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课件:两次工业革命时期(共51张PPT)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课件:两次工业革命时期(共51张PPT)

举报
开通vip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课件:两次工业革命时期(共51张PPT)2019届高三一轮(yīlún)通史复习西方近代(jìndài)工业文明(16世纪——1918年)工场手工业时期(16——18世纪(shìjì)中期)——近代西方文明前奏阶段两次工业革命时期(18世纪60年代——1918年)——近代西方工业文明时期第一页,共52页。西方工业文明的确立(quèlì)与纵深发展——两次工业革命时期考点范围考查角度题型与分值政治文明(2016·课标全国Ⅲ,35)法国共和制确立的特点及影响选择题,4分(2013·课标全国Ⅰ,34)德国疆域及邻国的变迁选择题,4分(2013·课标全国Ⅱ,34...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课件:两次工业革命时期(共51张PPT)
2019届高三一轮(yīlún)通史复习西方近代(jìndài)工业文明(16世纪——1918年)工场手工业时期(16——18世纪(shìjì)中期)——近代西方文明前奏阶段两次工业革命时期(18世纪60年代——1918年)——近代西方工业文明时期第一页,共52页。西方工业文明的确立(quèlì)与纵深发展——两次工业革命时期考点范围考查角度题型与分值政治文明(2016·课标全国Ⅲ,35)法国共和制确立的特点及影响选择题,4分(2013·课标全国Ⅰ,34)德国疆域及邻国的变迁选择题,4分(2013·课标全国Ⅱ,34)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及影响选择题,4分第二页,共52页。经济文明(2016·课标全国Ⅱ,33)英国工业革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选择题,4分(2016·课标全国Ⅲ,33)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美国)选择题,4分(2016·课标全国Ⅲ,40)对近代英国社会救济制度的认识非选择题,9分(2015·课标全国Ⅱ,32)工业革命与世界贸易选择题,4分(2015·课标全国Ⅱ,33)第二次工业革命及其影响选择题,4分(2014·课标全国Ⅱ,33)工业革命与生产方式的变革选择题,4分思想文明(2015·课标全国Ⅰ,41)近现代科学技术的作用非选择题,12分(2012·课标全国,40)三次科技革命与城市交通信号灯的变迁非选择题,16分第三页,共52页。知识(zhīshi)梳理第四页,共52页。视角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间前提资本劳动力科技社会环境18c60年代(niándài)-19c中期19c60、70年代(niándài)-20c初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yīnɡɡuó)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普遍确立圈地运动、殖民贸易和掠夺积累了资金工业革命及殖民扩张积累的资金圈地运动提供了劳动力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消弱了人身依附关系工场手工业积累了生产技术自然科学重大突破英国社会环境相对稳定国际环境相对稳定;各国政局稳定(一)、两次工业革命的条件一、两次工业革命第五页,共52页。1.(2018·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4)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又有学者提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  )A.只能有一种正确(zhèngquè)合理的观点B.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C.缺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D.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B第六页,共52页。2.(2018·江苏高考·16)近代的机器与其说是需要的结果,不如说是被迫无奈时有意的发明产物。因为棉布紧俏发明了新式纺纱机和织布机,因为机械动力不足而改良了蒸汽机。这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明,工业革命时期的技术革新(  )A.源于人们生活中的无意发现B.着力解决生产中的迫切问题C.推动垄断组织的产生与发展(fāzhǎn)D.体现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B第七页,共52页。3.(2018·天津高考·4)1830年,剑桥大学数学教授查尔斯·巴利奇出版《论英国科学的衰退》一书,分析了欧洲各国的科学状况,指出英国的业余科研传统正在使英国丧失曾经拥有的优势(yōushì)。他呼吁英国人必须将科学作为一项事业来加以关注,科学家应受到良好的培养和教育,并成为一种职业。这反映出(  )A.欧洲其他国家科学水平超越英国B.英国丧失原有优势(yōushì)地位C.英国科学家普遍缺乏培养和教育D.工业革命的不断扩展D第八页,共52页。视角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工业动力动力机器工业结构工业布局工业生产组织形式(二)、两次工业革命(gōngyègémìng)的成就蒸汽(zhēnɡqì)动力逐渐代替自然力电力和内燃机动力逐渐(zhújiàn)代替蒸汽动力蒸汽机电动机、内燃机以轻工业为主导,促进工业化进程以重工业为主导,欧美主要国家实现工业化工厂由分散走向集中世界工业带和工业城市群形成机器大工业代替工场手工业;工厂制成为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规模大,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垄断组织成为主要的生产组织形式;第九页,共52页。1.(2018·湖南长郡中学高三模拟·33)从1897年到1904年,美国企业间出现了大规模的合并运动,这使托拉斯的数目由1890年的24个增加到1904年的257个。这一“合并运动”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guójiā)对企业合并的支持                        B.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C.自由企业制度走向衰落                       D.社会化生产发展的需要D第十页,共52页。2.(2018·山东潍坊高三期中·22)托拉斯是垄断资本主义的一种组织形式。1890年美国国会制定《谢尔曼反托拉斯法》,第二条规定:“凡垄断或企图垄断,或与其他任何人联合(liánhé)或勾结,以垄断州际或对外贸易与商业的任何部分者,均作为刑事犯罪”。这表明(  )A.托拉斯不适应美国经济发展                B.美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C.美国实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D.美国力图建立统一的国内市场C第十一页,共52页。3.(2018·河北保定高三摸底·19)1870年以后,欧美国家重工业发展迅速,在重工业的各个部门,生产流程日趋复杂,一个产品(chǎnpǐn)需要多道工艺流程分工与技术的复杂性与19世纪前期不能同日而语。这种现象(  )A.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B.促进了垄断组织的出现和发展C.得益于世界各国的科学技术发展        D.体现了科技发明在工业中的应用B第十二页,共52页。1.(2018·河南郑州一模·25)据统计,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中,哈格里夫斯是纺织工,怀特是木匠,克隆普敦是纺织工人,瓦特是修理工;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诺贝尔是化学家,西门子是物理学家,爱迪生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和化学奖的提名。这一变化说明(  )A.发明者的出身决定研究成果                B.科技创新不再(bùzài)需要生产经验C.科学与技术的结合程度加深                D.科学理论比生产经验更重要C(三)、两次工业革命(gōngyègémìng)的特点2.P131第1题第十三页,共52页。3.(2018·高三联考·21)19世纪70年代初,即法国工业(gōngyè)革命完成时,平均每家企业雇佣工人还不到3人,1000人以上的大企业只有100多家,而雇佣一二人的小企业多达数1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70%以上。这种状况表明法国工业(gōngyè)革命的特点之一是(  )A.工业(gōngyè)成本昂贵,重工业(gōngyè)发展缓慢        B.小企业大量存在,企业经营分散C.流动资本不足,工业(gōngyè)企业投资少        D.小农经济发达,劳动力供应不足B第十四页,共52页。比较项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间国家18世纪中期、英国显著标志蒸汽机的改良和广泛使用发明来源源于实践经验,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起始行业纺织业等轻工业新工业部门机器制造业、采煤业、纺织、冶金、铁路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制经济结构农业国到工业国(轻工业)生产力蒸汽时代生产关系自由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侵略方式:以输出商品为主)(三)、两次工业革命(gōngyègémìng)的特点19世纪(shìjì)中后期、美德等几国同时电力(diànlì)的广泛应用源于科学研究,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能源等重工业电力工业、电气制造业、石油、钢铁、汽车工业、化学工业等垄断(大企业)重工业发展电气时代垄断资本主义最终形成(侵略方式:资本输出,瓜分狂潮)③发明来源:科学与技术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①范围:几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④起始行业:从重工业开始②进程:德日俄等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⑤影响:出现了许多新兴的工业部门;生产规模日益扩大,社会化趋势日益加强,出现垄断第十五页,共52页。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生产力极大发展城市化城市化进程加快社会结构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垄断资产阶级逐渐控制国家政权政治制度英美资产阶级代议制巩固法德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国际共运马克思主义诞生;巴黎公社国际工运新特点;列宁主义诞生 国际政治格局英国确立世界霸权,形成“东方从属于西方”的格局美德等工业国冲击了英国的霸权,东方完全从属于西方殖民扩张商品输出;殖民体系初步形成资本输出;瓜分世界;殖民体系终成世界市场世界市场基本(初步)形成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自由主义垄断资本主义文学艺术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四)、两次工业革命(gōngyègémìng)的影响第十六页,共52页。1.(2013·江苏历史·16)“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tāmen)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为了解决这种“状态”,英国在政治上A.发动光荣革命,与新贵族阶层妥协B.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C.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D.改革议会制度,中等阶级更多参政D第十七页,共52页。2.(2018·湖南怀化高三·5)1815年英国政府为了保护土地贵族的利益,通过了《谷物法》,规定对谷物的进口实行限制或禁止,以保证谷物的价格水平。19世纪上半叶,英国国内开始反对(fǎnduì)《谷物法》甚至出现了“反谷物法同盟”。这一变化主要说明(  )A.英国谷物价格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B.英国社会阶级结构发生重大变动C.英国国内谷物出现供过于求现象        D.英国“世界工厂”地位开始确立B第十八页,共52页。3.(2018·海南高考·19)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大众休闲文化在欧美出现,戏院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喜剧和音乐剧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众,足球等大型体育赛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反映出当时(dàngshí)欧美(  )A.城市化进展显著B.贫富差距逐渐消除C.工业化开始启动D.工人福利得到保障A第十九页,共52页。4.1854年,英国爆发了第三次霍乱,伦敦在10天中就有500人死亡。肺结核、支气管炎(zhīqìɡuǎnyán)、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已经成为当时英国常见病和导致死亡的最大原因。这种现象(  )A.说明英国已成为世界工厂B.提高了英国国民的素养C.迟滞(chízhì)了英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D.加快了英国环境立法的步伐D第二十页,共52页。5.(2018·江苏苏州高三调研·18)《世界史的构造》一书中将18世纪50年代至今的资本主义世界分成五个阶段:第一阶段1750—1810;第二阶段1810—1870;第三阶段1870—1930;第四阶段1930—1990;第五阶段1990至今。下列表述准确的有(  )①第二阶段英国处于霸主地位,自由主义逐渐盛行②第三阶段美国处于霸主地位,凯恩斯主义盛行③第四阶段西方国家逐渐建立福利国家,始终加强国家干预经济(jīngjì)④第五阶段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经济(jīngjì)出现A. ①④                    B.③④                     C.①③                  D.①②A第二十一页,共52页。深化(shēnhuà)理解第二十二页,共52页。一、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shìjièshìchǎng)的形成第二十三页,共52页。世界市场概念:世界市场是世界各国或地区进行商品、服务、科技交易的场所。它是由各个贸易参加国或地区的市场,通过国际分工联系起来的市场综合所组成。它发端于15世纪(shìjì)末16世纪(shìjì)上半期的地理大发现,形成于19世纪(shìjì)末20世纪(shìjì)初。其形成的历史,就是资本主义势力从欧洲扩张到全世界的历史,就是把所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纳入到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体系的历史。第二十四页,共52页。(一)、世界市场(shìjièshìchǎng)形成的过程时间推动因素主要资本主要途径阶段世界市场雏形出现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5、16世纪(shìjì)新航路(hánglù)开辟商业资本海外贸易殖民扩张与掠夺17、18世纪殖民争霸战争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工业资本商品输出19世纪中后期——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资本瓜分世界、资本输出第二十五页,共52页。工业革命(gōngyègémìng)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chūbù)形成大大提高了生产力,资产阶级(zīchǎnjiējí)急需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根本动力推动了列强的殖民扩张和掠夺,使世界绝大部分落后地区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主要途径推动交通运输工具和通讯工具的革新技术条件(二)工业革命如何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第二十六页,共52页。(三)、第二次工业革命(gōngyègémìng)与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①经济上: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tuīdòng)生产力的极大发展。②政治上: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世界瓜分殆尽。③社会(交通运输)条件:新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加强了世界各地经济联系。①划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瓜分世界(shìjiè)。②资本输出为主,商品输出为辅。①国际分工明显19世纪末20世纪初2、原因:3、途径:1、时间:4、表现:5、影响:欧美资本主义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建立对殖民地:①破坏性——给亚非拉国家带来了沉重的灾难。②建设性——客观上传播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艰难发展。第二十七页,共52页。B第二十八页,共52页。二、两次工业革命(gōngyègémìng)与中国第二十九页,共52页。①政治: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破坏中国的国家主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经济: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客观上促进中国近代(jìndài)民族工业的兴起。③思想:西学东渐,先进的中国人主张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一)、第一次工业革命(gōngyègémìng)对中国的影响第三十页,共52页。灾难性、建设性(二)、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zhōnɡɡuó)的影响政治: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rénmín)救亡图存运动高涨,出现义和团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经济: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加紧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和进一步发展。思想: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科举制被废除,维新思想、革命思想兴起。第三十一页,共52页。1.(2015·海南单科·11)下表为1800~1900年欧洲和中国在世界(shìjiè)制造业产量中所占份额(%)。18001830186018801900欧洲28.034.153.662.063.0中国33.329.819.712.56.2据此可知(  )A.传统手工业在中国越来越占据优势B.中国所占份额减少缘于制造业衰退C.工厂的出现加速了欧洲(ōuzhōu)工业化发展D.工业化是欧洲(ōuzhōu)超越中国的主要原因D第三十二页,共52页。史观(shǐɡuān)第三十三页,共52页。(1)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一种历史观,又称为整体史观。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考查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这一转变开始于新航路的开辟。(2)文明史观:通常被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最初产生于启蒙运动时期。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3)现代化(近代化)史观:广义的现代化主要是指自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生产力导致社会生产方式的大变革,引起世界经济加速发展和社会适应性变化的大趋势;具体地说,这是以现代工业、科学和技术革命为推动力,实现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是世界历史的必然进程。政治的民主化、法治化;经济的工业化、市场化;思想的科学化、理性化;社会生活的现代化。(4)社会史观:主要指从社会的角度观察历史。着重研究历史的结构和进程,注重分析研究广义的社会问题包括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文化问题等所有问题。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社会变迁史、社会日常生活史、社会习俗史、家庭婚姻史;城市(chéngshì)进化和人口流动史、社会保障史、社会政策史、人与环境关系史等。(5)革命史观:所谓革命史观,就是从现实革命斗争的需要出发,从革命者的立场与视野来研究和品评以往革命斗争史中的事件与人物的一种历史观。(阶级斗争)第三十四页,共52页。(6)唯物史观: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C.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D.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的 实践活动 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方案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方案二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工作计划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计划 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7)生态史观:关注历史流变中人与自然、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关系,是史学(shǐxué)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人类处理与自然关系的历史经验和历史教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协调发展是生态史研究的主旨。第三十五页,共52页。三、多元(duōyuán)史观理解两次工业革命第三十六页,共52页。1.(2016年全国卷丙卷第40题,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社会(shèhuì)救济是中国古代历朝实施“仁政”的重要内容,主要依赖于政府财政。明初设养济院收孤苦无靠者,按月发口粮。明律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废之人,贫穷无亲属依靠,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这是正律中首次纳入社会(shèhuì)救济保障条款。清代的法律也有关于社会(shèhuì)救济的规定,主要有灾荒救济,高龄老人赡养,设栖流所以收养流浪贫民,孝子节妇贫苦者救济,贫苦读书人救济等。——摘编自邓云特《中国救荒史》等材料二:英国圈地运动开始后,偷盗者、乞讨者等日益增多,社会(shèhuì)不安定因素急剧增加。1601年,英国颁布济贫法。救济办法因类而异,凡年老及丧失劳动者,在家接受济贫;贫穷儿童则在指定的人家寄养,长到一定年龄时送去做学徒:流浪者被关进监狱或送入教养院。1834年,新济贫法规定,有劳动能力的失业者必须进“贫民习艺所”,才能得到救济,而那里的条件比最低工资收入的自由劳动者还要恶劣得多。——摘编自陈晓律《英国福利制度的由来与发展》(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明清时期救济制度和英国近代济贫制度实施的共同目的,并指出其救济方式的异同。(1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近代济贫制度相比,西方现代福利制度有哪些发展?(7分)第三十七页,共52页。【答案】(1)目的:救济弱势群体;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政权认同。(6分)相同:政府主导;设置救济机构(jīgòu);立法保障;因类而异。(8分)不同:英国的救济对有劳动能力的贫民带有惩戒性质;中国救济制度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4分)(2)发展: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福利种类众多;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7分)第三十八页,共52页。福利(fúlì)国家福利国家是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创办并资助社会公共事业,实行和完善一套社会福利政策和制度,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干预,以调节和缓和阶级矛盾,保证社会次序和经济生活正常运行,维护垄断资本的利益和统治(tǒngzhì)的一种方法。第三十九页,共52页。缩小贫富差距,减少贫困引发(yǐnfā)的社会问题医疗保健服务(fúwù)养老住房失业保险教育等种类繁多;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由单纯救济发展(fāzhǎn)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反映了分配领域社会化的趋势1、目的:2、实质:3、内容:4、特点:第四十页,共52页。养老金:由普遍养老金和附加养老金两部分组成。普遍养老金每人每年约为24100瑞典克朗。附加养老金金额以其一生收入的多少和纳税情况评算父母保险及儿童护理:新生婴儿的父亲有权9个月不上班,婴儿的母亲也同样领全薪在家看管孩子,孩子年满16周岁以前,父母均可获得生活津贴医疗保险:瑞典公民都享受公费医疗,超出规定金额部分还可再享受50%~90%补贴失业补贴:瑞典失业者都可以领取失业救济,金额为原工资75%材料二:德国:记者在社会保障局的黑板上看到一些人申请实物的项目:结婚戒指51欧元(ōuyuán),洗衣机306欧元(ōuyuán),厨房用品161欧元(ōuyuán),煤气灶397欧元(ōuyuán)等。大多数家庭在拿到现金救济后还会再申请实物救济。材料一:瑞典(ruìdiǎn)的国家福利体系第四十一页,共52页。2.(2012•天津高考•14)(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化学工业的卡特尔化是按照以下途径进行的:管理的集中,以保证少数上层领导人大权独揽来维持规定的价格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消除竞争,以杜绝外国(wàiguó)竞争的保护关税来保证在市场上的稳固地位;以较少数企业、但进行大规模生产的方法,来实现生产率的提高。1904年,六个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它们组成了两大卡特尔。——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材料二:1871年德国完成统一。1870至1913年,德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7%,工业生产增长了4.6倍,同期英国增长1.3倍,法国增长1.9倍。1913年,德国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为16%,英国为14%;这一年,德国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3%,而英国为15%。 ——王珏《世界经济通史》材料三:1899年,德国外交部长皮洛夫在演讲中说:“如果英国人谈论建造大列颠帝国,法国人谈论建造新法兰西帝国,俄国人谈论占领亚洲领土,那么,我们要求建造大德意志帝国……对我们来说,没有强大陆军,没有强大海军,而要获得幸福,那是万万办不到的。”——王春来等《16-19世纪世界史文献选编》(1)材料一中的“卡特尔”是一种什么样的生产组织形式?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列举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处于领先地位的新兴工业部门。(5分)(2)依据材料二,归纳1870至1913年德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7分)(3)材料三中皮洛夫表达了什么意向?为实现这种意向德国做了哪些准备?最终导致了什么结果?(6分)第四十二页,共52页。【答案】(1)垄断组织。化学工业、电力工业、汽车工业。(2)经济飞速发展,增速超过英法老牌国家;1913年,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超过英国,但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低于英国。德国统一,促进了经济发展;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领先;德国殖民地少,所占世界市场份额相对(xiāngduì)小。(3)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市场。扩军备战、结成军事同盟。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第四十三页,共52页。全国(quánɡuó)课标卷41题热考题型系列之六——公式关系探讨型材料 有历史学者为说明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引用了如下公式: 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这一公式表明(biǎomíng),科学技术有乘法效应,它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摘编自齐世荣总主编《世界史》第四十四页,共52页。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guāndiǎn)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第四十五页,共52页。第四十六页,共52页。第四十七页,共52页。第四十八页,共52页。示例1 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观点: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具有乘法效应,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等)。论述:工业革命时期,牛顿力学、热学等科学技术的出现,推动了蒸汽机的出现和机器的广泛使用(生产工具的改进);进一步推动工厂制的产生和发展(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进而促使煤炭大量开采、交通运输等新兴行业的产生和迅速发展,促使了“蒸汽时代”的来临。(劳动对象的扩展)小结: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生产工具的改进速度加快,生产管理水平更加(gènjiā)科学高效,劳动对象扩展迅速,科学技术放大了生产力诸要素,在生产力发展中确实具有乘法效应。第四十九页,共52页。示例2 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观点:科学技术与生产管理具有相互促进(cùjìn)、相互推动的作用。论述: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随着机器生产的发展和推广,工厂制应运而生。工厂制的产生和发展,大大提高了生产管理水平,进而促进(cùjìn)了生产力的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了电气时代的到来,电气时代的到来为流水线生产创造了条件,进一步促进(cùjìn)了生产管理的科学化,如流水线生产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汽车生产效率,流水线生产进而促进(cùjìn)生产力的发展。小结,科学技术的进步有助于促进(cùjìn)生产管理的科学化和效率提高,生产管理的科学化和效率提高又进一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注:示例仅做参考,不作为评分依据。)第五十页,共52页。P132第4题生产社会(shèhuì)化,是指生产过程本身的社会(shèhuì)化,即由分散的小生产者转化为大规模社会(shèhuì)生产的过程。生产社会(shèhuì)化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第一,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shèhuì)化,即生产资料从单个人分散使用变为大批人共同使用。第二,生产过程的社会(shèhuì)化,即生产过程从一系列的个人行动变为一系列的社会(shèhuì)行动。第三,产品的社会(shèhuì)化,即生产出的产品通过交换供应整个社会(shèhuì)。生产的集中化和大型化第五十一页,共52页。内容(nèiróng)总结2019届高三一轮通史复习。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  )。这表明,工业革命时期的技术革新(  )。这一“合并运动”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这种状况表明法国工业革命的特点(tèdiǎn)之一是(  )。19世纪上半叶,英国国内开始反对《谷物法》甚至出现了“反谷物法同盟”。(2)文明史观:通常被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养老金:由普遍养老金和附加养老金两部分组成。生产的集中化和大型化第五十二页,共52页。
本文档为【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课件:两次工业革命时期(共51张PPT)】,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0.0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wassyy
本人从事施工专职安全员多年,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内业资料管理具有丰富的经验。
格式:ppt
大小:1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52
分类:修理服务/居民服务
上传时间:2021-12-07
浏览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