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物理总复习教案

初中物理总复习教案

举报
开通vip

初中物理总复习教案—PAGEPAGE2欢迎下载初中物理总复习教案第一讲《声现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明确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知道声速的传播规律2、知道乐音的三要素及影响因素3、明确噪声的危害与防止4、知道声音的利用(二)过程与方法通过一定量的练习加深学生理解。(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复习,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教学重、难点:(一)理解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的物体不一定在发声。物体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但声音不一定停止。(二)理解掌握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的形式向周围传播,声音的传播离不开介质,固体、液体...

初中物理总复习教案
—PAGEPAGE2欢迎下载初中物理总复习 教案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教案 下载北师大版¥1.2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的教案关于坚持的教案初中数学教案下载电子教案下载 第一讲《声现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明确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知道声速的传播规律2、知道乐音的三要素及影响因素3、明确噪声的危害与防止4、知道声音的利用(二)过程与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通过一定量的练习加深学生理解。(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复习,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教学重、难点:(一)理解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的物体不一定在发声。物体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但声音不一定停止。(二)理解掌握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的形式向周围传播,声音的传播离不开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真空不能传声。(三)如何解释乐音的三个特征并且运用。教学过程:(一)知识整理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1、课本P13图1.1-1的现象说明: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合1224km/h,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0.1s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2、耳聋:分为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3、骨传导: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4、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三、乐音及三个特征1、乐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2、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用硬纸片在梳子齿上快划和慢划时可以发现:划的快音调高,用同样大的力拨动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时可以发现:橡皮筋振动快发声音调高。综合两个实验现象你得到的共同结论是: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频率单位次/秒又记作Hz。3、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是:减小声音的发散。4、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5、区分乐音三要素:闻声知人——依据不同人的音色来判定;高声大叫——指响度;高音歌唱家——指音调。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2、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3、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4、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五、声的利用可以利用声来传播信息和传递能量(二)例题与巩固练习:图1-1【例1】将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会溅起水花,这表明声音是由于物体    产生的.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   传到人耳的.【例2】图1-1中,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A.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B.音调与吸管 材料 关于××同志的政审材料调查表环保先进个人材料国家普通话测试材料农民专业合作社注销四查四问剖析材料 的关系C.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D.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分析】用同样的力吹,一般来说空气的振幅差不多,声音的响度也差不多,同一种乐器的音色相同,因此,老师研究的是声音三要素中的音调.【解答】C【点评】这要求对辨别声音的三要素,理解影响声音三要素的因素是什么,同时也对控制变量法进行了考查.【例3】(04南京)下表列出了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密度及声音在其中传播的速度,根据上表提供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增大B.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减小C.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它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D.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随着金属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分析】这是一道对数据分析、确定影响声速大小的因素的问题,对比铝、铁、铅的密度可知,密度大的物质中声速小,对比空气和铝的密度又可知密度大的物质中声速大,而对比气体和金属,发现声音在金属中的传播的速度大.【解答】C【例4】(05南京)以下减弱噪声的方法中,属于在声源处减弱的是…………()A.影剧院的墙面用吸音材料制成B.在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带有耳罩的头盔C.城市某些路段禁鸣喇叭D.高架道路两侧某些路段设有隔音板墙【分析】噪声的控制主要有三个环节,控制噪声声源、阻断噪声传播和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其中城市某些路段禁鸣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解答】C第二讲《光现象》复习目标:知识与技能 1、光的传播方式及应用2、光的反射规律3光的反射类型4、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应用5光的折射及应用6、光的色散及应用 过程与方法理解光的反射规律,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及其应用。 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能解释平面镜应用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知道光的折射现象,会分析生活中的折射现象.教学重点、难点:1.光的反射现象及光的反射规律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3.光的折射现象及光的折射规律教学程序:第一课时知识整理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分类: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篝火、蜡烛、油灯、电灯。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3、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答: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过程中,部分光遇到雾发生漫反射,射入人眼,人能看到光的直线传播。4、应用及现象:①激光准直。②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③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如图: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④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5、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3×105km/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108m/s。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二、光的反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2、反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即: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3、分类:⑴镜面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条件:反射面平滑。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⑵漫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条件:反射面凹凸不平。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练习:☆请各举一例说明光的反射作用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利与弊。⑴有利:生活中用平面镜观察面容;我们能看到的大多数物体是由于物体反射光进入我们眼睛。⑵有弊:黑板反光;城市高大的楼房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反光造成光污染。☆把桌子放在教室中间,我们从各个方向能看到它原因是:光在桌子上发生了漫反射。4、面镜:⑴平面镜:成像特点:等大,等距,垂直,虚像①像、物大小相等②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③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④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像。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理作用:成像、改变光路实像和虚像:实像: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虚像: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⑵球面镜:定义:用球面的内表面作反射面。凹面镜性质:凹镜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线会聚在一点;从焦点射向凹镜的反射光是平行光应用:太阳灶、手电筒、汽车头灯定义:用球面的外表面做反射面。凸面镜性质:凸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凸镜所成的象是缩小的虚像应用:汽车后视镜三、光的折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2、光的折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空气中角大,光路可逆⑴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⑵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与法线两侧。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属于近法线折射。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远法线折射。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折射角=入射角=0度。3、应用: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四、颜色及看不见的光1、白光的组成:红,橙,黄,绿,蓝,靛,紫.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品红,黄,青2、看不见的光:红外线,紫外线第二课时例题与巩固练习在太阳、月亮、点燃的蜡烛、发光的电灯中,不属于光源的是_______。2.影、月食、小孔成像都是_______产生的现象。3.发生雷电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4.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是30°,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是____。5.光线垂直射到镜面上时,入射角是________度,反射光线的方向是。6.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时发生的缘故。7.在右图中作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或者是镜面。8.某人的身高是1.58米,站在穿衣镜前1米处,他在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是_________米,像高_______米;当他向镜面前进0.5米,人与像间距离是________米,像的大小将______________(填变化情况)。9.如图AB是放在平面镜前的物体,A'B'表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甲、乙、丙三个图哪个正确?()10.S为发光点,试作出S在平面镜MN中的成像光路图。第10题图第11题图11.如图△ABC,试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ABC在平面镜MN中的像。12.如图:哪个图正确地表示了光从空气射入玻璃中的情况?()13.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浅,这是由于光从水中射入空气时发生________造成的。课后反思:第三讲《透镜及其应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凸透镜、凹透镜的判别方法及他们对光的作用。会熟练地画出经过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其应用举例,并会归纳出新的特殊点。理解眼睛的工作原理及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2过程与方法学会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会应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决实际简单问题。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合作探究的科学精神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自觉保护视力的习惯。教学重﹑难点: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并会解决实际简单问题。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知识整理一、透镜1、名词: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2、典型光路3、填表:名称又名眼镜实物形状光学符号性质凸透镜会聚透镜老花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发散透镜近视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二、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1、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①蜡烛在焦点以内;②烛焰在焦点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2、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F分虚实,2f大小,实倒虚正,具体见下表:物距像的性质像距应用倒、正放、缩虚、实u>2f倒立缩小实像f2f幻灯机uu放大镜3、对规律的进一步认识:⑴u=f是成实像和虚象,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侧和异侧的分界点。⑵u=2f是像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⑶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放大的实像(或虚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⑷成实像时:⑸成虚像时:三、眼睛和眼镜1、成像原理: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等一个综合的凸透镜在视网膜上行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分布在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人就可以看到这个物体了。2、近视及远视的矫正:近视眼要戴凹透镜,远视眼要戴凸透镜.四、显微镜和望远镜1、显微镜: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实像,道理就像投影仪的镜头成像一样;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普通的放大镜,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经过这两次放大作用,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了。2、望远镜:有一种望远镜也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我们能不能看清一个物体,它对我们的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十分重要。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虽然比原来的物体小,但它离我们的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视角就可以变得很大。第二课时例题与巩固练习[例1]有一光源放在平面镜前,经平面镜得到两条反射光线,如图3所示,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确定光源S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图。解析:要找到光源位置,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找到像的位置根据对称性就能求出光源位置,而像的位置可由反射光线反向延长得到。答案:反向延长两条反射光线交于S,是S的像,过作直线垂直于平面镜交平面镜于O点,截取找到S点,如图4所示,S即为所求的光源位置,再将光源与两条反射光线连接起来完成光路图。易错分析:解此题是用的一种逆向思维方法,虽逆向思维,还是离不开平面镜成像特点。这类反射光路问题,简便的方法就是找到虚像,再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若直接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图也可,但要繁琐许多。[例2]如图5所示,用自制的针孔照相机观察烛焰,有以下四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有()A.薄膜上出现的像是倒立的B.薄膜上的像可能是缩小的也可能是放大的C.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后拉动薄膜,烛焰的像更明亮D.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前推动薄膜,烛焰的像变小解析:针孔照相机的针孔很小,烛焰上部的光通过小孔直射到薄膜下部,烛焰下部的光通过小孔直射到薄膜的上部,成的像是倒立的,烛焰和薄膜离小孔的距离不同,像可以是缩小的,也可以是等大或放大的,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后拉薄膜,像距变大,像也变大,但像变暗,向前推动薄膜,像距变小,像变小,像就更明亮些。答案:ABD拓展延伸:对本题如果分析不全,很容易漏选D,对针孔照相机,要弄懂其原理,原理弄懂了,关于它的各种说法就能辨别真伪了。[例3]为什么从圆形玻璃鱼缸的上方看水显得浅?从旁边看鱼显得大?把鱼缸放在阳光下,为什么鱼缸的影子里有个较亮的光斑?解析:要学会联想法,鱼缸中间凸起,使我们想到鱼缸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用凸透镜解释缸中鱼变大,在太阳下有光斑就不困难了。答案:从鱼缸上方看鱼缸,鱼缸底上的光通过水射向空气发生了折射,故看起来显得浅;从旁边看,凸形的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金鱼游到鱼缸边附近时,处在这个凸透镜的焦点之内,凸透镜起放大镜的作用,我们实际上看到了金鱼的放大的虚像,鱼缸在太阳光下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会聚点处形成一个较亮的光斑。找出规律:凡是联系实际的题,我们要善于将实际情况与一些物理模型进行对比,看它是否符合某一物理模型的特征;找到了物理模型,就能用物理原理来解释现象了。[例4]如图6所示,OC,OD是光从空气射入玻璃发生折射的光的传播路线,EF是空气与玻璃的分界面,N为法线,图中A侧物质是,B侧物质是,入射角是,折射角是;在图中标出光线方向并画出反射角。解析:当光从空气射入玻璃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OC与法线的夹角是50°,OD与法线的夹角是,所以较小的角为折射角,因此可判断A侧物质是玻璃,B侧物质是空气,入射角为50°,折射角为25°,由反射定律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50°。答案:玻璃;空气;50°;25°光路图如图7所示。方法提练:本题找出哪是玻璃哪是空气是解题的关键,可以用假设法也可用分析法解本题。例如假设DO是入射光线,则入射角为25°,折射角为50°,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与题意矛盾,故只能是CO是入射光线,利用结论“光从空气(真空)到介质,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介质到空气(真空),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解题往往是奏效的。[例5]如图8所示,由A点发出一束激光在液面MN上的O点发生反射,反射光线的光斑射到B点,由于液面高度发生变化,反射光斑由B移到C点(B和C是屋顶上的两点),试用作图法画出液面变化的高度。解析:由于液面上升或下降,A点虚像不好确定,所以不好找虚像。根据题意,入射光线的方向是不会改变的,由于液面总是水平的,故入射角不会改变,由反射定律,反射角也不会改变,所以液面改变后,反射光线的方向应当与BO平行,根据这一思路,就很好作图了。答案:过C点作BO的平行线交AO的延长线于01,过01作MN的平行线M’N’,M’N’与MN的距离就是所求的h,如图9所示。方法提练:分析题意,要善于找出哪些是不变的,哪些是按什么规律变化的,从中找出便于作图的元素,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课后反思:第四讲《机械运动》复习目标:1知道长度和时间的单位,能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能正确处理测量结果2理解速度的定义、速度的单位、公式及其意义3能用速度公式简单计算速度和平均速度4知道如何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了解参照物的概念及其选取的方法;知道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复习重点、难点:1刻度尺的使用,特殊的测量方法2速度的定义和物理意义3速度公式的运用,物理计算题的解题格式、解题方法4参照物的定义和选择复习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一、复习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主单位:米(m),其它单位km、dm、cm、mm、μm、nm2.长度的测量工具:①基本工具:刻度尺;②精密工具: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激光测距仪。3.刻度尺正确使用:①会选: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最小分度值;②会放:尺要放正,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一端对齐,刻度线紧贴被测物;③会读:视线正对刻度线,读出准确值和估计值;④会记:准确值+估计值+单位。学生练习:在下列数值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1.某同学身高17.22.一根头发直径约为72。3.物理课本长度为258。刻度尺的使用:看:1、零刻线是否磨损、2、量程、分度值;读:刻度线与被测物体对齐读:视线垂直刻度尺,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构成,要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数提问:刻度尺的使用规则有哪些?练习:读出下列两个刻度尺所测的物体的长度: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可以多测几次减少误差特殊测量方法有:测多算少化曲为直等量替代二、测量误差1.定义: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差异2.误差不可避免,但可以减小。错误可以避免。3.减小误差的方法:①采用精密测量工具;②改进测量方法(常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图1【对应训练】1.单位换算:8.5m=cm;36000nm=km15cm3=m3。2.如图1所示,用刻度尺测量A、B两个小木条的长度,其中对木条的测量是正确的,这个木条的长度是cm。3.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图2的四种方法正确的是〔〕图2三、时间的测量:1、单位:秒(S)2、测量工具:古代:日晷、沙漏、滴漏、脉搏等现代:机械钟、石英钟、电子表等第二课时(一)知识整理一、参照物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4、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二、机械运动1、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2、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3、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⑴比较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采用: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⑵比较百米运动员快慢采用: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⑶百米赛跑运动员同万米运动员比较快慢,采用: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实际问题中多用这种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也采用这种方法描述运动快慢。4、分类:(根据运动路线)⑴曲线运动⑵直线运动Ⅰ匀速直线运动:A、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计算公式:v=s/t变形s=vt,t=s/vB、速度单位:国际单位制中m/s运输中单位km/h两单位中m/s单位大。换算:1m/s=3.6km/h。人步行速度约1.1m/s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人匀速步行时1秒中运动1.1m直接测量工具:速度计速度图象:Ⅱ变速运动Ⅱ变速运动:A、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B、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须找出该路程及对应的时间)C、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D、平均速度的测量:原理v=s/t方法:用刻度尺测路程,用停表测时间。从斜面上加速滑下的小车。设上半段,下半段,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1、v2、v则v2>v>v1E、常识:人步行速度1.1m/s,自行车速度5m/s,大型喷气客机速度900km/h客运火车速度140km/h高速小汽车速度108km/h光速和无线电波3×108m/sⅢ实验中数据的记录: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数据记录表格是初中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设计表格时,要先弄清实验中直接测量的量和计算的量有哪些,然后再弄清需要记录的数据的组数,分别作为表格的行和列。根据需要就可设计出合理的表格。对应训练1.运动员在跳伞过程中,选择地面为参照物时他是_________的,选择降落伞作参照物时他是_____________的。2.飞机作俯冲飞行时,飞行员说:“大地迎面而来”,这是以_____作参照物的。3.完成下列单位换算:54千米/时=______________米/秒;20米/秒=_____千米/时。4.一辆摩托车在平直的路上行驶,在1秒内经过1米,在二秒内经过2米,在3秒内经过3米,在4秒内经过4米,则对此摩托车运动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B.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C.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也可能是变速直线运动D.以上说法都不对5.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下列关于公式v=S/t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v与路程S成正比B.速度v的大小与路程S、时间t都没有关系C.当速度v一定时,路程S与时间t成反比D.速度v与时间t成反比6.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它在前2秒的平均速度是6米/秒,后4秒内的平均速度是3米/秒,则该物体在6秒内的平均速度是()A.3.5米/秒B.3.75米/秒C.4米/秒D.4.5米/秒7.光从太阳到地球所需时间为8分20秒,求: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距离。8.一列长310米的火车,用13米/秒的速度匀速通过一隧道需要1分10秒的时间,求隧道的长度。第五讲《力》复习目标:1.知道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物体间的力是相互作用的2.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或运动的方向,力可以引起物体的形变。3.知道重力、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及其方向。4.知道测量力的大小――弹簧测力计5.知道力的三要素,力的图示。复习重点与难点:重力的理解与计算。【知识结构】一)知识整理一、力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5、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6、力的测量:⑴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⑵分类:弹簧测力计、握力计。⑶弹簧测力计:A、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B、使用方法:“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调”:调零;“读”:读数=挂钩受力。C、注意事项: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D、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的,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这种科学方法称做“转换法”。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象:温度计、弹簧测力计、压强计等。7、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8、力的表示法: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二、弹力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2、塑性:在受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3、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大小有关三、重力:⑴重力的概念: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⑵重力大小的计算公式G=mg其中g=9.8N/kg它表示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⑶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其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面是否水平。⑷重力的作用点——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假如失去重力将会出现的现象:(只要求写出两种生活中可能发生的)①抛出去的物体不会下落;②水不会由高处向低处流③大气不会产生压强;四、摩擦力: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2、分类:3、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有时起阻力作用,有时起动力作用。4、静摩擦力大小应通过受力分析,结合二力平衡求得5、在相同条件(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6、滑动摩擦力:⑴测量原理:二力平衡条件⑵测量方法: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⑶结论: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该研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由前两结论可概括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实验还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大小、运动速度大小等无关。7、应用:⑴理论上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压力、接触面变粗糙、变滚动为滑动。⑵理论上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变光滑、变滑动为滚动(滚动轴承)、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练习:火箭将飞船送入太空,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是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太空飞船在太空中遨游,它受力(“受力”或“不受力”的作用,判断依据是:飞船的运动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飞船实验室中能使用的仪器是B(A密度计、B温度计、C水银气压计、D天平)。【对应训练】1.指出下列个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1)人推车是,给车一个向前的推力,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2)用力提水桶时,水桶对手的拉力,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2.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C.只有接触的物体才有可能有力的作用D.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3.使用弹簧测力计前首先要对弹簧测力计进行观察,观察指针是否对准,还应当观察和。4.下列关于弹簧测力计的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A.用弹簧测力计测力时,被测力的大小应在测量范围之内B.用弹簧测力计测力时,其读数应根据最小分度值确定C.测量前一定要校零D.实际测量力时,测力计内的弹簧伸长方向不一定要跟所测力的方向在一条直线上5.用100N的力作用于A处竖直向上提一重物,若用力的图示法表示这个力,则图3所示各图中正确的应是[]图36.体育课上,只见小明用力将铅球沿斜上方推了出去,在空中运动了一段弧线后落到地面,地面被砸了一个坑。在这个过程中的各个阶段,都体现了力的作用效果。(1)铅球受到小明的推力作用后,其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由变为;(2)铅球脱离手后,不沿斜向直线运动,轨道向下弯曲,这是因为;(3)铅球以某个速度砸向地面,最后处于静止,这是因为;求落地时,地面被砸了一个凹陷的坑,这是因为。7.在日常生活中,你有过下面的经验吗?请你用所学的知识填空解释这些现象。(1)要让小船离开岸边,可以让岸上的人推一下小船,此时小船受到对船的,船由静止变为运动了,也可以将竹篙用力撑岸边,此时对岸有力的作用,那么,对也有力的作用,船因此受到力的(2)人如果要从地面上跳起来,必须用脚蹬地,此时,对有力的作用;同时,对也有力的作用,如果力大于人的重力,人就跳起来了。(3)小高用力去推一块大石块,大石块纹丝未动,而小高的脚向后滑。小高向后滑的原因是8.请你设计三个小实验,来分别说明(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2)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第六讲《运动与力》复习目标:1.知道惯性定律和惯性现象。2.理解合力的概念,理解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理解二力平衡条件。3.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知道滚动摩擦,知道摩擦在实际中的意义。复习重点,难点:1惯性定律和惯性现象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知道滚动摩擦,【知识结构】一、二力平衡:1、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2、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概括:二力平衡条件用四字概括“一、等、反、一”。3、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相同点: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不同点: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相互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是相同性质的力。4、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物体受力条件物体运动状态说明力不是产生(维持)运动的原因受非平衡力合力不为0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5、应用: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题要画出物体受力示意图。画图时注意:①先画重力然后看物体与那些物体接触,就可能受到这些物体的作用力②画图时还要考虑物体运动状态。二、牛顿第一定律、惯性(一)牛顿第一定律及其研究这是牛顿在概括伽利略、笛卡儿等科学家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推理出来的,它虽然阐述的是一种理想情况,但从定律得出的一切推论都是正确的。因此,它是力学基本定律之一。(二)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1.“一切物体”包括静止的物体和运动的物体,即该定律对于所有的物体都普遍适用。2.定律中的“没有受到外力作用”包含了两种情况:一是该物体没有受到任何外力对它的作用,这是理想状况;二是该物体所受合力为零,它的作用效果可以等效于不受任何外力作用时的效果。3.定律结论中的“或”的含义是指两种状态必居其一,不能同时存在,即静止的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保持静止状态,运动的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三)力和运动的关系力可以使物体由运动变为静止、由静止变为运动或使运动的速度大小或方向发生改变,即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分析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各种情况,都必须施加力,因此,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四)对惯性的理解1.惯性是物体固有的一种属性,是一切物体都具有的反抗运动状态改变的一种“惰性”。2.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一切物体包括气体、液体、固体;包括静止的物体和运动的物体、受力的物体和不受力的物体。3.惯性有大小,惯性的大小由物体本身的质量决定,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与其他外界因素如速度大小、运动状态等无关。【对应训练】1.运用惯性知识填空:(1)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后,由于,虽然不再用力,仍能继续前进一段距离。(2)用铲子给锅炉送煤,铲子(填“必须”或“不必”)进入炉内。(3)一个人站在航行的船尾,往甲板上竖直向下投一石块,石块将落在(填“船尾的甲板上”或“水中”)。(4)自行车紧急刹车后,轮子不转了,车子还会向滑动。2.如图2所示,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放一个斜面,让一个小钢珠由斜面顶上滚下,则:(1)钢珠在水平地面上滚动的速度会逐渐(填“增加”、“减小”或“不变”)。最后静止(填“会”或“不会”)。(2)如果地面上铺上光滑的玻璃板,则钢珠在水平面上滚动的距离(填“增加”、“减少”或“不变”)。(3)如果可以完全消除空气阻力与摩擦力,则钢珠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其速度(填“会”或“不会”)改变。最后将。3.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1)对于什么情况下二力平衡你的猜想是。提出猜想的依据是。(2)利用图3所给的器材和砝码,你设计了一个怎样的实验来研究二力平衡的条件?(3)通过实验,你得出的二力平衡的条件是:。4.摩托车做飞跃障碍物表演时为了减少向前翻的危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应该前轮先着地B.应该后轮先着地C.应该前后轮同时着地D.哪个轮先着地与翻车的危险没有关系5.下列各现象中,表现出物体惯性的是〔〕A.用脚踢足球,足球由静止变为运动B.在草地上滚动的小球,越滚越慢,最后停下来C.行驶着的汽车突然刹车时,车上的乘客向前倾倒D.熟了的柿子从树上掉下6.学校升国旗时,当国旗匀速直线上升时,下列正确的是〔〕A.旗受到的重力和绳对旗的拉力合力为零B.旗对绳的拉力和绳对旗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C.旗受到的重力和旗对地球的引力是一对平衡力D.旗对绳的拉力和旗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8.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如果路面光滑,汽车将行驶的更快B.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C.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时,它们之间才可能产生摩擦力D.鞋底、轮胎上有凸凹不平的花纹,是为了防止摩擦9.如图4所示在横梁下边用细线系一质量较大的金属球,金属球的下面用同样的细线系一小木棒,当用手向下猛拉小木棒时,会被拉断的细线是〔〕A.金属球上面的细线B.金属球下面的细线C.金属球上面和下面的细线同时被拉断D.无法判断10.质量为60kg的物体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地面对它的摩擦力是它本身重力的0.2倍,求:(1)水平拉力F的大小(2)如果置于更粗糙的地面上,摩擦阻力变为本身重力的0.3倍,而人的拉力增大为原来的2倍,则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合力是多大?方向如何?(g=10N/kg)第七讲《质量和密度》复习目标:1.知道质量的单位。2.会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会使用游码,会使用天平称质量。3.理解密度的概念。4.会查密度表,知道水的密度。5.会用量筒测体积,会用天平和量筒测体积复习重点,难点:密度概念的理解,利用。复习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知识结构】一、质量1.定义: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2.单位:国际上通用的单位是kg。二、用天平称固体和液体的质量1.天平的正确使用(1)调节底座水平。(2)调节横梁平衡。(3)正确读数2.测量物体的质量3.液体质量的测量三、密度密度的概念: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质量、体积无关。不同物质,密度一般是不相同的;同种物质的密度则是相同的。2.密度的公式:ρ=m/V3.密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kg/m3。水的密度1.0×103kg/m3四、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1.测密度的原理:根据密度的公式ρ=m/V来测定。测量物体的密度时,需要测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然后根据密度公式求出物质的密度。2.测定固体的密度3.测定液体的密度五、密度知识的应用1.求物体的质量和体积2.利用密度鉴别物质【方法提示】1.给你天平、量筒和水,要测出金属块的密度,判断是何种金属?写出实验步骤。实验步骤:(1)用天平称出的质量m(2)将量筒内装入一定体积的水V1(3)把金属块放入量筒内,计下水面位置的读数V2(4)算出金属块体积V金=V2-V1,则ρ金=m金/(V2-V1)(5)对照密度表判断是何种金属。2.判断物体是“空心”还是“实心”(1)比较密度:根据公式ρ物=m物/V物,求出ρ物,再与该物质密度ρ比较,若ρ物<ρ,则为空心,若ρ物=ρ,为实心。(2)比较体积:把物体作为实心物体对待,由公式V=m/ρ,求出V,再与V物比较。若V<V物,则该物体为空心,若V=V物,则该物体为实心。(3)比较质量:把物体作为实心物体对待,由公式m=ρV,求出体积为V的实心物体的质量,然后将m与物体实际质量m物比较,若m>m物,则该物体为空心,若m=m物,则该物体为实心。第二课时对应练习:1.7.9×103kg/m3=g/cm3;1L=mL;1mg=kg;2.铝锅的质量540g,铝盆的质量是270g,铝块的质量是27g,则组成物体的密度之比为。cba图23.质量相同的三种实心正方体金属块,分别是根据如图2所示的高度,查表可知,a是;b是;c是。4.甲、乙两物体,甲的质量是乙的质量的3倍,乙的体积是甲的体积3/5,则组成甲、乙两物体物质的密度之比为,若将甲的体积截去1/3,将乙物体截去2/3,甲、乙两物体剩余部分的密度之比为。5.甲、乙两实心球,甲的体积大于乙的体积,有关甲、乙两球的质量和密度的关系,可能存在的情况有(1);(2);(3)。6.甲、乙两个物质的密度之比为3:2,若用它们分别掳做成一个实心物体,则质量之比和体积之比可能是〔〕A.5:23:5B.4:1;8:3C.2:13:2D.4:31:27.如图3所示,三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酒精、水、盐水,则装酒精的是〔〕丙乙甲A.甲杯B.乙杯C.丙杯D.无法判断8.用天平测出质量100g的水,步骤有:a.使天平的衡梁平衡图3b.往可盘加入,100g的砝码c.把空玻璃杯放在天平的左盘上,往右盘加砝码以及移动游码,使天平横梁平衡d.要空玻璃杯中慢慢注入水使横梁平衡,这时玻璃杯中的水这是所需称量的100g的水在上述实验步骤中,正确的实验顺序是〔〕A.a→b→c→d B.a→c→d→b C.a→c→b→d D.a→d→c→b9.质量为60g的无色透明液体,其体积为75mL,则该液体可能是 〔〕A.水    B.煤油     C.酒精     D.硫酸10.使用托盘天平,如果在调节横梁平衡时,忘记将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上,使用图5它来测量物体的质量时,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为什么?11.一架天平的砝码盒中各砝码的质量及个数见下表天平的游码标尺如图4所示,图4(1)当他准备向右盘加砝码时,首先脑子时应想的问题是。(2)他在右盘加20g,10g,5g,砝码各一只发现天平横梁上的指针在标尺的两侧不断摆动,如图5所示①他用下列哪一步操作可正确称出物体的质量〔〕A.将横梁上平衡螺母向右旋进一些B.将横梁上平衡螺母向左旋进一些C.在天平右盘加砝码D.从天平右盘取出5g砝码并移动游码②该物体的质量〔〕A.可能大于35gB.在30g与35g之间C.可能小于30g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3)该天平的分度值是g。测量范围是。12.一块长2m,宽0.5m,厚0.2m的金属块,质量为1.78×106g,求此金属块的密度?并说出它是哪种金属?若将它截去一半,剩余部分的密度是多少?试用密度公式证明。第三课时典例讲解与练习:1、某物体质量是1000g,这个物体可能是()A.一头小象B.一只鸡C.一只山羊D.一只生梨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滴水密度比一桶水密度要大B.一滴水密度比一桶水密度要小C.一滴水密度比一桶汽油密度要大D.一滴水密度比一桶汽油密度要小3.某金属块质量为m,体积为V,密度为ρ,同种的另一金属块的质量为3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4.气体是很易被压缩的,一定质量的气体,当它的体积被压缩后,它的密度()A.增大B.不变C.减小D.不确定5.已知铁的密度比铜的密度小,现用铁和铜各做一个实心球,则下列陈述中不正确是()A.铁球的体积和质量都比铜球大B.铁球的体积和质量都比铜球小C.铁球的体积比铜球大,铁球的质量比铜球小D.铁球的体积比铜球小,铁球的质量比铜球大6、根据密度公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同一种物质制成的物体,当体积增大到原来的2倍,密度就成为原来的1/2B.同一种物质制成的物体,当质量增大到原来的2倍,密度就成为原来的2倍C.同一种物质制成的物体,当质量增大到原来的2倍,体积也增大到原来的2倍D.同一种物质制成的物体,当质量增大到原来的2倍,体积和密度都增加到原来的2倍7、质量是______的属性,不论是固体、_______体,还是_______体都有质量.质量不随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改变。8、酒精的密度是0.8×103kg/m3,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酒精的质量是______.当酒精的体积是1cm3时,它的质量是______,它的密度是______g/cm3。9、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入适当的单位(1)成年人的质量:70______;(2)一杯水的质量:200______;(3)一头大象的质量:10_____;(4)一根火柴的质量:70______。10、质量相等的实心木球和铁球,体积较大的是______球;体积相等的实心木球和铁球,质量较小的是是______球。11、如图4所示,用天平和量筒测出石块的密度(1)实验所依据的公式是(2)在实验中先调好天平,然后把石块放在天平的左盘中,当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金属块的质量是g。甲(3)若把石块放入装有55cm3水的量筒内,量筒中水面如图乙所示,则石块的体积是cm3。(4)石块的密度是kg/m3。乙•••ACBm/gV/cm32010102030图5图411、A、B、C三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象如图5所示。由图可知,A、B、C三种物质的密度ρA、ρB、ρC和水的密度ρ水之间的关系是()A.ρA>ρB>ρC,且ρA>ρ水B.ρA>ρB>ρC,且ρA<ρ水C.ρA<ρB<ρC,且ρA>ρ水D.ρA<ρB<ρC,且ρA<ρ水12、一节油罐车装着50m3的石油,从中取出30mL的石油,称得质量是24.6g,求这节车所装石油的质量是多少吨?13、某空心铜球,它的体积为60cm3,质量为455g,若其中空心部分灌满水银,那么此球的质量多大?第八讲、压强【复习目标】1.知道压力的概念,理解压强的概念。2.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和公式。3.知道连通器的原理。4.知道大气压强的现象、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5.知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一定质量的气体的压强跟体积的关系。6.会计算固体和液体的压强7.熟悉知识结构【重点和难点】这部分知识是初中物理力学部分的一个重要 知识点 高中化学知识点免费下载体育概论知识点下载名人传知识点免费下载线性代数知识点汇总下载高中化学知识点免费下载 ,中考考查中的小综合试题可能会与这部分知识有关,例如压强和浮力的小综合,压强与简单机械之间的小综合等等,因此,呈现的形式也会是多样化的,涉及到的题型会遍及中考常见的所有题型,特别是近几年的科学探究性试题都设计到这部分知识。第一课时【知识结构】这部分知识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固体压强、液体内部压强、大气压强固体压强1.压力:把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压力的特征:(1)压力产生的条件是物体之间相互接触且发生挤压,物体发生形变。(2)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的受力面指向物体内部。(3)压力的作用点在被压物体的受力面上,一般在接触面中心。(4)压力的大小可由物体的平衡条件和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这些规律来确定。2.压强:衡量压力的作用效果。计算压强的公式p=F/S,单位:帕斯卡(Pa)3.液体内部压强及其计算公式(1)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a.液体由于重力的作用,对支撑它的容器底产生压强;b.液体没有固定形状,具有流动性,对阻碍作用它流动的容器壁产生压强;c.液体内部由于各相邻部分之间的挤压,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2)液体压强的特点和规律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不同液体的压强跟它的密度有关。(3)液体压强的公式:p=ρgh,从公式可以看出,液体的压强只跟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跟液体的质量、重力、体积以及容器的形状、底面积无关。4.连通器与船闸(1)连通器: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如果只有一种液体,在液体静止不流动的情况下,连通器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2)连通器的应用:a.船闸;b.茶壶、锅炉水位计、过路涵洞、乳牛自动喂水器。5.大气压强及托里拆利实验(1)大气对浸没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作大气压强,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空气受到重力的作用,而且能够流动,因而空气对浸在他里面的物体产生压强。(2)托里拆利实验是最早测得大气压值的实验,该实验测得的大气压的值是760mm高水银柱。第二课时【基础训练】1.载重汽车的轮子比普通汽车的轮子多,轮胎比普通汽车的轮胎宽,这是为了增大,减小对路面的。2.拖拉机的履带有一块块的金属板连接而成,每块金属块上都有一两条凸起的棱,金属板的作用和物理原理,凸起的棱的作用和物理原理是。3.如图3所示,瓶中水从小孔A、B流出,说明液体对容器的有压强,从B孔射出的水喷的更急,说明液体的压强随增加而增大。图5图3图44.将杯子里装满水,用纸片把杯口盖严,按住纸片,把杯子倒过来,放手后,纸片不会掉下来,杯子里的水也不会流出来(如图4甲所示),这表明。把杯子放于如图4乙、丙所示位置,纸片都不会掉下来,这说明。5.大气压会随高度变化而变化。青藏高原的大气压比内陆盆地的大气压。登山运动员把气压计从高山顶上拿到山脚下时,气压计的读数将。6.物体A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如图5所示。若把A稍微向右水平移动,则A对桌面的压力F、压强p的变化情况是〔〕A.F变大,p变小B.F不变,p变小C.F不变,p变小D.F变大,p变小7.游泳的人潜入水中后,由于水对耳膜的压强作用,耳朵会有胀痛的感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潜入水中越深,胀痛的越厉害B.在同一深度,耳朵向着水面下,比向着水面上,胀痛的感觉要好一些C.在水中身体竖直向上时,左右耳朵都不感觉胀痛,因为两侧的压强都抵消了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8.在冬季,剩下半瓶热水的暖水瓶经过一个夜晚后,第二天拔瓶口的软木塞时护觉得很紧,不易拔出来,其主要原因是〔〕A.软木塞受潮膨胀B.瓶口因温度降低而收缩变小C.瓶内气体温度降低而把瓶塞吸住D.瓶内气体因温度降低而压强减小,大气压把瓶塞压紧9.氢气球升到高空时会破裂,其主要原因是〔〕A.高空温度低,橡皮膜的耐压能力减弱B.高空中大气压变小,球内气压比外界气压大得多,将气球胀破C.高空大气压较大,将气球压破D.高空温度较低,球内气压较
本文档为【初中物理总复习教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1.9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heyimshan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M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初中物理
上传时间:2021-08-30
浏览量: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