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水资源论证报告

水资源论证报告

举报
开通vip

水资源论证报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萍乡市上栗县农村饮水安全赤山镇集中供水工程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江西省勘察设计研究院二O一五年元月乡市上栗县农村饮水安全赤山镇集中供水工程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委托单位:萍乡市上栗县赤山镇人民政府编写单位:江西省勘察设计研究院证书等级:证书编号:批准:(上岗证号)审定:(上岗证号)项目负责:(上岗证...

水资源论证报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萍乡市上栗县农村饮水安全赤山镇集中供水工程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江西省勘察设计研究院二O一五年元月乡市上栗县农村饮水安全赤山镇集中供水工程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委托单位:萍乡市上栗县赤山镇人民政府编写单位:江西省勘察设计研究院证书等级:证书编号:批准:(上岗证号)审定:(上岗证号)项目负责:(上岗证号)报告编写:(上岗证号)编写日期:二O一五年元月目 录5第一章总论51·1 项目来源及任务51·2 取水规模及范围61·3 编制依据7第二章建设项目概况72·1 取水点地理位置72·2 气象水文72·3 地形地貌82·4 生活用水量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划分82·5 综合供水类型92·6 合理取用水量标准确定10第三章区域水资源取用水合理性分析103·1 区域水资源基本情况123·2 水源泉出露状况及成因特征133·3 水源补给、迳流、排泄条件133·4 取用水合理性分析15第四章建设项目地下取水水资源论证154·1 地下泉水资源量分析174·2 水资源论证等级及分析范围174·3 地下水可开采量分析194·4 取用水可靠性与可行性分析21第五章地下水质评价及水资源保护215·1 地下水水质类别划分225·2 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225·3 地下水资源保护措施235·4 退水量与退水处理25第六章水资源论证结论与建议256·1 结论266·2 建议附件:宜春市袁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报告复印件第一章总论1、建设项目概况1.1基本情况赤山镇为上栗县辖镇,位于萍乡市东北部,上栗县南部,距市城9公里,距县城39公里,与东源、彭高、白源、泉江、银河和宜春的竹亭、天台相邻。镇政府驻宝塔岭,距县政府26千米。319国道过境。萍水河流往西部,建有黄土中型水库。乡镇企业有农机、鞭炮、木器、水泥等厂。农业主产水稻、油茶。拟建项目区实施范围为赤水镇9个行政村及11所中 小学 小学生如何制作手抄报课件柳垭小学关于三违自查自纠报告小学英语获奖优质说课课件小学足球课教案全集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据上栗县赤山镇2011年度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实施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赤山镇供水工程覆盖人口14786人,涉及到赤山镇观泉村、楼泉村、新店村、黄花村、高南村、泉陂村、楼下村、枫桥村、弯里村共9个行政村及11所中小学。赤山是一个历史悠久、集贸繁荣、交通便利、资源丰富之重镇。素有“山上银行、山下粮仓、地下宝藏”之美称。***镇地处**县北部,东与**市**区牛头山镇为邻,东南濒升金湖,西南与胜利镇毗连,西北临长江,北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市隔江相望,东西跨幅24km,南北跨幅约9km,是是**省小城镇综合改革及农村集体土地流转试点镇。2008年末,全镇辖15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460个村民组。全镇总户数21012户,总人口68750人,面积108.5km2,耕地6.23万亩,其中城镇建成区面积2.5 km2,城镇人口1.3万人。近几年,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战略重心向中、西部地区倾斜,***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镇区的范围和人口迅速增加,也增加了对用水的需求。根据《**县***镇总体规划》,到2010年,***镇镇区建设用地将达1015.9hm2,人口10.2万人。这样致使原***镇自来水厂供水人口大大的增加,城镇用水的需求量已大于供水能力,特别是近几年***开发区工业企业的快速发展,这种矛盾就显得更加突出。为保证城镇居民生活需要,保证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急需提高城镇供水能力。为此,*****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建设有限公司拟兴建*****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供水工程,设计近期取水规模4.0万m3/d,远期取水规模12.0万m3/d,按远景规模控制用地,分期设计建造。本项目为新建供水工程,根据《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 管理办法 关于高温津贴发放的管理办法稽核管理办法下载并购贷款管理办法下载商业信用卡管理办法下载处方管理办法word下载 》(水利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第15号令),本工程必须进行水资源论证。受*****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建设有限公司委托,**江河水文水利工程设计院承担了《*****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供水工程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的编制工作。接受委托后,**江河水文水利工程设计院立即成立项目组,对建设项目厂址区、取水口位置及其上下游河段进行了实地查勘,按照《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试行)》(SL/Z 322-2005)的要求,编制了本报告书。我院应宜春市袁州区芦村镇政府的请求,对芦村镇农村饮用水水源集中供水改善农村饮用水条件进行综合性评价,提供宜春市袁州区农村饮用水安全项目——为芦村镇集中供水水源取水量、取水水质、供水水源、取水合理性、可靠性等进行建设项目科学研究论证为设计部门提供设计依据。我院于2013年4月16日派出高级工程师对芦村镇可取水水源点及周边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实地调查,并参考引用1/20万宜春幅综合水文地质调查资料,对取水水源区域地质、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全面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就芦村镇集中采用地下水供水的取水水量、取水水质、取水水源等提出可行性论证意见,特编写本报告,为芦村镇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提供服务。1·2 取水规模及范围芦村镇集中供水取水点位于芦村镇街区以南2千米左右,取水水源为天然自流上升泉泉群,泉水出露规模大,自流量大,属于大型集束式上升泉群,并且出露点有二处,相距10m左右。总水量调查实测为4666m3/d。本次对取水点的地质及水文地质区域分析范围北起寨下—石湖地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分水岭一线,南至渥江—洋江以北,面积为900km2。取水点论证范围以泉水点为中心范围约100km2。本次水资源论证,供水水源应满足全镇2.2万人城镇及农村居民生活用水的需求。本报告对地下水水质的评价依据“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3年2月13日对供水源的检测报告,取水水源的水量评价依据实地调查资料进行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1·3 编制依据本次勘察工作的参考文献及执行标准及相关技术规范如下:1、《1/20万宜春幅综合水文地质图》(G-50-[1])2、《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5750)3、《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4、《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50027-2001)5、《供水水文地质手册》第二册6、《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SL/Z322-2005)第二章建设项目概况2·1 取水点地理位置勘察区位于宜春城区NW25°直线距离17Km,供水水源地位于芦村镇政府以南约2Km处山坳中,属大型上升泉群。地理坐标为:北纬14°26′58″,东径27°53′35″,交通便利,公路直达。2·2 气象水文勘察区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区,湿热多雨,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17—18°C,3—4月为春季,平均气温11—12°C;5—8月为夏季,气候火热,平均气温28.5°C,最高气温39.6°C;9—11月秋高气爽,气候宜人,平均气温26.1°C;12月至翌年2月为冬季,气候干湿寒冷,平均气温5.5°C。区内雨量充沛,据宜春市气象局1990—2006年降水量资料统计,年平均降水量为1634.3mm,最小降水量为1218.8mm(2003年),最大降水量为2079.1mm(1994年)。4—6月为丰水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08mm,2—3月、7—11月为平水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98.0mm,12月至翌年1月为枯水期,多年平均降水量仅为128.2mm。区内地表水不发育,仅见有零星小型山塘水源分布及3级河溪支流。2·3 地形地貌区内及周边为低山丘陵地形,水源以北3—4公里为笔架山,山顶标高354m,山势陡峻,周边约30平方公里均为丘陵地形,地形标高一般150.0—265.0m。丘顶浑圆,丘陵岗地地表植被茂盛。2·4 生活用水量标准划分芦村镇集中供水建设项目按国家规定住宅生活用水量标准(《给排水设计手册》第三册),结合芦村镇农村用水实际情况,划分三种用水量类型,其生活用水量列表2-1。住宅生活用水量标准表2-1 分类 第一类型 第二类型 第三类型 室内无给水排水设备,从集中给水龙头取水者 室内有给水龙头,但无卫生设备者 室内有给水排水水卫生设备,但无洗浴设备者 最高日 平均日 最高日 平均日 最高日 平均日 Kg/人·日 Kg/人·日 Kg/人·日 标准 40—60 25—40 60—90 40—70 95—130 65—100 50—700 35—50 70—105 50—85 110—150 80—115 备注 1、本用水量标准引用《给排水设计手册》2、标准栏、横线上数字为用水量标准,横线下为设计参考数字表中,生活用水量标准适合本供水区气候条件,最高用水量标准数,第一类型取最高平均用水量为60Kg/人·日,第二类型取95Kg/人·日,第三类型取130Kg/人·日。2·5 综合供水类型综合供水类型应包括居民生活用水、公共建筑用水、防火用水、管网漏损水等。(1)居民生活用水量按《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1310-2004)计算:用水人数×居民用水定额=用水量(2)公共建筑用水量按居民生活用水量的15%计算(3)防火用水量按火灾资料,完成一次消防用水为108m3/d计。(4)管网漏损水量及未预见用水量按1—3项用水量之合的15%计。(5)尚未设计或暂未考虑的用水量如企业用水,建筑道路用水,家禽饲养用水,消防用水等。2·6 合理取用水量标准确定结合上述用水标准,综合用水类型,以农村城乡社会发展角度,分别按三类标准综合计算全镇集中供水需水量列表2-2。芦村镇集中供水需水量设计用水量表表2-2 第一类型 第二类型 第三类型 设计需水量110Kg/人·日 居民生活用水量m3/d 1320 2090 2860 2420 公共建筑用水量m3/d 198 314 429 363 防火用水量m3/d 216 216 216 216 管网漏损水量m3/d 260 393 526 434 尚未考虑的用水量m3/d 暂无 暂无 暂无 暂无 设计用水量m3/d 1994 3013 4031 3433 备注 考虑农村城镇化发展及居住现状,设计需水量采用第三类型最高日用水量下限每日人均约110Kg计算。表中计算的设计用水量3433m3/d为芦村镇集中供水工程综合用水量总量。第三章区域水资源取用水合理性分析3·1 区域水资源基本情况3·1·1区域地层岩性芦村镇供水水源地及周边区域出露地层主要有:二迭系、三迭系、侏罗系、白垩系及第四系。岩层分布及岩性特征由老至新分述如下:(1)二迭系下统茅口阶(P1m)按岩性可分为下、中、上三段,岩性分别为灰黑色薄层状炭质页岩、钙质页岩,灰白色厚层状灰岩及灰色薄层硅质页岩等。(2)二迭系上统龙潭阶(P2l),长兴阶(P2c)龙潭阶(P2l)岩性为碎屑岩,主要由浅灰—灰色中厚层状石英砂岩、细砂岩、粉砂岩、碳质页岩夹煤层。长兴阶(P2c)岩性为硅质页岩,含结核白云质灰岩及灰白色含燧石灰岩等。(3)三迭系下统大冶组(T1d)岩性:下部为灰绿色页岩、粉砂岩、偶夹泥质灰岩,中上部为薄层灰岩、泥灰岩、白云质灰岩夹页岩等。(4)三迭系上统—侏罗系下统安源群(T33-J1an)岩性:上部为灰色—浅灰色厚层状石英质、泥质细—粗粒砂岩,中下部为含煤层及黑色相间石英砾岩及泥质石英质砂岩、砂质或炭质页岩等。(5)白垩系南雄群(K2nn)岩性:棕红色、紫红色厚层状砂砾岩及钙质含砾细砂岩,砾石以灰岩为主,次为石英砂岩。(6)第四系更新统残坡积层(Q2el-pl)分布在低洼及溪谷两侧,零星分布,岩性上部为粘土或网状红土,下部砂砾石夹泥质,厚度不均。3·1·2区域地质构造勘察区内可见有一条走向北东70°的断裂构造,倾向SW、倾角60°,断裂带上盘岩性为白垩系(K2nn)砂岩及砂砾岩,下盘岩性为二迭系茅口(P1m2)阶灰岩。该断裂带是泉群出露的主要控制因素之一。茅口阶中段岩性为灰—灰白色厚层状灰岩,含有丰富的裂隙溶洞水,受断裂带的切割,上盘白垩系砂岩形成挡水墙,使大量灰岩溶洞水随断裂带上升形成泉群式上升泉。3·1·3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勘察区内主要分布三种类型的地下水,其水文地质条件分述如下:(1)水量贪乏的松散岩孔隙水含水层主要由第四系松散层组成。含水层主要为砾石粘土组成,无砂砂石含水层,因此第四系孔隙水含水层贫乏。(2)水量中等的碎屑岩构造裂隙水含水层岩性主要为砂岩、砂砾岩、粉砂岩、炭质页岩夹煤层等。岩石节理裂隙发育,地下水分布不均匀。(3)水量丰富的碳酸盐岩裂隙溶洞水含水岩组以二迭系茅口组(P1m)灰岩为主,岩性为厚层状灰岩、碳质页岩、硅质页岩等。区域内一般泉流量为0.3—14.5L/S,迳流模数3.45—5.73L/S·Km2,单位涌水量0.009—28.49L/S·m,水位埋深+0.44—23.72m。水质类型HCO3—Ca型淡水,PH值6.9—7.5。本供水源就属于该地下水类型,该水源点为一大型地下水上升泉群。3·2 水源泉出露状况及成因特征3·2·1泉水出露条件经实地调查,芦村镇集中供水水源点为一大型上升泉群组成,该水源点可见一大一小泉群形成的两个大小不等的泉群塘。大泉群出露面积约270m2,小泉群出露面积约为6m2(分别为大泉和小泉)。大泉与小泉呈SW95°方向展布,两泉相距约10m。泉塘中可见有大量间歇性气泡上升,泉塘底部粉细砂随气泡和上升水流翻动,水温20°C,常年不受季节温度变化的影响,给人以冬暖夏凉的感觉。两泉出露地形均为山坡脚下,大泉出露高于小泉出露点约2m。据调查(2013年5月31日)泉水涌水量采用三角堰板实测,大泉涌水量为43.67L/S(3773m3/d),小泉涌水量为10.34L/S(893m3/d)。二泉合计总涌水量为4666m3/d。3·2·2成因特征根据泉水的出露特征,泉群出露表现为受构造断裂控制的碳酸盐岩溶水,并具有以下几点成因特征。(1)构造控制:该断裂构造带走向NW70°,倾向SW,延伸长,切割深,是泉群出露的主要导水构造,上盘岩性以砂岩为主,形成相对导水带,下盘为灰岩形成裂隙溶洞水赋水空间。(2)有利的地质环境:碳酸盐岩类岩石可溶性好,岩溶发育是赋存丰富地下水的主要空间,为形成自流量大的天然泉奠定了有利地质环境。(3)地下水循环条件:灰岩裂隙的发育是产生碳酸盐岩裂隙溶洞水的主要先决条件,地下水漫长的对碳酸盐岩的侵蚀溶解形成溶洞,使地下水形成良好的循环条件。3·3 水源补给、迳流、排泄条件泉水的补迳排条件主要取决于地层岩性、岩石裂隙发育状况、地质构造、地形地貌以及地表植被、地表水、大气降水等多种因素。据前述本泉水出露特征,从地质构造条件分析,对泉水起主导控制作用的主要是走向SW70°,倾向SW的富水性断裂构造。上盘为白垩系南雄群(K2nn)的钙质砂岩、砾岩,而下盘为二迭系的龙潭阶(P2c)和长兴阶(P2e)碳质页岩、硅质页岩、礈石灰岩、白云岩化灰岩等含有碳酸盐岩类夹碎屑岩裂隙溶洞水。当该含水层被断裂构造所切割,大量的碳酸盐岩裂隙溶洞水沿构造断裂带溢出地表。该泉点长期不断大量以泉群的形式排泄地表。该泉水补给水源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补给区域主要分布在芦村—三阳以北,宜春与万载、上高交界线(分水岭)以南约900km2的面积,由于地形较高,平均标高在200-400m,地表水流向自北向南。地下水除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外,地表水在灰岩地区局部裂隙发育或岩溶地区也会补给地下水。地下迳流方向自北向南,由东向西在地下岩溶裂隙发育的地区形成地下暗流。本泉点受构造断裂切割而溢出地表形成大型泉群。3·4 取用水合理性分析芦村镇集中供水工程是当前国家改善民生、农村饮水安全及农村城镇化改革进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大举措。能否合理的引用地下水资源造福一方百姓是不可小视的。因此,合理开采地下水资源用于农村集中供水是本工程重中之重。取用水合理性分析如下:1、芦村镇集中供水用水指标的确定,据前述芦村镇人口2.2万,按《给排水设计手册》,居民生活用水量,第三类型最高日用水量设计标准的下限来设计全镇集中供水综合供水综合需水量用水指标。2、农村城镇化发展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目前农村的居民生活水平还有一定差距,但是本次用水指标的设计是超前的,考虑了逐步发展的高标准要求而设计。3、利用现有大型泉水流量做为地下水供水水源,既绿色环保,又节能、简单易行。从经济角度可节约经费开支。4、从需水量和可供水源水量相比,完全满足用水要求。泉流量除正常供居民用水,余水可放流作为农田灌溉用水。第四章建设项目地下取水水资源论证4·1 地下泉水资源量分析根据《水文地质勘探规范》要求,对泉水涌水量的动态观测是评价泉水资源的主要依据。为了评价该泉涌水量,我们收集了2005—2006年,江西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对该泉自然涌水量的观测资料,以及宜春市1990—2006年当地大气降水资料。为了全面分析大气降水量与泉流量的关系,采用1990—2006年17年逐月平均降水量与2005年10月—2006年9月泉流量动态观测资料的比配关系列表4-1表示。泉流量动态观测与气象记录表表4-1 日期 气温℃ 水温℃ 泉流量m3/h 降水量mm 日期 气温℃ 水温℃ 泉流量m3/h 降水量mm 年 月 日 大泉 合计 年 月 日 大泉 合计 二OO五 10 15 29 20 150.6 190.3 83.2 二OO六 4 15 23 20 152.2 192.1 155.7 30 30 20 150.6 192.1 30 25 20 152.2 193.8 11 15 14 20 150.5 188.6 77.0 5 15 29 20 153.7 193.8 166.9 30 15 20 150.0 186.8 30 30 20 153.7 195.6 12 15 13 20 148.5 192.1 17.2 6 15 28 20 155.2 193.8 384.7 30 16 20 147.6 186.8 30 32 20 156.6 197.4 二OO六 1 15 7 20 147.6 185.1 82.3 7 15 37 20 151.1 197.4 375.8 30 13 20 147.8 186.8 28 36 20 150.6 193.8 2 15 11 20 147.6 190.3 133.9 8 15 35 20 149.1 192.1 96.3 30 9 20 147.6 188.6 30 34 20 147.6 192.1 3 15 18 20 150.6 186.8 127.7 9 15 31 20 147.6 190.3 59.2 30 13 20 150.7 188.6 30 33 20 147.6 192.1 备注 1.泉流量采用三角堰实测:(Δh=269-276mm)。2.降水资料收集宜春市气象局实测。根据表4-1的泉水流量、泉水水温以及多年逐月降水量资料,绘制成历时曲线图,见图4-1。由图4-1所示,该泉水温稳定,泉流量变化不大,年最大变幅9%,(三角堰高度波动Δh=7mm)。由此反映了本泉水源的形成主要受地质构造控制,地下水经深部循环的动态特征。另外,泉水流量曲线与同期降水量曲线没有明显的比配关系,但是,泉流量曲线波动形态与降水量曲线波形似乎有近似状,而且曲线峰谷变化明显不同期,前者有迟后1-2个月的现象。由此说明,①本泉水的水源补给来源于大气降水为主;②大气降水的渗入经地下深处迳流循环,受断层切割而涌出地表;③泉水水源补给区为低山丘陵区,而且多出露石灰岩地层,因此,本泉水具有承压性和流量大等特征。根据一个水文年泉水总流量观测资料,全年泉流量平均为191.1m3/n(4586m3/d)。而本次调查实测泉流量为4666m3/d.。二者相差80m3/d.。泉流量动态观测最低值为4483m3/d.。因此,确定本泉水流量大于4000m3/d,可完全满足3433m3/d芦村镇集中供水的需水量要求。4·2 水资源论证等级及分析范围依据《水资源论证导则》有关规定,水资源论证等级确定为三级。1、地下取水方向芦村镇52km2范围,目前无大中型工矿企业,地下水工业取水量远低于3000m3/d,小型企业用水量极小。生活取水量低于1万m3/d(仅在0.4万m3/d以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属于简单类型,目前开发利用程度低于50%。2、取水和退水影响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就水源地所处地理位置而言,对第三者取水基本无或轻微影响。对生态而言无问题,取水、退水对生态影响轻微,水域管理涉及单个水功能三级区。退水污染类型,以居民生活为主的退水水质一般仅含有少量可降解污染物,不存在严重有毒、有害或重金属污染物。退水量低于0.05m3/s。3、分析范围水资源论证的分析范围在同一个水文地质单元或地质构造段,地下水补给单元区考虑地形地貌条件等,确定地下水资源分析范围约900km2。4·3 地下水可开采量分析4·3·1泉水资源可开采量的确定依据泉水资源的分析以及一个水文年泉流量的动态观测资料,明显看出2006年1月15日观测的枯水期最小泉流量观测值,为185.1m3/h(4440m3/d),该最低泉流量观测值相对应1990—2006年(17年)逐月平均降水量最低出现迟后一个月的时间。因此,泉水资源可开采量可确定为4440m3/d。4·3·2泉水资源可开采量修正系数因为大气降水是本泉点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水源,所以采用历年(1990—2006年)大气降水资料与泉点涌水量动态变化的关系求证可采水量的修正系数。按年度的11、12月及翌年的1月为枯水期,将17年历年枯水期的最小月降水量用曲线表示(见图4-2)。然后将2006年枯水期观测的最小月降水量为基点表示相对应的最小泉流量的最小降水量水平线,在图4-2中可以看出1999年枯水期最小月降水量明显低于该水平线,从而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可以推算出实测的最枯泉流量(可开采量)的修正系数为4.7%。修正系数的确定,充分考虑了大气降水为泉水补给水源,用当地历年(17年)的降水量实测资料、枯水期与泉流量的比配关系等因素,更具实用性和合理性。因此,本泉地下水可开采资源,用修正系数修正后确定泉的地下水开采量为4231m3/d。4·4 取用水可靠性与可行性分析对于泉水流量的允许开采量来讲,应首先准确分析泉流量的保证程度,以保证泉水水源长期、稳定、合理地开采。4·4·1泉水形成历史悠久据当地村民调查访问,本泉水源历史悠久。从泉水流量的历史资料来看,一九七九年在我院1/20万水文地质普查期间,已将该泉点做为地下水大型泉群进行过详细调查,当时(1979年9月9日实测平水期)大泉流量为40.5L/S(3499m3/d)。与本次调查(2013年5月31日丰水期)实测大泉流量为43.6L/S(3773m3/d)相差3.1L/S。相当于丰、平水期之差。由此可见,本泉水自流量三十余年无较大的明显变化。4·4·2泉水储量级别的确定依据有关泉水地质勘察规范,对泉水储量进行A、B、C、D四级确定储量等级。本泉水开采量依据勘查研究程度,可以为水源地开发设计提供B级储量依据。对泉流量进行了实地调查,详细掌握了泉水水源地的有关资料,符合(GB/T13727—92)国家规范B级允许开采量的条件。4·4·3泉流量与降水关系分析本泉的主要补给源是大气降水。因此,泉水流量的变化取决于大气降水的补给,二者之关系密不可分。根据宜春市气象局提供的1990—2006年的大气降水资料,全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3—6月,而11、12月及翌年1月一般降水量偏少,17年历年的枯水期平均降水量与2005年10月—2006年9月泉流量观测结果分析认为:2005年11、12月—2006年1月平均降水量为58.8mm,枯水期最小月降水量为17.2mm,而二者也均在2006年枯水期(分别在12月或1月)出现,一个水文年内泉流量相对低值也是泉水最枯流量为4440m3/d。由些可见,泉水最枯流量与2006年枯水期大气降水最枯补给量相对应,应该认为最枯期补给量可满足泉流量低值具有可靠性。第五章地下水质评价及水资源保护芦村镇集中供水工程采用地下泉水为供水水源,按国家有关标准《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进行评价,地下水水质检测资料来源于2013年2月13日“宜春市袁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泉群的水质检测结果。检验依据GB/T5750—2006、GB5749—2006规范要求。水质检验结果真实可靠。28项检验项目均符合国家标准,判定为合格饮用水源水。28项检验项目结果请见附件“宜春市袁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报告”复印件。5·1 地下水水质类别划分芦村镇地下水供水水源质量类别的划分,按水质分类标准(GB/T14848—93)规定要求进行分类。地下水质量类别划分列表5-1。芦村镇地下水质量标准及类别划分表表5-1 类别标准值项目 水质分类标准(GB/T14848-93) 检验结果 地下水质量类别 备注 色(度) ≤2度 1 1类 嗅和味 不得有异味异嗅 无 1类 浑浊度(度) ≤3 1 1类 PH 6.5-8.5 7.2 1类 肉眼可见物 无 无 1类 氨氮(mg/l) ≤0.02 <0.003 1类 铅(mg/l) ≤0.005 <0.001 1类 镉(mg/l) ≤0.0001 <0.005 3类 砷(mg/l) ≤0.005 <0.001 1类 铬(mg/l) ≤0.005 <0.004 1类 汞(mg/l) ≤0.0005 <0.0004 1类 铁(mg/l) ≤0.1 <0.003 1类 锰(mg/l) ≤0.05 <0.1 3类 铜(mg/l) ≤0.01 ≤0.02 2类 锌(mg/l) ≤0.05 <0.05 1类 氰化物(mg/l) ≤0.001 <0.002 2类 氯化物(mg/l) ≤300 10.0 1类 氟化物(mg/l) ≤100 0.18 1类 硫酸盐(mg/l) ≤50 16.85 1类 硝酸盐氨(mg/l) ≤2.0 1.20 1类 溶解性总固体(mg/l) ≤300 240 1类 总硬度(mg/l) ≤150 189.17 2类 细菌总数(个/l) ≤100 <11 1类 总大肠菌群(个/l) ≤3 未检出 1类 据表5-1可见,共24项指标划分,其中19项为1类地下水质量标准,3项为2类,2项为3类。5·2 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芦村镇集中供水水源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按单项组分类别划分进行综合评价,由表3可以看出地下水质量类别为1类的有19项,2类单项有3项,3类单项有2项,4类、5类没有。单项组分评价分值用Fi表示:1类Fi=0分;2类Fi=3分;3类Fi=6分;4类、5类没用。单项总分值为9分,Fi中的最大值为3。经计算,本地下水综合评价分值F为0.33.按地下水质量级别划分表,F<0.8为优良级地下水。5·3 地下水资源保护措施5·3·1泉水水源地卫生防护带设置水源地卫生防护带设置原则,主要依据泉水的补给、迳流、排泄特征以及基岩覆盖层岩性特征、地层、岩性、渗透性能、地形地貌及人群活动等条件有关。从本水源地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可知,泉水出露主要受NW70°断裂构造带控制,碳酸盐岩裂隙溶洞水受断裂切割形成上升泉,其补给区为沿断裂带周边以北山区为主。因此,在设置卫生防护带应考虑在断裂构造线或以北设置。断裂构造不仅是泉水的良好补给通道,同时也应防止在补给的过程中,污染物对地下水的污染。该泉水源周边目前均无工业污染企业,也无矿山污染源存在。因此,地下水水质良好。该泉水受断层构造控制,利用开发不会造成地面塌陷,对地表建筑不构成影响。5·3·2卫生防护措施①扩泉建水池应清除强风化基岩层及上覆第四系松散层,水源周边采用水泥及不透水层护围,并在地表修建保护水源的建筑物。②在水源点周边80—100m范围设立保护区,适当美化环境、绿化或铺设隔水层、排水沟等设施保护水源。③在水源点沿断层带延伸1公里两侧,禁止设置可导致水源水质、水量改变的引水工程、矿山开采、污染企业以及可能引起水源污染的人类活动和经济工程活动。④防护区内严格禁止施放化肥和农药带来的人为污染,生活区与生产区分离,防止人群活动带来对水源的污染。5·4 退水量与退水处理芦村镇集中供水以解决农村居民生活用水,其用水量和退水量都不大,按全镇总人口2.2万计,仅生活用水设计需水量约2420m3/d。人口相对集中稠密的居住区位于芦村街区附近,大约有5000人左右,其余人口多分散以村庄形式居住在全镇52km2的区域内。散居农村生活退水多就近沟溪或散状渗入地下退水处理。街区集中居住区,退水多来自洗浴、洗菜、洗衣等生活污水。退水量估计一般300—400m3/d。其退水处理应建立集中污水处理站,污水经净化后,做到达标排放,居住区内应修建污水池污水沟道防止下渗。第六章水资源论证结论与建议6·1 结论6·1·1根据芦村镇集中供水对用水指标及用水定额的分析,供水水源可以满足需水量要求,泉水水源的补给来源于大气降水为主,降水渗入经地下深处迳流循环,含水层受断裂构造切割以大型上升泉群的形式涌出地表。泉水最大流量视为补给量为4738m3/d,水资源修正后可开采量为4231m3/d,芦村镇居民综合用水量设计为3433m3/d。6·1·2水资源量的分析论证,结合历年大气降水资料与泉水最枯水期的比配分析,泉形成的漫长历史以及泉水流量相对稳定,丰、枯水期的自然变化,均说明本泉水做为供水水源是可行的。另外泉流量的可开采量,采用17年历年枯水期最枯降水量最低值与2005—2006年观测水文最小降水水平线的比配关系,经数理统计求得可开采水量的修正系数,是合理的和可靠的。6·1·3本泉点的水资源可开采量做为芦村镇集中供水水源,对周边水资源状况没有破坏和影响,原因是泉水的自然流量以承压上升泉形式涌出地表,对保护区以外的散户浅层用水户也没有影响。6·1·4退水主要是居民生活(洗菜、洗衣、洗浴等)用水后部分生活污水。多以有机污水是可降解、可治理的。分散退水的下渗经岩层自净能力作用对地下水资源影响轻微。在芦村镇人口相对集中的街区建议建立污水处理站和排污水的沟、池。6·1·5地下水水资源保护应建立防护带,主要防护带分布应以控水构造带考虑,防止地下水在补给过程中,由污染原的存在而污染地下水。在水资源泉点周边设立保护区,保护区禁止可导至水源污染的矿山开采,工矿企业的建立和人类活动等所带来的水源污染。6·2 建议6·2·1本报告水资源的论证以泉水自然涌水量为依据,地下水补给区的承压性、构造的切割诸元素影响形成的上升泉群。采用以扩泉建池的方式做为供水水源点是可行的。但是应特别防止在泉点周边同一个含水层中钻探深井大量抽采地下水,这样会使泉水水量减少,水头压力降低,地下水位下降,甚至泉水不能溢出地表。6·2·2为了防止上述原因的造成,从长远角度、造福子孙后代,建议供水水源采用钻探成井施工措施。钻探深度80—150m抽采地下水,既安全又环保。WelcomeToDownload!!!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类型需水量PAGE精品资料
本文档为【水资源论证报告】,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机构认证用户
金水文库
鑫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经营:PPT设计 、课件制作,软文策划、合同简历设计、计划书策划案、各类模板等。公司秉着用户至上的原则服务好每一位客户
格式:doc
大小:704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20-04-22
浏览量: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