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卷·山语 Microsoft Word 文档

三卷·山语 Microsoft Word 文档

举报
开通vip

三卷·山语 Microsoft Word 文档●卷三·山语     ○梅岭     梅岭者,南狱之一支。《星经》曰“南戎门户”,《汉书》曰“台山”, 《舆地志》曰“台岭”,其名不一。其曰秦关者,以始皇三十四年,所适治狱吏 不直者所筑也。《南康记》云:“南野三十里至横浦,有秦时关,其下曰塞上。” 是也。南越吕嘉叛,杀汉将军韩千秋,函封使者节置塞上,即此。故又曰汉塞也。 曰东峤者,以居五岭东偏也。曰台者,以高而平。曰峤者,以高而峭锐。台专言 梅岭,峤则兼言五岭也。五岭,一岭也,其在东则为梅岭也,然自昔皆以梅岭为 五岭之第一岭也。五岭皆越门,若台关则秦所筑,故亦曰秦...

三卷·山语 Microsoft Word 文档
●卷三·山语     ○梅岭     梅岭者,南狱之一支。《星经》曰“南戎门户”,《汉书》曰“台山”, 《舆地志》曰“台岭”,其名不一。其曰秦关者,以始皇三十四年,所适治狱吏 不直者所筑也。《南康记》云:“南野三十里至横浦,有秦时关,其下曰塞上。” 是也。南越吕嘉叛,杀汉将军韩千秋,函封使者节置塞上,即此。故又曰汉塞也。 曰东峤者,以居五岭东偏也。曰台者,以高而平。曰峤者,以高而峭锐。台专言 梅岭,峤则兼言五岭也。五岭,一岭也,其在东则为梅岭也,然自昔皆以梅岭为 五岭之第一岭也。五岭皆越门,若台关则秦所筑,故亦曰秦南门也。汉之北塞至 寒门,南塞至暑门,台关又暑门之大者也。以其山曰台山,故关亦曰台关,又曰 横浦关。而梅岭之名,则以梅钅始也。钅本越句践子孙与其君长避楚,走丹 阳皋乡,更姓梅,因名皋乡曰梅里。越故重梅,向以梅花一枝遗梁王,谓珍于白 璧也。当秦并六国,越复称王,自皋乡逾零陵至于南海,钅从之,筑城浈水上, 奉其王居之,而钅于台岭家焉。越人重钅之贤,因称是岭曰梅岭。其曰大庾 岭者,汉元鼎五年,楼船将军杨仆出豫章击南越,裨将庾胜,城而戍之,故名大 庾。其东四十里胜弟所守,名小庾。是则岭名梅以钅,岭名庾以胜兄弟,秦之 时岭名梅,汉之时岭名庾也。然汉时亦称梅岭。《史记》云:汉破番禺,东越兵 不至,杨仆请从便击之。上令屯豫章梅岭以待命,余善闻之遂反,入白沙、武林、 梅岭,杀三校尉。上乃遣仆出武林,王温舒出梅岭击之是也。然此或豫章梅岭也。 《史记索隐》云:豫章三十里有梅岭,在洪崖山,当古驿道。要之梅岭皆以钅 名,非以梅,盖钅奉其王,自梅里至豫章,又至台山,亦名台山曰梅岭。其姓 为梅,复从梅里至,以台山为梅岭,犹之乎以皋乡为梅里也。然钅之王亦姓梅, 则梅岭又非以钅名,盖以钅之王名也。今俗称梅岭为越王山,人皆以为赵佗, 不知乃钅之王故治。故予诗云:“禺峡本因黄帝子,梅关亦以越王孙。”而世 乃谓陆凯折梅寄友,岭遂名梅,因筑折梅亭其上,谬矣。岭有红梅驿,驿有城, 当岭路之半。累石为门,南北以北为中,相传钅所家在焉。自驿至岭头六十里 为梅关,从大庾县而南者,望关门两峰相夹,一口哆悬,行者屈曲穿空,如出天 井。从保昌而北者,一路风阜绵亘,岩磴倾斜,梅与松石相亚涧林间,或蔽或见, 偃松大皆合抱,或数百或千年物,有张文献手泽存焉。关路乃文献所辟,行者歌 之,以关出入甚易,号为人关,以与西粤北流鬼关相对。鬼,鬼方也,在西为阴, 故曰鬼方。东阳,故曰人,故梅关一名阳门。     ○腊岭     五岭之第二岭,在郴州南境曰骑田,骑田之支曰腊岭,在乳源西境。壁立峭 拔,高四百馀仞,周三十里,盖天所以分骑田之险者。大岭为骑田,而腊岭其小 者也。曰腊岭者,以乳源在万山中,风气高凉,于粤地暑湿不类,是岭尤寒,盛 夏凛冽如腊也。一曰摺岭,以岭高不可径度,从岭边折叠而行,如往如复,故曰 摺也。又西北境有关春岭,岭之左为梅花峒,山谷阴寒,夏多积雪,梅花繁盛亚 梅关。一名小梅岭,一曰梅花路,亦曰小岭,盖又以梅岭为大岭也。初梅岭未辟, 小岭为西京孔道,韩昌黎赴潮时,以昌乐泷险恶,舍舟从陆道出乳源蓝关。蓝关, 或即此小岭也。梅岭自张文献开凿,山川之气乃疏通,与中州清淑相接,荡然坦 途,北上者皆由之矣。予尝谓昔称五岭,以人迹所绝,车马不通,天地所以隔内 外,故尉佗绝新道,拒三关,而盗兵即不得至。今梅岭之旁,连峰叠嶂间,小陉 纷纭,束马悬车,纵横可度,虽使千夫关,万人乘塞,而潜袭之师已至雄州城 下。又况郴之腊岭,与连之星子、朱冈,皆可以联镳径入乎!雄州居五岭之首, 为二广冲,韶石耸其南,大庾峙其北,豫章、吴、楚、闽、越皆以此一关为限, 诚东南天地一大枢键,非仅为岭表第一门也。或谓任嚣称番禺负山险,阻南海, 东西数千里,盖秦时以负北一带为番禺,其南皆为南海。佗移檄告横浦、阳山、 湟溪关,乃备粤之北门。汉五将军或出桂阳下汇水,或出豫章下横浦,出零陵, 或下离水,或抵苍梧,或发夜郎兵下江,而咸会番禺,此则粤之门户俱入矣。 其东则隔于东越,此东越王余善所为请以卒八千从楼船将军至揭阳,以海风波为 解也。横浦之道为直,故杨仆先陷寻陕、石门,桂阳由衡岳下,稍纡浅,故道远 后期。观于此,则所以为越守者不难俟。予曰:虽然,夫以南越窃据为雄,已历 世五王,历年九十有三矣。天将以土地归神华,为衣冠文物之区,所以爱斯民也 甚厚。使建德、吕嘉善守,终亦覆亡。故刘钅长时,广人见群星北流,知为举国 归中原之兆,天之所废,虽阻险无所用之。故曰:“固国以德。”     ○五岭     唐李侗以衡阳为五岭门,以五岭之中,皆南岳之奥室也。南岳,君也。罗浮, 其东诸侯也。罗浮分南岳之司以治五岭,而朱明洞与南岳之朱陵洞相通,则罗浮 者,南岳之神气所聚者也。南岳之都在南岳,而离宫别馆在罗浮,故亦称罗浮为 南岳。北之太行,西岳之臂也。南之五岭,南岳之臂也。然五岭以大庾为首,则 始安、临贺、桂阳、揭阳,又大庾之臂也。故予诗:“五岭南拖衡岳臂,迢遥直 与海天长。”或谓台城之峤在大庾,骑田之峤在桂阳,都庞之峤在九真,萌渚之 峤在临贺,越城之峤在始安。是岭有五,而广东得其一,广西得其三,湖广亦得 其一。然骑田今属阳山,去阳山城北二里,一名黄岑,即古湟溪关也,则广东得 岭之二矣。又乳源西五里有腊岭,为五岭之一,亦名骑田。连揭阳而言,则广东 又得岭之三。五岭之称,始《史记·张耳传》,曰:“秦南有五岭之戍。”师古 曰:“西自衡山,南东穷海,一山之限耳,而别标五者。”裴渊《广州记》曰: “大庾、始安、临贺、桂阳、揭阳。是为五岭。”郑德明《南康记》曰:“大庾 一,桂阳骑田二,九真都庞三,临贺萌渚四,始安越城五。”《舆地记》:“一 曰台岭,一曰塞上,即大庾也。二曰骑田,三曰都庞,四曰荫渚,五曰越岭。” 方以智谓九真太远,当以裴说为是。王伯厚曰:“骑田即郴州腊岭,都庞即道州 永明岭,渚即道州白芒岭。”则道州有二,可疑也。大抵五岭不一,五岭之外, 其高而横绝南北者,皆五岭不可得而名也。     ○三峡     自基德至清远有三峡,一曰中宿,一曰大庙,一曰浈阳。大庙介二峡之间, 尤险狭,故尉佗筑万人城于此,汉杨仆先陷寻陕。姚氏云:“寻陕在始兴三百里, 地近连口。”即此。然其险盖与蜀异。蜀三峡其险在滩,粤三峡其险在峡,自皋 石山而下,危蛮峻,为铁步障,为玉屏,凡数百里不断。其在中宿者,有南北 二禺,南禺峰三十有六,北禺少其四,峰峰相抱,一水萦回而出。水如环肉,北 禺为之好,而北禺之山且憩,南禺之山且行。行而南以东,至广州为白云诸峰, 又东至海上为罗浮。其憩者,耸而为峰,两两壁合,锐绝特,望之若攒玉插天, 其下苍磴屈盘,箐从茂密,临危飞石与古木互相撑拒,往往有崩陷之患,盖粤山 之第一。南禺路陡绝,挽舟车率从北禺,衣钩笮挂,乍却乍前。至浈阳,路益 紧束,彼此绳索相牵,腾藉而上,踝血沾溉利石,往往至剧。陈岩野先生诗云: “双峰若人立,举手相攀摘。步障四十里,恺崇势均敌。磴道虽新凿,猿猱苦绝 壁。往年牵夫,山鬼至今嗅。”其险如此。大庙峡,一曰香炉,当虞夫人庙右, 有一峰状若香炉,故名。其前有二小峰,曰狮子、眠羊,横当湾环之间,舟人畏 之。歌曰:“朝见眠羊,估客烧香。暮见狮子,梢公化纸。”自此至清溪、里 二驿,一路多虎,又歌曰:“清溪里,早眠晏起。”而中宿峡往时尝有潮至, 经宿乃返。予则歌曰:“潮上飞来,一宿即回。飞来潮上,二禺皆响。”峡中又 有望夫台,予歌曰:“望夫台,侬今化为石,郎且不须回。”望夫台,一名望夫 山,又歌曰:“望夫山,侬虽化为石,犹自待郎还。”自南禺以下有七湾,则歌 曰:“一湾复一湾,朝流侬泪去,墓流郎泪还。”又歌曰:“一湾复一湾,朝流 郎泪去,暮流侬泪还。”盖皆言行旅之苦也。凡自韶阳而下先浈阳,自广州而上 先中宿,予歌曰:“浈阳头,中宿尾,中央一峡香炉是。”又歌曰:“头中宿, 尾浈阳,香炉一峡是中央。”峡中复多怪石,或有两两相抄,状如牛头者,曰牯 牛滩,则歌曰:“过得牯牛,舟子白头。”有名龙头硬者,鳖背者,歌曰:“舟 上龙头,一沉一浮。舟上鳖背,一进一退。”有曰狮子角者,歌曰:“水冲石口, 狮子哮吼。水石争飞,舟船却走。”有时滩水甚浊不见石,石激水成花乃敢行, 歌曰:“船行莫行,看石花生。”有名银瓶钓丝滩者,则歌曰:“大银瓶,小银 瓶,酒香鱼味美,沉醉卧沙汀。”又歌曰:“天晴钓丝短,天雨钓丝长。但求滩 水满,不用鲤鱼尝。”有曰磨刀滩者,歌曰:“石为刀,舟为砺。朝磨暮磨,人 与之敝。”又歌曰:“舟石相磨,舟奈石何。”有曰弹子矶者,远望之,一峰锐 竦,欹壁千仞,绝似太华南峰之背。上有穴,亦与肥遗穴相似,云黄巢弹子 所穿,是中空洞,一声入之,如震雷盘旋石腹,四山传响。壁上花木,与石色青 白红紫相间,若锦屏。其南有数十峰,亦皆绝壁,石乳下滴,半空沾濡,时时坠 一巨石,与惊湍日夜舂击。过此又有数峰相连,一壁横出,高广不及弹子矶,而 迄逦若层城,盖皆与弹子矶本一圆峰,而削其半以为壁者,此巨灵斧凿之迹也。 山翠空,阴者如烟雨,晴者如云霞,为日光所夺,不能自主,日午色多绿,薄 暮多青,青而Σ千百乃可数。越十余里,又一峰若弹子矶,上有洞曰碧落,僧 嵌壁为楼,俯临潭水,势甚危。     ○二禺     二禺在中宿峡,相传轩辕二庶子,长太禺,次仲阳,降居南海,与其臣曰初 曰武者隐此。太禺居峡南,仲阳居峡北,故山名曰二禺。在南者曰南禺,北曰北 禺,七十有二峰相对,一一奇峭,而北禺以飞来寺尤称胜,由十九福地坊而上, 有嘉会亭,迤而西。一崖曰苍雪,异石矗立,如叠古琼,老榕横架其上,轮盘 攫,风尝飕飕不绝。俞涧,有轩辕二帝子别业,祠二禺君。二禺君者,太禺、 仲阳也。右为山晖堂,祠二禺臣,则初与武也。其下复有二帝子读书台,皆邑人 朱叔子所建。台旁为飞来新寺,折而西,地稍夷旷,有叔子清音楼,泉自上行, 锵锵有声,乃子瞻所谓“仰看泉落,俯听石转毂”者。四壁多青脂石乳,及海 棠红踯躅之属,有泉渗出,萦纡伏流凡九曲,可以泛觞。左折沿涧而上,东望有 一瀑布,其下为淙碧轩,子瞻以溪水太峻,当少留之,教寺僧于轩北作小闸,潴 为澄潭,使水尝雷轰雪溅。又夏秋水暴,可为启闭之节,用阴阳家言,寺当少裕 云。历磴二百余级,至一洞,镌“仙源”二字,瀑布发源处也。下有桥曰流香, 是为第三桥。沿涧西行,竹林中有阮俞径,昔二帝子善音,采阮俞之竹吹之,凤 凰来集,至今月明,犹彷佛闻其遗响焉。两崖摩挲皆作翠褐色,古木苍藤,垂阴 水际,烟波隐映中,时有渔ザ往来。篙落一声,岩壑四应,是为石洞最幽之处。 其巅最高峰,林木益深,希见天日。有一岩广数百步,多钟乳,地下有石棋子, 大者径二寸,凡百余枚。下为和光洞,安昌期丹灶在焉,常产五色榴花。折而西, 为归猿洞,孙恪妻留玉环之处也。又一岩有古窑器,函黄金蜕一具,壁上刻“秦 时五百人避难于此”九字。上即古飞来寺,梁普通年,二帝子自舒州移至此,一 角遗于梅关,今为云封寺。粤故有客山二,一曰浮,一曰逃石。有客寺二,一曰 飞来,一曰云封。飞来寺颇多题咏,区海目云:“客帆山寺两依依,闻道飞来便 欲飞。若使客帆同此寺,不烦一宿也能归。”予和云:“潮至胥江力渐微,峡门 开处野猿归。空王亦爱禺阳好,飞寺而今更不飞。”寺后绝壁有“云隐”二字, 罗隐所篆,上尝生异云,祷之辄雨,称云台峰。距古寺数里,又有一岩,内分三 洞,甚高广。唐时望气者言:南海有灵山产神草。遣使求之,果于此得金芝数十 茎,锵然作金钱声,因名金芝岩。岩中床、几、瓶、垆悉具,一丹井与海眼通, 石盂中有乳英满注。岩上又有天池二,一大一小,其水散为北禺诸泉。南禺巅为 缥幡岭,与北禺之巅并高。下有钟楼冈,一巨钟旧悬其上,俄飞入水,每寺中伐 鼓,水底钟隐隐相应。今渔者歌有云:“山上钟声水底闻,南禺飞落北禺云。” 谓此也。由冈西折有一洞,又数百级有岩二,坞三,平台一,皆产金粟花。泉分 数道而下,流为花溪,自一湾至于五湾,湾尽为百花洲。第五湾上有奇石三叠, 高五十尺,平衍而白,名瑶台。下有花阡,叔子瘗落花之所也。二禺皆多水,凡 山罅辄有流泉迸出。而南禺尤多泉,所冲啮崩堑断,每为桥以便牵挽。宋时有 弋阁七十余间,今易以石,E7路如丝,缭绕峰麓,舟上者百缆纠缠,钩藤 石,乍断乍连,呼号多凄惨声,如哭如相杀。一散为百,百散为千,远近相应, 自二禺至浈阳,凡三日皆然。浈阳峡小而长,其西壁益岩,可蛇行者仅尺许, 故于东壁凿梯为平路。浈阳有连州水口出贼,大庙峡径路四通。花山、铁山诸寇, 率从此乘龙艇出,每艇二十余桨,首尾如一。上下互为首尾,轻捷如飞,多用砂 炮利器,遥见黑烟一点,即已中人。又数从庙东杀鸡坑而出,坑口下,又有氵琶 江、大燕两水口,及黎峒坑,皆贼要冲,戍兵往往与通,咫尺间辄不赴救。哨船 塘铺,皆在大庙对岸,不当隘口,名为御寇,实避之。     ○连峡     自氵匡口西北行,有数坻石横江,状若桥,云神人之所设,滩势澎怒,篙者 胸肿痛,钅句者手酸,十人之力尝不给。上一峡不知其名,连峡自此始。越三十 里又一峡,下有豆豉村,望前山如千叶芙蓉,半包半解,解者为峰峦,包者为石, 绝与西华相似。峰峰有树,树树有峰,瀑布横穿而出,其不成瀑布者,纷披四注, 如雨雪。密叶丛箐中,有影无声,每与猿鸟幽咽,此连峡中第一境。如此者二十 余里,上一峡,绝壁颇宽广,上有石窟数口,前后相穿,绠藤梯棘,从峰罅而上, 人方营治飞巢,为避乱之所。自此水益湾环,滩益高,石益廉利,鱼陂高低,水 车水击,舟行益艰苦。既至阳山县,县西二里有石刻,曰“韩文公钓矶”。矶 左为祠,一石刻文公像,为南海陈昂所写。城绝卑小,郭外屋高于城,茅茨数十 间,火烟寥落。文公所云:“隔江荒林密箐,小吏十余家,鸟言夷面”,今恍然 在目也。二十里至老牙、大理二峡,夹壁欹叠,状若颓城,无数古木支拄,石色 苍绿,皆作云水纹。松、彬、茶子诸树幂之,怪藤千尺,多有黄猿啸牵而下,或 戏丸堕之,空中犹能翻接柔枝。已入晾纱峡,水叩石牝,呜咽有声,水石相吞, 久之始答。有数复岩喷水,从风飘滴,峡尽犹沾濡不已。又入一峡名同冠,壁之 石皆为白笋芽,丛乳葳蕤,倒披而下。有一洞甚大,多文石,丹青绮分,树影森 沉,瀑光明灭。驻舟其下,久之,峡转峰旋,舟层层如入螺尾,乍出阴崖,乍入 阳窦、凄神寒魄,一日不知几变。一潭曰龙湫,湫旁有三穴甚深,水出穴中,为 瀑布者二。上有洞,洞中石柱无数,自上生下,复自下生上,望之有如堂厦。又 有小瀑布五六道,与峰上诸水相连为大水帘,其前有滩,滩上为羊跳峡,言峡小 羊可跳而越也。一巨石塞峡,沿石角欹侧过之,一岩张其口,若吸舟状。数里得 楞伽峡,峡势欲堕,两崖相追,石皆雕镂通透,如破莲蓬。内外有悬乳千万枝, 长者俞千尺,白者成人,黑者成物,石脉所出者色多白,石肤所出者多黑。有 一大瀑布作数折,大风一激,腾跃三四峰乃散。一石人传为丁兰所化,旁多篆刻, 苔蚀不可读。越半里,林上又一瀑布,参差与数折者对,土人谓之双龙灌水。水 在峡中又绝异,日光所荡,含草色则绿,含石色则青,亦多金沙丹砾,粼粼可拾。 自此至铜鼓、龙涎二峡皆然。龙涎峡去连州南五里,其水发源九陂,流二十里或 隐不见,乃自峡之腰吐一小乳,喷薄而出,因曰龙涎。予以为此真龙乳,易名龙 乳峡,刻石其上。盖自氵匡口至此,峡凡十余,皆绝奇。奇在两壁,奇在多瀑布, 奇在水,而峡止矣,而上滩犹甚峻也。     ○诸峡     峤南之山,自西自北,自西北自东北,皆两山相夹成峡。西自德庆至高要, 有大湘、小湘、羚羊三峡。北自英德至清远,有浈阳、香炉、中宿三峡。西北自 乐昌、平石下六泷,有泠君、蓝豪二峡。东北自连州至涟溪口,在楞伽、羊跳、 同冠三峡,而乐昌二峡尤险。其险在六泷,六泷之险在水,诸峡之险在山,连州 兼山水之险,羚羊峡山水稍平。东上揭阳,则蓬辣、乌蛮诸滩亦甚险,盖以居上 流多石故也。柳子厚谓:楚之南,少人而多石。石者,未化之雷。雷者,已化之 石。峤南多石,故亦多雷。隆冬而雷未收声,新雷与故雷常相接也。《易》艮为 石,反艮则震,震始于十一月,故冬有雷,雷者,石之反也。雷之斧与霹雳甚, 皆石之所为化而未尽化者也。其化也多在峡中,峡中为石之薮,故亦为雷之薮。     ○两三峡     浈阳、香炉、中宿为北三峡,大湘、小湘、羚羊为西三峡。从西而下者先大 湘,从东而上者先小湘。小湘下二十余里,有小峡曰香炉,香炉峡尽为高要。城 东二十里则羚羊峡至矣,羚羊比大、小湘较长,渔者歌云:“长者羚羊,短者二 湘。香炉一峡,亦在中央。”盖中宿、浈阳以香炉峡为中,此亦如之。或谓香炉 即小湘,然小湘与大湘本一峡,长仅十里,其首名大湘,其尾故名小湘耳。予诗: “大湘未尽小湘来,两岸丛峰束不开。直到羚羊江始放,西江倒卷北江回。”西 江既出羚羊,势乃沛然,与北江合为一大川,每当夏涨,水如万马奔腾,岩壑尽 崩,舟与惊涛相为敌。其性既湍悍,又苦峡门隘小,稍失势,则帆樯倒下千尺。 予诗:“六月滇黔水大来,端州城门不敢开。左右双江争一口,白波倒卷失崧台。 咽喉最苦羚羊小,水花四飞如白鸟。洪涛鼓舞不因风,一出峡门成浩渺。”又云: “水如奔箭穿霞壁,舟与浪花相拒敌。千岩万壑势将崩,一石中流犹荡击。”又 云:“北江势比西江缓,水性西江尤劲悍。时时一口似龙门,万里飞流束欲断。” 峡口之西有亭,曰束江。其上为灵山寺,登之俯视建瓴,水头十丈,排山而下, 真滔天之势也。     ○三山     会城中故有三山,其在番禺治东南一里者曰番山,迤逦而北一里曰禺山,其 北曰粤秀。昔人尝以尧山及番禺为三山,与五岭并称。今尧山莫知其处,疑即粤 秀也。三山之脉,自白云蜿蜒而来,为岭者数十,乍开乍合,至城北耸起为粤秀, 落为禺,又落为番,禺北番南,相引如长城,势至珠江而止。自刘Ζ凿二山以为 宫阙,而番禺遂平。今郡学有小丘高仅数丈,则番山之余也。禺山自谯楼、双阙, 连西竺至玄览台一带皆是。登高望之,犹见其盘旋不断、回抱三城之势。盖司马 迁所谓“番禺一都会”,刘安所谓“一军处番禺之都”,任嚣所谓“番禺负山险 阻”,皆指此三山之中也。番禺之名最古,《山海经》云:“黄帝生禺阳、禺号。 禺号处南海,生徭梁。徭梁生番禺。番禺者,贲隅也。禺阳、禺号者,黄帝之庶 子也。番禺,黄帝之曾孙也。则番禺之名,以黄帝子曾孙也。若中宿之山曰二禺, 亦曰禺阳,则以二庶子也。然番禺之山甚大,《山海经》云:桂林八树,在番隅 东。隅,禺也。又曰:南禺之山,雏是出。而《罗浮记》云:罗山之顶有桂, 所谓贲隅之桂。贲,番也,则又以罗山为番禺也。或曰:罗浮之西麓为白云。番 禺者,白云之南麓也,则白云、罗浮皆可名番禺也。《山海经注》曰:丹穴之东, 是曰南禺之山,其广四千七百三十里,有凤凰、雏。或曰南禺谓罗山之南,番 禺之东也。则禺山甚广大,处处皆可名禺山也。今会城之禺山虽没,而自清远至 博罗,谓皆禺山之所磅礴焉可也。番禺之山甚大,故秦汉时,以广州之地总称番 禺,不然者,城中之番、禺二小山,特培娄耳。昔人合之以名广州,其义何居。 地理家众山皆尊,小者为主,夫岂其然耶!番与贲同音潘,禺与通作隅。《史 记》宅隅夷。《列子》隅谷亦作禺。禺之名,惟广州有之,而说者谓番禺旧读翻 容。故谚有云:“北人不识番禺,南人不识”,然不知又何以读番禺也。西 竺山名,在今城隍祠后,然亦平矣。而南海县治西南,有坡山高五六丈,俯临大 市,亦皆三山之支云。粤秀耸拔三十余丈,旧有番、禺二山前导,今巍然三峰独 峙,为南武之镇。城跨山腰而出,下有二门,左曰大北,右曰小北,中峰之正脉, 落于越王故宫,故都使司署是也。山上有朝台故址,相传台象北斗为之,圆基千 步,平顶三亩,复道飞轩,逶迤曲折。是南越王朔望升拜以朝汉,自称蛮夷大长 老夫臣佗昧死再拜上书皇帝陛下之处也。《南越志》云:熙安县东南有固冈,高 数十丈,冈西面为羊肠道,尉佗登此望汉而朝宗,故曰朝汉台。台从西历番、禺 二山以上,石路纡回,《广州记》以为直峭百丈,螺道登进是也。台西有歌舞冈, 乃佗三月三日修禊之处,刘Ζ叠石为道,名曰呼銮。夹栽甘菊、芙蓉其间,与群 臣游宴,又名此冈曰游台。台久废,今但曰台冈。此三山之大概也。     ○白云山     白云者,南越主山,在广州北十五里,自大庾逶迤而来,既至三城,从之者 有三十余峰,皆知名。每当秋霁,有白云蓊郁而起,半壁皆素,故名曰白云。其 巅为摩星岭,岭半有寺,亦曰白云。左一溪曰归龙,其上飞流百仞,盘舞喷薄, 陈宗伯潴以为湖,湖东北为楼馆十数所,环植荔支梅竹之属,名云淙别业。下有 古寺二,右景泰,左月溪,林径水石皆绝异,黎太仆譬之仙女见人,散发垂腰, 而姿态自远,绝不染烟火之气,亦一说也。月溪下有九龙泉,流为大小水帘,志 所称重重挂玉帘处。其北为鹤舒台,安期昔上升,有白鹤舒翅以迎,故曰鹤舒。 又北一里有峰曰宾象,上有动石,游人叱之辄动,前有泉,因虎跑而得,甚甘。 其西南王里有太霞洞,秦泉之水出焉,故有李忠简玉虹饮涧亭、小隐轩,及孙典 籍白云山房,今皆废。又一里有洞曰玉虹,其南曰聚龙冈,折而西,有宋高宗御 书阁。又七里为蒲涧水,安期旧居此,始皇遣人访之。太白诗所云“秦帝如我求, 苍苍向烟雾”是也。《记》称:“安期将李少君南之罗浮,至此涧,采菖蒲一寸 十二节者服之,以七月二十五日仙去。”今郡人多以是日采菖蒲,沐浴灵泉,以 祈霞举,而宋时郡守,尝醵士大夫往游,谓之鳌头会云。涧旁有寺曰蒲涧,前为 丹井,水甘温,微有金石气。其阳有滴水岩,水氵千微不断,无风则滴,有风则 不滴。上有一石状悬钟,人至辄铿然有声,其下又有水帘,溅洒如雾,时大时小, 下注为流杯池。沿涧而南为文溪,为上、下二塘,至粤秀山麓则分流为二,左曰 菊湖,右曰越溪。又会东溪之水至此山下,为甘溪,冰驰雪骤,喧う震山,是曰 <音>々水。吴刺史陆胤、唐节度使卢均,常疏浚以通舟。胤传云:州治临海, 海流秋咸。胤畜水,民得甘食。是也。均又筑堤百余丈,潴水给田,建亭榭其上, 列植木棉、刺桐诸木,花敷殷艳,十里相望如火。伪南汉引以流觞,与宫人荒宴, 称甘泉苑。是山之胜尤在水,其大水凡二,其源于月溪者为溪一,曰双溪,溪本 一而名曰双,以其上为月溪,而下复为此溪也。溪上瀑布交流,陈宗伯尝筑邀瀑 亭焉。其源于泰泉者为涧一,曰蒲涧,涧流为溪者二而湖一。     ○灵洲山     灵洲山,在广州西北七十里郁水之中,西北二江之来,至广州,先以灵洲为 砥柱,次以海珠,次以海印,次以禺珠,皆在水中央,所谓鳌峰也。而灵洲尤高 大,山根如鼎足,其西曰象岭,曰三台。南曰鹿马,曰钵盂。北为读书冈,上有 宝陀院,超然、妙高二台,苏学士遗迹存焉。伦公以训云:岭南英气,钟于会城, 而秀发于灵洲,其溢而出者为海珠,奇观相望。郭璞占之曰:“南海盛衣冠之气。” 盖后千古而言益征云。灵洲以北一带,古谓肃连山,其势若断若续,春夏水溢, 与灵洲同一浮沉,尝欲远于江岸然者。盖炎方在大海滨,地薄而多浮,山之浮者 有浮山,而浮丘为之门户。石之浮者有海珠,而灵洲为之肺腑也。而韶州城北二 十里旧有浮岳山,其地蹑一处则百步内皆动,后没于五溪水,然则浮者亦终必沉 欤!     ○罗浮     蓬莱有三别岛,浮山其一也。太古时,浮山自东海浮来,与罗山合,崖皆 为一。然体合而性分,其卉木鸟兽,至今有山海之异,浮山皆海中类云。《汉志》 云:博罗有罗山。以浮山自会稽浮来傅之,故名罗浮。博,傅也,傅转为博也。 浮来博罗,罗小,浮博而大之。罗卑,浮博而高之,故曰博罗也。或曰:罗山亦 蓬莱一股,故浮来依之。罗主而浮客,客蓬莱而依主蓬莱,故袁宏、竺法真作《 登山疏》,皆言罗而不及浮,言主而客在其中也。然罗为浮主,而罗浮之东麓有 博罗之白水山焉,西麓有番禺之白云山焉,与之鼎立,人亦以为三岛,则罗浮又 为白水、白云之主矣。其峰四百三十有二,罗与浮半之,游者自西而入,则罗多 而浮少,自东而入,则浮多而罗少。罗之巅曰飞云,其西有三峰亦峭绝鼎峙,往 往中夜可候日。而浮山极巅,每当雨霁,白云汹涌四出,大风荡漾,乍往乍回。 若尚在大海之中,浮而未定,尝欲远于罗山然者,或曰首阳、太华,一山而分, 罗与浮二山而合,实有巨灵主之。分之者所以通黄河,合之者所以镇南海。然二 山下合而上分,其巅有分水凹,是曰泉源,山之交奥也。水分于西则为罗,分 于东则为浮,浮之水与罗相吐吞,罗之山与浮相补缀。水分其上而山合其下,故 观其合,而得山之情状焉。观其分,而得水之情状焉。当二山之交,有磴穹然如 衡,二砥柱峙其两端而色苍黝,是曰铁桥。非桥也,一石飞空,袅袅数十百丈, 上横绝,下跨悬崖,以接二山之脉,故曰桥也。益浮山善浮,下有浮碇冈以定 之,上又有铁桥以贯之,而后与罗长合而不离也。山故有二铁桥,皆天生石梁, 而此为上铁桥,其在大石楼南者曰下铁桥。大石楼在上铁桥西,相去五里许,有 小石楼,三石对峙,上下俱方,峻削崭空,岌岌欲堕。登之则重檐四柱,窗户相 通,烟霞开阖,常若有人往来。度其高,仅得山顶十分之四,然俯视沧溟,夜半 见日,亦不减飞云之上焉。二石楼两峰相际,其脊乃铁桥,故凡登飞云者,自二 楼而上,必度此桥,率以此为铁桥矣,不知乃下铁桥也。盖石楼二,以大小分; 铁桥二,以上下分也。下铁桥西有一大瀑布,所谓分水奥泉源,为二山之界者。 罗浮瀑布凡九百八十有奇,流为长溪者七十有二,潴为潭七,为神湖一,为渊池 者六,天下名山未有瀑布多于此者。最高为分水奥之泉源,从二顶而下约三千 丈。大则蝴蝶洞之水帘。次高则明福观之小水帘,黄龙洞之二瀑布,夜乐洞之瀑 布,流杯池之二瀑布,龙王坑之瀑布,东麓之白水,皆以数百仞计。其在神湖者, 上一瀑布输之,下众瀑布派之,转相高下,倾泻如注ニ,尤奇,其他渊潭之水, 一一皆然。大约水斜则为帘,直则为布。石壁平则合悬而为布,不平则分落而为 帘也。罗浮石壁多平,故水之为悬布多,而为垂帘者少也。水帘凡二,有大小之 名,自梅花村西行二十余里,及大水帘,冬时水势小,从旁披洒,不及石上三之 一。春夏之交,水尽冒出石上,内澎湃而外霏微,乃极穿云络雨之致。或曰:凡 水以山为屏,山以水为障。大水帘在罗山,所以蔽二石楼。小水帘在浮山,所以 蔽蓬莱、夜乐二洞。是山盖有璇台、瑶室七十二所,多隐于瀑布之中。而朱明洞 者,尝有人缒下至五丈许,下视无底,日月星辰无不备,初有白云,须臾散漫五 色。茅君传谓,其北与句曲洞天相通,中皆大道,可达林屋、岱宗。甘泉云:朱 明在冲虚观后,左倚虾蟆、玉女,右挹麻姑、石楼,流水氵虢々,从岩口而出, 有大石刻曰“朱明洞”者是也。泰泉云:罗浮之洞,周回五百里。盖举其全,犹 人之一身也。以朱明洞为在冲虚后者,犹人之有腧穴也。而叶纟斋谓山两肘下, 右且卓起,曰麻姑峰。蒲伏而东,左蜿蜒乘之,绾毂其口,环中皆朱明。     秦置博罗县,言博罗而浮之,奇可知矣,故不言浮。然浮博于罗,其事荒诞, 而始皇信之,至以名县,亦可谓好怪者矣。考浮来之说,本《封禅书》,谓三神 山未至,望之如云,及至,三神山反居水下,临之,风辄引去,终莫能至。浮山 乃蓬莱一股,是必此山无根,随风来往,故方士可望不可即。其与罗山合也,浮 而遂定,故其东麓、北麓有二小山,皆名浮定,谓昔浮而今定也。始皇尝使人入 海求三神山,未能至,以其一峰澌来,傅于罗山,因以博罗名县,盖亦甘心之所 至也。罗浮之名,自陆贾始言之,而后司马迁称之为南岳佐命。贾者,开辟罗浮 之祖也。     大庾东驰至海而尽,广州宅南之奥,自为堪舆。而罗浮离立天外之为镇, 有浮而罗山益其博厚,县曰博罗。博者,博厚之谓也。其博也,环博罗之山皆罗 浮也。有曰象头山者,在博罗东北二十里,其高大几与罗浮埒。南有白水山,云 萝杳冥,号为仙窟。其佛迹岩,则梯山首路也。罗浮之东麓迄白水,而西麓迄番 禺之白云,博罗之四履皆罗浮,则白云亦罗浮也。其专以四百三十二峰为罗浮, 犹华山周回千万峰皆华山,而独以落雁、明星玉女、莲华三峰当之也,则番禺亦 罗浮之主也。     罗浮之状,雨则二山相合,晴则二山相离,尝有白云如水,汪洋数十百里, 诸峰漂散,如有海在于山中然者。铁桥者,天之所以拘系二山,使之不随白云流 浪者也。铁桥一石也,其形如鞍,横亘倒垂,从二石楼间登之,高五十余步,两 端有石柱二,色如铁,名曰铁柱。铁桥以锁二山,铁柱以镇铁桥,巨灵之用 心苦矣。     罗浮乍合乍离,变态不定,予有《罗浮曲》云:“可怜罗浮山,离合亦有时。 天雨罗浮合,天晴罗浮离。”盖其合也,以铁桥而合。其离也,以铁桥而离。铁 桥者,罗浮之司命也。予又有《铁桥曲》云:“浮山不复浮,与罗合为一。若非 一铁桥,安得如胶漆。”又云:“罗浮若夫妇,一合不复离。只恐铁桥断,大川 来间之。”又云:“飞桥天半接罗浮,铁柱双标在两头。销住蓬莱东一股,浮山 不逐海潮流。”     浮山有二碇石,其在博罗西者曰浮定冈,在增城东者曰焦石岭,亦曰浮定冈。 高可三百余丈,盘踞二十里,相传浮山初来,以此二山为碇。盖天地之象,天在 水外,地在水中,地以山为碇,而山以石为碇,势诚如是。宋人诗云:“乃知云 浮山更浮,二山长与三山流。”二山谓罗与浮也,盖罗以碇而后长有浮,浮以碇 而后长不浮,一卷之多,浮恃之,罗亦恃之。     向称罗浮在海之中,不知海乃在罗浮之中。自朝至墓,自云如波涛,浩浩无 际,予身渺然,乃一叶之舟。尝言登罗浮有如浮海,赋诗云:“{沈}々太古云, 至今未开辟。山气日汹涌,随风洒精液。触石生洪波,微茫在咫尺。登山若浮海, 舟航即轻策。浮山复浮去,与罗万里隔。仅余玉女峰,娟娟在肘腋。”     罗浮向在海中,今离海甚远,岂岁久陵谷变迁耶!罗山以在海中,故浮山自 海浮来傅之。自远望之,浮小而罗大,浮卑而罗高,罗之大之高本以浮,浮既以 其大其高与罗,而以小以卑自处,可谓有谦德者矣。罗善取而浮善与,其体合, 其神气亦复不分,二山之得其友如此。自惠阳东下,两山夹江,忽一峰横出中流, 形如蒲卢,谓之蒲卢岭。博罗县城环之,以为主山,遥望罗浮,如昆仑巨舶,此 山在其东三十里为碇,若罗浮之大小二石楼,则帆樯也,故是山名浮碇冈。风涛 作时,冈势隐隐欲动,故名浮碇。浮山为蓬莱之一股,是冈亦浮山之一拇指耶!     山远视之,一云也,大约阴则云在上,晴则云在下,半阴半晴,则云在中以 为常,顶曰飞云,言常在云中不可见也。又罗山在西多阴,故云常在其上,浮山 在东多阳,故云常在其下。日之出,浮山先见,而罗山次之,以云在其下故也。 天晓时,云如万箭从崖石隙飞出,遇风则彼此相射,如战斗状。山大,故气盛, 盛而其势怒发不可御,为石所压,故缕缕触之而出。大抵云出于石不于土,石刚, 故云必触之乃出。出时四山摇荡,惟闻风雨驰骤声,岩岫漂流,乍远乍近,乱峰 浮者如泡沫,沉者如坠云,日光隐隐如五采绮罗。日东则雨西,日西则雨东,日 下则风雨上。风雨下则日上,是皆云之所变怪。非亭午云在山腰来往,不复上绕, 罗浮二顶不可得而见。《山志》云:山高绝处,匪惟人迹不到,即日月亦不曜。 烟雾霏霏,四时若雨,故顶以飞云名。     罗浮之洞凡十余,最胜者曰黄龙,葛洪西之故基也。南汉主刘钅辰,尝梦 神人指罗浮之西,有两峰相叠,一水对流,可以为宫,访之,得斯洞。又梦黄龙 起宫所,因名洞曰黄龙。两峰相叠者,大小石楼也。一水对流者,洞左右交飞瀑 也。瀑水落下成潭,潭上有歌舞石,可坐千人,而麻姑、玉女诸峰隐见林际, 若窥人微笑然者。玉女峰在小石楼旁,小石楼状似老人伛偻,一名老人峰。予诗: “笑他玉女峰娟妙,长伴云边一老人。”杜少陵诗:“南为祝融客,勉强亲杖屦。 结托老人星,罗浮展衰步。”山中有老人峰,一石老人向北箕踞而坐,俯视石楼, 相传老人星降精为之,结托老人星者,结托老人之峰也。     从黄龙洞后以上,路皆壁向,有一峰绝锐,童石戴之。侧有微磴,陟者顶踵 相接,磴尽为玉女峰。当罗浮肩脊之交,险势稍平,上有地数丈,上戴罗浮两顶, 若冠若髻。下则诸峰累累,如腰肿之附于身,而肢体脉络无弗相贯然者。从玉女 旁以上,至锦绣峰,有一岩可达绝顶,身屈折如穿九曲之珠,下视大小石楼,皆 培娄也。玉女在群峰中,秀丽而小,绝与太华玉女峰相似。太华玉女峰在东峰 右腑间,婉娈怀抱,状若有情,予尝有“东峰襟玉女”之句。     朱明洞为一山之根本,譬之人身之脐,精神所穴,日月归宿其中,故曰洞天。 临有天齐,当天中,斯洞其亦天齐乎?曰朱明者,言纯阳无阴也。盖天好阴, 地好阳,洞中而有天,乃阴含阳,太极未分之象也。朱明洞群峰如环,中虚以成 奥室,于卦为离,离为日,故曰朱明之洞。曰为天之主,洞而有日,天之精神在 焉,故曰洞天。天数七,第七洞天,又天之所都也。又凡地皆虚,惟虚,故多其 窍穴以为洞府。其曰朱明耀真者,言南粤为大火地,其洞府皆火之所从出,朱明 耀真,乃天下之火府也。水府实而火府虚,故与五岳相通,而玉笥之山有八窍, 南窍为罗浮,而勾漏句曲洞天,亦南通罗浮,皆大道。又罗浮在东,西樵在西, 彼此相望,日生于东,故罗浮为朱明耀真之天。其曰第七洞天者,七为火之成数, 日复于七,罗浮为日之奥府,故为第七洞天也。     凡地中之虚,皆天也。《记》曰:“地载神气。”神气者,天也,天以地而 载,神气出于地中,实出于天中也。仙家所称洞天,皆在地中。仙人出入于洞天 之中,盖出入于神气之中也。罗浮者,洞天之大者也,其小者凡山之虚处皆然, 以其洞,故有天之名,洞者,虚也。山即地也,《易》言天在山中。盖天不在天 中,而在地中也。《大畜》者,大畜其神气以为风霆,为风霆以流庶物之形者也。     三者,洞天之象也。上之一为山,下之一一为洞,而天在其中矣。第七洞天 者,罗浮在南,南之数为七,少阳之数也。少阳为日,故曰朱明之天。朱明之天 者,又《尔雅》所谓距齐州以南,戴日为丹穴也。日之光华所映射,故丹。此炎 方之色也。谓日者,内明玄黄,五色无主,不可以一色名者,非也。     公孙卿言,仙人好楼居。罗浮有大小二石楼,仙人尝见其上。又有瑶石台一, 石色如玉,直耸六百余丈,广七十丈,天之茎台也。台有铜柱,谓之茎,瑶石者, 台之柱,其上无盖,张衡所谓通天渺以竦峙者也。铁桥之两端,皆有铁柱,高亦 数百丈,是亦茎台之类。又昆仑县圃,有五城十二楼,仙人之所常居。罗浮多天 成楼台,瑶台而外,有见日、凤凰二台,各为一石,盘踞飞云顶上,旁无依附, 色如锴铁,然内则玉白莹然,亦一瑶石台也。其下大小麻姑台、华首台,皆与十 二楼仿佛,而二石楼相去仅五里,各有门俯视沧海,夜半见日,云霞中常若有人 开阖,则仙人之大府也。     石洞多石,一山之石,若皆以此为归,大小积叠无根柢。有曰挂冠石者,一 砥一峙,峙者高数寻,砥者可坐人百许,尤杰出。自石罅行百余武,夹壁一悬泉, 仅三十尺。影蔽枫林而下,猿猴饮者出没水花中,见人弗畏,此洞之最幽处也。     幽居洞后有岩水,从上滴下,既滴又弗即滴,意其上为风所遏,故滴而断续 不常。滴间不宜久立,往往寒凛袭人。     石楼之南,有一青石鉴,朝阳倒射,光景照耀林壑。名麻姑妆镜。其旁有麻 姑台,尝有登者,见一丽女子,散发踞坐,旁有童女十余,彩衣丫髻,手持乐器, 其人趋而避之。童娥皆鼓掌以笑,倏然不见,惟余歌管声,隐隐空中者久之,意 麻姑狡绘之所为也。石鉴下有棋局,黑白棋子各一十有六,执之不起,仙弈也。 稍上至飞云顶,南有磨石,甚圆大,两两相叠,中有一小石支之,登山者暮辄隐 其下。又南有峰亦平圆,号曰石鼓,上有二石,叩之逢逢,与潮相应,予诗: “石鼓声声应海潮。”又书堂坑南有石臼三,药槽一,乃葛稚川炼药之遗。石臼 似华山洗头盆,槽亦天成,生在一处,水注自臼至槽,槽下为一瀑布,以石障槽 口,则潴为潭也。旁多红翠,一名捣药禽,予诗:“玎禽捣药,飞向药槽 边。”     罗山上有神湖,周回五里,陆贾所谓罗浮山顶有湖,环以嘉植者也。贾两至 南越,于诸山川皆无称,称止此湖,非以其所处至高,与海潮相应耶!凡高山上 皆有天池玉渊,以自滋润,其洞穴与大泽通,故一开而潮升,一阖而汐降,湖本 非神,其神皆山泽之气所使耳。飞云顶上,又有瑶池、阿耨池,深二四丈,广数 尺,亦与潮应,分为诸峰瀑布,山中人以为罗浮二目云。     山中有罗阳溪,水甚浅,可筏而不可舟。吾尝恨南汉刘钅长于增江水口穿渠 达罗浮,其事未成。此渠成,则北从增城舟入罗浮之阴,南从东莞舟入罗浮之阳, 无不可矣。     庾岭之脉凡二支,其一南行,自南雄至广州,甚末干直走潮州,于潮州又分 二支。其一西下惠州至罗浮,而水亦因之,或以为无水不流东。此水乃自龙川县 夹城十里西流,道书最贵逆水,此罗浮所以为仙源云。     罗浮二山接处,一道飞泉界之,东流于博罗,西流于增城,萦回百折,为诸 溪涧之源。道书所谓第三十二泉源福地,仙人华子期治之者也。二山欲合,而泉 故离之,使人得见二山离合之迹者。此泉也,大抵山水之情,合必有分,分必有 合。合而不分,无以为形,分而不合,无以为气。有时水合之而山分之者,山之 为主者也。有时山合之而水分之者,水之为主者也。水之为主,故福地号曰泉源。 盖山水之情,山多则主水无分一勺,水多则主山无分一卷,语山水者,所宜知之 者也。罗浮山之奇在合,水之奇在分,予尝至分水奥纵观,因忆苏子瞻诗: “何人守蓬莱,夜半失左股。根株互连络,崖峤争吞吐。”此言其奇在山也。又 云:“神工自炉鞲,融液相缀补。至今余隙罅,流出千斛乳。”此言其奇在水也。 子期专治此水,以其为罗浮之主也。予诗:“罗浮主客一泉分,泉影天边似白云。 汤沐东西双瀑布,仙人谁似子期君。”     飞云顶之南,有夜乐池。每夜池底有乐声,人以为怪。予疑池底空虚,石多 孔窍,风水相激,故成种种音声,有如奏乐耳。以夜始闻者,盖又夜静响沉,龙 鱼吐嗡,助成天籁也。     宝积寺有卓锡泉,子瞻以为过于清远峡水,实岭外诸泉之冠。岭外惟惠人喜 斗茶,此水殆不虚出云。泉久湮塞,山中人莫知其处。崇祯间,有僧湛若者,尝 于昧爽,见白气从石下缕缕而上,疑有异物燔石。发之得一井,深二尺许,有 碑云:“古卓锡泉”。饮之味甘以冽,始知为子瞻所称之泉,其石乃震雷所坠也。 予为铭曰:“天生灵泉,以石封之。甘而不食,渊默自持。素华夕上,白气朝滋。 寒含水玉,暖吐金芝。养蒙既久,时出如斯。于其始达,贵即充之。放乎四海, 有本宜师。”又七星坛北,有九眼井,晋王叔之所凿,味亦甘,与卓锡泉相似, 饮之除病。黄才伯云:“凡水出罗浮者,大抵金液濡滋之所委,清冷甘美,可以 蠲邪而起痼。虽人力所凿者皆美。”盖谓此也。然此穴本一泉眼也。     冲虚观后,有葛稚川丹灶,夜辄有光,见于龙虎峰上,或以为霞光,非也。 取灶中土,以药槽之水洗之,丸小粒,投于水中。辄有白气数缕,冲射四旁,生 泡不已,ㄉㄉ有声,顷之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然后融化,服之可疗 腹疾。道士号为丹渣,尝以饷客。灶高五尺,周六丈,旁有八卦石一方,盖昔时 镇炉之用者。黄泰泉云:“四山皆有稚川坛址。”而丹灶当罗山中脉,可谓神解 道之妙徼者,有为铭者云:“坚如石,赤如日。灶虽存,火已息。民鲜知。争饵 食。岂泥丸,生羽翼。各有自,不爱惜。至哉仙公,万古无极。”     梅花村在山口。前对麻姑、玉女二峰,深竹寒溪,一往幽折,人多以艺梅为 生,牛羊之所践踏,皆梅也。冬春之际,以落梅醅酒,于村南麻姑酒田卖之。一 茅茨有碑曰“师雄梦处”。予因书高季迪句于楹云:“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 下美人来。”而自号曰花田酒田之农。酒田一曰卖酒田。属之麻姑者,以麻姑峰 在其前也。罗浮故多田,唐有尚书常衮,捐赀开垦千余亩,以供游者,是曰岚田。 自中阁之南,尽梅花村西,皆稻区,畲蛮之所耕种。田上膏,所产白粳岁两熟, 《山志称》,浮山有平田七亩,水旱不及,禾稼异常。今二山皆腴田嘉谷,虽高 顶可以耕耘,估客多往彼中籴取,信乐土也。     安期生常与李少君南之罗浮,罗浮之有游者,自安期始。自安期始至罗浮, 而后桂父至焉。秦代罗浮之仙,二人而已,安期固罗浮开山之祖也。其后朱灵芝 继至,治朱明耀真洞天。华子期继至,治泉源福地,为汉代罗浮仙之宗,皆师乎 安期者也。安期报始皇书云:后千岁求我于蓬莱山下。而少君云:安期生仙者, 通蓬莱中。罗浮者,蓬莱之一股也。菖蒲之涧,九节绿玉、三花紫茸,安期之所 服饵而得仙者。合则见人,不合则隐。其见始皇也,与之语三日三夜,可谓合矣。 千岁之期,始皇岂有千岁者耶!当时何不使徐市、卢生等,往求之于罗浮之间耶! 要之安期、徐福之流,皆以始皇为戏,方朔之于汉武亦然,所谓神仙多狡狯,非 耶!安期在秦汉间名最著,故栾大以能往来海中。见安期、羡门之属,而汉武即 心艳之。妻以公主,然当时方朔在前,何不以安期事迹一问之耶!     南海洗少汾有书台在青霞洞,王青萝访之,赋诗云:“惟有山泉知此意,至 今犹作读书声。”是时湛甘泉、方西樵皆在罗浮。甘泉治朱明,西樵治金牛。其 后黄泰泉治泰霞,庞弼唐治黄龙,叶纟斋治石洞,于时讲学之盛,海内莫有过 于罗浮者。罗浮遂为道学之山,佛老之宫皆废,此诚四百三十二君之幸也。考罗 浮始游者安期生,始称之者陆贾、司马迁,始居者葛洪,始疏者袁宏,始赋之者 谢灵运,然皆不如豫章先生者,以圣人之徒,来此讲学,辟二氏之烟云,而悬仲 尼之日月者也。白沙虽未至,然尝梦长髯翁,遗以罗浮,尽四百三十二峰,一囊 括之。开半面以待游筇之入,则未知罗浮在白沙之中耶,抑白沙在罗浮之中耶, 章枫山尝寄诗云:“有美罗浮仙,金声玉为质。安得辞世纷,云山随杖舄。”噫! 必如白沙者,德为圣儒,始可称罗浮之仙也已。白沙诗:“长髯遗我一囊山,铁 桥流水非人间。我今决策山中去,踏断铁桥无路还。”可想见高逸之致。或曰: 长髯翁,先生所自谓也。     四贤祠,在黄龙洞,罗浮最胜处也。祀者为濂溪、豫章、延平、白沙,以四 先生皆于罗浮游息,故合祀之。洞在山之南,凡东自浮山,西自罗山入者,皆以 之为中。刘钅长尝作天华宫,其际有黄龙出见,故名。弼唐尝讲学此洞,谓龙当 乾之九二,乃黄龙也,龙而正中者也。此爻既动,则乾变为离。有天下文明之象, 故讲学者当以此洞为归,以利见四先生之大人云。叶化甫云:弼唐先生醇儒,结 发学孔子之道术,而一禀于六经,士抱一艺而来,如水赴壑,先生为度堂都授其 中。黄龙为汤沐邑,施于无穷,是天所以奉先生也。予不佞,逃于石洞,石洞帅 四百三十二君,为先生保黄龙。     罗浮凡有约必不成游,昔梁公实常与黎瑶石约游罗浮,观沧海日出没,探勾 漏令丹鼎,庶几其人一遇,而属海飓作,不可以舟,乃止宿田舍者三夕,飓益甚, 山木尽拔,道为徙,而公实亦意尽,乃赋诗而归。是时属寒疾中凑矣,归而疾大 作,遂不起,年仅三十有六也。使公实不即旋归,于黄龙冲虚之间葬骨。罗浮有 一诗人冢焉,以与葛洪衣冠冢为邻,岂非罗浮之幸事乎哉!罗浮固灵山也,得游 与不得游,良有命焉,观公实可以知之矣。     叶化甫有逃庵在石洞,其铭云:“叶子迁宾州守,倦游,至竟上书乞骸骨归, 广西巡抚郭应聘劾守春及逃,两广提督殷正茂劾如郭,奉诏削为士伍,臣春及顿 首,世之尘垢,欲逃久矣。天地囿我,阴阳缚我,臣安逃哉!逃于罗浮之间,无 所往矣。四百三十二君闻之,邀于石洞,筑逃庵以居,遂不复出。万历丁丑”云 云,洞左有石如砥,方广丈余,南海朱完者隶书之,字大六寸许,至今犹存。     元次山尝谓九疑当为南岳,予谓罗浮可以当南岳,故常大书南岳二字于朱明 洞口,而赋诗云:“罗浮亦南岳。”又云:“南岳临南海,祝融之所都。”夫北 岳在浑源,为天下之极北,罗浮在博罗,为天下之极南,罗浮固宜称南岳,以与 北岳对。予所居,书曰“南岳草堂”,不知者以为身在罗浮而有怀南岳也。岂知 身在南岳而不见其为罗浮也,故以罗浮为南岳佐命者,史之陋也。     ○西樵     广州有三樵,曰东樵,曰南樵,曰西樵。西樵者,南海之望,而东樵罗浮之 佐也。去广州治西百余里,奇秀峭拔,挹云霄而上之,望若青莲之华,而四面方 立。立皆内向,诸峰大小相联属,皆隐于削成之中,又若芙蕖之未开然者。山之 东凡二十峰,南十有五,西十有八,北亦十有八,合为七十二峰,而以大科为绝 顶。岩二十有一,洞有十,其飞泉散出于诸峰间,乍合乍分。合者为卧泉,分者 为立泉,状各不一。凡泉三十有二,其一在喷玉岩,一在锦岩,一在漱玉岩,二 在垂虹洞。左右交流,如双虹下饮,故曰垂虹。又有二泉在云谷,谷中群峰回合, 势若层城,有白沙书院,瀑布左右夹之,合流行石上,委曲数里,从岩顶喷飞, 因名其下岩曰喷玉。又有泉二,在天峰左者曰左天泉,右者曰右天泉,合奔云谷, 注于九曲之溪。有二亭,曰左瀑,曰右瀑,以收其胜。其在广郎洞口者,凡作三 级,逶迤而下,冰轰雪吼,倒射青冥,势益暴。又一在水帘洞,是曰水帘,为九 曲溪下流,披洒壁间,霏微若珠箔。又一在云端村,其曰泻钱泉者,从空细下, 倾击有声,石薄岩虚,琮相应,亦一瀑布也。其在碧玉洞者,擘而出,横直 恒无定势,余气为烟为雾者,冥竟数十丈,望之常若非泉然。盖自喷玉岩至此, 为飞泉者十有三矣,而以此碧玉之瀑为最奇。予尝冒雨从飞玉台至泉顶观之,绝 爱友人陈中洲“壁立一片雪,风含白云端”之句,书于石上,以与山中人共赏。 是山故多泉,诸飞泉外,其迸出石间者,或仄或涌,为乳为汤,大澜小沦,无不 极其变怪之态,盘舞喷薄,响振一山。盖西樵一泉山也,山中人沿溪以居,或截 流为湖,或筑茔为塘,于四十余里间,以泛以渔,随舟所至,盖不知山在水中抑 水在山中矣。山中又多平地,可以种茶,茶田中有村十余,鸡犬鸣吠,若近若远, 杜鹃、兰、杜之属,掩苒含风,花栈参差,云畦历乱,游者往往迷路。     ○霍山     霍山在龙川县北,周旋七十余里,为峰三百七十有二,最秀者曰大佛迹。秦 始皇时,有霍龙字灵阳者居之,因名霍山。其巅有二岩,东向者曰望月,无甚奇。 西向者曰太乙,深八九丈,广倍之,高二丈余。上有覆石,平如掌,左右两峰夹 之,是为霍山洞天。其东有横岩在半壁,岩中有一石,出地数尺,人偶撼之辄动, 乃力撼之反不动,亦一异也。岩上峰名酒瓮石,崛起平地百余仞,上锐中博下顿 如瓮然。泉涓涓倾出,昧甘如醴,因名酒瓮泉。所注成潭,大亩许,清深不测, 旁多万年松、风兰、仙人掌、金星草、黄精、白术之属,远近随风,处处芬馥, 如入罗浮之百花径矣。大佛迹峰在山南,石上有大人迹十四所,迹有黄牛浆,甚 澄澈。邻峰曰石楼,亦有巨人履迹。下有一石,可坐数十人,为仙乐石。又有捣 药石,常闻杵声而不可见。寻之,多在志公楼峰之腰。又有七星石井,大各如盆, 深数尺,水随汲随盈,不汲不盈,盈必七井一时盈。其上一峰曰船头,凌晨望之, 若大舶在海岛中,云气往来,山如鼓摇动,亦一异也。酒瓮石,予尝欲终老其 间,有诗云:“酒瓮峰头石,涓涓出醴泉。愿同鲸吸者,长傍白云眠。”     ○斧柯山     斧柯山海内有四,其在端州者,宋时凡采石斧柯,祭以中牢,不尔则雷电晦 冥,失石所在。烂柯处在山高顶,王质事,有无不可知,然山下姓王,多有称质 子孙者。成化间,东溪严氏子入山,方一假寐,家中妻子已失之二月矣。所裹未 及果腹,启视亢香无恙,土人至今骇言之。山乃桂源第二峰,有仙奕枰,枰中 棋子隐起,黑白判然,有手掌痕迹。石如屏如几者七八聚,旁有树甚怪,千百年 物也。不知其名,但称之曰仙树。又有树生附石,非椒非榕,冬月作白花,颇香, 盖兹源之桂云。山石严,游人项背相抵,行于剑脊者,马橛者,蜗穴者,皆 不能有所攀援。得猿梯鸟栈,以为康庄矣。如此者,凡历三十六峰乃达。东望山 窝数十峰,有青湾亻,西出谷口,有湖亻,其外有间田与西岸十三村, 皆腴沃而污莱半之。大抵桂源山为峰百数十计,皆黑坟肥饶,巅亦滋润,盖土膏 泉脉透灵结液所致,是宜畲禾,及桐油、茶、笋、豆、芋之属,而亻稀力薄, 弃为灌莽,极望无一茂阴,可叹也。旧有烂柯寺,今无。     ○顶湖山     顶湖者,端州镇山,去郡四十里,从羚羊峡望之,紫翠滴沥,若在帆际。舍 舟后,沥水从大蕉园取道入,有白云寺,当山之正麓。寺右溪向产嘉禾,每粒双 米,不垂穗已三十年矣。沿涧而东里许,有锄云精舍。又十里为上龙湫,所谓上 飞水潭也。若不甚深而黝黑可怖,砰訇作势。转下三四折为大龙湫,垂绠测之, 百余丈不得其底,旁通乾穴,可达七星岩水洞,每大风雨,有青白气一缕从中起, 其黝黑过于上湫。又东有数叠泉,经小潴潭二,一大瀑布长可三十余丈,是谓大 飞水潭。自西庵而下,又有短瀑布八九,小湫潭四,是皆所谓顶湖也。广中之山, 其顶多有积水,而是山为湫为潭者八九,绝与西樵相似。     ○东安诸山     自六都水口三十余里至石夹,自石夹以上,峰皆纯石。其中一一空洞,水声 入之,堂四应。瀑泉大者潴成潭,小者成涧,诸小石亦各自为岩穴,鼻口 相呀,有惊泉喷薄
本文档为【三卷·山语 Microsoft Word 文档】,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2463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72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1-12-03
浏览量: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