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饮食文化与西方饮食文化之比较

中国饮食文化与西方饮食文化之比较

举报
开通vip

中国饮食文化与西方饮食文化之比较中国饮食文化与西方饮食文化之比较 ---------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最成功的人,是最重视找方法的人。-------- ???????????????????????? ==== =========================================================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 《中国文化英语表达》选修课 课程论文 题目:中国饮食文化与西方饮食文化之比较 院系班级: 生命科学学院 2011级2班 2011506028 学 号: 姓 名:...

中国饮食文化与西方饮食文化之比较
中国饮食文化与西方饮食文化之比较 ---------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最成功的人,是最重视找方法的人。-------- ???????????????????????? ==== =========================================================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 《中国文化英语表达》选修课 课程论文 题目:中国饮食文化与西方饮食文化之比较 院系班级: 生命科学学院 2011级2班 2011506028 学 号: 姓 名:吕仁杰 2013年 6 月 25 日 ????????可以编辑的WORD文档?知识成就未来???????? ---------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最成功的人,是最重视找方法的人。-------- ???????????????????????? ==== ========================================================= 中国饮食文化与西方饮食文化之比较 吕仁杰 生命科学学院 2011级2班 2011506028 内容摘要:在饮食方面,无论是饮食内容还是饮食观念、饮食方式,中国与 西方均有较大差别,也有些人认为中国的饮食文化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但 通过以上三方面的比较,我们不难看出,饮食文化并无优劣之分,他们各有 各的长处,我们应当主动了解其他饮食文化,学为己用,丰富并发展我们自 己的饮食文化。 关键词,中国饮食文化 西方饮食文化 饮食内容 饮食观念 饮食方式 正文: 有人说中国文化是饮食文化,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其他国家和民族所无法相比的,但是我们的饮食文化处处都优于其他饮食文化吗,其实并非如此。各民族饮食文化不同,其发展也各有千秋,优点也体现在各个不同方面,比如西方文化就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下面就通过与西方饮食文化的比较,了解我们自己的饮食文化,学为己用,从而更加丰富我们自己的饮食文化。 一、 筷子与刀叉的对比—中西方饮食内容的差异 筷子的使用一直是中国人的骄傲,因为筷子是人类手指的延伸,手指能做的事它几乎都能做,而且不怕高温与寒冷。无论长短方圆,一夹就起来,简单方便实用。但筷子也有其缺陷之处,回到餐桌上,也许应对炖得稀烂的黄豆猪蹄,筷子还能游刃有余,一旦碰上牛排,恐怕筷子就要自惭形秽了,相比之下,刀叉这时表现出它们的专业特长。同筷子的简单相比,刀叉种类较多,使用时也较为繁 ????????可以编辑的WORD文档?知识成就未来???????? ---------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最成功的人,是最重视找方法的人。-------- ???????????????????????? ==== ========================================================= 琐,但其属于专用工具,更加适应于西方人喜欢肉食的饮食内容。 中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从先秦开始,饮食就是以谷物为主,肉少粮多,辅以菜蔬,植物类菜品占主导地位。加之佛教、道教对我国文化的影响,忌杀生灵,禁忌肉食,从而在中国大开素食之风,同时也推动了蔬菜类植物的栽培与烹调制作技术的发展。菜多肉少,且有“食不厌细,脍不厌精”的说法,可见,各式各样的饮食内容,足以用筷子解决, 而刀叉的使用则显多余,甚至会被视为异类。 西方人则一直保持着游牧民族、航海民族的文化血统,以畜牧业为主,面包之类是副食,直接用手拿。主食是牛羊肉,用刀切割肉,然后用叉送进口里。荤多素少,比较注意对动物蛋白质和脂肪的饮食利用,饮食结构上,也以牛肉、鸡肉、猪肉、羊肉和鱼等肉类菜品居多。比如,牛排、整鸡等,饮食内容的不同,使他们更加偏向于使用刀叉,这对他们来说反而是一种更加方便的饮食工具。 筷子与刀叉分别为适应不同饮食内容而有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随着饮食文化的相互交流,我国也出现了大量的西式餐馆,学着使用刀叉,不仅可以改善我们的饮食结构,丰富我们的饮食内容,甚至可以丰富我们的交往圈,提升我们的个人品味。 二、 理性与感性的对比—中西方饮食观念的差异。 西方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而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讲究一天要摄取多少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等。即便口味千篇一律,甚至味同嚼蜡,也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作为菜肴,鸡就是鸡,牛排就是牛排,纵然有搭配,一盘“法式羊排”,一边放土豆泥,旁倚几块儿羊排,另一边配煮好的青豆,加几片番茄便成。色彩上对比鲜明,但在滋味上各种原料互不相干、调和,各是各的味,简单明了。 在中国,对饮食的美性追求显然压倒了理性, “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这种对美味的追求,使我们忽略了吃饭的真正意义。当把美味作为第一 要求 对教师党员的评价套管和固井爆破片与爆破装置仓库管理基本要求三甲医院都需要复审吗 时,我们忽略了食物最根本的营养价值,我们的很多传统食品都要经过热油炸和长时间的文火饨煮,使菜肴的营养成分受到破坏,许多营养成分都损失在加工过程中了。因而一说到营养问题,实际上就触及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最大弱点。 中国饮食中,虽然“色、香、味”俱全,保证了味感的同时,精神也得以充分的愉悦,但是忽视了营养的合理搭配,也许并不如西餐那样更有利于身体的健康发展。西方饮食虽然机械味差,但是注重科学营养,有利于维护人体的健康发展。因此,在饮食方式上,我们应学习西方的“科学”观念,取长补短,使之更为完善。 三、 大众与个人的对比—中西方饮食方式的差异 中西方都有在餐桌上互相交流或者说交谊的习惯,在中国是大家一起交流,一起互动,而西方则侧重于与邻座的交谊,偏向个人感情、信息的交流。 ????????可以编辑的WORD文档?知识成就未来???????? ---------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最成功的人,是最重视找方法的人。-------- ???????????????????????? ==== ========================================================= 在中国,筵席要用圆桌,大家聚餐围坐,共享一席,交流感情,形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和谐的环境,营造了一种大团圆的氛围。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们之间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在进食过程中,大家也是依个人喜好或其他情况各取所需。 在西方,筵席用长桌,核心在于交谊,通过与邻座客人之间的交谈而达到交谊的目的,这种宴会的交易也多体现在邻座之间的交谊。西方人也习惯于分而食之,有专人先行分配食物,是一人一份的定量供应,各人的食物也是单盘独碟的。不必固定座位,可以自由走动,不仅可以充分满足个人对食物的喜好,还便于社交,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与信息的交流,多了一份安静,却似乎也少了一份热闹。 以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吃独食”似乎有许多不和谐之处,但某些情况下,我们还是应该像西方人学习的,比如说,当有重病病人时,我们单盘独碟,反而是一种更加干净卫生的饮食方式,无论对自己,还是对他人,至少在健康方面对大家都是有利的。 总之,通过对中西方饮食内容、饮食观念、饮食方式的简单比较,不难看出,中西方饮食文化都是建立在各自不同民族传统、发展历史以及现实情况之上的,均是高度适应各自生活方式的最佳饮食文化,并无优劣之分。在我们饮食习惯的基础上判断西方人的饮食习惯,讲其缺点,难免有些不公。我们当以博大的胸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去容纳,去接受西方饮食文化的科学优异之处,从而丰富并完善我们自己的饮食文化。 参考文献 1陶方宣《美食 》 清华出版社 2吴彭《中国饮食文化》 化学工业出版社 3胡自山《中国饮食文化》 时事出版社 ????????可以编辑的WORD文档?知识成就未来????????
本文档为【中国饮食文化与西方饮食文化之比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9662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7KB
软件:Word
页数:5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8-07-31
浏览量:27