鼻饲管(术前或术中,激光手术除外)□其他特殊医嘱长期医嘱:□全麻术后常规护理□喉部分或全切除术*术后常规护理□气管切开术后常规护理□一级护理□鼻饲饮食□抗菌药物□其他特殊医嘱临时医嘱:□标本送病理检查□酌情心电监护□酌情吸氧□其他特殊医嘱主要护理工作□介绍病房环境、设施和设备□入院护理评估□宣教、备皮等术前准备□手术前物品准备□手术前心理护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护士签名医师签名时间住院第1天住院第1-3天(术前日)住院第2-5天(手术日)主要诊疗工作□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完成病历书写□上级医师查房与术前评估□初步确定手术方式和日期□上级医师查房□完成术前准备与术前评估□根据检查结果等,进行术前讨论,确定手术方案□完成必要的相关科室会诊□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自费用品协议书、输血同意书□向患者及家属交待围手术期注意事项□手术□术者完成手术记录□住院医师完成术后病程□上级医师查房□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及术后注意事项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21天时间住院第3-19日(术后1-18天)住院第7-21天(术后5-19天,出院日)主要诊疗工作□上级医生查房□住院医生完成常规病历书写□注意病情变化□注意观察生命体征□注意引流量,根据引流情况明确是否拔除引流管□上级医生查房,进行手术及伤口评估□完成出院记录、出院证明书□向患者交代出院后的注意事项重点医嘱长期医嘱:□一或二级护理□酌情停用鼻饲饮食□酌情停用抗菌药物□其他特殊医嘱临时医嘱:□换药□其他特殊医嘱出院医嘱:□出院带药□酌情肿瘤综合治疗□门诊随诊主要护理工作□观察患者情况□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指导患者办理出院手续□指导术后气管套管护理□指导术后随访时间□指导术后发音功能锻炼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护士签名医师签名*:实际操作时需明确写出具体的术式皮肤性病科5个病种临床路径卫办医政发[2009]154号二○○九年九月二十五日带状疱疹临床路径(2009年版)一、带状疱疹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带状疱疹(不伴有并发症)(ICD-10:B02.9)(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1.皮疹为单侧性。2.沿周围神经分布而排列成带状、簇集成群的水疱。3.可伴有神经痛。(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治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1.抗病毒剂。2.止痛:药物治疗。3.物理治疗。4.神经营养药。5.糖皮质激素。6.免疫增强剂。(四)标准住院日为7-14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B02.9带状疱疹(不伴有并发症)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入院第1天。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免疫球蛋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X线胸片、心电图。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的项目:(1)肿瘤相关筛查:肿瘤抗原及标志物,选择行B超、CT、MRI检查,消化道钡餐或内窥镜检查;(2)创面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七)药物的选择与治疗时机。1.抗病毒剂:阿昔洛韦等,用药时间为1周左右。2.止痛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三环类抗抑郁药、卡马西平、曲马多、加巴喷丁等,用药时间视病情而定。3.神经营养药:甲钴铵、腺苷钴铵、维生素B1等,用药时间视病情定。4.糖皮质激素:泼尼松等,用药时间视病情而定,一般为3-10天。5.免疫调节剂:胸腺肽、丙种球蛋白等,用药时间视病情而定。6.局部药物:炉甘石洗剂、抗病毒及抗菌制剂、外用止痛剂等,用药时间视病情而定。7.抗生素:必要时使用,应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根据创面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及时调整用药。8.物理治疗:可选用氦氖激光或半导体激光、紫外线等,治疗时间视病情而定。9.支持治疗及并发症的治疗。(八)入院后复查的检查项目。面继发感染者根据患者情况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等。(九)出院标准。1.皮疹痊愈:无水疱、皮疹或创面已结痂。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十)变异及原因分析。1.神经痛剧烈、常规治疗无效者,需请神经内科或镇痛科会诊协助治疗。2.伴有其他基础疾病或并发症,需进一步诊断及治疗或转至其他相应科室诊治,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二、带状疱疹(不伴有并发症)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带状疱疹(不伴有并发症)(ICD-10:B02.9)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7-14天时间住院第1天住院第2天主要诊疗工作□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完成住院病历□完成初步的病情评估和治疗方案□患者或其家属签署“告知及授权委托书”□上级医师查房□根据实验室检查的结果,完成病情评估并制订治疗计划□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签署“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知情同意书”(必要时)重点医嘱长期医嘱:□皮肤科护理常规□普食□抗病毒剂□止痛药□营养神经药□局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必要时)临时医嘱:□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免疫球蛋白、感染性疾病筛查□胸片、心电图□肿瘤抗原及标志物,选择行B超、CT、MRI检查,消化道钡餐或内窥镜。(必要时)□创面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必要时)长期医嘱:□免疫增强剂(必要时)□止痛药(必要时)□糖皮质激素(必要时)临时医嘱:□相关科室会诊(必要时)主要护理工作□进行疾病和安全宣教□入院护理评估□制定护理计划,填写护理纪录□静脉取血(当天或明晨取血)□指导病人进行心电图、胸片等检查□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填写护理纪录□创面护理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护士签名医师签名时间住院第3-6天住院第7-14天(出院日)主要诊疗工作□上级医师查房□注意观察皮疹及疼痛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观察并处理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患者或其家属签署“自费用品协议书”、“输血治疗同意书”(泛发性或出血坏死型患者需使用丙种球蛋白疗法时)□主治医师进行诊疗评估,确定患者是否可以出院□完成出院小结□向患者及其家属交待出院后注意事项,预约复诊日期□并发恶性肿瘤的患者告知其前往相应科室治疗重点医嘱长期医嘱:□抗生素:根据创面培养及药敏结果用药□丙种球蛋白(必要时)□停糖皮质激素(根据病情)□停止痛药(根据病情)临时医嘱:□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必要时)长期医嘱:□停/调整抗生素(根据创面培养及药敏结果)临时医嘱:□出院带药□门诊随诊主要护理工作□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创面护理□指导患者办理出院手续□出院后疾病指导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护士签名医师签名皮肌炎/多发性肌炎临床路径(2009年版)一、皮肌炎/多发性肌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皮肌炎/多发性肌炎(ICD-10:M33)(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诊治指南》(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2004年)1.对称性近端肌无力,伴或不伴吞咽困难、呼吸肌无力。2.血清肌酶升高,特别是肌酸磷酸激酶(CK)升高。3.肌电图异常。4.肌活检异常。5.特征性的皮肤损害(眶周水肿伴暗紫红皮疹、Gottron征等)。符合1-4条中任何3条或以上可确诊多发性肌炎,同时有第5条者可诊断为皮肌炎。(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诊治指南》(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2004年)1.糖皮质激素。2.免疫抑制剂。3.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4.支持疗法。5.皮疹的治疗。6.合并症的治疗。(四)标准住院日为14-28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M33皮肌炎/多发性肌炎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入院第1天。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及隐血;(2)血液学检查: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血清肌酶谱、ANA、ENA、dsDNA、RF、免疫球蛋白、补体、血沉、抗“O”、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24小时尿肌酸、24小时尿肌酐;(4)X线胸片、心电图。2.根据病情选择:(1)肌电图、肌肉活检;(2)肌肉MRI、超声心动图、肺功能、肺高分辨率CT(胸片提示间质性肺炎者);(3)肿瘤相关筛查:肿瘤抗原及标志物,选择行B超、CT、MRI检查,消化道钡餐或内窥镜。(七)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糖皮质激素:泼尼松/甲泼松龙等,用药时间视病情而定。2.免疫抑制剂:可选用环磷酰胺、甲氨蝶呤、硫唑嘌呤、环孢素等,用药时间视病情而定。3.根据病情可选用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用药时间为3-5天或视病情而定。4.针对皮疹可选择羟氯喹、沙利度胺及外用制剂等。5.根据病情选择用药:(1)糖皮质激素的辅助用药,如止酸、保护胃粘膜、降糖、降压药物等;(2)抗生素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根据血、分泌物和排泄物的微生物培养及药敏结果选用,用药时间视病情而定;(3)支持疗法、对症治疗等。6.危重病情的抢救:(1)机械通气;(2)抗呼吸、循环衰竭药物等。(八)住院期间检查项目。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及隐血;(2)血清肌酶谱、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3)24小时尿肌酸、24小时尿肌酐。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复查痰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血气分析、胸部影像学检查等。(九)出院标准。1.临床症状好转。2.血清肌酶恢复或接近正常。3.糖皮质激素可改为口服。4.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十)变异及原因分析。1.伴有合并症如恶性肿瘤,或其他并发症,需进一步诊断及治疗或转至其他相应科室诊治。2.对常规治疗效果差,需延长住院时间。3.如发生呼吸衰竭,需行机械通气治疗,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二、皮肌炎/多发性肌炎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皮肌炎/多发性肌炎(ICD-10:M33)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4-28天时间住院第1天住院第2天住院第3-7天主要诊疗工作□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完成病历□完成初步的病情评估□签署“告知及授权委托书”、“病危通知书”(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上级医师查房□根据检查结果完成病情评估并制订治疗计划□患者或其家属签署“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知情同意书”□观察肌力、血压、体温等□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防治药物的不良反应□签署“自费用品协议书”、“输血治疗同意书”(使用丙种球蛋白疗法者)重点医嘱长期医嘱:□皮肤科护理常规□饮食(根据病情)临时医嘱:□血、尿、大便常规及隐血□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血清肌酶谱、ANA、ENA、dsDNA、RF、免疫球蛋白、血沉、抗“O”、感染性疾病筛查□24小时尿肌酸/尿肌酐□胸片、心电图□肌电图、肌肉活检(必要时)□肌肉MRI、心动超声图、肺功能(必要时)□肿瘤标志物,选择行B超、CT、MRI检查,消化道钡餐或内窥镜(必要时)□糖皮质激素(视情况)长期医嘱:□糖皮质激素(视病情)□免疫抑制剂(视病情)□丙种球蛋白(必要时)□保胃治疗□支持治疗□合并症治疗临时医嘱:□选择行B超、CT、MRI、消化道钡餐或内窥镜(必要时)长期医嘱:□抗生素:根据痰液培养及药敏结果用药(有肺部感染者)□吸氧(有呼吸困难者)□机械通气(有呼吸衰竭者)临时医嘱:□痰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有肺部感染者)□血气分析(有呼吸衰竭者)□复查大便常规及隐血、肌酶谱、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24小时尿肌酸/尿肌酐主要护理工作□进行疾病和安全宣教□入院护理评估□制订护理计划□帮助病人完成辅助检查□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护士签名医师签名时间住院第8-13天住院第14-28天(出院日)主要诊疗工作□注意观察肌力、血压、体温等□根据病情变化调整糖皮质激素的剂量□根据痰液培养及药敏的变化调整抗生素用药(有肺部感染者)□观察和处理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签署“接受化疗知情同意书”(使用免疫抑制剂者)□上级医师诊疗评估,确定患者是否可以出院□完成出院小结□向患者及其家属交待出院后注意事项,预约复诊日期重点医嘱长期医嘱:□糖皮质激素:剂量调整□免疫抑制剂(必要时)□抗生素(必要时)临时医嘱:□复查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及隐血□复查肌酶学、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复查24小时尿肌酸/尿肌酐□复查痰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有肺部感染者)□胸片□复查血气分析(必要时)临时医嘱:□出院带药□门诊随诊主要护理工作□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填写护理纪录□通知出院处□帮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出院后疾病指导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护士签名医师签名寻常型天疱疮临床路径(2009年版)一、寻常型天疱疮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寻常型天疱疮(ICD-10:L10.0)(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1.外观正常的皮肤发生松弛性水疱和大疱,Nikolsky征阳性。2.常伴发口腔黏膜损害。3.病理:伴有棘层松解的表皮内水疱。4.直接免疫荧光:IgG沉积于表皮细胞间。5.血清间接免疫荧光:天疱疮抗体阳性。(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1.糖皮质激素为首选药物。2.免疫抑制剂。3.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4.血浆交换疗法。5.抗菌药物。6.支持疗法。7.创面处理。(四)标准住院日为21-28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L10.0寻常型天疱疮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入院第1天。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及隐血;(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免疫球蛋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皮肤活组织病理学检查及直接免疫荧光法、血清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天疱疮抗体及滴度;(4)创面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5)胸片、心电图。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肿瘤筛查:肿瘤抗原全套、B超、内窥镜及其他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胸腔、腹腔、盆腔、后腹膜等)。(七)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糖皮质激素:为首选药物,可选择泼尼松、甲泼尼松、地塞米松等,用药时间视病情而定。2.免疫抑制剂:选择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甲氨蝶呤及环孢素等,用药时间视病情而定。3.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用药时间为3-5天。4.血浆交换疗法,每周1-2次。5.局部药物:抗菌药物溶液和/或软膏、糖皮质激素软膏等,用药时间视病情而定。6.选择用药:(1)糖皮质激素的辅助用药,如止酸、保护胃粘膜、降糖、降压药物等;(2)抗生素: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根据创面培养及药敏结果选用,用药时间视病情而定;(3)抗真菌药物:必要时使用,用药时间视病情而定。7.支持治疗,注意纠正低蛋白血症、保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八)住院期间检查项目。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及隐血;(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清间接免疫荧光查天疱疮抗体滴度;(3)创面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痰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继发肺部感染者)、痰液/粪便真菌涂片及培养(肺部/肠道二重感染者)。(九)出院标准。1.皮疹控制:无新发水疱、糜烂面好转无感染。2.糖皮质激素可改为口服。3.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十)变异及原因分析。1.对常规治疗效果差,需适当延长住院时间。2.继发严重感染者(如败血症等)。3.出现应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引起的并发症,需要进行相关的治疗。4.伴恶性肿瘤,转至其他相应科室诊治。二、寻常型天疱疮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寻常型天疱疮(ICD-10:L10.0)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21-28天时间住院第1天住院第2-6天主要诊疗工作□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完成病历□签署“告知及授权委托书”、“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知情同意书”、“病危通知书”(重症者)□上级医师查房,完善诊疗计划和抢救措施□根据辅助检查的结果,完成病情评估并制订治疗计划□签署“自费用品协议书”、“输血治疗同意书”(必要时)□观察生命体征及皮疹变化□患者或其家属签署“接受化疗知情同意书”(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必要时)重点医嘱长期医嘱:□皮肤科护理常规□饮食:视情况□支持治疗(必要时)□局部治疗、口腔护理(有黏膜损害者)临时医嘱:□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免疫球蛋白、感染性疾病筛查□皮肤病理活检及直接免疫荧光□天疱疮抗体及滴度□胸片、心电图□必要时肿瘤抗原及标志物、B超、内窥镜、CT或MRI长期医嘱:□糖皮质激素□保护胃粘膜□免疫抑制剂(必要时)□丙种球蛋白(必要时)□血浆交换疗法(必要时)□抗生素(必要时)临时医嘱:□白蛋白/血浆(必要时)主要护理工作□进行疾病和安全宣教□入院护理评估□口腔护理□制订护理计划,填写护理纪录□指导病人到相关科室进行检查□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创面及腔口护理□病危者记24小时出入液量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护士签名医师签名时间住院第7-14天住院第15-28天(出院日)主要诊疗工作□上级医师查房□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及皮疹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观察并处理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观察疗效,观察和处理药物的不良反应□上级医师评估患者可否出院□完成出院小结□向患者及其家属交待出院后注意事项,预约复诊日期重点医嘱长期医嘱:□糖皮质激素调整剂量□调整免疫抑制剂(必要时)□停用/调整抗生素(根据病情)□局部治疗临时医嘱:□复查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清间接免疫荧光查天疱疮抗体滴度□复查创面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临时医嘱:□出院带药主要护理工作□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创面及腔口护理□病危者记24小时出入液量□指导患者办理出院手续□出院后疾病指导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护士签名医师签名重症多形红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临床路径(2009年版)一、重症多形红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重症多形红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ICD-10:L51.1/L51.2)(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1.明确的近期用药史。2.有一定的潜伏期。3.起病突然、进展迅速,皮疹呈泛发、对称性分布,伴有粘膜损害。4.伴发热等全身症状。重症患者判定:1.重症多形红斑/Stevens-Johnson综合征;2.大疱表皮坏死松解症。(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1.停用可疑致敏药物。2.糖皮质激素。3.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4.免疫抑制剂。5.促进药物排泄。6.支持疗法。7.局部治疗及护理。(四)标准住院日为14-28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L51.1/L51.2重症多形红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入院当日。1.所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及隐血;(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血沉、CRP、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胸片、心电图。2.创面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创面破溃疑有感染者)。(七)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糖皮质激素。2.支持治疗: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纠正低蛋白血症,补充能量。3.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用药时间为3-5天。4.免疫抑制剂。5.皮肤粘膜护理和局部治疗。6.选择用药:(1)糖皮质激素的辅助用药,如止酸、保护胃粘膜、降糖、降压药物等;(2)抗生素:使用时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根据创面/痰液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选用,用药时间视病情而定;(3)抗真菌药物:用药时间视病情而定(伴有真菌感染者);(4)合并症的治疗。(八)入院后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及隐血。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3.血液、痰液及分泌物细菌和真菌培养,药敏试验。4.胸部X片。(九)出院标准。1.皮疹基本痊愈,创面愈合无感染。2.糖皮质激素可改为口服。3.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十)变异及原因分析。1.继发严重感染者(如败血症),需反复多次行病原学检测及药敏试验,致住院时间延长。2.伴有肝、肾、心、脑、胃肠道、血液系统等多器官严重损害,需进行相应的治疗。3.由于应用糖皮质激素引起的并发症,如高血糖、电解质紊乱、消化道出血、继发感染、二重感染等,需要进行相关的治疗。4.由于患者处于高敏状态,可能发生的药物再次致敏会导致病情的反复和住院天数的延长。二、重症多形红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重症多形红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ICD-10:L51.1-L51.2)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4-28天时间住院第1天住院第2-3天主要诊疗工作□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完成病历□相关检查□上级医师查房,完成初步的病情评估和治疗方案□患者或其家属签署“告知及授权委托书”、“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知情同意书”□重症患者应与其家属签署“病危通知书”□上级医师查房□根据检查的结果,完成病情评估并制订治疗计划□患者或其家属签署“自费用品协议书”、“输血治疗同意书”□请相关科室会诊重点医嘱长期医嘱:□皮肤科护理常规□一级护理□饮食:视病情□告病危□禁用致敏药物□糖皮质激素□保护胃粘膜药物□支持治疗□皮肤粘膜护理,局部治疗临时医嘱:□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及隐血□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血沉、CRP、感染性疾病筛查□胸片、心电图□创面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长期医嘱:□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必要时)□免疫抑制剂(必要时)临时医嘱:□白蛋白/血浆(根据病情需要)□抗生素(必要时)主要护理工作□进行疾病和安全宣教□入院护理评估□创面及腔口护理□制订护理计划,填写护理纪录□指导病人进行心电图、胸片等检查□记录24小时出入液量□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创面及腔口护理□记录24小时出入液量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护士签名医师签名时间住院第4-7天住院第8-13天住院第14-28天(出院日)主要诊疗工作□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及皮疹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观察并处理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防治并发症□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及皮疹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防治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根据创面/痰液培养及药敏的变化调整抗生素用药(有创面/肺部感染者)□上级医师查房,进行诊疗评估,确定患者是否可以出院□完成出院小结□向患者及其家属交待出院后注意事项,预约复诊日期重点医嘱长期医嘱:□糖皮质激素:剂量调整(必要时)□抗生素:根据创面培养及药敏结果用药(有创面感染者)□局部治疗:根据皮疹变化调整用药临时医嘱:□复查血、尿、大便常规及隐血、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胸片(必要时)□血液、痰液及分泌物细菌和真菌培养,药敏试验(必要时)长期医嘱:□糖皮质激素:剂量调整(必要时)□调整免疫抑制剂(必要时)□抗生素:根据创面/痰液培养及药敏结果调整用药□局部治疗:根据皮疹变化调整用药□停病危(视病情)临时医嘱:□复查血、尿、大便常规及隐血、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液、痰液及分泌物细菌和真菌培养,药敏试验(必要时)长期医嘱:□糖皮质激素:逐步减量□停病危(视病情)□局部治疗:据皮疹变化调整用药□停用/调整抗生素:根据创面痰液/培养及药敏结果临时医嘱:□每周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尿常规、大便常规及隐血□出院带药主要护理工作□随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填写护理纪录□创面及腔口护理□记录24小时出入液量□随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填写护理纪录□创面及腔口护理□随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创面及腔口护理□帮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出院后疾病指导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护士签名医师签名心血管系统6个病种临床路径卫办医政发[2009]225号二○○九年十二月十一日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2009年版)一、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不稳定性心绞痛(ICD-10:I20.0/20.1/20.9)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ICD-9-CM-3:36.06/36.07)(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不稳定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07年)及2007年ACC/AHA与ESC相关指南1.临床发作特点:表现为运动或自发性胸痛,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迅速缓解。2.心电图表现:胸痛发作时相邻两个或两个以上导联心电图ST段压低或抬高>0.1mV,或T波倒置≥0.2mV,胸痛缓解后ST-T变化可恢复。3.心肌损伤标记物不升高或未达到心肌梗死诊断水平。4.临床类型:(1)初发心绞痛:病程在1个月内新发生的心绞痛,可表现为自发性与劳力性发作并存,疼痛分级在III级以上。(2)恶化劳力型心绞痛:既往有心绞痛史,近1个月内心绞痛恶化加重,发作次数频繁,时间延长或痛阈降低(即加拿大劳力型心绞痛分级[CCSI-IV]至少增加1级,或至少达到III级)。(3)静息心绞痛:心绞痛发生在休息或安静状态,发作持续时间通常在20分钟以上。(4)梗死后心绞痛:指急性心肌梗死发病24小时后至1个月内发生的心绞痛。(5)变异型心绞痛:休息或一般活动时发生的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显示ST段一过性抬高,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仅有少数可演变为心肌梗死。(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不稳定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07年)及2007年ACC/AHA与ESC相关指南1.危险度分层:根据TIMI风险评分或患者心绞痛发作类型及严重程度、心肌缺血持续时间、心电图和心肌损伤标记物测定结果,分为低、中、高危三个组别。2.药物治疗:抗心肌缺血药物、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调脂药物。3.冠脉血运重建治疗:在强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中高危患者可优先选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1)PCI:有下列情况时,可于2小时内紧急冠状动脉造影,对于没有严重合并疾病、冠状动脉病变适合PCI者,实施PCI治疗:①在强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静息或小运动量时仍有反复的心绞痛或缺血发作;②心肌标志物升高(TNT或TNI);③新出现的ST段明显压低;④心力衰竭症状或体征,新出现或恶化的二尖瓣返流;⑤血流动力学不稳定;⑥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无上述指征的中高危患者可于入院后12-48小时内进行早期有创治疗。(2)CABG:对于左主干病变、3支血管病变或累及前降支的2支血管病变,且伴有左室功能不全或糖尿病者首选。4.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在强化药物治疗后仍有心肌缺血复发,在完成冠状动脉造影和血运重建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可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5.保守治疗:对于低危患者,可优先选择保守治疗,在强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病情稳定后可进行负荷试验检查,择期冠脉造影和血运重建治疗。6.改善不良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四)标准住院日为7-10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20.0/20.1/20.9不稳定性心绞痛疾病编码。2.除外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急性肺栓塞、急性心包炎等疾病。3.如患有其他非心血管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检查和治疗),也不影响第一诊断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0-3天。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酮体、大便常规+潜血;(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血清心肌损伤标记物、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2.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查:(1)血气分析、脑钠肽、D-二聚体、血沉、C-反应蛋白或高敏C-反应蛋白;(2)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脏负荷试验;(3)心肌缺血评估(低危、非急诊血运重建患者)。(七)选择用药。1.双重抗血小板药物:常规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对拟行介入治疗的中、高危患者,可考虑静脉应用GPIIb/IIIa受体拮抗剂。2.抗凝药物:低分子肝素或普通肝素等。3.抗心肌缺血药物: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钙离子拮抗剂等。(1)β受体阻滞剂:无禁忌证者24小时内常规口服。(2)硝酸酯类: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静脉滴注维持,病情稳定后可改为硝酸酯类药物口服。(3)钙拮抗剂:对使用足量β受体阻滞剂后仍有缺血症状或高血压者,如无禁忌可应用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4.镇静止痛药:硝酸甘油不能即刻缓解症状或出现急性肺充血时,可静脉注射吗啡。5.抗心律失常药物:有心律失常时应用。6.调脂药物:早期应用他汀类药物。7.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用于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或心力衰竭、高血压,以及合并糖尿病者。如无低血压等禁忌症,应在24小时内口服。不能耐受者可选用ARB治疗。8.其他药物:伴随疾病的治疗药物等。(八)手术日为入院第0-7天(如需要进行手术)。1.麻醉方式:局部麻醉。2.手术方式:冠状动脉造影+支架置入术。3.手术内置物:冠状动脉内支架。4.术中用药:抗血栓药(肝素化,必要时可使用GPIIb/IIIa受体拮抗剂)、血管活性药、抗心律失常药等。5.介入术后即刻需检查项目:生命体征检查、心电监测、心电图、穿刺部位的检查。6.必要时,介入术后住重症监护病房。7.介入术后第1天需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心肌损伤标记物。必要时根据病情检查:大便潜血、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超声心动图、胸片、血气分析等。(九)术后住院恢复3-5天,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1.观察患者心肌缺血等不适症状,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2.继续严密观察穿刺部位出血、渗血情况。(十)出院标准。1.生命体征平稳。2.血流动力学稳定。3.心肌缺血症状得到有效控制。4.无其他需要继续住院的并发症。(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冠脉造影后转外科行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等待二次PCI或择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3.病情危重。4.出现严重并发症。二、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不稳定性心绞痛(ICD-10:I20.0/20.1/20.9)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ICD-9-CM-3:36.06/36.07)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7-14天发病时间:年月日时分到达急诊科时间:年月日时分时间到达急诊科(0—10分钟)到达急诊科(0—30分钟)主要诊疗活动□完成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描记“18导联”心电图,评价初始18导联心电图□明确诊断,立即口服阿斯匹林及氯吡格雷(有禁忌除外)□开始常规治疗(参见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常规治疗)□心血管内科专科医师急会诊□迅速危险分层,评估尽早血运重建治疗或保守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确定急诊冠脉造影及血运重建(直接PCI和急诊CABG)治疗方案□对于在急诊科未行早期有创治疗者,尽快将患者转入CCU继续治疗,再次评估早期血运重建的必要性及风险重点医嘱长期医嘱:□重症监护□持续心电、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监测等□吸氧临时医嘱:□描记“18导联”心电图,胸片□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测定□血常规+血型□尿常规+镜检□便常规+潜血□血脂、血糖、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建立静脉通道□其他特殊医嘱长期医嘱:□不稳定性心绞痛护理常规□一级护理或特级护理□记24小时出入量□卧床□重症监护(持续心电、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监测等)□吸氧□镇静止痛:吗啡(酌情)□静脉滴注硝酸甘油主要护理工作□协助患者或其家属完成急诊挂号、交费和办理“入院手续”等工作□静脉取血□不稳定性心绞痛护理常规□特级护理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护士签名医师签名  时间到达急诊科(0—60分钟)住院第1天(CCU)主要诊疗活动对需要进行“急诊冠造和血运重建”治疗的高危患者:□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病情和治疗措施□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行“急诊冠造和血运重建”治疗□术前服用足量的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及氯吡咯雷)□术前水化(肾功能不全者)□维持合适的血压、心率、心功能和重要脏器功能,能承受急诊造影及血运重建□完成常规术前医嘱(预防性抗菌素)□手术后将患者转入CCU或外科恢复室继续治疗□监测血压、心率、尿量、呼吸、药物反应等情况□观察穿刺点及周围情况;观察有无心电图变化;检查有无血色素下降及心肌损伤标志物升高□上级医师查房:危险性分层,监护强度和治疗效果评估,制订下一步诊疗方案□完成病历及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不稳定性心绞痛常规药物治疗□预防手术并发症□预防感染(必要时)□对于在急诊科未行早期有创治疗者,再次危险分层,评价手术必要性及风险,对于中、高危患者应在入院后12-48小时内完成冠脉造影和血运重建重点医嘱长期医嘱:□不稳定性心绞痛护理常规□一级护理或特级护理□卧床□重症监护(持续心电、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监测等)□吸氧□记24小时出入量□镇静止痛:吗啡(酌情)□静脉滴注硝酸甘油□急诊血运重建治疗临时医嘱:□备皮□造影剂皮试□术前镇静□预防性抗感染□足量使用抗血小板药物(阿斯匹林+氯吡格雷)长期医嘱:□不稳定性心绞痛护理常规□一级护理或特级护理□吸氧□病危通知□卧床或床旁活动□流食或半流食□重症监护(持续心电、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监测等)□保持大便通畅□β阻滞剂(无禁忌证者常规使用)□ACEI(如无禁忌症:低血压、肺淤血或LVEF≤0.40、高血压或糖尿病者,应在24小时内口服。不能耐受者可选用ARB治疗)□硝酸酯类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应用□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2-8天□调脂治疗:他汀类药物□钙拮抗剂(酌情)临时医嘱:□心电图□动态监测心肌损伤标志物□床旁胸片、□床旁超声心动图主要护理工作□不稳定性心绞痛护理常规□特级护理□
本文档为【临床诊疗规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油条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759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20-04-20
浏览量: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