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南寺旅游区导游词.doc - 阿拉善盟旅游网

南寺旅游区导游词.doc - 阿拉善盟旅游网

举报
开通vip

南寺旅游区导游词.doc - 阿拉善盟旅游网南寺旅游区导游词.doc - 阿拉善盟旅游网 南寺旅游区导游词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还有小朋友们,你们好,欢迎诸位光临南寺旅游区。大家一路风尘仆仆来到这里,请允许我代表南寺旅游区管委会,首先向大家道一声辛苦。我是导游员姜荣,今天由我带领大家一起观赏旅游区丰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南寺旅游区总面积约50平方公里,景区分为两个单元:一是宗教文化景观,二是自然山水景观。 好,下面我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南寺。南寺始建于1757年,当时的名字叫潘代加木措林寺,正式的名称为“广宗寺”,藏文称作“噶旦丹吉林”。1760年...

南寺旅游区导游词.doc - 阿拉善盟旅游网
南寺旅游区导游词.doc - 阿拉善盟旅游网 南寺旅游区导游词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还有小朋友们,你们好,欢迎诸位光临南寺旅游区。大家一路风尘仆仆来到这里,请允许我代表南寺旅游区管委会,首先向大家道一声辛苦。我是导游员姜荣,今天由我带领大家一起观赏旅游区丰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南寺旅游区总面积约50平方公里,景区分为两个单元:一是宗教文化景观,二是自然山水景观。 好,下面我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南寺。南寺始建于1757年,当时的名字叫潘代加木措林寺,正式的名称为“广宗寺”,藏文称作“噶旦丹吉林”。1760年清朝乾隆皇帝为本寺题名广宗寺。南 也就是清代定远营的南面。懂蒙语的朋友们可能注意到,寺是俗称,因为本寺位于巴彦浩特镇--- 蒙古文又写作右寺,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古代蒙古族是这样定位的,把日出方称为前方,日落之处为后方,那末,我们今天通常所说的南方就是右方,所以他们以巴彦浩特为坐标,南寺自然被称为右寺,福因寺(北寺)也就被称作左寺,这些也都是俗称。 南寺虽然建寺时间较晚,但很快就一跃成为阿拉善地区各寺之首,这是什么原因呢?告诉大家谜底,原因就在于它与藏传佛教的领袖六世达赖有十分密切的联系。 大家都知道,自1571年土默特部落蒙古封建主阿勒坦汗封索南嘉措为达赖喇嘛之后,在蒙古封建主的支持下,达赖逐渐成为西藏地区的政教领袖,与班禅合称西藏两大活佛。六世达赖,名叫仓央嘉措,1683年出生。达赖五世圆寂后,权臣第巴.桑吉嘉措秘不发丧,直到1696年真相败露后才向社会公布五世达赖圆寂的消息,并宣布仓央嘉措为转世灵童,1697年将其扶上法座。第巴.桑吉嘉措的做法引起了很多人的反感,也使清政府产生了猜忌。后来在权力争斗中,驻藏蒙军首领拉藏汗杀死了第巴.桑吉嘉措,另立达赖,并应清政府的要求,将仓央嘉措押送北京。1707年,仓央嘉措在青海逃走,押送人员谎报他在途中病故。清政府于是批准拉藏汗所立达赖,这桩公案宣告结束。孤身一人的仓央嘉措隐性埋名先后游历印度、西藏、四川、蒙古各地,于1716年来到阿拉善,与阿拉善王爷阿宝结成供施关系。1719年,选择了南寺这块风水宝地,作为自己的弘法基地。1746年圆寂。应该说,六世达赖的声望及其继承人的努力,使南寺的地位日益提高,规模迅速扩大。我们下面观赏到的很多景观,都和六世达赖的传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那末,就请大家跟着我,咱们沿着六世达赖的足迹向南寺行进。 瓦其尔巴尼口子:我们现在正处在南寺的入口,这个地方叫瓦其尔巴尼口子。口子就是山口、入口的意思,瓦其尔巴尼是梵语,意思是金刚手。那么,为什么叫金刚手口子呢,这就和六世达赖有关了。话说六世达赖为寻找吉祥之地建寺,一日独自来到这里,正在为自己向哪个方向走犯愁时,忽然有两个人迎面走来,双方互相问候之后,六世达赖问两人的姓名,一位自称沙格达尔,一位叫达木丁。六世达赖听罢,顿生疑惑:这两个人的名字竟然和护法神的名字一样,一个人是金刚手,一个是马首金刚,正思索间,两位来者已不见。六世达赖明白了,原来是佛祖派两位护法神来迎接我,这里必是吉祥之地。后人为了纪念这一重要事件,就把南寺的入口处称为瓦其尔巴尼口子。还在两侧山石上雕刻了两位护法神的神像。 大家看到路两旁有两个神龛,右侧的是马首金刚,左侧的就是瓦其尔巴尼—金刚手。 步入瓦其尔巴尼口子,我们就不入了佛教艺术长廊。从入口到南寺一公里的山路两侧石崖上,布满了难以计数的石刻、彩绘佛像以及大量的经文咒语,是内蒙古地区最大的宗教摩崖石刻和岩画群。石刻工艺精湛,佛像妙相庄严,色彩鲜艳夺目,都是用天然颜料绘制的。所以久经风吹日晒,依旧艳丽如初。1935年随九世班禅大师来南寺的记者刘家驹,目睹此情此景,赞叹不已,发出五彩斑斓,巧夺天工的感慨。由于石刻、彩绘过多,我只能选择其中的典型给大家做一介绍。 金刚胜夜叉母:诸位现在看到的这位以狼为坐骑的女神,叫金刚胜夜叉母。她是一位度母,什么是度母呢,佛教解释说:因为她能救度一切众生成佛,是众生成佛的佛母,所以叫度母。度母多种多样,这是其中之一。以狼为坐骑,挥舞金刚杵,表示勇猛,能够摧毁一切障碍。 无量寿佛:马首金刚神龛旁的这尊神是无量寿佛,它是佛教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是三世佛之一。关于这尊佛的情况,我们在黄庙给大家做详细介绍。 释迦牟尼佛:这尊佛是释迦牟尼佛,它是佛教的创始人,被佛教奉为现实佛。 大梵天:这尊雕刻精美的神像是大梵天,也叫大梵天王,是一位护法神。在印度教和婆罗门教里他是造物神。据说他原来有五个头,后来在一次战斗中被一个神砍掉了一个,现在只剩下四个头。大梵天住在须弥山的顶峰。贺兰山的主峰就叫笋布尔峰,用汉语说就是须弥山,就是这尊神的住处。这座山就在我们旅游区内,山上有雄伟的敖包,登上山巅,宁夏平原尽收眼底。当地牧民说,40岁以后,如果连续三次登上须弥山,就能祛百病、延年益寿,据说很灵验。每年的农历六月初三,当地的牧民就会随着喇嘛祭祀的队伍登上笋布尔峰,举行盛大的祭敖包仪式。 旁边的这位神是谁呢,我没有记住她的尊号,但她肯定是位度母或观音,为什么这么说呢,我给大家介绍一个秘诀,在观赏佛像时,您只要看到安详端坐的,它肯定是位佛,多头多臂的,都是护法神或者是度母、观音,但护法神多现为男像,只有观音、度母才以女性的形象出现,所以这尊八臂神一定是哪位度母或者是观音。 药师佛 按照我刚才说的方法,请大家看这尊佛,他安详端坐,显然他是一位佛。那末它是谁呢?原来,他是药师佛。全称是药师光琉璃如来,也叫大医王佛,刚才我们介绍无量寿佛是西方净土的教主,而这位药师佛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据说这位佛能使人消灾延寿,使人健康长寿。 金刚萨陲 请大家转过身来,再欣赏一下右侧山崖上的这尊神,他叫金刚萨陲,或者叫金刚持。按照佛教的理论,金刚是对天神的通称,是本尊佛的侍卫者,金刚萨陲在众金刚中处于上首。佛教密宗还有进一步的解释,认为金刚萨陲是密宗的第二祖,大日如来是第一祖。所以金刚萨陲是佛的显现,也是本尊。 绿度母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尊雕像是绿度母,绿度母是众多度母中地位最高的,她被奉为本尊佛母,认为向她祈祷,能够消除一切魔障、病苦,凡有所求,无不如愿,而且死后可往极乐世界。这些神奇的说法,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信仰去理解。而这尊神像的精湛雕刻艺术,我坚信会引发每一位观赏者的美感,栩栩如生的神态,柔美的线条,鲜艳的乌巴拉花,能够给冰冷的岩石注入鲜活的生命。 弥勒佛 请大家向高处看,那位高高在上凝视远方的佛,是弥勒佛,它是未来佛。这尊弥勒佛和我们常见的大肚弥勒佛不一样,这是弥勒佛的原版,大肚弥勒佛是中国版。 好,走到这儿,我们第一单元的第一部分的观光就算结束了。大家通过观赏山谷间大量的摩崖石刻、绘画,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受,或者被佛教的神秘所困惑,或者被佛教艺术的精美所震撼。但有一种共识,那就是:人只要有执著的精神,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就能化腐朽为神奇,就可以把有限的生命转化为永恒的美。 卫拉特行营 大家现在看到的蒙古包群,共有大小蒙古包75座。我们把这里称为卫拉特行营。为什么叫卫拉特行营呢,了解蒙古族历史的游客可能知道:蒙古族是由很多部落组成的,如内蒙古地区从东到西有布里亚特、巴尔虎、科尔沁、喀喇沁、乌珠穆沁、察哈尔、卫拉特、鄂尔多斯、土默特等十多个部落,他们在语言、生活习俗上都有自己独特的细微差别,也有各自不同的历史发展过程。阿拉善地区主要生活着蒙古族卫拉特部落的民众,为了向大家展示卫拉特蒙古人的风情,所以这里被称为卫拉特行营。 卫拉特部是蒙古族历史上最著名的部落之一,根据历史学家的研究,卫拉特部早期生活在 色楞格河流域,也就是今天蒙古国北部地区,13世纪初期迁徙到叶尼塞河流域,在今天的俄罗斯境内。明代汉文史书把卫拉特称为瓦剌,清代称为厄鲁特,都是卫拉特这一名称在汉文中的不同拼读。蒙古文史书中通常把卫拉特部落称为都日本卫拉特,也就是四部卫拉特。有哪四部呢,清朝初年分为杜尔伯特、准格尔、土尔扈特、和硕特。土尔扈特西迁后,辉特被列为四部之一。与任何民族和所有部落一样,卫拉特并不是纯血缘的概念,尤其是13世纪以后,卫拉特部已成为地域联盟的概念,内部已融入了大量其他部落成员,除卫拉特人以外,还有巴尔虎、布里亚、秃马惕克烈等部落的人员。根据历史学家的考证,辉特部可能是古老卫拉特部的传人。而杜尔伯特、准格尔部属于绰尔罗斯氏族,是元代大臣孛罕和脱欢的后裔。土尔扈特部在传说中是著名历史人物王罕的后代,那末他们应该属于克烈部。今天我们阿拉善盟额济纳旗的蒙古族,大多属于土尔扈特部。和硕特部是成吉思汗次弟哈布图合撒尔的后代,属于孛尔只斤氏,阿拉善左旗蒙古族大部分出身于和硕特,他们阿血缘上与今天的通辽市、兴安盟的科尔沁各旗以及巴盟的乌拉特旗、包头的达茂旗有着比较密切的关系。整个明代以及清代前期,卫拉特部在蒙古族历史上产生了十 分重要的影响。十五世纪卫拉特领袖脱欢和也先汗父子曾一度统一蒙古。1449年,也先汗以2万骑兵于明朝50万军队在土木(今河北省宣化一带)决战,击溃明军,捕获明英宗,创造了世界历史上罕见的以少胜多的战例。17世纪的卫拉特领袖固始汗,也是一位具有重要历史影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通过多年的战争,他统一了青藏高原,结束了明末这一地域的战乱割据局势。1645年,他仿照阿勒坦汗赠给索南嘉措达赖喇嘛称号的前例,赠给扎什仑布寺座主罗桑确吉坚赞为班禅博 (这是一个梵、藏、蒙古语合璧的称号,班是梵语班智达的简称,意思是智慧;禅是藏语钦克多 波的简称,表示大;博克多是蒙语,是对睿智英武之人的尊称)的称号。罗桑确吉坚赞圆寂后,扎什仑布寺也采用了转世制度,于是藏传佛教中与达赖系统并列,又形成里一个班禅系统。对中国宗教史的影响是巨大的。如果说,阿勒坦于三世达赖合作,使格鲁派佛教(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黄教)在西藏获得了统治地位。那末,固始汗通过大力扶持达赖五世和班禅四世,使格鲁派的地位最终得到稳固。由于他的地位和作用,先后被藏传佛教界称为大国师(这是固始汗称号的来历,固始汗实际上是汉语国师一词的蒙古读音,固始汗原名图鲁拜琥)和开津却吉甲波(藏语,意为佛教护法神),1653年清政府封他为遵行文义敏惠顾实汗,为了缅怀固始汗,直到解放初期,阿拉善旗各大庙以及旧政府衙门,每年腊月十八至正月十八,都要祭祀固始汗一个月(与五世达赖同祭)。 卫拉特部落在蒙古各部中,是最后降服清朝的部落,先后有罗布藏丹津、葛尔丹、策妄阿拉布坦、阿穆尔撒纳等著名抗清人物,直到1756年,才被彻底征服。大家在近几年都看过《康熙帝国》、《雍正王朝》等很多电视剧和小说,虽然这些文艺作品有很多演绎、夸张的成分,与真实的历史有很多出入,但都反映过这一时期清朝与蒙古卫拉特部落的关系。另外,大家也可能看过获百花奖的影片《东归英雄传》,这部故事片的题材与真实的历史,反映的也是清代卫拉特历史。1771年,在额济勒河(今俄罗斯伏尔加河)下游生息的土尔扈特部牧民因不堪忍受沙俄皇残酷压迫,在年轻首领渥巴锡的率领下,历尽艰辛,浴血奋战,重归故土。今天的额济纳旗的大部分蒙古族,就是当年创造这一壮举的土尔扈特部落的后代。在蒙古族佛教史上,除前面提到的固始汗等政治家、军事家产生过重要影响外,卫拉特部也产生过一些重要的大德高僧,如札雅班第达、乃济托音和伊拉古克三等人物,尤其是札雅班第达和乃济托音二人,对格鲁派佛教在蒙古地区的传播以及取缔落后的萨满教文化,建立了卓越功绩,乃济托音后来被科尔沁地区奉为佛教领袖。此外,札雅班第达曾创制了托忒蒙古文,意思是清楚、准确的蒙古文,一直被新疆地区的蒙古族沿用至今。 有关卫拉特蒙古族的历史我们就简单介绍到这里,下面请大家在卫拉特行营中自由参观吧,时限30分钟。行营是多功能的,既有休息室、餐饮室,也有艺术展示厅,大家可以充分调动自己的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尽情地感觉卫拉特人的热情,享受他们的艺术,品尝游牧人的美味食品,领略游牧人的豪情。不过,我提醒大家,在蒙古包做客时,一定要遵守传统等礼节,否则,您就会变成不受欢迎的人,虽然不会被驱逐出境,但您将看不到微笑。 有关蒙古包的知识和礼节 蒙古包自古以来就是北方游牧民族的住居,又被称为穹庐、毡包,几千年以来,它已成为游牧民族区别于定居民族的显著标志和文化符号。蒙古包最大的优点就是容易拆卸和拼装,而且轻便,容易搬运。一个普通的蒙古包,它的重量仅200公斤左右,一辆牛车就可以运走。两个人合作一个小时就可以搭成。它的半球体形状,可以抵御蒙古高原常年的大风,而且内部的圆形面积,与各种几何结构相比,同样面积内利用率最高。更重要的是,它与各种建筑相比,用材最少,对环境的破坏最小。应该说,蒙古包是北方游牧民族智慧的结晶。 蒙古包的构件主要有这么几个部分:哈那、乌尼、陶脑、门、毡、绳子。哈那就是我们看见的这些网状的木条,它相当于墙体,哈那的数量,决定蒙古包的面积,一般普通的蒙古包用6-8片哈那。乌尼是我们看到的这些像伞骨一样的木棍,它支撑着蒙古包顶;陶脑是指蒙古包顶部的圆形木圈,它有两种功能:一是固定乌尼。陶脑上有很多小孔,乌尼上端插入小孔,下端捆绑在哈那上,这样就形成了蒙古包的主体骨架。陶脑还有另一个功能,它是蒙古包的天窗和通气孔。元代以前的蒙古包是没有门的,挂上门帘就可以了。木制的门大概从明清之后才开始普及。搭好骨架之后,在外面用毡子一围,上面用毯子一盖,再用绳子捆牢,一座蒙古包就搭成了。如果您盛夏季节来到草原,坐在蒙古包里,凉爽的清风从掀起围毡的蒙古包中吹过,您细细品尝马奶酒 的芳香,那种感觉,给个神仙也不干。入夜,您躺在蒙古包里,万籁寂静,只有一颗颗明星向您眨眼,此时的您,已完全融入大自然之中„„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蒙古族围绕着蒙古包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礼仪。客人进入包时,要把马鞭、棍子等物品放在外面,不能踏踩门槛。如果您发现门上挂了红布条,说明这家生了小宝宝,如果门边栓着一根绳子,说明这家有人生了重病,遇见这种情况,您最好就不要当不速之客啦。 在蒙古包内也有很多讲究,包内西北方是供奉佛的地方,包中央是灶火所在,这两个地方是最神圣的地方。客人没有主人的允许,不能坐在西北角,也不能向灶火伸脚,或在火上烤东西,向火中扔杂物,用锐器捅火。西侧是男性的活动场所,东侧是女性的活动场所,日常生活、生产用具也是按照性别摆放在各自的方位。女性客人无论地位多么尊贵,也不能在蒙古包的西侧就座。 寺庙区整体景观概述 刚才,我们阿参观摩崖石刻过程中,给大家简略介绍了南寺的历史。下面,结合寺庙区丰富的历史遗迹,我对南寺的情况进一步做些介绍。在内蒙古地区寺庙历史上,南寺有三大突出特点:第一是历史悠久,传说远在唐朝时期,十六罗汉和达摩居士就在这里有过宗教活动,距今已有一千年的历史了;第二,藏传佛教的领袖之一达赖六世在这里度过晚年,南寺供奉着他的肉身;第三,南寺规模宏大,充满了神秘色彩。鼎盛时期,南寺共有寺庙15座,常住僧人1500人。我们可以想象当年的盛况。那末,为什么说南寺充满神秘色彩呢?我们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是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消失,在历史上是一个悬案,这个神秘的谜底,在我们南寺获得了答案;二是南寺是一个具有浓厚密宗色彩的宗教区域,它的每一个传说、每一个寺院、每一个景点都浸透着密宗的文化气息。首先,请诸位顺着我的手势,仔细观察一下南寺的地形地貌,就会发现它有许多独到的地方。我们知道,宗教、尤其是佛、道两教,对于宗教活动的地点,选择是很讲究的,类似我们常说的风水。经常旅游的朋友可能注意到,我国的名山名水,都有佛寺或道观。山水因寺庙而更加神秘,寺庙靠山水更加闻名,所以古人就曾经说过天下名胜,皆归僧道。那么,达赖六世为什么选择这里建寺庙呢,除了这里山青水秀,树木繁茂之外,在宗教方面也有很多讲究。传说他来到这里后,环顾四周,发现这里地形呈吉祥之徽,所谓地如八瓣莲花,天似八幅金轮,就像自己常年修行的本尊胜乐金刚坛城一般。八瓣莲花是指盆地四周的八座山峰,八幅金轮是对应词句,并无所指。但游客朋友可能有些疑惑,为什么用莲花和金轮来表示吉祥呢,细心的朋友也可能注意到,佛教寺庙中经常可以看到莲花和金轮的图案和实物造型,它们在佛教中代表什么呢,原来,按照佛教的教义,佛教有吉祥八宝(吉祥网、莲花、宝伞、白海螺、金轮、胜利幢、宝瓶和金鱼)莲花和金轮属于八宝中的两宝。莲花出于污泥而不染,被视为开悟烦恼的菩萨德性的象征,是佛教修成正果的象征;金轮又被称为法轮,据说是古代印度一种杀伤力很强的武器,在佛教中它象征佛陀教义的传播。坛城,又被称为坛或坛场,梵语中又称作曼陀罗,是佛教中形象化和神圣化的象征性小宇宙,一般选择在一片封闭的地带,在此修行据说可以摆脱外界干扰。胜乐金刚是密宗的本尊之一,又被称为胜乐王佛、上乐王佛。密宗中又所谓本尊修法,即修行者挑选一位与自己有缘的佛尊,作自己的本体佛,在修行中,模仿本尊的手印,念本尊的咒语,观想本尊的形象,使自己与本尊合为一体,达到我即本尊,我即佛的最终目的。六世达赖说本尊胜乐金刚,说明他在修行时选择了胜乐金刚为本尊。佛教神秘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可以说每一幅画,每一尊佛像,每一个造型都有很多有趣的说法。所以,地如八瓣莲花,天似八幅金轮的说法,并不是诗人的文学语言,而是带有宗教含义的说法,用咱们常说的话解释,就是说这是一片风水宝地。 藏红殿 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座藏式紫红色庙宇,学名叫赞康殿,意为供奉护法神的庙宇。按照藏传佛教的传统,护法神的殿,建在经堂内的,叫内护法,被称为哀康;建在经堂外的护法神殿,被称为赞康。它的主要功能是负责经堂和寺庙一切对外治安,抵御外来骚扰。当地人根据这座庙宇的外部颜色,俗称为红庙或赞康殿。 赞康殿内供奉的主神是白哈武王,也被称为事业王,这是一尊护法神,我们在内地的寺庙中是见不到的。请看该神为白色,表示清静,身着虎皮边白衣,表示威严;头戴宽边方顶黄色帽;一首三面,中白,右蓝,左红,表示洞察三世;六只手,各持法器,以示威猛;骑绿鬃白狮,镇服一切狂妄。 根据我国著名佛学家李安宅先生考订,传说这尊护法神原来是突厥民族信奉的神灵,原名白 满天。后来被莲花生大师指派为佛教护法神。白哈武王的转世在西藏被称为拉姆吹宗,被视为神卜,也即是灵验的算卦人。早期达赖、班禅等著名活佛的转世,都要经过他作法指定。乾隆五十七年(1792),清政府制定金瓶掣签制,降低了拉姆吹宗神卜的地位。 有关这座赞康殿,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据说南寺第二代活佛温都尔葛根有一次和土观活佛斗法,下大雨冲走了土观活佛的驮队;作为回敬,土观活佛作法烧掉了赞康殿。土观活佛因此受到老师松巴堪布的指责,亲自到南寺修复了这座赞康殿。 对白哈武王的祭祀,通常在农历腊月初二、正月十八举行。供品与祭祀与其他佛不同,用红食--肉食祭祀。在白哈武王旁边的这三尊佛像分别是莲花生、宗喀巴和阿地峡三位尊者,在历史上确有其人。莲花生、阿迪峡都是古印度人,宗喀巴是青海人,他们三位的共同特点是:首先都是学问僧,他们一生都著有很多著作,这些著作都被后人奉为经典;其次他们都是宗教改革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他们对藏传佛教的发展都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因此都享有很高的荣誉和地位。 黄庙 现在我带领大家去参观南寺现存的最大的寺庙建筑--黄庙。黄庙又叫黄楼庙,是目前南寺最重要的庙宇,相当于汉地佛寺的大雄宝殿,以供奉六世达赖舍利而闻名于世。建筑风格属蒙藏汉合璧,占地面积870平方米,高度约20米,共分四层,有81间。 下面,我们将进入大殿里参观,佛门是清静之地,请大家不要吸烟,不要喧哗。 这座金碧辉煌的灵塔,塔高3米,上面镶满各色宝石。里面藏有六世达赖真身舍利。什么是舍利呢?舍利是梵语,是佛教专用名词。后来也泛指大德高僧火化后出现的珠状物。据说舍利有三种颜色:白色骨舍利、黑色发舍利、赤色肉舍利。这座镏金塔中供奉的是六世达赖的白色骨舍利。金塔上方悬挂的挂毯,是宗喀巴师徒三人像,是用藏族的传统工艺制作的,藏语叫唐卡。 请大家跟我来,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个像太师椅一样的椅子,在佛教术语中叫法座,皇帝的宝座叫龙椅,寺庙主持、活佛在法事活动时的宝座叫法座。了解佛教的朋友们可能要问,这座庙里怎么会有两个宝座,这是南寺与大多数佛寺的又一大区别。两位活佛一位被称为葛根,据说是六世达赖的转世;另一位被称为喇嘛坦,意思是尊贵的喇嘛,据说是藏王第巴.桑结嘉措的转世。按照传统习惯,葛根的地位高于喇嘛坦,那末,大一点、高一点的法座是葛根的宝座,低一点的就是喇嘛坦的法座。过去两位活佛共同主持南寺的宗教活动,所以有两个宝座。由于上个世纪30年代第六世葛根出走后,喇嘛坦就成了南寺唯一的主持了。 文殊师利 这尊像叫文殊师利,也称文殊菩萨。他是释迦牟尼佛的大弟子,是最具智慧者,被奉为众菩萨之首。所以在一般的寺庙中,他与普贤一左一右侍立于释迦牟尼佛身边,他专门负责智慧,而普贤主管佛理,被称为佛之左右胁侍。在密宗中,对文殊另有解释,认为他是大日如来的五智的体现者。 在大多数塑像中,文殊坐骑一青狮,表示智慧威猛。这尊像选择了坐姿。手持宝剑,表示智慧锐利。 释迦牟尼 这尊佛是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公元前565年出生在古印度,同我国的著名圣人孔子是一个时代的人,距今已2500多年。为什么说是古印度人,而不说是印度人呢,原来,他的出生地今天在尼泊尔王国境内,在古代属于印度。释迦牟尼是对他的尊称,释迦是种族名,意思是能,能力的能;牟尼,意思是文,全名的含义是能忍、能仁。他的原名叫乔达摩悉达多。乔达摩是姓,悉达多是名,意思是吉财,玄奘解释为义成就者。据说他是释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29岁时(有人说19岁时),对人世生、老、病、死各种苦恼感到困惑,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道,35岁(也有人说30岁)时,在菩提树下觉悟,创造了佛教的基本理论,招收弟子,传播佛教。80岁时圆寂。最初,他被世人尊为先觉者,尊为佛,后来,逐渐被神化,在佛教中释迦牟尼佛通常被解释为现世佛,是主管现世的佛,这里的世,大家千万别从今生今世的意义上去理解。它说的是劫世,那末,这一劫世(也叫劫波)是多长时间呢,佛教的一个劫世是43亿2千万年(也有的经书说是28亿年)。释迦成佛距今只有2500年,那末,他还要管理宇宙多少年呢, 站立在释迦佛两旁的是他的两大弟子舍利弗和目犍连。舍利弗的梵语全名是舍利弗多罗,舍利是他母亲的名字,弗多罗是儿子的意思,名字的全意就是舍利之子,因此有人也称他为舍利子。舍利子据说曾与目犍连率200人昄依释迦佛,对壮大佛教贡献最大。在释迦佛十大弟子中,他最 会讲佛法,所以又被人们赞誉为智慧第一。 据说目犍连出生在一个十分富贵的家庭,后来他抛弃了安乐的生活,投奔了释迦佛,成为得意门生。据说目犍连至修成了罗汉,还没来得及成佛,就被反佛教的婆罗门打死。关于他的这些事,大家可能很陌生,但看过《百喻经》的朋友,都知道《目连救母》的故事,说的就是目犍连。中原地区每年七月十五举行的盂兰盆会,传说就是为纪念目连救母日演化而来的。 观世音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尊神是观世音。观世音在内地是佛教诸神中最受欢迎、香火最旺的 佛教认为他是阿弥托佛的左胁侍,西方三圣之一,是大慈大悲的菩萨。观世音是中国古神之一。 代佛经翻译家们根据原名的含义和他的法力,起的一个新名词,意思是说信众只要念诵他的名号,观世音就会马上看到呼救声前去解救,咦,说到这儿,朋友们可能要问,没搞错吧?声音只能听、怎么能看呢,没错,按照佛教的说法,只要修行到一定程度,就会实现六根互用,什么是六根呢,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达到六根互用的境界时,眼睛不仅能看声,还能看出香味呢,太奇妙了,所以观世音自然会看声音了。 根据人们考证,观世音的最早的原型是古印度《吠陀经》中的善神双马童,后来被佛教吸纳。佛教对他的出身又作了多种解释,有的佛经说他是由莲花化生的。但有一条是明确的,他是男神。他变成一位慈祥的女菩萨,是被中原佛教界改造的结果。也有一种说法,观音作为菩萨本无性别,但在南朝后,为更好地体现大慈大悲和方便闺房小姐供奉,便产生了女身观音像。 观世音有各种各样的形象,据说有33种化身,在内地我们经常见到杨柳观音,白衣观音像,此外,还有千手千眼观音、马头观音、如音轮观音等等。实际上都是观世音的各种化身。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尊观世音像,是11面观音。大家可以仔细观察,从正面、侧面可以看到10面,背后 一面,每一张脸都表情不同、颜色不同。按照佛教的解释,正面三面是菩萨善面慈悲相,左还有 侧三面为嗔怒相;右侧三面为獠牙上出相;背后一面为暴恶大笑相。最顶端的是佛面,合计11面。那么,为什么要用11面来表现观世音呢,原来,观音的10面表示大乘菩萨修行的10个阶段,在佛教术语里叫十地,即:施、戒、忍、精进、静虑、般若、方便、善巧、愿、力、智10项。最终修成正果,达到最高次,最上一层的佛面表示的就是佛果。 观世音两侧的塑像,一位是达尔吉诺门罕;另一位是温都尔葛根,他们都是真实的历史人物,是对南寺发展有过杰出贡献的两位高僧。观世音右侧的这尊塑像是达尔吉诺门罕,1715年出生在阿拉善旗厢根达来的一个牧民家庭,真名叫阿旺多尔济。他是六世达赖在阿拉善招收的第一个弟子。1746年六世达赖圆寂后,他主持了南寺的营建工作,寻找六世达赖转世灵童,向清廷申请寺名,制定寺规等等。是南寺的真正创建人,也是第一位用藏文著书立说的阿拉善高僧,曾创作《妙音天界琵琶》等著作,创作了《轮回》等蒙古语歌曲,流传至今。1780年圆寂。由于七世达赖曾授予他阿日路克桑额尔德尼诺门罕。所以又被称为达尔吉诺门罕。 观世音左侧的这尊神像是温都尔葛根。按照南寺的历史记载,南寺的第一代葛根是六世达赖,温都尔葛根是六世达赖的转世,是本寺的第二代葛根。温都尔葛根是蒙语,意思是崇高的活佛,是尊称。他的原名叫罗桑图布丹嘉木苏,1747年生,是阿拉善旗镇国公贡其格之子。1757年坐床。这位活佛不仅创作了很多佛教著作,而且在艺术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南寺很多庙宇中过去都保存着他绘制的宗教图画。他于1807年圆寂。 宗喀巴 这尊塑像是宗喀巴,他是藏传佛教格鲁派(也就是人们俗称的黄教)的创始人。应该说,他是对今天藏传佛教影响最大的人物。 宗喀巴本名罗桑扎布,1357年出生于青海湟中,父亲是元朝当地官吏。幼年即出家为僧,经过个人刻苦钻研,兼通显密,造诣颇深。面对当时佛教戒律松弛,教风日下。宗喀巴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思想,大家看到他戴的帽子是黄色的,据说是为了表示自己与旧教派的决裂,毅然把帽子翻过来戴在头上,最后黄色僧侣成为格鲁派的标志,也因此被人们俗称为黄教。1419年宗喀巴圆寂。他的后继者在蒙古和硕特部(也就是阿拉善蒙古族的先辈们)的支持下,逐渐成为藏传佛教的最大宗派,大家所熟知的达赖、班禅等著名活佛,都出自格鲁派。 宗喀巴两侧的塑像是他的两位弟子,叫贾曹杰和克珠杰,他们三人在藏传佛教中被奉为师徒三尊。 贾曹杰,1364年生,仅比宗喀巴小7岁,原来二人是师兄弟,后来在宗教辩论中败北,就甘 愿拜宗喀巴为师。大师死后,他继任教派领袖,对格鲁派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克珠杰,也曾是宗喀巴的师兄弟,后来拜宗喀巴为师,在贾曹杰之后,继任教派领袖,他后来被追认为第一世班禅。 白度母 诸位现在看到的是两位度母的塑像,高的叫白度母,矮的叫顶髻尊胜度母。按照佛教教理的解释,度母是观世音的化身,是救苦救难的本尊,是救度一切众生成佛的佛母。以颜色不同,度母可分为21相,以白度母和绿度母较为常见。在藏传密宗佛教中,白度母、顶髻尊胜佛母 供奉他们可以消灾、祛病、延年益寿。 与无量寿佛一起是三位长寿本尊,被奉为长寿三尊。 未来弥勒佛 请大家移步,和我一起参观本殿两尊最高的佛像。这位是弥勒佛,是三世佛中主管未来的佛,也就是释迦牟尼佛的接班人,所以这个牌位上又把他称为未来弥勒佛。他是释迦牟尼的弟子,但现于师父圆寂。据说他生活在兜率天,那里有五百亿宝宫,丰衣足食,随地都是珍宝,无人捡拾。有的朋友要问,这尊弥勒佛和大家常见的袒胸露腹,笑口常开的弥勒佛咋不一样呢,原来,大肚弥勒佛是中国特色的弥勒佛,他是唐朝末年浙江的一位和尚,名字叫契此,常年带着一个大布袋,所以又被人们称为布袋和尚,他圆寂后,人们认为他就是弥勒佛的化身,于是按照他的形象塑成像,供奉在庙宇里,享受着未来弥勒佛的待遇。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尊像,实际上才是弥勒佛的原照。 无量寿佛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尊佛是无量寿佛,又叫无量佛、无量光佛、阿弥陀佛等等,大约有13个名字,是佛教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同药师佛、释迦牟尼佛一起被称为横三世佛。刚才我们说到的弥勒佛与燃灯佛和释迦牟尼佛是竖三世佛,前者是空间意义上的三世佛,后者是时间意义上的三世佛。佛教把西方极乐世界称为净土,而把人世称为秽土。说那里没有争斗,没有烦恼,所有物质(包括植物)都是金、银、玻璃、珊瑚、琥珀、车渠、玛瑙七宝合成的,人们的寿命是无限的。而无量寿佛正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 说到这,我已经把黄楼大殿中主要神像都给大家作了介绍。但掌握中原佛教知识或到内地参观过佛寺的朋友们,可能已经产生了很多疑惑,比如为什么把11面观世音摆在正中,为什么在竖三世佛中只选择了弥勒佛,横三世佛中只选择了无量寿佛,等等。是不是南寺在佛像陈设时搞错了,告诉大家,这里的佛像完全是按照藏传佛教密宗的学说陈设的。他们认为达赖是观世音的化身,观世音是本尊,于是居于正中。达尔吉诺门罕、温都尔葛根一左一右,表示他们是观世音的弟子或胁侍。其他诸佛都和密宗无上瑜伽部的学说有关。无上瑜伽部共分为六部,也就是如来、莲花、金刚、宝生、业、金刚持六部,每一部都有自己的佛尊,比如金刚部是释迦佛,宝生部是文殊菩萨,莲花部是观世音,业部是弥勒佛等等,应该说每一种佛的位置都有一定的说法。 蛇崖 请大家相这个方向看,高高的山峰上有一块巨大的白色石头特别显眼,有人叫它蛇崖,也有人叫它吉祥崖。有关蛇崖,有这样一段神奇的传说:据说南寺初建的时候,不知从何方来了两条巨蛇,想把这里的风水元气吸光。看来,好地方不仅神喜欢,妖魔鬼怪也喜欢。释迦牟尼闻讯大怒,佛门圣地岂容你妖魔兴风作浪,先造了一座大鹏庙,镇住了妖蛇,又在崖前设一法符,你们看那个既像联通公司的标志,又像吉祥结的符号,就是法符,在佛教里叫吉祥网。使妖蛇永远被镇在这座山上。大家看到的白色石头,据说就是蛇头,那么整个蛇身,我们从这个角度看不真切,一会儿我们去毡帽山参观,途中有最佳角度,我会提醒您。 藏经塔 面对我们的这座褐色方形建筑是藏经塔。按照佛教的教规,佛经长期翻阅破损后,是不能乱扔的,要造一个塔保存下来,这个建筑物就是发挥这一功能的。 根据一些老喇嘛的介绍,过去不仅山谷里建满了庙宇,而且在周围的山上也建有很多重要的庙宇。比如东山上曾有阿拉善神庙,东南面山上建有弥勒佛庙,西山上建有拉姆女神庙等等,都在文革中被毁坏。去毡帽山时,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寺庙的遗迹。 多吉帕姆庙 黄庙后的这座庙宇,被称为金刚亥母殿,用藏语叫作多吉帕姆庙,供奉的是金刚亥母。 金刚亥母是藏传佛教密宗的本尊神,是胜乐金刚的明妃。什么是明妃呢,根据佛经的解释,明妃按照梵语被称为陀罗尼,陀罗尼能够破除烦恼,故被视为明,能够增长一切功德,所以又可称为妃。佛教密宗的最高次第--无上瑜伽部的修行,必须经历双修这一过程,明妃发挥着重要作用。好了,说到这里,大家可能听得一头雾水,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是涉及到密宗的理论和 教规,按着教理,僧人只有修行到一定层次,才能了解和修行密教。所以,请大家原谅,我只能说到这里,也不能回答诸位提出的问题。 我们看到的这座金刚亥母殿,是文革后按传统的面貌再建的。传说过去在这座庙中曾供奉过一尊一尺多高的金刚亥母像,有人说是肉身,有人说是化石。是南寺与达赖肉身、毡帽山寺并列为三大圣物之一,在文革中遗失。 另外,在这里有必要补充一句,藏传佛教中有一位女性活佛,是西藏桑顶寺的主持,至今已转世12代。据说女活佛就是金刚亥母神的转世。 大经堂 这座藏式建筑是大经堂,也就是南寺僧众举行法事活动的主要场所,整个庙宇内外的绘画装饰都是本寺僧人自己完成的。 对联 请看这幅对联,它是用什么文字写的,很多朋友都会说它是藏文,实际上它是八思巴文。八思巴是元朝的著名西藏高僧,被奉为国师、帝师。根据元世祖忽必烈的要求,他利用藏文字母创制了一种新型拼音文字,可以拼写所有民族语言,当时被称为国字,后来又被称为八思巴字。元朝灭亡后,停止大范围使用。这幅对联就是用八思巴字母拼写的蒙古语,意思是福兆似海集奇观,吉祥如云落大殿。下面,我们观赏一下佛教壁画。 回文诗 这是一首回文诗。由本寺的高僧罗布夏都创作。整个诗的内容是对佛祖的赞颂,对信众的祝福,但诗中又暗含本寺的四大札仓名称,很有技巧,也有一定的趣味性。 生存圈 这幅画是每一个藏传佛教寺院必有的图画,叫生存圈,也叫六道轮回图,是对佛教哲学基本理论的形象图解。 请看,生存圈的正中有一个小圆圈,里面有鸡、蛇和猪;为什么要画着三种动物呢,其实它们是象征物,鸡代表贪欲,蛇代表嫉妒,猪代表愚痴;佛家认为这是有情众生的三毒,三毒带来烦恼,三毒导致人们堕落,于是饱尝轮回之苦。 小圆圈的外围又被划分成六个等分,也就是佛教所说的六界或六道,它们分别是:天界、阿修罗界(也叫半神界)、人界、禽兽界、饿鬼界和地狱界。这张图想告诉人们这样一个道理:人如果积德行善,就会上升到阿修罗界、神界;但神如果行了恶,积了恶果,又会重新堕落到下一个层次,直至地狱界。但是,人们的这种单纯的善行功德,并不能提供永久的解脱的途径,只能在六道中永远循环。只有在佛法的指引下,人才能摆脱轮回之苦,永久解脱,所以,大家在生存圈之外的右上角,可以看到一尊佛,在为人们指引解脱的方法。六道之外又有12个等份的格,分别画着不同的图案,叫十二目转生因果图,每幅图各有独自的寓意,向人们解释苦所形成的原因。比如:盲人表示无明;男子喝酒,一个女子在观看,表示欲望导致了爱慕;一个人给别人摘果子,表示爱慕导致了索取的欲望;一个怀孕的女子,表示索取又使轮回有了持续性;一位老者背着一具尸体,表示产生了新的死和相继而来的轮回。大家可能注意到了,生存圈是被一个庞大而恐怖的怪物托着,这个怪物是谁呢,它叫阎罗法王,也叫阎魔狱主。生存圈被它所支撑,表示六道世界是掌握在愚昧手中,所以有轮回之苦。他头戴五个骷髅组成的王冠,表示了五根、五幻想、五逆罪和五蕴,是愚昧无知的象征。 和睦协作图 这幅图说的是小鸟带来了树种,兔子用它的粪便为树施肥,猕猴为它浇水,太阳月亮为它带来光明,大象从而获得了树荫,每一方都为对方做出了贡献。应该说,这是一幅寓意深刻的画,一方面,它反映了佛教大道德观,告诫人们相互间应该关爱、互助;另一方面,它也向人们解释一种生态观,按今天的话讲,就是说世界的生命构成了一个完整、有序的生物链,相互间都存在依赖关系,一旦破坏,生态灾难将最终危及到人类的自身。 塔 现在我带大家一起去参观南寺另一胜景--佛塔。我们边走边聊。首先,我给大家介绍一下佛塔的知识:佛塔起源于印度,梵文称为浮图,人们常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图,说的就是佛塔,在我国也有人把它俗称为宝塔。塔的功能比较多,主要用来收藏舍利或经卷,也有用来纪念某一重要事件、重要人物的。佛塔的层数一般为单数。 根据塔的功能和建筑风格,塔又分为多种多样。在中国,现有的塔有楼阁式塔(如山西应县木塔)、密雁塔(如河南嵩岳寺塔)、喇嘛塔(如北京妙应寺塔)、金刚宝座塔(如呼和浩特市五塔寺)和墓塔(如河南登封净藏禅师塔)等。在一部叫《藏传佛画度量经》的书中,把塔分为莲聚塔、大菩提塔、多门塔、神变塔、天将塔、息诤塔、尊胜塔、涅磐塔、声闻塔、独觉塔、葛当塔、 莲花和瓣塔等许多类型。大家可能在电视或图片中,或在旅游中看到过佛塔,但没有想到塔原来有这么多种类型吧?对于佛塔的本身,佛教认为它有许多象征意义,比如它的结构表示形成世界的多种元素,立方形的塔座表示土,上面的球体代表水,其上的锥体代表火,顶部代表气或风。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个小知识,古代中国认为宇宙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构成的,称为五行。佛教认为宇宙是由土、水、火、气和空五种因素组成的。在世界一切宗教中,只有佛教不讲上帝创世说。 双白塔 这是文革中幸存底两座佛塔,是南寺现存的古迹之一。根据造型,较高的这座是菩提塔,低一点的这座叫尊胜塔。据说初建时,双白塔是南寺的北界,后来随着寺区的扩大,这里成为寺区的中心。关于建双白塔的原因,有多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六世达赖初到此地时,曾受到两位牧民的盛情接待,这两座白塔就是为了纪念这两位牧民;另一种说法是,建双白塔是为了安置六世达赖的生前使用过的物品。 佛海坛城塔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座塔,叫做佛海坛城塔。因为传说这座塔的塔基下画有胜乐金刚坛城图案,因此叫坛城塔。在前面冠以佛海二字,表示十方三时诸佛智慧永驻此塔。这座塔是达赖六世的灵塔。 1746年,达赖六世圆寂时,正值盛夏,而法体毫无变化。信众及门徒便修建了这座塔,将法体藏于塔内。文革期间,塔被破坏,据目睹者说,时隔200余年,法体竟完好如初,真是一个奇迹。 这座佛塔是1998年重建的,塔高10.5公尺,合市制315寸,纪念达赖六世诞辰315周年。塔内藏有释迦牟尼像10万张,宗喀巴师徒三尊像10万张,莲花生大师像10万张,三族佛像20万张,马头明王像10万张,龙尊王佛像10万张,四臂观音像10万张,具光佛母像10万张等佛像和《甘珠尔经》一套一百零八卷,《解脱经》三部,《菩提道次第文论》一部,宗喀巴传、米拉日巴传、六世达赖喇嘛传各一部,《俱舍论》、《现观音严论》各一部,六世达赖梵名咒10万遍,护法神咒10万遍以及六字真言等经咒类。 六世达赖荼毗塔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座黄色的佛塔,叫荼毗塔。荼毗是梵语,意为火葬,这里是焚化达赖六世法体的地方。为了纪念这位著名的高僧,防止人踏灵骨灰烬,信众集资建了这座佛塔。据说佛塔内藏有六世达赖使用过的牦牛褡裢一件。 鸵鸟松 请大家朝这边看,这棵松树像什么,它像鸵鸟。别看它身材小,但它却是一棵历经沧桑的古树,植物学家说它至少有500岁了,那么它就是明朝的树了,在漫长的岁月里,它目睹了南寺的整个历史兴衰过程。 请大家回头,刚才我们在黄庙说到蛇崖的传说,请大家从这个角度仔细看,山顶部位是蛇头,山脊是蛇身,蜿蜒向上,就像蛇在爬行。 石人 请朋友们看这里,那儿有一位石人正在眺望着远方,沉思着什么。他是谁呢,据说六世达赖有一位弟子,听说师傅来到阿拉善,就历尽千辛来到这里。可当他听说师傅已经圆寂,顿时化作石人,陪伴师傅已200多年啦~这都是后人的传说。无论是蛇崖还是石人,毫无疑问都是自然形成的,神话传说只能证明人类想象力的丰富,而大自然的美才是真正的美,才是永恒的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任何艺术家都无法比拟的~ 毡帽山 毡帽山到了,大家听起来可能怪怪的,什么叫毡帽山,年纪大的朋友们可能见到过毡帽,用毛毡制作的形似钢盔的帽子。给这座山起名的人,他看到这座山圆圆的,很像自己头上戴的毡帽,于是就给它起了这么一个当时很通俗、形象的名字。 当然,毡帽山的名气并不是因为它像帽子就成名了,而是由于它悠久的宗教历史文化而引人瞩目的,据很多史书记载,唐朝时十六罗汉曾到过这里。相传大约距今1000多年前,唐朝的一位皇帝生了病,请了国内很多名医都没能治好。这时有一位大臣建议,说西方天竺国释迦牟尼有弟子十六罗汉,为何不请来为皇上治病呢,可谓急来乱投医,朝廷马上派人去请,十六罗汉应约前来,果然手段十分了得,妙手回春,很快治好了皇帝的病。事后,十六罗汉谢绝了皇帝的盛情挽留,毅然接受达摩居士的邀请,从长安来到贺兰山进行夏安居,这个山洞据说就是罗汉们夏安居的地方。 于是,毡帽山由于十六罗汉的光临而变得神圣。 说到十六罗汉,大家可能很耳熟,还听说过十八罗汉,五百罗汉,什么是罗汉呢,罗汉是梵 语阿罗汉的简称,小乘佛教认为它是修行的最高果位,但大乘佛教认为修行果位分为三级,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三项齐备者是佛,缺后一项是菩萨,仅达到自觉层次的是罗汉,但也摆脱了轮回之苦。十六罗汉据说都是佛的弟子中国佛教界根据他们的法力和外表形象,给他们起了中国化的名字,这十六罗汉分别是:骑鹿罗汉、喜庆罗汉、举钵罗汉、托塔罗汉、静坐罗汉、过江罗汉、骑象罗汉、笑狮罗汉、开心罗汉、探手罗汉、挖耳罗汉、布袋罗汉、芭蕉罗汉、长眉罗汉、看门罗汉、沉思罗汉,如果再加上降龙罗汉和伏虎罗汉,又称为十八罗汉。 传说中提到的达摩居士,据史书记载是一位出生在贺兰山的佛教信徒,佛教把在家修行的男性称为居士,大家千万不要把他和历史上著名的禅宗二十八祖,东土第一祖的菩提达摩居士搞混了。那么,什么叫夏安居呢,原来,按照佛教教义,中国佛教界在阴历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期间,禁止僧尼外出,防止伤害草木昆虫。对于这一戒律,虽然佛教有自己宗教的认识和理解,但在客观上起到了保护生态的作用,这和一些专爱吃珍禽异兽的野蛮行为比较,要进步和文明得多了。 飞来石 请大家抬头向上看,那儿有一块石头附在光滑的石壁上,我们当地人说它是飞来石。传说西藏有一位护法女神叫拉姆,也就是吉祥天女,某一天对一位高僧说:东方有一个阿字打头的地方,你应该到那里弘法利生。说罢,捡起一块石头向东方扔去。于是这块石头就粘在这个悬崖上。请大家安心通过,有拉姆女神的保佑,石头是不会掉下来的。 悬崖哈达 大家可能注意到了,悬崖上挂着一条条哈达,这是什么意思呢,因为大家在电影或文学作品中看到蒙古族、藏族人民向客人敬献哈达,为什么又把它挂在悬崖上呢,原来,这是当地牧民的习俗,他们为了向神灵表达崇敬心情,先向神许愿,然后把哈达抛向悬崖。如果年轻人相逢,无形中又会平添几分娱乐色彩,他们会努力把自己的哈达抛得比对方高,据说谁的高,谁的愿望就会先实现。 塔尔巴召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座依山而建的庙宇,叫塔尔巴召合,是藏语,意思是解脱之合庙。由于它建在办山腰,所以,有人把它称作悬空寺。这座庙建于1780年前后,设计者巧妙地利用天然溶洞在外部构建了藏式门脸,使自然天成与人工建筑有机结合,浑然一体,充分显示了设计者和建筑者的智慧。 我们刚才说到十六罗汉夏安居的传说,那么这个山洞就是传说中的场所。据说至今还保留着一些遗迹。请看,这是当年罗汉留下的足迹,显然这位罗汉身高2米以上。您看这个人的脚印,足有50码~这块奇妙的石头,是罗汉们当时用过的一种佛教乐器,叫犍稚。今天仍能发出悦耳的声音,您听…..。现在这座庙里供奉着宗喀巴法王和一些护法神,并设有专门的罗汉堂。在南寺鼎盛时期,这座小庙有两个功能:一是供僧人在此著书立说;二是在此举行夏安居法会。 自然保护区 各位尊贵的游客,下面我们将进入今天观光的第二单元---贺兰山自然风光游览。宗教界常把自己的寺庙、道观比作仙境,而对于更多的现代人来讲,远离喧嚣的城市、远离污染的空气、远离人工刻意营造的环境,置身于湛蓝的天空下、沐浴在花草的清香中,聆听松涛与溪水的和弦,让思绪与白云自由翱翔,那才是仙境~置身于其中,必然有恍若隔世之感,如入仙境之慨啊~那么,我们即将观赏到的风光,一定会给大家带来这样的美好感受。 对于现代人而言,人造的美已失去了吸引力,自然的魅力却强烈地震撼着人们的心灵。常言说得好:物以稀为贵。当生态受到严重破坏,沙尘暴、干旱、洪涝、厄尔尼诺等等不祥的概念经常敲击我们的耳鼓时,我们才猛然醒悟,蓝天、绿地、碧水原来对人类是如此重要,失去了它们,人类创造的一切辉煌,都将是海市蜃楼,将失去存在和持续发展的依托。今天我们将要观光的贺兰山天然次生林和自然植被,既是苍天的恩赐,也是先辈们精心保护下得以生存的一片净土,在我国西北地区已十分罕见。今天,它已成为宁夏平原最后的一道天然屏障,也是提供氧气的一片净土,同时也是阿拉善地区重要的水源地之一,还是我国重要的物种资源保护地之一。那么,我在此向大家提出一个请求:请大家不要在森林中吸烟,防止火灾;不要惊吓、追逐野生动物;不要折断树木和灌木;不要乱扔垃圾,请把废弃物扔进垃圾箱内。我希望能得到大家的配合,让这片美丽的绿地在地球上生存。 雪岭子 这个地方叫雪岭子,左侧是挺拔千丈山峰,右前方和前方是缓缓而上的山岭,独特的地理环境,使这里形成了自己的小气候,每年从9月底10月初开始,这里便开始积雪,一直到 次年的4、5月份才溶化,也就是说,一年中有8至9个月,这里都是冰雪的世界,所以当地的农民把这里称为雪岭子。如果您冬季到这里游玩,就会别有一番感受,在冰雪皑皑的银色世界里,松涛怒吼,雄鹰在峡谷中盘旋,时时有一对岩羊沿着绝壁飞驰而上。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每一位游人和心灵都将得到美的陶冶。 在大家向深山密林进军之前,为了大家更好的体验贺兰山风光,我先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贺兰山的相关知识。 贺兰山,位于阿拉善高原和宁夏平原之间,山脉是东南--西北走向,长约250公里,宽约25公里--50公里,海拔1500--3500米i,平均海拔2700米,主峰海拔3556米。贺兰山的贺兰是北方游牧民族的语言,根据唐朝的史书记载:贺兰山,树木青白,远看贺兰山植被青白相间,像杂 人。这就是贺兰山名的来历。 色马,所以就叫它为贺兰。唐代所说的北人,大概是指突厥人或回 贺兰山是个宝山。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共有各类植物690种,每平方公里的植物种数高于秦岭、祁连山和阴山,其中斑子麻黄、贺兰山翠雀花等7种植物,都是以贺兰山和模式标本命名。被列为国际重点保护的珍贵植物有:沙冬青、野大豆、羽叶丁香、四合木等。药用植物310种,纳入国家《药典》的正品药材植物有70余种。目前,贺兰山有天然次生林110万亩木材蓄积量290万立方米。动植物资源较为丰富,兽类有51种,其中属于国家二类保护动物的有獐子、马鹿、岩羊、猞猁、兔狲、石貂盘羊等。鸟类115种,其中国家级重点保护鸟类有黑鹤、白尾海雕、胡秃鹫、金雕,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有苍鹰等17种。 贺兰山的矿物资源也是十分丰富的,有贺兰石、镁、铁、锰、铬、铝、石棉、磷、硅石等,著名的高能低污染太西煤,总储量达13亿吨。 贺兰山的植物呈垂直分布。有地理学知识的朋友们知道,地面每升高百米,气温就会降低一 --1500米之间,最低点为742米。而我们旅度。降雨就会增加一毫米。阿拉善全旗平均海拔800 游区的最高点巴音笋布尔峰海拔3208米。现在我们站的地方海拔近2000米,距笋布尔峰的垂直距离为1200米。那么,在这一段距离里,我们既能感受到气温的明显变化,又能看到植物的明显变化。有人总结说,游贺兰山,一天可以感受四季,在南寺区域烈日炎炎,酷热难耐;在雪岭子则是清风扑面,犹如春秋季节;到了笋布尔峰,又是寒气沁人心脾,七、八月份偶尔还有零星飘雪,俨然是初冬季节。另外,由于贺兰山特殊的地理结构,不同山内生长着不同的植物。前一条沟杨树挺拔,后一条沟却是丁香花香扑鼻,下一条沟又是樱桃花烂漫。 阴阳界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座东西走向的山岭,当地人把它称作阴阳界。为什么起这么一个怪名字呢,请朋友们注意观察在:原来,山的阴面,也就是北面,松树十分茂密,身临其境,四周一片漆黑,阳光只能透过茂密的枝叶,将微弱的光线撒入林间;而山的南坡,不见一株树木,仅有低矮的小草。一座山,两坡景象截然相反,所以称它为阴阳界,是贴切的。 牦牛塘 这是一片典型的高山草甸草原,这里阳光充沛,雨水充沛的年景,草可以长到齐腰高。传说,六世达赖到阿拉善时,用牦牛驮了宗教用品和生活用品,后来这些牦牛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所以当地牧人把这里称为牦牛塘。 笋布尔山 现在大家看到的那座高耸入云的山峰,叫笋布尔山,是贺兰山的第二高峰,海拔3208米。笋布尔山是蒙语对梵语须弥山的音译。根据佛教的说法,须弥山位于世界的正中,山顶为帝释天,是大梵天的居住,四面的山腰是四天五天,周围有七香海、七金山,四周围绕着四大部洲,人类生存的地区叫部洲。笋布尔峰上建有阿拉阿拉善最大的敖包。按照牧民的解释,如果一个人40岁后能连续三年登上笋布尔峰,就会去病避灾,延年益寿。如果我们登上山顶,宁夏平原和阿拉善草原将尽收眼底,的确有一览群山的感觉。说到这儿,可能有青年朋友们跃跃欲试,但我要告诉大家,您要登笋布尔峰,确实要做好克服各种困难的心理准备,登山是勇敢者的运动。 摄魂峡 现在我们大家所在的地点叫摄魂峡,两侧的山峰高达数百米,山崖笔直如刀削,沟内最宽处约为百米,最窄处仅为30米。游人进入沟内无论是向前、或者向上观望,只见各山峰、石柱造型各异,只刺云霄,身临其境,胆小的人会魂飞魄散,所以有人给这里取名为摄魂峡。 还愿石 请大家随着我的手指看,前方山峰顶有一石柱,直通云霄,相传六世达赖选定赛因希日格建造寺院,但因种种原因,生前未能完成宏愿,将建寺遗嘱留给心传弟子阿旺多尔济后圆寂,1756年阿旺多尔济将南寺49间大经堂建成后几天里,常见后山坡被一片霞光映红,在此山 顶祥云缭绕,六世达赖面容慈祥,立于巨石之上,阿旺多尔济为自己能完成师傅的夙愿而感到无比欣慰。 三剑映月 请大家看,前面的三座山峰像不像三把直刺蓝天的宝剑,民间传说,昔日西夏王朝的奠基人李元昊有一把宝剑,集贺兰山山神、地神、河神之精气于一身,一剑刺出,三道剑影,李元昊借此剑征战疆场,威猛无敌,昊王归天后,宝剑不翼而飞,后来有人发现每当中秋月圆时,贺兰山中就会有一道亮光直指月宫,人们在亮光处发现有一把剑插在山坡,正是昊王那把宝剑,等月落是宝剑便一分为三。 神牛恋主 请大家向前看,在前方的山峰上,矗立着一头惟妙惟肖的牦牛,两脚直立,目视西南方。相传仓央加措在五色池边吟唱,被牦牛塘一头神牛听到后,深为诗歌所感动,奔下牦牛塘直至五色池前方,想背仓央加措回藏,但遭拒绝,神牛宁死不归,耐心等待,直至化为一尊石牛。 神僧吟 请看那座石峰像不像一位喇嘛,头戴僧帽,正在吟诗读书,造型多么逼真。相传,仓央加措思念家乡,曾在此吟诗一首: 从那东方的山顶, 升起皎洁的月光, 心上人的面容, 浮现在我的心上。 城市污染可以冲去一切, 但那美丽的身影, 却永不会磨灭。 高耸的须弥山啊, 日月绕着你旋转。 住在布达拉宫时, 叫做仓央加措。 住在山下拉萨时, 叫浪子当桑汪波。 东方印度的孔雀, 尽管出生的乡土不同, 同时法轮拉萨会晤。 洁白的仙鹤, 请把双翼借给我。 五色池 这一片平面入镜、清澈斑斓的水面,呈狭长形,约数千平米,山体景观倒映水面,随四季而变化,相传仙女来此,欲见仓央加措不能,临走时将仓央加措当年所赠情物五把玛瑙石扔下,始成此池。 降魔崖 这块巨大的岩石,岩面平整如镜,据说是六世达赖初到南寺时为使以后建寺顺利,保护勤劳的阿拉善人民,镇压妖魔而竖立的一块照妖镜,任何魔鬼来此都要现原形。 神泉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两眼泉水,泉水甘冽、甜美、永不干涸,时而喷涌,时而静流。传说仓央加措初来此地不久,在修身的闲暇之余常常在此处背靠青山,眼望西藏,思念恩师桑吉加措,更思念他爱恋的那位女郎,动情之时凄然泪下,久而久之,涌出一眼泉水。再说那位女郎此时已成仙女,被他诚心所感动,也到南寺欲和仓央加措相见,但佛法不容,动情之时泪如雨下,在山泉的下方又涌出一泉,人们将上泉称为雄泉,下泉称为雌泉,并称为鸳鸯泉。 神树 青海云杉,蒙名:唐古特—嘎楚 别名:扦树。青海云杉是贺兰山唯一的寒温性常绿针叶树种。生长于海拔1750--3100米的山地阴坡、半阴坡及潮湿谷地,常成纯林或其他针、阔叶树混交林。分布于我国内蒙、甘肃、青海、宁夏。其木材可供建筑、家具等用,其根系是贺兰山紫蘑的唯一寄主。这棵神树树龄高达300多年,可谓“参天古树”,是目前贺兰山林区生长较好的独立木,“云杉王”伴随着古刹生长,人们视为“神树”。 各位远方的朋友,至此我们的观光游览活动就全部结束了,我相信每一位朋友在看过南寺的人文景观后,都有各自不同的感受,都有不同的收获。由于我们南寺旅游区创建不久,在很多方面还缺少经验,可能给您带来一些不便,请您原谅并提出宝贵的意见,以便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修正。最有,我代表旅游区管委会感谢诸位的光临,祝大家旅途平安。再见。
本文档为【南寺旅游区导游词.doc - 阿拉善盟旅游网】,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31654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56KB
软件:Word
页数:29
分类:金融/投资/证券
上传时间:2017-09-19
浏览量: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