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流行音乐教案_0

流行音乐教案_0

举报
开通vip

流行音乐教案_0流行音乐教案_0 精品文档 流行音乐教案 湖南师大附中博才中学 李芳宇 课 题:音乐欣赏——流行歌曲 课 时:1课时 授 课 人:李芳宇 教学目标: 1、乐于参与通俗歌曲的演唱、欣赏,在说说通俗歌曲喜欢原因的基础上认识其题材、体裁和音乐风格。 2、聆听、感受和比较,知道有些流行歌曲可以 与古典音乐、民族歌曲、美声歌曲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并初步了解相互融合的几种手段和方法。 教学内容: 1、聆听《tell me why》、《千里之外》、《山歌好比春江水》、《歌剧2》,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并...

流行音乐教案_0
流行音乐教案_0 精品文档 流行音乐教案 湖南师大附中博才中学 李芳宇 课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音乐欣赏——流行歌曲 课 时:1课时 授 课 人:李芳宇 教学目标: 1、乐于参与通俗歌曲的演唱、欣赏,在说说通俗歌曲喜欢原因的基础上认识其题材、体裁和音乐风格。 2、聆听、感受和比较,知道有些流行歌曲可以 与古典音乐、民族歌曲、美声歌曲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并初步了解相互融合的几种手段和方法。 教学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 1、聆听《tell me why》、《千里之外》、《山歌好比春江水》、《歌剧2》,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并在此基础上认识其题材、体裁和音乐风格。 2、在聆听的基础上,了解有些流行歌曲与古典音乐、民族歌曲、美声歌曲有着密切的联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流行歌曲与古典音乐、民族歌曲及美声歌曲的结合,提高对流行歌曲的鉴别能力,对古典及民族、美声歌曲的了解和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 1 / 19 精品文档 出示课题——《音乐欣赏——流行歌曲》,授课人:李芳宇 一、导入: 1、看漫画中的明星,说出他们有哪些作品, ? 周杰伦 《双节棍》 《千里之外》 《青花瓷》 《霍元甲》?? ? 蔡依林 《倒带》 《花蝴蝶》 《看我七十二变》?? ? 腾格尔 《天堂》 《蒙古人》?? ? ,,, 《不想长大》 《波斯猫》 《美丽新世界》 《,uper star》?? ? 张学友 《情网》 《祝福》 《你好毒》 《我真的受伤了》?? ? 韩 红 《天路》 《天亮了》 《家乡》 《那片海》?? ? 王 菲 《棋子》 《执迷不悔》 《我愿意》 《但愿人长久》?? ? 刘 欢 《弯弯的月亮》 《好汉歌》 《从头再来》?? 2、师:他们的歌曲都是属于流行歌曲,什么是流行歌曲,有何特点, 生:畅所欲言,举例?? 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 展示幻灯片——? 什么是流行歌曲, ? 你平时 2 / 19 精品文档 是怎么欣赏流行歌曲 的, 生回答 3、欣赏不同时代的流行歌曲 ?欣赏二、三十年代的流行歌曲《夜上海》周璇 ?欣赏六、七十年代的流行歌曲《甜蜜蜜》 邓丽君 ?师提问:你们现在欣赏什么样的流行歌曲, 生回答 师总结:不光大人能唱流行歌曲,小朋友也同样可以很完美的诠释它 ——播放10岁英国小男孩Declan Galbraith演唱的《tell me why》 4.欣赏过一段优美的歌曲后,我们来进一步地了解它,它可以具有很多种风格,可以和不同的元素结合,请同学们说说所知道的, 生踊跃回答 师夸奖:《古典音乐与流行的联姻》 师举例说明,如胡彦斌的《红颜》、《诀别诗》、含笑的《飞天》、梅艳芳的《女人花》等。 师: 师:欣赏民通歌曲《山歌好比春江水—多谢了》 6、介绍维塔斯,展示幻灯片——是一位把古典、美 3 / 19 精品文档 声唱法和通俗唱法结合得很完美的音乐家,听得最多的就是他的成名曲《歌剧2》,我很喜欢他的音色,感觉很美。 师:欣赏美通歌曲《歌剧2》 介绍维塔斯:他的音域横跨5个八度、接近超声。他是在克里姆林宫举办个唱最年轻的歌手。他很神秘,因为他不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他的真名几乎没人知道,也没有人知道能在哪里找到他。传说他住在地下室,在黄昏的时候才像蜘蛛一样从棺材里爬出来开始创作。他有一副酷似阉伶歌手的唱腔,浑然天成,高音部分雌雄难辨。他的眼神,如同鬼魅一般,瞬间就让你如中了咒语般失去抵抗能力。他特别喜欢鱼,所以有人猜测Vitas能飙那么高的音会不会因为他是有鳃的。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还是个服装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师。 课堂总结: 音乐是没有界限的,我们把音乐分成“古典、流行、前卫”都是为了更好的认识音乐本身。犹如世界上有各式各样的人、各式各样的生物,音乐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古典音乐、流行音乐等等各种音乐都应该有它们存在的空间。 师:中结束流行音乐之旅) 谢谢观赏,下课 流行音乐起源于美国的爵士音乐,基于其广泛传唱、流行一时甚至流传后世的“流行性”传播特性,流行音乐亦可称之为“大众音乐”。流行音乐植根于大众生活的丰厚土 4 / 19 精品文档 壤之中,从上世纪70年代末在我国历经30年发展,流行音乐的广泛传播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 流行音乐在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是我国音乐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音乐商品化、国际化,传播手段现代化、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方式多元化的过程,对繁荣社会音乐生活起到了巨大的积极作用。近观30年的发展历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复苏开拓期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特别是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的国策提出为触发,我国政治、经济形势引发了巨大变革。在音乐文化领域,从意识形态方面政治主导、高度一致下的革命歌曲一统天下,逐步发生了向抒情歌曲、娱乐性流行歌曲的转换。 在大陆,原创音乐方面,如施光南的《祝酒歌》、《在希望的田野上》、《打起手鼓唱起歌》;王酩的《边赣泉水清又纯》、《妹妹找哥泪花流》;王立平的《太阳岛上》、《大海啊故乡》、《红楼梦》;谷建芬的《校园的早晨》、《年轻朋友来相会》。还有《牡丹之歌》、《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十五的月亮》、《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等时代主流音乐。此外港台、欧美音乐也成为国内流行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如邓丽君、山口百惠、刘文正、谭咏麟及披头士等,国内流行音乐 5 / 19 精品文档 文化市场空前活跃,流行音乐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2.高速发展期 20世纪80年代中到90年代末期,流行音乐文化市场逐步发展和繁荣。基于录音机、唱片的快速普及,流行音乐个体化听赏逐渐成为主要的消费方式,以新兴的音像产业为核心,内地流行音乐市场不断拓展。同时,电视传媒迅速崛起,成为又一个覆盖面极广的传播媒介,电视歌手大赛出现美声、民族、通俗的专业分类,唱法的细划在一定程度上使流行音乐的文化地位得到认可和提升。在新兴艺术市场的需求方面,晚会歌曲、影视剧主题歌曲、唱片歌曲逐步成为推动流行音乐创作和繁荣的重要因素。 国内原创作品呈现空前繁荣局面,流行音乐的创作与演唱人才聚集,影响较大的如“西北风”,代表性作品有《一无所有》、《信天游》、《黄土高坡》、《我热恋的故乡》、《心愿》等。抒情流行歌曲如《我多想唱》、《我不想说》、《弯弯的月亮》、《涛声依旧》等;摇滚音乐《一无所有》、《朋友》、《赤裸裸》等。 3.多元繁荣期 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文化发展日益网络化、全球化、一体化,互联网应用普及,数字化应用提速,音乐艺术传播途径更加快速便捷。在国内流行音乐领域,港台音乐、欧美流行文化的无障碍输入,使我国社会音乐生活面临新的巨大变 6 / 19 精品文档 化,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新特点。 首先是音乐需求的多元化。大众传播媒介的迅速发展使音乐文化的社会需求量极剧扩大,多元化受众使流行音乐风格更加多元化,流行音乐品种更多,如“雷鬼”、“饶舌”、“嘻哈”等等。其次是音乐创作多元化。数字化电脑音乐制作技术的普及,电脑录音系统的家庭化都极大降低了流行音乐合成录音成本以及创作门槛,流行音乐的创作或生产者更加层出不穷,良莠不齐。再次是传播媒质多元化。除广播、电视、影视传媒、发行CD唱片等传统传播方式外,流行音乐具备了更多的传播载体,如MV制作发行、网络歌曲、彩铃、手机音乐等,特别是网络成为推动音乐传播强劲引擎,网络原创歌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成为近年来流行乐坛的一大亮点。 至此,流行歌曲创作的技术手段不再受传统方法或传统模式所制约,正探索性地走向一条 自由创新发展的新路。这也必然刺激和促进了音乐创作的发展和繁荣,为流行音乐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它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广大受众的欣赏需求,使音乐更贴近人们生活,极大普及了流行音乐艺术。 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历程 时间:2009-03-211:01来源: 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点击:53 7 / 19 精品文档 起步曲折期 1927年,黎锦晖创作的《毛毛雨》、《妹妹我爱你》等歌曲,标志着中国通俗歌曲的诞生。由此开启了中国通俗歌曲创作的第一个历程。黎锦晖成为中国通俗音乐的奠基人。 当时,中国的歌曲创作大致分化为两大潮流:一、以聂耳、冼星海为代表的大众进步歌曲。二、以黎锦晖为代表的城市商业化的流行歌曲。 总体看,早期中国通俗歌曲作品题材狭窄,演唱矫揉造作。随着抗日救亡的时代要求和救亡歌曲的兴起,当时的通俗歌曲很快退出了历史舞台。 再生模仿时期 改革开放以后,通俗歌曲才悄悄回到中国音乐生活中来,“抒情歌曲”迅速取代了“队列性群众歌曲”成为当代歌曲的主要体裁。歌曲的音乐语言也渐渐向人们的心灵贴近。1980年,“歌星”成专称。以李谷 一、郑绪岚、成方圆等为代表,他们的演唱形成了抒情歌曲、通俗民歌或艺术性通俗歌曲唱法的新风格。这一时期港台歌曲的大量输入,成为最重要的音乐文化现象。首先是邓丽君歌曲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波,对内地通俗歌曲发展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一批通俗歌谣体的台湾校园歌曲走红内地。 独立发展时期 8 / 19 精品文档 1986年是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年份,标志着内地通俗歌曲的崛起。最突出的标志有两个:一是里程碑式的作品《让世界充满爱》。二是具有中国气派的“西北风”的盛行。 由中央电视台主办的第二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首次单设了通俗唱法,正式确立了通俗唱法和通俗歌曲在音乐领域的地位,使通俗歌曲有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探索深化时期 一、摇滚乐在北京获得较大的发展; 二、电视剧音乐成为一个特殊的创作领域; 次 三、电视晚会成为继大型歌会、歌手大赛之后最具影响力的通俗歌曲推广形式; 四、亚运会征歌活动取得一定成效; 五、港台歌曲冲击大潮和大陆青少年崇拜偶像追星族浪潮的兴起。 开放分化时期 内地通俗歌曲受欧美通俗歌坛的影响越来越大。淡化旋律、强化节奏。更加另类、时尚、超前。通俗歌曲样式和消费口味多样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表演模式上各种演唱组合成为一大亮点。通俗歌曲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大,与国际通俗歌坛的交流越来越频繁。 通俗歌曲的定义: 9 / 19 精品文档 一般来说,是指那些用富于个性的自然的嗓音演唱为主的,主要用以表达普通人的思想情感、反映平民日常生活的,旋律相对易记易唱、结构短小简练,节奏具有现代感的,一般用电声乐器伴奏、表演大多比较自由夸张的音乐歌唱样式。 影视音乐 影视剧是现代文化生活中最具大众性和社会影响力的艺术样式。电影、电视剧因情节发展、人物情感传达的需要,常常借助音乐特别是通俗音乐来强化艺术感染力,来调动现代观众的情绪。影视歌曲能更好地抒发影视中人物情感,烘托画面的情绪与氛围,加强画面的视觉形象效果。因此,影视插曲成为通俗歌曲大显身手的地方。影视剧歌曲中的一些佳作,既反映生活又贴近大众,通俗易唱,焕发着动人的艺术光彩。许多著名词曲作家,如乔羽、谷建芬、徐沛东、三宝等人都为影视剧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校园歌曲 “校园歌曲”一词最早见于1978年4月的台湾杂志。它是针对低级、污秽的通俗歌曲与洋歌而创作的。这种内容健康、立意新鲜、曲调优美、形式简单的歌曲一经出现便传遍各个校园。内容以写景较多,借景抒情,或爱国怀乡、思友念旧。如《童年》、《橄榄树》、《乡间小路》等。由于台湾校园歌曲具有自然、清新的气质且格调高雅,得到有关人事的首肯。作曲家谷建芬作了《清晨我们踏上小道》、《脚印》、 10 / 19 精品文档 《校园的早晨》等具有内地特点的校园歌曲。1994年后,以高晓松、老狼为代表掀起了在校大学生自创自唱的第二次校园歌曲的高潮。此时校园歌曲被称为“校园民谣”。主要作品有《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文科生的一个下午》等。 《绿叶对根的情意》 1987年第四届贝尔格莱德国际音乐节通俗歌曲大奖赛上,由王键作词、作曲家谷建芬专门为参加比赛而创作、毛阿敏演唱的大获成功。歌曲获作品奖第四名,毛阿敏获得演唱和观众奖第三名,这是我国通俗歌曲和歌手在国际大赛中首次获得较高名次。这首歌于己于1989年问世,时过多年,现在听起来仍然魅力不减,成为专业创作中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经典的作品。 港台流行歌曲 80年代初港台歌曲的大量输入首先是邓丽君的歌曲对内地通俗歌曲产生而深刻的影响。许多内地女歌手都模仿邓丽君的唱法。同时进入内地通俗歌曲市场的还有徐小凤、齐豫、蔡琴、罗文等。香港电视剧也进入内地市场,如《霍元甲》、《上海滩》、《万水千山总是情》等电视剧的主题歌都成为那个年代最火 课题:中国通俗音乐 一(教学设想: 11 / 19 精品文档 1(根据学生的兴趣趋向特点设计教学的思维与模式 2(建立在学生对流行音乐的抽象认识,利用学生已掌握和理解的知识概括方法和表现手法进行延伸的拓展教学 3(通过老师的积极引导,语言诱导,让学生在这课堂中轻松有条理地认识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历程,并能更进一步理解中国流行音乐 二(教学目标: 1(能够了解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历程,及其相关的民族文化和历史背景 2(对不同时期的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特点有所了解,并能举出不同时代的具有代表性的流行作品 3(树立正确的音乐审美意识,喜爱民族化发展的通俗音乐 三(教学重点: 能够较好掌握中国通俗音乐发展的主线历程,热爱中国民族化发展的通俗音乐 四(教学难点: 在欣赏探究中树立正确的艺术审美意识,提高审美能力,正确认识通俗音乐的发展一定要有强烈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点,才是世界的,才是流行的 五:教学过程: 12 / 19 精品文档 教学组织: [放影音资料]〈〈天堂〉〉 导入:相信同学们对这首歌曲耳熟能详,是由蒙古歌手腾格儿演唱的〈〈天堂〉〉,那么同学们最喜欢在音乐课上唱什么类型的歌曲呢,——流行歌曲 今天老师有幸和大家共同来探寻一个话题:中国通俗音乐及其发展历程[放课件] 同学们光喜欢唱流行歌曲,那你们又是否知道: [放课件]a.流行歌曲的正确定义 b.流行歌曲是什么时候在中国才有的呢, c.中国最初的流行歌曲的“鼻祖”是谁,其音乐作品的特点怎样, d.它是怎么一步步发展到今天这个样子的呢, 在今天这节课里,老师将和大家一起,带着这些问题,一一找寻答案。 新课教学: [放课件]通俗音乐又称流行音乐,它是指自身朴素简洁的音乐语言,流畅易记的旋律,活泼而富有特点的节奏以及更加贴近生活的情景和感受,为大家所喜闻乐见的乐器曲和歌曲。 这是用文字对流行音乐的概述,在今天这节课里,我们着重欣赏找寻的是流行歌曲的发展历程。 13 / 19 精品文档 同学们都知道不同地域的国家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中华民族的音乐艺术也是一样有着自己的独特魅力,那么探究为同学们所喜爱的通俗音乐的民族发展是我们今天了解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一条主动脉,下面我们就以时间年代为线索 以作品民族化发展为创作元素,对中国流行音乐作详细的追根寻底。 1(30年代末40年代初: 中国流行音乐的源头在哪呢, 1927年,著名音乐家黎锦辉先生创作〈〈毛毛雨〉〉标志着中国通俗音乐歌曲的诞生。黎锦辉先生成为了中国流行音乐的“鼻祖”。这时期的佳作还有贺渌汀的〈〈春天里〉〉〈〈四季歌〉〉〈〈天涯歌女〉〉,聂耳的〈〈告别南洋〉〉〈〈梅娘曲〉〉,任光的〈〈渔光曲〉〉代表人物有:周旋。 [互动]哼唱其中的作品,学生对最初流行歌曲的认识程度 [放课件]〈〈春天里〉〉学生可跟着影音资料看着曲谱轻声哼唱 时代背景及其特点:三四十年代的中国通俗歌曲起步并不健康,处于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通俗歌曲,走上了一条远离时代的畸形道路,总体说早期中国通俗歌曲作品题材狭窄,情调萎靡,趣味平庸,演唱矫揉造作,打上了浓厚的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烙印,随着抗日救亡的时代要求和救亡歌曲 14 / 19 精品文档 的兴起,当时的通俗歌曲很快退出了历史舞台。 [板书]主动脉:民族化发展 流行音乐的“鼻祖”:黎锦辉 时间:1927年〈〈毛毛雨〉〉 音乐特点:题材狭窄,情调萎靡,打上了浓厚的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烙印 2(新中国成立——70年代末: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通俗音乐的概念一度被轻音乐所取代。1955年天戈创作的〈〈青年友谊圆舞曲〉〉是一首影响较大的优秀作品,旋律轻快,活泼,加上三拍子的圆舞曲律动,洋溢着青春的活力。注:附带介绍轻音乐 60年代末至七十年代中期,是当时强调阶级斗争的年代,一批优秀抒情的歌曲被戴上“小资产阶级情调”的帽子,受到公开的批评,在此后二十多年间,中国经历了“大跃进”人民公社,三年自然灾害和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通俗音乐基本上销声匿迹,期间代表作品有电影〈〈柳堡的故事〉〉中的插曲〈〈九九艳阳天〉〉 注:收集更多的这时期的代表作品 [放影音资料]〈〈九九艳阳天〉〉 [板书]1949年新中国成立——70年代末:强调阶级斗争,通俗音乐处于空白状态 3(70年代末——80年代初 15 / 19 精品文档 黎锦辉先生音乐在当时渲染了一种萎靡颓废的情调,但他的音乐民族化的创作方向很好的在台湾,香港继承和发展,70年代末80年代初改革开放,一些新的文化理念和思潮一涌而进,音乐领域人们疲倦了“强,硬,响,快”的风格,很容易或者说一股脑儿就接受了港台音乐的“清新,温和,优美,流畅”和“软绵,颓废,情爱,小资”等音调和思潮,使大陆音乐在一段时间里音乐创作和演唱风格都一味地模仿,港台艺人也首次在中国大陆春节联欢晚会上亮相,最具代表的有张敏明〈〈我的中国心〉〉奚秀兰〈〈阿里山的姑娘〉〉。这一时期题材健康,旋律清新的优秀作品有〈〈乡恋〉〉〈〈乡间小路〉〉。 [互动]你还知道这时期还有哪些家喻户晓的流行作品及其人物代表吗, 如:邓丽君,成方圆,朱明瑛,徐小明 [放影音资料]〈〈乡恋〉〉 4(80年代末——90 年代初 “我曾经问个不休。。。。。”一声惊天动地反叛性的呐喊,终于从中国摇滚乐先锋崔健那嘶哑爆破而又富有磁性的喉咙里蹦出。是啊~人们是应该问一问“什么是我们自己的音乐,我们的音乐怎么了”“脚下的路在走,身边的水在流”难道我们还仅仅是“总在笑一无所有吗”。崔健那富有反叛困惑和号召性的呐喊,终于唤醒了中国的通俗乐坛,80 16 / 19 精品文档 年代末90年代初,音乐家们开始踏上了继西扬中,通俗音乐民族化,艰难而有意义的漫漫长路。 [板书]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港台音乐 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历经60年的风风雨雨,最终找到中国流行音乐的精髓:通俗音乐民族化 [放影音资料]〈〈黄土高坡〉〉 “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伴随着这一优美独特的风格性旋律,通俗乐坛的创作者们终于唱出了自己的酸楚和欣喜。中华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的音乐不都是我们自己的歌吗,此时以独特个性风靡一时的“西北风”席卷而来,其代表作品有我们刚刚听到的〈〈黄土高坡〉〉还有〈〈信天游〉〉〈〈我热恋的故乡〉〉〈〈少年壮志不言愁〉〉等等。这些作品采取了陕北民间音调,明显引入了欧美摇滚思维,挖掘和吸取了我国北方以黄土高坡信天游的苍凉挺劲的阳刚之气在中国乃至世界流行乐坛一展风采。 注:要会唱例举的每一首作品并简单介绍信天游 从音乐体裁方面,器乐,舞蹈,戏曲等民间音乐流源也是流行音乐创作的素材源泉,流行歌曲〈〈九百九十九朵玫瑰〉〉的音乐主体吸取了我国著名琵琶曲〈〈彝族舞曲〉〉中的音调,陈红演唱的〈〈常回家看看〉〉则是将东北二人转和评剧的曲调相融渗。 注:要会哼唱〈〈彝族舞曲〉〉的音调。 17 / 19 精品文档 从民歌民谣素材的运用方面,各少数民族的音乐有为流行歌曲的创作提供了另一个广阔天地,少数民族音乐象一朵朵艳丽的奇葩为这个风格的流行音乐创作增添了新的色彩。 如:陈明〈〈快乐老家〉〉——是新疆特色乐器和现代配器手法的运用,让人耳目一新。 郑钧〈〈回到拉萨〉〉——揭开藏风流行音乐神秘的面纱。〈〈青藏高原〉〉〈〈天路〉〉〈〈神奇的九寨〉〉 各地汉民族的音乐也是流行歌曲创作的又一源泉,一首河北民歌〈〈小白菜〉〉曾为程琳演唱的台湾歌曲〈〈酒干淌卖无〉〉那英演唱的〈〈山不转水转〉〉提供了创作基础,其旋律走向和乐句落音都与〈〈小白菜〉〉极为相似。 [板书]中国流行音乐民族化其创作素材来源: a.我国北方的黄土高坡,信天游 b.器乐,舞曲,戏曲等民间音乐流源 c.各少数民族的音乐 d.各地汉民族音乐 随着音乐世界的接轨,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走向了国际化,21世纪的流行音乐趋于开放式,多元化,涌现了一批同学们喜欢的流行创作歌手,喜闻乐道的就是:周杰伦,王力宏,张韶晗,李宇春等具有时代特征的代表性歌手。 [互动]例举他们的作品 18 / 19 精品文档 总结: [放课件]流行音乐发展历程一览表 回顾我们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已走过了坎坎坷坷80年的风雨历程,其间,有一段时间手当时社会的客观影响,曾经一度迷茫,停止不前,甚至是空白,在寻觅自己创作方向的过程中,终于走向中国特色民族化发展的正确道路,通过今天这节课的了解,我们不仅找到了课前提出的四个问题的答案,同时我们大家更应该正确认识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一定要有强烈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点,才是世界的,才是流行的。 谢谢同学们~ 19 / 19
本文档为【流行音乐教案_0】,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0428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3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7-10-05
浏览量: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