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7-18世纪中国与西方社会发展趋势比较

17-18世纪中国与西方社会发展趋势比较

举报
开通vip

17-18世纪中国与西方社会发展趋势比较17-18世纪中国与西方历 史发展趋势比较 学院:历史学院 班级:世界史班 学号:1313030135 姓名:侯壮丽 17-18世纪中国与西方历史发展趋势比较 摘要 16世纪左右,中国与西方都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而且中国的社会发展水平绝不低于西方。但到了18世纪中叶,中国最终在社会发展的竞赛中输给了西方。中国逐渐走向衰落;而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却长足发展。17-18世纪中国与西方的社会发展为何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 17-18世纪;中国;西方;发展变化 正文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

17-18世纪中国与西方社会发展趋势比较
17-18世纪中国与西方历 史发展趋势比较 学院:历史学院 班级:世界史班 学号:1313030135 姓名:侯壮丽 17-18世纪中国与西方历史发展趋势比较 摘要 16世纪左右,中国与西方都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而且中国的社会发展水平绝不低于西方。但到了18世纪中叶,中国最终在社会发展的竞赛中输给了西方。中国逐渐走向衰落;而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却长足发展。17-18世纪中国与西方的社会发展为何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 17-18世纪;中国;西方;发展变化 正文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汉朝和唐朝的封建帝国曾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文明之邦。但是,到了明清两朝,当中国仍然在封建的传统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下蹒跚踱步的时候,世界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新的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成长起来,西方随即用剑与火叩开了中国的大门,腐朽愚昧的中国封建统治者面对新时代的浪潮和殖民主义者的侵略, 企图用与世隔绝的闭关锁国政策保住自己的天朝。然而,历史无情地证明:闭关并不能阻止外来侵略,落后只能导致挨打的命运。 一、中国的“皇权”与西方的“王权”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皇权至上,到了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皇权更是达到了顶峰。明朝朱元璋废丞相,皇帝直接控制中枢机构;此外,为加强皇权,明朝还设置了东厂、西厂、锦衣卫等特务机构,至此,中国君主专制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其腐朽性也日益显露。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这是不无道理的。宦官专权就是明代腐朽统治的一个重要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宦官专权的根本原因在于明代君主专制的高度发展,废丞相,建内阁,一切大权集中于皇帝手中。一旦皇帝年幼或昏庸无能,就会把处理政务的权力交给朝夕伴随身边的宦官,从而导致宦官掌权。中国明朝的封建专制政权是建立在自然经济和封建地主阶级的基础之上,统治者把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对不受明朝政权控制的私营工商业严加控制,对有损于封建专制政权统治的任何新的因素都无情扼杀,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而西方王权并不像中国皇权那样达到权力高度集中的状态。西欧封建社会形成了由教会贵族、世欲贵族和市民阶层这几个等级为代表组成的等级代表会议(封建国会)来决定国家大事。在等级代表会议中,市民阶层代表有时支持王权压制封建贵族势力,有时又同封建贵族等级的代表一起抑制国王滥用个人权力,最终形成了代表会议同王权并存的政体形式。正如马克思所说:“…(西欧)君主专制发生在一个过渡时期,那时旧封建等级趋于衰亡,中世纪市民等级正在形成现代资产阶级,斗争的任何一方尚未压倒另一方。” 西欧专制王权是在市民(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的相互斗争中充当“表面上的调停人”角色。为取得市民阶层的支持,一般都采取扶植市民阶层,削弱和打击封建贵族的措施。这在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成长,有利于社会的进步。而当市民阶层(资产阶级)在君王专制政权下卵翼羽毛渐丰时,就要从根本上冲破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这时,西欧专制君主们就用专制权力来维护封建制度和贵族的特权,可是为时已晚。资产阶级已有足够力量把封建专制制度送进历史的坟墓,17世纪…………………………………………………………………………………………脚注: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40页 中叶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就是在这样背景下爆发的。因此,西欧的封建君主专制政权对历史的发展起到了一种独特的作用,即促进了封建社会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社会的诞生。 二、中国的“闭关锁国、重农抑商”与西方的“重商主义” 明朝中后期,为了防止倭寇进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维护沿海地区的安定,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清朝继承并发展了明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全国仅开放广州一处作为通商口岸对外通商。闭关锁国政策摧残了中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重农抑商是中国封建政权的立国方针和传统政策。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家,农业是封建社会最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也是封建赋税和地租的主要来源,历代王朝都实行重农抑商。对于这一政策,我国史学界多持批判态度,其中孙达人教授的见解尤为精彩,他说:“抑商政策割断了农业和工商业之间的通道,阻隔了它们之间的交流。”王家范教授指出:“达人的论析精彩之处,即在揭示所谓‘重农抑商’是把双刃剑,既伤害了小农经济,又扼杀了民间工商业,阻断了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改善各自处境的通道。”而“缺乏良性循环的机制,势必陷入恶性循环的困境”②。虽然,明朝后期张居正曾提出厚农而资商的正确思想,但总体来说,在长达230多年的明朝统治时期,只重视官办商业,对“山泽之利”把持特别严格,商税仍旧繁苛,实际上还是抑商。 与明朝抑商政策相反,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西欧出现了“重商主义”的理论。法国极力推崇重商主义政策,法王享利四世用分赐补助金和特权的办法扶植私营丝织和花毡手工工场,并支持和鼓励其他商品的生产。法王还鼓励外国商人到法国经商,规定外国工匠和新生产部门享有在巴黎开业的广泛自由。这个时期西欧国家,特别是英国在“重商主义”方针指导下,积极推行拓海政策。发展造船业和海军是加强航海贸易实力的根本措施。都铎王朝规定对建造120吨以上船只者发给津贴,这一政策有力地促进了英国造船业和海军的发展。 三、中西方社会发展的不同结果 中西方社会发展出现的巨大差异,是中西封建君主专制政权采取不同统治措施的结果。 正如本文前面所说,明朝的“重农抑商,割断了农业和工商业之间的通道,势必陷入恶性循环的困境”。这种情况到明朝末年尤为突出。明朝虽然标榜“重农”,但明朝末年封建剥削十分沉重,造成大批农民被迫离开土地逃亡。如天启、崇祯年间,河南“野无青草,十室九空”,“旧征未完,新饷已催,额内难缓,额外复急,村无吠犬,尚敲催追之门,树有啼鹃,尽洒鞭扑之血,黄埃赤地,乡乡几断人烟”③农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而明朝政府“抑商”政治,又使城镇工商业得不到正常发展。在封建统治者层层剥削和摧残下,明朝末年许多城镇经济萎缩,这不仅加剧了社会矛盾,而且使农村的流民失去了到城镇谋生的可能性。于是,走投无路的农民被迫铤而走险,走上了起义的道路。加之明清时期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摧残了中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闭关锁国政策实质上体现的是封建统治者妄自尊大的虚骄心态和封闭的观念。正是这种妄自尊大、虚骄傲世的心态使清朝长期处于封闭性的发…………………………………………………………………………………………脚注: ②《中国历史通论》,第181-182页。 ③郑廉:《豫变纪略》卷1。 展格局之下, 朝野上下无视世界日新月异的变化。封建统治阶级对外部世界的 无知和政治上的腐败,大大地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过程。 当时英国也发生大批农民被迫离开土地,这就是“圈地运动”。当时被剥夺土地的农民被迫到城市手工工场当雇佣工人,那些圈地的贵族地主则成为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马克思在论新贵族时说:“这些土地所有者一方面供给工业资产阶级以手工工场所必需的劳动力,另一方面又使农业的发展与工商业状况相适应。” ④由于英国都铎王朝实行重商主义政策,促使了城市工商业的迅速发展,为被剥夺土地的农民提供新的劳动场所。所以,英国农民虽然曾多次掀起反圈地的斗争,但却没有形成明末那样全国性的农民大起义。而被圈的土地采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农业生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商品率和专业化程度也提高了,这又为英国城市的工商业发展提供了原料和市场,大大促进了英国城乡资本主义的发展。 此外,西方各国通过拓海政策使全国分散的私人航海贸易势力变成了有组织的强大力量。在政府的支持下一致对外,与他国争夺海上霸权。英国在都铎王朝时期实行一系列发展本国航海贸易的法规和措施,使英国的海军实力迅速崛起。英国政府依靠王室海军与海盗商人的联合行动,打败了西班牙人的“无敌舰队”,从而为英国此后独霸世界海洋和建立大英殖民帝国奠定了基础。西欧各国还依靠国家政权力量与私人航海贸易势力的结合,通过垄断殖民地贸易和支持海盗式掠夺,为本国新生的资本主义萌芽提供了大量的资金。 结语 17世纪至18世纪的中国与西方社会发展说明:西方逐渐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而中国则在闭关锁国政策中盲目陶醉。在世界全球化竞赛中,明朝政府缺少顺应时代潮流和探索世界发展的智慧和勇气。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曾断言:“在文明的起源中,挑战与应战之间的交互作用乃是超于其他因素的一个因素”⑤,其实,岂止是文明之起源,就连文明的建设和社会的发展也离不开挑战和应战的相互作用。处于21世纪的中国,应该谨记历史教训,不能妄自尊大,要遵循邓小平所提出的“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思想, 在世界历史发展的大坐标系中找准中国的历史方位,以开放的胸怀, 改革创新,发奋图强,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姚文仪《14世纪中期至17世纪中期中西方社会发展之比较》社会科学2006年第11期 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上),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6年 王燕萍《闭关锁国与近世中国的衰落—17 ~ 1 8世纪中西方历史发展趋势比较》王荣成《17、18世纪东西方社会发展出现差异的原因》 徐明德《论十四至十九世纪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 脚注: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第251页 ⑤[英] 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上),第95页。
本文档为【17-18世纪中国与西方社会发展趋势比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15732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9KB
软件:Word
页数:6
分类:
上传时间:2019-01-12
浏览量: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