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文地理学教案

人文地理学教案

举报
开通vip

人文地理学教案人文地理学教案第1章绪论(4课时)课题与课时: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理论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对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及其发展和研究方法有一个初步了解,以提高学生对学习人文地理的兴趣,并激起其探索欲望。教学重点和难点:主要重点有:人文地理的学科体系、特性、发展及其研究方向;难点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知识要点:(1)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2)社会性、区域性和综合性;(3)经验主义、实证主义、人文主义、结构主义;(5)计量地理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法、多媒体课件课的类型:理论综合课教学内容与过程第1节...

人文地理学教案
人文地理学教案第1章绪论(4课时)课题与课时: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理论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对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及其发展和研究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有一个初步了解,以提高学生对学习人文地理的兴趣,并激起其探索欲望。教学重点和难点:主要重点有:人文地理的学科体系、特性、发展及其研究方向;难点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知识要点:(1)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2)社会性、区域性和综合性;(3)经验主义、实证主义、人文主义、结构主义;(5)计量地理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法、多媒体课件课的类型:理论综合课教学内容与过程第1节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一、人文地理学发展的简要回顾古希腊著名学者埃拉托色尼首创了“地理学”这一名词,并力图说明人类生活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对古代地理学尤其是人文地理学具有奠基意义的是德国两位大师洪堡和李特尔。洪堡的功绩在于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代表作《新大陆热带地区旅行记》、《宇宙》,主要成就在自然地理学方面,但也注意到人地之间的相互作用,创立了因果原则、综合原则、比较原则等研究的基本方法,强调事物的整体研究。李特尔是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山大师,他认为要确立一门以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为基础的新的科学地理学,要致力于探究自然环境对人类历史的因果关系。讲述:人和自然关系的空间系统,是客观存在的实体,是自古至今国内外地理学的核心,研究这一空间系统的科学便是人文地理学。世界人文地理学大致形成于19世纪末叶,它自诞生以来,在法、德、英、美等发达国家受到高度重视,并获得了迅速发展;在日本,人文地理学是大学普遍开设的主要课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文地理学跨入了现代科学的行列,它与新兴的环境科学、生态科学、区域科学及行为科学相结合,活跃于资源、环境、人口、城市、粮食、能源等各个领域。遥感系统工程及计算机等现代科学方法和手段的应用,更为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带来了新的活力。我国的人文地理学是随着20世纪20年代高等地理教育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当时从国外学成回国的人文地理学家除从事教育工作外,还翻译了一些人文地理名著,介绍其理论和思想。20世纪30年代,中国著名人文地理学家胡焕庸便教授过人文地理学(南京大学的前身—东南大学),清华大学洪绂教授也讲授过人文地理学。当时所使用过的教材有维达尔的“人文地理学原理”、白吕纳的“人文地理学”、森普尔的“地理环境之影响”等。较为深入的人文地理学研究始于抗战时期,当时的中国地理研究所在四川的一些地方进行科学考察,特别是聚落的特点及其表现的人地关系研究成果尤为突出。据鞠继武所著《中国地理学发展史》提供的统计资料。1911—1948年共出版发行人文地理研究专著和论文约330多篇(种);同时的自然地理方面论著为130余篇(种)二者之比为2.5:表明旧中国基本上是人文地理学时代。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由于受前苏联地理学的影响,不分精华和糟粕,采取否定一切的非科学态度,对人文地理学的科学性质、体系、内容、方法进行了彻底、全面否定,从而否定了人文地理学作为一门科学的价值,其直接后果是经济地理学完全取代了人文地理学,使新中国人文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以及人才队伍的培养蒙受了极大损失。20世纪的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中国的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由于我们的党重申“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人们解放思想,开始重新认识到人文地理学的地位和作用。在这种形势下,以李旭旦、吴传钧为代表的老一辈地理学家的极力倡导下,中国的人文地理学才走向了复兴之路,甚至在国家制定的“六五”计划中也把人文地理学确定为需要重点加强的学科之一。中央有关领导在不同场合亦呼吁各级层干部学习人文地理学知识,提高科学决策判断力,进一步拓展人文学的服务领域。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信息化和社会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人文地理学的国际交流日趋频繁,加快了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进一步丰富人文地理学的内涵,扩大了其服务领域,在理论上缩小了中国人文地理学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距离。二、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1、地理学及其发展阶段:地理学—研究地球表面地理环境结构、分布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及人地关系的科学。地理学的三个发展阶段:古代地理学:从地理思想萌芽——19世纪上半叶,描述为主;近代地理学:从设置地理系或地理讲座——二战结束,描述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现代地理学:20世纪50年代以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研究领域更加深化。地理科学体系的“二分法”与“三分法”:(1)二分法: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2)三分法:自然地理学—研究自然环境特征、结构及其地域分异规律的科学。人文地理学—以地球表面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以人地关系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展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地域结构形成的科学。经济地理学—以有关经济理论为基础来阐述人类经济活动各现象的空间结构的科学。西方发达国家的人文地理学采用三分法,我国因经济地理学的特殊发展历程和地位而多同意三分法。2、人文地理学的学科体系人文地理学有广义人文地理学和狭义人文地理学之分,即所谓上述的“三分法”和两分法“。广义人文地理学:包括经济地理学在内狭义人文地理学:不包括经济地理学在内,或称非经济人文地理。人文地理学的体系已不断完整,新兴分支不断涌现。(1)理论人文地理学(通论人文地理学)及其分支:经济地理学——研究人类社会事象(经济事物、经济活动、经济现象)的空间态势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人口地理学——研究人口现象及其时间演变规律的科学聚落地理学——以聚落(居民点)为对象的一门人文地理学科。它主要研究聚落、发展、分布的规律性及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政治地理学——是研究国家与地区等各种类型的领土内与领土间的政治活动现象的地理分布或空间布局的一们科学军事地理学——是根据军事和政治的需要,从战争和国防的全局出发以结合研究国家或战区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因素与战争活动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国防战备和组织实施军事活动影响的一种科学。文化地理学——研究地球表层系统中各文化要素的空间分布和地域组合特征、形成、发展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联系的科学。旅游地理学——研究人类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的科学社会地理学——研究人类社会空间、组织规律的一门学科。历史地理学——研究历史时期的地理环境结构、分布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及人地关系的科学。社区地理学——研究地理环境对社区形成、形成、发展、分布及其内部空间结构系统影响的规律学科。行为地理学——把心理—行为因素应用于人地关系中来研究人与环境平衡与反馈的空间具体原理的科学。(2)应用人文地理学灾害监测灾害防止评价资源开发、评价和原理城市规划管理乡村规划管理社区管理、行政区管理旅游开发管理(3)区域人文地理学世界人文地理学大洲人文地理学国家人文地理学省区人文地理学县城人文地理学三、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1.研究对象的特定内核:一是注重区域和空间这一研究主线,二是人地关系的传统2.对研究对象的理解:(1)〈大英百科全书〉〉: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多种人文特征的分布变化和空间结构的科学。(2)李旭旦:人文地理学着重研究地球表面的人类活动或人与环境的关系所形成的现象的分布与变化。(3)吴传钧: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形成过程,它的特点、结构和发展趋向。(4)张文奎: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活动所创造的人文事象区域系统,研究地表人文事象的空间区域分布、空间差别,并预测其发达国家展和变化规律的科学。(5)《辞海》(1979年版):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文现象和地理学的关系。(6)郭来喜:人文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地域结构形成发展规律的科学。郭来喜取众人之长,并加以补充,其最大特点,一是注意了鸲鹆和空间这一研究主线,并提出了地狱系统;二是强调了人地关系传统。3、人文地理学研究对象含义的引伸(1)人地关系内涵不断丰富,如人类社会与客观自然环境的关系,人类活动与颗粒环境的关系,个别国家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等。(2)人地关系理论具有发展性。因果关系论、地理环境决定论、自然可能论(或然论)文化景观、人类适应论、人地协调论等各种流派。尤其是人地协调,包括动态协调、综合协调、战略协调、全球协调、地域协调、主导协调等。四、学科特性:1社会性:与自然地理学的不同人文地理学不同于自然地理学,它是一门社会性比较强的地理学科,具有明显的社会性。社会科学以人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是社会现象的空间形式,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经济活动,研究社会现象的地域结构是人文地理学的具体研究领域,不同地域人文现象分布的发展和变化,虽然受自然环境,技术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但是主要还是受制于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人文因素,其中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制度是最基本的因素。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还突出表现在其历史性上。人文地理研究主要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要有动态的观点,要求把现代人文地理现象作为历史发展的结果和未来发展的起点,要求研究不同发展时期和不同历史阶段人文地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其演变规律,预测其发展方向,更好的为社会经济服务。2、区域性:与其他人文科学的不同区域性是地理学的基本特性,也是人文地理学的特性之一。人文地理学与其他人文学科的差异,根本点之一就在于人文地理学包含了区域研究的特性,重视了区域特性的差异性和相似性。3、综合性:横断学科综合性的特点来源于地理事物的多样性,整体性。人文地理学是从整体的角度去研究人文现象的。只有对所有关联因素进行认真细致的综合,从总体特征进行研究,注重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以及地表综合体的特征和时空变化规律,才能的出正确的结论。人文地理学自身的优势也在于其综合性。综合性的特点决定了人文地理学的性质是一个横断学科。另外,还有人地关系性—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其研究目的就是谋求地和人两个系统各组成要素之间在结构和功能上保护相对平衡,保持地理环境的可忍度,使人和地能长期共存。五、高校“人文地理学”课程的内容及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1、高校地理科学专业的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内容大致包括三个方面:(1)关于人文地理学的学术性概论。首先,对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特性、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变化趋向、研究的方法论等学科一般理论进行阐述;其次,在突出人地关系理论的基础上,对区位论、行为论、文化景观论等人文地理学基本理论进行阐述,并重点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展和变化,以及社会经济活动地域结构形成和发展规律。其三,对经济地理学、人口地理学、城市地理、乡村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社会地理学、旅游地理学、行为地理学等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进行简要介绍和一般理论的阐述。(2)对现实性重大社会经济问题的理论探讨。人文地理学科的最大特点就是有面向社会经济问题的实用性,为服务于“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等重大国策问题,课程特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世界新的政治地理格局中的人地关系、文化景观研究与文化景观建设等进行深入探讨。(3)野外实践教学和社会调查。为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力,以及吃苦耐劳和社会人际协调的能力,在教学计划中有两周的时间进行区域地理野外实习和社会调查,主要在教师带领下以实习队的形式,运用地理学理论进行实践体验。而人文地理学便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且更接近生活。因此,必须积极参与指导。2、“人文地理学”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大学地理科学的人文地理学课程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人文地理学仅指通论人文地理学,广义人文地理学除通论人文地理学外,还包括独立成科的一些人文地理分支,前者是专业基础必修主干课程;独立成科的人文地理学分支则属专业课程,但有必修、选修和讲座之分。按照省级重点建设课程的要求,重点课程应该是在人才培养中起骨干作用,且覆盖面广的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程。故此,本课程开设的范围应该是通论人文地理学。但根据国家和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我系专业教师的人才特长和优势。当在通论人文基础上,向经济地理学、人居环境学、城市地理学、中国旅游地理、湖南乡土地理等方向拓宽延伸,并加强人文地理学的实践课程教学,以树立学生正确的人地观、人口观、资源环境观,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使学生能系统地掌握人文地理理论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创新能力,以便更好的为基础教育教育和社会实际服务。六、高师地理科学专业“人文地理学”课程的开设人文地理学是高校地理科学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地理科学专业教学体系和地理科学学科体系中的核心部分,教好和学好这门课程在学科专业上具有全局作用;同时,这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课程。因此,既要掌握其理论体系,突出人地关系中空间结构的教学,又要在解决人地关系中一些重大问题的实际能力。要特别重视理论与实践想结合的教学,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一切都围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而展开。但必须说明的是,人文地理学内容庞杂,理论较强,搞好其教学需要有时间,因此过去的教学时间一直在90学时以上的。但由于对大学生构建更加全面的素质要求,所开课程门类也很庞杂,现行人文地理学学时就仅54学时了。按照常规的教学方法是远远不够的,这就只有重点章节重点讲,一般章节少讲、略讲或不讲。但要求同学们加强自学,改革教学方法。本课程以北大王恩涌教授主编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人文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为基本教材,但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科的新发展和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走向作必要的舍弃和补充,尤其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些重大人文科学课题必须加强其教学。第2节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一、人文地理学的产生一般是指19世纪中叶以前的古典人文地理学,以对未知区域的探索和描述为主(一)古希腊:1.荷马:公元前9世纪时的两部史诗《伊利亚特》、《奥德塞》是关于人文地理知识最早的记述性著作,被推崇为“希腊地理学祖师”;2.希罗多德:著作产生于公元前5世纪,对地理学的研究有成功之处,认为地理家的任务不但是列举旅行路线,而是阐述空间和环境;3.希波革拉底(公元前1460~前1377年),著有《论环境》,认为人的性格和智慧由气候决定;4.柏拉图(公元前428~前348年);提出“地球是圆的”概念,创立了“地球中心说”;5.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年):提出地球的各种居住性与地球纬度有关:靠近赤道或远离赤道的那部分地区不适合居住,只有处在两者之间的温带适合居住——这是环境决定论的最初萌芽。6.埃拉托色尼(公元前273~192年):被誉为“地理学之父”。首创“地理学”这一名词,在其著作《可居住的地球》中,将地球分成:三个可居住的地区和.五带,另外描述了这些地区的特定地理环境,及利用这些环境的社会关系。(二)古代中国:1.产生了人地关系思想的萌芽,如《禹贡》2.积累了大量以区域人文地理论述为特色的人文地理知识,如《史记·货殖列传》等。(三)德国:1.洪堡: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倡导因果原则、综合原则、比较原则。2.李特尔: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山大师。认为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的家乡,致力于从区域地理的观点来论证人地关系。二、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二战前。(一)近代人文地理学发展的动力:1.地理大发现和一系列探险活动2.科学革命带来的冲击:科学分化3.其他科学的进步对地理学的推动(二)形成的学派:1.拉采尔:环境学派。拉采尔阐述了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国家等的支配作用,人文地理学体系中完整和系统的早期思想。2.白兰士、白吕纳:人地相关学派。白兰士强调人类对外国环境的适应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因而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的。他的学生白吕纳进一步细化了人地之间的相互关系。3.赫特纳、哈特向:区域学派。赫特纳主张地理学应着重于空间分布的研究,区域地理学是地理学的核心,地理学研究的区域应是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哈特向认为地理学最关心的人的世界和非人文世界之间的关联。4.施吕特尔、苏尔:景观学派。施吕特尔认为地理学者应首先着眼于地表面可以通过感官觉察到的事物,着眼于这种感觉------景观的整体。苏尔主张地理学者应致力于探讨人类文化与景观之间的关系。(三)西方国家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国家代表人物学派代表作德国拉采尔地理环境决定论《政治地理学》、《人类地理学》《国家空间的成长法则》赫特纳区域学派《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施吕特尔景观学派杜能农业区位论《孤立国》韦伯工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区位的纯理论》克里斯泰勒中心地学说《南德的中心城市》廖什市场区位论《经济区位论》法国维达尔·白兰士人地相关论《人生地理学原理》白吕纳可能论、或然论《人地学原理》英国麦金德政治地理学《历史的地理枢纽》罗士培适应论、协调论美国辛普尔环境决定论《地理环境的影响》、《美国历史及其地理条件》亨丁顿环境决定论《气候与文明》哈特向区域学派《地理学的性质》、《地理学性质的透视》巴罗斯适应论(生态论)俄国巴朗斯基萨乌斯金地理学派(区域学派)费根、康斯坦丁诺夫、瓦秀金经济学派(部门学派三、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一)新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曾一度出现了两大对立的阵营,即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和以前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大拿世界政治形势相对稳定、经济高速持续发展、科学技术创新和电子机技术的广泛使用,使人文地理在研究领域、思想理论、技术方法等都方面有了新的发展,并获得了重要成就,基本上是传统与创新兼容。1、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大地理学形成的主流“人文化、社会化倾向加强解决人类社会经济实际的应用性方向得到发展,学科研究的领域越来越宽广,学科体系越来越完善。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人口地理学有了新发展;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民族地理学、宗教地理学备受关注;行为地理学、旅游地理学、资源地理学、福利地理学、企业地理等被创立。2、对人地关系认识进一步深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类在利用自然及影响自然方面的深度和广度方面都已达到了空前规模,但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态环境等问题日益严重,引起人们的反思,因此人地关系重新引起重视,地理学吸收环境科学和生态科学的成就,提出了新的人地观,和“和谐论”已成为当前最流行的“人地关系观”。3、科学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巨大革命战后初期,美国地理学界区域学派的观点占了上风,以谢佛为代表的地理学者首先后向区域研究的公式化,理论的贫乏发起了挑战,提出必须加强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即所谓谢佛的“新地理学”鉴于传统地理学着重现象描述和定性分析而定量研究不够,难以解决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故而60年代以加里森为首掀起“地理革命”,即把教学方法和电子计算机技术引进地理学领域,企图把人文地理学在内的地理学“理论化”、“数量化”,建立一门真正的科学,并试用以数学计算方法进行理论归纳,以可以应用、操作的模型中各个组成部分相互关系与地理现象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相吻合。在思想方法上,则把生态学原理引入人文地理研究,在教高阶段上能够研究人地关系。(二)特征:1、科学理论与方法的建立:人地关系协调论、可持续发展观“新三论”:突出论、协同论、耗散结构论“老三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2、新的研究方法: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综合集成分析(1计量方法和数学模型(2“行为革命”:心理学的分析方法(3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3、新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1生态观点、社会化、人文化(2应用方向(3与相邻学科的交叉第3节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一、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一)新中国成立之前:1、鸦片战争后,留学生赴欧美留学,把人文地理学思想介绍到国内2、代表人物:张相文、竺可桢、胡焕庸、吴传钧、李旭旦、张其昀等(二)新中国成立之后:1、1949-1978年:经济地理学一枝独秀,人文地理学衰落阶段2、1979年以来:人文地理学得以复兴与发展最早的地理著作《禹贡》我国古代地理学的主要贡献:产生了人地关系思想的萌芽(地理环境决定论、人定胜天论、天人相关论及因地制宜思想);积累了大量以区域人文地理论述为特色的人文地理知识。新中国成立之前许多地理学老前辈都进行过相应的人文地理学研究;1949——1978年,受前苏联的影响,以经济地理学取代人文地理学;1978年以来:人文地理学的复兴和迅速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是人文地理学大发展的阶段,城市地理学、旅游地理学、人口地理学发展迅速,乡村地理学、政治地理学、军事地理学、文化地理学、行为地理学等薄弱学科也得到了发展,有专门论著出版。二、21世纪中国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缺憾中国的人文地理学自20世纪80年代走向复兴以来,尽管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与知识经济时代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和现代生活的发展仍很不适应,人文地理学还没有提高到应有学科地位。美国国家研究院地理学,环境与资源委员会地球科学与资源局重新发现地理委员会于1997年出版了《重新发展地理学》,该书译本于2002年由我国学苑出版社出版,中国科学院吴传钧院士在概述序言中说:“我们更需要重新发现”,表明了重新发现地理学的重要性。实际上,中国学术界对地理学的重新发现比美国还早。1987年,钱学森院士便提出了创建地理科学的倡议。吴先生和钱先生等老一辈科学家的思想引人深思。仅以重新发现地理学的思想来审视当代的中国人文地理学,就不难发现其缺憾。王兴中、孙峰华二先生将其归纳为四个方面,首先,人文地理学界还存在着陈旧的传统观念,特别是人文地理学领域开拓方面,只要与传统人文地理学相抵触或是超出了传统人文地理学的范畴,就认为不是人文地理学内容,这是制约人文地理学发展的重要障碍性因素。其次,自人文地理学复兴以来,人文地理学界一直把人地关系论看成是人文地理学唯一的基础理论,这必然限制了人文地理学发展的视野。用哲学的观点来看,事物都是在发展变化的,人文地理学也应如此,它的基础理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应该有所发展,我们认为,人文地理的基础理论不仅包括人地关系论,还应包括区位论、景观论和生态论,还应引入可持续发展理论、社会系统理论、文化循环理论和现代化理论等。从这些理论的基点和研究的内容看,它们都应是21世纪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再次,在人文地理学的方法论研究上,只注重了基本方法论(“老三论”、“新三论”、行为论、现象论)和技术方法论(计量方法论、计算机方法论、“3S”、技术应用方法论),忽视了哲学方法论,实际上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经验主义、人本主义、结构主义、功能主义、多元主义、存在主义、新拿来主义等等都是人文地理学研究不可缺少的哲学方法论。上述缺憾或问题严重束缚了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相比之下,西方发达国家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就没有这么多缺憾,其人文地理学发展空间广阔,自由灵活。如国外兴起的味觉地理学、金融地理学、博赛地理学、生活地理学等就能说明这一问题。在西方发达国家,人文地理学普遍受到关注,尤其是美国,在正在推行的博雅教育(ALiberalEducation)中,许多大学把人文地理学作为各专业的必选课,相比之下,人文地理学在中国就没有这么高的地位。第4节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任务一人文地理学对科学认知的贡献及其学科建设任务1、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理论2、区域开发的综合研究3、加强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二积极参与社会经济实践,提高其应用价值三文化教育功能——为普及人文地理知识服务思考和练习题:1、地理学的学科体系2、人文地理学的组成3、人文地理的内涵4、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对象5、人文地理学的特点6、人文地理学的发展7、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8、近代著名的人文地理学家及其贡献9、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10、中国的文化地理区第2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6学时)第1节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题*一人文事象的空间表征——文化区文化区(culturearea),是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1.形式文化区(formalcultureregions)概念——指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区的文化区。特征——文化特征表现典型的核心区,文化特征相对一致而又逐渐弱化的外围区,边界较为模糊的过渡带2、功能文化区(functionalcultureregions)概念——指某种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的影响,其内部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范围的文化区。特征——都有中心,功能中心位置是明确的,中心位置及边界的界限确切3、乡土文化区(vernacularcultureregions)概念——是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特征——既无功能中心,又无明确的边界线,存在于人们的思想感情二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的扩散1、扩展扩散(expansiondiffusion)概念——某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地传递,其所占据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大。特点——空间上的连续性,扩散速度不同•类型——接触扩散(传染扩散)(contagiousdiffusion)概念——某种文化现象易于为接触者所接受,几乎接触该文化现象的人,如同传染病菌一样,就自然地接受了这种文化现象,从而实现了其扩散。等级扩散(hierarchicaldiffusion)概念——该文化现象的传播,或接受该文化现象的人,在空间上或人群等方面,有一种等级现象。刺激扩散(stimulusdiffusion)概念——某种文化现象,受某种原因而无法在另一地存在,不得不将原文化现象做某种程度改变,使其得以在当地存在,得到传播。2、迁移扩散(relocationdiffusion)概念——某种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往往由于拥有这种文化的人、群体迁移到新的地方,遂将该文化传播到该地。特点——空间上的不连续,扩散速度快类型——迁移型扩散迁居型扩散三文化生态学——文化与环境的关系1、文化生态关系类型直链型文化生态关系网络型文化生态关系社会体系中的文化生态关系和谐文化生态关系2、文化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地理环境为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环境条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加速或延缓作用环境条件差异性的影响人类活动产生的文化,改变了自然面貌,形成文化景观四、文化整合——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在一个文化系统内,各文化层次,各层次的文化特质在功能上形成协调,这就是该文化系统实现了文化整合(cultureintergration)如果一个文化系统不能实现整合,就不可能发挥正向作用,转为负向作用,可能导致该文化系统的衰落甚至解体与消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要相应变化,协调进行,形成整合,才能顺利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五、文化现象综合体——文化景观1、概念居住于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人类文化综合作用于地表的地域文化综合体现。代表人物——苏尔(CarlOrtwinSauer)文化景观反映了不同文化集团的差异与特征,同时也反映了一个地区的区域特征。2、特征是客观存在的地域 单元 初级会计实务单元训练题天津单元检测卷六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教学设计框架单元教学设计的基本步骤主题单元教学设计 、人文现象的总特征;反映了人文现象与环境的特定关系;能够观察和感觉到事物现象,它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景观随时间发生不断变化,人类按其文化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对自然环境施加影响,并把它改变成文化景观,每个历史时代都对文化景观发展有所贡献;是完全不同于自然景观,自然景观是文化景观产生的基础、背景和依托;具有一定的话语体系,能直观地反映一定的景观内涵,具有易读性的特点。如:豪华居所——有钱人的住宅,高楼大厦——现代建筑等。3、构成物质文化景观具有色彩和形态,可被人们肉眼感觉到的有形的文化景观,如聚落、建筑、服饰、人物等;非物质文化景观不被人们直接感知的、无形的,但对景观的发展有重大作用的文化景观,如思想意识、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4、文化地理学对文化景观的主要研究领域聚落的布局:聚落形态、道路格局及建筑物的式样和组合的不同土地利用格局:反映了人们对经济和社会用途划分土地的方法建筑风格:反映和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了居住地的文化特征5、文化史层研究(sequentoccupance)利用对过去文化景观留下的遗迹来探索某地文化景观过去的发展过程。(惠特尔西)第2节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一人文地理学理论的多元性区位论;行为论、文化景观论、人地关系理论二人地关系论1、环境决定论(地理环境决定论)强调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孟德斯鸠黑格尔拉采尔森普尔2、可能论注重于人对环境的适应与利用方面的选择能力代表人物——白兰士白吕纳3、适应论人群对他们的自然环境的适应,居住在一定区域内人群及其和地理区域之间的关系代表人物——罗克斯比4、生态论研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反应代表人物——巴罗斯5、环境感知人与自然环境关系中的各种可能性进行选择时不是任意的、随机的和毫无规律的,而是有一定的客观规律可寻的。它是受一种思想意识的支配,这种思想意识就是环境感知。对自然灾害的感知问题6、文化决定论7、和谐论对几种人地关系论点的重新审视。重点讲解环境决定论和可能论两种观点的特点及其现实意义。三、其它学科对人地关系的探索1、汤因比的“挑战与应战”学说挑战与应战:环境向人类挑战,人类起而应战,经过长期艰苦的劳动,创造人类文明(埃及文明)逆境美德:文明的起源并不是由于生活环境条件特别好,而是相反。五类逆境:困难地方的刺激、新地方的刺激、打击的刺激、压力的刺激和遭遇不幸的刺激。中庸之道:逆境与挑战的对应关系是有限度的,超过其限度,其结果反而走向相反。冰岛成功、格陵兰失败。2、马克斯韦伯的宗教思想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3、年鉴学派中的地理观4、文化地理学的人地关系图式第3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4学时)第1节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一、确定研究课题1、类型研究目的:应用性理论性理论应用相结合划分课题的来源:国家计划科研、个人自拟选题、应用性依据研究内容的侧重点:描述性、解释性、预测性、对策性二、制定研究计划1、立项依据与研究内容2、研究基础与工作条件3、经费预算三、收集、整理资料四、调查研究与实地考察五、分析研究六、研究总结,成果评审第2节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一、经验主义方法论1、归纳法是经验主义的方法论基础2、强调综合和归纳的作用二、实证主义方法论1、发展了人文地理学的理论:中心地理论、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2、在空间科学的理论框架内更多地采用了演绎逻辑3、加强了人文地理学的科学化三、人本主义方法论*1、研究内容多涉及历史地理学、文化地理学、社会地理学等2、研究人们的日常生活世界3、弥补了实证主义研究的不足四、人本主义方法论*1、从结构的整体性去认识事物2、试图超越地理因素寻求深层结构来解释地理现象3、结构主义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是人类社会组织的空间形式和本质结构第3节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一、人文地理学研究的调查研究方法1、地理社会调查•社会地理调查的目的与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社会地理调查方法及注意事项2、科技文献资料法•地理科技文献的种类•因特网——当今人文地理研究最重要的信息资料库•地理文献的收集与积累3、地理调查和信息获取的新技术与新方法•遥感(RS)技术与地理信息获取•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与地理信息获取•地理信息系统(GIS)与地理空间信息资源开发利用4、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区域地理方法:描述、比较和归纳二、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空间模型方法1、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要数学模型2、数学方法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三、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社会学方法*1、人文地理学中的现象学方法2、时间地理学方法3、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社会生态方法四、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系统分析方法*1、系统分析方法评价2、系统分析方法在区域规划中的应用第4章人口、人种和民族(8学时)第1节人口与发展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人类社会人口增长的过程及其发展趋势、人口转变的模式、人口增长的空间机制与人口与发展的有关理论,以认识人口增长中的各种现象。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主要是工业革命对人口增长的影响、人口转变的模式、人口政策与人口增长、人口因素的两重性。难点主要有:布莱克的人口转变“五阶段”模式和中国人口转变模式图。知识要点:1.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对人口增长的影响;2.世界人口增长趋势;3.中国人口转变模式;4.人口构成与人口增长;5.人口增长的两重性;6.人口增长对发展的影响。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法、多媒体课件课的类型:理论综合课教学内容与过程一世界人口增长过程总体而言,历史发展过程中人口是不断增长的。但在时段上不平衡大致可以分为农业革命前决断,农业革命后阶段、工业革命时和工业革命后时期,尤其是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对世界人口发展影响强烈。(一)农业革命之前的人口农业革命之前,人类从事狩猎和采集业,当时人口的增长受到种群增长规律的强大制约,人口发展特征为:1.极低的人口密度:约4人/km22.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3.人口分布相对集中,并已覆盖了大部分大洲的一些地区。(二)农业革命与人口增长农业社会与采集狩猎社会的最大区别在于:能支持更高的人口密度,同时人口总量大幅度增长。人口特征表现为:1.婴儿存活率低,阶段性的饥荒和低营养,对流行病的抵抗力差;2.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死亡率呈现大幅度波动状态,出生率也相应变化;3.平均寿命低。(三)工业革命对人口增长的影响工业社会的典型特征是:生产系统化、机械化、能量化,提高了单位资本的产出水平,并完成财富的积累。1、工业革命与人口死亡率:(1)18世纪中叶~19世纪,死亡率开始持续下降。(2)原因:农业改革、工业化、改善运输、社会改革、室内和工作区温、湿度的控制,公共卫生,无菌操作法、抗菌法免疫学等因素。2、工业革命与人口出生率:(1)工业化早期的一个段时期内,欧洲出生率曾一度上升;(2)19世纪后半期开始,出生率逐渐下降(3)20世纪后,出生率人持续下降3、工业化过程中的人口增长(1)18世纪工业革命开始,世界人口增长幅度明显加大;(2)人口增长及自然变动情况在发达地区和发展中地区出现分化(四)世界人口增长趋势世界人口的第1个10亿:用了将近100万年时间;世界人口的第2个10亿:用了将近100余年时间(19世纪初—1930年);世界人口的第3个10亿:用了将近30余年时间(1930—1960年);世界人口的第4个10亿:用了将近15余年时间(1960—1975年);世界人口的第5个10亿:用了将近12余年时间(1975—1987年);世界人口的第6个10亿:用了将近12余年时间(1987—1999年);预计到2025年,世界人口将达到82.17亿。二、人口转变理论与模式人口转变是指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过渡。人口转变模式旨在揭示不同类型的国家或地区人口转变过程与经济再生产类型之间的相关规律。1、人口转变理论•兰迪的“三个序列”理论•诺特斯坦的“人口转变”理论。•布莱克的“五阶段”模式。•寇尔的人口转变模式及其数量界限。2、人口转变模式•西北欧模式•日本模式•中国的人口转变模式六个阶段:阶段时间出生率死亡率人口增长加速增长阶段1949-1959年维持在3%以上下降至1%左右逐渐加速负增长阶段1959-1961年猛跌至1.82%猛升至2.54%负增长高速增长阶段1961-1971年高于3%下降至0.7%~0.8%高速增长减速增长阶段1971-1980年下降至2%以下维持在低水平0.6%~0.8%减速增长波动增长阶段1980-1992年2次波动维持在低水平0.6%~0.8%波动增长持续增长阶段1992年至今持续下降持续维持在低水平保持增长*中国人口转变模式的成因中国人口转变模式几乎每一个阶段都表现出发达国家模式的差异性,但与发展中国家相似。•印度模式三人口与发展1、地理环境与人口增长•土地资源与人口增长。•淡水资源与人口增长。•森林资源与人口增长。•矿产资源与人口增长。2、人口与经济发展•人口因素的两重性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口因素突出地表现出其两重性特征,既作为生产者又作为社会物质财富的消费者而存在。•人口增长对发展的影响大量的研究成果及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人口对发展确有影响作用,而且在特定条件下人口的作用会更为突出。3、适度人口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意义适度人口的概念是建立在人口容量概念的基础上的,前者是后者的主要组成部分。人口容量即人口承载是指地球及其各个部分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所可能容纳和扶养的最多人口数量。而适度人口是一个国家工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它实际上是一种理想人口数量。第2节人口分布与迁移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本章教学让学生了解人口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人口迁移及其机制.以正确理解现代人口分布及迁移的现象。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人口迁移的类型及其机制;难点是影响人口分布的社会因素分析和人口迁移的环境刺激因素。知识要点:(1)人口密度,世界和中国人口分布的一般规律.(2)世界和中国历史时期的主要人口迁移(3)人口迁移机制。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法课的类型:理论综合课教学内容与过程一、人口分布及密度1.人口分布:是指一定的时间内人口在一定地区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它是指人口过程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2.人口密度: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反映一定地区的人口密集程度,是衡量人口分布的主要指标。测量方法:人口算术密度(粗密度,人每平方千米)人口土地密度:居住面积,耕地面积、农用地面积等。人口资源密度:人口经济密度.:GPD、收入商品零售额等.比较密度:单位面积农用土地上的平均人口数。生理密度或供养密度:可耕地人口密度二、世界人口分布特征及一般规律1.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1).全世界90%的人口居住在仅占陆地总面积10%的土地上;88.5%的人集中在北半球20度到60度北纬区域;一半的人集中在从海岸线到内陆约200千米的区域内;80%的人集中在500米以下的低地和平原(2)世界人口在名大洲分布极不平衡:亚洲:人口占世界比重60.49%,面积占全球陆地面积比重29.4%亚欧两洲:73.21%,36.2%南极洲:无定居人口(3)世界人口分布表现出明显的中低纬度指向,近海岸的指向,平原指向2.人类大陆图:邦奇人类密集区称为人类大陆:东南亚、东亚、南亚、欧洲、北美洲东部这些地区是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三、中国人口分布—人口密度大,但分布不均匀1.东南半壁人口高度密集。西北半壁人口分布极为稀疏,人口地理分界线:黑河到腾冲一线2.人口明显集中于沿海,越往内地人口越稀疏3.人口的低地指向性,即人口垂性,即人口垂直方向上的不平衡,500米以下的丘陵和平原集中在全国人口的79.7%,大于2000米高原、高山为2.1%四、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一)、自然因素:1.气候:通过气温和雨量来实现、气候较为适宜的中低纬度地区:人口密集(20度到60度北纬)2.地形:平原:人口稠密区;山区、高原:人口较为稀疏区3.土壤:冲积土,黑钙土,棕色森林土适用于农业生产,人口稠密盐碱土,沼泽土,灰化土,红壤对农业生产有局限,人口分布受局限4.水体:海岸地区比内陆腹地人口密度高5.矿产资源(二)社会经济因素:1.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2.经济发展水平3.经济活动方式4.交通运输条件(三)历史因素和政治因素1.历史因素:开发较早的地区人口较稠密,开发较晚地区人口较稀疏2.政治因素此外,文化因素,风俗习惯,科技发展等因素也影响人口分布五、对我国人口分布不平衡的评价及解决途径1、人口分布不平衡,对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带来一系列问题:东部,劳动加多,资金相对不足,技术力量雄厚,而资源不足;西部,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但生态脆弱,劳动力资源相对不足。2、解决途径(1)合理布局生产力,加速西部大开发(2)有计划地向西部迁移一部分人口。六、人口迁移的概述(一)概念1.一般是指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2.广泛的人口移动:是指人口在一理空间上的位置变动。包括人口流动:为经济,娱乐等目的而暂时的离开居住地的人口位置变动;人口迁移:以寻求新居住地为目的的非暂时性人口移动3.人口迁移常用迁入率、迁出率、净迁移等指标来衡量(二)重要性1.人口移动研究的重要性(1)发达区域之人口消长的主要方式是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所造成的(2)发展中国家人口迅速城镇化,都市化产生了重大的社会经济问题亟待研究解决(3)发达国家逆城市化趋势明显出现市中心空洞化现象(4)许多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源开发不足,制约了社会经济发展2.人口自由流动不仅能增加劳动者的收,而且有利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三)人口移动的历史回顾1.人类早期及原始社会;人口移动断续进行,介规模不大2.近现代:人口移动的规模迅速扩大,逐步奠定了当今人口分布的基本格局主要人口迁移流向有:从欧洲人到新大陆;从非洲到美洲;从印度到东非,东南亚;从中国人到东南亚,北美洲;从日本人到美国,拉丁美洲七、人口迁移的形式(一)空间形式:1.国际人口迁移:人口跨越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1)分为:永久性迁移:移民由一国迁入另一国后,改变自己的国籍或成为侨民;非永久性迁移:移民暂定居于移入国,一段时间之后将返回移出国,如劳务输出及国际难民(2)特点A世界性国际人口迁移高潮已近尾声B外籍工人(劳务输出)成为主要形式C国际难民数量增多。持续时间长D发展中国家智力外流E人口迁移流向表现为:从穷国到富国;从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到欧美国家具体为:欧洲:人口净迁出区是人口净迁入区拉美:人口净入区为人口净迁出区北美、大洋洲:最大的移民迁入地区2.国内人口迁移: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的移民现象其形式为:地区间迁移:如美国四次人口迁移,中国人口迁移城乡间迁移:乡村到城市,从城市到郊区。3.人口迁移的主要空间取向(1)英国人口统计学家E、G、(拉文斯坦)的7条迁移法则A.大部分的移民只是短距离的迁移。长距离的移民一般的倾向于迁移到大的工商业中心,大都市的人口增长主要是人口迁移的结果B.乡村人口向城市或其它地区的迁移具有阶段性,是逐步升级的C.两地间的净迁移量在总迁移量中所占比重不大D.乡村居民比城镇居民更富有迁移性E.短距离的迁移以女性居多,在较富冒险性且距离遥远的迁移中男性居多F.大部分移民是年轻人G.迁移的主要方向是从农业地区迁移至工商业中心,迁移的动机以经济为主(2)斯托福的“干预机会”理论:迁移一定距离的移民数,与目的地的机会数量成正比,与沿途的“干预机会”成反(3)E.S.Lee指出:国内迁移与地理区域之间的差异以及国内人们自身的差异有关,A.特定的地区内的迁移规模因包括该地区的多样性程度而不同;B.迁移规模因人口密度而变化;C.迁移规模与克服干预障碍的难度有关;D.迁移规模因经济波动而变化;E.除非严格阻止,否则随着时间的推移,迁移的规模和速度趋于上升;F.迁移的规模的速度随一国或一地的进步程度而变化。(二)、人口迁移的时间形式1.居住历史分析:对个人随时间变化的迁移行为的研究,包括生活史、迁移类型、迁移者和逗留者、居住的持续时间;2.随机方法:关注在特定的随机概率框架内,整个区域内的迁移流随时间的变化。八、人口迁移的机制迁移的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因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刺激因素;一类是个人动机变化产生的;主要有:1.经济方面:即寻找可以改善物质生活条件的“机会”;挣更多的钱2.政治因素:如驱逐出境,流亡国外3.国际战争或国内战争4.社会秩序的变革和文化因素]5.生态环境的变化此外,接受良好的教育方式,逃避种簇歧视,结婚或离婚,退休,避寒,避暑,疗养等都可能成为国内迁移的因素九、人口迁移评价1、有利于各族人民在文化和经济上交流,在此基础上有利于形成统一的世界民族。2、促进地区经济发展。3、有里于人种基因交流,为新的民族形成提供可能4、地区劳动力平衡,例如:可以湘军,川军南下,补充劳动力不足十、我国历史上的移民1、东晋,南北朝,唐代,宋元时期,中原人口大举南迁。2、近代华北人口向东北(闯关东),向西北(走西口)。3、东南地区的破产农民向东南移民。4、建国以来我国的人口迁移:(1)地区间:<1>从东南沿海原有工业城市,抽掉工人,技术人员职员支援内地建设。(2)复员军人和知青到黑,吉,内蒙,滇第3节人种一、人种的划分种族是指在自然体质特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如肤色、眼色、发色、发型、身长、面型、鼻型、血型等)的人群,也称人种。1、划分种族的标志划分种族的标志很多,包括肤色、眼色、发色、头形、鼻形、面部轮郭、身高等人体表面的一些性状,近年来又增加了血型、指纹弓等一些生理特征。2、世界种族划分最初的人种划分是以肤色为主。从生物学观点出发,根据肤色将人种分为三类:黄种、白种和黑种。也有人主张将澳大利亚作为棕种分出,共分四类。.白色种族群。.黄色种族群。.黑色种族群。.棕色种族群。3、地理人种一些学者考虑到人种的混合,把地理条件对体质、血型系统、免疫系统和遗传基因上都具有一定共性的人群,称地理人种。在地理人种以下又分地域人种和小人种。地域人种是人种的基本进化单位。世界地理人种分成以下几类•亚洲地理人种•欧洲地理人种•非洲地理人种•美洲印第安地理人种•印度地理人种•澳大利亚地理人种其余的三个地理人种为美拉尼西北地理人种、密克罗尼西亚地理人种和波利尼西亚地理人种。地域人种,人种的基本进化单位,在同一地理人种内存在着地域上的差异。小人种,地域人种下的单位,是由社会习俗、内部婚配长期形成的人群。二、人种与地理环境1、人种的起源与地理环境各种族自然形态的形成与环境有密切的联系,既受环境条件制约又在环境长期影响下表现出自己的适应性。肤色是人类形态最一般的特征,它的变化和地理环境有关。气候对人体结构的影响,一般地说,生长于寒冷气候区的人比徨长于炎热气候区的人其身体较肥大,而后者的身体趋向于细长。地理环境对人的鼻子、眼形和头发组织等身体特征亦有影响。2、人种演变与地理环境环境对各种族的身体特征影响是巨大的,而各种族具有的特殊身体特征(黑皮肤、长四肢等)亦是适应特殊环境的结果。除此之外,社会环境对其些种族特征发展也起一定的推动作用。三、种族主义与种族冲突1、种族主义种族生物学外部特征种族主义者以人在自然形态方面的外在表现的差异来解释世界种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并认为白种人是高等种类,有权统治其它种族。种族主义:是一种以种差异决定人类社会历史和文化发展的反科学理论。种族歧视:是指压迫种族的统治阶级敌视、迫害和不平等地对待种族的行为。种族压迫: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其他种族实行掠夺和奴役的行为。2、种族歧视与种族冲突•欧洲人贩卖黑人•欧洲殖民者屠杀印第安人•德国屠杀犹太人•南非种族隔离•美国种族歧视第4节民族一、民族的形成与特征民族是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群共同体,是一种文化现象。1、民族的形成一般认为民族的形成经历了氏族、部落(族)和民族三个发展阶段。民族是比氏族、部族(落)更高级的人群共同体。民族的出现是氏族部落制度瓦解的结果。2、民族的特征•共同语言。•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二、世界民族的分布1、世界主要民族及其分布汉族、印度斯坦人、美利坚人、孟加拉人、俄罗斯人、巴西人、日本人、德意志人、比哈尔人、旁遮普人、墨西哥人、爪哇人、意大利族、朝鲜族。2、中国的主要民族分布我国民族的分布呈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分布的主要特点。汉族分布遍及全国,但汉族人口大部分分布在东部地区;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地区甚广,占全国国土面积的50%~60%,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三民族的迁移与集聚民族自形成时就发生着不断的迁移和集聚。1、印第安人由亚洲向美洲的迁移2、非洲黑人的被迫迁移3、西班牙人和葡萄芽人向拉丁美洲迁移4、英国人和法国人在北美洲的集聚5、美国城乡中的其它民族聚居区四民族的变化与整合任何一个民族,很少能够完全与外界处于长期孤立的状态,而都要与其它民族的文化相接触,并受其影响,发生变化,形成新的整合。1、北美印第安人的文化变化2、西班牙人在垃丁美洲与印第安人的整合3、欧洲多个民族在美国的整合第5节民俗一、民间文化与流行文化1、民俗的概念民间文化又称民俗,
本文档为【人文地理学教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9.0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机构认证用户
峰海资料库
希望这份文档帮到您
格式:doc
大小:318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高中其他
上传时间:2021-01-05
浏览量: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