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那个星期天》说课稿

《那个星期天》说课稿

举报
开通vip

《那个星期天》说课稿《那个星期天》说课稿一、说教材《那个星期天》是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注重引导学生体验和感受生活,通过朗读的方式整体上感知和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字里行间所蕴含的细腻情感。课文写了“我”第一次殷切地盼望母亲带“我”出去玩的经历,通过动作、环境等,描写了“我”等候时的情景,表现了“我”从满怀希望到失望透顶,直至彻底绝望的心理变化过程,展示了“我”细腻、敏感、丰富的情感世界。...

《那个星期天》说课稿
《那个星期天》说课稿一、说教材《那个星期天》是部编版六年级语文 下册 数学七年级下册拔高题下载二年级下册除法运算下载七年级下册数学试卷免费下载二年级下册语文生字表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 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注重引导学生体验和感受生活,通过朗读的方式整体上感知和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字里行间所蕴含的细腻情感。课文写了“我”第一次殷切地盼望母亲带“我”出去玩的经历,通过动作、环境等,描写了“我”等候时的情景,表现了“我”从满怀希望到失望透顶,直至彻底绝望的心理变化过程,展示了“我”细腻、敏感、丰富的情感世界。文章以第一人称视角叙述故事,用孩童的视角观察、感受生活,富有生活情趣。教学时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的方式把握文章的内容,感受文字中蕴含的情感,引导学生从文章内在的情感体味出发进行朗读。结合关键语段,体会作者从人物的行动细节、环境的烘托表现人物心理的写作效果,体会心理描写的妙处。二、说教学目标1.会写“媚、蚁”等13个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3.初步了解“我”的心情变化过程。体会期待已久而又落空的失望的心理,学习换位思考,摆脱烦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是教学重点,初步了解“我”的心情变化过程。体会期待已久而又落空的失望的心理,学习换位思考,摆脱烦恼是教学难点。三、说教法学法针对本课的特点,重点让学生感悟“我”一天中的心理变化,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小组讨论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探究“我”对母亲情感的变化,体会母亲的无奈,以及“我”对母亲的理解,从而感悟主题。四、说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揭题导入,引导质疑,初步探究文章内容。(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学生默读课文,自主解决生字词。我再随堂检查,明确读音。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说一说在这一天里“我”的心情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提示: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三)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齐读第1自然段,思考这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提示:总领全文,开篇点题,说明事件和时间。2.读句子“从早晨到下午,一直到天色昏暗下去”,你体会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作者盼望的时间之长,也从侧面显示作者盼望时的焦急、无奈。3.想一想,这么漫长的等待,作者的心情会不会发生变化呢?预习后面的课文,下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四)学习课文第二部分1.小组接龙读第2-6自然段。指导读出不同语气。(第2自然段开头要带着平静、讲述的语气读,读出回忆的感觉,中间要读出肯定,最后一句要读出一些愉悦;第4自然段要读出在等待中,“我”百感无奈,心里急躁,语调要低沉。)2.第2自然段中“这不会错、都不会错”表明了什么?提示:“我”非常坚定和肯定,表明这件事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3.第3自然段中,“我”为什么要吓唬母亲?又为什么忘了吓唬她?提示:“我”吓唬母亲其实是想和母亲做游;“我”忘了吓唬她是因为看到母亲提着菜篮子要出去,担心母亲忘了带我出去,所以急着提醒她。4.“这段时光不好挨”在第4自然段中起什么作用?(全段的中心句,总领后文描写的一系列活动。)5.“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这两句话运用了怎样的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运用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直白写出“我”的心理状态。)6.第4自然中“我”在等待时做了哪些活动,这体现出“我”怎样的心理状态?(苦苦等候、百无聊赖的心理。)7.找出第5自然段中语言描写的句子,体会“我”的焦急不安。8.第6自然段中“我”“蹲在她身边、看着、一声不吭”的原因是什么?(因为母亲似乎已经忘了要带我出去,“我”为了让母亲知道“我”仍然在等着她,便死守在离她最近的地方,用最无声的动作表达最焦急的心情。)9.第6自然段描写了“我”怎样的心理状态,同桌之间相互交流。交流完之后指名学生回答。10.概括自然段意:第2-6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二部分:写“我”在母亲一次次的推迟下,由满怀期望变得疑惑焦急再变得一声不吭等待。(五)学习课文第三部分1.“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的到来,并且听得见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步。”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你有什么感受?提示:用光线的变化和声音,夸张和比喻的手法,写出等待中的孤独、时间的漫长及等待无果后的悲伤。2.“母亲惊惶恐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惊惶”说明了什么?(“惊惶”表明母亲并不是一个不疼爱、不体谅孩子的母亲,她只是因为繁多的劳作暂时忽视了“我”的感受。)3.说说你对“我”的母亲有什么看法?(鼓励学生回答)4.探究:《匆匆》和《那个星期天》都表达了作者的真实情感,这两篇课文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5.学习本课写作手法,引导学生体会本课的细节描写。(六)课文小结本文记叙了“我”的一次难忘的星期天,这一天由于母亲的一次次推迟,“我”的心情由高兴到焦急,再到无奈和失望,表现了一段铭刻心头的记忆,也体现了无奈心酸而又至纯的母爱。五、说板书设计最后我来谈谈我的板书,本课教学有两个重点,一是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二是体会“我”的心情变化。因此,板书也是围绕这两方面进行,提炼故事发展的情节,概括“我”的心情。清晰直观地展示了事情的发展及“我”的心情变化,突出了“盼望”的心情。(1)母亲答应“我”出去玩希望、激动等买完菜出去焦急、兴奋那个星期天(2-6)等下午去焦急、无奈等洗完衣服去焦急、无奈(7)希望落空失望、委屈难以忘怀的“盼望”
本文档为【《那个星期天》说课稿】,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0.0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心情更好666
本人从事企业文书资料工作多年,擅长各种文书资料的撰写
格式:pdf
大小:100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0
分类:小学语文
上传时间:2020-05-18
浏览量: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