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际投资学第二章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国际投资学第二章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举报
开通vip

国际投资学第二章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Chapter2:TheTheoryofFDI 第二章: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涂侃2015.03.18国际投资理论什么是国际投资理论?它是解释国际投资发生原理,即为什么会发生国际投资的行为,因此也可称为国际投资动因理论。一.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动机投资者在进行对外投资时主要受两方面的制约1.企业本身特有的优势:资金、技术、管理、规模经济、市场技能。2.客观社会经济环境:自然资源禀赋、国内市场规模、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劳动成本、政府政策。国际投资的主要动机市场导向型动机降低成本导向型技术管理导向型分散投资风险型优惠政策导...

国际投资学第二章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Chapter2:TheTheoryofFDI 第二章: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涂侃2015.03.18国际投资理论什么是国际投资理论?它是解释国际投资发生原理,即为什么会发生国际投资的行为,因此也可称为国际投资动因理论。一.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动机投资者在进行对外投资时主要受两方面的制约1.企业本身特有的优势:资金、技术、管理、规模经济、市场技能。2.客观社会经济环境:自然资源禀赋、国内市场规模、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劳动成本、政府政策。国际投资的主要动机市场导向型动机降低成本导向型技术管理导向型分散投资风险型优惠政策导向型1.市场导向型动机(主要以巩固、扩大和开辟市场为目的)①突破贸易保护主义的限制传统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已经弱化,但新型非关税壁垒出现,表现在:两反一保、技术壁垒、绿色环境壁垒、社会安全壁垒。②提供周到及时服务,巩固和扩大已得到的市场占有份额。如机电产品、高科技产品。③为了接近目标市场,满足当地消费者的需要。如金融、保险、零售、餐饮业、饭店等服务业。④国内市场饱和,寻求新的市场。2.降低成本导向型动机:为了利用国外相对低廉的原 材料 关于××同志的政审材料调查表环保先进个人材料国家普通话测试材料农民专业合作社注销四查四问剖析材料 和各种生产要素等,降低企业的综合生产成本,提高经营效益,这一类投资可以分为四种具体情况:①出于获取自然资源和原材料方面的考虑,节省运费;稳定供应②出于利用国外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等生产要素方面的考虑(劳动密集型产品)③出于规避汇率风险方面的考虑,汇率的变动会直接导致出口商品价格的变动(本币升值,是开展对外投资、旅游和进口的好时机)④出于利用各国关税税率的高低来降低生产成本的考虑。3.技术与管理导向型动机目的是为了通过投资获取一些购买不到的先进技术生产工艺、新产品设计和先进的管理知识与 经验 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宣传工作经验交流材料优秀班主任经验交流小学课改经验典型材料房地产总经理管理经验 。技术与管理导向型投资具有较强的趋势性,一般集中在发达国家或发达地区。4.分散投资风险导向型动机目的是为了分散和减少企业所面临的各种风险。企业的投资过分集中在某个国家或某个地区或某个产业,一旦遭遇风险就会由于回旋余地不大而出现较大损失。企业要分散的主要风险是政治风险,同时也包括经济、自然、社会文化等方面的风险。5.优惠政策导向型动机:目的是利用东道国政府的优惠政策以及母国政府的鼓励性政策。6.其它:全球战略导向型动机、信息导向型动机、随大流、公司决策者个人偏好型动机。在分析和理解国际直接投资动机时应注意的几个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国际直接投资的根本动机和目的是利润最大化。国际直接投资的动机是可以相互交叉的。不同类型国家之间直接投资的主要动机是不同的。上述各种投资的动机都是国际直接投资的经济动机,并未考虑政治与军事方面的动机。主要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生命周期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生产折衷理论思考:每种理论从什么层面解释国际投资发生的原因?垄断优势理论理论背景理论来源理论核心观点理论的启示理论来源:是最早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的独立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理论提出的背景:海默对美国跨国公司进行了大量实证分析后发现,美国跨国公司对外投资一般集中在少数几个行业。这些行业对利率的差异不敏感,在美国跨国公司的海外资产构成中,相当一部分资产是通过举债方式在当地筹集的。这些情况证明了传统投资理论不能科学地解释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行动。垄断优势理论的前提: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有利可图的必要条件是这些企业应具备东道国企业所没有的垄断优势;跨国企业的垄断优势,又源于市场的不完全性,即:不完全竞争市场是垄断的根源。不完全市场:指不具备下述条件之一的市场:1.同质产品;2.众多的买者与卖者;3.买者和卖者可以自由进入市场;4.所有买者和卖者都掌握当前物价的完全信息,并能预测未来物价;5.就总成交额而言,市场各个经济主体的购销额是无关紧要的;6.买者与卖者无串通合谋行为;7.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8.商品可转让。市场的不完全性具体表现产品和生产要素市场的不完全:产品的差异性、技术要素优势可来自专利、技术诀窍等知识产权;资本要素指跨国公司可用较高的金融信用等级更快筹集资金规模经济引起的市场不完全:投入同样的资本,只有少数企业可以得到规模收益递增效益。政府的介入而产生某些市场障碍:例如,价格管制、利润管制、反托拉斯法等。由于关税引起的市场不完全:关税、进口限额和其他非关税贸易限制。20世纪60年代,美国向海外直接投资的企业多是哪些行业?汽车、石油、电子、化工等制造业部门中具有独特垄断优势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就是为了充分利用其他企业所没有的“独占性生产要素”。特点:资本集中度较高、技术先进、开发设计能力强、有完备的销售系统、管理水平高等,能够生产出东道国企业无法生产的高技术优质产品,借以控制东道国市场,谋取高额垄断利润。理论精髓与观点观点:国内、国际市场的不完全性和企业的垄断优势是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性因素或根本原因。这一理论主要回答一家外国企业的分支机构为什么能够与当地企业进行有效的竞争,并能长期生存和发展下去。垄断优势的要素分析技术优势:企业经过长期投入积累形成的知识市场营销技巧:通过投资建立起的信息库和销售网络的优势,如耐克公司的销售渠道优势。先进的经营和管理经验:通过对人力资源开发和经营,管理系统的投入而形成的知识。规模经济优势对某些原材料的垄断: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国际品牌优势雄厚的资金实力国际企业可通过对外投资利用这些无形资产,取得超额利润美国学者约翰逊: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主要来自知识资产的占有和使用,知识资产的开发和研究需要高额的成本,其子公司可以节约这些成本,而当地企业则需要付出全部的成本,因此,无法与跨国公司竞争。案例耐克的跨国经营秘密:抓”产品设计“以及”产品销售”,轻资产---海外代工20世纪60年代美国跨国公司海外直接投资的动因美国企业拥有的技术与规模等垄断性优势,是美国能够在国外进行直接投资的决定性因素。1)对某种专门技术的控制,2)对某些稀缺原材料来源的垄断3)享有生产和财务等方面的规模经济优势4)市场营销优势5)管理优势跨国公司可以评价这些垄断优势,有效与当地企业竞争。垄断优势论的简要评价该理论开创了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研究的先河。注重微观层次上企业行为的分析,为后续理论发展奠定了基础。对于美国20世界60年代大公司向外投资的现象给予了很好的解释。首次提出了不完全竞争市场和技术垄断优势是导致国际直接投资的根本原因。与局限性该理沦虽然对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及发达国家之间的双向投资现象作了很好的理论阐述,但它无法解释自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来,日益增多的发达国家的许多并无垄断优势的中小企业及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案例分析厂商垄断优势理论对我国企业跨国经营有什么启示?对我国跨国企业的启示加速企业科技创新拥有先进技术优势。提高管理水平形成高效率管理优势。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拥有规模经济优势。打造自主品牌,扩大建立海外销售渠道。2.内部化理论问题:在很多的情况下,跨国公司为何不主要将技术和知识当作商品,通过许可证等形式在外部市场公开出售,而要通过内部交易转移给海外子公司呢?二.内部化理论理论来源核心观点启示理论来源理论的提出:内部化理论又称市场内部化理论,是由英国学者巴克莱、卡森和加拿大学者拉格曼共同提出来的。该理论主要回答了为什么和在怎样的情况下,到国外投资是一种比出口产品和转让许可证更为有利的经营方式。市场内部化理论的基础是科斯教授的产权经济学理论。科斯认为由于市场失灵等市场属性不完善,导致企业的交易成本增加,企业通过组织形式,组织内部交易来减少市场交易成本。市场成本四类寻找和确定合适的贸易价格的活动成本确定合同签约人责任的成本接受这种合同有关风险的成本对从事市场贸易所支付的交易成本内部化理论内部化概念:在企业内部建立市场的过程,以企业的内部市场代替外部市场,从而解决这样的问题:由于市场不完整而带来的不能保证供需交换正常进行。跨国化是企业内部化超越国界的表现。国际企业实行内部化的动机来源公司在其经营活动中,面临各种由于市场的不完全性带来的市场障碍。减少外部交易成本:外部市场缺乏交换中间的定价机制,导致市场交易成本上升。防止中间产品市场不完全性的消极影响:市场障碍,如关税配额,资本汇出限制,政府干预。运用转让定价手段:可使得公司整体利润最大,转移资金,避免各种风险,避税收。内部化理论观点内部化理论认为:由于市场存在不完整性和交易成本的上升,企业通过外部市场的买卖关系不能保证企业获利,并导致许多附加成本。由于市场的不完全性,若将厂商所拥有的科技和营销知识等“中间产品”通过外部市场来组织交易,则难以保证厂商获得最大限度的利润,于是将这种“中间产品”置于共同的所有权的控制下,由企业内部转让,以内部市场来替代原来的外部市场组织交易,通过外部市场内部化降低交易成本和交易风险。内部化理论贡献该理论解释了跨国公司为什么不利用现存的世界市场,实现各国企业之间的国际分工,而且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建立企业内部化市场,通过企业内部贸易来协调公司的国际分工。奇瑞汽车:海外布局,辐射全球奇瑞与其协作的关键零部件企业和供应商协同,和国内大专院校、科研所等进行产、学、研联合开发了研发体系,掌握了一批整车开发和关键零部件的核心技术。目前,奇瑞正全面推进全球化布局,产品面向全球80余个国家和地区出口,海外15个CKD工厂已建或在建,通过这些生产基地的市场辐能力,实现了全面覆盖亚、欧、非、南美北美五大洲的汽车市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四个产品阶段三种类型的国家三.产品生命周期理论1966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维农(R.Vernoon)从动态角度,根据产品的生命周期过程,提出“产品生命周期”直接投资理论。他认为:美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变动与产品的生命周期有密切的联系,利用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解释美国战后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与区位的选择。这一理论可以用来解释新产品的国际贸易问题,也可以解释FDI生命周期理论的基本观点维农把一种产品的生命周期划分为导入期,增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不同阶段决定了不同的生产成本和生产区位的选择,决定了公司应该有不同的贸易和投资战略。观点:企业产品生命周期的发展规律决定了企业需要占领海外市场而到国外投资。产品的生命周期产品生命周期分析,即新产品从产生到退出市场经历四个阶段,导入期,增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1324时间销售额问题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有什么特征?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特征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销售量低快速增大平稳增长有降低趋势下降利润微薄大逐渐下降低购买者爱好新奇者较多大众后随者竞争甚微兴起甚多减少核心观点国际直接投资的产生是产品生命周期四个阶段更替的必然结果。假设世界上存在三种类型的国家,第一类是新产品的创新国,通常指发达国家,如美国;第二类是较发达国家,如欧洲各国,日本等工业化国家;第三类是发展中国家。该理论认为新产品依次经历导入、增长、成熟和衰退四阶段,其生产讲依次在上述三类国际之间转移。因此,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一种动态理论。1.产品生命周期的第一阶段:创新阶段(导入和增长)创新国(发达国家,例如美国)凭借雄厚的研究开发资金,首先创新技术,开发出新产品,将新产品集中于国内生产,主要满足国内少数高收入阶层消费需求,并部分出口满足其他收入水平相近国家的消费需求。其它国家存在技术缺口,无法生产该创新产品,因而不得不依赖从美国进口,而美国企业则凭借技术、产品性能和品牌的优势,用贸易的形式就能够以较高的价格从国外市场获得丰厚的利润,无需冒更大的风险到海外进行直接投资活动。2.第二阶段即成熟阶段——市场新特点:①寡占市场结构削弱,市场加剧;②新产品的生产技术日趋完善,产品在设计和生产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定程度的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化,很少需要变化;③国内外市场需求量急剧增加,消费的价格弹性开始增大,因而企业开始关注如何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和价格;④随着创新国向其他发达国家大量出口产品,诱导了其他发达国家的市场发育,进口国的当地企业开始仿制类似产品或生产替代品,使原始创新国的技术优势逐渐丧失;⑤其他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新的民族工业,保持国内市场,也开始实施关税与非关税壁垒,限制美国产品的输入,极大地削弱了美国新产品的出口能力,跨国公司会考虑采用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到其他发达国家寻找更适宜的区位进行生产和销售,占领当地市场。3.第三阶段:即标准化产品阶段(衰退)(1)产品和产品技术已完全标准化,美国在技术上的垄断优势已完全丧失,产品生产也已在其他发达国家普及,成本和价格因素在竞争中已起了决定性作用。(2)美国企业为进一步降低成本,又将生产转移到生产要素成本更低特别是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发展中国家,然后将产品返销到美国。(3)美国公司在逐渐放弃老产品生产的同时,又开始研制和开发新产品,继续在新技术和新产品领域中保持垄断优势。新产品在这三类国家转移过程各阶段的特点是什么?周期阶段特点竞争中获胜因素导入期(newproductstage)技术垄断;需求不稳定;国内产销、少量出口技术;创新增长期(Growthstage)技术模仿,产品出口增加,设立子公司在东道国生产销售,垄断竞争技术,创新成熟期(maturestage)技术扩散;产品定型,竞争者增多,国内市场饱和;寻求国外投资,占领市场、扩大规模成本;品牌标准化期(standardizedstage)技术标准化,垄断优势消失;仿造品大量出现;寻求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以降低成本成本;价格新产品创新阶段:国内生产,部分出口到次发达国家;产品成熟阶段:开始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产品标准化阶段:产品技术垄断优势消失,竞争集中在价格上,发展中国家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最佳区位。案例日本汽车业发展看产品生命周期启示产品的创新要不间断。因为产品生命周期宿短;要迅速将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作为新产品,迅速利用其有限的时间段,出口创汇;适时建立子公司,不能因为贸易壁垒而放弃对方市场。扩大企业规模,形成规模经济效益。厂商增长理论理论来源:彭罗斯发表于1956年的《对外投资与厂商增长》的论文。核心观点特点厂商增长理论是侧重从厂商的行为角度去解释对外直接投资动因。厂商经理具有独立经营权力,跨国公司具有较强的扩张实力,厂商倾向于扩大在国外市场的销售额以获取超额利润。理论核心观点对外直接投资时厂商追求增长最大化的自然结果。增长最大化厂商的对外扩张一般要经历出口,许可生产,跨国企业三个阶段。这既是厂商追求增长最大化的内在要求,又是增长最大化厂商对外投资的战略体现。厂商增长理论案例20世纪50年代末,西欧国家经济迅速恢复,市场扩大,因此可在这类国家大规模生产从而就近供应市场,同时西欧国家的劳动力成本也低于美国,在那里投资生产还可以降低成本。而且随着出口的急剧增加、西欧国家企业竞争力的增强,原来美国厂商拥有的垄断技术开始逐渐扩散到国外竞争者手中,仿制品开始出现并排挤美国产品,西欧国家的关税壁垒也使美国企业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为了实现在西欧的经营扩张,美国厂商采取直接投资,即在西欧本土建立子公司的策略。国际投资宏观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理论来源:日本一桥大学教授小岛清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详细分析与比较了日本型对外直接投资与美国型对外直接投资的不同,是以日本厂商对外直接投资情况为背景提出的指出了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独特道路。比较优势理论理论背景核心思想是什么?边际产业为什么要扩张?边际产业如何扩张?1.理论背景:比较优势理论是日本一桥大学教授小岛清(KiyoshiKojima)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的,也称边际产业扩张论。小岛清认为,分析国际直接投资产生的原因,不能仅仅依靠从微观经济因素出发的跨国公司垄断优势,还要考虑从宏观经济因素,尤其是国际分工原则的角度来进行。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内容观点: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投资国已经处于或即将陷于比较劣势的产业部门(即边际产业部门)依次进行;而这些产业又是东道国具有明显或潜在比较优势的部门,但如果没有外来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东道国这些优势又不能被利用。这样,投资国对外直接投资就可以充分利用东道国的比较优势并扩大两国的贸易。比较优势理论 (TheTheoryofComparativeAdvantage)美国式日本式制造业部门,国内比较优势的行业或部门自然资源开发和劳动力密集型行业,是已失去或即将失去比较优势的行业拥有先进技术的大型企业中小企业为主,所转让的技术也多为适用技术,比较符合当地的生产要素结构及水平贸易替代型的(反贸易导向),FDI增加减少相应产品的出口贸易创造型(顺贸易导向),在本国处于比较劣势的行业,但是在东道国正形成比较优势或具有潜在比较优势的行业独资形式,与当地联系较少合资形式,注意吸收东道国企业参加结论:按照边际产业(比较优势)依次进行对外投资,所带来的结果是:东道国:乐于接受外来投资,因为由中小企业转移到国外东道国的技术更适合当地的生产要素结构,为东道国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对东道国的劳动力进行了有效的培训,因而有利于东道国建立新的出口工业基地。投资国:可以集中发展那些它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最终,直接投资的输出入国的产业结构均更趋合理,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2.边际产业为什么要扩张?对外直接投资应按照从趋于比较劣势的行业开始的原则,由此可挖掘东道国未发挥的潜在的比较优势,也为日本国内发展比较优势产业提供空间。3.边际产业如何扩张?按照比较成本及其变动依次进行,即应该从以技术差距小、容易转移的技术开始依次推移,这样容易在发展中国家找到立足点并占领当地市场对该理论的评价1.理论贡献从投资国的角度而不是从企业或跨国公司角度来分析对外直接投资动机,克服了以前传统的国际投资理论只注重微观而忽视宏观的缺陷,能较好地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家动机,具有开创性和独到之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边际产业扩张理论1.垄断优势理论观点:国内、国际市场的不完全性和企业的垄断优势是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性因素或根本原因。市场的不完全性具体表现产品和生产要素市场的不完全:产品的差异性、技术要素优势可来自专利、技术诀窍等知识产权;资本要素指跨国公司可用较高的金融信用等级更快筹集资金规模经济引起的市场不完全:投入同样的资本,只有少数企业可以得到规模收益递增效益。政府的介入而产生某些市场障碍:例如,价格管制、利润管制、反托拉斯法等。由于关税引起的市场不完全:关税、进口限额和其他非关税贸易限制。垄断优势的要素分析技术优势:企业经过长期投入积累形成的知识市场营销技巧:通过投资建立起的信息库和销售网络的优势,如耐克公司的销售渠道优势。先进的经营和管理经验:通过对人力资源开发和经营,管理系统的投入而形成的知识。规模经济优势对某些原材料的垄断: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国际品牌优势雄厚的资金实力国际企业可通过对外投资利用这些无形资产,取得超额利润2.内部化理论核心内容:由于市场的不完全性,若将厂商所拥有的科技和营销知识等“中间产品”通过外部市场来组织交易,则难以保证厂商获得最大限度的利润,于是将这种“中间产品”置于共同的所有权的控制下,由企业内部转让,以内部市场来替代原来的外部市场组织交易,通过外部市场内部化降低交易成本和交易风险。跨国公司实行内部化的动机来源公司在其经营活动中,面临各种由于市场的不完全性带来的市场障碍。减少外部交易成本:外部市场缺乏交换中间的定价机制,导致市场交易成本上升。防止中间产品市场不完全性的消极影响:市场障碍,如关税配额,资本汇出限制,政府干预。运用转让定价手段:可使得公司整体利润最大,转移资金,避免各种风险,避税收。3.生命周期理论理论观点:国际直接投资的产生是产品生命周期阶段更迭的必然结果。假设世界上存在三种类型的国家,第一类是新产品的创新国,通常指发达国家,如美国;第二类是较发达国家,如欧洲各国、日本等工业化国家;第三类是发展中国家。该理论认为新产品有创新、成熟和标准化三阶段,其生产将依次在上述三类国家之间转移。因此,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一种动态理论产品的生命周期产品生命周期分析,即新产品从产生到退出市场经历四个阶段,导入期,增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1324时间销售额4.比较优势理论核心内容: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投资国已经处于或即将陷于比较劣势的产业部门(即边际产业部门)依次进行;而这些产业又是东道国具有明显或潜在比较优势的部门,但如果没有外来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东道国这些优势又不能被利用,这样,投资国对外直接投资就可以充分利用东道国的比较优势并扩大两国的贸易。邓宁的“折衷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又称国际生产综合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由英国著名跨国公司专家、里丁大学国际投资和国际企业教授邓宁(JohnH.Dunning)提出的。这一理论目前已成为世界上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研究中最有影响的理论,并被广泛用来分析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和优势。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吸收了下面几个理论的主要观点:①以海默(StephenH.Hymer)为代表的垄断优势理论;②以巴克莱(PeterBuckley)和卡森(MarkCasson)为代表的内部化理论;③由索瑟德(Sothede)提出的一般区位理论。邓宁认为上述各种理论对国际投资与生产的解释是片面的,没有把国际投资与贸易或其他资源转让形式结合起来分析。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吸收了上述3个理论的主要观点,解释企业为什么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观点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认为:一个企业要从事对外直接投资必须同时具有三个优势,即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基本内容1、所有权优势(OwnershipAdvantage)主要指的是企业拥有或掌握某种财产权和无形资产的优势。具体包括专利、管理技能、市场控制能力、金融与货币等。这是吸收了垄断优势理论的观点。2、内部化优势它是指跨国公司将其所拥有的资产加以内部化使用而带来的优势。也就是说,企业将拥有的资产通过内部化转移给国外子公司,可以比通过交易转移给其他企业获得更多的利益。企业到底是选择资产内部化还是资产外部化取决于利益的比较。3.东道国的区位优势。(1)成本因素:接近供应来源、劳动力成本、原料成本、运输成本。(2)市场因素:东道国市场规模、经济发展速度、市场增长潜力、市场竞争程度。(3)政府政策因素:政府提供的吸引的优惠政策。(4)投资环境因素: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法制方面对东道国的总体评估。如果一家企业同时具有上述3个优势,那么它就可以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这3种优势的不同组合,还决定了对外直接投资的不同部门结构和不同的生产类型。经营方式优势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投资模式出口模式契约模式(许可)√√√√√×√××企业国际化经营模式与OIL理论的关系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特点和贡献:1.它吸收借鉴了在此之前20年中出现的海外直接投资理论,采用了折衷和归纳的方法,对各家之长兼容并蓄,并在区位理论方面做出了独到贡献;2.它适用于解释不同形式的FDI,涵盖和应用的范围宽;3.它能较好地解释企业选择国际经济活动三种主要形式的原因:即出口贸易、技术转让与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局限性邓宁强调只有三种优势同时具备,一国企业才可能跨国投资,并把这一论断从企业推广到国家,因而解释不了并不同时具备三种优势阶段的发展中国家迅速发展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特别是大量向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活动。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垄断优势论内部化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厂商增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OIL折衷理论发展中国家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微观理论宏观理论综合理论学习 要点 综治信访维稳工作要点综治信访维稳工作要点2018综治平安建设工作要点新学期教学工作要点医院纪检监察工作要点 回顾跨国公司垄断优势的具体表现是什么?什么是内部化市场?企业实行内部化的动机是什么?产品生命周期四个阶段的特征(销售量、利润、消费者、竞争程度)厂商增长理论提出企业对外扩张会经历哪几个阶段?比较优势理论中提出边际产业为什么要扩张?如何扩张?生产折衷理论OIL分别指代什么?垄断优势的要素分析技术优势:企业经过长期投入积累形成的知识市场营销技巧:通过投资建立起的信息库和销售网络的优势,如耐克公司的销售渠道优势。先进的经营和管理经验:通过对人力资源开发和经营,管理系统的投入而形成的知识。规模经济优势对某些原材料的垄断: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国际品牌优势雄厚的资金实力国际企业可通过对外投资利用这些无形资产,取得超额利润内部化市场所谓内部化市场指建立有公司内部调拨价格起作用的内部市场,使之像固定的外表市场同样有效地发挥作用。国际企业实行内部化的动机来源公司在其经营活动中,面临各种由于市场的不完全性带来的市场障碍。减少外部交易成本:外部市场缺乏交换中间的定价机制,导致市场交易成本上升。防止中间产品市场不完全性的消极影响:市场障碍,如关税配额,资本汇出限制,政府干预。运用转让定价手段:可使得公司整体利润最大,转移资金,避免各种风险,避税收。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特征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销售量低快速增大平稳增长有降低趋势下降利润微薄大逐渐下降低购买者爱好新奇者较多大众后随者竞争甚微兴起甚多减少理论核心观点对外直接投资时厂商追求增长最大化的自然结果。增长最大化厂商的对外扩张一般要经历出口,许可生产,跨国企业三个阶段。这既是厂商追求增长最大化的内在要求,又是增长最大化厂商对外投资的战略体现。2.边际产业为什么要扩张?对外直接投资应按照从趋于比较劣势的行业开始的原则,由此可挖掘东道国未发挥的潜在的比较优势,也为日本国内发展比较优势产业提供空间。3.边际产业如何扩张?按照比较成本及其变动依次进行,即应该从以技术差距小、容易转移的技术开始依次推移,这样容易在发展中国家找到立足点并占领当地市场。OIL生产折衷理论跨国公司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是由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这三个因素综合决定的。(必须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经营方式优势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对外直接投资出口贸易许可合同√√√√√ⅹ√ⅹⅹ企业国际生产方式选择东道国的区位优势。成本因素:接近供应来源、劳动力成本、原料成本、运输成本。市场因素:东道国市场规模、经济发展速度、市场增长潜力、市场竞争程度。政府政策因素:政府提供的吸引的优惠政策。投资环境因素: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法制方面对东道国的总体评估。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垄断优势理论---美国跨国公司海外投资的动因内部化理论---西欧等国跨国公司海外投资的动因比较优势理论---80年代日本跨国公司海外投资的动因OIL生产折衷理论---综合理论评价1、积极作用能将发展中国家的竞争优势与母国的市场特征结合起来能部分说明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小规模技术理论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理论国家利益优先取得论一.小规模技术理论产生背景:20世纪8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的威尔斯教授深入分析了发展中国家企业如何获取竞争优势问题,提出了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小规模技术优势理论。理论观点:发展中国家跨国经营的比较优势来源于小规模生产技术,这种小规模生产技术带来的低生产成本等比较优势能够使发展中国家境外投资获得利益。一.小规模技术理论内容拥有为小市场需要提供服务的小规模生产技术。发展中国家在民族产品的海外生产上具有优势。拥有当地采购和特殊产品优势低价产品营销战略。评价可以解释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行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带有民族特色行业的直接投资行为。该理论指出世界市场是多元化,多层次的,对技术不够先进,生产规模不够大的小企业,其参与国际竞争仍有很强的动力。该理论不能解释发展中国家高技术行业的对外投资行为。二.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理论产生背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出现了加速增长的趋势,特别是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投向了发达国家,并成为当地企业有利得竞争对手。英国雷丁大学的坎特韦尔和托兰惕诺提出发展汇总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理论观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和地理分布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变化的,并且是可以预测的。1.对外直接投资产业分布:从资源依赖性产业向技术依赖性产业发展;2.对外直接投资地理分布:投资方向遵循周边国家--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国家利益优先取得论资源转移效果产业结构调整效果国际收支取得效果市场竞争效应案例2010年8月2号,吉利和福特就沃尔沃收购事宜进行正式交割,吉利并购了沃尔沃汽车的全部股权,包括知识产权、生产技术、生产线。通过收购沃尔沃,吉利实现了全球化,至此吉利已经脱胎换骨为跨国汽车企业。思考:吉利的此次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可以通过我们所学的哪个理论得以解释?案例欧洲迪斯尼乐园的教训1984年,美国的沃特•迪斯尼集团在美国加州和佛罗里达州迪斯尼乐园经营成功的基础上,通过许可转让技术的方式,开设了东京迪斯尼乐园,在东京迪斯尼乐园兴建的过程中,美方并没有实际投入资金,而以迪斯尼品牌、商品、动画形象、影视等无形资产投资,与日方签订长达45年专利使用合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东京迪斯尼的成功,大大增强了迪斯尼集团对于跨国经营的自信心,决定继续向国外市场努力,再在欧洲开办一个迪斯尼乐园。在巴黎开设的欧洲迪斯尼乐园与东京迪斯尼乐园不同,迪斯尼集团采取的是直接投资方式,投资了18亿美元,在巴黎郊外开办了占地4800公顷的大型游乐场。但奇怪的是,虽然有了东京的经验,又有了由于占有49%股权所带来的经营管理上的相当大的控制力,欧洲迪斯尼乐园的经营至今仍不理想,该乐园第一年的经营亏损就达到了9亿美元,迫使关闭了一家旅馆,并解雇了950名雇员,全面推迟第二线工程项目的开发,欧洲迪斯尼乐园的股票价格也从164法郎跌到84法郎,欧洲舆论界戏称欧洲迪斯尼乐园为“欧洲倒霉地”。思考题:试用邓宁的OIL理论的有关原理分析欧洲迪斯尼乐园失败的原因。
本文档为【国际投资学第二章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徐姐2018
技术学院会计学毕业后掌握基本的会计知识技能,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多年的财务工作经验,现认多家小企的财务会计!
格式:ppt
大小:330K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8-05-16
浏览量: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