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秋季新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全一册学案(新人教版) (2)

(秋季新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全一册学案(新人教版) (2)

举报
开通vip

(秋季新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全一册学案(新人教版) (2)2017七上历史学案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元谋人 1.年代、地点:距今约______年。_____元谋县。 2.生活状况:能够_________,知道使用火。 3.历史地位: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_____________。 二、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1.北京人的发现: (1)发现地点:北京西南_______龙骨山上。 (2)发现过程。 1921年 北京人遗址被发现   依据在遗址中发现的3枚牙齿,将它命名为“北京直立人”或“北京人” ...

(秋季新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全一册学案(新人教版) (2)
2017七上历史学案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北京人 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元谋人 1.年代、地点:距今约______年。_____元谋县。 2.生活状况:能够_________,知道使用火。 3.历史地位: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_____________。 二、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1.北京人的发现: (1)发现地点:北京西南_______龙骨山上。 (2)发现过程。 1921年 北京人遗址被发现   依据在遗址中发现的3枚牙齿,将它命名为“北京直立人”或“北京人” 1929年 中国_______,发现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及用火遗迹 1936年 相继发掘出土4个北京猿人头盖骨 (3)距今时间:约_____-20万年。 2.北京人的特征: (1)体质特征。 ①头部:前额低平,眉骨较粗,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 ②四肢: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上肢略长,能够__________。 (2)生产状况。 ①会用石块、兽骨和鹿角等制作各类工具,制作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使用这种_________的时代,叫作旧石器时代。 ②猎取动物,采集果实。 (3)生活状况。 ①学会_______并保存火种,改善了生存条件,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②群居生活,共同劳动。 3.历史地位: (1)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 (2)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_______遗址。 4.重要意义: (1)对于研究___________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2)通过对北京人的研究,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_________的研究提供了 可靠证据。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一、比较半坡居民和河姆渡人的生活   半坡居民 河姆渡人 距今时间 距今约6 000年 距今7 000年左右 发现地点 _________半坡村(黄河流域) 浙江余姚河姆渡(_____流域) 房屋类型 _____________房屋 _______房屋 生产工具 精美的_____石器,骨器、角器等 磨制石器、骨器,以_____最为典型 种植作物 种植___ 主要农作物是_____ 生活状况 饲养猪和狗等家畜,打猎捕鱼,生活用具主要是_____,出土了骨针、骨锥、纺轮,从事_____、制衣 饲养猪、狗和水牛等家畜,发现了_________,会制作陶器和玉器,懂得使用_______ 文化娱乐 有很多装饰品,少量乐器,如_____ 会运用雕刻等技术,出土了中国最早的_________;有简单的乐器_____ 二、原始农业的发展 1.起源:人类在长期的___________中,逐渐学会栽培农作物和饲养动物。在距今约10 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 代早期,中国农业产生。 2.区域:原始农业兴起于中国___________和淮河等流域。 3.表现: (1)农作物:在中国的一些早期遗址中,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___________;黄河流域是_______的最早起源地。 (2)农耕技术:由最初的“刀耕火种”发展到用_____等翻土工具耕种。 4.标志:_______种植、_________的出现以及聚落、_____工具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5.意义:为古代_________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一、炎黄联盟 1.背景: (1)_______年前,中国进入氏族部落联盟时期。 (2)黄河流域较大的部落有炎帝、_____、_____等部落。 2.形成: (1)黄帝联合一些部落在_____打败炎帝,两大部落结成联盟。 (2)炎黄部落在_____一战中大败东方蚩尤部落。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 3.影响:炎黄部落联盟逐渐形成为_______,___________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海内外华人自称为“__________”。 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1.主要发明: 炎帝 教民_________,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制作陶器;发明纺织,学会_____,教人们通商交换。 制作乐器琴瑟,具有最早的___________知识 黄帝 时期 黄帝(轩辕) 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_____,制造船只,学会炼铜,发明弓箭和_______ _____ 创造文字 伶伦 制作音律 隶首 发明_____ 嫘祖 擅长纺织,会_____ 2.重要发现: (1)内容:发现出水井遗迹、蚕茧和丝织品、原始______、_________等。 (2)意义:这些发现印证了我国_________晚期的社会发展水平。 三、尧舜禹的禅让 1.时代背景:黄帝之后,黄河泛滥,为抵御___________,三个部落走向了联盟。 2.禅让制:原始社会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_________的方法。 3.首领成就: (1)尧:鼓励_________,适时耕种。 (2)舜:制定_____,完善MATCH_ word word文档格式规范word作业纸小票打印word模板word简历模板免费word简历 _1714205695775_2,稳定局势,派禹治水,解除水患。 (3)禹:用疏导的方法解除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被尊称为“_____”。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一、夏朝的兴亡 1.建立: (1)概况:约公元前2070年,___结束部落联盟局面,建立夏王朝。 (2)地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__________的产生。 2.发展: (1)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他的位置,_______代替禅让制。 (2)“公天下”变成“家天下”,开创了“家天下”的历史。 3.统治: (1)设置机构:建立了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制定了历法(即“_____”)。 (2)统治范围:中心地区主要在今山西南部、河南中西部一代。 4.遗址:___________,反映了夏王朝的阶级分化、等级界限和文明进程。 5.灭亡:夏王___统治残暴,引起民众的反抗,被商部落所灭。 二、商朝的兴亡 1.建立:约___________年,汤建立商朝,定都亳。 2.巩固: (1)___任用贤才,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经济得到发展。 (2)受战乱、环境变化等因素影响,多次迁都。_____迁殷后相对稳定。 (3)设置监狱,制定酷刑,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控制。 3.灭亡:武王伐纣。 (1)原因:商王___对外征伐,耗费国力,修筑豪华宫殿,征收繁重赋税,施用酷刑,残害人民。 (2)标志:公元前1046年,在_____大战中,被周武王所灭。 三、西周的兴亡 1.建立:___________年,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_____。 2.分封制: (1)目的: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_________。 (2)内容。 (3)作用:保证了周王朝对_____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确立了周王朝的_________制度,天 子、诸侯、卿大夫、士属于贵族等级。 3.灭亡: (1)原因:公元前841年,发生“_________”,周厉王逃跑。_______时,朝政腐败,社会各种矛盾激化。 (2)标志:公元前771年,西周被_____族所灭。后来,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_____。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一、青铜器 1.发展过程: (1)出现:_________后期,我国出现了铜器,如距今 4 000多年的甘肃_________遗址出土了铜镜。 (2)发展:_____以后,青铜器的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功能由_____等发展到_____。成为王公贵族象征身份 地位乃至_________的代表性器物。 2.高超工艺: (1)铸造成分:准确地掌握了铜、锡、铅比例,制造不同用途的器具。 (2)铸造技术:采用“___________”。经过制模→雕刻纹饰→翻制泥范→高温焙烧→浇注金属液体→加工修 整等程序。 (3)典型代表: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大的青铜器—— _________;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 二、甲骨文 1.含义: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_____和_______等兽骨上的文字。 2.发掘: (1)1899年,清朝人_______首次发现甲骨文。 (2)在安阳殷墟、陕西、山东等地出土大量___________甲骨。 3.内容:涉及_____、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_________等。 4.地位: (1)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_________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_____开始。 5.造字特点: (1)方法:使用_____、指事、_____、形声等多种造字方法。 (2)特点:已经具备了汉字的_________,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一、经济发展 1.农业:春秋后期出现了_________和_____,促进了深耕细作,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 2.手工业:青铜业、_______、纺织业、煮盐业及__________等都有所发展。 3.商业:很多城市出现了商品交换市场,_________被更多地使用。 二、王室衰微 1.背景: (1)社会动荡,各种制度遭到破坏。 (2)诸侯国不再把土地分封给_______,而是设置县、郡,委派官员管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_______逐步瓦解。 2.表现: (1)_______东迁后,周王室的统治势力大减,无力控制诸侯,甚至依赖诸侯国的经济支持。 (2)诸侯国势力崛起,不再听从王命,各自为政。 3.影响:周王室地位下降,诸侯竞相称霸,操控政治局面,实际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 三、诸侯争霸 1.背景: (1)由于___________发展不平衡,各诸侯国为了自身利益,相互之间展开激烈的争斗。 (2)强大的诸侯以“_________”的名义进行征战,争夺霸主地位。 2.霸主:_______、晋文公、_______、秦穆公等先后称霸中原。春秋末期,吴国和越国也北上争霸。 3.影响: (1)在争霸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诸侯国的疆域_________。 (2)中原的“诸华”“诸夏”在同周边的________________等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大规模的_________。 (3)春秋时期的大国争霸给社会带来了种种灾难。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一、战国七雄 1.背景: (1)经过春秋近300年的纷争,大部分的小诸侯国被兼并。 (2)几个大诸侯国左右政局,维系周王室统治的各种制度已经完全崩溃。 2.形成:战国初年,晋国被___________三家大夫瓜分,齐国由大夫田氏取代。齐、___、燕、韩、赵、魏、___ 七国的势力较强,史称“_________”。 3.战争: (1)特点:规模很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 (2)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_________等。 (3)结果:各诸侯国的势力此消彼长,_____逐渐成为最强大的诸侯国。 二、商鞅变法 1.背景:战国时期,_________和_____的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_________的势力增强。 2.目的:确立新的_________秩序,以求_________,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3.代表:商鞅变法。 (1)开始:公元前356年,_______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2)内容。 ①政治:确立_____;废除贵族的_________;改革户籍制度;严明法度。 ②经济:废除_______,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_____;统一度量衡。 ③军事:奖励_____。 (3)作用:_____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_________奠定了基础。 4.影响:政治、经济、军事、法治等方面都发生了大的变革,整个社会前进的步伐加速了。 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1.修建:_____后期,秦国蜀郡郡守_____在岷江上修建。 2.构造:由渠首和_______两大系统工程构成。渠首分为鱼嘴、宝瓶口和_______三个主体工程。 3.功能:发挥着_________________等多方面的作用。 4.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_________”。2 2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作用,反映出我国人民的智慧。 第8课 百家争鸣 一、老子 1.历史地位:春秋后期楚国人,_________的创始人。 2.思想主张:人们应顺应自然;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_________;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 问题。主张“_________”。 3.相关著作:《_______》成为道家经典。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1.历史地位:春秋后期鲁国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_____学派的创始人。 2.思想成就:核心思想是“___”;政治上推崇西周的制度,主张_________。 3.教育成就:创办私学,主张“_________”;在教学中,注重_________和文化知识教育,提出一系列_________和方法。 4.相关著作:其思想由弟子整理成《_____》一书。 5.历史影响: (1)孔子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2)他所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也具有深远影响。 三、百家争鸣 1.背景: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学术思想领域活跃,形成了“诸子百家”。 2.学派: 学派 代表 主 要 主 张 墨家 _____ 主张“_____”“_____”,提出要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提倡节俭 儒家 孟子 主张实行“_____”,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 荀子 主张实行“_____”,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 道家 庄子 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保持独立的人格 法家 _____ 反对空谈仁义,强调_________,提出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3.影响: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________________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一、秦灭六国 1.背景: (1)各诸侯国的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 (2)秦国经过_________,实力超过东方六国。 (3)秦王嬴政重用人才。 2.经过: (1)从公元前230年起,秦国先后攻灭___、赵、魏、楚、燕、___六国,完成统一大业。 (2)__________年,秦王_____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3)北进南下,对边疆地区进行开拓和经营,管辖范围扩大。 3.影响: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_______的 封建国家。 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1.原因:原来_________的政治形态已不能适应新的社会发展,为加强对___________而创立。 2.中央集权制度: 3.影响: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由_____掌控;_______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项目 措 施 文化 命_____等人统一文字,制定_____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经济 统一货币,以秦国的_______________为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货币;统一_______制度 交通 统一_____和道路的宽窄,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开凿_____,沟通了湘江和漓江 军事 派大将_____北击匈奴;修筑_____ 四、秦朝的疆域:东至东海,西到_____,北至长城一带,南达_____,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一、秦的暴政 1.秦始皇: (1)赋税沉重。迫使农民将____的收获物上缴国家。 (2)徭役和_____繁重。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3)法律____,刑罚极为残酷。一人犯法,亲族和邻里都要受到牵连,单是死刑就有车裂、腰斩、活埋等十多种。 2.秦二世:更加残暴,对民众的剥削更为残酷,恣意挥霍,穷奢极欲。 二、秦末农民大起义 1.陈胜吴广起义: (1)原因。 ①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②直接原因:戍守长城遇雨误期,按律要被处死。 (2)概况。 ①时间:__________年。 ②地点:_______。 ③发展:攻占___县,_____称王,建立_________政权。 ④结果:起义失败,吴广、陈胜被部下杀害。 (3)地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___________。 2.项羽刘邦起义: (1)项羽:在_________中以少胜多,歼灭秦军主力。 (2)刘邦:率军直抵秦都咸阳,__________年,秦朝统治者投降,秦朝灭亡。 三、楚汉之争 1.性质:统治阶级为_________,展开的争战。 2.双方:西楚霸王_____⇔汉王_____。 3.逆转:势力强大的项羽,刚愎自用,一味依赖武力;处于弱势的刘邦收揽民心,善用人才,双方力量逐渐逆转。 4.结果:刘邦军队将项羽包围在_____,项羽兵败自刎,刘邦取得最终胜利。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一、西汉的建立 1.西汉建立:__________年,_____(即汉高祖)建立,定都长安。 2.社会状况:残破荒凉。 (1)原因:由于_____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__________遭到严重破坏。 (2)表现: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大片的土地荒芜,物质财富缺乏,人民得不到温饱。 3.首要问题:恢复和发展_________,巩固新的王朝。 二、休养生息政策 1.目的:_________和稳定社会局势。 2.措施: (1)下令“兵皆罢归家”,让_____们还乡务农。 (2)将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_____,以增加___________。 (3)鼓励人民致力农业生产,减轻农民的_____。 (4)相应地减免_____和兵役。 3.作用:使汉初的_____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三、“文景之治” 1.时期:_______和汉景帝时期。 2.措施: (1)政治上:注重农业生产,提倡_________,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 (2)经济上:进一步减轻___________,把田赋降到__________。 (3)刑法上:“_________”,废除了严刑苛法。 (4)政策上:提倡_________,反对奢侈浮华。 3.表现: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家积累了大量钱粮。史称“_________”。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一、“推恩令”的实施 1.背景: 2.措施: (1)汉武帝采纳_______的“推恩”建议。 ①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_____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诸侯王 的封地和势力变小。 ②找各种借口_____、夺地甚至除国,严厉镇压他们的叛乱。 (2)建立_____制度,代表朝廷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 3.作用:___________的控制大大加强。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背景: (1)西汉初,统治者奉行“无为而治”的政策,_________的学说流行。 (2)士人四处游说,依附诸侯王,对抗朝廷。 2.措施:汉武帝接受董仲舒“__________________”的建议。 (1)把_________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_________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2)在长安兴办_____,以儒家的《___》《书》《___》《易》《_____》作为教材,儒士进入各级政权机构。 3.影响:儒学居于主导地位,影响深远。 三、盐铁专卖 1.背景:汉初,_____经营权大都掌握在豪强手中,控制了国家重要的经济命脉。 2.目的:加强朝廷对_________的控制。 3.措施: (1)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_______。 (2)全国各地设盐铁官,把___________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3)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_____。 4.作用:使国家的_____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汉武帝很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巩固了______的局面。 第13课东汉的兴亡 一、光武中兴 1.西汉灭亡:公元9年,外戚_____夺取政权,建立新朝, 西汉灭亡。 2.东汉建立: (1)背景:王莽施政加剧社会动荡,引发农民起义。 (2)建立:刘秀在25年称帝,定都_____,史称东汉,他就是_______。 3.光武中兴: (1)目的:巩固统治,采取一系列稳定社会局面的措施。 (2)措施。 ①下令释放_____,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 ②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③允许北方_________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3)表现: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_________”。 二、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1.开始时间:东汉中期以后。 2.原因:继位皇帝年幼,太后主持朝政,重用自己的亲戚,_____权力膨胀。皇帝长大后,依赖_____除掉外戚,宦官由此把持朝政。 3.影响: (1)导致政治腐败不堪,社会混乱,人民遭殃。 (2)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三、黄巾起义 1.原因:东汉后期的朝政越来越腐败,时局动荡不安。 2.概况:创立太平道的_____于184年领导的一场________________的农民大起义。 3.口号:苍天已死,_________,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4.结果:在_____军队的残酷镇压下,历时9个月的黄巾起义最后被镇压下去。 5.影响:这次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_____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一、张骞通西域 1.西域:甘肃_____、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_____和更远的广大地区。 2.背景:_____控制西域并从西域不断向中原发动进攻,使汉王朝十分被动。_______认识到西域的重要性。 3.概况:   第一次出使西域 第二次出使西域 目的 联络_______、夹击匈奴 友好访问西域国家 时间 公元前____年 公元前____年 结果 了解了_____想和汉朝往来的愿望,使汉朝了解到西域的具体情况 促进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 二、丝绸之路 1.陆上丝绸之路: (1)背景:张骞通西域后,东西方的_________ 交流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班主任工作中的交流培训班交流发言材料交流低压配电柜检验标准小王子读书交流分享介绍 日趋频繁。 (2)路线。 (3)交流。 ①汉朝的_____、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 ②西域的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等,以及_____、葡萄、石榴、苜蓿等植物,还有多种___________等传 入中国。 (4)评价。 ①地位:是古代___________的大动脉。 ②作用: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_____与文化交流。 2.海上丝绸之路: (1)背景:_______大力开辟海上交通,先后开辟了多条海上航线。 2)路线。 ①山东沿岸→_____→朝鲜、_____。 三、对西域的管理 1.西域都护的设置: (1)概况:_________年,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都护府设在乌垒城(今新疆 轮台)。 (2)意义: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今_____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是我国领土。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一、造纸术的发明 1.背景: (1)书写材质:古人把文字刻画、书写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面。 (2)局限性:简分量很重,帛虽轻但价格昂贵,使用受限。 2.发明:_____时期,人们已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 3.改进:东汉宦官_____改进造纸工艺,提高了纸质,使其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便利了典籍的流传。 4.地位: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都是从中国辗转流传过去的。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一。 二、张仲景和华佗 1.张仲景: (1)简介:东汉末年的名医,是中医__ __的开创者,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被后世称为“_____”。 (2)成就。 ①著《___________》,发展了_______的理论和治疗方法。 ②提出了“_______”的理论,提倡预防疾病。 2.华佗: (1)简介:东汉末年名医,擅长用针灸、汤药为人治病,能实施外科手术。 (2)成就:发明“_______”,创造出了“_______”用来强健身体。 三、历史巨著《史记》 1.作者: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_______,生活在汉武帝时期。 2.地位:是中国古代第一部_______通史。 3.内容:记述了从传说中的_____________时约3 000年的史事。 4.影响:对中国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_______上也有崇高的地位。 四、道教和佛教 1.道教:_____末年兴起。张角创立_______,张陵创立五斗米道,两者在教义和传播方式上相似,受到下层民 众的信奉。 2.佛教: (1)创立: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_____,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又称_________。 (2)教义:人生如苦海,人只有熄灭各种欲望和烦恼,修行为善,才能得到解脱。 (3)传播:张骞通西域后通过_________传入中国,东汉明帝时逐步在社会上传播开来。 (4)影响:佛教丰富了中国文化,在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第16课 三国鼎立 一、曹操崛起 1.背景:东汉末期,东汉王朝形同虚设,政局混乱,各地军阀崛起。 2.措施: (1)政治上:把_______从都城洛阳接到许,借用皇帝的名义号令天下,并招揽各种人才。 (2)经济上:采用_____的措施,组织军队和流亡的民众从事农业生产。 二、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背景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北方以_____和袁绍势力最大 曹操统一北方后,想要统一全国 时间 公元____年 公元____年 结果 _____以少胜多,打败袁绍 _________以少胜多,打败曹操 影响 为曹操以后统一_____打下了基础 为_________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三、三国鼎立 1.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三国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魏 220年 _____ 洛阳 蜀 221年 刘备 _____ 吴 222年 _____称吴王,229年称帝 建业 2.三国经济的发展: (1)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_____。 (2)孙吴。 ①开发江东,_______发达,发展海外贸易。 ②230年,孙权派卫温率船队到达_____,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 (3)蜀汉: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_____地区的开发。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一、西晋的建立 1.建立:266年,_______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以_____为都,史称西晋。 2.统一:____年,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 3.统治:皇室及贵族在治国方略上缺乏_________,处处维护家族利益。 二、八王之乱 1.背景:_______大封同姓诸王,宗室诸王势力日益强大。 2.概况:晋惠帝时,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争夺_____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史称“八王之乱”。 3.地点:八王混战主要在_____一带展开。 4.影响: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纷纷逃离,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_________浪潮。 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1.时间:_____、魏、晋时期,我国北方游牧民族不断内迁。 2.内迁: (1)原来生活在西北的___________,由西向东迁入陕西关中。 (2)分布在蒙古草原上的_____族和羯族,由北向南迁到山西一带。 (3)_______的一部分迁到辽宁,一部分迁到陕西及河套地区。 四、政权更迭 1.十六国:西晋灭亡后,从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历史上把北方主要的1个政权,连同西南的成汉,总称为“_______”。 2.前秦:4世纪后期,氐族_____建立的前秦逐渐强盛,并统一了_________。苻坚任用汉人王猛为相进行改革。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一、东晋的兴亡 1.背景:316年,内迁的_____人灭掉西晋。 2.建立:317年,_______重建晋王朝,以_____为都城,史称东晋。 3.发展:东晋初年,曾收复_____以南的部分地区。 4.兴盛:东晋在_________中战胜前秦,相对稳定的局势使江南出现了“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景象。 5.灭亡:420年,东晋灭亡。 二、南朝的政治 1.南朝:420-589年,南方政权相继出现___、齐、___、陈四个王朝,都在_____定都,历史上统称为“南朝”。 2.繁荣:___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宋武帝、宋文帝在位时,赋轻役稀,江南民殷国富,社会比较安定。 3.衰败:梁武帝萧衍时,政治日益败坏,南北实力对比中,_____处于明显劣势。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1.秦汉时期:_________经济发达,是全国经济重心;江南地区地广人稀,农业生产落后。 2.东晋后期:_________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1)原因。 ①北民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_______,带来了先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②_________优越。 ③社会比较安定。 ④南下移民和南方当地民众的共同努力。 (2)表现。 ①农业:大量荒地被开垦,耕地面积增加,兴修很多_____工程;农业生产技术有很大改进;实行农业的多种经营。 ②手工业:快速进步,缫丝、织布、_____、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有显著发展。 ③商业兴旺和城市繁荣:_____是南朝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一、淝水之战 1.背景:强大后的前秦,疆域东濒大海,南抵汉水,西至龟兹,北达沙漠,与南方的东晋形成了对峙的局面。 2.时间:____年,苻坚南下,企图灭亡东晋,统一中国。 3.结果:晋军打败前秦军,苻坚逃回北方。 4.特点:是中国古代又一次_________的著名战役。 5.影响: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政权建立:4世纪后期,_____族拓跋部迅速崛起,建立北魏。 2.统一北方:____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3.改革措施: (1)迁都:494年迁都_____。 (2)推行汉化措施。 ①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_____,禁用鲜卑语。 ②以_____代替鲜卑服。 ③改鲜卑姓为_____。 ④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_____。 ⑤采用两汉、曹魏的官制、法律等。 4.重大影响:促进了_________,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三、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1.时间:_____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 2.表现:各民族在_____上密切交往,在文化上的交流也日益频繁,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 3.影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以后隋唐时 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1.贾思勰: (1)成就:撰写《_________》。 (2)做法:整理古书中记载的农业知识,采集民间__________,汲取农民的生产经验,在生产实践中证明和丰富 这些经验。 (3)思想:他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_____规律,种植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改进_________和工具;提 出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宝贵思想。 2.《齐民要术》: (1)内容:总结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丰富。 (2)地位: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_____,对后世农学发展影响深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二、科学家祖冲之 1.简介:_____杰出科学家,在_____、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 2.成就: (1)数学:祖冲之运用刘徽的方法把_______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该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 (2)历法:制定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_______》。 (3)机械制造:设计制造出了_______、水碓磨、千里船等。 三、书法、绘画和雕塑 1.书法: (1)条件:汉代造纸术的发明为书法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2)时间:_____以后,书法已经成为专门的艺术供人们欣赏了。 (3)代表。 ①曹魏时的锺繇和胡昭都擅长行、草、隶书,_____独创楷书书法,后人称他的楷书为绝世之作。西晋教学生 学习书法,规定用_______书法作为标准书体。 ②东晋王羲之: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阶段,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代表作为《_________》,被誉为“书圣”。 (4)地位:中国书法艺术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彩。 3.雕塑: (1)背景: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为宣扬佛教,开凿许多石窟。 (2)代表:山西大同的_________和河南洛阳的__________。
本文档为【(秋季新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全一册学案(新人教版) (2)】,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1.9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资源文库
从事幼儿保育多年。
格式:doc
大小:165KB
软件:Word
页数:13
分类:高中语文
上传时间:2018-12-27
浏览量: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