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10页)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10页)

举报
开通vip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10页)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篇一:神圣罗马帝国和七大选帝侯的纹章神圣罗马帝国和七大选帝侯的纹章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标志,源于罗马皇帝: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两个标志,源于罗马皇帝。西吉斯蒙德皇帝以前是单头鹰,后来改双头,也有一并使用的情况七位选帝侯是拥有选举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权利的诸侯。包括:三位神职诸侯:美茵茨大主教科隆大主教特里尔大主教四位世俗诸侯:波希米亚国王萨克森公爵勃兰登堡侯爵莱茵的普法尔茨伯爵篇二:神圣罗马帝国神圣罗马帝国“既非神圣又非罗马”的神圣罗马帝国955年,德意志国王...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10页)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篇一:神圣罗马帝国和七大选帝侯的纹章神圣罗马帝国和七大选帝侯的纹章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标志,源于罗马皇帝: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两个标志,源于罗马皇帝。西吉斯蒙德皇帝以前是单头鹰,后来改双头,也有一并使用的情况七位选帝侯是拥有选举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权利的诸侯。包括:三位神职诸侯:美茵茨大主教科隆大主教特里尔大主教四位世俗诸侯:波希米亚国王萨克森公爵勃兰登堡侯爵莱茵的普法尔茨伯爵篇二:神圣罗马帝国神圣罗马帝国“既非神圣又非罗马”的神圣罗马帝国955年,德意志国王奥托一世在勒赫菲尔德战役中击败马扎尔人,收复各边区。962年,奥托加冕为皇帝,建立神圣罗马帝国。今奥地利地区自此归属神圣罗马帝国,直到其于1806年崩溃。巴本堡家族统治(976-1246)976年,奥托二世在多瑙河南岸恩斯河和维也纳森林之间建立东方马克(marchiaorientalis),将其封与巴本堡的利奥波德一世,附属于巴伐利亚公国,另在原卡兰塔尼亚地区成立大卡林西亚公国,后该国很快分裂成一系列小国。1043年,阿达尔贝特击败匈牙利军队,将领地向东扩张到莱塔河,该河遂成为后世奥、匈两地分界线。此后,德国人大量迁入,使得当地最终德语化。而东方马克之名也为古高地德语译名Ostarrîchi逐渐取代(该词首先出现于皇帝奥托三世签发于993年的敕文之中),之后,又逐渐音转为今日奥地利之名Österreichs。1156年,皇帝“红胡子”腓特烈一世将奥地利马克升格为奥地利公国,脱离巴伐利亚管制,授予其小特权,并将东方马克之西直到因河的土地封赐予奥地利。奥地利公国迁都于罗马人创建的文多波纳城,将其改名为维也纳。1192年,根据乔治堡和约(GeorgenbergPact),奥地利吞并施蒂里亚。1229年,利奥波德六世又获得卡尔尼奥拉的大部分领地,成为神圣罗马帝国中的强大诸侯国。但是,在1246年,腓特烈二世在同匈牙利作战时阵亡,未留儿子,其女婿巴登的赫尔曼六世也未能稳固自身的统治。统治(1251-1278)1251年,捷克波希米亚国王鄂图卡二世夺取了奥地利,领地北起易北河,南抵亚得里亚海,一跃成为中欧强权之一。1274年,鄂图卡二世在争夺神圣罗马帝国皇位的斗争中失败,的在选举中获胜。鄂图卡拒绝做效忠宣誓,遭到鲁道夫联合德意志诸侯对其讨伐。1276年,鄂图卡被迫放弃奥地利,1278年8月26日,鄂图卡在杜恩克鲁特战役中与鲁道夫展开决战,兵败身死。自此,奥地利落入哈布斯堡家族手中。哈布斯堡家族统治(1278-1806)衰落与分裂(1282-1438)1282年,鲁道夫将奥地利和施蒂里亚封给自己的两个儿子,将卡林西亚和卡尔尼奥拉另封他人。1283年,二子之一的阿尔布雷希特一世成为唯一的统治者。1298年,阿尔布雷希特一世当选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将奥地利领地交与其子鲁道夫三世掌管。1308年,他被其侄士瓦本的约翰刺杀,其子腓特烈三世被巴伐利亚的路易四世击败,丢失了神圣罗马帝国的皇位和除奥地利之外的所有领地,成为普通诸侯。1335年,奥地利公爵再次获得卡林西亚和卡尔尼奥拉。1363年,提罗尔并入奥地利,今日奥地利疆域初步形成。1382年,奥地利获得的里雅斯特,取得亚得里亚海的出海口。在1379年、1396年、1411年,哈布斯堡家族各继承者多次签订条约瓜分领地,将领地最终一分为三:下奥地利、内奥地利和上奥地利。再次崛起与统一(1438-1519)1438年,下奥地利的阿尔布雷希特五世自其岳父西吉斯蒙德之处继承了神圣罗马帝国皇位以及匈牙利和波希米亚的王位,称阿尔布雷希特二世。自此除1742年至1745年之间外,皇位再未落出哈布斯堡家族之手。1439年,阿尔布雷希特猝逝于军中,内奥地利的腓特烈三世继承其皇位,并成为其遗腹子拉迪斯劳斯的监护人,成功地使这个孩子继承了匈牙利和波希米亚的王位。1457年,拉迪斯劳斯早逝。经过激烈的争夺,匈牙利贵族马提亚·科尔温于1463年夺取了匈牙利的王位,他并且于1485年击灭下奥地利,迁都维也纳。1477年,腓特烈三世设法安排其子马克西米连与勃艮第公国的孤女继承人玛丽联姻,获得了勃艮第的全部领地。1490年,匈牙利国王马提亚逝世,马克西米连收复下奥地利和维也纳,统一哈布斯堡家族领地。1491年,他与捷克兼匈牙利国王亚盖隆王朝的拉迪斯劳斯二世达成协议,如果他没有直系男性后代,则由哈布斯堡家族成员继承其领地。1493年,腓特烈三世去世,马克西米连继位成为皇帝。1494年,他再娶米兰女继承人为妻,将势力渗入意大利。这招致法国国王查理八世率军入侵意大利。马克西米连遂与教皇、西班牙、威尼斯和米兰结成神圣同盟,对抗法国和奥斯曼帝国的同盟。1496年,西班牙女继承人疯女胡安娜与马克西米连之子菲利浦联姻。1516年,二人之子查理登基成为西班牙国王。同年,查理之弟斐迪南迎娶捷克兼匈牙利国王路易之妹,确立了两国王位继承人的身份。鼎盛时期(1519-1711)1519年,查理登上所有哈布斯堡家族领地的君主宝座,此时,他是西班牙的卡洛斯一世、神圣罗马帝国的卡尔五世、西西里的卡洛一世、那不勒斯的卡洛四世,尼德兰和西属美洲的统治者,以及其他许多小国的君主。他无愧为当时欧洲最为强大的封建领主。1522年,查理将奥地利诸邦以及家族在北意大利的领地分给其弟斐迪南,而西班牙,神圣罗马帝国钱仓尼德兰,还有西印度群岛,及帝国在意大利的领地分给其子西班牙的菲力二世。哈布斯堡家族分裂成为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和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1526年,在第一次摩哈赤战役中,拉约什二世阵亡。斐迪南立刻根据先前的协定继承了捷克王位,并与奥斯曼帝国支持的约翰·扎波利亚展开匈牙利王位争夺战。1529年和1532年,奥斯曼帝国苏丹苏里曼一世两次围攻维也纳。1544年,奥土达成协议,匈牙利分为三部分,西部由奥地利统治,中部由土耳其统治,扎波利亚之子日格蒙德则成为土耳其庇护下自治的特兰西瓦尼亚君主。1554年,斐迪南又将奥地利领地一分为三:奥地利、提罗尔和施蒂里亚,交给三个儿子。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神圣罗马皇帝利奥波德二世的妹夫,法王路易十六被推翻。而他妹妹,法国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被法国共和政府处决,再加上共和思潮的扩散,利奥波德二世极力联合欧洲各国君主,以武力保卫法国的君主制。1792年利奥波德二世正式与普鲁士缔结同盟,准备以武力干涉法国。他却在这时暴毙,不过他的儿子,神圣罗马皇帝弗朗茨二世继续了他的 政策 公共政策概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公共政策概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2018本科2018公共政策概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公共政策概论作业1答案公共政策概论形成考核册答案 ,更于次年与普鲁士、萨丁、英国、荷兰和西班牙组成第一次反法同盟。但这个联盟在1797年,因联军被拿破仑所率领的法国意大利方面军打败,被迫议和而土崩瓦解。1799年,欧洲列强趁法军猛将拿破仑的军队被困埃及的契机,再次发起反法战争。这次帝国联同英国、土耳其、俄罗斯组成了第二次反法同盟。但同年底拿破仑只身返国,发动雾月政变并取得法国军政大权,成为法国第一执政。此后拿破仑亲自指挥意大利方面军,回头对付反法各国,于1800年打败联军,帝国不得不与拿破仑议和,解散反法同盟。而拿破仑在政变结束后三周发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的公告中,宣布“大革命已经结束”,令欧洲列强稍微安心,再加上他们的实力受损,因而暂时放弃反法的行动。但拿破仑的野心令欧洲在几年再起干戈。1804年5月18日,拿破仑称帝。神圣罗马皇帝弗朗茨二世见到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的崛起加剧了德国诸城邦的分化,担心法国再次扩张,与神圣罗马帝国抗衡。因此,他决定纠合英国,俄国,瑞典和那不勒斯,组成第三次反法同盟。1805年,帝国在俄军支援下入侵法帝国盟国巴伐利亚。而那不勒斯则和帝国军一道,进攻拿破仑在意大利的盟国。不过拿破仑迅速做出反应,自本土挥军渡过莱茵河。12月2日,法、俄、神圣罗马三国皇军,在奥斯特利茨(Austerlitz)打了一场“三皇会战”。拿破仑最后不但守住巴伐利亚,更攻入哈布斯堡领地摩拉维亚,更将帝国军赶出意大利,并在普鲁士境内打败俄援军。12月16日,法国和帝国最终签订《普勒斯堡和约》。和约签订后,拿破仑决定成立以自己为护国公的莱茵邦联,以整固自己在德意志地区的盟友。1806年7月12日,在拿破仑的威逼利诱下,16个神圣罗马帝国的成员邦签订了《莱茵邦联条约(Rheinbundakte)》,脱离帝国,加入邦联。此举严重削弱奥地利在德意志地区的领主地位,令弗朗茨二世大为不快。拿破仑为了吸引更多国家加入邦联,决定亲手终结神圣罗马帝国。因此他对奥皇弗朗茨二世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他解散神圣罗马帝国,并且放弃神圣罗马皇帝和德意志国王的称号。最后弗朗茨二世于1806年8月6日放弃神圣罗马帝号,仅保留奥地利帝号。神圣罗马帝国正式灭亡。世系911年,卡洛林王朝在东法兰克的最后一位君主孩童路易去世,东法兰克的卡洛林家族王统中断.此时东法兰克王国内有五大公国,分别是巴伐利亚,卡林提亚,士瓦本,法兰,东法兰西)以及萨克森.为了抵御当时马扎尔人的入侵,五大诸侯和科隆大主教联合,决定不再寻求从西法兰克的卡洛林家族中寻找王位继承人,而是从本地的五大诸侯中选举产生,由此德意志王国开始了自己独立发展的历史,而德意志的王位继承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也形成了和传统的世袭继承制不同的“选帝”制度.一、法兰康拉德王朝1.康拉德一世(911-918)法兰德意志(东法兰克)国王.康拉德家族是和卡洛林家族同样古老的家族。911年,孩童路易死后,由东法兰克五大诸侯以及德意志大主教选举为德意志国王。康拉德在位期间王权极其暗弱,其影响力甚至不如萨克森、士瓦本和巴伐利亚公爵。同时他和马札儿人的作战也失利,他死前,劝说其弟埃伯哈德放弃了王位要求,并提议选举他的对手萨克森公爵亨利为他的继承人。二萨克森王朝(奥托王朝)1.亨利一世(919-936),萨克森公爵,德意志国王,萨克森公爵奥托之子,也称为捕鸟者亨利。925年,他击败洛林公爵,将洛林并入德意志王国。933年,亨利一世率德意志联军在里亚德击溃马扎尔人,解除了马扎尔人对德意志诸邦的威胁。至936年亨利一世去世,德意志诸邦已经统一成为一个王国,因此亨利一世被认为是第一位德意志国王和德意志民族的创建者。亨利一世娶了洛林公主,他们的三个儿子分别成为德意志国王,巴伐利亚公爵,和科隆大主教。2.奥托一世(936-973),萨克森公爵,德意志国王,第一位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曼也被称为罗马皇帝,但后人一般将查理曼的帝国称为法兰克帝国或查理曼帝国,而将奥托的帝国称为德意志的神圣罗马帝国。)亨利一世与洛林公主的长子,也称为奥托大帝。936年在亚琛被德意志贵族选为国王。3,奥托二世(973-983)。德意志国王,意大利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奥托一世与意大利公主阿德莱德长子,961年加冕意大利和德意志国王(和其父共同执政),967年加冕皇帝(萨克森王朝君主均有为继承人在其生前加冕的习惯。)奥托二世其间,萨克森王朝达到了极盛,978年,波兰和波希米亚再次臣服,980年,奥托二世包围巴黎,迫使西法兰克国王洛泰尔放弃对洛林的主权要求。同年,奥托二世进军意大利,在罗马册立新教皇约翰十二。982年,奥托二世在意大利南部被阿拉伯人击败,他统一意大利的梦想未能实现。他的妻子是拜占庭皇帝罗曼努斯二世的女儿。4,奥托三世(983-1002),德意志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奥托二世之子。983年在其父去世后,被选为国王,994年成年,995年,奥托三世在罗马拥立其堂兄为罗马教皇,称格里高利五世,格里高利五世成为历史上第一位德国人教皇。996年,教皇为奥托三世加冕为帝。5.亨利二世(1002-1024),巴伐利亚公爵,德意志国王,意大利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奥托一世的弟弟巴伐利亚公爵亨利的长孙,巴伐利亚公爵强辩者亨利(巴伐利亚世系中亨利二世)的长子。1002年,奥托三世去世后,亨利发动政变,劫持了奥托的灵柩,在萨克森、图林根、士瓦本、洛林的贵族未参与的情况下被选为德意志国王。1004年被推举为意大利国王,1014年,他进军罗马,罗马教皇本尼迪克特八世为其加冕为帝。亨利二世在位期间,为了对(来自:WwW.)抗贵族势力,加强了效忠于他的主教区的权力,从此德意志神权开始壮大,最终发展成为了皇权的最大威胁。亨利二世和其妻子卢森堡公主库妮甘德没有子嗣,传说是由于他们两人订立了婚后禁欲的共同誓约所致。也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1146年他被罗马教皇尤金三世封为“圣者”。三,萨利安王朝1,康拉德二世(1024-1039年)德意志国王,意大利国王,神圣罗马皇帝。奥托一世女婿、洛林公爵康拉德的曾孙,施派尔伯爵亨利的儿子。1024年9月被德意志贵族选举为国王,开创了萨利安王朝。1026年在米兰加冕意大利国王,1027年,约翰十九世为其加冕。1028年起,康拉德二世开始对入侵奥得河流域的波兰人用兵,至1032年,波兰国王不得不放弃自封的国王头衔,改称波兰公爵,并退出了奥得河流域。1032年,勃艮第国王(当时勃艮第称王)鲁道夫三世去世,1034年,康拉德二世入侵勃艮第,夺取了大部分勃艮第领地。2,亨利三世(1039-1056),士瓦本公爵,巴伐利亚公爵,德意志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康拉德二世和士瓦本公主吉塞拉之子。1046年亨利二世拥立德国人教皇克莱芒二世,同日新教皇为其加冕为帝。亨利三世时期,曾经征服了匈牙利(但很快失去)、摩拉维亚,王室领地拥有五大公爵领地中的三个德意志皇帝权势达到了极盛,到了可以随意废立罗马教皇的地步,但到了其统治晚期,其帝国已经开始衰落,由他推动的教会改革最终推出了一个强有力的教皇格里高利七世,日后成为了他儿子亨利四世的极大威胁.3,亨利四世(1056-1106),巴伐利亚公爵,德意志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三世和阿基坦公主阿格内斯之子,1066年前由其母摄政.亲政后和罗马教廷发生激烈冲突,1076年亨利四世遭到教皇格里高利七世的绝罚处分,亨利四世不得不徒步肉袒,于1077年至卡诺莎向教皇请罪,史称“卡诺莎事件”。亨利四世被绝罚后,反叛的德意志诸侯立刻宣布亨利四世退位,并选举士瓦本公爵鲁道夫为新国王,德意志陷入内战,亨利四世最终战胜了鲁道夫,砍下了他的右手。平定国内后,亨利四世立刻进军罗马,1084年,亨利四世废黜了格里高利七世,新教皇克莱芒三世为其加冕为帝.1098年诸侯选举其子亨利五世为国王,和亨利四世对抗,德意志内战再度爆发,1106年,亨利四世终于打败了亨利五世,但不久突然去世.4,亨利五世(1106-1125),德意志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和默林女伯爵之次子,1111年被加冕为帝,亨利五世在位期间,罗马教皇和皇帝互相敌视,混战不休,德意志诸侯则利用皇帝和教皇的矛盾,自行扩张他们的产业和主权,德意志王权衰微,从此开始了德意志小邦林立的时代。亨利五世妻子是英王亨利一世的女儿玛蒂尔达,他们死后无嗣。王位落到了亨利五世的政敌,萨克森公爵洛泰尔二世手中。萨利安王朝结束。苏普林堡王朝1,(1125-1137)萨克森公爵,德意志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苏普林堡伯爵格布哈特之子,1125年被选为德意志国王,1133年出兵意大利被教皇英诺森二世加冕为帝。他称为洛泰尔二世,是因为虔诚者路易的儿子,中法兰克国王洛泰尔一世曾经拥有神圣罗马皇帝称号,而德意志人认为他们和以前的神圣罗马帝国是一个王统世系下的国家,所以称他为洛泰尔二世。洛泰尔二世在国内和霍亨斯陶芬家族的康拉德和腓特烈长期内战。在国外他对东方和北方用兵,迫使波兰和丹麦臣服,1137年他又南征意大利击败了西西里国王罗杰二世,将西西里国王赶出了亚平宁半岛。回军途中洛泰尔二世去世,结束了他战斗的一生。洛泰尔死后,王位落到了霍亨斯陶芬家族手中,开始了霍亨斯陶芬王朝的统治。五霍亨斯陶芬王朝1.(1138-1152)德意志国王,士瓦本公爵腓特烈一世与亨利四世之女阿格尼之子。1127康拉德三世自封为王,和皇帝洛泰尔二世爆发内战。1137年,洛泰尔二世去世,康拉德二世发动政变,于1138年由南部诸邦的诸侯选为德意志国王,但洛泰尔二世的继承人巴伐利亚和萨克森公爵“傲慢”的亨利(洛泰尔二世的女婿,韦尔夫家族)拒绝承认,于是两派爆发内战,此后直到本世纪末,韦尔夫家族和霍亨斯陶芬家族的内战一直没有停息过。1146年,康拉德三世参加了第二次十字军东征,经过拜占庭帝国时,对拜占庭帝国造成了极大破坏,1147年,在小亚,康拉德的十字军被塞尔柱突厥人击溃,步兵军团被全歼,康拉德和其骑兵部队,仅以身免。康拉德死前未加冕为帝。并将其王位指定传给其年长的侄子士瓦本公爵腓特烈三世(士瓦本世系)。2.腓特烈一世(1152-1190)士瓦本公爵,德意志国王,意大利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康拉德三世的哥哥士瓦本公爵腓特烈二世的儿子,也称“红胡子腓特烈,或称巴巴罗萨(传说是红胡子的意大利语)。1152年受其叔康拉德三世之托,被选为德意志国王,1155年,罗马教皇阿德里安二世为其加冕为帝,但他拒绝按惯例为教皇牵马,并下令骑士屠杀了上千名罗马人。腓特烈一世力图恢复查理曼帝国的荣耀,一生东征西讨,1156年,他获取了勃艮第的大片领地,并将韦尔夫家族的巴伐利亚分出一部分给了霍亨斯陶芬家族的巴本堡家族,建立了奥地利公国,从此奥地利从德意志分离。1158年起,直至1177年,他四度出征意大利,与米兰、威尼斯、西西里以及罗马教皇亚历山大三世的联盟反复争斗,终于在1176年被伦巴第人在米兰附近击败,腓特烈不得不在威尼斯向亚历山大三世下跪屈服。1189年,年近70岁的腓特烈一世参篇三:虚妄的国度——神圣罗马帝国(1500前的德国)虚妄的国度——神圣罗马帝国(1500前的德国)虚妄的国度——神圣罗马帝国(1500前的德国)15世纪以前,德国的历史发展主要有三大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神圣罗马帝国的建立;主教授职权之争;政治分裂和王权衰落。查理大帝在世时,曾大规模向东扩张,获得大片土地。这一地区在843年查理帝国分裂后,由日耳曼人路易控制,是为东法兰克国。在漫长的岁月中,又逐渐演化成德意志王国。由于这一地区原属罗马化地区之外,社会发展程度较低,经济十分落后。8世纪末,在查理大帝的征服下,这一地区才开始封建化过程。到12世纪初,封建关系才确立起来。因而,德国的农村公社(马尔克制度)长期遗存下来。此外,在加洛林王朝时代,德国地方割据势力强大,全国分裂为诸多封建领地,其中最强大的有萨克森、法兰克尼亚、巴伐利亚和图瓦本四大公国。由部落领袖发展而来的各国公爵,将新兴封建制度与传统血缘、地域关系紧密结合为一体,具有极强的独立性。911年,加洛林王朝绝嗣,各大公国卷入王位之争。919年,各大公国贵族代表会议推出萨克森公爵亨利一世(919-936捕鸟者)为德国国王,开始了萨克森王朝的统治。928年,亨利一世夺占了西斯拉夫人的要塞布兰尼堡尔,后改名为勃兰登堡,作为进一步东侵的据点。933年,他又在易北河建立了施列斯维希边区,控制了西斯拉夫大片地区。936年,奥托一世(936-973)加冕为王。为抑制各大公爵,他对日耳曼教会施行笼络政策,以借教会势力强化王权。他赐给教会大片领地,并把领地上的行政权与司法权也一并授予主教,史称“奥托特权”。在教会支持下,德国王权一度强盛起来。奥托一世未能利用大好时机,整治国内政治,反而继续奉行对外扩张的国策,其进攻方向除东方的斯拉夫人地区外,又开始向南方的意大利扩张。951年,奥托一世亲率大军,占领伦巴底地区,并称伦巴底国王。961年,奥托一世再次进军意大利,压服反对教皇的罗马贵族。962年,教皇约翰十二世为奥拓加冕,称“神圣罗马帝国”皇帝。967年,奥拓三入意大利,拥立教皇约翰十三世,自此神圣罗马帝国形成两大习惯:一是选举教皇必须有皇帝认可,方为合法;二是德国国王同时为意大利国王,由教皇加冕后,可称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奥托一世之后的历代德国帝王,都以东扩南侵为国策。东扩为德意志增添了大片领土,其面积约为近代德国疆域的3/5,而南侵除了使德国国王头上多了一顶皇冠之外,并未给德国带来任何益处。所谓“神圣罗马帝国”(后来又加上“日耳曼民族”字样)从出现之日起,就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国家。它在名义上包括德国和意大利北部,但从未实行过有效的统治。这种状态持续了800多年,直到1806年被拿破仑的法国军队灭亡。而每个皇帝即位之后,都按荒唐的政治模式从事,即首先进军意大利,迫其承认皇帝的宗主权。这一举动不仅使德国和意大利北部的诸侯、城市及罗马教皇之间的对抗日益加剧,而且也因徒耗国力而是德国王权无法在德意志本土巩固其统治,使诸侯割据局面日甚一日。随着罗马天主教会内部改革运动的发展,11世纪中叶之后,罗马教廷的实力大为加强,皇权与教权之间的正面冲突时有发生。1075年,教皇格利哥里七世(格里高利七世)宣称教权高于一切,世俗君主不得干预教皇选举和主教任职,打破了100多年来皇帝批准教皇选举、任命主教的惯例。德皇亨利四世(1073-1085)对此极为愤怒,1076年宣布罢免教皇。教皇宣布破门律(绝罚),开除亨利四世教籍,解除其臣民的效忠誓约,并煽动部分德国诸侯另立国王卢多尔夫。1077年,亨利四世迫于形势,暂时屈服,前往意大利卡诺莎向教皇请罪,是为著名的“卡诺莎事件”(卡诺莎觐见)。卡诺莎事件不仅是对亨利个人的极大耻辱,也是德国王权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亨利承认了教皇能够诅咒和罢黜国王。国王或皇帝的统治不再是直接受命于上帝,而不得不屈服于教皇。君主丧失了对教会的控制,国家管理统治的基础也被拆除了。1084年,亨利四世认为时机成熟,大举进攻意大利,驱逐格利哥里。这场皇帝与教皇争夺授职权的斗争,持续了近半个世纪。1122年,双方达成妥协,签订了《我姆斯宗教协定》。规定所有主教都必须由教士组成的选举会议推选,但皇帝和他的代表可以列席会议,当选举发生争执时由皇帝裁决。教会授职权中象征土地权力的权节,由皇帝授予;象征教会权力的指环和笏杖,由教皇授予。对这纸妥协折衷的条约,皇帝与教皇双方都不满意,政教之争仍在继续。1138年,新上台的霍亨斯陶芬王朝仍不致力于内政,继续热衷于对外侵掠。红胡子腓特烈一世(巴巴罗萨1152-1190)曾六次侵入意大利,与教皇斗争30余载,仍未取胜,不得不承认该地区事实上的独立。当皇帝在意大利苦战之际,德国的王公贵族却在积蓄力量,实力越发强大。随着皇帝在十字军东征途中丧生,帝国的复兴也夭折。特烈二世(1212-1250)通过联姻成为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王国的统治者。在那里,他引进了东方的专制主义和官僚政治。他建立了职业军队,征收直接税,颁布统一的罗马法。但其统治对德国本土产生了破坏性影响。1213年和1220年,他授予德国教会以特权,宣布放弃皇帝在教会地产上征收新税、建筑城堡和城市的权力。后来又将上述权力授予各大诸侯,使他们拥有铸币权和控制领地上全部法庭的权力,从而正式把德意志放弃给这些贵族。在这些诸侯的领地上,领主享有行政管理、司法审判以及对农民的剥削等权力。各诸侯领地上官僚制度相当发达,中央王权则制度落后,权威弱小。1250年腓特烈二世死后,1254-1273这20年间,德国甚至没有选出自己的皇帝,史称“大空位时期”。大空位时代结束后,德意志的历代皇帝主要由当时最有权势的三家王族——波西米亚的卢森堡家族、巴伐利亚的维特斯巴赫家族和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轮流选出。这种由三大家族交替掌权的情形一直持续续到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解体时为止。1263年,美茵斯、特里尔和科隆大主教、莱茵伯爵、萨克森公爵、勃兰登堡边地侯和波西米亚国王(即捷克国王)七个大贵族享有选举产生国王的权力。1273年,哈布斯堡家族取代霍亨斯陶芬家族,建立新王朝。但王权的衰落一如从前。在数诸因素的作用下,德国王权变得极其弱小。13世纪各地独立或半独立性质的诸侯国、城市等政治力量则多达数百个。1356年皇帝查理四世(1347-1378)颁布帝国基本法,又名黄金诏书,因诏书上盖有黄金印玺,故名。其主要的内容是确定皇帝选举法和规定诸侯权限等。规定:皇帝由当时权势最大的7个选帝侯(圣职选帝侯:美因茨、科隆、特里尔三大主教;世俗选帝侯:波希米亚王、莱茵的巴拉丁伯爵、萨克森公爵和勃兰登堡的边地伯爵),在法兰克福城选举产生。选举会议由美因茨大主教召集并主持;帝位加冕礼在亚琛举行;德意志国王即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不再需要罗马教皇的承认。还规定世俗选帝侯由长子继承、男性相续,领地不可分割。选帝侯在其领地内政治独立,拥有征税、铸币、盐、铁矿开采等国家主权,以及独立的、不准臣民上诉的最高司法裁判权;未经特别 许可 商标使用许可商标使用许可商标使用许可商标使用许可商标使用许可 ,不准城市结盟;不准封臣反抗领主。选帝侯拥有监督帝国的新的职权。黄金诏书从法律上确定了德意志侯国的分立体制,是侯国实行君主体制的法律根据。它进一步削弱了皇权,加剧了德意志的政治分裂。总之,长期的政治分裂是中世纪德国历史的主要特点,这种分裂状态一直持续到1871年俾斯麦统一。
本文档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10页)】,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机构认证用户
万用文库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0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20-06-29
浏览量: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