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岩金矿地质勘查规范要领

岩金矿地质勘查规范要领

举报
开通vip

岩金矿地质勘查规范要领岩金矿地质勘查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岩金矿地质勘查的目的任务、研究程度、质量要求、控制程度、可行性评价、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类型和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等。2规范性引用文件GB/T13908-2002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7766-1999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0033-2002 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3目的任务3.1目的岩金矿地质勘查最终目的是为矿山建设提供金矿资源/储量和开采技术条件等必需的地质资料,以减少开发风险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岩金矿地质勘查工作分为预查、普查、详查、勘探...

岩金矿地质勘查规范要领
岩金矿地质勘查规范1范围本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规定了岩金矿地质勘查的目的任务、研究程度、质量要求、控制程度、可行性评价、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类型和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等。2规范性引用文件GB/T13908-2002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7766-1999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0033-2002 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3目的任务3.1目的岩金矿地质勘查最终目的是为矿山建设提供金矿资源/储量和开采技术条件等必需的地质资料,以减少开发风险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岩金矿地质勘查工作分为预查、普查、详查、勘探四个阶段。3.2任务3.2.1预查阶段依据区域地质和遥感、物探、化探异常研究结果,进行初步野外观测和物探、化探工作,以极少量工程揭露和验证,通过对比地质特征相似的已知矿床,提出可供普查的矿化潜力较大地区。3.2.2普查阶段对可供普查的矿化潜力较大地区、物探或化探异常区,采用地质填图、数量有限的取样工程及物探、化探工作,大致查明普查区内地质、构造概况。3.2.3详查阶段对普查圈出的详查区通过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及各种勘查方法和手段进行比普查阶段密的系统揭露和取样工作,基本查明地质、构造、主要矿体形态、产状、大小和矿石质量,基本确定矿体的连续性,基本查明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对矿石的选(冶)性能进行类比或实验室流程实验研究,进行预可性研究,做出是否具有工业价值的评价。3.2.4勘探阶段对已知具有工业价值的矿床或经详查圈出的勘探区,通过加密各种采样工程的连续性,详细查明矿体的形态,产状、大小、空间位置和矿石质量特征。4研究程度4.1地质研究4.1.1预查阶段4.1.1.1收集并运用新理论、新方法研究预查区的地址、矿产、物探、化探、遥感、探矿工程等各种有关信息。4.1.1.2运用路线地质调查或有效的物探、化探方法,对有望地区或异常进行调查或查证,全处可供普查的矿化潜力较大的地区。4.1.1.3对发现的矿点或经类比认定为矿化引起的异常及有意义的地址体进行研究,将其与地质特征相似的已知矿床的基本特征、成矿地质条件等方面进行类比、预测,必要时可投入极少量工程进行追索、验证,采集测试样品。4.1.1.4圈出预测矿产资源范围,当有估算资源量的必要参数时,估算预测的资源量。4.1.2普查阶段4.1.2.1通过(1:50000)~(1:10000)比例尺地质填图和有效的物探、化探等方法及数量有限的取样工程,大致查明区内地质特征、成矿地质条件,大致控制主要矿体特征。4.1.2.2大致查明矿石的物质组成、矿石质量,对矿石的加工选(冶)性能进行对比研究或可选性试验研究。4.1.2.3了解矿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和其他开采技术条件。4.1.2.4依据普查所获得的地质矿产资料及国内外市场情况,进行概略研究,为是否转入详查提供依据,并采用一般工业指标估算资源量。4.1.3详查阶段4.1.3.1通过(1:10000)~(1:2000)地质填图,基本查明成矿地质条件,描述矿床的地址规模。4.1.3.2通过系统的取样工程,有效的物探、化探工作,基本查明矿区(床)主要构造的类型、性质、数量、规模、产状、复杂程度以及对矿床的控制和破坏作用。4.1.3.3基本查明矿区岩浆岩的岩石类型,岩相分布及其与围岩的接触关系,岩体的形态、产状、规模侵入时代以及和矿床形成的关系。4.1.3.4基本查明与成矿有关的变质作用特点,变质岩的岩性、时代、相带及与成矿的关系。4.1.3.5基本查明矿区围岩蚀变的种类,强度、规模、共生组合及其与金矿化的富集关系。4.1.3.6基本查明矿区的氧化带的发育程度、分布范围、分带标志、氧化特点,研究其形成条件,对选冶有影响时应分别圈定氧化带、混合带和原生带的界线。4.1.3.7基本查明矿区矿体的数量、规模、形态、产状、连接对比条件和空间分布情况,掌握主要矿体的赋存特点和连续性。4.1.3.8基本查明矿体中夹石的种类、规模、形态、产状、分布,矿体顶底板围岩的岩性,含矿性及其稳定性。4.1.4勘探阶段4.1.4.1在详查阶段基本查明矿区的地层、构造、岩浆岩、变质岩、围岩蚀变、氧化特点等的基础上,加强地质研究工作,使其达到详查程度。4.1.4.2详细查明主要矿体的数量、规模、形态、产状、空间位置、内部结构以及厚度,品位变化和控矿地质条件,矿化规律及对比标志。4.1.4.3详细查明矿体中夹石的岩性、种类、规模、形态、产状、分布情况,以及顶底板围岩的岩性、含矿性和稳固性。4.1.4.4对适宜露天开采的矿体,要对其四周及底部边界进行详细控制,对地下开采的矿体侧重控制两端边界和延伸,对能与主矿体同时开采的小矿体,尤其是上盘小矿体,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提高其控制程度和研究程度。4.2矿石质量研究4.2.1预查阶段4.2.1.1初步了解矿石矿物成分4.2.1.2初步了解矿石化学成分、矿石品位、共生矿产和伴生组分。4.2.2普查阶段4.2.2.1大致查明矿石矿物、脉石矿物种类,矿石化学成分和品位。4.2.2.2大致查明矿石结构和矿石自然类型。4.2.2.3大致查明共生矿产和伴生有益有害组分含量。4.2.3详查阶段4.2.3.1基本查明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的种类,矿石化学成分、品位及其变化特征。4.2.3.2基本查明矿石中有用矿物含量、共生组合和结构构造,划分矿石自然类型,确定矿石工业类型。4.2.4勘探阶段4.2.4.1详细研究矿石的物质组成和矿石矿物、脉石矿物,包括主要矿物、次要矿物和少量矿物种类及其含量。4.2.4.2详细查明矿床种主要载金矿物,侧重查明含金矿物的种类、含量及比例。4.2.4.3详细查明金矿物的赋存状态。4.2.4.4详细查明有用矿物种类、含量、结构、构造特征、划分矿石自然类型,并按载金矿物的氧化率和特征元素的迁移特点,结合选冶回收效果,确定氧化带、混合带、原生带界线。4.2.4.5详细查明脉石矿物在氧化带中的性状,热液和叠加构造蚀变产生的绿泥石和高岭土化必要时可单独圈定矿石自然类型,估算储量。4.3矿石加工选冶技术条件研究4.3.1普查阶段对工业利用十分成熟的易选矿石可以通过类比进行评价,不作选冶试验。4.3.2勘探阶段在矿区范围内,针对不同矿石类型,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加工选冶性能试验。4.4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研究4.4.1普查阶段在进行地质调查或地质填图的同时,应收集区域和测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资料,大致了解开采技术条件,包括区域和测区范围内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条件,必要时编制相应比例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简测图,作为详查工作依据。4.4.2详查阶段4.4.2.1基本查明矿区内地表水体分布范围和平、枯、洪水期的水位、流速、风化带、岩溶带的水文地质特征等情况。4.4.2.2基本查明地下水补给、排泄条件、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水利联系,矿床主要充水因素。4.4.2.3根据矿体围岩类型和矿石特征,划分矿区工程地质岩组,测定主要岩、矿石的力学参数。4.4.2.4基本查明矿区的断层、破碎带、节理的发育程度及分布情况,评价矿体及顶底板围岩的稳固性。4.4.2.5对露天开采的矿体应对采场边坡的稳定性提出评价意见。4.4.2.6基本查明围岩风化、蚀变程度及软岩、软弱夹层的分布情况及其对开采的影响。4.4.2.7基本查明岩石、矿石和地下水对人体有害的元素、放射性及其他有害气体的成分含量及其危害程度。4.4.3勘探阶段4.4.3.1详细查明矿区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矿床各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岩性,厚度、产状及埋藏条件,含水层的富水性、导水性各含水层间的水力联系,地下水的水位、水温、水量、水化学特征及其动态变化。4.4.3.2详细查明断层、破碎带、节理、风化裂隙带、溶洞等的位置、规模、产状、充填与胶结程度、富水性、导水性及其变化。4.4.3.3详细查明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环境地质条件,并划分开采技术条件综合类型。4.4.3.4对地下开采的矿山,一般要求计算最低开采中段及其以上各中段的正常涌水量。4.4.3.5对矿坑排水利用和矿山供水进行综合评价。4.4.3.6测定矿体及顶底板围岩的抗压强度、抗剪强度、安息角等,分析矿体顶底板岩层的稳定性。4.4.3.7详细查明构造风化岱、软弱夹层对矿床开采的影响。4.4.3.8详细调查矿区地震、岩崩、滑坡、泥石流、岩溶等不良地质现象。4.4.3.9详细调查由于矿坑排水引起的区域水位下降,井、泉干枯对当地用水的影响,提出对策及建议。4.4.3.10评价矿床开采中采选冶废水废气的排放并提出防治建议。4.5综合勘查与综合评价在金矿地质勘查各个阶段,根据岩金矿床地质特点,应该有针对性地对具有工业利用价值的共生矿产和伴生组分进行综合勘查、综合评价。4.5.1预查、普查阶段据现有的工作程度对共生矿产、伴生有益组分综合利用的可能性做出初步评价。4.5.2详查、勘探阶段全面查明共生矿产和伴生组分的种类和含量,通过光谱分析、岩矿石化学全分析等手段,对含量达到单独开采的共生矿产,系统进行相关元素的基本分析。5勘查工作及质量要求5.1测量地形测量和勘查工程测量应采用全国通用的坐标系统和最新的国家高程基准点进行。5.2地质填图填图前应测制地质剖面图或地质、物探、化探综合剖面图,充分观察、研究与矿化有关的各种地质现象。5.3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各种比例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测量和环境地质调查,均应符合相应比例尺规范的要求和相应勘查阶段对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的要求。5.4物探化探工作根据各阶段勘查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实际需要,结合已有资料和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应选用有效的地面及井中物探、化探方法布置物探或化探工作,以期获得与矿体、各种地质体及地质构造等有关的信息,指导进一步勘查工作。5.5探矿工程5.5.1槽、井探及浅钻工程主要用于系统揭露地表矿体、构造、重要地质界线和物探、化探异常。5.5.2对老硐、旧矿坑进行调查,了解其分布范围,并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对其进行清理、编录、采样、空间位置的测定。5.5.3坑探工程是岩金矿勘查的最有效的手段,一般应布设在主矿体及首采区段,在地形条件允许情况下,可以代替部分钻孔进行深部探矿。5.5.4钻探工程是用于圈定矿体,验证物探、化探异常,了解矿体延深、产状,控制矿床远景,探获矿产资源/储量的最主要手段。5.6化学分析样品的采样、加工和测试5.6.1样品采样5.6.1.1基本分析样品在各项探矿工程中要分别按矿体、矿化带及夹石连续取样,样品要延入围岩,采样长度原则上不大于矿体的可采厚度。5.6.1.2光谱全分析可采自同一矿体的不同空间部位和不同矿石类型,也可利用有代表性地段的基本分析副样组合而成。5.6.1.3化学全分析可利用有组合分析的副样或单独采集。5.6.1.4组合分析目的是用来确定矿床有益或有害组分含量,分析结果可用于伴生有益组分的储量估算。5.6.1.5物相分析为研究岩金矿床的自然分带及确定矿石的自然类型,从地表至原生矿的上部沿着各个勘探线,按一定的间距分别采样,或从相近位置上的基本分析副样中抽取,采样与分析必须迅速及时,以免样品氧化影响质量。5.6.2样品加工样品破碎前必须扫净加工器械,处理筛上残留物质,避免因操作不当造成误差。5.6.3样品分析测试5.6.3.1样品分析测定应由国家或省级资质和计量认证的测试科研单位或生产单位承担。5.6.3.2基本分析、组合分析、物相分析的结果应分批、分期做内部检查分析,查其偶然误差。5.6.3.3外检样品由实验室从基本分析正样中按分析样品总数的3%~5%抽取,最低不得少于30件,送获国家或省级资质和计量认证的测试单位测试。5.6.3.4化学分析质量及误差处理办法按DZ/T0130.3-94《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执行。5.7矿石加工选冶实验样品的采集5.8岩石、矿石物理技术性能样品的采集与测试要求5.8.1为了估算矿产资源/储量和研究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在详查、勘探中必须测定矿石和矿体顶底板围岩的物理力学参数。5.8.2体积质量样应按矿石类型和品级分别采取,在空间分布上应具有代表性。5.9原始编录、综合整理和报告编写5.9.1原始编录必须在现场及时完成、客观、准确、全面记录第一性地质资料。5.9.2地质勘查报告编写应符合DZ/T0033-2002《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5.10计算机勘查信息处理技术应用在勘查工作的预查、普查、详查和勘探阶段,都应不同程度地尽量使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5.10.1录入的数据要保证精度、单位明确。5.10.2建立的勘查数据库,应具有符合国家测绘标准的三维坐标属性和三维空间库结构,并采用开放性数据库接口。5.10.3在勘查数据库支持下,计算机自动生成的勘查图件,或者使用CAD或GIS软件互制作的勘查图件,都必须符合相应的规范图式,并保证比例及坐标的投影变换精度。5.10.4进入详查、勘探阶段,在常规储量计算的同时,中型矿床应尽可能作数理统计方法的储量计算,大型矿床必须作地质统计方法的计算,并制作矿床地质和探矿工程的计算机三维模型图。6控制程度6.1矿床勘查类型的划分6.1.1确定矿床勘查类型的主要因素矿床勘查类型根据矿体的规模、形态变化程度、厚度稳定程度、矿体受构造和脉岩影响程度和主要有用组分分布均匀成都等因素来划分,实践中以不同矿段中主矿体为主确定勘查类型。6.1.2我国岩金矿床划分为三个勘查类型I)第I勘查类型(简单型)。矿体规模大、形态简单、厚度稳定,构造、脉岩影响程度小,主要有用组分分布均匀的层状—似层状、板状---似板状的大脉体、大透镜状、大矿柱。II)第II勘查类型(中等型)。矿体规模中等,产状变化中等,厚度较稳定,构造、脉岩影响程度中等,破坏不大,主要有用组分分布较均匀的脉体、透镜体、矿柱、矿囊。III)第III勘查类型(复杂型)。矿体规模小,形态复杂,厚度不稳定,构造、脉岩影响大。主要有用组分分布不均的脉状体、小脉状体、小矿柱、小矿囊。6.2勘查工程间距的确定6.2.1工程间距是指最相邻勘查工程控制矿体的实际距离,其间距根据反映矿床地质条件复杂程度的勘查类型来确定。6.2.2工程间距通常采用同类矿床类比的方法确定。6.2.3预查阶段。6.2.4普查接单。在预查工作的技术上,地表要用取样工程稀疏控制,深部要有工程证实。6.2.5详查阶段。以大致确定的勘查类型为基础,在普查基础上用系统的取样工程。6.2.6勘探阶段。为满足矿山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和开采的需要,根据详查阶段确定的勘查类型,适当加密工程间距,详细圈定矿体,肯定矿体的连续性,排除多解性。6.3工程布置、施工原则、控制程度6.3.1工程布置应根据矿体地质特征和矿山建设的需要,参考同类矿床勘查的经验进行。6.3.2施工原则6.3.3控制程度首先应控制勘查范围内矿体的总体分布范围、相互关系。7可行性评价7.1概略研究7.1.1是对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的概略评价。7.1.2概略研究是在收集国内外黄金市场的供求现状,在已取得的勘查成果及掌握了可形成一定生产规模的资源量的基础上,对矿区自然经济状况、交通运输、供水、供电等进行了解。7.1.3概略研究主要是靠分析已取得的地质资料,类比已知矿床,推测矿床规模、矿石质量和开采利用的技术条件,结合矿区的自然经济条件、环境保护等。7.2预可行性研究7.2.1是对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的初步评价。7.2.2进行预可行性研究,要比较系统的对国内外市场进行调查,对国内外黄金的供求情况、产品类比、质量要求、价格升降变化趋势作出初步预测。7.2.3预可行性研究的内容与可行性研究相同,只是研究深度存在一定的差别,一般采用内部收益率,净现值和动态的投资回报期等经济评价指标,进行动态的经济分析。7.3可行性研究7.3.1是对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的详细评价。7.3.2可行性研究工作是综合论证一个工程项目在技术上是否先进、实用可靠,经济上是否合理,财务上是否盈利,从而决策项目是否可行的一项全面调查研究工作。7.3.3可行性研究对矿产资源/储量要给予特别的重视。7.3.4通过可行性研究,为主管部门及法人投资决策、编制和下达设计任务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确定工程项目建设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8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类型8.1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依据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是依据经勘查所获得不同地质可靠程度、相应的可行性评价和所获不同的经济意义将矿产资源/储量分为:储量、基础储量、资源量三大类、十六种类型。8.2矿产资源/储量的分类8.2.1储量是指经过详查或勘探,地质可靠程度达到控制的或探明的,进行了与颗行星或可行性研究,扣除了设计和采矿损失后,能实际采出的储量并在计算当时开采是经济的。8.2.2基础储量经过详查或勘探,地质可靠程度达到了控制的或探明的,并进行过预可行性或可行性研究。8.2.3资源量可分为三种情况,一是仅作了概略研究的,无论其工作程度多高,统归为资源量(331、332、333),二是工作程度达到详查或勘探,但预可行性或可行性研究证实为次边际经济的(2S11、2S21、2S22),三是经预查工作发现的潜在矿产资源(334)?。8.3矿产资源/储量类型8.3.1探明的可采储量(111)探明的经济基础储量的可采部分。8.3.2探明的预可采储量(121)探明的经济基础储量的可采部分。8.3.3控制的预可采储量(122)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的可采部分。8.3.4探明的(可研)经济的基础储量(111b)它所达到的勘查阶段、地质可靠程度、可行性评价阶段及经济意义的分类同8.3.1所述,与其惟一的差别在于本类型是用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数量表述。8.3.5探明的(预可研)经济的基础储量(121b)它所达到的勘查阶段、地质可靠程度、可行性评价阶段及经济意义的分类同8.3.2所述,与其惟一的差别在于本类型是用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数量表述。8.3.6控制的(预可研)经济的基础储量(122b)它所达到的勘查阶段、地质可靠程度、可行性评价阶段及经济意义的分类同8.3.3所述,与其惟一的差别在于本类型是用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数量表述。8.3.7探明的(可研)边际经济基础储量(2M11)是指在达到勘探阶段工作程度要求的地段,详细查明了矿床地质特征、矿石质量、开采技术条件,圈定了矿体的三维形态,肯定了矿体的连续性,有相应的加工选冶试验成果。8.3.8探明的(预可研)边际经济基础储量(2M21)是指在达到勘探阶段工作程度要求的地段,详细查明了矿床地质特征、矿石质量、开采技术条件,圈定了矿体的三维形态,肯定了矿体的连续性,有相应的加工选冶试验成果。8.3.9探明的预可研边际经济基础储量(2M22)是指在达到勘探阶段工作程度要求的地段,详细查明了矿床地质特征、矿石质量、开采技术条件,基本圈定了矿体的三维形态,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确定当时,开采是不经济的,但接近盈亏边界,待将来技术经济条件改善后可变成经济的。8.3.10探明的(可研)次边际经济资源量(2S11)是指在勘查工作程度已达到勘探阶段要求的地段,地质可靠程度为探明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确定当时,开采是不经济的,必须大幅度提高矿产品价格或大幅度降低成本后,才能变成经济的。计算的资源量和可行性评价结果的可信度高。8.3.11探明的(预可研)次边际经济资源量(2S21)是指在勘查工作程度已达到勘探阶段要求的地段,地质可靠程度为探明的,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确定当时,开采是不经济的,需要大幅度提高矿产品价格或大幅度降低成本后,才能变成经济的。计算的资源量可信度较高,可行性评价结果的可信度一般。8.3.12控制的次边际经济资源量(2S22)是指在勘查工作程度已达到勘探阶段要求的地段,地质可靠程度为控制的,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确定当时,开采是不经济的,需要大幅度提高矿产品价格或大幅度降低成本后,才能变成经济的。计算的资源量可信度较高,可行性评价结果的可信度一般。8.3.13探明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1)是指在勘查工作程度已达到勘探阶段要求地段,地质可靠程度为探明的,但未作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仅作了概略研究,经济意义介于经济的----次边际经济的范围内,计算的资源量可信度高,可行性评价可信度低。8.3.14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是指在勘查工作程度已达到勘探阶段要求地段,地质可靠程度为控制的,可行性评价仅作了概略研究,经济意义介于经济的----次边际经济的范围内,计算的资源量可信度高,可行性评价可信度低。8.3.15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是指在勘查工作程度只达到普查阶段要求的地段,地质可靠程度为控制的,资源量只根据有限的数据计算的,其可信度低。可行性评价仅作了概略研究,经济意义介于经济的----次边际经济的范围内,可行性评价可信度低。8.3.16预测的资源量(334)?依据区域地质研究成果、航空遥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异常或极少量工程资料,确定具有矿化潜力的地区,并和已知矿床类比而估计的资源量,属于潜在矿产资源,有无经济意义尚不确定。9矿产资源/储量估算9.1矿产资源/储量估算工业指标工业指标是评价矿床的工业价值、圈定矿体、估算矿产资源/储量的标准和依据。9.2工业指标的主要内容边界品位块段(或单工程)最低工业品位矿区(床)最低工业品位最小可采厚度(m)(真厚度)米.克/吨值夹石剔除厚度(m)(真厚度)无矿段剔除长度(m)露天开采须确定剥采比(t/t或m3/m3)9.3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的一般原则9.3.1参与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的各种类型勘探工程质量,必须符合有关规范、 规程 煤矿测量规程下载煤矿测量规程下载配电网检修规程下载地籍调查规程pdf稳定性研究规程下载 和规定的要求。9.3.2根据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按矿体、资源量/储量类别、矿石类型按块段分别为估算各矿体及全矿区的矿石量、平均品位和金属量。9.3.3对共生矿产的估算与主矿产要求相同。9.3.4岩金矿资源/储量估算的单位9.4矿产资源/储量估算9.4.1方法的选择岩金矿的资源/储量估算,应根据矿床地质特征、矿体规模和形态、勘察工程布设情况、勘查阶段等因素选择。9.4.2块段划分9.5矿产资源/储量评估参数9.5.1面积测定面积测定可采用几何图形法、求积仪法、坐标计算等多种方法求得。9.5.2平均品位计算平均品位的计算,当样长或影响品位的其他因素不均匀时,以加权平均法求取,当采样长度基本相等或样品品位均匀时,可用算术平均法进行计算。9.5.3厚度计算一般用算术平均法求得,但厚度的选取要视计算方法而定。9.5.4体积质量计算参与资源/储量估算的矿石体积质量须以实际测定值为依据。9.6矿产资源/储量的合理圈定9.6.1矿体的外部边界圈定必须按工程从等于或大于边界品位的样品圈起,大于夹石剔除厚度的应从中予以圈出,当矿体的厚度小于最低可采厚度要求时,可按厚度与品位乘积圈定。9.6.2矿体的连接坚持先连接地质界线,再根据主要控矿地质特征连接矿体,连接矿体一般采用直线,在充分掌握矿体地质规律的情况下,也可以用自然趋势曲线连接,但无论哪种方法,其工程间矿体的厚度不应大于两工程的平均见矿厚度。9.6.3当用断面法、算术平均法、地质块段法等传统的资源/储量计算方法时,在平面、剖面图和投影图上具体圈矿的要求是:单工程一个见矿,相邻工程无矿,以工程间距的1/2外推。9.7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结果表根据矿体或矿床的勘查控制程度、地质可靠程度、可行性评价的结论,对勘查工作所获得矿产资源/储量进行分类,并按此分类编制资源/储量分类结果表,用来说明最终所获得的矿产资源/储量数量。表B.1岩金矿床规模划分标准表矿床规模探求的资源/储量数(kg)备注大型>20000中型5000~20000小型<5000表E.1岩金矿工业指标参考表项目指标边界品位(质量分数)1*10-6~2*10-6,堆浸氧化矿石为0.5*10-6~1*10-6最低工业品位(质量分数)2.5*10-6~4.5*10-6矿床平均品位(质量分数)4.5*10-6~5.5*10-6最低可采厚度0.8m~1.5m,陡倾斜者为下限,缓倾斜至水平者为上限夹石剔除厚度2m~4m,地下开采者为下限,露天开采者为上限无矿段剔除标准对应工程10m~15m不对应工程20m~30m表E.2岩金矿伴生组分评价参考表元素铜铅锌三氧化钨锑钼砷碳硫钴银CuPbZnWO3SbMoAsCSCoAg质量分数0.1%0.2%0.4%0.05%0.4%0.01%0.2%%2%0.01%2(g/t)表E.3岩金矿共生(铜、铅、锌)矿产工业指标一般要求表项目硫化矿石氧化矿石铜铅锌铜铅锌边界品位%0.2-0.30.3-0.50.5-10.50.5-11.5-2最低工业品位%0.4-0.50.7-11-20.71.5-23-6矿床平均品位%0.7~10.7-16610-1210-12最小可采厚度m1-21-21-211-21-2夹石剔除厚度m2~42-42-42-422-42-4
本文档为【岩金矿地质勘查规范要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招财进宝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80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8-06-26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