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防雷培训讲义

防雷培训讲义

举报
开通vip

防雷培训讲义1 中国·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体育东路35号,天盛大厦北座 2004-2007室 邮政编码: 510620 目 录 一、自我介绍及公司简介(广州雷迅幻灯片) 二、雷电与避雷工程基础知识 2-1、关于雷电的基础知识(苏邦礼书): (1) 雷电的形成(雷击是指一部分带电的云层与另一部分带异种电荷的云层,或者是带电的云层对大地之间迅猛放电。这种放电过程产生强烈的闪光并伴随巨大的声音。雷电的出现是与气流、风速密切相关,而且与地球磁场也有一定关系。一般云层在运动时,它的表层集聚越来越多的电荷,...

防雷培训讲义
1 中国·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体育东路35号,天盛大厦北座 2004-2007室 邮政编码: 510620 目 录 一、自我介绍及公司简介(广州雷迅幻灯片) 二、雷电与避雷 工程 路基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工程量增项单年度零星工程技术标正投影法基本原理 基础知识 2-1、关于雷电的基础知识(苏邦礼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 (1) 雷电的形成(雷击是指一部分带电的云层与另一部分带异种电荷的云层,或者是带电的云层对大地之间迅猛放电。这种放电过程产生强烈的闪光并伴随巨大的声音。雷电的出现是与气流、风速密切相关,而且与地球磁场也有一定关系。一般云层在运动时,它的表层集聚越来越多的电荷,当电场强度达到足够高(25~30KV/CM)时将引起雷云间的强烈放电,或是雷云中内部放电,或是雷云对地放电,即所谓的雷电。) (2) 雷击形式(1、直击雷;2、感应雷;3、球形雷。)雷电之所以破坏性很强,是因为它把雷云蕴藏的能量在短短的几十微秒放出来,从瞬间功率来讲,它是巨大的。 (3) 雷电波的频谱分析(它是研究避雷的重要依据,从它结构可以看出雷电波电压、电流的能量在各频段的分布,根据这些数据可以估算通信系统频带范围内雷电冲击的幅度和能量大小,进而确定避雷措施;虽然各种雷电波总体轮廓相似,但是每一次雷电闪击的电流(电压)波形仍然存在很大随机性。)介绍雷电流波形图 (4) 雷闪频数(评价雷电活动的方法。1KM2公里年雷击次数或者1000KM2公里年雷击次数) (5) 雷击的选择(与地质有关。土壤电阻率较大的山区和平原、矿床、河岸、湖沼、低洼地区、地下水位高的地方、地下水出口处、山坡与稻田接壤处、不同电阻率土壤的交界地段、旷野;建筑的结构、烟囱等。) (6) 雷电的破坏作用(热效应(可以在与其接触的金属表面产生6000~10000度)、冲击波、电动力效应、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雷电反击和引入高电位) 2-2、如何防雷(广州雷迅幻灯片) (1) 系统防雷工程(外部防雷、内部防雷相关措施) (2) 内部防雷中措施之一:加装SPD。介绍避雷器(电压限制器)分类:放电间隙、阀型、传输分流、半导体避雷器件(稳压二极管、开关二极管、瞬态二极管。 (3) 避雷器的主要参数介绍:残压、压敏电压、通流容量、漏电流、响应时间 (4) 避雷器的选择(广州雷迅幻灯片) (5) 广州雷迅电子有限公司防雷产品简介 三、工程安装示意图介绍 3-1、电源防雷选型及电路分配拓朴图 3-2、电源第一级防雷器安装介绍: 3-3、电源第二级防雷器安装介绍: 3-4、电源第三级防雷器安装介绍: 3-5、网络拓朴图、网络及信号防雷器选型 3-6、网络及信号防雷器安装介绍: 四、总结 设计与安装的依据: 1、《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2000年版 2、《防雷技术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规范汇编》2001年版 3、《雷电与避雷工程》苏邦礼 4、IEC 61024-1:1990建筑物防雷 第一部分通则、IEC61312-1:1995、IEC/TS 61312-2:1999雷击电磁脉冲的防护 公司简介 广州雷迅电子有限公司 •成立于1997年 •全国6个分支服务机构 •生产9大系列百余种SPD产品 广州雷迅全国销售机构 •广州雷迅北京分公司(北京、河北) •广州雷迅成都分公司(四川、重庆) •广州雷迅西安分公司(陕西) •广州雷迅昆明分公司(云南) •广州雷迅南京分公司(江苏) •广州雷迅上海分公司(上海) 广州雷迅防雷品牌 •《雷泰》广州雷迅 防雷插座系列品牌 •《ASP》广州雷迅 全系列防雷产品品牌 •《安世杰》广州雷迅 防雷器中文品牌 广州雷迅防雷产品系列 •电源防雷插座系列(普通、电视保护、通讯保护、网络保护) •电源防雷模块(单相、三相,电源一、二、三级) •电源防雷箱(单相、三相、电源一、二、三级,) •网络防雷器(同轴及RJ45接口,单路、四路、16路、24路) •通讯防雷器(RJ11、RJ45、接线柱式、9针及25针串行接口) •监控及天馈防雷器(同轴,单路及多路,单用途多二合一、三合一) 防雷器应用范围 •电源系统、网络系统、通讯系统 •视频监控系统、消防报警系统 •控制系统、智能抄表系统 防雷理论 一、概述 雷击是年复一年的严重自然灾害之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提高,我国的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系统已具有了世界先进水平。通信设备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防雷、过压防护已成为具有时代特点的一项迫切要求。随着设备的高度集成化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一方面大型电子计算机网络,程控交换机组等系统设备耐过电流,耐雷电压的水平反而随之降低,另一方面由于信号来源路径增多,系统较以前更容易遭受雷电波的侵入,致使雷电灾害频频发生。各类通信线路和设备宜增加相应的防雷设施。 雷击是浪涌电压的一种 机房应采用独立的工作地和防雷保护地,因此不少计算机化程度比较高的单位(如税务、银行、电信、证券、保险等)已认识到防雷措施的重要性,并将其列入实施计划。 雷击一般分为直击雷击和感应雷击,直击雷击是指雷电直接击在建筑物、构架、树木、动植物上,由于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效应等混合力作用,直接摧毁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引起人员伤亡等,由于直击雷的电效应,有可能使机房微电子设备遭受浪涌过电压的危害。 感应雷击(又称二次雷击)是指雷云之间或雷云对地之间的放电而在附近的架空线路、埋地线路、金属管线或类似的传导上产生感应电压,该电压通过传导体传送至设备,间接摧毁微电子设备。感应雷击对微电子设备,特别是通讯设备和电子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危害最大,据资料显示,微电子设备遭雷击损坏,80%以上是由感应雷引起的,操作过电压是指当电流在导体上流动时,会产生磁场储存能量,电流越大,导线越长,储能越多,所以当负载(特别是电感性大负载)电器设备开关时,会产生瞬时过电压,操作过电压同感应雷 击一样,可以间接损坏微电子设备。 浪涌侵害设备的渠道 •雷击侵害设备的渠道 –直击雷 –雷电波侵入 –感应雷 – 雷击的侵害渠道概括了其他浪涌的侵害渠道 浪涌电压对设备侵害后果 •部分或整体的设备损坏 •干扰正常功能,无法完成正常使用效果 •设备加速老化,缩短寿命 •带来巨大的直接、间接损失  众所周知,雷电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其电压高达数百万伏,瞬间电流可高达数十万安培。雷击所造成的破坏性后果体现于下列四种层次:1)建筑物毁坏及引起火灾;2)设备损坏,人员伤亡;3)设备或元器件寿命降低;4)传输或储存的信号、数据(模拟或数字)受到干扰或丢失,甚至使电子设备产生误动作而暂时瘫痪或整个系统停顿。目前,世界上各种建筑、设施大多数仍在使用传统的避雷针防雷。用避雷针防止直接雷击实践证明是经济和有效的。但是,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大量精密电子设备的使用和联网,避雷针对这些电子设备的保护却显得无能为力。避雷针不能阻止感应雷击过电压、操作过电压以及雷电波入侵过电压,而这类过电压却是破坏大量电子设备的罪魁祸首。对于雷雨多发地区,计算机房必须设计、安装防雷系统装置进行保护。 二、如何防雷说明 系统防雷是一项综合性工程,主要包括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两个方面: 外部防雷包括:避雷针、避雷带、引下线、接地极等等,其主要的功能是为了确保建筑物本体免受直击雷的侵袭,将可能击中建筑物的雷电通过避雷针、避雷带、引下线等,泄放入大地。 内部防雷系统是为保护建筑物内部的设备以及人员的安全而设置的。主要以空间屏蔽、等电位连接、减少接近耦合、过电压保护等措施,通过在需要保护设备的前端安装合适的避雷器即过电压保护,使设备、线路与大地形成一个有条件的等电位体。将可能进入的雷电流阻拦在外,将因雷击而使内部设施所感应到的雷电流得以安全泄放入地。 雷电对电气设备的影响,主要由以下四个方面造成:①直击雷;②传导雷; ③感应雷;④开关过电压。 直击雷:雷电直接击中建筑物,雷电的不到50%的能量将会从引下线等外部避雷设施泄放到大地,其中接近40%的能量将通过建筑物的供电系统分流,其中5%左右的能量通过建筑物的通信网络线缆分流,其余的雷击能量通建筑物的其他金属管道、缆线分流。这里的能量分配比例会随着建筑物内的布线状况和管线结构而变化。直击雷波形为10/350us 传导雷(雷电波侵入):在更大的范围内(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雷电击中电力或信息通讯线路,然后沿着传输线路侵入设备。其中地电位反击也是传导雷中的一种:雷电击中附近建筑物或附近其他物体、地面,导致地电压升高,并在周围形成巨大的跨步电压。雷电可能通过接地系统或建筑物间的线路入侵雷电延建筑物内部设备形成地电位反击。 感应雷(雷电波感应):在周围1000公尺左右范围内(有资料为 500公尺或 1500公尺,距离应随着雷击大小和屏蔽措施而变化)。发生雷击时,LEMP 在上述有效范围内,在所有的导体上产生足够强度的感应浪涌。因此分布于建筑物内外的各种电力、信息线路将会感应雷电而对设备造成危害。 随着现代高科技的发展,精密仪器,通讯设备,数据网络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而感应雷造成的雷击事故也越来越多,除直接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外,因重要设备损坏使系统网络陷入瘫痪后造成间接的损失更是惊人。 2-1、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设计思想 (一)防雷区的划分 按照IEC1312-1介绍,应将需要保护的空间划分为不同的防雷区(LPZ),以确定各部分 空间不同的LEMP(雷闪电磁脉冲)的严重程度和相应的防护对策。 1、防直击雷区LPZOA 本区内的各物体都可能遭到直接雷击,因此各物体都可能导走大部雷电流(详见后面分析)。本区内的电磁场没有衰减。 2、防间接雷区:LPZOB 本区内的各物体不可能遭到直接雷击,流经各导体的电流,比LPZOA 区减少,但本区内电磁场没有衰减。 3、防LEMP冲击区LPZ1 本区内的各物体不可能遭到直接雷击,流经各导体的电流,比LPZOB区进一步减小,本区内的电磁场已经衰减,衰减程度取决于屏蔽措施。如果需要进一步减小所导引的电流和/或电磁场,就应再分出后续防雷区,如防雷区LPZ2等,应按照保护对象的重要性及其承受浪浪涌的能力,作为选择后续防雷区的条件,通常,防雷区划分级数越多,电磁环境的参数就越低。防雷区划分一般原则详见图1-1、1-2 。 (二)雷电过电压对大楼内部电子设备的损害主要的三个途径 1、直击雷经过接闪器(如避雷针(带))而直放入地,导致地网地电位上升。高电压由设备接地线引入电子设备造成地电位反击。 2、雷电流沿引下线入地时,在引下线周围产生磁场,引下线周围的各种金属管(线)上经感应而产生过电压。 3、进出大楼或机房的电源线和通信线等在大楼外受直击雷或感应雷而加载的雷电压及过电流沿线窜入,入侵电子设备。因此,我们对以上三种途径对整个入侵的雷电压及过电流进行防护。 (1)大楼通过建筑物主钢筋,上端与接闪器,下端与地网连接,中间与各层均压网或环形均压带连接,对进入建筑物的各种金属管线实施均压等电位连接,具有特殊要求的各种不同地线进行等电位处理。这样就形成一个法拉第笼式接地系统。它是消除地电位反击有效的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安装的避雷针或避雷线(网)应使被保护的建筑物及风帽、放散管等突出屋面的 物体均处于接闪器保护范围内。架空避雷网的网格尺寸不应大于5m*5m或6m*4m。 ②、所有避雷针应采用避雷带互相连接。 ③、建筑物应装设均压环。 ④、防直击雷的接地装置应围绕建筑物敷设成环型接地体,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欧姆。 (2)机房内通信电缆以及地线的布放和连接,通过模拟不同的布线、屏蔽和接地方式时,空间电磁场对通信线路的电磁感应影响情况试验,对计算机通信网络系统在建筑物楼内的介线和接地方式有如下要求: 通信电缆以及地线的布放应尽量集中在建筑物的中部。通信电缆线槽以及地线线槽的布放应尽量避免紧靠建筑物立柱或横粱并沿建筑物立柱或横梁布线较长的距离,通信电缆线槽以及地线线槽的设计应尽可能位于距离建筑物立柱或横梁较远的位置。 (3)根据雷电保护区的划分要求,建筑物大楼外部是直接雷的区域,在这个区域内的设备最容易遭受损害,危险性量高,足暴露区,为0区;建筑物内部及计算机房所处的位置为非暴露区,可将其分为1区、2区,越往内部,危险程度越低,雷电过电压对内部电子设备的损害主要足沿线路引入(如图1)。保护区的界面通过外部的防雷系统、建筑物的钢筋混凝土及金属外壳等构成的屏敝层而形成。电气通道以及金属管则通过这些界面,穿过各级雷电保护区的金属构件必须在每一穿过点做等电位连接。进入建筑物大楼的电源线和通讯线应在LPZ0与LP1、 LPZ1与LPZ2区交界处,以及终端设备的前端根据IEC1312——雷电电磁脉冲防护标准,安装上OBO之不同类别的电源类SPD,以及通讯网络类SPD(如图2)。(SPD瞬态过电压保护器),SPD是用以防护电子设备遭受雷电闪击及其它干扰造成的传导电涌过电压的有效手段。 (三)直击雷的外部防护措施 虽然有不少专家学者在努力的研究有效的防止直击雷的方法,但直到今天我们还是无法阻止雷击的发生。实际上现在公认的防直击雷的方法仍然是200多年前富兰克林先生发明的避雷针。 A. 接闪器 避雷针及其变形产品避雷线、避雷带、避雷网等统称为接闪器。历史上对接闪器防雷原理的认识产生过误解。当时认为:避雷针防雷是因为其尖端放电综合了雷云电荷从而避免了雷击发生,所以当时要求避雷针顶部一定要是尖端,以加强放电能力。后来的研究表明:一定高度的金属导体会使大气电场畸变,这样雷云就容易向该导体放电,并且能量越大的雷就越易被金属导体吸引。这样接闪器的防雷是因为将雷电引向自身而防止了被保护物被雷电击中。现在认为任何良好接地的导体都可能成为有效的接闪器,而与它的形状没有什么关系。 为了降低建筑被雷击的概率,宜优先采用避雷网、作为建筑物的接闪器,如果屋面有天线等通信设施可在局部加装避雷针保护,这样接闪器的高度不会太高,不会增大建筑的雷击概率。按三类防雷建筑物标准,避雷网的网格尺寸应不大于20mX20m,避雷针应与避雷网可靠连接。 B. 引下线 引下线的作用是将接闪器接闪的雷电流安全的导引入地,引下线不得少于两根,并应沿建筑物四周对称均匀的布置,三类防雷建筑物引下线的间距不大于25米,引下线接长必须采用焊接,引下线应与各层均压环焊接,引下线采用10毫米的圆钢或相同面积的扁钢。对于框架结构的建筑物,引下线应利用建筑物内的钢筋作为防雷引下线。 采用多根引下线不但提高了防雷装置的可靠性,更重要的是多根引下线的分流作用可大大降低每根引下线的沿线压降,减少侧击的危险。其目的是为了让雷电流均匀入地,便于地网散流,以均衡地电位。同时,均匀对称布置可使引下线泻流时产生的强电磁场在引下线所包围的建筑物内相互抵消,减小雷击感应的危险。 C. 接地体 接地体是指埋在土壤中起散流作用的导体,接地体应采用: · 钢管 直径大于50毫米,壁厚大于3.5毫米; · 角钢 不小于40×40×4毫米 · 扁钢 不小于40×4毫米。 应将多根接地体连接成地网,地网的布置应优先采用环型地网,引下线应连接在环型地网的四周,这样有利于雷电流的散流和内部电位的均衡。垂直接地体一般长为1.5-2.5米,埋深0.8米,地极间隔5米,水平接地体应埋深1米,其向建筑物外引出的长度一般不大于50米。 钢架结构的建筑应采用建筑物基础钢筋做接地体。 (四)直击雷电流在电源系统的分配: 根据GB50057-94的标准对直击雷电流分类: 第一类 200KA 10/350us 第二类 150KA 10/350us 第三类 100KA 10/350us 如图所示: 一个能量为100KA的直击雷,由整个系统的电源、管线、地网、通信网络线来分担。以一栋建筑的防雷来讲,电源部分承担其中近45%(100KA),以三相四线为例,每线承担大约有25KA(10/350us)的雷电流。通信站基本无管道系统,不计。地网和通信线路承担剩余55%的雷电流。由此可见,电源系统对直击雷的防护非常关键。 由此可见,直击雷的内部防护措施应选用10/350us冲击雷电流的开关型SPD产品。另外,对于个别架空线引入的传导雷,也应采用上述一级防护措施。 (五)感应雷的防护 前面已提到感应雷是因为直击雷放电而感应到附近的金属导体中的,其实感应雷可通过两种不同的感应方式侵入导体,一是静电感应:在雷云中的电荷积聚时,附近的导体也会感应上相反的电荷,当雷击放电时,雷云中的电荷迅速释放,而导体中原来被雷云电场束缚住的静电也会沿导体流动寻找释放通道,就在电路中形成电脉冲。二是电磁感应:在雷云放电时,迅速变化的雷电流在其周围产生强大的瞬变电磁场,在其附近的导体中产生很高的感生电动势。研究表明:静电感应方式引起的浪涌数倍于电磁感应引起的浪涌。 感应雷可以通过电力电缆、视频线、网络线和天馈线等侵入,由于电力电缆的距离长且对雷电波的传输损耗小,所以由电源侵入的感应雷造成的危害十分突出,按原邮电部的统计约占了雷击事故的80%。因此,对建筑物内的系统设备进行感应雷防护时,电源是重点。 感应雷还可以通过空间感应侵入通信站的内部线路,虽然经过建筑物和机壳的屏蔽衰减后其能量大为减小,但站内许多电信设备的抗过压能力也很弱,如果处理不当也可能造成设备故障。 由于计算机网络对高压冲击的韧性很弱,所以除了采用防直击雷措施外,还要考虑雷击时感应雷沿电力线路、通讯线路入侵计算机网的危害,甚至直击雷放电入地时,地电位升高有可能沿地线干扰供电三相电网、电压,同时在放电极附近产生感应磁场,影响计算机工作。因此我们对以下三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防止感应雷对计算机的干扰。 (1)、电源系统保护 图:机房电源三级保护示意图 (2)、网络通讯系统的保护 A、屏蔽措施 屏蔽是利用各种金属屏蔽体来阻挡和衰减施加在计算机等设备上的电磁干扰或过电压能量。对计算机系统来说具体可分为建筑物屏蔽、设备屏蔽和各种线缆(包含管道)的屏蔽。其一是屏蔽管线的接地,一般要求入户线采用地下电缆入户,其电缆金属护层,在前后两端做良好接地。测量结果表明,电线(缆)屏蔽层一端接地时可将高频干扰电压降低一个数量级,两端接地时可降低两个数量级。其二是使用金属丝编制网屏蔽电缆,因其重量轻,使用方便而被广泛应用,但是在电磁波频率较高时,其波长接近编织层网孔尺寸,波的透入增加,因此,最好再穿一层金属管。 B、等电位连接 在IEC标准中指出等电位连接是内部防雷措施的一部分,其目的在于减少雷电流所引起的电位差。等电位,是用连接导线或过电压(电涌)保护器,将处在需要防雷空间内的防雷装置和建筑物的金属构架、金属装置、外来导线、电气装置、电信装置等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等电位连接网络,以实现均压等电位,防止需要防雷空间内的火灾、爆炸、生命危险和设备损坏。 C、防闪络措施 在IEC电子标准术语中对反向闪络定义为:“网络(系统)中通常处于地电位的部分受到雷击而引起的相对地的绝缘闪络。”在ITUK.27“干扰的防护”中指出:在外部冲击电源的情况下,CBN(指接地体如引下线)中的电流往往较大,雷电引下线就是这样。因此,最好避免将电缆布设在建筑物四周。为防止闪络,在国标GB50057-94中提出了等电位连接或隔离距离的要求。在装有防雷装置的建筑物,在防雷装置与其它设施和建筑物内人员无法隔离的情况下,应采用等电位连接。 (六)接地汇集线的布置 接地汇集线(汇流排)应布置在靠近避雷器的地方,以使避雷器的接地连接线最短,各楼层的分汇集线应直接与楼底的总汇集线相连,这样能保证实现单点接地方式,当楼层高于30米时,高于30米部分的分汇集线应与建筑物均压环相连,以防止侧击。 (七)等电位连接 各种系统的防雷要求种类很多,但其防雷思想是一致的,就是努力实现等电位。绝对的等电位只是一个理想,实际中只能尽量逼近,目前是综合采用分流、屏蔽、箝位、接地等方法来近似实现等电位。(见下图) (八)电源避雷器的选择和应用原则 考虑到电源负荷电流容量较大,为了安全起见及使用和维护方便,数据通信电源系统的多级防雷,原则上均选用并联型电源避雷器。 · 电源避雷器的保护模式有共模和差模两方式。共模保护指相线-地线(L-PE)、零线-地线(N-PE)间的保护;差模保护指相线-零线(L-N)、相线-相线(L-L)间的保护。对于低压侧第二、三、四级保护,除选择共模的保护方式外,还应尽量选择包括差模在内的保护。 · 残压特性是电源避雷器的最重要特性,残压越低,保护效果就越好。但考虑到我国电网电压普遍不稳定、波动范围大的实际情况,在尽量选择残压较低的电源避雷器的同时。还必须考虑避雷器有足够高的最大连续工作电压。如果最大连续工作电压偏低,则易造成避雷器自毁。 · 电源系统低压侧有一、二、三级不同的保护级别,应根据保护级别的不同,选作合适标称放电电流(额定通流容量)和电压保护水平的电源避雷器,并保证避雷器有足够的耐雷电冲击能力。原则上,每一级的交流电源之间连接导线超过25m以上,都应做该级相应的保护。 · 电源低压侧保护用的电源避雷器,应该选择有失效警告指示、并能提供遥测端口功能的电源避雷器,以方便监控、管理和日后维护。 · 电源避雷器必须具有阻燃功能,在失效、或自毁时不能起火。 · 电源避雷器必须具有失效分离装置,在失效时,能自动与电源系统断开,而不影响通信电源系统的正常供电。 · 电源避雷器的连接端子,必须至少能适应25mm²的导线连接。安避避雷器时的引线应采用截面积不小于25mm²的多股铜导线,建议使用 25mm²的多股铜导线,并尽可能短(引线长度不宜超过0.5m)。当引线长度超过1.0m时,应加大引线的截面积;引线应紧凑并排或绑扎布放。 · 电源避雷器的接地:接地线应使用不小于25~35mm²的多股铜导线,并尽可能就近与交流保护地汇流排、或总汇流排、接地网直接可靠连接。 · 另外根据GB50057-94 关于雷击概率计算中环境参数的选择(见附件2),根据YD/T5098-2001条文说明中2.0.4款10/350 和 8/20 us波能量换算的公式: Q(10/350us)≌20Q(8/20us) 由于10/350us模拟雷电电流冲击波的能量远大于8/20us模拟雷电电流冲击波的能量,因此一般需要使用电压开关型SPD(如放电间隙、放电管)才能承受10/350us模拟雷电电流冲击波,而由MOV和SAD组成的SPD一般所承受的标称放电电流是8/20us模拟雷电电流冲击波。 在本方案中,B级防雷器据选择我公司的B级间隙防雷器A safe系列。 2-2、防雷设计依据 (1)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 (2)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GB50174-93 (3)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 JGJ/T16-92 (4) 《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 GB9361-88 (5) 《计算站场地技术文件》 GB2887-89 (6) 《计算机信息系统防雷保安器》GA173-1998 (7) 《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 IECI312 � EMBED CorelDRAW.Graphic.9 ��� � EMBED PBrush ��� 广州雷迅电子有限公司 防雷技术基础培训讲义 主讲人:杨全胜 二00四年二月四日 浪 涌 电 压 雷击 直击雷 感应雷 线路浪涌 故障浪涌 系统开关过电压 电磁感应 电磁干扰 / 无线电干扰 静电感应 人体静电、摩擦静电等 1 E-mail:sales@asp.com.cn _1120648550.unknown
本文档为【防雷培训讲义】,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6251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983KB
软件:Word
页数:13
分类:
上传时间:2012-07-06
浏览量: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