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结核病的生物安全PPT课件

结核病的生物安全PPT课件

举报
开通vip

结核病的生物安全PPT课件结核病的生物安全马鞍山市疾控中心*结核病的生物安全**可编辑*介绍的内容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概念我国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微生物危害评估结核病实验室安全防护结核病实验室废物处理结核菌株的包装与运输*可编辑*一、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概念1、生物安全与生物安全实验室生物安全是避免危险生物因子造成实验室人员暴露、向实验室外扩散并导致危害的综合措施。*可编辑*生物安全实验室是具有一级隔离设施的、可实现二级隔离的生物实验室。一级隔离:也称一级屏障,是操作对象和操作者之间的隔离。通过生物安全柜、个人防护装备等防护设...

结核病的生物安全PPT课件
结核病的生物安全马鞍山市疾控中心*结核病的生物安全**可编辑*介绍的内容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概念我国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微生物危害评估结核病实验室安全防护结核病实验室废物处理结核菌株的包装与运输*可编辑*一、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概念1、生物安全与生物安全实验室生物安全是避免危险生物因子造成实验室人员暴露、向实验室外扩散并导致危害的综合措施。*可编辑*生物安全实验室是具有一级隔离设施的、可实现二级隔离的生物实验室。一级隔离:也称一级屏障,是操作对象和操作者之间的隔离。通过生物安全柜、个人防护装备等防护设施来实现。*可编辑*二级隔离,也称二级屏障,是生物安全实验室和外部环境的隔离。通过建筑技术(如气密的建筑结构、平面布局,通风空调和空气净化系统、污染空气及污染物的过滤除菌和消毒灭菌直至无害排放)达到防止有害生物微粒从实验室散逸到外部环境的目的。*可编辑*实验室工作人员所处理的实验对象含有致病的微生物及其毒素时,通过在实验室设计建造、使用个体防护设置、严格遵从标准化的工作及操作程序和规程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不受实验对象侵染和周围环境没有受其污染。2、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可编辑*生物安全柜是指防止操作处理过程中含有危险性或未知性微粒气溶胶散逸的箱形空气净化负压安全装置。通常分为Ⅰ级、Ⅱ级和Ⅲ级。3、生物安全柜*可编辑*Ⅰ级生物安全柜:至少装置一个高效空气过滤器对排气进行净化,工作时柜正面玻璃推拉窗打开一半,上部为观察窗,下部为操作窗口。外部空气由操作窗口吸进,而不可能由操作窗口逸出。工作状态下遵守操作规程时既保证工作人员不受侵害,也保证实验对象不受污染。*可编辑*Ⅱ级生物安全柜:至少装置一个高效空气过滤器对排气进行净化,工作空间为经高效过滤器净化的无涡流的单向流空气。工作时正面玻璃推拉窗打开一半,上部为观察窗,下部为操作窗口。外部空气由操作窗口吸进,而不可能由操作窗口逸出。工作状态下遵守操作规程时既保证工作人员不受侵害,也保证实验对象不受污染。*可编辑*Ⅲ级生物安全柜:至少装置一个高效空气过滤器对排气进行净化,工作空间为经高效过滤器净化的无涡流的单向流空气。正面上部为观察窗,下部为手套箱式操作口。箱内对外界保持负压。可确保人体与佢内物品完成隔绝。*可编辑*4、实验室分区、主实验室和缓冲室实验室分区是按照生物因子污染概率的大小,对实验室进行合理的分区。主实验室即生物安全柜或动物隔离器所在的实验室,或穿正压防护服工作的实验室。主实验室是生物安全实验室中污染风险最高的区域。缓冲室为有洁净度级别且进出两门不同时开启的面积一般不小于3m2的气闸式房间。*可编辑*5、气溶胶和生物气溶胶悬浮于气体介质中粒径一般为的固体或液态微小粒子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分散体系。气体介质称连续相,通常是空气;微粒或粒子称分散相,是多种多样的,成分很复杂,是气溶胶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可编辑*是指以滤除大于或等于微粒为目的,滤除效率符合相关要求的过滤器。6、高效空气过滤器*可编辑*气压可调节的气密室,用于连接气压不同的两个相邻区域,其两个门具有互锁功能,不能同时处于开启状态。在实验室中用作特殊通道。7、气锁*可编辑*8、定向气流在气压低于外环境大气压的实验室中,从污染概率小且相对压力高处向污染概率高且相对压力低处受控制流动的气流。*可编辑*二、我国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该法于1989年2月21日颁布,同年9月1日开始施行,2004年8月28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修订通过,自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可编辑*新法对法定传染病病种及分类进行了调整。一是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列入乙型传染病并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非典、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这三种传染病由于其传染性强、危害大,因此法律特别授权,这三种乙类传染病可以直接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可编辑*二是将原来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的艾滋病改为按照一般乙类传染病管理。虽降级管理,但仍受到“重点关照”。目前,我国正处于艾滋病防治的关键时期,因此传染病防治法授权国务院制定具体办法,促使各级人民政府加强艾滋病的防治工作,防止艾滋病的传播。*可编辑*经过上述调整,列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法定传染病共37种,其中甲类2种,乙类25种,丙类10种。*可编辑*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对传染病防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可编辑*2、《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 安全管理 企业安全管理考核细则加油站安全管理机构环境和安全管理程序安全管理考核细则外来器械及植入物管理 条例》该条例经2004年11月5日国务院第69次常务会议通过,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2004年11月12日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它是我国第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方面的法规,它的出台切实把我国实验室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可编辑*该条例是为了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保护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而制定的。条例分为七章:总则、病原微生物的分类和管理、实验室的设立与管理、实验室感染控制、监督管理、法律责任、附则,共72条。*可编辑*条例规定,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等严重后果的实验室工作人员将受到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实验室发生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泄漏时,实验室工作人员应该立即采取控制,防止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扩散,并同时向负责实验室感染控制工作的机构或人员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有关单位或者个人不得通过公共电(汽)车和城市铁路运输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还应当由不少于2人的专人护送,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应当有2名以上的工作人员共同进行。*可编辑*条例还对病原微生物的分类做了明确规定。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群体的危害程度,将其分为四类。条例根据实验室对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将实验室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条例还对采集病原微生物样本的条件进行规定。*可编辑*条例规定,对中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病原微生物,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从事相关实验活动。*可编辑*3、《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4)国家标准于2004年4月5日审定通过,2004年10月1日正式实施,是国家实验室生物安全强制执行的标准,是生物安全实验室论证认可的唯一国家标准,也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国家标准。*可编辑*该标准对实验室设施设备的配置、个人防护和实验室安全行为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它的发布对我国实验室安全管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以及认证认可体系建设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标志着我国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和实验室生物安全认可工作步入科学、规范发展的新阶段。*可编辑*该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负责起草,该标准的编制主要参考了ISO15190:2003(E)《医学实验室—安全要求》和WHO《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第二版(修订版),2003]的基本内容,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的要求。*可编辑*标准就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和实验室的建设原则作了规定,同时还规定了生物安全分级、实验室设施设备的配置、个人防护和实验室安全行为等方面的内容。该标准还根据所操作的生物因子的危害程度和采取的防护措施,将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分为4级,Ⅰ级防护水平最低,Ⅳ级防护水平最高,以BSL-1、BSL-2、BSL-3、BSL-4表示实验室的相应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以ABSL-1、ABSL-2、ABSL-3、ABSL-4表示动物实验室的相应生物安全防护水平。确定了不同等级水平实验室的建立和评价标准。*可编辑*4、《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技术规范》《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技术规范》(GB50346-2004)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于2004年8月3日分布,2004年9月1日实施,提出了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的技术标准。*可编辑*主要内容是:规定了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平面、装修和结构的技术要求;实验室的基本技术指标要求;对作为规范核心内室的空气调节与空气净化部分,则详尽规定了气流组织、系统构成及系统部件和材料的选择方案、构造和设计要求;还规定了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给水排水、气体供应、配电、自动控制和消防设施配置的原则;最后对施工、验收和检测的原则、方法做了必要的规定。该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可编辑*5、《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WS233-2002)卫生行业标准于2003年8月1日实施。该《准则》规定了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治的基本原则、实验室的分级及其基本要求。贯彻实施该《准则》,对于各级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的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将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可编辑*三、微生物危害评估即对实验微生物和毒素可能给人或环境带来的危害所进行的评估。*可编辑*(一)、疾病危险度评估《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可编辑*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可编辑*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肠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可编辑*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本法所称的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可编辑*(二)、微生物危害评估(1)、我国的规定1、病原微生物分类在我国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中,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危害程度,将病原微生物分为四类:*可编辑*第一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第二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之间传播的微生物。*可编辑*第三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可编辑*第四类病原微生物,是指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的微生物。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统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可编辑*(2)、世界卫生组织的规定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第三版中根据感染性微生物的相对危害程度制订了危险度等级的划分标准(WHO的危险度1级、2级、3级和4级),并特别指出该危险度等级的划分仅适用于实验室工作。*可编辑*WHO的评价标准和等级分与我国的规定基本一致,但危害程度由1级至4级递增,即1级危险度最低,4级危险度最高。除上述病原微生物的危害分类标准外,我国卫生部即将颁布对病原微生物分类及管理新的文件(《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对微生物的危害分级、不同实验活动所需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以及运输包装等进行具体分析规定。*可编辑*四、结核病实验室安全防护我国结核病实验室的要求结核分枝杆菌大量活菌操作须在符合生物安全s三级(BSI-3)的环境中进行。而对于样本检测,包括样本的病原菌分离纯化、药物敏感性实验、生化鉴定、免疫学实验、PCR核酸提取、涂片、显微观察等初步检测活动,可以在符合生物安全二级(BSI-2)的环境中进行。*可编辑*(一)、实验室中的分枝杆菌及分枝杆菌气溶胶结核病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分枝杆菌检验过程中,会接触到各种潜在感染源标本和各种危险物,特别是许多操作易产生分枝杆菌气溶胶。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的微滴核(1-5微米)通过呼吸进入人体肺泡,可以黏附在肺泡内生长繁殖。因此,首先要对实验室中生物危险物产生的途径和存在的地点有充分的认识,以便明确生物安全防护的环节。*可编辑*(1)分枝杆菌存在的地点1、各种临床标本,通常是痰,胃或支气管灌洗液、脑脊液、尿液等。2、被污染的操作台、器械、仪器、试剂等。3、收集的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菌株等。4、细菌学实验室的部分区域。*可编辑*(2)产生分枝杆菌气溶胶1、实验室内可疑肺结核患者痰标本的采集。2、样本的制备和涂片的火焰固定。3、分离培养或接种培养物。4、用火焰烧灼接种环。5、使用移液器混合培养物。*可编辑*6、培养管或培养瓶中含有培养物的滴落物。7、溢出的分枝杆菌悬浮液。8、高速混合含有分枝杆菌的液体。9、转移液态培养物和上清液,或培养液、上清液的倾倒。10、离心过程中离心管的破碎。11、用做原代培养所需的组织匀浆。*可编辑*  (1)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任何时侯都要警惕分枝杆菌气溶胶的产生。实验室的技术人员必须经过生物安全培训后方可上岗。(2)实验室应严格限制非实验人员进入,减少实验室内外交叉生物污染。完成实验工作离开实验室,要关好门窗。(3)进入实验室应避免携带非必需物品。(二)、安全防护*可编辑*(4)进入实验室,工作人员应穿着工作服,操作时应穿戴防护隔离衣、口罩、帽子和手套,长发者应将头发装束在帽子内。(5)实验过程中绝对禁止吸烟、饮食等,不要以手抚头面部等。(6)试验前须开启紫外线灯对实验室和操作区域进行照射消毒1小时以上;试验结束后,立即开启紫外灯进行照射消毒2小时以上。*可编辑*(7)任何试验的开始和结束后,操作人员要用70%酒精浸泡双手或仔细擦后,用清洁剂或清水洗净。(8)每次试验结束后,必须清理好实验台,并用70%酒精液或3-5%石炭酸擦洗实验台面。*可编辑*(9)实验室中的生物危险品要根据检查项目和性质不同,局限在相应的试验区间,不得随意将其带到其它的实验室。(10)实验室内任何微生物的样本,废弃物都必须经高温高压灭菌后,方可按一般垃圾处理。*可编辑* (1)首先各级实验室应按等级要求完善实验设施,如简易安全柜内的抽气排风功能、紫外灯消毒功能,生物安全柜维护与除菌滤膜定期更换等。(2)实验室采集病人痰标本时应在户外进行,避免因病人咳漱造成室内气溶胶污染。(三)、安全保障*可编辑*(3)普通实验室应注意气流方向,实验过程中尽量避免强气流变化而产生气溶胶(如﹕涂片、染色过程中)。(4)细菌的分离培养、菌种开封、转种、研磨、稀释等操作,各级实验室均应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可编辑*(5)使用接种环进行操作时,接种环应在工作灯的内焰中燃烧,以避免菌液或菌块飞溅。(6)稀释菌液时,吸管、针管要缓慢插入试管或烧瓶底部,小心操作避免产生气泡或气溶胶。*可编辑*(7)使用注射器加样时,用过的针头切勿再重新入套或拔开注射器与针头,应直接放入锐器收集器,以免划破皮肤造成接种感染。(8)菌株库要设专人管理,并按照国家微生物菌毒种管理办法执行。*可编辑*(9)进行毒菌操作过程中,不要穿戴巳经污染的防护性手套触摸门柄、仪器或毒菌区以外区域,避免由于粗心扩大污染范围。(10)试验结束后,操作过程中所有可能与生物危险物接触或被污染的试验器械和物品,能够高压消毒的必须高压消毒,不能进行高压消毒的设备、仪器,应使用有效的消毒剂擦洗后再以紫外灯近距离长时间消毒。*可编辑*(11)实验中发生意外污染情况,应立即通知主管人员并做好处理污染物和相应区域的准备,不得擅自采用其它禁止的方法进行消毒处理。(12)实验室主任应制定规章和程序,只有告知潜在风险并符合进入实验室特殊要求(如,经过免疫接种)的人,才能进入实验室。*可编辑*(13)操作致病性微生物时,实验室入口处应贴有生物危险标志,并显示以下信息:有关病原、生物安全级别、免疫接种要求、研究人员姓名、电话号码、在实验室中必须佩带的个人防护设施、出实验室所要求的程序。*可编辑*五、结核病实验室废物处理(一)、实验室废弃物处理的目的:(1)将操作、收集、运输、处理及处置废弃物的危险减至最小;(2)将实验室废弃物对环境的有害作用减至最小。*可编辑*(二)、实验室污物处理及消毒(1)实验室含有生物危险物的临床标本及被污染的一次性用品,试验完成后,应在操作台或实验区域内以紫外灯近距离照射消毒2小时以上,再经高压消毒后方可丢弃或焚烧。*可编辑*(2)可重复使用的实验用品及器材,完成实验后,应在操作台或实验区域内经紫外灯近距离照射消毒2小时以上后,再交有关人员进行高压消毒和煮沸洗刷。(3)实验用的试管、吸管、注射器,须装在加盖不漏的容器内,经高压灭菌后取出。*可编辑*(4)培养物或实验室垃圾,在丢弃前必须经高压消毒和紫外灯近距离长时间照射处理。不允许积存垃圾和实验室废弃物。已装满的容器应定期运走。在去污染或最终处置之前,应存放在指定的安全地方,通常在实验室区内。*可编辑*(5)实验室废弃物应置于适当的密封且防漏容器中安全运出实验室。有害气体、气溶胶、污水、废液应经适当的无害化处理后排放,应符合国家相关的要求。(6)实验过程中,如标本或含标本的前消化处理液被打翻污染了操作台或地面,应以吸满70%酒精的卫生纸覆盖污染区,15分钟以后卫生纸方可移去。*可编辑*(7)实验室内未经消毒的污水,禁止直接排入公共排水系统,更不允许混入居民生活垃圾。*可编辑*(三)、意外事故的处理(1)如果发生意外,必须立即通知实验室主管人员,并在有关人员的指导监督下对出事现场进行处理,绝对禁止未经报告而私自对出事现场给予非规范的处理。*可编辑*(2)实验过程中,如污染物溅落到身体表面,或有割伤、刺伤、烧伤、烫伤等情况发生,应立即停止实验工作进行紧急处理,更换被污染的实验服,皮肤表面用消毒液清洗,伤口以碘酒或酒精消毒,眼睛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可编辑*(3)如果发生菌液溢出,含菌种的培养管破碎等,造成中、小面积污染,可用比污染面积大25%以上的纱布覆盖污染区域,边缘用脱脂棉围住,向纱布倾倒5%苯酚溶液或70%的酒精,浸泡2小时以上(其间适量加溶液防止干燥),再经紫外灯近距离(1米内)照射2小时以上;被污染的器械、容器等立即浸泡于70%酒精中2小时以上,实验完成后再进行高压消毒处理。*可编辑*(4)如果发生气溶胶污染或大面积污染,应立即停止实验并关闭实验室,对污染区域进行紫外灯照射消毒过夜;第二天对污染区进行24小时封闭空气熏蒸消毒(乙醛消毒法﹕5ml乙醛+2g高锰酸钾/m3空间)。*可编辑*A类感染性物质指在运输过程中与之接触能对健康人或动物造成永久性残疾或致命疾病的感染性物质。此处“接触”系指感染性物质离开保护性包装与人或动物的身体接触或经呼吸道吸入的情况。六、结核菌株的运输*可编辑*A类感染性物质使人染病或使人和动物都染病者联合国编号为UN2814,其运输专用名称为危害人的感染性物质;仅使动物染病者联合国编号为UN2900,其运输专用名称为仅危害动物的感染性物质。*可编辑*B类感染性物质不符合列入A类标准的感染性物质。其联合国编号为UN3373。运输专用名称为诊断标本或临床标本或生命物质B类。*可编辑*《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为方便查阅,按照以上分类标准,在卫生部组织编写的《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中列出了病原微生物及其相关样本的运输包装类别和联合国编号。*可编辑*A类感染性物质的包装与标签*可编辑*感染性物质的运输审批部门:省内运输由省卫生厅科教处审批跨省运输由省卫生厅科教处初审,报卫生部审批。*可编辑*感染性物质的运输申请人提供材料(原件一份,复印件3份)1、申请表2、法人资格证明材料(复印件)3、接收单位的证明文件(同意接收的证明文件、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证明)4、包装材料的批准文号、合格证书。5、其他有关材料。谢谢!*结核病的生物安全*
本文档为【结核病的生物安全PPT课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机构认证用户
熊猫图文
公司专注课件、范文、教案设计制作等。用户至上,受到广大客户的一致好评,公司秉着用户至上的原则服务好每一位客户
格式:ppt
大小:1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77
分类:其他高等教育
上传时间:2021-12-15
浏览量: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