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_穆天子传_所记的先秦民族地理学文献价值

论_穆天子传_所记的先秦民族地理学文献价值

举报
开通vip

论_穆天子传_所记的先秦民族地理学文献价值 19 9 9 年第 2 期 (总第 7 8 期) 贵州民族研究(季刊) G U IZ H O U E T HN IC S T UD IE S N o . 2 , 19 9 9 (G e n e ra l N o . 7 8) 论《穆天子传》所记的先秦民族 地理学文献价值 陈国生 李廷勇 内容提要 : (穆天子传)是一部风格独特而又富有价值的战国文献 ,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对这部文献作了民族地理学的考察 , 就民族分布与区域民族构成 、 民族的经济地理 、 民族的文化 地理系统和民族的自然地...

论_穆天子传_所记的先秦民族地理学文献价值
19 9 9 年第 2 期 (总第 7 8 期) 贵州民族研究(季刊) G U IZ H O U E T HN IC S T UD IE S N o . 2 , 19 9 9 (G e n e ra l N o . 7 8) 论《穆天子传》所记的先秦民族 地理学文献价值 陈国生 李廷勇 内容提要 : (穆天子传)是一部风格独特而又富有价值的战国文献 ,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对这部文献作了民族地理学的考察 , 就民族分布与区域民族构成 、 民族的经济地理 、 民族的文化 地理系统和民族的自然地理等方面加以论述。 关 键 词 : (穆天子传) 先秦 民族地理学 文献价值 目前民族史学 已 日益成为显学 , 但是对先秦民族特别是西北地区民族的研究却十分薄弱 , 主要是有关先秦时期的民族地理文献保存至今而又确切可信的极为匾乏。 人们经常提到的先 秦民族著作不外乎 (山海经)和《穆天子传》两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 著名的民族学家杨荃先生称(山海经》“可称 为我 国最早的一部世界民族志 ” , 因为 它最早记载了各种不 同的民族及其分布区 。 ¹ 但《山海 经)所记载的内容半人半神 , 信疑参半 。 就 内容的真实性与可信度而言 , 无疑首推《穆天子传》 中记载的民族地理 。 一 、 民族分布与区域民族构成 (穆天子传》对西北民族地域分布情况 的论述主要是按照周穆王西征的交通路线来展开 的 。 由于人们对该书所涉地名和地域范围的阐释存在极大分歧 , 因而关于穆王西征东归的路 线的见解也相差很远 。 经过学者们的艰苦努力 , 关于中原与西域各地的交通路线的认识 日渐 清晰 , 这对弄清穆王西征东返的具体线路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 夏鼎先生认为 : 联系古代中原与 西域的交通干线除以关中平原沿渭河河谷 向西北 , 经现兰州 , 进人河西走廊 , 经敦煌出玉门关 或古阳关 , 去西域的 “ 阳关路 ”外 , 还有一条经过现在的兰州 , 后转向煌水河谷 , 经过今西宁 、青 海湖北岸 , 穿过柴达木盆地去西域的“青海 、西宁路 ” 。 º 王北辰先生又进一步指出除上述两道 外 , 从阴山山脉西北麓向西岸穿过戈壁沙漠 , 趋向天山南北 , 是为 “居延道路 ” 。» 虽然这些道路 明确见载于史籍的时代均在汉及汉 以后 , 但这些道路在先秦时期就应该存在 。 以此为根据 , 去 研读《穆天子传》, 对于解决穆王西征线路启发尤大。 王守春先生先通过对 ( 山海经 ) 的认真探 究 , 证实早在先秦时代上述三道业已存在。 ¼进而王先生进一步对照研究《穆天子传) 的有关问 题 , 对一些历来争议较大的地域作了深人的考订 , 虽然关于穆王西征线路仍有商讨余地 , 但从 中可以看出中原与西域交往的三条交通线路是存在的 , 与《山海经)所载是吻合的。½ 既然如 此 , 穆王西征想必离不开这三条通道 。 但穆王究竟循何道而西 , 分歧仍大 。 主要是两种意见 : · 9 4 。 陈国生 李廷勇 :论(穆天子传)所记的先案民族地理学文献价值 一是沿河西走廊进人西域 , 可以王贻棵《穆天子传汇校集释》为代表 。 一是经青海西宁线至西 域 。 综理众识 , 我们对穆王西征东返的路线作出如下认定 : 即从宗周洛邑出发 , 经 山西太行山 一线 , 越河北井隆山 , 渡淖沱河 , 出雁门关 , 进人内蒙阴山河套地区 , 西北溯河水经宁夏达甘肃 , 再西出青海柴达木盆地 , 逾今昆仑山及其支脉 , 进人塔里木盆地南缘 , 折而向北 向东达祁连山 西端(群玉之山) , 然后再向西沿天山一线达伊犁河谷以西 , 最后到达准葛尔盆地及其川西大草 原地带 , 即“西北大旷原 ” 。 然后穆王东归 , 取道东南 , 沿古代 “ 居延道” 回返阴山 , ¾ 东南人于山 西 , 复过雁门 , 逾太行济河水回到宗周 。 《穆天子传》于卷一至卷四记载了穆王西征东返所经过的部族 、邦国三十余个 , 其当时分布 地域及今天大约位置情况列如下表 1 。 表 1 . (穆天子传)所载异邦 、异族的地理分布表 民民族族称称 古代分布区区 今天地理位置置 犬犬 戎戎 淖沱之阳阳 山西繁峙县一带带 娜娜人之邦邦 渗泽 、智口一带带 内蒙黑城至托克托间间 河河宗之邦邦 阳纤山 、温谷乐都都 内蒙阴山附近近 膜膜 昼昼 河水之阳阳 甘 、青一带带 畴畴口人人 昆仑之阿赤水之阳阳 昆仑东山坡 、楚马尔河北岸岸 珠珠泽人人 珠泽泽 昆仑山脉北的柴达木盆地西部部 赤赤乌人人 春山山 阿尔金山与昆仑山脉交接处处 曹曹奴氏氏 洋水水 车尔臣河一带带 留留骨之邦邦 黑水之西河河 疏勒河河 容容成氏氏 群玉山山 祁连山西端端 口口人潜时时 羽陵陵 甘肃北山山 剖剖间氏氏 铁山山 天山东部部 哪哪韩氏氏 平衍衍 吐鲁蕃盆地地 西西王母之邦邦 黄鼠山以西西 伊犁河谷以西西 智智氏氏 戊口山 、薪子泽泽 阿尔泰山脉西端斋桑泊盆地地 癖癖氏胡氏氏 瓜炉山山 准葛尔盆地东之北塔山山 畴畴余人人 积山山 新疆博格达山山 浊浊哥氏氏 滔水水 吐鲁番城西交河河 骨骨忏氏氏 苏谷谷 吐鲁番盆地东部都善一带带 黑黑水之河河 采石之山山 甘 、宁北部 、地近居延泽 19 9 9 年第 2 期 贵州民族研究(季刊 ) 19 9 9 年 6 月版 民民族族称称 古代分布区区 今天地理位置置 文文 山人人 文 山山 哈密 、密山山 巨巨芜氏氏 焚留山山 阴山山脉中段段 西西夏 氏氏 自阳纤西 2 5 0 0 里里 甘 、宁一带带 珠珠余氏氏 河首首 甘 、青一带带 (说明 :表中“今天地理位置”栏主要参考郑杰文(穆天子传通释》(山东文艺出版社 , 1 9 9 2 年版)和王贻棵 (穆天子传汇校集释)(华东师大出版社 1 9 9 4 年版 )的考证 , 部分作了更证。〕 从上表 , 我们可以将西北部族按不同地域分成几个部分 。 其一是河套及其以西地 区 , 包 括犬戎 、娜人之邦、河宗之邦 , 以及穆王旧程 中的重雍氏 、 巨莞氏 。 其二是广义昆仑山地 区 , 包 括阿尔金山 、祁连山西部 、北山 、今昆仑山东端及柴达木盆地。 此区生活着畴口人 、珠泽人 、赤 乌人 、曹奴氏 、留青之邦 、容城氏 、剖间氏 、口人潜时 、哪韩氏等 。 其三是天山以北地域 , 包括西 王姆之邦和西北大旷原 。 居住着西王姆 、智氏 、阅氏胡氏 、畴余人等 。 这些部族或沿河而居 , 或 依山而住 , 各依不同 自然条件形成各不相同的 民族特色。 《穆传》对于这些 民族的记载大多不 见于别的文献 , 因而仍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 是研究西域民族史地情况的基本史料之一。 尽管 河套以西的具体地望难以用今地考实 , 但《穆天子传》所记民族源流 、演变 、地理环境 , 无疑为我 们研究战国西域地区的民族地理提供了宝贵的原始资料 。 一些论述更是仅见于此的唯一资 料 。 如河套地 区的河伯凭夷 , 这是一个在夏 、商 、周三代俱为大邦的西北部族 , 他们长期居住在 河套地区 , 据有黄河上游两岸辽远的土地 。 《穆天子传)卷 1 载河伯的后代有河宗之邦与畴人 之邦两个封国 。 河宗之邦为其宗氏 , 畴人之邦为其支邦 。 河宗之邦以阳纤之山为其 “都居 ” , 温 谷乐都为其“游居 ” , 已控制整个河套地 区 , 这是一个以农牧业 为主的邦国 , 与周王朝关系最 为 密切 。 它又是周穆王西行的第一站 , 故周穆王以隆重盛典祭祀河伯 , 并封河宗氏为西北诸邦之 长 。 卷 2 记述 : “赤乌氏先出自周宗。 大王宜父之始作西土 , 封其元子吴太伯于东吴 , 诏以金刃 之刑 , 贿用周室之璧 。 封兀璧(璧 )臣长季绰于春山之虱 , 妻以元女 , 诏 以玉石之刑 , 以为周室 主 。 ”此即说明赤乌氏原与周人是同一始祖 。 周人始立国于西 土 , 至古公宜父时赤乌氏与周人 通婚 , 并成为周王朝在西域的附属国之一。 这是先秦绝无仅有的材料 。 特别是大王宜父封元 子吴太伯与东吴之事与《史记 · 吴太伯世家》所载 “太伯之森荆蛮 , 自号句吴”互有出人 。 此说虽 可以商榷 , 但不失为一家之说 。 卷 4 载柏夭 : “重雍氏之先 , 三苗氏之口处 。 ”说明重雍氏的祖先 出自三苗。 三苗氏原居于 中土 , (尚书 ·舜典)中称舜窜三苗于三危 。 此三危今多释为甘肃敦煌 附近的三危山 , 这与(穆天子传》所记重雍氏居地位于今甘肃西部与新疆交界一带正相符合。 二 、民族的经济地理方面 《穆天子传》虽很少记载直接的经济生产活动 , 但却较为详细地记载了周穆王西征数万里 , 沿途各部落 、邦国向周穆王贡献的本地土特产和穆王对这些部落 、邦国所赏赐与回赠的大量物 品 。 通过这种贡献与赏赐所表现的不仅是中原与西域经济贸易交流的壮观景象而且展示了西 。 9 6 “ 陈国生 李廷勇 :论《穆天子传)所记的先秦民族地理学文献价值 域各 民族的经济地理差异 。 现将(穆天子传)所载贡物 、赐物统计 , 列如表 2 、表 3 。 表 2 部落向穆王献物统计 偏偏哭哭 牲 畜 类类 手工业 品品 粮食类类 畴畴口人人人 酒百(解))))) 珠珠泽人人 食马三百 、牛羊三千千 白玉 、酒十(解 ))))) 赤赤乌氏氏 食马九百 、牛羊三千千 酒千解解 襟麦百载载 曹曹奴氏氏 食马九百 、牛羊七千千千 襟米百车车 容容成 氏氏氏 玉版三乘 、玉万只只只 夸夸J间氏氏氏氏 供食六师师 哪哪韩氏氏 良马百匹 、服牛三百 、 良犬犬犬 襟麦三百车车 七七七十 、仿牛二百 、野马三百百百百 牛牛牛羊二千千千千 智智氏氏 白骏二匹 、野马野牛四十 、、 酒百 (解))))) 守守守犬七十、食马四百 、牛羊羊羊羊 三三三千千千千 畴畴余之人人人 献酒酒酒 诸诸 忏忏忏 献酒酒酒 重重雍氏氏氏 采石 、成器器 供食天子之属属 文文山人人 食马三百 、牛羊二千 、良马马 采石石 襟米千车车 十十十驯 、用牛三百 、守狗九十十十十 妨妨妨牛二百百百百 巨巨莞氏氏 马三百 、牛羊五千 、牛马之之 枝斯之英 四十、 璐佩佩 秋麦千车 、 膜膜 适适适 、白鹊之血血 百只 , 琅开四十 、她十十 樱三十车车 筐筐筐筐 19 9 9 年第 2 期 贵州民族研究(季刊) 19 9 9 年 6 月版 表 3 . 穆王对域外部族的踢物统计 、、赢哭哭 丝帛服用类类 金玉兵器类类 药用类类 牲畜类类 珠珠泽人人 朱带贝饰三十十 黄金环三五 、工布四四四 黄牛二六六 赤赤乌氏氏 墨乘四 、贝带五十十 黄金四十锰锰 朱三百裹裹裹 曹曹奴氏氏 贝带四 十十 黄金鹿白银糜糜 朱四百裹裹裹 容容成氏氏氏 黄金婴三六六 朱三百裹裹裹 夸夸叮阎氏氏氏 祭器器器器 哪哪韩氏氏 贝带五十变口雕官官 黄金银婴四七七 朱三百裹裹裹 西西王母母 锦组百纯 、口组三三 白圭玄璧璧璧璧 百百百纯纯纯纯纯 智智氏氏 贝带四十十 黄金婴二九 、 狗狗 桂姜百口朱朱朱 碟碟碟碟采采 丹三百裹裹裹 畴畴余人人 贝带带 黄金婴婴 朱丹七十裹裹裹 诸诸 忏忏 贝带带 黄金婴婴 朱丹七十裹裹裹 重重雍氏氏 贝带五十 、雕官 、、 黄金婴二九 、银银 朱七十裹桂桂桂 丝丝丝绦绦 乌一只只 姜百筒筒筒 文文山人人 贝带三十十 黄金婴二九九 朱三百裹桂桂 豪马豪牛牛 姜姜姜姜姜百筒筒 龙狗豪羊羊 巨巨莞 氏氏 贝带四十十 银木 采黄金婴婴 朱三百裹桂桂桂 二二二二九九 姜百筒筒筒 通过表 2 贡物的统计 , 可以看到域外不同地区物产的分布和经济情况 , 在表 2 所列物品 中 , 沿途各部落 、邦国贡献穆王最多的是本地所产马 、牛 、羊 、狗等牲畜 , 这些牲畜共计 3 6 7 4 2 0 头 , 此外还有禽兽乳 、血等 , 其中西域的珠泽 、赤乌 、曹奴 、哪韩等部族提供牲畜 2 5 0 0 0 头。 漠北 的智氏 、文山 、巨莞等部落 , 曾提供牲畜 1 1 742 头 。 可见他们都是从事畜牧业的部族 。 这与 (史 记 · 货殖列传》所言 “戎狄之畜 , 畜牧为天下饶 ”相一致 。 他们中也不乏从事种植业的部族 。 由 表 2 可见 , 赤乌 、曹奴 、剖间 、哪韩 、重雍 、文 山 、 巨鬼等部族都提供过襟米 、襟麦等粮食 。 居虑 、 珠泽 、智化 、畴余 、诸忏等部族都提供过酒 , 其中酒 12 0 解 , 粮食 2 5 3 0 车 , 说明他们在开展畜牧 业的同时也从事农耕种植 。 《穆天子传》这些记载不仅是先秦河套 、西域地区农作见诸史籍的 9 8 · 陈国生 李廷勇 : 论(穆天子传)所记的先秦民族地理学文献价值 头一次 , 而且还对过去认为河套 、西域地区经过两汉时的屯田开拓才初步改变了过去单一的游 牧经济面貌的传统观点有了新的认识 。 虽然先秦时西域地区畜牧业仍占有相 当重要 的地位 , 但当时毕竟有了农业 , 当地的土地也宜于垦殖 。 这种状况即使到了西汉时仍是如此 《汉书 ·地 理志》说 : “地广人稀 , 水草宜畜牧 , 故凉州之畜为天下饶。 ”正反映了汉代河西走廊畜牧业生产 的重要情况。 实际上《穆天子传》这一记载与《史记 ·大宛列传》言大月氏 “地肥饶” ;言大宛 “其 俗土著耕 田 , 田稻麦 , 有蒲陶洒,’; 言安息“其俗土著耕田 , 田稻麦 , 蒲陶洒 ” ; 言条支 “耕田 , 田稻 ” 基本一致 。 (穆天子传》记西域部族二十个 , 其中七个从事农业种植 , 产襟麦 、嘉谷 (卷 2 ) 、棉 花 、襟米 、秋麦 、膜樱 (卷 4) 等 。 周穆王曾至春山 , “取孽木华之实 , 持归种之。 ” 又至草木硕美之 “口山” , “取嘉禾以归 , 树于 中国 。 ” “擎木 ”多释为丹木 , “嘉禾 ” , 岑仲勉释 为翟属 , 视是粟的别 称 。 从出土汉简所见河西 田作以粟为主 , 麦 、 糜 、黍 、豆 、 榜徨次之来看 , ¿ 岑 氏所释有一定道 理 , 虽然这些植物 目前尚不能最终确定为其具体种类 , 但无疑是中原所缺乏的美好有益植物 。 除了牲畜 、粮食 、酒之外 , 西域自古还以产玉石著称 。 如重雍氏 “黑水之河 , 爱有野麦 , 爱有 答荃 , 西膜之所谓木禾 , 重雍邑之所食爱有采石之山 , 重雍氏之所守 , 日枝斯 、增瑰 、玫瑶 、琅开、 玲瑰 、羌赞、好琪 、徽尾 , 凡好石之器于是出” (卷 4 ) 。 尤其是昆仑山一带产玉 , 是中原使用玉石 的主要来源地 。 穆王西行所取玉石以千万计 , 着实是一个巨大的数 目。 这还仅仅是用于赠送 的矿物 , 以美玉 、彩石及其制品为主 , 西域地区诸山多产玉石 , 对中原历来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安阳殷墟出土大量新疆玉石制品 , 其原因也在于此。 À 因此《史记 · 大宛列传》言河源处 “其山多 玉石” 。 由上表可以看 出 , 先秦时的西域大致有三个农牧经济圈 , 这便是昆仑 山东部农牧圈 ( 包括 畴口 、珠泽 、赤乌 、曹奴诸部族 ) 、天山两侧的绿洲农牧圈 (包括剖间 、哪韩部落 ) 、河套西部北部 农牧圈 (包括重雍 、文山 、巨范诸部落 ) 。 如赤乌氏 “献酒千解于天子 , 食马九百 , 羊牛三千 , 樱百 载 。 ” “曹奴之人”献 “食马九百 , 牛羊七千 , 被米百车 。 ” “至于哪韩氏 。 爱有乐野温和 , 樱麦之所 草 , 犬马牛羊之所昌 。 ”表明这三个地方农业和牧业都很重要 。 在这三个农牧圈中 , 对中原农业 影响最大的应该是小麦的东传 。 小麦在黄河流域种植虽然很早 , 但并非原生 , 而新疆正是小麦 的起源中心 。Á 小麦传人中原应该在先秦之时 , (穆天子传》记述周穆王西游时 , 新疆 、青海一带 部落馈赠的食品 , 往往是 “襟麦 ”并提 。 (汉书 · 赴充国传》载前一世纪鲜水附近的罕羌有麦 。 《后汉书 ·西羌传》谈到前一世纪青海小榆谷等地种麦 。 《冉驰夷传》说该部 “不生谷粟麻寂 , 唯 以麦为资 , 而宜畜牧 。 ” (齐 民要术) 卷 2 引 (广志 ) 也谈到 “旋麦 (春麦 )⋯ ⋯ 出西方 。 ”由此可见 , 原产于西域(新疆 ) 的小麦很可能就是通过河徨这一途径传人中原地区的。 春山上的草木华 、 赤乌的嘉禾也由穆王取回 , 移植于中原 。 巨范人饮白鹊血 , 以牛羊乳洗足的养生保健之法 , 也 被周穆王摹仿和引用 。 当然 , 在三个农牧经济圈之外 , 还有面积广阔的游牧区即如 (史记 · 匈奴传) 所说 : “唐虞以 上有 山戎 (分布在今冀 、内蒙接壤地带 ) 、俨犹 、荤粥 , 居于北蛮 。 随畜牧而转移 ⋯⋯毋城郭 , 常 处耕田之业 , 然亦各有分地 。 毋文书 , 以言语为约束 。 JL能骑羊引弓射鸟鼠 ;少长则射狐兔 , 用 为食 。 士力能弯弓 , 尽为 甲骑 。 其俗宽则随畜 , 因射禽兽为生业 , 急则人习攻战以侵伐 。 ” (竹书 纪年)说西周厉王 “十四年俨犹侵宗周西鄙 。 ”又说西周宣王 “五年(前 8 23 年 )夏六月 , 尹吉甫师 伐俨犹至于太原 ” , 则俨犹是匈奴的近亲部落群 , 分布在今内蒙与陕西西北山西北部连接地带 。 9 9 19 99 年第 2 期 贵州民族研究(季刊 ) 19 9 9 年 6 月版 再往西即为氏羌 、犬戎和渠史 。 氏羌也是过着游牧生活的部落群 , 不同的部落又有不同的具体 名称 。 (逸周书 ·王会解)说成周之会 , 渠史贡即犬 。 “黔犬者 , 能飞食虎豹 。 ”(注)说 : “渠史 , 西 戎之别名也 。 ”西戎即西羌。 “渠史 ”亦称 “史 ” , 它是西部氏羌中的一部分 , 以从事游牧 、狩猎为 主 , 故贡 “黔犬 ” 。 又有 “邱羌”贡莺鸟。 《注 )说 : “邱地之羌不同 , 故谓炎邱羌。 莺大于凤 。 ”又 说 , “十卢 ”贡牛 。 “牛者 , 牛之小者也 。 ” (注)说 : “十卢 , 卢人 , 西北戎也。 ” (注)说 : “犬戎 , 西戎远 者。 ”犬戎也是西羌中的一部分 。 (竹书纪年》载周穆王 “十七年 , 王西征昆仑 , ⋯⋯ 王北行流沙 千里 , 积羽千里 , 征犬戎 , 取其五王以东西征于青鸟所解危山 。 西征还 , 履天下亿有九万里 。 ”这 里所说的三危山周围地带是犬戎各部落聚居区 , 具体位置众说纷纭 , 但总的来说是在今甘、青 、 川连接地带往西广大地区 。 犬戎是西戎中的一部分 , 西戎西羌 。 周穆王的赏赐物与西域贡物略有不同 , 但可归纳为牲畜类 、药用类和手工业品三大类 。 从 表 3 的统计来看 , 药用类的种类甚少 , 从中原输出的主要是桂姜和朱丹 。 桂即肉桂 , 姜即生姜 , 均系药材和调味品 , 与茶叶功用近似 , 为高寒地区多食牛羊肉的牧 民最喜爱的物品 。 如(礼记 · 檀弓上) : “丧有疾 , 食肉饮酒 , 必有草木之滋焉 , 以为姜 、桂之谓也 。 ”又如 ( 吕氏春秋}卷 14 : “ 和 之美者 , 杨朴之姜 , 招摇之桂。 ”均载明姜 、桂为药用与调味的物品 。 (穆天子传》三次提到“ 姜 桂” , 而且数量大 , 多至 “百筒” 。 说明姜 、桂早在战国时即为重要的西销产品 。 (穆天子传》所载 应是姜 、桂西去最早记载 。 至于畜牧业因非中原优势 , 周穆王赏赐的牲畜无论是种类 、数量在 三大类赏赐物中都最少 , 只手工业制品特别突出。 手工业制品包括车乘 (及其附饰物 ) 、布帛、 服饰 、武器 、金银器等 。 这一大类物品较多 , 大多出 自中原 , 用于馈赠异邦的甚多 , 也反映了当 时中原手工业发达于西域的状况 。 周穆王的赏赐多为金银婴环 ( 230 余件 ) 、 贝带 ( 330 余具 ) 、 雕彩漆器 、珠砂 ( 30 40 裹 )和丝绸织品 ( 四百余纯 ) 之类 。 这充分说明西周 中期冶金 、铸造 、雕 刻 、纺织等手工业生产高速发展 , 以及高超精美的工艺制作 。 所赐之物不仅品种多 , 而且数量 巨大 。 如丝织 品动辄 “百纯” 、 “三百纯 ,’( 纯 , 正端名 ) 。 就是黄金也多至“四十锰 ” (二十两为锰) 或 “黄金之婴三六 ” 。 并通过赏赐与回赐的活动 , 使经济得以不断交流 。 如卷 4 载 “于是取采石 焉 , 天子使重雍之民铸以成器于黑水之上 , 器服物佩好无疆 。 ”显然是周穆王把华夏的冶炼 、铸 造等工艺传给了重雍氏人民 。 三 、民族文化地理系统方面 (穆天子传》记载穆王经历西域各国 , 于风俗民情方面虽不甚详细 , 但仍从字里行间可以体 悟到西域各族人民各自的生活习俗 。 如 (穆天子传》卷 4 所载浊舞氏以滔水为食 , 骨钎氏以苏 谷为衣被 , 巨莞之人以白鹊血为饮 , 以牛羊之乳洗足等等 , 即向我们展示了西域一些部族衣食 、 习俗的文化地理特点 。 因自然和地理环境影响和不同的社会经济基础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民族 文化特点 , 可将其从东向西大致分成三个地域系统 : (1) 黄河河套附近地区的亚中原文化区包括娜人 、河宗氏 、西夏氏等邦国 。 这一地 区的先 民们共尊河伯无夷为先祖。 民国 23 年刊( 刘申叔先生遗书) 所载刘师培补注 : “娜柏 、柏夭 同为 河宗氏 。 柏夭在西 , 为河宗氏嫡裔 。 娜柏另分土于东 。 无夷为二国之祖 。 ”同奉河神为至上神 , 认为河神的权力可向西直达昆仑文化区 。 这一文化区因邻近中原 , 受中原文化影响较早较深 , 其礼仪与中原礼仪比较接近 。 如柏絮郊迎穆王 “先豹皮十” 。 À 河宗国王柏夭至燕然之山迎穆 10 0 - 陈国生 李廷勇 :论(穆天子传)所记的先秦民族地理学文献价值 王 , “劳用束帛加璧” 。 以及祭河时“河宗柏夭受璧 , 西 向沉璧于河 。 ” 如此等等皆是受中原文 化影响所致。 (2) 昆仑神话文化区 。 这一 区域到处洋溢着神怪气氛如在昆仑丘北有一座春山 , 春山之上 分布着昆仑悬圃 , 悬圃风景优雅 : “清水出泉 , 温和无风 ” , “百兽之所聚 , 飞鸟之所栖” , 有“赤豹 白虎 ” 、 “白鹤青雕 ”等奇鸟异兽 , 有不畏雪的“拿木华” 。 本区成为神话文化社区 , 其重要的原因 之一是昆仑山一带系重要的产玉之区 , 因为在古人看来玉碧可以避邪趋利 , 因此在祭祀中玉器 的使用较之铜器有过之无不及 , 特别是优质的玉 , 形 同符录 , 为统治阶层上层士人君子所珍 视 , 他们认为只要佩带它就可以防御灾祸 , 同样 , 普通庶民也带玉防卫身体 , 只是玉质低劣罢 了 。 正如 ( 吕氏春秋 · 重已) 所日 : “不爱人之昆山之玉 , 江汉之珠 , 而爱 已之一苍璧小矶 , 有利之 故也 。 ”显然先秦时无论君侯还是庶民 , 都用玉贴身 , 以避除邪气 , 或用之做祭祀的供品 , 以招请 神灵 。。从 (穆天子传) 中“ 天子大朝于黄之山⋯⋯ 天子之琦 : 玉果 、 珍珠⋯ ⋯ 天子之马走千里 , 胜人猛兽 , 天子之狗走百里 , 执虎豹” (卷 1) 这一段记载来看 , “穆天子 ”西征的重要 目的之一是 为了获取西域的玉石和奇畜异禽 。 而昆仑山一带正是西域玉石的采集和玉石贸易的重要地 区 。 赤乌氏是 “瑶王之所在” 。 “珠泽之人献白玉石 (可能是和田玉石 ) 。 ”河西走廊西端有 “群玉 之山 ” 。 昆仑山附近既然是玉石集中产区 , 而玉石在古人看来又是避邪神物 , 因此昆仑山一带 自然也就染上 了神话色彩。 这一文化区虽然畜牧业占有重要地位 (如居虑之地有“大木硕草 ” , 其人以败猎为生。 珠泽之地产白玉 , 畜牧为生 ) 。 但有些地区亦农牧业并举 , 如赤乌之人则农 林兼营。 由于农业有一定发展 , 而绿洲农业地区又常常是西域游牧文化和中原农耕文化交流 的中转站 , 因此本区与中原的文化素有往来 : 昆仑山上有黄帝 的祭宫、有丰隆 (皇帝的别称 ) 的 墓葬 ;昆仑山东的膜昼族奉祀殷代为先王 , 为殷人主祭。 昆仑山的赤乌 氏曾与周人通婚 , 奉祀 周先王 , 居春山以北的长肪部族被穆王封为“ 留青之邦 ” , 为周人主祭 。 当然 , 因本区远隔中原 , 因此中原文化的影响并不十分明显 。 如 (穆天子传) 卷 1 “戊午 , 畴口之一居虑献酒百解于天 子 。 ” 民国 13 年刊顾实《穆天子传西征讲疏》日 : “献酒盖戎礼 , 非华夏之礼也 。 自此而西 , 皆荒 服之国 , 故不复见华夏之隆礼矣 。 ”相反受佛教文化的影响却比较明显 。 (穆天子传》卷 2 有 “口 吾乃膜拜而受 。 ” 旧注 : “今之胡人礼佛 , 举手加头 , 称南漠拜者 , 即此类也 。 ”可见西域与古印度 文化交流较早 , 其礼拜方式打上了佛教文化的烙印 。 印度文化正是通过西域这个中转站而流 传到中原地区 , 郭沫若针对新郑等地出土的莲花鹤方壶指出 :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 , 同属佛教文 化的莲花图案便已传到中原地区 , 表明当时中原已受印度文化的影响 。 (3) 西王母游猎畜牧文化区 。 这是一个居于 ‘旧 落之处 ”崎峨山以东的古部族 。 西王母是 这一地域的部族神 , 其族善歌乐 , 即兴唱和 , 用笙伴奏 ; 女人为国主 , 尚处于母系氏族社会 。 其 居处 “虎豹为群 , 龄鹊与处 ” , 颇为荒蛮 ; 这正是对游牧民族生活的真实反映。 因其地盛产豹 、 虎 , 所以这里的居 民还多取豹皮为衣 , 后拖一豹尾为装饰 。 (山海经 · 山西经》说 “西王母 ”衣有 “豹尾 ” , “蓬以戴胜” 。 “蓬发 ”指游牧民族质朴 , 少梳妆扮 。 “戴胜” 即戴玉花胜 , 新疆盛产玉石 , 有玉花胜是 自然的 。 显然 (穆天子传》和 ( 山海经》对西王母的描写真实地反映出游牧民族的主 要生活情景 。 10 1 19 9 9 年第 2 期 贵州民族研究(季刊) 19 9 9 年 6 月版 四 、民族的自然地理方面 (穆天子传》对西北 自然环境的描述多系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性概括 , 如“春山 , 是惟天下之高山也 。 ”有“赤 豹白虎 , 熊黑豺狼 , 野马野牛 , 山羊野泵 。 ”而在 (穆传》中的其它任何地方都没有如此多的野生 动物 。 这种提纲契领 、突出主要特征 的叙述手法是 (穆传)的一大特色 。 如写山景“嘉谷生之 , 草木硕美 ,’( 卷 2 )。 写平原 , “乐野温和 , 襟麦之所草 ” (卷 2 ) ; 写湖泊 , “珠泽之数 , 方三十里 , 爱 有蓬苇莞蒲” (卷 2) , 即湖泊周围芦苇盛多。 并注意到景色随地形而变化 , 如春山 “是惟天下之 高山也 , 孽木华 , 不畏雪 ” 。 意思是说在高山雪线 以上的洁白冰雪世界 , 有着生机勃勃的植物擎 木华 。 而在“春山之泽 , 清水出泉 , 温和无风 ” 。 意思是说在高山雪线以下 , 则是温暖宜人 , 清泉 涂涂的春 日景象 。 同样《穆天子传)还注意到气候的时空差异 , 比如进人春天 , 气候温和 , 适应 麦类生长 。 这时 “清水 出泉 , 温和无风 ,’( 卷 2 ) , 这与卷 5 所描写的冬景(‘旧 中大寒 ;北风雨雪 , 有冻人 ” , “帝收九行” , 大雪封路 , 一派银 白)形成鲜明的对 比。 又如对气候空间差异的特征的 描写也很鲜明 , 当“穆天子”游戏洋水之后 “东还 。 甲申 , 至于黑水 , 西膜之所谓鸿鹭 。 于是降雨 七 日。 天子留青六师之属 ” 。 这里出现 “降雨七 日”这样多的降雨量 , 是西北地区罕见的 , 这同 时也反映出当时西北地理环境没有今天这么干旱 。 因为 “黑水 ”大约在今河西走廊由张掖向西 流的黑水 , 而 “黑水之西河”可能是河西走廊西部由东 向西流的疏勒河 , 这些地区现代降雨量极 少 , 无论史料记载还是现代观测 , 均未出现过“降雨七 日” 的记录 。 此外(穆天子传》还十分注意 特殊地理景观 , 如穆王西征到群玉之山 , 这里 “阿平无险 , 四辙中绳 , 寡草木而无鸟兽 ” 。 是一派 盐岩闪烁 , 草木稀少 , 鸟兽无踪的高山盐湖风光。 穆王在此只取玉石 (盐岩 ) 、玉器(盐岩制 品) 而不受其牢牲。 特别是(穆天子传)对绿洲景观的记述十分生动 、形象。 穆王至哪韩 氏 , 这里 魂乐野温和 , 襟麦之所草(茂) , 犬马牛羊所昌 ” , 是一派作物丰茂 , 牛羊昌盛的丰收景象 。 穆王因 而取其所献 “ 良马百匹 , 服牛三百 , 良犬七十 , 仿牛二百 , 野马二百 , 牛羊二千 , 襟麦三百车” 。 同时《穆天子传》对 自然地理特征线的记述非常明确 , 典型的是对青海湖以东 日月山的描 述 。 (穆天子传》卷 2 记述“穆天子”到达 “河水之阳”后 , 又于丁 巳“西南升口之所主居 , 爱有大 木硕草 , 爱有野兽 , 可以败猎 。 ”在穆天子 ”西行的整个路程中 , 只是在黄河上游的 “ 昆仑之丘 ” 以 东有 “大木硕草”一语 。 由此向西直到“西王母之邦” , 再也没有出现“大木硕草 ” 。 所谓 “大木硕 草”就是这里的 自然景观为高大的树木和茂繁的草本植物 , 为树茂草丰的自然景观 。 王守春先 生认为 : 这样一种景观只是在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地带才有 , 这是由于高原东部边缘地带地形 坡度较陡 , 东南季风吹到这里被阻挡 , 形成相对较多的降雨 , 而到了青藏高原的高原面上 以后 , 树木很难成活 , 为草原和荒漠的 自然景观。 因此 , 日月山成了这两种景观的明显分界线 。 可 见 , “穆天子”向西南登升 的“有大木硕草 ”的地方 , 应当是 日月 山的东侧青藏高原的北部边 缘 。 位于祁连山西端的“群玉之山” , 也是一条重要地理特征线 。 从这里向西便是柴达木盆地 这个 “平阿无险” , “寡草木而无鸟兽 ” , 即广阔平坦 、动植物稀少的荒漠高原地区 。 这样 “群玉之 山”便成为祁连 山地和其毗连的柴达木盆地的分界线。 当然这一地 区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 盛产玉石 , 因而称为“群玉之山 ” 。 实际上酒泉地 区早在古代就因其用祁连山地 出产的玉石雕 凿成酒杯而素负盛名 。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 (穆传) 已注意到沙漠区的不同特征 。 “穆天子”东归 时穿过了三片沙漠 , 一片是 “ 沙衍” , 穆天子 “渴于沙 中” 。 一片是“长沙之山 ” , 一片是流沙 。 这 10 2 陈国生 李廷勇 :论《穆天子传)所记的先秦民族地理学文献价值 三片沙漠的地理特征各有异态 。 “沙衍”是相对平坦的沙漠或戈壁 ; “长沙之山 ”是高大的沙丘 形成的沙漠或戈壁丘陵山地 ; “ 流沙 ”应当是由流动沙丘形成的沙漠。 ¾这应当是世界上最早进 行沙漠类型划分的记载。 当然 , (穆天子传》在并不是孤立地论述 自然景观 , 而是将 自然景观与民族生活习惯的记述 融为一体 , 显得亲切 自然 。 如西域气候干旱 , 甚至饮水困难。 如周穆王在行旅中遭到 困厄 : “辛 丑 , 天子渴于沙衍 , 求饮未至 ” , 于是 “高奔戎刺其左骏之颈 , 取其清血 以饮天子” (卷 3 ) 。 这与 后世史料所载西行商队行涉沙漠 , 备受艰辛 、严重缺水时只好杀骆驼取水或杀马取血经解渴如 出一辙 。 同时 , 周穆王西去 , 因历草原 、沙漠和山岭 , 打猎取食也是常有之事 , 就是后世张赛出 使西域时也在途中“射禽兽给食 。 ” 只是个别地 区气候恶劣 , 动物不多 , 《穆天 子传》在写穆王 率六师大旷原狩猎 时说 : “ 六师之人翔败于旷原 , 得获无疆 , 鸟兽绝群 。 ” “无疆 ” , 旧注 : “无限 也 ” 。 “鸟兽绝群 ” , 旧注 : “言取尽也。 ”大旷野纵横数千里取尽鸟兽之说 , 虽系夸张 , 但亦反映出 当地环境恶劣 , 以致动物数量甚少的事实。 同时 (穆天子传》还通过赐物的不同间接地反 映域外部族之间环境条件的差别 。 穆王西 去 , 过昆仑山 , 为供应珠泽之人祭祀昆仑山之用而赐予他们 “黄牛二六以为牲牺种 ” 。 穆王经过 漠北东归 , 因漠北寒冷而赐予漠北的智氏 、重雍氏 、文山人 、巨芜氏各“桂姜百筒” 。 清人陈逢衡 说 : “桂姜性暖 , 北地寒冷 , 故以赐之。 ” 这种赐物之间的差别正是彼时依据不 同地 区的气候 、 生活 、风俗所引发的地域差异的表现 。 五 、《穆天子传》的疏失与不足 (穆天子传》作为当时人根据传说同时结合他们的时代知识设想而撰成的 。 因此关于传中说 到穆王西征所经过的地方以及所见所闻 , 必然存在一些疏失和明显的缺陷 , 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 , 记载失实 。 犬戎是古戎族的一支 , 自古以来为我国西北强族 , 殷征 “犬方 ” , 周逐 “ 混 夷 ” , 均为中原与犬戎作战。 西周季世 , 其族人陇东 , 举兵灭周 , 但即使西周亡后 , 关中平原尽成 戎狄之域 , 犬戎也未曾东越黄河 , 更未曾远至山西繁峙县一带 。 而此处却写犬戎在淖沱河北 , 是记载失实。 又如《穆天子传》不仅称柏夭是通晓西域数十个郡国部族的语言大师 , 而且还将 他描写成一个重要历史学家 , 称谁 “为殷人主 ” , 谁又是“ 重雍氏之先 ” 。 这显然带有虚构性质 。 第二 , 过多使用小说笔法 。 如周穆王会见西王母时 , “西王母为天子谣 , 日 : ‘白云在天 , 山邱 自出 。 道里悠远 , 山川间之。 将子无死 , 尚能复来 。 ’天子答之日 : ‘予归东土 , 和治诸夏 , 万 民平 均 , 吾顾见汝。 比及三年 , 将复尔野 ” ’(卷 3 ) 。 这一酬对和唱, 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 。 对此明人胡 应麟论《穆天子传)第 6 卷时说 : “兹篇独寡脱简 , 而文极赡缉 , 有法可观。 三代前叙事之祥 , 无若 此者 。 然颇为小说滥筋矣! ” 又如写穆王自文山至于巨鬼时说 : “癸酉 , 天子命驾八骏之乘 , ⋯ ⋯ 乃遂东南翔行 , 驰驱千里 , 至于巨莞氏 。 ” “驾八骏之乘”而一 日千里。 显然又是小说手法 。 第三 , 流露出明显的民族偏见。 在(穆天子传) 中 , 多处表现出作者对西域民族的贱视 。 带 有华夏独尊的狭隘民族意识 。 它写西域部族送土特产给穆王用 “献 ”字 , 写穆王送中原特产给 西域人用 “ 赐 ”字 , 写穆王封珠泽之人于春山旁 , 封长肪为周室主 ;写穆王命剖阎氏 “供食六师之 人” , 命重雍氏 “供食天子之属 ” , 命 “重雍氏之民铸成器于黑水之上” , 从而把穆王塑成一个中西 各族共同尊奉的 “天子共王 ” 。 作者认为在各个民族和睦共处的大家庭中 , 只有华夏独尊 , 才有 10 3 1 9 9 9 年第 2 期 贵州民族研究(季刊) 19 9 9 年 6 月版 资格主宰天下 , 表现了作者思想认识的局限性 。 只要我们以分析 、批判的态度来看待《穆天子传》, 这部“大醇而小疵”的著作仍不失为可贵 的研究战国时西北民族史的历史文献资料 。 注释 ¹ 转引自徐新建( 西南研究论) 云南教育出版社 , 19 9 2 年第 41 一 43 页。 » 夏鼎(青海西宁出土的波斯萨珊朝银币》, (考古学报》19 58 . 1 。 » 王北辰 (古代居延道路) , (历史研究) 19 8 0 . 3 。 ¼ ( <山海经) 与古代新疆历史地理相关问题的研究) , ( 西域研究) 19 9 7 . 3。 ½ ( <穆天子传>与古代新疆历史地理相关问题研究》, ( 西域研究) 19 9 8 . 2 。 ¾王贻裸(穆天子传汇校集释) 19 9 4 年版 , 华东师大 出版社 ; 王 守春( <穆天子传>与古代新疆历史地理相 关问题研究》。 ¿ 张泽成( 汉唐间河西走廊地区农牧业生产述略 ) , ( 中国史研究) 19 9 8 年第 1 期 。 À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妇好墓) 文物出版社 19 80 年版 , 第 n 4 页 。 Á (农业考古) 19 8 3 年第 l 期 , 第 16 页, 注 18 。 尤中( 西周王朝及其境内外的民族群体) , 《云 南社会科学) 97 . 3 , 第 74 、 75 页 。 卷 1 旧注 : “古者为礼 , 皆有 以先之 ” (传》日 “先进乘韦” 。 是为中原礼 。 卷 1 旧注 : “ 郊劳出。 ” (左传 · 傅公三 十三年)杜注 : “迎来曰郊劳。 ”亦为中原礼。 卷 1 旧注 : “ 河位载昆仑” 。 清道光间刊 (五经岁遍斋校书三种)载翟云升校注 : “载读若戴, 古字通用 , 值 也 。 古者有事于 山川, 而非常祭 , 则为位。 河源出昆仑 , 在西 , 位与相值 , 故柏夭西 向而沉璧 。 ” 陈国生等( <五藏山经> 中矿物名称考释及其地理分布研究) , ( 自然科学史研究) 19 9 7 年第 1 期 。 郭沫若《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中(新郑古器 中“莲鹤壶”的平反》。 王守春 ( (穆天子传 )与古代新疆历史地理相关问题研究) , ( 西域研究) 19 9 8 年第 2 期 。 ( 汉书 · 张赛传) 。 陈逢衡 (穆天子传注补正》卷 4 。 胡应麟 (少室 山房笔丛 · 三坟补逸》, 上海古籍 出版社影印文渊阁( 四库全书》。 作者简介 : 陈国生 , 男 , 19 6 5 年生 , 西 南师范大学历 史文化旅游学院教授 , 博士 。 李廷 勇 , 男 , 19 6 5 年生 , 西 南师范大学历 史系讲师 , 硕士 。 邮编 : 40 07 巧 (责任编辑 :廖建) 10 4
本文档为【论_穆天子传_所记的先秦民族地理学文献价值】,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96555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721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11
分类:
上传时间:2012-03-15
浏览量: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