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0~11所依善知识之相(修学课十、十一)汇总

10~11所依善知识之相(修学课十、十一)汇总

举报
开通vip

10~11所依善知识之相(修学课十、十一)汇总10~11所依善知识之相(修学课十、十一)汇总修学课十 【音像】自《道次第》11讲23:37“接下来要正式进入引导”起,至12讲52:45“前面讲到善知识的六种功德” 【内容】所依善知识之相:十德中前六德“具戒、具定、具慧、教富饶、通达真实、德胜于己”修学课十一 【音像】自《道次第》12讲52:45秒“前面讲到善知识的六种功德”起,至13讲结束 【内容】所依善知识之相:十德中后四德“善说法、具悲悯、精进、断疲厌”..............................【菩提大道之四】济群法师正 论——修学引导次...

10~11所依善知识之相(修学课十、十一)汇总
10~11所依善知识之相(修学课十、十一)汇总修学课十 【音像】自《道次第》11讲23:37“接下来要正式进入引导”起,至12讲52:45“前面讲到善知识的六种功德” 【内容】所依善知识之相:十德中前六德“具戒、具定、具慧、教富饶、通达真实、德胜于己”修学课十一 【音像】自《道次第》12讲52:45秒“前面讲到善知识的六种功德”起,至13讲结束 【内容】所依善知识之相:十德中后四德“善说法、具悲悯、精进、断疲厌”..............................【菩提大道之四】济群法师正 论——修学引导次第按本论原科判,将全论开为四大部分,即“于此菩提道次第之引导分四:一、为明法源清净故,释作者之重要。二、为于教授生敬信故,释法之重要。三、于具足二种重要之法,应如何听受讲说。四、如何是以正教授引导弟子之次第。”在新编目录中,我将前三项作为“序论”,第四项作为“正论”。这一部分为全论核心,即宗大师建立的由学佛至成佛的完整修学体系,我称之为“套路”。所谓套路,是指开始到结束的操作程序,如太极拳的二十四式、四十八式。佛典浩繁,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通读尚且困难,何况研修?故各宗修学皆有不同侧重,如格鲁派的修学主要围绕《现观庄严论》、《入中论》、《释量论》、《俱舍论》和《戒经》五部大论深入,此为三藏十二部纲要。而《菩提道次第论》又是五部大论的核心,如果能力有限,可集中精力于本论加功用行。论中,宗大师为学人建构了清晰、完整而又简明的修学套路,告诉我们从走入佛门到成就佛果要经过哪些阶段,每一阶段又应完成哪些修学项目,每一项目的重点和操作规则分别是什么,等等,可谓修学大纲。正论部分,以“道前基础”和“道次第”为主体架构。其中,“道前基础”又是为“道次第”服务的。若将“道前基础”比作建筑的地基,那么,“道次第”就如不同的楼层。论中,将下、中士道称为共下士道、共中士道,所以名之为“共”,也和楼房一样,比如第一和第二层,既是相对独立的空间,又是第三层的基础。新编目录中,正论共分七章,分别是:依止善知识为入道根本、于有暇身劝受心要、共下士道修心次第、共中士道修心次第、上士道修心次第、止观、道次第之要义。第一章 依止善知识为入道根本依止法属于道前基础,在修学中具有重要地位。不仅学佛如此,世间法同样如此。以往,人们不论学文化还是习手艺,皆须拜师入门,由老师手把手地指点,这也是依止。学佛,比学习世间任何一门技术更精妙、更深邃,若无师长指点而能悟道证果者,极为罕见。所以说,在我们整个的修学阶段,每向前迈出一步,每获得一点成就,都离不开师长的引领。僧格的完备是来自依止。出家,并非头一剃就万事大吉。事实上,要成为具足外在威仪和内在素质的僧宝,还要相当时间的磨练。律中规定,出家后必须“五年学戒,不离依止”。在哪位和尚座下受戒,即应随其学习戒律和威仪。若因和尚离世或其他因缘不能依止,则须另觅良师。在师长的指导和监督下,逐渐改变世俗行仪,造就如法的僧格。正见的形成也来自依止。如果没有善知识开示正法,指点迷津,教导我们有次第地深入经藏,仅靠自己盲目摸索,很容易在浩瀚的佛法海洋中迷失方向。最后,往往走向两个极端,或是不得要领,或是偏执一端,这也是当今学人的通病。现代人崇尚独立,总以为不靠老师也能学好,这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凡夫的认识模式就有问题,不论自己觉得多么客观,其实还是走不出自以为是的认识范畴。实修的体证更离不开依止。因为心灵世界极其复杂,所以,修习止观就如走进处处陷阱的迷宫,若无明眼人携手引领,我们对座中种种境界尚无分辨能力,更谈不上破迷开悟了。因而,佛教特别注重善知识的作用。《增一阿含经》中,阿难言:“所谓善知识者,即是半梵行之人也。”佛陀立即纠正说:“勿作是言,言善知识者即是半梵行之人。所以然者?夫善知识之人,即是全梵行之人。”在我们断烦恼、开智慧、证解脱的修行过程中,善知识始终扮演着重要作用,故名全梵行。也就是说,我们的一切修行所得都离不开善知识。第一节 选择善知识与修习依止法于弟子身心中,但能生起一分功德,损减一分过失,以上一切安乐妙善之根本,皆由善知识教导之力,故于最初修依止法极为重要。修依止法的意义主要体现为两点:其一,由对善知识的重视引发对法的恭敬。其二,由忆念善知识功德,便能成就自身功德,如阅读《高僧传》会激发内在的崇高品质,起到见贤思齐的励志作用。“于弟子身心中,但能生起一分功德,损减一分过失,以上一切安乐妙善之根本,皆由善知识教导之力,故于最初修依止法极为重要。”安乐,包括现法乐和究竟涅槃之乐。在弟子心行中,如果能产生一分功德,或去除一分过失,总之,一切安乐生起的根本都来自善知识教导的作用。所以说,在学佛初期修习依止法,对整个修道过程都极为重要。这段话从正反两方面阐述了善知识的重要性。因为修行无非就是增功德、减过失,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都离不开善知识的教导。那么,我们又该怎样如法依止呢?本论从所依善知识之相、能依弟子之相、依止之法、依止的胜利、不依止的过患、总明其义六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是所依善知识之相,即善知识必须具备哪些标准才能作为学人的依止。二是能依弟子之相,即作为弟子必须具备哪些素养才能有效学修。三是依止之法,即按照哪些步骤修习依止法。四是依止的胜利,即修习依止法的殊胜利益。五是不依止的过患,即不依止善知识对修学带来的过失。六是总明其义,就上述内容进行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一、所依善知识之相诸经论中就各各乘虽有多说,然此处所示,乃为须于三士道渐次接引而导至大乘佛地之善知识也。《庄严经论》云:“知识须具戒、定、慧、德胜、精进、教富饶、通达真实、善说法、悲悯为体、断疲厌。”此谓为弟子者,须求得一具足十德之善知识而依止也。若自未调伏而能调伏他者,无有是处。彼调御他人之师,先须自能调伏。若尔,云何以自调伏耶?倘随分修习,于身心有一分证德之名者,不能真实饶益于他。须随佛教总相,如戒定慧三学,以调伏身心。首先,明确所依善知识的标准。学佛应当从修习依止法开始,但善知识又在哪里?如今,贴着“善知识”标签的人形形色色,真伪难辨,这就要求学人具备抉择的智慧。否则,或是错失良师,或是误入邪教,损失不可估量。《道次第》中,宗大师为我们指出了作为善知识应该具足的标准,帮助学人在寻师时作为对照。“诸经论中就各各乘虽有多说,然此处所示,乃为须于三士道渐次接引而导至大乘佛地之善知识也。”佛法各宗经论中,对善知识有诸多标准。而本论所指的善知识具有特定内涵,即能按下、中、上三士道的修行,将我们由凡夫渐次导向无上佛果者。也就是说,有能力指导弟子完成整个成佛的修行,而不仅仅是教导弟子培植一点人天福报,或是引领弟子完成个人解脱的修行。因为从大乘佛教的角度来说,唯有无上佛果才是究竟圆满的。“《庄严经论》云:知识须具戒、定、慧、德胜、精进、教富饶、通达真实、善说法、悲悯为体、断疲厌。”此处,引《庄严经论》说明善知识必须具备的十项标准,分别是:具足戒行、具足定力、具足智慧(具戒、定、慧)、学问德行超过弟子(德胜)、勇猛精进地化世导俗(精进)、具备丰富的教理素养(教富饶)、通达空性(通达真实)、说法善巧方便(善说法)、对求法者心怀慈悲(悲悯为体)、反复说法而不知厌倦(断疲厌)。“此谓为弟子者,须求得一具足十德之善知识而依止也。”这是告诉我们,作为弟子应该寻找具备上述十项标准的善知识而依止。“若自未调伏而能调伏他者,无有是处。”如果自己尚未调伏,尚且烦恼重重,却想要调伏他人,是绝对做不到的。调伏,即调伏身、口、意三业和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前者代表我们的一切行为,后者则是我们接触境界的六个渠道。我们的身口意所以会造作种种不善行,而六根在接触境界时所以会有烦恼现起,皆根源于内心的贪嗔痴三毒。所以说,关键是要调伏三毒烦恼,这才是扰乱身心安宁的病灶所在。“彼调御他人之师,先须自能调伏。”作为帮助他人调整心行的善知识,首先必须具备调伏自心的能力。在佛陀十大名号中,也有一个叫做“调御丈夫”。因为佛陀已断除自身所有烦恼,具足无量智慧和方便善巧,堪能调伏一切有缘众生。所以,调伏包含着调伏自心和调伏众生两部分。善知识的十项标准中,有六项为调伏自己的功德,四项为调伏他人的功德。“若尔,云何以自调伏耶?倘随分修习,于身心有一分证德之名者,不能真实饶益于他。须随佛教总相,如戒定慧三学,以调伏身心。”那么,善知识应该怎样调伏自心?如果只是片面地修习某一法,在身心中有些许修证功德,是没有资格引导他人,乃至给他人带去真实利益的。作为善知识,应该根据佛法修学的总相,也就是戒、定、慧三无漏学来调伏身心,这才是完整的修学内容。如果偏重其一,将无法为自他双方带去长久的真实利益。对于修学者来说,一旦确定依止师,就要以身口意三业恭敬承事,依教奉行。所以,之前的抉择极为重要,因为这是关系到我们法身慧命的大事。与此同时,我们还应注意择师的心态。作为凡夫,我们显然没有能力对善知识的功德和证量进行“考核”,更不能对此妄加评判,造作口业。我们所能做的,只是就经论提出的标准进行对照,然后选择自己有信心依止的师长。下面,分别对十项标准进行解释。1.具 戒彼调伏者,即是戒学。如《别解脱经》云:“心马难制止,勇决恒相续,别解脱如衔,有百针极利。”当如调马之师,以坚利之衔勒,调伏根随邪境。如调野马,制伏其所不应行,于应行处努力进趋。由学此戒,则能调心。作为善知识,应该具备持戒的德行。因为戒是佛法一切修行的共同基础,因为有戒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身心,依戒止恶行善,我们才能进一步得定、发慧。“彼调伏者,即是戒学。”能够调伏身口意三业,使之不再作恶,正是戒律的作用。虽然戒定慧都具有调伏的功能,但戒为三学之首,是代表有情调伏无始以来串习的开端,所以说调伏者即是戒学。“如《别解脱经》云。”《别解脱经》,指声闻乘的戒律,称为别解脱戒。别解脱戒的内容是侧重于止息不善的行为,如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等。表面看,戒只是止息不善行为;实质上,它所制止的是我们无始以来的烦恼相续。所有的不善行,都来自贪嗔痴的串习。这些烦恼的惯性,使我们不断造作恶业。持戒,关键是止息烦恼的相续,这才是一切恶行的始作俑者。因为持戒使我们的行为与解脱相应,所以戒律又称为别解脱。“心马难制止,勇决恒相续,别解脱如衔,有百针极利。”衔,马嚼子。此处,引《别解脱经》的偈颂说明:凡夫的串习如野马般桀傲不驯,难以制止;其相续之力,又如堤坝决口,一泄千里。而戒律的作用,好比有着数以百计尖利铁针的马嚼子。再烈的野马一旦套上它,也会乖乖地听从主人指挥。“当如调马之师,以坚利之衔勒,调伏根随邪境。”勒,套在牲畜上带帽子的笼头。根随邪境,即六根随不良境界而转。对待妄想纷飞的心,我们应当像善于调马的驯者那样,以坚固锋利的衔勒来制服它,使六根得到有效控制,以免它们随不良境界而转。凡夫为无明所惑,当六根接触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后,会本能地随个人好恶生起贪嗔之心。如果没有正念把关,就会因此起惑造业。所以,我们必须以戒律约束自身行为,制止烦恼的继续扩张。念头初生之时,就像种子一样微小,但若任其发展,为之创造成长因缘,种子就会不断壮大。一旦成为参天大树,砍伐起来就是一项艰巨任务了。当我们生起贪心时,有时明知贪欲有极大过患,却依然难以自制,原因就在于它的力量已被培养得太大,使我们无法与其抗衡。反之,在种子萌芽时就拔除它,或不给它继续生长的机会,烦恼就能得到有效制止。“如调野马,制伏其所不应行,于应行处努力进趋。由学此戒,则能调心。”不应行,追逐不良境界。应行,依戒如理而行。就像制服野马那样,对一切不正当行为及时予以制止,并努力实践一切正行。这样学修并受持戒律,才能起到调心的作用。以上,说明了戒律的作用,这是善知识必须具备的首要德行。但我们也要知道,仅以戒律调心,力量仍比较薄弱。因为贪嗔痴形成的串习太强大了。一些修行人虽持戒多年,但因为没有定力对抗外境干扰,又无智慧照破当下境界,只是强行约束自己,内心难免苦恼挣扎。这样的持戒,仍是不得自在。因而,真正调伏内心,还须依靠定慧之力。2.具 定具定者,谓于善恶行之止作,依于正念正知,心内寂住,定学随生。定,就是将心专注于某一境界,使之稳定安住。“具定者,谓于善恶行之止作,依于正念正知。”定的修习,是要选择一个善所缘境,远离不善行为,在此基础上,修习正念正知。正念,是依善所缘境而建立,同时还要不断忆念善所缘境。正知,是了知善和非善,从而正确抉择善的所缘,并对此保持觉知的作用。《入行论》说:依于正念,正知方能产生。“心内寂住,定学随生。”随着正念正知力量的强大,妄想越来越弱,心便能安住于善所缘境,禅定也就由此生起。干扰定的力量,主要是昏沉和掉举(散乱)。通常,人们的心就在两者间摇摆不定。所以如此,因为心有种种频道,它们发出的信号时时在抢占领地。哪个信号占上风,就会取得暂时的主宰权,使我们时而想做这个,时而想做那个,心猿意马,颠倒狂乱。这种情况不仅在家人有之,出家人亦有之。学教修法不能一门深入,乃至不能安心在一个道场常住,都是缺乏定力的表现。3.具 慧具慧者,谓依于止,观察真谛,净慧即发。此处所说的慧,特指般若空慧,是彻见一切事物真相的究竟智慧。“具慧者,谓依于止,观察真谛,净慧即发。”真谛,即诸法实相。净慧,慧通善、恶、无记三性,净慧就是正见、正慧,属善法所摄。具足慧的功德,要以定为基础。依禅定力平息内心妄念,将正见转化为禅观,便能引发般若智慧。具备戒定慧三德,才能彻底调伏烦恼。戒的意义,在于止息贪嗔痴的扩张;定的作用,则是降伏贪嗔痴的作用;慧的开发,乃能究竟铲除贪嗔痴的根源。三者虽然都具调伏作用,程度却大不相同。如果说持戒可以将烦恼贼缚住,那么得定就可降伏之,发慧才能将其彻底消灭。戒定慧三无漏学乃修学常道,无论声闻乘、菩萨乘皆不例外。本论作者及传承宗师也极为重视这一传统,《菩提道炬论》即以戒定慧建构修学体系。本论开篇阐述阿底峡尊者证德时,也由此进行说明;抉择善知识的成就,同样是以戒定慧进行衡量。4.教富饶如是虽具三学证德,尚嫌不足,复须博通三藏,具足多闻。如格西仲登巴云:“大乘师者,须任说一事,皆能贯通无量经义。正修持时,了知三学之差别功能,成何利益,现于所化之机,其心行为何状况。”教富饶,就是博通经教。师长有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这就需要有正知正见及丰富的教理知识,否则便会捉襟见肘,难以胜任。“如是虽具三学证德,尚嫌不足,复须博通三藏,具足多闻。”作为引导学人的善知识和弘法者,仅仅具备戒定慧三学的证德还不够,更应广泛通达经律论三藏,广学多闻。“如格西仲登巴云:大乘师者,须任说一事,皆能贯通无量经义。”正如仲登巴格西所说:作为大乘说法师,应具备这样的能力——阐述任何一事,都能将种种经论奥义融会贯通。中国隋唐时期的古德就具有这种能力。据传,智者大师开讲《妙法莲华经》时,仅是经题的“妙”字便演说了九十天,留下了“九旬谈妙”的典故。而论主宗大师本人则有三次合讲多部经论记载,分别为十七部、二十一部、二十九部,都是在一天内同时开讲的,其智慧之深广实在不可思议。“正修持时,了知三学之差别功能,成何利益,现于所化之机,其心行为何状况。”此句仍是仲登巴格西所说。作为说法师,不仅要精通教理,对实际修证问题更应了然于胸,明了戒定慧三学的差别及不同功能,明了持戒、修定、发慧所成就的功德利益;同时,还要明了化导对象的根机,以及对方修学时的心行特征。这样才能应机设教,予学人最适合的引导。5.通达真实通达真实或教理者,谓以胜慧达法无我,或由现量证得。此若未能,即以教理而能通达者亦可。此处所说的真实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内在证德,一是指由闻思而获得的佛法正见。“通达真实或教理者,谓以胜慧达法无我,或由现量证得。”通达真实或者教理的人,就是以空性慧证得法无我,这是现量亲证的,是真实的证德。“此若未能,即以教理而能通达者亦可。”如果不能以现量证得空性,退而求其次,通过闻思树立正见,也可称为通达真实。当然,这只是在认识而非心行上的体认。通达真实是由具慧开出的支分。6.德胜于己又虽通达教理,若功德劣于弟子,或仅与相等,亦为不足。故为师者须具胜于弟子之德。《亲友书》云:“所依逊己反成退,平等相依住中流,依较胜者获胜德,是故当依胜己者。具戒得寂定,以及殊胜慧,若依此胜师,当超此胜者。”如普穹瓦云:“我闻前辈传记时,自然生起向上心。”又塔懿(噶当格西)云:“惹真寺诸尊宿,为我及诸后学视线所集。”故善知识之功德,有须胜于己之必要。德胜于己,就是上师应当具备超过弟子的德行。“又虽通达教理,若功德劣于弟子,或仅与相等,亦为不足。故为师者须具胜于弟子之德。”如果我们选择的上师虽能通达教理,但功德却不如弟子,或是相差无几,也是很大的遗憾。因而,作为上师必须具备超过弟子的德行。这样的话,弟子才能由依止而取得进步,所谓“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亲友书》云:所依逊己反成退,平等相依住中流,依较胜者获胜德,是故当依胜己者。具戒得寂定,以及殊胜慧,若依此胜师,当超此胜者。”《亲友书》是龙树菩萨为他的亲友乐行国王传讲的教言,因当时以书信方式进行传授,故得此名。《亲友书》也有关于择师的开示:如果所依上师的德行和学问不如自己,跟随学习的弟子就可能会退步。如果所依上师的德行和学问和自己相差无几,跟随学习的弟子就可能会止步不前。如果所依上师的德行和学问远胜于己,才会因此获得殊胜利益。所以,我们应该依止各方面超胜自己的师长。这位善知识应完整具备戒定慧三学,依止这样的具格师长,我们才能由此进步。“如普穹瓦云:我闻前辈传记时,自然生起向上心。”正如噶当派善知识普穹瓦所说:我听闻前辈高僧大德的传记时,自然会受到激励,生起崇高向上之心。“又塔懿云:惹真寺诸尊宿,为我及诸后学视线所集。”惹真寺,今名热振寺,在拉萨以北的林周县内,噶当派创始人仲登巴于1057年创建。尊宿,年老而有名望的高僧。塔懿格西也说:惹真寺诸位大德前辈,是我和其他后学向之看齐的修行榜样。“故善知识之功德,有须胜于己之必要。”所以说,所依善知识的功德应该超过自己,这样才能见贤思齐,时时看到修行希望,增加前进动力。我们向往什么,忆念什么,最终也将会成就什么。为什么要念佛?就是通过忆念佛菩萨的品德,于自身引发并培植相应的德行。7.善说法上之六德,仅为师者成熟自利之相,其余则为摄受他之功德。如云:“佛非水洗众生罪,亦非手拔有情苦,非将己德移于余,唯为说法令解脱。”如颂所言,善知识欲成熟他人,除为开示正法,令其随顺修持之外,更无以水洗罪等事也。彼四法中之善说法者,谓于引导弟子之次第善巧,复能将己法义运入于所化有情心中。说法,是佛教化世导俗、救度众生的主要方式。佛陀证道之后,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才有佛法在世间的流传。作为善知识,同样要善于说法,才能令弟子由闻法而获益。“上之六德,仅为师者成熟自利之相,其余则为摄受他之功德。”以上所说的具戒、具定、具慧、教富饶、通达真实、德胜于己六种德行,是善知识自身必须具备的素养。其余四种,则是调伏他人、利益众生所需要的德行。“如云:佛非水洗众生罪,亦非手拔有情苦,非将己德移于余,唯为说法令解脱。”正如偈颂所言:佛陀不是靠水来清洗众生罪业,也不是用手来拔除有情之苦,更不是把自身功德转移到众生身上。佛陀救度众生的方式就是宣说正法,令大众依法修行,获得解脱。这正是佛教不同于其他宗教的主要特点。基督教有因信称义之说,只要无条件地信,就会得到上帝拯救,进入天堂。相比之下,佛教虽也重视信的作用,但更强调对法的闻思和实践,以此为解脱之道。所以,只有具备说法度众的能力,才有资格作为修学导师。“如颂所言,善知识欲成熟他人,除为开示正法,令其随顺修持之外,更无以水洗罪等事也。”就像以上偈颂所说的那样,如果善知识想要利益众生,除了宣讲正法,令弟子如法修行而外,并没有那些以水清洗罪业之类的方式。以水清洗罪业,是印度教的传统,他们将恒河视为圣河,笃信在恒河沐浴可清洗罪业。但佛陀并不以这类方式度化众生,还特别在《阿含经》中对此作了批判:如果沐浴就能清洗罪业的话,那么恒河中的鱼不是早就解脱了吗?“彼四法中之善说法者,谓于引导弟子之次第善巧,复能将己法义运入于所化有情心中。”四法,指摄受弟子的四种德行。次第,由浅至深。善巧,对机说法。在利他四法中的善说法,就是根据弟子的根机,以适合对方且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引导。通过这种方式,将自己掌握的佛法奥义深深印入所化导的弟子心中。佛陀在世时,主要是以音声教化四众弟子。作为善知识,同样应当具足说法度众的能力。现在教界培养不出人才,关键之一就是缺乏有效引导,缺乏具格善知识。很多学僧在佛学院学习几年,不仅修学不能走上正轨,甚至退失信心道念,令人惋惜。但我们不必抱怨环境,因为这也是我们的共业所感。我们应该做的,是真诚忏悔,集资净障,祈愿早日得遇善知识。8.具悲悯具悲悯者,即说法之意念清净,非为名利承事。博多瓦呼井拿瓦(敬俄瓦)曰:“里抹补(列摩子),我随说几许法,未曾一次自觉善哉,但观众生无不是苦恼者。”具悲悯,就是出于对众生的悲心而说法。“具悲悯者,即说法之意念清净,非为名利承事。”具足悲悯,就是纯粹出于悲悯心而说法,决不是为名闻利养而说。“博多瓦呼井拿瓦曰:里抹补,我随说几许法,未曾一次自觉善哉,但观众生无不是苦恼者。”博多瓦和井拿瓦都是噶当派的大德高僧,为阿底峡尊者再传弟子。里抹补,即列摩子,是对井拿瓦的尊称。博多瓦对井拿瓦说:“我每次说法,不论说多说少,没有一次自我感觉良好,只看到众生无不身处苦恼之中。”这么说,难道是因为博多瓦说法不善巧吗?非也!此言极有深意,原因就在于,“但观众生无不是苦恼者”。世间也有很多口若悬河、夸夸其谈的人,但他们可能是因为炫耀而说,可能是因为串习而说,可能是为了引人注目而说。而对于一个具格善知识来说,并不是为了说法而说。凡有所说,都是在悲心的驱使下,因为不忍众生于烦恼中长劫受苦而说。除了拔济众生的愿望之外,没有任何其他想法,这样的心才是清净的。凡夫每做一件事,关注的只是自我感觉,做好了觉得有成就感,反之则会有挫折感。这两种情绪,都是源于我执。如果说法时也会落入成就感或挫折感中,仍不出凡夫心的范畴。而博多瓦关注的只有众生之苦,所以从未陷入自我的感觉中。9.精 进言精进者,谓作他义利,坚固勇悍也。精进,又作精勤、勤精进,是以勇猛心断恶修善。“言精进者,谓作他义利,坚固勇悍也。”此处所说的精进,是对于说法利益大众的事业,能发起长远心、勇猛心,坚持不懈。众生刚强难调,如果没有一以贯之的发心,很容易因挫折、劳累或其他种种原因而退失。发心利他不难,难的是发长远心,尽形寿乃至尽未来际地利益众生。就像《普贤行愿品》所说的那样:“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某一善行)乃尽,而虚空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善行)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可见,为利益众生而精进不退,也是作为善知识必须具备的德行。10.断疲厌断疲厌者,数数宣说,不生疲倦,能忍宣说之难行故。对善知识来说,非但要精进不退,还要断除疲惫、厌倦之心。“断疲厌者,数数宣说,不生疲倦,能忍宣说之难行故。”所谓断疲厌,就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反复宣讲佛法,而没有丝毫倦怠和畏难情绪,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对于很多人来说,长期做同一件事,难免心生厌倦。但若利他心极其强盛,便能在很大程度上克服这种情绪。就像父母对待子女,虽然日复一日地为之操劳,可因爱子心切,并不觉得厌倦。善知识是弟子的法身父母,同样要本着慈悲关爱之心,只要对方需要,就不知疲惫地为其说法。博多瓦云:“具三学、通真实及有悲心五者为主。我漾尊滚阿阇黎既无多闻,难忍疲厌,闻者不解其言,但以具前五德故,凡亲近者皆得受益。又,宁敦师不善辞令,纵为施主咒愿一次,人莫解其所谓,然以具足五德,亦能饶益徒众。”彼众德全具之师,处此末法虽不易得,但亦莫依过失增上及功过相等者,必须依止功德较增上者。然师为万善之根本,诸欲依师修心者,当知彼师应具之相,励力访求。而欲为弟子作依止者,于具彼诸相之因亦当勉焉。以上,宗大师为我们总结了善知识应当具备的十种德行。但真正具足十德的善知识,即使在大德辈出的古代也不多见,而时值末法的今天更是难以寻觅。那么,尚未遇到具德善知识之前,我们只能无望地等待吗?如果今生始终没有机会依止,我们就放弃学佛吗?当然不是。这就只能根据现实情况降低标准,但核心仍需把握,不是无条件的。“博多瓦云:具三学、通真实及有悲心五者为主。我漾尊滚阿阇黎既无多闻,难忍疲厌,闻者不解其言,但以具前五德故,凡亲近者皆得受益。”博多瓦,为阿底峡尊者再传弟子,学成后广收门徒,讲经传教,是噶当派的主要弘扬者之一。博多瓦说:具足戒、定、慧三学、通达真实和具足悲心,这五点是善知识最主要的德行。我的亲教师漾尊滚阿阇黎,既不是学识渊博,通达众多经论,也没有反复为人讲说的耐心,听众往往不懂得他所说的究竟是什么。但因为具备前面所说的五种德行,凡是亲近他的人,都会因为他的摄受力而得益。人的精神气质是由内而外自然散发的,慈悲者会散发宁静祥和的气息,浮躁者会散发躁动不安的气息。如果这种气息足够强烈,就很容易被对方感知。佛陀在世时,许多人在目睹世尊庄严法相的当下就被度化了。因为佛陀具有无限的慈悲和智慧,凡能感受这种气息者,都会为之摄受。不仅佛陀如此,很多高僧大德也具备这样的精神力量。“又,宁敦师不善辞令,纵为施主咒愿一次,人莫解其所谓,然以具足五德,亦能饶益徒众。”咒愿,僧人在接受供养后为施主回向。博多瓦接着举例说:此外,宁敦师也不善言说,即使只是为施主诵咒祝福,别人也往往不明白他说了什么。但因为宁敦师具备前面所说的五种德行,同样能够饶益众生。原因何在?因为佛陀的教法不仅是言教,更是身教。《金刚经》中,就在开篇记载了佛陀率众乞食、洗足、打坐等生活场景,看似与佛法无关,事实上,佛陀的三业大用都是佛法。契入空性者,行住坐卧都在表法。说出的固然是佛法,做出的同样是佛法。在某个角度来说,所行往往比所言更真实,更具有摄受力。“彼众德全具之师,处此末法虽不易得,但亦莫依过失增上及功过相等者,必须依止功德较增上者。”在这个末法时代,虽然具备十德的善知识很难遇到,但也不能随便依止过失很多,或是功德和过失相差无几的师长,而应依止功德大于过失者。宗大师的这一警示,是我们必须牢记的。降低择师标准,只是末法时代的无奈选择,但不能一退再退,完全失去原则。一旦依止邪师,不仅修学无所收获,甚至会断送法身慧命,故须慎之又慎。“然师为万善之根本,诸欲依师修心者,当知彼师应具之相,励力访求。而欲为弟子作依止者,于具彼诸相之因亦当勉焉。”修心,是将现有的凡夫心调整为佛子应有的心行,在下士道成就增上善心,中士道成就出离心,上士道成就菩提心。在此,宗大师进一步强调说:善知识是成就一切善法的根本。所有想要依止善知识修正心行的学人,都要了解善知识应当具备的德行,按照这一标准努力寻找。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那些发心作为他人依止的师长,对于以上所说的十项标准也应不断努力。以上,介绍了作为善知识应当具备的十种德行,其中又以具三学、通真实及有悲心为主。如果不能严持戒律,就没有作为人天师表的威仪,无法以身作则;如果没有禅修体验,所说往往是从书本到书本,而非修证得来的真实体悟;如果缺乏真实慧,就不能将弟子导入修学正道,或以适合对方根机的方式传法;如果缺乏悲悯之心,可能只管独修,但求自了,疏于说法、领众、为人依止等利他行。学佛是依法得解脱,但如果没有善知识开示正法,携手引领,我们就很难在林立的知见中明辨是非,契入修行正道。正因为善知识对修行具有重要作用,我们才需要在依止前认真观察,以免追随邪师,误入歧途。阿底峡尊者的传记中记载:当年,尊者听闻金洲大师盛名而生起信心,不顾海行艰难前去依止,途中历时13月之久。到达后,却未立即拜见大师,而是在当地“请问金洲大师之传记,心中所许之次第,根据何教,受持几许经论,为若干教理教授之主,修行证有几许功德及分齐等”,对即将依止的师长作最后确认。这种为法忘躯而又审慎抉择的态度,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本文档为【10~11所依善知识之相(修学课十、十一)汇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21635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6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21-06-30
浏览量: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