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温儒敏山大讲读书写作

温儒敏山大讲读书写作

举报
开通vip

温儒敏山大讲读书写作读书养性写作练脑温儒敏一、以读书涵养来抵抗低俗的风气读书可以养性,写作可以练脑,这不仅是能力,也是涵养,是素质,是一种高雅的生活方式。读完大学,很多人就工作了,不一定要求知识非常广博高深,但气质风范必定是面向博雅的,这会让自己感到人生的充实。有读书的习惯,才能形成内在的博雅的气质,也就是读书养性。写作学习可以让我们的脑子更清晰,更有深度,更有创意。我们可以从“读书养性,写作炼脑”这个高度来看待阅读写作的学习。要有些志向,不随波逐流,能超脱一点,在涵养自己这方面有些自觉。有“四大主义”,包括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

温儒敏山大讲读书写作
读书养性写作练脑温儒敏一、以读书涵养来抵抗低俗的风气读书可以养性,写作可以练脑,这不仅是能力,也是涵养,是素质,是一种高雅的生活方式。读完大学,很多人就工作了,不一定要求知识非常广博高深,但气质风范必定是面向博雅的,这会让自己感到人生的充实。有读书的习惯,才能形成内在的博雅的气质,也就是读书养性。写作学习可以让我们的脑子更清晰,更有深度,更有创意。我们可以从“读书养性,写作炼脑”这个高度来看待阅读写作的学习。要有些志向,不随波逐流,能超脱一点,在涵养自己这方面有些自觉。有“四大主义”,包括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庸俗的现实主义,充斥着现在许多大学校园。人生观和世界观决定对整个人生意义和世界价值的基本看法,包括真善美、生与死的本质、人与自然、人性与社会性、社会公平的准则、伦理道德的底线,等等,这些问题都是本源性的,牵涉到对人生社会的基本看法,有的属于终极关怀。对这些本源性的探讨与摸索,也就导向人生观、世界观的确立,可能从根本上决定人一生的追求及其思想行为模式。这种人生观、世界观的培养,是大学教育的题中应有之意,甚至比知识获取更加重要。只注重思想教育,而放弃更基本的人生观世界观培养,肯定是一种教育理念短视的表现,是一种大的失误。作为大学生,也许我们不能改变整个学校的风尚,但起码应当对现在这种“四大主义”弥漫校园的现状有所认识,有些清醒,有些超越,尽量不被卷入其中。二、现有课程设置不能满足读书的需要。我们的课程设置也有问题。讲那么多的文学史和理论,还有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等等,学了很多知识,可是阅读写作能力并没有大的提高。这是个很大的问题。文学史、概论之类课程占的比重大,应当有所减少,突出作家作品,突出原典阅读,让学生自觉去读。我建议少讲文学史、概论之类课程,多开一些读书为主的课,最好有一些经典导读课,。中文系出去的学生和哲学、历史或其他文科院系学生相比,有什么特色?应当就是“文气”,对文字的感觉较好,审美的能力较高,当然,也要有一定的理论眼光和分析能力。尽量通过一种文学(文化)的熏陶浸染,来提高学生的文字能力和审美能力,也就是前面说的“读书养性”,这是文学教育的最重要途径。用二三百字写下自己的感想与思索。这其实就是整理思想,需要归纳分析,用自己额语言来表达,就等于是锻炼思维力,是前面说的“写作练脑”。三、网络时代的读书写作问题。“百度依赖症”过多依赖网上的材料,会形成碎片式、拼贴式思维,写出来的文章也是没有感觉的。现在的焦虑感是普遍的,焦虑似乎是莫名的,主要还是对未来把握的渺茫或者不确定,缺少稳定感和安全感。某些更深层的引起普遍焦虑原因,那就是信息过量、信息爆炸。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比如互联网的海纳百川的信息存储功能,独特的链接方式,以及信息传播的即时性与便利化,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阅读、思考方式,也在改变千百年来形成的印刷文化的阅读思维方式。思维跳跃、碎片化,缺少深度,浅薄,专注力的丧失,都是新的现象。如果记忆完全依赖互联网,依赖百度、谷歌,那记忆就可能沦为技术化,生物记忆变成物理记忆,这对人类的感情、性格、思维的形成会有什么影响?互联网的信息传播现在很随意,真真假假,鱼龙混杂,某些负面的东西,可以无限放大。这些每天都在缠绕冲击人们,极大地影响着社会心态。在新的世界性的焦虑现象面前,我们最好能多一些“定力”,让自己静下心来。让自己具备一点信息传媒素养,知道现代信息传播的规律,一些重大的变化(比如传播渠道方式),既要接受它,又要看穿它,不是被动面对,不是被裹挟。对于网络信息,博客,微博的传播特点,都要有一定了解;尽量选择相对良性的信息渠道,适当减少信息量;对铺天盖地的信息,自己要有一些过滤,分析。自己有些“定力”,才不至于完全被信息爆炸的旋流所裹挟,才能在没完没了的各种“现实冲击”面前保持清醒,不“愤青”,不抱怨,也不“九斤老太”,不随波逐流,沉下心来,尽量挤出自己发展的空间,去做一些有意义的实在的事情。要有“自己的园地”,要有读书写作和思考的习惯,把读书写作当作自己的生活方式。四、提高国民素质有赖于读书的风尚。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11年4月21日公布的第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18~70岁国民人均阅读图书4.25本(2009年为3.88本)。14~17周岁未成年人课外书的阅读量最大,为9.99本。其次为9~13周岁未成年人,课外书阅读量为6.32本。0~8周岁阅读量为4.78本。提倡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大学要培养读书种子,要引领读书风气。所谓精神高地,首先就是有浓厚的读书风气的。五、绕着“三个圆圈”读书。年轻时多读一些经典,可以为精神成长打底子。青年人接触经典会有隔膜,包括语言形式上的隔膜,这是很自然的。阅读经典需要沉得下心来,需要“磨性子”,这是一个涵养过程。一些学生读书很少,对经典作品接触相当有限,即使有所接触,也不见得是经典原作,可能也就是上网读一些好玩的轻松的东西,包括“恶搞”的文字,这很容易受到价值消解、相对主义甚至游戏人生的思想影响,而且把阅读品位也败坏了,这真有“终生受损”的危险。书目包括三部分,或者三个可以套在一起的圆圈。外围是通识的部分,这些书是最基本的,凡是上过大学受过良好教育的人,都应当读过的。往里第二个圈,是与自己从事专业或者职业相关的部分。再往里第三个圈,主要围绕自己的专业,或者自己特别感兴趣,希望有所研究,有所发言的那些专业的书。六、建议通识教育最基本的书目。通识教育应当包含这么几层涵义:这是面对所有大学生的教育;又是相对专业教育而言,属于非专业、非职业性的教育,与专业教育可以互相补充;还有,这是全人教育或博雅教育,通过接触人类文化的精粹,在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等领域获取通识,培养有教养、有能力、有责任的公民,最好是那种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在短短三四年宝贵的大学时光,与其浮光掠影读许多“节选”或概论,东张西望上各种“好听”的讲座,还真不如通读一、二十种经典。20种基本的书1,《圣经》。2,柏拉图《理想国》。3,马可·奥勒留《沉思录》。4,莎士比亚《哈姆雷特》。5,卢梭《社会契约论》。6,亚当·斯密《国民财富性质和原因的研究》。7,康德《实践理性批判》。8,歌德《歌德的格言与感想集》。9,约翰·斯图尔特·密尔《论自由》。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11,汤因比《人类与大地的母亲》。12,约翰·罗尔斯《正义论》。13,詹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14,《论语》《孟子》。15,《世说新语》。16,《唐诗三百首》。17,《古文观止》。18,《红楼梦》。19,《鲁迅全集》。20,《毛泽东选集》。还应当读点伟人的传记和文学作品。比如《贝多芬传》《切.格瓦拉传》,还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等。在这个平面化、粗鄙化的空气中,这些传奇人物的事迹会让人感受到何谓英雄气概,何谓献身精神。七、读书的方法。由于时代隔膜,经典都不太好读。阅读经典需要沉下心来,“磨性子”,有一份超越,有一份尊崇,尽可能调动自己的感觉与灵性去接近,去理解,就能深入堂奥,高雅的兴趣就会慢慢培养出来。阅读的三个层面一是知识了解的层面。二是启蒙思索的层面,在阅读中最好多一些“为什么”,甚至有些质疑,大胆思索某些问题。三是感知涵泳的层面,要在理性与感性交融的阅读中,适当超越出来思考经典的智慧与意义,思考自身与这个世界的关系,思考应该如何承担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责任,等等。三个层面可能互相叠合,不一定硬是分拆开来。三遍阅读法第一遍粗读,可以结合相关的“概要”读物,对经典文本有大致印象即可,这一遍读得要快,可以是浏览。第二遍比较细致地通读,基本掌握经典的精神脉络,能把一本厚书读成薄书,用自己的语言(其实是通过自己的思考)简要概说全书的精髓。第三遍,带着问题读,有重点地读,如果是文学作品,更是要浸润式阅读,有品味、涵泳。
本文档为【温儒敏山大讲读书写作】,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4.0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飞扬清风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56K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42
分类:小学数学
上传时间:2021-12-19
浏览量: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