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世界史名词解释世界现代史

世界史名词解释世界现代史

举报
开通vip

世界史名词解释世界现代史 托洛茨基:俄国重要的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政治活动家、军事家,苏俄红军的缔造者之一,二十世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左翼领袖,他以对古典马克思主义“不断革命”和“世界革命”的独创性发展闻名于世,第三共产国际和第四国际的主要缔造者之一。在早期的革命宣传和十月革命胜利以及巩固政权的斗争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后来在与斯大林的政治斗争中被排挤。1940年在墨西哥遭谋杀。 契卡:全称“全俄肃清反革命及怠工非常委员会”,十月革命后苏维埃俄国的国家安全保卫机构。1917年彼得格勒军事革命委员会通过了《关于建立肃反委员会的决议》,它拥...

世界史名词解释世界现代史
托洛茨基:俄国重要的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政治活动家、军事家,苏俄红军的缔造者之一,二十世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左翼领袖,他以对古典马克思主义“不断革命”和“世界革命”的独创性发展闻名于世,第三共产国际和第四国际的主要缔造者之一。在早期的革命宣传和十月革命胜利以及巩固政权的斗争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后来在与斯大林的政治斗争中被排挤。1940年在墨西哥遭谋杀。 契卡:全称“全俄肃清反革命及怠工非常委员会”,十月革命后苏维埃俄国的国家安全保卫机构。1917年彼得格勒军事革命委员会通过了《关于建立肃反委员会的决议》,它拥有很大权力,可以逮捕一切反革命分子。为捍卫十月革命成果作出重要贡献。 里加和约:由波兰第二共和国、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和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于1921年3月18日在今拉脱维亚里加签署,标志着波苏战争的结束。《和约》将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以及立陶宛的一部分划归波兰。 列宁遗嘱:是列宁写给前苏联第20次党代会的一份信件,也是一份重要的政治文献。他建议对国家的政治制度做一系列的变动。首先建议增加中央委员人数,其次在一定的条件下赋予国家计划委员会的决定以立法的性质。目的在于加强党的稳定性。 蒙德主义:1926年英国发生工人总罢工,工会右翼领袖号召工人放弃斗争,鼓吹同工业巨头合作,以阿尔弗雷德·蒙德为首的20名企业家响应工会右翼领袖的呼吁,与工会签署协定, 规定 关于下班后关闭电源的规定党章中关于入党时间的规定公务员考核规定下载规定办法文件下载宁波关于闷顶的规定 以调解制度代替工人罢工活动,改进资本主义。 十四点计划:1918年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的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纲领及战后世界的蓝图。表面上标榜“民族自决”,反对“秘密外交”,倡导建立“公正而持久的和平”,实际上是美国企图利用战争中增长的实力,削弱竞争对手英、法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也反映其敌视苏联、反对被压迫民族争取独立解放的立场。但是由于在军事上的劣势及传统的孤立主义思想美国国会拒绝批准《凡尔赛和约》,不参加国际联盟。这标志着“十四点”的失败。 但泽走廊: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波兰复国。根据《凡尔赛条约》,把原属德国领土东普鲁士和西普鲁士间、沿维斯瓦河下流西岸划出一条宽约80公里的地带,称为“波兰走廊”。1939年,希特勒借口收回走廊,进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职团国家:意大利法西斯主义发展并形成的一种社会政治与经济制度,以服务于法西斯主义集权统治和对外扩张的需要。主要做法是:让同一行业内部的劳资双方结合在同一个职业团体内,就生产与利益分配的各方面的问题进行合作与协商,以减少冲突,共同挖掘生产潜力,表面上维持了一种所谓的民族团结。一战后,墨索里尼积极推行法西斯职团制,作为巩固集权政治的重要步骤。通过职团制,意大利整个国家和全体民众处在了法西斯的严密控制之下。 啤酒馆政变:德国纳粹党企图夺取政权的政变,1923年11月8日,希特勒率领纳粹党徒冲击在慕尼黑一家啤酒店里正在召开的巴伐利亚邦领导人会议,发动政变。次日,又在鲁登道夫集团支持下举行示威游行。由于垄断资产阶级当时不肯支持,游行遭到镇压,政变失败。 洛桑合约:一战后凯末尔领导的土耳其资产阶级取得胜利,废除了《色佛尔条约》。另订《洛桑合约》。《洛桑条约》是凡尔赛体系中唯一较平等的合约,它承认土耳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使土耳其成为战后近东最稳定的国家。 泰罗制:美国柯立芝繁荣时期的一种资本主义劳动组织和生产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由美国 工程 路基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工程量增项单年度零星工程技术标正投影法基本原理 师泰罗创立。挑选最好的工人,记录完成每一操作的时间,以此规定生产标准和标准时间。由于泰罗制的实施,当时的工厂管理开始从经验管理过渡到科学管理阶段。 非战公约: 1928年8月在巴黎由法、美、英、德、意等15个国家签订。后签约国达到64个。公约规定签字国用和平方法解决一切国际争端和冲突。公约是帝国主义在全世界人民维护和平的压力下所签署的,反映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复杂的矛盾,也反映了当时资本主义国家中高涨的和平主义倾向。由于帝国主义各国持有保留条件,公约本身未规定对违犯者的制裁办法,实际上只是一纸空文 联合反对派:又称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联盟,1926年两个反对派结成同盟并发表声明,在一系列重大政策问题上提出“左”的方针,公开进行派别活动,号召推翻以斯大林为首的中央多数派领导,挑起全党大辩论。1927年底,苏共将二人及其托—季联盟骨干分子开除出党。 斯达汉诺夫运动:苏联早期以斯达汉诺夫命名的社会主义竞赛的群众运动。顿涅茨矿区采煤工人斯达汉诺夫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事迹传遍全国,形成了斯达汉诺夫运动。它的特点是社会主义竞赛与新技术相联系。它打破旧的技术定额,迅速提高劳动生产率,表现了当时苏联社会主义竞赛的新高涨。 远东共和国:是苏俄政府在俄国 HYPERLINK "http://baike.baidu.com/view/72300.htm" \t "_blank" 远东和西伯利亚 HYPERLINK "http://baike.baidu.com/view/2424.htm" \t "_blank" 贝加尔湖以东地区建立的一个被苏俄控制的共和国。该共和国虽然有名义上是独立的,但主要受苏俄控制,主要是在苏俄和被日本占领符拉迪沃斯托克等地之间建立一个缓冲地带,日本撤军后,共和国合并到苏俄。 工业复兴法:1933年6月,由美国罗斯福政府颁布,是罗斯福新政的核心和基础,根据此法令成立全国复兴署,制定公平竞争法规,以协调各部门的企业活动和消灭不公平竞争,还规定工人有权组织起来同资本家进行集体谈判。该法令对恢复工业生产、缓和阶级矛盾起了较大的作用。 尼翁协定:关于保护不属于西班牙内战任何一方的商船在地中海不受潜艇袭击的国际协定。鉴于有其他国家的船舶在西班牙内战中被袭击,1936年9月,英法两国邀请同地中海有利害关系的各国在尼翁举行会议,签订了《尼翁协定》,规定队在地中海攻击不属于西班牙任何一方的船舶的潜艇,缔约国海军应予以反击。协定签订后,在地中海对中立国商船的攻击基本停止。 齐格菲防线: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前,在其西部边境地区构筑的对抗法国马其诺防线的筑垒体系,1936年开始构筑,1939年竣工。德国人称之为“西部壁垒”或“齐格菲阵地”。构筑齐格菲防线的目的是为了掩护德国西线,并作为向西进攻的屯兵场以及支援进攻的重炮阵地。 金集团:1933年,法国、荷兰、意大利、比利时、瑞士、波兰六国为保持金本位制而组成的货币集团。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中,英美等国先后放弃金本位制.而六国政府企图继续维持原来的金本位,保持本位币不贬值.但由于对外贸易恶化,资金外流,币值无法稳定,意大利首先退出.1936年9月,金集团瓦解. 人民阵线:工人阶级政党和中产阶级政党为保卫民主制、防御法西斯进攻而结成的联盟。1930年代中期,欧洲共产党人为法西斯主义的得势感到忧虑,加之当时苏联政策有所转变,一些国家的共产党就同社会党、自由党以及温和派政党结成反对法西斯的人民阵线。 币原主义:20世纪20—30年代由日本首相币原喜重郎提倡和实施的所谓“国际协调外交”,其重点是在国际上保持与西方国家的协调,改善日本的国际贸易地位,对华政策方面则主张不干涉中国内政。这一观点获得英国等国赞同,但遭到日本军国主义强烈反对。 钢铁盟约:即1939年德意签订的《德意友好同盟条约》。规定如缔约国一方同一国或数国发生战争时,另一方应予以陆海空军事援助。标志着德意两国军事同盟的正式建立,新的世界大战到了一触即发的关头。 镰刀计划:原为“黄色方案,1939-1940年德国进攻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的作战计划。后来曼施坦因认为:德军进攻的主要矛头应放在中央。以强大的装甲部队,对具有战略决定性的突破口——阿登森林地带,实施主要突击。以分割合围英法联军,迅速灭亡法国。 巴巴罗萨计划:1941年德国发动对苏联侵略的战争代号。该计划提出在打败英国之前,用一次快速的战役击溃苏联,占领列宁格勒、莫斯科、基辅等主要城市,并于1941年冬天结束战争。1941年开始实行。 敦巴顿橡树园会议: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国胜利在望,为了协调战后国际关系,苏美英和美英中本别在华盛顿附近的敦巴顿橡树园举行会议,被称为敦巴顿橡树园会议。会议规划了联合国宪章的基本轮廓,解决了关于建立联合国的主要问题。斯大林认为会议是“联合国家展现的鲜明标志”。 中途岛海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场重要战役,也是美国海军以少胜多的一个著名战例。其于1942展开,美国海军不仅在此战役中成功地击退了日本海军对中途岛环礁的攻击,还得到了太平洋战区的主动权,因此成为二战太平洋战区的转折点。 华夫脱党:埃及资产阶级政党,1918年以柴鲁尔为首的代表团赴伦敦,要求埃及完全独立,遭拒绝,第二年创立该党。领导1919到1922年独立运动,迫使英国在1922年承认埃及独立,此后该党多次执政,奉行改良主义和对帝国主义妥协的政策。1952年埃及“七月革命”后被禁止活动。 阿卡迪亚会议: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941年12月-1942年1月,罗斯福和丘吉尔为协调两国在反法西斯战斗中的战略和加强两国之间的合作,在华盛顿举行的会议,代号为阿卡迪亚。会议拟定并发表了《联合国家宣言》。重新确定了“先欧后亚”的政策。宣言标志着世界法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大大加速了二战的进程,同时为战后联合国的创建打下了初步基础。 诺曼底登陆:诺曼底登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在欧洲西线战场发起的一场大规模攻势,战役发生在1944年6月。诺曼底战役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陆作战,开辟了第二战场,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态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加速了二战的胜利进程。 狼群战术:二战时德国海军首创的海战战术,集中几艘潜艇力量来摧毁重型舰船。这一战术的使用破坏了盟国的海上运输线,使盟军受到重大损失。后因盟军采取策略和使用先进的探测工具,德潜艇损失巨大,狼群战术宣告失败。 东方公约:1934 年苏法两国为防止法西斯侵略联合拟订的 ,准备邀请德国、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参加的集体互助公约。又称《东方洛迦诺公约》。规定当缔约国任一国受到进攻时,其他缔约国应自动向遭受进攻的一方提供军事援助。 食盐长征: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甘地领导80名反抗者,步行3周到达丹地海滨,自取海水制盐,已示破坏食盐专卖法。这次行程240英里的象征性挑战,被称为“食盐长征”。 苏联东方战线: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苏联在欧洲东部扩大边界建立的防御德国侵略的防线。其建立使苏联共增加了大量人口和领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防御空间,改善了战略地位。东方战线的建立反映了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 1.苏俄和苏联时期经济政策的演变过程 在苏维埃建立之后,为了巩固政权,在工业方面,苏维埃颁布《工人监督条例》。对一切企业实行工人监督。将银行,铁路,大工业收归国有,实行对外贸易垄断,废除外债,并成立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在农业方面,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实行粮食专卖及余粮收集制,打击富农的力量。 在《布列斯特合约》签订之后,为了应对国内白军和国外干涉军的进攻,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包括余粮收集制,将中型企业也收归国有,对小企业实行监督,排除自由贸易,实行粮食和日工业活品配给制,劳动义务制。它对于保证苏维埃政权的安全起了积极作用,但很多政策过激,后引发了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1921年决定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开始了向新经济政策的过度。商业方面,通过关于交换的法令,宣布实行产品交换。同时,允许私人在地方范围内进行商业往来。在工业方面,一切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厂矿企业仍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而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则允许私人经营。允许外国资本家在苏俄经营租让企业或同苏维埃国家组织合营股份公司。新经济政策的实行,重新建立了工业与农业之间正常的经济联系,巩固了工人阶级同农民的联盟,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受到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的欢迎,使1921 年的危机迅速得到克服。 党的十四大后,苏联开始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优先发展重工业,通过行政命令保证高积累多投资,忽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在农业方面实行全面集体化运动,用行政手段强迫农民加入集体农庄,政府给予农庄多方面的支持,并加强对于农庄的控制。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斯大林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形成。 2.对绥靖政策的理解(定义,原因,表现、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 定义:英法美等绥靖主义者,不惜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为代价,来维护自身的利益,求得一时苟安,谋求同侵略者妥协,妄图将“祸水东引”至苏联,坐收渔利。 原因:首先,英法在其实力日益衰退的情况下,为维护霸权地位所采取的策略。其次,绥靖政策的推行是和当时两种社会制度共存这一时代背景有密切关系的。第三,绥靖政策的推行,同当时西方普遍流行的反战社会思潮也有很大关系。 表现:1931年 “九一八事变”中,容忍日本侵略中国东北。1935年美国通过中立法;容忍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1936年8月对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采取“不干涉”政策。最典型的体现则是1938年的慕尼黑会议和《慕尼黑协定》。 评价: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气焰,加速了二战的爆发,英法忽视了战争的准备,导致战争初期受到严重损失。牺牲了许多小国家的利益,不利于反法西斯力量团结。 4.卡德纳斯改革的内容及地位 1.土地改革:政府没收本国和外国搜拥有的大地产,分配给农民,向农民提供贷款,并鼓励和扶持农民组织合作农场。 2.国有化运动:1937年把为外国垄断资本控制的铁路、石油公司和服务业收归国有。 3.教育改革:推行社会主义教育制度,扩大和普及教育,加强印第安人教育事业发展。 4巩固民主政体,打击军事寡头势力。 5建立新的政治模式:强有力的总统制和职团主义结构民主制。 历史地位:卡德纳斯在30年代所进行的改革,是墨西哥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改革。因其全面而深入的实行了1917年宪法而被认为是墨西哥护宪运动最辉煌的阶段。为墨西哥比较稳定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为同时代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民族民主运动史上所罕有。 3.凯末尔改革的主要内容及评价 1.政治改革:消灭素丹制,建立共和国,废除哈里发制,封建军权和政权变成资产阶级共和国,增添世俗主义的武器,体现了现代土耳其反奥斯曼封建的民族主义和改革的真正特点。 2.法制改革:撤销宗教基金事务部,废除宗教法和宗教法院,确定了国民议会的立法权。颁布以民族共和制为指导的国家根本大法—土耳其共和国宪法,取消伊斯兰教的国教地位,使土耳其成为世俗共和国。进行法制改革,改变了过去宗教法院和欧洲式发现并存的混乱局面,使人民摆脱宗教法的控制,实行男女平等。 3.教育改革:将教育和宗教分离。1924年颁布教育世俗化,现代化法令,规定学校必须在国家的监督之下:学校必须向受教育者提供非宗教的现代化教育,学校必须向受教育者传授西方科学技术,文化知识和思维方式;加强土耳其民族意识的教育。 4.文化改革:抛弃宗教精神,建立土耳其的民族精神,实行文字改革,用拉丁字母来代替阿拉伯字母。重视土耳其历史,将民族主义与历史学结合。 5.经济改革:实行国家主义,鼓励民族工业,建立国营企业,保护关税,严格控制外汇及外国投资的一系列措施。 评价:凯末尔推动和引导的改革运动是一场意义深远的社会革命,它在很大程度上清除了封建思想,尤其是宗教神权思想对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和控制,在土耳其树立起现代生活观念。从而巩固了新生的共和国,为土耳其民族和社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如何认识柯立芝繁荣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恰逢英法德经济上处于停滞期,美国通过技术革新、固定资本更新和企业生产及管理的合理化,美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这一时期,恰巧在总统柯立芝任期之内,所以美国这一时期的经济繁荣又被称为“柯立芝繁荣。 柯立芝繁荣有以下原因:一、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发横财,扩张了经济实力,为“柯立芝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二、技术革命是“柯立芝繁荣”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因。三、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刺激了经济的发展。 但这种繁荣主要集中在部分工业部门和城市中,其他一些工业部门和农业的不景气,使美国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并且由于股票投机成风,使繁荣本身带有一定虚假性。生产和资本的进一步集中则加深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孕育着新的危机。 6.《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评价 1.该条约的签订,使得苏联得以暂时避免纳粹德国的侵略和德日法西斯的夹攻,赢得了一年多的时间,有利于苏联对反侵略战争的准备。 2.宣告了张伯伦达拉第之流所推行的绥靖政策的破产,推行绥靖政策的后果是损人害己,自食其果。 3.打破了德日法西斯的的统一战线 4.表明了苏联的外交战略发生了重大变化,背离了原来所坚持的集体安全,转而孤立的保卫苏联自身的安全。 5.使欧洲力量对比发生了有利于德国的变化。 6.在签订过程中,苏联与德国签订有秘密附属议定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规定苏联和德国法西斯划分势力范围,瓜分第三国领土,是苏联大国主义沙文主义的体现。 7.对闪击战的理解 闪击战----由古德里安创建的战争模式,也叫闪电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首先并且经常使用的一种战术,它充分利用飞机、坦克的快捷优势,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制敌取胜。它往往是先利用飞机猛烈轰炸敌方重要的战略设施的通讯中心,把敌人的飞机炸毁在机场,取得制空权,并使敌人的指挥系统瘫痪。 闪电战就是奇袭、速度,集中加在一起,将像闪电一样打击敌人!可以使敌人在突如其来的威胁之下丧失士气,从而在第一次巨大的打击之下就会立即崩溃! 成功原因:适时;出人意料的主攻地点;欺骗活动;新的坦克战术 战例:闪击波兰。1939年9月1日,德军以其6个装甲师、4个轻装甲师和4个摩托化师为主要突击力量,在一马平川的波兰西部势如破竹般撕破了波军6个集团军组成的防线。德国装甲部队与空军构成的快速纵深挺进力量,将陈旧庞大的波军迅速撕裂、合围,至10月 5日,波兰战役即告结束。波军6.6万人阵亡,20万人受伤,69.4万人被俘,而德军仅伤亡 3万余人。 8.雅尔塔会议的主要内容及评价 会议的主要内容有:①战后处置德国问题,决定由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和德国必须交付战争赔偿以及彻底消灭德国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的一般原则。②重新绘制战后欧亚的政治地图,特别是重新划定德、日、意法西斯国家的疆界③远东问题,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争结束后2—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④联合国问题。建立联合国,作为协调国际争端,维护战后世界和平的机构;⑤对德日意的殖民地以及国联的委任统治地实行托管计划,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 评价:雅尔塔会议是二战期间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它对协调最后盟国在战胜德日法西斯的步伐,是胜利早日到来,以及对联合国的建立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必须指出:美苏首脑竟然背着中国签订了以中国领土主权做交易的秘密协定,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可见雅尔塔协定具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是美苏为划分战后势力范围两分天下的产物。会议对战后国际关系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9.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内容,背景及评价 内容:1.农业公社: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公有,实行“平均分配” 2.共耕社:社员集体劳动,生产资料(除土地外)仍归社员所有 3.农业劳动组合:基本生产资料为集体所有,同时允许农民保留一定数量的宅旁园地经营副业 4.在全盘集体化运动中苏联实行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消灭富农政策 背景: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1927年末,工业生产达到并超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最高水平。然而,以落后的个体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农业,不能适应工业的迅速发展。1927年12月,联共(布)第15次代表大会指出,党在农村的基本任务是把小农经济改造为大集体经济。大会后,党和政府制定了一系列限制富农经济的措施。 评价: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它消灭了富农阶级,把广大农民引上社会主义道路。农业集体化的实现,为苏联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开辟了广阔道路,为苏联的工业化创造了条件。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对改造小农缺乏经验,工作中尊重农民利益不够,过多地采用行政命令手段。农业集体化的进程比较曲折,农牧业产量一度明显下降,给经济发展造成某些不良影响。 10.20世纪20国际关系的特点,表现,评价,原因 特点:1 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各国的政治总体上没有出现大的动荡,作为资本主义制度,其许多方面的发展程度呈现出历史性的进步。 表现和评价:一方面欧洲的三个反动落后的帝国垮台,代之而起的是苏俄、德、奥、波、捷、匈、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立陶宛、芬兰9个共和国,另一方面,很多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不断趋向完善,这又突出表现在两个领域:一是各国的选举制都有发展,英美德意在20年代均陆续出现了普选制,给妇女以选举权,日本也扩大了选举权的范围;二是欧美各国都是几个资产阶级政党相互竞争,轮流执政,部分国家的改良主义工人政党参加执政,如英国的工党政府、德国的魏玛共和国的社会民主党政府、日本政党内阁的出现。社会党人上台后,大多宣布实行政治经济政策改革,在资产阶级所能容许的范围内,采取了一些所能改善人民生活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民意;但另一方面,20年代随着垄断组织的发展,在德国、意大利、日本和部分东欧国家,出现了代表垄断阶级利益的极端反动的法西斯政党和独裁集权统治。在一些国家,法西斯组织也缓慢发展,如美国的3K党在20年代得到巨大发展,后来的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正是在德、意、日逐渐形成,给人类带来灾难。 11.苏俄巩固政权的措施 政治上:改造旧的政治制度,摧毁旧的国家机器,废除旧的等级制度;初步建立新生的苏维埃国家制度,宣布国内各民族人民的权利平等,废除教会的一切特权。 经济上: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苏维埃政权接管银行、铁路,将大企业收归国有;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实行战时共产主义经济政策,控制了国民经济的主要命脉,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外交上:苏维埃政府同德国等国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帝国主义战争。是新政权获得喘息,是新政权的巩固得到保障。 军事上:实行义务兵役制,组建红军,粉碎国内外敌人对苏维埃政权的进攻。 成立契卡,维护国内正常的生产和社会秩序,打击敌人的破坏活动。 12.凡尔赛体系的内容及评价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与战败国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和平会议。其间,对德国签署《凡尔赛合约》,之后协约国又同奥地利签订了《圣日耳曼条约》,与保加利亚签订了《讷伊条约》,同匈牙利签订了《特里亚农条约》,同奥斯曼帝国签订了《色佛尔条约》、洛桑条约,上述一系列和约,构成了帝国主义的凡尔赛体系。 评价:积极的一面: 1 世界保持了一段时间的和平,有利于世界经济特别是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 改变了欧洲、中东政治格局,大多数欧洲国家的领土都基本在民族的基础上重新划定,这一状况一直保持到今; 3 以国际会议来解决国际争端,并常设国际机构,这对以后的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消极: 1 对战败国的掠夺加深了战胜过于战败国的矛盾,激起了德国的复仇情绪; 2 分赃不均加剧了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3 牺牲弱小民族的利益,加深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4 巴黎和会具有反苏性质,体现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矛盾。 13.法国败降的原因 主要原因有:1,法国政府推行绥靖政策,一意容忍德国的扩张,对自己的威胁认识不清,幻想依靠马其诺防线,准备不足。 2,法军跟德军不在同一个水平上。法军在编制、补充制度、技术兵器、预备役和军队士气等方面都存在着缺点,大大降低了它的实际价值。他们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坦克在战争中的巨大威力,空军也已经过时,缩减了飞机产量。 3,在战争开始时,军事思想错误,忽视阿登地区,进入德军的陷阱,致使德军长驱直入,完成了镰刀计划。 4.经济实力发生变化,法国在一战中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由战前的债权国变成债务国。20世纪20年代法国经济的回复和发展速度虽然很快,但底气不足,工业基础遭到破坏。 5. 德军进入法国后,法国并没有进行顽强的抵抗就过早投降。 14.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背景,表现,评价) 背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印度掀起民族解放运动高潮。为了巩固殖民统治,英国一方面准备宪政改革,安抚和拉拢印度上层阶级,另一方面颁布罗拉特法(1919年2月),加强镇压。1919年4月13日,发生阿姆利则惨案,反英斗争迅速高涨。 内容:印度人放弃英国殖民当局机遇的头衔和名誉职位; 对英国人的立法机关、法院和学校实行普遍抵制; 号召家家户户参与手工纺织并抵制英货; 逐步进行抗税斗争。 表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食盐进军、个人文明不服从运动、退出印度运动 评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它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反映了印度人民要求独立的愿望,促进了印度人民的团结,为印度的独立奠定了基础。同时,“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把民族运动局限于非暴力的框架内,影响了民族运动的进一步发展,这反映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在反帝斗争中的动摇性和妥协性。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未带来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胜利,但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当局,甘地极力维护印度资产阶级对民族运动的领导权,导致了印度民族民主运动的不彻底性。 15.世界现代史要解决的历史课题,研究的程度,留给当代史的遗产什么? 课题:现代史的核心使命依然是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完善,但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主义国家的产生,因此,除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生产社会化和资产阶级的私人资本的矛盾,如何处理两种制度之间的关系也成为新的课题。 研究程度:1实践表明,资本主义在现代史时期所进行的完善成效显著:出现了福利国家、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协调和相互依赖是其特色、两种制度之间被证明可以和平共处。 2但完善的道路是曲折的,代价是惨重的,教训是深刻的。标志性事件是对苏俄革命干涉和对苏俄政权的敌视、29年经济大危机和国际协调的完全丧失、二战及其惨烈程度。 3现代史的特征是过度,这种过度是在各种探索过程中加以实现的,而这种探索又是在一种非同寻常的严峻局面下进行的。资本主义层面:由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度;经济学理论方面;凯恩斯主义取代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福利国家的雏形已经出现;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变成了两种制度之间的和平共处;国际秩序初步建立。 遗产:经济、制度、文化、国际关系(第三世界兴起,在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开始了联合反殖、反帝、反霸斗争。科技文化方面,)、自然科学领域(科技文化方面,“二战”后出现了以原子能、电子信息、航天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和人类的日常生活)
本文档为【世界史名词解释世界现代史】,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36651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78KB
软件:Word
页数:8
分类:计算机考试
上传时间:2018-09-10
浏览量: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