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09九《清净道论》(Visuddhi-magga)

09九《清净道论》(Visuddhi-magga)

举报
开通vip

09九《清净道论》(Visuddhi-magga)九、《清净道论》(Visuddhi-magga) [347] 《清净道论》系于西纪五世纪顷,由大注释家佛音(Buddhaghosa)所作,而他并非以独创著作《清净道论》。如在有部当世亲要著作《俱舍论》时,以他以前存在的法胜之《阿毘昙心论》及法救之《杂阿毘昙心论》作为底本,将此改造整理而成《俱舍论》,佛音也是将存在于他以前的《解脱道论》(vimutti-magga)作为底本加以改造增补而制造了《清净道论》。所谓成为底本的《解脱道论》系较佛音前约二~三百年的人名为优波底沙(Upatissa)所作的,现在传于中国的汉译...

09九《清净道论》(Visuddhi-magga)
九、《清净道论》(Visuddhi-magga) [347] 《清净道论》系于西纪五世纪顷,由大注释家佛音(Buddhaghosa)所作,而他并非以独创著作《清净道论》。如在有部当世亲要著作《俱舍论》时,以他以前存在的法胜之《阿毘昙心论》及法救之《杂阿毘昙心论》作为底本,将此改造整理而成《俱舍论》,佛音也是将存在于他以前的《解脱道论》(vimutti-magga)作为底本加以改造增补而制造了《清净道论》。所谓成为底本的《解脱道论》系较佛音前约二~三百年的人名为优波底沙(Upatissa)所作的,现在传于中国的汉译《解脱道论》虽成为优波底沙造,可能受到原著作以后多少的变化。 南传上座部系统的传于汉译的只有律藏的注释《善见律毘婆沙》(Samantapāsādika)与《解脱道论》二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解脱道论》属于巴利系统并且与《清净道论》有密切关系之事,已经由长井真琴博士所指示论证(1),其后于舄龙祥博士于日译《解脱道论》之际,与《清净道论》作了详细的比较(2)。此二论的组织及内容等大体上一致,正因为《清净道论》是新作,所以从诸注释书增补了许多比《解脱道论》较新的,关于心理论极其详细。汉译《解脱道论》虽是南传上座部的,但似乎多少受到他部派的影响,不能说是纯粹南传上座部说。所以现在于此只要就《清净道论》的概要提示。 本论全篇由二十三品所成,系依戒、定、慧三学的顺序说述。[348] 即戒二品、定十一品、慧十品。论之前后有因缘等说(nidānādikathā)与结语(nigamana)。所谓二十三品即如次。 1. 戒品(Sīla-niddesa) 2. 头陀品(Dhutavga-niddesa) (以上、戒) 3. 业处受持品(Kammaṭṭhānagahaṇa-niddesa) 4. 地遍品(Paṭhavīkasiṇa-niddesa) 5. 余遍品(Sesakasiṇa-niddesa) 6. 不净业处品(Asubhakammaṭṭhāna-niddesa) 7. 六随念品(Cha-anussati-niddesa) 8. 随念业处品(Anussati-kammaṭṭhāna-niddesa) 9. 梵住品(Brahmavihāra-niddesa) 10. 无色品(Āruppa-niddesa) 11. 定品(Samādhi-niddesa) 12. 神变品(Iddhividhā-niddesa) 13. 神通品(Abhiññā-niddesa) (以上、定) 14. 蕴品(Khandha-niddesa) 15. 处‧界品(Āyatana-dhātu-niddesa) 16. 根‧谛品(Indriya-sacca-niddesa) [349] 17. 慧地品(Paññābhūmi-niddesa) 18. 见清净品(Diṭṭhi-visuddhi-niddesa) 19. 度疑清净品(Kankhāvitaraṇa-visuddhi-niddesa) 20. 道非道智见清净品(Maggāmaggañāṇadassana-visuddhinid-desa) 21. 行道智见清净品(Paṭipadāñāṇadassana-visuddhi-niddesa) 22. 智见清净品(Ñāṇadassana-visuddhi-niddesa) 23. 修慧功德品(Paññābhāvanānisamsa-niddesa) (以上、慧) 论初的因缘等说对本论制作的因缘等作一番说明。可作为论的要点的偈  住戒有慧人,修习心与慧, 有勤智比丘,彼当解此结(3)。 置于最初。据传说,当佛音初渡斯里蓝卡请求准许将辛哈拉语迻译为巴利语时,巴利佛教的本山大寺(Mahā-vihāra)的比丘们为了测试他的力量,给与上述一偈令他解释。因此佛音研究三藏及注释书,广释此一偈而制作《清净道论》。于偈之后说明叙述造论因缘的数偈,于其前后解释序偈的每一语。最后将戒、定、慧三学从种种方面作分别。即由三学,由三时善之教,由三明等之所依,由离二边中道,由恶趣等的超出,由三种烦恼断,由三种对治,由三种杂染的清净,由三圣之因等分别戒、定、慧三学。以下进入本文。   第一 戒品 [350] 质问关于戒当论的七种事项,其次顺次解答说明。 所谓七种质问是:(1)什么是戒?(2)什么是戒的意义?(3)什么是戒的相(lakkhaṇa特征)、味(rasa作用)、现起(paccupaṭṭhāna现状)、足处(padaṭṭhāna直接因)?(4)什么是戒的功德?(5)戒有几种?(6)什么是戒的杂染?(7)什么是戒的清净(vodāna)? 解答中有关于戒的种类占大部分。其中言及: 二种戒(七种)(1)性戒与制戒、(2)正行戒与初梵行戒、(3)离(不善业)戒与不离戒、(4)依(爱‧见)戒与不依戒、(5)时分戒与尽寿戒、(6)有边戒与无边戒、(7)世间戒与出世间戒。 三种戒(五种)(1)下戒、中戒、上戒、(2)我增上戒(atta-adhipateyya sīla依身戒)、世增上戒、法增上戒、(3)取着戒(parāmaṭṭha-sīla触戒)、不取着戒、止息戒(paṭipassaddhi-sīla猗戒)、(4)清净戒、不清净戒、有疑戒、(5)学戒、无学戒、非学非无学戒。 四种戒(四种)(1)退分戒、住分戒、胜分戒、达分(决择分)戒、(2)比丘戒、比丘尼戒、不具足戒、在家戒、(3)性(自然)戒、行戒、法性戒、宿因戒、(4)别解脱律仪戒、根律仪戒、活命遍净戒、资具依止戒(4) (paccaya-sannissita-sīla)。 五种戒(二种)(1)有边清净戒、无边清净戒、遍满清净戒、不取着清净戒、止息清净戒、(2)断戒、离戒、思戒、律仪戒、不犯戒。 上述中,别解脱律仪戒等四种戒最重要,对此说明占有本品之大半。戒的杂染有由于名闻利养及七种淫相应之学处的坏、断、斑、杂四种,除去这些杂染就是戒的清净。然后说要得戒清净,[351]要具有:对于戒的败损见到过患、对于戒的成就见到功德之二行相。   第二 头陀品 要得到戒的清净非具有少欲、知足等之德不可。要成就少欲、知足等当受持头陀行。头陀有十三种,本品有说明关于此十三头陀。最初说明各头陀的字义,之后就各头陀以(1)受持(samādāna)、(2)方法、规定(vidhāna)、(3)种类(pabheda)、(4)破坏(bheda)、(5)功德(ānisaṁsa)五项加以说明。十三头陀的名目及字义如次。 (1) 粪扫衣(paṁsukūlika) 谓粪扫是舍于道路、冢间、尘堆等的垢布之义,就是披着以此等世人不用之布做的衣,又汉译为「着弊衲衣」等。 (2) 但三衣(tecīvarika) 谓只许具有僧伽梨衣、外衣、内衣之三衣,不可拥有上述三衣以外之衣。 (3) 常乞食(piṇḍapātika) 食行乞所得团食(pinda)集于的。不摄取其以外的食物。 (4) 次第乞食(sapadānacārika) 行乞时顺次往每一家,不可越过给与粗食或全不给与之家而只行乞给美食之家。 (5) 一坐食(ekāsanika) 一日一坐而吃一回食物。 (6) 一食(pattapiṇḍika) 一日摄取一之食,不多摄。 (7) 时后不食(khalupacchābhattika) 食事必在中午以前摄取一回,午后不食任何物。又译为正中食。 (8) 阿练若住(āraññika) 住寂静处。又译为无事处坐。[352] (9) 树下住(rukkhamūlika) 树下住,又不住有屋顶之下。 (10) 露地住(abbhokāsika) 避开树下露地住。 (11) 冢间住(sosanika) 墓地住。 (12) 随得敷具(yathāsanthatika) 就最初所指示敷座,不得抱不平而变更。又译为随处坐、遇得处等。 (13) 常坐不卧(nesajjika) 睡时不横卧而常坐。   关于头陀各论完了之后,最后论述有关于头陀的(1)善、不善、无记之分别、(2)头陀之语义等,头陀法、适合于头陀之人等、(3)头陀之总与别,作为十三头陀的总论。于总论从诸方面将十三头陀分类,于各说列举出家五众及在家信者应保持的头陀之数目。 第三 业处受持品 在以下诸品说明有关禅定故,首先从八方面质问定,然后对此顺次解答。所谓八问是:(1)什么是定?(2)什么是定的语义?(3)什么是定的相、味、现起、足处?(4)定有几种?(5)什么是定的杂染?(6)什么是定的清净?(7)如何修习定?(8)什么是修定的功德? 其中,定的种类是: 二种定(四种)(1)近分定(upacāra-samādhi)与安止定(5) ( appanā-samādhi),(2)世间定与出世间定,(3)有喜定与无喜定,(4)乐俱定与舍俱定 三种定(四种)(1)下定、中定、上定,(2)有寻有伺定、无寻唯伺定、无寻无伺定,(3)喜俱定、乐俱定、舍俱定,(4)小定、大定、无量定 [353] 四种定(六种)(1)苦迟通行定、苦速通行定、乐迟通行定、乐速通行定,(2)小定小缘、小定无量缘、无量定小缘、无量定无量缘,(3)初禅定乃至第四禅定,(4)退分定、住分定、胜分定、达分定,(5)欲界定、色界定、无色界定、不系定(出世间定),(6)欲增上定、精进增上定、心增上定、观增上定 五种定(一种)初禅乃至第五禅 关于「定的修习」之说,从本品以下至定品之九品论述,最后的「修定的功德」于神变品、神通品二品记述。「定的修习」首先从世间定开始到出世间定,并说世间定的修习如下:   首先住立于戒清净,断除十种障碍,亲近授与业处的善知识,于四十业处中选择适应自己性格之业处,舍离不适应于修定的寺院,住于适应的寺院断除小障碍,当不舍一切修习之规定而修习。   上记中谓「十种障碍(paḷibodha)即:(1)住所(āvāsa)、此系唯有对于住所具有期待执著者为障碍。(2)家(kula)、指出生之家、亲戚、行供养之家。(3)利得(lābha)、由衣服、卧具、饮食、医药之利得而有的障碍。(4)众(gaṇa)、居于众比丘中是障碍。(5)业(kamma)、修理普请等之作业。(6)路(addhāna)、旅行。(7)近亲(ñāti)、师资(师与弟子)、同门、父母、兄弟等。(8)疾病(ābāda)。(9)书籍(gantha)、学问之研究。(10)神变(iddhi)、此场合系指凡夫之神变。 也有详述「亲近善知识」。其次说「性格」(cariyā)有:贪行(rāga-cariyā)、瞋行(dosa-cariyā)、痴行(mohacariyā)、信行(saddhā-cariyā)、觉行(buddhi-cariyā)、寻行(vitakka-cariyā)之六种。此等六种人对如何行住坐卧、所作、食物的嗜好、见闻等有什么态度,会生起什么烦恼、心作用等加以详述,[354] 并说明适合于各种性格的住所、坐卧、衣服、道具、身的外围、、行乞的村落、食物、威仪、作为所缘(对象)的遍业处(kasiṇa-kammaṭṭhāna)的色及形状等,以及日常生活的一切。 其次就「四十业处」从十方面考察。即如次。 (1) 举说四十业处名称 十遍(dasa-kasiṇa) (1)地遍(paṭhavī-k.)、(2)水遍(āpo-k.)、(3)火遍(tejo-k.)、(4)风遍(vāyo-k.)、(5)青遍(nīla-k.)、(6)黄遍(pīta-k.)、(7)赤遍(lohita-k.)、(8)白遍(odāta-k.)、(9)光明遍(āloka-k.)、(10)虚空遍(paricchinnākāsa-k.) 十不净(dasa-asubhā) (1)膨胀(uddhumātaka)、(2)青瘀(vinīlaka)、(3)脓烂(vipubbaka)、(4)断坏(vicchindaka)、(5)食残(vikkhāyitaka)、(6)散乱(vikkhittaka)、(7)斩斫离散(hata-vikkhittaka)、(8)血涂(lohitaka)、(9)虫臭(puḷuvaka)、(10)骸骨(aṭṭhika) 十随念(dasa-anussatiyo) (1)佛随念(buddhānussati)、(2)法随念(dhammānussati)、(3)僧随念(savghānussati)、(4)戒随念(sīlānussati)、(5)舍随念(cāgānussati)、(6)天随念(devatānussati)、(7)死随念(maraṇānussati)、(8)身至念(kāyagatāsati观身)、(9)安般念(ānāpānasati数息观)、(10)止息随念(upasamānussati观寂) 四梵住(cattāro brahma-vihārā四无量心) (1)慈(mettā)、(2)悲(karuṇā)、(3)喜(mudita)、(4)舍(upekkhā) 四无色(cattāro āruppā) (1)空无边处(ākāsānañcāyatana)、(2)识无边处(viññāṇañcāyatana)、(3)无所有处(ākiñcaññāya-tana)、(4)非想非非想处(nevasaññānāsaññāyatana) 食厌想(āhāre paṭikūla-saññā) 界差别(catudhātu vavatthāna将身体区别地、水、火、风四界的观法) [355] (2) 四十业处与近分定(upacāra-samādhi)、安止定(appanā-samādhi)的关系。 (3) 业处与诸禅的相摄。 (4) 业处与超越定(禅支的超越与所缘的超越)。 (5) 业处与增不增(可否一边修一业处,一边增修其它业处的问题) (6) 业处的所缘(观法的对象)。 (7) 业处的界地。 (8) 依见闻觉知的业处之取受。 (9) 业处对什么成为缘(paccaya)。 (10) 业处与六种性格的适不适。适合于六种性格的业处提示如次。    贪行者──十不净观、身至念 瞋行者──四梵住、四色遍 痴行者‧寻行者──安般念 信行者──最初的六随念 觉行者──死随念、止息随念、界差别、食厌想 一切人──六遍(地、水、火、风、光明、虚空遍)、四无色定   又上记诸项中认为较重要的组合表示如次。[356]   界地 欲界 八随念、食厌想、界差别 近行定 初禅 身至念、 十不净观 安止定 初‧二‧三禅 慈、悲、 喜梵住 诸四禅 安般念、 十遍处 第四禅   舍梵住 四无色   四无色定 第四 地遍品 关于地遍处的修习,于前品末有记述。(1)遍(kasiṇa)的四过失、(2)遍的作法、(3)于所作的修习方法、(4)二种相、(5)二种定、(6)七种适不适、(7)安止定的十种善巧、(8)精进的平等性(无过与不足的精进)、(9)安止定的方法等九行相当知而随此修习。 首先诸业处的一般条件是跟善知识选择适合自己性格的业处之后,「当舍去不适当之寺而住于适当之寺(6)」。 所谓不适当之寺:(1)大寺、人多骚动,(2)新寺、因有工人不寂静,(3)古寺、因修缮等不安静,(4)路傍的寺,(5)岩泉付近之地,(6)菜园附近,(7)花园附近,(8)果树园附近,(9)礼拜归依者集会的场所、(10)都市附近,(11)林树边、采薪砍木材者扰乱处,(12)田圃附近,(13)诸种人所在之地,(14)水陆交易地,(15)边境之地,(16)国境,(17)非人等出没之处等,(18)得不到善知识之处。 舍去以上十八种不适当之住所而选择 [357] (1)离聚落不远不近之处,(2)昼无喧闹夜声音少之处,(3)无虻、蚊、风、热、蛇、蝎等之处,(4)容易得到必需品之处,(5)有善知识之处等五种适当的住所。 其次谓「断除小障碍」是:剪发、毛、爪,把衣服适当地修缮、裁缝、染色,煮沸垢,净化座席等。 其次谓「不舍一切修习之规定而修习」即依本节最初说的九行相。据此,于地遍处之修习未有经验者,首先 (1) 当舍去禅定观想之对象的地遍之四过失而作遍(kasina圆板)。地遍之四过失为:以成青、黄、赤、白色之土作的遍。 (2) 地遍的作法。于寺边隐蔽的山腹或草庵中,用赤褐色的土作可动的或安置不动的。前者结四支棒以布等张贴成圆形,上面涂以土。后者于山腹等以土作一突出的圆形,于其周围以蔓草围绕。 (3) 地遍的修习法。对着遍保持适当距离而坐,眼半开观遍,修习取其相于心眼。能够自由生起像相,则可离去其处依乐坐而修习。 (4) 由于修习观察,最初的影像即取相(uggaha-nimitta)渐渐洗练而成似相(paṭibhāga-nimitta)。 (5) 观相时生起二种定。最初得近分定(upacara-samādhi)后得安止定(appanā-samādhi根本定)。前者断除盖障,后者生起禅支。 (6) 又不能得安止定者有应遣除的七种不适当。即:住所、环境、言语、交际之人、食物、季节、四威仪(行、住、坐、卧)等,不适合当除去而求适当的。 (7) 如此调整之后还不能达到安止定者有必要具备安止定的十种的善巧(熟练)。 [358] 即:(i)清洁身内外。(ii)使信等五根平等。(iii)对相熟练。(iv)适宜地策励心。对于此有修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之三,其场合有种种修习法。(v)适宜地制止心、为此修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于各各场合有种种修法。(vi)适宜地使心喜悦。(vii)适宜地令心舍平等。(viii)避开不等持(asamāhita)的人。(ix)亲近等持者(samāhitapuggala)。(x)怀对于安止定的信解(adhimutti)。 (8) 尚不能得安止定时,行者对修习不可绝望,继续无过与不及的平等的精进,则终于可能得到安止定。 (9) 生起安止定的心之过程有如次二种。心以地遍之相为所缘,从有分识(7) (bhavaṅga)即下意识至意门转向(manodvārāvajjana)心,于所缘生起四或五速行(javana)心。(一)四速行心生起于速通行者,是依近分(upacāra)→随顺(8) (anuloma)→种姓(9) (gotrabhū)→安止(appanū)之顺序。(二)五速行心生起于迟通行者,是依遍作(parikamma准备)→近分→随顺→种姓→安止的顺序。此中最后的安止定属于色界,其它属于欲界。安止定具禅支而成为四禅定、五禅定。 然后详述四禅定或五禅定。就四禅定而言,初禅定有寻、伺、喜、乐、心一境性的五禅支,这些能对治五烦恼(五盖)。喜有小喜等五种,更于初禅具有初中后三种善,修行清净等之十相,由初禅得五种力(vasī)。第二禅有喜、乐、心一境性三支,具有三种善、十相。第三禅有乐、心一境性二支,具三种善、十相。又于第三禅得舍,说六分舍等之十种舍。第四禅有舍、心一境性二支,具有三种善、十相。 就五禅定而言,如《法集论》所说,将四禅定说的初禅与第二禅之中间的无寻唯伺定别立为一禅(第二禅),因此四禅定说的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在五禅定说成为第三禅、第四禅、第五禅。[359]   第五 余遍品 如于地遍其它九遍也一样,只是于最初观取的各遍之相不同而已,所以在此略说关于不同之点。九遍业处,如名所示系观水、火、风、青色、黄色、赤色、白色、光明、虚空而起的。 于最后论述由各遍所得神变,并说明具有业障、烦恼障、异熟障(无因、二因等)者,不信(三宝)者,不欲(求圣道)者、恶慧者之六种人不能得到遍。   第六 不净业处品 略说观死尸坏烂去的状态的十不净各项,于其次记述行法。如于地遍处所说,于最初就实际的所缘作观察,得到观念上的不净相之后,可以于随处修行不净观。对于死尸的观察与以其色泽、特征、形相、部分、场所、区分、连结等等。十不净的字义说明如次。 (1) 膨胀(uddhumātaka) 死尸正在膨胀的。 (2) 青瘀(vinīlaka) 死尸的肉多部分是赤黑,溜脓部分白色,大部分成为青色的。 (3) 脓烂(vipubbaka) 死尸烂坏流出脓血的。 (4) 断坏(vicchiddaka) 死尸于中部断坏二分的。 (5) 食残(vikkhāyitaka) 死尸的到处被犬或野干吃得七零八落的。 (6) 散乱(vikkhittaka) 死尸的手、脚、头从胴体离散的。 (7) 斩斫离散(hatavikkhittaka) 被刀剑斩斫而死尸散乱的。 (8) 血涂(lohitaka) 从死尸的各处渗出血。[360] (9) 虫臭(puḷuvaka) 死尸充满细虫。 (10) 骸骨(aṭṭhika) 无皮肉唯有骸骨连锁。   第七 六随念品 列举十随念之名与字义。即:(1)关于佛而起的随念是佛随念(buddhānussati)。同样地(2)关于法(dhamma)、(3)关于僧(saṅgha)、(4)关于戒(sīla)、(5)关于舍(cāga施)、(6)关于天(devatā诸神)、(7)关于死(maraṇa)而起的随念是法随念乃至死随念。(8)对于具有发等部分的色身(肉体的三十二身分)的念称为身至念(kāyagatā-sati观身)。(9)关于安般(出入息)而起的随念称为安般念(ānāpānasati数息观)。(10)关于一切苦的止息(寂止‧涅盘)所起的随念是止息随念。 其次有关于六随念的细说。 (1) 于佛随念说明佛的十号。即对(i)阿罗汉(应供)(ii)等正觉者(正遍知)、(iii)明行具足、(iv)善逝、(v)世间解(此有说明种种世界)、(vi)无上士、(vii)调御丈夫、(viii)天人师、(ix)佛、(x)世尊的一一加以说明。此中若加上如来为十号的场合,将无上士与调御丈夫合为一成为无上士调御丈夫。 (2) 于关于法随念之处,举出经典之语并加以解释如次。   法被世尊善说、善见,此是超时的,可以请(众人)来看的(适应于一切的),可以导入的,应由智者各自了知的。   (3) 有关于僧伽,引用经典之句加以解释。[361] 关于(4)戒、(5)舍、(6)关于天也是同样。最后引用经文总说六随念。   第八 随念业处品 顺释除去前品已说六随念之外的四随念。 (1) 死随念。在此说死有正断死(由于正断轮回之苦而死)、剎那死、世俗死、时死(福尽死)、非时死(非业死)五种,死随念唯行于五种死中之二死(时死、非时死)。或观死时以如次八方面来观。  (i) 观死之速至如杀戮之突然现起。 (ii) 以荣枯盛衰之无常观死。 (iii) 有名声有福有力有神变有慧的人,又独觉、佛也都不免死,如此将自己与彼等作比较而观死。 (iv)     观身体有无数的虫类栖息,并因彼等的猛威而致死。 (v) 观寿命的脆弱短暂。 (vi) 观死为难以判断生命的终了、病死、死时、死处、界趣都不一定。 (vii) 观生命之时分短暂难以依靠。 (viii) 就第一义而言,众生的生命之剎那甚短,只不过是于心一度转起的一念之间而已,当作如是观。 (2) 身至念。此系同于四念住中的身念住。于中部一○《大念住经》(10)说明有关身念住的十四观身之中,威仪、四正知、界作意三种属于慧,在冢间的九种死尸观已于不净观论述,安般念属于其次的业处故,于此只说十四观身中的厌逆作意(paṭikūla-manasikāra)。[362] 所谓厌逆作意是关于身体的诸部分即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贤脏、心脏、肝脏、肋膜、脾脏、肺脏、大肠、小肠、胃、大便、脑、胆汁、痰、脓、血、汗、肪、泪、膏、唾、洟、关节滑液、小便等三十二身分,将此等依其语、义、色泽、形状、方位、场所、区分等观察而生厌嫌。在此记述观身的取相七善巧、作意十善巧(观察的十种有效的方法)等,之后详细说明三十二身分(11),最后论述身至念的修习法。 (3) 安般念。此又释为数息观,系观出入息而修定的。在此将经中所说安般念之说次第解释。安般念有十六事(soḷasa-vatthūni十六特相)。观身四事、观受四事、观心四事、观法四事。将此表示如次。    (Ⅰ)观身(kāyānupassana) (1) 长(dīgha) 观出入息长。 (2) 短(rassa) 观出入息短。 (3) 觉一切身(sabbakāya paṭisamve-dī) 知觉出入息遍满全身。 (4) 息止身行(passambhayaṁ kāya-saṅkhāraṁ) 观身行(呼吸)的息止而出入息。  (Ⅱ)观受(vedanānupassanā) (5) 觉喜(pīti-paṭisamṁedī) 知觉喜而出入息。 (6) 觉乐(sukha-paṭisaṁvedī) 觉乐而出入息。 (7) 觉心行(cittasaṅkhāra-paṭisaṁve-dī) 觉心行(想与受)而出入息。 (8) 息止心行(passambhayaṁ citta- saṅkhāraṁ)观心行的息止而出入息。  (Ⅲ)观心 (cittānupassanā) (9) 觉心(citta-paṭisaṁvedī)觉知心而出入息。 (10)令心喜(abhippamodayam cittaṁ)令心欢喜而出入息 (11)令心摄(samādahaṁ cittaṁ)令心摄持而出入息。 (12)令心解脱(vimocayaṁ cittaṁ) 令心解脱而出入息。  (Ⅳ)观法 (dhammānupassanā) (13)随观无常(aniccānupassī)随观五蕴无常而出入息。[363] (14)随观离欲(virāgānupassī)观诸行离贪。 (15)随观灭(nirodhānupassī)观诸行灭。 (16)随观弃舍(paṭinissaggānupassī) 观舍断烦恼与跳入涅盘。 修习此等时,初步者应于师之座下得有关业处的受持、质疑乃至特相等五关系事项(pañca-sandhayo),然后关于安般念之作意有八种方法规定。所谓八种作意方法(manasikāra-vidhi)即: (i) 数(gaṇanā) 数出入息而作意,数法有种种。 (ii) 随(anubandhanā) 使念随出入息而作意。 (iii) 触(phusanā) 对鼻端、腹中、脐边等,出入息所触之处作意。 (iv) 止(ṭhapanā) 依安止定(appanā根本定)令心静止。 (v) 观(sallakkhaṇā) 以慧观。 (vi) 还(vivaṭṭanā) 向还灭之道。 (vii) 净(parisuddhi) 由道的清净果。 (viii) 此等之观察(tesaṁ paṭipassanā) 以上的观察。 略述由如此安般念的作意到达阿罗汉果。于最后论述由安般念的大果、大功德。 (4) 止息随念。随念称为止息一切苦的涅盘之德。将有关此之经文作随文解释。   第九 梵住品(四无量心)[364] (1) 慈梵住。开始修慈梵住首先当知人之差别。即作为转向慈的对象,有适当的人与不适当者。初学者应避开不爱的人、极亲爱的人、无关系的人、有怨恨的人等四种人而修习慈心,又异性与死人作为慈的对象是常时不适当。随着修习熟达则可将慈无量普及于前四种人。其次,慈无量有十一种功德。即: (i) 安眠 (ii) 安寤 (iii) 不见恶梦 (iv) 受人爱念 (v) 非人也爱念 (vi) 诸天守护 (vii) 火、毒、刀剑不能害 (viii) 速得禅定 (ix) 颜色和悦 (x) 不昏昧而命终 (xi) 即使不达胜法(得悟),也得生于梵天界。 对此随经文解说慈梵住的修法。 (2) 悲梵住。初学者不可对所爱的人开始修悲梵住。最初把悲心转向不幸的人,当次第普及于无关系的人、有怨恨的人。此亦如慈梵住有十一种功德。 (3) 喜梵住。[365] 初学者首先对极爱的人转向喜心,当次第转向所爱的人、无关系的人、有怨恨的人而修习,功德与前的场合相同。 (4) 舍梵住。舍梵住是起于第四禅的,所以在慈等之修习时得第三禅之后可以得到。舍梵住的初学者最初的对象以不爱不憎的人为适当,次第普及于所爱的人等。功德同于前。 以上四梵住各论完了,其次论述作为共通论的杂论(pakiṇṇaka-kathā)。在此述及于经称为四梵住在论称为四无量心的理由,又对四梵住的一一从相(特征)、味(作用)、现起(现状)、足处(直接因)下定义,并述由四梵住可对治的烦恼等。   第十 无色品 (1) 空无边处业处。要得到此,须由十遍中除虚空遍的其它九遍超越第四禅。超越一切色、声、香、味、触之有对想而观虚空的无边而可获得。心理上观察空无边处定,则如于前地遍品所述色界定的心理,在此也有四或五速行心,其中最后心是无色界定,前三心或四心是舍受相应的欲界定。 (2) 识无边处、(3)无所有处、(4)非想非非想处,有如前的场合的说明,在此省略。最后有杂论述及四无色定顺次超越所缘等。   第十一 定品 (1) 食厌观。食有1段食(kabaḷiṅkārāhāra)、2触食(phassāhāra)、3意思食(manosañcetanāhāra)、4识食(viññānāhāra)四种,于食厌观所可观的只有段食。即应对段食以十行相观其厌嫌。[366] 往行乞得食物之际的种种可厌之事,受用此时咀嚼,与唾液等混合,入胃腹中或不消化,或消化而吸收之后从身体诸处成为垢秽排泄出体外,这些经常浑身都是。而这些都是由食物而来故对食物生起甚深厌嫌,因此修食厌观。 (2) 界差别观。所谓界差别系知吾等之身体全部不过是地、水、火、风四大,此外无我、有情等的观法。首先依经文以广略二样说明界差别观,其次论述其方法。(i)聪慧者只观坚相是地界、湿相是水界、暖相是火界、动相是风界就够。(ii)不聪慧者依次第以如次四种方法修习。 (a) 具体的简略地观察。身体的二十部分之坚相是地界,十二部分之湿相是水界,四部分之暖相是火界,六部分之动相是风界如此观察。 (b) 具体的详细地观察。将发、毛、爪等三十二身分各别观察,以四界分别。 (c) 抽象而简略地观察。 (d) 抽象而详细地观察。即如最初二种之场合分为广略,于具体的观察时作为地界者之中也有其它三界,观湿相是水界乃至动相是风界,同样地于其它三界中也是各以其它三相观察有其它三界。 又作意四界时有十三行相。以上业处完了。修定完了。 关于定,于修习之后应说修定(12)的功德。即修定有五种功德。(1)得现法乐住(diṭṭhadhamma-sukhāvihara)。(2)得观(vipassanā毘舍那)。(3)得神通(abhiññā)。(4)生于胜有(bhava-visesa殊胜的世界)。(5)得灭(nirodha)定(灭尽定)。   第十二 神变品 [367] 于修定的功德第三曾经举出神通,神通有五种。 (1) 神变(iddhi-vidhā) (2) 天耳界智(dibbasota-dhātu-ñāṇa) (3) 他心智(cetopariya-ñāṇa) (4) 宿住随念智(pubbenivāsānussati-ñāṇa) (5) 死生智(sattānaṁ cutūpapāte āṇaṁ) 在此品论述此五神通之第一的神变。 要得神变有十四种方法。即将前面的八遍与四禅、四无色定等八定的各个作顺与逆与顺逆与超越,八遍与八定的组合等,作反复再三再四地修习则可得。 其次神变有十种的(十种神变)。 (1) 决意神变(adhiṭṭhāna-iddhi) 由决意令身现百千。 (2) 化作变(vikubbana-iddhi) 变容貌变化成其它的。 (3) 意所成变(manomaya-iddhi) 由意从一身变成他身。 (4) 智遍满变(āṇavipphāra-iddhi) 从阿罗汉向断一切烦恼的场合智遍满的神变。 (5) 定遍满变(samādhivipphāra-iddhi) 四禅、四无色定所遍满的神变。 (6) 圣神变(ariya-iddhi) 得心自在的圣者的神变。 (7) 业异熟生变(kammavipākajā-iddhi) 业的异熟生起时的神变,如鸟等。 (8) 具福神变(puññavato-iddhi) 具福德者的神变,如转轮王的神变。 (9) 明所成神变(vijjāmaya-iddhi) 由咒术的神变。[368] (10) 由正加行完成的神变(tattha tattha samāpayoga-paccayā ijjhanaṭṭhena iddhi) 如由修习对治烦恼。 其次若言界地,则下三禅是准备的资粮地(sambhāra-bhūmi),第四禅是得神变的自性地(pakati-bhūmi)。其次论述欲、精进、心、观四神足、八句、十六根本(soḷasa-mūlāni)。十六根本系由神变可得,是对诸烦恼心不动摇的根本。最后详说有关决意神变等之十种神变。   第十三 神通品 在此品论述五神通中之后的四种神变。 (1) 天耳界智。闻天与人的远近声音。说明其修法。 (2) 他心智。知欲、色、无色界诸有情的心。知他心之有贪、无贪乃至已解脱、未解脱。 (3) 宿住随念智。随念而知有关有情之过去世一世乃至百生、千生、百劫、千劫。具有此能力者1外道、2自然的声闻、3大声闻、4第一声闻、5辟支佛、6佛,能力各有差异。关于过去劫的说明,在此论述世界发生的状态,或成、住、坏、空的四大阿僧祇劫,或水、火、风三大灾等。 (4) 有情死生智(又称为天眼智)。能以超常人的清净天眼见到有情死而再生时,随其业生为劣者、胜者、美者、丑者、善趣、恶趣等。所以此又名为天眼通(dibbacakkhu-abhiññā)。广释经文之后说明天眼的修习法。其中有天眼通的心理的说明。 杂论(pakiṇṇaka-kathā)。[369] 从最后的有情死生智别说未来分智(anāgataṁsa-ñāṇa)与如业行智(yathākammupaga-ñāṇa),此二加在五通智成为七智而进行杂论。即论述种种的七智之所缘等。所缘等有小、大、无量之三所缘,道缘、道因、道增上之三事,过去、未来、现在之三所缘,内、外、内外之三所缘,将此等十二种的有无就七智的一一论究。以上从第三品至第十三品共十一品定学完了。   第十四 蕴品 以下十品论说慧学。关于慧有如次六问。 (1) 慧是什么? (2) 慧的字义是什么? (3) 慧的特相、味、现起、足处是什么? (4) 慧的种类有多少? (5) 慧的修法如何? (6) 修慧的功德是什么? 此中(4)慧的种类是: 二种慧(五种)1世间慧‧出世间慧、2有漏慧‧无漏慧、3名差别慧‧色差别慧、4喜俱慧‧舍俱慧、5见地慧‧修地慧 三种慧(四种)1思所成慧‧闻所成慧‧修所成慧、2小所缘慧‧大所缘慧‧无量所缘慧、3入来善巧(āyakosalla)慧‧离去善巧(apāya-kosalla)慧(13)‧方便善巧慧、4内观(ajjhattābhinivesa)慧(14)‧外观慧‧内外观慧 四种慧(二种)1四谛智、2四无碍解 以下于九品说明有关于慧的修习。[370] 于慧的修习法说;戒清净(sīla-visuddhi)与心清净(citta-visuddhi)为「慧之根」(mūla),蕴、处、界、根、谛、缘起等为「慧之地」(bhūmi),见清净(diṭṭhi-visuddhi)、度疑清净(kaṅkhāvitaraṇa-visuddhi)、道非道智见清净(maggāmagga-ñāṇadassana-v.)行道智见清净(paṭipadā-ñāṇadassana-v.)、智见清净(ñāṇadassana-v.)五清净为「慧之身」(sarīra)。 首先得到「慧之根」之后,于「慧之地」非成就「慧之身」不可。「慧之根」的戒清净与心清净一直到此已说过,所以其次首先应知「慧之地」。因此以下四品是说「慧之地」,在此作为「慧之地」的参考,事先表示色、受、想、行、识五蕴中的色蕴。 (1) 色蕴(rūpakkhandha) 色法有根本的四大种(mahābhūta)与从四大种生起的二十四所造色(upādā-rūpa),将此表示如次。 四大种(4) 地界(paṭhavī-dhātu)、水界(āpo-dhātu)、火界(tejo-dhātu)、风界(vāyo-dhātu) 所造色(15) (24) 眼(cakkhu)、耳(sota)、鼻(ghāna)、舌(jivhā)、身(kāya)、色(rūpa)、声(sadda)、香(gandha)、味(rasa)、女根(itthindriya)、男根(pruisindriya)、命根(jīvitindriya)、心基(hadaya-vatthu心之所依色)、身表(kāya-viññatti)、语表(vacī-viññatti)、虚空界(ākāsa-dhātu)、色轻性(rūpassa lahutā)、色软性(rūpassa mudutā)、色适业性(rūpassa kammaññatā)、色积集(rūpassa upacaya)、色相续(rūpassa santati)、老性(rūpassa jaratā)、色无常性(rūpassa aniccatā)、段食(kabaḷiṅkāra āhāra) 此二十八种存于圣典(参照《法集论》色品),然而注释书再以力色(bala-rūpa)、发生色(sambhava-rūpa)、生色(jāti-rūpa)、病色(roga-rupa)四种作为异说而论述,但此系二十八种色的某些种的混合故被认为不必要别立。又有一部分的人说有眠色(middha-rūpa),但如此物不存在。其次对于色之种类分为一种色(6)、二种色(7)、三种色(5)、四种色(3)、五种色(1)然后加以分别。[371] (2) 识蕴(viññāṇakkhandha) 受、想、行三蕴在顺序上应较识蕴先来,而因为据于事先知了识蕴较易理解其它三蕴的理由,而先说明识蕴。识(viññāṇa)、心(citta)、意(mana)名虽别义同。识可分为善、不善、无记三种,或三界、出世间四种,再把这些组合成为八十九心。八十九心已经于《法集论》「心生起品」有说,而在此便进一步关于各心之作用等也有说及。然而在此,为了理解可能于后将说的十四的心作用先说。一切的心作用可以统摄于此十四之中。 十四心作用  (i) 结生(paṭisandhi)。指有情出生。结生的心为过去的业果所得,生后成为各有情有一定的到死为止的各有情的基础心。其次所说的有分心、死心在一有情也都是与结生心同一心。结生心是八十九心中的十九心。 (ii) 有分(16) (bhaṅavga)是指无意识时的下意识。此不可称为作用心,所有的作用心从有分识出而再入有分识。有分识与结生识同为十九种所属,各有情已决定。 (iii) 转向(17) (āvajjana)。此系因内外的刺激而将意识从下意识转向表面意识的心,转向心有令前五识生起的五门转向(pañcadvārāvajjana)与对第六意识的意门转向(manodvārā-vajjana)二种。此二种心属于非善、不善、异熟的唯作无记(kiriyāvyākata)心。 (iv) ~(viii) 由于眼识乃至身识的五官作用。由前述五门转向心换起此前五识作用。前五识不起觉知分别唯有见闻等。前五识是善异熟者与不善异熟者共有十种。二种身识有乐受与苦受作用,其它都是舍受。 (ix) 领受(sampaṭicchana)。此系续于前五识而起的,是感受五官作用所认知的所缘之快、不快的作用。相应于前五识的善、不善之异熟,而领受力也区别为善异熟与不善异熟二种。[372] (x) 推度(santīraṇa)。此系将领受心所感受的所缘判断分别。此作用相应于前者而由善、不善之异熟心运营。善异熟心有喜受相应与舍受相应二种,不善异熟心有舍受一种。 (xi) 确定(voṭṭhappana)。被推度的所缘来到此始被确定认识。至前之推度作用为止,只有喜、乐等之感受而不起智的作用。来到确定心也未生起明了的认识,若于此心作用息止而没于下意识时则只不过是「似乎看到什么」的程度而已。此作用同于前之意门转向心,由唯作无记心运作。 (xii) 速行(javana)。据说此若以现代语而言即是统觉作用(apperception)。前之作用所确定的所缘于速行作用认识明了确定,更加上作为善恶等之伦理性判断的意志作用,诸业、修道、禅定等一切重要的心作用都由速行心成办。前之五门转向的作用至确定作用的九种皆由前五识的五门作用(感觉的)之场合,而第六识的意门作用(知觉的)之场合则从意门转向心直接移至速行心。运营速行作用的心是三界的善、不善、有因唯作及出世间的诸心,是八十九心中的五十五心。此中,生起于五门作用的是欲界的二十九心,意门作用的速行是五十五心的一切。其次,转向作用乃至确定作用生起是除去转向心的二剎那,其它各一剎那。速行作用最长可达到七剎那。 (xiii) 彼所缘(tadārammaṇa)。完全的七剎那之速行作用生起而所缘是强大并且明了的场合,更起一或二剎那之彼所缘作用。所谓彼所缘作用是把由速行作用所认识所意思的一切所作保持并贮藏的,相当于瑜伽系的熏习作用。善恶的思成立为业,为了获得其异熟彼所缘作用必定非生起不可。此作用以欲界的十一种异熟心营运(18)。于完全的心作用而言,从有分识至彼所缘作用在五门作用需要十七剎那,在意门作用必要十二剎那。然后再没入有分识。不完全的作用之场合从中途沈潜于有分识。 (xiv) 死(cuti)。从出生至死如上述,[373] 从有分识至有分识如此五门作用及意门作用一直反复,最后由于福消寿尽等,以结生心及与有分心同一之心生起死。死之后更有相应于业的结生受其它之生。如此生生世世反复轮回下去。 上述种种心作用系以八十九心生起,其各各是上述十四作用中,以一心营运或一作用或二作用、三、四、五作用。八十九心与其作用以表揭示则如次。为了方便不依《清净道论》所说顺序,而依界系别表示。 此中,十二不善心会起贪、瞋、痴等之种种不善作用。欲界善心会起善业道、施等善作用,或成为色、无色界定及修道的准备心。其它由表可得而知。   欲界(五十四心)      不善  (十二心) 贪(贪‧痴二因) 喜俱见相应无行及有行心(1、2) 速行 喜俱见不相应无行及有行心(3、4) 舍俱见相应无行及有行心(5、6) 舍俱见不相应无行及有行心(7、8) 瞋(瞋‧痴二因) 忧俱瞋相应无行及有行心(9、10) 痴(一因) 舍俱疑相应心(11) 舍俱掉举相应心(12)      无因  (无记)  (十八心)     不善异熟  (七心)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以上舍受(13—16) [374] 五官作用 身识、苦受(17) 意界、舍受(18)──领受   意识界、舍受(19)──结生(19)、有分、死、推度、彼所缘   善异熟  (八心) 眼识乃至舌识、以上舍受(20-23) 五官 作用 身识、乐受(24) 意界、舍受(25)──领受   乐受意识界(26)──推度、彼所缘 舍受意识界(27)──结生(20)、有分、死、推度、彼所缘 唯作  (三心) 意界、舍受(28)──五门转向 舍受意识界(29)──意门转向、确定 喜受意识界(30)──速行(21)    大心  (三因与二因)  (二十四心) 善  (八心) 喜俱智相应无行及有行心(31、32)(无贪‧无瞋‧无痴) 速行 喜俱智不相应无行及有行心(33、34)(无贪‧无瞋二因) 舍俱智相应无行及有行心(35、36)(无贪‧无瞋、无痴) 舍俱智不相应无行及有行心(37、38)(无贪‧无瞋二因) 异熟(八心)准上(39—46)──结生、有分、死、彼所缘 唯作(八心)准上(47—54)──速行(22)  色界  (三因)  (十五心) 善 初禅乃至第五禅(55—59)──速行 [375] 异熟 初禅乃至第五禅(60—64)──结生、有分、死 唯作 初禅乃至第五禅(65—69)──速行(23)  无色界  (三因)  (十二心) 善 空无边处乃至非想非非想处(70—73)──速行 异熟 准上、(74—77)──结生、有分、死 唯作 准上、(78—81)──速行(24)  出世间  (三因)  (八心) 善 须陀洹道乃至阿罗汉道(82—85)──速行 异熟 须陀洹果乃至阿罗汉果(86—89)──速行   (3) 受蕴(vedanakkhandha) 受有乐、苦、喜、忧、舍五受,八十九心中乐受(sukha-vedanā)相应只有善异熟的身识(24),苦受(dukkha-v.)相应只有不善异熟的身识(17),忧舍(domanassa-vedanā)相应是不善之瞋应的二心(9,10),关于喜受(somanassa-v.),舍受(upekkhā-v.)相应就八十九心之表可得而知。但色界的前四禅是喜受,第五禅与无色界是舍受相应,出世间心以无漏五禅心所成故,前四禅心是喜受、第五禅心是舍受相应。 (4) 想蕴(saññākkhandha) 善、不善、无记三想。 (5) 行蕴(saṅkhārakkhandha) 就八十九心之各个论述有几种行蕴相应,并尝试着各行蕴的定义说明。如上之事要在此介绍是极其繁杂故,只列举除去重复的五十一种行蕴的名目。[376] 1触(phassa)、2思(cetanā)、3寻(vitakka)、4伺(vicāra)、5喜(pīti)、6精进(viriya)、7命〔根〕(jīvita)、8定(samādhi)、9信(saddhā)、10念(sati)、11惭(hirī)、12愧(ottappa)、13无贪(alobha)、14无瞋(adosa)、15无痴(amoha)、16身轻安(kāya-passaddhi)、17心轻安(citta-passaddhi)、18身轻性(kāya-lahutā)、19心轻性(citta-lahutā)、20身软性(kāya-mudutā)、21心软性(citta-mudutā)、22身适业性(kāya-kammaññatā)、23心适业性(citta-kammaññatā)、24身练达性(kāya-pāguññatā)、25心练达性(citta-pāguññatā)、26身直性(kāyujjukatā)、27心直性(cittujjukatā)、28欲(chanda)、29胜解(adhimokkha)、30作意(manasi-kāra)、31中舍(majjhattatā)、32悲(karuṇā)、33喜(muditā)、34离身恶行(kāya-duccarita-virati正业)、35离语恶行(vacī-duccarita-virati正语)、36离邪命(micchājīva-virati正命)、37无惭(ahirika)、38无愧(anottappa)、39贪(lobha)、40痴(moha)、41邪见(micchādiṭṭhi)、42掉举(uddhacca)、43惛沈(thīna)、44睡眠(middha)、45慢(māna)、46瞋(dosa)、47嫉(issā)、48悭(macchariya)、49恶作(kukkucca悔)、50心住(25) (cittaṭṭiti)、51疑(vicikicchā)   本论不说心所法,但受、想与五十一种之行加起来成为五十三心所法。佛授(Buddhadatta)的《入阿毘达磨论》以后,在南传上座部数五十二法为心所法是于上述五十三中将心住视为与定同一而省略的缘故。 以上五蕴之各论完了,其次有就受蕴依过去等作诸门分别。最后就五蕴从顺序、与五取蕴之区别、数之不减不增、譬喻、应见、义成就的六方面考察。   第十五 处、界品 (1) 处(āyatana)。将十二处从义、相等七方面说明。全文几乎与《分别论》的处分别的注释文一致(26)。 (2) 界(dhātu)。将十八界从义、相等七方面观察。与《分别论》的注多分一致(27)。   第十六 根、谛品 [377] (1) 根(indriya)。从七方面考察二十二根。多与《分别论》根分别的注一致(28)。 (2) 谛(sacca)。从十方面论四谛,其中也有详说四谛,与《分别论》谛分别的注释相当一致(29)。   第十七 慧地品 在此十二缘起成为慧地的最后者而加以论述。首先举出经的十二缘起之文,概说缘起的定义、特征等,又略述各支的定义等,然后移至各支的广释。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无明缘行」的广释中有作为余论的二十四缘之说明,于「行缘识」的广释中,有关于结生(paṭisandhi)的(1)结生的种类、(2)结生心的种类、(3)结生者与场、(4)结生之际的所缘加以说明等。各支的广释完了就接着论述如次作为全体论。(1)于缘起无作者、受者,(2)于各支无常、乐、净,(3)三世两重因果,(4)缘起的二十行相,(5)惑、业、异熟之三事等。此缘起说,除了二十四缘论,多与《分别论》的缘相分别的注释文一致(30)。 第十八 见清净品 以上四品有关慧品之说完了。以下五品将说明慧体即五清净。首先见清净(diṭṭhi-visuddhi)是谓如实观察名色。名色之观察有如次六方法。 (1) 命名(namana)为相的即是名,质碍(ruppana)为相的是色(rūpa),如此简略地观察名色。 (2) 详细地观察各色。[378] 观色当如于「界差别观」(第十一品)所述由种种的行相观察地、水、火、风。观名当观察于八十九心中除去出世间八心的八十一心及其相应法。 (3) 由十八界观察名色。 (4) 由十二处观察。 (5) 由五蕴观察名色。观察色蕴为二十七色(就自己身体观察故除去男女根之一),无色蕴为八十一心及其相应法(心所法)。 (6) 以四大种及所造色观察色,由意处、法处观察名。 关于自己的身体正确了知名色,则能证知身心只是名色,而别无作为实体的有情或补特伽罗(人)存在。   第十九 度疑清净品 得见清净之后,有关于三世的疑惑。即关于自己的过去世五种,未来世五种,现在世六种,即: (1) 我存在否? (2) 我不存在则如何? (3) 我是什么? (4) 为何而我存在? (5) 此有情从何处来? (6) 他至何处?[379] 要除去这些疑惑须要如实了知集谛。那是有如次三方法。 (1) 观察名色生起之因缘的无明、爱、取、业及食。 (2) 观名之缘有二种,观色之缘有四种。初二种有共与不共,共缘谓缘六根、六境而生起名,不共缘谓(a)善法之缘是如理作意、闻正法,(b)不善法之缘是四颠倒,(c)异熟之缘是业,(d)唯作之缘是有分识等。其次色之四缘是业、心、时节、食。 (3) 顺逆观十二缘起,依业与异熟观察。然后于此说种种业。即顺现法受业等之四,重业等之四,生业等之四。 由于如此作不仅能度脱十六疑,亦能舍遣「对师(佛)之疑」等八种疑惑及六十二见。   第二十 道非道智见清净品 知道与非道而确立的智称为道非道智见清净(maggamāgga-ñāṇadassana-visuddhi)。欲知道、非道首先必要有观察智(sammasana-ñāṇa)。观察有(1)由无常、苦、无我观察五蕴,(2)时常观察名与色,(3)从七方面观察名色。其略说如次。 三种观察法: (1) 就五蕴的各个观察是无常、苦、无我,更把无常十别,苦二十五别,无我五别,然后以四十行相观察五蕴。 (2) 以前述方法不得观察智时,应观色或观名。(a)于「色之观察」,关于色之生起应如次知。[380] 色之生起有业等起(kamma-samuṭṭhāna)、心等起(citta-samuṭṭhāna)、食等起(āhāra-samuṭṭhāna)、时节等起(utu-samuṭṭhāna)四种。更缘业、心、食时节之四又有如次种种观察。即色之等起系经由生、住、灭三剎那,而且由色之种类二十八种的各极微聚(kalāpa)观察。(b)于「非色之观察」也是应知其生起。即将于八十九心中除去出世间八心的八十一心及其心所法之作用,应依于蕴品所述十四种,即结生乃至死的诸过程观察。 (3) 其次,时而于色,时而于非色各从七方面观察。(a)色的七方面是(i)结生与死,(ii)成长老衰(人之一生区分为三期及十期),(iii)食所成,(iv)时节所成,(v)业生,(vi)心等起,(vii)法性色(dhammatā-rūpa)。观察此是无常、苦、无我。(b)非色的七方面是:前述从七方面观察色的心、心所也是无常、苦、无我,如此观察这些的第二、第三等的心也是无常、苦、无我,等等之观察。 观察智之后,说述十八种的大毘 舍那(mahā-vipassanā)、生灭随观智(udayabbayānupassanā-ñāṇa)等,此亦属于其次的行道智见清净。此等种种观察容易起十种随烦恼(upakkilesa)。此与见、慢、爱等结合而使误以非道为道,成为获得道非道智见清净的障碍。 于本品最初,说三遍知即知遍知(ñāta-pariññā)、度遍知(tīraṇa-pariññā)、断遍知(pahāna-pariññā)。所谓知遍知是观察名色的各相而起之慧,此相当于见清净、度疑清净的二清净。度遍知是相当于道非道智见清净,断遍知是相当于断常、乐、我等之想的慧,相当于行道智见清净。 又于本品最后,论说于见清净差别名色故,作苦谛差别;于度疑清净观察缘故,作集谛差别;于道非道智见清净确知正道故,作道谛差别。   第二十一 行道智见清净品 [381] 八种观察智与第九的谛随顺智(saccānulomika-ñāṇa)称为行道智见清净(paṭipadāñāṇnadassana-visuddhi)。 其中八种观察智如次。 (1) 生灭随顺观智(udayabbayānupassanā-ñāṇa)。思惟无常、苦、无我,观察有为法的生灭之智。 (2) 坏随观智(bhaṅgānupassanā-ñāṇa)。不取生住转起之相,唯观察尽灭破坏之智。此有八种功德。 (3) 怖畏现起智(bhayatupaṭṭhāna-ñāṇa)。观一切处、一切时的有为诸行灭而怖畏此之智。 (4) 过患随观智(ādīnavānupassanā-ñāṇa)。于一切法观察过患之智。 (5) 厌离随观智(nibbidānupassanā-ñāṇa)。厌离诸行法之智。 (6) 欲脱观智(muccitukamyāta-ñāṇa)。欲望好乐解脱一切诸法之智。 (7) 思惟随观智(paṭisaṅkhānupassanā-ñāṇa)。观察思惟一切行法无常、苦、不净、无我之智。 (8) 行舍智(saṅkhārupekkhā-ñāṇa)。超越世间的诸行而对此成为无关心之智。由此智得空、无相、无愿的三解脱门。更缘此智可得区别观察七圣人。   七圣人与三解脱门等之关系如次。[382] 七圣人 四向果 根 胜德 三相作意 三解脱门 (1) 随信行(saddhanu-sārī) 须陀洹道 信根 信解多 无常作意 无相 (2) 信解脱(saddhā-vimutta) 须陀洹果乃至阿罗汉道 (3) 身证(kāya-sakkhī) 一切处 定根 轻安多 苦作意 无愿 (4) 俱分解脱(31)(ubhatobhāga-vimutta) 灭尽定→ 阿罗汉果 (5)随法行(dhammānusārī) 须陀洹道 慧根 智多 无我作意 空 (6) 见到(diṭṭhippatta) 须陀洹果乃至阿罗汉道 (7) 慧解脱(paññā-vimutta) 阿罗汉果 谛随顺智(saccānuloma-ñāṇa)。行舍智之后以诸行为所缘而得随顺智。谓随顺是随顺前之八观察智,随顺后之果位的三十七菩提分的意思。若以心理上见随顺智则如次。行舍智灭而没入有分耶?关于诸行也与行舍智的场合同样地由无常、苦、无我而起意门转向心,然后以诸行为所缘而至第一速行(javana)心。此是准备(32)(parikamma遍作)心。第二速行心是近行(upacāra)心,第三速行心是随顺智。但也有谓此三速行心皆称为随顺智的场合。   第二十二 智见清净品 由行道智见清净的诸智次第远离诸有为行,以涅盘为所缘而进四沙门道达四沙门果。此须陀洹道等四沙门道系由智见清净(ñāṇadassana-visnddhi)可得。达到此等沙门道、沙门果的心理过程是如次。首先行道智见清净的最后智即随顺智的心作用没入有分之后,从有分经由意门转向心生起七剎那的速行。最初之二或三速行是随顺智(anuloma-ñāṇa),次为种姓智(gotrabhū-ñāṇa),[383] 其次为沙门道(magga),最后之三或二速行是沙门果(phala)。种姓智也曾经存在于地遍的诸禅之心作用,而在此是属于舍离凡夫之种姓而入圣人之种姓(gotra),可能相当于说一切有部所谓的正性离生。至种姓智为世间定,沙门道与沙门果是出世间无漏定。于诸道位须观察(1)道、(2)果、(3)已断的烦恼、(4)残留的烦恼、(5)涅盘等五种。但于最高的阿罗汉道无第四的观察,一切烦恼已断的缘故。 其次于沙门果心应知的是如次三种。(1)菩提分之圆满。(2)从世间性的至出世间之起(vuṭṭhāna)与止观相应的。(3)种种的所作(kiccāni),谓所作是集谛即诸烦恼之舍断(pahāna)、苦谛之遍知(pariññā)、灭谛之作证(sacchikiriyā)、道谛之修习(bhāvanā)等四种。 上述中,于诸沙门道应断的诸烦恼有:十结(有身见、疑、戒禁取、欲贪、瞋恚、色贪、无色贪、慢、掉举、无明)、十烦恼(贪、瞋、痴、慢、见、疑、睡眠、掉举、无惭、无愧)、八邪性(邪见乃至邪定之八邪道、另加邪解脱、邪智成为十邪性)、世间八法(利得、不利得、称誉、不称誉、乐、苦、非难、赞赏)、五悭、三颠倒(想、见、心)、四缚、四恶趣行、四漏、五盖、四取、七随眠、三不善根、十不善业道、十二不善心等。此诸法中,于四沙门道各别论述应断者。此就十结及十二不善心举出则如次。 (1) 须陀洹道、有身见‧疑‧戒禁取之断。见相应贪欲心(4=1、2、5、6(33))与疑相应心(1=11)之断。 (2) 斯陀含道、贪‧瞋‧痴之减少。瞋恚相应心(2=9、10)之减少。 (3) 阿那含道、欲贪‧瞋恚之全断。瞋恚相应心(2=9、10)之全断。 (4) 阿罗汉道、色贪‧无色贪‧慢‧掉举‧无明之断。见不相应贪欲心(4=3、4、7、8)与掉举相应心(1=12)之断。   第二十三 修慧功德品 [384] 如上由于修五清净则有四种功德。此是对于在第十四品的最初的质问,有关慧的六问之最后「修慧的功德是什么?」的解答。功德有(1)舍遣种种的烦恼,(2)获得圣果,(3)可达灭尽定,(4)有应布施位等之成就(āhuneyyabhāvādisiddhi)。谓应布施者(当然应受布施恭敬的资格者)是初果者有极七反、家家、一种之三,第二果斯陀含,第三果阿那含有中般涅盘、生般涅盘、无行般涅盘、有行般涅盘、上流行阿迦腻咤之五,第四果阿罗汉有信解脱(34)、慧解脱、俱分解脱、三明者、六通者、得无碍解者、大漏尽者等。以下结语。   附论 一、巴利文献的成立阶段 《清净道论》是将巴利七论的注释书之说以教理教学之面整理统一的纲要书。考察巴利文献的成立阶段则,首先第一是佛灭不久的第一结集时合诵的「法与律」。曾有未经整理的,但逐渐整理而成为经藏及律藏的原形。 (1) 法与律(经藏与律藏的原形) 到佛灭后百年顷,法(经)可能开始成立四阿含或五部(nikāya)的原形。经被分类整理为《长阿含》(《长部》)、《中阿含》(《中部》)、《杂阿含》(《相应部》)、《增一阿含》(《增支部》)、《小部》;[385] 律为注释戒本(pāṭimokkha戒经)的「经分别」、注释羯磨本(kammavāca)的「犍度部」(khandhaka)的原形。 然而其中有人提倡有关经及律的异说。于佛灭后百年顷,因为东方跋耆(vajjī)的诸比丘提倡有关戒律十条的异说,西方的传统支持者为了排斥此说,在东方毘舍离(Vesāli)举行由七百比丘的第二结集,决定了十事非法。反对此的大众别立教团称为大众部(Mahāsavghika),保守派称为上座部(Theravāda),于是佛教分裂为二派。此是根本分裂。   (2) 三藏的成立 由于第二结集发生分裂,其后两派又再分裂,据说到西纪前三世纪顷似乎已有相当多的分派,成为各部派传承独自的经、律、论三藏的局面。论藏是收集将经典所说的教义及学说作理论性研究的论书。此学问称为阿毘达磨(abhidhamma,abhidharma),其萌芽似乎于释尊时已经有。出现于经典中的对法(abhidhamma)、对律(abhivinaya)之语就是。那是解释教理,或将教法依其法数组织起来,此发达而渐渐成为真正的论书。 现存根本论书有说一切有部及巴利佛教(南传上座部)的七论,法藏部有集合七论之形的《舍利弗阿毘昙论》。此三者大体上具有类似的形式。 [386]七论非于一时成立的,推想系经由初期、中期、后期如此大约于百五十年之间大致成立。其明确的证据虽都没有,但西纪前百年以前七论的原型已成立是可推想的。因为于西纪前百年顷的《弥兰陀王问经》(Milinda-pañha)之中,可见到七论之名及论式的心、心所法之列举,以及论书以后之特相的定义法等。 七论中的初期之论书已有阿毘达磨独特的定义法,而此系于阿含经典中见不到的。只有在可视为论书之先驱的在巴利小部经中有《无碍解道》(Paṭisambhidā-magga)及《义释》(Niddesa)二书。于第二结集后不久分裂出来的大众部的人们将此二书与阿毘达磨一起排除掉,如此《岛史》(Dīpavaṁsa, v, 37)传说故,佛灭后百年顷已经有此二书及论书之原型等存在是可推想的,但似乎是过早。而于西纪前三世纪的阿育(Asoka)王时代论藏也已从初期、中期到达后期是可推想故,论式的定义法也可能于阿育王以前已存在。   (3) 在巴利佛典的定义法之变化 如上所考察,于巴利文献可见到语句定义法的变化。 (a) 在阿含经,见于其注释经等的定义,是只有列举被定义之语句的同义语而已。 (b) 然而在前述小部的二经及《法集论》《分别论》《人施设论》,则列举同义语之外也有加上对其说明的语句,作明确的定义。就是所谓「阿毘达磨式定义法」,上提二经及诸论皆采用与此同型的定义法。 (c) 又于论书等的诸注释书,则采用与上述不同的从四方面考察的定义法。此即从:1相(lakkhaṇa特相)、2味(rasa作用)、3现起(paccupaṭṭhāna现状)、4足处(padaṭṭhāna直接因)考察是定型的。诸注释书必采用此方法,但注释以前,即论书与其注释书之间著作的巴利文献则有仅以相定义的,从相与足处二方面的,从相与现起与足处三方面定义的。 例如《弥兰陀王问经》,[387] 于其古层中有以相方面对作意(manasikāra)、慧、戒、信、精进、念、定等诸语下定义(Mil, pp.32~38)。又于《导论》(Nettipakaraṇa, p.28)对信、精进、念、定、慧五根各个下定义时,从相与足处二方面或于此加上现起的三方面作定义。从此三方面下定义的,还有《藏释》(Peṭakopadesa, p.128 f.)于信等五根下定义时也有采用。于此加上味(rasa作用)之面就成为诸注释书的从四方面的定义。 所以可言上述《弥兰陀王问经》《导论》《藏释》是在诸注释书成立以前的阶段。可能上记三书及注释书系于印度本土著作,上记三书传至缅甸,在缅甸加于《小部经》中而传至今日。据传三藏注释书也是于本土制作,于西纪前八○年顷斯里蓝卡王Vaṭṭagāmaṇi (89-77BC)时代,向来口传的三藏及注释书始被书写,其后辛哈拉语的注释书才制作出来。 顺便一提关于定义法,(d)如于后述及,在注释书以后的纲要书,于上述从四方面的定义,加上列举义(attha意义目的)、功德(anisaṁsa)其它。   二、《解脱道论》(Vimutti-magga)与《清净道论》(Visuddhi-magga) (1) 大寺派(Mahāvihāra)与无畏山寺派(Abhayagirika) 据说成为《清净道论》的模型的是优波底沙(Upatissa)所著作的《解脱道论》。本书的原本不存在,但有在梁天监十四年(A. D. 515)僧伽婆罗所译的《解脱道论》十二卷(大正三二卷)。推测其原本系扶南(高棉地方)的曼陀罗仙带来的,可能那是从印度本土传来的。顺便一提此《解脱道论》的第三「头陀品」有藏译的存在(35)。可能只有此品已成为分品的,从印度本土带来西藏迻译(36)。 然后将《解脱道论》与《清净道论》之甚深关系发表于世界的学会的是高楠顺次郎先生的巴利语方面的第一弟子,后来成为东大教授的长井真琴博士(37)。[388] 长井先生推定《解脱道论》的作者优波底沙是被认为系巴利律的传持者西纪第一世纪的Upatissa。但此人是律的专家而未传有关于论的研究等,又是纯粹属于大寺派的律师而活跃于斯里蓝卡,也未传曾经在印度本土。 《解脱道论》系以反对大寺派的无畏山寺派之学说为主,又大寺派及无畏山寺派的诸注释书完结于纪元前一○○年以后,而成为纲要书的《解脱道论》及《清净道论》系参照诸注释书著作的,所以《解脱道论》的成立系在纪元后二○○年以后,而非于印度本土(南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达罗地方)是可推想的。 其次,《清净道论》的作者佛音,据巴利的传说(例如《小史》三七‧p.215~246),出身为释尊成道的菩提树附近的婆罗门,出家于其地之大长老座下学习巴利佛教,为更深入研究而往上座部的根据地斯里蓝卡,时为国王摩诃那摩(Mahānāma A. D. 410~432)之晚年顷,首先于首都学习辛哈拉语。然后志愿研究辛哈拉语的注释书等,大众为了考试其学力而给与一偈命他解释此偈,因此著作了《清净道论》。因为表现卓越故,得到允许自由学习保存于大寺的一切注释书类,因此成为巴利语注释家的第一人物。 据近代的研究,佛音不是如传统说,出身于北印度的佛陀伽耶的菩提树附近,而是由他的诸著作之跋文得知那样,他是出身于南方印度,于此地上座部出家,于此研学无畏寺派及大寺派的学说,为一般所推测。 然后学业进步,作了二~三著述,但因有人劝告为了正式专精地研究,往保存多数古注释书等资料的斯里蓝卡大寺派的本山较好;所以于斯里蓝卡王摩诃那摩的晚年顷来岛,如前述最初的著述是以大寺派之学说为中心的《清净道论》,接着于大约二年后又出律藏注《善见毘婆沙》(Samanta-pāsādikā),著作巴利四部(四阿含)的注释书。[389] 他于三十岁左右,七~八年在岛,因国内混乱而归本土。 当时在政治上,本土也有搭米儿人入侵,但在宗教上于斯里蓝卡大寺派与无畏山寺派的势力争斗不断绝。最激烈的是在当时的百余年前摩诃先那(Mahāsena A. D. 276~303)时代,大寺的比丘被追放出首都阿耨罗多城(Anurādha-pura),本山的大寺九年间无人住,堂塔被破坏或被无畏山寺拿去,因此成为无畏山寺独自隆盛的局面。 较佛音来岛之十数年前来岛的中国人求法僧法显,言于无畏山寺住二年,当时的三寺的佛教僧系无畏山寺五千僧、大寺三千僧、祇陀林寺(无畏山寺之分派)二千僧。无畏山寺的优势继续到十二世纪。 如大注释家佛音是本土的出身,续于他之后的诸注释家Buddhadatta(佛授)、Dhammapāla(护法大、小二人)等都是本土的出身,系为了保持大寺的正确传统而贡献。   (2) 《解脱道论》与《清净道论》的构造 如前述,佛音于渡岛以前在对岸的南方印度,对已传来此地的《解脱道论》深入研学并熟知其内容,是可推想的。所以他学习大寺派的诸注释书之后,与无畏山寺派之《解脱道论》说的差异容易地看出来,而明确地把握它是有可能的。在《清净道论》中作为异说而指出的,Dhammapāla作的《清净道论注》(Paramattha-mañjūsā),有注记《解脱道论》之说,或无畏山寺派之说是可推想为其证据。 首先是两书的构造,两者都是以戒定慧三学为佛道修行法,依戒定慧的顺序说明。汉译《解脱道论》(大正三二‧三九九c~四六一c)由十二卷所成含有十二品。对于此,《清净道论》则含有二十三品。都是依戒、定、慧的顺序,表示如次。(汉译的第一品是因缘品,巴利虽有因缘说但不将此别立。)[390]   《解脱道论》 《清净道论》 戒 二品 (2—3) 戒 二品 (1—2) 定 六品 (4—9) 定 十一品 (3—13 慧 三品 (10—12) 慧 十品 (14—23) 两者顺序一致,其内容也大体类似。但慧学方面对汉译三品,巴利成为三倍以上的十品,系因为后者将七清净中的慧学分品为五清净的缘故。 其次,两书为了提示全体的旨趣,于卷初揭出阿含经的偈。《解脱道论》的偈是:   戒定智慧 无上解脱 随觉此法 有称瞿昙(大正三二‧三九九c) sīlaṁ samādhi paññā ca vimutti ca anuttarā, anubuddhā ime dhammā gotamena yasassinā. (D. ii, 123; A. ii, 2) (戒与定与慧与无上的解脱是由有名的瞿昙(佛)所随觉。) 其次《清净道论》的偈是:   sīle paṭiṭṭhāya naro sapañño cittam paññā ca bhāvayaṁ, ātāpī nipako bhikkhu so imaṁ vijaṭaye jaṭam. (Vism. p. 1; S. i, 13, 165) (有慧的人住立于戒,一边修习心(定)与慧,有勤有智的比丘,彼当可脱离此缚。) 如此,两者都是同样旨趣,而由此开始论述。   (3) 两论的题名(五解脱与七清净)[391] 再来就是两者的书名,汉译是《解脱道论》(Vimutti-magga)即「向解脱之道」,巴利是《清净道论》(Visuddhi-magga)即「向清净之道」。前者是说述五解脱,后者则说七清净。 关于前者的五解脱,说明上述偈中解脱之语为:   解脱者五解脱、一伏解脱、二彼分解脱、三断解脱、四猗解脱、五离解脱。(大正三二‧三九九c) 以下对此各别说明。然后,谓最后的离解脱是指无余涅盘。又把五解脱作为五离,于后面卷四(四一五a)也有说明。 关于五解脱,于其它部派的文献很少说到。《解脱道论》可能是从巴利的《无碍解道》(Paṭisambhidā-magga, ii, 220)采用的。在此将此: 1. 伏vikkhambhana(镇伏) 2. 彼分tadaṅga(彼分) 3. 断samuccheda(正断) 4. 猗paṭipassaddhi(止息、安息) 5. 离nissaraṇa(舍离) 使用于四个场合。那是:a离、远离(viveka前之五离系此离作为五种的)、b离贪(virāga)、c灭(nirodha)、d舍遣(vossagga),如本书把解脱作为五种的见不到。然而此书可能是以由此五解脱,最后到达寂静涅盘及无余涅盘为指标。 其次,所谓《清净道论》的七清净是汉巴中阿含中有的。巴利是在《传车经》(M. 24, Rathavinīta-s. M. i, 145 ff.),汉译则于中阿含七《七车经》(卷二,大正一‧四二九c以下)。本经说:在祇园精舍,[392] 舍利弗与富楼那(Puṇṇa Mantāni-putta)的会话中,富楼那言由七清净次第到达佛教的理想目的即例如侨萨罗国的波斯匿(Pasenadi)王有急事在南方的娑鸡多(Sāketa),为了争取时间,王于其途中的七驿换乘驿传车,得以快速完成任务一样。此二人非曾见面故未知,舍利弗闻此非常感动而问:「你是谁?」。富楼那也因初对面故问对方的名,闻知是有名的舍利弗而甚为恐惶。 此七清净也是佛教少谈及的,而在经部系的纲要书,诃梨跋摩(Harivarman)的《成实论》卷二「法聚品」(大正三二‧二五三a),列举诸法时举出七清净为七法之例。又于瑜伽行派的《瑜伽师地论》卷九四(大正三○‧九三八a以下)及《大乘阿毘达磨杂集论》卷一五(大正三一‧七六九a)等,都作为修行项目之一而列出,任一场合都不像《清净道论》作为修行的主题而论述的。 又于巴利长部三四《十上经》(D. 34, Dasuttara-s. D. iii, p.268),于七清净之后加上二支而说九清净勤支(nava pārisuddhi-padhāniyaṇgāni)。对应于此的汉译,与单译的合计有二~三,但那里全部见不到九清净。于七清净加8慧清净(paññā-visuddhi)、9解脱清净(vimutti-visuddhi),似乎意味着七清净非表示究竟地,加上后二支以表示趣入最高的解脱。中部《传车经》之例,以此七为途中的驿传作为到达目的地以前,可能是这个意思。即很类似于以七清净作为菩提分即到达菩提的资助分,而八正道等的菩提分,于此加上正智、正解脱二分可得所谓十无学法的究地道。前之九清净勤支是于七清净之后加上慧清净、解脱清净,系相当于十无学支的正智、正解脱。   (4) 巴利的修行道与他部派的修行道 巴利上座部的上述二书论述,[393] 佛教的修行论都是以戒、定、慧三学为中心而说明。而他部派的修行论是如何?想考察此点作为参考。 首先,说一切有部有作为根本阿毘达磨的七论,其注释书为注释七论最后的《发智论》的《大毘婆沙论》二百卷。此可视为对应于巴利七论的诸注释书。但此系过于庞大故要把握其全体是很困难,因此制作了种种纲要书整理组织其要点。最初是法胜(Dharmaśreṣṭhi)的《阿毘昙心论》四卷,其次有优婆扇多(Upaśānta)的《阿毘达磨心论经》六卷,又将此增广的法救(Dharmatrāta)之《杂阿毘昙心论》十一卷就是。承受此倾向而成为最终的有部纲要书而出现的就是世亲(Vasubandhu)的《阿毘达磨俱舍论》(Abhidharmakośa-śāstra)三十卷。这些纲要书都是以四谛说为中心而论究佛教的教理。其次,又有将经部系的学说整理组织成为纲要书的诃梨跋摩(Harivarman)的《成实论》十六卷(大正三二‧二三九~三七三),此系以四谛说为中心而详述的。 如此北方系的佛教将其教理及修道论依四谛说论述,相对于此,南传上座部系则依戒、定、慧三学说述修道论,有如此差异。可能南传是以修道为中心,而北传则采用以四谛为教理全体而于其道谛中说述修道的方法。即可说南传系以修道为中心,而北传则重视教学理论。顺便一提,将南传上座部之教理集大成的佛音,与把北传的说一切有部之教理集大成的世亲都属于五世纪。   三、《解脱道论》与《清净道论》的异同 (1) 定义说明的方法 首先于最初,两书将对于戒、定、慧三学的定义说明出于三者之最初。首先关于戒,在《解脱道论》卷一(大正三二‧四○○c)作为说明项目举出:[394]   1何戒、2何相、3何味、4何起、5何足处、6何功德、7何戒义、8戒行何差别、9几戒、10何所起、11何戒初、中、后、12几法障碍戒道、13几戒因、14几种戒、15云何令戒清净、16几因以是戒住 之十六种然后对此作解答。其中之2—5的四种系从巴利诸注释书的四方面下定义。对于此,于《清净道论》(P.6)则从:   1何戒、2何戒义、3何相、4何味、5何现起、6何足处、7何功德、8几种戒、9何离染、10何净化(vokara) 如此十种之面论究,关于此汉译极为详细。 其次考察两书对于定的说明则《解脱道论》卷二(四○六c)有:   1何定、2何相、3何味、4何起、5何处、6何人受禅解脱定、7正受何差别、8几定因可见、以此起定、9障定有几法、10几定功德、11定几众具、12几种定 如此有十二种的考察,巴利的《清净道论》(p.84)说十一种,类似点多。 其次关于慧学,在汉译卷九(四四四c)从九种的面说明,而巴利(p.436)也从十种的方面考察,两者大体上有对应。 然而,在戒、定、慧的任何一种,就其具体的面则有相当差异的场合。例如就慧而言,在《解脱道论》卷九(四四九a~c),慧之种类有二种、三种、四种,以二种慧2、三种慧3、四种慧7而分别说明。对此,于《清净道论》(pp.438~443)则以二种慧5、三种慧4、四种慧2,与汉译虽有相同的,但相异的也多,宁可说相异点较多。如此可知两书形式虽同,而其具体的内容不一致的场合不少。 以上关于戒、定、慧之三学作了一番比较,而两书使用类似此之定义说明的场合不少。[395] 例如《解脱道论》在说明三十八行处(业处)的卷四~卷八(四一二b~四四一a)中,为了说明十一切入(十遍处)、十不净、十念、四无量、界差别、食厌想等重要语句,而采用此方法。 于其最初的地一切入(地遍 四一二b)即从:   1何地一切入、2何修、3何相、4何味、5何处、6何功德、7何义、8几种、9云何作曼陀罗、10何修 等十种之面说明,即使简略的场合也必含有巴利注释书的四方面及其义(意义、目的)、功德等。施以如此定义说明的,在《解脱道论》于上述三十八行处的三十五处,其它于代表性的戒、定、慧以外则见不到。 对于此,在《清净道论》则有对色法、心所法的定义说明,禅定及四谛、十二缘起的说明中的重要语句。例如于色法是二十八,心所法四十一,于禅则五,于四谛是十四,于十二缘起是十一,如此,虽有重复上述总计九十五,于此加上戒、定、慧就是。其定义说明虽广略不一定,但简单的也保存有巴利注释书的从四方面定义法。   (2) 论初的因缘说(Nidāna-kathā) 如前述,《解脱道论》与《清净道论》都于论初揭出阿含经的偈,前者导出五解脱,后者导出戒、定、慧三学,想以此提示全卷的旨趣。其旨趣作为「因缘说」而论述。在《解脱道论》的此部分是「因缘品第一」成为独立的一品,《清净道论》不分品,而含摄于「戒的解释第一」之中。那是分量少的缘故吧。 然而此「因缘说」系全卷的因缘故,如汉译作为「因缘品第一」而独立较为合理。此部分,据巴利文则可分为(a)〔向清净之〕道的意义与(b)其具体的内容之二,表示如次。[396] (a) 道的意义(p.2以下) 1毘舍那(观)、2禅与慧、3业及明、4戒等、5念住及正勤等。 (b) 道的内容(p.4以下) 1三学、2三种善、3三明、六通、四无碍解的因、4离二边的中道、5超越的方便(戒是超越恶趣、定超越欲界、慧超越一切有)、6烦恼的舍断(戒是彼分舍断、定是镇伏舍断、慧是正断舍断)、7违犯等的对治(戒对治诸烦恼)、定对治缠(显在烦恼)、慧对治随眠(潜在烦恼)、8三杂染的净化(戒净化恶行杂染、定净化渴爱杂染、慧净化见杂染)、9诸圣果的原因(戒为须陀洹、斯陀含果、定为阿那含果、慧为向阿罗汉果的原因) 以上是《清净道论》对「向清净之道」的因缘论之概要,《解脱道论》则揭出五解脱(1伏、2彼分、3断、4猗、5离)作为向解脱之道,认为修道的出发点首先必须得最初的伏解脱(vikkhambhana-vimutti),而对于向伏解脱之道从如次诸方面说明(卷一,大正三二‧四○○a以下)。即依伏解脱道: 1. 三阴(三蕴)成满(成满戒蕴、定蕴、慧蕴之三学)。 2. 当学三学(增上戒学、增上心学、增上慧学)。此是指从戒增进至增上戒,即从凡夫戒进到圣者的达分戒;又定学也是从有相定向达分定、道定增进;慧学也是从世间智向四谛相似智及道智增进。 3. 依三学向戒清净、心清净、见清净增进。 4. 有三种善,初善─戒、中善─定、后善─慧。 5. 三种乐,戒─无过乐、定─寂灭乐、慧─正觉乐。 6. 三种除,戒─除恶趣、定─除欲定、慧─除一切有。 7. 诸圣位,戒多、定慧少→须陀洹‧斯陀含。定多、慧少→阿那含。三学满→阿罗汉无上解脱。 以上是两书的因缘论之内容,其内容即使有多少异同,而其旨趣可视为相同。[397] 其次移到作为本论的「戒的解释」。首先提示《清净道论》之说。   (3) 1「戒的解释」(pp.6~58) 分别戒品第二(四○○b~四○四b) 戒的定义等 戒是十善业道(七业道的思与正语、正业、正命之离(virati)心所,即由四心所而成。) 此系与有部等诸多部派谓戒是无表色即色法不同。 律仪(samvara)(1别解脱、2念、3智、4忍、5精进)是戒。此亦同前。 戒之种类(pp.10~51)(不全出,例示重要者) 二种7 1止持、作持,4世间、出世间 三种5 5学、无学、非二学 四种4 1退分、住分、胜分、决择分、4别解脱律仪等的四遍净戒 五种2 2断、离、思、律仪、不犯 以上为诸多戒之种类中最受重视而被认为戒之代表的是四种戒中的第四的四遍净戒(pp.15~46)。即: 1. 别解脱律仪戒(pāṭimokkha-saṁvara-sīla) 2. 根律仪戒(indriya-saṁvara-sīla) 3. 活命遍净戒(ājīva-pārisuddhi-sīla) 4. 资具依止戒(paccaya-sannissita-sīla) 对此一一详细说明之后,以杂论形式论述此四戒如何成就。只是此四戒之说明就占去戒品全部的六成。 其次关于什么会杂染戒?[398] 认为于戒律中的有关于淫的七罪聚会杂染破坏戒。又关于什么会净化戒则认为:(1)不破一切的戒律、(2)即使破了若可能忏悔的当忏悔、(3)无与淫相应的七罪聚、(4)不生起忿、恨乃至憍、放逸等诸恶法、(5)生起少欲、知足、(恶的)损减等之善德(p.63)。然后于最后详述破戒的过患与具戒的功德。 以上是巴利的戒品之概要,对于此,汉译《解脱道论》的「分别戒品第二」(卷一,四○○b~四○四b)是如何? 首先于最初的戒之定义中,戒之义为冷义、增上义、行义、自性义,更有头义、冷义、安义(二○一a),于巴利本则只有头(sira)义,冷(sīta)义(p.8)。 列举戒之种类之前,汉译有举出善戒、不善戒、无记戒三种戒。所谓戒(sīla)元来是习惯的意思,习惯遍及于善、恶、无记故,有说不善戒,此戒品系论述作为往向解脱及清净之道故,在此举出不善戒是不适当所以巴利未举出。 然而汉译则列举三十四种的诸烦恼类作为障碍戒因(四○一b)。这些巴利当然没有。在巴利则除去不当不要的,详细记述正确的大寺派之说。 在汉译有举出如次的戒之种类(四○一b~四○四a)。例示其中重要的。 二种10 1性戒‧制戒、2世戒‧出世戒 三种8 5清净戒‧不清净戒‧有疑戒 四种5 1退分‧住分‧胜分‧达分、5(四遍净戒) 汉译也以四遍净戒为中心来说明戒(四○二b~四○四a)。从其页数看来也是不及于巴利的极详细的说明。其项目为:[399] 1 波罗提木叉威仪戒=1 别解脱律仪戒 2 命清净戒    =3 活命遍净戒 3 根威仪戒    =2 根威仪戒 4 缘修戒     =4 资具依止戒 两者只有2与3的顺序不同而已,内容则相同。在此也是依顺次说明四种戒,其内容与巴利文的大同小异,巴利文较为详细而且善于整理。在巴利于说明「活命遍净戒」中,述及戒律所规定的六学处(六戒)而汉译则无。又于汉译将其场合的邪命作为:懈怠、谄曲、示相、以瞋骂示相、以施望施(四○三a),此系由kuhanā(诡诈)、lapanā(虚谈)、nemittikatā(现相)、nippesikatā(激磨)、lābhena lābhaṁ vijigiṁsanatā(以利求利)(Vism. 23)译来的,懈怠及谄曲等不能说是译得适当。 又汉译于「修行四事戒」(资具依止戒)之说明,说「以八行观修行乞食」(四○三b)即: 一、不为凶险行、不为自高行(n'eva davāya na madāya) 二、不为装束、不为庄严(na maṇḍanāya na vibhūsanāya) 三、为此身住、为自调护(imassa kāyassa ṭhitiyā yāpanāya) 四、为除饥渴(vihiṁsûparatiyā) 五、为摄受梵行(brahmacariyânuggahāya) 六、常自思惟饮食为除先病、不起新疾(purāṇañ ca vedānaṁ paṭihaṅkhāmi navañ ca vedānaṁ na uppādessāmi) 七、当以少自安(anavajjatā) 八、无过贪住(phāsu-vihāra) 此相当于巴利的观察饮食(piṇḍapāta)的部分(Vism. 31-33),[400] 在巴利文有以意大利体揭示经典文句(M. i, 10; A. iii, 388)的部分,推想有对应上述八行。将其文记入于八行之下面。但作为八行的于他处见不到。 《清净道论》以此四遍净戒的杂论说明其各个的成就,同时也说1别解脱律仪戒是以信为主,2根律仪戒以念为主,3活命遍净戒以精进为主,4资具依止戒以慧为中心。此点汉译缺少,可说巴利文较为详细而且善于整理。 (4) 2「头陀支的解释」(pp.59~83)头陀品第三(四○四b~四○六c) 十三头陀支(dhutaṅga)的列举与其语义 1. 粪扫衣支(粪扫衣)paṁsukūlikaṅga 2. 三衣支(受三衣)tecīvarikaṅga 3. 常乞食支(乞食)piṇḍpātikaṅga 4. 次第乞食支(次第乞食)sapadāna-cārikaṅga 5. 一座食支(一坐食)ekāsanikaṅga 6. 一钵食支(节量食)pattapiṇḍikaṅga 7. 时后不食支(时后不食)khalu-pacchābhattikaṅga 8. 阿练若住支(无事处坐)āraññikaṅga 9. 树下住支(树下坐)rukkhamūlikaṅga 10. 露地住支(露地坐)abbhokāsikaṅga 11. 冢间住支(冢间坐)sosānikaṅga 12. 随处住支(遇得处)yathāsanthatikaṅga 13. 常坐不卧支(常坐不卧)nesajjikaṅga [401] 头陀(dhutaṅga)也译为杜多,是「已被除遣、扫荡」的意思,为了除去烦恼及执着,于衣食住等过无欲枯淡的生活。佛弟子中摩诃迦叶为头陀第一。普通言十二头陀,那是于上举十三中除去12随处住支。 在巴利文有说明各支的意义,然后就各支详述其受持、规定、区别、破坏、功德等。 汉译的说明也类似于此,但巴利文较为充实。特别是于最初的粪扫衣支与8阿练若住支,列举粪扫衣的种类,揭出有关于阿练若之规定的经师、律师、论师等之异说。汉译也有种种论述,而巴利文则更为复杂。 于最后关于头陀的全体,巴利文有如次的诸论(pp.79~83)。 (a) 头陀是有学、凡夫,漏尽者所行故,前二者的头陀属于善,漏尽阿罗汉的头陀是超越善恶的无记,认为无不善的头陀。有部分的主张者(据注书言无畏山住者)不视为头陀是实法,而认为只不过是假法的概念(paññatti)故非善亦非恶,但认为是错误而排除它。 (b) 1头陀(烦恼除遣者、除遗法)、2头陀语(说头陀的人、头陀与头陀语的关系、即将头陀之有无与头陀之说不说之关系组合)、3头陀法(头陀具有的性格)、即少欲知足。(烦恼之)损减、远离、求德之五法与食、瞋、痴之关系、4应知谁适合何种头陀否? (c) 由总别。(i)由总,1头陀支相互的关系,次第乞食支、一座食支、露地住支三支成为其它诸支的代表。不代表其它的单独支是,阿练若住、粪扫衣、三衣、常坐不卧、冢间住五支。(ii) 由别,所受持头陀支之数,由身分及男女而有差别。1比丘十三支,2沙弥三衣支除外的十二支,[402] 3比丘尼除去阿练若住、树下住、露地住、冢间住、随处住五支之外的八支、4正学女、沙弥尼从上记八支除去三衣支的七支,5优婆塞、优婆夷之在家信者成为一座食、一食二支的头陀。 其次,在汉译论述许多与上述诸说全然不同的(四○六a~c)。即如次。 (a) 记述即使破了头陀支的规定,有特例可允许的场合。关于此,在巴利全未说及。1粪扫衣,元来应于墓场或垃圾堆捡来的坏布作,但若有信者施与刍麻(khoma亚麻布)、古贝(kappāsa绵布)、憍奢耶(koseyya绢布)许可以此作衣。2三衣支,元来不许可有长衣(三衣以外之衣),但若有月望衣(可望于一个月内作好的衣)以及安居终了时之功德衣(kaṭhina迦絺那衣)等,于一个月许可以旧衣为长衣。因为于其间从旧衣作为卧具、敷具、覆疮衣、手巾、雨浴衣等。3一坐食,指其进食的场合,于进食中出现象、马、蛇等,降大雨时,可移场所而食,4无事处(阿练若住)者,为了受戒,忏悔,或因问法、布萨、病、看病等可离阿练若。5树下住者,若下大雨时也可往有屋顶之处。于露地住、冢间住、随得处等之场合也同于此。6只有常坐不卧支不许有例外。此项目对于不知头陀支人大可作为参考,然而《清净道论》未提及,可能对于专家是周知的常识的缘故吧。 (b) 1十三头陀也可成为八头陀。那是节量(一钵)食、一坐食二支摄入于时后不食支,树下、露地、冢间三支摄于无事处(阿练若住)的缘故。2又此八头陀也可以摄入阿练若、粪扫衣、托钵食三支。因为只要此三支清净,则成满头陀种。此项巴利文也没有。 (c) 头陀支不能说属于善、不善、无记的任何一支。此系于前述的《清净道论》之(a)项主张头陀是善与无记,可能是对应于排除异说的非善非恶。 (d) 主张头陀是不贪与不痴,于十三头陀则除去贪欲与无明,关连于此也除去欲染欺诳与身羸欺诳。 (e) 适合于修头陀的人,[403] 是贪行(贪之性格)与痴行的人,而认为瞋行者不适合头陀行。 (f) 头陀的时节是露地住、树下住、冢间住三支,行于雨期三个月以外的八个月,其它不问时节而常时可行。以上三项目在巴利文没有。 (g) 最后关于头陀行与头陀说等,于上揭示巴利文之(b)可见到有对应的。   (5) 3「业处把持的解释」(pp.84~117) 由此开始禅定论。此文长达至13「神通的解释」的十一品。最后的12、13二品论述「禅定的功德」,之前九品论说所谓四十业处的禅定修行法。此中最初的3「业处把持的解释」系有关于禅定全体的总论,而在此想先记述业处是什么?在巴利佛教从什么时候开始说?与佛教一般的禅定论有什么关系?作为序论。 所谓业处(kammaṭṭhāna)是指禅定修行的方法,或用以表示禅定观法的对象之语,此语似乎于巴利佛教以外的他部派或大乘佛教完全未使用。又在巴利佛教也是只用于三藏注释书(可能在西纪前百年以后),而于巴利三藏中的根本阿毘达磨七论中都见不到。七论以后的《弥兰陀王问经》及《藏释》(Peṭakopadesa)、《导论》(Netti-pakaraṇa)也见不到。现存巴利三藏注释书的《本生经注释》中有作为禅定修行的业处之语数回,又于论式的《无碍解道》的注释(1、3「出入息念」的注Pts. A. pp.489~498)使用数回,《分别论注》(Samoha-vinodanī, pp. 56; 223~265; 249~364)有十数回(那是3「界分别」、7「念处分别」、12「禅分别」的注)。 然而说到佛教一般的禅定修习有什么论说,则要统一心的禅定修习是必须除去妨碍其统一的东西,对贪欲者说为了除去贪必修不净观,对于瞋恚者说慈悲观,[404] 对愚痴者说因缘观,对我见者说界差别观(人体系由地、水、火、风所成,其中无固定的我),对散乱心者说必修出入息观(数息观)。 现在的汉译禅经大约有二十种,就其代表者《坐禅三昧经》(大正一五‧二六九以下),《五门禅经要用法》(同‧三二五以下)考察,则于前者有说到:1不净观对治贪欲、2慈悲观对治瞋恚、3因缘观对治愚痴、4安般念(数息观)对治思觉(散乱心)。5念佛观对治等分,并说明这些的修习法。又于后者也说1安般念、2不净观、3慈心、4因缘观、5念佛观等五门禅,含有与前者同样的项目。 对于此,在说一切有部的《俱舍论》等,关于禅定有说「五停心观」。那是1对贪不净观、2对瞋慈悲观、3对痴因缘观、4对我见界差别观、5对散乱心是数息观。此系于前二者的念佛观代之界差别观,是大同小异。 在汉译说,谓五门禅或五停心观都是说五种的禅定方法,对于此,巴利的业处说则采用三十八种或四十种之多种方法。如于后述,无畏山寺派的《解脱道论》说三十八行处(业处),而大寺派的《清净道论》则说四十业处。然而在大寺派的《分别论注》也是三十八业处(Sammoha-vinodanī, p.349)。 又我曾说:四十业处等是于巴利注释书(古层约在前100年顷),其以前的巴利文献见不到,然而四十业处的要素:   十遍处、十随念、十不净想、四无量心、四无色定、界差别、食厌想   各别地出现于原始经典的四阿含(四部)中。其中也含有前述的五门禅及五停心的要素。而只有巴利佛教不采用这些的要点,而采用四十项目的全部,此可说是形式主义。 于《清净道论》等,[405] 有置重点于实际修行法的也都符合于上举五门禅等的。只是于他派不多说的是四十业处中最初的十遍处(十一切入)。此完全无含摄于五门禅等,而巴利佛教却于业处成立以前,七论中的主论《法集论》及《分别论》作为禅定之具体的方法而说的就是十遍处中的最初的地遍。在《清净道论》等也可说最初作为禅定说的是地遍,而成为其中心。此点与他派的禅定说完全不同。 以上,关于业处的序说完了,以下想进入成为业处之总论的3「业处把取的解释」。 (a) 定的定义等,定的种类:一种1、二种3、三种3、四种6、五种1 (p.84)、杂染与净化(p.89)。 (b) 定的修习法 1十障碍(p.89)、2业处(p.97)、3善知识(p.98)、4性行(p.101)、5四十业处(p.110) 以上是此品的内容。汉译《解脱道论》也含有同样内容,但此一品在汉译却分为四品。即:   分别定品第四(四○六c) 觅善知识品第五(四○八a) 分别行品第六(四○九b) 分别行处品第七(四一一a)   其中第四的「分别定品」相当于上述巴利文的(a)的部分。关于定的种类,在此是二种2、三种3、四种7、五种3,与巴利文稍为不同。 第五的「觅善知识品」对应于巴利文的(b)修习法的3善知识,但汉译较巴利文详细。第六的「分别行品」对应于巴利文的(b)的4性行(cariyā性格),都是对于1贪行者、2瞋行者、3痴行者、4信行者、5觉(buddhi)行者、6寻(vitakka)行者的六种、或混合此等的十四种的性行,或性行者的辨别法,或性行者适、不适的业处等作详细说明,说明方法稍有不同。[406] 第七的「分别行处品」对应于巴利文的(b) 5四十业处。在汉译将业处译为行处,对于巴利的四十业处,汉译举出三十八业处。四十业处是: I. 十遍处10 II. 十不净10 III. 十随念10 IV. 四梵住(四无量心)4 V. 四无色定4 VI. 食厌想(āhāre paṭikūla-saññā)1 VII. 界差别(dhātu-vavatthāna)1 由此中除去V四无色定中的空无边处、识无边处之二就是三十八业处。所以内容上两者几乎一致。又上述两者之说虽稍有差异或繁简不同或说述之顺序有别等,但不甚成为问题。   (6) 4~11「四十业处的解释」 4.「地遍的解释」(pp. 118—169) 5.「食遍的解释」(pp. 170—177) 6.「不净业处的解释」(pp.178—196) 7.「六随念的解释」(pp. 197—228) 8.「随念业处的解释」(pp. 229—294) 9.「梵住的解释(pp. 295—325) 10.「无色的解释」(pp. 326—340) [407] 11.「定的解释」(pp. 341—373) 在上举4~11的八品,对四十业处的一一加以说明。关于定的最基本的说明,于最初的4「地遍的解释」有说。即可视为在巴利佛教代表诸禅定的地遍业处于最初说明。 又于巴利的诸业处与他部派的禅经所说的五门禅及五停心观之关系如何?又由巴利四十业处的修习能于欲界定(近分定、未至定)、色界定(根本定)、无色界定中达到那里?这些问题想先来观察一番。 汉译禅经等的五门禅如前述,是1安般念(数息观)、2不净观、3慈悲观、4因缘观、5念佛观,在五停心说则以界差别观代替念佛观,所以在其它的佛教诸派系论说五门禅加上界差别观的六种方法。以此对比巴利的四十业处则:首先1安般念对十随念中的安般念业处,2不净观对十不净中的不净业处,3慈悲观对四无量中的慈及悲之业处,4因缘观不含于巴利的业处,而于后面的智慧论中的19「度疑清净的解释」(pp.598~605)作为缘起说而说明。5念佛观则对比于十随念之最初的念佛。6界差别观则对比四十业处的最后的界差别。由上可知五门禅等除因缘观以外都含摄于巴利四十业处。 其次,巴利的四十业处中何者只属于欲界定(近分定、未至定)?能达到色界第几禅?是否可到无色界定?此点在《清净道论》无明示。唯于《解脱道论》7「分别行处品」(卷三、四一一a),(a)「唯欲界定(近分定)」的是十随念中除去数息观、念身(观身)的八种加上界差别、食厌观二的十种。(b)得「至色界初禅」的,是十不净想与十随念中的念身共十一种,(c)「至色界三禅定」的,是四无量中的慈、悲、喜三种,[408] (d)得「第四禅(若五种禅则第五禅)」的,是四无量中的舍无量业处一种,(e)能得「色界诸禅(四种禅、五种禅)之全部」的,是十遍处(十一切入)中除去最后之二(光明、虚空)的八种,(f)能得「四无色定」的,仅有四无色业处的四种。(采用三十八业处说的《解脱道论》有举出从业处排除的空无边处、识无边处二种是异常。)   以上,预备性的别论完了。其次想考察「地遍业处」的本论。在此详述不适合于地遍修习的精舍之十六过失,作为地遍观法之对象的曼陀罗(圆轮)作法等诸规定,修行中所禁止的三十二无用论(畜生论)与所推荐的少欲、知足等十论事,从入门的欲界定(近分定upacāra-samādhi)往正式的色界定(安止定appanā-samādhi)的进展,有关于初禅定的三种善,十相成就,五自在等。从此进修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并有各别说明各个禅定。此是四禅定说,也有说明五种禅,即于四禅加上初禅与二禅之间的中间禅(无寻唯伺定)所成的五种禅。 以上系「地遍业处」的概说,对应于此的汉译《解脱道论》于「行门品第八之一」(卷四、四一二b~四一四c)记载上述前半的初禅的说明,后半的第二禅以下,加上巴利本的5「余遍的解释」之部分,而于「行门品第八之二」(卷五、四一八a~四二四a)之部分说明。此点于品的编成巴利本与汉译本不同。 巴利本论述四十业处的部分,如前面的表所示,于《清净道论》的4「地遍的解释」乃至「定的解释」共八品论述,而于汉译则全部收于「行门品第八」(卷四、四一二~卷八、四四一),然后将此分为一~五的五分。在此想将《解脱道论》说述业处的「行门品第八」与《清净道论》说述业处的第四乃至第十一品的对应表揭示以供参考。   行门品一 4「地遍的解释」之前半 [409] 二 4之后半、5「余遍的解释」至第九遍 三 第十遍、6「不净业处的解释」、7「六随念的解释」 四 8「随念业处的解释」(四随念) 五 9「梵住的解释」、11「定的解释」 由此表可知,巴利本的4~11的八品中没有举出10「无色的解释」。实际上关于四无色巴利有独立的一品,而在汉译却于「行门品二」作为4的后半(4「地遍的解释」之后半部分),在巴利是接续前半的初禅而说第二禅乃至第四禅(第五禅)的色界禅于第四品的末后,而在汉译文则接续此而说到四无色禅,所以在后面无必要再说四无色定。又于汉译详说在四禅、四无色禅命终的人生于什么天,其寿命是几劫,而在巴利或许是认为此与禅定无关系而没记载。 四十业处中,说明的分量最多的是在最初的地遍业处,可说是业处说的代表。接着若依分量多的顺序列举则:身念业处、安般念业处、慈心业处、界差别观、念佛观、不净业处、死念业处等,此中含有他派所说的五门禅、五停心观等除去因缘以外的全部,所以可说与佛教一般的立场大体一致。只是巴利佛教的禅定观──四十业处等,太过于形式化,未作择取其实质的内容。只能说当实习时,从上述具代表性的诸业处中采用适应其个人的业处即可。   (7) 12~13「五神通的解释」 12「神变的解释」(pp.373~406) [410] 13「神通的解释」(pp.407~435) 此二品系记述作为禅定之功德的五神通。关于禅定有什么功德,于此二品之前的11「定的解释」的最后(pp.371~373),提示什么是定修习的功德?然后举出如次五种功德。 1. 现法乐住 漏尽阿罗汉的安止定(根本定)。 2. 毘舍那 有学圣者及有漏凡夫从禅定向慧的修习。 3. 神通 已得四禅四无色之八定者,由安止定到达五神通。 4. 胜有(bhava-visesa) 四禅四无色定修习者命终,而死后往生的诸天等的殊胜的生存。 5. 灭尽定 诸圣者于四禅四无色定之后,到达灭去受、想的无想定。 此中,1现法乐住是漏尽阿罗汉的禅定故,无圣慧的定修习不能得到。2毘 舍那(vipassanā)是慧的领域故,唯修习业处不能得。4胜有,关于此巴利文不取,于汉译《解脱道论》地遍修习中作四禅四无色定的说明,于其各项中详述死后生什么天,其寿命几劫等(卷五、四一七b~四二二b)。所以此系于业处说中已说。5灭尽定系诸圣者的无想定,特别认为唯属不还(阿那含)与阿罗汉故,属于不说慧之业处说的范围外。 3神通(abhiññā) 非得圣慧的凡夫,只要熟达四禅、四无色定者,则可到达此故,唯此五神通成为业处修习的功德,而于此二品论述。 在二品中,最初的12「神变的解释」说明五神通之最初的神变(iddhi-vidhā)。此品的分量比其次所说的13「神通的解释」全体甚多。可能是因为作为所谓五神通的代表而说的缘故。[411]在此说首先要依十四的行相调练心,以便得有关禅定的自在(p.373 ff.)。此是关于神通全般。 其次从经典所说之文立十种神变(p.378 ff.)作为神变修行的法规。在汉译则将此分为三种变与七种变。其中最初的决意神变(adhiṭṭhānā iddhi受持变)最重要,先将十种变大略介绍之后,再把决意神变分为(1)一身多身神变──四地(四禅)、四神足、八句、十六根本、(2)多身一身神变、(3)显现神变乃至(10)身自在神变十种,详述长达二十三页(pp.384~405)。 其次13「神通的解释」(pp.407~435),系将天耳界、他心智、宿住随念智(宿命通)、死生智(天眼通)的四神通,从各各独自的立场论述。这些都是由有漏凡夫可得,但他心智、宿命通、天眼通等,于有漏凡夫与无学阿罗汉或佛陀所得的,其内容可能有天壤之别。 顺便一提,上述《清净道论》的二品,在汉译《解脱道论》第九卷成为「五通品第九」(四四一a~四四五c)一品。其内容两者大体上相同,但于天眼通的说明中有「依天眼生四智:未来分智、自所作业智、如行业智、业果报智。」并认为天眼智因用的人而内容量也不同,缘觉的量最多,如来的天眼见无量(四四四b)。对于此,《清净道论》说「天眼智有未来分智与随业趣智的二关连智」,所揭示的不是上记四智,似乎是将四智摄于二智(p.429)。巴利文有 原文 少年中国说原文俱舍论原文大医精诚原文注音大学原文和译文对照归藏易原文 故较明了,但巴利的随业趣智(yathākammupaga-ñāṇa)相应于汉译的自所作业智、如行业智、业果报智中的那一智则不明。并且在巴利文未说及因见的人而内容有变化之事。   (8) 14「蕴的解释」(pp.443~480) 以上禅定(业处)的说明完了。从此进入智慧(慧学)的说明。在《清净道论》,将慧的说明分为四,即:[412]   (A) 慧的总说 (B) 慧地,即成为慧之基本资料的蕴、处、界、根、谛、缘起的说明。 (C) 慧体,即慧之本体的见清净乃至智见清净的五清净进展的慧之过程的样相。 (D) 慧修习的功德   (A) 「慧的总说」因为极短故不独立为一品(章),加入于其次的「五蕴的解释」中,而置于其前。以巴利原本而言,「慧的总说」只不过是八页(pp.436~443),其后接着有「五蕴的解释」三十七页(pp.443~480),是14「蕴的解释」。 在「慧的总说」,如前述有记载慧的定义说明等,又说慧的种类有:二种5、三种4、四种2,对于各个加以说明。于最后说应如何修习慧,而简单介绍其次的(B)慧地及(C)慧体。顺便一提在汉译《解脱道论》,将此「慧的总说」作为独立品,成为「分别慧品第十」揭示于慧论的最初(卷九、四四四c~四四五c)。 (B) 慧地之(一),其后接着五蕴的解释。在那里为了说明的方便,作为(1)色蕴、(2)识蕴、(3)受蕴、(4)行蕴、(5)想蕴,应置于最后的识蕴成为第二。因为识作为受、想、行的主体。 首先(1)色蕴在巴利佛教是二十八种,此事于本书确定而最初明示。那是四大种4,所造色24,在《法集论》等论书作为二十七种的,将成为心之所依的心藏作为基色(hadaya-vatthu-rūpa心基色)而加上。此语在《弥兰陀王问经》(Mil. p. 271)已有出现,也见于论的注释书,但数入色法的,在现存巴利文献中本书是最初。(在汉泽的《解脱道论》也以处色“vatthu-rūpa”之名出现。) 顺便一提,在本书提及其它注释书于上述二十八色以外,[413] 还说1力色(bala-rūpa)、2发生色(sambhava-r.)、3生色(jāti-r.)、4病色(roga-r.),某些人(无畏山寺派)说眠色(middha-r.),然后将这些全部排除(p.450)。 然而现在的汉译《解脱道论》,较本书的二十八色多二色,即举出三十色(卷一○、四四六a)。其二色是生色与睡眠色,此系本书所排除的。 于其次的(2)识蕴列举巴利佛教所说的八十九心。关于此虽顺序不同,在七论中最初的《法集论》有列举。将此八十九心作有系统的说明,则汉译《解脱道论》所无。巴利文将此等诸心作为有十四的心作用而说明,对此于汉译,在其它处有简单的说明(卷一○、四四九b)。 接着有(3)受蕴、(4)想蕴、(5)行蕴,但无什么特别的,此三蕴系为心之属性的心所法(cetasika-dhamma),但未曾把心所法总括起来作为五十二心所法。附带说,《解脱道论》也无此表示,而将其所说的心所计算起来大约有三十二心所。以上「慧地之一」五蕴完了。其后的慧地如次。 15「处、界的解释」(pp.481~490) 慧地之(二)「十二处的解释」 慧地之(三)「十八界的解释」 16「根、谛的解释」(pp.491~516) 慧地之(四)「二十二根的解释」 慧地之(五)「四谛的解释」 17「慧地的解释」(pp.517~586) 慧地之(六)「缘起的解释」 (B) 慧地是一~六于14~17的四品论述,[414] 而汉译《解脱道论》称慧地为慧之方便,将五种方便总括起来。 「五方便品第十一」(卷一○、一一、四四五c~四五三b)   「五方便之(一)「五阴」(五蕴)、(二)「十二入」(十二处)、(三)「十八界」、(四)「因缘」(缘起)、(五)「圣谛」   上记五方便中,与巴利比较之下缺少「根」(二十二根)。又五方便的顺序,在巴利文的(五)「四谛」、(六)「缘起」,在汉译则成为(四)「缘起」、(五)「四谛」而不同。 此六种慧地中,分量最多的是「缘起的解释」。其原文也有七○页,近于慧地全部的一半。第二多的是占有一半多的三七页的(一)「五蕴的解释」,再其次是其一半多的(五)「四谛的解释」,其以下三者各有数页的少量而已。而最初的三者就是缘起或五蕴或四谛在此这般详细的说明,于巴利文献的任何场所都见不到此例。 特别是于缘起说之中,纯粹的缘起之外,作为缘一般的二十四缘等也有说明,网罗有关缘起诸说。这些点就其它种种学说等也同样可以说,本书可说是巴利佛教的教理及教学的宝库。在汉译《解脱道论》,关于八十九心说,二十四缘说等,只有部分的,其它也有未整理的,或学说上多少有差异的,但毕竟是传受上座部的巴利佛教说故,类似巴利文的或有对应的也不少。但说明则巴利文较为详细。   (9) 18~22「慧体的解释」 18「见清净的解释」(一)(pp.587~597) 19「度疑清净的解释」(二)(pp.598~605) 20「道非道智见清净的解释」(三)(pp.606~638) 21「行道智见清净的解释」(四)(pp.639~671) [415] 22「智见清净的解释」(五)(pp.672~697) (C) 「慧体的解释」 (B)慧地的解释已完了故,以下进入如上述五种的「慧体的解释」。此五种清净的慧体系承受《清净道论》的七清净中之戒学的「戒清净」与定学的「心清净」二种,属于慧学,作为慧体的。本书自体以知性的理解为中心,而未达到于戒、定、慧具体的实践体得。 因此作为学问的理解则未具有体验的世俗凡夫也能够学究。也可以成为从其知性的理解进入,由于实践而从凡夫达到初步的圣位,再进而证得最高的圣位。推想元来七清净系同于《解脱道论》的五解脱之解脱,有关系于圣位,但似乎都不是最高的圣位。 如前述,七清净之后加上慧清净与解脱清净二支而作为九清净的缘故。那是与八支圣道之后加上正智与正解脱二支作为十无学法,始成为无学阿罗汉的境位是同样的。又七觉支的场合也是有安般念(数息观)→四念处→七觉支→明、解脱的佛说(M. 112, Ānāpānasati-s. M. iii, pp. 83~88)。 此慧体在汉译《解脱道论》,从卷十一末至卷十二,总括于「分别圣谛品第十二」(四五三b~四六一c)而论述,无如巴利文的分品,内容的区分也未明示,但其所说于顺序上与巴利文有很多对应的。然后想以巴利文为中心,以下随巴利的品来考察。 (18)「见清净的解释」名色无实体。我见之断 (19)「度疑清净的解释」名色的缘。疑(邪见)之断 (20)「道非道智见清净的解释」邪道之断 上记三品关连很深。[416] 原本虽无明示,据我个人的看法此三品系断三结(身见、疑、戒禁取)的见道位,由此可得初步的圣位。 三品中,(18)「见清净」是断三结中的身见(我见),正确了解苦谛的差别(p.638)。构成苦的名色无实体故,令得断除执着实我、实法的我见或身见的正见,是第一的「见清净」。 第二的(19)「度疑清净」,如认为由于缘的把握而正确了解集谛的差别(p.638),由于正确了解名色等的缘关系,而断除怀疑或否定诸法的善恶因果之疑念或邪见。所以度疑清净系有关于集谛,断除疑或邪见的。此品中有除十六种疑惑,如实知业轮回,就是这个意思。 第三的(20)「道非道智见清净」,如由于强调正道而了知道谛的差别,系指正确知解道与非道而远离戒禁取(迷信邪教)。在此品,包含前二品的立场,认为必须得不误解五蕴与四谛等的正智。因此对五蕴作全体的考察的「聚思惟」首先必要,然后说明部分的「各别思惟」(pp.607~638)。 关于各别思惟,就色及非色的种种详说,最后于十八大观揭示加上此品以后的修行法的全体性的(pp.609~633)。总之于此品的最初(p.606)说明三遍知,此亦出现于后面的品(p.692f),似乎说及修道的全般。所谓三遍知是1知遍知(ñāta-pariññā)、2度遍知(tīraṇa-p.)、3断遍知(pahāna-p.),谓1知遍知是遍知四谛的道理,推想是指作为见道的(18)、(19)、(20)的三清净,但现在是指最初的二清净,(20)与其次的(21)「行道智见清净」一起相当于2度遍知,(22)以后是3断遍知(p.607)。从(21)成为入修道位。 (21)「行道智见清净的解释」八种智 (22)「智见清净的解释」四沙门道之智 [417] 「八种智」如次。 1. 生灭随观智(udayabbayānupassanā-ñāṇa)起灭智(四五四c) 2. 坏随观智(bhaṅgānupassanā-ñ.)观灭智(四五五a) 3. 怖畏现起智(bhayatupaṭṭhāna-ñ.)令起怖智(四五六c) 4. 过患随观智(ādīnavānupassanā-ñ.) 5. 厌离随观智(nibbidānupassanā-ñ.) 6. 欲脱智(muccitukamyatā-ñ.)乐解脱智(四五六c) 7. 省察随观智(paṭisaṅkhānupassanā-ñ.) 8. 行舍智(saṅkhārupekkhā-ñ.) 随顺智(anuloma-ñāṇa)相似智(四五七a) 种姓智(gotrabhū-ñāṇa)性除智(四五七a) 于八种智以前的见道位(最初的三清净),在巴利本无列出智名,而在汉译,于慧体之最初的巴利文有说四谛及名色之差别(vavatthāna)的部分,有使用「分别智」(vavatthāna-ñāṇa)之语(四四三c~四五四b)。又称此部分为法住智(dhammaṭṭhiti-ñāṇa)(四五三a)。于此述及「离疑清净」(度疑清净)故,所谓「分别智」系指知缘起及四谛的道理,似乎是意味着理解其道理的见道之智。 续于此有「起灭智」(生灭随观智),从此开始说「八智」。此是从见道之终了至修道之最初。对应此八智的汉译只有四种,但巴利文也说3、4、5三智是同一(p.651),6、7、8三智也是同一(p.660)故,4、5、7、8四种的对应智名不见于汉译,可说也无妨。[418] 「八智」中最重要的是最后的8「行舍智」。此系因为「八智」是理解成为慧体诸清净的智慧,此智慧还是凡夫的有漏智,从最后的「行舍智」进入无漏圣道的缘故。在前表于「行舍智」之后加上「随顺智」与「种姓智」是因为,从行舍智进到随顺智,此系于前之有漏与后之无漏分随顺移行,成为其两者之境界,其中间的种姓智是从有漏种姓令进无漏种姓的智慧的缘故。到种姓智是有漏,也有含括种姓智而称为随顺智的场合。由其后的四道智成为无漏出世间。即为了使有漏凡夫理解无漏的修道阶位,而说诸清净。只要确立对四谛及三宝的真正理解及信仰,则初步的学人也能入见道位。在经典中有说到,对佛教完全无知者由于闻佛说法而得到清净法眼或入净信,就是这个意思。 基于如上述的意义,于「行舍智」的说明中,说由于信无常而成为随信行及信解脱的圣者,由观苦的禅定而成为身证的圣者,由观察无我的慧而成为随信行及见到或成为慧解脱的阿罗汉,智加上定也可能成为俱解脱的最高的阿罗汉(p.662 f.)。并认为那里也可由无常、苦、无我的观法修定而依其顺序得到所谓无相、无愿、空的三三昧或三解脱。对应于此的《解脱道论》,则于慧体说的最初部分有论述诸圣者说(四五八a以下)、三三昧说(四五九b以下)。 以上已介绍慧地第四的「行道智见清净」,而在第五的「智见清净的解说」总括慧的修习作为慧地的最后,特别是有详细说明作为慧修习之目的之四向四果的出世间之道与果。大别之有二项目: (A) 「四道智修习与四果证得」(pp.672~678) (B) 「智见清净的威力」(pp.678~697) [419] 以下即将简单介绍此。 (A) 四道智就是须陀洹道智乃至阿罗汉道智。此四智非同时可得到,系由下位至上位顺次获得,然后从最高位进入涅盘界。这些都是无漏出世间的圣智,其以前的种姓智及随顺智等如前品的最后所述。由有漏凡夫的随顺智及种姓智向圣位的须陀洹道智、须陀洹果智展开的心之历程,记述如次(p.675)。 于巴利佛教有八十九心,其中有三界、出世间的善、恶、无记之心。认为善恶的强烈意思作用的场合七剎那的速行心(javana)继起,入须陀洹道之场合也是起七剎那的速行心。将此图示则如下a、b二种。   如上种姓智与圣道心必定是一剎那,而随顺智则因学人的利、钝而有a二剎那的场合与b三剎那的场合,对应于此,圣果心成为a三剎那与b二剎那。 此系四道四果的任何场合也都是同样。同一人于每阶位具有有漏心与无漏心,系因为随顺智与种姓智是欲界或色界的有漏心,其人成为无漏是因为生起出世间的道心及果心之缘故。非成为圣者则日常的一切都是无漏。依感觉或知觉的认识作用之场合,必定生起前五识等的有漏世间心。顺便一提,漏尽的阿罗汉或佛陀于三界世间活跃的速行心时,系依于超越有漏、无漏及善恶的唯作(kiriyā)心,[420] 此事于《法集论》以及本论第十四品中的识蕴之说明(pp.456 f., 459)也可得而知。但是速行以外之时无唯作心。 (B)「智见清净的威力」成为如次五种。 (1) 三十七菩提分的圆满,有漏的菩提分成为真实的菩提分,菩提分要完全圆满,非得无漏圣智不可。 (2) 出起,(3)结合 谓出起是从有漏的世间的样相或流转的动作移行至出世间的还灭的状态;谓结合是指一直各别作用的止(定)与观(慧),完全融合成为无漏的圣慧、圣定。 (4) 烦恼的舍断 在此于前半首先各别列举所有的烦恼,并具体而详细地说明舍断此等烦恼可得何等圣位。 其次综合地考察烦恼的灭除,详述由四谛各四行相的十六行相可顿悟通达的圣谛现观。又将断惑等作用关连于四谛而作考察,认为苦谛由于苦之遍知(pariñña)而说「三种遍知」(知、度、断);集谛系由集(烦恼)的舍断(pahāna)而说「三舍断」(镇伏、彼分、正断);谓灭谛是作证(sacchi-karaṇa)而说「三种作证」(世间、见、修);道谛是修习「二种道」,二种是世间与出世间的修习(bhāvana),前者为有漏的戒、定、慧之生起与其继续,后者为无漏出世间之三学的生起与其相续修习。 顺便一提,前述集谛的三舍断中之第二「彼分舍断」中,说十三种烦恼的舍断之后,揭示如次18「大观」与所舍断的烦恼。推想此可作参考故,惟举出其名目与烦恼(括号内)。 十八大观(p. 694 = p.628 f. cf. Paṭisambhidā-m. i, pp.20, 24 f. etc.) (1) 无常随观(常想)aniccānupassanā (niccasaññā) [421] (2) 苦随观(乐想)dukkhānup. (sukha-s.) (3) 无我随观(我想)anattānup. (atta-s.) (4) 厌逆随观(喜)nibbidānup. (nandi) (5) 离贪随观(贪)virāgānup. (rāga) (6) 灭随观(集=烦恼)nirodhānup. (samudaya) (7) 舍遣随观(取)paṭinissaggānup. (ādāna) (8) 尽灭随观(厚想)khayānup. (ghana-saññā) (9) 衰灭随观(营务)vayānup. (āyūha) (10) 变易随观(恒想)vipariṇāmānup. (dhuva-saññā) (11) 无相随观(相)animittānup. (nimitta) (12) 无愿随观(愿求)appaṇihitānup. (paṇidhi) (13) 空随观(住着)suññatānup. (abhinivesa) (14) 增上慧观(坚实取住着)adhipaññādhamma-vipassanā (sārādānābhinivesa) (15) 如实智见(痴蒙住着)yathābhūta-ñāṇadassana (sammohābhinivesa) (16) 过患随观(执住着)ādānavānupassanā (ālayābhinivesa) (17) 省察随观(不省察)paṭisaṅkhānup. (appaṭisaṅkhā) (18) 还灭随观(结住着)vivaṭṭānup. (saṁyogābhinivesa) 在汉译《解脱道论》无「智见清净」等文句,但有说及四道四果的出世间及诸圣者。而说明少,[422] 关于无相、无作(无愿)、空的「三解脱」,或由道智所断除的百三十四烦恼,则较巴利文更详细(卷一二、四五九b~c,四六○a~c)。 又于前面未言及的,巴利文与汉文中,于五蕴之色蕴中有所谓「色聚」(rūpa-kalāpa)。此系论述作为「极微聚」的极微(paramāṇu),以前的论书没有的,在本书以后的后世之纲要书,更上一层地详细说明。在本书或汉译未曾整理,关于极微聚未知识者可能无法理解。 事先将「极微聚」作简单说明。此系精神方面被分类为八十九心,三界出世间的界地,善、恶、无记三性,善恶(无贪、无瞋、无痴、贪、瞋、痴)有善因、不善因中之一因、二因、三因的,无记有异熟与唯作,而异熟有无记的无因乃至三因,唯作有二因、三因。并且此八十九心的一一于什么场合起什么作用?只是作为有分而相续的场合与作十四心作用中的那些作用?已决定。若不精通于此一切,则不能理解缘起说及于此加上二十四缘说的诸心的活动变化之说明。再说八十九心非单一,各心与成为心之属性的诸多心所法相应俱存。心所法有五十二,认为各心与任何几个心所相应,前五识等与七心所,复杂而高级的心与最高三十八心所相应。 与如此精神面同样,于身体及外界的物质面,也成为要考察二十八种色的何者如何结合而形成具体的物质。那就是「色聚」(rūpa-kalāpa)之说,近于说一切有部的「极微」(paramāṇu)之说,巴利佛教之说比有部说有数倍数十倍的复杂程度。那是有关有情之身体的。 认为有情是遍于三界六道,从诸神至人类,种种动物,饿鬼及地狱之罪人等,其发生也是有胎生、卵生、湿生、化生的四生。这些有情的肉体,由善恶业而生的结生之场合的色聚之差异,[423]随伴于善恶之意思的身、语之表出(表色),于认识等的场合随伴心而起的等起色,因食物(食素=营养素)所生的肉体之部分(肥瘦等),将由于寒暑等气候(季节)之变化而引起的肉体之变化(健康、生病)等,作为等起随伴于业、心、食、时节之色(物质)而说明。其「色聚」,单纯的系由地、水、火、风、色、味、香、食素所成的纯八法作为一单位,于此加上命根(生命力)则成为命九法,再加上眼、耳、鼻、舌、身等之根(感觉力),则成为眼十法等,其一一为色聚成为构成物质的单位,此等集聚形成肉体。在《清净道论》及《解脱道论》,色聚说似乎未完成,总之可以见到这些复杂的色聚说的一斑(Vism. pp.364~366, 552, 558~560,《解脱道论》卷一○、四四六b~四四七a,四五一b)。   (10) 23「慧修习功德的解释」(pp.698~713) 以上为「慧体」的五品即五清净之考察完了,最后想来考察「慧的功德」之品。慧的功德有如次四种。 一、烦恼的摧破。此于前品已说。 二、圣果的品尝。此系已得四圣果的人,以灭(涅盘)为所缘而入根本定,此亦可称为「果定」或「无相心解脱」。于前品有说此果定有「十九种的观察」(p.676)。即(1)圣道、(2)圣果、(3)已舍断烦恼、(4)残留的烦恼、(5)涅盘等五种,于四种果定观察此等则成为二十种,但漏尽阿罗汉果无(4)残留的烦恼故,除此则成十九种。认为诸圣者入此果定而享受所谓「现法乐住」(diṭṭhadhamma-sukha-vihāra)的此世无上安乐。 三、入灭尽定的可能性。谓灭尽定系如于此详说,唯有已得阿那含(不还)果而向阿罗汉道者才能入定的极静寂的禅定,详细称为「想受灭定」(saññāvedayitanirodha-samāpatti),[424]系由无色界最上的非想非非想处定进入的特殊者,认为那是不可言有为或无为,亦不可言为世间或出世间(p.709)。于此得到完全的禅定而到达兼有智慧与禅定两方解脱的所谓「俱解脱」的最高阿罗汉果。阿罗汉果也有唯以智慧而成为完全的「慧解脱」与唯以禅定而漏尽的「心解脱」,具备有此两方的是「俱解脱」。此就是最高最善的漏尽阿罗汉。作为到达此境地之手段的「入灭尽定的可能性」,在此举出作为慧修习的功德故,慧体最高的「智见清净」也就不仅是不及于俱解脱,亦未得到作为其手段的灭尽定的低位,是可推想的。 四、「应供养者」(有资格受信者供养者)等的成就。那是最高的阿罗汉(arahan应供),但凡是真正「僧宝」的在圣洁的四道四果之位的都是应供养者,那也是慧修习的第四功德。 关于前面的灭尽定及此应供养者有详细说明。顺便一提,在《解脱道论》虽无慧修之功德的项目,而接续于慧体之解说的最后,以所谓「二正受」的名目说明「果正受」(果定)与「想定灭正受」(灭尽定)(卷十二、四六○c~四六一c)。前者对于巴利的「无想心解脱」也称「无想心定」,附加详细说明。又对于后者的灭受想定,施与比巴利文更细密的解说。 巴利文与汉译于其最后都有本文的「结语」,就此巴利较为详细,长达二页余。总之可推想为《清净道论》系参考《解脱道论》而著作,两者的全体之构造及顺序也相当类似,其所说虽有繁简或有无之场合,其主张学说也有多少差异,而同属于南传上座部的巴利佛教,后者属于兼取他派之说的无畏山寺派(Abhayagirika),前者属于纯粹保持本来之学说的大寺派(Mahāvihārika)。后者的巴利文已散失,幸有汉译文故,将两者作比较研究是对于大寺派之巴利佛教而言有学问上的价值。[425] (3) Sīle patiṭṭhāya naro sapañño, cittaṁ paññañ ca bhāvayaṁ, ātāpī nipako bhikkhu, so imaṁ vijaṭaye jaṭaṁ. 此是相应部(S. i, 13, 165)中之偈、汉译相当偈是「智者建立戒、内心修智慧、比丘勤修习、于缠能解缠」(《杂阿含》五九九、大正二‧一六○b)。
本文档为【09九《清净道论》(Visuddhi-magga)】,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7517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01KB
软件:Word
页数:61
分类:
上传时间:2018-09-09
浏览量: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