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全册科学教案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全册科学教案

举报
开通vip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全册科学教案第一单元第1课、我们周围的土壤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够运用多种方法和多种感官来认识土壤。2、会描述、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3、能够和同伴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知识与技能:1、知道土壤里含有不同大小的颗粒,含有动植物和它们的遗体2、能够建立土壤是个混合物的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意识到土壤和动植物有着密切的关系。2、愿意亲近土壤。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一块土地、给每个学生准备一只放大镜、一份土壤研究记录表、每组一小桶水。学生准备:一根木棒、一张白纸、一只塑料杯子、一个硬纸板碟子、一把小铲子、一块抹布。教学过程:一、...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全册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第1课、我们周围的土壤教学目标:过程与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1、能够运用多种方法和多种感官来认识土壤。2、会描述、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自己的观察结果。3、能够和同伴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知识与技能:1、知道土壤里含有不同大小的颗粒,含有动植物和它们的遗体2、能够建立土壤是个混合物的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意识到土壤和动植物有着密切的关系。2、愿意亲近土壤。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一块土地、给每个学生准备一只放大镜、一份土壤研究记录表、每组一小桶水。学生准备:一根木棒、一张白纸、一只塑料杯子、一个硬纸板碟子、一把小铲子、一块抹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今天来研究有关土壤的知识。二、自主学习1、说说你对土壤的认识(1)你对土壤已经知道了些什么?(2)小组内交流、分组汇报。(3)在活动记录卡上记录你已经知道的有关土壤的知识。2、挖土壤(室外活动)把学生带到校园里事先选好的一块土地,让学生自主去挖泥土。3、观察泥土里有什么(1)在桌上铺上报纸,把挖来的泥土倒在报纸上,仔细观察泥土里有什么。哪些是你已经知道的?你最惊奇的发现是什么?(2)小组内交流、分组汇报。(3)在活动记录卡上记下或画下你的观察结果。4、你还想知道有关土壤的什么知识(1)你还想知道些什么?(2)小组内交流(3)在活动记录卡上记下或画下你想知道的问题。三、课后研究1、花一定的时间去自主研究一下你们提出的问题,把研究结果记录下来。2、做实验册第2课、了解土壤一、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运用自己的感官观察土壤。2、能够了解土壤的成分。3、能利用观察、触摸、握团等方法比较沙与黏土的差异。4、能通过实验比较三种土壤的渗水性。知识与技能:1、知道沙土、黏土和壤土是土壤的三种类型。2、了解土壤中沙、黏土和腐殖质的多少影响着土壤的种类。3、知道不同种类的土壤透水性能不同。4、知道不同的土壤适合种植不同的农作物。5、能够用感官和不同的方法鉴别土壤中沙、黏土成分的多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形成探究意识,意识到自己感官的作用。2、具有探索土壤的热情,具有关心家乡的意识。二、教学准备:土壤、杯子、水、搅拌棒、纸巾。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讲述:前面我们学习了周围的土壤,那么土壤里有什么呢?2、生回答。3、师讲: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土壤。(二)新授1、观察土壤(1)学生户外活动、教师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土壤是什么颜色的?有几种土壤?(2)分组实验:拿出准备好的沙土、黏土、壤土三种土样。2、自主研究(1)摸:感觉土壤颗粒的大小,土壤的潮湿程度等。看:观察土壤颗粒的大小,土壤的颜色深浅等。捻:感觉土壤颗粒的硬度,土壤的粗糙程度等。握和搓:通过水的作用,感觉土壤的黏性等。(2)把土块放入水中,有什么变化,搅动后静置一段时间,水里有什么?(记录在记录本上)3、学生分小组回答,所研究的情况。4、小结:人们将土壤分为三种:沙粒含量特别多的是沙土,黏粒含量特别多的是黏土,而沙粒、粉粒、黏粒三者比例差不多的是壤土。5、探究透水性能:(1)观察:每一种土壤的颜色,听:摇动一下杯子,每一种土壤的声音听上去像什么?触摸:土壤摸 上去感觉像什么?哪一种的感觉最硬或最光滑?握一握:哪种可握成团,哪种不能?闻:每一种土壤闻上去像什么?(2)分组实验(注意土壤多少、倒入的水量、倒入的速度)①把三种土壤放入三只相同的漏斗,用好纱布。②倒入相同的水。③观察漏斗下面杯子中的水分。(3)小组回答实验结果。(4)小结:沙土下面的水最多,黏土下面的水最少,壤土次之,说明壤土的土壤最好。6、探究不同的土壤适合不同的植物。(1)分组讨论(2)大组交流(3)小结:红薯适合沙土,水稻适合黏土,花生最适合。四、课后作业1、课后继续认真研究周围的土壤。2、实验册3.肥沃的土壤1、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够制作肥料袋,会做腐殖质形成的实验。2、能够把自己观察到的现象用图画或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科学知识1、知道死了的动植物 遗体会变成土壤的一部分。2、能够认识到蚯蚓在增加土壤的肥力过程中起到了促进作用。3、知道什么是腐殖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够坚持长期观察,有持久性。2、意识到土壤和动植物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二、教学准备:一块有明显落叶的土地、一堆土、蚯吲、一壶经过处理的水、每个学生带一些植物、吸管、小铲子、塑料袋、一张黑纸、胶带、报纸、抹布、记录纸、放大镜等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猜一猜,落叶会变成什么?2、今天我们来研究这方面的问题。(二)自主学习1、观察有落叶的土地(1)学生分组户外活动、教师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落叶下有什么?土壤是什么颜色的?(2)从土里捡出一些烂叶子,用塑料袋装好带到班上。2、自主研究(1)把烂叶子按腐烂程度排队。(2)交流:你认为落叶在土壤里是怎么变化的?落叶最终变成了什么?土壤的颜色可能与什么原因有关?3、制作肥料袋(1)为了能证明落叶在土壤里变成了什么,我们将做一个小实验,这个小实验将要花费你们一段时间,希望你们能长期坚持下去。(2)讲解制作肥料袋的方法。(同桌两人为一组对比)①把土壤用塑料袋装好,往土壤里放入一些植物,搅拌。②往塑料袋里加上一些水,同桌两人一人放蚯蚓,一人不放。③在自己的肥料袋上贴上标签,将肥料袋放在不被干扰的角落里,用黑纸盖上。(3)学生制作肥料袋,教师巡回指导。(4)学生做好后自己做好清理工作。4、观察肥料袋(1)每周观察一次,记录下肥料袋的变化。(2)比较有蚯蚓的和没蚯蚓的两个肥料袋有什么相似与不同?5、管理肥料袋(1)定期翻动肥料袋,并作好记录,一定要有坚持性。(2)对比有蚯蚓的袋和没蚯蚓的袋里的肥料的变化,作好记录。(三)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巩固概述课文,提醒学生坚持观察记录。(3)学生制作肥料袋,教师巡回指导。(4)学生做好后自己做好清理工作。1、观察肥料袋(1)每周观察一次,记录下肥料袋的变化。(2)比较有蚯蚓的和没蚯蚓的两个肥料袋有什么相似与不同?2、管理肥料袋(1)定期翻动肥料袋,并作好记录,一定要有坚持性。(2)对比有蚯蚓的袋和没蚯蚓的袋里的肥料的变化,作好记录。3、了解其它动物会增加土壤肥力讲述:除了蚯蚓之外,鼹鼠能够挖洞松土,使土壤中有充分的空气,这一切都促进了土壤肥力的增加,以利于动植物的生长。四、课后作业1、继续观察自己的制作的肥料袋。并作好记录。2、完成实验册第4课、土壤的保护一、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够对某些行为做出是非判断,并思考和表达应该怎样去做。2、能够对失去土壤的后果进行预测。3、能够进行环保宣传。4、能做土壤蓄水能力的对比实验。科学知识1、知道土壤为人类所做的贡献,了解我国的土壤资源。2、知道人类的许多活动是破坏土壤的行为,知道垃圾对土壤的危害,知道废电池对土壤的破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意识到土壤的重要。2、产生感激土壤的情感。3、愿意为保护土壤做出一份努力。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有关土壤的资料,记录纸若干张。学生准备:收集自己进行土壤研究的所有资料和卡片。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怎样保护土壤。(板书课题)(二)自主学习1、了解土壤为人们做了什么(1)小组交流:你认为土壤能为人们提供什么?(2)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资料,分小组交流、讨论(3)把你知道的填写在书上。(4)小结:土壤是植物的母亲,植物又为食草动物提供了食物,食草动物又为食肉动物提供了食物。动植物死后,土壤中的微生物又将它们的尸体还原成土壤中的养料,土壤就这样周而复始地为生命提供着无尽的营养,正是有了土壤,才有这美丽可爱的世界。2、讨论人类的哪些活动破坏了土壤(1)小组交流:你认为人类的哪些活动破坏了土壤?(2)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3、讨论假如地球上没有土壤会怎么样(1)小组交流:你认为假如地球上没有土壤会怎么样?(2)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4、讨论我们能为保护土壤做什么(1)小组交流:你认为我们能为保护土壤做什么?(2)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3)小结:我们小学生能做的就是搞好宣传工作。(4)指导学生自办土壤小报,搞好宣传工作。(三)巩固应用总结课文,引导学生写出或画出他们的建议,指导学生办好土壤小报。四、课后作业1、为保护土壤作出自己应有的力量。2、完成实验册第二单元第1课:植物和我们1、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够调查植物的用途。2、能用画图的方法描述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科学知识:1、知道植物对人类的贡献。2、知道我们吃的某些食物是植物哪部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植物对人类的贡献,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2、教学准备:挂图以及图片,一些食物。3、教学过程:1、引入:(1)问:我们平常吃什么?(2)生回答(3)讲述:今天我们来研究植物和我们有什么关系。2、新授:(1)了解植物的用途A:出示图片:棉花、枸杞子、各种蔬菜、燃料、建筑材料B:分组研究C:大组交流D:小结:棉花就可以用来进行纺织,做衣服。各种蔬菜都是我们平常必须要的。还有一些建筑材料可以制作家具。还有……(2)了解我们吃植物的哪一部分。A:出示图片:土豆、花生、香焦、南瓜、大豆、青菜。B:分组研究:我们吃它们的哪一部分。C:大组交流。D:小结:土豆是吃的茎,香焦是吃的果实,南瓜是吃的果实,青菜是吃的茎和叶,山芋吃的是根。(3)以小组为单位,调查植物以种子、根、茎、叶、果实等提供食物的有关信息。A:出示:一棵植物图B:指出:叶、花、果实、茎、根、种子。分组研讨:一棵西红柿植物。并进行记录。C:大组交流:D:小结:一棵西红柿植物,有根、茎、叶、果实和种子,我们吃的是果实。4、作业:1、课后继续进行植物的研究。2、完成实验册课后思考:第2课、果实和种子一、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够在预测的基础上对植物的种子进行细心解剖、细致观察,并用画图的方式描述观察结果。2、能够针对“种子萌发”提出自己可以研究的问题,探究种子在萌发时需要的条件。3、开始种植一株植物,经历从播种到收获的全过程,观察、测量、收集、积累植物生长周期的资料。科学知识1、认识果实和种子。2、了解种子“旅行”的多种方式。3、知道种子的内部构造。4、知道种子萌发需要和条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到要细致观察才能得到更准确的信息。2、愿意开展长周期的种植活动,坚持做观察记录。二、教学准备:植物挂图和一些图片。一些种子和与水浸过的。放大镜等。三、教学过程:1、一、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科学探究科学知识意识到坚持性和细心操作、认真观察是做科学研究必须具备的素养。1、能够做种子前发实验。2、会解剖种子,会用放大镜观察种子。3、能够将观察到的种子画下来。知道种子里有“胚”教学重点:1、知道种子的构造。教学难点:1、设计种子萌发的实验。二、课前准备教师:放大镜、绿豆、培养皿或学生。3个分格的小盒子或三只同样的小器皿。(每组一套)学生:用水泡过的菜豆、花生、葵花子、蚕豆、黄豆种子和与之对应的干种子自带做绿豆发芽实验的器皿三、教学过程(含课后活动)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评价一、谈话导入,回忆原有知识,引发研究内容1、你已经知道那些植物的知识?2、倾听学生发言,了解学生已有知识。3、了解种子吗?发表自己的看法填写活动记录学生提出种子构造!能参与讨论,并在小组中发表意见。较快的记录;对研究问题有兴趣二、解剖观察种子,发现种子的共同点1、提出:你认识那些植物的种子?2、提出:只有解剖了种子,才能观察。3、你觉得解剖观察时要注意什么?4、解剖观察其他植物种子,你发现什么?1、说出常见植物种子的名字。2、讨论发表注意点。3、解剖、观察大豆的种子,并记录。4、学生解剖其他种子,发现种子的构造相同点!讨论归纳1、讨论积极,认真倾听。2、实验、观察、记录合作好。三、讨论种子的萌发1、猜一猜种子为何能长出一棵植物?你能根据你的观察说说吗?2、指导实验(讨论注意点)1、讨论,发表意见2、一起做好种子萌发的实验,填写活动记录1、积极发现问题2、能完成7天实验,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四、交流问题关于今天的学习,你们还有哪些问题?共同讨论第二课、种油菜一、教材分析情感态度价值观科学探究科学知识体验种植油菜的乐趣能够用图画和文字把油菜最初的生长状况记录下来。了解油菜生长过程教学重点:会用图画文字记录实验日记。教学难点:持之以恒种植与管理。二、课前准备教师:大花盆l~2个。或校园内选一块种植地学生:油菜种子(或别的短生长期草本植物种子)、小花盆。牙签、小铲、水、纸巾。学具袋里提供的油菜种子需要经过“春化处理”,教师可集中处理,三、教学过程(含课后活动)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评价一、延伸导入种子里的胚,有何作用?汇报回答积极二、观察油菜籽,种植油菜油菜籽中有没有胚?你怎么认为?我们来种油菜,研究?1、讨论回答2、看29页图学生讨论种植注意点;3、按步骤种植讨论积极小组和作好三、种好我们的油菜谈话:油菜籽我们一种到土壤中了!是不是万事大吉了?怎样才能种好油菜,使它也快乐的生长?学生讨论、汇报,如何管理,观察、记录汇报积极,有好的建议,并呈现对种植好油菜强烈的兴趣,并能持续的管理种植油菜。四、深入研究你能在种植油菜的过程中,同时,进行一些科学研究吗?比如用对比实验,研究油菜对光、水、土壤、肥料不同的要求!学生积极讨论;小组讨论实验设计,汇报能有自己组的研究课题,会设计实验,并能去做。四、教学后记(反思与重建)第三课、油菜开花了一、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科学探究科学知识体会到种植的辛苦,意识到要爱惜油菜花。1、会用镊子摘取油菜花,将它解剖并制成标本。2、记录花蕾的形状和颜色。认识油菜花各部分名称。教学重点:认识油菜花各部分名称教学难点:会用镊子解剖油菜花,观察记录二、课前准备教师:一朵油菜花、镊子、放大镜、胶带、剪刀、台纸。(每人一套)学生:三、教学过程(含课后活动)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评价一、谈谈我的油菜请你根据你的种植记录,描述油菜的生长,到花开过程学生汇报,并补充发表自己不同的发现汇报积极,敢于说出自己的不同发现。二、解剖油菜花,观察教师演示用镊子解剖油菜花1、学生提出疑问,共同解答;2、学生进行解剖油菜花的实验认真观察演示实验,能提出疑问困难,实验认真细致三、制作油菜花标本1、指导看图34页2、为什么要做标本?3、标本制作注意点讨论1、讨论怎样做;2、动手做一做;3、完成标本、保护方法小组合作协调,互相帮助。四、课后延伸观察更多的花,了解它们的构造,或做标本,鼓励学生好好做注意保护花草树木!!1、说出自己想要观察的花2、说说自己打算怎么去做对课后研究有热情,更有自己的研究打算四、教学后记(反思与重建)第4课、谁给花传粉一、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科学探究科学知识体验种油菜带给自己的乐趣,增强继续照料好它的信心。1、观察干蜜蜂的身体,并能以图画的形式记录下来。2、能够对“棉签和干蜜蜂谁沾花粉的本领高”进行预测,并进行相应的探究活动。1、认识蜜蜂在传播花粉中的重要作用,了解蜜蜂与花的关系。2、知道干蜜蜂的身体是什么样的,为“昆虫”概念的建立打下感性认识的基础。教学重点:观察干蜜蜂的身体,并能以图画的形式记录下来教学难点:能够对“棉签和干蜜蜂谁沾花粉的本领高”进行预测,并进行相应的探究活动二、课前准备教师:油菜花、棉签、干蜜蜂(没有计学具、工具箱的学校可以选择别的昆虫)、小塑料袋、放大镜。学生:三、教学过程(含课后活动)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评价一、谈话导入在解剖油菜花、制作油菜花标本的时候,我们不小心碰掉下来的花粉。也许只知道它是生长在雄蕊顶端的一种粉末状的东西。学生汇报:没有想到蜜蜂在花丛中忙忙碌碌会与它有关。二、观察花粉找一找花粉在花的什么地方。(2)说说传粉是怎么回事。1、学生观察花粉;用放大镜观察,用手指沾一点儿花粉捻一捻,说一说花粉是什么样的一种物体。说说花粉的形态2、讨论传粉的意义认真观察,积极汇报三、探究蜜蜂粘花粉本领的特点1、察蜜蜂的身上脚上,你发现什么?2、有什么作用吗?3、怎样证明蜜蜂的这种构造和传粉有关?4、比实验设计意图、实验注意点1、学生观察汇报2、讨论汇报蜜蜂特点可能的作用3、学生设计实验4、根据36页提示,实验分析,汇报讨论热烈,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敢于设计实验观察认真细致四、花和蜜蜂的关系,讨论:蜜蜂与花的关系探究传粉后与花那部分有关,指导学生实验方法!学生汇报,说说实验的方法:传粉后摘去:1花瓣,2花萼,花蕊,分别用塑料袋罩(可以选择做不同的实验)敢于假设,设计实验五、作业与延伸1、查阅资料或观察发现:是不是所有的植物都需要蜜蜂蝴蝶传粉,2、观察其他传粉昆虫的特点3、了解植物其它传粉方式,记录在活动记录本中1、学生讨论2、选题研究对课后研究兴趣浓,能简单说出自己研究的设想和方法四、教学后记(反思与重建)第5课、收获和播种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观察油菜果实,描述它的基本特征。能利用简单表格、统计等方法整理油菜生长全过程中的观察记录。知识与技能:认识植物的一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继续研究植物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油菜果实、油菜生长全过程记录。“种子游戏”所需材料:塑料杯、棉花或吸墨纸、一些种子。教学过程:1、汇报种油菜的信息和体会1、问:请同学们分小组进行交流。2、小组交流:各自整理出来的资料进行小组交流。3、大组汇报:也可以每个人进行发言。4、小组评价,然后老师评价。2、拓展活动:种子游戏。1、在一个碟子里放一些吸墨纸,并倒入一些水把吸墨纸浸湿,在吸墨纸上,用种子洒成你喜欢的字母形状。随时使种子保持潮湿和温暖,然后你就可看到字母长高了。2、下次你吃水煮蛋时,记得把蛋壳留下来。然后在蛋壳里放些棉花,再洒些种子并浇些水。几天后你会看到蛋长出“头发”。你还可以在蛋壳上画个脸谱。课后活动:如果上面的游戏没有完成,可以课后回家去做,过几天带来,大家欣赏。第四单元第1课、认识固体一、教学目标:(一)、过程与方法:1、能够辨别周围的环境中的物体,哪些是固体,哪些是液体,给物体分类。2、会运用感官和工具认识固体在颜色、形状、软硬、透明、轻重等方面的性质,并能描述出来。(二)知识与技能;1、知道不同的固体能混合,也能分离。混合前固体重量不变、体积改变。(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工具比感官更有效。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文具盒、石块、笔、鸡蛋等各种固体;水、饮料、胶水、酒精等液体;天平、量筒、量杯。分组实验材料:烧杯、水、面粉、筷子、小勺、放大镜、筛子。2、学生准备:各种固体、锤子等。三、教学时间:2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今天,我们来认识有关固体和液体的一些知识。(板书课题)关于固体和液体,你都知道些什么呢?2、学生回答。(二)自主学习。1、按固体和液体两类给物体分类。(1)教师出示课前准备的一些物体,请学生按固体和液体分类。(2)师生交流。(3)还有哪些物体是固体或者是液体。(4)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牙膏是固体还是液体?”让学生充分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不需要下定论,只要学生能够说出道理即可。(5)教师演示“和面”的实验。往水里加水,不停地搅拌,直到搅不动为止。边搅动边让学生描述当时是固体还是液体?从而让学生明确固体和液体的区别。2、研究固体和液体的性质。(1)小组确定研究哪几种固体。(2)组内讲座用哪些方法研究固体的性质。(3)分组实验。请学生注意记录研究的情况。(4)小组内交流,完善本组的研究成果。(5)小组间交流,描述固体的性质,还要比一比,哪个组研究的项目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法能够全面地认识固体的性质。(6)引导学生总结固体的共同性质:都有一定的形状。(7)学生实践活动:用多种办法把P44上列举的固体弄碎,并按硬度的强弱排队。3、研究固体的混合与分离。(1)研究固体混合前后重量是否变化。教师带领同学们利用天平来共同完成这项实验。通过数据分析,使学生发现,固体混合前后和重量不变。(2)研究固体混合前后体积是否变化。让学生利用工具箱里的器材独立完成此项实验。通过数据分析,原来自己的猜想与实际情况有不同之处,使学生明白,工具的测量比自己的感官更可靠。(3)指导学生把黄豆、绿豆、玉米粉的混合物分开。A.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B.小组交流办法。C.如果课内时间不够,要求学生能够在课后完成。(三)小结本课。第2课把固体放到水里一、教学目标:(一)过程与方法:1、能够认识固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和溶解现象,并能够用文字、图画、图表等较细致地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二)知训与技能:1、知道哪些物体可以沉浮,哪些固体可以溶解。2、知道固体与水混合或分离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制作彩色树杈的乐趣。二、教学时间:1课时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一些会沉和会浮的物体、橡皮泥、高锰酸钾、装水烧杯、水槽、沉淀分离好的土壤、酒精灯、留有矿物痕迹的小勺或玻璃片、五颜六色的树杈、每组一份表格。2、学生准备各种固体、食盐、纸盒、报纸、不同颜料、方塘、土壤、沙子、搅拌棒或筷子。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复习引入:上节课我们研究了固体的性质,谁能说说各种固体有哪些不同的性质,又有哪些不同的性质呢?2、固体还有许多性质,今天我们继续研究。(二)自主学习。1、认识固体在水中的的沉浮现象。(1)师将几种固体放入水中,让学生观察,会发现什么现象?有的沉有的浮。(2)请学生预测,老师带来的其它固体哪些会沉哪些会浮?(3)让学生把自己带来的固体集中在小组内,预测它们放在水中善,把预测的结果记在P82的表格中。(4)学生分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验证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并预修改。2、认识固体在水中的溶解现象。(1)师演示:将高锰酸钾放入水中,请学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2)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3)我们可以把这种现象叫做什么呢?(4)师生共同小结得出:固体在水中化了,看不见了的现象叫做溶解。如果固体在水中浮在水面或沉在水底,那说明固体在水中不溶解。(5)学生分组实验:观察方塘、土壤、沙子放在水中并搅拌后的现象。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P82。3、了解固体与水混合与分离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学生阅读P47的图。(2)这些固体与液体的混合与分离有什么科学道理吗?或说出为什么?(3)你还说出其他的例子吗?4、结晶实验。(1)在热水里加盐,充分搅拌,使盐完全溶解,一直到盐恰好不再溶解。(2)在热水中加入绘画的颜料,使溶液着色。(3)把各种颜色的热盐水放在纸盒内,周围塞好报纸,这样可以使热盐水慢慢冷却。(4)把小树枝分别浸入各种颜色的热盐水中,就可得到彩色的树枝。(四)小结本课。第3课、认识液体一、教学目标:(一)过程与方法:1、会用感官和简单器材研究液体的性质。2、能够运用多种方式(语言、文字、符号)将观察到的现象表述出来。(二)知识与技能:1、知道液体关于颜色、形状、轻重、黏稠度、表面张力、毛细现象的性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愿意与同学合作与交流,体验合作与分享的快乐。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1)烧不、平底烧瓶、锥形瓶、天平。(2)分组实验材料:装饰板、滴瓶、回形针、烧杯、双层玻璃版、几种不同液体(鲜牛奶、菜油、蜂蜜、洗涤剂、水等)、三把勺子、表格。2、学生准备:厚塑料袋、简易天平、蜡光纸、大小完全相同的两个小瓶。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上节课我们研究了生活中常见的液体,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游戏:猜猜它是谁?每位同学选一种液体,说出它的样子和作用,其他同学猜猜是哪种液体。2、学生思考。3、学生开始游戏。请一名学生上前说液体的样子和作用,全班同学在纸上写出这种液体的名称。然后请这位同学公布答案,比一比,谁说的比较好。然后换其他同学继续游戏。(二)学生自主学习:1、请学生说说教师指定的几种液体的性质。(1)鲜牛奶、菜油、蜂蜜、洗涤剂、水等。(2)完成P49的表格,此表格可以加长,比一比,谁加得长。(3)小结:刚才我们认识了液体在颜色、气味、味道上的性质,其实,液体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性质。2、认识液体在其他方面的性质。(1)学生阅读P50的内容。请学生参照书中介绍的方法研究,你能发现哪些液体的其他性质。(2)学生分组实验。A.倒出同样多的液体,在天平上和水比比看。B.把不同的液体同时倒一点在斜放的板上。C.把不同的液体用滴管滴在蜡光纸上。……(3)小组交流。(4)师生小结:通过同学们的研究,发现了液体在轻重、黏稠度、表面张力、毛细现象等方面有所不同。在此要注意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描述。3、小结本课研究的一些科学方法。今天这节课我们用到了以下一些科学研究的方法:观察、比较、实验、分析、综合等研究了液体的性质。要想全面认识一个事物,就需要用多种多样的方法。第4课、把液体倒进水里去一、教学目标:(一)过程与方法:1、能够认识液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和溶解现象,能用文字、图画、图表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二)知识与技能:1、知道哪些液体可以沉浮,哪些可以溶解在水里。2、知道混合液体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制作果汁饮料的乐趣,留心注意日常生活中的身边的事物。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食用油、蜂蜜、果汁、洗涤剂、烧杯、搅拌棒、天平、凉开水。2、学生准备:桃子或桔子,榨汁机、干净的矿泉水瓶、少量白糖或蜂蜜。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复习引入。(1)液体有哪些不同性质?(2)液体有哪些相同性质?(二)学生自主学习。1、研究把水倒进水中有的沉,有的浮。(1)提出问题。A.教师帮助学生提出问题:前面我们研究了把固体放入水中的一些情况,我们发现有的固体在水中沉有的在水中浮,有的会溶解,有的不溶解。那么,把液体倒进水中,是否也会有的沉,有的浮呢?是否也会有的溶解,有的不溶解呢?下面我们先来研究把液体倒入水中是否有的沉有的浮?B.学生假设。(2)设计实验。A.根据我们刚才的假设,我们怎样设计实验来验证呢?B.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法、实验中应该要注意的一些现象。C.请学生汇报设计的情况。(3)进行实验。(4)分析实验结果。A.你们预测与实验结果相同吗?你能找这其中的原因吗?B.在实验过程中边研究边填写P51的表格。(5)师生共同小结得出结论:和固体在水里的沉浮一样,有的液体浮于水面,有的沉在水下。2、研究把液体倒入水中有的溶解,有的不溶解。(1)把液体倒入水中是否也会有的溶解,有的不溶解呢?请同学用刚才的研究方法或者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研究。请自己设计一个表格,把观察到的结果记录在表格中。(2)学生分组研究。(3)师生共同小结:和固体在水里的溶解一样,有的溶解于水,有的不能溶解于水,但这不是绝对的。在条件改变的情况下,原先不溶解于水的深也可能溶解于水。课后我们可以继续研究。(三)课后作业。1、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液体混合与分离的例子。例如:榨取果汁、用洗涤剂洗碗等,你还知道哪些例子呢?课后榨取一份果汁,将你的果汁调制的美味一些。第5课、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一、教学目标:(一)过程与方法:1、能够运用多种方法,使沉下去的物体浮上来。(二)知识与技能:1、知道改变形状、增大空间或水中加盐都能增加水的浮力。2、知道船的承载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研究有哪些方法可以使沉在水底的物体浮起来的过程中,体会探究的乐趣。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水槽、橡皮泥,水杯、盐、小螺帽、铝片、牙膏皮、生鸡蛋2、学生准备:橡皮泥、铝片、土豆三、教学时间:一课时四、教学过程:(一)任务驱动,激发探究欲望1、出示本节课要研究的物体:橡皮泥、牙膏皮、土豆、铝片。2、讲述:这些物体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在水里都是沉的。3、提问:你能猜想一下可以用一些什么办法使它们在水中浮起来吗?(二)、学生自主学习。A、探究有哪些方法可以使沉在水底的物体浮起来。1、学生猜想用什么方法可以使以上这些沉在水里的物体在水中浮起来。2、用实验验证猜想。(1)明确实验注意点:a、安全b、卫生c、认真研究(2)学生实验,并填写表格。物体方法(写或画)12(3)汇报实验结果。3、小结:我们用(  )的方法可以使牙膏皮、橡皮泥、铝片、土豆这些沉在水底的物体浮到水面上来。。B、探究小船能装载的重量与什么有关1、讲述:我们让这些沉在水底的物体浮上来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造船的过程,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就是我们自己制作的小船,刚才每个同学都做了一回小小的造船 工程 路基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工程量增项单年度零星工程技术标正投影法基本原理 师。2、提问:船有什么作用?3、开展用小船装载螺帽的比赛。(1)明确实验要求a、在自己制作的小船中任选一艘小船参赛 b、可以对船再进行改进(2)、学生比赛,用自己制作的小船装螺帽。(3)、汇报比赛结果。4、讨论:小船装的东西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5、小结:小船装的东西的多少与小船的材料、形状等许多方面都有密切的关系。三、课后延伸:1、提出课后活动目标:根据今天所学的知识制作一艘船。2、活动注意点:(1)安全(2)利用自己身边的材料第6课、认识船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船的发展历程、船的种类、船的用途等方面来认识船,并通过设计未来的船加强对船的认识,体验设计的艰辛和快乐,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学目标:1、过程与方法:通过网络查阅资料,了解船的发展史。2、知识与技能:通过网络浏览图片,认识各种各样的船,知道它的用途。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设计一艘船,体验设计的艰辛和快乐,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活动过程中乐于与人合作。教学重点:认识各种各样的船并知道它们的用途,了解船的发展史。教学难点:设计一艘船。教学准备:网络 课件 超市陈列培训课件免费下载搭石ppt课件免费下载公安保密教育课件下载病媒生物防治课件 可下载高中数学必修四课件打包下载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过程一、激趣导入:2分出示船的图片,认识它们吗?揭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船”。问:你知道这些船的名称吗??学生说出认识的船的名称(帆船、客船、货轮、水翼艇、航空母舰……)过程二:认识各种各样的船,了解船的发展史:20分师:它们有什么特点?你还想认识更多的船吗?1分打开老师为你们准备的网站,点击“船的世界”,你将看到各种各样的船,看一看,说一说你认识船的名称并用简单的话说说它的特点。学生浏览网页5分利用教学网络向大家交流汇报。5分(7——8个同学)(你真聪明,不仅知道船的名称,还能用自己的话概括它的特点,真棒!)(恩,听了你的介绍,张老师也认识这种船了!)出示图片:(一边指:)张老师这里还有一些船的图片,(一边问:)你们认识这些船吗?让我们一起说出它的名字吧!(潜水艇、航空母舰、客船、摩托艇、木筏、消防船、捕鲸船)(巡洋舰、护卫舰、中国福船、破冰船、挖泥船)2分师:船作为重要的水上交通工具,随着人类文明、社会科学的不断进步,各种各样的船相继问世,船的家族也越来越庞大,从古代的船发展到现在的船,中间经历了大约一万年呢!可以说它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那么它是怎样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呢?“船的发展史”这一专栏主要介绍了着一知识。点击“船的发展顺序”可以了解船的发展历程并能对图片上的船按照发展顺序进行排序。同学们可以四人为一小组,进入“船的发展史”进行研究,如果有问题可以通过“留言与讨论”和大家交流或向老师提问。学生进行研究5分请一生上来对船进行排序,问一问:为什么这么排?2分过程三、设计未来的船12分在我们感叹船家族的庞大、船历史的悠久时,我们不禁要佩服船的设计者,他们在设计船时除了精心设计船的外形和构造,还要精心考虑船的材料、使用的动力以及船的用途!真是不简单!假如同学们长大后成为一名船舶设计师,你想怎样去设计一艘未来的船?注意考虑它的材料和用途。学生设计未来的船8分画笔中的通过教学网络进行展示并讲解4分(2——3个同学)听了你们的汇报,老师真的很高兴,你们构思的船新颖、独特、令人向往,相信你们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小小船设计家!过程四:谈感受。5分今天我们认识了船,想一想,你想对大家说些什么?你还想知道有关船的哪些知识?请大家将感受与问题写在“留言与讨论”上。第五单元第1课、太阳和影子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通过辨认影子了解物体和影子的关系。能够通过玩影子游戏感受阳光和影子的关系。知识与技能:认识到影子的方向和长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知道这种变化是太阳(视)运动造成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到平常事物的变化中包含着科学的规律。有意识地关注身边的科学。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标杆、粉笔学生准备:卡纸、铅笔等记录材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猜谜语:你走它也走,你停它也停,白天跟着你,晚上离开你。(影子)2、你知道影子和什么有关吗?3、今天我们来研究这些问题。(板书课题)4、室外活动:在有阳光的地方放上标杆,画上它的影子,进入教室。一、自主学习1、这是谁的影子?(1)小组讨论:你认为这是谁的影子?(2)汇报。(3)在活动记录卡上画出树和电杆的影子。2、认识影子是怎么形成的(1)小组交流:影子是怎么形成的?(2)汇报。(3)小结:物体挡住光形成影子。3、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1)室外活动:再次画出标杆的影子。(2)观察:你发现影子变化有什么规律吗?(3)小组交流。汇报。(4)小结: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和方向在发生变化。二、巩固应用1、影子是怎么形成的。2、影子的变化规律是什么。2、课后继续研究影子,你还能发现什么?第2课、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观察记录一天中太阳的位置和时刻。用太阳高度仪、温度计等简单测量工具,对一天中影子和气温的变化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做简单记录。利用简单表格(或曲线图)整理有关数据。知识与技能:认识太阳在天空的(视)运行模式。知道太阳的(视)运动与影子、气温变化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持久而细心地连续进行一天的观测。体会到事物之间存在着联系。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太阳高度仪(自制的)、指南针、温度计、手表、记录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为什么早晨影子在西边,傍晚影子在东边呢?2、今天我们来学习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1、观察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1)学生室外活动,观察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2)室内交流:怎样描述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3)小结:太阳的位置可以用方向和高度来表示,先用指南针确定太阳的方位,再用拳头量一量太阳离地平线有多高。2、用仪器观测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1)将太阳高度测量仪平置于地面,指针指向太阳的方向,使阳光通过指针前端的圆孔,光斑落在指针后端“十”字的中央,此时针尖所示的角度就是当时的太阳高度。(2)在阳光下,从物体顶端拉一根线到物体影子的顶端,用量角器量出地面和细线之间的夹角的度数,这也是当时太阳的高度。(3)学生室外活动。(4)室内交流。三、总结应用1、怎样描述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2、如果同时记下一天中每个整点时刻的太阳高度和气温情况,气温和太阳高度变化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把我们的发现记在活动记录卡上。第3课、太阳钟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设计、制作太阳钟,并用它计时。尝试做一个沙漏。知识与技能:知道太阳钟的计时原理。认识多种多样的古代计时工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掌握和运用自然规律,可以为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好处体会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有关日晷和其他计时工具的图片或音像资料。学生准备:制作日晷模型的材料(学具袋中有备)、手表。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有经验的老农会根据天上的太阳来判断时间,这是怎么回事呢?2、太阳的确可以当作一个钟来计算时间。今天我们来学习太阳钟。(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1、认识太阳钟及各种各样的计时器(1)太阳钟又叫日晷,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2)认识地平日晷、赤道日晷。(3)认识各种各样的古代计时器。2、看手掌日晷(1)到阳光下看手掌日晷,注意要面向正南方。(2)学生室外活动,看手掌日晷,方法按照书上的样子。3、做太阳钟(1)你在不同时间里画过物体的影子吗?你发现了什么?(2)我们来做在个太阳钟。(3)学生室外活动,画不同时间里物体的影子,在每条影子旁标上时间。三、总结应用1、小结课文。2、课后利用星期六时间,按照这种方法做一个整点时间的太阳钟。第4课、看月亮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模拟月相变化的实验。连续一个月观察月亮,给月亮记日记。观察一天中的月亮移动,并且给月亮的移动作记录。知识与技能:了解月相的变化规律。知道月亮在天空的运行模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坚持做长期观察。能够克服恐惧感。能够实事求是地观察。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月相观察记录本,月相观察纸若干张。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前一个月我们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观察月球的,你的观察怎样?2、今天我们来学习整理下我们的观察记录。二、学习新课1、画出你记忆中月亮的形状。(1)你看过月亮吗?你还记得它是什么样子的吗?(2)画出你记忆中月亮的形状。(3)月球明亮部分的形象叫月相。2、观察模拟的月相变化。(1)装实验装置,分小组实验。(2)观察模拟的月相变化。(3)小组交流、描述实验现象。3、整理我们的观察记录(1)把我们的观察记录资料整理一下,你发现了什么?(2)分享交流我们的记录,比一比谁记的最好、最准确。(3)小结:月相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也在发生变化,包括同一天中和一个月中月球的位置变化两种情况。4、阅读:月球相对于太阳的位置变化,形成不同的月相。三、总结应用(1)小结课文。(2)课后继续观察月球的运动,你还能发现什么?
本文档为【(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全册科学教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龙腾虎跃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68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9-04-29
浏览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