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2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复习作业课件-模块综合检测2-第六至十一单元

2022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复习作业课件-模块综合检测2-第六至十一单元

举报
开通vip

2022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复习作业课件-模块综合检测2-第六至十一单元模块综合检测(二)(第六至十一单元)(60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金榜原创)战国时期,“市”的建立更为普遍,商品种类更为丰富,所有“被服饮食奉生送死之具”,以及东西南北的土特产,在中原市场上都可以买到。这说明,战国时期(  )A.政府强化商业管理B.商业贸易往来频繁C.商人地位得到提高D.区域商品市场出现【解析】选B。根据材料信息“‘市’的建立更为普遍,商品种类更为丰富”“在中原市场上都可以买到”等可知,战国时期商业贸易往来频繁,故B正确。2.明代嘉靖年间,为了解决...

2022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复习作业课件-模块综合检测2-第六至十一单元
模块综合检测(二)(第六至十一单元)(60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金榜原创)战国时期,“市”的建立更为普遍,商品种类更为丰富,所有“被服饮食奉生送死之具”,以及东西南北的土特产,在中原市场上都可以买到。这说明,战国时期(  )A.政府强化商业管理B.商业贸易往来频繁C.商人地位得到提高D.区域商品市场出现【解析】选B。根据材料信息“‘市’的建立更为普遍,商品种类更为丰富”“在中原市场上都可以买到”等可知,战国时期商业贸易往来频繁,故B正确。2.明代嘉靖年间,为了解决官窑经费不足,一些官窑开始将瓷器中的残次品在市场上出售,到明代万历年间时,甚至上好官瓷也进行销售。这种现象造成的影响可能是(  )A.官窑在制瓷业中地位急剧衰落B.民间制瓷业面临技术挑战C.国家放弃对制瓷业的垄断D.民窑制瓷技术超过了官窑【解析】选B。由材料可知,官窑最初将瓷器中的残次品在市场上销售,后来上好官瓷也在市场上销售。根据所学可知,官窑制瓷技术先进,官窑上好瓷器的销售必然给民窑瓷器带来市场压力,从而刺激民窑制瓷业提高生产技术,B正确,D错误;官窑经费困难不等于其在制瓷业中地位急剧衰落,A错误;当时国家并没有对制瓷业实行垄断,C错误。3.(2020·大同模拟)南宋时期,出现了“圩田”“沙田”“涂田”等多种土地利用形式;稻麦两熟制得以推广,也有在水稻收割后种植其他粮食、蔬菜油料作物或绿肥作物。这些现象(  )A.有利于缓解人口增长的压力B.表明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C.说明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D.受到当时土地政策的影响【解析】选A。据材料“南宋时期,出现了‘圩田’‘沙田’‘涂田’等多种土地利用形式;稻麦两熟制得以推广,也有在水稻收割后种植其他粮食、蔬菜油料作物或绿肥作物”可知,南宋时期土地利用率高,农业增产,有利于缓解人口压力,故选A;材料说的是南宋时期农业生产情况,无法说明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排除B;材料只提到土地利用率高,并未提到农作物用于商品交换,排除C;宋代不抑兼并,与土地利用形式和作物熟制无关,排除D。4.(金榜原创)下表是明后期皇室、勋戚、官员占地一览表。由此可判断明朝后期(  )——引自黄冕堂《明史管见》时间占地者姓名地点占地面积资料出处嘉靖四十年景王朱载圳湖广40000顷《明史·景恭王传》万历十七年潞王朱翊镠湖广40000顷《明神宗实录》万历三十九年黔国公沐昌祚云南固原10000顷《明神宗实录》万历年间董其昌(河南参政)松江10000顷《民抄董宦事实》A.皇室成员是土地兼并的主体B.土地兼并导致大量自耕农破产C.政府完全放任官员兼并土地D.土地流转并未影响赋税的征收【解析】选B。从表格信息可知,明朝后期皇室、勋戚和官员土地兼并的规模较大,造成自耕农的大量破产,B正确;明朝后期皇室、勋戚、官员等成为土地兼并的主要势力,A错误;C不符合史实,排除;由于官员等势力的特权以及对土地的隐瞒影响了国家的财政收入,D错误。5.(2021·厦门模拟)1909-1918年武汉对外贸易入超表(单位:万海关两)1909年1910年1911年1912年1913年1909-1913年平均1995199113992286360422551914年1915年1916年1917年1918年1914-1918年平均331127013673345432833284.4读表,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武汉在对外贸易中的地位下降B.军阀混战导致国民经济的衰退C.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D.武汉经济进一步卷入世界市场【解析】选D。1909-1918年武汉对外贸易入超额有较大增长,这实际上反映出武汉进一步沦为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销售市场,表明武汉经济进一步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选D;表中只有武汉一地的对外贸易入超值,没有参照物,无法得出武汉在对外贸易中的地位是否下降,排除A;军阀混战是在1912年北洋政府统治以后,排除B;1914-1918年武汉入超额较前期有较大增长,这实际上反映出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排除C。6.(金榜原创)1872年李鸿章筹办轮船招商局,实行股份制,招集商股银70余万两,后又由各海关拨官银190多万两作为资本。下表是轮船招商局1873年至1884年的利润分配表。这样的资金来源和利润分配比例(  )项目数额(两)占利润比例(%)股息97083433.16利息178119160.85积累155630.53其他1597525.46A.证明其商办民营的企业属性B.进一步刺激了民间资本的投资C.使商股股民成为最大受益者D.有利于轮船招商局的扩大发展【解析】选B。根据材料可知,企业利润中,股息和利息的利润占比较大,这有利于刺激民间资本投资,B正确;材料“招集商股银70余万两,后又由各海关拨官银190多万两作为资本”反映出轮船招商局官方股银远远超过民间股银,说明了其官商合办的属性,A错误;从资金来源看,官股所占比例远远超过商股,自然官股就成为最大受益者,C错误;从材料可以看出,企业利润中积累过少,利润发放过多、不利于企业的扩大再生产,D错误。7.(2020·宜宾模拟)天津开埠后火灾频发,1906年鞋商文成斋等致函津商会及巡警局,请求设立天津救火水会,辅助巡警局救火队。得到批准后,众商会分担经费,订立救火章程,划定救火地界,引进最新式救火机车,并在城区各街道装设了自来水龙头。天津火灾损失骤减。这说明当时天津(  )A.由民间主导救灾活动B.城市治理有了一些突破C.解决了城市发展的困局D.政府的权威被不断削弱【解析】选B。材料现象反映了当时天津民间组织在城市救灾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说明城市治理有了一些突破,故选B;据材料“……辅助巡警局救火队”可知,救灾活动仍是官方主导,民间只是起辅助作用,排除A;城市发展的困局体现在多方面,材料中的现象只能有利于城市困局的解决,但并不能“解决了”这一问题,排除C;材料并未提及政府的做法,不能说明政府没有作为,因此无法看出政府的权威被削弱,“不断”一词更无从体现,排除D。8.(金榜原创)清末民初,上海郊县相继出现一批有别于传统小农家庭棉纺织手工业生产方式的新型手工业,如南汇的织袜业,嘉定、川沙的毛巾织造业等,都颇具规模。这一现象表明上海(  )A.郊县自然经济对商品经济的抵制B.郊县面临外来冲击实现成功转型C.凭区位优势对郊县具有辐射效应D.郊县主动参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解析】选C。根据材料可知,上海郊县相继出现一批新型手工业,且都颇具规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3年上海开埠后,其内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受此影响,上海郊县的手工业生产发生明显变化,故C符合题意。上海郊县的新型手工业有别于传统小农家庭棉纺织手工业,其生产产品主要用于市场销售,不属于自然经济范畴,排除A;上海郊县的新型手工业依托上海的区位优势,受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较大,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特征,并不是一种成功的转型,排除B;材料体现不出上海郊县主动参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排除D。9.(金榜原创)下图反映了近代某一时期中国GDP估计值(以1933年的币值为准)的变化情况。据此可知(  )A.辛亥革命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契机B.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族工业发展陷入萧条C.外资在中国的经济地位显著下降D.甲午中日战争带来了经济增长【解析】选A。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辛亥革命后中国GDP估计值出现了一个小高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契机,故A正确。B结论与材料信息不符。由材料无法看出外资在中国的经济地位是否下降,C错误。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经济的发展不是战争本身带来的,而是中国各界力量共同努力的结果,D错误。10.(2021·咸阳模拟)农村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归合作社,劳动生产集体统一安排,劳动成果在优先完成国家任务、集体积累之后实行按劳分配,合作社内多种经营和家庭副业都受到一定限制。与这一经济形式特征直接相关的是(  )A.家庭联产承包 责任 安全质量包保责任状安全管理目标责任状8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幼儿园安全责任状占有损害赔偿请求权 制的推广B.人民公社体制的确立C.“大跃进”运动的掀起D.社会主义改造的实施【解析】选D。根据“农村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归合作社,劳动生产集体统一安排,劳动成果在优先完成国家任务、集体积累之后实行按劳分配”等信息,结合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广大农民纷纷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生产资料主要归合作社所有可知,与这一经济形式特征直接相关的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实施,故选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包产到户,农民有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排除A;人民公社实行高度集中的“政社合一”“一大二公”的管理体制,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排除B;“大跃进”运动片面要求大办工业、大办农业,出现工业生产的高指标和农业生产的浮夸风等,排除C。11.(2020·厦门模拟)“一五”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期间,第一拖拉机厂等6项国家重点工业项目落地洛阳。1956-1958年,洛阳水泥厂等4家大型国营工厂先后建成,另有88家商店从上海、广州等地迁入,其中三友理发店、大新酒楼等成为当地各自行业的领头羊。由此可知,当时(  )A.全国工业布局发生根本改变B.重工业比例畸重的问题初步得到解决C.工业建设推动了城市化进程D.私营企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蓬勃发展【解析】选C。城市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洛阳在“一五”计划时期建立了10家大型企业和迁入88家商店,促进了洛阳城市人口比例的增长,加快了向工业和服务业的转变,故选C;全国工业布局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依然是东南沿海地区工业较发达,中西部地区较落后,排除A;“一五”计划时期,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兼顾其他行业,没有出现重工业比例畸重问题,排除B;1956年我国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私营企业均已改造为公有制企业,排除D。12.(2020·大同模拟)1958年,存在大量盐碱地的鲁西北在“以粮为纲”的口号下广泛种植小麦,但产量很低;到了20世纪80年代,当地农民改种棉花后卖给国家换取粮食,因而流传一首民谣:一亩小麦吃不饱,半亩棉花作贡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改变了统购统销政策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C.农民获得土地经营自主权D.山东摆脱了计划经济体制【解析】选C。据材料可知,1958年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民没有生产自主权,改革开放后,农民可以根据土地的特点自由种植农作物,故选C;统购统销直到20世纪90年代粮票废除才结束,排除A;材料提到棉花是卖给国家换取粮食,并非直接投向市场,排除B;20世纪80年代山东仍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1992年才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D。13.(2020·丹东模拟)下表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部分关税削减表。时间关税税率覆盖关税条目2003年7月WTO最惠国关税税率全部2003年10月中国与泰国果蔬关税降至0%中泰全部果蔬2005年对所有成员国开始削减关税全部2006年农产品关税降至0%农产品2015年关税降至0%除部分敏感产品外的产品据此可知(  )A.中国执行世贸税率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B.中国急需东盟的产品C.东盟是中国重要的盟友D.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解析】选D。根据材料,2003年10月,中国与泰国果蔬关税降至0%,2005年对所有成员国开始削减关税,2006年农产品关税降至0%等可知,中国对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关税涉及面广,削减力度大,有利于让东盟产品更多地进入我国市场,促进东盟经济的发展,故选D;根据材料可知,我国从2003年对东盟开始实行最惠国关税税率,排除A;削减关税的目的是加强与东盟的经济交流,并非“急需东盟的产品”,排除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是不结盟政策,排除C。14.达·伽马离开印度时,卡里库特国王让他转交一封给葡萄牙国王的信,内容是:“贵王朝的达·伽马先生来我国,我很高兴。我国盛产肉桂、丁香、生姜、胡椒和宝石。我请求您用来交换这些东西的是黄金、白银、珊瑚和鲜红的布。”这表明达·伽马的远洋航行(  )A.开始打破文明间相互隔绝的状态B.使大量贵金属源源不断流入亚洲C.为丰富欧洲人的生活创造了条件D.推动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融合【解析】选C。根据材料可知,卡里库特国王表示愿意加强与葡萄牙的贸易,将本国特产卖给葡萄牙。这些特产的输入,将丰富欧洲人的生活,故C符合题意。A“开始”的说法错误;新航路开辟的另一个结果是贵金属大量涌入欧洲,B说法错误;此时的欧洲还没有发生工业革命,D错误。15.(金榜原创)下表为欧洲黄金、白银储量变化表。引起表格数据变化的原因在于(  )A.欧洲采矿业发展迅速B.欧洲对黄金、白银需求量增加C.欧洲对殖民地的掠夺D.新航路开辟扩大了各地的交流15世纪末16世纪黄金35万千克119多万千克白银700万千克2100多万千克【解析】选C。表格数据表明,从15世纪末到16世纪,欧洲的黄金、白银储量出现了大幅度的增加,这与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从其殖民地掠夺直接相关,C正确;A错在“发展迅速”,这一时期,欧洲采矿业没有明显发展,A错误;B错在审题方向上,欧洲对黄金、白银需求量增加是开辟新航路的原因之一,黄金、白银储量的增加是殖民掠夺的结果,B将主观动机等同于客观事实,故排除;D错在“交流”上,欧洲黄金、白银储量的大幅度增加不是通过各地交流而是通过掠夺实现的,D错误。16.(2020·福州模拟)1663年,英国颁布《主要物产法令》,规定欧洲生产的商品必须先到英国港口纳税并由英国商船转运,才可销往英国的美洲殖民地;规定糖、烟草、棉花等殖民地盛产的商品只能运销到英国及爱尔兰,其他商品要运销欧洲也必须先到英国港口停泊。该法令(  )A.强化了重商主义的原则B.顺应了工业革命的潮流C.违背了资产阶级的诉求D.延缓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解析】选A。重商主义原则指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鼓励进口原材料、出口成品,增加本国的金银货币量,英国《主要物产法令》通过国家立法强力干预,增加了税收和原材料,增加了商贸收入,强化了重商主义的原则,故选A;1663年工业革命浪潮还未兴起,排除B;《主要物产法令》保障了工业生产的原材料供应,增加了商贸收入,顺应了资产阶级的诉求,排除C;资本的原始积累是指强迫劳动者同生产资料分离,在历史上表现为英国圈地运动、西欧在新航路开辟之后的殖民扩张、原料掠夺、三角贸易等,排除D。17.(2021·大同模拟)19世纪中期,当阶级斗争于1849年和1871年撕裂了巴黎、引导德国工人去拥抱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的时候,英国虽然有严重的不平等和对下层的严重忽视,却出现了阶级调和。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马克思主义尚未传播B.法德两国工人政治素质高C.英国经济繁荣的影响D.英国工人的政治地位较高【解析】选C。据材料“19世纪中期,当阶级斗争于1849年和1871年撕裂了巴黎、引导德国工人去拥抱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的时候,英国虽然有严重的不平等和对下层的严重忽视,却出现了阶级调和”可知,德法两国工人运动风起云涌,而英国却出现了阶级调和,这是由于工业革命的完成,英国经济繁荣,英国工人阶级获得的经济利益要高于德法,故选C;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后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排除A;工人斗争状况受不同国家阶级矛盾的影响,而不是工人素质,排除B;当时英国工人阶级并不具有广泛的政治权利,政治地位不高,排除D。18.(2020·宝鸡模拟)如下表,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英国出口值(单位:百万镑)纺织品有机铁、废铁(包括机器)煤1865-1870年54.226.35.41886-1888年59.535.310.41895-1897年55.937.915.81907-1909年87.676.540.3从表中能得出的信息是(  )A.欧洲国家对消费资料的需求日益扩大B.英国的纺织业在世界市场上保持优势C.自由贸易促使英国工业结构发生变化D.英国逐渐丧失了世界贸易的领先地位【解析】选C。由材料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英国出口的纺织品、机器、煤都在不断增长,而且机器和煤的增长远远超过纺织品的增长,可知自由贸易的政策推动英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工业生产结构的变化,故选C;材料不能得出英国商品出口到欧洲的结论,排除A;材料只提及英国的纺织品,没有与世界其他国家、地区纺织品份额的比较,不能得出保持优势的结论,排除B;材料中没有比较信息,无法得出英国世界贸易领先地位丧失的结论,排除D。19.(2021·上饶模拟)1920年11月苏俄政府颁布租让法令,允许外国资本家经营租让企业或同苏维埃国家组织合营股份公司。该法令颁布后,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或集团向苏俄提出租赁申请,签订了135项租让合同,承租人投资总额为4800万金卢布。这一政策的出台表明(  )A.苏俄利用市场和商品关系来发展经济B.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得到了承认C.政府推行的战争政策造成了经济困难D.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困难局面【解析】选A。“允许外国资本家经营租让企业或同苏维埃国家组织合营股份公司”说明苏俄利用商品市场关系来发展经济,故选A;“1920年11月苏俄政府颁布租让法令,允许外国资本家经营租让企业或同苏维埃国家组织合营股份公司”做法的前提是国家掌握生产资料,不属于承认私营的合法性,排除B;“1920年11月苏俄政府颁布租让法令”,在这之前的战争是资产阶级的反扑,不是政府主动发起的,排除C;“1920年11月苏俄政府颁布租让法令”到1920年政权基本得到稳定,发展经济是主要任务,排除D。20.苏联在一五计划期间,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1.4%,国民收入增长年均15.5%;二五计划期间,苏联把工业的年均增长速度调低为16.5%,其中轻工业增长速度提高到18.5%,重工业增长速度降低为14.5%。这反映出(  )A.苏联模式的确立奠定了经济发展基础B.苏联人民为新经济体制的推行作出贡献C.苏联重积累轻消费的发展模式积重难返D.苏联领导人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解析】选D。根据材料“苏联把工业的年均增长速度调低为16.5%,其中轻工业增长速度提高到18.5%,重工业增长速度降低为14.5%”可知,苏联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时对轻工业规定了较高的增长率,对重工业增长率的规划降低,结合所学一五计划期间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此时苏联认识到国内轻工业发展滞后,开始调整经济结构,体现了苏联领导人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积极探索,故选D。21.(2020·开封模拟)从1973年11月开始,意、英、美、日、法、联邦德国等国相继出现经济危机。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滞胀”阶段。对这次经济危机理解正确的是(  )A.巩固了美元的中心地位B.爆发的根本原因与以往不同C.急需推行宽松货币政策D.使经济政策具有回归自由主义倾向【解析】选D。据材料“从1973年11月开始,意、英、美、日、法、联邦德国等国相继出现经济危机。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滞胀’阶段”可知,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进入‘滞胀’阶段,英美等国纷纷放松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回归自由主义,故选D;70年代经济危机动摇了美元的中心地位,排除A;爆发原因还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排除B;宽松的货币政策会加剧通货膨胀,推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并不是解决‘滞胀’现象的良策,排除C。22.(2020·永州模拟)1934年美国《互惠贸易协定法》允许总统对凡是同意对美国降低关税的国家降低关税,但最多只能削减50%。到1962年,美国《贸易扩展法》允许总统对美国与欧共体之间的产品出口有权削减100%的关税,而且总统也有权取消现行税率为5%或不到5%的产品的关税。这一变化(  )A.导致经济危机开始向世界范围扩展B.推动以美元为中心货币体系的形成C.表明政府放弃了对国家经济的干预D.客观上有利于世界贸易自由化进程【解析】选D。对比题干中1934年和1962年的信息可知,美国总统对降低关税的权力扩大,并结合所学知识——关贸总协定由美国倡导及其影响,可知有利于促进世界贸易的自由化进程,故选D;经济危机开始向世界范围扩展在1825年后就出现了,排除A;以美元为中心货币体系的形成是在1945年,排除B;政府干预是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1962年正值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黄金时期,排除C。23.(2021·唐山模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逐渐形成了混合市场经济,法国确立了计划指导型经济,联邦德国建立了社会市场经济,日本实行了政府主导型经济。这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政策的共同之处是(  )A.恢复自由放任政策B.确立计划经济体制C.实现完全的国有化D.加大政府干预力度【解析】选D。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其中混合市场经济、计划指导型经济、社会市场经济及政府主导型经济均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表现,故选D;“计划指导型”“政府主导型”说明没有恢复自由放任政策,排除A;“混合市场经济”“社会市场经济”“政府主导型经济”并非计划经济体制,排除B;“混合市场经济”“计划指导型经济”“社会市场经济”说明西方国家仍以私有制为主,排除C。24.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亚洲多国货币贬值,经济萧条。在当年的世界银行年会上,中国政府郑重表示:“中国将坚持人民币不贬值的立场,承担稳定亚洲金融环境的历史责任。”由此可见(  )A.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冲击国际金融秩序B.人民币在国际金融体系中已占据主导地位C.世界经济发展依赖于国际机构的有效运作D.大国在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应有担当精神【解析】选D。中国的担当缓解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与材料中“中国将坚持人民币不贬值的立场,承担稳定亚洲金融环境的历史责任”相符,故选D;材料主旨是“中国政府郑重表示”“稳定亚洲金融环境”,而非冲击,排除A;已占据主导地位与史实不符,排除B;国际机构有作用,但不是依赖作用,排除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5题14分,第26题14分,第27题24分,共52分)25.坊市制是中国古代官府对城区规划和市场管理的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它在中国历史上存在千年之久,其变迁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 汉代坊市制进一步完善,汉代长安城内“街衢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人不得顾,车不得旋,阗城溢郭,傍流百廛,红尘四合,烟云相连”。……唐代达到了顶峰,诗人白居易描述了坊市制下长安城整齐划一的概貌:“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市、坊严格分开并将居民区用围墙圈起来,实行坊里邻保制、按时启闭坊门制、宵禁制等有利于加强对城市居民的管理和控制的配套措施。……政府还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忽略了各地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和消费者的实际需要……《唐律疏议》规定:“凡官私斗、秤、度尺,每年八月诣寺校印署,无或差缪,然后听用之。”“诸造器用之物及绢布之属,有行滥、短狭而卖者,各杖六十;得利计赃重者,计利准盗窃论。贩卖者,亦如之。”——摘编自肖建乐《唐代坊市制度及其历史定位》材料二 唐制,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居州县郭内者为坊,郭外者为村,里、村、坊皆有正。里正掌按比户口,课植农桑,检察非违,催驱赋役。坊正掌坊门管钥督察奸非。——摘编自岑仲勉《隋唐史》(1)据材料,概括汉唐时期坊市治理的主要特征。(4分)(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汉唐时期坊市制度的影响”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10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60字左右)【解析】第(1)题由材料一“市、坊严格分开并将居民区用围墙圈起来,实行坊里邻保制、按时启闭坊门制、宵禁制”、材料二“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居州县郭内者为坊,郭外者为村,里、村、坊皆有正”等信息分析归纳。第(2)题可围绕“汉唐时期坊市制度的影响”展开,分别从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论述。积极方面主要从便于管理方面归纳,消极方面主要从压抑个体需要,不利于经济发展等方面归纳。答案:(1)特征:时间限制;空间限制;政府监管。(4分)(2)一方面,坊市制度有利于城市的治安与稳定;有助于城市整体规划;有利于维护交易秩序和消费者合法权益;保障赋役征收。(4分)另一方面,坊市制度忽略了各地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和消费者的实际需要;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不利于城市发展和市民生活的自由。(4分)总之,坊市制度有双重作用,在前期以积极为主,后期以消极为主。(2分)26.(2020·衡阳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 南洋兄弟烟草股份有限公司,1905年由简照南、简玉阶兄弟创办于香港,当时资本为10万港元。由于缺乏技术,并受到英美烟草公司的竞争,于1908年亏损停业。1911年起,公司转亏为盈。1918年改组为南洋兄弟烟草股份有限公司,向北洋政府注册,并将企业中心由香港移至上海。公司于1919年向社会招股,资本扩大为1500万港元,简氏家族以占总股份的60%而控制企业。在此期间,公司最大的竞争者英美烟草公司曾3次企图吞并它而未果。  1927年以后,国民党政府实行有利于外商的不平等税收政策,使南洋兄弟烟草股份有限公司处于不利地位。1937年4月,官僚资本低价收买公司股票,由宋子文任董事长。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上海总厂毁于“八一三”炮火。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上海总厂恢复生产。1951年2月实行公私合营。——摘编自《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史料》等材料提供了一个中国近代企业发展的案例,蕴含了现代化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解析】启示可以提炼出很多,择其一即可。根据材料可看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不利于近代工业发展,可提炼出观点:民族独立是工业现代化的前提。然后结合所学的中国近现代史上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史实说明论证。最后,总结得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艰难曲折;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现民族独立,工业现代化快速发展。答案:示例:启示一:民族独立是工业现代化的前提(2分)说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诞生,但当时中国民族不独立,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严重阻碍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辛亥革命后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的春天”,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又陷入萧条;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中国民族工业遭受日美帝国主义和国内官僚资本主义的双重打击,陷入绝境。新中国成立后,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合理调整,实行公私合营,民族工业得到快速发展。(10分)由此可知,近代中国民族不独立,工业现代化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阻碍;新中国民族独立,工业现代化快速发展。(2分)启示二:资金、技术是工业现代化的重要保障(2分)说明: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不足、技术薄弱,制约其发展。南洋兄弟烟草股份有限公司初期因资金不足、技术薄弱难以与英美烟草公司竞争,导致亏损停业。后来改组公司,向社会招股,扩大资本,抵制了英美烟草公司将其吞并的企图。国民政府的税收政策,官僚资本低价收买公司股票,使其处于不利地位。新中国成立后,实行公私合营,扩大了资金来源,使其快速发展。(10分)由此可知,只有解决了资金、技术问题,工业现代化才能腾飞。(2分)启示三:国家政策的调整是工业现代化的重要前提(2分)说明: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政府实行奖励发展实业的政策,如南洋兄弟烟草股份有限公司向北洋政府注册,获得发展的机遇,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实行有利于外商的不平等税收政策,使南洋兄弟烟草股份有限公司处于不利地位;后国民政府推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实行公私合营,民族工业快速发展;改革开放后,逐步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工业化腾飞。(10分)由此可知,国家政策的调整是工业现代化的重要前提。(2分)27.环境污染是各国历史上都曾面临过的大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4分)材料一 近代中国,环境污染除局部地区外,不如发达国家严重。但人口增长过快,农垦活动加剧,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北洋政府时期,宋教仁任农林总长期间,曾明定林政方针,严禁私伐。不久宋离职,而滥伐森林的现象仍然严重,张謇任农商总长(1913-1915年)期间,先后颁布了《森林法》《狩猎法》《造林奖励 条例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pdf信访条例下载信访条例下载问刑条例下载新准则、条例下载 》。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制定的有关自然资源保护的法律有《森林法》《渔业法》《狩猎法》《水利法》等。民国时期的环保法令占的分量不大,有些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实施,环境继续恶化。——摘编自石丽华《简论中国近现代环境保护政策的发展》材料二 19世纪以来英国的工业革命和城市化进程,既给英国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也给其带来了沉重的负面效应,其中大气污染就是代价之一。1952年发生的伦敦烟雾污染事件,就是最为惨痛的教训。因此,他们也强烈要求对大气环境进行治理。1819年,英国政府召开讨论烟害的第一次委员会,并于1821年制定了《烟尘防治法》。1853年到1856年,伦敦和其他城市先后制定了《伦敦法》等有关防治烟尘的法律,又制定了《制碱业管理法》(1863年)、《河流防治法》(1876年)。——摘编自王肃之等《英、美、日等国依法治理大气污染的经验与启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近代中国环境问题出现的背景、对策以及保护效果不理想的原因。(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伦敦出现严重烟雾污染的原因,并概括指出英国治理环境污染所呈现出的特征。(12分)【解析】第(1)题,第一问,根据材料一“但人口增长过快,农垦活动加剧,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得出中国人口增长过快,乱砍滥伐严重。第二问,根据材料一“北洋政府时期,宋教仁任农林总长期间,曾明定林政方针,严禁私伐”“张謇任农商总长(1913-1915年)期间,先后颁布了《森林法》《狩猎法》《造林奖励条例》”可得出中国政治精英参与,政府颁布环境立法。第三问,可以从当时中国的国内外形势、政府的不作为及中国的经济状况、民众环保意识等角度回答。第(2)题,第一问,根据材料二“19世纪以来英国的工业革命和城市化进程,既给英国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也给其带来了沉重的负面效应,其中大气污染就是代价之一”得出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了新兴工业的发展,工业废气排放量增加(或答新能源的使用,如煤和石油的使用量大增);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城市污染物的排放较为集中。第二问,根据材料二“1821年制定了《烟尘防治法》”得出依法推进;根据材料二“1853年到1856年,伦敦和其他城市先后制定了《伦敦法》等有关防治烟尘的法律,又制定了《制碱业管理法》(1863年)、《河流防治法》(1876年)”可得出先污染后治理;随着污染的严重,治污日趋系统全面;治理艰难,过程漫长。答案:(1)背景:中国人口增长过快,乱砍滥伐严重。(2分)对策:中国政治精英参与,政府颁布环境立法。(4分)原因:列强加紧侵华,战乱频繁,政局动荡;政府腐败,立法有限,执法不严;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经济相对落后;民众环保意识薄弱。(6分)(2)原因: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了新兴工业的发展,工业废气排放量增加(或答新能源的使用,如煤和石油的使用量大增);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城市污染物的排放较为集中。(5分)特征:依法推进;先污染后治理;随着污染的严重,治污日趋系统全面;治理艰难,过程漫长。(7分)
本文档为【2022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复习作业课件-模块综合检测2-第六至十一单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1.9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IT人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641K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高中其他
上传时间:2021-05-19
浏览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