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1年6月学业水平语文合格性考试说明

2021年6月学业水平语文合格性考试说明

举报
开通vip

2021年6月学业水平语文合格性考试说明第1页(共11页)2021年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考试说明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渝府发〔2019〕11号)和《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渝教基发〔2018〕24号)的要求,参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及《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2018级普通高中学生课程设置及周课时安排表的通知》(渝教基发〔2018〕28号)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普通高中教学实际,...

2021年6月学业水平语文合格性考试说明
第1页(共11页)2021年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考试说明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改革的实施 意见 文理分科指导河道管理范围浙江建筑工程概算定额教材专家评审意见党员教师互相批评意见 》(国发〔2014〕35号)《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的通知》(渝府发〔2019〕11号)和《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渝教基发〔2018〕24号)的要求,参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实验)》及《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2018级普通高中学生课程设置及周课时安排表的通知》(渝教基发〔2018〕28号)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普通高中教学实际,制定本考试说明。I.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考试形式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二、题型试卷包括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古文翻译题、简答题、写作题等。三、试卷结构试卷分为阅读题和表达题两部分。阅读题约47分,分为两类:现代文阅读题约18分,古诗文阅读题约29分。表达题约53分,分为两类:语言文字应用题约13分,写作40分。阅读题分为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涉及:文学类文本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4题左右。古诗文阅读包括: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鉴赏、名句名篇默写,8题左右。表达题分为语言文字应用和写作。语言文字应用,4题左右;写作,1题。全卷共17题左右。II.考核目标与要求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科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具体要求如下。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要求能识别和记忆语文基础知识、文化常识和名句名篇等。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要求能够领会并解释词语、句子、段落等的意思。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合,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要求能够筛选材料中的信息,分解剖析相关现象和问题,并予以归纳整合。第2页(共11页)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F.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发现、有创见,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创新性思维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不同难易程度的考查。III.考试范围与要求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科以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内容为考试的基本范围,重点考查必修课程“语文1”至“语文5”所涉及的内容。一、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考查,可选课内外文本,现代文阅读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一)考试内容1.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和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阅读鉴赏文学作品,应注重价值判断和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的意蕴。2.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中外论述类文本。了解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方式。阅读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3.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和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新闻、传记、报告、科普文章等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写作手法。阅读实用类文本,应注重真实性和实用性,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二)能力层级1.理解B(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概念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2.分析综合C第3页(共11页)(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理清作者思路,把握文章结构(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概括作品主题(4)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语言特色和主要写作手法3.鉴赏评价D(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2)鉴赏作品中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3)评价作品的主要观点及其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4.探究F(1)发掘作品的意蕴,探究作品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2)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二、古诗文阅读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1.识记A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2.理解B(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4)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5)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3.分析综合C(1)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4.鉴赏评价D(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三、语言文字应用正确、熟练、有效地使用语言文字。第4页(共11页)1.识记A(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2)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汉字2.表达应用E(1)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2)辨析并修改病句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3)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扩展语句,压缩语段(4)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5)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6)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四、写作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表达应用E1.善于观察生活,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2.准确全面地理解作文题意要求,据此构思行文3.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4.根据表达需要,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恰当地运用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5.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写作,表达有个性、有创意6.能修改文章文言诗文背诵篇目1.氓《诗经》2.赤壁赋苏轼3.劝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用心躁也)荀子4.蜀道难李白5.登高杜甫6.琵琶行白居易7.念奴娇(大江东去)苏轼8.永遇乐(千古江山)辛弃疾第5页(共11页)IV.样卷及参考答案样卷一、现代文阅读(本题4小题,共18分)雪夜的老人叶骑雪花平平仄仄落下来,散在我的脸上,像一根针,刺入肌肤,告诉我,自己还在这个城市活着。寒冷。这是这个城市,在这个夜晚,留给我唯一真实的印记。三年了,一千多个日夜,我三次告别父母,远走他乡,在这个城市开始自己的事业。但最终,三次创业换来的结局,是最初的壮志雄心成了今晚口袋里仅剩的15块钱。我淡淡发笑,索性把这15块钱,再换成3罐啤酒。一无所有,大概,不过如此吧。我拿出手机,突然有倾诉的欲望。但打给谁呢。爸妈?万万不能。朋友?能说真心话的又有几人。不如,就跟眼前的夜相对无言吧,何必倾诉,谁愿倾听?我坐在公园的长椅上,看着这个城市的灯火,突然忘了,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东西,你捂住嘴巴,它就会从眼睛里跑出来。夜越来越深,气温几乎跌至冰点,整个公园除了自己这个失意人,已经找不到其他行人。我独自对着这茫茫夜色,雪花漫天飞舞。不知道什么时候,对面的长椅上来了一个老人。老实说,一开始,我并没有注意到老人的到来。兴许,他恰巧从这里路过,或是心里也藏着一点心事,而我,一个年轻人在这里坐着,他干脆也坐上片刻,这么冷的天,他不会待得太久。我沉浸在三年创业的岁月里,分不清哪是雪,哪是泪。老人一直在我对面坐着,偶尔用目光打量一下我,像问候,像关怀,似乎也没有离开的意思。我渐渐对这个老人有些好奇,不知道他这样跟我面对面坐着,是巧合,还是另有用意。我前几天看报纸,说这附近的一个社区,成立了一个老年服务队,专门给需要帮助的陌生人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莫非,他是这个服务队的成员,怕我一时做出什么傻事?或者,是我长得像他的孩子,而他也曾在深夜里,看见自己的子女在生活面前声泪俱下、遍体鳞伤,眼前的这一幕勾起了他内心深处的回忆?抑或,他是自己一个远方未曾谋面的亲人,我不认得他,而他记得我,这个孤独的夜晚,他在无声地陪伴?我黑色幽默般地放飞想象,希望求得一丝慰藉。但最终,悲伤如雪花般向我袭来,生活的痛楚,再次将我包围。第6页(共11页)终于,夜色已深,是离开的时候了。眼前这个老人到底是谁,又何必在意。我站起身,朝自己的出租房走去。没走几步,隐隐察觉到,身后的老人也起了身子。我转过头,恍惚中,看见老人步履蹒跚地走到长椅旁,弯腰,捡起地上的3个罐装啤酒瓶,微微向我致意,然后,安静地离开了公园。我怔怔站在原地,突然明白过来,却怎么也不敢相信:这是一个拾荒老人,他用雪地一晚的守候,换来了3个易拉罐。我望着老人远去的方向,蓦地记起他坐在公园长椅上,任由雪花飘落的那份倔强。或许,在他的一生中,还经历过无数这样的夜晚,雪花可以落在他的头上,可以刺进他的肌肤,但大雪,从未将他掩埋。风雪愈紧了。我拨通母亲的电话,告诉她,今年生意没做好,但自己所在的城市下了一场大雪,老家说,瑞雪兆丰年,明年一定会是一个好年成。(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淡淡发笑、余钱换酒这两个细节写出了“我”面对创业失败的坦然平静,表现了“我”旷达潇洒的性格特征。B.“我”没有注意到老人的到来,是因为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情绪中,也因为老人丝毫没有打扰我。C.老人与“我”素昧平生,却在雪夜中默默陪伴,让“我”感受到人间温情,产生了自我救赎的力量。D.文末“我”拨通母亲的电话这一细节,表明“我”明白了亲情的珍贵,突显了家是心灵港湾的主题。2.下列对小说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开头对环境的描写极富主观色彩,很好地衬托出了人物的心理,也奠定了全篇伤感消沉的情感基调。B.小说叙事别具匠心,大量篇幅都在讲述“我”的故事,同时,通过“我”的转变也突显了老人的形象。C.小说善用对比手法,有“我”前后心理的对比,有“我”与老人的对比,还有老人的境遇与生活态度的对比。D.小说以描写风雪始,以描写风雪终,以“我”不给父母打电话始,以拨通母亲的电话终,首尾呼应,结构严谨。3.请根据故事情节梳理“我”的心理变化过程。(6分)4.小说中“我”对老人的身份做了种种猜测,这个情节在刻画人物方面有何作用?(6分)第7页(共11页)二、古代诗文阅读(本题8小题,29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5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节选自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5.下面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遗:送B.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患:担心C.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辞:告辞D.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度:估计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B.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C.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D.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第8页(共11页)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布衣,布制的衣服,古代未做官的读书人专用服装,也用来称未做官的读书人。B.斋戒,古人在祭祀或行大礼前,沐浴更衣,戒其嗜欲,以表达虔诚庄敬之意。C.有司,主管某方面事务的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官吏为“有司”。D.九宾,古代外交上最隆重的礼仪,由九名礼宾人员,依次传呼接引宾客上殿。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蔺相如顾全大局,敢于担当。在赵国君臣为是否予秦璧左右不定,并为出使人选犯难时,他毛遂自荐,担起了出使强秦的使命。B.蔺相如心思细密,应对机敏。他通过秦王得到和氏璧后的言行,看出了秦王的意图,于是巧施计策,从秦王手中拿回了和氏璧。C.蔺相如能言善辩,胆识过人。他义正词严,当场揭穿秦王的用意,并表达了与璧俱碎的决心,让秦王有所忌惮,不敢强行夺璧。D.蔺相如忠心报国,不惧危难。为完璧归赵,他让随从乔装成平民,带着和氏璧从小路回到赵国,完全不顾自己会陷于危险之境。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2)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2小题,共7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0~11题。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10.上阕中“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运用的修辞手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拟人借代B.夸张比喻C.比喻借代D.夸张排比11.词中用周瑜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第9页(共11页)(三)名篇名句默写(4分)12.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1)静言思之,。(《诗经·氓》)(2)无边落木萧萧下,。(杜甫《登高》)(3)君子生非异也,。(《荀子·劝学》)(4)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4小题,共13分)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道路扩建作为一种公共事务,很容易遭遇“搭便车困境”,人人都想,却不愿意为此支付成本,最终可能导致公共事务困难重重、不了了之。②多一点理性与权衡,多一些为自己考虑,本来,可是,心中只有自己却没有他人的位置,满腹得与失的算计,却很有可能因小失大甚至得不偿失。③在孩子眼中,自然可能是有着美丽叶脉的落叶,是金色阳光下振翅的蝴蝶,是一下午才爬出一米远的毛毛虫。这样一个的世界,教孩子们如何不爱它?A.坐收渔利不容置疑变幻莫测B.坐享其成无可厚非变幻莫测C.坐享其成不容置疑变幻无常D.坐收渔利无可厚非变幻无常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经典咏流传》采用“和诗以歌”的形式,流行音乐和经典诗文相结合,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递向上向善的主流价值观。B.除了要在食品安全方面继续细化监管,如何保证网上订餐平台所掌握的大量用户信息,也是加强网络餐饮监管所应该关注的问题。C.影片《春江水暖》讲述了一个普通家庭三代人的生活经历,细致入微地展现了当代中国的市井风貌和人们之间的情感状态。D.法国巴黎圣母院的失火,引起了网友的强烈关注,仅当日,各大网络媒体上关于这一新闻的点击量都超过了91.2万次以上。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随着网络信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读写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以前的以纸质为载体的读写方式逐渐转变为以电脑、手机为载体的读写方式,。“微写作”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写作的主要方式。A.随着微博与微信的蓬勃发展,“微”与读写方式已密不可分B.微博与微信的蓬勃发展,已让读写方式与“微”密不可分C.特别是随着微博与微信的蓬勃发展,“微”与读写方式已密不可分D.特别是随着微博与微信的蓬勃发展,读写方式已与“微”密不可分第10页(共11页)16.仿照下面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要求:语意连贯顺畅,与前面的句子一起构成排比。(4分)种子如果害怕埋没,那它就永远不能发芽;,;,。四、写作(40分)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要求:根据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本题4小题,共18分)1.B2.A3.失意消沉—渴望慰藉—悲伤痛楚—重燃希望4.①突出“我”渴望获得安慰的心理。②与后文老人的真实身份和意图形成反差,突出老人孤独而又坚强的形象。二、古代诗文阅读(本题8小题,共29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5小题,共18分)5.C6.B7.A8.A9.(1)计策还没有确定,寻找能够出使回复秦国的人,没有找到。(2)最终在朝堂上接见了相如,结束礼仪后让他回去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2小题,共7分)10.B11.①对周瑜儒雅风度和丰功伟绩的赞美和景仰之情。②对自我人生坎坷、壮志难酬的感慨之情。(三)名篇名句默写(4分)12.(1)躬自悼矣(2)不尽长江滚滚来第11页(共11页)(3)善假于物也(4)赢得仓皇北顾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4小题,共13分)13.B14.C15.D16.答案示例:鲜花如果害怕凋谢,那它就永远不能绽放;航船如果害怕风浪,那它就永远不能到达彼岸。四、写作(40分)17.略
本文档为【2021年6月学业水平语文合格性考试说明】,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1.9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青草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485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0
分类:高中语文
上传时间:2021-03-28
浏览量: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