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二节-注意的规律

第二节-注意的规律

举报
开通vip

第二节-注意的规律第二节注意的规律根据在注意的过程中,是否具有目的性和意志的参与,可以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三种。一、无意注意(一)什么是无意注意?   无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无意注意往往是在周围环境发生变化时产生的。它表现为在某种刺激物的直接影响下,人就不由自主地把感觉器官朝向这个刺激物,并试图认识它。例如,上课迟到的学生进教室时,大家会不由自主地把头朝向这个学生;讲课时,老师在黑板上挂一张新图,学生就自然而然地注意着这张图;在安静的阅览室内,突然传来了一声巨...

第二节-注意的规律
第二节注意的规律根据在注意的过程中,是否具有目的性和意志的参与,可以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三种。一、无意注意(一)什么是无意注意?   无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无意注意往往是在周围环境发生变化时产生的。它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为在某种刺激物的直接影响下,人就不由自主地把感觉器官朝向这个刺激物,并试图认识它。例如,上课迟到的学生进教室时,大家会不由自主地把头朝向这个学生;讲课时,老师在黑板上挂一张新图,学生就自然而然地注意着这张图;在安静的阅览室内,突然传来了一声巨响,大家就会把头转过去倾听着那个声音,这些都是无意注意。显然,这时所发生的注意,既没有预定目的,也没有经过任何意志努力。无意注意虽然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但并不是无缘无故的,它的产生也是有原因的。(二)无意注意的规律   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客观刺激物本身的特点;二是人的主体状态。1.客观刺激物的特点(1)刺激物的强度   这是引起无意注意的一个重要原因。刺激物的强度可分为绝对强度和相对强度两种。强烈的光线、巨大的声响、浓郁的气味等强烈的刺激都会引起人们的无意注意。在一定范围内,刺激物的绝对强度越大,无意注意就越明显。但是刺激物的相对强度在引起人们的无意注意方面更具有意义。刺激物的相对强度是指一个刺激物与其他刺激物的强度相比较而言的。一个强烈刺激出现在更强烈刺激所构成的背景上显得较弱,不能引起无意注意;相反,一个较弱的刺激在更弱刺激所构成的背景上出现显得很强,却能引起无意注意。(2)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   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主要指在刺激物强度、形状、大小、颜色或持续时间等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越明显就越容易引起无意注意。例如,“万绿丛中一点红”,“鹤立鸡群”,“许多圆形中的一个三角形”,“许多连续而短促的声音中的一个长而持续的声音”,“在人群中特殊的高个”等,都会引起人们的无意注意(3)刺激物的运动变化   活动的刺激物、变化的刺激物比不活动、无变化的刺激物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例如,大街上的霓虹灯有规律的闪烁,商店里能开动的小汽车和会打鼓的小狗熊玩具,教师讲课声音的抑扬顿挫和配以必要的手势,一个平时沉默不语的学生,突然活泼起来,教师突然穿一件新衣服或理了一个新发型等等,都会引起人们的注意。(4)刺激物的新奇性   新奇的事物很容易成为人的注意对象。相反,司空见惯的事物就不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例如,一个初到大城市的人,总是左顾右盼、东张西望,目不暇接。这是因为大城市里的一切都是他过去没有见过的新鲜事物,因而引起了他的注意。所谓好奇心,就是对这种新异刺激物的注意。   人们对新异刺激物的注意,也依赖于对它理解的程度。如果人们对当前这种新异的刺激物一点也不理解,虽然也能引起注意,但很快就会失去效果,不能长时间地吸引人,如果人们对当前这个新异的东西,有一些理解,但又不完全理解,为了求得进一步的理解,于是就能引起人们的强烈注意。人们对这种稍微有所理解的新奇东西,不仅特别引起注意,而且还能长时间地维持这种注意。为此,教师在讲每一堂课时都必须增加新的内容,而新内容又不能脱离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必须与学生的已有知识联系起来。这样,不仅可以紧紧地抓住学生的注意,而且还可以长时间地维持学生的注意。2.人的主体状态   无意注意主要是由外界刺激物所引起,但是也依赖于人的主体状态。同样一些外界事物,由于人的主体状态不同,可能引起一个人的注意,而不能引起另一个人的注意。人的主体状态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需要和兴趣   凡是能满足人的需要、符合人兴趣的事物,都容易引起人的注意。读报时,对体育有兴趣的人,有关体育报导易引起注意。这是由于人的需要和兴趣不同造成的。人的需要和兴趣影响着人对事物的态度,对某事物抱不关心的态度,不容易引起无意注意。对事物抱有积极特别是富有感情的态度,则容易引起无意注意。例如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学生的细微变化,都能引起他的注意。(2)情绪状态   人当时的情绪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无意注意。人的情绪对注意有直接影响。心情舒畅时,许多平时不容易引起注意的事物也能引起注意;心情抑郁时,平时能引起注意的事物,也不容易引起注意。(3)知识经验   无意注意的引起和保持,与一个人已有的知识经验有很大关系。例如,对汉字掌握得很准确的人,对公共场所的错别字易引起注意;有专业知识的人,在书店里,对自己专业领域的书易引起注意;有经验的医生对患病的症状易引起注意。据说,中国古代著名医学家扁鹊偶然见到齐桓玉脸色有变,表现出患病的症状,劝他及时用药治疗。齐桓公以为扁鹊是出风头,吓唬他,终因不听劝慰,不肯用药而一命呜呼。这说明有知识经验的人,能“见微知著”,那些没有知识经验的人,对此就不一定引起注意。(4)机体状态   人的机体状态对注意也有影响。疾病、过于疲劳时,人常常不能觉察到那些在身体健康、精神饱满时容易引起注意的事物。身体健康,精神饱满,人最容易对新事物发生注意。?   无意注意的引起和保持,一方面决定于客观刺激物的特点,具有被动性;另一方面依赖于主体的需要、兴趣、情感、知识经验和机体状态,具有某些主动性。但是,从总体上看,无意注意仍然是被动的、初级的注意形式,它缺乏预定目的,带有很大的不随意性。二、有意注意(一)什么是有意注意   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并需要做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是主动服从于一定活动目的、任务的注意,它受人的自觉调节与支配,是注意的高级形态。有意注意无论就其发生发展,还是就其表现方式来说,都与无意注意有本质的不同。它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目的性,它要注意什么,不是由刺激物本身特点决定的,而是由预先提出的、拟定的目的任务来决定的。二是意志性,为了实现目的任务,就要排除干扰,克服各种困难,做出一定的意志努力。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不是强烈的、新奇的或十分感兴趣的刺激物也能用意志调节以引起注意。例如,当我们正阅读一本引人入胜的小说时,上课铃响了,为了达到既定目的,完成学习任务,就必须放下小说,自觉地注意听课,把心理活动指向并集中于教师讲课内容上,这就是有意注意。这是一种积极主动地服从于一定目的任务并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二)有意注意规律   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很多,主要包括:1.加深对目的任务的理解   有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服从于活动任务的注意。对活动目的任务理解得越清楚、越深刻,完成任务的愿望越强烈,那些与完成任务有关的一切事物就越能引起有意注意。例如,学生对学习目的任务理解的越深刻,就越能在学习活动中集中和保持有意注意2.对事物的间接兴趣   对事物的间接兴趣,特别是稳定的间接兴趣对保持有意注意起很大作用。对事物的间接兴趣可以鼓舞人们去克服完成任务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有助于加强人们的有意注意。例如,初学外语的人,对那些单调枯燥的单词、语法本身没有直接兴趣,但想到学好外语有助于学习国外先进科学技术时,就会对学习外语的结果发生间接兴趣,因而学习外语时就能克服困难,集中注意力。3.意志努力   有意注意的产生和保持,有时是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进行,有时是在有干扰的情况下进行。对注意的干扰,可能是外部刺激物(如噪音),也可能是肌体的某种状态(如疾病、困倦),或是一些不良的情绪(如焦虑、恐惧),这都需要做出意志努力,才能达到集中注意力的目的。在某些情况下,排除内部干扰比排除外部干扰更需要意志的努力。所以在注意的“紧要”关头,如能用语言提示自己,常常会加强有意注意。例如,学生在不安静的条件下温课备考,如能向自己提出“必须注意”的要求,或者向自己提出“假如不这样做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等等,就会使自己在言语支配下,做出意志努力,把心理活动指向并集中于当前的学习活动上。三、有意后注意   有意后注意是有预定目的而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它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的注意形式。例如,一个人开始从事某种工作时,由于对它不熟悉,困难很大,用的精力很多,这时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才能把自己的注意保持在这种工作上,这时的注意属于有意注意。通过一定的实践锻炼,他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已经能够应付自如,就不需要意志努力而能继续保持注意,从而使有意注意发展为有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兼有以上两种注意的特点,但与以上两种注意又有区别。一方面,从目的性角度看,它与有意注意相同,与无意注意不同;另一方面,从意志努力角度看,它与无意注意相同,与有意注意不同。有意后注意是一种更为高级的注意形态。在我们的工作、学习中,如果能将有意注意发展为有意后注意,就会使我们以极少的精力取得较大的成效。
本文档为【第二节-注意的规律】,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98372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6KB
软件:Word
页数:3
分类:房地产
上传时间:2018-07-18
浏览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