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doc] 鲁迅小说中“月亮”意象探析

[doc] 鲁迅小说中“月亮”意象探析

举报
开通vip

[doc] 鲁迅小说中“月亮”意象探析[doc] 鲁迅小说中“月亮”意象探析 鲁迅小说中“月亮”意象探析 第23卷第5期 2007年10月 德州学院 JournalofDezhouUniversity Vo1.23,NO.5 OCt..2007 鲁迅小说中”月亮’’意象探析 刘耀辉 (德州学院中文系,山东德州253()23) 摘要:鲁迅小说中多次出现的”月亮”意象,构成一种有意思的文学现象,通过具体解读这些月亮意象内涵, 并且深入挖掘鲁迅月亮情节与其深层创作心理的关系,对于理解鲁迅及其作品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鲁迅;小说;...

[doc] 鲁迅小说中“月亮”意象探析
[doc] 鲁迅小说中“月亮”意象探析 鲁迅小说中“月亮”意象探析 第23卷第5期 2007年10月 德州学院 JournalofDezhouUniversity Vo1.23,NO.5 OCt..2007 鲁迅小说中”月亮’’意象探析 刘耀辉 (德州学院中文系,山东德州253()23) 摘要:鲁迅小说中多次出现的”月亮”意象,构成一种有意思的文学现象,通过具体解读这些月亮意象内涵, 并且深入挖掘鲁迅月亮情节与其深层创作心理的关系,对于理解鲁迅及其作品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鲁迅;小说;月亮;意象 中图分类号:I20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9444(2007)05—0020—05 细读鲁迅小说会发现,”月亮”意象频繁出现在 小说中.据统计,在鲁迅小说《呐喊》,《彷徨》和《故 事新编》三部小说集33篇小说中,共有12篇28处 出现”月亮”意象的描写,而且在《狂人日记》,《白 光》,《社戏》,《铸剑》和《奔月》等五部小说中,每篇均 出现三,四处之多.月夜意象在鲁迅小说中出现频 率之高,篇幅之大,形式之多样,决非偶然现象.鲁 迅小说中的月夜意象背后隐藏着作者灵魂深处的某 些秘密.要深入理解鲁迅小说,乃至鲁迅本人,这是 不可忽略的重要向度. 一 ,鲁迅小说中月亮意象的象征意义 在阐释”意象”时,一般认为”意象”作为一个符 号,将意义内容指向更深层次的情感,思想,它将作 者的观念,情感和事物形象结合,是融入了主观情感 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 情感.鲁迅小说中”月亮”意象所折射出来的内涵非 常丰富. 理想美好世界的愿景.美学家宗白华对月亮如 是说:”月亮真是一个大艺术家,转瞬之间为我们移 易了世界,美的形象涌现在眼前.”_4鲁迅小说《故 乡》中,当”我”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时,眼前面对的 却是萧索的乡村,辛苦,麻木和恣睢乡邻,”我”面对 无奈的现实,在脑海里一下子盈现出一个美丽的画 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这是 小说《故乡》中的月夜,是鲁迅惟一一次在小说中用 暖色”金黄”写月.《故乡》中的”月”是鲁迅笔下最圆 满,最明亮的月,这里的”月夜”也是鲁迅小说中最纯 净,最温馨的月夜.值得注意的是小说基调是阴晦 苍黄的,惟有这月夜是亮丽生辉的.然而这亮丽的 月夜没能使小说的整体明亮起来,那仅有的一点闪 光,在小说中犹如”萤火”,被深广的黑暗包围着,吞 噬着,等到在结尾处再现时,业已变得朦胧了.《故 乡》中的月亮和月夜下”项带银圈”的少年英雄,都已 被作者抽象化,理想化了.月成了作者梦寐以求的 理想社会的象征,少年英雄也罩上了理想的光环. 然而故乡的破败,闰土的麻木,只能令他失望,现实 的黑暗使那原本清晰的月夜图变得朦胧了.那神异 的月夜,迷人而虚幻,明亮而微渺,是纯净完美的,如 乌托邦式的可望而不可及,是最无奈的.类似的月 夜在《社戏》中也有.《社戏》中的月依然皎洁,月夜 也依旧温馨美好.但与《故乡》不同,它更贴近人间, 缺少了那份神异色彩,增添了几分人世喧嚣.即便 如此,皎洁的月,起伏的连山,朦胧的水气,仙山楼阁 般的舞台,白篷的航船,天真烂漫的孩童……交织在 一 起,使月夜平添了一层诗情画意,充满了梦幻气 息.《社戏》的月夜与《故乡》中的一样被理想化了. 理性和良知的折射.”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 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 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这是鲁迅第 一 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正文的开头.”很好的月 光”出现了,三十多年没见的”他”与狂人重逢了. “他”引领发昏三十多年的狂人醒来,醒来的狂人发 出一声声呐喊:”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满本 (历史)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这里的”他”就是 “月光”,而这”月光”就是在狂人灵魂深处沉睡了三 十多年的理性和良知.月光的出现,意味着狂人灵 魂深处的理性和良知觉醒了.然而,在一个自甘愚 昧麻木的时代,一个拥有理性和良知的人,只会被视 收稿日期:2007—05—08? 作者简介:刘耀辉(1972一),男,山东德州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中国 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 第5期刘耀辉:鲁迅小说中”月亮”意象探析21 为”狂人”.”月”唤醒了狂人的理性和良知,使他获 得了正视黑暗现实,追求光明理想的勇气.这是只 有”发狂者”才有,”正常人”失尽的勇气.在这勇气 支撑下,”他”道出了”发昏”,”吃人”的人间真相,成 了为”正常人”共同”讨伐”的异类.见不到月的夜 晚,”发狂”的勇气萎缩,消失了,狂人恢复了正常. 正常后的他面对发狂造成的困境,满怀恐惧:回想白 日,赵贵翁的眼色似乎怕他,似乎想害他,路人的古 怪神情让他从头直冷到脚,就连小孩的眼睛也令他 奇怪.所有这些,使他内心充满害怕,纳罕和伤心. “很好的月光”引领狂人觉醒,使其沉睡多年的理性 和良知复苏,激发了他反抗黑暗现实,追求光明理想 的勇气.但这”很好的月光”在无边无际的黑夜中, 显得何等苍白无力!正如先觉者狂人之于四周愚昧 麻木的庸众,是何等孤独与渺小.这苍白无力折射 出的正是人类理性和良知的自我面对强大的无所不 在的吃人自我的苍白无力.狂人的人生困境,也正 是鲁迅的人生困境.虽然鲁迅始终没有向传统屈 服,但他一直处于传统的重重包围和恶毒攻击之中. 更令他痛苦的是其肉体和灵魂都植根于传统的土 壤,无法彻底摒弃传统的基因,在决绝地反抗传统的 同时,更在决绝地反抗自己的生命之根.他以狂人 为自我化身,以月为理性和良知的象征,发出了源自 灵魂深处的呐喊.月夜意象,折射着鲁迅灵魂中理 性和良知的光辉. 无聊生存环境的写照.”天边的血红的云彩里 有一个光芒四射的太阳,如流动的金球包在荒古的 熔岩中;那一边,却是一个生铁一般的冷而且白的月 亮.然而伊并不理会谁是下去,和谁是上来.”这是 鲁迅小说中最壮丽的景物描写.他用自己绚丽的笔 墨勾勒出了荒古时代一个日月同辉的时刻.同样的 景物描写在小说《补天》中反复出现了两次,但人类 的母亲女娲似乎对这壮丽的景象毫不在意.不在意 究竟是日出还是月落,不在意即将来临的是白昼还 是黑夜.这是对自己生存环境的漠视.女娲对自己 生存环境的无所谓心态,正是鲁迅对自己生存环境 无所谓心态的反映.因此,《补天》中的月和那潜藏 着的月夜就是指女娲的生存环境.面对从呐喊到彷 徨,再到绝望,绝望后连一块逃避之地都无的人生境 地,鲁迅以自己对环境的漠视来反抗绝望,使自己坚 强地走下去. 孤独绝望心境的影像.”圆月已经升在中天了, 是极静的夜.”这是小说《孤独者》中第一次出现的月 夜,这月夜是宁静深沉的.这”圆月”和”极静的夜” 出现在”我”和魏连殳这两个孤独者充满矛盾困惑的 对话之后,正是卷入困顿的”我”和陷于困境的魏连 殳的心境的真实写照.此时的”我”和魏连殳都已心 如止水,如同静夜的月光,死寂,惨淡,没有了往日的 躁动和波澜.这种心境到小说最后益显突出.当 “我”离开魏连殳的灵堂,投入月夜,眼前的路却极其 分明,月也依然圆满,散发着”冷静的光辉”.”我”那 沉重的一Ii,已然是轻松坦然了.这”分明”,”圆满”, “冷静”,”轻松坦然”背后隐藏着的是心如止水般的 绝望.面对魏连殳的死,面对自己的困境,”我”的灵 魂在痛苦挣扎中走向绝望.因为绝望,灵魂一片死 寂,失去了往日的骚动.但这死寂,只是一种瞬时麻 醉,无论希望还是绝望,都无法摆脱”望”(灵魂欲求) 的困扰.绝望本身就是希望的产物,希望是绝望之 根,绝望是永远结不出果实的希望,是渴望挣脱却又 无力挣脱的希望,是无奈之”望”.魏连殳绝望了,躬 行其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其先前所崇 仰,所主张的一切了.于是他获得了S城人的空前 “尊敬”,但他并不以为胜利,却以为是真正的失败. 他因自我人格的分裂而痛苦万分,不肯积蓄,水似的 花钱,吐了几回血,也不去看医生,徒耗着生命.这 痛苦正源于其灵魂深处”望”的困扰.因此,小说中 的魏连殳和”我”正象征了鲁迅灵魂中两个互相对话 的自我.现实中的鲁迅并没有成为魏连殳,由此也 可以看到,鲁迅在灵魂的搏杀中,战胜了自己灵魂深 处”魏连殳”的一面,始终没有放弃绝望的抗争.而 小说中的月夜意象折射出的也就是鲁迅(一个孤独 者)灵魂中绝望的自我的影. 复杂心绪变化的映射.与《白光》《肥皂》相比, 《弟兄》中的月夜意象更直露地写出了主人公的心 绪.当他为自己兄弟的病而焦急等待医生的时候, 眼前的皓月使古槐投下的影是”森森然更加浓了他 阴郁的心地”.深夜,等待,那”强烈的银白色的月 光,照得纸窗发白”.如此美丽的月光因为主人公沛 君心灵的无助和焦躁变得惨然了.而等到确诊兄弟 的病无碍,院子里又一下子变得”满是月色,白得如 银……一切都很幽静”,再也没有先前的森然和惨 然.值得注意的是这三次月夜描写背后的人物心理 状态:沛君因兄弟生病而焦虑,本属常情,无可厚非. 但白天还在慷慨陈词:”我真不解自家的兄弟何必这 样斤斤计较,岂不是横竖都一样?……”表现出一副 无私模样,博得同事褒扬的他,一到兄弟生病,便在 梦想究竟是送自己孩子上学还是送兄弟孩子上学 时,他以自己最高的权威和极大的力将利益的天平 斜向了自己的孩子,并以”比平常大了三四倍”的手 掌,”铁铸似的”,向自己兄弟孩子的脸上批过去.虽 然那只是梦幻中的恶,但其虚伪的兄弟情意,一览无 遗.心的变化直接映射在月夜上,月夜意象的运用 也极好地反映了人物复杂的内心变化. 欺骗和劝诱的元凶.《白光》中的”月”如铁镜, 22德州学院第23卷 夜是寒夜,注下的是寒冷的光波,就连影也是铁一般 硬冷.这镜似的月诡秘地照透了陈士成的全身.这 诡秘的光明中夹杂的是冷酷和阴森.这是鲁迅小说 的”月夜意象”中最具鬼气的一个.鬼气中隐藏着伪 善的劝诱,渗透着地狱的气息,掩蔽着死神的欺骗. 那铁的月洒下的铁的光笼罩了陈士成,软软地欺骗 着他,阴森地催逼着他.月光和那神秘的白光交织 着,蛊惑着,一起将陈士成引入了死亡的陷阱.这篇 小说中的月夜与白光一起成了用欺骗来谋害陈士成 的元凶. 伪善的灵魂的隐喻.相比《白光》中的”月亮”, 《肥皂》中的”月夜”显得格外纯净美丽,看上去没有 一 点阴森恐怖,更无一丝狡诈和鬼气.作者在揭露 四铭道学家面具背后的虚伪和阴暗时,突然写到: “他看见一地月光,仿佛满铺了无缝的白纱,玉盘似 的月亮现在白云间,看不出一点缺”.无缝的白纱是 不存在的,正如四铭那完美无缺的灵魂是虚假的一 样.玉盘似的月是脆弱的,他的纯净无瑕也不堪一 击.这纯净完美的月和月光原来都那么经不得推 敲.就像四铭涂满仁义道德的魂灵,经不得”孝女” 的诱惑,顷刻间就卸去了虚伪的外衣.四铭眼中的 月圆满无缺,洁白无瑕,如无缺的玉盘,正是道学家 的自恋,自我神圣,自我完美的内心表现,因此是虚 幻的,已然成为四铭那伪善灵魂的隐喻和辛辣讽刺. 麻木死寂世界的象征.除《狂人IEI记》外,鲁迅 小说中还出现了无月之夜的描写.”无月之夜”和 “有月之夜”是”月夜”意象的两个方面.无月并不意 味着月不存在,仅仅是指月的不可见,即眼中无月, 是月被遮蔽,被隐藏了.也就是说,月依然在,不过 是以无的状态存在着.其本质即黑暗,无边无际的 黑暗吞噬了月,吞噬了人类所有光明的品性,人性中 闪光的部分.无月之夜也是彻底麻木,死寂的现实 世界的象征,是鲁迅在《呐喊?自序》中写到的”无窗 户的铁屋”.可悲的是这即将闷死所有人的铁屋是 由绝大多数人的麻木(或假装麻木)所建造的.这铁 屋一旦造成,不论你是真麻木,还是假麻木,不论你 是真清醒,还是假清醒,都将被它活活闷死.从这个 角度讲,”无月之夜”就是为鲁迅深恶痛绝,并耗毕生 精力试图打破,砸烂,但始终没能打破,砸烂的残酷 现实. 在小说《药》中一起笔就写到:”秋天的后半夜, 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 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这虽然是无月之夜, 但实则是有月之夜的尽头,是月落后,IEI出前的夜, 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就在黎明前的夜色中,除了 夜游的,一切都睡着了.夜游的是什么?是华老栓, 康大叔,是那些观赏夏瑜被杀的看客.就在这无月 之夜,先驱者夏瑜被害,华老栓买下蘸了他的血的馒 头.想要救人者的血,却被他所要救的人舔食着,咀 嚼着.救人者的被害,却被他所要救的人们欣赏着. 这是何等的麻木和悲哀.这是夜游者的作为,其余 的却只有一个睡.睡着的人不会知晓这后半夜曾经 发生的一切.但那夜游的醒者又何尝真正知晓自己 所看到的一切.月隐没到地的那一头去了,只留下 夜裹挟着,禁锢着置身其中的一切.这一切,有的永 远酣睡着,有的虽醒却依然在梦游,有的连梦都醒了 但还是逃不出这夜的扼杀,将被它活活闷死. 犹柔彷徨心影的折射.”松明烧尽了;他默默地 立在暗中,渐看见月光的皎洁.”这是《铸剑》中的月 夜.此处的”月光”虽然皎洁,但”月夜”始终渗透着 一 股阴森的复仇气息.当眉间尺的内心为折腾老鼠 而彷徨时,”月”出现了,那皎洁的月光似乎正将他对 鼠的复仇软化.而眉间尺的母亲却是个决绝的复仇 者,儿子的优柔寡断令她失望.面对那皎洁的月,母 亲的两眼在暗白的月影里发出闪闪的光芒,那是复 仇的光芒,这光芒与月的皎洁形成对比.这是复仇 者与想象中的被复仇者之间的对峙,也是母亲的决 绝与儿子优柔寡断之间的对比.这眼光在后文”黑 衣人”眼中得到了再现.那是如两点磷火一般的眼 光,在其前面远处是月光编织成的银白条纹.月的 明亮与黑衣人闪亮的眼光相互辉映着.眉间尺在黑 衣人的带领下狂奔着,将那曾经软化他的月抛在了 身后.当他面对黑衣人,站在月和黑衣人的眼中间 时,他再也无法抗拒那充满复仇蛊惑的眼光,那正是 他曾在母亲眼中看到过的光芒.”黑衣人”说自己一 向认识眉间尺,并知道其复仇必败.一个素不相识 者,知晓本只有自己知道的一切,犹如影,存在着,跟 随着.黑衣人就是那个深埋在眉间尺灵魂中充满复 仇意识的自我.眉间尺与黑衣人的对话正是其优柔 寡断的自我和决绝复仇的自我之间的对话.黑衣人 说他报不了仇,其实就是说不改变优柔寡断的自我 就永远也无法报仇.眉间尺的优柔寡断并没有因为 离家而彻底改变,这表现在他偶遇复仇良机时的无 能,也表现在他面对无理纠缠时的尴尬.是黑衣人 帮他摆脱了困境,并砍下了他的头颅,这正意味着那 坚决复仇的自我彻底战胜了优柔寡断的自我.月的 美丽诱惑失败了,消失了,黑衣人胜利了,复仇也终 于成功了.眉间尺的优柔寡断,也存在于鲁迅那充 满犹疑彷徨的灵魂深处.事实上,鲁迅对自我的怀 疑远远超过了对外部世界的怀疑.《铸剑》中两个自 我的矛盾,正是鲁迅内心自我矛盾的展现.《铸剑》 中的月夜意象所折射出的光影中,已然揉进了鲁迅 灵魂深处那优柔彷徨的自我的影. 二,”月亮”意象与鲁迅深层创作个性心理的 第5期刘耀辉:鲁迅小说中”月亮”意象探析23 关系 鲁迅小说中多次出现月亮描写,表明月亮与鲁 迅深层创作个性心理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首先,月亮代表了鲁迅的灵魂.鲁迅曾经说: “我最讨厌的是假话和煤烟,最喜欢的是正直的人和 月夜.,,E53这是鲁迅在其小说中频繁使用月夜意象的 重要原因之一.这句话连续出现了四个概念:假话, 煤烟,正直的人和月夜.它们在本质上两两相对:假 话和正直的人相对,煤烟和月夜相对.假话的本质 是”瞒和骗”,”正直的人”本质是”诚和爱”.可见鲁 迅所说”最讨厌的是假话”,其本质上是最讨厌”瞒和 骗”;所说”最喜欢的是正直的人”,其本质上是最喜 欢”诚和爱”.鲁迅在其杂文《论睁了眼看》中写到: “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 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在这路上,就证明着国民性 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字里行间揭露出”瞒和骗” 的本质,流露出对国民性中”瞒和骗”的深恶痛绝;留 日期间,鲁迅曾追问:”中国民族中最缺乏的是什 么?”他自己的答案是”诚和爱”.他将中国最缺乏的 国民精神,作为自己的最喜欢,体现出他对这种精神 的强烈渴求.”煤烟”给人的感受是”污浊”,”月夜” 给人的感受是”纯净”.鲁迅将污浊的煤烟和”瞒和 骗”的国民劣根性相提并论,又将纯净的月夜与”诚 和爱”的理想人格相提并论,正是看到了煤烟和”瞒 和骗”的共同点是”肮脏”.一个是现实中具体的肮 脏,另一个是灵魂中抽象的肮脏.而”月夜”与”诚和 爱”的共同点是”干净”.一个是自然界中具体的干 净,另一个却是灵魂中抽象的干净.我们可以感受 到,其实鲁迅正是在用”煤烟”和”月夜”这一对截然相 反的意象象征人类世界中两个完全对立的灵魂世界. 鲁迅小说中的月夜意象与其灵魂世界之间的这 种对应关系是由”艺术”和”艺术家”的本质关系所决 定的.艺术是人类创造的,自从有了人类,而人类又 有了自我意识,才诞生了艺术.人的灵魂世界是抽 象的,不可见,不可闻,不可触摸,只能自己去体验. 人要将自己抽象的灵魂世界展现出来,只有借用与 之在形式上或内涵上有着相似或相联关系的具体物 象来实现.也就是说,所有艺术作品中的具体物象, 其实都已经改变了其本来的自然状态,而蒙上了艺 术家自己灵魂世界的色彩.艺术是艺术家灵魂的投 影,这是艺术的本质特征.作为语言艺术范畴的小 说,自然也无法摆脱这一本质特征.鲁迅本人对外 也从不隐讳,在他作品中对于月亮情有独衷.在与 冯雪峰的谈话中,他就曾经提到”我的文章里找不出 两样东西,一是恋爱,一是自然.在要用自然的时 候,我不喜欢大段的描写,总是拖出月亮来用一用罢 了.”?6_’’一切景语皆情语”,所有的景物描写都蕴涵 了作者的满腔情怀,这情怀源自作者的灵魂积淀. 鲁迅小说中的月亮意象也不例外. 我们不仅能够从月夜意象感受到鲁迅灵魂中的 月夜色彩,其实整个鲁迅文学世界就如”月夜”.鲁 迅全部作品的主基调给人的印象是如夜般的黑暗, 但即便是在如夜的黑暗中,也时常散发着如月般的 光明.鲁迅自身就犹如一轮孤月,闪烁在人类历史 黑暗深邃的夜幕中.他的寂寞和孤独,他的苍凉和 深邃正源于他对整个人类历史的清醒认识.他以月 亮为自己的最喜欢,以月亮为人生知己,以月亮为灵 魂表征.鲁迅其实是以同”月亮”交流的方式在建构 属于自己的文学殿堂.在这文学殿堂背后深藏着的 正是那”鲁迅式的月夜人生”和由这”月夜人生”激发 出的”鲁迅式的月夜思维”. 其次,月亮是鲁迅孤灯写作的伴侣.我们由他 的诗句”惯于长夜过春时”,可知鲁迅有夜间写作的 习惯.据许广平回忆,”大概在北京时平均每天夜里 十一——十二时始散客.之后,如果没有什么急待 准备的工作,稍稍休息,看看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二时左右就入睡了. 有时写性正浓,放不下笔,直至东方发白,是常有的 事.,,E73再如,鲁迅日本友人增田涉曾回忆说,”鲁迅 常常在正午起床.直到第二天天快亮的时候,都在 书房里读书,写作.我曾经在夜里两点钟的时候,走 过他居住的大厦,那大厦别的窗户里全都熄灯熟睡 了,只有他房间里的电灯辉煌地亮着.’先生正在用 功呢’.,,E83对他有深刻理解的弟子萧红也曾回忆说, “客人一走,已经是下半夜了,本来,已经是睡觉的时 候了,可是鲁迅先生坐在书桌旁正要开始写文章. 早晨人家都起来了,鲁迅先生才睡下.”Lg]由此可见, 在生活的世界里,鲁迅比常人更多的见到月亮.试 想漫漫长夜写作时,陪伴鲁迅的多是月亮,慰藉他孤 寂魂灵的多是月亮,激发他创作灵感的也是月亮. 所以在鲁迅小说中,”铁的月亮”,”银白色的月亮”, “金黄的圆月”,”玉盘似的月亮”,”冷的月亮”,”皎洁 的月亮”,”铺满白纱似的的月光”……各具色彩和各 具形态的月亮俯拾皆是,如果没有对月亮的深厚感 情和深刻细致的观察,鲁迅笔下不会出现如此众多 神肖毕现的月亮意象的.. 再次,”月亮”是鲁迅爱情中许广平的化身.在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事关鲁迅的爱情,有一段鲁迅与 高长虹的纠纷传说.鲁迅与山西作家高长虹本来是 同一文学阵营的朋友,可是后来,二者成为冤家,终 生成仇.据说,在鲁迅与许广平确立恋爱关系之前, 高长虹也曾经追求过许广平,并有过频繁的书信往 来.后来鲁,许爱情挑明,高长虹写了一篇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名 《给——的诗》,”月儿我交给他了.我交给月夜去消 受.夜是阴冷黑暗,他嫉妒那太阳.太阳丢开他走 24德州学院第23卷 了,从此再未想见.’太阳’是高长虹自况,’月儿’是 许广乎,鲁迅则是’夜’.是不是这样呢?推断未必 确切.”[1o3当然,后来经过澄清事实真相,这本是由 一 场流言所致的误会,可是这种不快对鲁迅和高长 虹的人格都造成了贬损,也给鲁迅的心理造成了一定 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月亮”意象植入他的大脑深 处,月亮这一自然物象不自觉地成为许广平的化身或 代名词,所以作为双关语的代名词,本来对月亮有所 钟爱的鲁迅索性顺坡就崖,对身边的”月亮”——许广 平就倍加的呵护和喜爱,倾注了真挚的感情. 喜爱月亮与鲁迅深谙中外文化不无关系.鲁迅 作为一代文学大师,既对中国传统文化了如指掌,特 别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亮”意象的稔熟程度非同一 般.富有荒诞奇诡想象力的《故事新编》就是借助传 说和历史故事虚构而成的小说,其中的《奔月》一篇, 专门借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的传说演义成文.同时 又对西方文化,特别是对日本,俄国以及东欧,北欧 等国家的文化有很深的研究.在西方文学传统中, 月光与人的精神变异之间存在一种神秘的变异对应 性,英文”月亮”(1una)与发狂(1unatia)也存在词源 关系,虽然在很多作品中”月光”依然是纯粹的”月 光”并不必然与精神变异发生关系.但是在《狂人日 记》中狂人的”发狂”就由”三十年不见”的”很好的月 光”引起.倘若鲁迅不熟悉西方文化的话,不深入研 究这种心理连带关系,他不会写出借助月亮诱发”狂 人”发狂这一奇特的意象创造.可见鲁迅的创作心 理与中西文化有着不可割断的渊源关系. 第四,”月亮”意象一定程度上能抚慰鲁迅缺陷 的性格.李长之在《鲁迅批判》一书中指出:”我说鲁 迅是一个诗人,却丝毫没有把他派作是吟风弄月的 雅士的意思,因为,他在灵魂深处,是没有那么消闲, 没有那么优美,也没那么从容;他所有的,乃是一种 强烈的情感,和一种粗暴的力.”而且在精神分析的 导引下,李长之认为鲁迅在情感上是病态的,在灵魂 的深处”粗疏,枯燥,荒凉,黑暗,脆弱,多疑”,尽管这 “无碍于他是一个永久的诗人和一个时代的战 士.”[u据心理研究表明:越是文弱之人,越喜欢英 武豪侠;而粗朴豪侠之人,却往往渴望小鸟依人的淡 雅温馨.鲁迅作为南方人,身材矮小,孱弱多病,但 并不妨碍他蔑视一切,敢于倔强反抗的刚强性格,但 刚强的背后,缺的是柔情的那一面.在婚姻情感上, 也可表明鲁迅的复杂矛盾的性格,他绝然摆脱了与 朱安女士的无爱婚姻,选择了性情刚烈但爱情如火 的许广平,也能表明爱刚强胜于柔情的那一面.所 以鲁迅喜爱月亮,多次在小说中对月亮给予精心刻 画和表现,就是因为月亮那种温柔可人的意象很大 程度上对鲁迅灵魂深处那种粗疏,枯燥,荒凉,黑暗 的性格缺陷是一种抚慰,对他刚强倔强的性格也是 一 种弥补. 参考文献: I-1]庞德: 论文 政研论文下载论文大学下载论文大学下载关于长拳的论文浙大论文封面下载 书信选[M]//意象批评.汪耀进,编.成都:四 Jl1文艺出版社,l989;5. E2]’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I-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1986:57. E3]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家I-M].台湾:台湾传记文学出版 社,l985:404. [4]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85. I-5]增田涉.鲁迅回忆录I-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146. E63吴作桥.再读鲁迅一鲁迅私下谈话录[M].长春:时代文 艺出版社出版,2005:96. E7]许广平.十年携手共艰危——许广平忆鲁迅I-M].石家 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84. E8]钟敬文.寻找鲁迅?鲁迅印象I-M].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2:l32. E9]子通,主编.鲁迅评说八十年I-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 社,200l:69. 1-10]林贤治.人间鲁迅[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2:374. [11]李长之.鲁迅批判E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8. TheAnalyzeofMoonImagesfromLuXun’SFiction LIUYao—hui (ChineseDepartmentofDezhouUniversity,DezhouShandong253023,China) Abstract:TherearealotofMoonimagesinLuXun’sfiction,andtheyappearasaninterestingliterature phenomenon.Theeffectsofthesemoonimagesinvolvedinrepresentationmovement,surroundingssug— gestionandfeelingsstimulating.Theaestheticimplicationsresultfromhisproduction,furthermore,these moonimagesareinrelationswiththepersonalfeelingsofhisproduction. Keywords:LuXun;fiction;moon;image
本文档为【[doc] 鲁迅小说中“月亮”意象探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94905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5KB
软件:Word
页数:19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7-09-28
浏览量: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