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利比亚大撤侨

利比亚大撤侨

举报
开通vip

利比亚大撤侨利比亚大撤侨 一、利比亚简介 大阿拉伯利比亚人民 社会主义民众国(The Great Socialist People's Libyan Arab Jamahiriya) 简称利比亚,是北非的一 个国家。位於地中海南岸, 与埃及、苏丹、乍得、尼 日尔、阿尔及利亚跟突尼 西亚相邻。除沿海地区及 南部山区外,利国大部分 均为沙漠。利比亚战略位 置重要,并为产石油国, 曾使它成为欧洲各国重要 的贸易伙伴,但因该国政府反对西方霸权主义,使其在政治上被西方国家排斥。从2003年起,利比亚积极与欧美各国改善关系,也达...

利比亚大撤侨
利比亚大撤侨 一、利比亚简介 大阿拉伯利比亚人民 社会主义民众国(The Great Socialist People's Libyan Arab Jamahiriya) 简称利比亚,是北非的一 个国家。位於地中海南岸, 与埃及、苏丹、乍得、尼 日尔、阿尔及利亚跟突尼 西亚相邻。除沿海地区及 南部山区外,利国大部分 均为沙漠。利比亚战略位 置重要,并为产石油国, 曾使它成为欧洲各国重要 的贸易伙伴,但因该国政府反对西方霸权主义,使其在政治上被西方国家排斥。从2003年起,利比亚积极与欧美各国改善关系,也达成许多的重大共识,目前联合国对利国的制裁已经解除。 1) 人口:650万,主要是阿拉伯人(约占83.8,) 2) 首都:的黎波里 3) 官方语言:阿拉伯语 4) 国家性质: 资本主义 5) 国家体制:人民大会制,单一元首制,民主共和制 二、 利比亚撤侨原因 一句话总结就是,因为利比亚国内混乱,有可能走向战乱。为了保证我国侨民的生命安全,撤侨。 利比亚的领导人,卡扎菲,是一个虔诚的穆斯林,他执政后在利比亚提出恢复伊斯兰教的“纯洁性”的口号。利比亚原是酒的出口国,但卡扎菲颁布法令禁止酿酒和出售一切烈性饮 料。 卡扎菲出身游牧民族,主张部族社会的自然公平,他反对奢侈豪华,过着简朴的生活。他本人生活十分简单,一不抽烟,二不喝酒,也不饮其他高级饮料,仅喜欢喝矿泉水和驼奶。他喜欢住帐篷而不喜欢住豪华宅邸,喜欢骑骆驼而不爱坐高级轿车。他的妻子和儿女一直住在的黎波里的军营里。他在帐篷里办公和会见外宾。 卡扎菲发表22秒钟的强硬谈话,决不辞职,声称宁可当烈士也不离开利比亚,还说这次骚乱是外国反动势力鼓动的。看来,一贯不按常理出牌的卡扎菲是准备拼死一搏,鱼死网破~卡扎菲调动了一个旅来维护首都治安,报道说这个旅同情示威群众,业已哗变。局势如何发展,还很难预料,不过,卡扎菲此举遭到了世界媒体的普遍反对。利比亚国内也有很多势力反对卡扎菲,利比亚局势更加动乱,还有一些骚乱分子抢杂华侨商店,为了保护我国侨民和中国公民的安全,我国才决定派专机接回华侨和中国旅利同胞。(此消息来源于新浪新闻) 三、 利比亚撤侨历程 作为本次史无前例的撤离行动的指挥中枢,位于北京朝阳门外外交部南楼11层的外交部领事保护中心,自2月22日起便开始历时12天的昼夜运作。 领事保护中心 15名工作人员,与 从领事司各处室调 集的25名同事一 起,在领事司司长黄 屏、副司长兼领事保 护中心主任郭少春 的指挥下,不断从北 京的后方向位于利 比亚及周边地区的 中方机构发布指令,直到最后一架搭载撤离人员的包机抵达国内。 1)2月18日 利比亚 艾季达比亚市 白天,传言至:已有游行示威的民众死亡。华丰的人顿感形势有些紧张。黑夜的降临,使危险的感觉也越来越真实。 2)2月19日 北京 外交部 中国驻利比亚大使馆 的紧急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驻利中资企 业遭袭。中华人民共和国 外交部当晚便通过媒体发 出“旅游预警”:请中国公 民暂勿赴利比亚;请已经 在利比亚的中国公民加强 安全防范,减少不必要的 外出,避免前往事发地区 或人员聚集场所,务必注意安全。 3)2月20日 利比亚 艾季达比亚市 整个艾季达比亚都陷入了纷乱,端着枪的青年和孩子四处拦截外国人的汽车,石块在头顶乱飞, 毫无防范办法。 4)2月22日 北京 中南海 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 在中南海紧急召开应急指 挥部全体会议,决定立即 启动国家涉外突发事件I 级响应。这是1949年以来 规模最大的有组织撤离海 外中国公民行动。 5)马耳他 希腊(当 地时间22日夜) 对于中国驻马耳他和驻希腊大使馆来说,确定撤离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后的下一步任务便是找船。 6)2月24日,在希腊克里特岛的伊拉克里翁港,从利比亚撤离的中国公民出示护照。当日,从利比亚班加西港开出的“奥林匹克冠军”号和“希腊精神”号客轮抵达希腊克里特岛,两艘船上共载有约4200位在利比亚的中国公民 7) 2月25 日,中 国驻希 腊大使 馆租用 的“希 腊精神 “号客 轮抵达 利比亚 班加西 港,中 国在利比亚人员等待撤离 8) 2月26 日,从 利比亚 班加西 乘坐客 轮撤离 的中方 人员, 抵达了 马其他 瓦莱塔 大港 四、 各国利比亚撤侨对比 利比亚连日的动荡让世界众多国家展开了一场撤侨大竞赛。在利比亚经受生死劫难的多国侨民眼巴巴地盼着本国的飞机、轮船到来的同时,也本能地比较着其他国家的撤侨行动。下面是一些主要国家撤侨行动的基本状况。 英国一度因撤侨不力而饱受国民指责。英国天空电视台称,英国直到上周四才派出第一架官方包机撤侨,比其他国家慢好几天,要知道英国传统上是以善于动用海空军撤侨著称的。英国外交大臣黑格日前宣称侨民应“自行搭乘商业航班撤离,而非在危险情况下期待空军冒险解救”,此话更引发如潮批评,首相卡梅伦也不得不公开就撤侨不力向国民道歉。随后英国冒险派C-130军用运输机和特种兵深入利比亚腹地强行撤侨成功,部分挽回声誉。但英国《每日邮报》爆料称,英国撤侨飞机实际上是花了数万英镑贿赂当地官员才得以降落的。 在菲律宾,国内人们在为有2.6万名在利劳工未撤出险境而质疑政府。菲律宾一劳工组织主席玛蒂内斯批评说,“在利比亚工作的成千上万名菲律宾劳工对政府的营救感到绝望,该组织已与他们失去联络,他们正毫无目的地冒着生命危险四处寻找生路”。此前,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关于“政府没有足够的资金和人手进行大规模撤侨行动”的讲话在国内受到大量质疑。参议员埃斯库德罗敦促菲 政府采取措施确保每个在利比亚的菲律宾人都能被联系上并被安全撤出,“这些人是使我们经济得以向前发展的现代英雄”。在强大的舆论及议员批评下,阿基诺派遣新任外长罗萨里奥亲自护送大约550名菲律宾公民从的黎波里经危险的陆路前往邻国突尼斯。 《印度时报》3月10日消息,印度外交部9日表示,印度海军的“加拉什瓦”号两栖运输舰和“迈索尔”号驱逐舰已经抵达地中海,正部署在利比亚海岸之外,但可能不需要介入撤侨任务。报道说,由于印度在撤侨一事上“拖拖拉拉”,“加拉什瓦”号两栖运输舰和“迈索尔”号驱逐舰2月26日才离开孟买,终于在3月8日抵达利比亚海岸附近,这已是中国完成利比亚撤侨行动数天之后。 加拿大这几天的撤侨行动被媒体称为“完全失败”。由于加派往利比亚的撤侨飞机迟迟不到,加侨民不得不搭乘其他国家交通工具逃离,而迟到的加撤侨飞机竟空机返航,引发舆论强烈不满。许多政客、民众在媒体上指责政府失职,并将之和中国、土耳其等国相比,一些人士指责空机返回的做法“不仗义”,因为加侨民是被别国救出,加拿大飞机就算接不到本国人,也该顺便救走其他国家的人,但如今怎么算得上符合加“慈善大国”的身份。 孟加拉国的侨民最多,达6万人。由于这些国家的国力不济,无法像发达国家那样迅速撤侨。孟加拉国《每日星报》称,应孟加拉国政府请求,已有804名孟加拉国撤离人员登上中国租用撤侨的希腊客轮从利比亚撤离。孟方还希望继续和其他亚洲国家商讨,是否也可以像中国一样向其撤侨伸出援手。 “韩国驻利比亚大使居然在非常时期回韩国„出差?,结果遭在野党斥责又回到利比亚。而且政府让冒着生命危险撤到埃及的那些人自己找住处、自己花钱坐飞机回韩国,但我们身上没有钱,许多人至今还在埃及漂泊”。韩国《先驱经济》称,当利比亚事态出现内战苗头时,美、法、中、日等国就动用运输机、军舰,租借商船赶紧撤侨。但是,韩国政府直到最严重情况出现后才决定包机,许多韩国侨民几乎是在恐怖中战栗。文章称,目前韩国紧急派军舰前往利比亚,但要到3月初才能抵达,似乎于事无补。 五、 各界对中国撤侨的评价 浏览国际主要媒体对于中国撤离在利比亚人员行动的报道就可以发现,几乎所有海外媒体在报道中都提到“中国速度”与“影响力”。 法新社称,中国为撤离本国公民,“启动大规模的海陆空行动,动作迅速”。美联社也认为,这是中国“最大规模”的撤离行动之一。 美国国家广播公司网站3月3日发表的文章,对比了中美两国从利比亚撤离本国公民的行动,称:“不仅对中国政府的效率感到惊奇,更对中国工人的安静、秩序、镇定和耐心感到震惊。” 《日本新华侨报》4日刊出评论说,在这场规模空前的国家救援行动中,中国“海陆空并用”与“高效率”,堪称国际“撤侨史”上的壮举。 德意志新闻社评价说,中国政府的这次撤离行动,为世界各国作出了榜样。高效、安全、有序、责任感、全力以赴等宝贵经验,日后可以用在地震、海啸、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导致的人员撤离工作中。 新加坡《联合早报》也发表评论说,中国政府投入人力、物力和在撤离行动中表现的高效率,给世人留下了不惜代价保护本国公民的深刻印象。中国政府再度向世界证明了自己的经济实力、应变能力和动员能力。 英国路透社首先将注意力放在中国海军军舰首次参与撤离行动上。报道称:“在中国海军护卫舰支援下开展的大规模撤离行动,是对中国政府的最新考验。”美联社则认为:“这艘军舰执行的任务,是中国首次派军舰参与人道主义危机中撤离平民的行动,凸显了中国海军远洋行动能力的增强和政府保护海外公民决心的增加。” 《印度教徒报》说:“利比亚撤侨行动,令世界看到了中国日益增长的国家实力和军队实力。” 西班牙《国家报》3月2日报道称,中国政府在利比亚撤离本国公民的行动,向国民和全世界证明,中国是一个“以人为本”的国家。中国成功迅速地完成了一次从利比亚撤离本国公民的行动,还强调了中国时刻准备着维护本国公民的生命安全及能源安全。 美国《华尔街日报》题为《中国发誓将保护在利比亚的中国人》的文章写道:“中国坚决表示要保护居住在利比亚的中国公民,这凸显了随着中国全球影响力的增长,如何保护其海外公民和企业,成为中国日益担心的问题。” 六、 从公关关系学的角度解读利比亚撤侨 本次利比亚撤侨,是中国政府一次成功的国际国内公关,在国内外都树立的良好形象,下面就从公共关系学的角度对这一政治事件进行分析。 在本书第一章我们已经了解到,公共关系本质上是组织与相关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政府公共关系尽管有其特殊性,但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本节就此进行一些论述。 政府公共关系是公共关系学的一般理论在政务活动中的具体运用。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政府公共关系即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从动态上看,政府公共关系即政府机构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双向传播沟通活动;从静态上看,政府公共关系是发生在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一种信息交流、沟通与传播的行为与状态;从管理学角度看,政府公共关系是一种组织职能,政府公共关系管理即对政府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传播行为与状态进行管理。具体地说,政府公共关系管理是对政府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传播沟通的目标、资源、对象、过程与效果等基本要素的管理,是对政府组织的公众传播沟通活动进行决策、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组织、指挥、控制、协调和监督(以提高政府的美誉度(塑造政府的良好形象,争取公众对政府工作的认同、理解和支持,最终达成政府目标。政府公共关系管理是现代行政管理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就其基本性质而言,政府公共关系起码包括以下几层涵义: (一)政府的公众信息管理 即政府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信息流通的管理、现代社会,政府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信息流通量日益增大。一方面,各种社会信息对政府组织的决策和行为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大。面对着日益膨胀、大量涌入的社会信息,如何通过过滤、提炼、分析、整理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提高政府对公众信息的利用质量和效率,这是公众信息管理的基本功能;另一方面,政府组织对公众环境的信息输出量也越来越大,对公众信息的反应速度也越来越快,对组织信息输出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缺乏完善的信息输出管理机构和管理机制,就难以适应开放、多元、民主和竞争的社会环境。 (二)政府的公众舆论管理 舆论是公众信息的一部分,足一种集中的、强化了的公众信息。它是社会上大多数人对政府组织的看法和 意见 文理分科指导河道管理范围浙江建筑工程概算定额教材专家评审意见党员教师互相批评意见 的公开表达,表示着大多数社会公众对政府组织的基本态度和行为,是衡量政府组织公共关系状态的重要标志。任何政府组织都生存在特定的公众舆论环境之中,其政策和行为既受公众舆论的左右和影响,也影响和左右着公众舆沦。特别是在当今这个大众传播时代,公众舆论变得日益敏感,公众舆论对政府组织的压力也日益增强。通过政府公共关系去影响人们的看法、意见、态度和行为,为政府组织营造一个适宜和良好的公众舆沦环境,是政府公共关系管理的重要职责。政府公共关系因此可以被称为认知管理和观念向导。 政府的公众关系管理 在此,公众关系特指政府组织与社会公众相处和交往的行为和状态,其对象包括一切与政府组织的目标和政策存在着现实或潜在关系、直接或间接关系的社会个体、群体或组织,他们是政府组织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生态环境,制约着政府组织目标、政策和行政行为的成败。在现代社会,政府组织的公众关系日益复杂多变。对公众关系的开发、疏通、建立、维持、协调、发展,是政府公共关系管理的重要任务。 (四)政府的公众形象管理 政府的公众形象是政府组织的素质、实力和表现在社会公众中获得的认知和评价,即政府的社会认知度和社会信誉度。这是现代政府的一种无形资产和无形财富。政府公共关系通过对政府组织各种形象要素的设计、规划、控制和传播,对政府的社会认知度和社会信誉度进行创造、维护、调整和提升,科学地调控和管理政府组织的公众形象姿态,这是现代政府管理所面对一个新课题。 “公众信息管理”、“公众舆论管理”、“公众关系管理”和“公众形象管理”是相关度很高的几个概念,在政府公共关系研究中无法将它们割裂开来和孤立起来。而且从管理机制、管理手段和管理过程来看,它们都是以传播沟通为基础、为特点的,都需要通过传播沟通才能实现。因此可以用“传播管理”(ManagementofCommunication)来 整合这几个概念,并体现这几个概念的共同本质。可以说,“政府组织和公众之间的双 传播)”就是现代政府公共关系的本质。 向沟通( 从实践特点来看,公共关系操作即专门运用传播沟通的媒介、技术、手段、方法来处理组织管理中的公众信息、公众舆论、公众关系和公众形象的问题。政府公共关系专业人员就是政府组织中的传播管理人员和传播技术人员,他们的专业特长就是传播决策、传播设计、传播规划、传播管理、传播制作、传播实施,是政府管理中的传播通才和传播专才。公共关系的实践逐渐从传播的技术层面发展到传播的管理层面,说明公共关系已成为现代政府组织不可缺少的管理手段和管理职能。 在我国当今开放的环境和竞争的条件下,政府对社会公众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政府的公共关系业务量越来越大,对公众传播的资源投入越来越多,从而需要政府的管理行为和管理职能中形成相应的公共关系工作机制,以适应和整合复杂多变的公众环境。因此,政府公共关系职能化是个必然趋势。 公共关系在组织经营管理中要履行传播推广的职责,即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将组织的有关信息及时、准确、有效地传播出去,争取公众对组织的了解和理解,提高组织及其产品、人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组织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1(创造舆论,告知公众 公共关系的传播推广职责首先在于“告知公众”,即向公众说明和解释组织的有关政策、行为和产品,争取公众的了解和理解,促进公众的认同与接受。这是一种为组织创造和形成公众舆论的工作。当公众对组织缺乏认识和了解的时候,组织就需要主动地 传播自己,介绍自己,促进公众的认知与了解。当组织的政策和行为与公众有关时,就需要满足公众的知情权、知晓权,主动作出说明和解释,消除公众疑虑,避免舆论的误解。让公众知道并正确地了解本组织,是建立良好公众形象的基本前提。所有关系都是从了解开始的,不了解就谈不上理解、好感、信任与合作。因此,“告知公众”,形成舆论,是公关传播最基本的功能。 2(强化舆论,扩大影响 运用种种现代媒介加强公众对组织的印象,深化公众对组织的了解,提高组织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为组织及其产品推广形象扩大影响,是公共关系传播的重要任务。当一个组织及其产品有了基本的公众印象及良好的评价之后,还需要注意坚持不懈地作宣传推广,不断维持、完善已经享有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强化良好的舆论趋势,进而强化良好的社会公众形象。一个组织处于形象良好的状态时,传播投入的效益一般都能获得比较理想的结果;相反,如果忽略了传播工作,公众对组织的印象会逐步淡漠,良好的形象也会因为传播失误而受损。公关传播不能只造一时的舆论轰动,而应通过长期不断、潜移默化地传播渗透,不断加深公众对组织及其政策、产品、人员的良好印象,使之不断积累、巩固和强化 3(引导舆论,控制形象 公共关系传播推广的职责还在于调节组织的信息流量和流向,引导公众舆论向积极、有利的方向发展,并根据舆论反馈适当澜整组织的行为,控制组织的形象。比如,当公众对组织的评价毁誉参半的时候,公关传播需要小心谨慎地发挥“观念向导”的作用,缩小不利舆论的影响,引导有利舆论的发展。当组织的信誉度不能与知名度同步发展时,或知名度过高而脱离组织实际需要的时候;公关传播要以低姿态介入舆论,适当降低组织的知名度和公众尉组织的注意力。当组织形象不佳的时候,公关传播应根据具体原因,或者诚恳地向公众道歉和解释,争取公众的谅解;或者澄清事实真相,纠正舆论误解,扭转被动的局面,恢复组织的声誉。 传播推广是公共关系活动的主要方式,也是其关键环节。只有借助这一环节,才能在组织与公众之间形成沟通的双向交流。 作为社会组织在运行过程中的自觉行为,公共关系活动一直为达成组织与其公众之间的良好关系状态而进行。良好的关系状态在公共关系实践过程中主要体现为良好的组织形象和良好的关系网络。也就是说,公共关系对组织的直接功能主要表现为树立组织的良好形象和协调组织的关系网络。 (一)树立组织形象 良好的组织形象,对组织来说是一笔无形的财富。公共关系的首要功能是在其职责范围内,通过深入细致、持之以恒的具体工作,取得社会公众对组织的理解和接受,树立组织的良好形象,进而赢得公众的信任和支持。这一点也说明公共关系作为组织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组织中发挥着形象管理的重要意义。 1(公共关系树立组织形象的原则 (1)有效性原则。有效性是指通过开展公共关系活动,要力求取得预期最佳效果。公共关系是组织发展的一种策略,其目标是促进组织发展,因此在塑造组织形象的过程中必须努力贯彻有效性的原则。首先,要注意公共关系活动的实效,不摆形式,不走过场。其次,努力提高公共关系活动的效率。此外还要力求达到公共关系活动的最佳效果,即让公众在与组织的互动过程中对组织抱有良好态度,并不断“顺向强化”,从而在公众心中树立起组织的良好形象。 (2)总体性原则,也称整体性原则。总体性原则是指把组织分散的、不连续的公共关系工作系统化、统一化和科学化。现代组织要树立自己的形象,必须改变公共关系工作各部门分头负责、各自为政的局面,要统一观念、全面规划、协调行动。总体性还意味着设计公共关系活动所追求的工作目标要统一,不能偏顾任何一项。例如,知名度和美誉度要达到统一,知名度要以美誉度为基础,才能充分显示其社会价值。公众利益与组织利益要达到统一,满足公众利益是提高组织利益的前提。总体形象与特殊形象也要统一,组织公共关系的目标,一方面要照顾各类公众对象的一般要求,另一方面又要特别突出本组织在首要公众对象心目中的特殊形象,以形成组织形象的特殊风格。 (3)符号化原则。符号化是指通过设计简洁、鲜明、形象的组织和产品标记,使组织和产品形象易于传播,便于记忆。如商标、厂名、厂徽、厂服是组织的重要标记。应用象征性的标记来宣传组织的形象,是公共关系学的一种有效方法。公共关系界普遍认为,组织名称与商标相统一的标记,是最成功的标志之一。它可以在建立产品信誉的同时,树立组织的整体形象。如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及其产品“可口可乐”能够风行世界,与其企业名称与商标相统一的标记不无关系。而实行多晶牌策略的企业,必须注意协调组织形象与产品品牌的关系,使产品品牌与组织形象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2(树立组织形象的意义 (1)组织形象是组织的无形资产。良好的组织形象会给组织带来特定的价值。尤其是生产经营性组织,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其中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树立良好的组织形象,向公众提供优质的产品和一流的服务,使公众产生信赖感。这样,才能增强组织的市场竞争力,并为组织带来效益。良好的组织形象是社会组织的无形资产,随着这一共识的形成,人们已经习惯于对组织形象这一“无形资产”进行“有价评估”。 (2)良好的组织形象能够激励士气。完美的组织形象使组织内部员工产生一种愉悦感和自豪感,鼓舞员工团结进取、奋发向上,促使其加倍努力工作。同时,良好的组织形象也为人才的活动创造了适宜的社会环境条件,使该组织的领导和员工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这不但可以稳住组织内部的人才,而且还可以吸引组织外部的人才。从而使组织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良好的组织形象,还有利于营造和谐的组织社区环境。组织自身的形象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带动组织所在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促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和融洽的人际关系,使社区公众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这一切又反过来为组织的自身发展创造了和谐的社区环境。 (二)协调关系网络 在现代社会中,任何组织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处在纷纭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每一个组织都是关系网络中的一个节点,只有关系网络畅通运行,组织才能得到有效运转。这一点也表明公共关系在组织中发挥着关系管理的重要作用。 1(协调关系网络的内容 (1)协调内部关系。组织内部关系是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组织内部形成了团结一致的融洽关系,就能激发员工的士气和工作热情。一个“内耗”甚重的组织,既不会有活力,也不会有出色的表现。协调内部关系首先指协调内部人际关系,这包括领导层之间的关系和员工关系。领导是组织的核心,领导层要互相支持,互相补充,才能给组织的发展带来祥和的气氛。另一方面,组织领导要协调好员工关系。组织领导在管理中要严格规章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强化基础管理,又要富有人情味。同时,也要善于处理一些误解和意见分歧。协调内部关系还要协调组织内部各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组织各部门由于工作的积极性不同,或由于有些部门从局部的情况和利益出发,不可能照顾到全局的情况和 利益,导致部门之间工作步调不一致的状况时常发生。因此需要协调好各部门的关系,发挥部门合作的整体优势。 (2)协调外部关系。协调外部关系就是协调社会组织与外部公众的关系。任何组织的发展都离不开社会各方面的配合与支持。首先,组织要处理好各类直接的业务来往关系。诸如顾客与用户关系、原材料与能源供应关系、产品的销售网络关系、运输部门的关系、银行信贷及投资关系等等,以保证组织日常人、财、物与技术的经营运转。其次,要妥善处理好组织与各种权力制约部门之间的关系。如政府各职能管理部门(例如工商管理局、税务局、审计局),还有目前体制下存在的各业务主管部门,组织要争取这些职能管理部门的理解和支持。再次,还要主动建立和发展各种非专业性的社会关系。如社区关系、新闻界关系、社会名流关系、社会团体关系等等,尽可能扩大组织的公共关系网络,广结良缘。最后,要与消费者保持良好的关系,妥善处理组织与消费者的纠纷。 (三)政府公共关系的焦点 由于民主化的世界潮流和多元化世界格局的出现,一个国家的政府无论对内对外都需要重视公共关系。通过政府公共关系,对内争取民众的支持,稳定社会政治局面;对外建立广泛的国际统一战线或国际联盟,争取国际事务中的主动权。因此,政府公共关系将越来越成为世界公共关系发展的热点。在民主社会中,政府组织不可能依靠专制和高压手段去谋求社会秩序的稳定,而需要加强社会咨询和社会沟通,建立和完善各种类型的公众交流渠道,使不同的公众意见能够在畅通的表达中逐渐趋同存异,使各种社会摩擦与冲突的能量能够在“微调”的状态中得到释放和缓解,从而形成稳定、和谐的政治局面与社会秩序。从这个角度看,政府公共关系实际上是民主政治的一种操作方式和过程。另一方面,在当代国际事务中,一个国家的政府需要在多元化的国际政治形势中取得适当的平衡与协调,就必须善于利用一切共同点去联络和争取国际舞台上的大多数,运用对话和沟通的方式去处理客观上存在的矛盾和分歧,以促进和平与发展的国际环境。正是鉴于世界各国政府公关发展的新趋势,美国著名营销专家菲利浦?科特勒在传统产品营销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政治营销’’这一概念。由此可见作为一种现代行政管理手段,公共关系将成为处理国际事务的重要方式。 (四)全球性问题带来的全球性沟通与合作的大趋势 这是一种最具宏观意义的公共关系发展趋势。现代人类发展面临着一些全球性的问题。诸如环境保护、人口膨胀、战争与和平、国际恐怖主义、跨国贩毒和走私,原子、化学和生物武器的扩散与控制,人权与主权,区域性经济合作与发展,以及人类新的生存空间与资源的研究开发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与解决对人类生存条件的影响和意义已远远超出某个国家、民族、阶级的范围。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加强国际间的沟通,在形成人类共识的基础上制定国际性的协调政策,并通过区域性和国际性的立法程序形成某种国际性的规范和准则,靠全人类通力合作来加以解决。在这方面,公共关系的应用实践将涉及迄今为止最为广阔的一个领域。各国的公关专家将面临一个共同的任务:通过全球性、跨文化的传播沟通去形成全球性的共同意识,促成国际间的协调与合作,推动全球性问题的研究与解决。可以预见,公共关系的咨询预测、论题处理(1ssueManagement)、危机处理(CrisisManagement)的功能将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和发挥。 世界政治经济日新月异的变化,既为公共关系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也为公共关系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把握住这一机遇,公共关系的发展势必在新的纪元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三) 政府公共关系既具有公共关系的一般属性,又具有不同于其他类型公共关系的特殊属性。政府公共关系的特征可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主体的权威性 政府公共关系的主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主体指各级政府机关及全体公务员。狭义上的主体有两类: (1)指那些公共关系性质很强的政府机构,如新闻处、秘书处、信访办、外事办、经协办、统战和宣传部门等。这类机构虽没有以公关命名,实际上已经是具体负责某一方面的政府公关工作的职能部门。 (2)以公关命名的政府的机构。当政府把政府公关作为一项专门化的管理职能从其他工作中分离、独立出来,就产生了统一执行各项公关职能的专职政府公关机构。 政府是从社会中独立分化出来的又居于社会之上的特殊社会权威管理组织。其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突出特征就在于它拥有极大的权力,具有权威性:它可以制定政策、颁布法令,并可强制推行。同时,政府还具有惟一性。在一般情况下,同一国家或同一地区只有一个政府,它往往处于独一无二的位置。 政府公务员以政府的名义工作,其工作能力、服务态度、廉洁状况以及办事效率都会直接影响到政府的整体形象。因此,不仅公关职能部门的公务员要从事公关工作,政府内部的每一个人都应具备较强的公关素质,自觉把公关理念和精神融于本职工作中(唯其如此,才能提高人民对政府的认同感、信任感,自觉维护政府权威,服从政府领导,支持政府工作。 (二)客体的复杂性 政府公关的客体,即政府公关工作中信息沟通与传播的公众对象。政府公关的客体包括内部公众和外部公众两大部分。 (1)内部公众是机构内部的一切工作人员,政府公关应首先以他们为对象,通过良好的沟通,增强政府机构的内聚力。 (2)外部公众泛指政府所面临的广大社会公众,包括其他国家机关如国家权力机关、司法机关和各民族、各阶层、各党派、各种社会组织和群众团体等等。此外还包括广泛的国际公众。 政府公共关系客体不仅数量庞大,而且还显现出极为复杂的结构。以一定的利益关系为基础而结合在一起的社会公众,又可划分为不同的利益群体,这些利益群体,既有共同的社会利益,又有各自的特殊利益。它们对政府制定、颁布的有关法令、政策,往往持有不同的态度,这就必然形成持有不同意见、观点和态度的社会群体,政府的有关决策会引起公众的不同反应。因此,政府必须有针对性地开展公关活动,重视和加强与各类公众之间的双向传播和沟通,了解各类公众对政府的期望,倾听各类公众的呼声,及时向公众报告政府在怎样满足这种期望,正确周详地解释政府出台的政策和做出的行政行为,根据公众的需求不断改善政府的各项工作,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良好政府形象。 (三)目标的独特性 政府公共关系目标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促进公众的认知是政府公关的首要目标。政府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权威管理组织,惯常以强制性的权力贯彻路线、方针、政策,广大公众经常对政府的内部运作状况和决策过程缺乏足够的了解,这容易拉大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心理距离,产生隔膜和误解,从而给政府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造成困难和障碍,也不利于良好政府形象的树立。政府公关可增强公众对政府机构设置、运作状况及其政策过程的认知,提高政府管理的透明度, 影响公众的看法、意见和行为(密切干群关系,增加彼此间的信赖,为政府营造一个良好的公众环境,树立良好的政策形象。 (2)政府开展公共关系活动的另一重要目标是提高政府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对企业等其他一些社会组织来讲,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都是其开展公关活动的主要日标。而政府对本国公众而言,几乎不存在知名度的问题;当然对政府的国际公共关系来讲,政府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要两方面同时并举,这不但是中央政府国际公关追求的目标,也是地方政府国际公关的目标。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都需要提高国际知名度,以便更好地吸引外资,吸引旅游者,吸引人才,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3)政府开展公关活动的最终目标是提高社会效益,其价值追求表现为公共取向,而企业和其他许多社会组织一般都是以本组织利益为取向。 (四)传播的优越性 一般而言,与其他社会组织相比,政府公共关系的传播条件最为优越。集中表现在: (1)政府掌握了大量的大众传播工具。在我国,主要新闻、出版单位和广播、电影、报纸等大众传播媒介都受政府管理,这在客观上给政府公共关系传播计划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政府可以通过各种传播媒体,从各个角度大量、反复地传播某种信息,加强公众印象,提高公关传播的效果。 (2)政府的组织传播严密有效。政府机构虽然庞大复杂,但组织严密,信息的传输网络四通八达,其信息末梢延伸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因此,无沦纵向传播还是横向传播,无论上行传播还是下行传播,信息都能畅通无阻,准确及时到位。这也为政府收集信息、了解公众、反馈意见等方面提供了优越条件。特别是在Inlcrnet的环境下,政府网上公关将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政府可以通过Internet收集和传送信息,在电子空间中实现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双向互动式的全球沟通;可以在网上介绍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机构设置、人员配置,公布官员讲话和政策公告,使政府的公关传播更为便捷,大幅度提高公关效率。 (五)性质上的民主性 类似政府公关的活动,早见于古代中外政府,但真正意义上的政府公关只能是现代民主政府的传播管理职能。从更深层次来看,政府公共关系是民主政府不可缺少的手段。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是由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所产生的民主政府,我国政府的公共关系作为一项行政传播管理职能,是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关系为根本依据的。政府公共关系不仅是政府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设立的一项新型行政管理职能,而且是人民议政、参政、当政的一种实际方式,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现实途径之一。 (四)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国际形象 实行改革开放是我国的既定国策;对外开放要以政府的良好的国际形象为基础。同时,为了推动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提高政府的国际地位和在国际问题上的发言权,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为了获得国际公众对我国和平统一国策的理解和支持等睹多方面,都有待于树立政府的良好国际形象:地方政府要推动地方经济蓬勃发展,加强招商引资,在国际公众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也是当务之急。 十年动乱使中国的国际形象受到极大损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情况尽管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历史留给一些国际公众心目中的阴影和历史造成的隔阂一时还难以消除;不了解真实情况的国际公众,对我国政府依然存这样和那样的误解和偏见,这些都并非通过正式的外交手段所能完全解决的;有效地开展政府国际公共关系,将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可以通过双向传播沟通让中国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建立友好的国际信任合作关系,从而打破过去留给国际公众的 旧形象,消除其心理上的阴影、隔阂和疑虑,树立起改革、开放、自由、民主、进步的中国政府新形象。 (五)发挥政府国际公关职能,塑造开放中国的良好国际形象 “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现代化的大众传播和交通手段大大增进了国际间的交往沟通,这都为政府开展国际公关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准备了更为优越的条件。经济市场化和政治民主化的发展呼唤政府公关,也呼唤政府公关跨出国门、面向世界,在国际交往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使中国了解世界,使世界了解中国。中国曾有过汉代张骞二通西域、唐代鉴真七渡扶桑、明代郑和七下西洋的古代政府国际公关的辉煌史,也有过近代闭关自守、信息封闭、以致被动挨打的屈辱史。新中国建立后,中国政府的国际公关形象才逐渐恢复。1954年周恩来总理率团出席日内瓦会议,向全世界展示了新中国政治外交风貌;70年代中国“乒乓外交”打破了中美关系的僵局,促使《上海公报》的诞生;1992年亚运全在北京的成功举办向世界展示了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和体育的综合实力及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和友谊的整体形象。目前,我国改革开放事业正逐步深入地进行,将面临着更多错综复杂的国际问题:经济方面中国面临着争取国际支持,最终解决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问题;政治方面需努力打破冷战思维,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致力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文化方面须加强与世界各国交流,借鉴一切人类文明成果,同时展示我国的文化建设成就。这些都有赖于政府运用新的科技革命带来的新的传播技术和沟通手段,大力开展国际公关,维护和增进国家利益,推动社会进步。1997年香港回归和1999年澳门回归使“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得以贯彻执行,保持了香港和澳门的繁荣稳定,已大大增加了中国政府的美誉度,显示了较强的国际公关能力。但我们还有台湾问题没有解决,必须利用有利条件,进一步开展国际公关,加强与国际社会沟通交流,使世界了解中国的国情国策及民主、自由、人权的真实状况,以赢得海外华人、侨胞及广大国际公众的理解和支持,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政府公共关系原则是指政府公共关系活动中必须始终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准则,它是由政府公共关系的性质和职能决定的。 只有坚持正确、科学的原则,才能保证政府公关活动不走入误区,确保其规范化和科学性,使政府的公关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政府公共关系原则主要有:公众利益至上原则、真实公开原则、科学指导原则、整体统一原则。 (一)公众利益至上原则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政府作为特殊的社会管理组织,其存在的目的就是保护和增进人民的利益,为社会谋幸福,这也是其存在的合法性的基础和源泉。政府组织的非生产性和管理上的公共性决定它的一切活动都须奉行公众利益、社会利益至上的原则,以服务公众和社会为其行为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政府工作人员则以优质的管理服务来获取报酬。为此政府的公关活动也要坚持公众利益至上的原则。在政府工作人员与群众的关系上,则坚持利益的一致性原则。政府公共关系是一项服务性很强的工作,要求政府工作人员首先要在思想上树立政府的一切公共关系活动都必须体现社会公众利益的思想,这既是政府公关活动的出发点,也是其归宿。政府公共关系的启动和开展,意味着政府与公众信息的交换方式由专制的单向宣传转向现代民主的双向传播,意味着已把能否维护和增进公众利益作为衡量政府工作好坏的最高标准。可见,政府公关的启 动和开展本身就是传统政府向现代民主政府转变的标志之一。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利、时刻把公众利益放在首位,既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府机关性质和特点的显著标志,又是我国政府公关工作所奉行的首要原则。 (二)真实公开原则 政府公共关系活动的实质是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双向的信息传播管理。要使这种管理卓有成效,一个重要的前提是传播的信息必须准确、真实。公开与真实紧密相联,不公开谈不上真实,不真实公开也就没有意义。在政府公关活动中,无论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的信息传播都必须以真实公开为前提、为原则,否则,政府不可能收集到准确的公众信息,公众也不可能有效地获取政府信息,从而使公关传播管理失效。政府公共关系活动强调真实公开原则,就是要求政府在开公关活动中要讲真求实、实事求是地传递信息,该公开的的信息一定要公开,通过与广大公众之间的双向信息交流来建立和维持相互信任和理解的关系,树立政府在国内外公众中的良好信誉和形象。在政府公关活动中坚持真实公开原则,首先要做到政府向公众传播信息的内容要真实、过程要公开。过程公开既包括向公众传播信息的过程要公开,也包括政府的有关情况如工作性质、方式、程序、制度、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等要公开;其次,还要做到在收集、了解公众的意见要求、愿望时,获取的信息力求真实、准确和全面,并公开反馈意见,公开解决问题的计划,在真实、公开中求效率、求形象。 科学指导原则 科学指导原则是指政府在开展公关活动中必须接受科学理论和方法论的指导,研究公共关系运作的特殊规律,从而提高公共关系活动的效率和质量。强调科学理论和方法论对政府公共关系的指导作用,是现代政府公共关系与传统政府公共关系的重要区别之一。传统公共关系具有一个共同特征,即它们都主要依据直接的感性认识而活动,而这些认识是十分零碎、不系统的,因而这些公关活动处于原始的、不自觉的状态,基本上是凭经验和直觉行事,谈不上理论性和科学性;而现代政府公关活动是在科学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下自觉进行的。在现代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的基础上,公共关系已形成了比较系统、完整的思想理论和实务方法。特别是到了现代社会,随着政府管理的国家和社会事务日益广泛和复杂多变,所面临的公众关系也越来越广泛复杂,要及时准确了解社会环境变化,全面把握公众脉搏,正确选用大众传播媒介进行传播沟通,采用适当的公关模式,拟定切实可行的传播计划、程序和步骤,都需要借助现代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作指导。 (四)整体统一原则 坚持政府公关活动中的整体统一原则是指政府公关部门在进行公共关系活动时,要从政府的整体系统、整体利益和整体效应出发,使公共关系所涉及的各方面组织的人员彼此协调、默契和相互配合,从而使政府在公众心目中形成具有整体性和统一性的良好形象。整体统一原则的内容主要包括: (1)政府所涉及的一切与社会公众的关系,都是政府公共关系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在处理与具体公众的关系时,不能就事论事,而要从整个社会公众的整体关系和整体利益出发,把局部关系和利益放到全局关系和利益的范围内加以考虑; (2)政府公共关系并不仅仅是政府公关职能部门的事情,它需要政府内部各职能部门、政府的上下级部门、中央和地方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靠政府全体成员的共同、自觉的努力,统一行动,相互协作,有效发挥政府的整体系统效应,共同树立政府的整体形象。 坚持整体统一原则,首先必须在思想观念上确立整体形象意识,充分认识到政府形象是作为一个整体出现在公众面前的,从而在政府内部提高公关形象意识,发挥全员公 关效应。政府公关形象并不是单靠舆论宣传人为地树立起来的,更重要的是要靠全体工作人员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和效果,这些仅凭专职公关人员的活动是无法达到的,只有政府各部门全体人员共同努力,才能塑造良好统一的政府形象。其次,在各项具体工作中坚持一切从整体形象出发,制定统一的公共关系政策,统一行动和步调,密切协作,共同维护政府公关的整体目标。最后,要正确处理好政府公共关系中个人与组织、下级与上级、局部与全局的关系,注重大局和整体目标,这是坚持整体统一原则的关键。 (二)多办实事,取信于民,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政府公共关系的宗旨。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是政府的最高利益。而群众大都是以现实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作为对政府官员评判的标准,只有勤政为民,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才能得到群众真心实意的拥护。 首先,应该将公众最关切、意见最大、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办实事的重点,限期解决,取信于民。80年代,天津市政建设跟不上,人民群众生活存在许多实际困难,“坐车没有走路快,自来水腌咸菜(海水倒灌,自来水是咸水),临建棚(地震后的临时住所)拆得没有搭得快”,群众意见很大。市政府决心为群众办实事,一件一件地解决落实,说到做到,样样兑现。1983年,首先为市民办了10件实事,从1984年开始每年坚持为城乡人民办20件实事,到1989年已办了130件,如新建、改建了3000万平方米的住宅,等于解放以来前30年建房总数的3倍,使一半以亡的家庭改善了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花两年时间完成了民用气化工程,使民用炊事煤气化的普及率高居全国之冠;花一年零四个月,完成了震惊中外的引滦人津工程,一扫天津人喝咸水的历史;新铺城市道路2137公里,建起由10来座立交桥和中环线、外环线构成的“三环十四射”的城交道路网络等等。广大人民群众对市政府、市领导的满意程度达92,一99(4,。形成了心齐气顺,政通人和的社会政治局面。 其次,完善各种便民措施,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服务态度。人民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必须给予人民群众以极大的热忱和方便,必须改变那种“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官衙门现象。比如,上门服务,现场办公,为项目审批提供一条龙服务,集中解决复杂难题等等。凡是与公众有关的行政工作程序,都应该以方便公众,提高效率的原则来安排。而且还要努力为公众创造一个轻松自然、亲切的办事环境和气氛。 (三)言必信,行必果,讲求信誉 政府对公众服务的另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体现在制定和执行有利于公从切身利益的社会经济政策上。保持政策稳定,才能取信于民。政府的政策牵涉千家万户,涉及社会全局,如果朝令夕改,政策多变,说了不做,就会失去信誉,失去民心。因此,没有把握做到的不说,说了就要做到;因主客观原因无法实现的,要有诚实的交待;已经实现的要及时向公众报告。对公从的质询和申诉,要做出负责任的答复,答复之后要认真地跟踪查办落实。公众对政府官员总是“听其言,观其行”,因此,政府能否说到做到很重要,它会直接影响着政府及其官员的声誉和形象。 (四)加强廉政建设,纠正不正之风 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政府还必须不断加强廉政建设,克服官僚主义,消除腐败现象,纠正不下之风,才可能保持政府的良好形象。政府中极少数工作人员利用职权,搞权钱交易、贪污受贿等,严重玷污了人民政府形象。要根除这类丑恶现象,除了依靠国家的法律手段之外,还要形成社会监督的机制,发挥公众舆论监督、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为此,需定期向公众公布政府人员的政绩,公布政府人员尤其是领导班干部的经济待遇和福利标准,并适当向公众介绍政府官员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的情况,一方面使官员直接置于公众和舆论的监督之中;一方面也使公众有机会正确地了解政府官员。 除了企业和政府之外,其他任何社会组织,如军队、学校、医院、文艺团体、体育队伍、宗教组织、各类社团组织等等,都有需要通过良好的公共关系工作树立形象,争取社会的支持,以促进自身与公众的共同发展。各类组织在公共关系的操作上,都会存在各自的特点和重点,需要结合具体的组织情况来探索,彼此之间也会存在许多共同性,这些共同性,在本书所介绍的各种公共关系实务中已作了基本的概括,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和指导意义。
本文档为【利比亚大撤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62212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51KB
软件:Word
页数:30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11-15
浏览量: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