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湘女潇潇》观后感

《湘女潇潇》观后感

举报
开通vip

《湘女潇潇》观后感《湘女潇潇》观后感 观《湘女潇潇》有感 影片《湘女潇潇》讲述了童养媳潇潇的故事。潇潇12岁嫁到湘西边远小山村杨家坳,她是懵懂的天真的亦是对苦涩的生活充满了希望与乐观。6年之后,潇潇是一个美丽的大姑娘,她听到人们讲镇上女学生的新鲜事儿,一颗沉睡的心萌动她亦希望过上自由平等的生活。后来潇潇与长工花狗相爱并且有了爱情的结晶,按照族规,男方要被打断双腿女方要被沉潭。胆怯的花狗惧怕惩罚不辞而别,而潇潇求神拜佛吞食香灰乃至连夜出逃都无济于事,最后因为族人的迷信和家人的善良,生了儿子的潇潇被接纳为家庭成员。影片的最后,潇潇也...

《湘女潇潇》观后感
《湘女潇潇》 观后感 反腐教育片观后感下载悬崖之上影评观后感doc闪闪红星电影的观后感闪闪的红星电影观后感雷锋的故事观后感 观《湘女潇潇》有感 影片《湘女潇潇》讲述了童养媳潇潇的故事。潇潇12岁嫁到湘西边远小山村杨家坳,她是懵懂的天真的亦是对苦涩的生活充满了希望与乐观。6年之后,潇潇是一个美丽的大姑娘,她听到人们讲镇上女学生的新鲜事儿,一颗沉睡的心萌动她亦希望过上自由平等的生活。后来潇潇与长工花狗相爱并且有了爱情的结晶,按照族规,男方要被打断双腿女方要被沉潭。胆怯的花狗惧怕惩罚不辞而别,而潇潇求神拜佛吞食香灰乃至连夜出逃都无济于事,最后因为族人的迷信和家人的善良,生了儿子的潇潇被接纳为家庭成员。影片的最后,潇潇也按照乡俗,为她十岁的儿子娶了一个大媳妇。 看完影片心情是沉重的,曾经天真烂漫的潇潇成了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的殉葬者。我们无法去评价这是谁的过错,是一代又一代绵延下来的封建思想灌溉了族人重男轻女的思想,禁锢了心灵的自由。环境造就一个人,当周围的人都告诉你女子生来就是不如男人,一个女子必须是从一而终的操守妇道,什么自由的思想追求所谓的幸福都是不对的一个女人只要照顾好家庭为自己的家族传宗接代就是值得歌颂赞美的事情时候,那么就算曾经执着的想法终会被慢慢改变腐蚀。所以潇潇的转变亦是在情理之中的,她接受这些思想也终于屈服于命运,我们怎么忍心怪她最后的冷漠与麻木,她经历过期盼甜蜜恐惧最后她因为生下了一个儿子而得到地位与保护,这是她的悲剧,她最终无法得到想要的生活无法与心爱的人终身厮守,甚至她还应感谢诞下的儿子与族人家人的迷信宽容让她好不容易捡回一条命,她是封建思想的一个受害者与传递者,也是无数受封建思想迫害的妇女的缩影。 花狗,故事的男主角。这样一个幽默风趣的阳刚男子,符合一个女子豆蔻年华情窦初开之时所有浪漫幻想,潇潇与他的爱情也似春日阳光是最美好的景色。气愤他的不辞而别,他为何不带着潇潇一起远走高飞呢或者为什么不陪着她一起面对呢,为什么让一个女子孤独地面对这一切。好一个不负责任的负心男子,可是,仔细想,他如何有这份能力呢,他只是一个长工,他靠他的双手与勤恳吃饭,他或许还有一个年迈的母亲要赡养他或许承担着一个家庭的重任。他何尝不是有过矛盾与挣扎的呢,又何尝不是爱着潇潇的,离开的时候何尝不是不舍与担忧的,只是爱情在封建思想面前变得昂贵,让人无力承受。付出两条双腿的代价吗付出生命的代价吗,这样之后的爱情还是美好的吗珍贵的吗。只能说,是生活是这种封建思想逼迫着他放弃了这份爱情。 封建思想是可怕的,在当今的生活中仍有或多或少的这种思想存在,且不论在荒僻的农村,在大城市中仍有婆婆因为媳妇生的是女儿而不加理睬这种事例存在,如何去改变,这只能靠科学的教育和一代代思想的转变吧。 在这个故事中谁都只是封建思想的一个受害者或是传承者,短短一个半小时的片长,足以引发人们深深的思索,我们感叹潇潇的悲惨命运也同样应该严厉抨击封建思想。 影片根据沈从文小说《萧萧》改编,在不偏离原著风格的基础上,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了近一个世纪前湘西农村人民的心态和生活习俗,反映了封建传统观念对人性的扭曲,批判了封建社会吞噬人性和生命的丑恶,并通过萧萧由具有反抗精神的善良少女转为封建卫道士的悲剧,提出了反封建的重要和必要性。该片获1988年法国第四届蒙比利埃国际电影金熊猫奖,西班牙第二十六届圣赛巴斯提安国际电影节堂?吉诃德奖。 沈从文的小说总是有一种淡淡的乡间味道,不论《边城》,还是《萧萧》~ 电影频道“流金岁月”重播电影《湘女萧萧》,给了我们一个机会重温沈先生作品的好机会。 谢飞导演的《湘女萧萧》改编自沈从文的短篇《萧萧》,在保持原作精神的基础上进行了恰当的电影化丰富。 充满诗意美感的镜头画面,记录了湘西自然纯朴的人文风光,饱含人性激情的乡土故事,展示了旧时童养媳女的人生命运。 在视觉造型方面,大片的乡间绿色对自然生命的隐喻的做法,在后来第五代的“电影语言现代化”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红高梁》中的大片红高粱,直至《那山那人那狗》中的绿色邮路,影像的视觉造型功能被劲力的强化…… 在叙事手法方面,以视觉造型带动情节发展,倒是显得很合拍而流畅。 萧萧,小小年纪就卖作童养媳,成人之后压抑的天性在男丁“花狗”那里找到了喷涌的出口。按说悲剧已经铸成,事情暴露不是被卖就是沉潭,花狗的叛逃注定了她一个人需要承担一切严重后果。所幸其腹中孕育的新生命在关键时候给了她一个生的机会。那种特定的年代,个人命运全无力对话社会历史,更何况一个弱小女子。她又是最坚强的,艰难的生活逝去了她的灿烂青春与美丽容颜,却也让她终于由媳妇熬成了婆。在某种程度上说,她似乎也具备了一定的“话语权”。 如果影片在这里刹车,或许就是一段湘西生活的记忆,就像吴贻弓导演的《城南旧事》把林海音的一片乡愁用影像描绘的煞有韵味。 主创人员显然不满于此,一个童养媳女的故事只是一个特定时代的女性宿命,足够哀婉,不够深刻。 影片的结尾,萧萧一边张罗着给自己的儿子迎娶新的童养媳,一边被安排着晚上与自己小丈夫圆房,是为“双喜临门”。从天真不谙世事的小女孩,到对不公命运的无意识抗争,终蜕变为新的礼教“权威”,繁腐的封建卫道士~真是悲剧完了,还是悲剧~无怪乎鲁迅先生对国人分外“怒其不争,哀其不幸”了。 萧萧的儿子听说娶媳妇就想逃,萧萧的小丈夫偷听到了将要的发生扔下包袱也跑了。可是,他们真的逃得掉么,那些多么充满生命的色彩或许终要被灰黑的祖屋吞噬,莫不是这即宿命,也即轮回,~ 突然想起了徐克版的《梁祝》,除了青春逼人的男女主角,还意外的补出了一般戏剧作品中都被缺席的祝母的角色。这个母亲啊,分明自己年轻的时候被包办婚姻所累,无缘自己的自由爱情。当自己成了母亲的时候,竟生生拆散一对爱侣,力劝女儿英台放弃真爱,顺从父命安排。美好的东西被毁灭,爱情悲剧又加上几分人生悲剧,让人怎堪。 这么看来,非常厌恶起李少红的《橘子红了》来,华丽唯美的视觉外表硬是去包装一双发了霉的三寸裹脚,美则美矣,臭则臭矣~ 带着感伤与忧郁的悲剧,中和而有节制,还透出几分儒家文化风范,就是《湘女萧萧》了。 伊利?曼佐拍摄的《我曾伺候过英国国王》(I Served the King of England)在07年的时候再度蜚声国际,这部同样改编自捷克文豪赫拉巴尔同名小说的电影作品获得了07年柏林电影节费比西奖,再此之前同样出自伊利?曼佐之手,改编自赫拉巴尔小说的《严密监视的列车》、《失翼云雀》也曾在柏林电影节等世界级电影节上获得殊荣。伊利?曼佐与赫拉巴尔似乎已经成就了一种默契,赫尔巴尔的文字魅力借助伊利?曼佐的影像便能够大方光彩,而他俩的合作也多达6部之多。 《我曾伺候过英国国王》讲述的小个子服务生在捷克各大酒店服务,终于成就为百万富翁,而其一生又穿插着捷克被侵略、二战后社会主义重建的历史。赫拉巴尔以捷克所特有的文字风格——幽默而诙谐、嘲讽而渗透着辛酸的笔力——撰写着这个小个子服务生传奇式的一生。借助影象的魔力,伊利?曼佐使赫拉巴尔的这个故事以视觉等全方位的感受呈现给观众,而文字中一副副生动的画面跃然纸上,带领着观赏者们陪同小个子服务员一起经历着魔幻世界。 伊利?曼佐并不是原样复制原著小说,在小说中,赫拉巴尔以回忆式的第一人称叙述形式行文,小说以时间为序分为五个篇章。而在电影的叙事中,伊利?曼佐把小说中最后一个篇章——小个子服务生出狱后劳动改造山林隐居——打碎提出,作为电影叙述的起点,并结合蒙太奇一一插入前四个篇章的缝隙之中,形成现在与往昔的对比,以此来表达赫拉巴尔在小说中所蕴藏的哲理,而这哲理出自于作者所忠爱的东方哲人老子。 赫拉巴尔非常喜欢老子的道法自然的东方哲理,许多《道德经》中的文字曾出现在赫拉巴尔的小说之中,在《我曾伺候过英国国王》中,作者以小个子服务生戏剧化的人生,起起伏伏中蕴涵了老子“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哲学思想。并以伺候过显 赫贵族、非洲国王等经历与结尾处放野山林与动物为伴来表达老子的有为与无为的命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而在电影中,虽然对比同样存在,但却显得非常单薄,寡剧山林重逢知遇之恩的推销员一起喝啤酒的结尾,虽然有着逍遥游的风流,于原著小说相比还是差了一些。 可能是出于电影叙事的需要,伊利?曼佐在电影中插入了许多贯穿始末的线索,其一是镜子,其二是反复出现并帮助小个子服务生的推销员老头,其三是抛洒硬币零钱。镜子在影片的作用并不同于法斯宾德的电影中那样,为了表达人与人的疏离,而更多的是出自小个子服务生自我价值认识的需要,他借助镜子去回顾往昔,来寻求自我价值的肯定,而这些同小说小个子服务生注重自我装束的笔墨是有相映成辉的。而电影中的推销员老头在小说中仅仅是百万富翁理想的启蒙人,之后并没有再出现,但在电影中却反复出现在小个子之后的各个篇章中,甚至在结尾处与小个子一同喝着啤酒隐居山林。虽然说,推销员老头唤起了小个子的百万富翁之梦并且也教会他丢掉零钱、用纸币铺满地板等等事理,但有一点值得说明的是,在原著小说中,小个子始末想要获得的仅仅是别人对于其身份的肯定,而并不是追逐金钱与富贵,也因此在小说前几个篇章中抛洒零钱、装束等等,在后几个篇章中其实已不再重复出现,而改变成要求成为百万富翁而入狱、佩带勋章、开设“断裂旅馆”并在同行前炫耀等等其他的行径。但是电影却一再强调抛零钱,比起原著小说而言,非常的单一。 小说中许多精彩的篇章在电影中一一重现,招待将军、非洲亲王、德国纯粹人种基地等等。但可惜的是,宁静旅店时护送开光“金童”、招待总理两个场景在电影中被删去。而巴黎旅馆时招待非洲亲王时候需要的三百多套金质餐具也并没有提及。而这些在小说中其实非常重要,“金童”事件是小个子离开宁静旅店的原因,而金餐具也差点造成了他离开巴黎旅馆。小说中的这些情节用意在于表现小个子虽然力图与上层阶级的人趋同,但又无法被其肯定,即使他炫富改变自己的装束等等的方式幻想与其他人平等,但又始终无法成为他们的一员。这些也与后半部分结婚时德国人不与其碰杯、监狱里不被认同等情节呼应,而主人公之所以会被塑造成一个小个子,很大部分原因也是因为这一身份认同价值认同的原因,而这些在电影中并没有被如何刻画。 小说中后半部分篇章非常的精彩,可却是电影弱化处理的地方,小个子用其一生积蓄开设了“断层旅馆”时的辉煌场景在影片中连同百万富翁改造所内的情节一笔带过,这或许是出于政治局限的原因,实在是非常的遗憾。小个子与德国妻子的爱情故事的段落,其实是反映小个子对于捷克民族主义精神矛盾冲突的部分,他为了被捷克上层阶级人所认同而不惜与德国女人结婚,可能这样说有些牵强,但是德国占领捷克时候,夫妻两回 巴黎旅馆炫富的情节其实也部分的暗示了小个子的婚姻目的的不纯。而之后多次出现的“捷克人遭屠杀时而我正在接受德国医生生殖器检查,为了获得证明与德国人结婚”也正是小个子内心矛盾冲突的体现。但是这些部分在影片中并没有得到强调,只是过场式的浮光掠影的匆匆带过,甚至那个只会敲钉子的弱智儿子,在影片中也更本没有出生。 尽管影片与原著小说有着以上这些差别,但是单纯从影片上来说,《我曾伺候过英国国王》也是一部非常出彩的杰作。其中最亮丽的部分可能是影片中的蒙太奇运用,剪辑运用得显而易见的是在前述的现在与回忆的辉映交插段落,往往过去的一个情景之后会流畅的剪辑到现在时,形成对比。在生殖器检查部分时,为了表现小个子脑海中的景象,同样也用了一组蒙太奇镜头,在画面上实现空间时间的平行交叉。并且,在木屋中,小个子竖起三面镜子,每一面镜子出现之前一个篇章中的影象,完成了小个子精神世界自省的过程,此处的蒙太奇也属影片中惊鸿一笔。 此外,影片的特色还在于表现形式的多样,最初火车站的卖香肠的场景仿佛是对卢米埃尔《坐车离开耶鲁萨冷》的致敬,以默片的形式以及追逐火车的镜头又非常像在调侃《火车大劫案》。后半部分叙述德国侵略捷克这段历史时,导演借助黑白胶片资料等素材,非常具有新浪潮影片的特色。而且影片的镜头非常流畅,滑顺而带着美感,这使得整个影片的节奏非常紧凑,浓缩了14万字原著小说中的重要场景与段落,丝毫不嫌拖沓与冗重,反而更象羽毛般的轻柔,这是符合原著小说文字的特色的。 赫拉巴尔并不是去抨击或者沉重的记录一段屈辱或压迫的历史,小说文字非常轻松诙谐,带着调侃与玩笑,而笔力渗透纸背之后又带着辛酸与凄凉,这样的行文特色不但在这本《我曾伺候过英国国王》中体现,并且贯穿在《过于烦嚣的孤独》等多部著作之中。而伊利?曼佐确实也有这样的功力与技巧,在重现赫拉巴尔以梦为马的想象力之余更近一步的去夸大文字的气氛,夸大轻松诙谐以及之后的辛酸凄凉。无论是在《我曾伺候国英国国王》或是《失翼云雀》、《海底的珍珠》还是《严密监视的列车》中,都能体会到这一点。导演的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其实也非常简单,他一方面以轻快而亮色的基调去尽量的重现赫拉巴尔小说中轻松而诙谐的篇章,去展现赫拉巴尔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而紧接着却以静默、浓重的镜头制造欢娱后的留白,形成先后的对立,给于观众凝思的空间。 后记:同样的精神在捷克大多数的艺术领域都能看见,而最显然易见的便是电影,很难想象,一个历史如捷克这样的民族,曾遭受侵略与屈辱,又被严酷的政治肃杀了数 十年之久,而这些艺术家们却能呈现出如此纯真而轻快的作品,其中的功力真不是卡尔维诺所说的轻盈所能囊括,而更多的是捷克民族所与生具有的精神所造就。 一、悲伤的卓别林 “我从孩提时候起便天真地认为,我做人做公民的榜样是卓别林。总是这样,我为卓别林的滑稽剧而发笑,我去看了一次又一次,笑的次数逐渐减少,到最后我就变得严肃笑不起来。这也就是我的那幽默,面带轻微的笑容,到头来却是悲伤。”——博•赫拉巴尔 当你攥着大把钞票坐在温暖的家里,就永远都不会懂得生活是什么。 1949年,三十五岁的赫拉巴尔离开了四房一套的住宅,抛开了醉人的美酒、可口的食物,跑到了布拉格贫民区的一个大杂院中安顿下来。对于赫拉巴尔来说,他多姿多彩的生活在这里才真正展开。在克拉德诺钢铁厂的四年生活,让他见识了来自各个阶层的人,有高等学府的教授、学者,有曾经腰缠万贯的企业家、业主,也有囚犯和政客。赫拉巴尔贪婪地汲取着他们生命的精华,融入进去,甚至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之后,他对那些被人忽略的职业上了瘾,那些没人会当作童年目标来奋斗的工作成为了他生活的轨道,他像个兴奋地小车轮在上面不停旋转。他当过舞台的布景工,曾在废纸回收站打包,也神气活现地吹着哨子当过列车调度员。亲眼所见的生活总会和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中、电影中的描绘大不相同。第一次,你需要用自己的双眼去观察、挖掘,那便是你的镜头,你来决定下一场景将要拍摄什么。 生存带给底层民众的重压并未理所当然地让他们变得郁郁寡欢,愤世嫉俗:“他们一刻也没有失去生活,没失去对生活的幻想,而我则对他们深深地鞠躬,因为他们常常在笑和哭……”正是这种痛苦,孕育了社会大贝壳中的珍珠。最平凡的人才是最伟大的英雄。赫拉巴尔从这些平凡人身上学会了苦中作乐,哭着笑,笑着流泪。而这一观点也毫无保留地体现到了他的作品中。《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中的赫尔•迪蒂尔每当遇到坎坷,被他常常念叨的一句话便是“我的幸福往往来自我所遭到的不幸”。这并非是一句简单地自嘲,或者对于命运福祸相倚的信念,更像是一句感激。最美的事物不是那些从天而降的幸福,而是绝望中的一线光明。这种光明让人仿如重生的婴孩,老人再度变得年轻,再次知道怎么肆无忌惮的大哭大笑。绝望和痛苦让人变得像个孩子,直接体会到世界上的欢乐和悲伤,重新看待一切。 西方文化一直以来对待生活的思想是保守的,甚至有些消极的,大多数人对待生活的态度是:巨大的痛苦中有一线快乐。我们却在赫拉巴尔的作品中看到了痛苦中的无尽快乐,他把生活的草图当成了马奈的画板,任意涂抹自己喜欢的色彩。如果走路时跌了一跤,他便会趴在地上欣赏路边的野花;如果身无分文,他就蹲在酒馆旁看人们进进出出。他是“一架损坏了的自动风琴”,走音、不成调、语句不畅,不过仍旧弹唱得比谁都带劲。错误的音符让他更加真实、打动人心。 在《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一书中,赫拉巴尔描写了各色各样民众:富人、穷人、有权势的人、地位低下的人。不管是宁静旅馆中那个对什么都不满意的将军,偷情的总统,还是百万富翁集中营中的有钱人,他们都千篇一律地贪婪、善变、不可一世,都有淫乱、狂放的私生活,黑夜中追逐情欲的脚步让他们有了同一张脸。 让人印象深的反而是那些一带而过的小人物。那个自费出诗集的诗人东达•约德,即使被饭店的客人百般嘲弄,愤怒地抗议之余还是会因此幸福的流泪,因为他觉得得到了城市的关注;宁静旅馆中最让人惧怕的大个子杂役,杀过人坐过牢,占有欲和他的力气一样大,连自己养的母猫都不能多看另外的公猫一眼;林间小木舍里的法学教授,他的话里总会顺出一连串的咒骂,对女孩玛采拉的爱都掩盖在毫不客气地训斥中。这些性格迥异的人才是社会的精华,也是书的灵魂,他们的出现让主人公一再自省,看清自己。那些富人、权贵人士只是跳梁小丑,供人玩乐。 每换一个工作的地方,对于赫尔•迪蒂尔都是一次生命的转折,一次生命的洗礼。但是无论看到、听到过什么,他眼中的世界都一如既往地美好,蔚蓝的天空从未弃他而去,乌云总会匆匆掠过,空气依旧香甜如奶。 二、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 捷克于1968年进行社会改革,苏联军队在同年8月的入侵便是著名的“布拉格之春”事件。米兰•昆德拉被迫流亡西方,无数与他站在同一立场的作家均遭到迫害,赫拉巴尔也由于不愿公开支持入境的苏联军队而遭到当头棒喝。他的作品被纷纷撤下书架当成废纸变卖,根据他作品改编的电影也遭到了禁映。面临如此绝境的赫拉巴尔在一番生死抉择后,仅用了十八天便写下了自己最为著名的作品《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1971年)。 小说以平实的语言,用回忆的方式,在充满想象的国度里诉说着主人公赫尔•迪蒂尔的一生。就像主人公喜欢透过玻璃杯看世界一样,在他身边发生的事情一件件被放大、过滤,放进他透明的身体中,最后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人。 *如何成为百万富翁* 与其说赫尔•迪蒂尔一生的目标都是想当个百万富翁,毋宁说他最终的追求是被社会认可。就像他一生最大的成就(曾经侍候过阿比西尼亚皇帝)一样,他的性格、荣辱都隐藏在了另外一个闪耀的头衔背后了,连他的唯一成就都来自另外一个人的光辉,他只能是光辉下的无数仰望者之一,借住那强大的光芒发出微弱的亮光。没人关心他的名字、身世,只会记得那是个侍候过阿比西尼亚皇帝的小个子男人。 赫尔•迪蒂尔第一次萌发了想成为百万富翁的念头,是当他去过天堂艳楼后。他发现钱不仅是打开了通往快乐的大门,也第一次让他有了尊严。出手阔绰的他在那些女人眼中不再是个没人注意的小服务员,几乎可以和饭店中的任何一位老爷相提并论了。也许到那个时候,等他有钱了,他就不必再为自己的个子头疼,不用总戴着一个浆得很硬的高领子,使劲昂起头,垫起脚尖儿走路了。这个时候,小迪蒂尔还来不及发现那些用钱买不到的东西,比如妓女的爱情。因为他怀着对女人身体美的敬意,而非像其他客人一样只是寻求一夜肉体上的欢愉,那个金发女郎就那么爱上了他,而非他的钱。只可惜,迪蒂尔还沉浸在自己的百万富翁的梦里,震撼于瓦尔登先生给他展示的铺满钞票的房间,他来不及看一看这爱情到底是怎么回事儿,怎么就和他想的用钱买来尊严的那档子事儿不太一样呢,他只是觉得根据自己的身材制作的人体模型和各类高贵的人的模型,一齐飘在制衣公司的房顶上是件意义重大的事情,几乎为了自己的人体模型能和其他人一起漂浮而热泪盈眶呢。 在赫尔•迪蒂尔的眼中,这个世界到处布满了比他高尚、能力强的人,他非常容易崇拜一个人,比如他的历任领班,宁静旅馆的老板,甚至那个力大无穷的大个子杂役,他总对他们存着一种敬畏的心情。可以知道他们所有人行踪的宁静旅馆的老板,在他眼中“简直跟一个什么万能的上帝一样”,不管他们在花园的哪个角落,只要一放下手中的活计,老板的哨声就会适时地响起,而你根本就看不到他的影子~对于别人来说,这可是一个让人难以容忍的资本家血淋淋的剥削,但是在我们的小迪蒂尔眼里可就是个了不起的本事。 他的这个性格倒是和赫拉巴尔本人的脾气很像。赫拉巴尔从不讳言自己的胆怯与懦弱,也从不掩饰自己谦卑的个性。他总觉得别人比他聪明也比他漂亮,只要别人某一方面比他强,他立刻就会弯下腰、低下头,表示顺从和赞美。这可能和他小时候曾溺水的经历有关,也可能和他糟糕的小学成绩单有关。不管怎么说,在他眼中的世界总是和蔼的,温和的。“别贪心,恰恰应该相反。多观察,即使闭上眼睛也要用心观察并观看到……我跟我的贝宾大伯一样,即使我一直在失败,我却一直在胜利,所以才有我对世界的这种和蔼的目光。”所以,在赫尔•迪蒂尔的讲述中,听不到他对任何人的愤恨和不满,哪怕他们伤了他的心,把他的尊严瞧也不瞧的踩在脚下。当他欣喜若狂的得到了阿比西尼亚皇帝赐予的绶带后,饭店里却没有任何一个人肯和他捧杯庆祝,他一直敬重的领班也对他视而不见,末了他们还落井下石的怀疑他偷了饭店的金勺子。这次的事件导致了赫尔•迪蒂尔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寻死。倒不是因为愤怒,而是本该得到人们的肯定却落得一场空欢喜的伤心至极。 最后,当我们的主人公终于如愿以偿的成为了百万富翁,却再次陷入了困境。他发现以前的那些领班、饭店老板依旧不把他放在眼里。他迫不及待的想要证明自己的地位,几乎央求守卫接纳自己,并且兴高采烈地被关进了百万富翁集中营。不过和富人们生活久了,他更加认识到:“他们不仅不愿意,而且也不可以接受我作为他们中的一分子,因为我跟他们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在失望的同时,赫尔•迪蒂尔又发现了不可置信的事实,那便是他喂养的二百对鸽子对他的爱,那可是多少钱、多少家旅馆都换不来的东西。那些他曾经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东西,就是用钱换不来的爱。从那个妓女的真情流露,到妻子丽莎的爱情让他变得高大,还有这些动物无私的爱才应该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 *赫尔•迪蒂尔的成长* 赫尔•迪蒂尔的成长在于他一次又一次对于自己偶像和目标的推翻。 第一个被他推翻的偶像是宁静旅馆的老板吉赫先生。他曾经觉得吉赫先生无所不能,知晓很多事情,他们在吉赫先生的世界中简直无所遁形。可是当他走出坐落在山间的宁静旅馆,再次来到大城市中才发现自己在旅馆那半年几乎变傻了。只要听到哨子声马上就跑过去询问是否需要服务,十足的神经质,他在无形中被那个哨子奴役了。而且他慢慢明白了吉赫先生“无所不能”的本领其实来自他安插的眼线。 第二个被赫尔•迪蒂尔认为是神一样的人物便是巴黎饭店的领班斯科西万涅克先生。他 能轻易猜出来客人来自哪里,要点什么样的菜品,兜里揣着多少钱,最重要的是,他曾侍候过英国国王~(他也正是小说名字的来源所在)后来斯科西万涅克对于德国女孩丽莎的百般刁难和侮辱,让赫尔•迪蒂尔顿感偶像形象的崩塌。于是他后来会在德国侵占布拉格后再次去到巴黎饭店,对斯科西万涅克先生说:“你侍候过英国国王又能帮你什么忙,” 刚开始他几乎为着德国人入侵捷克而高兴,因为捷克人对待他太过恶劣。渐渐的他才发觉没有什么比背叛自己的国家更值得羞耻的事情了,只是因为一时的不忿而背叛国家更使自己不可原谅。他在捷克人接受死亡审判的地方接受德国医生的检查,以便得到和德国女人结婚的许可证。他在国家遭难的时候,却在为德国培养优良血统的疗养院服务。这都是他日后痛苦的源泉。所以他一次又一次想要把自己的钱财扔掉,想要把自己投入到监狱中,给自己应有的惩罚。他的亲生儿子天生的痴傻仿佛也是上天给他的一种警告。 第三个被迪蒂尔推倒的目标就是那个有关百万富翁的梦想。当他终于得到了家财万贯,拥有了斯科西万涅克一样辨识人的本领,却高兴不起来。因为他发的是战争财,妻子为了保护那些价值连城的邮票牺牲了自己,虽然他未参加战争,却好像双手沾满了犹太人的鲜血。况且钱终究换不来尊重和爱。而且他所希望得到尊重的那些人其实根本不值得他在意。他也不再像瓦尔登先生那样把钱都铺在地上数了,那些只不过是一堆废纸。 其实,赫尔•迪蒂尔始终得不到有钱人的尊重就像他小时候的生活一样。他姥姥一直在等着有钱人扔出来不穿的衣裤,然后借此换钱养活小迪蒂尔。他长大后一直生活在这样的态度中,跟在有钱有权人的后面,渴望沾得他们的荣誉。可想而知,结果就像他永远只能捡别人不要的衣裤一样。 故事的结尾,赫尔•迪蒂尔选择去边境修路,反而得到了当地工人的喜爱与尊重,也得到了一匹小马、一头山羊、一只猫和一条狗至死不渝的热爱。虽然那条路不管他如何修葺都会在暴风雨后恢复一片狼藉的原貌,但是每天的他都是不一样的,他热爱这一切令人不舒服的荒凉的东西,热爱无止境的雨天,夜幕早早降临的日子。自然而然的就有了他和自己的对话,对自己的审判,对往昔的回忆。 曾经宁静旅馆的领班兹登涅克曾经来看过他,远远的看着。那个被他形容成是天使一般 善良的人,现在已经身居要位,却像赫尔•迪蒂尔一样孤独。到最后,赫尔•迪蒂尔才真的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三、电影之于小说 由《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改编的电影版本由出生在布拉格的捷克导演杰里•闵采尔(Jirí Menzel)拍摄。此前杰里已经拍摄了不少由赫拉巴尔小说改编的电影,例如“严密监控的列车”、“底层的珍珠”、“失翼灵雀”等等,并因此屡获殊荣。由于《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和赫拉巴尔以往小说风格的不同,不再充满了蒙太奇式的电影片段,奇思妙想的拼贴画面,而是有了一气呵成的故事情节和深刻的哲理思想。这是一条复杂而漫长的人生道路,很难简单的直接换算成画面摆在银幕上。 杰里•闵采尔干脆将小说的幻想和幽默元素作为主要的亮点发挥出来,把赫尔•迪蒂尔抛洒硬币的把戏一遍遍重复、改进,将他欣赏女人酮体的美感一次次赏心悦目地展现出来。弱化了迪蒂尔本人的痛苦和挣扎,他变得比小说要从容、幸运、聪明得多。可以说,杰里•闵采尔展现了一个完全被美化、艺术化的角色,更像一个符号,像一个还在哈哈大笑的卓别林。比如赫拉•迪蒂尔在车站卖香肠所耍的小心计以默片的形式展现出来,颇有向卓别林式幽默致敬的意味。电影中大多数幽默的信息都是由人物的肢体动作和画面而非语言传达出来,就像阿比西尼亚皇帝进餐一段,全部由夸张的动作来表现,虽然喜剧效果不错,但是总觉得这不太像赫拉巴尔式的幽默——“面带轻微的笑容,到头来却是悲伤”。 电影还削减了小说中大部分的民众形象,有趣的诗人东达•约德,吓人的大个子杂役,另外一个体现主人公人生的重要人物宁静旅馆的领班兹登涅克先生,也未达到小说中的出场效果。原作中,还有一段描述可以隐约体会到作者受到了“布拉格之春”事件的影响。将军和几位妓女在宁静酒馆风流快活了一夜,歪歪扭扭挤的在豪华敞篷轿车里胡闹着。其中有一个女人醉醺醺的袒露着胸房,挥舞着将军的金马刀,大声喊着“向布拉格进军~”这辆车堂而皇之的驶过布拉格的金融大街和民族大街,警察见到了还得给他们行礼。不难看出赫拉巴尔对苏联人入侵布拉格的态度,充满了嘲讽和不屑,简直是荒唐的事情,最荒唐的是捷克政府竟然欣然接受~这些细节段落的小事,都让赫拉巴尔式的故事减色不少。因为正是这些平凡的人和不可置信的真实事件才是他小说中的主角。 导演对影片结尾轻松理想化的处理虽然比小说明亮、充满希望得多,但是却没有了小说朋友推荐我看的这部捷克电影,未曾想到得到了一个惊喜。片名叫《我曾伺候过英国国王》,但实际上并不是男主角,而是男主角所在酒店的领班。 影片根据捷克当代最著名的作家博胡米尔-赫拉巴尔(1997年去世)同名小说改编而成,以布拉格饭店服务生Ditie的视角回顾了欧洲二十年的历史。小个子的迪特人矮志不矮,一直梦想成为百万富翁。通过他的聪慧、机灵和勤奋,再加之命运之神不断的青睐,他从一名在火车站提着桶子卖烤肠的流动小贩开始,再到端盘子的普通服务生,首席服务生,大堂领班……在动荡的社会变迁中一步一步走向了成功的巅峰,最后自己成为了布拉格最豪华酒店的老板。但二战结束了,迪特因为涉嫌串通德国人而被共产主义的新政权判罪,没收所有财产且入狱十五年。十五年后,昔日年轻机敏的迪特走出监狱,满头白发,孑然一身,回顾自己的一生,他觉得一切都像一个华丽而恍惚的梦。但是很遗憾的说,Ditie似乎从未为英国之王效力过,这只是他的梦想而已。 影片采用了倒叙和交叉叙述的方式,迪特入狱之前的部分,就像一个“麻雀变凤凰”的成才励志片。只有将后半部加进来,才呈现出应有的力度。主人公从“富贵一时”到“千金散尽”,横跨了好几个时代,人的命运和时代的变迁紧密交织在一起。导演使出全身招数,将影片拍的香喷喷,金灿灿,红艳艳。完全像一顿色香味俱全的饕餮大餐。 这场饕餮大餐之所以美味无比,除却“人的命运急剧变迁”这本来颇具吸引力的“主料”,其他几款佐料功不可没。其中,“奢华”是这顿大餐的浓郁的“料酒”。影片借表现豪华酒店之便利,展现了资产阶级浮华奢靡、纸 醉金迷的生活场景:华衣锦食,美酒琼瑶,琼楼玉宇……简直让人叹为观止。其次,性是这道大餐的清香的“桂皮”。性元素一直贯穿本片始终,“女体宴”,“婴儿培育所”,赤裸裸的感官诱惑,性启蒙,性幻想,性狂欢,揉杂在一起,营造了一个“饮食男女”的极乐世界。另外,金钱也是这道大餐的“味精”,影片从一开始就毫不忌讳地描写片中人物对金钱的强烈欲望:一把钢镚抛上空中,万千大钞如雪花般洒落下来;纸币铺成地毯,刷成壁纸;人类无限膨胀的财富欲望,以最直观的表现让人瞠目咂舌。当然,还有一道必不可少的佐料,那就是“政治”,它是大餐中的“胡椒”。尽管刺激,辛辣,却让你回味无穷。影片的二战背景,种族和政治的纠纷,穿透浮华的表面,直达人生的内核。 主人公迪特一生运气非凡,女人也都特别青睐于他,源于他对每个女人的尊重和欣赏,每次做爱完都会用美丽的饰物摆放在女人身体部位上,用镜子反映出其胴体非凡的美丽。后来他娶了一个德国妻子,发了家,也被命运很荒谬地变成了卖国贼而哐当入狱。十五年后,满头白发,一杯啤酒,依然乐观。 这部成长中的片子就像静静流淌的岁月,让人不由自主安静下来,感叹命运多舛,人在其中实在是太渺小太渺小了。。。 的一生,只向往成为百万富翁,但在成为百万富翁之前,我只想在火车站兜售热香肠。” “我的幸福往往来自,我所遭遇到的不幸。” 这样的两句开场白,一句幽默,一句思辩,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我曾伺候过英国国王》的不同凡响。 我曾经听到过很多关于“幸福在哪里”的故事。 譬如:有一个人,努力的不懈的攀登山峰。在攀登的过程中,有人呼唤他说,停下来休息一下吧。他置之不理攀登不止,他相信幸福就在不远的山顶等待着他。等到终于攀至山顶,回头一看才发现,原来之前呼唤过他的人,就是“幸福”。 又譬如:一个男孩,常常在河这岸看着对岸。那里有什么呢,是什么样子的呢,疑问和幻想让他神往,他对熟悉的这岸感到厌倦,他不想一辈子老死在这里,他觉得他所梦想的,都在对岸。在一个宁静的夜晚,他终于悄悄的跳进了河中,奋力游到了对岸。然后他就发现,这边和那边其实没有什么不同,于是他安心住了下来,娶妻生子。这边也有烦恼和忧愁,也有快乐和满足,和那边一样,回想起来,只有当时振臂下水的刹那,他才是最幸福的。有一天他看见自己的小孙子站在河边,看着河水发呆,他问孙子在想什么,孙子说,他想到对岸去。 这样的故事,委实都算得上饶有趣味,但其实也都没什么意义。因为知道了这些故事之后,我们依然不知道,幸福到底在哪里。号称上海“最年轻”、“最时尚”的动感101电台里唱道,“幸福在哪里,我在电台里告诉你,和谐社会以后……”嗯,还是唱的比说的好听。 “和谐社会”了,就幸福了,也许吧。但我对这个没兴趣,就如同对《我曾伺候过英国国王》里含蓄的“再见,列宁;再见,希特勒”的政治寓意不感兴趣一样。在我看来,《我曾伺候过英国国王》所讲述的,其实也是两个关于“幸福在哪里”的故事。 一个是,幸福,百万富翁。有钱到没事干就把钞票用来铺地或者刷墙的程度,然后就幸福了吗,看上去不错。因为电影里的那些有钱人,可以在夏日的午后,与莺莺燕燕的众多美女们,玩打雪仗的游戏;可以在冬日的傍晚,围坐在硕大的餐桌前进餐,餐桌正中躺上一个妖娆妩媚的美女,缓慢旋转着以秀色来为之佐餐。 另一个是,幸福,穷困潦倒。没钱到只能住在一个破烂腐朽的屋子里天天对着镜子发呆的程度,这样也能算幸福,但看上去其实也不错。因为电影里的那个家伙,所干的事情就是修一条永远也没有人来走的路,很有点永远推石头上山的西西弗斯的意思,然后跟到森林里来采集“能与音乐共振”的树木的年轻姑娘聊聊天、看看她裸着上身洗自己的头发,喝上一杯泡沫恰到好处的啤酒。 幸福到底在哪里呢,电影没有告诉你。 其实也没有人能够告诉你。电影里说,历史上所有试图讲述人生的价值人生的意义的所谓大哲学家们,除了耶稣之外,都是骗子。然后又说,而耶稣,其实是开了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公司的CEO,贩卖的是我们都看不见也摸不着的玩意儿。 中反思、审视自我的力度。
本文档为【《湘女潇潇》观后感】,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7773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70KB
软件:Word
页数:19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7-09-28
浏览量: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