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药调剂员10 ppt课件

中药调剂员10 ppt课件

举报
开通vip

中药调剂员10 ppt课件第二章中药调剂第一节中药饮片调配  (一)配伍  配伍就是根据治疗需要和药物性能,有选择地将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合理地配合起来应用,以适应复杂的病情。配伍的目的:增强药物的疗效,减轻药物的毒副作用或抑制其偏性。但配伍不当,也会影响疗效,甚至产生不良反应。对药物之间的配伍关系,古代医家总结为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与单行合称为配伍“七情”。   1.单行就是用一味药治疗疾病。如独参汤用人参一味,大补元气,治疗虚脱证。   2.相须就是两种性能、功效相似的药物配合使用,可起到协同增强作...

中药调剂员10 ppt课件
第二章中药调剂第一节中药饮片调配  (一)配伍  配伍就是根据治疗需要和药物性能,有选择地将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合理地配合起来应用,以适应复杂的病情。配伍的目的:增强药物的疗效,减轻药物的毒副作用或抑制其偏性。但配伍不当,也会影响疗效,甚至产生不良反应。对药物之间的配伍关系,古代医家总结为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与单行合称为配伍“七情”。   1.单行就是用一味药治疗疾病。如独参汤用人参一味,大补元气,治疗虚脱证。   2.相须就是两种性能、功效相似的药物配合使用,可起到协同增强作用。如石膏配知母,可增强清热泻火的功效;大黄配芒硝可增强清热泻下功效;银花配连翘可增强清热解毒的功效等。   3.相使就是两种性能功效有某些共性的药物配伍使用,以一种药物为主药,另一种药物为辅药,以提高主药的疗效。如黄芪配茯苓,可增强黄芪补气健脾利水的作用。麻黄配苦杏仁,可增强麻黄止咳平喘的作用。石膏配牛膝清泻胃火,引火下行,用于胃火牙痛等。   4.相畏就是一种药物的毒性和烈性能被另一种药物消除或减轻。如半夏配生姜,半夏的毒性被生姜消除或减低。   5.相杀就是一种药物能消除或减弱另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如生姜配半夏,生姜能减轻半夏的毒性。   6.相恶就是两种药物配伍使用后,一种药物能减弱或抑制另一种药物的作用。如人参恶莱菔子,莱菔子下气,能减弱人参的补气之功。生姜恶黄芩,黄芩能减弱生姜的温里作用等。  7.相反就是两种药物配伍使用后,可产生毒副作用。如甘草反甘遂、芫花、大戟等。   (二)用药禁忌   1.妊娠禁忌就是指妇女在怀孕期间要求禁止或注意使用的药品。包括禁用和慎用两类。   凡有大毒的水银、砒霜、千金子、闹羊花、洋金花、芫青、斑蝥、蟾酥、轻粉、雄黄;破血的三棱、莪术、水蛭、虻虫、桃仁、红花、干漆:峻下逐水的巴豆、牵牛子、芦荟、甘遂、芫花;或重坠、沉降之品,能损害胎元引起堕胎流产的药物都为妊振禁用药。   具有行气、化瘀、辛热、滑利的药品,如益母草、枳实、大黄、凌霄花、肉桂、冬葵子等。使用不当,亦有损胎元,应根据病情,斟酌使用。   3.病证禁忌   病证禁忌指某些病证不可服用的药物。一般讲实热病证不宜应用温热药、温补药、收敛药等。里寒病证不宜应用寒凉药、养阴药等。也包括使用某味药物的病证禁忌,如麻黄自汗、盗汗、肺虚咳喘者忌服:生石膏苦寒伤胃,阴虚内热、脾胃虚寒者忌服;知母能润燥滑肠,故脾虚便溏者忌服。   (三)中药饮片质量管理   1.人员要求   (1)经营中药饮片的药品零售企业,必须具有熟悉中药饮片性能,掌握饮片鉴别和炮制技术,坚持原则,有实践经验,依法经过资格认定的中药专业技术人员。必须配备专职或兼职质检人员,负责饮片购进、销售、保管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和监督工作。   (2)从事中药饮处质量管理、检验、采购、保管养护、调剂的人员,必须具有经法定资格确认的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或技术等级,经有关药品法规和有关专业知识的培训,具有相应的专业技能,并经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   从事中药饮片采购的人员,必须掌握本企业所购进饮片和经营中药饮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局(部)颁质量标准。   从事质量管理和检验的人员,应熟练掌握中药饮片鉴别技术,能对经营各环节出现的质量问题做出正确判断和处理。   从事中药饮片保管、养护的人员,必须熟悉各种饮片的性质,掌握保管方法和养护手段。   从事饮片调剂的人员,必须熟练掌握中药饮片调剂的操作技能和基本知识。   4.保管   (1)药品零售企业应有与经营中药饮片品种、数量相适应的饮片库房,及相应的设施设备,并与其他药品库分开。   (2)根据中药饮片的性质,分类存放于不同的容器内,注明品名,防止混淆。使用的包装材料必须符合药用要求,不得对饮片造成污染。   (3)中药饮片出(人)库,必须经质检人员检验(复核)合格签字后方可出(人)库。对质量不合格或货单不符的,质检人员和保管员有权拒收(发)。饮片出(人)库要有真实、完整记录。   (4)根据中药饮片的性质和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养护工作。对在库饮片要开展经常性的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做好饮片养护和质量检查记录。   (5)毒性中药饮片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专人、专库(柜)、专帐、专用具,双人双锁保管,做到帐、货、卡相符。   5.调剂   (1)药品零售企业必须制定中药饮片调剂操作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并严格执行。   (2)药品零售企业要建立饮片清洁卫生制度。饮片装斗前必须经过筛簸,坚持定期清理药斗,防止交叉污染,不得有串斗、发生霉变、走油、生虫等现象。   (3)中药饮片词剂应严格执行审方制度,对有配伍禁忌、妊娠禁忌以及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的处方应拒绝调配。词剂后的处方必须由执业药师或从业药师逐一进行复核并签字。发药时要认真核对患者姓名、付药凭证号码,以及药剂付数,并交待服法、用法、及服药禁忌等,以防差错。   (4)药品零售企业要有必要的临时加工场地及加工工具和辅料,以适应中医处方的临床需要。严禁该制不制、该捣不捣等情况出现。  (5)调配用的计量器具应定期检验校正,并有合格标志。词配时做到计量准确,严禁以手代秤。 第二节中药临方炮制   中药必须经过加工炮制之后才可人药,这是中药应用的一个突出特点。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论治的用药特点和药物本身性质,以及药物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中药临方炮制指调配处方时进行的加工炮制,主要包括清炒、麸炒、土炒、酒炙、醋炙、盐炙、蜜炙等方法。中药临方炮制必须符合中药炮制质量标准。   (一)中药临方炮制常用的方法   中药临方炮制常用的方法有净选加工(见第二篇第三节)、炒法、炙法、煨法等。   (二)中药炮制常用的辅料   中药临方炮制常用的辅料有液体辅料和固体辅料两大类。   1.液体辅料   液体辅料常用的有姜汁、食盐水、酒、醋、蜂蜜、黑豆汁、甘草水、米泔水等。   (1)姜汁将生姜捣碎,加少量水,压榨取汁,或用干姜加适量水共煎去渣取汁。姜汁具有解表散寒、温中上呕、化痰止咳、解毒等作用。药物经姜汁炙后能抑制其寒性,增加疗效,缓和副作用。   (2)酒酒具有活血通络、宣行药势、散寒、矫味矫臭等作用,同时酒亦是很好的有机溶媒,有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而提高成分的溶出率。如酒黄连、酒白芍、酒蕲蛇等。酒分为黄酒和白酒两类。浸泡药材制药酒用白酒,炮炙药材用黄酒。   (3)醋醋具有散瘀止痛、解毒、收敛、矫味矫臭等作用,同时醋又能与药物中所含的游离生物碱等成分生成盐,增强其溶解度而易于煎出,提高疗效。   (4)食盐水取食盐加适量水溶化,经过滤而成的澄明液体。食盐具有清热凉血、软坚散结、润燥的作用。   (5)蜂蜜蜂蜜具有补中益气、润肺止咳、矫味、缓和药性的作用。蜜炙能起协同增效、矫味矫臭作用,或能消除副作用。  2.固体辅料   固体辅料常用的有麦麸、大米、灶心土、蛤粉、滑石粉、砂等。   (1)麦麸麦麸具有和中补脾作用,麸炒能缓和药物的燥性,增强药物疗效,矫臭矫味。   (2)大米大米能解毒、健脾和中,米炒能增强药物健脾作用,降低药物毒性和刺激性。   (3)灶心土灶心土能温中燥湿、止呕止泻、止血,土炒能增强药物补脾止泻作用,降低刺激性。   (4)蛤粉蛤粉有清热利湿、软坚化痰的功效,蛤粉炒可使药物质地酥脆,增强清热化痰作用,及降低胶类的滋腻之性。  炒法可分为清炒法和加固体辅料炒法两大类,每类又包括多种操作方法。清炒法可分为炒黄、炒焦、炒炭。加固体辅料炒法可分为麸炒、米炒、土炒、砂炒、蛤粉炒、滑石炒等。   1.清炒法  指不加辅料的炒法。清炒法能增强药物疗效;降低毒副作用;缓和或改变药性;产生或增强止血的作用,利于保管等。  注意事项:炒前应将药物大小分开,并不断翻动,避免炒时受热不匀;宜热锅下药,避免有的药物粘锅或炒成“僵子”;掌握适当的火力和炒制时间,以免炒黄的药物焦化,炒焦的药物炭化,炒炭的药物灰化。   (1)炒黄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材置于热锅内,用文火或中火加热,炒至表面呈黄色或颜色加深,或表皮爆裂,或爆花并透出香气。   炒黄的目的是增强疗效,易于煎出有效成分,如决明子;缓和药性,如牛蒡子;降低毒性,如苍耳子。有利于保存有效成分,如白芥子、槐花;矫味矫臭,如九香虫。炒黄时火力不可过大,多用文火。   (2)炒焦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材置于热锅内,用中火或武火加热,翻炒至药物表面焦黄色或焦褐色,内呈淡黄色或焦黄色,并具有焦香气。  炒焦可缓和药性,如焦槟榔;增强消食作用,如焦山楂;降低毒性如川楝子。   (3)炒炭将净选或切制后药材置锅内,用武火或中火加热,翻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焦黄色或焦褐色。炒炭可使药物增强或产生止血作用,如槐花炭、姜炭。操作时注意掌握好火力,质地坚实的药物宜用武火,质地疏松的片、花、叶、全草类药材可用中火。炒炭因温度过高,易出现火星,须喷淋适量清水熄灭火星,以免引起燃烧,导致灰化。取出后摊开晾凉,避免复燃。  2.加辅料炒   (1)麸炒净选或切制后的药材用麦跌炒。用武火或中火烧热锅,将麦麸均匀的撒布于热锅内至起烟,投入药材,翻炒至药材表面呈黄色或深黄色时取出。麦麸炒有增强补脾胃的作用,如白术、山药;缓和药性的作用,如枳实;矫味矫臭的作用,如僵蚕。  麸炒操作注意事项:辅料量要适当,麦麸量多,造成浪费,麦麸量少,烟气不足,达不到麸炒的要求。火力适中,一般用中火,并要求火力均匀。麦麸要均匀撒布于热锅中,待烟起投药。麸炒药物要求干燥,以免粘麸。麸炒药物达到标准时要迅速出锅,以免造成炮制品发黑、火斑过重等现象。   (2)米炒净选或切制后的药材与米同炒,先将米置于锅内,炒至冒烟时投入药物,拌炒至米呈焦黄色或焦褐色,取出去米。米炒能产生焦香气增强健牌作用如党参;降低毒性如红娘子。   米炒注意事项:注意火力,米炒昆虫类药物时以米的色泽变化观察火候,米呈焦黄或焦褐为度;米炒植物药时,药物炒至黄色为度。   (3)土炒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材与灶心土拌炒的方法。也有用陈壁土、赤石脂拌炒者。将灶心土粉置于锅内,用中火加热至土成灵活状态时,投入药材,翻炒至药材表面挂土色并透出香气时取出,筛去土,放凉。灶心土有温中燥湿、止呕止血作用,故能增强药物补脾止泻疗效,灶心土含多种碱性氧化物,具有中和胃酸作用。   土炒注意事项:炒制过程中,温度要适当:土炒至灵活状态时,再加药翻炒。注意调节火力。土色变深时,应更换新土。   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的液体辅料拌炒,使辅料逐渐渗入药物组织内部的炮制方法称为炙法。   炙法根据所加辅料不同,炙法可分为酒炙、醋炙、盐炙、蜜炙、姜炙、油炙等方法。   1.酒炙法   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定量的酒拌炒的方法称为酒炙法。   (1)酒炙的目的   药物通过酒炙能升提而引药上行,缓和寒性,如酒大黄、酒黄连、酒黄柏等;增强活血作用,适用于活血祛痰、通络的药物,如牡丹皮、怀牛膝等;矫臭防腐作用,如蕲蛇、紫河车等。   (2)酒炙操作方法   质地坚实者先拌酒后炒药,将一定量的酒与净选后药物拌匀,放置闷润,待酒被吸尽后,置锅内用文火炒干;质地疏松者生将药物量锅内炒至一定程度后喷洒一定量的酒炒至干。   (3)酒炙操作注意事项   在用酒闷润药物时,容器上面应加盖,以免酒挥发。酒的用量较小时,可加适量水稀释后,再与药物拌润。加热炒制时,火力不可过大,一般用文火即可,勤于翻动,炒至近干,颜色加深时,即可取出。   2.醋炙法   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定量米醋拌炒的方法称为醋炙法。   (1)醋炙的目的   药物经过醋炙能引药人肝,增强活血祛瘀和疏肝止痛的作用,如乳香、没药、延胡索、香附、柴胡等;缓和药性和降低毒性,如甘遂、芫花等;有利于煎出有效成分和粉碎,如龟板、鳖甲、代赫石等;减少不良气味,如乳香、没药、五灵脂等。   (2)醋炙操作方法   ①先拌醋后炒将一定量的米醋与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拌匀,放置闷润,待醋被吸尽后,置锅内炒至一定程度,取出凉干,如甘遂、青皮等。   ②先炒药后加醋先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炒至表面熔化或表面颜色改变,有腥气溢出,喷洒定量米醋炒至微干,取出并晾开,如乳香、没药、五灵脂等。多用于树脂类药物和动物粪便。   (3)注意事项   醋的用量较少时,不能与药物拌匀,可加适量水稀释后再与药物拌匀。药物在醋炙时,火力不宜过大。树脂类、动物类药物不可先用醋拌润,否则粘结成块,或呈松散碎块,炒制时受   3.盐炙法   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食盐的水溶液共同拌炒的方法称为盐炙法。   (1)盐炙的目的   巴戟天、杜仲等药物通过盐炙可引药人肾,增强补肝肾作用,车前子等药经盐炙后可增强利尿作用,知母、黄柏等药经盐制后可增强滋阴降火作用。   (2)盐炙的操作方法   ①先拌盐水后炒将定量食盐加适量水溶化,与药物拌匀,放置闷润,待盐水吸尽后,用文炒至一定程度。一般药物盐炙可用此法。   ②先炒药后加盐水先将药物置锅内炒至一定程度,再喷淋盐水,用文火炒干。此法适用于含粘液质较多的药物,如知母、车前子等。   (3)盐炙操作注意事项  加水溶化食盐时,一定要控制水量,用水量根据药物吸水量而定,一般以食盐的4-5倍为宜。含粘液质较多的药物,不宜先与盐水拌润,否则药物遇水发粘,盐水不易渗入,炒时又易粘锅。盐炙法火力宜小,一般用文火炒干即可。但有些药物需炒至规定的程度,如杜仲炒至焦黑色、丝易断为度。   4.蜜炙法  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材,加入定量炼蜜加热拌炒的方法称为蜜炙法。   (1)蜜炙的目的   药物通过蜜炙能增强润肺止咳的作用,如款冬花、挞杷叶等;增强补中益气作用,如黄芪、甘草;缓和药性和矫味作用,如麻黄、马兜铃。   (2)蜜炙操作方法   ①先拌蜜后炒取定量的炼蜜,加适量开水稀释,再与药物拌匀,闷润至蜜逐渐渗入药物组织内部,然后将药物放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颜色加深,不粘手时取出。   ②先炒药后加蜜先将药物置于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颜色加深时,再加定量炼蜜.不断翻动,使炼蜜与药物拌匀,炒至松散不粘手时取出。此法适用于质地致密,蜜不易被吸收的药物,先炒后使其去除部分水分,质地略变酥脆,蜂蜜则较易吸收,如百合。   (3)蜜炙操作注意事项   炼蜜用开水稀释时,加水量不宜太多,以炼蜜的1/3~1/2为度;蜜炙所用炼蜜不可过老,否则粘性太强,不易与药物拌匀。蜜炙时要用文火,以免焦化糊锅。 第三节中药饮片的贮藏与养护   饮片的贮存保管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到药物质量,关系到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中药饮片贮藏具有品种多、性质复杂、保管技术要求较高等特点,搞好中药饮片的贮存保管工作,必须熟悉各种中药饮片的性质,了解环境对饮片贡量的影响,研究各种储存条件和保管方法,才能防止饮片变质,保证质量。   (一)影响中药饮片质量的自然因素   中药饮片在储存过程中常常受空气、温度、湿度、日光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使它产生物理、化学、生化反应等各种变化,如氧化、水解、变色、酸败等。   (二)中药饮片的化学成分及性质对饮片质量的影响   中药饮片的成分是由各种化学物质组成的综合体。大体可分为水溶性成分和脂溶性成分两大类,水溶性成分如部分生物碱、苷类、有机酸、鞣质、大部分无机盐类、水溶性维生素、糖、色素等。脂溶性成分如部分生物碱、挥发油、树脂、脂肪、脂溶性维生素、不溶性矿物质等。 (三)中药饮片的储存方法   1.通风法:通风就是根据空气自然流动,使库内外的空气交换,以达到词节库内空气温度、湿度的目的。一些易吸湿发霉变质的饮片应放置在通风处。利用自然通风法,调节库内温湿度,使饮片不受潮,有条件的应在库内安装排风扇或其他通风设备,通风时应注意在晴天进行,严禁雨天和雾天进行。  2.密封法:是指中药饮片经干燥处理,使含水量达到标准后,置于密闭容器内密封与空气、温度、湿度等隔绝的处理方法。药店、医院药房常用坛、瓶、缸、罐、桶、箱等容器盛放饮片后密封或加木炭、生石灰等吸湿剂。密封应在气温较低,空气湿度较小的季节进行,并经检查无虫、无霉。传统方法还有用干沙、谷糠等对饮片进行密封。   3.吸潮法:是将生石灰、木炭、草木灰等放入缸、坛、铁桶、木箱等容器中,用薄木板隔开,把饮片包好放在隔板上。对于储量较大的饮片可选择密封较好的小库房,放入干燥剂,如生石灰、无水氯化钙、硅胶等。有条件的可配备小型除湿机、调节空间湿度。   4.对抗同贮法:是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饮片同贮,起到防止虫蛀的贮存方法。如:丹皮与泽泻、山药同贮.可防止泽泻、山药生虫,又可防丹皮变色;西红花防冬虫夏草生虫;大蒜防芡实、薏米生虫;细辛防人参生虫;花椒防白花蛇生虫等。  5.低温冷藏法:将中药饮片储存在冷藏库或冰箱内,保持一定的温度,一般在0~10℃,多用于细贵药饮片。但此法湿度大,一般应采取包装后冷藏的方法。出库时,应晾晒除去湿气。  6.干燥调节法::西红花、参须、熊胆、阿胶等失水易过干、坚硬、碎裂,遇潮则发霉、生虫、粘连。这类饮片在吸潮时,可将其放于石灰缸内吸湿,达到标准含水量后,取出储存。   (一)中药饮片养护   1.中药养护的概念:中药养护是指研究中药商品在储存期间质量变化规律和科学养护方法的一门专业技术。是根据药品在储存过程中的变化规律,通过各种有效措施和科学养护,维护药品质量的技术工作。   2.中药养护的目的   中药养护工作的目的是:安全储存,减少损耗,科学养护,保证质量,收发迅速,避免事故。中药饮片在贮存中如不能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则不能保证饮片质量,并能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中药饮片养护保管人员应采取各种措施,保证饮片在储存期间不发生各种变异现象。   3.药品养护工作的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4.中药饮片保管工作的要求   (1)对入库药品的数量、包装、质量等进行检查,经保管员检查无误,签字后方能人库并做人库记录。   (2)按分类储存的要求,分类保管。   (3)定期检查储存药品,对易霉、易蛀的中药饮片应重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保管过程中实行“三勤三查”(勤查、勤翻、勤整理;自查、互查、监督员查)管理,是防止中药饮片生虫、霉变的有效措施。   (4)执行先进先出原则,以避免因久贮而变质。   5.中药饮片养护的工作要求:中药饮片在储存过程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容易发生质量变化。做好中药饮片的养护工作是保证饮片质量的关健环节。为此,应做到以下几点:   (1)药品保管养护人员对药品进行合理储存。   (2)根据饮片的性质选择适当的储存容器和储藏方法。  (3)根据饮片的性质选择适宜的养护方法。   (4)对在库饮片进行质量抽查,并做好检查记录。抽查周期一般为一个季度一次,对易变质的重点品种必须缩短抽查周期。列出重点养护品种并实施检查和养护。   (5)药品保管养护人员应检查在库药品的储存条件,进行库房温湿度的监测和管理,做到每日上、下午各一次定时对库房的温湿度进行记录。如库房温湿度超出规定的范围,应及时采取调控措施并予以记录。   (6)制定检查和养护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井建立养护档案,应定期汇总、分析和上报检查养护情况。   (7)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根据中药饮片性质,采取干燥、熏蒸等养护方法。   (8)对各种养护设备、温湿度检测和监控仪器进行检查、复核和周期检定的送检工作。   (9)保管、养护记录不得使用铅笔填写,要求字迹清晰,内容真实完整。表格内容填写齐全,不得有漏项。如无内容填写一律用“——”表示。不得撕毁或任意涂改记录,确需更改时,应划去后在旁边重写,并在更改处盖本人图章和更改日期。签名、盖章要写全名,不得只写姓氏。   (二)中药饮片的储存保管中常见的变异现象   1.霉变是指在霉菌在中药表面或内部的滋生现象。大部分中药材都含有丰富的养料,如淀粉、脂肪、蛋白质、糖类等,极适于霉菌的繁殖和生长。空气中存在的大量霉菌孢子,如落在药材表面,在适宜的温度(20℃~35℃)和湿度(相对湿度75%以上或中药含水量超过15%)及足够的营养条件下,即萌发为菌丝,分泌酵素而侵蚀药物。引起饮片霉变的主要因素有:   (1)药材的污染情况。   (2)药材中所含的成分,如有大量的淀粉、脂肪、蛋白质、糖◇等,则容易霉变。   (3)中药饮片的含水量。   (4)贮存的湿度和温度。   2.虫蛀是指昆虫侵入药材内部引起的组织破坏现象。药材大都中含有淀粉、脂肪、蛋白质、糖、氨基酸等,营养丰富。在适宜的温度和水分条件下,极易发生虫蛀。虫蛀后的饮片轻者出现结串、孔洞或残缺不全,重则蛀空变成粉末状。此外,昆虫排出的粪便、分泌物、死亡的尸体等存在中药中,造成中药饮片的污染,能使中药饮片发热、发霉、变色、变味,危害人体健康。   3.变色是指中药自身固有色泽改变的现象。变色后会影响药物的疗效,不可药用。如玫瑰花、红花、莲子心、佛手、大黄、白芍等。  4.泛油习称走油,是指某些含油中药的油质溢于中药表面的现象。含脂肪、糖类、挥发油成分较多的中药饮片,在温湿度过高时出现的油润、变软、发粘等现象亦称为泛油。药材泛油后,常产生刺鼻的气味,易泛油的药材有:苦杏仁、桃仁、柏子仁、麦冬、党参、枸杞子、哈蟆油等。   5.气味散失又称走气,指含挥发油成分的药物,在保管过程中,原有气味减退或消失的变异现象。易走气的药物有:薄荷、当归、丁香、白芷等。   6.风化指含有结晶水的无机盐矿物类药材,在干燥空气中失去部分或全部结晶水,形成粉状物的变异现象,如芒硝、硼砂等。   7.潮解指药物中所含可溶性盐或无机盐成分,被空气中水气逐渐溶解的现象,如芒硝、硼砂、大青盐、秋石等。   8.粘连指含乳胶、树脂、蜡质等成分的固体状药物,因受热变软后粘在一起的变质观象,如芦荟、乳香、蜂蜡等。   (三)中药饮片的保管和养护方法   中药饮片一般按根及根茎类、果实种子类、全草类、花叶类、皮藤木类、树脂类、动物类、矿物类及其他类等分类贮存保管。特殊的毒性中药、细料中药等,应单独分库(区)存放。易霉变、生虫、变色的中药饮片也应分类集中存放,便于养护保管。   1.易生虫中药饮片的保管和养护   药材害虫分布广、种类多、繁殖快、适应力强。每年的5~9月,温度高、湿度大是害虫大量滋生繁殖的季节。中药材一般可以分为极易生虫、易生虫和一般生虫三类,而经炮制加工后的饮片多在片、段、丝之间的空隙或裂痕处及碎屑中易生虫。另饮片药斗、木箱内壁、缝隙、死角处也易藏匿虫和虫卵。   对饮片仓库害虫的防治是防治并举,防重于治。要求:①仓库及周围环境清洁卫生,无杂草、垃圾、废物等。②对仓库熏蒸消毒杀虫。③对生虫的饮片隔离消毒、杀虫,以防止蔓延污染。④要加强对易生虫的中药饮片的养护,如严格控制库房温湿度、合理安排出入库。   2.易霉变中药饮片的保管和养护   对易生霉饮片的保管,采取的预防保管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严格控制饮片的含水量。   (2)控制库存温湿度:一般库房温度应在25℃左右,相对湿度在70%以下。   (3)加强库存检查:在储存中应定期进行检查、翻看,除手感判断饮片湿度外,还应进行饮片水分含量测定。   (4)保持库房清洁卫生。   防治霉变的方法有:   (1)干燥防霉法可采用曝晒、摊晾、烘干或用木炭、石灰等干燥剂密封吸湿等。   (2)冷藏防霉法将霉变的中药饮片如人参、党参、枸杞子、银耳、哈蟆油等,贮藏在冰箱里,保持温度0℃~10℃。   (3)药物防霉法利用无机或有机药物抑制霉菌的生长、繁殖。如氨水熏蒸。   3.易泛油饮片的保管和养护   饮片储存时泛油主要原因是温湿度较高,与空气接触时间过长发生氧化,或储存时间过长。所以易泛油饮片应储存在阴凉通风处,并严格控制库内温湿度,保持药物干燥。养护时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密封法:将饮片装入木箱或缸内密封保存的方法。在密封时最好放入木炭、石灰等吸潮剂,或在密封容器内放花椒等增加防虫的作用。   (2)吸潮法:将饮片放在有吸潮剂的箱、缸中保管或用去湿机吸潮的方法。   4.易变色中药饮片的保管养护   中药饮片变色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日光照射,破坏不稳定色素或由于酶的作用产生氧化、聚合反应,使饮片颜色发生改变。易变色饮片的保管养护方法有:   (1)密封法:密封前应检查水分含量,使其达到标准后再密封。   (2)吸潮法:见易泛油饮片的保管和养护。   (3)晾晒法:选择晴朗天气,将饮片摊在库外通风处,一般在上午10点左右到下午4点左右晾晒,收起放凉盖好或第二天再晾至达到要求。   (4)通风法:利用自然气候词节库房温湿度,定时通风。一般应在晴天无雾及室外相对湿度低时开门开窗通风,反之则关门关窗。   5.易走气中药饮片的保管养护   含有挥发性成分的中药饮片因储存不当,如温度过高,包装不严,储存时间过长等,都可能造成成分散失,失去原有的气味。这类饮片的保管养护方法有:   (l)低温低湿储存:应放在干燥、阴凉、避光库房内,相对湿度在70%~75%为宜,温度在25℃以下为宜,不必多通风。   (2)密封法储存:不常出库存的饮片可采取此方法,存放在小库房里密封或以小件密封。   (3)坚持先进先出:含有挥发性成分的饮片一定要坚持先进先出的管理方法,储存时间不宜过长。   6.易风化、潮解饮片的保管和养护   含结晶水无机盐类矿物饮片,在空气干燥的条件下,因失去结晶水而变为粉末状称为“风化”。这类饮片在潮湿的空气中,吸收水份,表面湿润、逐渐溶解称为“潮解”。“风化”、“潮解”的主要原因是保管时温湿度控制不严。具体保管养护方法如下:   (1)密封法:易风化、潮解饮片应贮藏在阴凉、避风、避光处,尽量减少与外界空气接触。药店、医院药房一般将这类饮片装入缸中加盖密封,也可以加一层塑料装入箱中储存。如芒硝、胆矾、硼砂。   (2)晾晒法:有些饮片潮解后可置阳光下暴晒,晒干后密封储存,如青盐、咸秋石等。   7.易融化、升华中药饮片的保管和养护  这类饮片的主要是融点较低,易受温度和湿度影响,温度愈高饮片愈融化、升华。其保管和养护方法如下:   (1)密封法储存:冰片、樟脑、薄荷(脑)、阿魏、芦荟包严后用坛、铁桶、木箱密封贮存在阴凉干燥处。苏合香的传统储存法是将苏合香与水共存密封容器内,水起降温、隔绝空气的作用。   (2)低温干燥储存:保持贮藏温度为30℃以下,相对湿度70%~75%为宜。   (3)冷藏法储存:有条件的可将此类饮片放入冷库或冷藏箱中贮存。 第二节汤剂服用介绍 一汤剂的煎煮法 学习目标:了解汤剂的特点,掌握汤剂的煎煮方法。   中药方剂是在辨证论治后,选择适当的药物,按照组方原则,妥善配伍而成。方剂组成后常用的剂型为汤剂。汤剂就是将中药饮片或粗颗粒用水或加入酒、醋后,浸泡、煎煮一定时间,去渣取汁的液体剂型。   (一)汤剂的特点   1.吸收快:汤剂为液体剂型,内服后经胃肠道的吸收,能迅速发挥疗效。   2.可加减使用:医生可根据病情变化而随症加减,灵活变通地使用药物,照顾到每一个病人或各种病证的特殊性,适应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   3.使用安全:汤剂一般是以水为溶媒,当日煎当日服,无需添加防腐剂或其他辅料。   4.煎煮不便:汤剂煎煮较麻烦。如煎煮不当,还可出现药汁过稀或煎焦,前者不能很好的达到药效,而后者则可能改变药物的性能,产生不良反应。   5.服用不便:汤剂大多味苦,故服用时口味不佳。   6.贮存和携带不便:汤剂煎煮后不宜久藏,以当日煎煮当日服用为宜。汤剂的药物一般采用中药饮片,未经提取,量较多,携带不便。   (二)一般药物的煎煮法   1.煎药用具   汤剂的质量与煎药的器具有密切关系。一般选用化学性质稳定、传热均匀、较牢固的器皿。家庭煎药可选用砂锅,医疗单位或经营企业可选用较牢因的搪瓷器皿或不锈钢器皿。煎药或药汁应尽量避免与铁、铝、铜和有害的塑料制品接触,以免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沉淀等现象,影响疗效或产生副作用。   2.煎药用水   (1)用水及加水量   前人常用流水、雨水、酒水等作为煎药用水。现在煎药除处方有特殊规定外,应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饮用水煎药。加水量的多少因饮片的质地、体积、吸水能力、多少及煎煮时间等而异,一般以浸泡后水面高出饮片2~3cm为宜。   (2)煎药前的漫泡时间  根据药材的性质、大小厚度加水后应浸泡20~30分钟或1小时,使水分充分浸入药材组织,便于有效成分煎出。   3.煎药火候  火候有“武火”、“文火”之分,“武火″即急火,文火即“慢火”。一般煎药先武后文,即开始用武火,使水很快煮沸,煎沸后改用文火,保持微沸状态,减少水分蒸发,利于有效成分溶出。   4.煎药方法及时间  先将药物放入容器内,加冷水浸过药面,浸透后再煎煮,则有效成分易于煎出。煮沸后改用微火,以免药液溢出及过快熬干。煎药时不宜频频打开锅盖,以尽量防止气味走失,减少挥发性成分的挥发。每剂药煎煮2~3次,一般药第一煎煮沸后,再改用文火煎煮20~25分钟,趁热滤取煎液;第二煎加水、煮沸后,再用文火煎煮15~20分钟,趁热滤取煎液。注意第二次煎煮后,应压榨药渣,避免煎液的损失。两次煎液合并混匀后分两次服用。   (三)特殊药物的煎煮法  对于解表药、清热药、芳香类药,宜武火速煎,以免药性挥发:味厚滋补类药,宜文火久煎,使药效尽出;乌头、附子、狼毒等毒性药,也宜慢火久煎,可减低毒性。   某些比较特殊药物的煎法,分述如下:   1.先煎   (1)贝壳类、矿石类、动物角甲类药物,如龟甲、鳖甲、石决明、牡蛎、龙骨、龙齿、代赭石、灵磁石、生石膏、生紫石英、生寒水石、自然铜、海蛤壳、珍珠母、鹿角霜、瓦楞子等药物,因质地坚硬,难以煎出有效成分,应先煎10~20分钟,再下其他药。   (2)某些有毒饮片如含有毒成分乌头碱的川乌和草乌,可先煎1~2小时,使乌头碱分解为乌头次碱,进而分解为乌头胺,达到降低毒性或消除毒性的目的。   2.后下   (1)气味芳香、含挥发性成分的饮片,如薄荷、砂仁、降香、豆蔻、沉番、鱼腥草等饮片不宜煎煮时间过长,以免有效成分散失。一般在其他药煎好前5~l0分钟人煎即可。   (2)久煎后有效成分易被破坏的饮片,如钩藤、苦杏仁、徐长卿、大黄等,均应后下;一般在其他药煎好前5~10分钟人煎即可。   3.包煎  包煎是将药用纱布包好,再放入锅内煎煮的方法。   (1)含粘液质较多的饮片,如车前子、葶苈子。在煎煮过程中易粘糊锅底,宜包煎。   (2)富含绒毛的饮片,如旋覆花,宜包煎,以免脱落的绒毛混入煎液后刺激咽喉,引起咳嗽。   (3)花粉、细小种子、药物细粉等饮片,如蒲黄、海金沙、蛤粉、六一散等,因总表面积大,易漂浮于药液上,影响有效成分的煎出,煎煮时宜包煎。  4.另煎   (1)一些贵重中药,如人参、西洋参等。为使其有效成分充分煎出及减少有效成分被其他药渣吸附引起的损失,需在另一容器中单独煎煮取汁,再将药渣并入其他群药中合煎,然后将前后不同煎煮的药液混匀后分服。   (2)质地坚硬的贵重药,如羚羊角、水牛角等,应单独煎煮2-3小时取汁,再将其药 渣并人群药中同煎,最后将前后不同煎煮的药液混匀分服。 5.冲服  一些用量少、贵重的中药或成分受热易破坏原中药,宜研成粉末用药液或开水冲服,避免有效成分被其他药渣吸附而影响药效。如三七、鹿茸、羚羊角、紫河车、金钱白花蛇、琥珀、雷丸、沉香等。  6.烊化  胶类、蜜膏类中药,如阿胶、鹿角胶、鳖甲胶、龟鹿二仙胶、饴糖、蜂蜜等。不宜与群药同煎,以免煎液粘稠而影响其他有效成分的煎出及粘锅糊化。可将此类药置于已煎好的药注中加热熔化后一起服用。或将此类药置于其他容器内,加适量水,加热熔化后,再与其他群 二汤剂的服用方法 (一)一般汤剂的服用方法 1.服药时间 (1)一般药宜在饭前约一小时服;也可根据病情,一天数服,也可煎汤代茶,不拘时服。   (2)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宜在饭后服。   (3)安神药宜在睡前服。   (4)治疟药宜在发作前二小时服,使之达到截疟目的。   (5)慢性病兼服丸、散、膏、酒者应定时服,以保持体内稳定的血药浓度。   (6)滋补类药宜饭后服。   (7)驱虫药宜空腹服。   2.服药次数  一般是每日一剂,一剂分为二服,或分三服;病情紧急的可一次顿服;也可根据需要, 采取4小时左右服药1次,以维持疗效;也可一日3=服两剂,以增强药力。   3.服药温度   (1)一般汤剂多用温服。   (2)表证服发汗解表药,除温服外,服药后还须温覆避风,使遍身持续地微微有汗。   (3)服药呕吐者,宜加入少量姜汁或嚼少许陈皮后再服汤药;或采用冷服、少量频服的方法。   (4)热病服寒药,宜热服;但有时寒热错杂,相互格拒,出现服药后呕吐的现象,如 属真寒假热,则宜热药冷服;如属真热假寒,则宜寒药热服。   (5)服用峻烈或有毒性的药物应谨慎从事,宜先进小量,逐渐增加,有效即止。 第四章销售与服务 第一节中成药销售 一药品分类管理   (一)《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   1.分类依据   根据药品品种、规格、适应证、剂量及给药途径不同,对药品分别按处方药与非处方药进行管理。   处方药指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非处方药(简称OTC)指不需要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具有应用安全、疗效确切、质量稳定和使用方便的特点。   2.非处方药的管理体制及职责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的分类不是药品本身的属性,而是药品管理的界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的制定,负责非处方药目录的遴选、审批、发布和词整工作。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辖区内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3.非处方药的生产   处方药或非处方药的生产企业,都必须具有《药品生产许可证》,其生产品种必须取得药品批准文号。   4.非处方药的销售   经营甲类非处方药和处方药的零售药店都必须有《药品经营许可证》。   零售乙类非处方药的商业企业必须配备专职的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经专业培训后,由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或其授权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并取得上岗证的人员。   处方药不得采用开架自选销售方式。   处方药、非处方药应当分柜摆放。处方药、非处方药不得采用有奖销售、附赠药品或礼品销售等销售方式。   5.非处方药的标签、说明书和包装   非处方药标签和说明书要符合规定,用语应当科学、易懂,便于消费者自行判断、选择和使用。非处方药的标签和说明书必须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   非处方药的包装必须印有国家指定的非处方药专有标识,必须符合质量要求,方便储存、运输和消费者使用。每个销售基本单元包装必须附有标签和说明书。  6.非处方药的使用   医疗单位根据医疗需要决定或推荐使用非处方药。消费者有权自主选购非处方药,并须按非处方药说明书所示内容使用,也可在执业药师或药师的指导下购买、使用非处方药。   7.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的广告宣传   处方药只能在专业性医药报刊进行广告宣传,非处方药经审批可在大众传媒进行广告宣传。   (二)销售非处方中成药的注意事项   目前国家共公布六批非处方药,共收载非处方中成药品种3511种,中药零售店在销售非处方中成药时要注意:   1.注意有无专有标识   非处方药的药品包装、标签、说明书上都必须印有的非处方药专用标识。未印有非处方药专用标识的药品一律不准作非处方药销售。   非处方药专有标识图案为椭圆形背景下的σ江:三个英文字母,分为红色和绿色。红色专有标识用于甲类非处方药药品。绿色专有标识用于乙类非处方药药品和用作指南性标识。非处药标识的固定位置在药品标签、产品说明书和每个销售基本单元的药品通用名称的一面(或一侧)的右上角。  2.分类分柜存放   按《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实施细则》的要求,药品的陈列要做到药品与非药品分开,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开,内服药品与外用药品分开,易串味的药品与一般药品分开。零售药店要在非处方专柜和处方药专柜悬挂或张贴规定的警示语和标志。   3.正确指导顾客购药   目前,我国大多数人不具备药学专业知识,多数群众不能正确、合理进行自我药疗,常常听信药品广告或凭经验购药。中药零售药店的营业员,在顾客购药时,要用所掌握的药品知识,如药品的适应证、用法、用量、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禁忌证等,真诚耐心的指导顾客正确判断症状,合理购药,正确用药。尤其是对老年、儿童、孕妇等患者购药,更要特别注意禁忌、用量、注意事项等。   4.如实宣传药品功效  药品是治病救人的特殊商品,营业员在经营场所宣传非处方药时,应按产品说明书的内容向顾客如实宣传、解释。夸大宣传,特别是关于药品适应证和功效的宣传不当,容易贻误患者的治疗或有损健康。 二首营品种经营  根据《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及《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实施细则》的规定,零售企业购进首营品种,应进行药品质量审核,审核合格后,方可经营。井将零售企业购进首营品种作为GSP检查评定的关键项目之一。因此,中药零售企业依法经营,就要认真实行对首营品种的审核。   (一)首营品种的要求   1.审定供货单位资格   中药零售企业购进首营品种,应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把药品的质量保证能力和供货单位的资质条件放在首位。供货单位资格审定内容有:①供货单位为合法企业,具有《药品生产许可证》或《药品经营许可证》:②生产或经营的药品具有法定质量标准。③除国家规定的以外,要有经批准的批准文号、生产批号、注册商标。④进口药品应有符合规定的,加盖了供货单位质量检验机构原印章的《进口药品注册证》和《进口药品检验报告书》的复印件。⑤药品包装、标签、说明书等符合有关规定和储运要求。审核应由业务部门会同质量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共同进行。审核中要详细查阅有关资料,必要时要进行实地考察。   2.审核药品质量   在了解药品的性能、用途、检验方法、储存条件以及质量信誉的基础上,首先对药品的外观质量进行检查,如片剂是否开裂,糖衣片是否粘连,散剂是否吸潮结块,糖浆剂是否有沉淀等。然后根据药品质量标准进行内在质量的检验,如企业尚无内在质量检验能力,要向生产企业索要该批号药品的质量检验报告书,或送县以上药品检验所检验。   3.首营品种的批准   首营品种必须经企业质量管理机构审核合格后,报企业主管领导审批。企业主管领导审核批准后,该药品可进行正常经营。   (二)“首次经营品种 审批表 入职审批表下载员工离职审批表下载固定资产出售审批表下载边防证件审批表下载退抵税申请审批表下载 ”的填写   按规定企业购进首营品种应填写“首次经营药品审批表”,审批表一般由柜组长填写,一式四份,柜组、质量机构、办公室各保存一份,一份作为业务档案,备查。  填写审批表要求字迹清楚,书写要规范、准确,必须有相关人员的签名。 第二节处理顾客投诉   中药零售企业主要的业务是直接与顾客交往,在与顾客交往的过程中,出现顾客投诉的情况是在所难免的,处理的关键在于企业要认真对待、正确处理顾客的投诉,只有积极纠正在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偏差或错误,维护消费者的正当权利,企业才能获得顾客的信赖,企业的声誉才不会受到损害。 一顾客投诉的内容  对企业而言,“顾客”就是指登门购买商品的人们。由于顾客的存在,企业才得以存在,因此,企业要面向市场,就是要面向顾客。市场经济是顾客选择企业的时代。尽全力为顾客提供所需求的商品和满意的服务,争取与维系顾客.是现代商业企业的经营主旨。既然,顾客为“客”,就必须得到尊重,他们的投诉,应作妥善处理。   中药零售企业的顾客投诉,主要集中在销售环节,出售商品的质量和提供服务的质量是顾客投诉的主要内容。   (一)商品投诉  顾客购买中药商品,目的在于防治疾病或保健强身,看重的是药品的质量与疗效,顾客对药品质量的投诉问题主要有:   1.中药饮片质量变异如虫蛀、发霉、腐烂、泛油、结块等;处方配伍中缺配、称量不足、分量不匀以及价格误差等。  2.中成药超过有效期、包装破损;药物有开裂、变色、斑点、松散或浑浊、霉菌、异味等质量变异。   (二)服务投诉 包括对企业经营环境、企业形象的投诉,各岗位人员的服务态度、服务方式、服务技巧、职业道德的投诉等。 二顾客投诉的处理   (一)操作步骤   1.受理顾客投诉,记录顾客投诉内容。   2.确定投诉处理部门,投诉处理部门要判断投诉是否成立,如果顾客投诉成立,要分析顾客投诉原因,判断具体的责任人。如果投诉不成立,要有理由地答复顾客。   3.提出处理方案并送主管领导审批。   4.实施处理方案,主管领导审批同意后按处理方案处理投诉,不仅要把投诉处理结果通知顾客,还要对责任人按企业相关管理制度进行处罚,然后将全部投诉资料整理归档。  5.总结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通过顾客投诉的受理、处理进行总结,吸取教训,提出改进措施,努力提高服务质量。   (二)相关知识   如不能妥善处理顾客的投诉,就会在顾客心中产生不良影响,不但有损企业的销售,更有损企业形象。因此,及时、妥善处理顾客的投诉,把不满意的顾客,转化为满意的顾客,进而为忠诚的顾客,才是精明的经商之道。在处理顾客投诉时,要努力遵循下列原则:   1.遵章守法  涉及服务质量方面的投诉,应按行业和企业制定的公约、规章、纪律等规定和要求妥善处理。涉及经营不当或偶尔疏忽引起的药品质量问题的投诉,应遵照相关法律法规条款认真处理。   2.及时负责   对于顾客投诉,企业要迅速作出反应,要力争在最短时间内,负责任地给顾客以满意的处理结果。无故拖延或推委都会使问题复杂化,增加处理难度。出现顾客对已售药品质量问题的投诉,企业更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及时全力地解决,以免造成负面的社会影响。   3.分清职责  对于处理顾客投诉,一是要分清处理部门及人员的具体职务、责任、权限,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二是要分清造成顾客投诉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做到责任到人,企业内部处罚有据。  4.认真记录 对顾客投诉,要作详细记录,包括投诉的日期、内容、处理的过程、结果,处理后顾客的态度、满意程度等。顾客投诉记录要存档保留,以便查证。 五加皮、地骨皮、黄柏、丁香、红花、金银花、干姜、大黄、山药、川芎、天冬、怀牛膝、乌药、甘草、白术、白芍、白芷、白茅根、半夏、生地黄、熟地黄、地榆、百合、百部、当归、防风、麦冬、赤芍、苍术、郁金、知母、泽泻、桔梗、党参、浙贝母、黄芩、黄芪、大枣、山楂、王不留行、五味子、牛蒡子、火麻仁、瓜蒌、枳实、石斛、益母草、麻黄、薄荷、水蛭、地龙、牡蛎、生石膏、川牛膝、决明子、北沙参、羌活、狗脊、骨碎补、独活、桂枝、旋覆花、生蒲黄、蒲黄炭、夏枯草、枇杷叶、乌梅、苦杏仁、枳壳、栀子、荆芥、荆芥穗、川乌、草乌、附子、桃仁、茯苓、黄连、连翘、炙甘草、葶苈子、苏子、乳香、没药、龙骨
本文档为【中药调剂员10 ppt课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于于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546K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医药卫生
上传时间:2019-06-23
浏览量: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